第一篇: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课题编号: JXKT-ZY-04-0
43本学期课题组主要通过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理论学习,同时,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培养教师机动灵活的教学机智和温馨的人文关怀,提高教师的自我水平,不断总结经验。现将阶段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一、坚持学习教育理论
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文章。通过这些富有针对性的业务学习,我们从思想上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研究重点,为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开展研究工作
1、学校教科室定期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课题的指导和培训工作,使所有参与的课题教师明确了课题方向、目标和任务,并积极改进完善了课题的实施方案。
2、聘请原州区师资培训中心专家适时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诊断性的指导。
3、以学校英语教研组为龙头,组织课题组教师观看优质课光盘。同时还组织教师开展了课堂听课、评课等活动,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4、学校教科室对英语课题研究极其重视,以学科教研为阵地,组织课题教师从教研中获得了大量的课程资源,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科研能力。
5、狠抓学生的英语晨读活动。根据学校英语教研组的建议,教务处做出了具体的安排:每天早上8:00--8:30为全校学生的英语晨读时间,由各位英语教师负责,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6、10月29日,课题组教师积极参加了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课题中期指导报告会。会上,课题组组长介绍了我校英语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聆听了自治区专家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方法,对我们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
平时我们注重收集课题研究活动过程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等。从教学资料、学习资料、研究资料、反思资料和评价资料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在档案袋的设计上尽量体现教师的特色。学校教科室经常对课题研究加以督促,并在学期末对档案袋资料进行验收检查,有效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能够扎扎实实的开展。
四、课题研究的效果
1、本学期我们将课题研究与高效课堂改革实验密切联合起来,利用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化了课堂流程。
2、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带动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研讨课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了教师 工作的创造性。课题组青年教师韩蓉、杨虎等在学校优质课大赛中获得英语组第一、二名。
五、存在问题
认真反思如何在农村中学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实验中继续探讨。
1、教师的积极性并不是都很高,也许是个别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太累的缘故。
2、研究方法的探究还不够深入,研究的氛围还不是很浓厚,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经过一年半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但对照我们的课题研究计划和措施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六、下一步打算
根据阶段反思,课题组对下一个阶段研究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1、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使日常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2、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课题研究氛围,加强教师间的有效合作,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3、确实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教学实践高度关注的热情,为教师的课题研究和高效课堂改革排忧解难,设法排除教师的困惑,关注和分享教师的经验。
4、分类整理、登记课题的阶段研究成果,包括论文、随笔、教 案、课件、案例、反思及书籍等。
第二篇: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渔箭镇中心校)
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执笔
赖世清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英语作为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已成为全世界最为通用的语言。近三十年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英语课堂教学方面,也从过去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现在的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由于受语言环境、教学条件教师素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在英语口语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语言的最大功能在于交际。试想,一个人学语言却不交流那不是很滑稽吗?新课程改革越来越突出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注重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将原来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将以课堂为中心扩展到以生活为基础,将以知识为中心发展到以能力综合为准则,创设最佳的语言环境,采用最好的教学形式,追求最高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个学生在打好坚实的口语基础上,学好英语文化知识,以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①初中学生正处在语言感知和表达的最佳年龄段,初中三年也正是学生走出封闭自我、狭隘天地而去拥抱精彩外界的重要阶段。为了增强农村初中学生在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学会与他人的交流沟通,我们课题组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申请《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这一研究课题。
(二)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1、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需要。
根据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调研,发现有不少学生怕开口,难以启齿,有些学生喜欢开口,但单词量有限、词汇量少,虽说英语教师想尽方法,起早摸黑,但对于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学生们来说就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是农村初中学生成长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口语能力的训练和合作,能加强他们的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临场应变、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和素养。农村初中生大多生性胆小,性格内向,心理素质较差,不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不擅长与外界交流,也不愿向别人敞开心扉。加之没有合适的语言交流环境,缺少氛围,家长的不重视,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学校应强化英语口语的训练,营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另一方面,它还可使农村学生在口语训练中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情感态度,及时地调整心理世界中出现的相互矛盾的心理冲突,防止出现心理障碍,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农村学生在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
3、是全面落实英语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情感态度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的视野。②本课题的提出正是对落实此标准中的听、说、话题与情感态度在农村中学生运行的一个具体实践。
4、是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科研水平的需要。
任教农村英语的教师由于受师资影响,专职英语教师不足,我校六名英语教师,专职教师只有两人,其余几人都是改行教英语的,所以教师的英语口语驾驭能力有限。他们有的把口语课变成了少数优生表演的舞台;有的拘泥于教材内容,不会及时应变,更不会创设情境,让学生口语对话训练达不到实效等等。因此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使教师知道不足在哪里,不当在何处,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教法,分析英语口语教学的规律,切实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能力,而且可以引导所有英语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增强英语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需要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英语口语具有两大功能:社会化功能和个体化功能。一方面,它能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它也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口语交际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因此新课程需要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能力。
(二)口语能力提高教学的理论依据
1.《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学生能复述课文大意;讲述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小故事并参与简单的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③
2.中外著名语言学家也对语言交际有过科学的介解。
韩礼德认为交际是语言知识的源泉,第一语言获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布鲁纳等人也认为孩子和成人语言交际的互动实践活动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应用语言学家哈奇则认为第二语言获得的过程与第一语言获得的过程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学生只有通过话语交际才能获得第二语言。
克拉森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重点在于创造一个与儿童学习第一语言相近的环境,使学生能够自然“习得”,提高英语的流利程度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美国语言学家兼人类学家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理论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为目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标,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来教、来学、来使用,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要使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与人交流,获取信息。④
三、课题研究的几个概念介绍
1.课题中的新课程理念指以下几个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5)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⑤
2.课题中的农村初中是指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相对薄弱和落后的包括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农村初级中学。而农村初中学生是指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英语口语整体水平较差的学生们。3.初中学生口语能力是指:
(1)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2)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3)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4)能有效的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5)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目标和内容
(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我校2011级全体学生。(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本校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2、通过课题的研究,让英语教师以人为本,真正重视起口语教学,恢复其在英语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克服重笔头轻口语的现象,切实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口语能力,使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和语言障碍,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交际能力的实际需要。
3、通过课题的研究,帮助英语教师认清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口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和不足是与新课标的精神相悖的,从而能自觉地钻研新课程理念,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口语教学模块,探求口语教学规律,从而构建科学、系统、有效、规范的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和操练模式。
4、通过课题的研究,让农村初中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单一走向多元,在参加不同情境的口语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学会运用,增强口语能力,为走向社会扎好基础。(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加强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设计,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在平时英语教学课堂上,不仅利用自由谈话(Free Talk)环节训练学生口语,而且要根据每单元重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相关的口语专题,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说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口语训练的形式。
从英语口语课堂训练出发,尽量与生活相勾通,体现年龄特征,运用多种形式,结合多种手段,特别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及多媒体电脑。不局限于课堂,在校内利用英语角,校园广播系统午间10分钟英语广播,做到“四个一”:每天一句英语日常口语,每周一个英语故事,每月一首英语歌曲,每月一部英文影视片等办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
3、英语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课程。但是,从语言的角度而言,它又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因此,各学科的教师也可以配合课题研究尝试使用英语课堂教学用语,通过英语口语环境的营造,促使学生达到自发英语应答及更高程度地用英语思维英语的境界。英语教师也可把美术、音乐、思品、语文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英语口语训练学习整合起来,使口语练习有机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开展口语教学测评机制的研究。
要保证口语教学的落到实处,就必须加强测评机制的建立,这既让教师了解到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又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因此,可建立:教师测评与学生自我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双向积极性。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本课题拟用两年半时间完成,即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探索、方案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9年3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2、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课题组成员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4、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争取立项。第二阶段:实验运用阶段:(2009年3月——2010年3月)
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并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工作。
第三阶段:专家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2010年3月——2011年3月)
1、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
2、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3、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4、筹备、召开结题会,聘请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听取课题的汇报,接受专家评估。
5、如验收合格,在本校其它两个年级进行课题研究成果推广。
六、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本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目前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已向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理论依据充分、科学,具有现实针对性。
2、课题组主研赖世清,内江市市级骨干教师,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分管学校远程教育工作和教育科研工作懂电脑,对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其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市县一、二、三等奖,多篇文章在《中国教研交流》上发表,教学经验丰富。课题组成员郭绍君教导处主任,从事英语教学十多年;张辉秀,县级骨干教师,从事英语教学十余年,所教班级英语教学质量多次获县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奖,杨仁学,从事英语教学多年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上参研老师都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都接受过新课程理论的培训,知识结构合理,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3、加强理论学习和具体操作的培训。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及时修正研究计划,落实任务,积累资料,定期交流,撰写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教改论文等。
4、聘请县教研室理论室领导及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科学论证,对课题进行理论指导和运用指导;同时,选派课题研究教师外出参观访问、培训学习,推动课题研究的进程。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及研究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互联网研究法。根据本课题,通过互联网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和考查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网上别人的教改成果,系统地认识有关规律,寻求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2、个案研究法。对典型性或代表性学生个体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记叙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详细分析。
3、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一组或几组与研究目标相关的问题,通过调查对象的回答来收集意见、态度以及其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行为的着眼点是学生,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2、灵活性原则。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灵活采用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充分重视英语新课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不同阶段,认真学习理论,指导课题研究。把实践中取得的阶段成果,及时予以分析、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指导实践。
4、分工协作原则: “分工”是指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条件,相互分工,扬长避短,各施其职,校长协调,负责资金调度。研究人员负责实施研究方案。“协作”是指课题组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努力完成课题任务。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版。
2、研究过程中,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研究课和论文交流会。
3、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总结典型案例,展示研究成果。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组成员 组
长:张帮毅
副组长:邓向武
组
员:郭绍君
赖世清
张辉秀
杨仁学
陈璇 专家指导组:
县教研室理论室主任
周正行 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
罗吉升 县教研室教研员
杨
梅
2、课题组分工
课题组成员:制定和实施研究方案、组织指导实施、分析实施情况、观测记录案例,撰写研究论文。
专家指导组:负责对课题研究实施动态指导,帮助课题组解决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使课题研究少走弯路,确保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十、研究经费来源。
本课题研究工作所需经费由学校教研经费开资,本着经费按需开支的原则,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① 互联网2007年3月27日
《新课程理念下普通中学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
②③⑤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课程标准》
第三篇: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本站推荐)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
长子五中 杨亚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英语作为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已成为全世界最为通用的语言。近三十年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英语课堂教学方面,也从过去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现在的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由于受语言环境、教学条件教师素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在英语口语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语言的最大功能在于交际。试想,一个人学语言却不交流那不是很滑稽吗?新课程改革越来越突出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注重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将原来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将以课堂为中心扩展到以生活为基础,将以知识为中心发展到以能力综合为准则,创设最佳的语言环境,采用最好的教学形式,追求最高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个学生在打好坚实的口语基础上,学好英语文化知识,以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学生正处在语言感知和表达的最佳年龄段,初中三年也正是学生走出封闭自我、狭隘天地而去拥抱精彩外界的重要阶段。为了增强农村初中学生在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学会与他人的交流沟通,我们课题组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申请《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这一研究课题。
(二)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1、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需要。
根据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调研,发现有不少学生怕开口,难以启齿,有些学生喜欢开口,但单词量有限、词汇量少,虽说英语教师想尽方法,起早摸黑,但对于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学生们来说就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是农村初中学生成长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口语能力的训练和合作,能加强他们的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临场应变、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和素养。农村初中生大多生性胆小,性格内向,心理素质较差,不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不擅长与外界交流,也不愿向别人敞开心扉。加之没有合适的语言交流环境,缺少氛围,家长的不重视,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学校应强化英语口语的训练,营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另一方面,它还可使农村学生在口语训练中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情感态度,及时地调整心理世界中出现的相互矛盾的心理冲突,防止出现心理障碍,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农村学生在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
3、是全面落实英语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情感态度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的视野。②本课题的提出正是对落实此标准中的听、说、话题与情感态度在农村中学生运行的一个具体实践。
4、是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科研水平的需要。任教农村英语的教师由于受师资影响,专职英语教师不足,所以教师的英语口语驾驭能力有限。他们有的把口语课变成了少数优生表演的舞台;有的拘泥于教材内容,不会及时应变,更不会创设情境,让学生口语对话训练达不到实效等等。因此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使教师知道不足在哪里,不当在何处,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教法,分析英语口语教学的规律,切实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能力,而且可以引导所有英语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增强英语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需要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英语口语具有两大功能:社会化功能和个体化功能。一方面,它能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它也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口语交际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因此新课程需要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能力。
(二)口语能力提高教学的理论依据
1.《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学生能复述课文大意;讲述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小故事并参与简单的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③
2.中外著名语言学家也对语言交际有过科学的介解。韩礼德认为交际是语言知识的源泉,第一语言获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布鲁纳等人也认为孩子和成人语言交际的互动实践活动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应用语言学家哈奇则认为第二语言获得的过程与第一语言获得的过程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学生只有通过话语交际才能获得第二语言。
克拉森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重点在于创造一个与儿童学习第一语言相近的环境,使学生能够自然“习得”,提高英语的流利程度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美国语言学家兼人类学家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理论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为目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标,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来教、来学、来使用,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要使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与人交流,获取信息。④
三、课题研究的几个概念介绍
1.课题中的新课程理念指以下几个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5)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2.课题中的农村初中是指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相对薄弱和落后的包括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农村初级中学。而农村初中学生是指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英语口语整体水平较差的学生们。3.初中学生口语能力是指:
(1)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
(2)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3)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4)能有效的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5)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目标和内容(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本校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2、通过课题的研究,让英语教师以人为本,真正重视起口语教学,恢复其在英语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克服重笔头轻口语的现象,切实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口语能力,使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和语言障碍,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交际能力的实际需要。
3、通过课题的研究,帮助英语教师认清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口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和不足是与新课标的精神相悖的,从而能自觉地钻研新课程理念,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口语教学模块,探求口语教学规律,从而构建科学、系统、有效、规范的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和操练模式。
4、通过课题的研究,让农村初中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单一走向多元,在参加不同情境的口语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学会运用,增强口语能力,为走向社会扎好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加强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设计,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平时英语教学课堂上,不仅利用自由谈话(Free Talk)环节训练学生口语,而且要根据每单元重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相关的口语专题,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说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口语训练的形式。
从英语口语课堂训练出发,尽量与生活相勾通,体现年龄特征,运用多种形式,结合多种手段,特别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及多媒体电脑。不局限于课堂,在校内利用英语角,校园广播系统午间10分钟英语广播,做到“四个一”:每天一句英语日常口语,每周一个英语故事,每月一首英语歌曲,每月一部英文影视片等办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
3、英语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课程。但是,从语言的角度而言,它又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因此,各学科的教师也可以配合课题研究尝试使用英语课堂教学用语,通过英语口语环境的营造,促使学生达到自发英语应答及更高程度地用英语思维英语的境界。英语教师也可把美术、音乐、思品、语文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英语口语训练学习整合起来,使口语练习有机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开展口语教学测评机制的研究,要保证口语教学的落到实处,就必须加强测评机制的建立,这既让教师了解到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又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因此,可建立:教师测评与学生自我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双向积极性。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第一阶段:理论探索、方案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2、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课题组成员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4、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争取立项。第二阶段:实验运用阶段:
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并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工作。
第三阶段:专家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
1、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
2、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3、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4、筹备、召开结题会,聘请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听取课题的汇报,接受专家评估。
5、如验收合格,在本校其它两个年级进行课题研究成果推广。
六、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本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目前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已向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理论依据充分、科学,具有现实针对性。
2、课题组主研赖世清,内江市市级骨干教师,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分管学校远程教育工作和教育科研工作懂电脑,对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其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市县一、二、三等奖,多篇文章在《中国教研交流》上发表,教学经验丰富。课题组成员郭绍君教导处主任,从事英语教学十多年;张辉秀,县级骨干教师,从事英语教学十余年,所教班级英语教学质量多次获县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奖,杨仁学,从事英语教学多年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上参研老师都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都接受过新课程理论的培训,知识结构合理,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3、加强理论学习和具体操作的培训。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及时修正研究计划,落实任务,积累资料,定期交流,撰写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教改论文等。
4、聘请县教研室理论室领导及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科学论证,对课题进行理论指导和运用指导;同时,选派课题研究教师外出参观访问、培训学习,推动课题研究的进程。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及研究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互联网研究法。根据本课题,通过互联网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和考查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网上别人的教改成果,系统地认识有关规律,寻求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2、个案研究法。对典型性或代表性学生个体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记叙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详细分析。
3、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一组或几组与研究目标相关的问题,通过调查对象的回答来收集意见、态度以及其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行为的着眼点是学生,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2、灵活性原则。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灵活采用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充分重视英语新课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不同阶段,认真学习理论,指导课题研究。把实践中取得的阶段成果,及时予以分析、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指导实践。
4、分工协作原则: “分工”是指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条件,相互分工,扬长避短,各施其职,校长协调,负责资金调度。研究人员负责实施研究方案。“协作”是指课题组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努力完成课题任务。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版。
2、研究过程中,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研究课和论文交流会。
3、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总结典型案例,展示研究成果。
第四篇:培养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策略2014
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四策略
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石牛小学 吴昌德
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这种关怀,既是对学生当下生命的关怀,也是对学生未来生命的关怀。口语交际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可见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亦是对学生未来生命的关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我们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由此看来,口语交际能力对一个现代人是相当重要。可是,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农村小学生在口语交际上有以下不良现状:
1、不想说。一部分小学生认为说话不算本事,别人说与我无关。
2、不会说。一部分小学生说话经常出现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的现象。怎样逐步改变农村小学生这种现状,我个人认为农村语文教师可以运用以下四个策略:
策略1:唤起交际欲望,鼓励动脑动口
上好口语交际课,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表现以及交际的欲望。在课堂上,采用新颖的形式,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让学生感到口语交际课是轻松的、自主的。对班级中的积极分子,要发挥其骨干作用,让他们亮出自己的“闪光点”,把轻松的交际任务交给他们支完成,提供机会,让他们亮出自己;对沉默者,求其一鸣。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交际材料“,才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交际的兴趣,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调动自己的思维去积极、主动地进行交际。如:教学《小兔运南瓜》。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一个又大又圆的南瓜被小兔运回家了。师相机诱导:小兔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把它运回家的呢?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结合生活实际,大胆展开想象。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能具体地、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在学生说的时候相机纠正语病,规范其语言。在老师的鼓励、启发下,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发言,使交际活动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策略2:巧设课堂交际台
1、联系生活,营造课堂真实的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的环境必须是现实生活的呈现或再现,生活化的交际环境,才具有真实性。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可以采用:
○
1、贴近生活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现象,1
确定训练点,精心设计与学生现实生活相似的生活化的交际环境。比如让学生模拟商店买东西,跟售货员“砍价”,学习不动声色的配合,共享“交际”的欢乐;
○
2、实物展示法。形象直观的实物展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容易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使学生积极生动的加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例如:教学《你喜欢哪种花?》一课时,我将蝴蝶花、月季花、君子兰等各种各样的花放在教室,唤醒学生的视觉、知觉,很快地进入到交际的情境中,并在观察之后调动原有的知识积累,能说出喜欢的花的特点,使交际有序,活跃地进行。
○
3、电教多媒体创设情境法。“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好奇心强,采用电教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怎样爱护小动物》内容时,将动物说话、动物乐园、动物庆功会、动物捉害虫等画面制成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恰到好处的利用这些课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美丽的动物动画,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再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场面进行表演。这样让学生在忘我的情境下放松的进行交流,真正起到了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认真听别人说话,发挥自己想像的良好习惯。这种方法为学生插上了想像的翅膀,诱发了学生无限的创造力。
2、借助阅读,致力学生口头语言的发展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抓住一切可训练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给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学会说完整、具体、有序的话,内容丰富合乎事理的话。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和交际的态度,让学生在具体珠交际情意中体会各不同的交际方式。
(1)、课文的空白巧填补
空白,是作者有意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它能够激起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由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修改化的理解,瞄准一些课文的空白外进行填补,以课文为载体,“放任”学生浮想与争鸣,把课堂变成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碰撞”生成更多的、具有独创的“文本”,促进个性发展。如在教《威尼斯的小艇》时,设计:“你们想想,还有哪些人用小艇做些什么事?”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孩子们很自然地把课文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了起来,脑海中的种种生活场景被激活了。大家想说、愿说,在交流的过程也更透彻地体会到课文“威尼斯人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小艇”这一主题。
(2)、课文的结语精组织
教师可在一堂课的结语处顺水推舟,精心安排。如在执教老舍先生的《猫》时,在课的结尾处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真是惹人喜爱。如果你们家来了这样一只可爱的猫,可妈妈准备把它赶出家门,你们准备说服自己的妈妈?”孩子们可能会神情激动,使出浑身解数
寻找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语言,展示最甜润的声音,显示最美好的表情,透露出最真诚的情感,为一个目的――说服妈妈而“舌战”。
策略3:营造“民主平等轻松”的课堂气氛
民主的土壤是产生创新思维的沃土。教师要尊重学生,让他们以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参与到集体的交往中。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参加与讨论的人数不断减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减弱,久而久之学生形成 “不敢或不愿发表意见”的心理障碍。为此,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做一个好听众,诚心听人说话,表现对人尊重,让他们懂得只有尊重别人,自己才能得到别人尊重。其次要鼓励学生自信,大胆发言。民主平等轻松的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还能促进其创造力的发挥。
策略4:坚持“边学边练”
组织交际,重在实践。我们山区农村的教学条件,达不到大城市学校所具有的教学要求。地区偏远,信息较为闭,普通话的普及率低。尤其学生回到家里后的语言环境都是地方语言。很少有提供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学生仅靠课堂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研组、学校要采取一些较为广泛的兴趣小组和一些针对性强的活动,为学生提供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平台,同时通过这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保证学生在边学中能边练。这样也会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练习中培养与人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能力。
总之,口语交际虽不是一个新事物,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就已产生。但它像春天一样鲜活,像原野一样蕴藏丰富,让我们试着走进“春天”的世界,一起来研究、探索,开创小学口语教学万紫千红的新局面吧!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口语交际”,把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来抓,那么,新课标留给我们的将是一道美丽的彩虹!
第五篇:《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掌握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学期我们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学生在家所用的音像资料,利用情况如何。然后针对所调查的结果,改变原来一刀切的方式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课堂口语操练 以及作业方面对口语的要求和安排。在上学期研究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又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作了细致的分工。肖金叶老师负责调查表格的制定以及各年级调查 结果的汇总;杨坤老师做了期中的汇报总结;董小梅老师、郝清华老师全面负责英语节的音像资料的汇总及编辑;董小梅老师执教一节研究课,舒莎老师、肖金叶老 师作详细的评课;李雪华老师进行期末总结汇报。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领作用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会无声息地输入学生的头脑,并能及时地被反馈出来。教师必须具有表情达意的才能,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个微 笑、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深 刻的印象。教师亲切自然的示范表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幽默活泼的话语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会将学生带入自觉忘我的 学习境地。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教师首先要尽量用英语表达句子,善于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相同的意思。教师要用英语句子来组织课堂,学生应该在 教师创设的语境中学单词,说句子。例如,让学生在听一则有趣的故事时学会几个生词;让学生做游戏时,教师用简短、易懂的句子来表述游戏的规则和过程,而不 能只用手势等动作来替代言语。启蒙阶段学生掌握好语音是至关重要的。
实践证明,一旦学生接受了错误的语音,是极难纠正的,因此每个小学英语教师应下苦功练就一口纯正的英语语音,做到语感强,语言流畅,语速适中,语音语调标 准。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坚持收听英语节目,勤读英语杂志、小说等,课后多用英语和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给学生的英语学习营造氛围。有了老师的正确引领 和示范,学生们才可能不走弯路,感受英语口语的快乐氛围。
二、营造语言环境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英语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再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巩固和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来促进课内教学,达到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双重效果。
所以,英语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图像和幻灯片,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 感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口头作业设计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在口头作业方面,我们每天要求学生在家里读十分钟以上的英语,内容可以是教科书上的,也可以是课外的,由学生自己定。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养成天天学英语的良好习惯以及锻炼他们能够持之以恒的毅力,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低年级初始阶段,我们可以每隔两三天布置一个口头录音作业,学生既可以和父母进行日常对话,也可以跟同学合作。内容可涉及:问好、年龄、天气、颜色和家庭成员等。虽然这个作业检查起来老师很费时费力,但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作业质量,我们必须坚持。
中年级阶段,我们可以布置五分钟两两情境对话作业,内容跟平时所学各类主题相关联,比如:就餐、衣着、交通、通讯以及旅游等。
到了高年级,老师主要布置创设对话,让学生自主设计和编写各类对话,可提供有关主题让学生参考:节假日、文娱、情感、体育、卫生、电脑、环保等等。
四、搭建展示平台
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乐于展示自己。小学英语教学应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愿意学,并适时地给孩子们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丰收的快乐。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小学生猜谜语,讲故事,唱歌曲,编短剧,参与者与角色互动,体验不同角色赋予的情感,真正融入到故事和剧本所创造的语言氛围中。其中,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教学内容由于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他们的表演欲望非常强烈。当孩子们成功地扮演 完角色,他们会喜形于色,兴趣倍增、信心加强,受到很大激励。
在我校,一些老师还实施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举措。为了提高学生的学英语兴趣,教师必须营造英语学习环境,提供英语表演的舞台,挖掘学生的表现力和表演欲 望。所以,在每节英语课正式上课前,很多老师都会抽出两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演讲或对话表演。演讲和表演的内容、形式全部由学生自己编写、设计。到了上课时 间,这些学生都会自觉地上台进行演讲和表演。在表演之后老师都会给他们一点建议,以便今后他们的对话质量能有所提高。
另外,我们的英语节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口语的舞台,那些流畅的语言以及出色的表演,让台下的小观众们赞叹不已,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的意识。
这是本学期我们课题组成员所作的研究,我们具体的作了一些工作,但还未能上升到理论上,所以在以后的探究中,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课题实实在在的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