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定“三个自信”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障
坚定“三个自信”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障
摘 要: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理论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做好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三个自信”;民族工作;根本保障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1-0034-04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人们共同体,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从历史上的民族问题情况,还是当今民族问题的热点地区来看,都是这样;无论是从国内的民族问题的影响,还是国际上民族问题的作用上看,亦是如此。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国情、党情、族情相结合,进而在成功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建立了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族问题实践中的道路、理论、制度的新贡献和新发展,是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障。
一、坚定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依然存在。解决中华民族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各个方面,必须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促进民族问题的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必须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中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这一论断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这一道路已由近百年历史所证明,更为中国共产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所证实了的真理。做好我国民族工作,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道路,这就是结论。”这是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革命思想变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特征的中国革命的道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以和平改造、逐步过渡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性任务基本得以完成,中国各族人民从此改变了社会发展方向。之后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第二个历史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于作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民族问题的解决,始终进行着探索与实践。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解决中华民族问题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民族工作始终放在重要位置,提出理论,制定政策,进行实践,探寻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民族问题也必须纳入这一总任务中来解决。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社会改革是我们中国各民族的共同性的问题……为什么要改革?因为要建设社会主义,要人民生活富裕起来。”因此,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也随之转变,即着力进行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和社会改革。为了消灭少数民族内部的剥削制度,使各民族跨入社会主义时代,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改革,采取“和平改革”、“和平协商”、“直接过渡”等不同办法,废除各种剥削制度,进行社会变革,并建立起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不失时机地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而取得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正如1952年毛泽东对西藏致敬团代表说:“西藏地方大,人口少,人口需要发展,还有经济和文化也需要发展。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不要压迫、剥削你们,而是帮助你们,帮助你们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和文化。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就是要执行帮助你们的政策。如果共产党不能帮助你们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和文化,那共产党就没有什么用处。”不仅反映了共产党对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各族人民彻底摆脱农奴制压迫跨越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在党的领导下西藏人民逐步开始建设美好新生活;同时反映了全国各少数民族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心。
在新世纪新的历史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回顾中国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得出一个深刻而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报告进一步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运,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保障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必由之路。
二、坚定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和研究民族问题,第一次正确地揭示了民族的发展规律;揭示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社会问题、社会革命问题的关系;阐明了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原则,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科学体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列宁和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的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实践的产物。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理论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这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一脉相承,但不拘泥于马列主义的一些带有时代特征的论述,而是根据中国实际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创新,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包含一系列紧密联系而又融会贯通的基本观点,涵盖当代中华民族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智慧结晶。从内在逻辑看,其基础层次涉及民族和民族问题规律的基本问题。指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党对民族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斯大林民族定义的模式,更加符合中华民族国情的历史与现状,明确阐明了民族和民族问题存在的长期性。指出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互动交往中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是表现在民族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各民族在经济社会等发展的差距将长期存在,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过程发展的二重性特征,揭示了民族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第一个层次,鲜明地提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运,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强调中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辩证地阐明了民族问题的解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第二个层次,进一步完整地提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强调基本宗旨:维护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祖国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贯穿一条红线: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原则;强化政治保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尤其是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新载体和方式,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出民族工作的主题: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明确主要任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一起实现小康目标;全面提升民族素质:发展社会事业和先进文化。
第三个层次,解决好民族问题的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一理论而没有任何别的理论能够科学回答并正确处理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因此,这些理论具备的实践性、继承性、创新性和科学性,已经并且将继续充分证明它是做好我国民族工作重要的理论保证。
三、坚定制度自信――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事务是我国的重大事务之一,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全局的重要工作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在把握中国国情、认知中华民族、建设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不断艰苦探索的创造性成果。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坚持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载体的民族政策体系,是立足本国实情的自觉认识:“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正是基于这一客观立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这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也是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坚定制度自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诚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政治理念的先进性和制度设计的优越性,但是,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在实践效应方面无法超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特征,所以需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坚持“道路”、“理论”前提下的“制度”完善。因为,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制度模式,更没有任何一项制度一经确立就实现了制度设计的实效或优越性,中国亦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所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都需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其中就包括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道路选择和制度设计来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一项立足国情实际的历史性创举,而且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党和政府始终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并于2001年进行了修订;2005年发布了《国务院实施若干规定》,这都是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实践。这些实践表明党和政府高度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党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理念和重大意义是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高度做出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预期实现的奋斗目标,而不是说这项制度的功能已充分实现。值得高度警惕的是,一些西方学者、政客、和境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视为“假自治”,试图以所谓民族性的“高度自治”来取而代之,这些舆论导向及其影响下自造的危害中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事件,其目的就是图谋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千方百计图谋把中国导入效法和屈从西方制度模式的轨道。同时,值得高度警惕的是,在国内的一些社会舆论甚至学界,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质疑、诟病甚至“取消”的论调也正趋于流行。甚至是培植“独立意识”、“分裂主义”的“温床”,进而延伸到对国家民族身份、实行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涉及民族平等、公民基本权利的非议现象,并且提出取消现行民族政策,效仿美国、巴西、印度的“第二代民族政策”说。出现这种无视宪法原则、无视国家基本法保障的基本政治制度地位的观点,其立据点是将2008年发生在藏区的“3?14”事件、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等的发生归咎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中存在问题也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这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原因。截至2008年,我国各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共制定了637件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有关法律的变通和补充规定。这些都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措施,也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在民族事务方面做出的实际举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内容,这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依法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条例,尤其是五个自治区的条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民族自治地方有别于国家其他行政地方之处,原因在于它是一项依据宪法原则在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下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自2008年以来国家加快五个自治区的经济社会等全面发展做出了专项的、因地制宜的政策指导,因此它也最有可能成为一项“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走在前列的制度建设成果,从而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不断完善的实践成为“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的典范。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是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就一定能够“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凝聚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拥护、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能够“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和谐局面;就能够“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就能够使56个民族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凝聚共识,共同铸就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5-28.[5]郝时远.评“第二代民族政策”说的理论与实践误区[J].新疆社会科学,2012(2).[6]郝时远.关于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若干思考[J].民族研究,2013(1).[7]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04.[8]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30.
第二篇:坚定三个自信
坚定“三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
2013-05-31 05:15人民日报
坚定“三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中国梦需要脚踏实地去实现,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中国梦需要高瞻远瞩来把握,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中国梦需要鸿篇巨制相支撑,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这就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
坚定道路自信,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以来求独立、求解放、求发展、求富强的必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先后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三次历史性转变前后贯通,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三次历史性转变证明了一个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就蕴含在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
坚定道路自信,必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定道路自信,还必须坚信无论是照搬西方发展道路还是照搬苏联模式,都不能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问题;坚信无论前进路上还会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我们必须有这样的道路自信。
坚定理论自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科学理论,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主义。中国近代以来,差不多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论、学说、主义都在中华大地上尝试过,但都没有成功,也没有在中华大地上真正扎下根来。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
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反复证明了一个真理: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坚定理论自信,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定理论自信,必须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坚定理论自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自觉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划清界限。西方的那套理论,新自由主义也好,民主社会主义也罢,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反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可能为当代中国指出科学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同样地,那种封闭僵化的观念,既不能紧跟时代发展变化,也远远落后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也不可能为当代中国指出科学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成为现实。我们必须有这样的理论自信。
坚定制度自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动摇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制度,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当而完备的制度,是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既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所决定,也是由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决定。如同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样,选择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近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始终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理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制度自信,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既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又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巩固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主张的能力。只有始终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才会彰显生命力。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才会保持旺盛活力。只有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才会充满希望。只有始终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才能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只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在科学发展中再创一个个中国奇迹。我们必须有这样的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根源于理论的彻底、坚定、清醒、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切实增强理论学习、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利益多样、思想多样的今天,意义尤为重大,任务尤为繁重。历史经验表明,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化为推动实践的强大力量。作为理论工作者,要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通过切实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的实际成效,坚定全党全社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第三篇:坚定三个自信
坚定“三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
中国梦需要脚踏实地去实现,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中国梦需要高瞻远瞩来把握,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中国梦需要鸿篇巨制相支撑,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这就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
坚定道路自信,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以来求独立、求解放、求发展、求富强的必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先后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三次历史性转变前后贯通,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三次历史性转变证明了一个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就蕴含在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
坚定道路自信,必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定道路自信,还必须坚信无论是照搬西方发展道路还是照搬苏联模式,都不能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问题;坚信无论前进路上还会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我们必须有这样的道路自信。
坚定理论自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科学理论,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主义。中国近代以来,差不多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论、学说、主义都在中华大地上尝试过,但都没有成功,也没有在中华大地上真正扎下根来。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
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反复证明了一个真理: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指
导实践的作用。
坚定理论自信,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定理论自信,必须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坚定理论自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自觉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划清界限。西方的那套理论,新自由主义也好,民主社会主义也罢,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反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可能为当代中国指出科学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同样地,那种封闭僵化的观念,既不能紧跟时代发展变化,也远远落后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也不可能为当代中国指出科学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成为现实。我们必须有这样的理论自信。
坚定制度自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动摇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制度,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当而完备的制度,是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既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所决定,也是由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决定。如同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样,选择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近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始终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理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制度自信,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既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又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巩固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主张的能力。只有始终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才会彰显生命力。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才会保持旺盛活力。只有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才会充满希望。只有始终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才能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只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在科学发展中再创一个个中国奇迹。我们必须有这样的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根源于理论的彻底、坚定、清醒、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切实增强理论学习、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在利益多样、思想多样的今天,意义尤为重大,任务尤为繁重。历史经验表明,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化为推动实践的强大力量。作为理论工作者,要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通过切实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的实际成效,坚定全党全社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执笔:李 捷)
第四篇:坚定三个自信思想汇报
坚定三个自信思想汇报范文
敬爱的党组织: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党的十八大向全党提出的要求。回顾新中国成立65年来的伟大成就,全方位比较中外发展历史和趋势,我们有理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自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新中国成立65年来,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中国经济总量于21年跃升为世界第二;对世界GDP增量的贡献率于2013年增加到3%,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2013年超过3.8万亿美元,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可见,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二、不同维度多层次对比结果,既让我们认清发展阶段,更让我们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
(一)中国与印度,相同发展阶段国家比较
中国与印度具有很强可比性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印度独立于1947年;都是人口大国;建国时都贫困且基础薄弱。多年过去了,从世界银行等机构公布的21年的统计数字看:中国的粮食产量是印度的2倍;中国的经济规模、外贸总额、发电量等大约是印度的4倍;中国的外汇储备、钢产量、电视机数量等大约是印度的6倍;中国吸引外资额大约是印度的1倍;中国的人均寿命也高印度1岁;中国吸引的境外游客的数量约为印度的2倍。
1981年,全世界极度贫困人口中,印度约占22%,中国约占43%;21年,全世界极度贫困人口印度占比上升到33%,而中国占比下降至13%。印度文盲率高达24%、儿童营养不良率超过4%,这两个数据远高于中国的8%和13%。(二)与日本、韩国,相同文化、不同制度国家比较
新中国成立后长时间遭遇国际封锁,发展基本靠自身;日韩则得到了美国资金扶植和技术输出。从近2年经济发展比较看:1995年至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以美元为单位的名义GDP)从5529亿增长到91849亿,增长近16倍,人均GDP从64美元增长到6767美元,增长超过1倍。日本经济总量从53395亿下滑到48981亿,人均GDP从42568美元下滑到38455美元。韩国经济总量从5311亿增长到1345亿,增长1.45倍,人均GDP从1197增长到2551,增长1.1倍。中国目前整体仍落后于日韩,但从趋势看,只要中国能在稳定状态下持续发展,差距将日益缩小。
(三)与英国、美国,不同制度、不同阶段比较
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美国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世界第一经济体,由于发展基础、发展环境、持续发展时间的巨大差异,不应简单比较当下情况,需要多维度比较。从最近6年比较看:1953年,美国人均GDP为2433美元,英国人均GDP为951美元。2013年,美国人均GDP为5311美元,英国人均 GDP为39567美元,分别为1953年的22倍和41倍。这个6年,也是英、美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阶段,但增长速度远低于中国同期。
第五篇:坚定文化自信,挺直民族脊梁
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坚定文化自信,挺直民族脊梁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强调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突出了文化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的历史发展、文化秉赋和精神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努力践行,也是对自身传统文化与生俱来的坚定信念。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个论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彰显的文化自信,主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一个没有强大文化生命力的国家,不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民族也不可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之梦。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主要源于他本身固有的综合实力和文化底蕴,源于他是否具有一定层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开明的社会制度、创造财富和展示才艺的机会,— 1 —
更源于一定程度上的开放和包容。一个王朝和国家,越是政权稳如泰山,越是文化浩如沧海,就越有优势和优越性,也越有吸引力和魅力,有魅力才更有影响力。我们坚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并不等于崇洋媚外和摒弃传统。我们要相信,任何文化都不可能颠覆我们的传统,我们吸收养分,借他山之石打磨自身的文化之玉,却不全靠他山之石。完全照搬西方文化只会出现水土不服,导致不伦不类的文化怪胎出现。故而全民皆应学习中华历史,以史为鉴知兴衰。了解孟子为何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格铸造者,了解大唐盛世当时为何与拜占庭、阿拉伯并为三大帝国,了解没落晚清的民族脊梁—左宗棠年近七旬抬棺出征新疆收复伊犁,了解中国独有的唐诗宋词在世界文化长河中是一颗永远璀璨、无可替代的珍珠。近有伟大领袖毛泽东善用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形式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是创作内容上的革命性突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审美方式上的继承和发展;现有央视综合频道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将中国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以歌以咏志的形式呈现给人民群众,让普通百姓喜闻乐见,也是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才会人才辈出,人才辈出的新时代更需要把握住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我们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大众化,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强化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担当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 2 — 播、引导、影响之责任。要加强互联网文化建设,营造中国特色文化和传统中国风的纯正、清朗网络空间,坚决拒绝利用西洋节日制造的文化侵蚀。同时必须加强对年轻一代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影响,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从小抓起,从“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的《声律启蒙》到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和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再到湖南省、张家界市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都要形成爱学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要让年轻一代,特别是90后和00后的年轻一代熟悉我们的文化脊梁,对湖南省的历史渊源,大庸阳戏、桑植民歌、吊脚楼和土家织锦等经典文化如数家珍,对刘明灯等民族英雄了如指掌。要从学校义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文化宣传、机关文化建设和社会公益文化宣传等方面大兴学习和读书之风。
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向来就是筋骨、温度、特色和方向并存发展,既有思想力度,又有信仰坚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常记得肩负的传播中华传统的责任,要时刻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立场,不断加强学习,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带头提高文化水平等综合能力,带头挺起民族脊梁,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