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1 23:4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体验式教学法注重体验,是引导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并获得真实感受,加强学生的认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对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旨在推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发展,引导学生更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

小学

品德与生活

应用

一、引言

品德与生活是小学基础性的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新的环境,能够更健康积极的生活和学习。

但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始终难以达到预期理想的教学效果,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开始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尝试体验式教学法,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并切实推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二、创设生活化情景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从本质上说,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换言之,体验式教学法的重点与核心在于体验,要求教师在品生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能够获得较为真实的感受,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的是创设的情景必须真实,同时具有一定的技巧。

首先,教师在品生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的情景必须要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真实情况,即是要符合小学生的人生阅历,能够与学生的认知情况和真实能力相互吻合。其次,教师创设的情景应该具有生活化的特性,也就是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拥有真实的感受。

具体地说,教师在品生教学中创设的情景要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互联系起来,这是体验式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例如,在《春天来了》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并对世界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春景图片。这些图片可以是校园的一隅,也可以是城市的街景。换言之,教师给学生展示的图片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忆的。如果教师给学生展示的是大草原的春景,并且是学生根本无法接触的,这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无法真正去体验和感受。在贴近生活的情景中,学生才能将教师创设的情景与自身的现实经历结合起来,进而产生足够的体验,推动教学的发展。

三、利用课堂提问推动体验式教学的发展

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明确的是小学生的能力和阅历还相对不足。这种特性就决定了学生还不具备足够的能力进行独立的认知和体验,无法通过个人的力量在品生课堂教学中将创设的情景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此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去领悟和体验,帮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与现实生活之间创设具体的联系,达到帮助学生体验和领悟的目的。换言之,教师就是要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推动体验式教学法在品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例如,在《夏天,我们注意什么》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计划是帮助学生在夏天获得更多的快乐,同时保持身体的安全与健康,避免学生受到伤害。此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了校园中夏天的图片,其中包括了学生吃冰淇淋、喝冰冻水等等。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在图片的展示中感受到品生教学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能够将图片中的内容与自己的亲身经历联系起来。与此同时,学生的认识仅限于此,并没有察觉到有何不妥,这就是小学生人生阅历和认知能力的局限。

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夏天非常炎热,大家都爱吃冰淇淋,那么在剧烈运动后就吃冰淇淋,到底健不健康呢?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呢?”在教师提问的推动下,立马有学生回忆道:“老师,我上一次在跑完步后立马吃了两个冰淇淋,然后肚子很痛,还不停的出冷汗。”接着,又一名学生举手答道:“老师,这个夏天是在太热了,所以我在运动后喝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结果回去之后胃疼,妈妈告诉我是胃受到刺激痉挛了。”在课堂中,又有更多的学生述说自己的真实经历,逐步意识到在剧烈运动后并不能立即食用过冷的食物,否则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对图片中的其他内容进行了反思,进一步得出夏天应该注意的事情。

在教师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已经将创设的情景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自身阅历和能力的不足,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推动体验式教学的发展。

四、体验式教学应该上升到实践

最后,教师需要明确的是,在小学品生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法应该逐步上升为实践教学,也就是要让学生脱离情景的束缚,在实践生活中获得更深刻的认知,将品生教学中的知识与理论通过实践进行领悟和感受。

例如,在《我自己会整理》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已经让学生拥有了足够的认识和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具体地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放学回家后自己整理自己的床铺和书桌,并接受父母的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并且会得到父母的夸奖。这就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获得更真实的认知,获得更深刻的体验,进而对小学品生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这不但提高了小学品生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进一步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和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结束语:

总的来说,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并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但从目前来看,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生教学中的应用还并不到位,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交流,完善体验式教学法,推动教学的发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7)

[2]陈桃.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第二篇:基于“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

用研究

【摘要】《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作为一门异常重视体验的教学课程,迫切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体验、感受教学内容,从而在体验中引领小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而新时期,“体验式”教学法的落实,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一教学要求,故文章以《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为例,简要探讨“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

“体验式”教学法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5-01

在小学教育中,品德课占据着重要位置,通过该门课程的教育,给予小学生德育教育,进而逐渐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今,伴随新课标的落实,“体验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法,也日渐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下面,笔者对“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一简要分析。

一、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所谓“情境”,指的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创设的一种情感氛围。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因小学生本身生活阅历较少,多半是由教师带领与各种情境的创设来获得一种相对真实的感受与体验。但是,在情境创设中,还必须做以下两点:其一,“情境”的创设,必须迎合小学生认知层次,并得到其认同,从而使之能够对“情境”中的体验有所期待;其二,“情境”的创设,需最大限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现实生活作为小学生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起始地,同时也是其检验知识与经验的目的地,教学中,教师需最大限度寻出教学内容同显示生活间的联系,进而创设出更多生活情境。同时,在情境创设中,也可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作用,引发小学生更为直观、生动的体验。如在《欢欢喜喜过春节》这一课讲解中,笔者首先就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新年好》歌曲,让整个课堂都染上新年欢乐的气氛,然后,通过PPT展示全国各地喜迎春节的精彩图片,引领学生进入到画中的春节,体验感受春节的欢乐,调动学生兴趣;最后,在音乐、图片展示后,将问题抛出,“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每年你们家是如何欢度的春节的吗?你们会玩些什么呢?”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很好的调动起来,纷纷在笔者的引导下展开互动探讨。通过这样一种情境的创设,来带领学生入境体验,引发学生体验感,调动学生兴趣。

二、开设活动,强化体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教学目标与情境创设的不同,体验活动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故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需具体结合体验内容开展不同形式的体验活动,如实践操作、言语表达、角色扮演等[1]。比如在《保护节约水》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采取“拿掉地图中海水等非淡水资源小方块”的操作体验情况,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到淡水资源的缺乏,引导学生养成一个“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又如在讲解“关爱残疾人”内容的时候,就引导学生在教室里进行“蒙眼睛找座位”的游戏,来引领学生亲身体验盲人生活的不便,在生活中为盲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在讲解“塑造文明形象”内容的时候,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举例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不文明行为,进而引导学生将这些行为用动作来表现,通过这样一种“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体验,活跃课堂氛围。

三、深入社会,落实体验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来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逐步强化小学生的主观意识,提升其生活实践能力,使之能够借助课堂知识与生活经验来解决现实问题[2]。为此,在“体验式”教学法中,教师需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深入社会实践,展开一系列实践活动,从而在巩固课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落实体验。如在学完《我是谁》、《我的责任》内容后,笔者就组织学生课后积极展“快乐小信鸽”、“环保小卫士”、“少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社区内展开楼道清洁、敬老助残等活动,在“过马路”时学习相关的交通安全知识等,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认识、感知到自己身为社会的一份子,也应当主动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共同为美好社会的创建而努力。

总而言之,“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引发、强化并落实学生的生活体验,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具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况,引领学生获得更多情感体验,并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来逐步丰富自身情感体验,最终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聂晶.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36):199.[2]韩巴特尔.基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体验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4,(22):161.

第三篇: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结题报告

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樊灵艳 内容提要:本课题研究是在小学数学新课程背景下进行的,小学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的帮助下,开展体验式学习,提高学习参与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努力形成创新人格的教学法。经过1年多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成果:1.从后测来看,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水平(行为表现、情感体验、认知方式三个方面)有了显著提高。2.课题组教师经过教学实践,提出了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一般程序以及相应的主要教学技术。3.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方式得到转变,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同时参与教学科研的能力也得到提高。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为: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非常复杂的方式进行的,它会沿着迂回曲折并且不断地被打断的途径进行的。从情境教学思想出发设计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重组经验,不断地更新自我、充实自我。要注重学生解题时的心理状况,注重解题后的回顾,通过停下来再回首,将数学知识内化为解题的能力,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自我发展过程。这一些过程的顺利实现,都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式学习。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开展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研究。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

体验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

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是指小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下,在一定的情境下,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有所感悟,个体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积累个人的经验,从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小学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的帮助下,开展体验式学习,提高学习参与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努力形成创新人格的教学法。三.课题研究设计 1.研究假设(1)通过教师重视学生体验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和倡导体验式学习的数学课堂活动,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在特定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样能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彻底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2)数学课堂中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能够帮助教师确立起先进的教学理念,尽快掌握先进有效的现代教学技术,成为创新型教师、赢得教学成功。2.研究目标

(1)学生通过亲身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感受与体验,从而牢固地记忆知识、理解原理、感悟道理,提高自身相应素质。

(2)教师能为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提供各种积极有效的帮助,形成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创新教学法的一般程序。

(3)通过验证,形成可行的教学设计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加深体验的技术等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主要教学技术。3.研究内容

(1)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教学法”研究。教师试从课前参与、课堂参与、课外参与三个方面探索实施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一般程序。研究课前如何设计预案及准备?研究课堂如何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研究如何设计课外体验式作业。

(2)研究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法中的主要教学技术。在总结的基础上,改进体验式创新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策略在各环节的具体技术。包括教学设计技术、导入技术、过程中启发引导技术、过程中加深体验的技术、激励创新的评价技术、反思与小结技术等。

(3)研究在体验式学习中对学生如何评价,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重视在活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重视对创造性的、合作性的、宽容的、勇敢的、坚强的等等个性品质进行积极评价,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4.研究对象、方法

研究对象:黑林镇中心小学三(1)、三(2)、五(1)、五(2)班。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四.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7年1月—2007年3月)1.理论学习

2007年1月—3月:课题组教师学习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理论知识

(1)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学习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和《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3)温恒福著的《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主要是学习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概论、基本理念与原则、操作程序、主要教学技术等部分。2.课题论证

2007年4月,召开课题论证会,课题论证采取本校科研骨干进行课题论证的形式,参与课题论证的教师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内容与方法、实施途径等进行论证。课题组根据出论证结果及修改意见,对课题方案(初稿)进行修改,拟订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2007年4月—2008年6月)1.尝试探索阶段(2007年4月—2008年2月)

课题组教师教学中以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一般程序开始实施课题组设计的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教学程序:(1)设计教学预案

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找准教学起点,精心预设教学过程。①了解学生起点,合理开发教材。②注重学生学习体验,精心设计过程。(2)课前准备

①了解学生课前准备。②课堂教学材料。

(3)导引目标,提出问题

①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②创设情景,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③谈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提供信息,互动生成学习材料

真实的教学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教师要学会审时度势,现场调整教学预设,将动态生成资源纳入课堂目标中,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5)启发讲解或学生自主研究

无论教师的讲解或学生的探究都要具有意义、有效。能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产生良好的体验。

(6)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①通过正方例的比较,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②与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7)反思与小结 ①自我评价 ②学习体会 ③提出新问题(8)体验性作业

①学生适应选择作业。②学生自己编题。③参与生活数学栏。④数学小研究。

每个学期的课题组教师的公开课以体验式创新教学为主题。每月开一次课题讨论会,期末进行课题研究小结。

2.深入研究阶段(2008年3月—2008年6月)

在总结的基础上,改进体验式创新教学策略,继续实施体验式创新教学的教学策略的干预。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策略在各环节的具体技术。(1)教学设计技术

①根据“三维目标”选择确定教学措施的技术 第一步,从知识和技能目标、方法和过程和情感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第二步,结合教学内容和可用的教学手段为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在头脑中选择设计教学措施。第三步,跟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时间与现实条件等,将各种教学措施整合在一起,理清一个整体思路。

②明确“三点”的设计技术 重点、创新点、空白点

③以“学”为中心的设计技术 第一、设计要考虑现实条件和学生的时间情况。

第二、设计教学措施时,一定要预设教师教的情景和学生学的行为。

第三、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有特殊的帮助措施。(2)导入技术

导入目标和内容时,要尊重学生的知识与经验,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故事导入法、悬念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情境导入法

六、生活经验导入法等。(3)过程中启发引导技术

①准确把握启发的含义和“度”

启发一是调动学生努力去想去说的积极性,二是在遇到困难时给予恰当的颠簸和帮助使使豁然开朗表述准确流畅,并能够举一反三。

启发的度:要引导指点,但不硬牵着他们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要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②主要是运用创设问题情景来启发引导(4)过程中加深体验的技术 ①以说促思增加体验的技术

第一、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点思考的时间,思考后的说,才有意义。

第二、不要只让一个或个别的几个人说,越是不常说的学生,说起来的体验越深。第三、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求同,不从众,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②通过直观演示和实物操作增加体验的技术

第一、当问题较抽象时,学生自主进行直观演示和实物操作。第二、通过演示,进行研究结果的交流。③填写过程记录或研究报告单增加体验的技术 第一、填写过程记录或研究报告单的过程是让学生经历反复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过程;

第二、通过过程记录或填写研究报告单可以让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整理; 第三、过程记录或研究报告单填写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5)激励创新的评价技术 第一、不当面批评 第二、及时肯定与表扬

第三、补充式评价技术,包括:改错式补充评价;条件式评价;建议式补充评价 第四、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6)反思与小结技术

第一、画知识结构图这种方法分为两步,首先得画出知识结构图,然后再反思学法。第二、写数学日记进行反思和小结的方法。

每个学期,课题组教师通过开发教案、上课题研究课、评课、写教后反思、写教学案例、写教学研究论文等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法的程序、策略、主要教学技术等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并定期开展课题组研讨活动。

五、研究结果

1、学生在数学学习行为方面的改变

表2 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学生问卷上行为表现方面的得分比较(实验后测)单元

实验班(四(1)六(1)班)

控制班(四(2)六(2)班)

Z值

受测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受测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行 为 表 现

上课专心程度

7.16 1.79 107 7.72 1.96 2.20

课堂作业表现

7.63 2.24 107 8.25 2.52 1.92

课外学习投入

9.24 2.51 107

10.09 2.18 2.68

对六年级(原五年级)的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在问卷上行为表现方面的平均得分进行Z检验,发现在上课专心程度、课堂作业表现二个单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课外学习投入单元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这表明教学干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行为有显著作用,特别是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外收集数学问题,在课外应用数学知识等行为表现比较好。

2、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表3 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学生问卷上情感体验方面的得分比较(实验后测)单元

实验班(四(1)六(1)班)

控制班(四(2)六(2)班)

Z值

受测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受测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情 感 体 验

乐趣感的体验

7.75 1.84 107 8.51 1.99 2.97

成功感的体验

7.91 2.04 107 8.82 2.63 2.85

焦虑感的体验

7.92 2.55 107 8.79 2.73 2.43

厌倦感的体验

7.29 2.14 107 7.97 3.13 1.79

对六年级(原五年级)的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在问卷上情感体验方面的平均得分进行Z检验,发现在焦虑感的体验、厌倦感的体验二个单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乐趣感的体验、成功感的体验二个单元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这表明教学干预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显著作用,尤其是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增加成功的体验有效。

3、学生数学学习中认知水平的提高

表4 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学生问卷上认知投入方面的得分比较(实验后测)单元

实验班(四(1)六(1)班)

控制班(四(2)六(2)班)

Z值

受测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受测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认 知 投 入

学习技术

112

11.96 2.57 107

13.08 2.14 3.51

学习方式

112

11.36 2.55 107

12.37 2.71 2.84

依赖与独立

8.93 2.56 107 9.82 2.64 2.53

对六年级的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在问卷上认知投入方面的平均得分进行Z检验,发现在依赖与独立单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学习技术和学习方式二个单元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这表明教学干预对学生形成较高层次的认知水平有显著作用,尤其是在对提高学习技术和建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很有作用。

4、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研究中,教师坚持学习理论知识和借鉴他人优秀的教案、案例和教学实践,灵活运用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创新教学法的一般程序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课堂教学深受学生的喜爱;另外教师为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提供各种积极有效的帮助,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学生方式。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合作备课、集体备课、上研究课,督促教师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注重课堂的组织艺术和教学效果,教学后经常性地进行反思,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写作和教科研的能力。参与课题研究的五位数学教师中,有1人分别获县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有2人次被评为教科研先进工作者。一年多来,教师撰写的论文、案例有2篇发表在省市级刊物,荣获县级论文评比一等奖1篇,教师撰写的课题成果、论文、案例、课题方案、课件荣获县二、三等奖多次。除此之外,我们还整理了大量的新课改数学教案、案例、随笔和有关论文,为今后的教学积累了教学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材料。通过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教师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了课题组教师的成长。

六、结论与讨论

1、体验式创新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体验式创新教学中,学生不再单一地“接受”知识,而成为探索与交流数学的主体。学生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在行为投入、情感体验、认知投入三个方面更有效地参与数学。从后测的表

2、表

3、表4来看,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在行动上形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在情感上,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成功感的体验,减少了焦虑和厌倦感体验。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活动的过程。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数学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的学习形式变得多样化。

2、“知”、“情”结合是体验式创新教学的重要特征 体验式创新教学构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和乐于学习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形成了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对数学的态度。学生怎样投入数学学习比学习多少知识更重要。使学生感到“愉快”并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轻松地”学习,而是让学生体验数学思考的快乐和克服挑战性问题后的精神满足。体验式创新教学中,教师要把“知”和“情”结合起来,一方面让学生一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另一方面,学会正确的认知方式,提高认知水平,学会怎样学数学,又能反过来促进积极情感体验的形成。这样就达到了“知”和“情”互促。

3、体验式创新教学法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进行个性化教学 课题组提出了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一般程序,即以下八个步骤:

1、设计教学预案

2、课前准备

3、导引目标,提出问题

4、提供信息,互动生成学习材料

5、启发讲解或学生主动探究

6、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7、反思与小结

8、体验性作业。以及相应的主要教学技术:教学设计技术、导入技术、过程中启发引导技术、过程中加深体验的技术、激励创新的评价技术、反思与小结技术等。

能否在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效教学模式呢?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进行体验式创新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单元的性质、学生和教师本身的经验和能力而决定。所以,是教师在熟悉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一般教学程序后,更重要的是树立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固定的、单一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讲授、讨论、探究、思考等多种教学策略,合理运用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主要教学技术,将体验式创新教学法内化为教师个体的教学法,进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

4、体验式创新教学促进了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体验式创新教学中,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真实的课程发生在课堂中,发生在师生互动中。体验式创新教学是一种立足于课堂现实的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和经验。在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是创造教学事件,将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去。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有研究意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另外,体验式创新教学为学生也留有了更多的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作为数学学习中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简单的受业者,这样就促使学习也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由于体验式创新教学是开放的,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独立自主的,由于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交流的机会,能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创新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去思考知识、评价知识、创新知识。在体验式创新教学中,教师的的任务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自己去动手实践,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样就会有所发现,所以体验式创新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七.下一步研究打算

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研究人立、时间的不足,对课题方案中提出的个案研究方面投入不足,对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中的评价方法也没有进行很好的总结。所以课题组打算带动更多的数学教师一起参与到小学数学体验式创新教学的研究中去,对参与数学学习中的学生进行更微观的研究,对教学法进行取舍、完善、发展。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温恒福.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王丽杰,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陈容清,吕世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四篇:谈“体验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推荐)

谈“体验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现在,体验式教学已被数学教学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论述了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内涵、体系、学习活动建构的意义,并提出了运用体验式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活动;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51-01

1.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内涵

“体验”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的文献中。“体验”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人的特殊的心理活动,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的心理要素构成的。在“体验”的研究中,日本最早提出了在高中开设“劳动体验学习课”。国内也有一些论述,较多的是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如心理学家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中指出:“情感教育的过程应该是逻辑--认知与情感的--体验共同构成完事的教育过程。”所以,笔者认为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活动,它的最基本特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是强调学生对学校的生活的参与和对学习活动的体验与反省。

目前开展“体验教育”研究的多停留于少先队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充满理性的数学学科教学中,它过多地强调概念、判断、推理、原则的掌握,却忽视了个体情感、体验、领悟、想象等行为的心理过程,有意无意的扼杀了儿童的直觉、敏感、童心和灵性,教育的结果只求知识复现的正确性而完全忽视儿童的体验能力。因此,我认为宜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全面展开“体验式学习活动”,师生运用协作探讨的方式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学生进行体验、感悟,较为主动地掌握知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数学的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在“体?式学习活动”的组织中,教师的着力点不是把书本上的、自已头脑中已有的条条框框“灌输”给学生,而是以对人的发展,对生命的关怀为本,以对知识、生活的体验、智慧的开启为目标,要求教师以组织学生“出乎其外”的实践性学习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学习“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为教学目标。它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充分的体验,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充分激发学习积极性,实现有意义、个性化、创造性的学习,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3.组织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基本要求

3.1 科学选择体验式活动的主题。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整合和开放的,体验式学习活动就是要对这样的现实题材进行适当的加工,使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1)从教材中来选定。为了使体验式学习活动更有价值,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整体数学素质,我们有选择地对教材中的某些知识进行重演和再现。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所呈现的知识,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大致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2)用其它方式来生成。体验式学习活动的主题除了教材提供以外,还可以用多种方式来生成。学生生成了体验式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还要对主题做必要的加工,将数学知识合理、自然地镶嵌其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去“再发现”、“再创造”。

3.2 精心进行体验式学习活动的资源整理。小学数学实施体验式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下,在一定的情境下,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有所感受,个体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积累个人经验,从而获取知识。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都可以成为体验式学习活动的辅助资源,教师要对这些资源进行选择与整理。

3.3 注意教材内容、活动主题、活动资源的整合。在体验式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活动主题、活动辅助资源进行整合。体验式的学习方式需要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除了教师布置体验式的作业,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外,家长也要配合学校,给孩子提供应用的环境和支持,带领孩子走进社会生活,体验数学运用的乐趣。

3.4 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学生的知识不是灌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绝知此事须躬行”。

3.5 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造更丰富的体验。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参与学习过程的可能性。多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视听辅助,十分有利于增进理解,唤起兴趣,强化记忆,加速学习者大脑的信息处理过程,还能随时反复地体验听觉上的感受,使体验过程更趋于完整。

总之,运用体验式方法学习数学,能促进学生在民主开放的学习情境中体验数学的乐趣,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功,形成浓烈积极的数学情感,萌发创新的兴趣,增强创新的欲望,为此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五篇:“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

浅谈“案例教学法” 在中高级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一、背景:

对外汉语教学界在文化问题上已达成基本共识: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想的对外汉语教学应使学生既习得目的语,同时也掌握目的语文化。众多学者都曾提出: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只有学生掌握了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他才算真正掌握了这门语言。

虽然明确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大原则,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中高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文化内容多依附于语言教学之中,没有必要,也很难从语言教学中剥离出来。但到了中高级阶段,就有必要开设文化专题课了,而过去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多以“教授”为主。这种教学方法虽也有其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弊端。首先,从教师教学的难易度来分析,文化因素小像语言点那样容易讲清楚。其次,从学生接受度来分析,学生而对的是完全小同于自己母语文化的异质文化,仅凭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理解起来难度相当大,因而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在中高级阶段的文化专题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将文化专题与提高语言技能巧妙融介,希望以此来开拓、丰富中高级阶段文化专题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 方法。

二、概念梳理:

我们现在研究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于1870年前后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是英美法系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后来被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如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从19世纪70年代起一直到现在,这场教法的改革仍在持续。众多学者如Lawrence, Lang,Kowalski,Shulman等纷纷著书立

说讨论这种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时至今日,哈佛商学院里已有超过80%的课程是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基于各种理论和相关实践,人们对案例教学法的界定也各有侧重。柯瓦斯基(Kowalski)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研讨的教学方法。f21它除了可以用来传授资讯、概念以及理论外,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推理、批判思考、问题解决的技巧。舒尔曼(Shulman)定义案例教学法是利用案例做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3]曼莎斯(Merseth)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包括大班级及小团体的讨论、案例里的角色扮演、或案例撰写。[4]哈佛工商学院也曾将案例教学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因此,案例教学法既包括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同时也包括了运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技巧。而国内的《教育大辞典》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而在教育学中,人们又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教学中的案例方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学生思考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以往的应试教育使用的是脱离实际的教条式的学科教材,满堂灌和填鸭式的课堂讲授,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当敌人的考试方法。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条件下的信息传输主体单一化的格局(教材+黑板+粉笔)已经被打破,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信息传播主体,而且也不再拥有惟一的信息话语主导权,变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推行案例教学法势在必行。

三、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阶段文化课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从实践性来分析

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真实的案例素材,学生需要进入案例所叙述的真实情境中去体味、感悟,进而让学生进行仿真的实践操作。因此有人曾简明地概括案例教学的特征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练,到实践中去”。案例教学的这一特点与中高级文化课的要求小谋而介。从某种程度来说,针对留学生的文化课并小是单纯的输入性活动,而应是一种师生基于实际情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探讨。从这个角度分析,案例教学的实践性与中高级文化专题课的要求是相吻介的。

2.从互动性来分析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融入学生群体之中,与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相互交流、奉献并获得。因此,案例教学提倡“四个自由开放”,即自由设疑开放、自由思维开放、自由讨论开放、自由选择开放。这样就会创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多维互动的教学情境。在案例讨阶段,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平等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案例”这个平台上进行平等的对话。案例教学的这一特点非常适介于针对中高级留学生的文化专题课。因为本课程针对的是处于异文化圈的留学生,文化课的目的并小是简单的单项灌输,而是在与其本国文化的对比讨论中使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从这一点来说,案例教学法所营造的平等、互动的讨论氛围,正可以为文化专题课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3.从适用对象来分析

分析案例教学法,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强调在交流中学习,同时也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如果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会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是初级的汉语学习者,对于案例小能较好地理解,那么也就无从讨论,案例教学法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而在中高级阶段,学生的语言水平相对于初级阶段有所提高,可以进行有效的讨论,因此引入案例教学是可行的。

四、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的优势

根据案例教学的特点,我们认为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收集资料,以便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案例教学法主要以讨论为基础,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参与,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同时也可以转变学生角色,使之成为问题解决者,而非只是文化课程的学习者。

(三)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可以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技能的提高同时并进。

五、案例教学法现存的弊病及其发展方向

尽管案例教学法其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具备了诸多优点。但与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其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彻底贯彻的难点。有下几个方面

在教师中有些人认为案例教学仅仅是以案例为媒介,以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为主要目的。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把案例看作是传授知识的一种说明和补充,将其本质看作是简单的归纳法而不是发现法,自然就不能从案例中发现一般性的假说,更谈不上对假说的实证分析,这样的理念不能将学生实质性地由学习的客体地位转变为主体地位。此外,案例教学加重教学者负担,教师要花比平常更多的时间准备熟悉教材和案例。目前,适用于相关学科的经典案例有限,主持案例讨论对教师的知识和引领案例研讨的经验和技巧更是一大挑战。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 引领能力,而不是只能喋喋不休向学生进行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

案例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求较高。由于案例教学过分侧重于分析案例,学生主要通过课前预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课前准备的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由于准备不够充分会使学生在案例讨论时陷人困境。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事先做出充分的准备。在学生准备不够充分的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沉默寡言或发言偏离主题无法达到既定的课程目标;亦或是出现完全相反的局面,发言内容过于分散影响其教学的主题。而且,案例教学课堂对班级人数也要有所考虑,人数过多不利于案例讨论。可现状是大多数的教学课堂人数较多是普遍现象。所以说案例教学法的成效可能因学生背景、学科类型及班级人数而异,中等程度以下的学习者不十分适于参加这样的课堂教学。

综合上述分析,从案例教学法的发展史,人们给予的各有侧重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我们应该可以确定,该教学方法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我们应该理性地去实践。我们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其要旨,另一方面也要明了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更要为如何解决目前能够胜任案例教学的师资缺乏,典型有代表性的案例不足,考评学生困难等问题找到解决办法。21世纪教育的中心必须由知识的系统积累转变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法确实是一种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之所以有一定的空间能在教学中运用,是因为知识和能力不是经由别人告诉而得来的,必须经过学习者的主动接受,积极反思内化而得。

下载“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童丽维 摘 要:新课程改革之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

    “体验式” 在智障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 在智障教学中的应用 湖里区特教辅读班 林素利 智障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趣。在课堂教学若能以学生身边的实例为......

    “体验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精选合集)

    “体验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是符合儿......

    浅谈体验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体验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从《养蚕》谈体验式学习作者:香草 工作单位: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邮编:675500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

    体验式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运用

    体验式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运用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社会学科,它与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所以,课堂体验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符......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美术课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美术课的应用 太山小学陈建华 在美术新课程中,体验学习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泛的体验学习空间。那么,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呢?......

    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6-06-15 10:37:27 来源: 作者:7天论文网 【大 中 小】 浏览:19次 评论:0条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被人们重视和倡导。分层教......

    快乐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快乐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小学生因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质量。尤其对于数学这种逻辑性强比较抽象的学科,很多小学生会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