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 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内容摘要】
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习语文所必需的能力。特别是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能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广泛的迁移,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系统的知识结构。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更好地学习做好了准备工作。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
【关键词】 预读教学
概括能力 思维能力 语文能力
【正 文】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陈述性的知识教学,琐碎而不成系统。专门的能力训练远远跟不上,即使有训练,形式也多以单篇课文为主,杂乱无序。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还停留在最初直觉的感性认识上。对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的低下,影响了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笔者曾在校内做过一项调查:你认为概括课文大意容易吗?64位学生中5位学生选择“容易”,20位学生选择“一般”,39位学生选择“困难”。究其原因,学生总结起来有三点:一是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了;二是该不该删,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三是抓不住重点,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小学生概括能力薄弱绝非我们学校的个案现象。很多次外出听。我发现其他学校的学生在概括课文大意时,也同样常见“罗列文章内容”“不分主次”等现象。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做了些尝试。
一、概括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尤其重要
概括是思维的基础。从心理学角度看,概括是指人们感知事物获得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抽象、综合,将其本质、非本质属性归结为概念的逻辑思维过程。从教学实践角度看,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概括过程。迁移的实质是概括,没有概括,学生就不能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学到知识;没有概括,就难以形成概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第1页
共7页
念;没有概括,学生的知识结构就无法形成。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并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是指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基本功。语文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的素质:第一层面是语文知识素质和语文能力素质,第二层面是语文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道德素质。语文能力素质中,概括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学中的概括能力,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把所读所听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从现象中揭示本质,能把具体形象抽象化的能力。其主要的形式有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等。概括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尤其重要。“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先生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写文章是有一条思路的,阅读时要加以探究,沿着这条思路去把握住文章的要义。概括能力的拥有能使阅读者更精准地把握写作者所写的内容,能更快、更准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能更好地透过现象而能看到本质,进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信息的社会里,没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就不能使信息的表达和传递做到快速、扼要、准确。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
二、课标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要求与现实的差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各年级段都有对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第二学段(3—4年级):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5—6年级):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站在整体的角度看小学各阶段语文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不难发现,中高年级是着重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时段。再看中、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第2页
共7页
高年级段目标要求之间的关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事件梗概”、“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又是“简单描述叙事性作品场景、人物、细节”的铺垫。由此可见,中年级段阅读的概括能力训练是否到位,直接关系着高年级段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目前,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或走过场,或不到位。为了让课堂出“彩”,把过多的时间放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上。学生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要么语言啰嗦,表达不清,要么东拉西扯,把握不住重点,要么干脆简述课文内容。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陈述性的知识教学,琐碎而不成系统。专门的能力训练远远跟不上,即使有训练,形式也多以单篇课文为主,杂乱无序。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还停留在最初直觉的感性认识上。近几年教学中,本人发现,许多孩子的概括能力很差,不能准确地概括出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段话的主要意思。有时让概括时,不少孩子只是把课文中的几句话原封不动地抄下来。有些老师也只是简单地复述课文,有些孩子会把课文内容一字不落地背下来。面对这种情形,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地培养。
三、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四条基本原则
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了四种带有规律性的普遍原则。
1.遵循由简到难的认知规律,从鼓励学生开口内容说做起 进入到三年级后,语文课文篇幅有所增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段落让学生进行概括,以“谁能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两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的方式来进行提问。学生开始回答时难免胆怯,磕磕巴巴,甚至把原文照读一遍,这时老师不能操之过急,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要不断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张口说,尽可能多地发现学生不同的“毛病”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示范和纠正。“万事开头难”。只要语文教师坚持常常练、课课练,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定会有模有样。
2.遵循有章可循的研究规律,帮助学生提高概括的方法技巧 任何事物都是有章可循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帮助、引领学生学习。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蹲下来”,以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姿态,共同探索“怎么样去概括一个段或一篇文章?”这个课题。在引领的过程中师生一起发现规律、总结规律、遵循规律,同时要注意点拨、帮助学生总结概括的技巧。比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第3页
共7页
如: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抓关键词;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概括进去,否则就不全面;不同的课文体裁着眼点不同;语言要简练等等。这些总结出的技巧能让学生比较快地体会到能力的提高,从而享受到“我学会了概括”“我能概括”的学习乐趣。
3.遵循熟能生巧的普遍规律,有的放矢进行专项拓展训练 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概况能力,教师就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研究课题,针对学生情况制定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工作。第一,要有一定的“量”。概况能力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书本的训练和渗透,教师要选取课本外的段落、短文章,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见得多才能练得全面。第二,要体现“梯度”。当“量”的学习到一定阶段后,要进行增加难度的训练。如在一定时间内对一篇或几篇文章进行概况。第三,方式要“活泼”。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单调的训练方式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疲劳,教师可以将概括能力训练与班里开展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如办墙报、举行小比赛、小评论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遵循由具体地感知形象,再到抽象概括内容的思维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深感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容易概括,为什么?这主要是考虑学生思维特点不够。由具体地感知形象到抽象地进行概括,在认识上是一个飞跃。就人的一般认识过程而言,需要经过若干反复—认识上的循环往返,螺旋上升,才能完成这个“飞跃”。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小,经验不足,他们在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里完成这个“飞跃”是很难的。这是教学中学生认识过程和一般的认识过程的共性,这个“飞跃”在教师提供一定的中间环节之后,是可以完成的。这是运用表象,形成概念,进行推理,作出叛断的过程,是激发学生思维和想象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利用儿童思维的具体性,利用形象作为向抽象概括过渡的感性支柱。如《小珊迪》一文,通过朗读对小珊迪外貌描写这一自然段,让学生明白当时的小珊迪穿着又薄又破的单衣,赤着脚且冻得通红等,表现了其饱受饥寒,为突出其诚实、善良的心灵埋下了伏笔。因此,概括在基础上的朗读是唤起想象的最好方式,在学生头脑里形成完整的形象。要立即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没有分析就谈不上概括。
四、概括主要内容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
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浓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抓住主要内容,才能知道文章究竟讲什么。因此,阅读课文,首先应该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从整体入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第4页
共7页
1.从课题入手,学会概括概括主要内容
每学习一篇课文,同学们都要分析一下课题。因为,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分析课题,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有的课题,提示了主要人物,如《小摄影师》一文;有的提示了主要事件,如《爬天都峰》一文;有的提示了主要对象,如《赵州桥》一文;不管是哪一种课题,都从某个角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好课题,对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思路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会审题,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很有好处的。对于记叙人物或事情的课文,我教他们想一想记叙的四要素是什么,再结合课题连成一句话。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学生思考:谁?什么时间?在哪儿?做了件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就很很容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战争开始时,科利亚埋下木匣,四年后,他不光找到了木匣,还懂得了一个道理。
2.抓住段意,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段意是每段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课文,将一个一个段落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把这些基本要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再使它连贯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桂林山水》这一课,第一段是总起,我们就可以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总起句,作为这一段的段意。第二、三两自然段是分述,选写“漓江的水”,我们找到“静、清、绿”三个关键词,就可以把第二段的段意概括为:“漓江的水静、清、绿。”再写“桂林的山”,我们找到“奇、秀、险”三个关键词,就可以把第三段的段意概括为:“桂林的山奇、秀、险。”第四段是对全文的概括,我们可以抓住对全文起概括作用的那两句诗,把段意概括成:“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如同在画中游。”
3.抓住问题,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读一篇文章,先抓住作者在文章中叙述的几个主要问题,再以简洁的语言逐一作出回答,最后把答案概括连续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秋天的雨》一课,要概括出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在学生体验了秋雨的美丽以后,让学生默读全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在学生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后,再让学生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课文的开头和最后的自然段都不是写秋雨的某个方面,学生不易理解,老师要予适当讲解:开头说秋雨带来了秋天,是总起;结尾说秋雨带来了丰收和欢乐,是总结;中间三个自然段分别从颜色、气味和提示冬天的到来写秋雨。
4.抓住总述词,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第5页
共7页
有些文章按总述——分述组材。关键是让学生在感知全文内容时,找准总述句。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文章一开始先讲:“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最后一句讲:“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最后一句讲:“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宝库,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抓住了总述句和总结句,我们阅读文章,就可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5.抓住中心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我让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西沙群岛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里生物多,海滩上贝壳多而美,海岛上鸟多。这些内容课文里有一句话概括了,那就是第一自然段里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学生就会根据中心句概括段落或文章的主要内容。
6.从结构入手,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做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终点,都要脚踏实地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在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再认真阅读课文,从文章结构入手,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结尾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是全文的总结。直接提示了课文的中心,高度赞扬了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教学时,启发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从中心入手,概括作者的写作思路。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找到课文的中心句,向学生提问:“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引导学生读文后,概括归纳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并抓住中心句向学生提问:“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学生读文,概括出课文四、五两段,即: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件事。再让学生在阅读四、五两段后,根据其它两件事,即:启发作者认真读书和讲“碰壁”的事。最后阅读第一段,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让学生概括鲁迅先生世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因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这样,再让学生体会人们和“我”对鲁迅先生深切的悼念之情就不难了。
7.在读写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读书要边读边想,边分析边概括,作文也要边写边想,边概括边分析。例如:我们写《校园里的花》这篇作文,开头简要介绍“秋天来了,学校的花坛里开着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第6页
共7页
各样的花”,然后想一想,花坛里都有哪些品种的花,进行具体描述。中间,可重点描写自己最喜欢的花。想一想为什么最喜欢那种花,进行细致的描写,写出你所喜欢的花的特征。最后写结尾,也要边写边想,写出理想的结尾。总之,要培养学生爱思考的好习惯,在读写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8.细致观察生活情节,来提高学生概括能力
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不可忽视对生活知识的概括。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是写作的源泉。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的人和事,注意一些细节,比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在不同性格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一样的反应,从而去体会课内所学的人物形象特征。这样学生分析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更好地理解作品,又能在体会人物形象特征的同时丰富自己对人生的认识,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认真地观察生活、仔细地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出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总之,培养概括能力的方式是很多的,有感情地朗读,有启发性的提问,有默读以后的书面概括,有几句话的概括,有对一个自然段的概括,有一个层次的概括,有全文的概括。不管是概括什么以及怎样概括,都必须遵循思维过程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一系列的规律。只要我们在教学时,善于从中找出规律,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概括,把琐碎而不系统的知识点经过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相信在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内容,一定可以做到熟稔有度,开阖自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7月第1版
2.《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年1月刊
3.崔峦主编:《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第1版
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第7页
共7页
第二篇:张新华--有关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
有关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中有关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第四条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把文章由厚读薄的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3~4年级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学段。本文就重在阐述教学过程中表现的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出现的的问题以及总结出来的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由此探索在培养学生较强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的可操作性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小学 中高年级学生 概括 课文主要内容 能力培养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知道“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小学语文中年级和高年级的一个重点训练项目,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在学习课标的过程中,其中也有相关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训练学生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点,那么如何训练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呢?下面就结合本人在几年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做法谈点粗浅的训练方法。
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力的现状
小学中高年级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这一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的能力,即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是提取信息、筛选信息和语言重组等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只有把握住了课文的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深刻理解课文,才能达到精练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目的。
通过在中高年级的多年的执教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往往“言语不着边际”、“罗列文章内容”、“不分主次”等现象十分普遍,综合分析得出,小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面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不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而是复述课文,是照本宣科——大段大段地读课文内容。
2、面对一篇课文,不知从何处着手,分不清楚什么是主要内容,什么是次要内容,不会取舍。
3、只拣自己感兴趣的说,顾前不顾后,说了其一丢了其二,概括不全面,表达不完整。
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力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在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实际操作中有很大的困难,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
1、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的。
2、该不该删。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
3、抓不住重点。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
三、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力的主要策略
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准确、全面、简洁、快速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呢?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原因分析以及学生实际采取了以下几点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的相关策略—
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主要内容即作者为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让人知道这篇文章的主旨或中心所在。“主要”意味着不是全部内容的简单集合,而是要经过提炼,把非主要的删减掉,把繁杂的内容简化。这个要求对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要适时提出,并有意识地进行训练,逐步强化。
其次,让学生掌握“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步骤、方法。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我的发现”,对于“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做了这样的提示:“弄清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学会划分意义段,会提取各段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让学生明 白“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不等于各段主要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总揽全篇文章,根据主题抓住主要内容,删去相同和次要的内容,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还要注意适当使用过渡句或关联词语,使“连起来”的句子通顺。
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文体、结构不同的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结合文章的不同题材,采用不同的概括方法。
1、记人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如《小英雄雨来》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又如《晏子使楚》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2、叙事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金色的鱼钩》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写景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如《草原》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状物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如《鲸》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依据现行的课文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可行性策略。
1、课题拓展法。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浓缩,一般都提示了课文内容的重点,分析好课题,对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帮助。命题方式离不了人、事、景、物以及时间、地点等因素,题目与文章内容都有着某种内在联系。从审题入手,对题目的内涵进行拓展,补充一些相关因素,就能迅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文章中寻找需要补充的相关内容时,要紧扣题目。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富,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以人名命名的文章,主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以物命名的文章,主要看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以地点或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景的课文则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还可以启发学生针对课题质疑,由文章题目想开去,然后再带着问题读课文,最后让学生把这几个问题串联起来就能很准确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2、抓重点句法。
所谓重点句,是可以高度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可以揭示文章中心的点睛传神之笔。有的可能是一篇(一段)文章的起始句,或者是结束句,有的则可能是文章的过渡句,抓住这些重点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中心句”,一些文章每段都有中心句,可以让学生抓住每部分的中心句,然后加以整理,便是主要内容了。如《香港,璀璨的明珠》是按照“总分总”的叙述顺序来结构文章的。第一段总起,中间的段落分别有一个中心句,写了香港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最后一段总结:香港真是南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无比的明珠 “总分总”的结构让学生清楚的了解了香港繁荣美丽;抓过“过渡句(段)”,有些课文在段落、层次的衔接转换处,用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抓住了过渡句(段),也就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白鹅》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不仅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还引起了下文“鹅的叫声„„.” 使全文成为一个珠联璧合的整体;还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抓住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如《桂林山水》一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把“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说具体,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抓重点要素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叙事的文章为多,凡是写人、记事 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可以抓住“六要素”,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思路,使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即先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顺序连接起来,再加上一些关联词,整理形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有时不需要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说得很详细,只需平实地、简练地说出“什么事”就可以了。如《燕子专列》一文:时间是有一年的春天,地点是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人物是居民,事件是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居民在政府的呼吁下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用火车把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
4、重点突出法。
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具体操作:可以先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思,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如《玩出了名堂》一课,课文的最后一段就是重点段,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5、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 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如《渔夫的故事》,课文第一大段主要写了:渔夫救了可怕的魔鬼。第二大段主要写了:魔鬼恩将仇报,想要杀了渔夫。第三大段主要写了:渔夫用智慧战胜了魔鬼。三个大段的内容合并起来,稍加整理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6、根据课后的思考题,概括主要内容
随着教学的深入,在组织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教学时渗透另一种抓主要内容的方法,即从课后习题的答案中去抓住主要内容。如第十二册第6课课后练习第一题: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指导学生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仔细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都写到了哪些时间,在这些时间里有哪些风俗习惯,然后把这些连起来就会了解到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概括出来了:作者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除了用以上这几种方法训练外,我还引导学生加深对抓课文主要内容的认识;联系课文的简要复述,培养学生口头“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通过以上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学生较快地跨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门槛;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在逐步形成。
概括能力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以上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从浅易处入手,消除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无从下手带来的苦恼。但是,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也不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简单速成。它 需要教师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不断地进行训练——在感兴趣,不畏难,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慢慢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逐步得到巩固,形成能力。
总之,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地学习让我懂得了,要培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我要为之学习的还有很多。多阅读、多思索、多探究,总会有进步的。要想训练学生更好的语文学习能力,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策略,使之为学生的学习来服务。相信只要有信心,有行动,我们的教学会不断完善,学生的能力会很快地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小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26期。
3、《如何提高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4、《浅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策略》。
5、《在阅读中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6、《如何指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篇:浅谈小学高段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高段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质和能力是语文新课改的根本方向和关键之处。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而且就每一次语文质量检测来说,阅读积累分占试卷总分的35%左右,另外“基础知识”与“作文”也不是单纯地考基础,考作文,其实也是通过阅读理解或积累运用来考查的,所以,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全卷的答题水平,也是小学乃至初中、高中语文学习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
一、兴趣引路,促进学生积极阅读。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只要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使读书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靠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形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呵护学生个性,诱发兴趣。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各有各的秉赋和天性;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重视人的价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篇课文,哪怕是经典名作,不同的学生肯定会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对于阅读能力的训练,不同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教师既要考虑到面上的拓展,又要考虑到点上的突破。与其打着让学生 “全面发展”的旗号,不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扎扎实实地训练他们有潜力的某一方面,使之为今后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我尝试宁鸿彬老师语文课堂“三·三”原则,即“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教师)、“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和“三允许”(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意见)。这种让各种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能促使学生爱学、乐学、趣学,在教师的人文关怀中,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体现,他们学习语文、训练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诱发出来。
(二)和谐师生关系,诱导兴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交际学理论告诉我们:对话需要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以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因为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融洽,会使彼此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心灵的愉悦„„此情此景中,学生能大胆展示内心的感悟,进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相机教育学生:学问,学问,要学要问;教与学都是互相的,每个人都可以各抒己见,就算错了也无所谓。而且,我总是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生,不仅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还肯定他们发言、朗读中的点滴优点及进步。通过这些做法,让学生逐渐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使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随之得到了锻炼。
(三)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兴趣。
现行的小学高段语文教材,有许多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求的美文,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应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挖掘出来。如:通过《春日》、《山行》等古诗的吟诵,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优美的意境,铿锵的韵律;通过《庐山云雾》、《桂林山水》等课文的赏析,引导学生领略神奇的自然,壮丽的山河;通过《黄继光》、《罗盛教》等人物的剖析,引导学生学习浴血奋战的英雄,舍己为人的战士;通过《落花生》、《登山》等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明白为人的根本,处事的哲理;通过《赤壁之战》、《开国大典》等故事的解读,引导学生牢记古今之历史,民族之荣辱„„这些都是我们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宝贵素材。在学生感动于文本,沉醉于课堂时,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得到培养,从而增进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能力。除外,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优美的课件背景下感受语文的美,以美的语文激发学生阅读的趣味。
(四)开展实践活动,保持兴趣。
实践活动是语文兴趣与能力形成的土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就应转变观念,变单一课堂教学为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辅助的“大语文”教育体系。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实践活动,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经常开展“讲故事”、“读书会”、“展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课本剧”、“演讲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拓展学习文化的范围,扩大知识视野,增加文化知识,补充语文积累,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二、方法入门,推动学生善于阅读。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的确,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你违背了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读书亦如此,贵在得法,方法不当,等于没读。当你掌握到各种技巧与规则后,你就会少走弯路,你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你也就能越来越多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该给他们作适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读书时真正受益。
(一)从阅读的整体而言,要有计划,有部署,有要求,循序渐进。
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想学生取得“滴水穿石”之功效,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制定好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目的、要求、范围、时间、步骤、方法等。
1、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具体的阅读计划和措施。主要从课外阅读的规划、目标、内容、总量、活动方式、评价方法等方面去制定。阅读量依据《课标》的规定。阅读目标首先要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从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等方面分解出不同层次的目标。我采用“自主性”、“计划性”和“目的性”相结合的方法选定课外阅读的内容。“自主性”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教师只要求学生在选择读物时要涉及到不同的门类,进行广泛地阅读,而不是具体指定读哪本书。“计划性”是指着眼于本校的办学特色,思考“我班的学生毕业时应该有怎样的文化积淀”从而确定我班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必须读完100本左右的书。“目的性”就是阅读的主体在进行阅读时,应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具体要求,使之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更多、更好地分类别、分层级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
2、根据阅读计划,指导学生选择阅读书目。学生时间有限,应帮助他们合理选择书目。古代学者提出读书有“四别”,即“目治之书(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看而且要背),心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要认真思考),手治之书(不仅要看、背而且要摘其要点写下来)”。所以,阅读应分清轻重缓急。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科书应是“手治之书”,重要的参考书是“心治之书”,消遣性读物是“目治之书”。不同的书目有不同的阅读方法。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阅读过程中,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材料的来源应该是多途径的,除了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还可以“读”现代高科技产品,例如光盘、电脑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高效率的阅读,首先得力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
(二)从阅读的过程而言,要有广度,有深度,有速度,博采众长。
阅读的过程主要体现在“读”字上,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既要保“量”,更要保“质”,还要有一定的速度。
1、课内外衔接,保证阅读的广度和容量。
《课标》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的分量,无疑是我们要注意阅读的广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阅读的不足,真正达到刘勰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用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1)注重文本,形成语文阅读能力。
文本就是经典范例,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教学时我注意根据教材和课文的特点来抓重点,采用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言,以读引篇的方法进行。一贯反对脱离教材,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发言作风。当学生说道“怎么怎么样”的时候,我坚持要他们说出究竟怎么样,要达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多读课文,读懂文本。如教读《凡卡》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凡卡在城里当学徒,受尽了折磨,他非常向往和爷爷在乡下的生活,可爷爷为什么要把他送到城里去呢?”。同学们通过研读课文,讨论明确,这不是爷爷无情,而是爷爷在乡下的生活也挺艰难。说明当时社会穷人命运的悲惨。
课内阅读主要是交给学生一把读书的钥匙,在阅读教学中,要和学生一起不断总结,寻找文章阅读的最佳突破口。如 《狼牙山五壮士》文眼在“壮士”,就要从题目入手;《桂林山水》文章开头揭示中心,学习这篇文章就可以抓住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去质疑学习;有的文章要从结果处入手,采用变序的学习方法;还有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去理解以带全篇等等。阅读感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阅读经验的有效积累,语文能力的综合反应,这需要反复锻炼,在课内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养成。(2)学科融合,拓宽语文阅读的空间。
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可见,语文跟自然社会科学有着密切联系。语文又是美的对象,含有丰富的外形美和内在美,诸如语言的音乐美,文字的绘画美,层次的节奏美„„这又使语文跟音乐、美术息息相通。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沟通,是现代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拓宽阅读广度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努力创设语文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情境,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如:教学《开国大典》,让学生从中国地图中找出长城、天山、白山、黑水、黄河、长江,促使他们复习一些地理知识;教学《咏柳》,我让学生画一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丽画面,让他们更进一步感受诗歌中蕴含的色彩美。(3)举一反三,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
常言道:“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有多广阔。中国古代学习论认为“积渐成学”是读书之规律。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如:学到《田忌赛马》,可指导学生阅读孙膑的故事;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学了古诗,可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学习了《太阳》,让学生阅读《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学习了《再见了,亲人》后,让学生阅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抗美援朝为题材的作品。这样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学生就会乐意去读,自觉去读,真正保证阅读的广度,使学生得到有序、有恒、积极主动的阅读训练,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2、多法并用,保证阅读的速度和数量。
在信息时代,面对剧增的知识、信息,如果不能多法并用,高速度、高效率地去读书、学习,不用说建设四化,就连“生存”也难以保障。(这里的“多法”指的是“读法”,主要有: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朗读法、默读法、诵读法等等。)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 “限时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根据篇幅,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读完。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信息处理能力有了长足进步,速度快了,数量也就多了。
3、去粗存精,保证阅读的深度和质量。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读书如果一味追求数量,并不是一件好事。有位哲人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1)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态度。态度决定质量。读书是把书的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加工,人与书本产生的一种综合性效应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只有端正态度在阅读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积极投入,和作者想在一起,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能进一步地理解吸收,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2)训练学生捕捉关键语句的能力。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句子,或表示过渡,或点明中心,其对表情达意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这些关键性语句,正确把握这些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读《背篼》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结尾部分,使他们明白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3)培养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的习惯。交流可以使模糊的问题清晰,可以触发出新思想的火花,交流心得可以领悟整体、体味局部,洞察细节,深层探究,并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真正提高阅读的质量。
(4)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尽力去解答。“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这就要老师教方法。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看这篇文章是写人记事的,还是写景状物的。比如写人记事的文章,第一要弄清文中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第二要弄清人物的品质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出来的;第三还要要精读文章细细品赏,勾画出文章的重点语句,词语,品一品这些词句的精妙之处,以达到读者作者编者三者之间的共鸣,使学生真正做到入境学习;第四对文中不理解有疑义的地方质疑,并通过讨论解疑;第五谈学习文章的体会收获。体会是可以是学习方法,也可以是所受教育等等。只有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才能学懂,学透,学深。
(5)指导学生做好阅读批注。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要有深度就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为批注不仅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而且有助于思维和记忆。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在主要观点和重要内容部分划线;在关键词下圈点;在空白处写上各种评注、疑问、答案、要点的归纳;对文中不理解和值得揣摩和探讨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来,以便过后再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对领悟之处也作特定的标识,以备忘却,必要时还可用几个简单的词进行旁注等等。在批注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做读书笔记,培养做读书卡片的习惯。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书读薄,将优美的语句或新了解的知识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具体方法有:提纲法、摘抄法、符号法、批注法、索引法、剪贴法等。)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这样的阅读,才有质量,才有深度。
(6)发挥个性,培养创新阅读。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更在于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中,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视角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意的感悟。培根说过:“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感悟,都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在读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希望所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鼓励学生提出与书中不同的见解,或者解决书中或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在阅读中,会对一贯的、公认的模式、结论提出异议的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学生的一种有深度的求异思维的体现,应给予高度肯定。
如学了《三顾茅庐》后,请学生结合课外阅读的有关章节,作个简单的人物评析。有的同学就提出:刘备的礼贤下士只不过是他的一种计策,说明他狡猾,用多种表面工夫去感动诸葛亮。其实,他根本没什么本事,又列举许多事,来说明他出谋靠诸葛亮,开战靠张飞,关羽。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脱开书本,结合当今社会讨论刘备到底算不算一个成功人士? 学生讨论异常激烈,最后,大家一致总结出:德、才并重才能真正地成功。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过滤”阅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而且对文本的内涵有了更深的挖掘。
(三)从阅读的目的而言,要有恒心,有经验,有成效,迎刃而解。
千教万学,千阅万读,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能正确理解、分析、解答试卷上的疑难问题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白了也就是为了提高阅读成绩,增加考试分数。可是需要阅读积累的内容又实在太多、太广了,简直让人有一种不着边际,大海捞针的感觉。不过,无论阅读的文章如何千变万化,阅读的题型如何改头换面,惟一不变是规律。因此,我认为要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成绩,归根结底是要指导学生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创建成效。以下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1、告诉学生,学语文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人人皆吾师,处处有学问”。所以从四年级组班到现在六年级,近三年来,我要求学生每人每天至少坚持阅读30分钟,如果是朗读,阅读时要求学生身体站正或坐正,双手拿书。(一方面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另一方面如果有读错的地方家长、老师、同学可以及时予以纠正。)摘抄并背诵一首古诗或
一、两句名言警句。另外,只要人在教室,每时每刻《摘录本》和《字典》必须放在桌子角上,以备随机摘记,随时查阅,随意翻看,无论是老师、同学那里听来的,还是书报、杂志看来的,都要趁手记录下来。只要有疑虑的字词都要查实考证。每天的阅读摘记,不仅要写上日期和阅读题目(这项记载还可以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长记录。),而且必须要家长签注意见。(一方面对学生起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为实验效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这样日积月累,不知不觉“无心插柳柳成荫”!
2、指导学生见缝插针地阅读。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能挤出一些。我国古人有利用“三上”时间阅读的,就是“马上、枕上、厕上”。于是,我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阅读意识,让学生把阅读在心目中的位置提前。戒掉一些无益的兴趣爱好,如睡懒觉。合理安排,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如:等吃饭的时间,预备铃时间,坐车的时间,临睡前10分钟等等,这样把这些闲杂时间,凑零为整,就会挤出许多看似沒有的时间。如我班的陈欢雨同学这学期就利用零碎时间看完了小学语文网上推荐的《夏洛的网》等12本小学高段课外阅读书。
3、我常跟学生说,语文的答案不同于数学。数学的答案1是1,2是2,多写也没用。而语文的答案是描述性的,一定要多写,千万不要满足于一点。哪怕是带点字解释,也要写两到三个。如“身临其境”的“临”,我要求学生写上“来到、到达”。如果是理解句子的含义或回答问题,那就更要把要点答全,把握不准时,宁可多写,把相关的统统写上。但也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二是千万不要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4、指导学生总结学法经验,摸索规律技巧。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经验,有技巧的,关键是善不善于总结反思。于是,我给学生分类整理了一整套解答各类阅读题的方法。如:分段及归纳段意、内容、中心的方法;开头、中间、结尾等句子的作用;如何找准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照应句等;修辞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方法的正确判断;缩句、扩句、改句的章法„„这样经过整理传授和实践运用,学生就好比有了公式,有了法宝,各种类型的题目拿到手,都能迎刃而解了。
5、碰到无法套用公式,或有一定理解难度的题目,则要沉着冷静。我要求学生按下面的步骤深入思考:(1)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反反复复读,反反复复感悟。(2)走一步再走一步。先些浅层的,在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挖掘内在的、深层的东西。(3)以文章为本。出题人的依据也是文章,所以答案要在文章中找。先划定大致范围,再缩小范围,然后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话,但不要过于夸张。(4)要有主题意识,也就是要确定文章中心,然后根据这个中心来做一些与中心有关联的题目。因为很多题目都要涉及到中心,这也是一个规律。
6、做到“十个要”,力求使答案无懈可击。审题要仔细,答题要完整,语言要组织,书写要认真,文面要整洁,格式要规范,要点要明了,卷面要整洁,检查要慎重,信心要十足。
第四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长石小学 洪雷军
创新,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个性和能力特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综合能力。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质疑设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智慧宝库的敲门砖。有了疑,就有了求知欲。因此,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质疑,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索,才有可能引领他们走向知识的殿堂。学生的质疑设问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始于积极思维,始于质疑设问。
(一)创造和平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设问。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视自身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的过程。把学生提出的一些幼稚的、略带粗拙的问题,看成是探索知识过程的基石,并以认真诚恳的态度对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提问有“安全感”。这样学生质疑的兴趣就会明显提高,思如泉涌。教学中,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学生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气氛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激发灵感。
(二)教给质疑设问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一位科学家曾说“世界上最有用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光凭兴趣敢问、好问,往往提出的问题比较拙劣,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质疑设问方法,使学生做到有目的地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提高问题的质量。质疑设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课题的矛盾处质疑。如《“私塾先生”》一课,学生接触课题带引号的课文,这样的课文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课题的与众不同之处进行提问。可以问“课题为什么要带引号呢?”
2、抓反复出现处质疑。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文中三次出现了“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这样的课文就可以引导学生抓反复出现的特殊句子质疑。可以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3、抓细微差别处质疑。如《刘胡兰》一课,刘胡兰面对敌人软硬兼施的伎俩,每次说话的语气都不同,分别是“大声回答”“愤怒地回答”“挺起胸膛说”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几种语言现象进行提问。
4、抓课文结尾处质疑。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结尾写:“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这样的课文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有特征的结尾进行提问。引导学生问:“课文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结尾呢?”
此外,还可以从标点、重点词句、段落分行、文章内容等处质疑。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的质疑水平会明显提高,深层次的、有价值的问题会不断涌现,在质疑的过程中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在深入思考问题,不断提出新的见解的同时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训练。这也正是创新精神的体现。
二、科学的思考。
善于从不同的方向,新的角度运用原有的知识;善于同中求异,善于发现事实、现象与问题间的隐蔽联系,是创新思维的特征。明白了这个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路子就开阔了。
(一)多方向思考。
创新思维的轨迹是多向性的,即“纵”“横”“逆”三个方面来思考问题。课堂教学活动是知识信息的传导过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储存信息,更要引导他们对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加工并变量输出。教学中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因为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及经验世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就会充分挖掘其潜能,充分展示各自的长处,最后殊途同归,从多方面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可使学生获得某种创新的启示。
如《翠鸟》一课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抓住“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一句话,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怎样理解这句话。一位学生说:“这句话与上文的‘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去。’相呼应,说明翠鸟飞得快,蹬得用力。”这是从“纵”向来分析的。第二个同学说:“这句话就是对当时翠鸟捕鱼后的情景描写,反映了一种情景美。” 这是从“横”向来分析的。第三个同学说:“这句话用来反衬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这是从“逆”向来分析的。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二)多角度思考。
创新思维具有多元性,也就是它具有多维度,指主体思维善于从事物的多侧面、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来进行思考,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从多角度加以分析、研究、思考。往往可以获得新的发现。这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且也为创新提供契机。这是因为多角度的思考,带给学生的是新异的刺激,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射,就会在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内引起优势的兴奋中心。从而为一些创新思想的产生,提供重要条件。
例如:《灰雀》一文中写男孩把灰雀放飞后的语句“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教学中问学生:“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一位学生答道:“我读出了小男孩认识到自己以前做错了,决心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这是从态度上说的。另一位学生说:“我读出了小男孩怕列宁责备自己,心里有些害怕。”这是从心情上说的。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智慧之花竞相开放,产生了许多新的发现。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创新思维。
(三)同中求异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统一的东西太多了,缺乏“新”“异”。这样的“标准答案”压抑了学生心中创新的种子的萌发。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立求“新”“异”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把隐藏的认知过程充分显示出来。这样,学生的个性品质及创新思想才会得到培养。
例如:《草船借箭》一课中提出这样的问题“诸葛亮才智过人,知人、知天,在‘借箭’过程中,他为什么要用鲁肃呢?”一位学生说:“因为鲁肃为人忠厚老实。”大多数同学都同意这种看法。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不能说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你想他尽忠于诸葛亮,必然背叛周瑜。况且,周瑜那么信任他、重用他,他却吃里扒外,怎能说他为人忠厚老实呢?”学生能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可谓视角独特,标新立异。这样敢于挑战常理的想法,又怎能不说是一种创新呢?
三、展开联想。
事物的表象会引发人的一连串的联想,这种联想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着人的创造力。由表象而产生想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这不正是创新能力的最后体现吗?教学中应创造一切契机,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训练。如学完《火烧云》一课后,我带学生走出教室,来到野外,坐在小山坡上,仔细观察云霞的千姿百态和绚丽多彩。有的同学说:“那朵云真像大鹏展翅。” 有的同学说:“那朵云多像一个小孩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睡觉呀!”“你看,一只火凤凰,多漂亮呀!”„„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描述着大自然神奇的景象。这里教师凭借教材,把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创造性想象云霞的千姿百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天性爱动,对操作性的内容感兴趣,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也是创新所必须具备的情感基础。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新思维得到了训练,主动探索的意识得到了培养。如教学《红色的报春花》一课后,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兴趣浓烈的特点,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改变花的颜色的实验。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各种颜色的花,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水去浸泡。第二天,一朵朵富有创意的花就诞生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这个主阵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篇: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能力训练
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能力训练
摘 要:在整个小学阶段里,阅读课文始终贯穿整个教学系统,尤其以高年级的阅读为重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因此,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兴趣;发挥个性;能力训练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课标和课改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教给学生语文知识,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特别是小学高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更是重要。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自己完成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我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想读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我接手四年级起,我就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起先是每天语文课前五分钟,学生轮流上台给大家讲讲自己回家读过的故事。然后是利用周五的班队会,进行朗读比赛。从五年级开始,我们班又开始轮流写“班级日记”,人人参与,第二天上台朗读,大家还可以发表意见和建议,比如对文章本身的结构、表达、修辞等谈看法,还可以就文章所反映出来的观点、态度进行点评,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其次,利用课内文章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现在很多课内名篇节选后都有好书推荐,就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始就通过表扬、展示、小小的奖励鼓励学生阅读,慢慢地让学生从阅读中认识世界,认识真善美假丑恶,从而体验阅读的乐趣。最终从思想上让他们认识到,真正喜欢读书,那才是致力于自己终身发展的好事。为此,我们班成立了“图书角”,利用每周四向学校图书馆借阅,甚至每周给学生一节课,尽量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
二、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会读
1.注重文本,形成语文阅读能力。
文本就是经典范例,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学中要紧扣文本。因为现在孩子接受信息多渠道,所以要坚决反对脱离教材,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发言作风。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怎么样,还要知道为什么。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多读课文,读懂文本。如教读《草船借箭》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诸葛亮既然知道周瑜在设计陷害,为什么还要满口答应,立下军令状,喝酒后才离开?”。同学们通过研读课文,讨论明确,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他运筹帷幄,知道在联合抗曹的时刻,识大局,顾大体,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又体现了他的神机妙算。
课内阅读主要是交给学生一把读书的钥匙,在阅读教学中,要和学生一起不断总结,寻找文章阅读的最佳突破口。如 《狼牙山五壮士》文眼在“壮士”,就要从题目入手;《桂林山水》文章开头揭示中心,学习这篇文章就可以抓住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去质疑学习;有的文章要从结果处入手,采用变序的学习方法;还有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去理解以带全篇等等。阅读感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阅读经验的有效积累,语文能力的综合反应,这需要反复锻炼,在课内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养成。
2.训练学生捕捉关键语句的能力。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句子,或表示过渡,或点明中心,其对表情达意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这些关键性语句,正确把握这些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读《蟋蟀的住宅》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工程,使他们明白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3.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
“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尽力去解答。“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这就要老师教方法。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看这篇文章是写人记事的,还是写景状物的。比如写人记事的文章,第一要弄清文中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第二要弄清人物的品质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出来的;第三还要要精读文章细细品赏,勾画出文章的重点语句,词语,品一品这些词句的精妙之处,以达到读者作者编者三者之间的共鸣,使学生真正做到入境学习;第四对文中不理解有疑义的地方质疑,并通过讨论解疑;第五谈学习文章的体会收获。体会是可以是学习方法,也可以是所受教育等等。只有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才能学懂,学透,学深。
4.学会做批注。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为批注不仅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而且有助于思维和记忆。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在主要观点和重要内容部分划线;在关键词下圈点;在空白处写上各种评注、疑问、答案、要点的归纳;对文中不理解和值得揣摩和探讨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来,以便过后再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对领悟之处也作特定的标识,以备忘却,必要时还可用几个简单的词进行旁注等等。在批注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做读书笔记,培养做读书卡片的习惯。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书读薄,将优美的语句或新了解的知识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5.发挥个性,培养创新阅读。
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更在于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中,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视角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意的感悟。培根说过:“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感悟,都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在读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希望所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鼓励学生提出与书中不同的见解,或者解决书中或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在阅读中,会对一贯的、公认的模式、结论提出异议的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学生的一种有深度的求异思维的体现,应给予高度肯定。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内能见效的,这是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进行训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