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改编要求及特点[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1 23:0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本剧改编要求及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本剧改编要求及特点》。

第一篇:课本剧改编要求及特点

课本剧改编要求及特点 ,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

一、课本剧改编要求:

1、根据剧本的特点进行改写。

2、改写的时候注意保留原意,不能改得面目全非。

二、编写课本剧必须突出体现剧本的三方面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高潮部分也是编写剧本和舞台演出的“重头戏”,是最“要劲”、最需要下工夫之处。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懂得了剧本以上几个特点和要求,再参考学过的剧本课文,就可以试着学编课本剧了。

第二篇:课本剧改编表演总结

高二13、14两班学生编演课本的思考与总结

一、高中语文教学开展课本剧编演的可行性

(一)编演课本剧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说,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目的。

编演课本剧正是实实在在的“用”。它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对剧本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它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像,培植感情,磨炼毅力,还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演出一台戏,光靠少数人不行,要大伙儿通力协作才能成功。学生中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丹青图画的,就搞布景或化妆;会乐器的,就配乐伴奏;会电脑的,就搞文字编辑或录像剪辑;工于写作的,就改编或写剧本;……各扬其长、相互配合,可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而且,学生还要学会处理平时排演中的许许多多琐碎事务如服饰道具的筹集、保管等。所以,演好一出语文课本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实在应当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二)编演课本剧能促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语文课一定要研究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喜欢。随着青春期的到来,(1)学生自我意识愈来愈强,他们希望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独立地解决问题,不愿轻信别人的结论,不愿盲从,爱评论和争论,倘能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辨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

(2)自强心理、成就心理也十分突出,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征服欲,“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倘能挖掘新奇的东东,必将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索心理和猎奇心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3)高中学生的显示欲也很强,他们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他们迫切需要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表现自我,他们常对活动充满热情。

如果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因素比作一潭水,那么,我们的课本剧编演,就好比是投水之石,石击才能浪起。它将为学生打开一个新的活动天地,从而吸引千百万颗蓬勃向上的心。在那里,他们可以大显身手,他们年少旺盛的精力也将得到正当有益的引导。在老师的指导下,排演课本剧,换个味道学课文,学生们定会觉得“不一样”。

二、谈谈语文活动教学的实操步骤。

1、激趣 教师介绍前人编演课本剧的成功经验和收获的喜悦,让学生产生过一把瘾的强烈的渴望,为活动的顺利开展铺下思想和情感基础。

2、分组 让学生以自愿为原则,给合成若干小组,推举出负责人,人人动手改编课文。由于是自由组合,大家都不想落后,学习热情明显提高。

3、选择 选择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的过程,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参与。选择过程实质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必须了解戏剧的特质,选择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的课文,而这正是活动成功的关键。

4、阅读 我们要求学生把课文改编为剧本,如果课文是剧本,就要有自己创作的成分。要改编、创作课本剧,阅读时需要具备戏剧常识,如了解幕、场、人物说明、舞台说明等,体会“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的特点,理解个性化、动作化的戏剧语言。阅读的时候要了解背景,熟悉内容,理解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等。

5、改编 学生在编写课本剧时,往往照抄课本里的人物对话,舞台说明也照抄课本里的叙述沿句,冗长啰嗦。应让学生明确:改编时可适当增删。因为演出时间限制在十分钟内,所以枝节应该大刀阔斧地砍掉,保留和创作一些能强化戏剧冲突、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动作的内容。当然,无论是人物对话、舞台说明还是矛盾冲突的设计,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删简或增添,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适合舞台演出。

6、排练 戏剧的排练,安排三周时间。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尽量正规化。为了贯彻编剧的改编、创作意图,编剧顺理成章地当上导演。导演根据剧情和人物气质特点在选择合适的演员。为了排练能顺利、落实,还安排了:音响师,负责剪接背景音乐配合剧情;化妆师,负责为演员化妆,使其形似;道具师,负责服装、布景、人物道具等的制作或租借;剧务,负责前前后后打点一切。各人分工合作,同心协力,为的是最后把自己组的心血结晶搬上舞台。

7、汇演 到了激动人心的一天,经过抽签决定演出次序后,各组倾注了全部的热情,把最精彩的演出带给了观众,使汇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次13、14班的舞台对垒,一次是永登一中艺体节上的《茶馆》的表演。

8、评价 应该把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让其成为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学实际过程的认识及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对课本剧编演的评价包括三部分:一是评委评价。我们对学生在“剧本改编”“表演语言”“形体动作”“服装布景”等方面分别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最佳表演奖、最佳舞台效果奖。二是学生评价。在汇演后,组织学生讨论,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是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同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语文活动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教师在课本剧的编演过程中,充当的是指导者、参与者和配合者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锻炼了才干。具体表现在:

1、促学习热情。学生由于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和充分的自由,在课本剧编演过程中无不透露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热情,不需要往常的“威迫”“利诱”,不需要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的教育,充分表现了“我要学”的积极心态。

2、促竞争意识。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良性竞争意识。这次编演课本剧,首先是班内各小组最佳剧本改编之争,随后就是各班剧目之间的比拼,充分体现了作为学习主人的健康精神。

3、促戏剧教学。以活动的形式进行戏剧教学,取得了单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巨大成效。在整个编演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了戏剧常识,理解了戏剧特点,掌握了戏剧规律,在戏剧方面的基础知识丰富而扎实。

4、练创造能力。“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鉴赏是一种创造,改编课本剧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汇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创造成果在会聚、交流、深化。活动教学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培育创造种子的佳壤。

5、练协作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包括学会合作,与人协作是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课本剧编演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过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演出都不会成功。

6、练运筹能力。排练汇演的时间虽然有三周,但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如果不能及时理出个轻重缓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排出一个精彩成功的课本剧,是非常困难的事。

课本剧的编演对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和锻炼了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一、什么是课本剧

课本剧是学校师生共同编写、排练的以所学课文、学校生活为素材,通过创设情景,角色模拟,展示升华课文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反映学校生活、学习的一种话剧表演形式。它对于活跃班级文化生活、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能力,提高他们全面深刻地学习理解、感悟掌握课文内容的自主想象创造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在推进语文课改,推行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课堂,课本剧表演正独领风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为什么要编演课本剧

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兴趣、提高素质、培养情趣的重要途径

1、形式新,能极大调动学生学课文的兴趣。

过去教学某一课文时,教师点滴不漏、照本宣科,学生则听的昏昏欲睡。而现在要学生自己把课文编成剧本并且自己当演员,学生的兴趣自然来了:选哪一篇?怎样编?谁演什么角色合适?人物性格有何特点?等等一系列问题,学生都愿意主动思考、编排,并一遍遍地认真阅读课文,互相交流,另外,编演课本剧不知道戏剧常识不行,同学们课下主动学习并认真阅读那些剧本,然后自己揣摩人物、改编课文,学习过程变得主动、积极。

2、内容新,能培养学生学语基的兴趣。

编演过程,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剧本不是课文,不再有大量的叙述性语言,除了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外,大部分是对话。对话语言要规范,就要求改写剧本时用词要准确、句子要完整;表演时语音要准确,对话就要与人物性格相符合。这些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为了演好某个角色,演员对其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是反复推敲、试演,在这个过程中,其语文基础知识自然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如编演《羚羊木雕》,人物语言都很有个性,奶奶虽只一句话,但若没有认真揣摩、分析,其两难境地是很难表现得那样传神的。

3、思维新,能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兴趣。

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改编后进入表演,他们又会根据实际,结合当代学生的一些特点不断调整、充实,进行再创造,从而使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等更具个性化,使得形象更为丰满。如《羚羊木雕》结尾,当“我”和“万芳”和好时,如用《友谊地久天长》的背景音乐来烘托等,就是一种创造性,将会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

4.表现新,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活的能力。

戏剧是一门文学,其生命力的源泉就是生活。编演课本剧就是用戏剧语言辅以动作等来推动情节发展,进而反映生活的。这就需要学生将戏中人物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去把握其性格并注意对话语言的表达技巧。表演中的动作也是如此。如在《白毛女》(新编)中,饰演黄世仁的学生出场时,由两个“丫鬟”搀扶着,吭吭哈哈、慢踱鸭步,在坐到椅子上时,先撩起长袍,又跷起独特的二郎腿,斜倚在那儿,尖声喊道:“拿烟袋来。”于是一杆特制的长长的大烟袋已送到嘴边。“一撩一喊一道具”已活脱出黄世仁出奇奸诈、为富不仁的性格特点,而学生能够这样做就说明他们已具备了迁移知识到实际生活的能力,具备了对生活的观察、分析能力。

5、感受深,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美好情操。

原来上语文课,分析人物总是让学生想象、联想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编演课本剧后,学生亲身感受人物的生活、用心体验他说的每一句话,就更直接、更感性地理解了人物,不知不觉中被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品质、精神所感染。如演完《羚羊木雕》,同学们更懂得彼此间友情的珍贵等等。这样,无形中就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培养了其美好情操。

三、课本剧的选材

1、课文内容

2、学校生活

四、怎样编写课本剧 一)、安排好课本剧的结构

创作课本剧要吃透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根据课文故事情节,1、据人物的出场顺序,创造性地设计好人物的对白、动作、表情。(后两者可在“对白”的前面或后面用提示语注明。)

2、剧本开头要写明剧中的人物(给剧中人物起好一个简洁的代名称)

3、安排好场景(布景、道具的设计制作及其摆放位置)

4、依据课文内容情节的发生顺序,创造性地让一个个人物出场表演。人物对白不要机械套用课文原话,要在不改变课文原意的前提下,创编更生动、幽默,更具有个性化的人物对白,剧本的尾声一定要达到创作的最高潮,以利于揭示升华表演主题,收到应有的体验教育效果。

5、剧本的尾部要注明“该剧据第*册中学《语文》同名课文改编”字样和创作组、导演组成员和扮演剧中人物的队员名单。

二、明确编演步骤及要求

课本剧的编演,要有一定步骤,编演程序分为选、读、编、演(包括排练、演出)、评五个步骤,其中每步相应地有具体要求。

要选较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记叙性课文,如《摆渡》、《花的话》、《皇帝的新装》等。所选课文不一定要很长(如选《蚊子和狮子》),长课文也不一定要全演,可选其中一个层次(如《古代英雄的石像》)。无论长短,所选课文要求情节性要强,人物性格要鲜明。这一过程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决定,使学生充分参与,以调动其积极性。

要改编课文,就必须对课文有深入理解,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多读,研读课文、推敲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使其知背景、明主题、熟内容。只有清楚这些,才能更好地体会揣摩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因为人物的性格总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此步骤可发动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查阅有关资料,教师也可多多提供,师生间、生与生间要互相沟通,多多交流。

做这一步,要让学生明白:1.改编课本时,人物对话和舞台说明可适当增删,还可做变动。但无论增删或变动,都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为主题服务,又要适合舞台演出。2.对课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及有关动作要在剧本里体现,注意突出其作用。

包括排练和演出。排练时,要注意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可分为多个小组,使学生人人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各小组也可根据实际,对剧本稍作修改。演出时注意两点:1.舞台布置及道具应从简,不能人为造成演出的难度。如

《摆渡》船可虚拟;《七根火柴》中熊熊燃烧的篝火,则可用几块泡沫裁成火苗的形状,再涂上红、黄广告色,绘成火的样子即可。2.人物对话的表演是重点,应掌握好语调、语气、速度、节奏等,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服务。

总之,笔者认为,初中学生编演课本剧作为一种实践锻炼方式,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是符合“大语文”教学观要求的,希望更多同仁能够参与其中,共同促进课本剧的发展。

《课本剧改编》校本课程纲要 一般项目: 主讲教师: 教学材料:语文课本 课程类型:课本剧改编 授课时间:一学期 授课对象:

7、8年级学生

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1、了解课本剧的主要特点及改编要求。

2、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特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3、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表演能力。

二、课程内容

《学习编演课本剧》《威尼斯商人》《皇帝的新装》《石壕吏》《散步》 《羚羊木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三、课程实施建议

1、师生交流,了解学生在自编自演中存在的困惑

2、教师设计,学生主持。本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3、学生观看课本剧表演。

4、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展示课本剧成果

四、课程评价

评价形式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

《课本剧改编》校本课程

2.培养学生改写剧本,理解剧本,表演剧本的能力。3.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4.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式

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节目形式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课本剧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导入。你想做演员吗?你想做导演吗?“梦想剧场” 让你梦想成真!2.投影“招聘启事”。3.应聘导演陈词及答辩。

4.欣赏红、蓝双方演员的精彩课本剧表演。

5.请学生评委就双方的表现,从不同角度展开点评。6.请评委公布比赛结果。

《杨修之死》

7.结束语。感谢我们的演员,感谢我们的评委,真心祝愿大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当好角色,演好自己的人生。欢迎大家下次再到梦想剧场做客.教学反思:

1.戏剧作品教学的核心内容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戏剧作品欣赏,诚如课标中所说的那样:“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不能把戏剧作品简单处理成戏剧知识的例子,把作品教学处理成基本常识的教学;而应该在欣赏之中渗透有关戏剧知识。

2.塑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依靠合适的教学材料,更要依靠合理的教学设计,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前者为后者提供基础,后者极大地能够发挥前者的教学价值。要大力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上寻求突破,“梦想剧场”是一个小小的尝试,它立足于教学材料本身的特性。这样的方式方法应该有更多的探索和突破。

《课本剧改编》校本课程

《羚羊木雕》课本剧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改写剧本,理解剧本,表演剧本的能力。3.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4.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式

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节目形式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课本剧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导入。你想做演员吗?你想做导演吗?“梦想剧场” 让你梦想成真!2.投影“招聘启事”。3.应聘导演陈词及答辩。

4.欣赏小组合作表演《羚羊木雕》。

5.请学生评委就双方的表现,从不同角度展开点评。6.请评委公布比赛结果。

7.结束语。感谢我们的演员,感谢我们的评委,真心祝愿大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当好角色,演好自己的人生。欢迎大家下次再到梦想剧场做客.教学反思:

《羚羊木雕》一文是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都是围绕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写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它讲述的是“我”把父母从非洲带回的贵重工艺品--羚羊木雕送给了我最好的朋友—万芳,父母知道后,硬逼“我”要回来,“我”出于无奈,只得要回了木雕,并对自己的反悔感到很伤心。出现这样不愉快的事情,父母、子女谁是谁非,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父母心目中特别珍视的羚羊木雕,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不是很充分,不够尊重孩子友谊,在利与友谊的天平上出现了倾斜,孩子不得不服从父母的安排,心灵却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作为子女来讲,也有有教训可吸取的。从小不懂事,事先不征求父母的意见,凡事不与父母商量,擅作主张,做法毕竟也有欠考虑和不周全之处,也是造成这一不愉快事件的因素。

那么,此事如何才能左右兼顾呢,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开拓学生的思路、畅所欲言,在导入时,让学生从人际交往的矛盾冲突谈起,启发思考化解矛盾方法,引出课中的话题,学生有的谈和父母的矛盾,也有说老师和同学的矛盾,很真实,学生能够产生共鸣,兴趣浓厚。

在解决本文矛盾冲突中,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课本剧表演,根据故事情节,将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学生表演自然。

我抓住这个表演时机给予适当的指引,告诉他们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应当怎么样支处理,使学生从文中有所感悟,让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过合作、表演这一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了学生求异、创新的思维,也使整个课堂变得有趣、热烈,学生在体会着成为学习主人的快乐的同时,有所收获,试想,如果我们每一堂课都坚持做到这些,那么,上课也会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课本剧改编》校本课程

活动目的 :

1. 了解课文剧的主要特点及改编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进行改编《皇帝的新装》 2.分组进行剧本的交流和讨论;选好演出剧本,确定导演,演员和剧务组等人员;进行排练。

3、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回家阅读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上课带第7册语文书准备改编《皇帝的新装》。活动步骤 :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课本上有不少课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如果我们在理解课文、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把它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使课文人物再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很有意义的。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编剧,写写剧本。

二、学习剧本的一般特点。

1、师生共同研究《皇帝的新装》剧本,了解课本剧的特点和改写要求。

2、师出示《皇帝的新装》改编后的课本剧。讨论课本剧的特点。(1)编写课本剧,可以对原文进行修改。

(2)课剧本必须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的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空间的有限的时间内表现出来。因此,它的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也不能过多。第一次学写课本剧,可以截取课本的一个片断进行编写。

(3)剧本的语言主要指台词。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语言要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还要求通俗自然、简练明确、响亮动听,适合于舞台表演。(4)在编写时,还要注意舞台说明和舞台提示。

三、师生共同改编《皇帝的新装》

1、讨论:这一部分哪些内容可以进行改编?为什么?

2、师生合作,把第一部分改编成课本剧的第一幕,交流评议。教学反思:

编演课本剧,它既能使学生形象、直观、立体地透视课文,深入地把握课文主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正好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

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1、形式新,提高了学生兴趣。

2、内容新,打好了语文基础。

3、表现新,提高了学生能力。

4、思维新,增强了创造能力。

编演课本剧同进又是一种审美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在编演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睿智。尤其是编演文言文,学生的语言能力,表演能力,创新能力会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与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溶为一体,拓宽了学生学习渠道,啬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我们要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说出自己的见解,要给学生张扬个性、凸显睿智的空间,让学生走上舞台,演绎生活的精彩。这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也是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第三篇:课本剧改编表演总结

高二13、14两班学生编演课本的思考与总结

语文教师王财

一、高中语文教学开展课本剧编演的可行性

(一)编演课本剧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说,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目的。

编演课本剧正是实实在在的“用”。它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对剧本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它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像,培植感情,磨炼毅力,还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演出一台戏,光靠少数人不行,要大伙儿通力协作才能成功。学生中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丹青图画的,就搞布景或化妆;会乐器的,就配乐伴奏;会电脑的,就搞文字编辑或录像剪辑;工于写作的,就改编或写剧本;……各扬其长、相互配合,可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而且,学生还要学会处理平时排演中的许许多多琐碎事务如服饰道具的筹集、保管等。所以,演好一出语文课本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实在应当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二)编演课本剧能促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语文课一定要研究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喜欢。随着青春期的到来,(1)学生自我意识愈来愈强,他们希望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独立地解决问题,不愿轻信别人的结论,不愿盲从,爱评论和争论,倘能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辨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

(2)自强心理、成就心理也十分突出,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征服欲,“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倘能挖掘新奇的东东,必将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索心理和猎奇心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3)高中学生的显示欲也很强,他们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他们迫切需要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表现自我,他们常对活动充满热情。

如果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因素比作一潭水,那么,我们的课本剧编演,就好比是投水之石,石击才能浪起。它将为学生打开一个新的活动天地,从而吸引千百万颗蓬勃向上的心。在那里,他们可以大显身手,他们年少旺盛的精力也将得到正当有益的引导。在老师的指导下,排演课本剧,换个味道学课文,学生们定会觉得“不一样”。

二、谈谈语文活动教学的实操步骤。

1、激趣 教师介绍前人编演课本剧的成功经验和收获的喜悦,让学生产生过一把瘾的强烈的渴望,为活动的顺利开展铺下思想和情感基础。

2、分组 让学生以自愿为原则,给合成若干小组,推举出负责人,人人动手改编课文。由于是自由组合,大家都不想落后,学习热情明显提高。

3、选择 选择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的过程,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参与。选择过程实质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必须了解戏剧的特质,选择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的课文,而这正是活动成功的关键。

4、阅读 我们要求学生把课文改编为剧本,如果课文是剧本,就要有自己创作的成分。要改编、创作课本剧,阅读时需要具备戏剧常识,如了解幕、场、人物说明、舞台说明等,体会“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的特点,理解个性化、动作化的戏剧语言。阅读的时候要了解背景,熟悉内容,理解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等。

5、改编 学生在编写课本剧时,往往照抄课本里的人物对话,舞台说明也照抄课本里的叙述沿句,冗长啰嗦。应让学生明确:改编时可适当增删。因为演出时间限制在十分钟内,所以枝节应该大刀阔斧地砍掉,保留和创作一些能强化戏剧冲突、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动作的内容。当然,无论是人物对话、舞台说明还是矛盾冲突的设计,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删简或增添,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适合舞台演出。

6、排练 戏剧的排练,安排三周时间。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尽量正规化。为了贯彻编剧的改编、创作意图,编剧顺理成章地当上导演。导演根据剧情和人物气质特点在选择合适的演员。为了排练能顺利、落实,还安排了:音响师,负责剪接背景音乐配合剧情;化妆师,负

责为演员化妆,使其形似;道具师,负责服装、布景、人物道具等的制作或租借;剧务,负责前前后后打点一切。各人分工合作,同心协力,为的是最后把自己组的心血结晶搬上舞台。

7、汇演 到了激动人心的一天,经过抽签决定演出次序后,各组倾注了全部的热情,把最精彩的演出带给了观众,使汇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次13、14班的舞台对垒,一次是永登一中艺体节上的《茶馆》的表演。

8、评价 应该把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让其成为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学实际过程的认识及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对课本剧编演的评价包括三部分:一是评委评价。我们对学生在“剧本改编”“表演语言”“形体动作”“服装布景”等方面分别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最佳表演奖、最佳舞台效果奖。二是学生评价。在汇演后,组织学生讨论,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是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同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语文活动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教师在课本剧的编演过程中,充当的是指导者、参与者和配合者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锻炼了才干。具体表现在:

1、促学习热情。学生由于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和充分的自由,在课本剧编演过程中无不透露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热情,不需要往常的“威迫”“利诱”,不需要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的教育,充分表现了“我要学”的积极心态。

2、促竞争意识。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良性竞争意识。这次编演课本剧,首先是班内各小组最佳剧本改编之争,随后就是各班剧目之间的比拼,充分体现了作为学习主人的健康精神。

3、促戏剧教学。以活动的形式进行戏剧教学,取得了单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巨大成效。在整个编演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了戏剧常识,理解了戏剧特点,掌握了戏剧规律,在戏剧方面的基础知识丰富而扎实。

4、练创造能力。“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鉴赏是一种创造,改编课本剧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汇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

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创造成果在会聚、交流、深化。活动教学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培育创造种子的佳壤。

5、练协作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包括学会合作,与人协作是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课本剧编演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过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演出都不会成功。

6、练运筹能力。排练汇演的时间虽然有三周,但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如果不能及时理出个轻重缓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排出一个精彩成功的课本剧,是非常困难的事。

课本剧的编演对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和锻炼了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第四篇:课本剧改编如何避免戏说经典

课本剧改编如何避免“戏说”经典

沈阳市第四中学 郭丽静

陶行知认为,“

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

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课本剧正是这样一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具体指的是把经典课文立体化、多元化,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参与的语文教学的辅助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鉴赏能力,生动活泼地让经典得以传承。

然而,在 “戏说”流行的社会背景之下,缺乏完全独立的思考力的高中生难免在改编课本剧的过程中依据经典原型,通过再创作在立意上改变经典文化原有的教育意义、伦理意义、社会意义,增加了娱乐成分等元素。

这种改编不尊重作者对他所处的时代的体察,无法感受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让作品丧失了原有的文化传承、文明传承的功能。所谓的“标新立异”的改编,对于正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毫无益处,只会让空洞廉价的笑声湮没经典的本义,而本应成为经典传承人的学生沦为无聊的看客。

课本剧改编如何避免“戏说”经典,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肩负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我们要引领学生深入解读作品。

课本剧的创作和表演仅仅凭借“经验”和“感觉”,对作品重视不够,是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凡是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都应该有一个对作品解读、分析研究的过程。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知道,作品中发生了什么事件,谁与谁有深刻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物的性格、气质和人物关系等。通过对作品的解读把对人物内外特征的感受和认识转移到自己身上,并通过对角色的构思,再按照所构思的人物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到社会属性等特征,去生活在作品的规定情境之中。

在教学实践中,解读作品可以遵循以下一些方法。

一、人文精神的导引。

语文教师有责任引领学生认识经典作品的价值与意义,让学生明白,不要在娱乐中“乐死”,在网络中被“网死”。经典作品一经写成,无论你读与不读,它永远都在那里。经典的价值从它著就开始,就存在其中。后来者可以写成经典,但不能替代已经存在的经典。你可以再写一部《红楼梦》,但是你无法否定曹雪芹已经完成的那部经典。卡夫卡无法替代但丁,杜甫不能替代李白。文学史上,没有废墟,只有一座座历史的坐标。经典经过现实的喧嚣淘洗之后,只会变得越来越纯粹。

是的,语文教师最应该成为文学经典、文化经典的传播者。我们在学生最美的年华里与他们相遇,秉承“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理念,完成对年轻学子的精神启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是我们做语文教师的幸福。美国电影《死亡诗社》中有一个老师叫基多,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教唆”学生将课本撕掉,让学生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要用知识体系去分析,而是用自心去感知、欣赏;他沉醉地朗读《船长,我的船长》。基多站在了传统与模式化教育的另一面,虽然他遭遇了巨大 1 的阻力,但留给教育领域的话题却是亘古弥新的。践行基多老师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阅读经典、用心阅读,唯有如此,我们语文教师才不负与青春少年的邂逅。

二、阅读环境的创设。

这个环境既包括硬件的环境,也包括软环境。硬件环境是指图书馆和语文活动室的建设。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图书馆购书活动,并推选学生代表根据学生的要求参与购书,尽量调整经典的数量与质量,增加相关经典作品的比例;提供图像复制与传输的条件,为学生课堂之外的补充阅读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建设好、利用好语文活动室,让它成为阅读经典与演绎经典的立体场所。软环境指的是以语文教研组为主导开展“多元化”活动辅助阅读。比如,定期针对某一主题或学生关注的某个作家或作品,集中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通过举办“图书漂流活动”、邀请专家讲座、组织与主题相关的影视展播、媒体推荐与主题相关的馆藏著作、书评或阅读心得等形式,达到辅助阅读的目的。

三、独立思想的包容。

阅读行为与方式背后反映的是阅读者的需求、动机和目标等心理因素,高中生的阅读心理、阅读方式有独特特征。他们面临着学业、情感、成长等压力,闲暇相对减少,对于阅读少有耐性,缺少了明确的目的性,更容易从感官出发体验在阅读中获得的轻松和愉悦感受,因此“悦读”经典是一种普遍状态。同时,高中生心智尚未成熟,不能有完全独立的思想,理性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有时候只是盲目追随流行文化,喜欢“标新立异”。对此,我们要有足够耐心去包容和尊重。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和塑造学生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帮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感受这个复杂的世界,在专业上帮助学生用他们的生命天性去感受和体验所要创造的人物。

在解读剧本方面,特别是面对解读中外经典名著方面,我们要敢于冲破长期以来历史与社会形成的思维定势和文化心态。如今我们应从剧作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剧作家本人的创作意图和动机出发去解读剧本,包括在舞台上经常上演的像《雷雨》这样我们十分熟悉的剧本,再有我们阅读时,都要做到像第一次读它那样带着既定的和别人的印象领会。这样地解读剧本对我们才有可能指望人物形象成为新颖的独特的艺术创造,而不是成为别人的样板和复制品。如此,我们的阅读世界方能与学生的阅读世界接轨,形成良性的交流通道。

总之,解读分析剧本,使教师和学生的想像从一个有方向的跑道上起飞、升腾。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导演,对剧本深入剖析,把自己的情感与整个学生集体的感情相融合。在改编经典过程中,尤其是到了合成阶段,以什么尺度检验创作成功,以修改,提高呢?解读剧本就是标尺,它是剧本水平和创作集体追求的综合体现。需要强调的是,解读剧本虽然处在创作初始阶段,但不应一蹴而就,它有一个创作全过程不断升华、丰富,甚至调整修正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个标尺是随着创作中的争议探讨而逐渐明晰的一种成果。

其次,语文教师要发挥课本剧改编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一、尊重原文。原文以文字为中介,间接而抽象的表达思想、叙事和抒情;成品以形象直接而具体的表达思想、叙事和抒情。所以,改编是“文字”变“形象”、“静态”变“动态”、“抽象”变“具体”的转换桥梁。课本剧改编中,我们提倡尊重原文的改编。因为,课本剧是学习理解课文的一种辅助手段,其思想、内容、关键词汇和语法等等,都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和实践意义。把所学知识直接用在语言实践中,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实现。要启发学生考虑原文性质的优先性。思想性和时空态比较单一的课文和有较强故 2 事性的记叙文、传说、寓言、剧本等,都具有改编的优势;而古诗、知识性说明文、游记等改编的难度较大。要提示学生改编类型的适合性。当确定了改编对象之后,选择适合原文内容的艺术类型也显得特别重要。如沈从文的《边城》,时空开合很大,没有特别集中的尖锐的冲突,但“爱与美”的概念可以作为主题,把它改编成歌舞剧类型比较适合。再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药》《祝福》等故事性强时空较集中,适合话剧。但一些古典的叙事诗歌如《氓》《孔雀东南飞》等适合微电影,在电影中可以保留其古典的画面美,借助旁白保留其语言的意蕴美。一些科普、知识性的说明文和游记等,则适合相声、评书等曲艺类型。

二、鼓励创造。学生是改编主体,由于自我能力和喜好兴趣的不同,面对改编对象,选择什么类型、怎么增删内容等都是有一定的偏向的。尽量多尝试一些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老师要因地因时因人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放与收是教学实施中主体转换的双轫箭。独创就是在别人还没有意识到或意识还没有做的时候,你已经做了,并成为经典的观念和事件。课本剧被关注尽管为时很短,但在发达的信息工具传播下,已经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的经典剧目。可以炒别人的陈饭,但自创品格对原文进行研究和挖掘,指导学生创造性地改编出一部两部属于自己知识产权的剧目来,才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语文老师。

三、创新有度。作为课文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改编时必须尊重,这是不能动摇的道德底线。所谓创新主要体现在怎样用艺术的类型和方式来表现主题;体现在对原文内容、人物、细节的增删;体现在场景、人物、道具的造型设置;体现在独白、旁白、对白等语言方式的运用;体现在配乐等声响效果的安排。这个“度”的把握,权力要掌控在语文教师的手中,不能让“创新”成为一匹脱了缰绳的野马。我们所做的一切是让马的奔腾点燃辽阔的草原和蔚蓝的天空。

最后一点,要强调避免以下几种误区:一是利用经典中的形象和人物基本身份再创作,在搞笑中传播经典之外的其他思想和观念;二是与原作有关,基本尊重原作的故事梗概和发展脉络,但增加了演绎、搞笑成分,喧宾夺主;三是追逐时尚,语言网络化,形式非鹿非马,胡乱创造;四是“恶搞”,为了搞笑而搞笑,和经典文化内容一点关系也没有,亵渎经典文化、扭曲经典。

综上所述,唯有在课本剧改编的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能秉持我们的操守和理念,才能让课本剧这块语文教师的“自留地”真正成为阅读经典、传承经典的“第二课堂”,才能让经典永葆芬芳。也唯有如此,才不负我们语文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参考文献:

[1] 《《白木式本“导演课”笔记》 中央戏剧学院 [2] 《戏剧导演》 张仲年 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五篇:课本剧改编校本课程纲要

《课本剧改编》校本课程纲要

一般项目: 主讲教师:徐金萍

米丽欣

王延文 教学材料:语文课本 课程类型:课本剧改编 授课时间:一学期 授课对象:

7、8年级学生

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1、了解课本剧的主要特点及改编要求。

2、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特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3、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表演能力。

二、课程内容

《学习编演课本剧》《威尼斯商人》《皇帝的新装》《石壕吏》《散步》 《羚羊木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杨修之死》

《阿长与山海经》

三、课程实施建议

1、师生交流,了解学生在自编自演中存在的困惑

2、教师设计,学生主持。本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3、学生观看课本剧表演。

4、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展示课本剧成果

四、课程评价

评价形式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

《课本剧改编》校本课程

《威尼斯商人》课本剧教学设计

宁安市江南乡江东学校

米丽欣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话剧戏剧矛盾及戏剧情节的构成。2.培养学生改写剧本,理解剧本,表演剧本的能力。3.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4.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式

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节目形式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课本剧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导入。你想做演员吗?你想做导演吗?“梦想剧场” 让你梦想成真!

2.投影“招聘启事”。3.应聘导演陈词及答辩。

4.欣赏红、蓝双方演员的精彩课本剧表演。5.请学生评委就双方的表现,从不同角度展开点评。6.请评委公布比赛结果。

7.结束语。感谢我们的演员,感谢我们的评委,真心祝愿大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当好角色,演好自己的人生。欢迎大家下次再到梦想剧场做客.教学反思:

1.戏剧作品教学的核心内容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戏剧作品欣赏,诚如课标中所说的那样:“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不能把戏剧作品简单处理成戏剧知识的例子,把作品教学处理成基本常识的教学;而应该在欣赏之中渗透有关戏剧知识。

2.塑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依靠合适的教学材料,更要依靠合理的教学设计,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前者为后者提供基础,后者极大地能够发挥前者的教学价值。要大力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上寻求突破,“梦想剧场”是一个小小的尝试,它立足于教学材料本身的特性。这样的方式方法应该有更多的探索和突破。

《课本剧改编》校本课程

《羚羊木雕》课本剧教学设计

宁安市江南乡江东学校

徐金萍

一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改写剧本,理解剧本,表演剧本的能力。3.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4.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式

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节目形式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课本剧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导入。你想做演员吗?你想做导演吗?“梦想剧场” 让你梦想成真!

2.投影“招聘启事”。3.应聘导演陈词及答辩。

4.欣赏小组合作表演《羚羊木雕》。

5.请学生评委就双方的表现,从不同角度展开点评。6.请评委公布比赛结果。

7.结束语。感谢我们的演员,感谢我们的评委,真心祝愿大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当好角色,演好自己的人生。欢迎大家下次再到梦想剧场做客.教学反思:

《羚羊木雕》一文是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都是围绕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写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它讲述的是“我”把父母从非洲带回的贵重工艺品--羚羊木雕送给了我最好的朋友—万芳,父母知道后,硬逼“我”要回来,“我”出于无奈,只得要回了木雕,并对自己的反悔感到很伤心。出现这样不愉快的事情,父母、子女谁是谁非,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父母心目中特别珍视的羚羊木雕,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不是很充分,不够尊重孩子友谊,在利与友谊的天平上出现了倾斜,孩子不得不服从父母的安排,心灵却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作为子女来讲,也有有教训可吸取的。从小不懂事,事先不征求父母的意见,凡事不与父母商量,擅作主张,做法毕竟也有欠考虑和不周全之处,也是造成这一不愉快事件的因素。

那么,此事如何才能左右兼顾呢,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开拓学生的思路、畅所欲言,在导入时,让学生从人际交往的矛盾冲突谈起,启发思考化解矛盾方法,引出课中的话题,学生有的谈和父母的矛盾,也有说老师和同学的矛盾,很真实,学生能够产生共鸣,兴趣浓厚。

在解决本文矛盾冲突中,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课本剧表演,根据故事情节,将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学生表演自然。

我抓住这个表演时机给予适当的指引,告诉他们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应当怎么样支处理,使学生从文中有所感悟,让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过合作、表演这一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了学生求异、创新的思维,也使整个课堂变得有趣、热烈,学生在体会着成为学习主人的快乐的同时,有所收获,试想,如果我们每一堂课都坚持做到这些,那么,上课也会成为一种精神享受的。

《课本剧改编》校本课程 《学习编演课本剧》教学设计

宁安市江南乡江东学校

王延文

活动目的 :

1. 了解课文剧的主要特点及改编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进行改编《皇帝的新装》

2.分组进行剧本的交流和讨论;选好演出剧本,确定导演,演员和剧务组等人员;进行排练。

3、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回家阅读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上课带第7册语文书准备改编《皇帝的新装》。活动步骤 :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课本上有不少课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如果我们在理解课文、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把它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使课文人物再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很有意义的。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编剧,写写剧本。

二、学习剧本的一般特点。

1、师生共同研究《皇帝的新装》剧本,了解课本剧的特点和改写要求。

2、师出示《皇帝的新装》改编后的课本剧。讨论课本剧的特点。(1)编写课本剧,可以对原文进行修改。

(2)课剧本必须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的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空间的有限的时间内表现出来。因此,它的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也不能过多。第一次学写课本剧,可以截取课本的一个片断进行编写。

(3)剧本的语言主要指台词。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语言要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还要求通俗自然、简练明确、响亮动听,适合于舞台表演。(4)在编写时,还要注意舞台说明和舞台提示。

三、师生共同改编《皇帝的新装》

1、讨论:这一部分哪些内容可以进行改编?为什么?

2、师生合作,把第一部分改编成课本剧的第一幕,交流评议。教学反思:

编演课本剧,它既能使学生形象、直观、立体地透视课文,深入地把握课文主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正好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

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1、形式新,提高了学生兴趣。

2、内容新,打好了语文基础。

3、表现新,提高了学生能力。

4、思维新,增强了创造能力。

编演课本剧同进又是一种审美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在编演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睿智。尤其是编演文言文,学生的语言能力,表演能力,创新能力会得到多元化的发展。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与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溶为一体,拓宽了学生学习渠道,啬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我们要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说出自己的见解,要给学生张扬个性、凸显睿智的空间,让学生走上舞台,演绎生活的精彩。这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也是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下载课本剧改编要求及特点[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本剧改编要求及特点[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园课本剧剧本2篇《孔雀东南飞》改编

    《孔雀东南飞》剧本一 演员:太守公子、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媒人、旁白 一、婚嫁 旁白:汉末建安中,庐江青年焦仲卿与刘兰芝两情相悦,经双方家长同意结为连理。双方正紧......

    小学生课本剧改编表演 《西门豹智斗官绅》

    《西门豹智斗官绅》 时间:战国时期地点:魏国的邺 人物角色安排: 西门豹:程英哲 卫士2人:李梓健 刘欣然巫婆:麦凯玲 官绅2人 :肖扬(大官绅) 卢栩杰(小官绅) 老大爷:卢俊宇老大爷的2个孙子......

    校园课本剧剧本---语文教材《花瓣飘香》改编

    校园课本剧剧本---语文教材《花瓣飘香》改编 地点:门前小花园时间:清晨人物:小女孩,中年男子第一场门前小花园[环境]: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小女孩上.......

    外企求职信特点及要求

    外企求职信有什么特点及要求呢?(1)外企求职信一般要用外语写,主要是英语,或准备好中、英文两份材料。写求职信的过程本身也就反映出了你的外语水平,故应尽量做到语言规范、符合......

    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我从接触对联、了解对联,到爱好对联乃至创作对联,已经有若干年月了,最近出于求精的考虑,借了甚至买了对联方面的书籍,先把梳理总结的有关对联最核心的部分,即“......

    课本剧

    课本剧《弟子规》 老人:(跌倒)哎哟,谁来拉我一把啊? 甲乙:(路过)太原当空照,花儿……(蹦蹦跳跳,高兴) 乙:(指)你看,那儿有个老人摔倒了,扶不扶他? 甲:没看新闻呀?万一是碰瓷的呢?快走吧! 画外音:两......

    课本剧

    【情景剧】 三打白骨精 演 员:6人 人 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骨精 旁白 人物道具:唐僧,服装 、白龙马 悟空,服装、紧箍咒、金箍棒猪八戒,服装、钉耙 、地图 沙僧,服装......

    课本剧(精选)

    征 稽 变 奏 曲 (小品剧本) 作者:马世梅 时间:现代、春天。 地点:交通征稽所,办公室。 人物:征稽所长——所长(女)稽 查 员——小陈(女)车 主——司机(男)车 主 妻——妻子(女)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