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后进生研究性学习的点滴体会
在化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研究性教学方式对当代科学教育革新有着重要影响。研究性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一种新方法,它有三要素:提出问题和任务;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并且更多的通过合作完成;学生进行正确表达和交流。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在不同学段,不同水平的对象应有不同探究内容或探究策略,中小学生学习时所实行的策略是为了更好的通过主动的观察和比较,思考和总结,更好地学习前人的经验,并逐步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并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刚开始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学习好的学生开展起来比较顺利,能积极参与活动,成效快;而对于基础知识较差、没有良好主动性和学习习惯的学生,在合作讨论进一步探索时比较消极。那么后进生就不适合研究性学习吗?对于研究学习也可采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中既要考虑到课本基本要求,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和可接受性。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采用低起点,小步子,慢速度方式,对于学习上的点滴进行关注和鼓励,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化学这一学科有既熟悉又离奇的趣味实验,有充分发挥动手操作的各种形状的仪器,以及一些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化学知识,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
一、逐步培养后进生的良好自学习惯
终身学习的思想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人们在学校里学习时间是短暂的,更多的是离校后的自学,有了自学能力,无论知识陈旧周期如何缩短,科学技术知识如何日新月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是交给学生探索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对于后进生往往不会自学或没有自觉的课前自学习惯,所以,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1.单独辅导,教给他们一些自学方法。化学主要是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所以针对这些方面重点阅读和思考。例如:先快速阅读教学内容,对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围绕老师给的预习题目看第二遍,要求凡能自己学会的要学会,重点地方要画上横线,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要标出特定符号,准备课上和同学、老师研究讨论或作为听讲的重点。
2.老师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难度与差生相适宜,有阶梯式的自学题目。例如在自学氧化还原反应时,我列举出提纲:初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是什么?举例说明四大反应中有哪些可能为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得氧和失氧与其化合价变化有何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剂与还原剂可能为一种物质吗?举例说明元素的价态与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联系是什么?学生的共同体会是,带着问题自学,依据问题思考,有利于培养自学习惯。
3.在课堂上老师的辅导和监督下完成预习任务。学生自学时要加强督察及时表扬,重点巡视后进生,必要时给予辅导,甚至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他们端正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4.检查自学效果。上课时要注意与他们的预习情况相结合,尽量创造机会来让他们表达自学所得,哪怕是极小的一点,老师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于他们不会的地方提醒他们注意听老师和同学分析,直到弄懂为止。
好的自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在老师引导、督促、激励和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经过多次训练后,他们发觉自己也可以学会的,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找到了自信,会主动自觉地完成自学任务,这时可把自学任务布置在家完成,为以后进行积极主动收集资料,查阅资料准备了条件。
二、鼓励后进生大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老师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越是学习好的学生,问题越多,也越爱问问题;而学习差的生反而不问,他们不是没问题而是不会提问题或不敢问,一怕自己问题提“低级”,二怕自己说错遭到其他学生讥笑。为此我让学生自学后分组比赛,并评出谁提问题最多的、提出问题质量高有创新的。对成绩差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肤浅的或不着边际的问题,老师自己要端正态度,此时老师要鼓励,切忌讽刺挖苦,应适当的加以解释、引导,对于他们提出较高质量的问题应给予表扬,久而久之,他们提出的问题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问题意识不断提高。总之老师要挖掘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提出各种哪怕是异想天开的问题,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三、充分挖掘实验潜能,培养后进生探索学习的欲望和意识
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拿着实验用品进课堂,即使是化学成绩差的学生也会很兴奋,过来问老师这节上什么内容?作什么实验?
1.我们应尽可能补充实验,尤其是要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验。如蔗糖遇浓硫酸的碳化膨大;无水乙醇是否含有水;皂化反应;盐析;蛋白质遇酸、碱、乙醇、乙醛的变性等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导后进生逐层分析实验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如演示溴苯的制取时,可启发设问:加铁屑前后的现象说明铁屑的作用是什么?据实验现象判断这个反应的热效应如何?垂直于瓶口的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锥形瓶口的长导管能否插入液面中?反应后的烧瓶中有哪些物质?怎样观察溴苯?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现在为何呈褐色?实验使用了长导管,导管中环会有红紫棕色气体,那么如何进一步利于环保呢?教师或学生在做实验时,应让学生多分析,考虑实验的目的,仪器、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顺序,实验操作中含有哪些环保安全等实际问题需要考虑?实验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应怎样改进?通过多设疑提问,加大对实验过程的分析,挖掘出实验内容的延伸,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对社会的观察角度不同,他们提出的问题方向、水平一定会不同,我们要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不能以学习成绩为理由,剥夺部分学生的研究权利,只能以更大的辅助,促使他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发挥潜能,提高学习能力。学生一旦有了这些能力,就等于降低了门槛的高度。
第二篇:在化学教学中有效转化“后进生”(范文)
在化学教学中有效转化“后进生”
【摘要】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我们应“关爱一切学生,关爱学生一切。”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正视后进生,对后进生进行有效的转化。
【关键词】化学;赏识;后进生;教育方式;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93-01
一、实施赏识教育,用爱和信任唤起后进生的学习热情
爱是教育的先决条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后进生的自尊心比较脆弱,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都有怕遭冷落的心理,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心态。因此,后进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对后进生要有诚挚的爱,要用平等和尊重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后进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把爱生的情感体现在一举一动中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化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后进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他们会得到无声的鼓励而积极思考;课后平等和蔼的与他们交往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又如在作业或测验中,某些后进生表现较好时,既可在班上公开表扬,也可在作业上留下激励的话语;后进生主动举手正确回答问题,及时给予肯定,即使回答错误,我们也要从错误中去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他的勇敢,鼓励他。“不要急,你虽然回答不太准确,但与正确答案很接近了,也是不错的呀。好,继续思考,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等,这些激励的话语学生听了之后心理一定会很感动,他会积极去思考,逐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通过赏识教育,让后进生们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希望所在。善于挖掘后进生闪光点,给后进生更多的关怀和温暖,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他们进行朋友式的交谈,了解他们心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经常地对他们施以情和爱,让他们感到老师确实是从内心里对他好。老师心中有后进生,后进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发挥最好,教学效果最佳。
二、实施成功教育,帮助后进生树立成功的自信心
要相信?W生的可发展性,积极实施成功教育,减少后进生在学习上的挫折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重新燃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之火。学生由化学成绩下降发展到厌学、对学习化学失去信心,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在学习上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形成了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上自卑,学习自信心差。化学教学中,减少后进生在学习上的挫折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有目的的经常设置一些成功情境,及时给以表扬和肯定,能重新燃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之火。例如在课堂上,我充分把握后进生的心理,适当向他们提点较简单的问题,想方设法,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促使他们的表现获得成功,让他们品味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我们班的一名后进生在做铁丝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实验非常成功,我及时对他进行了表扬。从此以后,他学化学有了很大的兴趣。
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可发展性,积极实施成功教育,努力创设成功教育情境,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逐步转变失败心态,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其实,每个后进生都曾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不过因各种原因逐渐淡化而已。教师引导后进生在有意设置的成功情境中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应,从而产生自信心,唤起对理想的向往,感到经过努力,自己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进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三、巧设教学情景,激发后进生探究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因此,应当在教学中始终把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情景是学习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要素,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景,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根本保证。
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一节时,笔者首先在黑板上贴了一张课前用酚酞写过字的白纸,面向学生,故作神秘,然后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喷壶向白纸上喷洒,立即呈现“祝大家学习进步”几个字,引起全班学生一阵掌声。学生接着不禁要问:纸上和喷壶里究竟有什么?学生满腹疑虑,迫于想知道原因,极大地调动了探究的兴趣。
四、联系生活实际,向后进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贴近生活,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都与化学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学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化学的世界,让其充分感受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从而对化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并转化为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把生活内容,生产过程作为化学知识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实实在在的化学知识。如: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这一章时,可联系病人输氧气、沙尘暴天气、自来水杀菌消毒、漂白粉、人工降雨、灭火器等知识,使学生感到自己生活在化学的世界中。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待后进生,尽量地以鼓励的言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言传身教,并站在学生的角度给学生做示范,给学生以模仿的机会,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上课,用他们喜欢的语言交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使得后进生也能完成新课标所要求的多维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彭士霞.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J].学周刊:下旬,2014(6).[2]赵志英.关于“后进生”转化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下旬,2014(6).[3]刘仪,对初中化学学科特点的再认识.[J]内蒙古教育,1999(5).[4]李细妹,郑柳萍.立足化学学科特点,巧用心理效应[J].化学教与学,2012(10).
第三篇: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对学习兴趣培养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对学习兴趣培养
荣县乐德职业中学校 晏文斌 电话:***
【内容摘要】充分展现化学的魅力,培养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热情。重视平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观察、了解和培养,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指导。采用多媒体教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性。如何培养,以及一些培养技巧。
【关键词】培养兴趣 能力培养 因材施教 多媒体 体验成功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去认识和感知周围的世界、并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心理倾向。它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实验探究,钻研问题,开阔视野。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化学学习的动力源泉。对于乏味枯燥、令学生望而却步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本人在这几年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问题初步探讨。
一、充分展现化学的魅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开始。第一堂化学课尤为重要,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既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课题《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以下两个趣味实验。水能灭火,难道还能点火?播放实验视频:取少量干燥的蔗糖粉末和氯酸钾粉末在石棉网上混合,用玻璃棒搅匀,堆成小丘,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钠,滴水,半分钟后,小丘冒出白烟,很快起火燃烧。用火烧过的手帕居然烧不坏?
播放实验视频: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只镊子分别夹住手帕两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这时会发现手帕依旧完好如初的杯子里冒出白烟?生活的关系,了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生动有趣的绪言课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就顺利的结束了。
二、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来培养和激发兴趣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而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不能生动、活泼、主动和自然地发展。教师上课习惯了“一讲到底”,而学生则是“一听到底”。作为教师尽最大努力设法使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引导他们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并体验成功后的快乐。从而使学生逐渐建立稳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1.创设趣味实验进行科学探究,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就会觉得很累,甚至不堪重负。
当然,教师在化学实验中一定要做好适当有效的指导,学生才能真正动手起来,对所学知识进行组合加工,灵活运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取得成功的满足感。既为学生创新奠定了基石,又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传统化学演示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缺少创新和探究。将教材中的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让学生成为了实验的探究者和发现者,使他们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兴奋状态,这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起的作用是验证性实验所无法替代的。
3.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由学生自己来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辅导和鼓励。从而发挥教者的主导作用。
4.开发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 2 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水的净化》时,可做一个“自制净水器”的趣味实验。在讲《酸碱指示剂》时,可做一个“自制指示剂”的趣味实验。将学生带入无比美妙、新奇的化学世界,使他们从这些妙不可言、贴近生活的现象中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望之情。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三、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情感保障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接受乃至欣赏学生的不同意见;即使当时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也可以跟学生平等地、心平气和地去探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为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教师也要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也需要有威信。但这种尊严和威信要靠自己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教学能力去以及真诚对待学生的态度去赢得。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的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会从内心喜欢上你和你所教的学科。
四、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能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手段 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呢?我认为首先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渐会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并让学生学会质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千万不能去讽刺和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这样学生质疑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五、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有着其他传统教学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集文字、声音、图象、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把它们灵活地组合到一起,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让学生亲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渲染气氛,以良好的交互性为老师与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机交流的教学环境,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具有极佳的教学效果。在初中阶段进行实验的时间是有限的,空间也是有限的,特别是 3 一些焰色现象以及危险性较大的爆炸性实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借助于多媒体模拟手段,可以使实验形象、逼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爆炸、硫燃烧、一氧化碳燃烧和还原实验等。再如:第三章《分子和原子》的学习中“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用两个大小不同的球分别表示汞原子和氧原子,两个大小不同的球挨在一起表示一个氧化汞分子。通过计算机的flash动画功能动态的模拟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单质汞和氧气的粒子运动过程,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再分原子的重新组合。Flash动画把微观世界宏观化、形象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六、用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够长久保持。
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取得一次好成绩,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甚或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化学,甚至终生热爱化学。
总之,在教学中,应尽量采取多种方式,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学得活泼、生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 吴俊明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新课程教学设计》曹家忠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心理学》韩永昌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当代教育学2004年修订版》 作/译者: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4
第四篇:化学教学中如何转变后进生
化学教学中如何转变后进生
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不管是何级何类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后进生。因此,后进生的转化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能否及时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教学质量从整体上能否得到提升的关键因素。对于化学这一学科而言更是如此,结合本人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使后进生同样得到全面提高,推进本学科素质教育来进行展开。刚开始进行化学教学时,和大多数教师一样,我也是将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放在中等生或者优等生上,忽略了对后进生的关注,但这样下来,我发现了这一套方法在农村学校中根本行不通,以致在一学期下来整体的化学成绩反而还出现了滞后。后来经过反思我发现了原因所在:班上后进生人数偏多,平时我所关注到的只是少部分学生,因此,仅仅只是少部分学生成绩好,综合下来,成绩不但没能得到上升,反而还出现了下滑。后来,在把握了后进生的特点后,我对教学策略作出了一些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结合化学学科后进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一)要进行因材施教,首先要把握住学科后进生的特点。
在教学中后进生的主要特点为:化学基础知识上的薄弱或缺陷、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等。造成后进生的因素既有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心理、更有教师素质、教法等因素。后进生一般都有自尊心强、求知欲低的特点,要在教学中针对后进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采取不同的措施,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二)把握后进生的类型。
通过查看学科成绩、召开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等途径发现,后进生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高能后进生:这部分学生智商高,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暂时较差。且以男生居多。特点是:好动、贪玩、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太少。
2.偏科后进生:是指那些对化学不感兴趣,甚至放弃学习者,较普遍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头,自信心不强。
3.整体困难型:这部分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习惯差、理解能力弱、没有人生目标、不听劝导、逆反心理强。是老师和家长最为头痛的学生。
(三)根据后进生类型因材施教。
要做到因材施教一定要先了解每位学生。找到学习成绩差的原因,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
1.转变高能后进生的策略
对于高能后进生,采用“聚焦法”。这类学生脑子灵、反应快,稍微懂了就不愿听,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只要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精力“会聚”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即可摘掉后进生的帽子。一般采取以下方法:
(1)在校园中组织课外小组,组织他们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增强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2)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竞赛,促使他们多看书、多练习、多动脑、多动手,把他们心思集中到钻研化学上来。
(3)联系各科老师、家长和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共同来督促他们的学习让他们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4)让他们和偏科的后进生结成帮扶学习小组,既提高了偏科后进生的学习又增加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2.转变偏科后进生的策略
这部分学生多为女生,在学习上死记硬背的多,灵活应用的少。可以通过观察和谈心、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具体有下面的方法:
(1)对上课害怕回答问题的,尽量提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
(2)预先培训后让其做演示实验,使其从成功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3)让其担任课代表,利用青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促使其非学好化学不可。
(4)与其他学习方法好的同学结成学习小组,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
3.转变整体困难型的方法
这类后进生学习习惯差,逆反心理强很不容易劝导。一般采用下面方法:
(1)耐心劝导,多组织他们参加集体活动。让其体会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转变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2)联系家长并随时沟通,及时地掌握其心理动向。
(3)让他们多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提高学习兴趣。
(4)和其他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通过组内的同学来带动他们的学习。
二、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对后进生实行巩固提高
要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做到前面的因材施教还不够,还需要不断的巩固提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重视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实验习题和学生分组实验,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做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课外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
2.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是学生感到“神秘”的地方。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后进生可优先,教师作现场指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
3.无错误作业和测试
对作业和测试卷进行“无错误”,作业错了不要急于“×”而是要当面给他们指出来改正后“√”,测试卷也是,这样可以消除他们怕考试怕做作业的心理,同时又能自我检查自我提高。
三、结合后进生特点,在化学教学中让其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后进生往往在学习中有很强烈的挫败感,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降低教学的起点,在习题、答问、作业等学习活动中,亦对后进生实行了“倾斜”,使后进生对新内容作出正确反映,使他们也能感觉到“我能学懂”,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当然,要想维持后进生持久的这种“学”的状态,必须要以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他们体会到化学是有用的化学,从而爱上化学,进而主动学习。
通过以上情境的引入,整节课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激情高涨,通过阅读等学习很快理解了相关知识,也掌握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总之,转变化学学科的后进生,必须在教学中特别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尊重他们,减轻他们心理压力,不断地发掘他们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辅以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使后进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演绎着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会带给大自然许许多多的伤害,但我们也有许许多多的途径去缓和这种情况,而化学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小组做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这个课题。
首先,我们了解到了绿色化学的性质,(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绿色化学给化学家提出了一项新的挑战,国际上对此很重视。1996年,美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那些在绿色化学领域中做出杰出成就的企业和科学家。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业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
然后,我们知道了许多国家也通过化学手段在环境保护中得到了应用,如:丹麦 给土壤消毒 丹麦的国土面积很小,为防止受污染的土壤给人造成危害,政府制订了一项给污染土壤进行消毒的计划:估计用30年的时间,采用生物分解、水冲洗以及高温处理等办法,对过去和现在的化学、铸钢、采矿企业所在地的土壤,进行消毒清洁,以消除污染。以及日本 风车净化湖水 日本第二大湖———霞浦湖的湖边有一高25米、4个叶片直径为20米的荷兰式风车,既是供人观赏的一景,同时也是净化湖水的设施。风车随着叶片转动,内部的一台水泵将湖水不断汲上,再通过过滤器将水中的浮游垃圾及污物除去,然后将这些去污的湖水再排入一座水生植物园,用于灌溉花草和养金鱼等,为湖、园平添了清丽脱俗的气氛等等。
同时,也有许多教训值得我们思考,比如:美 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我们日常的行为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得每一个细小的行为都会带给环境或大或小,或好或坏的影响。而对于这一问题无论是根源还是解决的途径都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认为应该不断深入得了解这个问题,只有我们真正了解了导致环境恶化的本质才能够治理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