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西方民主怎么了》有感
读《西方民主怎么了》有感
《西方民主怎么了》这本书从“丑闻相伴”、“金钱政治”等方面对美国总统选举进行了深入剖析,也暴露出美国民主的虚伪性、欺骗性。民主,本意是多数人的统治,因为各个国家的自身情况不同,所以需要的民主政策也就不能一概而论了。通过阅读《西方民主怎么了》,我了解了对西方民主的一些观点,也认识到了西方民主的真实面目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更认识到民主不能照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是中国近现代100多年历史发展的必须结果,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性巨变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前途和命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我也进一步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西方民主现象泛滥的实质
长期以来,西方一些人大肆鼓吹推销其所谓“民主”、“自由”,说只有这种民主制度才能够保证社会稳定和进步。但事实最能教育人,拿实践这一真理检验标准来衡量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西方这套说辞的水分很大,虚假的地方也不少。如果说泰国、韩国的民主制度“还不太成熟”的话,那么法国自大革命以来形成的民主制度应该算足够成熟吧,但法国人却是欧洲出了名的“酷爱”街头运动,暴力冲突司空见惯。希腊则更是一直被视为“民主发源地”和“西方文明摇篮”,但惨痛的现实只能警示别的国家引以为戒。街头暴力政治泛滥,不仅给国家利益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更令所谓的“民主美梦”在一片阴影中遭到质疑。
还有一个现象我们也必须要特别关注,那就是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在希腊骚乱中的表现。近些年,一些西方政客热衷于对外推销“颜色革命”,导致不少国家社会分裂、动荡,西方媒体一直将其中的街头暴力抗议鼓吹为“民主”,还常给那些示威者冠以“民主的希望”这样的美誉,同时动辄指责那些国家的政府进行专制镇压。如今发生在“民主发源地”希腊的同类事件,其乱象与“颜色革命”何其相似,却不见有西方政客或媒体出来声援“民主”,倒是听到不少“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幽灵”的激烈声讨,还要求政府采取断然措施恢复秩序。西方一些人在民主问题上的虚伪十足和双重标准,可谓再次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西方民主的主要特色
在西方民主中,对人权的重视和对权力的分治制衡是其制度的主要特色,西方民主制度的实质是“金钱民主”,西方民主在很多时候只是西方用以标榜自我、宣传自我和对付他国的一种政治手段。在西方思想中,“民主”的“民”实际包含着公民、国民、人民的三重含义。评判一个政治制度是否民主,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充分反映。在西方社会,名义上人民享有广泛、平等的民主权利,但实际上由于占有的社会资源不同,阶层的差异,这种表面上的平等往往为实质上的不平等所替代,法律上的平等往往为事实上的不平等所取代。只有富人和权力阶层才享有充分的民主;穷人的民主有时只是形式上的,更多时候只能置身于民主之外。以美国为例,穷人、黑人、移民的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平等。同样的,西方社会三番五次抨击别国的人权问题并以此作为议题在国际社会上大肆炒作,但对于本国发生的人权问题却区别对待,自我掩饰。
三、从选举制度看西方民主
随着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成长和发展,选举制度作为一种工具与手段,自身也日趋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弊端。虽然西方选举制度是由一系列与选举原则、选举程序、选举方法相关的 法律 规范形成的各种具体制度构成的。但是选举中出现的的问题也是越来越明显。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领域暴露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证明了其民主、自由、人权的虚伪本质。这本书告诉我们,在西方国家,民主制度下常常出现政府债台高筑、政务处理效率低下、干涉他国内政等问题……随着这些民主国家暴露出越来越多自身的缺陷,民主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日渐式微,对民主抱有的疑虑重回了人们的视野。只要认真梳理美国和欧洲民主、自由、人权的现状,西方民主的虚伪性自然也就会一目了然了。
四、从美国来看所谓的西方民主
美国常常自我标榜为“自由世界的领袖”,其民主模式也一直作为“普世价值”向全球所推广。但是,随着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的“邮件门”事件的曝光表明,美式民主也早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笑柄。此前,它被世界所诟病的只是民主与金钱的肮脏交易。然而,民主党全国选举委员会仍然将希拉里作为英雄般的候选人,极力为她洗白。这不难看出,美国所谓的民选政治不过是政治家绑架民意的手段。
再拿今年的美国大选来说,这场大选刚刚尘埃落定,特朗普当选了新一任美国总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特朗普赢得了选举,但只有47%的美国人把票投给了他。而希拉里则获得了48%的选票。但是,就是因为美国特殊的“选举人票”制度,所以美国第45任总统就是特朗普,而不是希拉里。在大选结束之后,美国街头万人游行,打劫焚烧。如此说来的话,那么对选举结果不满的几十万选民冲上街头,示威抗议特兰普当选。这就是其所谓的“民主”么?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还以反恐为名,对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强行发动战争,又打着民主的旗号鼓动乌克兰发动“颜色革命”,鼓动阿拉伯地区国家发动“阿拉伯之春”,难道这也是其所谓的“民主”么?
五、从欧洲来看所谓的西方民主
近年来,中东地区局势不断恶化,这也使涌入欧洲的难民成倍增加,欧盟各国不堪重负。年仅3岁的叙利亚小难民艾兰·库尔迪在偷渡途中溺亡,遗体俯卧在土耳其伯顿海滩上的照片顷刻间传遍了整个世界,这也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强烈反应和同情。一时间,“救救难民”成了席卷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问题”。然而事实究竟如何呢?迫于压力,欧盟各国虽然先后出台了接纳难民的政策,但是大量难民涌入之后,带来的就业压力、社会福利竞争、文化差异、社会矛盾等问题,又间接让人们对生活现状极度不满。
六、得出结论——西方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民主 从上述分析就可以看出,西方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自由民主、新闻自由,这些宣传只是政治家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能够上台执政而营造的虚假的价值理念。美国在其国内,对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民众尚且不能一视同仁,它又怎能真正关心其他国家人民的自由、民主、人权呢?它在全世界大肆强推的“新干涉主义”与美式民主,给亚非拉美国家和东欧地区都带来了深重灾难。欧洲各国特别是北约成员国更是为虎作伥,协助美国在世界各地制造纷争,制造难民问题,最终也殃及了其自身。当面对不断涌入欧洲的难民时,他们反过来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解决难民问题,上演了一出“贼喊捉贼”的精彩大戏。
总之,在阅读此书之后,我真正认清了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的虚伪面目。在认清了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的虚伪面目之后,也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人人平等、民族团结进步的珍贵和无价,更使我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永远跟党走、听党话,维护我国来之不易的发展环境,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读《西方哲学史》有感
浅议“哲学”
——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
张博文
自己近来断断续续地读着《西方哲学史》,一是因为兴趣,二是因为觉得这很有必要性。先来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读点哲学。
大家可能是受《毛概》和《马原》的影响,一听到哲学就敬而远之。我们就该去思考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我们对于一门知识没有渴望,有的反倒是畏惧感和疏远感,知识应该是用来武装自己升华自己的有力武器。如果我们对所学的知识厌恶,只能说明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关系,我们几乎无法意识到他的存在,或者说他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如果有人告诉我他一天不学《高数》就心里难受,每天不学就寝食难安心中抓狂,我想这种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天才。那么,对于哲学呢?我们之所以去学习哲学,是因为我们已经把他放在我们的精神行囊中,所以多去了解一点总是没有错的。正如胡适之先生说的:哲学是安身立命之学。比如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二分法”,经常在一起聊的“三观”,甚至我们津津乐道的政治问题??????这些都属于哲学的范畴,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哲学无处不在,而这恰恰也是哲学的伟大之处:将细小的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从而得出一个惊天动地的结论,这很有一种平地惊雷的感觉。
可能大家会觉得上面的太空太泛,我举例浅谈哲学和我们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民主问题,几乎都认为它是个好东西,我们要尽快实现民主化,可是一定是这样吗?
民主是个好东西,可是他适合现在的我们吗?如果国家现在提出法治,我绝对举双手赞成:可是如果国家说,现在实现全民选举,权利下放民众,我誓死反对。不是说我们不想要民主,也不是说民主不是个好东西。这个时候有些人就出来说了:中国不适合民主,就应该强权政治。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有一天我们眼睛受伤了,看不见东西,庸医告诉我们你既然看不见了,那就永远也不要再看见外面的世界了。这真是无稽之谈。我们之所以反对普选反对,激进的民主改革,是因为我们知道那伟大的时刻还没有到来,想要实现真正的民主需要什么条件呢?我先举几个例子: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戈尔和小布什竞选失败后的讲话,十分精彩。大致有这么个中心思想:国家独立于于政党之上,他鼓励他的选民们支持小布什的政策,一切为国家着想。戈尔身为一个败选的政治家,我们看不到他的遗憾和失落,更多的是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深切祝福,这种精神是国人所缺失的;阿根廷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和美国的经济实力是不相上下的,可是在而是世纪中下叶我们看到的是哭泣的阿根廷,寡民政治和暴民政治轮番上演。每个政党都是靠对上个政党的仇恨获取民众选票上台(希特勒当年就是这么上台的),上台之后搞掉上个政治集团,就这样每个执政者上台免不了一次次的血雨腥风,同时也拖垮了阿根廷的经济,政治不稳定如何发展经济;高中时候,班里举行班会选班长,大家选了一个好欺负的同学故意让他出丑,班主任气的没办法,只能自己任命;台湾实现了民主,但是现在有是什么一种情况呢?阿扁在自己身上来一枪,污蔑给国民党,然后拉选票执政,基层买卖选票的情况层出不穷。我的故事讲完了,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受。对于未来的民主我们要有信心,同时更要有耐心,他就像初生的太阳,总有一天普照大地,那么我们能做点什么:我觉得应该从教育入手,去提高公民素质和全民修养,让公民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意识,公民现在没有这种意识,更需要去不断参与,不断地去锻炼这一方面的能力,对了,关于公民修养和学位知识水平没多大关系,西方可能目不识丁的老太太也有参政意识。正如里根所说:民主没有基因,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地培养。
第三篇:读《西方哲学史》有感
浅议“哲学”
——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
张博文
自己近来断断续续地读着《西方哲学史》,一是因为兴趣,二是因为觉得这很有必要性。先来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读点哲学。
大家可能是受《毛概》和《马原》的影响,一听到哲学就敬而远之。我们就该去思考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我们对于一门知识没有渴望,有的反倒是畏惧感和疏远感,知识应该是用来武装自己升华自己的有力武器。如果我们对所学的知识厌恶,只能说明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关系,我们几乎无法意识到他的存在,或者说他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如果有人告诉我他一天不学《高数》就心里难受,每天不学就寝食难安心中抓狂,我想这种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天才。那么,对于哲学呢?我们之所以去学习哲学,是因为我们已经把他放在我们的精神行囊中,所以多去了解一点总是没有错的。正如胡适之先生说的:哲学是安身立命之学。比如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二分法”,经常在一起聊的“三观”,甚至我们津津乐道的政治问题??????这些都属于哲学的范畴,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哲学无处不在,而这恰恰也是哲学的伟大之处:将细小的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从而得出一个惊天动地的结论,这很有一种平地惊雷的感觉。
可能大家会觉得上面的太空太泛,我举例浅谈哲学和我们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民主问题,几乎都认为它是个好东西,我们要尽快实现民主化,可是一定是这样吗?
民主是个好东西,可是他适合现在的我们吗?如果国家现在提出法治,我绝对举双手赞成:可是如果国家说,现在实现全民选举,权利下放民众,我誓死反对。不是说我们不想要民主,也不是说民主不是个好东西。这个时候有些人就出来说了:中国不适合民主,就应该强权政治。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有一天我们眼睛受伤了,看不见东西,庸医告诉我们你既然看不见了,那就永远也不要再看见外面的世界了。这真是无稽之谈。我们之所以反对普选反对,激进的民主改革,是因为我们知道那伟大的时刻还没有到来,想要实现真正的民主需要什么条件呢?我先举几个例子: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戈尔和小布什竞选失败后的讲话,十分精彩。大致有这么个中心思想:国家独立于于政党之上,他鼓励他的选民们支持小布什的政策,一切为国家着想。戈尔身为一个败选的政治家,我们看不到他的遗憾和失落,更多的是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深切祝福,这种精神是国人所缺失的;阿根廷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和美国的经济实力是不相上下的,可是在而是世纪中下叶我们看到的是哭泣的阿根廷,寡民政治和暴民政治轮番上演。每个政党都是靠对上个政党的仇恨获取民众选票上台(希特勒当年就是这么上台的),上台之后搞掉上个政治集团,就这样每个执政者上台免不了一次次的血雨腥风,同时也拖垮了阿根廷的经济,政治不稳定如何发展经济;高中时候,班里举行班会选班长,大家选了一个好欺负的同学故意让他出丑,班主任气的没办法,只能自己任命;台湾实现了民主,但是现在有是什么一种情况呢?阿扁在自己身上来一枪,污蔑给国民党,然后拉选票执政,基层买卖选票的情况层出不穷。我的故事讲完了,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受。对于未来的民主我们要有信心,同时更要有耐心,他就像初生的太阳,总有一天普照大地,那么我们能做点什么:我觉得应该从教育入手,去提高公民素质和全民修养,让公民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意识,公民现在没有这种意识,更需要去不断参与,不断地去锻炼这一方面的能力,对了,关于公民修养和学位知识水平没多大关系,西方可能目不识丁的老太太也有参政意识。正如里根所说:民主没有基因,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地培养。这让我也想起曾经看过的《浪潮》,原来民主离纳粹只有一步之遥。
以上所举的例子并不是多么的高大上或者深奥晦涩,只是想告诉大家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人在无形中都在用哲学去探讨过问题,哲学应该是经世致用之学,并不是张口形而上,闭口形而下的高深的学问,当然了任何一个学问想要达到经世致用的境界,就必须对这门学问有十分深厚的研究。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一点哲学知识,慢慢走进哲学,你会发现它是十分有趣的,并且可以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第四篇:读《西方的没落》有感
读《西方的没落》有感
姓名;刘宇洁
学号:080210279 专业:世界历史
【摘要】
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历史研究理论—比较的文化形态学或历史形态学。他运用历史研究的一些方法,通过横向比较及纵向分析各文化的特点及其代表事物,将西方的没落问题上升为一个与存在相关的哲学问题,并用不断用事实说明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对西方的命运做出了悲观、宿命的预言,虽然这一结论最终陷入唯心主义,但这本著作的诸多地方在当时乃至今天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
斯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
历史研究
文化与文明
《西方的没落》是德国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1880-1936)的历史哲学著作。作者于1911年已构思此书,当时他已感觉到世界大战已迫在眉睫,于是产生了一个从人类历史文化深层去寻求前因后果的强烈愿望。《西方的没落》第一卷于1918年问世,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西方文明的重重危机暴露无疑,人们对历史前景感到忧虑和茫然。在这种背景下,此书以其先知式的预言和新奇的论调,广泛吸引了西方各界读者,作者因此成名,由“一位默默无稳定中学教师立刻跻身于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列。”
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斯宾格勒大胆的提出了研究人类历史与文化发展的新学说,即比较文化形态学的理论体系。他反对19世纪流行的历史进化观念,而把各个文化的生命周期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在他那里,世界历史被看作是若干独立的文化单元,每个文化单元都经历大致相同的生命周期,即都要经历发生、发达和衰落的生命阶段或形态。每种文化虽各有其独特的精神、灵魂和不同的表现,但都按照一定的周期而兴衰,他们在时间上是平行的,因而是同时代的,可比较的。这种文化形态学是对以往的历史哲学传统的一种反叛,斯宾格勒自诩为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
西方的历史哲学一直试图把人类的全部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世界历史一个通行的分析框架是:古代史—中古史—近代史。这种历史思维,把西方的当代社会视为人类历史发展成果,把其他地区的历史一笔带过甚至设想成为西方人的历史所做的准备,“它完全主宰了我们的历史思维,模糊了高级人类在整个历史中的真正地位。·····这一框架限制了历史的领域,也支配了历史的阶段。”斯氏把这种以西方历史为中心的线性进化模式称为“历史的托勒密体系”,认为它已走到了尽头,必须用一个全新的体系来取代它。因此,他提出了一个新的体系,堪称历史领域的哥白尼发现,即“哥白尼式革命”。这种观念认为,“古典文化或西方文化并不具有比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更优越的地位。作为文化,它们都是动态存在的独立世界,而且它们在历史中的地位并不比古典文化差。它们的伟大精神和上升力量较之于古典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韩炯,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9,第页
同上,第7页
从理论上看,斯宾格勒首创比较文化形态学比较历史形态学。文化是个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体的观念,在当今西方文化学界已成为一个公认的常识,但在当时这无疑是一种冲破旧范式的新颖独到之见。从实际情况看,斯宾格勒的比较文化形态学理论对历史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都有较大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继承和发展了斯宾格勒的理论。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尔等人也吸收了斯氏的理论成果,他们被称为“新斯宾格勒派”。二战期间,斯宾格勒所提出的历史形态学理论也曾移植到中国,并成为当时在西南联合大学的雷宗海、贺麟为首的”战国策”派的历史理论基础。
思维模式是一切文化的基础,思维模式的不同,是同文化体系的最根本不同。“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它照顾了事物的整体,有整体概念,接近唯物辩证法。······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印度的'梵我一致'的思想,是典型的东方思想,而西方的思维模式则是分析的。”
从《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惯用的历史研究的分析方法,但并不仅仅是这一思维方法。斯宾格勒倡导的是一种贴近生活、预断未来的历史研究方法,他主张历史研究要与方成事物相衔接,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因而具有强烈撼人的现实感,他认为研究历史问题时,需要采取宏观、整体、比较的思维方法。
季羡林,《西方的没落》,《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年第2期
在分析比较各种文化类型,以说明西方文化在最终也要衰亡之时,斯宾格勒采用了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的方法。用一种研究世界生成变化的观相的形态学,即浮士德哲学,分析了各种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其特征。他把每一种文化的基本象征称之为该文化的心灵。他把古典文化的灵魂称为阿波罗精神,认为西方文化的灵魂是浮士德精神。他认为,作为西方文化灵魂的浮士德精神,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灵魂,它要超越感觉,在无穷的追求中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它具有一种坚毅的意志,要征服并粉碎一切可见的阻力;而作为古典文化的阿波罗精神,其基本特点是明朗清晰,只承认直接显现在是空中的事物,在有限的形体中去寻求美感,这是因为在古典时代,人的醒觉意识里还没有所谓过去和未来的观念,有的是纯粹的现在。阿波罗式的心灵,“它的特征是选择切近的个别实体作为理想的类型,如果用现代哲学的术语表达,就是感觉在场的实体。”此外,斯宾格勒用麻葛式的心灵来表示阿拉伯文化的心灵,认为它的原始象征是洞穴;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象征是“道”,轻松徜徉于自我营造的世界,“不同于埃及人通往预定的人生终点之路,代表的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他还认为,俄罗斯的心灵原始象征是没有界限的平面,“它缺少西方文化中的特有的强烈的自我中心色彩和支配别人的意志,它视别人为平等的兄
《西方的没落》,第30页
同上,第33页
弟,具有谦卑、自我奉献的特征。”
在这一论述过程中,斯宾格勒运用图像、数学与数字观念、类比等方法,分别纵深分析了各种文化类型,指出各种文化与文明的表现形式的发展与衰落,借以说明文明的衰落。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个诞生、成长、兴盛、衰微、消逝的过程。作为其象征的一些形式,如艺术方面(包括雕塑、建筑、绘画、音乐等)、自然与科学(包括神话与宗教等)、城市与乡村、民族与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等也相应的有一个发展、兴盛至衰落的过程。例如,斯宾格勒在分析作为古典文化的阿波罗精神及西方文化灵魂的浮士德精神时,提到属于阿波罗精神的形式有裸体雕塑,奥林匹亚神的感性崇拜,用轮廓线来界定单个形体的绘画风格、偏好封闭柱廊、重视坚固地基、外部包有穹顶的建筑风格,古典时期的严肃音乐等;而代表浮士德精神的形式有赋格曲的艺术、天主教和新教教义、巴洛克时代的伟大王朝,以及从但丁到歌德作品中的圣母理想等等。斯宾格勒指出“阿波罗式的生存就是希腊人的生存,它不但完全缺乏内在发展的观念,而且完全缺乏实际的历史,而浮士德式的生存是对自我的深刻意识和内省日渐加深中逐渐引发出来的,它是一种决断的个性的文化,回忆录、反思、反省、前瞻以及良知见证了这种文化的孕育和产生。”然而,随着西方形式的艺术的终结,浮士德式的艺术也难逃厄运。作为浮士德文化组成
《西方的没落》,第52页
同上,第30页
部分的浮士德自然知识也有诞生、衰亡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与浮士德文化的兴旺盛衰相始终。文化民族的消亡,费拉世界的实现,代表着人类最终走向文明化历史的发展趋势。由此,斯宾格勒指出西方的没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在《西方的没落》中,斯氏认为全人类的历史是不存在的。“历史是为每个人而存在的,每个人及其整个的存在和意识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历史不仅仅是针对某个人而言的,也不是针对某个民族、国家而言的。研究世界历史只能是研究各个文化的历史。在他看来,“每一种都有他自身的文明,每一种文化都按照生老病死有机地发展,这个逻辑的结果、完成和终局就是文明,文明可以视为文化的必然命运。”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明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即文明是文化衰落的阶段,而不是文化的成熟阶段。历史世界中的每一个文化都是一个具有高度自律性的活的有机体,它的运作模式与一般自然界的有机体一样,也有生长盛衰等周期性的特征,这种周期性的运作模式不可逆转,是每一种文化的宿命。这种文化宿命直接给斯氏的历史哲学蒙上了一层悲观主义色彩。按斯氏的推论,历史世界中,每一种文化都要各自完成如下生命历程:前文化阶段、文化阶段、文明阶段。这种分期的对西方文明的必然衰落的预断,大胆假设了西方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似合理,但其实质上并不能真正地客观地反应西方历史世
《西方的没落》第3页
同上,第8页
界的发展进程。因为,社会的兴盛衰落不是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更不可能预先设定。社会变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当“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态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因此,西方文化乃至西方社会的繁荣与衰败,其决定因素只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故而,斯氏的这种悲观宿命论断不可能做到客观、准确,实际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当然,今天我们重读《西方的没落》,不能一概否定其对西方文化作出的充满悲观与宿命情绪的断言。这部著作在其出发点上是值得思考和认可的,它对于唤醒沉醉在盛世幻觉中的西欧人起到巨大作用,它的论断也突出体现了人类的预见性。此外,书中透露出的斯宾格勒的一些思维方式和历史研究方式也是值得借鉴和研究的。这些对今天的史学界乃至整个社会仍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而,它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和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季羡林,《西方的没落》,《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02 [3]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韩炯,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09 [4]周爱萍,《斯宾格勒的贡献与失误》,《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7/04 [5]黎明,《斯宾格勒与<西方的没落>》,《博览群书》,1998/08
第五篇:读《民主与教育》有感
读《民主与教育》有感
保安中学陈丽勤
最近,我浏览了李镇西著写的《民主与教育》,这本书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民主教育这个现代教育理念。读了之后,我体会颇深:
民主教育的前提是民主的教师。民主的教师要善于走进儿童的心灵。民主的教师必须具有:
(一)爱心。“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师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二)虚心。教师除了要虚心请教其他教师外,还要让学生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
1、对于学生的过错,只谈眼前,不翻旧帐。学生正是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老师要原谅学生的过错,动不动就翻老帐,会很伤学生幼稚的心的,学生怎么会虚心接受你的批评呢?
2、指出错处,肯定优点。当老师批评学生时,也应同时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让学生知道他在老师的眼中也有优点,老师批评他,是希望他变得更好。
3、稍有改进,及时鼓励。让学生明白,做了错事就应该受到老师的批评,做对了同样也会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而讨厌他,而是希望他更茁壮地成长起来。
(三)宽容。要有充满宽容的教育,最根本的是个性的宽容。
1、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仅仅是指“因材施教”的教
学方法,更主要的是宽容学生的“与众不同”,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潜能与价值,反对一切非人性的教育措施,比如体罚与变相体罚。
2、宽容学生在思想和感情上的与众不同,至少我们应该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教师要懂得学生,懂得学生特有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善于发现并发挥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应该宽容学生的与众不同,甚至应该鼓励学生和老师不一样: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评价,不一样的结论。
(四)与学生共甘苦,一起成长。民主的教育不应该是教师的居高临下与学生的俯首帖耳,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最后,让我们做一个新时代的民主教师。
2013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