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梁山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
山东省梁山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
梁山县位于山东省的泰安市、济宁市、菏泽市和河南省的濮阳市四地级市交界处,隶属于济宁市。梁山县境域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据对青固堆、贾固堆古遗址的考查,早在新石器时期,先人就在这里耕种稼穑,烧制陶器。隋朝建立后,鼓励农耕,加之唐初的“贞观之治”,梁山境域曾一度出现经济兴盛景象。五代至北宋,境内形成梁山泊,居民多流离失所,少数成为当地渔民。元末明初,梁山泊水退还耕。明朝从山西洪洞县大量移民至此拓荒,奖励农耕,加之大运河通航,梁山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梁山经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321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147万元,工业总产值仅为67万元。建国后,梁山经济逐步摆脱了自然经济的状态,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之后,和全国的许多地区一样,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建设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城乡经济差距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大等诸多社会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化解这些矛盾。由于“县”在城乡发展中的承上启下的地位,使得县域经济发展在城乡结合发展中拥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因此,我立足家乡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对梁山县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经济发展规划做了此次比较深入的调查,对梁山县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产业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如何实现梁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目前梁山县经济发展主要立足本县现有的优势,以“一个文化,两个产业”为经济发展重点。并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一个省级贫困县发展为现在年生产总值年增速在13%左右的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县。
“一个文化”指的是梁山的旅游业--水浒文化。梁山以一部名著《水浒传》闻名于世界。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梁山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委县政府对旅游业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财政支持,导致对旅游业资源的开发相对不足。近几年,随着梁山经济的快速发展,梁山县委县政府在梁山旅游业发展状况不理想的情况下,特别加大了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逐步建成了以梁山主峰为中心,以仿宋古建筑群、梁山县水浒影视基地、水浒湿地公园等为补充,以凤凰山、龟山、青龙山等周边山岭为辐射的国家AAAA级水浒文化旅游风景区。在2011年到2012年期间,先后建成了南北向宋街(仿宋商业街)、水浒文化广场、凤龟天桥(连接凤凰山与龟山景区的桥)等文化旅游设施。在梁山水浒文化风景区硬件提升的同时,梁山县政府也加大了梁山水浒文化的宣传。首先,在近几年加大了对一年一度的水浒文化节的重视力度,还先后邀请了“环球小姐”、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吉尼斯之夜》节目组、河南卫视《武林风》节目组、山东电视台综艺频道《拳王争霸赛》节目组前来梁山录制节目,进一步对外宣传梁山水浒文化。其次,随着梁山县水浒影视基地的建成,影视文化也成了梁山文化旅游崭新风景线。以水浒文化为中心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第三产业取得飞跃式发展,第三产业年产值由2009年的33.3亿增加到2011年的46.5亿,实现年均增长13.8%的可喜成绩。
未来,梁山县将以承办2014年山东省运动会梅花拳比赛为契机,实现景区大范围改造。首先是进行县政府向风景区方向南迁,围绕梁山风景区逐步建成梁山景区内围仿宋建筑群,外围现代化的行政及商业中心的规划格局。其次是引黄入城工程,建成连贯梁山的水泊景观,弥补梁山有山少水的短板,重新树立起水泊梁山的文化旅游招牌。
“两个产业”一个指的是梁山县专用挂车产业;另一个则是指的近几年新兴的梁山辅导书出版业。
梁山县从2000年以后开始发展挂车制造业,从2004年开始,先后举办了9届“中国-梁山 专用车挂车产业博览会”。并在2005年建成了中国最大的专用挂车产业基地。目前,梁山形成了以“中集-东岳挂车制造研发股份有限公司”,“通亚特种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为领头的挂车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以拳谱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的挂车产业园。近年来,挂车产业产值连创新高,挂车产业税收占据了县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未来,梁山将加大挂车产业规划,在拳谱镇建成“井”字型的四通公路网,加大挂车制造公司的数量和密度。并依托京九铁路,济菏高速等快速化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梁山特种车的“走出去”战略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引进来”形成。
近几年,梁山县又依托济宁儒家文化基础,大力发展图书出版业,形成了具有梁山特色的教辅书产业基地。特别是这两年以“新坐标”,“金榜苑”等省内教辅书产业中的知名企业落户梁山县,促使梁山县的教辅书出版规模和质量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目前梁山县除了这“一个文化,两个产业”的重心之外,梁山县还有以杨营镇为中心的煤炭产业(由于发现晚,勘探晚,目前还有待深入开发);以京杭运河为依靠的运河文化,(济宁为古运河的一大枢纽,当年慈禧太后游到济宁,夸玉堂酱菜“味压江南,名驰京省”);以黄河为依靠的黄河文化,(梁山黄河红鲤最为著名);还有诞生中国第二批克隆牛的鲁西南黄牛育种基地。这些产业在梁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梁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虽然梁山县具有一定的地域和文化优势,而且近来发展成绩非常突出。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也提出了以下一些意见和建议:
第一,由于梁山县要承办2014年山东省运会的梅花拳比赛,而且力图通过此次运动会把梁山水浒文化更好的向外界展示推广,梁山县从去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对梁山水浒旅游风景区进行了非常大的扩修。先后建成了水浒文化广场,水浒影视基地,以及在建的杏花村,引黄入城工程,并正在筹办县政府及商业中心的向景区方向南移的工程。如此浩大的工程甚至让县政府想出的向企事业单位职工贷款的方式集资。虽然每个梁山人都期盼梁山能够发展的更好,但是景区的过快发展与不上景区游客数量不相适应,势必会造成旅游资源过剩,收入达不到预期目标,后续还可能面临资金流转困难,导致一些工程不得不因为资金不足被搁置,变成烂尾。所以梁山在打造精品风景区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对梁山水浒文化的宣传力度,让社会更多的认识梁山,让游客能有意愿,有兴趣来梁山旅游,进而才能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充分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作为梁山经济主要支柱,梁山县的专用车产业基地着实让梁山民众的腰包鼓了起来。但是近两年由于挂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众多投资者纷纷建厂,致使企业乱占耕地严重。目前,相关调查显示,梁山县拳谱镇近半数耕地都建成了挂车厂,耕地资源损失严重。另外,由于挂车制造公司众多,大小公司鱼目混杂,造成挂车质量参差不齐,翻新车众多,不利于梁山精品特种车产业基地的建设。而且挂车制造多采用纯人工制造,机械化,自动化严重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类工业在市场中将越来越不具有竞争力,势必会逐渐被淘汰。所以梁山县下一步要大力促进挂车制造的自动化,机械化、集群化。不断增强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的竞争力,不断推动梁山县挂车产业的正规化。
第三,梁山县图书产业这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精品辅导书并没有在全国教育界打响名声,梁山应该加大辅导书业的精品战略,不断促进梁山图书产业的正规化。
梁山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得益于梁山人民的智慧勤劳,只有我们进一步的发挥梁山优势,不断完善现有的产业,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才能实现梁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与本质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古以来就在劳动人民的思维中存在,“积谷防饥”、”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等最朴素的劳动人民生活方式都从不同程度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但在过去漫长的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人类文明尤其是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人类的数量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人类所带来的消耗与破坏,地球生态系统尚可承受,因而这一问题在那时并未为世人所关注。直到工业革命后,人类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创造和掌握了众多征服大自然及向大自然索取财富的技术和工具,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大大加强了,与此同时也为世界带来了从前无法预见的危机。人地系统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尖锐矛盾,这些矛盾严重威胁到人类长远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也大大唤醒了人类的忧患意识,促进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索及其思想体系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处理自身与环境关系过程中所提出来的一种新战略,在80年代初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以来,不同国家各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家纷纷从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和主张。其中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提出的概念最具代表性,也广为人们所接受。这次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能满足人们当前需要,但同时不会损害下一代人生存、发展需要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身具有及其丰富和深刻的本质。
2.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比一般经济指标系统的范畴更加宽泛,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联的影响。
(1)环境指标
环境指标是指反映人类生存环境压力变化或状态变化的指标系统。主要包括环境压力指标系统和环境效应指标系统等部分。
(2)可持续性的判断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以归纳出判断可持续性的四条标准: ①污染物或废弃物的排放是否超过了环境系统的容量和承载能力;②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是否超过资源的再生速率;③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是否超过了其他资本形成对其的替代速率;④ 收入是否随时间的推移可持续地增加。(3)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一些公认的单项指标和指标集能够较为有效地应用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这些单项的指标和指标集一般不能被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直接应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通常是根据实际情况, 从这些单项指标或指标集中选择相应的一组指标来构建与自身目前可利用资源紧密联系的指标体系, 以便切实有效地衡量本国或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目前, 国际上尚未形成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一致的系统性认识和理解。
下面介绍衡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单项指标和指标集
①生态足迹或生态占用空间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也称生态占用空间, 是生态经济学家近年来提出的用于测度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方法。它通过跟踪人类利用的大多数消费品和产生的大部分废弃物, 估算生产和维持消费的资源所需要的生物性生产土地或海洋面积。该方法根据不同尺度的消费确定其生态占有空间, 并与其实际可利用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 以此测度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状况以及衡量某个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在其生态承载力范围内。
②21世纪议程的衡量指标集21 世纪议程衡量指标集的内容是基于1992 年里约协议中《21世纪议程》的相关章节内容而确定的。
③“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体系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使用的“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体系是基于下列的一种因果关系而建立的,即人类活动改变自然资源数量和状态,对环境产生压力;社会通过环境、经济等政策对这些变化和压力进行响应,形成了包括问题预测、政策形成、监测和评估的反馈环。“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体系揭示了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一种线性关系。
④“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指标体系欧洲环境组织开发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指标体系的特点是较详细地描述了资源环境问题的起源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及其动态机制。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关于区域范围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区际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学科。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下列鲜明特征。
(1).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区域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相互依赖及由此构成的有机结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能力正是建立在这种结构基础之上。这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构及由此形成的实施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一般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区别所在。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好、需求高,通常基本形成或接近于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结构,其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能力较强;落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需求低,往往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结构,其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能力也较弱。
(2).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自组织和路径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讲求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区域结构的存在,区域内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通过区域结构的联系网络将其影响遍及区域各处。因此,根据区域的结构特点对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和模式在区域层面上加以运用,根据不同区情选择适宜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自组织,制定、组织和实施不同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非常重要。
(3).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区域之间,即区际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区域可持续发展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个区域内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和配置问题,而应该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和互相流通的区际整体中去研究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和配置问题。
(4).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管理。由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区域自组织和差别路径的特征,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的不平衡也就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现象。不仅区域可持续发展自身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撑,而且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更离不开政府强而有力的政策措施。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政策和管理的研究。
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
区域发展中不可持续性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本质上是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探讨的是,在总体可持续性最优的目标下,区域可持续战略与经济增长的双赢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区域形成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辩证地探讨和总结区域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带来的不可持续问题。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一样,与区域结构呈现出相互影响的函数关系。人类前进的步伐走到今天,应该在总结以往区域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新一轮的区域形成和发展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理念。
(2).如何安排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自组织能力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多种模式,应该选择适合于区情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3).区际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和统一区域之间,即区际的可持续发展是密切相关和相互影响的。区际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和统一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面。其目的是通过充分协调,发挥各区域的不同优势,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效益,实现最优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政策包括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模式, 区际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与管理等内容。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相一致,区域可持续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虽然全球化作为一个词汇早已存在,但通常认为是美国学者Levitt于1985年首先将全球化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提出来的。全球化可理解为经济活动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和跨界相互渗透不断深化的过程,表现为区域经济活动和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相互联系与依赖性的空前增强,各国、各地区通过商品、劳务贸易、生产要素流动等方式越来越密切地整合、联结在一起。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联系和影响如下。
(1)贸易扩张经济全球化的最显著特点和最直接的表现是包含贸易快速增长和贸易自由化两方面内容的贸易扩张。贸易扩张已经从传统的商品贸易领域遍及技术、金融、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1997年全球贸易总额为6.7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全球贸易总额将达到16.6万亿美元。各国和各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贸易成为联系区域经济的重要纽带,特别是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增长。1986~1995年,全球服务贸易的年增长率为12.5%,1996年服务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已超过20%。服务贸易量及比重的显著提高,对区域经济体系重建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资本流动国际或区际对外直接投资(FDI)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在投资自由化的鼓励下,各国、各地区间资本流动规模迅速扩大。1996年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为3600亿美元,1999年国际直接投资达到8440亿美元。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额为6360亿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额为2080亿美元。直接投资在全世界范围内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和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影响是深远的。
(3)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包括资本、资源、劳动、技术、管理等。信息化技术发展、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金融服务网络的完善,极大地促进了资本要素的流动速度和流动量。全球范围内资本要素的流动量远远超过全球的贸易量, 并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其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提升了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争夺高品质的资本和自然资源要素已经成为区域或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4)技术进步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浪潮降低了区域间运输、通讯等成本,使区域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大幅减少,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也加深了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影响和联系。一方面,技术进步使得信息产品在全球区域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又直接推动了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促进了区域经济体系和结构的优化。同时,技术进步也大大推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有效配置。这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5)社会价值、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融合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通过全球化进程得到广泛传播和相互促进。其中,既有主流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有东方古老优秀文化传统下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生活方式的全球化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理念和模式在不同区域间的共同倡导。
(6)区域一体化与全球化相伴而产生的是区域一体化,即区域化合作不断加强的倾向。区域一体化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梯,是全球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各国各地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相互之间的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内部经济上的依存度不断增加,不同区域集团的迅速形成和壮大,导致区际分工的进一步调整和区域经济格局的进一步重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发展更加迅速。目前,全球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已有100多个,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这些区域经济组织已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地区。国内的区域一体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地区、粤港澳地区等区域经济联合体已见雏形。各个区域经济组织内部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一系列旨在推进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上也进行了深入的协调。这实质上是全球化制度在区域范围内的具体表现。区域一体化特征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对最终实现全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衡增长模式,投资重点开始集中在了经济效益好、见效快的地区,充分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的空前高涨,增强了区域经济自组织和发展能力,宏观整体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高。同时,也伴随着发展空间比例失调,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目前,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态势,造成三大地带经济总量的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种区际间差距的加大,严重影响了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与平衡。经济落后地区财政更加困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所需资金更加短缺,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个别地区甚至陷入不可持续的恶性的循环。
(2).忽视资源环境约束条件,弱化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区域经济自组织的积极性,一方面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地方政府追求和保护地方利益的问题。发达地区为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落后地区为一步跨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竞相在加工工业等少数几个利润大、周期短的相同领域展开激烈竞争,盲目引进、盲目配套、重复建设,区际分工弱化,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严重。这种忽视区域资源环境约束条件的做法,必然导致资源不能优化配置,整体生产要素效率和经济效益下降,弱化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3).区域之间摩擦加剧
在给地方放权让利的同时,没有及时建立约束这些权力和利益的有效机制,造成地方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未能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出现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的“以邻为壑”,争夺原材料的“资源大战”等。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使区域可持续发展处于“囚徒困境”的边缘。
(4).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地方的主动性不高
中央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区域层面上经常不能正确地贯彻、落实,造成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区域变异和偏差。同时,地方政府经常寻找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空隙来谋求地方利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在区域中经常出现扭曲和作用失效。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1).环境影响公式
艾里奇和康芒纳(1971)最早进行了环境与发展的定性和定量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环境影响公式:I = PAT。式中,I(impact)为发展而产生的对资源环境的压力;P(population)为人口数量;A(affluence)为人均资源消耗水平T(technology)为现有技术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环境影响公式指出,人类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主要影响因子是人口数量、消费水平和技术能力。人口增长、消费增长和技术能力不足,都会增加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压力。环境影响公式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上,阐述了传统发展模式导致环境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改变发展方向的政策意义,为可持续发展理论转化为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和途径。根据环境影响公式的三个因子的变动情况可以具体地判断发展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康芒纳对美国1946年以来污染增长原因进行分析后指出:人口增长的对数是污染增长对数的12%~20%;财富增长的对数是污染增长对数的1%~5%;技术因素的对数是污染增长对数的80%~85%。因此,美国大部分急剧增长的污染来自生产技术的变化。这说明了技术变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艾里奇等人认为:每个人的行为都可以对环境影响公式中的三个因子,特别是消费和技术因子产生影响,消费者的集体选择更可以强化这种影响。例如,注重节制生育的责任可以影响人口因子P,多吃蔬菜少吃牛肉或减少能源的使用可以影响资源因子A,驾驶节油汽车可以影响资源因子A和技术因子T。
(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美国的Arrow和Costanza(1996)提出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如图12-1所示。通过环境压力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进一步阐述环境与发展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
①在工业化初期,一般是重化工业阶段和人均GDP低于4000美元之时。由于人口增长、消费增长和粗放的产业技术,环境影响由小增大呈现正的增长,发展的可持续程度不断下降。
②在工业化中后期,一般是有加工业阶段和人均GDP在4000~10000美元之时。由于人口逐渐平衡、消费逐渐平衡和产业技术逐渐集约化,环境影响由正增长逐渐趋于零增长。
③在后工业化时期,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后将出现人口减少、消费软化和产业技术的非物质化,环境影响将由大到小呈现负的增长,从而使发展的可持续程度得到增强。世界银行的Munasinghe(1995)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绘了区域处理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三种不同途径。①不顾忌库兹涅茨曲线原理的途径。这样的工业化增长将会加速环境与资源的恶化,导致发展的可持续程度迅速下降, 资源环境退化的峰值不断攀高,甚至超出生态不可逆的阈值。②考虑库兹涅茨曲线原理的途径,避免增加资源环境退化的速度和峰值。这样的工业化进程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推进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无害化的技术和政策措施。③对区域资源环境影响较小的库兹涅茨曲线途径。这样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在区域人口、消费、技术、政策等进行全面社会变革的条件下取得的,对区域资源环境的破坏可降至最低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得到大幅提高。
2.区域未来环境与发展关系的三种展望(1).传统发展模式
传统发展模式的基本纲要是:区域经济一如既往地继续增长,同时采取污染控制措施来缓解环境压力。如果以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设环境影响公式I=PAT中的人均资源消耗水平A为1990年基数的5~10倍,人口P为1990年的2~4倍, 技术对环境的破坏程度T是1990年的1~2倍,则这种模式的发展产生的环境压力将是1990年水平的10~80倍,所导致的环境压力的增加是惊人的。如果以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仍然以1990年为基准,A为3.05~6.1倍,P为1.64倍,T为50%,则这种模式的发展产生的环境压力I为2.5~5.0倍,所导致的环境压力的增加仍然较高。可见,传统发展模式下,即使采取污染控制措施,仍无法有效缓解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2).技术推进模式
技术推进指的是在保持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技术变革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保证环境压力的增加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技术推进模式所依靠的主要是技术层面的改进与提升,这要比仅仅采取污染控制措施高出一个档次。以1990年为基准,通过技术变革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使T =0.2 %(洛文斯《四倍跃进》),A 为3倍, P为2倍。这种发展模式的结果是环境压力I=1.2%。此时,应该是不会产生不可逆的环境破坏的问题,但是这种模式对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技术变革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技术推进模式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的重要意义,应该让技术因素发挥尽可能大的生态效率。这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尤为重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则和思路提出的。
(3).全面变革模式
全面变革是指在区域人口、生产、消费等各个领域进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变革,全面变革模式是涉及可持续发展的所有层面的整体的模式转变。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米斯都《超越极限》,1992),以1990年为基准,当A=40%,P为1.54倍,T=10%时,发展对环境的影响I是1990年的6%。这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一个理想方案。3.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1).区域振兴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压力环境影响公式指出,人类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主要影响因子是人口数量、消费水平和技术能力。从三大影响因子的分析可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果沿着现行的传统型轨道前进,未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势必将不断增大。从人口总量来看,未来我国全区域的人口仍将呈刚性增长。2020年人口接近15亿后才可能基本稳定下来,然后逐渐下降。届时,人口要比现在至少多出2亿人。同时,现代化进程在客观上要求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城市人口规模将迅速扩大,即至少要有足够的城市人口增量来实现城市化。这两方面都将导致对区域资源环境的需求增大。2000年我国人口的36%被划归为城市人口,另外在许多大城市约有20%的临时的国内移民。与此同时,世界上发达地区的11.9亿人口中有75.4%为城市人口;不发达地区的48.7亿人口中有40.4%为城市人口。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人口与城市化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区域,尤其是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会更强。从消费水平上看,按照小康发展目标,人均GDP到2010年要达到12777元, 到2020年要达到23851元。假定区域一直保持年平均5%~7%的经济增长率, 到2030年时人均GDP将可能达到34000元,即4000美元左右。按惯例,即使达到人均4000美元的GDP水平,区域社会经济仍将基本上是以物质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根据环境影响公式的计算,区域人口以物质性消费为基本构成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至少增加3倍,与上述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相结合,未来30年对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压力将至少达到现在的4~5倍。从技术和体制上看,以目前区域对集约化技术的常规式应用和累进式促进的进展,恐怕难以切实应对区域消费水平和人口对资源环境需求压力的迅速增加。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制度和其他领域绿色变革方面的欠缺,也制约了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技术能力和体制能力影响作用的发挥。
(2).降低区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对我国未来发展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变化情况,近年来有两种较有代表性的展望。
①较为保守的估计
牛文元(1999)认为,我国的环境与发展曲线需要到2050年以后才会出现转折。其主要观点是,中国必须经历人口的零增长(2030年后达到)和资源能源消费的零增长(2040年后达到)两个过程,最终达至生态环境退化的零增长之后,才能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发生转折,进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较为乐观的估计认为我国在2010年左右可以改变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战略措施适当,应该有可能尽早使区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发生转折。
(3).主动型的战略思路
协调解决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的方法应该是:不局限于片面地就资源环境而论资源环境,通过区域发展模式的变革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整合性的考量, 以主动的姿态去面对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强调更多地改变现存发展模式中的不可持续方面,善于从各个方面避免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向双赢式战略的转变。
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1)科学的发展理念
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科学的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发展,也称为新的发展三角形,体现了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跨越。对我国的区域发展而言,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当然是发展。不发展就不能改变区域经济社会落后的面貌,而且落后状况本身也会产生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大部分区域在生态环境方面是先天比较脆弱的,其有效的生态空间更是有限。由于近代以来人口增长的压力,生态破坏和退化不断加重。许多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在计划经济年代同时又是跃进式失调增长和发展决策失误的重灾区,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和环境污染更为加剧,支撑发展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因此,在21世纪新的区域发展进程中,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非常重要,这是选择科学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前提。为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还应该上升到世界观的层面,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对应的公平的发展伦理,从而使新的科学发展理念能够内在化为区域社会成员的基本意识,指导人们的选择和行动。当每一个局部主体在发展中都追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时,这样发展的结果很可能是整体和长远的发展利益遭到破坏;当每个局部主体都从整体和长远的利益来考虑,适当地节制各自对利益最大化的欲求,则发展的结果反而是每个局部主体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回报。(2).成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①人口对策。人口对策的基本精神是节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根据土地承载力研究提供的数据,我国区域要实现未来的人口控制指标还有一定难度,而且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需要加大提高人口素质工作的力度。在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口素质普遍提高的重要性。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将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本,有效地减少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人对环境的正面影响。因此,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应该成为区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②资源对策。资源对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节约强调的是在源头上减少资源的使用数量, 在发展中尽可能地推行节约资源和减资源化。高效利用强调的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我国单位GNP的能耗是日本的11倍多,是美国的4.5倍,是印度的2.5倍。这说明我国的差距很大,同时也说明改进、提高的余地很大。在当前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节约资源措施的潜力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程度也会较大。
③环境对策。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从源头上主动地预防环境问题对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中,环境保护只是服务于增长目标的工具, 必然导致边发展、边污染、边破坏,结果往往是破坏多治理少、破坏程度超过发展程度、局部有所改善而整体恶化。根据《中国生态问题报告》的分析,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水平约占GNP的14%,已接近国际上通行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占GNP年均损失范围8%~15%的最高点。即使从传统发展模式的角度看, 我国当前的发展都是环境代价相当大的。我国区域的工业化发展与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工业化进程的基础条件有很大不同,我国没有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时拥有的较为丰富的生态环境容量, 同时也不具备发达国家目前所拥有的资金技术条件。因此,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必须避开西方传统发展模式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以尽可能少的环境代价实现区域的发展和振兴。
④减资源型的经济体系。减资源型的经济体系的突出特征是从经济机制上贯彻节约和高效地使用资源的原则,形成与高度消耗资源的传统经济系统不同的资源组合与配置方式。⑤绿色导向的科技能力。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持。因此,以绿色为导向的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和支撑。绿色导向的科学技术体系应该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建构: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大多数高新技术具有高效低耗的特点,比如信息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等,发展高新技术不仅可以从高效低耗方面改造传统产业,而且高新技术本身的产业化也能够有效地降低区域发展进程中产业序列演进的资源环境代价。b研发适合国情、区情的适用技术发达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结构不一定适用于我国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振兴。我们必须研究、开发和引进与本地区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技术。c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技术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是人类遵循自然界的生态原理对技术结构发展的一次变革,它不同于传统的生产技术和消费技术,是通过把生产和生活废弃物还原利用或妥当处置,将传统工业过程生态化的一种技术。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中意义能与高新技术相提并论的重要内容,许多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本身就是高新技术。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是区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能高度融合资源环境与发展,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都有贡献的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⑥共识的社会机制。政府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身体力行是有效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基本保障。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不够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也不够高,尚不具备类似于发达国家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内生性地产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社会基础。因此,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各级领导者能理解和领会其中的实质和内涵,充分认识到区域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和本地区发展的深刻意义,发挥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带动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⑦企业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在发展上,企业是区域发展的经济细胞。只有企业做到了内部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的协调和统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才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保证。企业应该合理地追求经济利润,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同时要约束自己的外部不经济影响,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一个突出特色是在市场经济并不壮大和成熟的条件下与市场经济建设同时进行。这给可持续发展中的我国企业提出了更富有挑战性的要求。一方面,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绿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必须寻求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之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今天面对的资源环境条件远不及发达国家企业在其发展之初的条件。我国企业只有现在就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考虑, 强调技术创新,加强现代化经营管理,通过现代化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在减少负面外部影响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真正提高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
⑧社会公众参与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以社会公众参与为主要特征的群众基础。社会公众参与的群众基础一旦建立并发展壮大,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由下而上的、自然滋生的、内生性的持久动力。政府应该展开有规模、有力度、全民性、经常性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宣传教育,把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热爱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机地融合。对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而言,人民的精神状态、民族意识、群体观念、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社会目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等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社会公众参与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公众参与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a自我约束行动。社会个人或团体在控制人口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自我约束行动。b信息公开。使公众能够基于更充分的信息作出选择,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c公众听证制度。在涉及资源环境的重大决策时要进行公众听证。这不仅能提高决策的合理性,而且能借此有效地促进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d尝试以公众参与的方式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
第三篇: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
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 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要点
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平衡的区域内,在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很高的态势下,在城市开发度达到中期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状况时,必须及时地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实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流之中。这一转折的特点是,在不降低城市生产力的前提下,降低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减少贫富差异,推进社会公平,补助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城市对农村的转移财政支付力度,从政策导向、物质扶持、资金倾向、项目带动等对农村实施全方位的反哺。我国在2003年,已经达到了人均GDPl000美元的水平,工业化水平也已经达到了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已经平均高达1:3.0以上,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都处于较高的数值,因此我国城市化战略进程进入了第二个转折期,即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今后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流。
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对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城市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了解我国城市化50年的状况,明确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借鉴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发展中的经验,探索新时期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的选择、战略形态的转变以及发展动力的提升,由此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中国城市体系,寻求引领国家财富台阶式增长的制高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战略机遇期的总任务和发展总方向的把握,必须回答七个严肃的问题:(1)如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2)城市发展方向是否仍然依照传统式的单极扩大?(3)如何改变城乡分离、城际分离、地方保护、恶性竞争的弊病?(4)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效克服二元结构的社会矛盾?(5)如何消除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如何构建生态城市和绿色人居?(6)如何扩大城市就业,创造可持续的就业机会?(7)怎样实现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上七大问题的统一解决,只有明确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并通过城市化发展形态的革命性变革,即由原先的单极式城市扩张转变为组团式城市群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培育,一举克服传统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病,真正做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取高额“发展红利”、降低发展总成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才能达到社会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状况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许多国外学者都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统计数字表明,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明显加速是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中国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仍然过于偏小。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种局面,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实力提高与国家竞争力增强的“巨大瓶颈”。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尤其是寻求城市化战略的进一步提升,缓解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社会公平的二元结构矛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约束“瓶颈”,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五、中国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0%提高到75%左右。这就意味着只有每年平均增加约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万—1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在急剧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以下的挑战:(1)城市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2)城市对能源和资源的超常规利用。(3)加速城市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 向右侧移动的良性逆转。(4)促进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5)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6)加速克服“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7)城市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8)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六、城市化是解决“_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国家投入了巨大的力量,从政策到资金,对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但是就其整体性解决的目标而言,目前仍有很大的距离。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的到底在哪里?我们认为,中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的一个要点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大量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唯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大力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最终完成。一旦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达到市场化要求的成本阈值,此时农业土地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才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有了大幅度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的进步,至此,中国“三农”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才能得以彻底解决。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乡体系,是解决中国“大城市能力不大、中城市经济不活、小城市实力不强、小城镇总体不优”的根本战略举措,由此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七、中国城市化已经走出四大误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健康实施,已经走出认识上的四大“误区”:误区之一:认为城市的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下,形
成“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误区之二: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成与完善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正确选择。误区之三: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必须考虑到自然基础的差异、地理区位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对于城市格局与结构的影响。应充分认识到城市宏观布局在三维模型中(时间、空间、速度)必然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必须认识“以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均衡,换取实现社会公平程度的相对均衡”这个基本道理。误区之四: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必然拉大城乡差距,造成更大程度的贫富差异,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程度。事实上,只要严格把握城市发展两大转折的要点并实施城市补偿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大力推进乡村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上述误区必定可以得到很好的克服。
八、中国应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社会先进生产力体现的平台,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的国际竞争力。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世界银行认为:国家的GDP达到1万亿美元是一个标志性台阶,意味着财富积累将步入新的航道。与国际已有的经历相对照:美国的GDP总量在1970年达到1万亿美元,在10年后的1980年,GDP总量达到2.7万亿美元;日本的GDP总量在1978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在其后的10年中GDP总量达到2.4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在2000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依照国家规划在其后的10年(即2010年)预计GDP再增加1万亿美元。为什么美国用了10年的时间使得GDP增长了1.7万亿美元,日本增长了1.4万亿美元,中国分别比它们少增长0.7万亿至0.4万亿美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注意到美国当时的城市化率达到81.5%,日本的城市化率超过64.5%,而中国在2000年的城市化率仅为36%时,也许可以更深一层地认识到城市化率的不同所导致的社会财富集聚能力的差异。因此,在21世纪的头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的城市化步伐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消除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中国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成为激发新一轮财富充分涌流的载体。
九、中国城市化的高端平台:三大组团式城市群组团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空间镶嵌体系,体现出“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的城市发展的高级演替形态。在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间相互补充的城市立体网络,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从而分享尽可能高的“发展红利”,完整实现“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公平”三者在内涵上的统一。城市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其空间形态的演进,具有明显的特征:城市的点状表征:0维模式(传统城市中心,强调集聚性,容易产生城市病)。城市的线状表征:1维模式(沿江沿路城市带,强调通达性,腹地相对狭小)。城市的面状表征:2维模式(城市群,强调网络性,功能相对不对称)。城市的体状表征:3维模式(组团式城市群,强调等级、有序、互补和立体协调性,最大限度获取“发展红利”)。而大力培育组团式城市群,既是中国城市化战略进程的跃升,也是中国新一轮财富涌流的高端载体,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城乡区域一体化的必然举措。今后中国必须首先坚持发展三大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组团式大城市集群,打造中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主力与经济增长能力的“航母”。国家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必然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城市体系,以寻求资源利用的空间最大“整合交集”为根本出发点,让发展红利得到充分体现。组团式城市群发展模式的战略突破主要表现为:(1)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的单极化扩张。(2)形成了以大、中、小城市相协调为特征的区域镶嵌体系。(3)建立了以地缘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城际战略联盟。
(4)构筑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城市等级系列集合。(5)实现了效率最大化的城市结构在区域中的逻辑充填。(6)充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的城乡时空耦合。(7)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文明典范。用组团式城市群代替单一城市扩张:经济上可以取得台阶式的提升;社会上可加速消
除二元结构;生态上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文化上便于多样性的充分交融;系统上形成等级有序的效率体系。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美国三大城市群、日本三大城市群与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全国的经济贡献率有着较大差异,表明了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国家GDP的贡献率在目前仍比较偏低。如果按国家首位城市比较:美国纽约的GDP,占全美国的GDP总量的24%,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4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7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87倍。日本东京的GDP,占整个日本GDP总量的26%,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2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0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37倍。英国伦敦的GDP,占整个英国GDP总量的22%,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5.5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9.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10.5倍。法国巴黎的GDP,占整个法国GDP总量的18%,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4.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7.2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7.9倍。韩国汉城的GDP,占整个韩国GDP总量的26%,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1.9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3.8倍。上海的GDP总量是美国纽约GDP总量的1/40。上海的GDP总量是日本东京GDP总量的1/20。上海的GDP总量是英国伦敦GDP总量的1/6。上海的GDP总量是法国巴黎GDP总量的1/4。上海的GDP总量是中国香港GDP总量的1/3。上海的GDP总量是韩国汉城GDP总量的1/2。中国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偏小,尤其是大城市群集聚财富能力偏低和贡献偏小的现象,已经到了必须认真考虑的时候了。
十、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设计中国城市化战略设计必须突出“三维分布”制高点:(1)培育三大组团式城市群(面)。珠江三角组团式城市群;长江三角组团式城市群;京津环渤海组团式城市群。(2)创建七大城市带(线)。沿长江城市带;沿京广铁路城市带;哈长沈大城市带;济青烟威城市带;绵德成渝沿线城市带;长株潭城市带;海峡西岸城市带。(3)发展若干中心城市圈(点)。未来中国城市化战略制高点一旦成熟与完备后,在国土面积只占全国8%的总面积上,将容纳全国人口的55%(平均人口密度1600人/平方公里,不高于世界大城市带的平均人口密度),将有全国GDP的80%,将有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0%,将有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5%在上述地域中生成。这样中国其他广大地区的“发展压力”才会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十一、三大组团式城市群是获取“发展红利”的最佳载体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展的整体表现呈现出“点状拉动”的经济增长形态。以4个经济特区为起始,紧接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近5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0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上海浦东、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陕西杨陵等,努力发挥点状突破的带动作用,起到了窗口、辐射和示范作用,成为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引领国民经济在20多年的时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经济总量提前翻两番,为21世纪整体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奠定了重要基础。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平台,必须注入全新的动力源。十分明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红利”的支撑,从农村改革、对外开放、生产关系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一直到全面的制度创新,给经济的快速成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这种动力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仍然是根本性的依托。同时,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已经具备了从“发展红利”中索取的成熟条件。所谓发展红利是指“一个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由于空间结构、网络结构、产业结构、人力结构和营销结构的趋优调整,区域发展在等级、有序、互补、高效的整合中所获取的额外收益和潜在收益的总和,即区域整合之后所带来的发展潜力与整合之前的现状能力之差”。事实证明,当经济主体从一个低级平台向一个高级平台整合时,生产力要素的组合趋好、资源配置趋优、专业化分工趋强、发展成本趋低,发展红利的“自发”获取将呈非线性增长。例如从地级向省级规模整合时,发展红利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倍;但从省级规模向跨省规模整合时,发展红利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0倍。以上规律告诉我们:人类长期以来一直追求在全世界筹划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其最高
理想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发展红利,而组团式城市群则是目
前得到发展红利的最有效途径。发展红利的大小反映了以下七类区域优化的综合结果:(1)区域整合的规模与程度。(2)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程度。(3)产业链布局的合理程度。&nb
p;(4)发展成本的降低程度。(5)大、中、小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程度。(6)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程度。(7)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三大组团式城市群的发展红利初步估算如下:珠江三角洲约
提升GDPI.8个百分点,相当于21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长江三角洲约提升GDP2.2个百分点,相当于2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京津环渤海约提升GDPI.3个百分点,相当于1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发育成熟后,所获,取的发展红利平均约为6400亿元(2001年不变价)。
十二、中国城市化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城市化必须支付社会成本。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户口和身份的转变,更本质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与手段的升级。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亿~11亿,依照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1个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人,“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人,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人(2000年不变价格)。在现有城市人口的基础上,未来50年期间中国约增加6亿—7亿城市人口,城市化所需的社会总成本达到15万亿”16万亿元(相当于1.8万亿—2.0万亿美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这个数量是2000年GDP总量的2倍。在未来50年期间,平均每年支付城市化成本约为3000亿~3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0年全年GDP总量的4%左右。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发展成本的高低,与城市的经济实力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经济实力越强,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财富集聚能力越强,城市发展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加速中国城市化步伐,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这是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群引发经济社会变革组团式城市群的构建,既有空间布局上的整体思考,又有产业布局上的合理调配,以达到组团式城市群在结构上与功能上的完善,以此去获取“发展红利”。即从知识互补、人力互补、技术互补、产业互补和设施互补中,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网络,最终享受发展红利为区域带来的整体效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构建组团式城市群过程中,必须逐步实现三类经济社会的根本转变。l.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解决城市化成本的基本出路。在未纳入组团式城市群范围时,土地是作为第一产业(以绿色植物作为初始生产力的存在形态)的载体而存在,其基本属性是作为资源,加上其他自然投入(如水、太阳光)和劳动力投入,形成了农业的初始生产力。当土地纳入到组团式城市群之后,其功能形态和使用价值将会发生根本变化,从原先以生产农作物为主转变为高资本型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2.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培育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城市化进程中一要在数量上将农民转变为市民,二要将农民的素质与积聚财富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将庞大的人口资源迅速转变为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本,是建设组团式城市群的本质要务。3.促进民间储蓄向民间银行的转变:逐步走向扩大“内投”的稳健方向现在我国的民间储蓄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与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大致相当,加上固定资产的占有,民间财富已经达到一个十分可观的地步,如何积极稳妥地将这个庞大的资本释放出来,转变为逐渐制衡外部投资额的程度,是推行城市化进程中扩大生产、解决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全面纳入市场体系的重要步骤。
十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七原则研究报告拟订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七原则:(1)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规模、等级、互补、共生及其在国土空间布局中表达出的有序充填(空间谱);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结构、功能、协同、进化及其在时间序列识别上表现出的整体协调系统(时间谱)。(2)在城市系统的内部结构中,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增长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等构成了城市综合体的等级性、共轭性、异质性、多样性。(3)在城市系统的外部结构中,通过城乡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资金流等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特别是通过城乡的物质代谢过程、能量传递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优化配置过程,去培育区域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4)在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既要考虑区域承载力对于城市需求的制约,又要考虑城市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扩散力、带动力。只有当一个城市向乡村的索取被该城市对乡村的回馈相平衡时,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才是健康的与合理的。(5)宏观监控城市发展的“动力表征”、城市内涵的“质量表征”和城市状态的“公平表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基本依据。上述三种表征的定量化,共同构成了城市化进程中质量的统一判别,并以此作为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评价基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6)国家城市化的数量规模与空间布局应当有一个战略性的突破:建立以高密度为特征的三大城市区(群);建立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七大城市带,建立以区域发展中心为特征的几十个城市圈,分别从“面、线、点”的有机组合,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军,完成中国城
市化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上述的城市化战略空间布局,将充分发挥城市集群“发展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市场竞争力和生产集约能力高、综合„成本—收益‟指数高、积聚国民财富能力高、能加速实现社会公平等优势。”(7)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国家城市化战略设计的着力点在于持续培育城市的竞争力,通过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积极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经济全球化已成历史潮流,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城市发展已经纳入世界城市化进程。这就意味着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使用同一游戏规则,即在 更广泛的领域里接受全球化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迅速提升城市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切实提高我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
十五、关于中国城市样本选择的说明本报告选择全国一些主要城市作为评价对象(暂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有关城市),其中包括:(1)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36个):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拉萨、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在这36个城市中有:直辖市4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副省级城市(包括省会城市)15个,分别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地级省会城市17个,分别是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合肥、福州、南昌、郑州、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2)沿海开放城市和港口城市(9个):秦皇岛、连云港、烟台、威海、汕头、湛江、珠海、北海、南通。(3)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2个):大庆、包头。(4)特别选择的城市(4个):唐山、无锡、苏州、温州。(5)拉萨由于统计数据缺乏暂未列入统计分析范畴。(6)本报告由于资料口径原因暂未包括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省有关城市。(7)本报告评价的结果仅限于以上所列城市的比较。本报告的一些基本观点,参考了2002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由同一研究组所做出的结论,并且在科学发展观统帅下,对当时的认识做了相应的提高和修正,在此一并说明。(未完待续)
第四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自学考核要求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自学教材
指定教材:《区域可持续发展》,罗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二、对于考核的若干要求
(一)考试方式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考试采用课程论文方式,即根据本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结合某区域经济发展,对该区域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成绩按100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二)考核标准
(1)论文选题具有现实意义,文章结构安排合理,具有逻辑性。(10分)
(2)论文写作规范,引注正确。(5分)
(3)论文条理清晰,论证有力。(15分)
(4)文章资料翔实,真实可靠。(15分)
(5)文章理论阐述全面,能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5分)
(6)文章能够围绕主题合理论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分析问题透彻。(20分)
(7)文章富有创新性,能够提出新的观点。(10分)
(三)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题目字体字号:三号宋体居中
一级标题:小四宋体
二级标题:五号宋体
正文:五号宋体 1.25倍行距
中文摘要:300-500字以上。
正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页面设计:左、右边距2.5cm,上下2.5 cm。
(四)参考论文题目:
1.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2.浅析我国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问题与措施
4.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5.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障问题探析
6.生态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7.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与实践
8.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创新
9.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
10.中西部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
第五篇:发展循环经济全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全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沿滩”再探
自贡市沿滩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张文华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高工
在中共自贡第十一届代表大会上,市委书记雷洪金代表新一届市委,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建设“产业自贡”、“生态自贡”、“文化自贡”、“创新自贡”、“幸福自贡”的战斗号令,令人振奋。描绘的幸福蓝图,令人向往。而这一幸福蓝图的实现,则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作为“五个自贡”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滩区,在建设“五个自贡”过程中,我们应做些什么,特别在建设“生态自贡”方面,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就这一命题作一再探,意在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何为生态宜居地,笔者认为,按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立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生态沿滩应满足以下标准:(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镇和农村居住地,城镇结构合理,功能协调;(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3)采用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7)
—1—
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对照以上8条标准,我们沿滩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科学编制生态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的总纲,是建设生态城乡的前提和基础,编制生态城乡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规划指标体系。
(二)把清山绿水还给城乡居民
建设生态城乡的最关键的两个标准是“水清天蓝”,让老百姓觉得安全,让人们安全的喝水、安全的呼吸,这一点对人们至关重要。
而流经我区的釜溪河和我区的13个乡镇自来水厂所取原水无一达到国家饮用原水标准(地表III类水)。饮用水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笔者认为,我区要想让群众喝上安全的饮用原水,急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区管小I型水库管理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发放。目前我区尚有11名管理人员靠区管5个小I型水库对外承包发放工资(一半),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乡镇居民永远喝不上放心(达标)水,因为只要一天不解决水库对外承包问题,一天就解决不了肥水养鱼问题。
2、集水区域内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生物治虫技术,减轻面污染对饮用原水污染压力。
3、所有库区实施人工湿地工程,从源头开始净化水质。—2—
4、集水区域内大力发展循环养殖(肉牛、肉兔、肉羊、蛋(肉)鸡等),极大减轻养殖业对水环境的污染压力。这样做可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①净化了环境;②增加了农民收入。仅以养牛、养猪为例,养成一头肉牛,采用循环养殖技术,每头牛一年可增收500元,一吨猪粪采用循环养殖技术后可增收400—600元。
5、在釜溪河沿滩段采取生物净化技术对其进行达标治理。
(三)对现有公路进行拓宽或增设会车点
目前我区的乡村公路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初步解决了出行难问题,但跟发达的东部地区比,尚存在不少差距,行走在乡村公路上使人提心吊胆。如对方来一中巴车,不知如何会车,仅以沿滩到仙市镇为例,走一趟途中会车不下6—8次。每会车一次,担惊受怕一次,不是收回后视镜,就是后退找避让点,无一点幸福感可言,因此,对现有的乡村公路改造,应早日提上为民办实事的日程。
(四)加大对民众的技术培训和科普力度,增强民众执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自觉性
城乡居民素质提高是“生态城乡”的指标之一,所谓素质高,指在该城乡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计生),人们受到良好的教育,科技事业比较发达并且能够有力、持续地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事业的发展。
而计划生育乃我国之基本国策,亦是我区的重要工作之一。回顾我区过去的实践,计划生育工作在广大农村仍任重道远,需
—3—
加大宣传力度和行政措施,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据笔者下乡调查获悉,我区的面上科普和有针对性的培训,有待加强和重视。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特别显现,如富全镇余洋夫妇、兴隆余平等,原外出打拼十几年,积累了十几乃几十万资金,本想回乡发展养殖业(零排放养猪),由于缺少技术和指导,辛苦支撑两年后,只好再次走上离乡背井的打工之路。再者,今年8月份,我市代富士康招收的300多名农民工,送到成都后220多名不合格被遗返自贡。上述两例说明,加强对全区农民素质提高的培训力度迫在眉睫。
(五)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釜溪河是自贡的母亲河,又是历史上自贡井盐出川的大通道之一,在对釜溪河的开发利用和整治上,做足“盐”文章,把仙市古镇的旅游开发与釜溪河的开发利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路上走的(纤夫)、水中行的(乘古盐船游玩)、庙里拜的(沿途古庙)、塘中钓的(健康鱼)、农家乐里吃的(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一条龙服务,将釜溪河蕴育的中国书生宋育仁纪念馆建成,将他的事迹展示在世人面前,激励新沿滩人,身在沿滩,胸怀世界。
(六)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循环养殖技术,向废弃物要效益,还全区人民绿山青水
资源高效利用是生态城乡的又一显著标志之一。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所有原材料和能源需得到最合理、相对最高效率的利用;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就严格控制废物的产—4—
生;废物一旦产生就必须按设定方案进行回收、再生和再利用。
据初步统计,我区猪、牛、羊、鸡、鸭、鹅养殖所产废弃物—粪便达98万吨,尚不含猪、牛尿14万吨(2011年我区出栏牛2640头、猪16.4万头、羊1.1万头,肉鸡、鸭、鹅464万只,蛋鸡1.03万只),其中牛粪2.8万吨堆放在露天污染环境,猪、鸡粪一半粗放利用(直接用来肥水养鱼或下田作基肥,一半遗弃在路边地头。如采用微生菌对其除臭发酵,发展蝇蛆、蚯蚓养殖业,进而发展特种水产业和土鸡、鸭养殖业,每吨猪(鸡)粪升值400—600元。每头肉牛所产粪便增值500元。照此估算,我区年产废弃物(猪、羊、鸡、鸭、鹅粪)将增收(2.8亿—4.2亿元),牛粪循环利用后,养殖户可增收132万元。
从以上估算不难看出,对废弃物的利用还是大有作为的,光猪羊鸡鸭粪的循环利用一项(所有废弃物的一半),全区人均增收350—500元。同时极大减轻了因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真可谓一举两得。
以上是笔者的初步设想,具体实施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最后简述一下生态沿滩的实施战略。
城乡生态化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乡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重构,更涉及到发展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我区在自贡市中属郊区,综合实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其他几个市中区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制定我区城乡生态发展战略时,要根据我区区情,以新的生态视角开辟一条沿滩特色
—5—的城乡生态化之路。根据沿滩实际,建议分三步走,即三个阶段。
第一步,起步期。大力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唤起人们对城乡生态化建设的重视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制定行动计划,建立示范工程,为建设阶段作好准备,打好基础。
第二步,发展期。重在逐步调整,改造社会经济结构,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重构和生态恢复,增强城乡共生能力,大力推广示范试点工程,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之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城乡生态化建设的活动中去,加强生态立法与管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对不符合生态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与经济手段。
第三步,成熟期。实现城乡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全面生态化。这一阶段生态城市不是处于“静止”的理想状态,而要自觉地通过各种技术的、行政的和行为诱导的手段实现其动态平衡,持续发展,增强自行组织,自行调节能力。若其正负反馈失衡或自我调控失灵,也会导致衰败。如我区某一城乡统筹示范村的绿化场地因管理不到位造成荒芜即为例证。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大力宣传,典型示范,幸福、生态的新沿滩经全区人民的努力,必将于“十二五”期末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