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自主取餐实施整改活动小结

时间:2019-05-12 00:4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幼儿自主取餐实施整改活动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幼儿自主取餐实施整改活动小结》。

第一篇:培养幼儿自主取餐实施整改活动小结

有关培养幼儿自主取餐研讨活动小结

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本学期9月13日对幼儿进行自主进餐研讨活动。在9月12日下午全体教师进行“支架四”的学习与解读,“支架四”指出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幼儿在进餐时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由教师分餐、儿童等待的进餐方式,转而采取了幼儿自主进餐的形式,利用幼儿园配备的取餐工具以“桌”为单位学习自主取餐。幼儿从“等待用餐”转变成为“自助式用餐”,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自己动手拿餐具、盛饭菜、端碗盘、品尝食用、送餐具、维护卫生等,从而享受、体验自助式午餐的整个过程。现将本学期实施整改进行小结:

1、通过9月13日全园教师研讨怎样科学组织取餐活动和9月12日下午对“支架四”的学习与解读,各班级老师和保育员老师都高度重视幼儿早午点,午餐的自主能力培养,园领导严抓午餐流程活动,及时对两点一餐进行督查。

2、通过本学期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中大班在午餐自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只要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科学地组织午餐环节,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而且有益于班级良好常规建立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篇:幼儿园幼儿自主取餐研讨活动方案及总结

有关培养幼儿自主取餐研讨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幼儿园幼儿的自主进餐能力培养,同时根据教育局春学期保教工作一日督查情况通报我园所存在的问题。特制定次方案:

二、具体措施:

1、研讨活动:怎样科学组织取餐

2、学习解读《指南》“支架四”

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要求:打破“安全”的束缚,用“怎么让孩子更具有自主安全意识”去代替“孩子不安全怎么办”,用课程的思路去解决生活问题:尽量减少教师干预,支持儿童制定自己需要的规则,让儿童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3、进行随时抽查两点一餐并进行督查情况记录

xxxxxxxx幼儿园

二0一x年九月

有关培养幼儿自主取餐研讨活动小结

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本学期9月13日对幼儿进行自主进餐研讨活动。在9月12日下午全体教师进行“支架四”的学习与解读,“支架四”指出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幼儿在进餐时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由教师分餐、儿童等待的进餐方式,转而采取了幼儿自主进餐的形式,利用幼儿园配备的取餐工具以“桌”为单位学习自主取餐。幼儿从“等待用餐”转变成为“自助式用餐”,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自己动手拿餐具、盛饭菜、端碗盘、品尝食用、送餐具、维护卫生等,从而享受、体验自助式午餐的整个过程。现将本学期实施整改进行小结:

1、通过9月13日全园教师研讨怎样科学组织取餐活动和9月12日下午对“支架四”的学习与解读,各班级老师和保育员老师都高度重视幼儿早午点,午餐的自主能力培养,园领导严抓午餐流程活动,及时对两点一餐进行督查。

2、通过本学期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中大班在午餐自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只要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科学地组织午餐环节,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而且有益于班级良好常规建立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篇: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活动小结

2012年秋季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适合中班幼儿的方法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三个法则。

1、情景演示法

对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她们的思维方式依然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在引导孩子建立某一习惯时,仅仅依靠语言的提示往往不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收玩具后,总会发生有孩子晚到自己座位的情况,这时,别的小朋友已经一个挨一个坐好,晚来的自然难以插进去。他就只好站着干着急,已落座的小朋友也不知道主动帮忙。一开始老师口头教给孩子用“请你让一让”或者“把小椅子放在最旁边,然后让小朋友一个一个移位的方法”来解决,可我发现告诉他们方法,当时是解决了,可下一次又会发生同样的情况。于是,改“语言提示”为“情景演示”,让一排孩子来演示遇到这种情景下该怎么解决。有孩子们现场的表演,形象的问题解决过程就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一次、两次、三次,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2、简单清晰法

简单清晰法要求教师在养成幼儿某一习惯时切忌繁琐与多变。老师所提的要求务必要简单,交待时要清楚,这样才能使孩子们较容易握。

3、统一协调法

由于一个班级由两位教师执教,因此,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两位教师的统一与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从幼儿良好习惯的建立到习惯的最终养成,两位教师之间的统一协调必须经过前期讨论,实施期观察,效果沟通三个阶段。

前期讨论是两位教师共同商议制定出班级幼儿需要形成哪些好习惯,形成中教师的指导方法和具体的实施步骤。

实施期观察是两位教师从不同视角观察幼儿在形成习惯中的一些表现并及时做好交流。

最后的效果沟通,两位教师或者是分享指导策略成功的喜悦,或者提出更可行,更有效的计划。通过两位教师步调一致的引导,孩子们的习惯养成将更为顺利。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进行一日幼儿园活动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伴随幼儿逐步成长并能让孩子终生受益的品质。又因为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所以教师要时时刻刻做有心人,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环境与氛围,并用自己的行为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让孩子们健康而快乐的成长。

2013年春季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幼儿教育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至关重要,如果给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受益一生,否则遗恨终生。因此我们根据保教精神,今后要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发展,为使其有章可循,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特将这一阶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结合活动课的科学安排,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保教活动中从小事做起,逐步教育孩子把使用的东西放回原处,如幼儿在玩完玩具后要将其放回原处,凳子不坐了将其推到桌子底下……通过做一些琐碎的事情,根据教师的要求逐步教育孩子“总是把东西放回到原来的地方”。

二、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结合每个孩子不同的生活方式,引导孩子把使用过的东西、玩具等摆放整齐,教育孩子帮助老师或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摆桌凳、收拾碗筷、擦桌子、扫地、洗手绢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养成收拾东西的习惯。

三、正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洗手、洗脸、穿衣服、穿鞋袜,自己整理书包、玩具等,在教师的知道下做这些事情,逐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造就了许多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行为规范的典范人物,在保育活动中我们向幼儿宣讲模范事迹,英雄任务的童年故事,启发教育幼儿学习英雄,取信于人、说话算数,逐步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对别人负责,不讲空话、大话,逐步养成说了就做的习惯。

2013年7月2日

陈秋帆 肖婷

2013年秋季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6岁的孩子各种行为尚未定型,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完美的教育从来都是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培养的。行为习惯包括许多内容,如礼仪教育、劳动、生活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等。由于现在的幼儿在家庭中地位发生了变化,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表现为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幼儿园老师经常会发现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在幼儿园里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例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

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其表现是在课程领域里实现多种经验的整合;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上追求家长与教师的伙伴关系,合作关系。要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取得对幼儿的最佳教育效果,一方面幼儿园必需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了解幼儿园教学与游戏的目的、内容及方法,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吸引家长的关注和参与,使家长重视幼教;另一方面,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做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园一体化教育中,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其中幼儿园应采取主动,充分调动家长这一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让家长成为教师的伙伴,把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延伸到家庭,使幼儿的学习经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巩固和强化。因此,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中,今学期我街道制定以下计划:

1、制定家园联系表

家园联系表的作用是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设立的具体内容为8个:早起早睡;有礼貌;独立进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晚刷牙;爱劳动;不挑食,不挑穿;爱护、收拾玩具。每项文字边上有图示,便于家长与幼儿共同评价,日期为星期一~星期日,用标记表示幼儿的表现情况,好★中△差╳,在备注一栏里,写写今天幼儿在家做的好人好事,讲讲有趣的事情,或根据幼儿自己的表现,增添项目,家长坚持每天给予认真的记录,每周的情况在周五下午总结,经过老师认真细致的整理和统计工作。对在某些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幼儿,老师在集体中进行表扬,并作为“评选学园四星”的标准。设置“小红花园地”,如午睡小红花,进餐小红花,讲卫生、爱劳动小红花,比一比谁的红花多,谁的进步大。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愿望,抓住时机,多采用正面教育,鼓励幼儿的进步。例如:某某小朋友原来在家里不做事,依赖性强,有了家园联系表后,在家里变得勤快多了,几月几日妈妈在备注栏里记下这样一段话:某某今天学会了自己系鞋带,既认真又耐心,系出的鞋带非常好”。家长们都说自从有了这个表后,孩子们变得懂得听话多了,家园联系表就象老师教给家长的神奇法宝,孩子们都一个个变了样。

2、各园设立家教园地家教园地是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专栏,是反映保教工作情况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使双方形成合力,共同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通过“连心桥”、“回音壁”、“请您关注”等栏目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使家长了解、掌握幼儿园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更好地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同时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和要求,通过回音壁传递给老师。从而实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搭建家园一体化教育的桥梁。

3、组织家教沙龙利用家教沙龙组织家长围绕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如:在家庭中如何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通过讨论,使家长知道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是形成高尚情操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忽视这方面教育,事事处处为孩子着想,辛辛苦苦为孩子吃穿,孩子从小只想“人为我取”,不想“我为人用”家长了解到在向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首先应进行自我服务性劳动,教育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洗手绢,也要为别人做一点事。如回家后,幼儿帮助爸爸、妈妈拿拖鞋,帮助爸爸妈妈摆放碗筷等。家教沙龙的内容组织也可以是让有经验的家长谈谈教育幼儿的体会,或者是通过电教手段请家长观看从幼儿礼仪和幼儿行为规范的录像,运用各种形式,使幼儿家长真正了解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究竟有哪些内容,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继续开展《牵手两代》亲子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可以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增添了乐趣。结合主题活动,我们发动家长配合开展 “爸妈松松手,要让孩子露一手”系列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了解爸爸、**的辛苦劳动,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爸爸、妈妈操心,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爸妈做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如:擦桌子,扫地,倒垃圾等。从而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陶冶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丰富幼儿社会交往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变得更爱集体,更爱他人。又如我们开展的“以环保为主题的时装秀”上,以家庭为单位,让家长自己设计服装、道具,自己当评委,融入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这极大地激发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在“献爱心”的活动中,幼儿和家长向灾区损献了书籍、衣物、玩具、食物,铭尔小朋友将两本新书精装本带来了,并在书面上写着“灾区的小朋友,我爱你们”,表达了一股童贞般的爱心,使幼儿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他人,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5、开展家长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全园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几代同堂家长会、座谈式家长会,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家长的需要,向家长系统讲授科学育儿的知识,根据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难题进行咨询,切实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密切家园联系,共同教育好幼儿。传统意义上的家长会总是教师说得多,家长听得多。家长参与性不够,主动性也发挥不出来,很多关于幼儿在家里的个性发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问题没有与幼儿园及时沟通。而以座谈会的形式,就能以家长们关心的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的幼儿行为习惯现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等,进行交流、互动。家长们可以在座谈会上谈论自己的各方面家庭教育困惑,如幼儿怎样在家长指导下养成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还可以介绍自己的成功育儿经验,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幼儿园工作的看法和建议等。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家长真正成为家长会的主人,家长会也真正起到向家长宣传教育新形势新观念,听取家长急需解决的育儿问题,共同探讨教育措施的纽带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取得人生成功的奠基石。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单*幼儿园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老先生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只有家庭与幼儿园的同步协作,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形成紧密的教育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2013年1月4日

何燕 陈小娟

2014年春季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时间飞逝,转眼一学年过去了,孩子们在幼儿园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充实的一年。我们三位老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班中小朋友之间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是通过一学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每个孩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从心里感到欣慰。为了以后能更好的做好工作,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活泼、健康成长。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班级开展工作的保证,在日常教育中,我们注重多途径、多渠道对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我班个别幼儿任性,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与同伴活动时常常会发生争执,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措施:首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通过“好伙伴”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懂得我班全体小朋友都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有好玩的玩具一起玩,好吃的东西一起分享,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并抓实例引导幼儿分析:他们为什么争吵?争吵时表情动作如何?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以此让幼儿感受争执带来的坏处;再抓个别教育,针对班上有争抢行为突出的个体,如杨哲涵、张家奇等进行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分享行为,如在平时的各类游戏中,通过适时地引导,通过让他们向其他幼儿“借玩具”的形式学习交往技能,从而使他们懂得在别人同意之后,才能拿走玩具;还有树立榜样,通过发小红花、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等手段,激发幼儿改正缺点,争取进步的愿望。通过我们三位老师一年来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孩子们懂道理了、讲文明,渐渐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文明班风。

二、以健康、安全为核心,认真细心地做好保育工作

中班幼儿年龄尚小,生活独立性还比较差,我们从幼儿的吃、穿、行、睡等方面入手,细心地关怀和照顾好每一位幼儿,做好午餐、午睡管理工作,通过“看谁能得小红花”的评比,让幼儿安静文明进餐,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本学期来很多地方发生手足口病,这种病只在五岁以下幼儿中传播,作为中班幼儿,大多都在四到五岁间,我们更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及卫生教育,向幼儿做好宣传预防手足口病方面的知识教育的同时并在班中做好消毒工作.午睡时我们加强巡视,注意幼儿的冷暖,个别体质弱的孩子(如张文婷、郭泽惠等),午睡时常常会出许多虚汗,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让家长尽可能给幼儿穿便于穿脱的外套,睡前脱起床穿上,不让他们醒来后着凉,能安静入睡。平时注意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发现幼儿咳嗽、发烧,及时与家长联系,请其休息,平时积极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饭后组织幼儿散步,增强幼儿的体质。

在安全工作上,加强安全教育,杜绝安全隐患。小朋友每天做操、游戏、散步及一些活动都要上下楼梯,个别调皮的孩子会做些危险的动作,如在楼梯上跳着走、有的幼儿东看西看,边走边说话等,埋藏着不安全的隐患。于是我们先请小朋友说说走楼梯中的危险有哪些,小朋友说到了 “一步一步跳着走楼梯很危险”、“走楼梯不看前面,东看西看边走边说话很危险”、“走楼梯抢前跑得快很危险。”“走楼梯推来推去、挤来挤去很危险”;接着组织幼儿讨论怎样走楼梯能保护自己、关心小朋友?排队时要一个跟着一个走,不做推、挤、抢前、跳等危险动作。这样做后幼儿主动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健康教育深入到了每个孩子的心中。

本学期在园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能认真、负责、耐心地做好班级日常工作,贯彻“保教合一”的理念,用心去教育孩子,用情去培育孩子,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良好的班级风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把班级工作做得更好。

2014年1月3日

何燕

陈小娟

2014年秋季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对中班幼儿尽早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与教育,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疾病,传染病的发生,以确保幼儿身体健康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在本学期,我园根据班级幼儿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进行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吃东西不挑食,蔬菜水果,各种食物都要吃。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吃东西时不说话细嚼慢咽认真吃,正确的使用筷子,不撒饭粒,不剩饭,吃完了碗里的饭菜再喝汤。用完餐之后的碗筷要放进固定的盆子里,不乱摆。通过培养班级中的绝大多数幼儿都养成了良好的用餐习惯。

2·午睡时,为幼儿盖好被子,不咬被子角,不扯棉絮的线头。脱下来的鞋子要摆在固定位置,衣服放在床角。睡觉时不用被子蒙头,保持良好的睡姿。对于够个别爱咬被子角的幼儿,每天提醒,及时纠正,耐心细致的告诉孩子,咬被子角不卫生,容易生病。午睡时随时巡视幼儿的午睡情况,发现蹬被子的,蒙头的都及时为其盖好被子。很多以前在家中从不午睡的幼儿,这学期都能跟大家一起香香的午睡了。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了自己穿衣服,鞋子,并能扣好扣子,拉好拉链。变得很能干。

3.礼仪方面,会主动打招呼,会根据场合说谢谢,对不起。

2014年12月27日

陈小娟 肖婷

2015年春季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根据《纲要》的要求,我们与家长共同探讨对幼儿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将我们的点滴做法和体会与大家分享,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和帮助。在与家长共同的教育中,我们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改变过去忽视家园共育的问题,从实践中,我们三位老师深切的感受到幼儿教育需要家长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如果得不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协调一致的教育、要求,孩子是很难真正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孩子固然离不开教师的循循善诱,同样也离不开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借此机会,我们将与家长在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些做法,与现场的各位老师进行交流和分享:

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一是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在进行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发放了家长问卷调查表,通过此次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同时了解家长的一些想法及做法,更好的促进家长与教师的教育,提高家长对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方法。第二,召开家长会,互通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帮助家长明确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意义,向家长讲解在培养幼儿习惯方面的内容和要求等。第三,设计了行为习惯的评比表。为了让家长从中了解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和不足,使家长有目的地进行配合教育,我们设计了“好孩子真棒”评比栏,力图改变家长的一些传统的观念和不适宜的方法,注意从正面对孩子加以鼓励、赞扬、引导。孩子的变化让家长非常欣慰。

其次,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方法。如:我们就建议家长为孩子创设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关爱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感受到进餐的愉快,改变了有些家长不注意孩子的进餐环境的行为。比如孩子经常在一种嘈杂、混乱的环境中进餐,常常不愿意吃或被追、逼着,吃家长也不以为然的现象。又如针对孩子以前进餐时容易包饭,挑食等较为普遍的现象。在进餐活动中我班三位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加以教育和引导。我们除了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外,通过情景演示法、经验提取法、交流讨论法、探索操作法等,还不时请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之中,不仅让孩子认识到挑食浪费的害处,还让家长了解和学习了习惯培养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孩子们现在进餐时挑食和浪费现象减少了,身体素质得到改善。取得了幼儿行为习惯教育的实效性。

再次,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为幼儿建立成长档案。在与家长共同商讨适合该幼儿的具体教育措施及方法时,我们采取为幼儿建立成长档案(包括照片、VCD、观察记录表等)的方式,将每个孩子在园的具体行为表现、习惯的养成等现象进行记录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向家长提出教育建议,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如:通过档案袋记录的幼儿行为表现、习惯的养成等现象进行记录和分析,让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表现采取适应的教育方法。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真正达到了家园共育的效果。如我班的周

展旭小朋友,以前对任何活动都没有兴趣,在活动中,表现得好动,倾听习惯差,孩子的自律意识、规则意识都差,需要进一步培养。我们将他的这些表现记录在成长档案中,通过与家长一起分析沟通后,让家长了解到展旭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分析原因,使他的父母知道是因为对他的溺爱和娇宠,什么事情都任由他做而造成的,改变了以前家长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而忽视习惯养成教育的观念。在了解和仔细观察、教育中,我们发现了展旭的一个特点:喜欢别人表扬和鼓励他。于是,我们抓住他的每一点进步进行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不断强化他的好行为,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机率,并将展旭的表现及时告诉家长,请家长在家里也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久而久之,展旭也有了参与活动的规则意识和良好行为。展旭也被小朋友评为是最有进步的小伙伴。

从以上教育效果看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园双方的共同配合。在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我们与家长同样有很多的感触,为我们今后的家园互动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2015年1月3日

肖婷

陈小娟

2015年秋季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本学期,我园继续认真扎实地开展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全园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写好每一篇观察记录,精心准备好每个教育教学活动。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现将本期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了切实在可行的学期研究计划。为本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目标、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本学期我们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研究目标,调整了研究步骤,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组织了“幼儿良好行业习惯养成”教研观摩活动,家长走进幼儿园来观摩活动,使家长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研究工作,开创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

二、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确定了实验班,形成了领导指导、实验班引路、其他班级积极参与的格局

为了研究工作在全园铺开,我们成立了以李园长为组长,戴副园长为副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确立了大

(一)班、大

(二)班、中

(一)班、小

(一)班为实验班,其余班也积极投入到了研究工作当中。李园长经常亲自参加研讨活

动,给予教师们专业性指导;戴副园长全面负责指导教师们开展教研活动,引领教师学习理论知识,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教研组长和实验班的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工作,坚持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幼儿园组织教师每星期召开两次集体研讨,共同讨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慢慢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就形成了全园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形式。

三、从细微处着手,教师的教研工作做得踏踏实实 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的研究工作做得细致、踏实。实验班教师坚持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每个星期组织一个行为养成主题活动,并认真写好活动反思,非实验班教师也坚持每星期写一篇观察记录,每星期组织一个行为养成主题活动,教师们还积极总结经验,写出了有一定水平的经验总结。

四、家园共育,形成合力,为研究工作推波助澜

每个班在开展研究工作时都注意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家访等形式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和家长共同讨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改变幼儿不良行为的策略和方法。为了让家长更加理解和支持我们的研究工作,我们把家长请进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观摩活动向全体家长开放。兰晓英老师的《小剪刀,我爱你》、杨春蓉老师的《危险的火》、梁碧帆老师的《你好,再见》、甄银华老师的《天冷了别冻着》、张建萍老师的《猜猜我有

多爱你》„„从不同的角度培养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虽然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了许多经验,但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课题研究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1、教师们的研究工作浮于表面,缺乏专业性的理论知识,研究水平和文字概括能力还有待加强。

2、“行为习惯养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过于简单,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活动中说教的成分过多,今后要注意寓教于乐,把教育活动组织得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教育意义。

3、在日常工作中,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注意持之以恒,没有把活动中的培养目标延伸到一日常规当中,进行反复训练。

4、“5+2=0”的教育仍然存在,家园联系还有待加强。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观摩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家园协作,尽量避免“5+2=0”的教育,多给家长讲一结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指导家长在家里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2014

2015年秋季中班幼儿礼仪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往的日益增多,人们对礼仪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礼仪是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刚升入中班的我班幼儿,他们积累的还是小班自娱自乐的游戏体验,伴随生理的日益成熟,渴望与伙伴交往游戏的欲望逐渐强烈。但是由于对基本礼仪经验和交往技能的欠缺,存在生活中不知道怎样待人接物、友好相处,交往中更多表现出胆怯、退缩,或因矛盾冲突而埋怨告状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结合《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社会领域提出的:“鼓励幼儿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初步学会轮流、分享、谦让,互助与合作”的培养目标。本学期我们确定了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大胆尝试创设适宜的同伴交往情境,探索适合中班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途径。

一、创设环境,在行为体验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让幼儿体验和感受,在自己的动作中认识世界,会形成更牢固的认知体系,顺应幼儿的兴趣,才能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在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建构自己的经验。良好的礼仪习惯是社会性行为需要给幼儿的道德认知,而更需要经过体验进行行为实践。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为此,我在班内创设了“学好样”这一活动墙面,平时一看到幼儿有好的礼仪习惯,立即拍下来做成好习惯图标贴在教室里,大家都以自己的好习惯标记图能贴在教室里引以为荣,幼儿从快乐、光荣的情感体验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

二、抓住挈机,在移情体验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

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到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运用这样的理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抓住挈机,采取体验法,遵循正面教育原则选用现实情境或创设人为情境,辅之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引导幼儿观察想象,体验感受,想象自己处于别人位置时的感受。从而知道正确的交往方法,处理好相互间发生的纠纷。

中班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为一些小事情小朋友之间很容易发生分歧,甚至纠纷。比如,当幼儿为一件玩具争抢不休时,我则会在一旁观察,把幼儿自己协商解决矛盾的机会还给幼儿,让幼儿通过自身的不友好行为体验到不谦让则游戏会无法进行下去,从而学会共同商量解决出现的矛盾。当幼儿间的矛盾解决后,对于谦让的小朋友我就会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个别礼貌行为较差的幼儿,我就利用移情体验法对其进行个别教育,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有一次早晨,孩子们在户外活动,玩得非常开心。这时,我忽然听到“哇”地一声大哭。原来,那个好动的涵涵把小喆撞倒了,涵这时不以为然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就离开了。看到这一情景,我知道涵只认为自己说声“对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没关系了。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后果。于是,我赶忙叫住了他,并伸手将瑞小朋友轻轻扶起,一边哄着他一边问:“你为什么哭呀?”“疼!”“涵跟你说对不起了,你还疼吗?”我故意奇怪地问。“疼。”喆答道。听了瑞的话,我问涵:“你摔过跟头吗?”涵点点头。“你摔跟头时什么感觉?”涵低头说:“疼。”“那你疼时希望别人怎么办呢?”我问。“揉揉。”他想了想小声说道。然后蹲下去用他的小手给徐喆瑞揉搓,嘴里还说着:“疼不疼?”他这样一来还真见效。刚才还在哭的徐喆瑞竟然有点不好意思了,嘴里说着:“没关系,我不疼了。”看见涵认真地做这件事,我摸着他的头对他说:“你看,光说对不起,瑞还在哭,说明他还疼,还委屈呢。你帮他揉一揉,他的疼痛就减轻了,他也很快地原谅你了。”他点点头。看着他俩又在一起玩耍的背影,我想:教师一定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在处理孩子之间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时,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对他进行移情体验教育,让他想象自己处于别人位置时的感受,让他看到自己的行为给同伴造成的影响,使他能够站在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达歉意,真正理解“对不起”的含义,从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三、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礼仪习惯的培养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促进幼儿认识情感行为的统一。

例如:语言活动《小熊你早》,我们通过故事中的内容,向幼儿讲解礼仪方面的知识。“小熊很有礼貌的,它早上起床的时候,看到别人都说:早上好!小朋友,你们也要向小熊学习哦!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结果,我们班的幼儿通过学习这故事,每天早上都会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孩子们都说:“我也要向小熊一样有礼貌,做一个好孩子!”还有我发现我班幼儿对打电话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喜欢边用手当话筒边假装和同伴说话,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又不知道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加上幼儿打电话也缺乏生活经验,虽然想打电话,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打好电话,因此,我就通过语言游戏“小老鼠打电话”让幼儿体验到打电话的乐趣,知道一些打电话的礼仪,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在美术游戏活动“画‘脸谱’”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面部表情,注意人们喜、怒、哀、惧的不同情感表现,学会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感,尽量用语言与积极的态度表达情感,知道笑着的脸最美丽,要使自己高兴,别人也高兴,大家高兴才是真正的快乐。音乐活动 “好朋友”,让幼儿知道同伴在一起要你帮我,我帮你,这样才是好朋友。

通过了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幼儿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礼仪方面的知识。

四、开展游戏活动,在角色体验中巩固良好的礼仪习惯。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仪教育,并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意义。在游戏中,幼儿为了把游戏玩好,在与同伴交往,与材料交互作用过程中乐意抑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角色游戏。幼儿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要实现角色转换,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经验,从而易习得该角色的行为。为此,我们尽量创造条件开展角色游戏。如:为了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引导幼儿学习说不同的礼貌用语。我们开设了“娃娃菜场”“娃娃水果店”游戏,要求营业员面带微笑,热情接待,会说“你好,请问想买什么?”顾客会说:“谢谢,麻烦你了!”在“娃娃家”开展 “做客”游戏,让幼儿学会说:“请进,请坐,请喝茶”,通过这类游戏,使幼儿得到良好的礼仪习惯练习,同时我们指导幼儿将游戏中对角色的礼貌要求迁移到晨间入园、课间交往、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之中,使孩子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使礼貌用语产生行为效应,让孩子们真正养成习惯。

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孩子常常会说“不要紧,我来帮你”“我自己来。”即使输了或做错事了也会说“以后好好练,你能赢的”“我错了,以后一定改正”发生争执后会说“我们还是好朋友。”在一次建构游戏中,调皮的我班小朋友小鹏,用大花片插了一辆摩托车,开心地开来开去,叫其他小朋友来看,周政走过来不小心碰了一下,摩托车的轮子掉了下来,当时小鹏脸色很不好看,周政忙说“对不起,我来帮你装好”。瑞不好意思说“你是不小心的,我原谅你,还是我们一起来装吧!”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尝试,我们深深感到孩子们确实变得懂事、礼貌了,一些老师高兴地说孩子见到她就会主动地问好,有时在路上遇到也能听到他们的招呼声,让人感到真愉快。许多家长也反映孩子胆子变大了,家里来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并招待呢。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我知道:好的礼仪习惯正逐渐在他们身上养成。

第四篇:如何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范文模版)

电网公司幼儿园

数大班

朱黎

如何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有利于幼儿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有利于为幼儿做好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做好准备。何为自主学习?所谓的自主学习,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者独立自主的按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幼儿的自主学习,即指幼儿在幼儿园中按自己的想法和心意,选择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习惯、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的来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自主发展。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幼儿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习,是使幼儿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的学习。人是环境之子,特别是幼儿更是如此,环境不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无形的精神上的。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运用环境来教育孩子。”

一、创设心理环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内在积极性

(一)创设宽松的精神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内在的自主学习的愿望

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指教师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幼儿园的精神环境虽是一种无形的环境,但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幼儿情绪、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形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平等、温暖、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幼儿才能活泼愉快、积极主动、充满自信的生活与学习,获得最佳发展。教师要热爱、尊重并了解幼儿。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直接表现,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基础。这种爱是原则的、公正的、有理智的和有分寸的。它应以教育法规为指导,不掺杂个人好恶,不对幼儿姑息迁就,不厚此薄彼。作为一个教师要以宽宏的胸怀去爱全体幼儿,而不只是爱几个幼儿,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俄罗斯有句谚语:漂亮的幼儿谁都喜欢,而对难看的幼儿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因此,幼儿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幼儿,不带任何偏见地对待每个幼儿。教师要善于设身处地的体验幼儿们的所作所为,耐心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以真诚、热爱和关怀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幼儿,做到一视同仁,创设幼儿发展自主学习的最佳环境。

(二)创设幼儿喜欢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对自主学习的兴趣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

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习过程类似与人类探求知识的过程。他们认为,科学家的发现与幼儿的发现两者都是属于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行为,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其间的差别仅仅在程度上,不在性质上。而幼儿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状态,并不在于内容的深与浅,而在于幼儿对这个内容是否有兴趣是否喜欢,能否激起幼儿学习热情,能否引起幼儿探索的欲望,是否是幼儿当前所需要的。因此,在幼儿的自主学习中,老师应从幼儿中,从幼儿发现的问题与矛盾的冲突中,确定幼儿的学习内容。如带幼儿到公园里游玩中,一个小朋友在水沟里发现了许多青蛙生的圆圆卵。在看这些卵的过程中引发了问题,有一位幼儿说:“快看,小蝌蚪,有许多小蝌蚪”。有一位幼儿说:“不对不对,小蝌蚪是有尾巴的,这是青蛙妈妈的宝宝”。随着问题的出现,幼儿们马上分成“蝌蚪说与宝宝说”两派,两派幼儿各执已见互不相让。如在以前,教师往往会迫不及待地告诉幼儿原因结果,但是现在,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幼儿们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什么?有没有教育价值?”因此,教师抓住机会与幼儿展开了讨论,并且根据小朋友发现的问题生成了主题教学《青蛙》。教学活动安排如下: ·内容要求

自然角观察:把它的卵带回来,让幼儿每天对它进行观察和记录。让幼儿知道从卵→小蝌蚪→两条前腿→两条后腿→小尾巴消失→青蛙的生长过程。

青蛙的生长:通过和观看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让幼儿知道从卵到青蛙的生长过程。

第1页

共5页

电网公司幼儿园

数大班

朱黎

手工:制作青蛙宝宝。收集不同色彩和质地的材料,自由想象制作各种自己喜欢的作品。绘画:通过参观与观察,画出自己了解的青蛙和最喜欢的青蛙宝宝。故事:1.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知道青蛙的成长过程 2.通过自己对青蛙已有的知识经验,自由编小故事,并大胆在同伴面前讲述。

游戏:根据青蛙的生长变化,师生共同编游戏“找妈妈”

再如《地震》的主题的确定。主题的产生是由幼儿所关注的事物所引发的:“在建筑游戏造房子时,教师听到了两个小朋友的对话。一个说:“我昨天在电视上看到台湾发生大地震了。”“我也在新闻里看到了,那里的房子都倒了,好多人在哭,我们造房子给他们住吧。” 当发现幼儿产生兴趣的热点时,作为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敏锐地感觉到自发生成问题中十分有价值的东西。于是教师就有意识地将几个幼儿的兴趣点转化为全班的兴趣点,让幼儿都来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幼儿们提出了不少与之相关的问题:“为什么会有地震?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地震”?“地震厉害吗?人会死掉吗?”从幼儿们的提问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件事很感兴趣的。他们对什么事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容易发现问题,而且喜欢用自己的方式、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它。所以教师就设计开展了有关《地震》的主题。主题就这样产生了。然后师生一起构建网络图,随即分头收集实物、资料和信息,并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请家长帮忙一起收集资料,还请了一位搞地质工作的家长作为“爸爸老师”为大家讲述有关地质的知识,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家园互动了起来,让家长也参与到主题活动中。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们表现很积极,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尝试,以各种方式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周围世界更为深刻理解的需要。

这样的学习主题很多,其一是幼儿在一种矛盾中的产物,其二是幼儿玩耍的核心,其三是幼儿生活周围事件引发的热点。在强调自主性的学习中,类似这样的组织形式,不大允许幼儿在学习活动时,即时即可的选择学习内容,但是,这样的学习不再是教师事先凭想象制订的,而是根据儿童在生活中的表现,根据儿童的需要及存在的问题来制订的学习计划,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不断生成新的计划,可以使学习的开展更加能满足儿童的愿望和需要。这样也尊重了幼儿自己支配和自由选择学习的权利。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

当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就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观察和比较自然环境中物体的奥秘,幼儿会表现出大胆自主探索学习的举动,并对此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满足感。如在探索《泥土》活动中,幼儿们三三两两的通过用手捏捏、用脚踩踩,发现有的泥土湿湿的有点软、有的泥土干干的有点硬;有的泥土黄黄的、有的泥土黑黑的。他们用小棍、小铲子挖泥土探索泥土之下的奥秘,有一点发现就兴奋得大声嚷嚷并向同伴介绍“我的泥土下有蚯蚓、有蚂蚁。”没有挖到的小朋友就在纳闷:我的泥土下为什么没有?最后,幼儿们找到了原因,原来泥土湿的下面有蚯蚓蚂蚁而干的泥土下面没有。还有的小朋友找来了塑料袋、芹菜叶、餐巾纸、玻璃珠子等埋入泥土下,进行观察、实验,最后发现塑料袋、玻璃珠子和原来一样,而芹菜叶不见了,餐巾纸烂掉了,在原来埋芹菜叶的地方有许多蚂蚁在忙碌的工作。他们非常惊异自己的发现,为自己的发现而自豪,为自己的成功而满足。虽然在玩泥的过程中衣服脏了手也脏了,但是,幼儿们通过自主的学习,自由自在的,不受约束的沉浸在对泥土的观察和对与泥土有关事物的感知,并从中获得成功与满足的体验。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展进程

幼儿存在着个体差异,幼儿的愿望也是各不相同的,他们有各自喜欢的内容、材料,也有各自喜欢的活动方式。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发展进程。让幼儿自己选择发展进程,以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为前提。当幼儿自选的发展进程,影响他的整体健康发展时,教师就要研究创设适合该幼儿的内容和材料,供他选择学习。如中班初,有的幼儿在折纸活动时,总是选择难度小、有暗示的材料。如用已折好的双三角纸,进行制 第2页

共5页

电网公司幼儿园

数大班

朱黎

作,而有的幼儿就喜欢选择难度大,有挑战性的材料来满足自己探索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我们发现后,就专门为前一类幼儿设计了“叠宝塔”的活动,提供的材料中,只有一张折成双三角的纸,幼儿完成了一层宝塔之后,欲罢不能地探索着双三角的折法,为完成“高高的宝塔”而努力,这时,会折双三角是小事,而引导幼儿主动去探索学习是主旨。

(三)创设鼓励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信心

蒙特梭利说:“如果幼儿们成长在与鼓励他们自然,顺序地发展的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地进入到学习,他们将变成自我激发者,自我学习者。”由于幼儿特定的生理特点,缺乏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他们往往是从老师父母等周围人的评价中来认识自己的行为,因而鼓励赏识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显得特别重要。而老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在幼儿活动中的态度,语言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自主性学习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幼儿,给幼儿提供各种可能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他们提供自我表达、独立思考、敢于尝试与创造的一切环境,以充分体现教育固有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要相信幼儿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认真而慎重对待每一个幼儿的特质、兴趣和自我选择的目标。老师要以欣赏赏识的态度,启发式的语言,提醒幼儿注意规则,学习为他人考虑,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收获新的经验,从而提高自主学习与探索,发现问题的兴趣与能力。鼓励与赏识能使幼儿感受自信、感受成功、感受爱、是幼儿活动与自主学习成功的动力。

(四)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气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幼儿学的互动活动,教师要调动幼儿自主参与学习,就要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气氛,即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活动。良好的学习气氛能唤起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使幼儿得到一种愉快、成功的体验,并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反之,则使幼儿产生倦怠、烦闷和冷漠之感,久而久之,将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而要真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有一个宽松自如的环境,民主和谐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呵斥、指责幼儿。因为,虽然幼儿年龄小,但也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不喜欢老师“赤裸裸”、直截了当、当众揭短的教育方式,他们愿意教师与之关系融洽,承认并鼓励他们。这样,在各种环境和形式的教学中,幼儿不是紧张、恐惧、对抗和压抑,而是轻松、愉快、情绪饱满地接受学习。所以,宽松和谐的教育气氛是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前提。

二、创设物质环境,为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提供可能

(一)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有趣的和开放性的材料,是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必要前提

1、提供适合操作的材料,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材料是否有趣、可变、可操作与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操作有很大影响。对于幼儿来说,能动手操作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原因,通过操作,幼儿对事物和现象有更深的了解,获得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提供材料时,应提供丰富、合适的以及能让手与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材料,如提供能反映该科学知识的直观形象的教玩具和具体事物,提供有趣的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材料,如有趣的多棱镜、开锁、会变的颜色、磁铁、翻板、石磨、木瓶堆放、沙漏、小家具、奇妙的转盘等。又如在自然生活中的给小动物喂食、夹弹子、多功能包等,还有计算中的溜溜棋、多变几何体、七巧拼板,为幼儿提供小食品包装袋,做哈哈镜,通过自主操作活动,知道包装袋的反面可当镜子,折叠后可变哈哈镜等等,凡是所提供的材料既有趣又能让幼儿做做玩玩的,幼儿们就会百玩不厌,增强自主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2、提供符合认知发展水平的材料,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材料的难度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就能最大限度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探索欲望,幼儿的发展存在阶段性、不同年龄的幼儿其发展状况不同,因此教师必须从幼儿的知识基础和实际能 第3页

共5页

电网公司幼儿园

数大班

朱黎

力出发来决定自主学习的教育内容,材料做到因人而异,如美工活动、做做玩玩,中班幼儿准备的材料大部分是半成品和一物多用的成品,让幼儿稍作加工即可完成。而大班幼儿则要准备大量末加工的废旧物品,幼儿必须自己动手去做,难度明显增加。又如玩橡皮泥,小班幼儿可提供印模、中班幼儿就可以脱离模子或利用模子变化,而大班幼儿完全可以提供橡皮泥与牙签等辅助材料,让幼儿自己分泥,用捏、压等方法做成各种东西。在各种成功的活动与学习中,增强自信,相信自我,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3.提供开放式的材料投放,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以开放式的方式投放材料,让幼儿有更大的自由选择和自主操作的空间,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和乐于操作的各种材料。一般来说,幼儿是通过动作与具体事物和感性形象接触,来感受信息,获得经验的。所以,在幼儿的自主学习活动中,我们要尽量把学习内容物化为可以呈现的经验,尽量让学习材料传递更多的信息,蕴涵更多的学习价值。例“我们的中国”,其中的材料有中国地图、各地风光的录象、图片、各地风味小吃、幼儿在一些名胜地的留影等;科学知识,让幼儿在小实验中获得,例“奇妙的磁铁中”我先给幼儿提供磁铁、铁钉、纸、布、别针;手工制作,在动手操作中完成,其中的材料有纸、胶水、剪刀、油画棒等。

对于幼儿来说,动手操作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原因,通过操作,幼儿对事物和现象有更深的了解,获得丰富的经验。但教师在提供这类材料时,应是仔细研究、斟酌和选择的,而不是随意的,应是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应是幼儿喜欢的,应是幼儿乐于操作与探索的,应充分了解材料对幼儿的学习价值,让幼儿在探索中,有效地发现对自己有价值的收获,促使幼儿自由的发展。如在“奇妙的磁铁中”我们先给幼儿提供磁铁、铁钉、纸、布、别针、木棍、玻璃等,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材料去操作、尝试,发现磁铁的特性;并提供幼儿最喜欢玩的水、沙,尝试用磁铁吸水里和沙里的铁钉,在操作与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进一步提供条形磁铁、马蹄铁、消磁的、断裂的,让幼儿进一步自己选择各种磁铁材料,自主探索磁铁的奥秘,幼儿们在自主的探索中与学习中,一些困惑得到了解决,他们在活动中大胆的交流,热烈的讨论,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探索的热情也更高了。所以我们在幼儿自主学习时,一定提供给幼儿自己喜欢的、可以操作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使幼儿可以离开老师,自主学习就有了保证。

(二)创设挑战性、创造性的物质环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潜力

皮亚杰认为适应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他认为,人自出生开始遇到陌生事物,都要用新方式加以应对,即用创造性的方式对付一切挑战,所以我们常常发现对于成人以为平常的现象,儿童往往会产生怀疑,困惑以至于会思考一些富有创造性、挑战性的问题。如“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现在不是在做梦?”“月亮为什么会跟我走?”“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弯?”“为什么有白天有黑夜?”

幼儿的创造性潜能是十分丰富的,但如不能进行保护和及时培养,这种丰富的创造性潜能可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渐枯萎,因此,美国学者史帝分.利汉斯说:“2岁—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幼儿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潜能,在幼儿创造性培养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注意建立浓厚的创造氛围,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培养幼儿创造性教师不仅要有组织有计划的直接影响幼儿,而且还要充分重视幼儿发自的探索活动,不仅要重视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而且要使那种鼓励创造性的环境成为幼儿的生活背景。如根据儿童的经验背景,我们可以创设如问题情景:如何与同伴协商、合作与分享,如何与不太熟悉的人进行交流,怎样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相应的活动器械;如何用一定数额的钱币购买更多实用和必须的物品;如何根据相片线索找出幼儿园相应的方位及老师,如何感知了解不同材料的特质并进行选用和整合等。这些富有挑战性的环境,萌发了儿童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的建立学习意图,展开 第4页

共5页

电网公司幼儿园

数大班

朱黎

有创意的建构实践一个人要面对今日和明天的挑战,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使自己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与创新。

(三)利用现代技术,拓宽幼儿学习途径

现代心理学认为:智慧及认知结构起源于儿童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儿童在主动的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的,自主的与外界环境相互发生学习。儿童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世界的一切对他们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他们渴望自己能发现认识周围的事物,但由于受年龄特点及自身能力水平的制约,他们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答案。如看书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在我们的图书角幼儿经常带来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图书,幼儿们经常被他们所吸引,但由于认字有限,因此,给他们全面了解书的内容造成了障碍。幼儿们经常拿着书本问老师:“这个是什么?那个讲了什么?”老师无法一一满足幼儿的需求。根据这一现象,为了满足众多幼儿的求知欲,我联系了家长,一起共同利用计算机,将部分图书制成有声读物这就为幼儿创设了一个适合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拓宽了学习的渠道。在活动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阅读方式,或看图书,或边看边听录音,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学习能力,兴趣大幅度提高,学习愿望获得满足。

三、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应注意:

1.幼儿是自主学习环境的主体,由知识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具有选择利用多种学习环境的主动权,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是学习环境建构的设计者,是幼儿有效利用学习环境的指导者。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将由教学的灌输者、讲演者、讲解者、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指导者、欣赏者、观察者、支持者和环境创设者。教师要在幼儿学习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对幼儿活动的关心、支持、建议和帮助,同时,要顺应幼儿的需求和兴趣,支持幼儿的需求和想法,尊重和接纳每一位幼儿的观点、兴趣、探索和解释。相信每个孩子都很棒,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长,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和学习的主人;相信孩子,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3.加强家园联系。幼儿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家园之间要建立一种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的信任和合作的伙伴关系。融洽的家园合作关系是为幼儿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实现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它能使幼儿在和谐的环境中获得1+1>2的支持力。

第5页

共5页

第五篇:如何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幼儿关爱他人

儿童时期自我意识中的重要成分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四二一式结构模式越来越普遍,家庭教育环境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从小感到“至高无上”、“惟我独尊”,家长完全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位置,使他们得到了父辈和祖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许多家长只知道一味的对孩子“施爱”,而不懂得引导孩子去感受理解成人给予他们的种种关心和爱护。

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不仅要搞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这对幼儿园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关爱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良好情感。

儿童时期自我意识中的重要成分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四二一式结构模式越来越普遍,家庭教育环境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从小感到“至高无上”、“惟我独尊”,家长完全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位置,使他们得到了父辈和祖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许多家长只知道一味的对孩子“施爱”,而不懂得引导孩子去感受理解成人给予他们的种种关心和爱护。(二)概念的界定:

1、关爱他人的概念:它属于人的情感范畴,对待他人有同情心会关心他人,是爱心的一种情感和表现方式。一旦人有了同情心就会做出关心他人的行为表现。

2、关爱教育的概念:是指使幼儿能觉察体验别人的心情,能站在别人的位置与角度考虑问题,感受别人的欢乐、痛苦、烦恼、失望之心的教育。关爱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及人格品质的教育活动。

3、关爱情感活动:属于德育范畴,是指关心他人、爱护公物、热爱集体等积极情感的活动。是人类积极情绪的状态活动。

二、研究方法及对象: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观察记录法、情景设置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研究对象:三至六岁的学龄前在园儿童。范围:小三班:30人;中一班:34人;中二班:35人;大三班:36人。

三、实验研究: 自主学习: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社会、课程”的综合要求,创设教育情景或是环境,使幼儿由“动机、兴趣、需要”展开各种活动,自主的选择学习的方向与目标,在自由的探索和学习中获得成长。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是以幼儿发展为本。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化,我们幼儿园也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我们试图在课程实施中进一步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需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和不同发展方向的要求。(一)、直观形象的音乐活动

幼儿教育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基本上处于一种直观感知阶段。因此、对幼儿关爱教育也必须是直观形象的,要多次重复,行为得到肯定后幼儿就会再生、迁移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反复的直观强化后幼儿就会自然而然的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音乐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形象性就是以生动鲜明的音乐活动来感人,通过人的直接感知,给人以情绪体验。情感性就是以具体的形象来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事之形有美丑,而后吾之情有爱憎”。音乐教育不同于说教,他是诉诸情感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音乐对幼儿情绪影响很大,它能使幼儿激起同歌曲和乐曲及音乐游戏的艺术内涵相一致的情感。因此我们利用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选择形象生动内容具体的音乐教材,便于幼儿感受并与其产生情感共鸣。如:歌曲“好朋友”展示了同伴之间互帮互助的场面;歌曲“我叫轻轻”表现了轻轻做事想到别人,时时处处不打扰影响别人;歌表演“让座”、“小拐棍”描述了懂事的孩子如何关爱长辈的形象。这些内容来自于生活,贴近孩子,容易诱发幼儿情感。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我们注重发挥教材的教育价值。例如:歌曲“谢谢好叔叔”刻画了一个扶老奶奶上车和给老奶奶让座的形象。教师在充满美的情感的演唱和教唱中去感染孩子,让孩子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最后请幼儿扮演歌曲中角色来表演让座的情景,使他们又感受到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情感。

在音乐教育中我们注重“寓理于情,以境育人”,力求把幼儿带入感人的情景中,使他们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遇其事的感觉,获得触景生情的效果。音乐教育是在认识向行为转化过程中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由于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孩子们受到“爱”的情绪感染,我们针对幼儿喜情理、厌说理,喜形象、厌抽象的特点,抓住音乐活动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二)丰富多采的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指在一段按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获得不同的学习经验,从而完成主题活动的目标。结合关爱他人的教育我们课题组开展了“谁对谁不对”、“我们都是好朋友”、“学会礼貌朋友多”、“我是爱心小主人”、“假如我是他”、“关心朋友故事多”、“他怎么了”、“齐心合作力量大”、“谁有困难我来帮”等主题活动。通过不同的主题,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不同情感达到各项目标。并且在每一个主题中都运用了动手、动脑、动眼、动嘴、动耳等多种感官手段使幼儿从思想上到情感上再到行动上都有了不同的转变。

例如:主题活动“他怎么了”,目标是培养幼儿辨别不同的情感表情,体会他人心情与感受,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活动从一副表情图开始引发了幼儿对表情的兴趣,我们首先进行了“表情分析”的活动,请幼儿观看表情图,分析不同的表情,再通过游戏“猜猜我怎么了”让幼儿表演不同的表情。接下来就请幼儿说说不同的表情有什么不同感受,推理一下发生了什么不同的事会有这种表情。然后,我们又通过讲述故事的活动让幼儿分析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心情,体会不同人物在不同角度的情绪和感受。再运用情感追忆法,焕发幼儿生活中已有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更好的区别各种情感。尔后再通过情感换位法让幼儿对某件事进行情绪情感体验。如:“手绢找不到了”、“刚才不小心摔倒了”、“生病了”、“玩具被小朋友弄破了”、“别人得到小红花了”等等。在情感换位和情感追忆中,幼儿置身其中,能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体验他人的处境及想法。此后,我们又进行了情境表演,在表演不同角色中进一步体验不同的情感。我们还在班中建立了《观察朋友记录册》,在家中建立了《观察妈妈记录册》,分别记录下朋友和妈妈的表情,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自己这时应该怎么办。我们还学习了表情歌、进行表情统计、制作表情手指偶等多种活动。让幼儿在反复的直观强化后逐步形成良好的关爱他人的行为习惯。

(三)适宜小班的系列活动

情境表演是一种非常直观且形象又具体的活动形式,强调在活动情境中完成活动目标:幼儿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结合的。它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一定的故事背景之下,通过幼儿自身的身体语言来表达故事内容,使老师的教育意图更容易被幼儿所理解与接受,有如身临其境一般。这种教育形式适合3——6岁幼儿的认知特点与水平,尤其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我们小班进行了故事与情景表演系列活动。首先,在选材上以情节简单、人物简单、幼儿都喜欢的动物形象为主,力求对话少而精,并且紧扣教育目标,让幼儿通过表演很容易就掌握故事的内容、情节,再通过老师的引导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故事及情境表演系列活动“三只蝴蝶”、“三只羊”、“三只小猪”、“金色的房子”、“司马光救小朋友”、“孔融让梨”、“三个和尚”等。温馨时光系列活动。“炊事员”、“保健员”、“保育员”、“资料员”、“门卫”。帮家长做事系列活动:“和父母去锻炼”“走冰路”“和家长去买菜”“和家长散步”“收拾碗筷”“制作贺卡”“打电话问候新年好”等。

(四)、适时开展随机教育

幼儿园除了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还有随机教育活动。即在教师计划之外的,随客观提供的教育情境而临时组织的教育。随机教育更具有实效性针对性。例如:一次班中有一名小朋友生病了,抓住这次教育机会,我们请幼儿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体验生病人的痛苦。从而引发了幼儿探望生病人的愿望,还想出了一些安慰生病伙伴的方法。然后根据幼儿们的建议,我们用手机给生病幼儿打了慰问电话,还制作了慰问品在那个小朋友来园时纷纷送给他,还学会了说许多慰问的话等等,让这名小朋友和他的妈妈非常感动。还有一次班中的午点苹果多了一个,老师抓住这次机会开展讨论“多的苹果给谁吃”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说“给生病的小朋友吃吧”“给个子小的小朋友吃吧”“给新来我班的小朋友吃吧”一个苹果引发了幼儿关心别人、谦让伙伴的情感。(五)分享性活动

开展“关爱日”活动,是为了让中大班幼儿更多的体验关爱比自己小的伙伴的情感,学会关心照顾别人。中大班每周一次开展“关爱日”活动。通过以大带小的形式,丰富幼儿关爱他人的社会体验,培养幼儿学会关爱比自己小的伙伴,培养中班幼儿在异龄交往中的接纳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小班幼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良好的关爱行为习惯,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主要活动有:帮弟弟妹妹穿棉背心、帮弟弟妹妹剥橘子皮、帮弟弟妹妹的小椅子洗个澡、帮弟弟妹妹穿衣服、带来玩具给弟弟妹妹玩、给弟弟妹妹表演节目、“六一”节时制做节日贺卡送弟弟妹妹、教弟弟妹妹折纸、教弟弟妹妹拍球、给弟弟妹妹表演关心别人的故事、诗歌和歌曲等。

四、实验效果

(一)、幼儿关爱伙伴的效果

关爱伙伴是一个幼儿关爱行为习惯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幼儿刚入园时,常常表现出遇事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也不懂去考虑其他同伴的感受,表现为争抢自己喜欢的玩具,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碰,同伴有困难时不知道应该去帮助。在经过一系列活动及日常渗透关爱教育之后,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能够主动地去帮助同伴了,有幼儿摔倒时,会有几个幼儿同时跑过去扶他,有人拍土、有人安慰。当玩具掉在地上时,几个幼儿也会不约而同地去捡起来,在班里主动帮助别人的现象多了。这些显着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幼儿的进步。通过养动、植物的移情训练,幼儿关爱同伴的效果十分明显,调查统计数字显示,幼儿一入园时的调查表统计数字来看,有70%的幼儿不会去关爱别人,现在有95%的幼儿能够主动去关心帮助同伴。(二)、教育研究成果: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研究出了一套关爱他人的适宜的教育方法、一套不同年龄幼儿应达到的关爱他人教育目标以及关爱他人教育的系列活动案例和几点体会。

1、关爱他人的适宜的教育方法:(1)、自然学习法

我利用幼儿园现有资源引导幼儿饲养动、植物,了解动、植物的名称、外形及习性,激发爱心。在自然教学情景下,引导幼儿面对自然实景,通过“感、摸、触、悟”等内心体验,获得感性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产生目标取向。(2)合作学习法

我们开设了玩具公园,让幼儿自带各种各样的玩具来玩,如长毛绒玩具、遥控玩具、积木类玩具、电动玩具、拖拉玩具、惯性玩具等。在这样的教学活动和延伸到教学活动之外的教学情景之中,让幼儿在共同玩的过程中达到“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组间交流、分享快乐”的目标。这类目标是在幼儿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3)、开放学习法

在为幼儿园设计帮助残疾人活动时,我们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观察残疾车辆,观察残疾基础设施,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如何帮助残疾人,并将这一活动从教学活动延伸到教学以外的区角活动中。幼儿的做法多种多样,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活动唯一答案的局面,显示出每一个作出反应的幼儿的可达活动目标。(5)、社会学习法

我们设计的系列活动《关心残疾人》,就是通过参观、游览、访问等活动方式,让幼儿熟悉、了解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及道路交通。知道幼儿园附近有医院、超市、学校、快餐店、公园等等。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向纷繁复杂的社会,在社会参观、访问、浏览、经历之中,获得直接的社会体验,他们会把自己获得的体验融入游戏中,幼儿在学习和游戏的过程中更好地达成自身生成的活动目标

下载培养幼儿自主取餐实施整改活动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幼儿自主取餐实施整改活动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进入大班,孩子们面临升入小学,怎样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呢? 一、 观察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要让幼儿学习得好,首先要让幼儿......

    培养幼儿树立自主意识,学会自我管理

    培养幼儿树立自主意识,学会自我管理 老师真的很像主人,把幼儿园这个家打扮的舒适、漂亮,而孩子则像一个客人,老师经常抱怨孩子四体不勤、对班级之事漠不关心,做事没有创造性。究......

    论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究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幼儿自主学习是......

    初探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范文大全)

    初探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初探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摘要: 科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幼儿在探究进程中行为类型的分析,确定幼儿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

    如何培养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学生如果能具备自主性,那么,他们在以后的成长中就会收获更多。在语言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培养......

    自主课堂实施教师阶段性小结(合集5篇)

    自主课堂阶段性小结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体现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 以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安静,学生听讲聚精会神,鸦雀无声是再好不过的课堂效果......

    大班幼儿餐后活动的组织策略

    大班幼儿餐后活动的组织策略一、摘要 餐后活动一般是指从第一个幼儿用完午餐到全体幼儿进行午睡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所展开的活动。它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部分幼儿的“进餐......

    激发早期阅读兴趣 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激发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姓名:吴秋香工作单位:龙游罗家小学职称:小学一级通讯地址:浙江省龙游县罗家中心幼儿园电话0570-7084035手机 ***Emailq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