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播学概论 简答题完整总结
1.传播的定义大体可分为几种类型?
答:传播定义犬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享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3)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这是指信息只有从传播者传递到接受者那里,传播行为才算初步完成(还有接受者作出反馈的回传)2.简述西方学者在传播研究中存在的明显局限性。答:西方传播学者在研究中存在的明显局限性是:(1)不适当地把传播放到人类第一重要的地位去加以认识,从而排斥了人类的生产能力这一主要标志;(2)把传播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分别归之于人的本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3)在研究传播事业的社会控制时,又往往不能彻底揭示社会内部的深刻矛盾
3..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有什么不同点?
答:大众传播的特点和一般人际传播的不同之处是:(1)大众传播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统称为大众传播工具。(2)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4)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6)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不仅传播机构对接受对象可有一定的选择,而且受众对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时闻的选择也有更大的自由度 4.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关系是什么? 答: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兴学科。广义地说,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狭义地说,传播学即是指大众传播学。从理论构架来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规律的学问,它可以有许多分支学科;而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后者从属于前者,并成为前者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具体地说,传播学的研究领域要比大众传播学更为宽广。传播学提供的是总体理论框架,研究范围量大面宽;而大众传播学则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并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从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大众传播学在整体传播理论中至今仍然是一枝独秀,研究工作处于前沿位置。由于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事业的突飞猛进,加上社会需要和多学科的共同开拓,使大众传播学迅速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成为传播学中的研究重点和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 5.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区别?
答:区别之一,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区别之二,传播学主要采用实验性的定量性分析方法,而新闻学沿用传统人文学科的思辨型定性法。
区别之三,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但不尽相同。6.造成早期传播研究缺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造成早期传播研究缺陷的原因是:(1)从主观方面看,当时人类的认识能力尚弱小,因此,难以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2)从客观方面看,传播的作用虽重要,但还不是很明显。一是早期的传播还比较简单,无论方式(手段)还是内容,都不复杂;二是早期的传播尚未相对独立化、职业化,即尚未出现专门的传播机构。与人类的其他基础性活动相比,传播总是贯穿于各种活动中,故通常被视作各种活动的组成部分,所以未引起社会的重视
7..简述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答:从古代初始的传播研究,到现代成型的传播学,其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直到20世纪40年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传播学才应运而生。(1)从主观条件看,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均面目_新,并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知识,终于成为可能。(2)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极端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其必然结果之一是,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特点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即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登台),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8.简述媒介对经济的作用
答:从经济角度看,媒介的作用主要有:一方面以其传播的大量经济信息,特剐是广告,构成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广告业中绝大多数业务是由媒介承担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称媒介为经济的支柱之一是毫不过分的。另一方面,为各种企业服务(传播信息)的媒介本身也变成一种企业,广告收入为媒介资本家创造出丰厚的利润。帝场经济离不开媒介的扶持,媒介反过来也离不开市场的滋养。9.卢因对传播学有哪些贡献?
答:他对传播学的贡献是:强调媒介欲对“个体”施加影响,必须考虑到其身后的“群体”的强大制约机能。他积极地投身于实践,深入到工人、学生、主妇中去,开展研究,检验和完善理论,并且培养了一批出色弟子,他还提出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等概念,有力地促进了传播学的建设。其代表作有《解放社会矛盾》等 10.伯洛关于传播过程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伯洛的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11..理论“模式化”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答:理论“模式化”之所以盛行的原因是:其一,研究者们发现,这种方法很适用传播学领域。因为,传播的各种规律,深藏于各种关系中,无法看见却可用“模式”表现。其二,研究者们生逢其时--因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整体化”的结果,使社会科学者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和启示,这才有可能将“模式”这类原属自然科学的方法、手段顺利地“搬”到社会科学领域中来
12.简述拉斯韦尔模式的特点和不足
答:拉斯韦尔模式,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来的。对传播学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具体地说,有两个“第一”.(1)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5W模式堪称“开天辟地”之举。从此,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事实上,拉斯韦尔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2)与此相联系,拉斯韦尔的工作带来另一个意义更为重大的结果,即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拉斯韦尔正是以他的5W模式,为传播学贡献了一张“蓝图”,或者说一个“脚手架”.正是这个独特的贡献,他当之无愧地以传播学“鼻祖”的身份名垂青史。然而,在充分肯定5W模式的历史功绩之后,还必须看到它的不足,即它的直线性和孤立性。所谓直线性,即传播学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过程。从传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其间既看不到受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他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谓孤立性,即它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这显然也不符合实际,任何传播都不能脱离社会,在“真空”里孤立地进行。13.申农一韦弗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申农一韦弗模式是一个著名的线性模式,其影响仅次于拉斯韦尔模式,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本来就是一个纯技术性的、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通信过程模式。然而,在本世纪以来学科日益整体化的趋势下,传播学界很快发现,它的作用可以扩大到探讨一般的社会传播过程。具体地说,信源相当于传者,信宿相当于受者。媒介:一分为三,这里的发射器、信道和接收器相当于媒介,即媒介被细分为三种。讯息:发出和收到的。这里的讯息相当于5W模式中的讯息,但又有所不同。一是增加了一个要素:信号(符号)反映了一种常见的两次(多次)符号转换现象。二是讯息变成了两个“发出的”和“收到的”.它们往往不一致,传播的难点就在于这种不一致性。这个模式里多了一个噪音,这就提醒我们要保证传播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排除噪音的干扰,由此可见,申农一韦弗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但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忽视了反馈的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4..简述申农一韦弗模式的内容
答:在申农一韦弗模式中,具体地说,信源相当于传者,信宿相当于受者,除此之外,这个模式给人们很多启示。(1)媒介:一分为三。这里的发射器、信道和接收器相当于媒介,即媒介被细分为三种。我们只要想一想电视台、电波、电视机之间的区别,就不得不承认科学家思维的精密。(2)讯息:发出的和收到的。这里的讯息相等于5W模式中的讯息,但又有所不同。一是增加了一个要素:信号(符号)。例如发电报,就是把信息变成文字,再变成电码的过程。二是讯息也好,信号也好,都不是一个,而是变成了两个:“发出的”和“收到的”.(3)噪音:不速之客。这个模式里多了一个噪音。确实,电话里时常会有噪音,其他传播也一样。这就提醒我们:要保证传播的顺利进行,必须排除噪音的干扰。由此可见,申农和韦弗多少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15.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首先提示了大众媒介对传播过程的介入。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都得到了更明白的表示。第二,引申出一个传播单位的思想。事实上,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第三,传播过程中的四个要素被细分为六个。即发信、符号化、受信、符号解读、讯息、媒介
16.赖利夫妇模式的内容与意义是什么? 答:赖利夫妇这一对社会学者较早地把传播过程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它们置于社会总过程之中加以考查,这个模式里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是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二是更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散的次属群体;三是社会总系统,指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与此相关联,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置身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这可以是基本群体,也可以是其他群体。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自然会积极地受到来自参照群体的影响。这个模式的意义在于,它提示出了传播之所以能够进行的社会条件和背景,为进一步研究和说明制约传播的复杂的社会因素提供了科学的启示。这个模式的缺点是不细致,过于简略,仅仅是一个提示了框架的工作模式
17.“传播单位”的含义是什么? 答:“传播单位”是指,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18.简述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答: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历史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大致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首先,它要求我们在观察、描述和研究特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时,就从该时代人们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出发,而不是从个别人的意志和思想出发。其次,历史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解释特定的传播现象及其变化时,应把它放在历史的全部变化中去,这样才
能正确解释某个时期的历史变化。(2)机率的观点。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空间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这是一种特殊的因果解释方法。这一方法论原则的实质在于分析传播现象发生过程中随机因素的作用。(3)系统的观点。我们研究传播现象时,把一组相互作用并且相关程度较强的因素作为一个系统。系统方法首先要求把特定对象系统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来看待,部分是整体的成分,所以部分的特性存在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之中。
19.传播学研究的建构类型与一般程序是什么? 答:在传播学的研究与发展中,形成了四种理论建构类型,它们都动用了“数据”与“解释”,但各自有不同的侧重。这四种理论建构的类型或方式是:归纳式理论、演绎式理论、机能式理论和模型。(1)归纳理论。归纳理论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2)演绎理论。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如果数据与预测的情况不一致,则对理论加以修正,并作出新的预测,直至形成更有力的理论。(3)机能理论。机能理论综合了归纳与演绎两种成分,既强调数据,又重视解释。(4)模型。模型法是一种对于客观存在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的科学抽象,主要针对那些较为复杂、很难细分的客观对象,在调查、实验和统计的基础上,根据其某些表现和特征,设计出一种“模型”,对其加以描述。模型方法是传播学研究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理论建构方法。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研究工作实际展开的基本顺序和步骤,是根据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作出的逻辑安排。这些顺序排列,不能颠倒。构成一个研究活动的相关链。即:①选择课题;②确定研究客体;③研究设计;④搜集资料;⑤分析资料;⑥结论 20.抽样调查的特点是什么? 答:(1)推断总体的目的性。它所关注的中心是总体的性质及其数量特征,而不是为了了解样本本身的情况。(2)推断形式的整体性。抽样法以抽样的全部样本单位作为一个“代表团”,用整个“代表团”来代表总体,而不是以个别样本单位来代表总体,即抽样推断总是以样本指标的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现的。(3)样本抽取的随机性。正确的抽样推断的前提是,样本必须是总体的缩影,总体的特征应尽可能在选出的样本中得到充分显现。(4)抽样误差的可控性。任何调查的独特优点在于它的抽样误差是可以事先计算并通过样本量的调查等手段加以控制的
21.抽样调查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抽样调查的基本程序是:(1)界定调查总体。调查总体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同时又是样本赖以抽取的母体,所以每次调查都必须对总体给予明确的界定。在界定总体时一般从四个方面加以定义:内容(调查对象的性质)、单位、时间、空间范围。(2)编制抽样框。抽样框是指对构成总体的抽样单位进行编号与排列形成一份详细名单。在抽样框中,每个抽样单位有一个号码作为其代表,以便能够在总体中识别和抽取若干抽样单位作为样本。抽样框是抽取样本的直接对象。(3)设计和抽取样本。设计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确定样本所含有个体数目即样本大小;二是选择抽样的具体形式。样本大小和抽样形式均是影响样本代表性的重要因素。样本所含个体数目和抽样形式确定后,便实际从特定的抽样框中抽取样本。(4)样本代表性评估。评估样本对于总体的代表性,可以采取收集若干容易得到的资料进行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比较
22.简述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
答:确定样本大小时应考虑以下四个因素:(1)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差异增大,样本数也应随之增大;差异越小,所需的样本数就越少。(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一般以“允许误差”来表示)和把握程度(又称置信度)。对精确程度要求愈高,即可容许的误差范围愈小,样本数目就要求越多。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要求推断的把握程度愈高,抽样数目就要求愈多。(3)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因种种主观条件的限制,研究者常常无法抽取最理想的样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抽取最佳样本。(4)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调查的项目少,内容较为简单,样本量就可以少一些;反之,样本量则应大一些 23.问卷调查的特点是什么? 答:(1)标准化。问卷调查统一提问、回答的形式和内容,对于所有被调查者都以同一种问卷进行询问,从而既可以反映具有某种社会同质性的被调查者平均趋势和一般情况,又可以对具有某种社会异质性的被调查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的分析;有时还可以对同一被调查者群体进行追踪性调查。使用标准化工具收集来的资料可以进行计算机统计处理,有利于进行定量分析。(2)匿名性。问卷调查一般不要求被调查者在问卷上署名,这样有助于减少被调查者的顾虑,进行一些具有某种敏感性问题的调查,并得到被调查者真实的回答。(3)操作性。问卷中所有提问项目都是由特定的理论假设操作而来,由于这种操作性使问卷的每个提问均能有效、精当
24.简述提问设计的步骤和原则 答:(1)提问项目的形成,一般经过如下步骤:①课题分析,提出假设。②概念具体化,寻找变项。③确定指标。④为测定已经确定的指标,编制提问。(2)提问设计的原则是:合理性原则。全部提问是否都是特定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所必须了解和提出的?所提问题对于全部被调查者是否普遍适用?提问给被调查者的负担是否过重?科学性原则。①不提双重问题。②提问不带倾向性。③提问必须具体明确。艺术性原则。艺术提问法主要有五种:委婉法;间接法;消虑法;虚拟法;援助法 25.简述提问项目的制定依据的原则 答:(1)先易后难。容易回答的问题应放在问卷的前部,有难度的问题放在问卷的后部,以一种轻松的气氛将被调查者导入问卷调查的框架中。(2)先面后点。轮廓式、概括性的问题,反映“面”的问题应放在前面。而深入的、精细的问题、反映“点”的问题应放在后面,这样安排符合人们思维的逻辑顺序,便于人们回答。(3)同类集中。把相同议题的提问项目排列组合在一起,利于被调查者集中有序地思考和回答。(4)先一般后特殊。这样不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的情绪反应
26..问卷的基本结构包括几方面?
答:问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封面信。封面信写在问卷开头的一段后,主要目的是使被调查者能消除顾虑,积极合作,正确填写问卷。封面信一般有四个方面的内容:①调查者的身份和名称,必要时附上地址、电话。②调查的目的与意义。③关于匿名保证。④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要求(2)主体。问卷的主体是从研究课题与理论假设中引申出来的一个个提问项目
27.内容分析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它具有如下四个特点:(1)客观性。内容分析法的客观性是通过具体正确的分析分类程序和技术来实现的。它所提供的分析程序和分类技术能够保证分析结论不受研究人员主观偏好、性格、经验的影响,即操作分析的结论仅取决于被分析的内容本身,而与分析者无关。(2)系统性。内容分析法的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规定整个分析过程的操作只采用一套前后一贯的原则和标准;二是它所分析的材料是根据严格系统的科学抽样方法从客体的全部内容中抽选出来的能够代表客体的“样本”.(3)定量性。内容分析的直接目的是要对特定的传播内容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析,定量化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4)显性内容。这是内容分析的对象特征。换言之,内容分析的直接对象仅限于可观察的表面讯息,至于隐含的深层内容则是内容分析的结果,而不是内容分析的对象 28.内容分析有几种类型?
答:内容分析的种类可归纳为实用的、语义的和符号媒介的三大类:(1)实用语义分析。这
一分析方法是对文字符号进行统计分析,推究特定信息出现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2)语义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是以文字符号所合的信息意义作为分析单元,对反映特定内容的文字符号作统计分析,它不是局限于字面,而是根据文字所指涉的语义内容来分类。语义内容分析还可以细分为三:①指定分析。分析人、事、物出现的频次。相当于特定类目的分析,如对外政策、经济战略、文化导向等的分析。②归因分析。分析人格特征的频次,如从对一个人的描述中分析有关不诚实、狂热、挑剔、固执等信息出现的次数。③断言分析。分析对人、事、物的信息反应的次数,对特定的主题进行分析,如对政策摇摆、经济萧条、治安混乱等主题的分析,就可以通过对传播上有关信息的多少得出基本结论。(3)符号载体分析。文字符号是传播信息的载体。符号载体分析是以文字出现的频率为统计归类的基本单元所进行的内容分析
29.内容分析的操作程序是什么? 答:内容分析的操作程序是:(1)确定分析单元。内容分析单元就是内容分析所要具体统计的最小单位,它决定一项内容分析要统计什么,为何统计,所以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内容分析有五种基本的分析单元:关键词或专门术语、主题、特质、段落、篇目。,(2)制定分类标准。内容分析的核心就是通过某一标准来对媒介的信息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常见的分类标准有:题材、体裁、倾向性、主题、时效、价值取向等等。判断一个分类标准是否可靠、有效、合理,主要有三条标准:一是完备性,二是互斥性,三是一致性。(3)抽取分析样本。内容分析的取样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①抽取样本的“媒介样本”.②抽取特定的“日期样本”.③抽取特定的内容样本。(4)实施统计分析。常用的统计分析指标有:绝对数(频次)、百分比、平均数、相关系数等。统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类:①对某种分析单元出现的频次进行计量;②对某种分析单元在媒介中出现的形式位置、篇幅进行加权处理,并在加权赋值的基础上进行计量 30.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有几种? 答: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有下列几种:(1)推理模式。内容分析的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信息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它的方法论基础在于正确的推理,内容分析的过程就是层层推理的过程。推理模式主要有三种:①趋势推理。这是一种纵向推理,或称贯时性推理,是分析表征某一特征的信息数量、重要性、强度等指标在不同时序里的变化和差异。②共变推理。根据表征两个以上事件的信息同时出现的状况进行推断,得出其间的相关性结论。③因果推理。即从表示特定事件的文字符号(分析单元)的变化来推断事件的发展变化。(2)比较模式。内容分析并不仅限于对单一传媒的内容分析,它往往是对不同时期、不同传媒上传播内容的比较分析。比较模式有:①趋势比较。即历时性比较,它强调同一事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从表征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时序变化中把握事件的发展规律。②不同内容群比较。即针对一个主题,比较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内容,从而得出结论。③内容比较。这是对同一传播文本中不同主题的比较,旨在指示它们的相关性和内在联系,说明同一传媒对。不同事件的反应特征。④有标准的内容比较。即以一定标准为尺度,对同类文本进行相应的内容比较 31.内容分析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
答:与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控制法相比较,内容分析具有两个突出的优点:(1)在调查和实验中,由于被调查者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是人为设置的,所以其表现就很可能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想法不同,使研究结果在反映实际方面存在有一定的变形。而内容分析所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息,所以能真实地表现信源的特征。(2)内容分析的研究内容来源于报刊、书籍、录音、录像、大多可以从相关的图书馆、资料室得到,因而在研究所需的费用上要比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为低。但内容分析法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最突出的就是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作出某一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
32.简述控制实验法的基本要素
答:控制实验法包括如下四类基本要素:(1)实验者。即主持控制实验的研究者。(2)实验变量。即实验过程中变动的因素。其中,在实验过程中实行的措施叫自变量,也称“实验刺激”;在实验过程中由自变量决定其变化的因素叫因变量。(3)实验对象。即实验所涉及到的人。其中分为两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控制组”.(4)实验观测。即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其中包括:①事前观测,即刺激因素(自变量)未发生作用之前对有关现象(因变量)的观测;②事后观测,即刺激因素(自变量)发生作用后对有关现象及其变化(因变量)的观察 33.简述控制实验法的特点与种类。
答: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他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控制”,这种控制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实验环境的控制。这主要表现在对实验环境在模拟现实时所做的简单化处理,这种简单化处理的重点是把研究对象从现实生活的复杂联系中“剥离”出来,只剩下有待研究和观测的变量存在。因实验环境通常被称为“人工模拟环境”,带有很强的研究控制的目的性色彩。(2)对研究变量的控制。控制实验法的特点在于它能主动引起所要研究的现象,不必等它们自发出现。因此在控制实验中,研究人员能明确有序地控制和选择自变量,从而准确地观测特定自变量的加入及其强度对有关因变量变化及强度的影响。(3)对被测对象的控制。与调查法相比较,控制实验法对研究对象具有更强的控制能力。研究人员可以对参加实验的被测对象的人数、类型、构成进行合目的的选择、确定,而且可以很好地控制他们接触特定的实验情境,使实验结果更加有效。种类主要有两种: {1}.实验室控制。{2}.实地试验。
34..简述控制实验法的基本程序
答:控制实验法的程序一般包括七个步骤:(1)建立研究假设。(2)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3)选择自变量与因变量。(4)前测,即实验前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5)实施实验刺激(让特定的自变量出现并发挥作用)。(6)后测,即实验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相关指标进行复测。(7)分析和确定有关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及相应函数表达式。在控制实验的全部环节中,“控制”是贯穿始终的,它一方面体现在对有关的实验变量的控制和操纵,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实验变量以外的一切变量(即“无关变量”,如被试差异、环境干扰、测试手段的误差等等)的控制和把握。评价一个实验的价值,除了看其研究课题本身的重要性之外,主要还要看其实验设计是否完善,是否有效地控制了无关变量
35.简述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答: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有:(1)消除法。即把要控制的变量除去,使实验能在比较单纯的条件下进行。(2)保持恒定法。对于那些不易消除或不能消除的无关变量,可以用保持恒定法加以控制。(3)效果平衡法。有的变量是用消除法和恒定法难以控制的。就要用效果平衡法来抵消被试对象之间的个别差异。采用随机分组是使各组被试对象的个别差异对实验效果的影响相互抵消,是效果上取得平衡的最简单的办法 36..简述传播学的一般性功能的两个层次
答: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可以两个层次上予以理解:一是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传播的个人或个体功能,即对个人(个体)来说传播有哪些功能或效用;二是从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去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即对社会整体来说传播有哪些功能或效用 37.简述大众传播功能的三个特点
答:大众传播的功能具有暂时性、适应性和可变性的特点:(1)所谓“暂时性”,是指大众
传播的某些功能在不同时代或不同时期会得到强化或抑制,甚至减退、消失,存在着此起彼伏的态势。(2)所谓“适应性”,是指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是由它能否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定的,也是同它能否适应广大受众的需要相关的。(3)所谓“可变性”,是指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功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不同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会影响到受其制约的大众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另一方面,对大众传播的功能研究还在不断探讨之中,因而有关的理论见解仍在不断修正和完善,也具有可变性的特点 38.环境监测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答:环境监测功能主要是通过提供各种新闻和信息而实现的。具体说:(1)环境监测功能对社会而言,可以及时发出自然灾害和战争威胁等各种警告;可以促成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流通,起到工具性的作用(如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交通信息等);还可以巩固社会规范,通过把违反社会规范者公诸于社会舆论,加强对社会成员的管理。(2)环境监测功能对于个人而言,某些新闻人物可以因其信息灵通而赢得声誉。(3)环境监测功能对统治阶级而言,可以因此而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可以通过了解敌对或颠覆性活动而控制舆论;某些对政府人物的报道也是授予其本人社会地位。(4)环境监测功能对文化而言,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化的发展 39.大众传播功能失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1)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当新闻等各种信息未经筛选、解释而纷至沓来时,或是某些大众传媒对个别事件予以夸大或作煽情主义报道时,就会对社会体制产生威胁,导致人们的不满;大众传媒对自然灾害、战争等所发出的“警告”,如不加分析也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和不安。(2)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由于大众传播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所以当它的解释、评论触及现存社会和当前时局的时候,便不得不受到官方或非官方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便力求谨慎,宁可回避矛盾而不触及公众关注的问题。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妨碍社会的变革,助长公众顺从社会现状的心理。(3)文化传递功能失调。这种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的文化传播内容,大众传媒之间的互相抄袭、“炒作”、模仿以至重复多次的视觉与听觉形象,暴露了文化体系一致性所产生的消极的一面。(4)娱乐的功能失调。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所引起的失调现象,既十分明显,又常常会引起较多争论
40.为什么说功能和功能失调、显功能和隐功能是两组不同的概念?
答:功能和功能失调、显功能和隐功能,是两组不同的概念。前者侧重点在于它们对社会体系有利或不利,后者则强调其功能是否是社会成员所愿望的和所认识的。换句话说,功能和功能失调是一组对应的概念,而显功能和隐功能却都可能有助于社会体系的调节或适应,只不过是隐功能超出人们的意图,并非人们所愿和不为人们所认识而已 41.简述传播功能研究式微的原因
答:传播功能研究目前日渐式微的原因是:(1)作为传播功能研究的理论来源和基础的结构功能主义,在60年代以后它的地位已被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所取代。结构功能主义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出发,注重研究社会整合、共同意识和力量均衡,忽视社会体系与其他有机体的差异,并转移了人们对变迁与冲突等社会现象的注意力。(2)传播学研究范围极其广阔,传播功能研究仅是有关传播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当众多传播理论的开拓后来居上之时,传播功能研究也就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42.大众传播出现功能失调的原因是什么?
答:大众传媒之所以出现功能失调,就是因为某些功能被社会集团或个人所滥用,强化到不恰当的地步,或是超过了社会的承受力,使社会稳定和发展受到威胁。而大众传媒自身由于受到商业化和不同集团的利益所驱使,也常常难以把握好各社会功能之间的平衡和“度” 43.控制包含的两层意思是什么? 答:“控制”所包含的两层意思是:第一层意思是指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和影响、左右和操纵。比如记者在众多的事件中决定报道某一件,编辑在众多的来稿中决定刊登某一篇等。这层意思可以概括为“施控”即主动地施加控制。第二层意思是指传播者受其时代与社会的制约,不得不屈从于外界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诸多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压力,从而成为某种传声筒、吹鼓手。比如作为传播者的“美国之音”,就得听命于美国政府,一切稿件与节目都得服从于美国的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这层意思可以概括为“受控”,即被动地受到控制。总之,所谓控制,是包含着施控与受控两个方面的含义,是就传播者操纵传播同时又受到操纵的处境而言的 44.控制研究的三项内容是什么?
所谓控制研究是指专门考察传播者(包括个人与组织)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所处时代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具体说,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如把关研究理论;二是分析传播者的受控情状,如批判学派的研究;三是指出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如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 45.怀特把关理论的公式是什么?
答:怀特把关理论的公式是: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
46.简述怀特把关研究的主要缺陷?
答:作为最早的一项把关研究,怀特的理论难免会有不足之处,其中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将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把关人独立的权限,而忽略同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从怀特的把关模式上,人们容易产生这种错觉,那就是把关人对信息的传播可以为所欲为,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处置新闻。把关完全被当作一项纯个人的行为,这显然不符合传播实际
47.麦克内利模式的长处与不足是什么? 答: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这是它的长处所在。、但它也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它把每个把关人取其作用都等同起来,每个关口都“平起平坐”,不分主次。也就是说,从麦克内利把关模式上的那一系列前后相连的把关链条上,人们看不出哪道关口最关键、最重要、最需引起注意。48.简述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答:巴斯的所谓“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事实上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作是把关人,但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与传播媒介的把关作用相比,其他的把关环节都处于次要地位。巴斯在对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进行研究与分析之后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传播媒介中的第二个把关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49..简述阿特休尔的《权力的媒介》的内容
答: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中,详尽地阐述了一个基本观点:即一切媒介一不论是以往的,还是现存的,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媒介历来都是受某种权势控制的工具,都是为某种权势卖力的“吹鼓手”.这些摆布媒介的权势可能是宗教性的,也可能是世俗性的;可能体现为政治上的党派集团,也可能显示为经济上的利润指标,不管形式如何千差万别,媒介总归都是某种权势的媒介。阿特休尔写道:“此书的主要论点之一是,新闻媒介历来没有发挥过独立的作用,也从来没有摆脱权力的操纵。新闻媒介好比吹笛手,而给吹笛手乐曲定调的是那些付钱给吹笛手的人。
50.政治控制的含义和手段是什么?
答:政治控制最集中地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也就是说,政治控制主要是
政府控制,也是传播控制中最重要的控制形态。其常见的手段有:(1)立法;(2)行政;(3)操纵新闻。
51.经济控制的含义及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经济控制的关键在所有权上。它是最根本的控制形态,就是谁拥有媒介,谁掌握媒介,谁自然就拥有支配传播的权利,谁就有权选择传播什么与不传播什么。这个问题在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具体化为垄断和广告
52.受众控制的含义及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受众会对传播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无所作为的,他总会将自己的意志通过各种方式作用于传播者,从而使传播在相当程度上听命于受众。这就是所谓的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 53.简述布里德的传播控制研究观点 答:布里德是传播学控制研究领域的一位开拓者,他的《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功能分析》一文,被视为这个领域的“一项最杰出的研究成果”(德弗勒语)。布里德指出,任何社会的主要问题都在于维持秩序和加强凝聚力,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与完善。所谓媒介组织内的潜网实际上仍是更大范围内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即潜网的本质是编辑部的社会控制。来自媒介内部的这种“潜网”的控制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 54.简述自由论的主要观点 答:(1)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而在个人权益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由地持有主张、自由地抒发己见、不受压制、不被干预,这是人类的“第一自由”,同生命一样神圣不可剥夺。(2)自我修正。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3)观点的自由市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55.怎样进行内容分析? 答:(1)分析传播内容短期或中长期的发展趋势。(2)就各种传媒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的报道,或就不同国家的同一类传媒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3)研究传播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研究传媒借助传播内容实现的宣传策略、宣传方法以及某一方面使用的宣传战术。(4)了解和解决科技、文化等特殊信息在传播中的问题和困难 56.内容分析的一般性结论是什么? 答:(1)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只是从它所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高度筛选的抽样,而不是全盘照搬。而受传者所吸收和使用的信息又是从大众传媒中过滤出来的抽样。(2)大众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不是消息性的,因而更多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受众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注意力。(3)大众传媒为了力求内容上平易,在形式上力求简单,倾向于少登意思深邃、内容不易理解的复杂材料 57.信息的特性是什么? 答:(1)信息的共享性。(2)信息的扩散性。(3)信息的传递性。(4)信息的扩充性。(5)信息的浓缩性。(6)信息的替代性 58.信息的含义是什么?
答:信息的含义一般有三种理解:(1)属于一般的说法,如“信息即情报”,“即资料”,“即知识”等。(2)信息概念的实质,是在自然科学的通讯理论中首先被揭示出来的。美国数学家申农把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知识的讯息或关于该事物的确定状态。美国科学家维纳提出了一个十分费解而重要的信息定义:“信息这个名称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交换来的东西”.他还认为,“有效行为必须有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这样,就把信息--反馈--控制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1991年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迈克尔·巴克兰德教授提出了“信息”一词的三种含义:①作为过程的信息:当某人获取
信息后,他或她的认识也随之改变。②作为知识的信息:信息也可指作为过程的信息所告知的东西。③作为事物的信息:信息一词也可指如数据和文献之类的物体。(3)从哲学角度上探讨信息的定义,研究信息的本质、本源等 59.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渗透表现在几个方面? 答: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渗透表现在:(1)对传播模式和理论有过重要影响;(2)在方法论上给传播学以经验和有益的启示;(3)对传播学理论构架的设想产生有力的冲击 60.信息如何分类?
答:关于信息(传播内容)的分类,可以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分为语言、符号和图像三类。还可以按信息内容的性质分为新闻信息、教育信息、说服性信息、商业信息和娱乐信息五种按照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来区分,可分为三类,即指导性或教育性信息、维持性信息和复原性或刺激性信息。另外,信息的分类最早提出的是控制论创始人维纳,他从控制论角度指出,控制系统向外发出的内容叫做信息,由此可分为外源信息和内源信息。后来有的学者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可分为:表现物质特征的信息为客观信息,表现精神属性的信息为主观信息。还有的学者以哲学的认识为标准,把信息分为潜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等等
61.简述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答:(1)新闻与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源于信息,终于信息。新闻是由信息衍化而来,又具有自身特点。(2)新闻不同于信息。信息的概念要比新闻大得多,新闻只是信息中的一部分
62.信息量低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答:(1)信息的匮乏,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使经济停滞不前,无法分享世界各国已经开发出来的丰富的信息资源。(2)信息匮乏,科学技术必然落后,民族处于愚昧状态。(3)信息匮乏则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下降。(4)会让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乘虚而入。63.信息量高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答:(1)受众在大量不需要的信息冲击下,会恐慌不安,也会漠然视之,逐渐形成逆反心理和冷漠感。(2)超量信息也可以看作是与传播目的、传播主体无关的信息干扰,即超出了需要输出信息的那部分,这是一种人为的噪音。(3)对社会而言,部分信息的超量不仅会抑制另一部分信息的流通,而且会产生社会群体压力,造成负面影响 64..正确控制信息流量的必要性是什么?
答:作为一个社会,要正确控制信息流量,防止或避免出现信息低量或信息超量的问题,就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思考,采取适当的对策。_方面,要考虑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因素是什么。首先,最根本的是整个社会对各类信息的普遍需求,以及各阶层、各行业不分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对信息的多种需求。其次,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意识倾向对信息流量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第三,传播环境对信息流量也有影响。第四,信息流量和个人因素也有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制去调节和控制信息流量。具体地说,当信息超量时,要实行负反馈,即根据信息输出后的反馈信息,以后减少输出同类信息或改变其方向。相反,当信息低量时,要实行正反馈,即后输出的信息要和原来输出的信息保持同一方向,使总的信息量输出得到不断加强 65.语言的特性是什么? 答:语言特性是:(1)语言是静态的,客观实际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客观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绎的。
66.什么是语言符号,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语言符号,是人类所特有的有声符号集和符号系统。语言符号通常也包括文字符号在内。作为语言符号,它跟其他符号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复杂性。在现有的符号系统中,语言符号最为复杂。二是强生成性。语言符号自身有许多特性,主要是(1)语言是有声的。语言的语音按一定的规则组成并成为表达的符号系统。(2)语言的语义和声音的结合是任意的,偶然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3)语言的结构是生成的,有层次的,而且有一定的模式
67.什么是非语言符号,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它包括人的表情、手势、神态、穿着、打扮以及摆设、建筑、环境和美术作品等等。非语言传播的应用范围相当广,在人类传播行为中也非常重要。非语言符号主要有:(1)体语(身体语言)。即表情、姿势及神态。(2)类语言。它是人发出的有声而无固定语义的信息传播,如各种笑声、哭声、叹息、呻吟、叫声等等。(3)艺术。这是非语言传播的高级层次。自然语言可归入推理符号,而艺术(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则属于表象符号,是用以表达语言符号所不能表达的情感意义。68.简述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区别
答:语言符号的传播是分阶段的、单通道的,可控性较强,运用抽象和逻辑思维,作用于人脑左半球;非语言符号是连续的、非线性和多通道的,可控性弱,运用形象和直觉思维,作用于人脑右半球。
69.重视新闻的可读性要注意什么? 答:“可读性”一词源自英语,原意是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的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1)新闻要提倡写短句。(2)尽量少用或不随意简化专用名词,少用“性”、“化”之类的词尾。(3)注意用语具体,有特定的含义;适当多用常见的词。(4)注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新闻中的形容词,往往用来表达作者的主观判断和评价,过多使用会减弱事实的客观性。而多用动词则可以表达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态势,更容易为读者所了解和接受。70..简述新闻{信息}的主要特点 答:(1)新闻具有强烈的时效性。(2)新闻要求对某一事件、人物或非事件性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完整的反映和表达,并通过连续报道和运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等各种体裁的报道来配合事物总体的发展过程。(3)新闻通过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介向四面八方传播,为众多的受传者所共享,是一种公开的、“大传播”的信息。(4)新闻在语义和语用信息的层次上带有很大主观性和鲜明的倾向性 71.简述口语传播的缺陷
答:口语传播在传播距离、范围及信息的保存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1)口语传播只能用于面对面的交流,一旦距离超过声音所能达到的范围,信息传播活动就难以展开。(2)利用口语进行传播范围只能囿于二人、几人或一组人,难以使众多的人都听到。(3)声音过耳不留,不利于保存信息。若要口语传播信息得以长久地流传和延续,非依赖一代代人的记忆不可,这不但大大局限了保存信息的可能性,而且影响到信息流传的精确性。72.报纸主要有哪些长处?
答:报纸的主要长处,一是信息容量较大,二是保存信息的力量强,三是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由于报纸信息容量大,因此,报纸可以做到报道范围广泛、内容详细、丰富多样、分析深刻。报纸是印刷品,易于保存,便于人们日后查阅。73.报纸主要有哪些短处?
答:报纸的短处是:第一,报纸报道新闻的时效性远逊于广播与电视。第二,报道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新闻的动感,也不如以声传情的广播报道亲切、活泼。第三,报纸要求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这样,报纸的受众也就有了一定的限制。74.广播主要有哪些长处?
答:作为一种电子媒介,无线电广播具有以下主要长处:(1)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性强。广播是利用电波传声的。以电波每秒钟运行30万公里的速度,无线电广播传递信息之神速,自然令报刊望尘莫及。(2)受众面广,渗透性强。广播使用声音传播,收听广播基本上不受文化程度、地区等的限制,凡具有听力和一定理解力的人均可成为广播的听众。(3)广播是听觉媒介,它可以充分运用人类丰富的语言和各种音响去感染听众,不同的声调、语气常常会达到不同的效果,而且广播传播音乐的效果极佳,是提供娱乐的有效工具。75..广播主要有哪些短处?
答:广播也有不如其他媒介之处:(1)广播内容转瞬即逝,其保留性远不如报刊;受众对广播的选择余地也很小,广播是使用声音传播的,受众若是一时没听清、没听懂,便只有作罢。(2)无线电广播单纯提供听觉形象,给受众留下的印象不如视听兼备的电视深刻 76..电视主要有哪些长处?
答: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行列的后起之秀,具有如下主要长处:(1)视听兼备,图声并茂,生动、形象、逼真,感染力强。电视将图像、音响、文字同时传出,使受众成员在收看电视节目时,对节目中所描述的各种事情,如闻其声、如见其状,产生强烈的现场参与感和真实感。(2)手段先进,传递信息神速,超越空间的力量强。电视与广播一样,是以电波运载讯号的,传播速度十分快速
77.简述在激烈的大众传媒的竞争中,报刊采取的扬长避短的对策 答: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1)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2)报纸向信息的深度化发展,提供详细的新闻背景等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难以挤进的信息,以此吸引受众。(3)面对电子传媒争夺受众的咄咄逼人的攻势,报纸在信息容量优势上头做文章,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应运而生
78.简述无线电广播在激烈的大众传媒的竞争中,采取的扬长避短的对策 答:无线电广播的竞争对策是:(1)一方面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目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由争取一般受众转向争取各种特定的受众群;(2)另一方面收听工具已走向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携带、收听。
79.简述电视在激烈的大众传媒的竞争中采取的扬长避短的对策 答:(1)电视在与原有媒介的竞争中主要以集声像之美取胜。(2)电视成为人们获知重要动态新闻、观察世界风云的主要渠道。(3)电视还会以丰富多彩、图声并茂的节目受到观众青睐,以绘声绘色的广告节目,栩栩如生的人物、企业形象塑造,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80.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的含义是什么? 答:(1)“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2)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3)而媒介所传递的是什么样的特定内容,反倒无关紧要,像是“家贼扔出去的肉片”,是用以转移看家狗的注意力。(4)麦克卢汉的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81.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的含义是什么?
答:麦克卢汉认为,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如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收音机是耳朵的延伸。这一观点,借用了英尼斯的媒介理论。麦克卢汉借用了其老师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的关注焦点,是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他是从媒介对人类的心理影响推论传播技术的社会影响的。他提出了“感觉的平衡”概念,并指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会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
他以各种媒介对人类感官的延伸为标准,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部落文化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脱离部落文化时期)和电子传播时期(重归部落文化时期)。他认为,在口语传播中,各种感受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文字的出现扩展和加强了人的视觉功能,削弱了其他感觉的作用,印刷媒介的出现则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了视觉的作用。
82.英尼斯是如何论述媒介的偏倚性问题的? 答:(1)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2)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3)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媒介。(4)英尼斯认为,“偏倚时间”的媒介存在于具有丰富的口语传统 83.简述人类传播活动所经历的几个主要时期? 答:(1)文字发明前的口头传播时期;(2)文字发明与手抄传播阶段;(、3)印刷传播媒介的诞生与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4)电子传播阶段。84.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基础是什么?
答:8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梅罗维茨出版了《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提出了他的媒介理论。梅罗维茨的著作,依据两个理论基础,一个是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理论家”(指一批把媒介及其变化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影响看作比特定的传播内容更重要的传播学者)的理论,另一个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关于情境决定人们行为的合适性的)情境决定论观点
85.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论述媒介技术及其发展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有什么缺陷? 答:麦克卢汉的理论,一不但忽视了传播的占有方式及使用情况的重要性,而且甚至把人类文明发展史等同于传播史,似乎传播媒介可取代整个社会生产力,从而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
86..与报刊、电视相比,广播的优势有哪些?
答:作为一种电子媒介,无线电广播具有以下主要长处:(1)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性强。广播是利用电波传声的。以电波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无线电广播传递信息神速,自然令报刊望尘莫及。(2)受众面广,渗透性强。广播使用声音传播,收听广播基本上不受文化程度、地区的限制,凡具有听力和一定理解力的人均可成为广播的听众。(3)广播是听觉媒介,它可以充分运用人类丰富的语言和各种音响去感染听众,不同的声调、语气常常会达到不同的效果,而且广播传播音乐的效果极佳,是提供娱乐的有效工具 87.简述受传者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答:(1)作为信息传播的对象,受传者是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2)他们是传播活动存在的前提,是这一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在传播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3)对受传者的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研究范畴。(4)传播研究及其理论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人们对受传者作用的认识及关于受传者理论之深化中窥见一斑。(5)虽然在传播学兴起的初期,人们往往因为有感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强大力量而把受传者仅当作传播产生影响的对象来研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认识的发展,受传者的积极作用很快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88.简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的重要作用 答:(1)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不但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寻觅者”.(2)在大众传播中,受众是否接触某一媒介传递的信息,得凭受众自愿,传播者无法也无权强迫受众接受媒介传递的信息。(3)受众还是大众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息源。离开了这种反馈,大众传播活动便无法有效地为社会服务。(4)总之,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89.简述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
答: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1)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并非专为某些人服务的活动。,大众传播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受众必然是众多的而绝不是寥寥无几的;受众成员是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的而不是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的。(2)混杂性。与广泛性密切相联的是,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混杂的、异质盼,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他们分布在各个社会范畴中。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职业、政治观点、宗教信仰的人们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均可成为大众传播的受众。(3)分散性。大众传播是通过媒介工具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传播者没有直接的接触,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无法展开当场的对话交流。大众传播的受众成员之间,也互不相识,他们分散在各行各业、各国各地乃至世界各个角落,互不联系,处于互相分隔的状态。(4)隐匿性。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一般并不认识各受众成员,并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虽然传播者可能了解受众总体的一般主要特征和愿望要求,但却无法确定各受众成员的个人情况。从这个角度而言,受众是隐匿的 90..广大受众共有的基本动机包括哪几种? 答:广大受众共有的基本动机包括如下几种:(1)消遣娱乐。广大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动机之一是追求娱乐与消遣。(2)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寻求各种信息,是受众接触大众传播媒介的又一重要动机。(3)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当前大众传播媒介在传递文化方面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许多受众成员常受求知欲的驱使而使用大众传播媒介。(4)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大众传播媒介是联系社会的桥梁,它们把受众成员同周围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大众传播的内容可以成为社交中的话题,受众成员以此与朋友、熟人进行日常闲谈。接触特定的大众传播媒介信息内容,还可以显示受众成员的兴趣。通过他们的媒介使用行为,他们可以使自己与以同样兴趣关注这些信息的人们联系在一起,虽然也许彼此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也许从无机会见面,但是却可以感受到一种心理上的接近感、联系感。91..简述我国收集受众反馈的主要传统方法 答:我国收集受众反馈的传统方法有:(1)读者(听众、观众)来信(或电话)。受众给各媒介编辑部写的信件内容广泛,从表达某些受众成员对一些社会公共问题的观点到对媒介工作的批评以及向媒介反映他们所遇到的困难。(2)受众来访。这是我国大众传播媒介得以获知受众反馈的又一传统渠道。当受众成员希望向媒介机构传达他们的意见时,他们可能采取到媒介机构访问的方法,与编辑面谈,当面表达其观点。(3)召开座谈会。座谈会形式一般在媒介机构打算做专题宣传,需要获知受众对这一工作及有关问题的意见时使用 92.个人差异论的观点是什么? 答:(1)各人心理结构是千差万别的。(2)个人之间差异的形成,虽然部分地是由于各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3)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的人们接触到大相径庭的观点,他们从环境中习得一系列看法、态度、价值观和信念,这些构成他们的心理结构,并使他们每个人都与他人不同。(4)人们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时各自带有自身的倾向性;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也制约他们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5)心理结构各不相同的社会成员,对大众传播媒介内容的接受、理解、记忆、反应,也是各不相同的。93.如何评价个人差异论? 答:(1)个人差异论的贡献与于促使人们重视个人的心理因素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从而使传播学中对于受众的研究,可以从分析受众成员的心理入手。(2)但是,由于测量心理因素非常困难而又复杂,加上大众传播的受众具有众多、广泛、混杂的特点,在这种理论框架下,应用性受众研究也很难为媒介讯息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依据 94.社会分类论的观点是什么?
答:社会分类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如下:(1)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的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2)人们的这种有选择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之基础,是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一(3)这种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群体类别组成的;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的分类界限的,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资收入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因素。(4)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界限的因素,影响人们对于大众媒介信息的注意和反应形式,从而使各社会群体的内部成员们对大众传播作出大体一致的反应。95.如何评价社会分类论? 答:(1)社会分类论可指导人们研究分析据以划分受众为不同群体的可变因素与人们信息接收行为之间的联系,并进而指导传播机构分析和预测不同受众群体的有选择性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的特点设计和制作讯息,使大众传播内容更具吸引力。(2)但是,我们也应指出,同属于一个社会群体的受众成员并不见得一定会对同一条媒介信息作出同样的反应。(3)社会群体的特征虽然是对受众成员产生影响的一种因素,但并非唯一的因素,而是和心理因素等一系列酉素共同影响受众的信息接受行为的。(4)在不少情况下,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同一社会群体的受众成员,会对同一条媒介信息作出不同的反应 96.社会关系论的观点是什么?
答:社会关系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媒介向成员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2)造成社会成员有选择的大众传播信息接收行为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他们的接收方式。(3)当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为家庭、朋友、熟人和其他有关系的人所改变时,就表明上述的社会影响在产生作用。(4)个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注意形式和反应形式,反映出他的社会关系网络。(5)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间的相互影响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媒介效果
97.社会关系论的基础是什么? 答:(1)社会关系论的基础,是著名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2)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在研究本世纪40年代美国两次总统大选期间大众传播和选民的投票行为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人们日常的社会关系严重影响受众成员对媒介信息的反应方式。于是他们开始有系统地研究人们的社会关系对其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以期阐明受众成员的日常接触、交流在决定媒介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3)一些后来的研究则较为直接地探索人们相互影响的机制以及社会关系在大众传播信息流通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4)社会关系论还获益于上述学者对大众传播在扩散创新事物、促进农业等方面发展中的作用之研究。
98.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有哪些? 答:(1)选择性接触。这是指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有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不同目的、不同兴趣,有选择地使用媒介,有舍弃地注意和接受媒介信息。(2)选择性理解。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3)选择性记忆。这是指受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其他媒介信息则被从记忆中排除出去 99.受众反馈对传播过程有何意义? 答:(1)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信息的双向互动过程,作为受传者对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作出反应的环节,反馈是传播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2)离开反馈,传播者便无法了解受传者对信息的要求、希望、评价等,而且无法根据应有的反馈调节,改进信息传播,使之更加适应受传者的需要。(3)离开反馈,传播过程便不完整
100.受众调查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受众调查的重要性表现在:(1)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受众调查研究是大众传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掌握受众心理的重要途径。是充实和改进大众传播内容从而提高大众传播效果的依据,是促进大众传播机构和受众之间联系的有效方法。(2)根据受众调查所收集到的信息,可以测定出各种媒介的受众率和受众的构成,受众接触媒介的兴趣、动机,受众对大众传播内容与形式的看法、反应等 101.简述读者调查的种类 答:读者调查的种类主要有:(1)读者概况调查。这种调查采用人口统计学分类法,提供构成报刊读者群体的概要信息。(2)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这种调查用于测定哪些读者阅读报刊中哪些内容。(3)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此类研究旨在调查受众读报的动机及其从读报中得到的满足。(4)读者一非读者研究。此类调查可通过当面访问、打电话询问和邮寄问卷这几种不同的方式进行。102..受众调查中采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受众调查中采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1)面对面调查法。调查人员登门造访调查对象,进行当面问答,请调查对象当面填写调查问卷表。(2)电话询问法。调查人员先选定一组电话号码,然后打电话向受众了解视听情况。(3)日记法。调查人员将视听日记表。(本)分发给调查对象,要求他们在一周的时间内逐日填写视听日记,记录下自己的视听行为包括开机、关机的时间,观看(收听)的频道和节目等,并要求他们在填完一周的视听日记后将邮资预付并印有调查公司地址的视听日记本寄回。(4)仪器记录法。调查公司派人在愿合作的抽样户家中装上记录仪,连接这些家庭的收音机和电视机,随时自动记录关机时间和收看(听)的频道,公司每月收集记录仪记载的样本户视听情况材料,汇集到公司总部进行分析研究。(5)日记兼仪器记录法。运用这种方法,既可记录开、关机时间和频道,又可每隔半小时发出信号提醒调查对象填写视听日记。(6)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法。这是一种较新的方法。调查人员首先用随意选定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确定对方是否是住家,并记下其家庭成员。联系时由调查人员自我介绍,并说明调查的性质以求得到合作并商定调查的合适时间。调查开始后,调查人员每天在约定时间通过电话了解调查对象前--&的视听行为,并进一步确定第二天的调查时间。每天的调查要求非常严格,自前一次截止时间开始,按一刻钟的间隔记下调查对象的视听情况。,103.美国常见的听众、观众调查中的“节目检验”研究调查通常分几步进行? 答:这类调查通常分三步进行:(1)第一步:先由调查人员给调查对象看某一节目的摘要或广告的概括性描述,然后询问他们对拍摄这一节目或广告的意见,以及是否愿意根据这一摘要或这则描述的介绍观看节目或购买广告中的产品。(2)第二步:制作节目或广告的模型给调查对象看,倾听他们的意见。(3)第三步:制成节目或广告,或至少是部分完成制作,先进行试验性播放,征求调查对象的意见。
104.对我国的受众调查的兴起产生了关键影响的因素是什么? 答:有两种因素对我国的受众调查的兴起产生了关键影响。(1)一方面,在改革开放、进行四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迫切需要进一步改进媒介工作,使之更加有效地为我国的总体发展服务,这要求人们对大众传播受众反馈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2)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学术界开始进行了大众传播学的研究,这使我国学者在从事传播研究中得以有批判地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经验和理论成果。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受众研究也就顺理成章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05.大众传播中反馈的间接性具体反映在哪两个方面?
答:大众传播反馈的间接性反映在两个方面。从受众的角度而言,他们往往需要通过编辑部将自己的反应传达给报刊文章的作者、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从传播机构的角度
而言,主动收集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做系统的受众调查,而这种调查往往是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机构--视听率调查公司、民意测验公司等展开的。媒介机构通过这些第三者间接地获得受众反馈信息及对这些信息的客观分析 106..简述“传播效果”所包含的两重含义
答: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具有下述双重含义:第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第二,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107.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几个层面? 答: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2)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3)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108.英国学者戈尔丁对传播效果是如何分类的?
答: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四种类型。(1)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两种。(2)短期的非预期效果。这里也有“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两类。(3)长期的预期效果。指的是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的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4)长期的非预期效果。这种类型指的是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结果
109.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研究证明,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说服的内容和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第二,在说服的内容和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场合,后者则阻碍成员对观点的接受,使传播效果产生衰减。不仅如此,在群体归属意识较强的成员那里,它还能唤起一种“自卫”反应。使对立观点的说服活动出现“逆反效果” 110.简述英国学者D•麦奎尔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理论
答:英国学者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主要有三种理论:(1)第一种是“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2)第二种是“现场理论”,也就是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3)第三种便是以传播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理论”.社会科学理论是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111.传播效果研究初期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答: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核心观点是:(1)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2)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112.简述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效果,首先必须研究的课题
答: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效果,首先必须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课题:(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3)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13.简述可说服性包含的几个方面 答:可说服性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与特定主题相关的可说服性。说服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在某些话题上可能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而在另一些话题上则可能产生拒绝或排
斥态度。(2)与特定议论或诉求形式相关的可说服性。如果有的人容易接受道理说服,而有的人则容易接受场面或氛围的感染;有的人对强加式说服表现出自发反感,而对诱导式说服则很容易接受等等。(3)一般可说服性。与主题或说服形式无直接关系,受个人性格和个性所规定的、对他人意见容易接受或排斥的倾向 114.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哪些方面?
答: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信息可以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的受众;而后者则是多级的,要经过人际传播中许多环节的过滤。115.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答:克拉帕提出的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的核心观点归纳起来有两条:(1)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唯一和充分的条件,它只能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并不是作为唯一的因素单独起作用 116..根据贝雷尔森的总结,人们对报纸的利用形态有哪些?
答:根据调查结果,贝雷尔森总结了人们对报纸的6种利用形态:(1)获得外界消息的新闻来源。没有报纸就失去了了解外部变化的耳目。(2)日常生活的工具。例如看不到天气预报、购物指南、广播节目预报等等,生活和行动产生了许多不便。(3)休憩的手段。从读报中获得安静和休息。(4)树立社会威信的手段。通过披露从报纸上读来的新闻或新知识来获得别人的尊敬。(5)社交的手段。读报可以为日常社交提供丰富的话题。(6)读报本身的目的化。每天读报已成为习惯性行为,读不到报纸便缺乏生活的充实感 117.20世纪60年代后,“使用与满足”研究有哪些新的特点? 答:(1)对“使用与满足”的形态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研究。(2)重视对受传者使用动机产生的社会条件的考察。(3)加强了对“使用与满足”过程的理论总结 118.“有限效果论”的缺陷有哪些? 答:有限效果论的缺陷有:(1)在认知、态度和行动这三个效果层面上,有限效果论充其量只探讨了后两者而忽略了更早的认知阶段--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2)~它只考察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3)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会给传播实践带来某些消极影响
119.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它们研究的焦点大都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2)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3)它们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
120.“明示结论”与“不明示结论”,的方法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怎样运用?
答:关于“明示结论”与“不明示结论”的方法,根据众多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2)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3)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较佳,因为在这些场合,如果再明确提示结论则会有画蛇添足之嫌,容易引起对象的烦躁或反感而对说服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121.怎样合理使用诉诸感情和诉诸理性两种方法? 答:(1)两种方法的有效性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的,有些问题只能靠诉诸理性的方法来解决,有些问题采取诉诸感情的方法可能更有效。(2)而在日常的思想教育活动中,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则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3)另外,心理学的研
究证明,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文化水平不同,其行动受理性和感情支配的程度也有明显的差异。有些人易于接受道理的说服,而另一些人则更容易受情绪或气氛的感染。(4)因此,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正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并充分了解说服的对象,乃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
122.怎样看待恐惧诉求方法? 答:(1)关于恐惧诉求,究竟哪种程度的诉求效果最佳,目前在学术界仍没有一致的结论。(2)传统的教育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奖惩越重效果越大,费斯亭格的“认知不协和理论”认为惩罚过重或过轻效果都不佳,而中度的处罚对促成态度的转变最为有效,这些观点都有实验结果为其依据。(3)尽管结论尚难统一,但这些研究至少告诉我们,“敲警钟”必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不能仅靠危言耸听 123.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答:传播效果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概括起来说就是通过对各类传播效果的性质、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的考察,来把握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来加深我们对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认识。传播效果研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传播政策,媒介制定报道方针和从事媒体经营,新闻工作者采编新闻,企业进行公关广告宣传,个人从事社会交往活动,都要统筹考虑传播效果问题。传播效果研究既包含了对媒介活动的客观社会效果和影响的考察,又包含了对具体效果产生过程与机制的分析,可以为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 124.意见领袖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意见领袖具有下述基本特征:(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换句话说,意见领袖未必是大人物,相反,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如亲友、邻居、同事等。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也就更具有说服力。(2)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他们与被影响者保持着横向传播关系。(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人只要在某个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定声望,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角色,而在其他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则可能是一般的被影响者。(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125.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有哪些特点和不足之处? 答:特点是:(1)它着眼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2)它的考察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兼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它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缺点是: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另外,这一理论还有把议程设置功能的效果绝对化的倾向。
126.“沉默的螺旋”假说和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的关系是什么?
答:诺依曼认为,.任何舆论的形成,其背后都存在着“沉默的螺旋”机制。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127.“知识沟”假说的内容是什么? 答: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前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蒂奇诺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就处于有利的状况,这是造成“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128.为什么说“培养分析”研究与大众传播取得潜移默化的效果有关?
答:在媒介社会,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介揭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一般受众对拟态环境中的虚构成分很难作出明确的判断。“象征性现实”对“主观现实”的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另外,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的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129.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者是如何界定舆论定义的?
答: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具备了这种性质就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就有遭受社会制裁的危险。为了免于这种制裁,人们只有在公开的言行中避免与其发生冲突。由此不难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这一点,诺依曼本人也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在她看来,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社会的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不仅如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130.简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两大学派研究方法的差异 答:(1)一般来说,传统学派的研究方法以“科学”性见长。简单地说就是:提出命题→定量分析→得出结论。这一套路同自然科学中的实验法,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总之,传统学派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实证性的方法。(2)批判学派虽然也不时采用一些实证性方法井展研究,但从根本上讲,它对实证研究的哲学认识是持怀疑、批判甚至否定态度的。(3)传统学派并非只定量不定性,它定量的目的还是为着定性;同样,批判学派也不只是定性而不定量,它的定性同样离不开定量。我们认为,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根本差异表现在:一是科学实证的,一是哲学思辨的 131.霍克海默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他的核心观点就是批判。他认为,马克思的思想主线就是批判,力主恢复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的本质。他指出,批判理论是同传统理论相对立的。这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之中,旨在帮助社会再生产过程;而批判理论则把自己放在既定秩序之外,旨在推翻这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传统理论总是从既定事实出发,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得出同现存社会相调和的顺从化结论;而批判理论首先是要破坏一切既定性、事实性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是同人的本质相背离的。所以,批判理论是作为_种否定的理论而出现的,传统理论则以肯定的面目出现 132..简述传统学派关于垄断控制的主要反对观点
答:传统学派基于维护现存秩序的潜在动机,总认为晚期资本主义不同于早期资本主义。它的研究有一种明显的倾向,那就是尽力抹杀传播者一方对传播的制约包括意识上的操纵和经济上的控制,同时又尽力强调受传者一方在传播中的主导作用。随着晚期资本主义消费观念的盛行,传统学派也把“消费者主权”奉为王牌,以消解“控制”这一重要命题。他们宣称,获得利润是媒介的首要目的,为此就得争取尽可能多的受众,满足他们多种多样的需要,对生产“信息”这种商品的大众传播企业来说,消费信息的“受众”自然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也就是说顾客(受众)是上帝。所以,如果说传播中存在控制因素的话,那也是来自受传者一方,而不是来自传播者一方
133.简述批判学派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方面 答:(1)传播与意识形态。他们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就是意识形态批判。(2)传播与垄断控制。“控制”命题可以说是批判学派的一条主线,这一点又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研究方面。批判学派指出媒介只不过是权力的工具和政治的吹鼓手而已。传播并不是一种满足受众需要的自发行为,而是一种受到操纵,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自觉活动,它归根结底要受制于经济基础。(3)传播与大众文化。大众传播造成庸俗、浅薄、商业化的“文化工业”,压抑人的个性和解放,是对人的“异化
为什么传播学传统学派的研究注重传播效果而轻视传播主体?
答:对肯定现状的传统学派来说,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在具体的、经验性的问题上,研究重心自然也就向“媒介如何传播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这个方面倾斜,至于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自然带有量化与实证的色彩。另外,既然是肯定现状,认为它无可置疑,那么传统学派对传播者的问题,对媒介所有权与控制权的问题,也就本能地避而不谈,对大众传播在意识形态上的功能,对大众媒介与异化现实的关系,更是讳莫如深 135..简述电脑联网业具有的特征
答:从现阶段电脑联网业的发展来看,这一新兴传媒已显示出一系列重要特征,包括如下几点:(1)电脑联网具有连接网上的任何用户,使之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基本性能。网络用户间的信息沟通,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2)由于电脑互联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互动性特征,通过网络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反馈环节较强。(3)由于电脑网络允许信息以不同的流通方式在网上到处流通,它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系统,服务于以不同方式展开的不同种类的传播活动。(4)从理论上讲,网络允许人类社会利用电脑网络空间无限量地进行信息沟通。(5)加入电脑网络的用户,不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介机构,还是其他机构、团体、小组或个人,均可成为信息提供者。(6)网上传播是非实时的非同步的传播。传、受双方不必同时使用传播系统。作为传播技术的产物,电脑联网具有不容置疑的先进性 136.简述信息高科技对传播理论的影响 答:(1)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界限的模糊化;(2)职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角色界限的模糊化;(3)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 137.简述“推”技术具有的作用 答:(1)按照用户要求为用户代劳从网上信息海洋中选出某些信息,将它们“推”给用户。(2)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推”技术可以发挥一系列作用:对于已经或希望成为网上信息发布者的传播者,“推”技术的运用有助于使其传播的信息有效地传到这样一些用户那儿,这些用户想要这些信息却无暇多花时间在网上寻找或者嫌寻找信息的操作步骤太麻烦,对于网上信息传播的社会管理而言,“推”技术可以被用于对网上的信息进行优选 138.简述信息高科技对传媒业职业规范与准则的影响 答:(1)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一些形成于传统的大众传媒时代的传媒职业规范与准则的实施带来了困难。对大众传媒在核实所获信息,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可靠性等方面的准则以及在恪守保护著作权的法规等方面的准则,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作为职业传播者,大众传播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由于其在构建社会信息环境方面的能量与作用,被公认为具有核实信息准确性的职责。(3)通过电脑进入网络,弹指之问就可以调出源源不断的图文、音像信息,将其或作为信息来源,或作为新闻背景资料。这样一来,不管是原文原声使用,还是编辑改动后使用,都容易引起著作权纠纷。传媒业这些原有的职业规范与准则在新的社会传播环境中将何去何从,传播学研究理应提供理论指导 139.简述拉斯韦尔对传播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1}.提出传播的5W模式,不仅首次较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还首次较完整地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总体构架,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途径。{2}.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
{3}.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以其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而立下了功勋。
140.人际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它的特点不仅在于通过传播向他人展现自我,在他人反映中认识自我,减少自我估价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可以了解他人,在频繁的互动中进而认识社会。141.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1}.授予地位的功能。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位。
{2}.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共道德的行为发起有组织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系统的正常秩序和良性运转。
{3}.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这是他们对媒介功能所做的最深刻、最有意义、最富独创性的分析。他们指出,大众传播是一种最高尚、最有力的社会麻醉品,中毒的人甚至都不了解自己的病端。
142.什么是传播流程研究及它所产生的三项主要研究成果? 所谓传播流程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出发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人际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143.为什么克拉帕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观点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1}。克拉帕认为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唯一和充分的条件,它只能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的既有态度的强化。{3}。克拉帕的这些观点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所以被称为有限效果论。144.传播学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根本差异表现在什么地方?
两派的根本差异在于研究立场不同。传播学派是肯定现状、服务现状,而批判学派是批判现状、否定现状。这种对传播现状的不同的态度取向,是两大学派所有分歧的根本之存在。145.什么是上限效果假说?
艾蒂玛和克莱茵因提出一种观点,它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是无止境,相反,在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甚至停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的到来较早。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较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赶上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识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146.简述加娜姆对批判学派的传播与意识形态研究的主要观点。{1}。大众传播媒介有着巨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力
{2}。这种影响力主要通过传播媒介所特有的设定议题功能得以发挥出来
{3}。大众传播媒介所设定的议题是一种高度人工合成物,它经过传播者的新闻价值标准的过滤筛选,一般采取支持现存制度的立场 {4}。传播媒介的设定议题功能依存于其非党派和中立的招牌,这些招牌给人一种可信赖感,从而传播媒介所设定的和提示的议题能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
{5}。资产阶级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者,在立场和价值观方面基本是与人民对立的,但同时他们也制度的以及本阶级的压力下从事着议题的选择和传播 147.控制论模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缺点:{1}。控制论模式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但实际并非如此。
{2}。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认为传播经过一个完全的循环,不折不扣地回到它原
来的出发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没有把传播过程放在社会系统中考察,即认识上的孤立性,仍没有解决传播的条件问题。
148.线性模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作为线性模式的代表拉斯韦尔模式,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过程。5W模式堪称开天辟地之举。从此,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事实上,拉斯韦尔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与此相联系,拉斯韦尔的工作,带来另一个意义更为重大的结果,即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缺点:直线性和孤立性,即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149.提问设计的原则 合理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艺术性原则
150.简述定额抽样的优缺点
优点:是能在较为低廉的抽样费用下获得各类人物的样本,而且不需要对总体编号排序,简单易行。其缺点是不能用来推断总体指标。151.什么是传播学研究的定量化?
定量化是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它是建立在数理统计、经验社会学和实验心理学等基础上的一种研究方法。152.简述日本传播学者饱户弘对受传者可说服性的分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特定主题相关的可说服性,说服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在某些话题上可能容易接受他人意见,而在另一些话题上则可能容易产生拒绝或排斥态度。
{2}。与特定议论或诉求形式相关的可说服性,如有的人容易接受道理说服,而有的人则容易接受场面或氛围的感染:有的人对强加式说服表现出自发反感,而对诱导式说服则很容易接受等等。
{3}。一般可说服性,与主题或说服形式无直接关系,受个人性格和个人所规定的、对他人意见容易接受或排斥的倾向。
153.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霍夫兰是美国的实验心理学家,他对传播的研究,就是从心理角度切入的,他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从微观入手,着重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的细致的总结。在研究方法上,他倡导并亲身实践了控制实践法。
154.为什么说大众传播的反馈几乎总是延迟的? 大众传播的反馈之所以几乎总是延迟的,是由受众和传播者两方面原因造成的。受众难以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把自己的反应传递给传播者,所以他们向传播者表达自己的意见往往是事后的行为,传播者对受众意见的处理往往是迟缓的,根据受众意见对传播行为的调整也是迟缓的。
155.在网络时代,电子传媒与印刷媒介之间出现了界限的模糊化,它们表现在哪些方面? {1}。以往印刷传媒如报刊用的是印刷技术,电子传媒广播与电视用的是电子技术,如今出现了网络版报刊,其发行靠的是电子技术。
{2}。以往印刷版报刊传递的文字信息是无声的,电子传媒传递的信息才有声音。报纸上网后,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可以使其文字信息带上声音,网络版报刊文章可以通过多媒体电脑读出声音来。
156.在组织传播中,组织的权威性和传播内容的可信性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组织传播中,组织是否具有权威性,往往表现为传播内容是否具有可信性。组织的威望越高,传播的信息越被人们所信任,反之,传播内容越可信,组织也就越具有权威性。157.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 {2}。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 {3}。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 {4}。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
158.简述德福勒模式的主要特点 {1}。加入并突出了反馈的机能
{2}。提示了大众媒介对传播过程的介入 {3}。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均被表现出来 159.为什么说魔弹论是错误的? 魔弹论是一种唯意志论,它对传播过程作了简单的论述,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因素,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播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160.简述传播的控制研究中控制的含义 两层含义: 一是指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影响力乃至操纵。这层意思可以概括为施控。二是指传播者受其时代和社会的制约,不得不屈从于外界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各种压力,从而成为某个集团的吹鼓手。这层意思可以概括为受控。总之,所谓控制是包含着施控与受控两个方面含义的
161.格伯纳等对电视暴力内容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 两个结论:
一是电视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犯罪具有诱发效果,但电视暴力内容与青少年犯罪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是电视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而观看这种内容越多,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162.以往传播学者对大众传播进行的内容分析得出了哪些一般性结论?
{1}。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只是从它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过筛选的抽样,而不是全盘照搬。
{2}。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内容,大量的是娱乐性的,分散了受众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3}。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大众传媒不但是内容上力求平易,在形式上也力求简单。163.为什么克拉帕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观点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克拉帕认为,大众传播本身并不是其效果产生的唯一和充分条件,相反,大众传播效果产生于各种中间环节的相互作用中,大众传播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克拉帕的这些观点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所以被称为有限效果论。164.简述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 {1}。个人权益高于一切
{2}。人是有理性的,可以凭借理性辨别真理和谬误
{3}。真理只有通过各种意见的自由而公正的竞争才能产生和发展 165.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中心论点。{1}媒介即信息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3}媒介有冷热之分
中心论点是媒介即信息。
第二篇:传播学概论 多选题 完整总结
多项选择题
1.1.英国的传播学研究从60年代开始蓬勃兴起,可分为(ACDE)A.社会学派B.行政学派C.社会心理学派D.政治经济学派E.“职能”学派
1.2.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分为的研究层次是(ABCDE)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E.大众传播
1.3.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的研究层次是(CDE)A.宏观研究B.微观研究C.理论D.模式E.研究方法
1.4.个人参与群体传播也会接受群体的影响,产生对群体的(BCE)A.离异感B.归属感C.认同感D.陌生感E.获得支持的力量
1.5.以下属于定量研究方法的是(ABDE)A.抽样调查法B.问卷调查法C.类型分析法D.内容分析法E.控制实验法
1.6.组织传播的形式很多,包括(BCDE)A.打电报B.报告会C.演讲会D.研讨会E.展销会
1.7.就信息传递的方向而言,组织传播主要有(ABE)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自内而外D.自外而内E.横向传播
1.8.组织传播是(ABCDE)A.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B.组织活力的源泉C.组织关系的粘合剂D.组织功能的润滑油E.组织肌体的防腐剂
1.9.传播作为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过程,具有(CD)A.区域性B.不同个性C.共同性D.社会性E.全球性
1.10.传播学研究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做到(ABE)A.为我所用B.中西结合C.尽量吸纳D.批评为主E.批判吸收
1.11.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组织包括(ABCDE)A.地方电视台B.广告公司C.报业集团D.音像出版社E.电影制片厂
2.1.实用性传播可分为(ACE)A.新闻性传播B.单一性传播C.宣传性传播D.复合性传播E.教育性传播
2.2.工业化使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传播出现的几大趋势是(CD)A.系统化B.科学化C.相对独立化D.职业化E.产业化
2.3.传播学的分支有(BDE)A.自我传播学B.大众传播学C.群体传播学D.人际传播学E.组织传播学
2.4.被公认为传播学“奠基人”的学者是(ABCDE)。A.哈罗德·拉斯韦尔B.库尔特·卢因C.保罗·拉扎斯菲尔德D.卡尔·霍夫兰E.韦尔伯·施拉姆
2.5.早期传播学的研究取向主要是(ABCDE)A.传播的结构和过程研究B.传播的技巧和效果研究C.传播与群体、社会关系研究D.传播方法研究E.传播综合研究
2.6.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的代表作是(AB)A.《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B.《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C.《传播与说服》D.《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E.《解放社会矛盾》
2.7.在批判学派看来,传统学派的“病症”主要是(BCE)A.过分轻视微观研究B.过分偏重微观研究C.过分依赖定量方法D.过分依赖定性方法E.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2.8.传统学派又被称为(ABD)A.经验学派B.实证学派C.理论学派D.行政学派E.批判学派
2.9.卡尔·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BCD)A.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B.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C.由微观人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开拓性的研究D.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E.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
3.1.传播过程研究的现状是(ACE)A.将传播作为过程看待B.模式构建基本完成C.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深入到深入D.研究工作基本完成E.研究工作尚未完成
3.2.传播的过程可分解为下列环节(ABCDE)A.传者B.受者C.信息D.媒介E.效果
3.3.5W模式的不足之处是具有(AC)A.直线性B.突破性C.孤立性D.双向性E.循环性
3.4.拉斯韦尔模式对传播学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具体来说是因为它(AB)A.第一次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过程B.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C.添加了情境和动机这两个环节D.区分了要素和环节的差别E.重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3.5.关于申农一韦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E)A.这本来是一个纯技术性的、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通信过程模式B.模式中的信源相当于传者,信宿相当于受者C.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D.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E.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3.6.在申农一韦弗模式中,媒介被细分成(ACD)A.发射器B.信源C.信道。D.接收器E.信宿
3.7.传播模式的类型有(ABC)A.文字模式B.图像模式C.数学模式D.应用模式E.理论模式
3.8.传播过程基本模式可以分为(CDE)A.文字模式B.图像模式C.线性模式D.控制论模式E.社会系统模式
3.9.布雷多克把5W模式变成7w模式添加的环节是(BD)A.信源B.情境C.信宿D.动机E.噪音
3.10.德福勒模式表现出的控制论模式的特点是(ABC)A.传播要取得理想效果,关键看传者对“反馈”的重视程度B.大众媒介对传播过程的介入C.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均被表现出来D.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E.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
3.11.下列曾对社会系统模式做过贡献的有(CD)A.奥斯古德B.施拉姆C.赖利夫妇D.马莱茨克E.德福勒
3.12.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AC)A.加入并突出了“反馈”的机能B.引申出“传播单位”的思想C.变“单向直线式”为“双向循环式”D.加入并突出了“噪音”E.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3.13.过程研究的表现形式是模式,主要三大类是(ABC)A.线性模式B.控制论模式C.社会系统模式D.信息系统模式E.电子模式类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因此,此题正确答案为ABC,而DE为干扰项。
3.14.伯洛的传播过程理论的主要论点是(BCE)A.传播是一个静态的过程B.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C.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D.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封闭E.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
4.1.传播学研究的课题有(AB)A.受众利用传媒的差异分析B.大众传播的社会角色分析C.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渊源关系分析D.新时期新闻学的发展分析E.全球经济分析
4.2.随机抽样的形式主要有(ABCDE)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随机抽样C.等距随机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E.多阶段随机抽样
4.3.非随机抽样的形式主要有(ACDE)A.判断抽样B.调查抽样C.偶遇抽样D.定额抽样E.雪球抽样
4.4.界定调查总体时需要加以定义的方面是(ABDE)A.单位B.时间C.地点D.内容E.空间范围
4.5.内容分析手段的特征是(ACE)A.客观B.主观C.系统D.定性化E.定量化
4.6.提问项目的形式一般要经过的步骤是(ABCD)A.课题分析B.概念具体化C.确定指标D.编制提问E.分析问卷
4.7.提问设计的艺术性原则要求艺术地提出问题的方法主要有(ABCDE)A.委婉法B.间接法C.消虑法D.虚拟法E.援助法
4.8.问卷发送的方式一般有(BDE)A.偶遇式发送B.访员面访C.民意测验D.邮寄问卷E.报刊问卷
4.9.答案设计的形式有(ABCDE)A.二择一式B.多项选择式C.排序式D.等级式E.矩阵式
4.10.语义内容分析可以细分为(ABC)A.指定分析B.归因分析C.断言分析D.语句分析E.词章分析
4.11.判断一个分类标准是否可靠、有效、合理,所使用的标准应具有(ACD)A.完备性B.显著性C.互斥性D.一致性E.客观实在性
4.12.常用的统计分析指标有(ACDE)A.绝对数B.相对数C.百分比D.平均数E.相关系数
4.13.内容分析的取样过程一般包括抽取特定的(ACE)A.媒介样本B.受众样本C.日期样本D.效果样本E.内容样本
4.14.内容分析的基本推理模式有(ABC)A.趋势推理,B.共变推理C.因果推理D.内容推理E.标准推理
4.15.控制实验法包括的基本要素是(BCDE)A.实验室B.实验者C.实验变量D.实验对象E.实验观测
4.16.控制实验法的种类主要有(AB)A.实验室控制B.实地实验C.个体控制D.目标控制E.全程跟踪控制
5.1.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对传播的个人功能的研究所体现的方面是(BCDE)A.个人功能的“游戏说”B.信息功能C.发展个性的功能D.与社会整合的功能E.娱乐功能
5.2.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解(ABDE)A.分为社会性和自我中心性两大类B.多属于工具性的C.具有社会协调功能D.游戏说E.可纳入使用满足理论
5.3.拉斯韦尔认为,大众传播具有的社会功能是(ABD)A.环境监测功能B.社会整合功能C.娱乐功能D.文化传递功能E.授予地位功能
5.4.大众传播的功能是纵向的、动态的,也是复杂多变的,它所具有的特点是(BCD)A.整体性B.暂时性C.适应性D.可变性E.目的性
5.5.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研究儿童的谈话过程而发现,传播的个人功能可分为(AD)A.社交性B.群体性C.个体性D.自我中心性E.排他性
5.6.怀利在1942年提出的报纸所具有的功能是(ABCDE)A.提供消息素材B.分析消息(即编辑功能)C.当有些消息不一致时,提供一个一般性的参照系D.消遣E.向世界传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5.7.传播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ABCD)A.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B.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C.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D.娱乐的功能失调E.舆论监督的功能失调
5.8.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社会功能,是同结构功能主义一脉相承的,其观点主要包括(ACD)A.授予地位的功能B.文化传递的功能C.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D.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E.社会整合的功能
5.9.在传播的个人功能方面,与工具说观点相对立的观点是(BC)A.谈话说B.游戏说C.使用满足说D.假想说E.理想说
5.10.以下对于社会协调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A.也称为整合功能B.通过议程设置功能的方式C.有利于统治阶级政权稳定D.防止外来文化入侵E.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
5.11.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认为传播具有三个功能,它们分别是(ABD)A.环境监测B.文化传递。C.社会发展D.社会协调E.娱乐
6.1.传播者包括。(ABCDE)A.记者编辑B.报社通讯社C.电台电视台D.出版社E.电影制片厂
6.2.报刊的四种理论是指(ABCD)A.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B.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C.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E.报刊的实用主义理论
6.3.以下观点属于自由主义的是(ABC)A.自我修正的观念B.自由发表意见C.观点的自由市场D.主张自律E.承担社会责任
6.4.以下对社会责任的叙述正确的是(BCD)A.是对集权主义的改良B.是对自由主义的改良C.主张自律D.只是一厢情愿的主张E.足以与自由论抗衡
6.5.报刊的四种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包括的大众传播的主要控制模式是(BCDE)A.个人自觉式B.君主独裁式C.自由放任式D.自我约束式E.国家统管式
6.6.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中指出的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关系是(ABDE)‘A.官方形式B.商业形式C.主仆形式D.利益关系形式E.非正式形式
6.7.大众传播的基本控制形态有(ABCE)A.政治控制B.经济控制C.受众控制D.文化控制E.自我控制
6.8.大众传播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事业,其外在标志是(AC)A.大众报业的兴起B.广播的兴起C.通讯社的产生D.电视的兴起E.通信卫星的问世
6.9.以下对把关学说叙述正确的是(ABC)A.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B.最早由卢因提出C.宣告镜子理论的终结D.是一种深层控制E.重要的是政治把关
6.10.目前世界各国与大众传播有关的法律包括(ABCDE)A.广告管理法B.诽谤罪法C.反垄断法D.图书出版法E.许可证申请法
6.11.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操纵新闻的发布、控制消息的来源是一种十分风行的政府控制传播的手段,包括(ACE)A.记者招待会B.检查C.试探性气球D.征税E.新闻发布会
6.12.控制研究的内容包括(CDE)A.传播效果的好坏B.渠道是否畅通C.施控行为D.受控情状E.控制形态
6.13.政治控制的常见手段有(ABCDE)A.立法B.行政C.操纵新闻D.检查制度E.征税津贴
6.14.通过立法对大众传媒实施控制,其法律主要有(ABCD)A.新闻法B.广告管理法C.诽谤罪法D.保障隐私权法E.证券交易法
7.1.信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标志是(ABCDE)A.共享性和扩散性B.传递性C.扩充性D.浓缩性E.替代性
7.2.早期的内容分析只是研究“讯息”的(ADE)A.内容B.本质C.实质D.传递E.交流
7.3.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是有选择的,信息自选的过程是(ABC)A.选择性接触B.选择性理解C.选择性记忆D.选择性吸收E.选择性使用
7.4.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渗透和介入表现在(ABD)A.传播模式及理论B.方法论上的启示C.形式与内容D.理论框架的设想E.哲学基础
7.5.按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可分为(CDE)A.客观信息B.主观信息C.语言D.符号E.图像
7.6.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是(BCD)A.符号B.物质C.能量D.信息E.文字
7.7.以哲学的认识论为标准,信息可分为(BCE)A.客观信息B.潜在信息C.先验信息D.主观信息E.实得信息
7.8.以下属于符号的有(BCD)A.颜色B.字母C.电码D.交通标志E.声音
7.9.按信息内容的性质,信息可分为(ABCDE)A.新闻信息B.教育信息C.说服性信息
D.商业信息E.娱乐信息
7.10.按照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来区分,可把传播信息分为(ADE)A.指导性或教育性信息B.主观性信息C.客观性信息D.维持性信息E.复原性或刺激性信息
7.11.任何信息都包含(BCE)A.语言层次B.语用层次C.语法层次D.语境层次E.语义层次
7.12.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主要特点是(ABCD)A.时效性B.公开性C.主观性D.倾向性E.阶级性
7.13.以下属于人工信息的是(BCDE)A.声音B.语言C.数字D.公式E.电码
7.14.语言符号的特性是(ABC)A.有声的B.声音和语意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C.具有一定模式D.借助感觉器官E.不表意
7.15.符号可以表示信号所无法表示的抽象概念,用以表述事物的(ABC)A.性质B.特征C.范畴D.用途E.标志
7.16.动态的图像包括(ACD)A.动画片B.照片C.电影D.电视E.漫画
7.17.非语言符号有(ABE)A.体语B.类语言C.文字D.程序E.艺术
7.18.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的构成因素是(ACD)A.物质B.新闻C.信息D.能量E.生物
7.19.以下属于对内容分析的一般性结论的有(BCE)A.是大量信息的全盘照搬B.是大量信息经高度筛选的抽样C.娱乐性信息分散人们注意力D.娱乐性信息集中人们注意力E.形式简单
7.20.当前的信息革命会对信息传播带来的变化有(ABCD)A.小型化B.个人化C.多样化D.分散化E.大众传播“泡沫”化并最终消失
7.21.如果消费者对某些广告的大肆宣传已感到厌烦时,广告仍然继续“狂轰滥炸”,其效果适得其反,这一现象说明了(ABDE)A.信息超量的后果B.信息低量的后果C.大众传播的麻醉性功能失调D.广告的功能失调E.信息流量的控制失调
8.1.在口语传播阶段人们使用的传播手段有(ABCE)A.烽火信号B.图画C.刻木D.书简E.声音
8.2.口头语言具有的特征是(AB)A.系统性B.抽象性C.特殊性D.一般性E.精确性
8.3.口语作为一种传播手段的缺点是(ABCD)A.不能离开发声的人而独立存在B.不利于保存信息C.传播范围狭窄D.影响到信息流传的精确性E.传播速度慢
8.4.报纸的特点是(ABCDE)A.信息容量大B.易于保存C.报道范围广D.内容详细E.受众选择性大
8.5.无线电广播的长处有(BCD)A.超越时空的力量B.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性强C.受众面广,渗透性强D.用丰富的语言感染听众E.视听兼备,图声并茂
8.6.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是:大众传播媒介都具有(BE)A.保存性B.大量收集信息并大规模复制的特点C.选择性D.价格低廉的特性E.向全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特点
8.7.电视的不足之处是(BCD)A.超越空间的力量弱B.画面转瞬即逝C.制作费用昂贵D.不易携带E.视听兼备,图声并茂
8.8.麦克卢汉把下列传播媒介归为“冷媒介”的是(BCE)A.印刷媒介B.电话C.电视D.无线电广播E.有声电影
8.9.下列属于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著作的是(ACD)A.《媒介即讯息》B.《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C.《谷登堡的灿烂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D.《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E.《帝国与传播》
8.10.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是(BCE)A.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B.媒介是人体的延伸C.冷媒介和热媒介D.电子传媒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E.媒介即讯息
8.11.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是(ACD)A.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B.媒介是人体的延伸C.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D.电子传媒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E.情境决定论
8.12.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英尼斯媒介理论的是(CD)A.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B.媒介是人体的延伸C.传播媒介的偏倚性D.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组织的形态,并常常转移权力中心E.情境决定论
8.13.依据英尼斯的观点,下列媒介中属于“偏倚时间的”媒介的是(ACD)A.羊皮纸B.电话C.石头D.黏土E.电视
8.14.依据英尼斯的观点,下列媒介中属于“偏倚空间的”媒介的是(BCE)A.羊皮纸B.电话C.石头D.印刷媒介E.电视
8.15.英尼斯认为“偏倚时间的”’媒介的缺陷有(BCE)A.不利于控制时间B.不利于控制空间C.不利于长久保存D.不便于运送E.仅为少数特权分子所掌握
8.16.下列有关“偏倚空间的”媒介说法正确的是(CE)A.不利于世俗制度的确立B.不利于控制空间C.光强调偏倚空间性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D.不便于运送E.无法传达口语传统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8.17.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缺陷有(ABE)A.忽视传播占有方式及使用情况的重要性B.把人类文明发展史等同于传播史C.使用的是静态的方法,缺乏动态分析D-忽视了人们通过媒介发生的相互作用而几乎只关注人们面对面交流中的相互作用E.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
8.18.麦克卢汉认为,印刷媒介的作用有(ABC)A.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了视觉的作用B.在人类同环境的关系中造成了不平衡C.分裂了人类的感觉生活,阅读和思考成为个人化的行为D.各种感受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E.使整个世界似乎紧缩成了地球村
8.19.为了扬长避短,杂志更多的趋向于(ABCE)A.专门化。B.专业化C.图文并茂D.传递信息迅速E.满足于不同类型读者的要求和爱好
8.20.麦克卢汉划分“冷”“热”媒介的依据是(ABDE)A.信息的明确度B.信息的清晰度C.信息流量的大小D.信息接受者的参与程度E.信息接受者想像力的发挥程度
8.21.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价值在于(ABCE)A.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背景中去考察B.揭示媒介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文化和文明的影响C.激起人们对各种媒介及其作用的关注D.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因E.开拓内容分析以外的媒介影响研究领域
9.1.在大众传播学中,对受传者的研究包括(ABC)A.对受众率及其构成的研究B.对影响受众信息接受行为的中介因素的研究C.对受众、媒介、效果之间的关系的研究D.对社会功能的研究E.对社会信息反馈的研究
9.2.受传者是(ABCDE)A.信息传播的对象B.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C.传播活动存在的前提D:传播过程的积极参与者E.在传播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9.3.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有(ABCE)A.广泛性B.混杂性C.分散性D.显著性E.隐匿性
9.4.受传者对信息的选择过程是(BCD)A.选择性购买B.选择性接触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记忆E.选择性欣赏
9.5.受众的动机主要有(ABDE)A.消遣娱乐B.获取知识C.获得经济利益D.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E.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
9.6.大众传播中的反馈具有的特点是(ABCDE)A.延迟性B.间接性C.代表性D.累积性E.量化性
9.7.受众的反馈的重要性表现在(ACDE)A.反馈是传播过程的不可缺少的要素B.反馈是传播活动存在的前提C.离开反馈,传播者无法了解受传者对信息的要求D.离开反馈,传
播过程便不完整E.离开反馈,传播者无法调节、改进信息传播
9.8.大众传播媒介能够满足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表现在(ABCE)A.大众传播媒介是联系社会的桥梁B.大众传播的内容可以成为社交中的话题C.接触特定的媒介信息内容,显示受众成员的兴趣D.大众传播媒介能成为“空中学校”E.通过媒介使用行为,彼此感到心理上的接近感、联系感
9.9.我国收集受众反馈的传统方法有(ABCDE)A.读者来信B.观众来信C.听众来电D.受众来访E.召开座谈会
9.10.受众调查中采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ABCDE)A.面对面调查法B.电话询问法C.仪器记录法D.日记兼仪器记录法E.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
9.11.下列属于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的有(ABC)A.选择性理解B.选择性接触C.选择性记忆D.选择性回忆E.选择性反馈
9.12.传播学者解释受众选择性因素的观点有(ABCDE)A.认识连贯论B.认知不和谐论C.实用论D.使用与满足论E.可获得性论
9.13.受众调查的重要性表现在它是(ABC)A.掌握受众心理的重要途径B.充实、改进大众传播内容和提高传播效果的依据C.促进大众传播机构和受众之间联系的有效方法D.媒介获得利润的重要途径E.调查人员的“饭碗”
9.14.调查人员登门造访调查对象,进行当面问答,请调查对象当面填写调查问卷表的采集受众反馈数据的方法可称为(ADE)A.面对面调查法B.电话询问法C.仪器记录法D.当面访问法E.亲身询问法
9.15.读者调查的种类主要有(ABDE)A.读者概况调查B.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C.“节目检验”研究D.读者一非读者研究E.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
9.16.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的目的是(AC)A.调查受众读报的动机B.试图找出调查中“非读者”不读报的原因C.调查受众从读报中得到的满足D.调查受众从读报中得到的经济效益E.测定哪些读者阅读报刊中哪些内容
9.17.美国常见的听众、观众调查有(BD)A.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B.“节目检验”研究C.使用与满足研究D.“音乐节目受欢迎度调查”E.实地调查
9.18.下列方法中,被用于读者一非读者研究的方法是(CDE)A.辅助回忆的方法B.人口统计学分类法C.当面访问法D.邮寄问卷的方法E.打电话询问的方法
9.19.下列方法中,被用于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方法是(ADE)A.辅助回忆的方法B.人口统计学分类法C.实地考察法D.邮寄问卷的方法E.打电话的方法
9.20.下列项目中,属于大众传播中的定量化形式反馈的是(ABCDE)A.广播节目视听率B.电视节目视听率C.报刊发行量D.唱片销售量E.书籍销售量
9.21.在美国,广播收听率调查应运而生的重要原因有(BC)A.政府的重视B.广播的普及C.广告商对广播的兴趣D.受众的强烈要求E.传播学者的努力
9.22.大众传播的反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C)A.直接性B.一次性C.延迟性D.及时性
10.1.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分为(ACE)A.认知层面上的效果B.社会层面上的效果C.行动层面上的效果D.文化层面上的效果E.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10.2.构成每一个具体的传播过程的要素和环节包括(ABCDE)A.传播内容B.传播者和受传者C.讯息载体D.媒介渠道E.传播技巧
10.3.从时间上考虑,可以将传播效果分为(AB)A.长期效果B.短期效果C.积极效果D.消极效果E.预期效果
10.4.从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上,传播效果可分为(BD)A.短期效果B.预期效果C.积极效果D.非预期效果E.逆反效果
10.5.从效果的性质上,传播效果可分为(CDE)A.短期效果B.预期效果C.积极效果D.消极效果E.逆反效果
10.6.大众报刊的特征是(BCDE)A.读者仅限于组织成员B.完全具备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C.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的信息服务机构D.拥有巨大的发行量E.读者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
10.7.从20世纪初到现在,传播效果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都有明确变化的是(BCD)A.传播观B.效果观C.媒介观D.受众观E.宣传观
10.8.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一(AE)A.个人的反应B.社会的反应C.个人的自发反应D.集合的自发反应E.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
10.9.短期的非预期效果包括(CD)A.个人的反应B.社会的反应C.个人的自发反应D.集合的自发反应E.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
10.10.20世纪以来,与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变化密切关联的有(ABCD)A.时代演进B.研究视角C.研究方法D.媒介环境E.研究成果
10.11.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进人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课题和领域有三个,它们是(CDE)A.“皮下注射”研究B.“有限效果”研究C.传播流程研究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E.“使用与满足”研究
10.12.英国学者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的理论主要有(ABD)A.常识理论B.社会科学理论C.议程设置理论D.现场理论E.培养理论
10.13.政党报刊的特点是(AE)A.以政论为主‘B.完全具备了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C.以刊载低级趣味内容招徕读者D.面向的读者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E.读者局限于组织成员和部分外围群众
10.14.霍夫兰等人的研究表明,制约传播效果的“条件”有(ABCDE)A.传播者的主观愿望B.传播主体C.信息内容D.说服方法E.受众属性
10.15.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是(BC)A.魔弹论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B.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C.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D.魔弹论的观点流行E.皮下注射论的观点流行
10.16.赫尔卓格认为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的基本心理需求有(ACE)A.竞争心理需求B.休憩心理需求C.获得新知的需求D.夸张心理需求E.自我评价需求
10.17.构成传播流程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ACE)A.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B.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C.卡兹的《人际影响》D.英尼斯《传播的偏倚性》E.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
10.18.通过调查,贝雷尔森总结了人们对报纸的利用形态,其中有获得外界消息的新闻来源和(ABCDE)A.日常生活的工具B.休憩的手段C.树立社会威信的手段D.社会的手段E.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10.19.研究人员通过对“伊里调查”全部调查数据重新进行分析,提出的理论假说有(ABCDE)A.政治既有倾向假说B.选择性接触假说C.意见领袖理论D.两级传播理论E.对大众传播媒介类型的概括
10.20.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主要有(ABD)A.强化效果B.结晶效果C.休眠效果D.改变效果E.警钟效果
10.21.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其中包括(ABCDE)A.议程设置功能假说B.沉默的螺旋假说C.知识格差研究D.培养分析E.编码与释码研究
10.22.20世纪60年代后,再次复兴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具备的新特点有(BCE)A.重视对“传播流程”的研究B.对“使用与满足”的形态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研究C.重视对
受传者使用动机产生的社会条件的考察D.社会调查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E.加强了对“使用与满足”过程的理论总结
10.23.20世纪70年代后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或假说的主题、内容各不相同,但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即(ABCDE)A.研究焦点集中于综合的社会效果B.研究焦点集中于长期的社会效果C.研究焦点集中于宏观的社会效果D.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E.密切结合社会信息化的现实
10.24.休眠效果理论说明(BC)A.信源的可信性完全决定着信息的传播效果B.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是极为重要的C.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D.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信源的可信性E.从短期效果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10.25.一面提示法的优点是(ABE)A.能够对己方的观点作集中阐述B.论旨明快C.给人一种公平感D.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E.简洁易懂
10.26.两面提示法的优点是(CDE)A.能够对己方的观点作集中阐述B.论旨明快C.给人一种公平感D.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E.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
10.27.一面提示法的缺点(AE)A.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B.论旨变得比较复杂C.理解的难度增加D.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反而容易造成为对方作宣传的结果E.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
10.28.传播对象的属性通常包括(ABCDE)A.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B.人际传播网络C.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D.人格、性格特点E.个人过去的经验和经历等
10.29.传播对象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包括(BCDE)A.级另0B.性别C.年龄D.职业E.文化程度
10.30.根据众多的研究成果,“明示结论”法使用的场合应该是(ABCD)A.在论题比较复杂的场合B.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场合C.在说服对象的理解能力比较低的场合D.在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E.在论题简单的场合 10.31.根据众多的研究成果,“不明示结论”法使用的场合应该是(BDE)A.在论题比较复杂的场合B.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场合C.在说服对象的理解能力比较低的场合D.在论旨比较明确的场合E.在论题简单的场合
10.32.卡兹等人在《个人影响》中提出的测定意见领袖的指标是(ABE)A.社交性B.生活阅历C.学历D.文化程度E.社会经济地位
10.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E)A.意见领袖总是集中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B.“自信心假说”认为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C.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时最好用明示结论D.“一面提示”对文化水平高者的说服效果较佳E.对持反对态度的人来说,“两面提示”比“一面提示”更佳
10.34.传播对象的所有属性作为人们接触特定媒介或信息之际的“既有倾向”或背景,规定着他们对媒介或信息的(ABCD)A.兴趣B.感情C.态度D.看法E.传播效果
10.35.从自信心角度对个性倾向与一般可说服性的关系进行考察的是贾尼斯,1945年,他采用临床实验的方法,测试自信心强弱的三项指标为(ACE)A.社会不安全感B.竞争心理倾向C.委曲求全性向D.自我保护意识E.感情抑郁程度
11.1.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传播媒介是重要的(BE)A.理论源B.信息源C.经济源D.关系源E.影响源
11.2.最早提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传播学家是(AD)A.M·E·麦库姆斯B.D·麦奎尔C.麦克卢汉D.D·L·肖E.S·温达尔
11.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是(ABC)A.着眼于认知层面B.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宏观的、综合的社会效
果C.暗示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D.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E.认为传播媒介是拟态环境的营造者
11.4.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的理由是(BCD)A.现代新闻机构规模庞大B.没有一种对事实负固定责任的组织C.新闻“检查”机制的存在D.宣传活动的不同目的使新闻和事实原貌发生偏差E.传播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差异
11.5.从一系列研究实例来看,学者们考察“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的主要角度是(ABE)A.认知模式B.显著性模式C.理解模式D.记忆模式E.优先顺序模式。
11.6.韦伯对议题的分类包括(ABD)A.个人议题B.谈话议题C.敏感议题D.公共议题E.平衡议题
11.7.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有不同的特点。下列说法与研究结论相符的是(ABCDE)A.电视的热点化效果较为突出B.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程的基本框架C.电视总是挑出最主要的议题突出报道D.电视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E.报纸可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11.8.“把关”和新闻要素研究认为,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ACD)A.时空因素B.历史因素C.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D.社会文化规范E.媒介所在的城市
11.9.在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是(AD)A.政府机构B.各社会团体C.新闻媒介D.垄断企业E.个人
11.10.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机构、垄断企业进行信息操纵的手段通常有(AE)A.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B.制造新闻C.收买新闻记者D.进行暴力恐吓E.以“私下放风”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
11.11.构成“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命题有(ACD)A.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B.“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C.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D.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E.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越大,受媒介影响越大
11.12.诺依曼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判断周围意见分布状况的主要信息源有(AD)A.所处的群体B.学校的教师c.自己的配偶D.大众传播E.把关人
11.13.下列关于“培养”理论正确的说法是(ABCDE)A.媒介提供给人们的只是“象征性现实”B.它的基本观点是强调社会成员的“共识”C.被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D.认为一般受众不可能对媒介内容中的虚构成分作出判断E.拟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11.14.“培养分析”认为电视的独特优势是(ABCDE)A.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受众的接触时间最长B.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C.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D.现代人从幼年起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加以区分E.电视能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中去
11.15.文化指标研究包括(ADE)A.制度分析B.功能分析C.结构分析D.培养分析E.讯息系统分析
11.16.霍尔认为受众的“释码”包括的类型有(ABC)A.同向解读B.对抗式解读C.妥协式解读D.选择式解读E.命令式解读
11.17.下列关于“上限效果”的说法正确的是(CDE)A.能够消除“知识沟”的存在B.“上限”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存在的C.“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D.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上限”是不存在的E.“上限效果”假说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可以实现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
11.18.“知识沟”理论的研究领域包括(ABC)A.罗杰斯倡始的“始新与普及”研究B.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开发研究C.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D.霍尔的编码与释码研究E.霍夫兰的批判学派研究
11.19.培养理论又称为(ABC)A.培养分析B.教化分析C.涵化分析D.内容分析E.文本分析
11.20.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介”的特点是(ABCD)A.双向性B.信息内容和传播对象的特定化C.媒体功能的融合D.国界的消失E.实现信息平等
11.21.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播效果研究关注的新课题包括(ABCDE)A.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关系B.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C.“信息沟”、“知识沟”与社会平等D.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E.信息社会中的社会病理
11.22.艾玛蒂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的论据有(ABC)A.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B.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C.现有知识已达到的上限D.传播者本身具有的上限E.社会的发展具有的上限
11.23.蒂奇诺认为,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有(ABCDE)A.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B.传播技能上的差异C.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D.社交范围的差异E.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11.24.我国的传播效果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特点有(ABCDE)A.现状把握型调查多B.经验总结型调查多C.学术探讨型调查少D.理论研究型调查少E.对理论模式的总结不足
11.25.我国现阶段的传播效果调查可以分为(ABD)A.媒介接触调查B.评价性调查C.实地调查D.专题调查E.虚拟调查
11.26.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是(ACD)A.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B.意见领袖C.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D.缓和社会各异质部分的矛盾与冲突的“熔炉”E.社会现实的制造者
12.1.关于传统学派的说法正确的是(ABDE)A.托庇于社会科学B.属于人文科学C.是“科学家”D.围绕传播的规律E.注重如何传播
12.2.从德国前往美国从事过传播研究的是(ABDE)A.卢因B.拉扎斯菲尔德C.霍克海默D.阿道尔诺E.马尔库塞
12.3.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BCDE)A.霍克海默B.马尔库塞C.阿道尔诺D.哈贝马斯E.弗洛姆
12.4.关于批判学派的“传播与意识形态研究”,英国批判学者加纳姆归纳的观点是(ABCDE)A.媒介有巨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力B.这种影响力主要通过议程设置功能发挥出来C.经过过滤的“议题”,一般采取支持现存制度的立场D.媒介标榜的“中立”给人一种可信赖感E.资产阶级媒介的传播者的立场与价值观同人民是基本对立的
12.5.我国曾流露出批判学派的思想倾向的人物有(AB)A.于磊焰B.彭程C.王志兴D.林珊E.徐崇温
12.6.批判性传播研究中的三个探讨方向是(ABC)A.意识形态B.政治经济C.大众文化D.道德法律E.宗教影响
12.7.对实证研究、实证方法啧有烦言的有(ACDE)A.传播学批判学派B.传播学传统学派C.西方马克思主义D.哲学上的非理性思潮E.艺术上的浪漫主义
12.8.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进行首次合作时双方的代表人物是(AE)A.拉扎斯菲尔德B.卢因C.霍克海默D.勋伯格E.阿道尔诺
12.9.目前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BCDE)A.马泰拉特B.哈贝马斯C.詹姆斯·哈洛伦D.努登施特伦E.哈默林克
13.1.电脑联网业的特征包括(ABCDE)A.电脑网络具有连接网上的任何用户,使之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基本性能B.互动性和反馈效果强C.功能多样性D.信息传受双方的角色可
以互换E.网上传播是非实时的非同步传播
13.2.数字化技术的特点有(ABDE)A.无任何失真B.能以光速传输C.即模拟技术D.可无时限地保存E.计算机可以处理其信号
13.3.数字化技术带来的虚拟现实能够彻底改变传统的(ABCDE)A.教育方式B.训练方式C.研究方式D.设计方式E.实验方式
13.4.在我国,已建立网站的广电媒介有中央电视台和(ABCDE)A.中国教育电视台B.北京电视台C.西湖明珠电视台D.岭南视听信息网E.香港电台
13.5.信息产业包括(ABCDE)A.电子商务B.软件开发C.有线电视经营D.通讯产业E.信息咨询业
13.6.数字化技术的功能有(ABCDE)A.存储和传输tB.数据压缩C.解压D.解码E.编码
13.7.信息高新科技对传播理论的影响是(ABC)A.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界限的模糊化B.职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角色界限的模糊化C.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D.新闻与广告的界限的模糊化E.信息的真实与虚假的界限模糊化
13.8.在英国,加入互联网的报纸有(ABCDE)A.《每日电讯报》B.《金融时报》C.《新科学报》D.《卫报》E.《泰晤士报》
13.9.下列对数字化时代受众的认识正确的是(ABCDE)A.受众的选择权更大B.传受双方的互动性增强C.媒介是人体的延伸D.信息选择方面以“拉”为主E.传受双方的角色界限日益模糊
13.10.下列对数字化经济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BCE)A.信息传播完全自由B.对传播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C.对个人的信息接收和利用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造成传播的麻醉功能失调E.信息成为数字化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
第三篇:传播学概论 名词解释题 完整总结
1.传播: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2.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而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为传学、传意学等。
3.自我传播:自我传播,即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4.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亲自传播,还包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进行的传播。广义的则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的层次。
5.群体:群体是指人数不多的一种团体,它的成员是由共同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的,并处于直接的个人交往之中,这两种情况是产生情感关系、团体规范和团体过程的基础。6.组织:.组织是指具有一定目的、任务,按照一定形式建立起来的集群结构。
7.群体传播: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有时也称作小群体传播。它是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8.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9.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10.拉斯韦尔: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为传播学的创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提出了传播的5W模式和“社会传播”的概念,并倡导和实践“内容分析法”,其代表作有《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11.施拉姆:施拉姆,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学科化、系统化地对传播学进行研究。其代表作有《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一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等。12.传播过程: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13.理论:理论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14.模式:模式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15.反馈:反馈本是电子工程学的概念。这里是指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16.5W模式:5W模式是由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来的,他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称为四大要素。加上作为结果的效果,就成为五大环节。由于这五个环节来自英语,各自都包含着一个英文字母w,因此,通常称作5W模式。17.德福勒模式:德福勒模式是在申农一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重要的修正便是加入并突出了“反馈”的机能。其次,德福勒提示了大众媒介对传播过程的介入。再次,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均被表现出来,是典型的控制论模式。
18.螺旋式模式:大众传播学者F·丹斯提出的控制论传播模式。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认识场”,“信息场”总是不断累积、扩大的,从宏观看,正是这种累积性造就了人类文明;从微观看,组织也好,个人也好,在传播过程中,都需要自觉地、不断地推陈出新。
19.传播单位:传播单位是在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中引申出来的概念。他们认为,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被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20..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置身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21.社会系统模式:是传播模式上的第三次飞跃,解决了传播的条件(外部结构)问题。较早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的是赖利夫妇
22..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23.等距随机抽样:又称为“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24.雪球抽样:雪球抽样在传播学研究中多用于调查某一特殊人群的传播活动。雪球抽样是介于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之间的一种抽样方法,它的常态是非随机的。这是一种像滚雪球一样凭借自然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由少到多逐级扩大的抽样方式
25.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
26.控制实验法:控制实验法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对象,人为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7.模型法:模型法是一种对于客观存在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的科学抽象,主要针对那些较为复杂、很难细分的客观对象(即原型),在调查、实验和统计的基础上,根据其某些表现和特征,设计出一种“模型”.对其加以描述。
28.分层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又称“类型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先分为若干层(即类型),然后在层中按随机原则提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29.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为进行标准化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即一种为统计或调查用的问题表格
30.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单元就是内容分析所要具体统计的最小单位,它决定一项内容分析要统计什么,为何统计,所以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贝雷尔森指出内容分析有五种基本的分析单元:关键词或专门术语、主题、特质、段落、篇目。31.实验变量:即实验过程中变动的因素。其中,在实验过程中实行的措施叫自变量,也称“实验刺激”;在实验过程中由自变量决定其变化的因素叫因变量
32.样本:在抽样调查法中从总体中抽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33.定量化:是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所采用的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
34.实验对象:实验对象即实验中所涉及到的人。其中分为两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控制组” 35.综合化:是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用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36.工具说:工具说认为传播的个人功能,很多是属于工具性的。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有很多传播是属于工具性的行为,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功能,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
37.游戏说: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传播的个人功能,力图用游戏说去解释个人的传播行为。他断言,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仅仅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而对某些导致行动的传播贬低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38.个人社会化:是指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个人接受或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致。
39.雷达功能:施拉姆曾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的环境监测功能比喻为雷达功能。它是指通过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
40.大众文化: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大众社会中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文化内容以及五花八门的娱
乐节目、材料等,其特点是快速、大量(复制)、通俗、浅显。它是和少数有高等修养的人们所享有的高雅文化或精英文化相对而言的。
41..功能失调:功能失调是指不利于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某种活动的后果并非都对其所在的社会体系或与之有关的群体、个人有积极意义;从社会及其成员来看,这种不利的后果就是“功能失调”
42.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是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之一。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共道德的行为发起的有组织的社会行动。这种通过向公众揭发偏离社会准则的倾向的做法,就是发挥着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43.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所谓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是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很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以为已经很充分地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益疏远和冷漠了。
44.整合功能:整合功能,也称之为社会协调(联系)功能。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作出有效的反映,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况的最重要事件上来,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环境监测功能的失调。
45.文化传递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又称为社会遗产功能。它是指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继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促进社会成员共享同一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
46.议程设置功能:是指激励和动员群众投入到当前的事件中去,提出对策,抵御有碍于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通过解释与评论,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事件上去,并使这些事件广为传扬,形成议论中心。47.功能:功能是指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48.传播者,即传播的主体。包括单个的人,比如记者、编辑,还包括一切从事传播的组织与机构,比如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出版商、电影制片厂等,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一般都统称为“传播者”
49.把关人:传播者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凡是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50.双重行动模式:巴斯把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讲的“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是记者;第二个把关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
51.潜网:布里德认为,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52.《报刊的四种理论》:《报刊的四种理论》,是1956年由施拉姆参与撰写的一本传播学经典著作。书中的报刊实际上指的是整个大众传播事业。所谓四种理论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53.反馈: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筒而言之,反馈就是受众对信息传播所做出的反应,就是受众意志的显示。
54.控制研究:就是专门考察传播者(包括个人与组织)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所处时代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
55.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兴起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本质上体现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反对针对传播活动实施任何形式的限制,认为通过“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的过程,最终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56.社会责任论: 社会责任论这种理论是针对自由主义发展的弊端而提出的,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改良、发展与完善。主张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7.《权力的媒介》: 《权力的媒介》是美国传播学批判学派学者阿特休尔。1984年所著,在西方被认为是第一次对《报刊的四种理论》造成重大挑战的著作.58.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就是研究被分析的内容。所谓“内容”,就是社会上传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59.符号:符号,.通常是指字母、电码、语言、数学化学符号、交通标志等。符号学者认为,凡是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的东西都可称为符号。
60.信号:是指某种颜色、声音、动物、物象等代替某种条件刺激,以引起高等生物的条件反射;而这些颜色、声音、动作、物象就称为信号。
61.信号:是指某种颜色、声音、动物、物象等代替某种条件刺激,以引起高等生物的条件反射;而这些颜色、声音、动作、物象就称为信号。
62.编码:.编码:就是把讯息或消息转化为适宜于传播和能够使接受者接纳和理解的各种符号(语言、文字、图像等)。
63.译码: 译码,是指信息接受者要把符号重新还原为讯息,以便得出它的含义。64.信息量低:是指社会的信息流量低于社会需求,以致难以满足机制的需要,更不能促其发展。
65.大传播信息: 大传播信息,即新闻。新闻通过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介向四面八方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公开的“大传播”的信息。
66.抽绎,就是经过选择和舍弃,引出事物的头绪来。抽绎是语言最有用的特性之一,也是我们是否具有概括事物或问题能力的表现。
67.信息自选过程:受众对传媒所传递的信息是有选择的,而不是照单全收,他们要经过信息自选过程,即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才会对传媒所传递的信息予以部分或少量的吸收和利用。68.可读性:也称易读性,指新闻、文学作品易于阅读的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69.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
70.渠道:是指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手段、方式
71.媒体: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称为“媒介”,媒介包括个人与个人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如电话)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工具(如报刊),前者称为普通媒介,后者是大众传播媒介。
72.热媒介:麦克卢汉所说的“热媒介”是指“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像力发挥程度低。如印刷、无线电广播媒介。73.冷媒介:麦克卢汉所说的“冷媒介,是指:‘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像力,参与程度高。如电话、电视媒介。74.“便士报”: “便士报”是指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美国创办的每份仅售一便士的大众型廉价报纸 75.《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媒介即讯息”是他的媒介理论的中心点。根据他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76.受传者:受传者指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例如甲告知己一件事件,乙便是这一信息
传递行为的受传者。
77.受众: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记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大众传播的受众由不同层次的受众群构成 78.“靶子理论”: 是指在西方大众传播研究初兴之时,曾经流行过的一种把受众当作“靶子”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众传播媒介射出的“子弹”击倒
79.个人差异论:个人差异论是指以“刺激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的受众理论。80..社会分类论:社会分类论是指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的受众理论
81.社会关系论:社会关系论是指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体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的受众理论
82.选择性因素:传播学界把受众心理上对传播的选择过程称为选择性因素,并认为它是与传播效果密切相关的中介因素
83.选择性接触:是指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有这些内容并对它们做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不同目的、不同兴趣,有选择地使用媒介,有舍弃地注意和接受媒介信息
84.选择性理解:选择性理解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
85.选择性记忆:选择性记忆是指受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其他媒介信息则被从记忆中排除出去。
86.电子媒介受众调查:电子媒介受众调查是以家庭或个人为调查对象的基本单位,根据科学的原则,从受众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户或样本成员,对他们进行测定的受众调查
87.面对面调查法:面对面调查法是指调查人员登门造访调查对象,进行当面问答,让调查对象当面填写调查问卷表的采集数据的方法
88.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以及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89.有限效果论:有限效果论是大众传播效果的一种理论,它极端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是克拉帕在《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提出来的。90.视野制约效果就是说,大众传播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
91.传播技巧:传播技巧指的是唤起受传者注意、引起他们的特定心理和行动的反应。从而实现说服或宣传之预期目的的策略方法。
92.现场理论:.现场理论也就是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
93.传播流程:传播流程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94.一面提示: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已有利的判断材料的传播技巧,称为一面提示。
95.免疫效果:拉姆斯丁等人认为',由于包含着相反观点的“说明”,“两面提示”就像事先接种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提示的这种效果,被称为免疫效果。
96.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97.自信心假说:贾尼斯认为在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即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这一结论,被称为自信心假说。
98.说服性传播:是指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
99.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是指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100.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101.社会科学理论:社会科学理论是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102.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到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这种现象,霍夫兰等人称为“休眠效果” 103.两面提示: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传播技巧。称为两面提示。104.恐惧诉求:恐惧诉求就是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的说服方法。
105.可说服性:在传播效果研究中,容易或难以接受他人劝说的个性倾向,称为个人的可说服性。
106.议程设置功能:美国的传播学者M·E·麦库姆斯和D·L·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这种功能即议程设置功能。
107.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是指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太,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108.培养分析: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揭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109.知识沟理论: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知识沟理论。
110.上限效果假说:上限效果假说是指美国传播学者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观点: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111.专题调查:.专题调查是指就某一特定问题或某次大规模宣传报道活动的效果进行的个
案研究
112.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种现象,霍夫兰等人称为“休眠效果”
113.文化霸权:西方马克思主义先驱人物葛兰西,提出了有名的“文化霸权”理论。它是指统治者除依赖暴力来维持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在心理观念上的顺从和满足于现状。而这种领导权只能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上,也就是建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之上
114.社会文化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以伯明翰大学的霍尔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主要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角度研究传播,将传播活动置于文化的背景中,把传播问题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立足点在“文化”方面,所以,他们又被称为社会文化学派 115.异化:异化是个比较复杂的哲学概念。一般地说,异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脱离生产者、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
116.物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卢卡奇提出的“物化”,是指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必然的直接现实,它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商品拜物教。这种虚假的意识犹如“社会水泥”,构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保护层 117.政治经济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以累斯特大学的默多克和戈尔丁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用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理论,探讨传播媒介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媒介的控制问题,着眼点在“经济”方面,所以默多克和戈尔丁一派在批判性传播研究中,又被称为政治经济学派 118.数字化:“数字化”主要指的是与模拟技术相对的数字化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数字化产品和未来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是将诸如声音、图像、文字、色彩等寸感的信号,通过二进制编码转换为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即计算机语言可处理的信号的技术。这种信号可以压缩、保存、传输、加工、复现,容易加密 119.地球村:地球村指的是随着电脑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社会利用电脑网络空闻无限量地进行信息沟通,整个地球就像一个村落那样狭小
120.拉斯韦尔模式:传统的线性模式中最具代表性者之一,又叫SW 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于1948 年提出来的。按其观点,传播的过程可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四大要素,再加上效果成为五大环节。这一模式,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 121." 2 十4 定律”:这是“传播单位”思想的主要内容。奥斯古德和施拉姆认为,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和受者这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为方便记忆,称之为“2 + 4 定律” 122.实验室控制:即在某种严格指定与控制的人工环境中进行实验 123.实地实验:指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的只控制部分条件的实验。
124.环境监测功能:指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者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
125.社会协调功能: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回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况的最重要的事件或事情上来。
126.工真说:是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一种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有很多传播属于工具性行为声 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传播行为既有目的性,又有认知性。
127.政府控制:是政治控制的主要形式。是指政府出于直接维护自身统治、保障政权稳固或捍卫社会大众整体利益的动机,通过立法、行政、操纵新闻等手段,对传播所施加的约束
128.文化控制:是一种比各种控制形式都更为广泛和深远的控制形式,它包含了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各种控制形式。因为一切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大背景下。
129.语义信息:是指语法信息对观察者或接受者所具有的意义
130.语用信息:是指语法信息对观察者所具有的价值和效用,能否满足观察者的某种需要 131.信息超量:信息流通超过了受众的需要和接受能力,或者是超过了社会的需求 132.中间性反应:受者收到符号后,懂得其意义并把它还原为讯息所产生的某种反应 133.媒介:在传播学研究中,我们将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称为“媒介”。媒介包括个人与个人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如电话)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工具(如报刊),前者称为普通媒介,后者是大众传播媒介 134.回忆式电话询问法:在电话询问中引导调查对象回忆前一夫的活动,在回忆个人行为的基础上,确定什么时候有可能听到广播然后通过呼号、频率、主持人、节目或风格等来辨认收听的频道,以显示调查对象前一天的视听行为。
135.集合的自发反应:指社会上许多人在同一信息的刺激和影响下发生的集合现象 136.个人的自发反应:个人接触特定信息后所发生的,与传播者意图无直接关系的模仿或学习行为
137.长期的预期效果: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138.“魔弹论”:传播效果研究初期的核心观点,又称“皮下注射论”。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人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人们的行动
139.《 人民的选择》 :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 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在伊里县进行的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一系列重要假说和两级传播论
140.两级传播: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叶意见领袖一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的概念
141.两面提示:在向说服的对象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142.“共识”:这是“培养分析”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是由社会传播提供的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的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是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的共同的基准,是社会生活实现协调的基础 143.评价性调查:我国现阶段的传播效果调查的组成方面之一。既有对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信誉度和权威性的总体评价,也有对三大媒介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生动性等所做的比较评价,还有对特定报社、电台、电视台工作情况的综合评价以及对各类传播内容的对比评价
144.法兰克福学派:1923 年诞生的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大流派,是批判学派的滥筋,主要对社会现实展开全面的剖析和深刻的批判。这一学派的社会研究所名叉上隶属于法兰克福大学,其主要代表人物霍克海默是该大学的一名教
授,因此,被称为法兰克福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和阿道尔诺 145.“推”技术:在网络传播中,大量的网上数据库可根据每个用户不同的个人需要,主动为用户“推”送出适合他的信息,从而大大节约用户寻找信息的时间和精力。与传统媒体对所有受众一视同仁的大规模单向推送不同的是,网络时代的“推”技术将是基于每一个用户
第四篇:传播学概论 论述题 完整总结
1.试述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
答:首先,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1)最早的传播方式是原始的、简单的,不仅信息的内容并不复杂,而且表达信息的符号和传递信息的载体也相当简单。在古代,简单的社会生活内容并不要求有复杂的传播形式。而到了近代和现代,简单的传播形式就无法表达复杂的生活内容。(2)由此可见,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一致的。正是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上生产力发展促进传播技术不断更新,传播才一步步发展起来。其次,尽管人类社会的传播方式最早是十分简单和原始的,但同时却是多通道的、多样化的,也就是说人类对听觉系统和视觉系统及这两类系统的信息符号是并用的,既有口头语言,也有手势语和各种图像、图形的符号集。(1)目前,在有些民族如澳洲土著居民中,还使用着一种十分复杂特殊的手势语。可是,随着文字的产生,特别是15世纪中期印刷机的出现,人类兼用的视听两种通道开始分离,社会信息沟通以视觉通道为主。(2)本世纪以来,传播活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广播电视相继问世,听觉通道、视觉通道和原来的印刷媒介的视觉通道、文字符号都共同被全社会所使用。到今天,网络传播又成了时代的宠儿。(3)这些都一再说明了,正是出于社会需要和实际可能,传播活动才能得以不断完善,朝着复杂化、多样化、多层次和日益改善的方向发展。2.试述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差异 答:传播学和新闻学的不同之处主要是:(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初期的新闻学著作大都是有关业务方面即采访、写作、编辑等内容的,后来研究领域虽有所拓宽,进而总结和评述新闻事业(主要是报业)的历史,但新闻理论的专著却并不多。而新闻理论多半论述新闻的本质、本源和特性,以及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等,研究的角度、范围都很有限。由此可见,新闻学的研究路线是:实务一历史一理论。传播事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要求学者们跳出以往单学科研究的狭隘圈子,从社会整体和宏观的角度,借助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和信息科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成果,对人类与社会的信息交流活动进行全面的跨学科的研究。传播学研究的路线是: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2)研究方法上各有不同。新闻学沿用传统人文学科的思辨型定性分析方法去研究新闻传播这种社会现象,并较多地采取直观的分析法去考察,说明新闻工作的实践,从而找出某些操作方法、理论、原则和规律,用以指导和改进具体工作。而传播学则以其新兴的社会学科的优势与特点,主要采用实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提炼出一项项具体理论,去回应原先的理论假设和诠释,解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传播学在研究中注意把理论、模式、方法连成一体去进行,即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和检验理论假设,并注重及时归纳成各种理论模式。(3)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但亦不尽相同。新闻学的研究重点至今仍然是报刊和以报业为主的新闻事业,近年来理论视角的范围则有所扩展,涉及电视、广播等领域。而传播学除了上述研究对象外,还研究公共关系、广告、电影、民意测验、图书、大众文化以及各种传播层次等等。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新闻机构和采编等从业人员);而传播学研究则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总之,传播学和新闻学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自独立。这两门学科取长补短、紧密合作,在加强自身理论建设和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充分交流,谋求共同发展
3.试述传播学奠基人的贡献和代表作 答:(1)哈罗德·拉斯韦尔,系美国政治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①提出传播的5W模式,不仅首次较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还首次较完整地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总体构架,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途径。②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③倡导并亲自实践“内容分析法”,以其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而立下了功勋。他的代表作为:《世界大
战时期的宣传技巧》(博士学位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等。(2)库尔特·卢因(勒温),原籍德国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他对传播学的贡献是:强调媒介欲对“个体”施加影响,必须考虑到其身后的“群体”的强大制约机能。,他积极地投身于实践,深入到工人、学生、主妇中去,开展研究,检验和完善理论,并且培养了一批出色弟子,他还提出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等概念,有力地促进了传播学的建设。其代表作有《解放社会矛盾》等。(3)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原籍奥地利的美国社会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①创建“二级传播理论”,破除了“魔弹论”,使深入探讨传播的效果和机制成为可能;②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使传播学步出书斋,而投身于话生生的现实社会之中,其影响重大而深远。其代表作有:《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合著)等。(4)卡尔·霍夫兰,系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他的贡献是:①由微观入手,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细致的总结;②其主要方法是“控制实验法”.其代表作有:《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等。(5)韦尔伯·施拉姆,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主要功绩,不是从某个相关学科出发,为传播学作出某个方面的贡献,而是“集大成”--将他人的贡献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使它完善化、系统化,最终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他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他的代表作有《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等
4.试述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状况
答:就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历程而言,实际上,早在50年代,传播学就传入了中国。1957年,由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的《新闻学译丛》首次刊登了介绍“群体思想交通”的文章。近30年,传播学在中国的进展还算是迅速的,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著译:1978年下半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率先在内部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上开始译介有关传播学的文本。自那时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内地)已出版有关译著、专著、教材约五十种,论文、译文则数以千计。(2)会议: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倡议,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究会。此外,各地高校也开过一些有影响的学术会议,如1985年复旦大学举办的传播学学科研讨会、1996年北京大学主办的国际传播学研讨会等。(3)教学:1980年由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传播学课程,此后,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新闻院系和专业相继行动,普遍设置了这类课程。从1996年起,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新闻学由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并定名为新闻学与传播学。(4)应用:1982年在北京首次开展了运用传播学“实行调查法”进行的受众调查;次年,在江苏、浙江两地又实施了同类调查。此后,全国各地的、各具特色的受众调查如星火燎原般地蓬勃开展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传播学的理论建设和实际应用。总而言之,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已具备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尤其重要的是,已拥有了一支潜力可观的研究队伍。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既认真借鉴外国经验,又扎实面向本国实际,不断地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大有作为。如此,让中国的传播学能创造出新颖、独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构架,从而为世界传播学的理论宝库增添新的财富 5.试述传播学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
答:就传播学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而言,最值得注意的动向,即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所谓“信息革命”、“信息爆炸”现象。整个世界继农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之后,急速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依赖“传播”.正所谓“信息即力量”,“传播即力量”.工业革命使整个经济活动成百倍地加速运转(如汽车、火车、飞机代替了人力、畜力),从而引发了严重的控制危机。为了克服这一危机,必须进行控制革命,信息产业便获得大大扩张的机会。换言之,正是控制革命导致了信息革命。凡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和地区,必随之兴起控制革命、信息革命。直到今天,即便在发达国家,材料和能量的处理技术
(速度、数量、质量等)仍处于急速的进步之中,对之进行控制的必要性也就同步增长着,并不断引起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况且,信息处理技术的本身也需要控制)。传播学的普及和提高,直接有利于推动一国的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大众传播事业的建设。各种社会信息(传播)事业中,大众传播事业的作用尤为突出,而传播学的重点之一,就是探索大众媒介的运作规律。传播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反过来又成为传播学的发展动力和目的
6.试述线性模式的积极意义和缺陷
答:传统的线性模式把传播的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讯息、媒介、效果等几大环节,作为一般的规律,这适用于任何类型的传播现象,从口语传播到实物传播,从自我传播到大众传播。5W模式以及后来的7w模式都是传统的线性模式的代表,在传播学史上,传统的线性模式第一次比较详细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使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道路,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但是传统的线性模式既有积极意义又有不足之处,即它具有直线性和孤立性,所谓直线性指传播被描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从传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其间既看不到其他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又看不到受传者的反馈。所谓孤立性指它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这显然不符合实际,任何传播都不可能脱离实际。这明显束缚了后人的思路,忽略了对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等的研究 7.试述社会系统模式的主要内容 答:如果说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上解决了传播的要素(内部结构)问题,那么社会系统模式完成的,就是第三次飞跃,即解决传播的条件(外部结构)问题。J·赖利和M·赖利这一对社会学者夫妇所做的工作,就是较早地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它置于总社会过程之中加以考察。赖利夫妇模式表明,直线性也好,孤立性也好,总之,有关传播现象的片面思考大致被克服了。取而代之的,是比较全面、完整、立体的思考。这里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是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体、首属群体,指家庭、邻居、亲密伙伴等;二是更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散的次属群体,如工作单位、学校、社团等;三是社会总系统,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与此相关联,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叫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业的群体。这可以是基本群体(如子女以父母为楷模),也可以是其他群体(如有人一心想当科学家,处处以科学家为榜样)。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自然会积极地接受来自参照群体的影响
8.试述社会系统模式中马莱茨克模式的主要特点
答:马莱茨克模式是对前人的模式取长补短而设计出来的,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都进一步展开了。首先,从传者一方看,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似乎是占尽了主动性,但实际上,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除此以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一是个人层面--“自我形象”、“个性结构”等等。二是组织层面--“工作伙伴”、“媒介组织”、“社会环境”.相当于社会总系统,从宏观上制约着个人和组织。“媒介内容公开性产生的压力”也属于社会控制,特指某些内容不适于公开,就是在社会压力下形成的。其次,从受者一方看,要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由此显出受者的主动性;但反过来,受者同样会受到“媒介的压力”.至于“感受和效果”,就是5W模式中的第五个“w”:效果。这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讯息作用于受者,可能产生各种效果;另一方面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做出自己的解释,使之产生各种效用。与传者一样,受者也有复杂背景:个人层面--“自我形象”、“个性结构”,组织层面--大众传播一般来说是个人行为,但“群体”中的“受者”还是常见的。除此之外,马莱茨克模式还向我们展示了这样几个环节:传者、媒介、受者的彼此印象,受
者的反馈等。总之,马莱茨克模式的科学性和详尽程度,与最初的5W模式相比,可说是有了“云泥之别”.这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 9.论述拉斯韦尔模式的特色及其历史局限性 答:特色:(1)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5W是客观存在,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被人类清楚地认识。5W模式堪称“开天辟地”之举。从此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事实上,拉斯韦尔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2)与此相联系,拉斯韦尔的工作,带来另一个意义更为重大的结果,即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系统化成为可能。历史局限性:拉斯韦尔模式把传播的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讯息、媒介、效果等几大环节,作为一般的规律,这适用于任何类型的传播现象,从口语传播到实物传播,从自我传播到大众传播。即它具有直线性和孤立性,所谓直线性指传播被描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从传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其间既看不到其他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又看不到受传者的反馈。所谓孤立性指它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这显然不符合实际,任何传播都不可能脱离实际。这明显束缚了后人的思路,忽略了对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等的研究。10.试述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答: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1)科学性。传播学研究总是从理论或实际的课题入手,依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系统地收集与分析相关的现象性资料,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①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任何科学研究都是站在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点上进行的,传播学的研究也是这样。②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科学研究都有较为可靠的控制机制,传播学研究也如是。③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在传播学研究中,研究总是有意识地、系统地寻求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对现象作出严密的、深入的分析和解释。④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从成果上看,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就在于它所得出的结论与原理不是偶然的、不可复现的,而是只要具备相应的条件便必然会产生和再现。(2)操作性。传播学研究的操作性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其研究目的的三个梯次分布上:①描述。即对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作出符合实际的描述,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描述性研究虽然相对比较简单,处于研究序列的较低层次,但它都是一切其他研究的基础。②解释。即对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及特点作出解释。从描述到解释,是传播学研究注重操作性的一种必然的内在逻辑。③预测与控制。从实际情况看,传播学研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仅仅是为了“解释世界”,而且也是为了“改造世界”.因此,它所追求的是根据描述与解释的结果,预测在采取某种措施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后,对象可能发生的变化,或者根据现有的测量指标,预测一定时间间隔以后对象的发展,并据此向有关方面提出相应的、趋利避害的对策性建议。(3)综合化与定量化。所谓“综合化”是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用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视野是相当广泛的。对象的多样性,要求研究的手段也需多样性。另一方面,一个传播过程往往包含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物质技术手段以及人的心理等各个层面因素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因此,必须广泛吸收现代科学所提供的一切适用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互相补充和促进,实现传播学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所谓“定量化”是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据统计,在最近50年以来传播学研究所取得的全部重要成果中,70%以上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的 11.试述抽样的几种主要形式 答:抽样的主要形式有下列几种:(1)随机抽样形式。随机抽样形式就是使总体中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的抽样形式。在以各种形式抽取的样本中,随机样本的代表性最高,随机抽样形式可分为以下五种:①简单随机抽样。又称为纯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不进行任何分组划类、排序等先行工作,直接地抽取调查样本。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每个
总体中的单位都有相等的中选概率,且各自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完全排除了主观因素的介入。②等距随机抽样。又称为“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③分层随机抽样。又称为“类型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先分为若干层(即类型),然后在层中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④整群随机抽样。又称为聚类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以群为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再对抽中的群内各单位实行普查的随机抽样形式。⑤多阶段随机抽样。这是一种综合整群抽样和其他元素级抽样(如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于一身的抽样形式。(2)非随机抽样形式。如果研究者的调查目的仅是对问题做初步探索,获得研究的线索和提出假设,而不是由样本推论总体,就不一定必须采用随机抽样。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代之以非随机抽样的形式选取调查对象。非随机抽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偶遇抽样。又称为方便抽样,是指研究者将其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环境中所能遇见或接触到的人均选入样本的方法。“街头访谈”即为一例。②判断抽样。又称为立意抽样,即研究者依据主观判断选取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样本,这种样本的代表性取决于研究者对总体的了解程度和判断能力。判断抽样也称为典型调查。③雪球抽样。这是一种像滚雪球一样凭借自然形成酊人际关系网,由少到多逐级扩大的抽样方式。该方式多用于调查某一特殊人群的传播活动。④定额抽样。又称为配额抽样,是研究者按某种既定的标志将总体分层(分类)后决定其分配比较和数额的非随机抽样形式 12..试述提问设计的原则 答:(1)合理性原则。判断提问设计是否合理,可参照如下标准:①全部提问是否都是特定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必须了解和提出的?凡是“多余的”、可有可无的提问都必须删去。不知道以后如何分析和利用的提问项目也不要列入。②所提问题对于全部被调查者是否普遍适用?如果仅对一部分被调查者适用则必须进行合理化处理。③提问给被调查者的负担是否过重?调查问卷的分量应该是适中的,如果过重就可能引起拒答。(2)科学性原则。①不提双重问题。即一个提问项目中只应包含一个调查指标,只询问一件事情。如果一个问题中包含两个调查指标,即要求人们用一个答案来回答两个提问,是不科学的。②提问不带倾向性。带倾向性的提问会严重影响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③提问必须具体明确。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明确的回答,而一个含义模糊的提问只能得到含义模糊的回答。提问含义模糊不清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是使用过于抽象的概念;其二是使用被调查者不熟悉的专业术语;其三是表达不当,造成歧义。(3)艺术性原则。同样询问一个问题,措辞、表达可以有极大的不同。提问的艺术实际上就是要善于措辞和掌握表达方式,避免使用那些易于引起人们反感的措辞和表达方式,.激发被调查者的合作愿望和兴趣。艺术地提出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五种:①委婉法。即使用委婉词来代替刺激性的提问。②间接法。把问题直接回答者从被调查者变换成其他人。③消虑法。即在正式提问前加上一段权威性的文字,以消除顾虑。④虚拟法。即先假定一种情境,然后要求在该情境下回答问题。⑤援助法。即表明调查者在可以提供帮助的情况下要求被调查者回答问题 13.试述控制实验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的不同特性
答:所谓控制实验法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说,与控制研究法相比,其他研究方法都是在非控制条件下的研究方法。而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他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它的“控制”,表现在对实验环境的控制,对研究变量的控制和对被测对象的控制。人类传播是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社会现象,制约传播过程的因素盘根错节,异常复杂,在非控制的条件下,很难对各种变量间的关系作条分缕析的描述。控制实验法便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它通过系统地操纵一个或数个设定研究的自变量(即引起其他因素发生变化的原因要素),在消除或恒定其他可能对结果产生干涉影响的自变量的情况下,观测其对某些因变量(即变
化的结果)的独立效应或交互效应。控制实验法主要有两种:(1)实验室控制。在这种研究中,与研究课题无关的其他变量都被隔离开。由于实验室实验的情境较为纯粹,标准程度高,故可以为不同的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内按受实验提供完全相同的情境。实验室实验的缺点是,难以创造同现实生活的变量具有相同作用方式的实验变量,难以判断实验结果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性程度。(2)实地实验。指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的只控制部分条件的实验。传播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是实地实验,而较少采用实验室实验,因为实地实验的结果是现实生活逻辑的实在反映。显然,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他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控制”,这种控制具体体现在对实验环境在模拟实验时所做的简单化处理,这种简单化处理的重点是把研究对象从现实生活的复杂联系中“剥离”出来,只剩下有待研究和观测的变量存在。因实验环境通常被称为“人工模拟环境”,带有很强的研究控制的目的性色彩。控制实验法的特点在于,它能主动引起所要研究的现象,不必等它们自发地出现。因此,在控制实验中,研究人员能明确有序地控制和选择自变量,从而准确地观测特定自变量的加入及其强度的影响。与调查法相比较,控制实验法对研究对象具有更强的控制能力。研究人员可以对参加实验的被测对象的人数、类型、构成进行合目的的选择、确定,而且可以很好地控制他们接触特定的实验情境,使实验结果更加有效
14.试述大众传播的四种主要社会功能的含义及影响 答:大众传播的四种主要社会功能的含义及其影响是:(1)环境监测功能。它是指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该功能主要是通过提供各种新闻和信息而实现的。(2)社会协调功能。它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回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当前最重要的事件上来。这样,恰好可以避免出现环境监测功能的功能失调。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整合功能”.(3)文化传递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又称文化继承功能,它可以在全社会传递历史文化遗产,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这一功能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来说,都有相同的积极意义。而对统治阶层来说,促成社会化也是他们的一种权利扩张。对文化本身来说,这种功能可以起到促成该文化体系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的作用。(4)娱乐功能。它是美国社会学家赖特提出的,是大众传播多数功能中最为显露的一种功能。人们借助大众传媒,在业余生活、闲暇时间得到精神调节。对统治阶层来说,也有利于统治阶级把权利扩展到生活领域,通过各种娱乐节目使其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体现。就文化体系来说,由于娱乐功能得到强调,既形成了大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至于娱乐功能产生的失调或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5.试述功能失调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答:大众传媒之所以出现功能失调,就是因为某些功能被社会集团或个人所滥用,强化到不恰当的地步,或是超过了社会的承受力,使社会稳定和发展受到威胁。而大众传媒自身由于受到商业化和不同集团的利益所驱使,也常常难以把握好各社会功能之间的平衡和“度”.其主要表现是:(1)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当新闻等各种信息未经筛选、解释而纷至沓来时,或是某些大众传媒对个别事件予以夸大或作煽情报道时,就会对社会体制产生威胁,导致人们的不满;大众传媒对自然灾害、战争等所发出的“警告”,如不加分析也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和不安。(2)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由于大众传播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所以当它的解释、评论触及现存社会和当前时局的时候,便不得不受到官方或非官方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便力求谨慎,宁可回避矛盾而不触及公众关注的问题。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妨碍社会的变革,助长公众顺从社会现状的心理。(3)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由大众传播主持进行的教育活动和发挥的文化传递功能,从消极的一面来看,会进一步扩大“大众”社会。即大众传播媒介的读者、听众和观众,他们多数是没有受过专门教育的对象,而由此构成的“大
众”社会的平均教育水准自然是不高的。标准化教育,又可能使从主流文化派生出来的有关生活方式、习俗、服饰及家居布置等“亚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受到损害。这种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的文化传播内容,大众传媒之间的互相抄袭、“炒作”、模仿以至重复多次的视觉与听觉形象,暴露了文化体系一致性所产生的消极的一面。(4),娱乐的功能失调。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所引起的失调现象,既十分明显,又常常会引起较多争论。的确,一旦娱乐功能失调,就可能增加受众的被动性,使他们沉迷于大众传播建构的“媒介假日”之中,降低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并可能助长厌世思想,从而转移社会公众的注意力,限制他们的社会性行动
16.试述结构功能主义和传播功能研究的联系
答:对传播功能的研究,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传播学所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源自西方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并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在传播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结构功能主义学派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从30年代起占据社会学研究的主流地位,至70年代末渐趋式微。它主张从理论角度研究整个社会,重点研究社会的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是把社会看作一个具有一切必要生存功能的体系,也就是社会体系,而社会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统一体。社会作为人类的利益、活动的有机体,必须被看作是一个体系,并以功能的观点去看待它。而默顿所主张的功能分析方法则是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使用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将社会或文化现象置于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中去研究它们在社会中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功能分析方法和传播的社会功能,二者关系较为密切 17.试述传播个人功能的不同观点之间的侧重点 答:(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研究儿童的谈话过程而发现的谈话说。他认为传播的个人功能可以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社交性的谈话是试图影响对方或者实际上是在和对方交换意见。后一种自我中心性的谈话则是自己对自己的谈话(自言自语),或者是为了同恰好在那里的任何人发生联系而感到高兴。也就是说。这种谈话是为了满足自己(2)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的工具说。他认为,有很多传播是属于工具性的行为,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3)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传播的个人功能,力图用游戏说去解释个人的传播行为。他断言,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仅仅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而将某些导致行动的传播贬低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4)麦奎尔的使用与满足说。他认为,对传播的个人功能的研究可纳入使用与满足理论之中。他指出,过去50年间,研究者一直在试图回答:为什么人们总是愿意关注传播媒介、特定的媒介渠道或媒介内容,他们从中期待和获得什么样的满足,他们出于什么目的去谋求关注媒介的结果
18.试述娱乐功能对个人、社会以及统治阶级产生的具体影响 答:娱乐功能是大众传播多种功能中最为显露的一种功能。(1)就个人来说,通过大众传媒提供的娱乐性报道,个人可获得精神上的松弛,避开或转移现实生活带来的问题和困惑,并且可得到文化或美学上的愉悦,或仅仅是借此消磨时间。(2)就社会来说,娱乐功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原有社会文化体系和文化格局的影响上。由于娱乐功能得到强调,既形成了“大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文化或精英文化。(3)对统治阶层来说,有助于把权利扩展到生活领域,通过各种娱乐节目使其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体现 19.试述报刊的四种理论
答:由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参与撰写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从历史与文化的大背景上对大众传播的控制问题作出了较为深刻的分析与阐述。书中所说的“报刊”,实际上是指整个大众传播事业,因为本书的内容涵盖着大众传播的历史全程,这四种观念及体制在大众
传播不同时期分别起过支配作用或产生重大影响,至今仍在被不同制度的国家和不同文化的社会所实施与采纳。这“四种理论”既是历史性的描绘,又是现实性的概括。(1)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四种理论包括“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其中第一种集权论,是针对大众传播事业早期的受控状态而言的。(2)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同集权论针锋相对。这不仅表现在它们一个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另一个则代表着封建专制的利益,而且也表现在它们对传播问题尤其是对控制问题的观念大相径庭。自由论的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三点:①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②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因此,人们根本不需要其他什么人来告诫自己什么应该听,什么不应该听。这就是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一大观念--“自我修正”.③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3)社会责任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可以说是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改良、发展与完善。如果说集权论讲求的是绝对的控制--正题,自由论倡导的是绝对的不控制--反题,那么社会责任论就是对二者的综合-一合题。它一方面重提对传播的控制,认为“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另一方面又表明,这种控制是建筑在自由传播基础之上的,并且这种控制不是由外界强加到媒介身上的,而是由媒介主动对自己实施。(4)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这一理论针对的是以原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而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看来,这种传播理论与体制不过是集权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的继承延续,正如社会责任论是自由论的变形发展一样。综上所述,四种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包括控制观念在内)及体制,基本上包括了大众传播兴起以来的主要控制模式。通过对这四种控制模式的比较研究不难看出,控制问题总是同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相关联的
20.试述控制的基本形态以及它们与传播媒介的关系
答:传播的基本控制形态主要有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和自我控制四种,它们与传播媒介的关系为:(1)政治控制。政治控制最集中地表现为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也就是说,政治控制主要是政府控制。在一切控制形态中,政府控制无疑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出于直接维护自身统治、保障政权稳固的动机,还是出于捍卫社会大众整体利益的愿望,政府都不能不通过种种手段对传播加以约束。(2)经济控制。如果说政治控制是最重要的控制形态,那么经济控制就是最根本的控制形态。经济控制的关键在媒介的所有权上。说穿了就是谁拥有媒介、谁掌握媒介,谁自然就拥有支配传播的权力,谁就有权选择传播什么与不传播什么。在经济控制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广告。对欧美等大多数媒体来说,广告商实际上等于他们的衣食父母,媒介的经济收入主要都依赖于广告。(3)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反馈就是受众对信息传播所作出的反应,就是受众意志的显示。一是受众通过信件、电,话、访问手段,直接表达自己的传播活动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二是受众通过是否订阅某份报刊,是否收听某个节目,是否收看某个频道等手段,间接地显示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另外,传播者也经常通过受众调查等手段,主动收集公众反应,以便据此作出相应调整。我国媒介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向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这实际上也就是把传播置于广大受众的控制之下。(4)自我控制。自我控制也称自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综上所述,对传播媒介而言,政治控制是一种来自上层建筑的控制,它是自上而下的;经济控制是一种来自经济基础的控制,它是自下而上的;受众控制是一种来自传播对象的控制,它是由外而内的;自我控制是一种来自传播者的控制,它是由内而外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广泛、更深远的控制--文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包容在文化控制中,一切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大背景下
21.试述社会责任论的长处与不足
答:社会责任理论要求对传播进行控制,认为“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另一方面又表明,这种控制是建筑在自由传播基础之上的。并且这种控制不是由外界强加到媒体身上,而是媒体主动对自己实施的。因此,从理论上讲,社会责任理论较为完善。另一方面,它又不过是一厢情愿的主张。因为它把希望寄托在媒介的自律上面,要是人家不自律,社会责任理论就只剩下一纸空文了。由于社会责任理论天生的缺陷,至今尚未形成足以与自由论传播体制相抗衡的传播体制,也就是说它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22.试述卢因提出的把关概念及其意义 答:(1)1947年,卢因首次提出把关概念。信息都是经由人传递的,而人都是有感情、有思想、有各自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的,因而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不可能保持纯客观,总会不由自主地把个人的主观影像投射其中,总会多多少少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意愿来处理信息。换言之,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把关,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是把关人。(2)卢因提出的把关概念同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舆论领袖概念一样,都恰似茫茫大海上的灯塔,尽管自身亮度有限,但却为黑夜中的航船指出正确的航向。自从把关概念提出之后,许多传播研究受到它的启发,沿着它引领的方向深入开掘,最后发现许多颇有意义的问题,得出许多颇具启发性的理论 23.试述内容分析及其研究范围和已有的一般结论
答:内容分析是传播过程中,继控制研究之后的第二个主要环节。也就是说,它研究和探讨的是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中的第二个因素--“说什么”(SayWhat)。当然,也包括“怎么说”的问题。其一般结论为:(1)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只是从它所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高度筛选的抽样,不是全盘照搬。而受传者所吸收和使用的信息又是从大众传媒中过滤出来的抽样。(2)大众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不是消息性的,因而更多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受众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注意力。(3)大众传媒为了力求内容上平易,在形式上力求简单,倾向于少登意思深邃、内容不易理解的复杂材料 24.试述信息的分类方法及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答:信息有多种分类,十分丰富,这是由信息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形成的。控制论分为外源信息和内源信息。从哲学角度来分为表现物质特征的客观信息和表现精神属性的主观信息。从认识论的角度可分为潜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在传播学中,按表现形式分为语言、符号和图像三类;按内容分为新闻信息、教育信息、说服性信息、商业信息和娱乐信息五类;按受众的不同心理效果来区分,分为指导性或教育性信息、维持性信息、复原性或刺激性信息。新闻和信息的关系,一方面,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另一方面,新闻和信息之间也不能简单地划等号。这是因为,新闻的最初阶段或萌芽状态,是一种用以交换和传递的信息,以适应人类原始社会交流经验、情报和思想感情的需要。从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不管新闻怎样变化,新闻是由信息衍化而来而又具备其自身特点的,而且新闻最终目的仍在传递信息。所以说,新闻源于信息,而又终于信息。二者又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即使作为信息而言,新闻也只是信息“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尽管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新闻有它自身的特点,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形态和信息。而信息的概念要比这大得多。信息作为客观世界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之一,无处不在,包罗万象,自生自灭。信息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之中,既不限于生命物质,也不限于有机界。新闻和信息二者相比,无论是内涵和外延都有明显的区别和差异 25.试述符号及其编码与译码过程 答:(1)符号通常指字母、电码、语言、数学化学符号、交通标志等,但符号学中所指的符号范围比这要广泛得多。符号学者认为,凡是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的东西都可称为符
号。(2)在传播过程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要发送和接受信息,就得分别进行编码和译码。(3)编码就是把讯息或信息转化为适宜于传播和能够使接受者接受和理解的各种符号(语言、文字、图像等)。这对于传播者来说,是一个如何传情达意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符号化的制作过程。(如记者、通讯员将采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经过选择整理后写作成新闻报道,然后交给编辑处理,以多种符号形式发布出去)。译码是指信息接受者要把符号重新还原为讯息,以便得出它的含义 26.试述我国的报纸、无线电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在竞争中求发展的现状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展开了新闻改革。1992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正形成大众传播媒介竞争四起的局面,促使各媒介在传递社会信息中形成自己的特色。(1)我国的报纸。当前我国报纸充分利用自身篇幅可伸缩的优势,纷纷进行扩版,以更多的篇幅,提供更多的信息、更深刻的分析。在市场经济下,为适应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报纸采取扩版的策略,给广告、市场行情、社会信息、文化娱乐、股市行情等内容,提供了更多的篇幅,而且逐渐增加了分析性、解释性、综合性的新闻,如深度报道、系列报道、综合报道等。(2)我国的无线电广播。作为听觉媒介,我国的无线电广播正在扬听众可以“一心二用”之长。各地广播电台纷纷延长播出时间,增加新闻播出次数,并在人们繁忙的早晨播出内容丰富的节目,它们避开了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更易吸引人们边从事其他活动边收听。当前还出现了节目多层次、多栏目和专业分台的倾向,经济台、交通台、文艺台、新闻台等各种专业电台纷纷在各地诞生。(3)我国的电视。在媒介间的竞争中,今天我国的视听媒介电视借自身形、色、声、光俱佳的综合性优势,在内容和播放形式上出奇招,不但增加了新闻播出的次数,充分发挥“电子大窗户”的作用,而且还推出了许多以形象生动取胜的节目。竞争中的电视一改过去“我播你看”的居高临下的态度,邀请专家与观众投入种种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同时把场外观众的反映即刻送上荧屏,这是媒介大战中出现的电视新实践,深受广大受众的欢迎。总之,今日竞争中的中国各大众传播媒介,均在朝着贴近受众、服务受众的方向努力。经过时间对各种新实践的检验,各大众传播媒介必将找到发挥自身独特长处的最佳方式,以此立足信息市场,求得不断发展 27.试述麦克卢汉和英尼斯媒介理论的价值和缺陷 答:(1)首先,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理论具有一定的价值:①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理论启示我们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其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影响。②他们对传播媒介或传播技术的作用之关注,提供了内容分析之外的另一种研究媒介的重要方法,激起人们对各种媒介的特点及作用的兴趣。③麦克卢汉的一些创新的惊人的论断,如“媒介即讯息”等,催人思考、唤起人们的想像力,要求人们将传播媒介同人的感官、心理联系起来研究。(2)但是,他们的媒介理论也有许多缺陷:①他们的理论都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把媒介描绘成导致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②尤其是麦克卢汉的理论,不但忽视传播的占有方式及使用情况的重要性,而且甚至把人类文明发展史等同于传播史,似乎传播媒介可取代整个社会生产力,从而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③此外,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的理论都无视内容的重要意义。④麦克卢汉的著述对一些基本概念未作严格的科学界限划分 28.试述英尼斯关于传播媒介对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影响的理论观点
答:英尼斯根据他的研究,提出了关于传播媒介对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影响的观点。指出:(1)在任何社会中,传播媒介都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组织的形态和人们交往的形式。(2)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组织的形态,开创了AA'1交往的新形式,促进新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并常常转移权力中心。(3)根据他的理论,控制传播媒介是行使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而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可以打破旧的垄断权。(4)就报纸在经济史上的作用而言,英尼斯把报纸与广告、产品推销联系起来研究,认为报纸是百货商店和现代消费者经济的先兆,大规模的企业组织通过报纸广告建立了信誉 29.试述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2)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因为人们需要一如既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3)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这是梅罗维茨的又一主要论点。梅罗维茨指出,随着电子传播媒介的普及,由于它们的传播代码的简单性,情境形式的存在发生变化。由于电子传播媒介代码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的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了不同阶层的受众群对信息的更大程度的分享,从而促成许多公众活动领域的合并。他还得出结论说,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形式也在变化。原先特点分明的、不同情境界限之混淆,导致了社会角色的界限的相应混淆 30.试分析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的价值及其缺陷 答:(1)首先,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显示了一种分析媒介社会影响的情境论的方法,它确有一些值得重视之处:①这一理论把传播媒介看作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提出应该将它们与社会环境及其变化联系起来研究。②它把受众的概念包括在情境的概念之中,从而指出了受众在媒介一受众一社会的关系中的重要性。③在承认受众的重要性的同时,梅罗维茨的理论也未低估媒介的力量。(2)不过,梅罗维茨的理论仍有一系列缺陷:①这一理论过于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几乎将媒介描绘成引起社会变化的唯一原因,这同麦克卢汉的媒介技术决定论倾向如出一辙。②梅罗维茨的理论还只宇不提社会制度同媒介制度的关系,无视社会意图对于媒介的管理、媒介使用情况的影响。③此外,梅罗维茨的理论还往往把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淆在一起,缺乏连贯性,很难自圆其说。31.试述梅罗维茨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和戈夫曼理论所进行的吸收和扬弃。答:(1)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依据两个理论基础,一个是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理论专家”的理论;另一个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观点。(2)他接受了英尼斯和麦克卢汉将传播媒介看作社会变化的重要原因的观点;认为他们对不同的传播媒介造成的不同文化环境所作的历史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分析社会变化的一种视角。他认为,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等人的媒介理论中蕴涵了一系列很有用的观点。但是,梅罗维茨批评这种理论对人们日常的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构和动力缺乏分析,他认为这是他们的理论的重要弱点,由于这一弱点的存在,光是这种理论还不够,无法为分析电子媒介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的影响提供充分的原则。(3)对于社会学中的情境决定论,梅罗维茨肯定了这种理论在分析人们的社会角色及其规范中的可行性。对于戈夫曼的理论,梅罗维茨颇为重视,称赞它为分析人们的社会角色及其规则提供了一种既有用又有趣的方法。但是,他批评这种观点忽视了人们通过媒介发生的相互作用而几乎只关注人们面对面交流中的相互作用。他还批评戈夫曼观察情境问题使用的是静态的方法,缺乏动态分析。(4)根据他对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及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的分析,梅罗维茨提出,必须有两种理论融合在一起,才能使情境研究冲破静态分析的局限,延伸到对运动着的情境的分析,并冲破仅分析自然环境的局限,延伸到对传播媒介所造成的社会环境的分析 32.英尼斯有关传播媒介的偏倚性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
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由于英尼斯的学科出发点原是经济史,他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影响。英尼斯认为,“偏倚时间的”媒介存在于具有丰富的口语传统的社会或具有复杂的、仅为少数特权分子所掌握的书写技术的社会之中;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偏倚空间的”传播媒介倾向于现在和未来,有利于帝国的扩张、政治权威的加强、世俗制度的确立(权力之从教会移向国家)和科技知识的发展。其特征,是极其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大众传播系统的建立,但是却无法传达口语传统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现代的印刷媒介、电话、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均属“偏倚空间的”的媒介之列 33.试述大众传播中的反馈具有的特点 答:大众传播中的反馈具有如下的特点:(1)延迟性。相对而言,大众传播的反馈似乎总是延迟的。这种延迟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受众向媒介机构表达自己的意见,几乎总是事后的行为,他们难以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同时将自己的反应传递给传播者。另一方面,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对受众反馈的处理也往往是迟缓的,根据反馈对自己的传播行为作出调节也是延迟的。报刊根据受众反馈作出某些修改和订正,几乎都是过了一期甚至会过了几期后才刊出更正的信息。书籍的更改要等到再版时才能进行。就是广播、电视也不能说停就停,说改即改。总之,不论从受众向大众传播者传递有效反馈还是从反馈发生作用的角度而言都是相对延迟的。(2)间接性。间接性反映在两个方面。从受众的角度而言,他们往往需要通过编辑部将自己的反应传达给报刊文章的作者、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从传播机构的角度而言,主动收集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做系统的受众调查,而这种调查往往是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机构--视听率调查公司、民意测验公司等展开的。媒介机构通过这些第三者间接地获得受众反馈信息及对这些信息的客观分析。(3)代表性。由于大众传播的受众人数众多,收集每位受众成员的反馈是不可能的,因此,受众反馈研究机构只能以科学的抽样方法选取可以代表受众总体的样本进行测定,使来自样本的反馈信息反映出受众总体的反应0『而对受众成员的个别意见,除非这些反应代表相当多受众的看法,否则,对于传播者调整传播行为来说意义甚微。(4)’累积性。在大众传播中,重要的是受众一般时间的累积性反应,而不是零散的一次性反馈。如一定时期内视听率的变化或报刊发行量的升降等数据,能够指出和说明问题的所在。媒介机构储存这些数据,便于今后作出决策时参考。(5)量化性。在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都是以定量化的形式收集和测定的,因为舍此难以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受众反馈;若仅根据个别成员的反馈推论受众总体的反馈,则必然犯以木代林的错误,无法作出正确的概括 34.试述受众理论的个人差异论,社会分类论和社会关系论各自的观点 答:(1)个人差异论以“刺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个人差异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各人心理结构是千差万别的。②个人之间差异的形成,虽然部分地是由于各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但更主要的是由后天习得的不同。、③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的人们接触到大相径庭的观点,他们从环境中习得一系列看法、态度、价值观和信念,这些构成他们的心理结构,并使他们每个人都与他人不同。④人们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感知r理解客观事物时各自带有自身的倾向性;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也制约他们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⑤心理结构各不相同的社会成员,对大众传播媒介内容的接受、理解、记忆、反应,也是各不相同的。(2)社会分类论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社会分类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如下:①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②人们的这种有选择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之基础,是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③这种社会结构是由许
多社会群体类别组成的;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的分类界限的,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资收入等人1zr统计学上的因素。④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界限的因素,影响人们对于大众媒介信息的注意和反应形式,从而使各社会群体的内部成员们对大众传播作出大体一致的反应。(3)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大众传播的受众成员既非相互分离的个人,也非仅仅按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系列可变因素而归类的社会群体;他们既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又属于各种团体,而且还和别的’团体的成员打交道。社会关系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如下几点:①媒介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②造成社会成员有选择的大众传播信息接收行为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他们的接收方式。③当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为家庭、朋友、熟人和其他与他有关系的人所改变时,就表明上述的社会影响在产生作用。④个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注意形式的反应形式,反映出他的社会关系网络。⑤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间的相互影响极太地制约和影响着媒介效果 35.试述解释选择性因素的三种观点 答:‘对于受众的选择性因素,传播学者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认识连贯论的解释、实用主义或使用满足论的解释,以及可获得性论的解释。(1)认识连贯论的解释。该观点认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根据这种观点,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不一致的内容则不予关注、回避或不接触。认识连贯论的解释,并不能代表受众选择性因素不容变通的规律,试图单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所有受众选择性因素的现象,是不符合现实的。在有些情况下,受众的选择性因素需要用其他理论来解释。(2)实用论的解释。这种观点认为,受众成员往往接触、理解并记住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或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与他们原有的观点相一致,也可能有悖于固有的观点。根据实用论的解释,维护人的心理平衡也是信息的用途之一,追求心理平衡也是受众的一种心理上的需要。虽然实用论的解释在传播研究中颇为流行,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很难给实用论所说的需要下较为确切的操作定义。(3)可获得性论的解释。这种观点认为,影响受众有选择性的传播行为的,是信息的可获得性。受众成员常常选择那些最易获得、最易吸收的传播内容,并且往往由于某些信息易于获得,自己也没有什么特殊理由拒不接受而记住了这些内容。这种理论是有其缺陷的,因为在受众可接触到多种媒介、多种媒介产品的情况下,受众成员选择性余地较大,可获得性因素对其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就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注意某些媒介信息就往往不是仅仅由于它们的可获得性,而是出于自己的选择。所以,虽然在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容易获得的信息较易引起受众的注意,但不宜过于夸大可获得性因素的影响 36.试述收听率调查在美国兴起的主要原因 答:(1)在较早从事听众、观众调查的美国,广播的普及和广告商对广播的兴趣是广播收听率调查应运而生的重要原因。(2)1920年,美国传播事业发展史上发生了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匹兹堡的KDKA电台11月2日播送了共和党人哈定当选总统的消息,一时在公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美国广播电台的数目迅速增加,电子传播时代的魅力已经展现在美目人面前。(3)广告商们以其职业的敏感发现了广播在吸引客户方面的潜力,开始跃跃欲试,考虑通过这一新兴媒介为商品做广告。但是,他们需要说明这一新兴媒介的普及程度及在广告方面的力量的最好证据。在未能得到这种具体数据之前,他们尚不愿冒险将大笔金钱用于做广播广告。而关于听众数量的材料,并非唾手可得。(4)客观需要和收集听众反映的材料之间的矛盾,使广播机构意识到急需展开听众调查,以收集更多的有关信息,收听率调查也就由此兴起
37.我国二十余年来受众调查工作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国二十余年来受众调查工作的进展,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1)深度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我国受众调查深度的增加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数据的处理分析,二是调查问卷上的问题本身的深度。初时,我国受众调查的数据处理分析,总的说来还处于基础统计,描述性考察的层面上。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受众调查在数据的处理分析方面则进入到了高级统计、分析性考察的更深层面上。除了数据的处理分析外,调查问卷上的问题本身,也显示出深度的增加。除了深度的增加以外,调查的规模也不再局限于一个市,出现了多次全国性的和全省范围的受众调查。我国近年来除了开展国内的受众调查外,还展开了有关国外受众对于我国对外宣传的看法的调查。(2)形式的多样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我国的受众调查形式多样,既有作为主体的费时较长、成本较高的严格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的大规模调查,又有一些由媒介机构自身发起的费时较短、成本极低的采用非随机抽样的调查。此外,按受众的范围、媒介机构等划分,我国的受众调查形式既有调查某一地方(省、市)各大媒介受众反馈的调查,又有专门针对某种媒介的受众(读者或听众或观众)调查,还有专门针对某张报刊、某家电视台和广播台的受众进行的调查。(3)受众调查队伍形成、壮大。经过二十余年的受众调查实践,我国已形成了一支日益壮大的受众调查队伍,这支队伍包括几个方面的力量,既有在媒介机构的群工组(部)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又有高等院校新闻、传播系(专业)的教师,其中不乏具有博士学位的理论型人才,还有长期钻研理论的在新闻传播研究机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媒介机构的理论研究部门工作的专业科研人员。我国还出现了专门性的受众研究组织。(4)受众观念的加强和受众研究理论的发展。我国二十余年的受众调研工作,在改变新闻媒介以前居高临下,灌输式的传播态度,加强新闻传播界的受众观念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这些年的受众调查实践,我国受众研究的理论也有了发展。当然,由于历史较短,加上技术、资金等的限制,我国的墁众调研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受众调研工作将会受到进一步重视,我国有着日益发达的大众传播事业,有着庞大的信息市场,只有系统、定期地开展受众调研工作,使之发展成为重要的反馈机制,才能使大众传播媒介的工作适合社会信息市场的需要,搞好新闻改革,进一步促进我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 38.试述现代传播效果研究出现于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背景
答:现代传播效果研究之所以出现在20世纪初,既是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结果,也与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1)从第一个方面来说,在20世纪初的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印刷媒介已经走过政党报刊和黄色报刊阶段而进入了一个大众报刊时代。大众传媒不仅成了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且深深地渗透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状况自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瞩目,不少学者也开始研究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问题。(2)另一方面,传播效果研究出现于20世纪初还有一个特定的历史因素。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次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为单位大规模地、有组织地、动员一切力量全面进行宣传战、心理战的战争;交战双方几乎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宣传手段。在其后的战史研究中,宣传战和心理战在战争进程中的作用成了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39.早期的“魔弹论”产生的原因和它的谬误何在? 答:产生魔弹论这种观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首先,大众传媒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迅猛势头确实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它们的磅礴气势和普遍的渗透力面前,人们难免会产生一种敬畏心理。(2)其次,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国家、政党、团体还是社会活动家、企业广告宣传人员对传播媒介的利用都达到空前的程度,一般个人无时无刻不处于各种形式的宣传或说服活动的包围之中,使得人们处处感受到传播的“力量”.(3)给魔弹论增
加了强烈的唯意志论色彩的,主要是当时的宣传战史研究以及宣传技巧研究。在一些战史研究家那里,宣传似乎成了左右战局进展的唯一决定因素,这就把宣传的作用夸大到了不恰当的地步。(4)在传播效果研究初期,魔弹论观点的出现与当时西方流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也有密切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本能心理学盛行时期,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本能的“刺激一反应”机制的主导,由于人的遗传生理机制是大致相同的,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便能引起大致相同的“反应”.(5)魔弹论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大众社会论。这种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破坏了传统社会中的等级秩序和密切的社会联系,使社会成员变成了均质的、分散的、孤立的“原子”,个人在获得了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参照系,失去了传统社会结构对他们的保护;这种情况,使得他们在任何有组织的说服或宣传活动面前都处于孤立无援、十分脆弱的状态。其结果也就必然会得出大众成员可以被媒介所“左右”的结论。魔弹论是错误的,这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它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它对传播过程作了过于简单的描述:“一方是全能的媒介在发送信息,另一方是分散的大众在等待着接受它,其间别无他物。” 40.什么是“传播流程”研究及其所导致的三项主要研究成果?
答:所谓传播流程,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人际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等。《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这次调查在俄亥俄州的伊里县进行,所以又称“伊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意向的力量,它只是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不是主要的因素。这一结论,显然与当时人们的认识和直观感觉大相径庭。为了弄清原因,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提出了对后来的传播效果乃至整个传播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系列理论假说。其中包括:(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所谓政治既有倾向,指的是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在伊里调查中,研究人员根据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和居位区域设计了一个“IPP指数”(政治既有倾向指数)作为显示他们原有政治倾向的综合指标。根据“IPP指数”分析结果,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人们已有和迄今所持的政治态度。(2)“选择性接触”假说。“IPP指数”分析进一步显示,人们的“政治既有倾向”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这种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他们的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这次调查还发现,在人们作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研究人员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的产生。(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以及意见领袖的发现,揭示了传播效果产生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制约因素。根据分析的结果,研究人员认为大众传播功能产生的效果主要有:.一是“强化”效果:即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强化效果。根据调查对象对传播内容的选择性接触倾向的普遍性,研究人员认为“强化”是大众传播的最主要的效果。二是“结晶”效果: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三是“改变”效果: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这种效果是不
常见的。认为在说服人们改变态度方面,大众传播甚至还不如人际传播更为有效 41.试述“伊里调查”所提出的理论假说 答:这些理论假说包括:(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人们已有的政治态度。(2)选择性接触假说。这种假说认为,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这种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他们的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对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4)对大众传播效果的类型的概括。研究人员认为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主要包括:强化效果、结晶效果、改变效果 42.从传播主体来看,“把关人”.理论,信源的可信性及“休眠效果”等效果研究各有何不同之处?
答: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但在传播过程中属于最优越地位的无疑是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传播者不但掌握着传播工具和手段,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主动的作用。(1)主体的“把关”和效果定向。“把关”是传播者发挥对传播效果的定向作用的重要机制,每一个大众传播者都在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把关”模式强调的要点是:传播媒介的信息传达活动并不是“有闻必录”的,而是根据媒介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的有目的地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信息的选择受到社会文化和受众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合的信息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传播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活动,记者、编辑个人虽然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但“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媒介组织方针的体现。“把关”研究表明,传媒(即传播主体)选择提供什么信息决定着受众瞩目的焦点和范围,规定着传播效果发生的性质和方向。在这个意义上,传播效果不过是受众对媒介提供的信息的种种“反应”.(2)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传播者决定着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即便是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出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等合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指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对信源(传播者)的可信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的是霍夫兰。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霍夫兰等人提出了“可信性效果”的概念: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可信性效果”的概念说明,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3)“休眠效果”.由可信性带来的说服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霍夫兰等人在实验中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一种较有力的解释是人脑的忘却机制在起作用。根据艾宾豪斯的忘却曲线原理,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而忘却是以信息的次要属性开始的。也就是说,由高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的信任,其说服效果最初可能会大于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而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怀有不信任感,其说服效果最初可能会小于内容本身的说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内容联系的记忆逐渐淡漠下去,由信源居主导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消失,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能较完全地发挥出来。低可信度信源发生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种现象,霍夫兰等人称为“休眠效果”.尽管“休眠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证实,但它说明了一个重要道理,即信源的可信
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43.试述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 答:(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换句话说,意见领袖未必是大人物,相反,他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人。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也就更具有说服力。(2)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或阶层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他们与被影响者保持着横向传播关系。(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人只要在某个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声望,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角色,而在其他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则可能是一般的被影响者。(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44.从传播技巧来看,“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有哪些具体内容?
答: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传播技巧包括内容揭示法、说理法和诉求法等等。(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已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另一种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一般来说,“一面提示”能够对已方观点作集中阐述,论旨明快,简洁易懂,但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另一方面,“两面提示”由于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给人一种“公平”感,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但由于同时提示对立双方的观点,论旨变得比较复杂,理解的难度增加,在提示对方观点之际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反而容易造成为对方作宣传的结果。(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对“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的说服效果进行过比较考察的还有拉姆斯丁和贾尼斯。他们增加了“反宣传”测验,实验结果认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两面提示”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提示”的这种效果,被称为“免疫效果”或“接种效果”.(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一般来说,明示结论可使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但同时也容易使文章显得比较生硬而引起读者反感。另一方面,将观点寓于材料之中的做法,则给读者一种“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然而,这种方法容易使文章主旨变得隐晦、模糊,增加理解的困难性,有时不易贯彻作者的意图。(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人们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另一种是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5)警钟效果(恐惧诉求)。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一是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二是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是“敲警钟”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容易招致自发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45.从传播对象来看,“意见领袖”、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受传者个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是什么?
答:传播效果的形成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不仅传播主体、内容和技巧会对效果产生影响,传播对象自身的属性也起着同样重要的制约作用。(1)意见领袖的作用。人际传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社会交际,同时也是为了交流信息、交换意见和相互影响。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
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在《个人影响》和罗杰斯在《创新与普及》中的概括,意见领袖具有下述基本特征: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意见领袖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②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③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人只要在某个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声望,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角色,而在其他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则可能是一般的被影响者。在传统社会或农村社会中,意见领袖一般以“综合型”为主。④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2)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的影响。考察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有两个基本视角,一是作为规定社会关系网络的群体。在这种群体中,不仅存在着意见领袖的个人影响,由成员的多数意见所产生的群体压力也对个人的言行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二是作为个人行为的精神依托点的群体,即由过去和现实的群体归属关系所产生道理的观念、价值、行为准贝1j的内在化,统称为“群体规范”.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看起来似乎完全出于个人决定的行为,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内在化的“群体”‘即群体规范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凯利和沃卡尔特得出了下述结论:成员的群体归属意识越强,.对群体规范的忠实程度越高,因而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宣传也就越能表现出较强的抵制态度。(3)受传者的个性与传播效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人比较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劝说,有的人则固执己见,我行我素。在传播效果研究中,这种“容易”或“难以”接受他人劝说的个性倾向,称为个人的“可说服性”.根据日本传播学者饱户弘的分类,可说服性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与特定主题相关的可说服性--说服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在某些话题上可能容易接受他人意见,而在另一些话题上则可能容易产生拒绝或排斥态度。②与特定议论或诉求形式相关的可说服性一如有的人容易接受道理说服,而有的人则容易接受场面或氛围的感染;有的人对“强加式”说服表现出自发反感,而对“诱导式”说服则很容易接受等等。③一般可说服性--与主题或说服形式无直接关系,受个人性格和个性所规定的、对他人意见容易接受或排斥的倾向 46.论述在传播效果研究中,“传播流程”研究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研究成果 答:所谓传播流程(CommunicationF1ow),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1944)、卡兹等人的《人际影响》(1955)、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1962)等。他们提出了对后来的传播效果及至整个传播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系列理论假说。其中包括:(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所谓政治既有倾向,指的是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2)“选择性接触”假说。“IPP指数”分析进一步显示,人们的“政治既有倾向”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这次调查还发现,在人们作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以及意见领袖的发现,揭示了传播效果产生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制约因素。“强化”效果:即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强化效果;“结晶”效果: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改变”效果: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可以说是“传播流程”研究的三部曲。这些研究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着众多的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 47.从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传播学界对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1)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整合与分化。“沉默的螺旋”理论和“培养”理论从正面强调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作用和“形成主流”效果,明确指出传播媒介的影响过程是一个社会整合的过程。“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影响是向社会成员提示同一的“议事日程'',也是强调大众传播的社会整合效果。与此相反,”知识沟“理论以及霍尔的”编码与释码“研究强调的则是大众传播的社会分化效果。(2)关于大众传播社会作用的评价--肯定与否定。知识传播的”上限效果“假说认为大众传播可以在整个社会带来文化和知识的平均化,有利于实现社会的普遍平等,对大众传播的作用作了充分肯定。而”沉默的螺旋“、”培养分析“、”知识沟“等理论对媒介活动的现状基本上持批判的态度。(3)关于受众的性质--能动与被动。”魔弹论“是典型的”受众被动论“.另一方面,与被动的受众观处于对立面的是”有限效果论“.例如传播流程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等都属于能动的受众论。同样,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宏观效果理论的受众观也不尽相同。”沉默的螺旋“接近”魔弹论“的受众观。”编码与释码“研究认为大众传播内容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性上有着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共同倾向,在内容的决定上受众基本上处于无力、被动的地位,但是另一方面又认为受众对传播内容的解读是能动的。48.英国广播大学所设”大众传播与社会“专题讲座的授课小组是怎样分析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两大学派的分歧的? 答:(1)英国广播大学所设”大众传播与社会“专题讲座的授课小组,从批判学派的角度把两派的分歧归结为”多元主义流派与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对立:①在多元主义者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并不存在着阶级支配现象,而是由相互竞争的各社会集团以及各利益派别组成的复合体,这些集团和派别的合纵连横状况以及力量对比是与时俱变的。②大众传播媒介是一种保持着自己独立领域的组织体,它在国家、政党以及其他压力集团面前保有某种自治性。控制大众传播媒介的并非传播企业的所有者,而是独立的、拥有相当的自由决断权的专职管理者和专业工作者。③大众传播制度和受众之间基本上是一种均衡的、平等的关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倾向和需求自由地选择接触各种传播媒介,自主地决定自己或赞成、或反对、或顺应、或挑战的态度。(2)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支配的社会。大众媒介担负着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一环,它越来越集中于垄断资本手中并为其服务。大众传播媒介中专业工作者沉浸在”自治“幻想中的同时,不断接受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以及价值规范的影响,有着越来越被其同化的倾向。大众传播媒介在总体上是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阶级思想文化的中继传播站。在资本主义传播制度下,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尽管时时想改变不合理的现状,却无法拥有自己的传播工具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并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相对抗。49.试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 答:(1)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在于对传播现状的态度取向的差异。①一般来说,传统学派的种种研究,都对既定的传播现状持肯定的态度。所谓”肯定“,不一定非得是”歌功颂德“,它也可以用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把现状视为天经地义永恒不变的事实,并以接受这一事实为前提来从事研究。②对传统学派来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③传统学派所表现出的正是这么一种单面化倾向,即纯然地接受现实,盲目地肯定现实,将自身完全融入现实中,成为它的”一部机器“,或只是机器中的一部分。批判学派经常指责传统学派为现有的传播体制服务。也正是针对这种倾向而言的。(2)批判学派始终对既定的传播现状持强烈的否定态度。不管是哪一种批判性研究,在其深层的意识里都无不把现行的传播体制视为压抑人、奴役人、欺骗人的玩意,认为都是同人的本质需要格格不入的。因此,在批判学派看来,首要的问题是对现状进行无情的批判与断然的否定。至于批判以后怎么办。否定之后何处去,他们并没有十分清楚的认识和主张,或者顶多有些乌托邦的幻想。他们只是看到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传播的种种弊病,痛恨这种体系
以及这个社会所带来的普遍异化,并。由此而满怀义愤地批判,批判,满怀憎恶地否定,否定。这既是批判学派的”阿喀琉斯脚踵“即致命部位:也是批判理论的堍陷。实际上批判学派是怀着一种浪漫化的情绪,把发达工业社会看成”造孽“时代。在这一罪恶丛生的文明里,人早已不成其为人,人的高贵、人的尊严、人的灵性就丧失殆尽,人本身也沦为同冷冰冰的物质打交道的机器人。因此,要重建人的世界,恢复精神的王位,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对资本主义现存体制予以否定,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正因如此,有人干脆把批判学派的特点概括为”只破不立“或”重破轻立“,正像说传统学派是”只立不破“或”重立轻破“一样。这种提法虽然过于简单化,但不容否认批判学派在传播理论上的建树的确不很突出。(3)综上所述,传播学派是肯定现状、服务现状,而批判学派是批判现状、否定现状。这种对传播现状的不同的态度取向,是两大学派所有分歧的根本之所在 50.论述批判学派关于传播与垄断控制的主要观点 答:(1)批判学派的研究重在”控制分析“方面。”控制“的命题,可以说是批判学派的一条主线,贯串于不同类型的批判性研究中--不论是意识形态还是政治经济学的探讨,也不论是社会文化还是其他层面的研究。批判学派公开承认他们是用马克思的观点,广泛吸收利用各学科的成果,力图揭示媒介在维护统治阶级既得利益中所扮演的角色。所以他们关心的问题可以概括为”谁“在控制传播,”为什么“传播。也就是说,.在一条传播链上,批判学派关心的是传播者,而传统学派关心的是受众。(2)批判学派对控制问题的重视集中体现在他们的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探讨上。批判学派正是借助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才得以在传播学界站稳脚跟,正宗立派的。(3)默多克在《大企业与传播产业的控制》一文中,针对传统学派的”所有权分散论“和”管理革命论“作了分析批判。他认为,”所有权分散论“不过是用表面现象掩盖问题的实质。①他依据马克思关于”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著名论断,致力于分析西方媒介的所有制结构,从而揭示其中垄断与控制的实质。②马克思并不把管理阶层的出现看作资本家的控制权的丧失,而是仅仅把它看作劳动分工的进一步精密化。资本家虽然退出了企业的日常管理,但他们通过董事会依然紧紧地控制着企业;而管理人员尽管操纵着企业的正常运转,但他们受雇于人的地位决定他们不可能控制企业。’(4)批判学派从媒介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广告主而非来自于一般受众这一基本事实出发,认为对传播内容起决定作用的是广告主的意志,而所谓受众主权乃形同虚设。总之,批判学派的政治经济学探讨旨在证明,从事着文化产品生产的大众传媒与从事着物质产品生产的资本主义企业一样,在维护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起着重要作用。传播并不是一种满足受众需要的自发行为,而是一种受到操纵、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自觉活动,它归根结底要受制于经济基础 51.试述信息高新科技在大众传播中的运用,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和运作形式产生的影响 答:(1)就以往传统的大众传媒的活动而言,印刷传媒与电子传媒的特点和运作方式是互不相同的。①在电子传媒内部,无线电广播与电视的运作形式也明显地各具特色。这些传媒为了在社会信息市场竞争,在提供信息方面,从内容到形式都力求使自己能扬长避短。②而今来自通往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冲击波,却正在逐渐把这些传统的大众传媒带到在因特网上以数字化的形式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一起跑线上,它们之间某些以往泾渭分明的区别,正开始变得模糊不清。(2)以往,广播是只能传声无法传图像的听觉媒介。但是,一旦一家无线电台上网,在其网页上传声音与传图像并行却是轻而易举的。这将打破电视以其图声并茂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一枝独秀的局面。以往报刊运用的是印刷技术,如今网络版报刊的发行却靠电子技术。以往的印刷版报刊传递的文字信息是无声的。但网络上电子版报刊的发行,却打破了这一局限。报纸上网后,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却可以使其
文字信息带上声音:网络版报刊文章可以通过多媒体电脑读出;用户不但可以浏览网络版报纸,而且可以”收听“网上报纸的一条条信息。电子传媒的特点正向报刊渗透,两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3)上述情况和趋势,将改变这些传媒之间的互动方式和竞争方式,也将促使传播学界对有关各种媒介特征的理论作出相应的更新、补充 52.试述电脑联网业对大众传播及其社会管理的冲击
答:随着因特网等电脑网络进入商业化运作,电脑联网业正成为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争夺社会信息市场的挑战者,使后者承受巨大的竞争压力。(1)首先感到这种压力的,是本来就因世界范围的纸张价格上涨而面临一定困难的报业。当年图文并茂、声光兼备的电视兴起时,报业就曾面临严重的挑战。电脑网络具有传递巨量信息的惊人能力和用户可随意选择时间上网参与信息交流的灵活性。因此,报业再次面临冲击,再次需要采取新的竞争对策,长期以来受到视听兼备的媒介电视挑战的无线电广播,现在也面临来自网络这一具有一系列新的优势、视听兼备的新媒介的冲击。(2)电脑联网业的发展,对于大众传播事业的社会管理也正构成挑战。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管理大众传播事业,都制定有一系列法规、条例。由于电脑联网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兴起的事物,以往关于大众传播的界定不可能把它包括在内。而且现在世界著名的因特网最初是作为一种通信系统发展起来的,人们并未从它一诞生起就把它当作大众传媒来看待。(3)电脑”黄毒“现象,网上的”垃圾电子邮件“现象,也都是对传播事业社会管理的一个新挑战。(4)联网业管理中的新问题还牵涉到版权。以往制定的版权法,自然没有把电脑联网业也包括在管理对象范围内。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上的侵权现象和版权纠纷时有发生。(5)另外,因特网上恶作剧式的骚扰--某些捣蛋客或别有用心者(即所谓”黑客“)通过破译别人的通讯代码,擅自闯入后者的网页,乱加篡改,造成对后者的骚扰攻击或者网上窃取信息等,则是人类信息活动中遇到的全新问题
53.学习,研究传播学的现实意义?(1)对传播学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可以加强人们在传播行为中的自觉性、目的性和有效性。(2)学习和探讨传播学原理和大众传播学理论,将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大众传播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3)就新闻工作的角度来说,学习和研究传播学,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着的新闻改革可以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4)学习和研究传播学,将有利于提高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类专业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新闻队伍建设。(5)学习和研究传播学对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建设,对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高新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及因此而引起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对推动我国进人21 世纪的信息时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4.传播效果研究的课题领域?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考察传播者(包括媒体组织和传播工作者)的性质,传播者在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传播者的信誉度与权威性等对效果的影响。
(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 考察内容的主题、观点、价值取向等信息内在因素与传播效果的关联。
(3)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 讯息是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形、画面、影像等载体传递的。
(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传播技巧指的是唤起受传者注目、引起他们的特定心理和
动的反应,从而实现说服或宜传之预期目的的策略方法,包括内容提示法、说理法、诉求法等,这些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受传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受传者的属性对传播效果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6)大众传播作为一个综合的、宏观的社会过程,相应地还包含着许多宏观效果的研究课题
55.沉默的螺旋的假说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从舆论学和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假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说是“公开意见”。第二,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它在下述两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正是传统的舆论学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2)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假说中对传播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和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作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56.传播效果研究的课题有哪些?
(1)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关系。(2)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3)“信息沟”、“知识沟”与社会平等。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的社会分化问题.普及研究证明,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有使这种差距扩大的趋势。在这里,“信息沟”和“知识沟”产生的原因及其社会结果将成为研究的焦点。(4)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在信息大量供给的现代社会里,如何消除由大量相互矛盾的信,息带来的“多义性”将成为主要课题。另一方面,信息的大量提供和内容的细分将会给受众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但从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度而言,信息的泛滥同时也增加了选择之际的迷惘和困难。(5)信息社会中的社会病理。传统媒介的不良内容只是诱发某些社会犯罪的“间接原因”, 而新媒体则有可能成为社会犯罪的手段。这种状况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是传播效果研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57.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1)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并非专为某些人服务的活动。大众传播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受众必然是众多的而决不是寥寥无几的;受众成员是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的而不是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的。(2)混杂性。与广泛性密切相连的是,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混杂的、异质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他们分布在各个社会范畴中。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职业、政治观点、宗教信仰的人们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均可成为大众传播的受众。(3)分散性.大众传播是通过媒介工具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传播者没有直接的接触,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无法展开当场的对话交流。(4)隐匿性。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一般并不认识各受众成员,并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虽然传播者可能了解受众总体的一般主要特征和愿望要求,但却无法确定各受众成员的个人情况。从这个角度而言,受众是隐匿的 58.四种把关理论的内容?(1)卢因的把关概念。卢因最早提出把关这一概念,从而开启把关研究的先河。卢因说的把关(守门)完全是比喻性的说法,它的实际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卢因在研究群体传播过程时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传播渠道流通的。每个门
区都是把关人所处的位置,在那里把关人将就信息的抑制和疏导做出判断。卢因的观点尽管还不完善,但却为把关研究指明了方向。(2)怀特的把关研究。它是通过输人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被筛选的,用公式表示为:输人信息一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缺陷是把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把关人独立的权限,而忽略了社会因素的制约。(3)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它是对怀特单一化把关模式的修正与发展。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提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这是其长处。但它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即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每个关口都“平起平坐”,不分主次。(4)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指出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包括两个阶段和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其中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以记者为主;第二阶段是新闻加工,以编辑为代表。59.大众传播的特点?
(1)它孺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统称为大众传播工具。(2)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4)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和广泛。(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6)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传播者和受众相互选择,相互影响,推进传播事业的发展
60.培养分析研究为什么特别强调电视在社会成员形成共识中的作用?
因为在从事培养分析的研究者看来,电视除了具有媒介共有的一些特点之外,还具有五种独特的优势:
(1)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人们接触电视的时间最长。
(2)人们观看电视不需要具备接触印刷媒体所必需的识字能力。
(3)电视是一种视听兼备的媒体,对人们具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4)人们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他们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予以区别。(5)电视能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中去。因此,电视的上述这些优势,使得它发挥着历史上其他媒体从未有过的威力,在社会成员形成共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61.美国成功传播学发展地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此有何评价?
从传播学诞生的主客观条件,即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和科学认识的水准看,美国最为先进、完备,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传播的诞生地。(1)媒介背景。二战后,美国在雄厚的经济与科技背景下,建成了全世界最发达的大众传播事业。报纸对政治、经济的作用愈来愈大。从社会角度看,媒介给大众带来的利与弊,都得到了充分的显露。一句话,美国人最、”早、基孩烈地荡更到。传溶,的莫大威力,因而率先萌生了对其追根究底的愿望。这可以说是极为自然的逻辑起点,(2)学科背景。19 世纪末至20 世纪中的美国,在多种因素(诸如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相对自由的科研氛围及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等)的作用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
科学研究的沃土。于是,人类几千年智慧的积淀,在这里培育出一大批新思想、新学科之硕果。其中的许多成果,与传播有天然的密切联系。如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新闻学等,由此奠定了传播学的学科基础。
传播学诞生在美国,是历史的必然与偶然的结合,是人类智慧积淀与历史发展机遇结合的产物。西方的传播学研究,有其科学上的先进性但也受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要用历史的、联系的、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传播学与生俱来的成就在于其多科性和边缘性,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传播学,必然导致传播学内容上的复杂性,我们要以广阔的视野去观察、分析人类传播学研究成果 62.信号与符号的区别与联系
信号和符号是有区别的,这甚至是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信号活动是所有高等动物都具有的,它只能局限在固定的时空场合,离开了此情此境,信号就变得毫无意义。而符号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没有符号便没有历史,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联系,全凭符号使它脱离现实时空,获得超时空的意义。换句话说,人类创造的文明和各种知识,是借助于符号超越时空而世代积累相传的。
符号和信号是有一定联系的。任何载有信息的记号(征象),都可以用作信号或符号.如果接受者引起的仅仅是和某事、某物、某一条件存在有关的表象和感觉,那是信号的作用;如果能引出事物的概念,那是符号的作用。由此可见,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指说性”,即符号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指说”事物的标志。63.控制实验法的含义与要素
所谓控制实验法,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实验法包括如下四种基本要素:(1)实验者,即主持控制实验的研究者。
(2)实验变童,即实验过程中变动的因素。其中,在实验过程中实行的措施叫自变量,也称“实验刺激,在实验过程中由自变量决定其变化的因素叫因变量。(3)实验对象,即实验所涉及的人。其中分为两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控制组”。(4)实验观测 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其中包括:① 事前观测,即刺激因素(自变量)的观测;② 事后观测,即刺激因素(自变量)发生作用后对有关现象及其变化(因变量)的观察
64.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造成冲击的原因?
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构成挑战,因为它具有一系列大众传播媒介所缺乏的长处,能令后者在一些方面黯然失色。以报纸为例来说,报上的信息形式无非是文字、照片与插图,不够多样化,报纸传播信息的速度,又远达不到瞬时传输的速度。而且报纸即使再扩版,篇幅终究是有限的,信息容量也就有限。而互联网络在这些方面就具有优势,网上信息形式多样化,而且传输速度快捷无比,网络空间无限大,允许几乎无限量的信息流通。再如广播,由于没有视觉形象,长期以来受到视听兼备的电视的挑战,现在出现了网络这一类不但视听兼备,而且具有一系列新的优势(如能传递巨量信息等)的新媒介,广播自然又面临新的挑战。又如电视,虽然长期以来因技术手段先进而备受青睐,但如今网络技术手段更先进,具有电视所缺乏的互动性和其他优势,所以电视也遇到了挑战 65.批判学派是怎么看待大众文化及其与大众媒介关系的?
批判学派认为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谓“大众文化”既不是大众创造的,也不是大众真正需要的,尽管在形式上,所谓“大众文化”不断花样翻新,但本质上无不带有大工业“批量”生产的特点。而且在接收过程中,大众必须强迫自己在一次次雷同的程式中活动,其结果是使人在被动的接受中痴呆化。鉴于此,批判学派主张废弃“大众文化”的提法,代之以“文化工业”的术语,并认为,如果它能称为文化,那也只能说是“媚俗”文化。关于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的关系,批判学派认为,大众文化的泛滥与大众媒介有密切关系。大众媒介一方面出于商业动机而对大众文化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大众媒介本身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即在文化上担当着异化潮流的吹鼓手 66.知识沟理论与一般观念的不同之处
按照人们的一般观念,传播媒介的普及可以改善知识传播和教育的条件,其结果将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并有助于缩小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差距,扩大社会平等。而“知识沟”理论则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67.对一个社会来说,为什么要正确控制信息流量?为了正确控制社会信息流量,需要采取哪些对策
人类的传播活动是和人类社会共生共存的。任何社会都需要有足够的信息流童,才能维持其机制的运转,促进社会的发展。知果“信.息全过低”,即社会的信.息流女低于社会需求,就会阻碍社会发展。当然,“信息超全”,即信.息流贵超过了社会需求,超过了受众的接受能力,也会造成不良后果。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知何控制信息流童,防止出现信.息低黄或超全,需要作多方面努力。首先是要研究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因素。这里包括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等等;其次,要善于借助社会系统反债机制去及时调节。
68.认知不和谐理论(即认识连贯论)是怎样解释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的?这种解释能否成立
按照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观.点,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他们进免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信息的影响,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机制。具体说,人们会选择性注意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一致的信.息,回避接收与自己固有观念不一致的信息。知果不能回进,则用选择性理解做出有利于自己固有观念的解释,以减少对自己固有观念的冲击。此外,还可通过选择性记忆来忘记那些已经接收的与自己固有观念不一致的信.息,以防止自己心理失衡。认知不和谐理论对受众选择性因素的解释是有争议的,有些实证支持这种解释,有些实证则不支持这种解释。
69.为什么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大众传播是“最有力的一种社会麻醉品”?
大众传播媒介给人们带来的讯息、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人们花费很多时间接收这些信.息,自以为已经充分了解社会,而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硫远和冷漠。这种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活动的虚幻满足,使人们从积极地参与事件转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从而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70.概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理论的价值与局限作一评价
麦克卢汉是加拿大传播学者,自20 世纪60 年代起发表了《 媒介即讯息》 等著作,提出了新的媒介理论。其主要观点有“媒介即讯息”,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有“冷媒介”与“热媒介”之分,以及“地球村”等。
麦克卢汉的理论启示人们将媒介里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其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提供了另一种研究媒介的方法,激起人们对各种媒介的特.点和作用的兴趣。
但麦克卢汉的理论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无视内容的意义,这就走向了极端。另外,他对一些基本棍念也未作严格的科学界定,常有故作惊人之笔,以至影响了科学性、一致性71.传播媒介的议程是怎样设置出来的?
首先取决于媒介内部的信息采集和加工过程。有三个因素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的取舍:一
是媒介镇充版面或时间的要求,二是媒介的宗旨、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位观和倾向,三是社会丈化规范。其次取决于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态源之间的关系。它们通常采用两种手段进行信息操作:一是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见解,二是以“私下放风”的方式进行典论引导。现代媒介之间的激烈竞争大大加剧它们对这些信.息源的依粕。72.对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批判学派持有什么观点?对于批判学派这样的“批判”,你认为应该给予怎样的评价?
对大众文化,批判学派认为它既不是大众创造的,也不是大众真正需要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媚俗”的丈化;它不仅使发达工业社会的异化状况永恒化、合理化,而且本身就是欺编人、操纵人的社会镣铐。
对大众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批判学派认为,正是由于传媒的兴盛,粗郁的大众文化才得以甚器尘上。大众传媒一方面出于商业动机,对大众文化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即在政治上成为操纵意识形态的工具,在文化上担当异化潮流的吹鼓手。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虽然痛恨现代丈明所滋生的邪恶与丑陋,呼唤它的主体性与人的解放,但他们的理论带有浪漫主义情调,甚至乌托郑色彩,表现出举世混浊、唯我独清的孤傲色彩。结果理论上讲得头头是道,一走出书斋,就在现实面前叹息哀伤,甚至怀疑起人类自身了。练习册补充
73.试论述传播活动的演变和社会需求以及科技发展的关系
答:人类的传播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史而不断演化、发展。在语言产生之前的漫长的原始社会里,原始人靠动作、表情、吼叫等交流简单有限的信息。劳动中的分工协作产生了进一步交流的需要,渐渐地语言产生了。语言对自然界的万千事物进行了高度的抽象,人们所能够交流的信息大大增加。语言传播必须是在面对面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传播方式是多通道的、多样化的,对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是并用的。随着文字和造纸术的发明,信息的传播越过了时空障碍。印刷术的出现,使信息的复制变得简单易行,极大地扩大了人类分享信息的能力。文字发明之后,视听两种传播通道开始分离,社会信息沟通以视觉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广播、电视这样的电子媒体出现了,听觉和视觉通道重新合为一体。如今,网络传播又以其实时、互动、多媒体、个性化等特点,开辟了传播史上的新的时代。总之,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需求呼唤着更先进的传播工具,科技的发展为新的传播媒介的诞生提供了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日益复杂的社会相适应的先进传播方式才一步步发展起来。如今,传播活动正朝着复杂化、多样化、多层次和日益改善的方向发展 74.试分析传播学诞生的背景
答: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可以说是可能(学科背景)和需要(媒介背景)相结合的结果。从主观条件看,19 世纪、20 世纪以来,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均面目一新,并日趋整体化(相互关联、相互启发),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全面和深人,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认识,终于成为可能。从客观条件看,近一个世纪以来,传播的作用和影响极端凸现― 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即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登台),给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如上所述,正是这种.学科背景和媒介背景的结合,催生了作为20 世纪众多新学科之一的、传播学
75.试分析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答:传播学的诞生地,是在美国,因为无论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还是从科学认识的水准上看,美国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下面具体分析传播学诞生在美国的原因。虽然,作为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最早并非出现在美国,但是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后起之秀,迅速地追赶并超过了先行者。伴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巨大成功,至19 世纪中,美国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的大众化报纸(这成了大众传播时代开幕的标志)。20 世纪后,又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广播电台。二战以后,美国建成了全世界最发达的大众传播事业,拥有了一批全球知名的媒介。从政治角度看,报纸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大选或战争期间,报纸在美国的政治机制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经济角度看,媒介一方面以大量的经济信息的传播,构成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媒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企业,为媒介资本家创造出了丰厚的利润。从社会角度
76.联系实际论述大众传播的主要社会功能。答:大众传播的主要社会功能有以下几种:(1)环境监测功能。它是指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普利策所说的“航船上的燎望者”和施拉姆所说的“雷达”都是指大众传播的这种功能。环境监测功能主要通过提供各种新闻和信息实现。比如我们每天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上看到的大量的新闻节目,都是环境监测功能的体现。它能够告诉我们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个人身处的小环境到整个世界的大环境的各种运动、变化和发展,使我们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应对这些变化。新闻联播、报纸的要闻版主要执行的就是环境监测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它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回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况的最重要的事件或事情上来。社会协调功能更多的通过对新闻的编辑和评论来实现。比如对1998 年“三江”洪水的集中报道,把整个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件当前头等大事上,铸造了万众一心,抗御洪水的钢铁长城;再比如对法轮功的集中报道和评论,统一了全社会的思想和认识,让广大群众认识到了法轮功的罪行和危害,从而对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产生发自内心的拥护。
(3)文化传递功能。又称社会遗产传递功能。它是指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继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促成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这也是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与知识的教育功能。社会学的说法叫“社会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我们得以回望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得以学习并继承古老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比如尊老爱幼、艰苦奋斗等。通过大众传媒提供的第二课堂(少儿知识节目、电视大学等),众多学龄前儿童得以学习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众多离开学校的成年人能够继续接受教育,实现自我的发展和提高。(4)娱乐功能。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大量消遣性材料,如电视剧、音乐节目和轻松有趣的娱乐新闻等,能够让我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得到放松,减轻精神和身体的压力。最近这些年,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娱乐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一大批娱乐节目(如快乐大本营等)的走红说明了人们对于大众传播媒介娱乐功能的重视除此之外,大众传播媒介还有授予地位的功能、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等,如果不能善加利用,还会引起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现象。77.论述传播的各种社会功能对社会及文化的影响。
答:传播的社会功能主要有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娱乐功能和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等,下面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别分析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1)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说,环境监测功能可以及时发出自然灾害或者战争威胁等各种警告;可以促成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的流通;可以巩固社会规范,通过形成舆论,加强
对社会成员的管理。社会协调功能能够激励和动员群众对当前事件,提出对策,抵御有碍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防止造成过度刺激,进行“议程设置”。文化传递功能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娱乐功能能够为人们紧张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报偿,松弛和减轻心理压力。重申社会准则功能能够重申社会准则,督促社会成员按照社会准则行事,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从消极方面来说,环境监测功能在某些时候可能导致人们的不满,引起恐慌和不安。社会协调功能也会妨碍社会变革,助长公众顺从社会现状的心理。文化传递功能会进一步扩大“大众社会”。娱乐功能能够转移社会公众的注意力,限制他们的社会性活动,使他们在娱乐中渐渐麻醉和失去自己。(2)传播对于文化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说,环境监测功能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化的发展。社会协调功能有利于坚持本国或本土文化的统一,防止外来文化的“人侵”。文化传递功能能够促进该文化体系的一致性和标准化。娱乐功能为大家提供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从消极方面来说,环境监测功能会压抑本土文化的成长,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社会协调功能会影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文化传递功能会造成文化传播内容雷同,视觉与听觉形象单调重复,缺乏新意。娱乐功能的过分发挥不利于公众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78.试论述把关研究发展的历史。
答:传播学中的把关研究,是一个不断深人、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1 947 年,传播学的五大先驱之一卢因第一次提出“把关”一词,认为事实上,在整个社会范围的信息大循环中,每个人都在有拿无意地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把关是传播活动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把关的实质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卢因的把关概念的提出,启发了许多传播研究,使许多传播研究沿着他引领的方向走向纵深,发现许多颇有见地的问题,得出了许多颇具启发性的结论。比较出名的是怀特的把关研究、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怀特的把关研究一向被奉为传播学的经典研究之一。它是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被筛选的。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就是:输人信息一输出信息一把关过滤信息。怀特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他将把关人当做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把关人独立的权限,而忽略同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这显然不符合传播的实际。麦克内利的研究弥补了怀特的研究结果单一化的缺陷,他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比如采访对象、通讯社驻外记者、外国分社编辑、国内总社编辑、报社电讯编辑、总编辑等。信息经过这一系列把关人的层层筛选、过滤与加工,最终到达它的受众。麦克内利的把关研究的缺点在于他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每个关口都平起平坐,不分主次。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弥补了这种不足,指出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他把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其中第一个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令把关人主要是记者。第二个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是编辑。经过新闻媒介的双重把关之后,一幅人为的现实图景便呈现在受众面前,而这幅图景同世界的本真面貌并非一回事,二者并不完全一致。把关学说的提出,宣告了西方新闻传播界的客观原则论(即“镜子理论”)的终结
79.请对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作一回顾,并联系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答:迄今为止,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下面分别述之: 世纪初至30 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大众报刊、电影、广播等媒介迅速普及和发展,大众传媒不仅成了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且深深地渗透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状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瞩目,不少学者开始研究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问题。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宣传手段来团结自己和瓦解敌人,大众传媒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这一时期,人
们对大众传媒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既寄予高度期待又感到深深担忧。在此背景下的传播效果研究的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人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这种观点,后来被称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杏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随着效果研究的深人,这种观点自然被人们所抛弃。
从40 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人第二个时期,人们渐渐发现了影响和左右传播效果的诸多因素。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是: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课题和领域有三个,一是传播流程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所谓传播流程,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 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 人际影响》 和罗杰斯的《 创新与普及》 等。这项研究的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唯一和充分的条件,它只能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由于这些观点极端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有限效果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这方面的成果以霍夫兰等人在二战期间进行的一系列实证研究为代表。这些研究揭示了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是从受传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传者的媒介接触动机或者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70 年代至现在为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其中包括“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沉默的螺旋”假说、“知识格差(知沟)”研究、“培养分析”以及“编码与释码”研究等。由于这些研究的焦点大都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因此被称作“宏观效果理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从20 世纪早期的“魔弹论”到40 一60 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 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人们对大众传播社会效果和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些变化,与时代的演进、媒介环境的变迁以及效果研究的理论视角和方法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20 世纪80 一90 年代以来,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突出热点,是探讨传播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这和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实联系在一起
80.根据“培养”理论的观点,分析电视传媒对观众产生的传播效果。
答:“培养”理论认为,社会要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同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培养分析”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认为电视除了与其他媒介的共同点以外,还有自己的独特优势:(1)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受众的接触时间最长;(2)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
(3)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4)现代人从幼年时代就和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加以区
分;
(5)电视能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包括儿童、低学历者以及贫困阶层)中去。电视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发挥着历史上其他媒介所未曾有过的巨大威力。无论多么重大的事件或问题,不经电视报道就很难被人们作为“社会现实”所认知;反之,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经过电视媒介的大肆渲染,也会成为万众瞩目的“重大事件”。比如,在克林顿的性丑闻发生的同时,美国国会正在讨论一项对民众有重大意义的议案,但由于媒介对性丑闻的大肆报道,民众的吸引力都集中在总统的私生活上,真正值得关心的东西反而乏人问津。同时,电视节目,尤其是“描述现实生活”的电视剧中包含着大量的虚构因素,一般受众很难将这些虚构与现实区别开来,而容易把虚构当成现实来接受。“培养分析”认为,一般受众不可能对这种虚构做出明确的判断,而它们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社会观。70 年代初美国电视剧《 医生威尔比》 播出后,主演者收到要求登门就医的观众来信竟达25 万封之多,说明在现代人的头脑中,电视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友生了多么大的混淆
81.论述信.息社会中的“知识沟”现象。答:“知识沟”理论是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研究中的一个假说,是由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1 970 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地位高者有更好的条件来接触新媒介和学习新知识。(2)传播技能上的差异。获得关于公共事物和科学的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4)社交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5)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6)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物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体,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在信息社会中,以互联网络、卫星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不断涌现,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量也呈不断增加之势,这一方面使社会各阶层获得的信息量都有所增加;但另:一方面· 杯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和社会经济地位低者之间在以上六个方面的差异影响,他们获得信息的速度和拥有信息量的差距越来越大,穷国和富国之间、一国之内的城市和农村之间、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受教育程度高者和受教育程度低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知识沟都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阻碍了社会的民主进程。缩小信息社会的“知识沟”,主要应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在硬件上,通过对贫困地区和贫困阶层进行扶持,低价提供给他们信息社会所必需的通讯设施和新的媒介,使他们有条件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在软件上,可以对他们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新媒介的使用技能,增强他们获得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当然,这需要社会付出长期的努力
82.传统学派与批利学派的基本特征、长处与不足各是什么?两者相对比,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传统学派注重挖掘传播活动的自身规律,出发点与着眼点都紧扣具体的传播实践,都与人们的实际传播经验密切关联,其研究方法及成果都带有十分突出的、十分明显的经验色彩,所以又有经验学派之称。其长处在于:研究的成果往往能够直接用来指导传播实践,特别是对开展卓有成效的传播活动作用更大。其缺陷在于:对现存社会及其传播体制持一种非批判的肯定态度,因此,总把自己置于现存秩序“之内”,把现存秩序当做一种固定不变的既定事实接受下来,从而自觉不自觉地以维护现存秩序为己任。要言之,传统学派奉行的是同现存社会相一致、相调和的“服从主义”。
与之相反,批判学派的基本特征则是,对现存社会持一种无情批判的否定态度,因此批判学派总是力图站在现存社会秩序“之外”,拒绝承认现存秩序的合法性,并自觉地以批判现存秩序为己任。于是,批判学派主要致力于传播现象之深层背景的考察,更注重传播与传播体制的阶级性,更强调传播与社会的联系,故而其研究有高屋建领、振聋发馈、大刀阔斧之势,令人有酣畅淋漓、茅塞顿开之感,这是其长处。批判学派的不足在于:忽视或根本就无视对传播自身规律的探讨,置实际经验和具体问题于不顾,一味进行大而无当、天马行空的高谈阔论,远离传播实践,结果其研究大多无助于指导人们从事传播活动。
总之,两相对比,传统学派偏重于传播的小规律,批判学派偏重于传播的大问题;传统学派实际在维护传播现状,批判学派则旨在否定传播现状。也就是说,传统学派在传播理论上虽然颇多建树,但却很少对传播现象提出根本性的质疑;相反,批判学派虽然无情地撕破现实的虚假面纱,将它的丑恶暴露出来,但却很少提出有益于传播活动的科学学说。
83.二批判学派对“大众文化”有何认识?
答:传播与大众文化是批判学派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批判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既不是大众创造的,也不是大众真正需要的。从形式上来讲,大众文化包括流行歌曲、畅销书、名为“娱乐”的电影、乏味无聊的电视剧、喜剧连环画、卡拉OK、体育大赛、时装表演以及所谓的歌星、影星、球星之类被制造出的偶像。从历史上看,大众文化是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衍生物,属于特定的时代;从本质上讲,大众文化同整个社会的异化统治相一致,构成异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在这里不再标志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人的生命的对象化,而仅仅体现为对个性的消灭。不管大众文化的形式如何花样翻新,它们都带有大工业“批量生产”的痕迹,同类产品缺乏明显差异,就像生产流水线上出来的东西,永远都是同一的、无差别的、缺乏个性的、千篇一律的。这样,在大众文化的接受过程中,大众必须强迫自己的意识在一次次雷同的、机械化的程式里活动。这一点在流行音乐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它的简单而重复的节奏具有强烈的催眠效果,只需听众做出机械性的反应。流行音乐以及整个大众文化都是以机械性的节奏、标准化的模式榨干人的生命能量,使人在完全被动的接受中痴呆化。根据批判理论,大众文化不仅使发达工业社会的异化状况永恒化、合理化,而且本身也是压抑人、欺骗人、操纵人的社会镣铐,它越是让人“自由”地拥有,人也就越是丧失自由。所以,一旦异化状态彻底结束,一旦人的全面解放得到实现,那么,大众文化自然灰飞烟灭,不复存在。批判学派认为,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兴盛,由于廉价报纸、流行杂志、畅销书、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带、录像带的风行,“粗鄙的”大众文化才得以甚嚣尘上;大众媒介一方面出于商业动机而对大众文化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它不仅在政治上成为操纵意识形态的工具,而且在文化上也担当着异化潮流的吹鼓手 84.论述网络传播给传统大众传播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答:在传统的大众传媒业,三大传媒各有优势和缺点。报纸以理性和深度分析见长,且易于保存,但只能提供平面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广播时效性和现场感较强,但只能提供声音信息,且只能顺序收听,难以保存和查阅。电视虽然声像俱全,冲击力和现场感较强,但也和广播一样,只能顺序收看。而新兴的网络传播,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的优势,声像俱全、图文并茂,实时、互动,接收灵活,容量无限,检索性强,保存性好,使传统媒体相
形见细。电脑网络凭借上述优势跻身社会信息传播业之中,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冲击。传统媒体只有认真研究,找准自己的定位,扬长避短,才能在网络时代保住自己的一席之地。电脑联网业给传统的大众传播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也有发展的新机遇。网络的共享性、多媒体、时效性、容量的无限性、传播方式的兼容性等特点,使它具有包容大众传播活动的巨大潜能。这为大众传媒机构利用网络改进自身的工作,谋求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条件。
利用网络的优势,报刊业可以提高新闻时效性,做到重大新闻随到随发,滚动播出。网络版报纸还可开辟印刷版报刊没有的服务项目,比如把印刷版由于版面或其他原因不能用或不便用的稿子放在网上,扩大信息的容量和深度。利用网络的互动性,报纸还可以定期组织编辑或专栏作家上网与读者交流。还可以根据每一位读者的个性和喜好,为他提供专门度身定做的新闻和信息。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免费邮箱、免费布告栏等服务。网络版报纸的另一个突出优点是信息检索功能,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甚至很多天以前的信息都变得有用,对某些人来说甚至更加有用。
对电台、电视台来说,可以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且不受版面和播出时间限制的优势,既以最快的速度发布新闻、体育、财经、气象等方面的信息,又给很多重要新闻配上大量相关背景资料,而且网站和有关站点相链接,使受众对新闻事实可进行进一步了解。同时,在网上放置节目时间表和主持人介绍等栏目,也是为传统媒体自身做宣传。广电媒介上网,最大的市场还来自于音频、视传点播和交互式广播、电视这一块,相信这将是未来娱乐节目的发展方向。
总之,网络传播对于传统传播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传统媒体在新技术时代的命运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网络传播特性的把握和利用程度。正是看到了网络传播的巨大潜力,目前,大众传播媒介纷纷在网上开辟第二阵地,谋求新的发展 85.论述网络传播给大众传播理论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答:信息高新科技除了对传播实践造成巨大冲击外,对传播理论也有很大影响,出现了传统传播理论中的一些基本界限的模糊化。下面分别述之。(1)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界限的模糊化。就传统的大众传媒的活动而言,印刷传媒和电子传媒的特点和运作形式是互不相同的。在电子传媒内部,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运作形式也是各具特色。而现在,网络媒体正在把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整合为一个整体。在因特网上,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的界限将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情况将改变这些传媒之间的互动方式和竞争方式。(2)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在信息流通形式方面界限的模糊化。人际传播曾被认为较少利用机器硬件,但网络时代的人际传播,正越来越多地利用机器硬件。人们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在网上的交往即是证明。以往传播学界公认,人际传播是点对点的传播,大众传播是点对面的传播,后者缺乏互动性,反馈间接且迟缓。职业传播者和受众进行“对话”的机会很少。此外,在不少国家中大众传播的反馈信息是由专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调查机构负责收集的,媒介机构只是间接地获得这些反馈信息及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但是,在网络时代,这些情况都在发生着变化。在通过网络进行的面向公众的传播活动中,通过电子布告栏、电子邮件系统、网上调查问卷等的使用,可极大地增多受众与媒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对话”的机会,改变反馈的延滞性,实现传受双方的随时“对话”。而且,受众也不再是传统大众传播中的“面”,而是对信息内容与信息符号形式组合有着很大选择权的无数个“点”。不同的读者依自己的喜好接收到不同的内容。就电视而言,互动式电视的开发,预示着观众成员将可以参与节目的编排;视传点播的开发,意味着不同的受众成员,在同一时间可点播不同的影视作品。(3)与上述界限模糊化相关联的是,大众传播中传统的职业传播者与受众成员的角
色分配及传统的信息把关方式,也将产生一定的变化。以往大众传播中职业传播者和受众分工非常明确,角色相对固定,界限很清楚,两者很难交换角色。在信息的筛选、过滤和取舍中起着决定性的把关作用的,是职业传播者。信息的流通形式基本上是单向式或独白式-即从职业传播者流向广大受众。而在网络传播中,互动性是其基本特点,大量的信息由受众主动检索获得。受众成员正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信息进行筛选、组织的“抵关人”,对信息的选择,承担起比以往更多的责任舀传统的职业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界限将变得模糊化。在网络时代,传媒从业人员可能更多地起到“引路”或“指路”的作用而不是“把关”的作用
86.信息流量失控的危害?
下面给出的是答案要点,考试时应结合实际(比如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信息匾乏状态和现在网络时代的信息超量情况)加以论述。信息流量失控包括两个方面:信息匾乏和信息超量。下面分别述之。
信息匾乏的危害如下:
(1)会阻碍社会发展,使经济停滞不前,无法分享各国已开发出来的丰富的新闻资源。(2)导致科学技术落后,民族处于愚昧状态。(3)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下降。
(4)会让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乘虚而入。信息超量的危害如下:(1)受众在大量不需要的信息冲击下,会恐慌不安,也会漠然置之,逐渐形成了逆反心理和冷漠感。(2)超量信息也可以看做是与传播目的、传播主体无关的信息干扰,即超出了需要输出信息的那部分信息,这也是一种人为的噪音。(3)对社会而言,部分信息的超量不仅会抑制和限制另一部分信息的流通,而且会产生社会群体压力,造成负面的影响,
第五篇: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
1.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2.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3.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4.自我传播:就是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5.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仅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之为亲身传播,它还包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广义的则包括群众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的层次。
6.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有时也称作小群体传播。它是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
7.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9.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表达,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
10.模式: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11.拉斯韦尔模式:传统的线性模式中最具代表性者之一,又叫5W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来的。按其观点,传播的过程可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四大要素,再加上效果成为五大环节。12.“2+4定律”:这是“传播单位”思想的主要内容。兼有传者和受者这两种身份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13.编码:即认知一表述过程,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这个过程也叫“符号化”。
14.译码:可称表述一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也叫符号读解过程。15.反馈:本是电子工程学的概念。在传播过程研究中,指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16.传播学研究的“定量化”:是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叫定量化。
17.抽样调查法:是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指的是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18.分层随机抽样:随机抽样的形式之一,又称为“类型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先分为若干层,然后在各层中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19.问卷调查法:问卷是指为进行标准化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
20.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媒中的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这种方法具有如下特点:客观性、统统性定量性、显性内容。
21.控制实验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实验者、实验变量、实验对象、实验观测。
22.实验室控制:即在某种严格指定与控制的人工环境中进行实验。
23.实地实验:指在不是冤家不聚头生活中进行的只控制部分条件的实验。24.等距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25.游戏说: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力图用“游戏说”去解释个人的传播行为。26.个人社会化:指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个人接受或者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致。
27.环境监测功能:指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者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
28.社会协调功能: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事例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回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况的最生要的事件或事情上来。
28.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以为已经充分了解了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29.工具说:是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一种理论。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
30.控制研究: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所处时代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传播学理论探讨中的一个主要领域。
31.把关: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行为。“把关”:传播学奠基人卢因有关群体传播的研究中提出,指在信息的流通与循环网络中,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抑制与疏导的环节。通俗地讲,是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凡有这种把关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
32.政府控制:指政府出于直接维护自身统治、保障政权稳固或捍卫大众整体利益的动机,通过立法、行政、操纵新闻等手段,对传播所施加的约束。
33.文化控制:是一种比各种控制形式都更为广泛和深远的控制形式,它包含了一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各种控制形式。
34.潜网: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担负的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社会控制的职能,也即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
35.社会责任论:是为弥补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缺陷,修正其弊端提出的一种报刊理论,这咱理论主张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其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积极地、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36.《权力的媒介》:着重考察“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分析各种权力集团对媒介的操纵、利用与控制。
37.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它是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分析与描述的一种方法。
38.语义信息:是指语法信息对观察者或接受者所具有的意义。
语用信息:是指语法信息对观察者所具有的价值和效用,能否满足观察者的某种需要。
39.信息量低:是指社会的信息流量低于社会需求,以致难以满足机制的需要,更不能促其发展。
40.信息超量:信息流通超过了受众的需要和接受能力,或者是超过了社会的需求。
41.编码:把讯息或消息转化为适宜于传播和能够使接受者接纳和理解的各种符号。
42.译码:是指信息接受者把符号重新还原成为讯息,以便得出它的含义。43.中间性反应:受者收到符号后,懂得其意义并把它还原为讯息所产生的某种反应。
44.可读性:由西方新闻界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45.符号:能够作为某一种事物标志的东西。
46.大众传播的受众: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统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7.选择性接触:受众成员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不同目的、不同兴趣,有选择地使用媒介,有传诵地注意和接受媒介信息。
48.反馈:受传者对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做出反应的环节,是传播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
49.即时式电话询问法:在某一节目正在播出时,打电话询问调查对象当时的视听行为。
50.回忆式电话询问法:在电话询问中引导调查对象回忆前一天的活动,在回忆个人行为的基础上,确定什么时候有可能听到广播,然后通过呼号、频率、主持人、节目或风格等来疼、辨认收听的频道,以显示调查对象前一天的视听行为。
51.“靶子”理论:在西方大众传播研究初兴之时流行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众媒介射出的“子弹”信息所击倒。
52.社会关系论:是关于受众的一种理论见解。以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认为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
53.渠道:在传播学研究中,我们将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和各种途径、手段、方式,统称为“渠道”。54.媒介:在传播学研究中,我们将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为“媒介”。媒介包括个人与个人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工具,前者称为普通媒介,后者是大众媒介。
55.媒介即讯息:麦克卢认为,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56.热媒介: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57.冷媒介: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程度高。
58.样本: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核和分析时,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59.可读性: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的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60.社会分类论:是从受众角度探讨大众传播效果的一种理论。它认为受众的社会关系左右他们对大众传播内容的接收和反映方式,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
61.“两面提示”:在提示自已一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62.“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63.选择性理解:指受众给予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的。
64.个人差异论:以刺激反映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注意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
65.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也成为传播的说明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纯效果”。
66.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向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及其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作用。这一概念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
67.异化:指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脱离生产者、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
68.文化霸权:指统治者除依赖暴力来维护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在心理观念上的顺从和满足于现状,而这种领导权只能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上,也就是建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上。
69.社会文化学派:这一学派主要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角度研究传播,将传播活动臵于文化的背景中,把传播问题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考察,立足点在文化方面。
70.休眠效果:即“睡眠者效果”,这是由霍夫兰提出的用来解释可信性效果变化的一个概念。根据艾宾豪斯的忘却曲线原理,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而忘却是从信息的次要属性开始的。也就是说,由高可信度信源或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的信任感不同,其说明效果可能会分别大于或小于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信息内容相联系的记忆会逐渐淡漠。这时,由信源居于主导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者消失,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能较为完全地发挥出来。
71.卢因:传播学五大奠基人之一,原籍德国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创立了群体动力学和场论,他本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属于格式塔学派,他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等概念。
72.内容分析中语义分析:内容分析方法的一种,这种分析方法以文字符号所含的信息意义作为分析单元,对反映特定内容的文字符号作统计分析,它不局限于字面,而是根据文字所涉的语义内容来分析。
73.比特:度量信息的单位。《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把它比作人体内的DNA。
74.李普曼:美国著名新闻学家,著有《舆论学》等著作,提出了现代人与第一手信息隔绝和拟态环境等观点。
75.2+4定律:这是传播单位思想的主要内容。奥斯古德和施拉姆认为,每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和受者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四种功能。为方便记忆,称之为2+4定律。
76.“推”技术:在网络传播中,大量的网上数据库可根据每个用户不同的个人需要,主动为用户“推”送出适合他的信息,从而大大节约用户寻找信息的时间和精力。与传统媒体对所有受众一视同仁的大规模单项“推”送不同的是,网络时代的“推”技术将使基于每个用户各不相同的个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