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梁思成:有关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有感
课程名称 旅游文化与鉴赏 姓名 唐潇鹤 学院专业班级 统计学院 经济分析二班
学号 32009121331
手机 ***
邮箱
tangxiaohe@sohu.com 读《梁思成:有关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有感
摘要:新中国建立为了重建北京城,拆了北京几乎所有城墙与城门,梁思成曾就这一问题做出过奋力反抗,但最终没有成功。本文是根据梁思成在该问题上与人做出的辩论总结上的一些情感体会。关键字:北京城墙 城楼 梁思成正文:
见证了
一个个王朝的兴衰; 目睹了
一场场的沧桑巨变; 经历了
一次次的生离死别; 度过了
一年年的雨雪风霜。你依然 静静地。静静地
伫立在地平线上。你仍旧 默默地。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用那早已残破不堪的身躯 向世界讲述着曾经的惊心动魄 曾经的你死我活;
用那早就斑驳陆离的面庞 对世界诉说着往昔的荣耀辉煌 往昔的哀痛悲伤。古城墙
你记录了一段段渐渐被历史遗忘的过往; 古城墙
你镌刻着一个个久久都难以释怀的心殇!
——题记①
借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夕阳下默默伫立着的一个恢弘而沧桑的城墙,像个不问世事的智者静静的看着城门下往来不息的人群。本来,对于生在这个有着三千年建城一千年建都历史的北京城的我来说,想要看到诗中描述的景色本也不是难事,甚至我会习以为常,觉得这个老态龙钟的墙头没什么可看的。但是,现在 ①惜梦居士《古城墙》http://poetry.goodmood.cn/a/2011/1005/0_394442.html 2011-10-5 16:25:34发布 的我却只能看到一个于车水马龙的繁华闹市间,被一个大大的玻璃罩罩住的被称为“皇城根遗址”的断垣残壁。从他身边我走过无数次,却没有近身仔细看过,不是不想,是不敢。不敢靠近,怕即使我靠的再近,也感受不到那属于我祖辈的老北京的气息;不敢触碰,怕我的手碰到那冰凉的玻璃罩时,它的冷会冻伤我的心。甚至,每次路过那里是,我都会故意将头转向另一边,我怕我会笑出声,或者,哭出泪。
我笑,是讽刺。讽刺他们既然毫不留情的连二十四公里的老城墙都拆了,何必还惺惺作态的留下这不到二十四米的“遗址”。
他们说,我们的新中国建立了,要破除一切旧的东西。我笑了。我想问他们知不知道前苏联的斯摩冷斯克城墙?斯摩冷斯克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甚至它还是沙皇时代王室支持的商业中心,几经战火的它保卫了一代又一代的俄罗斯人,虽有损坏但在民众的极力修复下也保留至今②。为什么同样是旧时代的产物,在俄罗斯一城之墙就能成为民众的骄傲,甚至被称为“俄罗斯的颈环”,而到了北京,怎么我们的老城墙就批的那么一无是处,非要拆之而后快呢?
他们说,城墙代表封建,是封建王朝的势力保护的象征。我要又笑了。我想问故宫不是帝王的宫殿吗?它今天不也是我们的博物院,甚至是中国的代名词;天安门不是皇宫的大门吗?但毛主席不正是在这里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梁思成在文中说道“历史的条件产生了它(北京城墙),它在各时代中形成并执行了任务,它是我们人民所承继来的北京发展史在体形上的遗产。”这话说得专业了些,说白了,他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少了他,城就不叫城;他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少了他,我们这些孙辈从此再也无法感受老北京那独特的韵味,从此,我们只能手捧书页,试图从那行行句句,点点油墨中嗅出哪怕一丁点的北京味道!
他们说,城墙阻碍交通,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我真的笑出声了。我不知道如果他留到今天北京是会有多拥堵,我只知道,那些为了舒缓交通而建的二三四五六环时不时的就会把偌大的北京变成一个同样偌大的停车场;我不知道如果把他留到今天北京的发展是有多破败,我只知道,同样身为古城的西安用了在北京沦为一张废纸的梁思成有关城墙存废问题提案上的意见,将城墙开发为民众游玩的地方,既利用又保护,现在的西安几乎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呢?再读一读梁思成六十年前的话吧“自从18、19世纪以来,欧美的大都市因为工商业无计划、无秩序、无限制的发展,城市本身也跟着演成了野草蔓延式的滋长状态。工业、商业、住宅起先便都混杂在市中心,到市中心积渐地密集起来时,住宅区便向四郊展开。因此工商业随着又向外移。到了四郊又渐形密集时,居民则又向外展移,工商业又追踪而去。结果,市区被密集的建筑物重重包围。在伦敦、纽 ②董济生 编译《俄罗斯历史名城——斯摩林斯克》http:// 约等市中心区居住的人,要坐三刻钟乃至一小时以上的地道车才能达到郊野。市内之枯燥嘈杂,既不适于居住,也渐不适于工作,游息的空地都被密集的建筑物和街市所侵占,人民无处游息,各种行动都忍受交通的拥挤和困难。”像不像?不,是不是一模一样,你也笑出声了吧„„
可是,可是,笑着笑着,我却流泪了。
我哭,是心痛。为我。为梁思成。更是为北京城。
记得小时候姥姥给我讲外地的干舅舅十几岁来北京认亲,不知道姥姥家住哪儿,只知道是西直门附近,那时又没有通讯工具,只好往西直门城根儿底下一坐,傻傻的瞅着城门下来来往往的人,希望能看到姥姥。整整一天下来,最后还是家里人认出了干舅舅把他领回了家。大人们讲起来只当个笑话,可在我听来却是好奇的很,舅舅为什么在城门等,城墙真的能把北京都围起来么。大人当时却稀于解释,只说,就那么一个城门,出出进进只能走那里,方法虽笨确也不道理。可当时的我怎么也想不出来那要是怎样一堵城墙才能把这么大的北京围起来。后来上学了,读到老舍的文章《想北平》③,里面有段老舍犹豫取舍北平与巴黎时的描述,现在读来真的想落泪,“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在我的印象里,北京成了巴黎,复杂,没有边际,积水潭只是个地铁站名,没有蝌蚪,没有蜻蜓,更没有像摇篮一样的城墙„„老舍在最后写道“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想北平。”我也再读不下去了。
读不下去自己,那读一读梁思成吧。他是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伟大的建筑师,是辽代的一块木头,他经历了中国近代最兵荒马乱的时代,熬过了数十年的颠沛流离,他甚至能在二战时期向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为日本保住了古都良奈和京都。但回到了北京,在祖国首都的城墙存废问题上,他纵使几次修改上交北京重建计划,几次与北京重建负责人怕案而起,几次直闯中南海与周总理辩议,终而还是无法力挽狂澜挽留住城墙的消失,接着永定门,阜成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地安门等等一连串的门,楼,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从此绝迹在扬起的尘埃中„„在久久无法散去的尘土中,我仿佛看到梁思成在整个力求保护北京城墙过程里的身影,是那么渺小,微弱,却又不可忽略;我仿佛看到,当每一段城墙倒下,每一座城楼坍塌后,他如自己所说的被割肉剥皮,但虽然鲜血淋漓,体无完肤,却依然拼命挣扎着想去挽救哪怕再多一个城楼。但就算 ③ 老舍《想北平》http://baike.baidu.com/view/1201321.htm 到了生命的尽头,梁思成也没能再看到一眼他心心念念的城楼,哪怕是他的学生冒着文革时被批斗的风险为他拍的照片。梁思成曾在痛感自己无力保护古老的北京城时,沉痛地说过:‘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五十年过去了,沉甸甸的事实摆在眼前,历史又从起点回到了原点,当年梁思成构筑在城墙之上的理想,如今在北京城仅存的东便门明代城墙遗址上实现了,一切争论终于有了结果,所有被扬起的尘土终于在不甘的飞扬了大半个世纪后尘埃落定了。可是,这梦想姗姗来迟了一个甲子。在这段时间里,北京变了,历史远了,记忆消散了,徒留一群后辈,痛心疾首,悔不该当初„„
可是,没了就是了没了,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在灰烬里重生。在瑞典学者喜仁龙在其所著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里有这样的镜头,“无论从哪个方向观看,西直门都显得气象不凡。沿通往城门的宽阔街道接近城门时,远远就可以看到耸立于一片样式相同的低矮建筑之上的巍峨门楼„„从城外接近此门时,但见方型瓮城和箭楼在四周赤裸的地面上拔地而起,颇具城堡气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乘着飞驰的汽车经由此门前往颐和园和西山参观的游人,到了这里会不由自主地降低车速,慢慢驶过这个脆弱易逝的古老门面,因为,这些城门比起颐和园和卧佛寺来,毕竟能够提供关于古老中国日常生活更为真切的印象。”我只有用有限的想象力在空气中重建北京的城墙、门楼,他们是那样的虚无,飘渺,稍一错身,画面便模糊了,城墙倒了,门楼塌了„„可我知道真实历史中的城门楼是坚固的,挺拔的,不然如何挨得过这恍恍几千年„„但是就像林徽因曾经叩问过的那样:“为什么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和沧桑,在解放前夕还能从炮口下抢救出来的古城,反而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中要被毁弃呢?为什么我们在博物馆的的玻璃橱里精心保存几块残砖碎瓦,同时却把保存完好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建筑拆得片瓦不留呢?”这也是梁思成的疑问,是我的疑问,我相信如果古老的北京城可以开口说话,也应定会不解,他穷尽一世所有的时间守护的子孙们,到头来怎会如此对他!
耳边一直充斥的是信乐团的《北京一夜》这首歌,“人说北方的狼族,会在寒风起站在城门外,穿着腐锈的铁衣,呼唤城门开,眼中含泪„„”我已热泪盈眶,却无城可唤;“我已等待了千年,为何城门还不开„„”纵然我们再等待千年,却也不会再有城门为我们而开„„
第二篇:读《梁思成与林徽因林》有感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动那根希望的弦……
-------<深夜里听到乐声>林徽因
在那段纷扰的历史中,在泱泱大国走向平庸和没落的日子里,一对才子佳人,用他们的心血掠去中国建筑的尘埃,将她们带给世人……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一生坎坷太多,但却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亦有快乐的童年。梁启超、林长民给了他们护国爱家的民族气节,宽厚仁德的处世之道,刚正善论的为人之法。他们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向自己的儿女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生动的道理,为他们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在艺术熏陶下长大的梁、林,崇尚理性,这也促成他们日后一心一意痴心投入建筑史和艺术领域之中。
生活中的梁思成与林徽因侃侃而谈,幽默风趣,为人高雅且处事干练精明。所交之友也是学识渊博,在各自所习领域也是各有一番作为,诸如金岳霖、徐志摩等,当然还有他们一生的挚友费正清和费慰梅。在梁、林流亡李庄,生活窘迫之际,这些好友无不给予了莫大的帮助,他们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二人,更给他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慰藉。在那个因连日阴雨而潮湿阴暗的院落中,才会有林徽因的诗性大作、梁思成的开怀大笑。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应该最能表达那时梁林二人的心境。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也就莫过于有几个有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梁林的交友之道,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撇开一段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梁、林给世人留下最多的便是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中国有自己一段漫长的建筑历史,却从未形成自己的建筑学说和思想,梁思成学成归来,不忍中国建筑史的一片空白,决心研究。为了破译《营造法式》,他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林徽因的陪伴下,跋山涉水,在残存的古建筑中一点点的找寻破译的语言。在考察中他们领略了古建之美,虽艰辛,但乐在其中。在战乱的年代里,在日本学者骄横的断言中,谁又能感受到他们发现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时的欣喜若狂和许些心酸。
然而,如今,毕梁思成半生精力所研究的中国建筑,他用生命捍卫的无数宝贵财富,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遭到无法言语的破坏。从当初的的仿苏联思潮到如今的重建,从当初的文革到如今的城镇化,我们似乎慢慢意识到自己正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却还是在所谓的现代化中渐渐迷失自我,无法自拔。我们正一步步用金钱和所谓的安逸腐蚀自己的根,那扎在我们心间几千年的东西。一个没有自己独特建筑文化的建筑躯壳靠什么屹立在世界建筑的舞台,一个没有根的名族又怎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为中国建筑竭尽精力的梁先生和林先生,还能有几人……
第三篇:读北京历史文化有感
读《北京历史文化》有感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文化名城,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北京以其悠远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物古迹遗存闻名中外,在被推出的中国七大古都中,名列前茅。
北京历史悠久,它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等等。北京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有更多具有北京特色的东西,如:京剧,四合院,京味的小吃,还有我们不能不说的京腔。
北京的主要景点有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天坛、北海、颐和园、圆明园、长城等等。
北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种类型的演出、国际性的展会等一应俱全。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华丽的戏服、动听的唱腔、百变的脸谱,令人印象深刻。著名的长安大戏院、湖广会馆、老舍茶馆、中国京剧院、梅兰芳大剧院和中国国家大剧院等都常有传统的京剧演出。
四合院是老北京城最主要的民居建筑,一座座青瓦灰砖的四合院之间形成的窄巷,就是著名的老北京胡同。穿过蜿蜒曲折的胡同,走进迷人的四合院,会让人真正领略到老北京的风韵。
世界上许多历史文化古城所以能经久不衰地延续并发展下来,一个内在的核心要素是这些城市始终代表着它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把其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留传给后代。不研究古代文化,不懂得和不悉习珍惜、保护历史遗产,就不可能创造出真正新的、现代的城市文化。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我相信,北京会以她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和昂扬的姿态走向未来。让我们期待更加美好的北京!
第四篇:读《北京法源寺》有感
读《北京法源寺》有感
时间悄悄流逝,冲刷着那些或悲壮或豪情或凄然的一幕幕往事。往事变成故事,故事变成传奇,传奇成为传说。
北京法源寺,原名悯忠寺。书的楔子描述了那条亘古未变的天河,悯忠寺仿佛那天河一样亘古长存,记录着一幕幕悲欢离合,目睹着千年沧桑。置身其中,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那悯忠寺,就是那寺里的古树,是那寺里的残碑,恍然间千年已过。
书中所写的是戊戌变法前后大人物的行动与对白。正如佛家所说,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小小的法源寺中,我们读到了因缘、宿命、善恶、是非、忠奸、兴替、信仰、侠义。
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法师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近代中国,为国家做大事很难,政治中守旧的势力和小人势力太大了。所以想为国家做大事,什么下场都可以看出来;即事先看出来,还要不怕死、还要做,除了一大痴汉外,还有谁肯干?凡是肯干的人,都要准备悲剧的收场。是啊,精忠报国的岳飞死于**亭中,誓复辽东的袁督师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就连大明第一能臣的张居正也不过捞了个死后抄家的下场。是宿命吗,戊戌六君子最终也倒在了北京繁华的菜市口,为不明真相的群众所围观。
书中最精辟的一句话我觉得就是这句“忠臣是时间造出
来的”。是啊,时间足以使任何政权合法化,有谁会记起元朝对汉人的残暴压迫呢,有谁记得宋祖从孤儿寡母手中取得的天下呢,又有谁记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呢,就是记得又有谁愿意想起愿意提起呢。你可以把狗关在屋里,但要它对你摇尾巴,时间不够,就不行。时间可以造就一切,也可以遗忘一切。
中国的武士或侠士或将士一直是历代政权防范的对象。他们只是被利用的对象,狡兔死,走狗烹,这是他们中国宿命的真实写照。所以他们最好的结局也无非是,将军百战死。乱世现,志士出。豪杰志士出场的时间就在新旧交替、民心思变的乱世。于是戊戌六君子出场了,时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割地赔款之后,地点:北京城,人物:一个没有实权的满洲皇帝和几个心怀变法的志士。当然结局也早写好了,北京菜市口。这是一场天真的变法,百日维新,在一个女人的不屑声中烟消云散。对于这场变法,我没多大感慨,只是像对王安石主张的变法一样,一声喟叹。就想一幅好画需要点睛之笔一样,我觉得谭嗣同就是那双洞彻世间一切的眼睛。也想说,如果生于那个时代,他就是我的偶像。
谭嗣同出场了,在一场佛学真义的辩论中,他谈到了众生,谈到了家国,谈到了回向。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先出世,后入世,努力救世,不记得失,这是王安石回向的境界,也是谭嗣同崇拜的境界。同是文人,同是诗人,同是变法图强的大人物,然而谭的性格里多了一分侠义,还多了一分悲壮。所以王变法失败后选择了归隐,谭选择了归义。
我更欣赏的是谭少年的成长经历。也只有这种经历才造就出他一颗佛心,一身侠义,一腔热血。十三岁父亲到甘肃上任,回到湖南老家。十四岁去甘肃,又碰到河南、陕西大凶年,赤地千里,随他去甘肃的,路上一死就十多个。他在甘肃,最喜欢出塞探险打猎。他曾经和一个骑兵迷了路。七天七夜,走了一千六百里,都没有人烟。脱险回来的时候,屁股上髀肉狼藉,裤裆上都是血。尤其,当你置身于古战场中,感觉千百年前,胡人牧马、汉将拓边、尝覆三军、边声四起的气氛,你真会有苍茫之感。你的心胸会开廓无比,但那种开廓,是悲凉的、是流离的、是‘地阔天长,不知归路’的,你感觉到千军万马在你眼前走过,杀声震天、血流遍地。可是,突然间,一切全停了、全都静止了,所有的千军万马,都一刹间变成一片尘埃与尸骨,天地为愁、草木含悲,百年为之销声、千年为之孤寂。这时候,你仿佛是人间唯一的活人,在行经鬼域,不是你生吊古战场,而是古战场把你活活
死祭……
读到他的这些经历时,不禁心驰神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只有如此的历练才能磨砺出心如铁石般坚硬的性格。中国也是因为有了这许许多多坚韧不拔、心怀天下的人,才能一次次走出绝境。
那个时代渐行渐远,终于湮没在历史的迷雾中。不过关于善恶、信仰、兴替的话题还在继续,历史的年轮仿佛轮回一样,在下一个大时代还将重现谭嗣同式的身影。今生无缘,如果有来世,我愿做一回谭嗣同。
2013/2/26
第五篇:读《北京法源寺》有感
读《北京法源寺》有感
(一):百学必先立志
李海鹏
初看这本书的名字,以为是写寺庙或是佛教的,本对此类书是提不上兴趣的,但当读完前几章后,却一发不可收拾,花了两天的空闲时间把它读完了。上课偷着看、回寝室打着光膀子看,中间若是断下,总感觉有什么不对,特别是在书中戊戌变法那一段,很是精彩,有点像小时追金庸武侠小说的那种感觉,但不同的是,这里面的情景基本是历史事实,人物的行为也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而且他们所行的那种“义”,是治世救国的“大义”,这就与武侠小说里的劫富济贫、英雄救美的“义”大不相同。
所以此书读着读着,你会有一种心潮澎湃、酣畅淋漓的快感。一则是被历史里的那些波折曲奇的故事所惊,一则是为历史中那些为国、为人民而牺牲的英雄身上的那种舍生取义、以身殉道的精神所叹。所惊所叹之余,不免会联想到当下的社会与自己。如古人言:乱世出英雄。也许在当下如此和平的年代,再难出像谭嗣同、袁崇焕、谢枋得这样以身殉道、勉示后人的人。当然当今社会我们也用不着让谁去牺牲,以达到“以行启迪”的效果。只是叹于我们这个社会已少有那份坚持自我信仰的精神,少有那份出世淡然的定力,在多元价值观和娱乐文化的冲击下,社会变得更浮躁。
书中作者笔下康有为这个人物出现时,让人眼前一亮,好似是一隐性埋名的武林高手横空出世,那段与佘法师的对话很有意思,康有为谈到自己对“善与伪善”的看法,并与佘法师有一段争论,这让我想到了中国首善陈光标,按照佘法师的观点,陈想到而确实做了助人的事,尽管方式不正,动机不纯,但这做出来的就是善。记得马斯亚维里的君主论中曾有这么一句话:“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其实我是较赞成法师和马斯亚维里这种观点的。只要结果是好的、能造福人,尽管初心和手段不尽好,我也觉得这样做是对的。
从最开始与法师对话的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康有为的学识渊博,其实书中几个大人物都是如此。康有为潜心修行五年,方才出山,这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时机的人,试问当下又有几个?他还提到读经世致用的书,再看当今之教育,自幼在应试教育下学习物理化等科目,又有几个学子曾想过用其所学去做什么?书中说那个时代读四书五经、裹小脚、扎辫子,可谓是民智未开,而今所体现的应试教育是否就能体现民智已开?值得反思。
“经世治用”这点对我感触很深,因为现在的自己也未打通自己的智慧,不明白自己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唯此只觉应多实践,结合理论读无字之大书。再论书中那几个大英雄读书,他们与我们所处时代不同。学习的目的不一样,他们想着是用所学救国、治国。而今我们中大多数想着,用所学谋生、挣钱过更好生活。让我想到了一句话:“百学必先立志”.志向不拉高一分,想更快进步那是扯蛋。也许自己并不能树立如那些伟人那么大的志向,只希望能尽快找到目标,并为之努力,将来能运用所学做有益之事。
李海鹏记于
2016年6月24日
读《北京法源寺》有感
(二):可敬可叹的先行者
2008级传播学院新闻班 马英之
同学借给我一本书,叫《北京法源寺》。作者李敖的大名不需多说,花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后我感慨很深,不太了解李敖,第一次看他的书,不论其他,很是佩服他的学识。正如李敖自己所说,这是一本讲大丈夫的书,一本让人血脉喷张的书。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而这本历史小说同时做到了这两点。
小说讲得是戊戌变法前后的故事,围绕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几个主角展开,而谭嗣同则是最重要的人物。原来高中的时候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谭嗣同的那两句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更是在课本上描了好多遍。对谭嗣同的兴趣和印象曾随着高考结束而模糊,现在,因为这本书而重新燃起。
谭嗣同是世家弟子,父亲曾任清政府户部郎中、甘肃道台和湖北巡抚等职。谭嗣同不同于一般纨绔子弟,他自幼饱读诗书,19岁开始走遍大江南北,游历风土,结交义士。谭嗣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他练得一手好剑法,还有一身侠士精神。在当时清政府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辱国条约的情况下,热血方刚的谭嗣同一心想寻找救国之路。在结识了梁启超和康有为后,谭嗣同为维新变法人士的规划和理想深深折服,同他们一起走上了改良维新的救国之路。这一小群仁人志士一起办学堂、开民智、办报纸、译著作,一片黑暗的中国,出现了一丝光亮,虽然势力微弱,却足够把黑暗撕开一道口子。
三十三岁就英勇就义的谭嗣同在佛学上的造诣很深。书中描写的的一大段谭嗣同和梁启超关于佛教中“回向”的对话很是精彩,虽然不乏演绎成分,但却确切地描写出了谭嗣同的佛学理念。在谭嗣同眼里,普世认为的出世并不是佛教的终点,出世了,路才走到一半,到了消极、虚无的境地时,就必须“回向”,舍身为民,解救苍生。打坐、念经都是形式上的功夫,佛门的大道是无形的。看破红尘后,再回到红尘,努力救世,却不在乎得失,这才是真正的佛。年轻的谭嗣同最终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自己对“回向”的执着。
只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势力的阻挠,怀揣救国梦的志士们辛苦促成的戊戌变法在经过了短短103天的变革便草草收场。一百多年过去了,再去探讨这次改良运动的细节、失败原因已经没有意义。曾经的开拓者们是不幸的,时代的限制让他们只能作铺路者,而看不到最终的胜利,但他们的努力却是不可忽视的,没有他们的失败,就没有后面的革命成功,他们的失败是为了成功而失败,不是白白的失败了。
原来会幼稚地想,明明可以逃走,为什么要留下来死?却从来不知道主动放弃生命需要多大的勇气,说一句“变法需要流血,请从嗣同始”容易,真正要做到又有几个人能够?书里还有一段有些残忍却无比现实的描述:群体是健忘的、是非不定的、忘恩负义的、残忍的。埋骨在法源寺的袁崇焕一生为明朝百姓呕心沥血,被诬通敌后,北京城的百姓全不顾他原来的贡献,争相去咬他的肉。开拓者们不会不明白,他们做的事业懂的人不多,很可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但他们还是做了,国家如此,他们认为自己义不容辞,即使需要他们的生命。
北京菜市口即将接受行刑的谭嗣同喊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信仰“回向”的谭嗣同做到了舍身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的先行者们,不管失败了还是最终成功了,都值得敬重,洒在热土上年轻的鲜血没有白流。字“复生”的谭嗣同,若能真复生,想必也会欣慰,不会后悔。
读《北京法源寺》有感
(一)事实上自从读小学时开始,我就不愿翻看任何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书籍,秦汉的强盛,唐代的昌明,宋世的繁华,至1840年鸦片战争后,均已化作了一腔默默无言的辛酸,融入了一片欲哭无泪的屈辱。
然而,一直很敬佩的李敖出了一本叫作《北京法源寺》的书,朋友们大力的推荐,便一鼓作气的看完了它,掩卷深思,我不禁由衷的赞叹,我明白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不仅有血,而且有泪——一腔火热的足以融铁铸钢的爱国热血。
翻开中国近代史册,虽有空谈误国的张佩纶,篡权窃国的袁世凯,出卖国权的李鸿章,但更有大义凛然的林则徐,以身殉国的邓世昌,谈笑赴死的谭嗣同……,正是这些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的业绩,使得中国近代历史,不是悲惨,而是悲壮。
诚然,中国的近代史有着屈辱的一面,它是用斑斑血泪写成的,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末世”,仍有无数中华儿女,用满腔的热血,在浩浩的烈焰青史上写下惊天动地的壮歌,使原本苍白辛酸的历史,变得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可歌可泣。
滔滔万顷的黄海呵,你可曾记得,与舰共沉的邓世昌管带的铮铮铁骨?硝烟已散的虎门呵,你可曾记得,禁烟抗侮的林则徐钦差的浩浩正气?祖国大地呵,你可曾记得,为保护你,不惜流干血管中最后一滴血的英勇战士的耿耿忠魂?
当然记得!正是这些为国为民,前仆后继的英雄们——有名的或是无名的,年轻的或是年迈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爱国、护国、救国、强国,不惜丢官失职,甘愿让自己一腔沸腾的热血,在风烟中从容抛洒。历史,是人民写的,也是英雄写的。正是人民和这些扎根于人民,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置生死于度外,舍身取义,无怨无悔的英雄们,用血用泪铸写了历史,才使得我们的历史,才使得我们的历史,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
这本书中记载了先辈们动人心魄的斗争业绩,读了之后,胸中豪情倍增。原来,历史是这样的,我们的前辈,是这样的,为了国家的未来和自己的梦想,流干了最后一滴热血。
或许,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也应该用这样激进亢奋的笔触去写,而不要再不停的诉说自己的“衰”了:(英雄可以死去,美女可以老去,帝国可以衰亡,岁月可以流逝。但这些饱含热泪与热血的爱国志士传奇故事,却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将在这一片辽阔而古老的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里流传下去,鼓舞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用满腔的热血,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真挚的赤心,去实现先辈们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