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重点总结
单选 孙思邈
1,孙思邈总结的房事禁忌不包括:体质。
2韦茎汤。,孙思邈创制的治疗肺痈的方剂是:
3,孙思邈创制的治久病虚赢,寒积腹痛方剂是:温脾汤。4,创制独活寄生汤的医家是:孙思邈。5,创制小续命汤的医家是:孙思邈。钱乙
钱乙的著作是:小儿药证直决
钱乙小儿五脏辨证对后世哪个医家创立脏腑辩证影响最大:张元素 钱乙阐发小儿生理特点不包括:易寒易热
钱乙治疗肾虚证用:地黄丸
钱乙认为损伤脾胃的原因不包括:情志所伤 刘完素
1,刘完素创制的治疗表证兼有里热方剂是:防风通圣散。
2于:心。,刘完素认为五志化火生热的关键在
3,刘完素创制的地黄饮子用于治疗:暗痱。4,刘完素用通腑法治疗中风的方剂是:三化汤。
5脏。,刘完素认为中风预后较差的是:中 张元素 1中兴代表人物不包括:朱震亨。,《元史》编修王韦所说的金代医学家
2,张元素治疗肝病方法不包括:本寒温之。
3,张元素认为附子乃阳中之阳,是因附子为:气厚。
45,张元素创制的新方是,张元素治疗脏腑疾病用药的依据是::九味羌活汤。寒热虚实。张从正
1,张从正的著作是《儒门事亲》
2,创立攻邪学派的医家是:张从正。34,张从正吐法不包括:泄气。,首先提出攻邪学说的医家是:张从
正。5李杲,张从正病邪理论部包括: 安正祛邪。1,撰写《内外伤辨惑论》的医家是:李杲。2,李杲治疗肺之脾胃虚的方剂是:升阳益脾汤。
3香温胃丸。,李杲治疗肾之脾胃虚的方剂是:沉
4,创制普济消毒饮的医家是:李杲。5朱震亨,创制清胃散的医家是:李杲。
1,《丹溪心法》论述痰病病机不包括:阴虚。
2,朱震亨认为相火特性是:内阴而外阳。
3阴不足。,朱震亨阐发阴阳的观点是:阳有余
4,朱震亨认为与相火有密切关系的脏腑不包括:心火。5,《丹溪心法》中治疗郁证的方剂是:越鞠丸。薛己
1薛己朝夕互补法所用得方剂不包括 左归丸
2丸薛己治危急虚证所用的方剂是 八味3薛己的脾胃肾同治不包括 脾肾阴虚 45薛己温补肾阳得方剂是薛己的学术特点是 脾肾并重 八味丸
张介宾
1.张介宾阴阳学说内容不包括阳平衡
阴2.与张介宾无关的内容是:御医 3.4.张介宾治形的核心是:填精张介宾指出命门为:真阴之脏
5.提出“阴阳者,一分为二”的医家是:张介宾
吴有性
吴有性的著作:瘟疫论 吴有性称之为“治疫之全剂”的方剂是:三消饮
创立清瘟败毒饮的医家是:余霖 瘟疫传变方式不包括:循经传变 创立三甲散的医家是:吴有性 王清任
王清任的著作是:医林改错 王清任治疗气虚中风的方剂是:补阳还五汤
王清任治疗腹泻血瘀的代表方剂是:膈下逐瘀汤
王清任认为导致半身不遂的原因是:元气亏损
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多选 孙思邈;
1,重视医德与行医规范的医家有:A孙思邈 B陈实功 C缪希雍 D万全 E喻昌
2,孙思邈的运动养生方法包括:A适当运动 B按摩 C引导 D调气
E内视
3,孙思邈治疗不孕症的朴硝荡胞汤由那些方剂化裁而来:A大黄牡丹皮汤 B抵当汤 C大黄附子细辛汤
4,孙思邈饮食养生内容包括:A饮食清淡 C少食多餐 D饮食宜忌 E食疗 5,孙思邈雍药饵养生的方剂有:A地黄汤 B黄精膏 C不老诞年方 E彭祖延年柏子仁方 钱乙
钱乙小儿五脏辨证的学术渊源是:内经 难经
金匮要略
中藏经 备急千金要方
钱乙小儿五脏辨证纲领内容是:心主惊
肝主风 脾主困
肺主喘
肾主虚 钱乙临证善用丸散的理由是:简便救急
寓宽于猛 便于携带 服用方便 钱乙化裁古方创制的心方是:六味地黄丸
异功散
对钱乙著作进行注释的医家有:阎季忠 熊宗立 薛已 张山雷 刘完素
1,刘完素的弟子有:A穆大黄 B马宗素 C荆山浮屠
2,罗知梯将哪些医家的学术思想传给了朱震亨:刘完素
张从正 李杲 3凅下列有联系的病机和病症是:
干劲。揭
皆属于燥
诸涩枯4刘完素治疗中风常用的方剂是:加减小续命汤
三化汤
大秦九汤
地黄饮
5.刘完素预防中风常用的方剂是:八风散,愈风汤 天麻丸 张元素
1,张元素脏腑辨证内容是:依据脉象辨病症
虚实寒热辨病性 确立治则定方药
天人相应论藏象
2,张元素对中药学的贡献是:阐发升降浮沉,创引经归经说
创中药分类法 发展气味补泄
3,张元素将中药分为:风生升
热浮长
湿化成燥降收 寒沉藏
4张元素脏腑辨证理论渊源于:内经
金匮要略
中藏经
备急千金方
小二药证直决
5张元素的制方大法有:风制法
湿制法
燥制法 寒制法 张从正 1,张从正所论邪气包括:天邪 地邪 人邪
七情所伤
药邪
2摩,张从正汗法包括:灸法 砭石
引导
针刺
按3,张从正下法包括:催生 下乳
磨积
逐水
破经
4,张从正认为大黄功效有:泻热通腑
凉血解毒
逐淤通经
止血
5之,张从正饮食调补内容包括:五谷养 五畜益之
五菜充之 五果助之
李杲
12,李杲的弟子有:王好古,李杲脾胃内伤病机为:升降失常
罗天益
脾肾失调
3节李杲认为脾胃内伤的病因为:
劳役过度
情志内伤
饮食不4李杲所创制的方剂有:升阳散火汤
升阳除湿汤
当归补 当归六黄汤 5,李杲著作有:脾胃论
内外伤辩惑论
医学发明
兰室密藏
东恒试效方 朱震亨 1,朱震亨认为引起相火妄动的原因有:情志过极
色欲无度
饮食厚味
2,对朱震亨学术思想影响较大的学者有:刘完素
张从正
李杲
徐谦 3实脾燥湿《丹溪心法》提出痰证治疗原则有:
痰淤同治
治痰先治气
4,朱震亨临证将火证分为:郁火
虚火
实火
5朱震亨认为相火寄于:肾
肝 薛已 1六君子汤,薛已温补脾胃生阴血的常用方剂是:
四物汤
八味丸
2,薛已重视脾胃于肾命思想源于:王冰
钱乙
李杲
3,关于薛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补派
整体派
平补治伤派
薛已学派 4君子加姜,桂薛已脾肾同治的方剂是:
八味丸 四神丸
六张介宾
张介宾“阴阳相济”治虚损的方法: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气血互生 体现张介宾:“阴阳互济”的思想方剂是:左归丸 右归丸
张介宾真阳论内容不包括:形气之辨
寒热之辨
精气之辨
张介宾认为熟地的作用是:守聚 重降 甘缓 镇静
重视命门的医家是:薛已 赵献可 张景岳 吴有性
论述邪从口鼻而入的医家是:吴有性 缪希雍
与吴有性学说有关的内容是:疫气 从口鼻而入 邪伏募原 表里分传 吴有性疏利募原的方剂是:达原饮
三消饮
戴天章从哪些方面辨识瘟疫:气 色 舌 神 脉
吴有性认为杂气致病的特点是:传染性
流行性 偏中性 散发性 王清任
王清任的主要学术观点是:瘀血理论 气虚中风
灵机记性
王清任创制的活血化瘀方剂有:血府逐瘀汤 膈下逐瘀汤 癫狂梦醒汤 论述气虚血瘀的医家有:李杲
王清任 王清任认为血瘀证常兼有:气滞
气虚
热毒
亡阳
医林改错所描述的中风先兆有:忽然无记性 偶尔一阵头晕 耳内无故一阵响或蝉鸣 下眼皮经常跳动 睡卧口角流
填空
1.金翼方》孙思邈,:其攥写的著作有《备急千金药方》"大医精诚“主要论《千述医德,行医规范。其在《备急千金药方》中专列食治篇,载有食物236种,孙思邈的房室养生包
括欲不可绝,欲不可纵。其治疗产后痹痛的药酒有防风酒,独活酒。钱乙
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誉为幼科之鼻祖的儿科专著是:小儿药证直决,由阎季忠整理
钱乙不仅精通儿科,而且还精通内科和外科
钱乙认为小儿疾病病因是六淫所侵,或饮食所伤
钱乙认为小儿疾病病理特点是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钱乙认为小儿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
2.刘完素:刘完素字守直,自号通玄处士。其治学主张深入研究《内经》,永创新锐。其代表作是《素问玄机原病式》《皇帝素问宣明论方》。其再传弟子是罗知悌,三代弟子是朱震亨。其创三一承气汤,以通治三承气汤主证,而不至于误用三承气汤。
3.张元素:字洁古,金代易州人。代表作是《医学起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
药式》,主张敢于疑古,重视学术创新,其弟子有李杲,王好古。张元素制方
重视气味配伍法。
4.张从正:协助编写《儒门事亲》者有麻知几,常德。字子和,号戴人,其曾任
军医,太医。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采用以情胜情疗法,治
疗情志病变。
5.其认为饮食不节则胃病,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形体劳役则脾病
。其论述的脾胃功能是脾胃是元气之本,脾胃为升降枢纽。其认为脾胃内伤两
大症候群为阳虚症候群,阴虚症候群。李杲升脾阳擅长使用的药物是升麻,柴
胡。6.朱震亨:字彦修,学者尊之为丹溪翁。《丹溪心法》认为郁证病位在中焦,以 气郁为关键。其指出相火妄动可以煎熬真阴,耗伤元气。其将饮食分为天赋与 人为两大类。其代表作是《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7。薛己:字新甫,号立斋。代表作是《内科摘要》《明医杂著》。其认为“胃气
受伤则虚证蜂起。”其擅长用温补脾胃,补养肾命法治疗疾病。其重视脾胃思
想源于《内经》和李杲。8.经》张介宾。他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代表作是《景岳全书》《类。提出的辩证纲领是二纲,六变。治病擅长应用温补法。张介宾的药物思维是人参、熟地、大黄、附子。
9.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他治学主张重视实践,勇创新说。将瘟疫传变方式分为四大类,九种。认为瘟疫邪伏募原,传变途径为表里分传。认为“杂气”无象可见,无声无臭。
10.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代表作是《医宗必读》《内经知要》。脾肾同补体现了理脾不拘于辛燥升提,治肾不拘于滋腻呆滞。他认为,水火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他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11.王清任:治学注重解剖,勇于创新。治疗胸中淤血和妇人少腹积块的方剂分别是血府逐淤汤,少府逐淤汤。认为导致半身不遂的本源是元气亏损,倡导无风论。淤血一词始见于张机《伤寒杂病论》。认为将淤血病因分为虚、实两类。
12.吴师机:字尚先,晚年自号潜玉老人。著作是《理淪骈文》,初名《外治医说》,认为一嚏实兼汗、吐两法。认为膏药热者易效,凉者次之。外治中药作用途径是皮肤毛窍,五官九窍吸收。13.唐宗海:治学主张博采众长,汇通中西医。撰写《血证论》的医家是唐宗海。他认为咳血病机为肺失清肃,气机阻逆。唐宗海论述气血与水火阴阳互相
联系说:“水即化气,火即火血。唐宗
海论治血证主张结合肺腑辩证,灵活变通。
简答: 孙思邈:
1.简述孙思邈精神养生“十要”内
容:啬神,爱气,养行,导引,言论,饮食,房室,反俗,医药,禁忌。
2.简述孙思邈方剂学成就:集唐以
前方剂之大成、化裁古方,创制新方,方剂剂型丰富及用法多样。钱乙
1. 钱乙制方用药特色:善用散丸,创制新方,顾护脾胃,喜用药引,用药柔润平和,力戒呆补峻攻,反对妄攻误下。
2. 钱乙喜用药引的原因:有利于丸
散加减,便于服药,引导药物直达病所,更好发挥疗效,常用药引有薄荷汤,蝉蜕汤,生姜水等。刘完素:
1.简述六气皆能化火理论的意义:
风能化热为辛凉或甘寒解表治疗大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热极生风开创了论治中风由外风转向内风的先河;论述燥证病机,补充了《内经》病机十九条的不足。2与苦寒药相配伍,.简述防风通圣散配伍特色:辛温药辛凉解表;风药与清热药合用治疗火热病,使“火郁发之”;宣、清、通三法和辛苦寒药并举,开发郁结,宣通气液,促进气血流通。张元素:
1.简述张元素归经学说内容:以脏
象学说、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临床疗效,并结合中药形、色、气、味等特性,以判断中药归属何经,指导临床用药。2简述张元素的制方大法:风制法、暑制法、湿制法、燥制法、寒制法。张从正:
1.简述张从正应用汗吐下三法意
义:或三法兼用,或三法先后使用,攻逐邪气,改善气血壅滞,促进气血流通,恢复健康。2.简述张从正应用的催吐方法:服
用催吐药、引涎、漉涎、嚏气、追泪等。李杲: 1 简述李杲临证经验:甘温除热,升阳散火,升阳除湿,清泻实火。2 简述李杲临证用药特色:注重配
伍,轻药愈病,喜用风药,用药宜忌. 朱震亨:
2.简述朱震亨养阴抑阳摄生观:收
心养心、护阴摄养、顺时避虚和节食茹淡。
3.简述朱震亨治疗阴虚火动证的用药特点:阴精虚相火旺,创制大补阴丸治之;阴血虚而 相火旺,以四物汤加知柏治之。
薛己: 1 简述薛己治学主张:博览群书,吸取诸家之长,借鉴前人经验,总结自己经验,详细记录各科临证医案,甚至是死亡医案。2 简述薛己“人以胃气为本”的主要
思想:胃为五脏之本,人身之根蒂;脾胃化生气血;胃气受伤,诸证蜂起。张介宾
1.简述张介宾的治疗虚损的特色:特色有阴阳相济,填补精血。长于温补。2.简述张介宾二纲六变得内容: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吴有性
1.简述吴有性治疗瘟疫的经验:疏利募原,辛凉发散,攻里通下,注意养阴,生姜护胃。2.简述瘟疫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著作?:吴有性著《瘟疫论》,戴天章著《广瘟疫论》,余霖著《疫疹医得》,刘奎《松峰说疫》,熊立品《治疫全书》。
李中梓
1.简述李中梓应用膏方特色:补益脾胃,补益肺肾,补益气血,收敛固精。王清任
1.简述王清任治疗瘀血证得方法:瘀血在头面四肢及周身血管用通窍活血汤,瘀血在血府用血腑逐瘀汤,瘀血在肚腹用膈下逐瘀汤,瘀血在少腹用少腹逐瘀汤,气虚中风用补阳还五汤。
2.简述王清任活血化瘀法用药特色:常与行气通络药物配伍,与补气药配伍,与清热解毒药配伍,与回阳救脱药配伍 吴师机
1.简述吴师机内病外治的理论依据:理同法异,辨证用药,由皮肤毛窍或五官九窍吸收,外敷于局部皮肤、黏膜、腧穴等。
2.简述吴师机三焦分治法的主要内容: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分别采用(口畜)鼻取喷、缚脐、坐于身下三法治疗,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唐宗海
1.简述唐宗海对血证病因病机的分析:气机阻逆,火热炽盛,瘀血阻络,脾失统摄。2.简述唐宗海临证用药特色:重视和法,喜用大黄,滋养脾阳。
论述题
1试诉钱乙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钱乙详论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阐发五脏辩证纲领,化裁并创造许多新方,奠定了中医儿科学基础。张元素受其影响阐发脏腑辨证规律,六味地黄丸成为千古名方,其儿科用方如中导赤散,泻清丸,泻白散等则被后世广泛应用于内,妇诸科。
2试诉刘完素研究火热病的背景。
宋金时期《局方》盛行,医者按图索骥,滥用成方,用药多偏温燥;治疗外感伤寒病墨守《伤寒论》成规,不辨寒热,动辄投以麻黄汤或桂枝汤;北方气候干燥,饮食醇酿,异化热生燥;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生活不定,情志不畅,疫病流行,热病较多。3试诉刘完素治疗火热病方法。
以表里为纲辨治火热病,表证用辛凉或甘寒解表,宣散郁结;表证兼有里热,用防风通圣散吼双解散解表清里;里证用大承气汤或三一承气汤攻下里热;若热毒极深,波及血分用大承气汤火三一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或凉膈散;热协在半表半里用柴胡汤和解。4谈谈张元素的临床用药经验。
深识药性,随性用药,依病性用药,创制新方。
7《丹溪心法》如何论述郁证的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失节合久病失调等,导致人体气血怫郁,传化失常,郁久又可化热生火;病位在中焦。
8试诉薛已应用补中益气汤的经验。
补益元气,重视举升;升补阳气,据情而用;合方灵巧,脾肾并重;朝夕用药,治各有宜;药物加减,审机而用;择时服药,助脾增效;经验治病,可资借鉴。9试诉张介宾真阴论。
真阴之象,真阴之形,真阴之用,真阴之病,真阴之治。
11试诉叶桂论虚损证经验。
甘药培中,血肉填下,中下兼顾,静养节欲,饮食调养。
12试诉唐宗海治疗血证四法。
止血首选泻心汤或十灰散;消瘀用花蕊石散或用圣愈汤加味;宁血采用祛邪,调气,凉血,泻火,润燥,清肝等法;补血首选炙甘草汤。
第二篇: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医家与学派
(一)伤寒学派
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
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刘河间,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
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
攻邪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
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
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
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
各论
晋唐时期 孙思邈
一、生平和著作 孙思邈,初唐著名医学家。公元581~682年(隋开皇元年~唐永淳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
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方克有成。
二、学术理论
(一)大医精诚论
强调医德是中医学的优良传统
他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在医疗实践中,孙氏提出了一句珍贵的名言:“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二)养生论述
2.“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
运动是摄生养性的重要方面,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孙氏还主张每于食讫,行步踌躇,并以手摩面及腹,使饮食易消,若“饱食即卧,乃生百病”。适当的运动,不仅促进气血的运行生化,也有助于疏治病邪。3.依时摄养
3、“依时摄养”
孙氏认为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
人居天地气交之中,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故顺应自然,依时摄养,对于保持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5.食宜、食养和食疗
孙氏又反对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孙氏还提出进食时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如果进食时为七情所伤,或强力劳苦,不仅损伤脾胃,对全身气血也有影响。
积极提倡食疗。他说:“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7.养老
孙氏认为“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体力上不宜“强用气力”、脑力方面不应“大用意”。在饮食方面,切忌“贪味伤多”,“常宜清甜淡之物”。又“常宜温食”,且当保持“常不饥不饱、不寒不热”。
两宋时期 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由其学生阎季忠搜集钱乙生前论述、方剂编辑而成。是我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著作。
二、学术理论
(一)明析儿科生理病理特点
“脏腑柔弱”、“血气未实”是小儿的生理特点。具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易虚易实”,是指小儿一旦患病,则邪气易实而正气易虚,实证也往往可以迅速转化为虚证,或出现虚实并见、错综复杂的证候。“易寒易热”是说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血气未实”,既易阴伤阳亢而表现热的证候,又容易阳衰虚脱而出现阴寒之证。
(三)论治疳证的经验
“疳”证是小儿慢性消化不良和营养失调所造成的证候群的总称。钱氏认为“疳皆脾胃病,亡津液所作也。
金元时期
刘完素
一、生平和著作
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
《素问玄机原病式》,二卷。成书于1182年,是刘河间最主要的医学著作。把《内经》有关病机理论与运气学说联系起来,提出六气化火及玄府气液诸说。
二、学术理论 1.六气皆从火化
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皆能化生火热。在疾病的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了六气皆从火化的学术观点。2.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志过度则劳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 3.六经传受皆为热证
“主火论”是刘河间学术理论的核心。“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六经传受皆为热证”为其主要观点,说明了火热病证的多发性及普遍性。
(四)亢害承制
在自然界和物类生存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生化和制约的现象,从而保证各个事物及相互之间的相对平衡。如果某一方面发展过亢或不及,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变乱。《内经》称这种现象为“亢害承制”,张元素
一、生平和著作
张元素,与刘完素同时代而年辈较晚。
张氏在脏腑辨证、遣药制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传张氏之学者,有李杲、王好古、罗谦甫和张氏之子张璧诸家,私淑者亦众,世称“易水学派”。
二、学术理论
(1)气味厚薄:药物的升降浮沉等作用和其气味的厚薄有很大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2)与炮制的关系:“凡为熟升生降”根升梢降”。4.创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
李杲
一、生平和著作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和《兰室秘藏》等,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文献。
二、学术理论
(一)论述脾胃
李氏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颇为深刻的论述,由此而确立他的脾胃内伤学说。1.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
脾胃的盛衰直接决定元气的盛衰。2.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
王好古
(二)“内已伏阴”说
王好古论内感阴证的病因,有内、外两方面。
虽然王氏认为外感、内伤皆与阴证形成有关,但他强调劳倦、禀赋素弱、饮食生冷等所致的“内已伏阴”才是阴证发病的基础与关键。
罗天益
师事李杲,旁参诸家,博采众长,是一位既精理论,又善实践的医家。
张从正
一、生平和著作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
二、学术理论
张氏潜心研究了《内经》《伤寒论》等经旨,深切地感到除病必须祛邪,祛邪必须依靠汗、吐、下三法,张子和三法的外延运用,大大高于我们对汗、吐、下的习惯认识,故其自述“三法可兼众法”,他的论病首重邪气,治病必先祛邪的医学理论,充实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二)论天、地、人三邪发病
张子和所称“三邪”,指“天地人邪三者”。指出: “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
(三)贵于血气流通
张氏运用汗、吐、下三法的主要目的,虽意在攻逐致病因素,但通过攻邪,可改善气血壅滞的病理现象,达到促使气血流通的治疗效果,确是张氏之卓见。
三、治疗经验
(一)祛邪三法
汗吐下三法是张氏祛邪治病的重要方法。张从正认为,要真正起治病却疾作用,离不开此三法,所以他说:“世人欲论治大病,舍汗、吐、下三法,其余何足言哉?”↑([9])他平生对三
法的运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所论三法,至精至熟,有得无失,所以敢为来者言也”↑([1])。关于三法的适应范围和具体运用,是在《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的,颇具独特见解。
朱震亨
一、生平和著作
朱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因世居丹溪,故学者尊称之为丹溪翁。丹溪的著作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脉因证治》,流传的《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系门人将其临床经验整理而成,其中,《局方发挥》《格致余论》为其代表作。《格致余论》提出保护阴精为摄生之本。
二、学术理论
丹溪力砭习尚温燥之时弊,对人体生理病理颇多阐发,颇有创见。
(一)阳有余阴不足论 1.人之阴阳动静,动多静少 2.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 3.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
由于情欲引动相火,致相火妄动,使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亢进的状态,并非指人体真阳之有余。基于此,丹溪认为阴精之难成易亏,相火之易于妄动,是人体容易发病之关键。
(二)相火论
朱氏对相火的论述,包括两方面: 1.相火为生命之动力 2.相火妄动则为贼邪
引起相火之原因,主要是人之“情欲无涯”。
概之,丹溪所言相火妄动,是指人体功能过于亢奋的一种病理状态,它能耗损阴精、损伤元气,对人体危害甚大;丹溪所言之相火,为人体功能活动的推动力,对人体十分重要。故丹溪的相火论,也是其滋阴降火法及预防、摄生思想的理论依据。王履
一、生平和著作
王履,字安道,号畸叟,别号抱独老人,元末明初医家
二、学术理论
(一)对“亢害承制”的阐发
王氏认为从生理言,人体存在一个“亢而自制”的机制;从病理言,若无亢,或“亢而不能自制”,均是发生疾病之机制。若有这种情况发生,需用汤液、针石、导引之法助之,制其亢,除其害,以恢复脏腑之间的动态平衡,达到除疾之目的。
(三)对阴阳虚实补泻的发挥
寒客于表,故汗之愈,下之则表邪入里而病重;里热内炽,当下其阳热,坚其阴津则愈,汗之则反助其热,重伤其阴故病重。
他指出:“子能令母实一句,言病因也;母能令子虚一句,言治法也。”认为火乃木之子,子火能助母木而致肝气亢实,此即“子能令母实”之义。如治以补水泻火,使水胜火,子火势退而不助母木,则木气自衰;而水为木之母,此为“母能令子虚”之义。所谓虚,是指抑制其太过而使其衰也,运用补水泻火之法,使火退则金不受火克而制木,土又不受木克而能生金。虽不补金,而金自受益,所谓“不治之治”。
(五)首创真中、类中说
明代
(一)重视温补,探索肾命。
薛己
一、生平和著作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
二、学术理论
(一)治病求本
薛己认为“凡医者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所谓治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辨证施治的原则,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无论内伤、外感之证,都必须掌握疾病发生之本源。二是指调治脾肾为治病之关键,他说:“经云:治病必求其本,本于四时五脏之根也。”
李时珍
一、生平和著作
李时珍,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李时珍的著作有《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1.方药基本理论
(4)升降浮沉:总结为:味薄者升;气薄者降;气厚者浮;味厚者沉 “根升梢降”或“生升熟降”的特性。
缪希雍
缪希雍擅长医术,精于本草。其主要著作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
三、治疗经验
(五)治吐血三要法
吐血是虚损患者的一大主症,明代治吐血有两大倾向,专用寒凉和滥用人参。缪希雍认为当时的吐血病证,绝大多数属于阴虚火旺,苦寒和甘温皆非所宜,唯取法甘寒,方为得当之治。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治疗吐血的三要法。1.宜行血不宜止血
失血皆源于血不循经,见血止血,虽可暂时收效,然而易致瘀滞。此时行血实为大禹疏浚治水之意,有因势利导,不止自止之妙。缪氏行血法的实质,一是用和血行血法以防络脉瘀阻。二是告诫医家不能见血凉血,滥用苦寒,以防损伤脾胃而变生他证。2.宜补肝不宜伐肝
肝主藏血。吐血者,肝脏失职而不能藏血,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不能藏血,补肝则血有所藏。3.宜降气不宜降火 此法一则治气以降火,使气调火平,血得循经;二则可免致脾胃损伤。血赖脾气统摄,张介宾
一、生平和著作
张介宾,号景岳,别号通一子。
张景岳医学著作,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及《质疑录》等。
景岳将《灵枢》《素问》的精华合而为一,名为《类经》。《景岳全书》另载《新方八阵》《古方八阵》
二、学术理论
(一)阴阳学说
景岳对《内经》《易经》深有研究,其探求哲理在于“摭易理精义用资医学变通”。他认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因此,从“医易同源”的观点出发,对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详尽的阐发。
张氏对阴阳、精气虚损的治疗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3.阴阳的常与变 常,即指阴阳平衡,乃是人体健康的根本保证。因此,“阴平阳秘”乃是生命阴阳之常
(二)阳非有余阴亦不足论
自刘完素阐发火热病机,力主寒凉清热以后,朱震亨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气有余便是火”的重要论点,并以大补阴丸,四物汤加知、柏作为降火滋阴之剂。嗣后,医林习用寒凉。刘、朱之说本为纠正《局方》辛热时弊,治疗实热及湿热相火为病而设,故必然有其侧重与局限,张介宾则认为“时医受病之源,实河间创之,而丹溪成之”,并说“欲清其流,必澄其源”↑([25])。于是展开了对刘、朱之说的批评。其“阳非有余,阴亦不足”和“气不足便是寒”的认识遂由此而提出。1.阳非有余
张氏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三)命门学说
景岳称“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
(四)方药八阵
即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八个部分
吴有性
一、生平和著作
吴有性,字又可,为明末清初著名温病学家。
吴氏生当明王朝行将倾覆之际,战争连绵,灾荒不断,疫病流行。吴氏目睹惨景,悉心研索,著成《温疫论》。
二、学术理论
(一)创温疫病因学说
吴氏否认疫病与六气及不正之气有关。指出除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邪致病之外,天地间还存在着另一类致病因素——杂气 2.杂气的种属与特异
吴氏透过现象探求本质,大胆得出科学的推论:引起疫病的病原戾气也是多种多样的。“天地之杂气,种种不一”
吴氏还认识到感受一种戾气,只能形成一种疾病。所谓“杂气为病,一气自成一病”。
杂气亦有偏中于人或某一动物,或某一脏腑这一特异性。
(二)系统论述温疫辨证
一般而言,邪气在经则为表,邪气入胃即是在里。今邪在膜原,正当经胃交关之处,是为半表半里。
温疫的传变,总的说来,传变方式可归纳为向表传变、向里传变和表里分传三种情况,往表传为顺,显示邪从外解,从里传为逆,是邪向深处发展。
(三)疫后养阴,不宜温补
喻昌
喻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著作有《尚论篇》《医门法律》《寓意草》等书。
(四)大气论
因为大气的运动不息,才有风、寒、暑、湿、燥、火诸气的变化,才有生、长、化、收、藏的发展过程。喻氏根据天人相应的道理取类比象,他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的一切活动,以及生长壮老的过程,都与人身大气有密切关系。
(一)“逆流挽舟”法治痢
(二)“畜鱼置介”法疗脱
他指出人身之阴阳,相抱而不脱,是因为“阳欲上脱,阴下吸之;阴欲下脱,阳上吸之”,从而维持着阴阳相抱而不脱的平衡状态。
(三)治单腹胀三法
创拟治臌胀三法,以纠医家之偏,“培养一法,补益元气是也;招纳一法,升举阳气是也;解散一法,开鬼门、洁净府是 也”
李中梓
(三)治泄泻九法
1.淡渗2.升提3.清凉4.疏利5.甘缓6.酸收7.燥脾8.温肾9.固涩
清代、民国初期 叶桂
一、生平和著作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生活于公元1667~1746年(清康熙六年~乾隆 十一年)。
(一)创立卫气营血论治大法,阐发温病病机
(二)久病入络论治
认为只要邪气久羁,必然伤及血络,徐大椿
徐大椿,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生活于公元1693~1772年(清康熙三十二年~乾隆三十七年)。其著作甚多,有《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慎疾刍言》《兰台轨范》《医贯砭》《洄溪医案》等十余种。
二、学术理论
徐氏一生勤于治学,善于思考,长于实践,著述甚丰。在中医学术领域颇多建树。
(一)溯源穷流,针砭时弊
“不知神农、黄帝之精义,则药性及脏腑经络之源不明也;不知仲景制方之法度,则病变及施治之法不审也”。所以医家之经典理论“犹之儒家的六经四子”,为医家必读之书。他要求医家“言必本于圣经,治必尊乎古法”。
吴瑭
一、生平和著作 吴瑭,字配珩,号鞠通。
吴鞠通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证论治纲领,并根据叶氏临证选药组方的特点,完善了温热病的清热养阴大法及其方剂,对丰富外感热性病的治疗方法,促进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王清任
(二)灵机记性在脑论
王氏继汪昂之后,进一步否定了“心主思”的说法,明确指出:“心乃出入气之道,何能生灵机,贮记性?”“灵机记性在脑”。
(一)瘀血证治 1.补气活血法 如补阳还五汤 2.活血化瘀法
《医林改错》立活血化瘀方共15首,王士雄
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所著《温热经纬》一书,以轩岐、仲景之说为经,以叶桂、薛雪、陈平伯、余师愚诸家之说为纬,对晚清以前的温病学说作了一次全面的总结,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
他所著的《霍乱论》及《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是不可多得的霍乱病专书
张锡纯
一、生平和著作
张锡纯,字寿甫。生活于公元1860~1933年(清咸丰十年~民国二十二年)。
二、学术理论
(一)倡“衷中参西”
张氏则主张以中医为本体,撷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倡导“衷中参西”,并从理论、实践方面进行了尝试。
在用药上,张氏认为,西药治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药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兼顾,若遇难治之证,以西药治其标,中药治其本,则奏效必速,提出中药、西药不应互相抵牾,而应相济为用。张氏在辨证施治运用中医方药的同时,加服西药,开中西药联合应用之先河。
唐宗海
(一)通治血证四法
唐氏对于血证的治疗,提出四种具体治则,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并一一提出有关方药。
第三篇:中医各家学说大题总结
孙思邈
养生论述:“养性”和“养老”,即养生之道和老年保健,为历代医家所重视。1.抑情节欲2.“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3.依时摄养4.内视、调情5.食宜、食养和食疗6.服食、服水7.养老。
钱乙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1.生理特点(1)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气血未实。(2)长脏腑生智意,长骨髓添精神(3)关于“变蒸”之说。2.病理特点: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小儿疾患的治疗,主张以“柔润”为原则,反对“痛击”、“大下”、“蛮补”。
刘完素
六气皆从火化:刘氏认为火热与风、燥、湿、寒四气不但可以相兼为病,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病理性的相互转化。即风、燥、湿、寒四气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皆能化热生火,而火热也往往是产生风、燥、湿、寒的原因之一。①风与火热:风属木,木能生火,风又可以助火,而热极又可生风,因此风和火热可以互相转换,即风能生火助火,热极生风。风火兼化之证甚为多见,当配以清凉之治。②湿与火热:湿邪郁滞,可以化生火热,即“积湿成热”“湿 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即停滞而生水湿也”湿和热不但可以互生,并且二者可相兼为病。刘氏治水肿腹胀,每以辛苦寒药为君而利其大小便。③燥与火热:燥邪干燥,易伤津液,津枯则火热自生。热盛伤津亦可成燥。燥则液亏,水乏则热炽,故燥热常兼化。④寒与火热:伤于寒邪,阳气怫郁,不满宣散,可化生热证。热极生寒。热极生寒并非火热化生寒邪,而是 “火极似水”的假寒现象。寒热兼化,在临床中常见于“冷热相并”之证。
李杲
一、对内伤热中证的论述:1.致病原因:饮食不节,劳役过度,情志失调,身体素弱者,更易发病。2.病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①阳气不升,伏留化火②津伤血弱,内燥化火③谷气下流,湿火相合④心君不宁,化而为火⑤劳役过度也可直接引起阴火上冲。3.症状:脾胃气虚:肌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乏力);火热亢盛:身热而烦、气高而喘、面红耳赤、渴而脉洪大。4.治疗:治疗原则:用甘温药调补脾胃,甘温除热。代表方:补中益气汤(甘温益气,调补脾胃——黄芪、人参、炙甘草、白术;升发阳气——升麻、柴胡;桔皮——导气;当归——行血养血和血,流通)。
二、脾胃论:脾胃内伤说1.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元气即真气,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人身诸气莫不由胃气所化,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2.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自然界一切事物时刻运动着,运动形式:升降浮沉。3.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内伤发病主要病机:脾胃气机失调,升降出入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主要病因:1.饮食不节则胃病。2.形体劳逸则脾病。3.精神刺激(三者中最重要)(逍遥散)。累及它脏:“脾胃一虚,肺暴受病”“脾胃虚弱,阳气不开”“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
张从正
一、攻邪理论
1、论病首重邪气:因邪致病、论病重邪、祛邪安正
2、三邪(天、地、人三邪)致病说
3、汗吐下攻邪三法(1)汗法(2)吐法(3)下法。
二、反对滥用补法:(1)主张食补:对于虚证与养生,张氏主张先用饮食调补,以五谷养之,五果助之,五畜益之,五菜充之。反对邪未去而言补,尤其是详细分析了滥用补法的危害。
(2)寓补于攻:张氏应用补法,并非以应用温补药物为首选,而是多以攻药居其先,寓补
于通之中,并强调说“盖邪未去而不可言补,补之则适足资寇。”如“存阴”于“急下”,就是寓补于泻的方法。
朱震亨
阳有余阴不足论:阐述人体阴阳的基本观点,旨在强调抑制相火,保护阴精。天人合一(天道即是阳有余而阴不足)1.人之阴阳动静,动多静少;2.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3.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
赵献可
命门:
(一)命门有位无形,为人身“真君真主”:
1、命门位于两肾各一寸五 分之间,自下数上七节。
2、两肾有形属水,左为阴水,右为阳水,命门无形之火,在两肾有形之中。
3、命门乃一身之太极,为人身之真君真主。
(二)命门对先后天的作用:1.主宰先天之体;
2、流行后天之用。
(三)“加意”命火,不忽阴精:重视命门之火的作用,同时确认阴精为物质基础。强调命门之火为“水中之火”,水火不可分离,火离不开水,在重视火的同时,也不忽视水。
张介宾(张景岳)
阳非有余阴亦不足论:1.阳非有余:2.阴亦不足(真阴论):从真阴之象、脏、用、病、治等五个方面作了阐发。(1)所谓真阴之象,即指真阴在外的表象。张氏说:“观形质之坏与不坏,即真阴之伤与不伤,此真阴之象,不可不察也。”(2)所谓真阴之脏,即人体真阴所在的脏腑。他提出肾中命门为藏精之所。命门既为人身之太极,故为天一所居,先天之精气均藏于此,故为真阴之脏。由于阴精是阳气之根,因此,命门藏有真阴,既是阴精化生之所,又是阳气化生之宅,面内具水火,是人体性命之本.(3)所谓真阴之用,是指真阴在人体中的作用。真阴的表现,虽然是形体的好坏,但真阴在人体的作用,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真阴充盛,则形体强壮;另一方面,真阴又是元气之根,真阴充盛,则元气充足,五脏六腑各自发挥其正常生理作用。因此,周身生命活动能力的盛衰,也是真阴之用。(4)所谓真阴之病,是指真阴亏虚所表现出来的病理表现。可将其阴虚之病观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亏而见阴虚阳盛者;另一方面包括阳虚阴盛者,虽病火衰水盛,而真阴又是火之源,究其根本,仍是由于真阴不足所导致,故张氏归纳力无水无火的诸种病证,均与阴虚有关。(5)所谓真阴之治,是指真阴虚损病证的治疗方法。张氏提出,不论壮水益火,都要顾及真阴,这是治疗真阴之病的关键。故张氏认为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等方,虽用于临床每有奇效,但对于真阴既虚之人,用茯苓、泽泻渗泄太过,有碍真阴恢复,尤其是对于精气大损之人,更为不妥。故又创立了左归丸、左归饮以治疗真阴不足诸证。
吴有性(吴又可)
伤寒、瘟疫各自下法的目的比较:伤寒初起以发表为主,先表后里,先汗后下,下不嫌迟,以防表邪内陷。瘟疫初起以疏利为主,先里后表,下不嫌早,里通则表和。“九传”:但表不里,但里不表,表而在表,里而在里,表里分传,表胜于里,里胜于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但总的来说可以归纳分为向表传变,向里传变和表里分传三种情况。
叶桂
一、阳化内风理论:1.肝风病机—阳化内风:认为肝风一证“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亏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肝阳偏亢,内风时起”。阳化——“身中阳气之变动”,内风——“内风动越”。即指“身中阳气之变动”而导致“内风动越”的一种病理现象。亦
即肝阳化风。2.发病机制:病变性质——内,阳,风。病变脏腑——中心脏腑为肝。①与肝的属性秉质特点有关:肝的生理:体阴用阳;肝的病理:肝阴易虚,肝阳易亢。②肝脏与他脏的关系失调有关。3.治疗:治疗大法:“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即滋肾缓肝,标本兼顾。(1)和阳息风法(2)滋补肝肾法(3)清金平木法(4)养血息风法(5)培土息风法。
二、久病入络论治:(1)概念:病位较深、病程较长、病变广泛,表现为气血瘀滞的一类病症。“初为在经在气,久则入络入血”。(2)证候:特征性症候:1.症积有形,著而不移;2.久痛。
(3)病证:甚广,可见于中风、积聚、吐血、胸痹、疟母、痿、痹、诸痛、诸血证、疮疡、癥瘕等病证中。(4)治疗:治法:“总以通字立法”以辛味药为主。①辛润通络②辛温通络(阴寒痹阻)③虫蚁搜剔法(辛咸)。代表方剂: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
王清任
一、中风论治:1.中风本源:王清任论中风专以“ 气虚 ”立说。他认为,中风半身不遂之本源在于元气亏损。中风病证虽表现不一,其病机则统归于元气之虚衰。2.中风先兆: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精神症状:平素聪明,突然短暂无记忆或语无伦次。二是头面五官的异常形症:如偶尔一阵头晕或头无故一阵发沉、耳内一阵风响或蝉鸣、眼前常见旋风等。三是肌体四肢的异常症状:如上唇跳动或拇指无故自动、腿无故发麻、肌肉无故跳动、无名指一时曲而不伸等等。3.中风治疗:他认为元气亏虚,推动无力,其血必瘀。故论治中风主以大补元气,兼以活血通络。其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是治疗半身不遂和痿证的名方。本方重用黄芪,少佐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龙补气活血同用,意在使气旺血行,络通瘀除。
二、瘀血证治:熔“扶正祛邪”和“祛邪安正”两种思想于一炉,主张治病应分清因果虚实而后投药。关于瘀血治疗其组方不外两个方面,即对血瘀之证采取活血化瘀法,对元气亏虚之证采取补气活血法。1.补气活血法:对于有典型气虚血瘀症状的痹、瘫、痿、泄泻等疾患,王氏补气善用黄芪,而且补气与活血合用,标本同治。并十分重视补气药的用量。2.活血化瘀法: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证;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证。此三方是王活血祛瘀的代表性方剂。
第四篇: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流派
1经学派:杨上善,杨玄操,王冰,滑寿,张介宾,马莳,张志聪(内经)
2经穴考订派:王熙,巢元方,杨上善,王焘,王惟一,王执中,朱震亨,滑寿,李时珍,张介宾,李学川
3穴法派:王熙,孙思邈,王执中,张元素,李杲,何若愚,窦默,王好古,王国瑞,徐凤,高武,李梴,杨继洲
4手法派:何若愚,窦默,王国瑞,席弘,刘纯,徐凤,李梴,杨继洲,朱震亨,汪机 5重灸派:张机,葛洪,陈延之,王执中,闻人耆年,刘完素,罗天益,朱震亨,李梴,张介宾,龚居中,吴亦鼎,王焘,庄绰,窦材,许叔微
6重针派:涪翁,甄权,许希,席弘,窦默,刘瑾 凌云 王国瑞 刘纯
7刺络放血: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罗天益,朱震亨,薛己,郭志邃,王世雄,夏云 8针灸药相须派:吴崑,张机,孙思邈,杨上善,王执中,杨继洲,李学川 9外科针灸派:徐梦牟 刘涓子,胡元庆(元),汪机,薛己,陈实功,李学川 10内科针灸派:张机 许叔微 刘完素 张元素 郭志邃 11急症针灸派 秦越人 《五十二病方》 《内经》葛洪 12痨病针灸唐崔知悌 庄绰 龚居中 13眼科 张璐 《内经》《甲乙经》《千金方》《太平圣惠方》
1《甲乙经》 晋代 皇甫谧 现存最早系统针灸学专著 最突出:腧穴学理论
成就:a记载349穴 分布划线排列经穴 发展归经理论 补充经穴取法和部位
记载经穴别名 首创郄穴理论 完善五输穴理论 论述交会穴理论 b具体记载针灸刺激量 首记载灸疮发泡的方法
处方特点 a单穴处方多b多提及取具体穴位,较少程某经脉c较少提及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d处方多先述近取穴,后远取穴,前者多
2刘完素放血治疗适应症;a高热不退,以八关大刺(刺十宣出血),退热效果明显b目疾口唇痛,此症多为风热上攻玄府闭塞所致 c疮疡,红丝疔一类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针刺以泻血除热d太阳伤寒证,表现为身热无汗恶寒,针太阳至阴出血e对邪阻血脉,经气不通引起的腰痛及百节疼痛等病症 3经穴数目:a《内经》160个左右
b《针灸甲乙经》349
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
d《针灸大成》359
e《针灸逢源》361 4经穴归经,排列a《甲乙经》分部划线(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b《外台秘要》352穴归属十二经(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c《铜人》354穴归属十四经(十二经向心,任督脉自上而下)d《十四经发挥》354穴归十四经(按经脉循行排列)e《针灸逢源》361归十四经 5《帛书经脉》理论a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b现存最早经络文献,论述十一经脉循行走向(缺臂厥阴脉的记载;经脉向心性循环为主;无经脉循环流注;主要循行为体表,无属络脏腑)c记载有关病症的灸治方法d论述十一经脉病候(足臂:病候描述简单而原始,阴阳:最早记载“是动病”“所产病”病候记载渐趋详细)6古代医家刺血:a刘完素:“热宜砭射”“八大关刺”刺十宣出血b张从正:运用(钅非)针多c李杲:三棱针d罗天益:“血实者宜决之”三棱针,砭刺治咽喉肿痛,(火番)针开泄脓液,锐针开泄邪气e朱震亨:三棱针 毫针,火针f薛己:碎瓷片g郭志邃:治痧症,银针h王世雄 i夏云:三棱针,毫针等,精喉症 7按时选穴:把气血在人身经脉的流注盛衰时间作为选穴依据,学术依据源于《内》《难》代表:金代何若愚《流注指微针赋》最早;明代徐凤发挥,成为今天子午流注纳甲法;高武《针灸聚英》记载此法;李梴《针灸大全》演绎,开穴法;窦汉卿飞腾,灵龟八法;王国瑞(按时五输:何若愚,徐凤,高武;八脉交会穴:王国瑞,徐凤;原穴:王国瑞)
8重灸派:a温补理论(窦材:温补脾肾;许叔微:肾阳;罗天益:脾胃;张介宾:总结温补作用)
1古代重灸派,从操作方法上:化脓灸派,隔物灸派,药条灸派;从适应症:热证忌灸派,热证可灸派,急症用灸等临床灸派
2合生见证:多条经脉的病症出现的同一症状,或者说,同一症状可能与几条经脉有关。(朱震亨)
3灸疮发洪:直接灸后出现继发性感染的现象,表现为红肿疼痛,溃破流脓(巢元方)4平针法:分三部进退针,无明显补泻形式,以得气为度的手法(刘纯)
5大接经说:针刺十二井穴,以沟通十二经脉的气血,使十二经脉的气血能阴阳交接正常的流行 主治中风病,针刺井穴分从阳引阴,从阴阴阳两个方面(张元素)
6灸良说:王执中,非常注重灸法,用亦良,大良,最良,神良等划分用灸效果 7刺络放血派:强调刺络放血理论及临床运用的医家所组成的针灸流派 8经学考订派:致力于经穴理论研究工作,并有较大成就的学派
9穴法派:注重腧穴临床运用的针灸流派(辩证:皇甫谧确你辨证选穴;俞募穴:王熙李杲;原穴:张元素,王好古,杨继洲;五输穴:王熙,何若愚,王好,徐凤,李梴;八脉交会穴:窦默,杨继洲,王国瑞,李梴;奇穴,阿是穴:孙思邈)
10著肉灸:又“明灸”即直接将艾柱点燃置于体表施灸,用于施隔物灸而患者扔无感知者(薛己)
1张机 字仲景 东汉 《伤寒杂病论》
阴证用灸 热证禁灸 a针治三阳(疏通经络,发散风邪;和解泄热;刺泄实热)b灸治三阴(温经复脉;温阳举陷;回阳救逆)c重视辩经善用特定穴d善用药(欲引邪出先针后药;表里俱寒灸药并投;阴寒直中先灸后药;或针或药随证处之)2王熙
字叔和 西晋 《脉经》
a以虚实分经辨证 补充有经病候 b发展俞募穴理论 记载五输穴运用 3葛洪 字稚川 东晋 《肘后备急方》
《肘后》现存最早中医急症专著 109针灸急救方 99救急灸方 A卒病用灸 灸治部位简明易学b隔物灸法说c灸以补阳(施灸顺序从阴到阳 壮数以阳数为主)d创用一夫法 最早使用同身寸 4陈延之 晋隋 《小品方》
灸法简便 重视化脓灸 施灸选穴
5刘涓子 东晋至南北朝 《刘涓子鬼遗方》 现存最早中医外科学专著 “针烙” “火针” 治痈疽 6巢元方 隋朝 《诸病源候论》
经络病机(正经 奇经 主要针对内科疾病)7杨上善 唐初《黄帝内经太素》《名堂内藏》
《太素》a现存最早《内经》注本b首开分类编纂,注释,校勘《内经》先河c分类:19类d所引《内经》原文在现有医书中最接近原著
考订经穴理论 阐释经脉腧穴定义 以经统穴 为针之法,调气为本 8孙思邈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a善用指寸取穴法 b强调经外奇穴 c首创阿是穴d考订名堂图 用彩色绘制十二经脉,分正人,伏人,侧人三幅名堂图 创举 惜散佚。9王焘 唐代《外台秘要》
a以经统穴 352穴归属十二经脉(任肾经 督膀胱)b根据论行不论经原则统穴
宋金元
唯取灸法(a适应症广泛,方法多样b灵活调整施灸程度c论述灸法禁忌(灸材禁忌,禁灸穴,天气禁灸,人神禁忌,避凶日时))10杨玄操 唐代 注释《难经》《难经集注》 11王冰 唐代《黄帝内经素问》
注《素问》影响最大 引用古籍多 补充缺漏篇章 宋金元
1王惟一 又名王维德 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A铸造针灸铜人,开先河b绘制经脉图c记载354穴d论述经脉巡行及腧穴e厘正经穴取穴分寸
2庄绰 字季裕 南北宋 《灸膏肓俞穴法》
《灸》专论膏肓穴定位主治灸法运用 收入《针灸四书》
膏肓:取穴体位与施灸体位一致 施灸艾炷直径三分,壮数宜多 灸后补养 3窦材 南宋 《扁鹊四书》 须时扶阳 灼艾第一 灸补脾肾
4许叔微 字知可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
阴证,阴毒速灸说 阳证刺治说 灸补肾阳 5王执中 字叔权 南宋 《针灸资生经》
a考订腧穴(审穴名,定位,深度,宜忌,遗漏)b“按之酸痛是穴”说,即“受病处”诊察压痛点,作为确定施灸穴位的依据c强调灸治疾病d灸法原则:体位选择,壮数少,点艾火,灸后调护,施灸顺序,艾炷大小,发灸疮,灸法禁忌e强调火针微刺f穴法理论:针灸受病处,重视腧穴切诊善用阳性反应点(“中气穴”火针加热)火针,冷针 6闻人耆年 南宋《备急灸法》灸法急症专著 “仓促救人者,惟艾灼为第一”“骑竹马灸法”
7席弘 字宏远 宋 《席弘家针灸书》十世孙传陈会(《广爱书》),陈会传刘瑾(《神应经》)行针审穴说 毫针补泻手法 补泻迎随说平补平泻说
8刘完素 字守真 刘河间 金元四大家 寒凉流鼻祖《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八关大刺,热宜砭射说;灸刺须分经络 灸引其热说 9张元素 字洁古 金代 易水学派创始人《珍珠囊》《洁古注叔和没绝》《洁古家珍》针灸学理论成就在杜思敬《济生拔萃》多论述
伤寒取五输说 大街经说 经络取原法 重视特定穴放血 重视井穴原穴 荧穴 10张从正 字子和 金代 《儒门事亲》
火热血实,法宜刺络 刺血法机理:a“邪去正安”说b汗,吐,下三法c泻血除热攻邪最捷d出血以养血 刺血特点:a三多,运用(钅非)针多,放血部位多,放血最多b以十二经气血多少理论指导刺血 c刺血后调护d禁忌症,适应证 11李杲 字明之 晚年东垣老人 金代 《脾胃论》《内外伤辨惑沦》《兰室秘藏》
A泻其血络 多用三棱针 可实证 热证 虚证 b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c用俞募“从阳引阴,从阴引阳”说,背俞治外感,腹募治内伤d东垣针法,针灸补土,昆仑,足三里俞募穴e中风针法
阴臭针法(行间,少冲)灸血海,气海法(妇人病)灸治疠风(承浆)灸治项疽
12何若愚 金代《流注指微论》《流注指微针赋》 要略见于阎明广《子午流注针经》,收入于窦桂芳《针灸四书》
A按时选穴,养子时刻注穴说(a气血流注聚于某穴,开穴。离开,闭穴b阴日血引,值阳气流,阴经选穴归于心包,阳三焦c确定十天干日与所开经脉所属脏腑关系d养子时刻注穴必须依开穴规律“经生经”“穴生穴”按五行相生次序逐个推算)B补生泻成,经络迎随浅深说,以生成数决定针刺深浅以定补泻c接气通经,短长依法说,据经脉长度决定留针时间D犯禁忌而病复,用日衰而难已、13窦汉卿
金元 《针经指南》
a“流注八穴”理论,重视八脉交会穴b针下得气理论c手指十四法d简便取穴: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e无痛安全的针刺术:左手重而多按,右手轻而徐入 14王好古 字进之 海葬老人 元代 《此事难知》 重用原穴:“拔原”说
完善五输穴理论(辩证辩经选用五输穴,根据五脏配属,根据传变规律,根据邪属阴阳)
15罗天益 字谦甫 元代 师承李东垣《卫生宝鉴》
A灸法温补脾胃说(补脾基本灸方:中脘,气海,足三里;适应脾胃内伤;轻症取中脘,阴阳两虚再加阳辅;“月行寒”去中脘加三阴交,阳辅)b针刺放血泄邪学说(“高巅之上,射而取之”“血实者宜决之”)c针灸药兼施说d中风灸法,灸治惊痫,葱熨法治验,疝气治验,代灸涂脐膏e灸引阳气,壮脾温肾
16王国瑞 元代《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a十二经夫妇相合逐日按时取原说b飞腾八法c针灸并用,补泻兼施d一针多穴,交经互刺e穴法相应,主次配伍
17朱震亨 丹溪翁 元代《丹溪心法》《丹溪手镜》 a经络病机:十二经病症“合生见证”b(针法浑是泻而无补:出血者,乃所以养血刺络放血 毫针攻邪行滞 火针攻破去淤)c热者灸之(实热证:发散郁热,拔引热毒,泄引热下;虚热证(阳生阴长):补阳生阳;补元气)18滑寿 字伯仁 元末《难经本义》《十四经发挥》
a注释《难经》首列经文,次附注释,辨误考证,见解评解b发挥“十四经”理论(354穴归十四经;按经脉循行排列腧穴;补充任督二脉病候;记载十四经穴歌;绘制经穴图)
明代
1刘纯 字宗厚 明代《医经小学》
平针法:分三部进退针,无明显补泻形式,以得起为度的手法(扪穴 进针 得起 退针)补泻法
2徐凤 字延瑞 明代《金针赋》 《针灸大全》
a手法理论;行针“十四法” “三才”补泻 调气出针法 b诠释窦默针法c完善子午流注之法d倡用灵龟,飞腾八法 e重用八脉交会穴 重视灸法 3汪机 字省之 明代 私淑朱丹溪《针灸问对》
A手法学说:九针之用,无非泻法(砭石所制,无气无味;破皮损肉,气从窍出;针刺祛邪扶正)b《素》《难》所论。刺法之正c审其病之在经在络d治病无定穴 4万全 惊风配灸疗扶娇弱之体 治瘫痪 龟背 诸疮配灸说 5高武 明代 《针灸聚英》
a穴法理论:定时用穴,用某日某时开穴b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十二时辰配十二经脉 辩十二经脉虚实 补母泻子法 实证泻子,虚证补母穴)6薛己 号立斋《薛立斋医案全集》《外科发挥》《外科心法》 刺血理论:多用碎瓷片刺血 刺血法局部刺血为主 尤治外科病多 多用于实证,虚证慎用 7李梴 《医学入门》
A穴法说(用穴精简 五输穴 八脉交会穴)b手法说(“迎随”“飞经走气”说;宁守子午,舍尔灵龟说;炼脐说)c灸有温 清 补 泻 8李时珍 号濒湖 明代《奇经八脉考》
A砭石,煨针说b发挥奇经八脉理论(奇经循行以及与正经的关系;奇经病机;补充奇经交会穴)c《奇经》对冲脉的循行 对维脉的循行 督脉别络 阳蹻脉 9杨继洲 《针灸大成》古代医术记载针刺手法最多医术
a穴法理论(辨证选穴;井原,络,八脉交会;按时选穴)b记载多种针刺手法(《内经》补泻;《难经》补泻;《神应经》补泻;李氏补泻;高氏补泻;杨氏补泻:十二字手法,下手八法)c“刺有大小”说d徐疾“两解”说e针灸药各有所长f透穴的应用 10吴崑 《针灸六集》
a“针药二途,理无二致”b针药兼施说c“五门主治”说 11陈实功 《外科正宗》
a“痈疽灸法”说 灸治小腹痛 灸治石榴疽 灸治天蛇毒 头不可灸 肾俞不可灸 元气虚不可灸 b铍针“开户逐贼”说铍针治疗丹毒 12张介宾 字景岳 明代《类经》(32卷12类)《类经图翼》
A分类诠释《内经》b《图》特(以图解文,以文释图;经穴图;引证资料广泛)c经穴理论:绘制经穴图;阐释各部经络联系;论述同身寸;记载腧穴主治d灸法学说:灸法温补作用(补益真阴元阳;灸胜于药;灸法作用行气活血 回阳补气 散风拔毒)e反对热证用灸f记载多种灸治方法
13龚居中 《红炉点雪》痨病专著,灸治痨病 灸法学说:热证可灸 “痰火灸法”说 法灸疮说
14马莳 明代《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灵枢最早全文注本 清代
1郭志邃 《痧胀玉衡》
刺血理论;治疗痧症(治痧分经络 刮放治痧法 治痧验案);多用银针;治痧“十穴”;辨识痧筋
2张璐 金针开内障 3赵学敏
4吴亦鼎 《神灸经纶》灸法专著
灸法学说:灸病必先侯脉辨证;灸法要在审穴;灸可温暖经络,宣通气血;灸使毒随火而散
5王世雄 清温病四大家
A邪气外泄说(刺血泄邪 针刺泄邪 刮以泄邪)b灸火论(艾灸治寒疾 熨灸治寒霍乱)6夏云 清代喉科医家 《疫喉浅论》
治疫喉用“刺刮吐”说“此处自学,以泄其火” 7李学川 《针灸逢源》
361穴归十四经 外科病症用灸
8张志聪 字隐庵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成立侣山堂,集众家言
第五篇:《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大纲
目 录
0 绪
论„„„„„„„„„„„„„„„„„„„„„„„„„„„„„„„1 1.孙思邈„„„„„„„„„„„„„„„„„„„„„„„„„„„„„„„3 2.钱
乙„„„„„„„„„„„„„„„„„„„„„„„„„„„„„„„8 3.陈自明 „„„„„„„„„„„„„„„„„„„„„„„„„„„„„„12 4.刘完素 „„„„„„„„„„„„„„„„„„„„„„„„„„„„„„18 5.张元素 „„„„„„„„„„„„„„„„„„„„„„„„„„„„„„26 6.张从正 „„„„„„„„„„„„„„„„„„„„„„„„„„„„„„32 7.李
杲 „„„„„„„„„„„„„„„„„„„„„„„„„„„„„„38 8.朱震亨 „„„„„„„„„„„„„„„„„„„„„„„„„„„„„„45 9.薛
己 „„„„„„„„„„„„„„„„„„„„„„„„„„„„„„52 10.万
全„„„„„„„„„„„„„„„„„„„„„„„„„„„„„„57 11.龚廷贤„„„„„„„„„„„„„„„„„„„„„„„„„„„„„„63 12.杨继洲„„„„„„„„„„„„„„„„„„„„„„„„„„„„„„69 13.缪希雍„„„„„„„„„„„„„„„„„„„„„„„„„„„„„„74 14.陈实功„„„„„„„„„„„„„„„„„„„„„„„„„„„„„„79 15.张介宾„„„„„„„„„„„„„„„„„„„„„„„„„„„„„„84 16.吴有性„„„„„„„„„„„„„„„„„„„„„„„„„„„„„„91 17.李中梓„„„„„„„„„„„„„„„„„„„„„„„„„„„„„„95 18.绮
石„„„„„„„„„„„„„„„„„„„„„„„„„„„„„„100 19.喻
昌„„„„„„„„„„„„„„„„„„„„„„„„„„„„„„104 20.傅
山„„„„„„„„„„„„„„„„„„„„„„„„„„„„„„108 21.张
璐„„„„„„„„„„„„„„„„„„„„„„„„„„„„„„113 22.叶
桂„„„„„„„„„„„„„„„„„„„„„„„„„„„„„„118 23.徐大椿„„„„„„„„„„„„„„„„„„„„„„„„„„„„„„123 24.王清任„„„„„„„„„„„„„„„„„„„„„„„„„„„„„„128 25.王泰林„„„„„„„„„„„„„„„„„„„„„„„„„„„„„„133 26.吴师机„„„„„„„„„„„„„„„„„„„„„„„„„„„„„„138 27.王士雄„„„„„„„„„„„„„„„„„„„„„„„„„„„„„„142 28.唐宗海„„„„„„„„„„„„„„„„„„„„„„„„„„„„„„147 29.张锡纯„„„„„„„„„„„„„„„„„„„„„„„„„„„„„„153 30.施今墨„„„„„„„„„„„„„„„„„„„„„„„„„„„„„„159
0绪 论
绪论主要介绍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课程特点,本教材与学术流派、中医学说的关系,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的目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学习要求:
掌握中医各家学说的研究范围,课程特点;熟悉学习目的与意义;了解其与中医学术流派和中医学说的关系,学习方法。
1.孙思邈
孙思邈博极医源,博采众长,阐发养生理论,总结养生方法;广集古方与时方,创制新方并化裁古方,著《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集唐以前方剂学之大成,是一位承先启后的医药学家和养生家。
学习要求:
掌握养生理论和方法,方剂学成就;熟悉养生理论历史沿革;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2.钱
乙
钱乙阐发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在《内经》《中藏经》《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基础上,创立小儿五脏辨证纲领,善于化裁创制新方,喜用丸散膏丹。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习要求:
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五脏辨证;熟悉临证用药特色;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3.陈自明
陈自明总结南宋以前妇科经验,提出妇人以血为基本,气血不调,损伤冲任是导致妇科疾病的重要病机。临证注重气血并补,调理肝脾,善用四物汤化裁。阐发痈疽病因病机、辨证方法,治疗强调开门逐寇,内外兼治,对证用药,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学习要求:
掌握妇人以血为基本的观点,应用四物汤的特色;熟悉痈疽治疗经验;了解生平,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4.刘完素
刘完素深入研究《内经》,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探讨,结合临床实践,标新立异,勇创新说,阐发火热论,提出六气皆能化火观点,补充燥证病机,首倡内风,发明辛凉与甘寒解表及表里双解大法,表里分治火热病,创制防风通圣散、地黄饮子、芍药汤等名方,开创了金元时期中医学发展的新局面。
学习要求:
掌握六气皆能化火理论及治疗火热病、中风、喑痱证的特色;熟悉其创新精神与创新思想,治疗火热病方法的历史沿革;了解生平,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5.张元素
张元素重视理论探讨,结合临床实践,敢于疑古,创立新说,阐发脏腑辨证理论,药物升降浮沉说,创立归经学说与引经报使,中药分类法,重视气味配伍。创制当归拈痛汤、九味羌活汤等名方,成为金元时期中医学术争鸣的开创者之一。
学习要求:
掌脏腑辨证论治体系、药物升降浮沉、中药归经学说与引经报使;熟悉中药分类及味配伍法,用药经验;了解生平,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6.张从正
张从正远承《内经》及仲景学说,近宗刘河间之学,提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观点,阐发攻邪学说,善用汗、吐、下三法治疗疾病。总结以情胜情法调治情志疾病。
学习要求:
掌握汗吐下攻邪三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熟悉精神疗法的应用;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7.李 杲
李杲系统总结阐发脾胃生理功能,脾胃内伤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特征及其与外感病的鉴别,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观点,发明补中升阳,甘温除热治疗原则,创制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当归补血汤、当归六黄汤等著名方剂,成为“补土派”的创始人。
学习要求:
掌握脾胃生理功能、脾胃内伤病病因病机,甘温除热与补中益气汤;熟悉脾胃学说历史沿革,临证经验与用药特色;了解生平,代表著作与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8.朱震亨
朱震亨学宗刘完素,兼采李杲与张从正之说,援引理学阐发医理,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阐发阴虚火旺病因病机,提出滋阴降火治疗大法,创制大补阴丸;总结痰病、郁证等杂病论治特点和经验,对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学习要求: 掌握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及论治火证、痰证和郁证经验;熟悉其学术渊源,痰病历史沿革;了解生平,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9.薛己
薛己幼承家学,博览群书,吸取诸家之长,善于总结临床经验,著书立说,精通各科。重视脾肾,提出胃气受伤,虚证蜂起之说;临证擅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补益脾胃,温补肾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学习要求:
掌握薛己人以胃气为本理论,温补脾肾治疗方法;熟悉临证用药方法与特色,应用补中益气汤经验;了解生平,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10.万 全
万全阐发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三因致病说,重视优生优育;提出“脾胃虚弱,百病蜂起”之说,临证注重调理脾胃,善用丸散膏丹。还详细论述了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养生方法及与方药。
学习要求:
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三因致病说、养生四要;熟悉优生优育观,临证用药特色;了解生平,代表著作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1.龚廷贤
龚廷贤阐发脾胃理论,擅长辨治泄泻、呕吐等杂病;总结老年养生方法,创制八仙长寿丸、阳春白雪糕、延寿丹等防治老年病良方,为后世老年养生提供了很多借鉴。
学习要求: 掌握脾胃理论,辨治泄泻、呕吐经验;熟悉老年养生方法与方药;了解生平,代表著作及其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12.杨继洲
杨继洲溯源穷流,集针灸诸家之大成,师古而不泥;重视经络理论, 提出“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总结和创新针刺手法,建立了比较规范和实用的针刺手法体系;倡导针灸药物并重,为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习要求:
掌握杨继洲总结和创新的针刺手法,针灸药物并重思想;熟悉经络理论对针灸的重要指导价值;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13.缪希雍
缪希雍阐发外感病病因病机,提出邪从口鼻而入,应用自制羌活汤,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外感热病;倡导“内虚暗风”说。临证重视调理脾胃,总结行血、补肝和降气治疗阴虚火旺吐血三要法;其学说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学习要求:
掌握辨治伤寒病经验,调理脾胃特色,治疗吐血三要法;熟悉“内虚暗风”说;了解生平,代表著作与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14.陈实功
陈实功深入研究疮疡病因病机,详辨阴证与阳证,采用内外结合疗法,以消托补内治为主,兼用针刀与外敷药物,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外科正宗派的代表人物。
学习要求:
掌握疮疡三因说,消托补三法的应用;熟悉外治方法,辨治乳痈经验;了解生平,著作,疮痈预后及注意事项。
15.张介宾
张介宾深入研究《易经》《内经》及诸家之论,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探讨,结合临床实践,溯本求原,创立新说,提出阴阳同源一体观,阐发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力倡治形,于精气阴阳虚损之治尤有心得,创制左归丸(饮)、右归丸(饮)等名方,成为明清时期中医学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学习要求:
掌握张介宾的阴阳同源一体观、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熟悉二纲六变辨证纲领,治疗精气阴阳虚损的特色;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16.吴有性
吴有性深入研究温疫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创立温疫学说;发明达原饮疏利募原,用白虎汤辛凉发散,承气汤攻里通下,对温病学派产生了重大影响。
学习要求:
掌握温疫病因,侵入途径,邪伏部位,治疗特色;熟悉温疫表里分传规律,与伤寒的鉴别要点;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17.李中梓
李中梓博采众家,学而不偏,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临证强调“补气在补血之先”,“养阳在滋阴之上”,喜用膏方。其治疗癃闭等杂病经验值得后世借鉴。学习要求:
掌握先天后天根本论,治疗癃闭经验;熟悉气血阴阳论;了解生平、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18.绮石
绮石详细论述了虚劳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防护措施,尤其是提出三本二统理论以及清肺保金、补脾益气治疗大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学习要求:
掌握虚劳病因、三本二统,清肺保金与补脾益气治疗大法;熟悉用药特点与注意事项,虚劳防护措施;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19.喻昌
喻昌辨正《内经》“秋伤于湿”为“秋伤于燥”之误,阐发燥邪致病机理,创制清燥救肺汤。总结治疗臌胀三法,用人参败毒散“逆流挽舟”治疗痢疾为后世所效法。
学习要求:
掌握秋燥理论及治疗秋燥、臌胀的特色;熟悉“逆流挽舟”治痢方法;了解生平,代表著作及其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20.傅山
傅山重视气血,深入探讨带下病与产后病的病因病机,善治带下及产后病,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辨治不孕症、血崩症亦有丰富经验,给后世以很大启示。
学习要求:
掌握傅氏重视气血的理论,治疗带下病、产后病的经验,应用生化汤的特色;熟悉治疗不孕症、血崩症的方法;了解生平,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21.张璐
张璐阐发血证病因病机,总结了血证治疗经验;其对腹胀及产后急症的处理亦有丰富经验,对后世影响较大。
学习要求:
掌握张璐论治血证、腹胀的特色;熟悉治疗产后急症方法;了解生平,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22.叶桂
叶桂博览群书,虚心求教,汲取诸家之长,融会古今,重视临床实践,勇于创新,创立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为温病学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提出肝风内动、久病入络说,总结治疗胃阴不足及虚损症经验。
学习要求:
掌握治疗肝风内动、胃阴不足及虚损病经验;熟悉卫气营血辨证纲领,久病入络说,创新精神与创新思想;了解生平,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23.徐大椿
徐大椿尊经崇古,博学多才,重视中医理论研究,阐发元气学说,悉心研究中药药性,强调用药如用兵;善于审证求因,辨病论治,喜用古方,提倡主方主药,轻药愈病,用药勿拘泥于归经。
学习要求:
掌握元气学说;熟悉辨病论治及用药特色;了解生平,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24.王清任
王清任重视脏腑,注重解剖,勇创新说,阐发瘀血理论,提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观点,详论气虚中风病机与治疗,创制许多活血化瘀方剂,其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学习要求:
掌握王清任瘀血理论、气虚中风论治特色;熟悉脑髓说的学术价值;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25.王泰林
王泰林精通内外科,深入探讨肝病的病因病机,以肝气、肝风、肝火为纲辨治肝病,总结治疗肝病大法三十种。其治疗心腹疼痛,以九痛为提纲,涉及寒、热、虚、实、气、血,对后世颇有启发。
学习要求:
掌握肝气、肝风、肝火的辨证与用药;熟悉心腹九痛的辨证与治疗;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26.吴师机
吴师机阐发内病外治理论,系统总结外治经验与用药方法,倡导“三焦分治法”;详述膏药含义、膏方来源、膏药功效、组方与配伍规律、制膏方法与注意事项、贴敷部位,应用三焦通治膏与专主膏的要点。学习要求:
掌握吴师机内病外治的理论依据、应用膏药的特色;熟悉吴师机治分三焦的理论、外治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27.王士雄
王士雄纵论温病,集温病学之大成。其阐发暑性、暑病临床特征,创制新的清暑益气汤,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善于从痰论治,注重甘寒养阴,重视食疗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要求:
掌握暑邪性质、暑病临床特征以及暑病治疗方法;熟悉伏气温病和从痰论治特色,饮食疗法;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28.唐宗海
唐宗海深入阐发水火气血的关系,辨析血证病因病机,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统治血证四法。倡导中西医汇通,成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
学习要求:
掌握血证病因病机和统治血证的四法;熟悉气血水火相互关系,临证治疗特色和血证治疗注意事项;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29.张锡纯
张锡纯主张沟通中西,取长补短,勇于创新,阐发大气理论与中风病因病机,深入研究中药功效,创制镇肝熄风汤、升陷汤、活络效灵丹、寿胎丸等许多新方,临证擅用小方,喜用生药,中西药并用。
学习要求:
掌握大气理论、治疗中风经验和临证用药特色;熟悉镇肝熄风汤配伍特色,治疗大气下陷经验;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30.施今墨
施今墨倡导中西医学融会贯通,提出十纲辨证理论;临证处方注重配伍,善用药对。其治疗脾胃病、痹证等经验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习要求:
掌握十纲辨证,善用药对经验;熟悉其治脾胃十法和治痹八类;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