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江西小三线厂《我们人民厂》有感

时间:2019-05-12 00:5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江西小三线厂《我们人民厂》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江西小三线厂《我们人民厂》有感》。

第一篇:读江西小三线厂《我们人民厂》有感

读江西小三线厂《我们人民厂》有感

《梦回关山》

--读江西小三线厂《我们人民厂》有感

张长明

《一》

岁月流淌,流淌出历史,时代久远了,便成历史长河,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巳有五千年。疆土辽阔,人口众多,又历经几十次改朝换代,朝朝野野、天南地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战乱灾祸、太平盛世、人物传奇、奇闻怪事…历史内容的库藏是如此丰厚,泱泱大观。但真正能进入史册的,毕竞巳是片鳞只爪。我读过吕思勉的《中国通史》,也读过>范文澜的《中国通史》,一个朝代,也就三五十页带过了。即便是较细的史卷,也难免有掛一漏万,以偏概全的通病。因为实在是史料太浩繁太浩繁了。

所以,历史上的许多事件,会被史册疏漏,会被后人遗忘,也会被人重塑,以讹传讹,谬种误传。

因此,搜集,整理,汇编出较完备的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是有一定意义的。至少他可以映照出当时国际国內的政治形势,体现了当时的毛泽东思想的国际观和战争观。另外,三线都是军工厂,于是也提供了我们国家的一部分军工史,兵器史…

治史的学者总会扫描历史,上海大学的徐有威教授选择了小三线这个课题,而且锲而不舍。二年多前我曾被邀作过次访谈,谈了二个多小时。说实话,我当时的态度一是支持,二是有点疑虑,疑虑的是小三线谢幕已三十多年,组织没有了,人员四散了,要整理出较完整、较翔实的史料,谈何容易。

《二》

今年九月上日,华东航校举办了五十周年校庆,重逢了阔别数十年的老同学孙中逵,昔日青春少年,而今都垂垂老矣。感慨了一番江湖秋水,星汉遥隔,几十年颠簸之后,说起他原先所在的江西小三线厂,编了一本回忆录,以记念小三线,过二天托快递赠我一阅,激起了我的兴趣。但我初先以为大概是小册子,想不到几天后收到的是厚厚上下册二本。按我阅读长篇的经验,约有七八十万字,先给了我一份惊讶。再稍稍端详了纸质、封面、扉页、衬页、目录等等,精美,优质,缜密。还没有看文和图,就立时起了敬意,了不得!我有过业余编刊的经历,深知出书难。近几年也见到过不少缺页少字、烂污汕兮的所谓新书,而这套《我们人民厂》,至少从出书这个角度讲,是很上得了台面的。

编委中的赵仁才,孙中逵都是很哥们的校友,我熟知他们的办事能力比我强,但谁知强大得多。这过程需要耐心,细緻,毅力。我对此书的所有编委致敬了,並感到,这些老兄,应该都经过一番'三线建设锤打磨炼',然后才有的这份能耐。

接下来我就读文章。

先读老同学们的,赵仁才、孙中逵、石鸿鸣、谈恒棋等的文章,再经人介绍,读潘修范、方忠贤、毛小兵等人的文章。这些文章,视野和角度各各不同,笔力深浅也有不同,但说的都是三线建设的人和事,文字平实朴素,很符合回忆录的原生态要求。选取的材料和述说的经遇,生动活泼,富含生活气息。反映的时代是那个时代,像一张张因岁月悠远而有点发黄的照片…

《三》

大约读了三十来篇,都很亲切。像老友阔别,生死未知,而突然相逄的杯酒言往事。亲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也是'小三线人'.我当初分在安徽,属上海小三线。而我不少航校同学,分在江西小三线。在那个时代,命运如砂,隨风吹去,天涯海角有你一个生命点就是了。

本来巳往事尘封了,如今又因此书而打开。

我是七○年秋到安徽小三线,八六年秋隨安徽小三线大撤退而回上海,正好历时十七年。而这十七年,是生命中一个重要截段,是青春岁月。

最初是分在九三八三厂,位于高山之上,海拔千米。后来又转辗数处,最后落根在红旗厂。但有一点是核心,即始终是反坦克武器-四○弹制造链中的一个企业的员工。所以,《我们人民厂》中反映的三线生活,諸如建厂苦战、物质的精神的生活断篇、时代的烙印。豪情滿怀或青春苦闷,山沟生活的田园情趣和寂寞枯燥。常常被政治号召所激动,被信仰所惶恐,競競业业,一天又一天,却又常常生起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流离伤别之情…所有这些往事感受,都可以在《我们人民厂》一书找到共呜。

所以,此书是小三线建设者当年生活的雪泥鸿爪。

我们安徽小三线和江西小三线的重要区别,前者是行政上还属于上海管辖,物质供应有保障。且地处皖南一带,山青水秀,没江西瑞昌艰苦。

但殊途同归,一旦以经济效益来考核企业了,三线厂也必然崩盘了。三线厂供应线过长,成本高,社会性附设太多,军工生产的不计成本等等矛盾日益凸现,最后只能是解体。八五年的初夏,我参加了皖南三线的一个笔会,伴同《文汇月刊》的周嘉俊老师,据他说,拍这个大撤退之板的最高决策人,是赵紫阳。我想,按赵紫阳一贯的务实思想,是很有可能的。作为史料,这应是重要一笔。

上海的小三线在撤回中,有条不紊,有很周密的安置计划,包括单位和单位的接口,双方都专设安置办。工作内容包括员工中干部的相应对等安排,包括工人的工种对口安排,甚至是子女入托入学的安排。而最最关键的是住房的安排,大约临时过渡了二三年,就统统搬进了新房安了家。

有了新单位,有了新房子,重新有了上海户口,又和父母兄妹常相聚,而子女就在膝下慢慢长起,入幼上学。尽管当时还穷,囊中羞涩,但总祘安居乐业了。而往事,渐行渐远,仿佛已成昨夜梦境。

而江西的小三线同学们,却沒那么幸运,他们是脱离了上海这个母胎,他们在三线面临崩盘之际,如失去阵形的雁群,于是各自东西,四处寻路,含辛受屈,经几年奔波,大部分也回了上海,但已遍体鳞伤。像赵忠祥主持过的《动物世界》里的图景,一群牛或羊的长途艰辛迁徙。

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同是三线建设者,同是服膺伟大领袖的最高指示,经历的困苦不一样。作为友军,作为上海小三线的成员,我要向江西小三线的战友们,庄重地敬个礼的。

于是我又想,皖南的小三线有六七万员工,几十个单位,还有后方基地这个最高指挥机关,但至今没有出一本书来记述这段历史;而江西的人民厂,仅二三千人,却捧出厚厚的二本书,供三线人共享,供历史存档。什么道理呢?

杜甫有句诗:'文章憎命达'.古人一直认为,命途多舛,文事却会精彩。我深以为然。

《四》

皖南的徽州,如今巳是举世瞩目的旅游胜地。它得天独厚的山水灵秀之气,丰富厚实的人文历史,一遇天时相合,就脱颖而出,大放异彩。许多原三线厂原址,也被笼进了它的光圈。像我原先安家的红旗厂,除了还保存着一个家属宿舍小院,生产区巳成花木葱笼的别墅度假村。

六年前我第一次重游徽卅,已有恍如隔世的沧桑之感。恰巧我原先成家的住房(联体的二层楼房)还在,我想寻访,门口一个很奶气的女孩把二臂一横,问,老伯伯,你找谁。顿使我眼眶湿了,想起了唐诗中贺知章的那二句:'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那次一同前往的还有一位特别的客人,是我在上海供职的合资公司的总经理山蒙。他是位很有趣味很浪漫的英国人,特意陪我们十来位三线职工重访家园。那天是仲春雨后的上午,我陪他在桃红柳绿,花团锦簇的别墅区走了个场,同时向他言说当年,何处是办公楼,何处是金属切削,何处是电镀间,何处是靶场,何处是弹药库。何处是篮球场和单人宿舍。临到将出小区门,山蒙用他学了二年的中文和我对话。

'张,你们当初想干什么?'

'准备打仗,抵抗侵略。'

'和谁打仗?'

'美国,可能也有你们英国。'

'張,你们,有点怪了,神经过敏。'

我激动起来,大声说:'不,你可能不知道发生过鸦片战争,不知道八国联军烧毁了我们的圆明园。'

山蒙友好地笑了,他说:'我坚定地反对战争。但真的有战争,这种设施也不会有用。'

我就此沉默。我知道历史必不可免会有它的局限,至少在当时,中国还没进入网络时代。而我们的领袖和将帅们,是依凭小米扛步枪打下江山的。

然而,谁能抹杀第一代开国元勳们的保家卫国之忠志?

谁能抹杀数以百万计的三线建设者的励精图治?

历史,留片刻沉吟给后人吧。

《五》

我不知道江西瑞昌幕启山下的人民厂,现在是何模样。如果得便,倒不妨去看看。

我並不指望它像如今的徽州,美得令人陶醉。但残垣颓壁,几处干打垒,老树枯藤,沙河干涸,也是一种美,是荒寂之美。从美学的意义上讲,后者的美感,比前者更有力度。就像西北荒原楼兰遗址,令人遥想古时的金戈铁马,边关峰火。

更何况有那么多同学少年,在那里生活过。

我的>读后感似乎应到此收笔了。这些零乱的感思,是因为航校五十年庆引起,而引发到小三线建设。如果我没记错,航校有二位同学是牺牲在这'备战'的战场上,一位大约是协同厂的打靶手,亡于四○弹后膛爆炸。另一位大约是联后厂,殒于压火药车间起火。

我不知他们姓名,谨在此时致哀告慰。

往事如烟。我摘领袖毛泽东的诗词《菩萨蛮·大柏地》作此文的结尾: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寒江雪于2015年10月13日草草

第二篇:人民绢纺厂诗歌欣赏

阿婶从镇上赶了集回来,

担里挑着面粉和猪肉,肉上盖了件衣服,新的。

阿婶笑着看着我换上衣服,新的,棉袄。

阿婶看着自豪起来,“国家办的厂子。”

我也自豪起来,就像把国家穿在了身上。

阿婶是厂里的工人,这棉袄是阿婶赶集时买的,给我过年穿的,是她在厂里织的,厂的名叫 人民绢纺厂,今年是一九二一年。

明年是一九二二年。

一九二二年又是一个春天,阿婶从没有听说过“股份”,也不知道有“公司”二字。

她只是知道,隔壁的那个滑滑的女人开了个私人的厂子,做衣服的。

她只是知道,前街的那个总用公家纸写私家信的王秘书当了个私人的老板,做衣服的。

她还知道,绢纺厂不叫了,改了名,叫什么的有限公司。牌子要换,要拆。

拆牌子时阿婶去了,回来后变的痴痴傻傻的,有人说,那是因为,阿婶看见,拆下的牌子要劈了做柴。

那斧子砍下去,把人民和绢纺厂分开。

第三篇:沙石厂社区党支部读《梁家河》有感

读《梁家河》有感

2018年6月12日,我认真研读了《梁家河》一书,此书开篇以总书记的寄语引入(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全书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以《树对高千尺忘不了根》为题,讲述了总书记2015年2月13日回梁家河看望当地乡亲时所见、所感、所想;第二章以《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为题,讲述了总书记1969年至1975年在梁家插队时的成长经历;第三章以《一声声喊我小名》为题,讲述了习近平年总书记插队时说的话对石春阳、武晖、刘永耀、王宪平后来工作生活所带来影响(随娃:村干部要”一碗水端平”、铁锁:要做行动上的巨人、能人: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黑子: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第四章以《我们走在阳光路上》为题介绍了梁家河当前的重大变化和所取得的成果。

读完全书,梁家河三字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子里,在我看来梁家河不仅是一个地名,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包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是每个怀揣梦想,甘于奉献青年人的向往之地,是无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商地。

书中习总书记说道“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知识是最好的营养,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抓手,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及时的补充营养,不断的加强自身本领的学习,服务好人民。我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干部,在为居民服务的过程中,我要通过学习各种先进理论知识,扩展自己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来提升为民服务的本事,摘好社区的各项服务工作。

书中还提到了团结观,要做讲团结和善团结的人。告戒我们在做每件事时不要只考虑自己愿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不愿意,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主是不行的。我们无伦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讲团结,并是要善于团结,团给就是力量,只有团结才能形成战斗力,作为人民的公仆,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同事,还要善于团结群众,融入到群众中去,才能知道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精准施策的服务群众,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

树高千尺不忘根,俯身一心为人民,梁家河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什么环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身上要有泥土味,要到乡村中去,走到群众心坎里,珍惜当下,在梦想的田野上尽情挥洒青春,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沙石厂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夏玉全

2018.6.13

第四篇:读江西有感

读《魅力江西》有感

今天,我怀着不一样的心情阅读了学校下发的《魅力江西》知识读本,那字里行间充盈着对我们江西的赞美。孩提时候,我的老师就开始教我们唱《江西是个好地方》,那时,我为自己美丽富饶的家乡感到无比自豪,现如今又重拾书本,重新在一行行文字中感受我们江西的魅力,心中那真是像汹涌的潮水,让我始终都无法平静。

江西是个好地方,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章节义之邦,白鹤玉米之国”之美誉。历史和自然的丰厚馈赠,造就了她的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历史悠久、璀璨夺目的赣文化,更是闪耀着史诗般的灿烂光芒,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光添彩。

江西是个聚宝盆,它能为国家,能为千家万户带来无穷的财富。江西地势平坦,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光热条件好,自古以来就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在这里里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

江西更是块英雄的红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八一起义在南昌,革命摇篮是井冈。”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指引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这块红色的土地也因此以“红色摇篮”永载史册,闻名中外。

江西的省会城市是南昌,南昌城因为发生过八一起义而闻名遐迩。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又让人遐思南昌古代曾有的辉煌。至今发表过的毛泽东诗词中,以省会城市名称为题目的,除了《沁园春·长沙》,就只有《七律·洪都》,洪都乃南昌古称。毛主席在这首诗里赞美南昌“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着意于南昌的滔滔江水。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古代,正因为是江西的好山好水,养育出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如王安石、汤显祖、虞集等,他们活跃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领域,为当时的社会贡献自己了的聪明才智,抒写了自己灿烂的篇章,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一幅怎样美妙的景象,从诗中我们不难体会。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许是个幻境,但他写的那篇《桃花源记》却是一篇不朽的佳作,他在当中描写一个理想社会的同时,也写了当时这个村子的美丽景色,那种置身其中的意境现代人是无法体会到的。而据有关学者考证,陶渊明笔下的村庄就在现在的庐山汉阳峰下。当我们在赞美古人独到的想象之外,是不是也感觉到了当时的江西那优美的风光呢?是不是也感受到了江西的山水之美呢?

国家要富强,经济要腾飞,离不开搞经济建设,江西在历史的发展大潮中腾飞。江西的“瓷文化”,景德镇是以盛产瓷器而闻名于世的,有着瓷都的美誉,“MADE IN CHINA”也正是从这里出现。而今,瓷器已成为江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识别性的风物之一,千年以来形成的瓷文化更可谓是江西文化里精致华美的一章。像这般江西代表企业,许多厂矿、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矗立。然而,它们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了财富,但负面效应是环境污染问题。污气、污水乱排放,大气层被破坏,气候变得异常,江河湖泊水色发黑、发臭,大量的死鱼、死虾浮于水面。看到这些景象,我们还能高兴起来吗?我们在提高经济的同时,也付出了可能连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沉重的代价。

赣文化,它是我们不可忽略的文化财富,是推动我们向高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进军的思想动力。赣文化的核心,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与革命文化的组合。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江西将会重现旧日的风貌,让我们为江西的崛起添砖加瓦,使江西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第五篇:××厂安全员先进事迹[小编推荐]

××厂安全员先进事迹

在邵东焦化厂生产区内,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位头戴一顶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人。那红色的安全帽,像黑夜里一盏游动的灯。时儿在东边亮一下,时儿在西边亮一下,时儿划过塔顶,时儿游落在设备前。他就是邵东焦化厂的专职安全员谭学成,也是职工们在安全生产中的守护神,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之为安全岗位上的“管家婆”。

今年50多岁的谭学成是个老安全员。在安全监督和管理措施上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他既懂安全,又会管安全,最主要的是他对安全工作的专注和强烈的责任心。之所以叫他“管家婆”是因为他管得太多、太宽、太细、太严,从大到高危区的安全预演;小到设备上的每一个螺丝,凡是和安全有关的事,他都要插手管一管,动嘴说一说。

(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粗苯、煤气做为高危物品,时刻存在不安全的隐患,而事故是不长眼睛的,任何麻痹和疏忽,都可能遭遇它的猛然“撞击”。然而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作为安全生产专责员的“管家婆”谭学成,就象“督察”和“巡警”一样监管着违章违纪行为,在焦化厂发挥他特殊的作用。

管安全,老谭靠的是“两个字”――细和严。早晨上班后是老谭最忙的时候,一是有目标性地巡察厂区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的地方,然后及时纠正或当场提出整改要求。二是到每一个生产岗位走走看看,提醒职工注意生产安全,向职工讲解安全知识。第一个岗位,每一台设备,统统都在这位“管家婆”式的安全员谭学成的心里装着,眼里盯着,嘴上挂着,腿上跟着。

抓安全工作是一项得罪人的差事。可“管家婆”老谭不怕,因为他懂得严和安全相得益彰的道理。抓得准确,管得在行,罚得在理。遇到矛盾冲突时,他总会深入浅出地向对方阐述违章行为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让人听了心服口服。每次的安全检查,他都会指出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严格按照安全制度进行处罚。

2003年-2005年,连续被评为厂级劳模和优秀党员,2004年获市安全先进个人称号,邵东焦化厂也荣获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和邵阳市安全先进单位称号,每一项桂冠都是荣誉的象征,也是辛勤汗水的结晶,老谭靠细和严赢得了它,也赢得了邵焦这片安全的天空。

下载读江西小三线厂《我们人民厂》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江西小三线厂《我们人民厂》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厂小车班司机先进事迹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厂小车班司机先进事迹 公文 五星之一]文明树形象 敬业保安全—记服务明星王敏 2003年小车班网页从无到有,是谁让班组建设迈上一个台阶?是谁始终坚......

    读《江西教育》有感

    读《江西教育》有感 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有诗为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无不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阅......

    参观厂窖惨案纪念馆有感

    参观厂窖惨案纪念馆有感 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1943年,日军为了打通宜昌至武汉的长江航线,夺取中国的粮仓,迫使中国政府投降,于5月5日至6月10日发起“江南歼灭战”。日军......

    记参观上海大众三厂有感

    参观上海大众三厂有感1月14日上午,我们赶往今天第一个参观的目的地--嘉定安亭的上海大众一厂。 刚一下车,整齐的厂房和漂亮的绿化便是三厂给我的第一印象。我们先到大厅,听着讲......

    记参观上海大众三厂有感

    记参观上海大众三厂有感3月21日下午,我们便赶往今天下午参观的目的地--嘉定安亭的上海大众三厂。 刚一下车,整齐的厂房和漂亮的绿化便是三厂给我的第一印象。跟随公关接待人员......

    读《人民教育》后有感

    题目:读《人民教育》后有感 作者:谢仲华 任教科目:六年级语文 单位:新塘镇新墩小学 读《人民教育》后有感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得一本好书,如同结交一位......

    读人民教育有感

    读《教育期待深度变革——对模式、有效教学和童年价值的思考》有感 长春市第159中学尹文慧 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本月我认真阅读了《人民教育》这一刊物,刊物中内容真实,材料实......

    读《人民之战》有感

    读《人民之战》有感区党代表李明哲《人民之战》不同于一般抗战书籍,它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汇编成的《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丛书之一,其内容全部来自抗战时期外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