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候选材料(5篇)

时间:2019-05-12 00:2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候选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候选材料》。

第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候选材料

政治教研室申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近几年来,政治教研室在学院党委和学院教学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加强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了学院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

一、高度重视理论学习,提高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素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

1、认真组织教研室老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学习方式多样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常化,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发挥带头作用的本领。

2、积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交流,撰写理论文章。积极参加2010年的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有针对性的撰写高质量论文两篇。据统计,近一年来,思想理论课教师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论文近六篇。

3、政治教研室教师向全院学生开展时事讲座:教师开设时事政策选修课,开展时事政治宣讲,充分显示了教师深厚的理论功力。

二、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最佳切入点就是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

1、积极为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克服学习障碍,增强学习兴趣。认真抓专业思想教育,解决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增强责任感、荣誉感。

2、努力解决学生精神和心理上的问题,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授课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心理健康问卷,使得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并讲授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关注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积极主动的通过个别谈话,进行心理疏导,让新生尽快的适应警院的生活。

3、积极解决学生择业上的思想问题。首先积极做好学生的就业观教育,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准备。

4、关爱学生,积极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对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帮助关心学生。

三、认真组织开展精品活动,在实践课教学中积极促人成长

1、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中,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创造“四个”结合的活动方法:一是结合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二是结合社会实践,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生自觉行动结合起来。三是结合校园环境建设,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四是结合师德建设,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与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全系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开展了“感受警院,放飞梦想”主题演讲活动,重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我院学生良好风貌,提供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

3、开展了模拟面试活动。此次活动主要在经管系和司法行政管理系学生中开展,本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切实了解更多面试知识,提高面试能力,树立正确的面试观,同时通过比赛总结优点及不足,为今后求职面试做好准备。

4、开展爱国诗篇诵读活动,用诗词的文化充实学生的头脑,树立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意识。

四、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1、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两课”教学改革中着眼于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实效性,要努力体现“三贴近”原则,使教学内容、方式、选材进一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具体科目的授课中保证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还有针对性的延伸课后内容,丰富教材的知识体系。将“两课”的基本理论内化为学生的行动指南,帮助学生进一步确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形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将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教习法、启发式教学、情景人本式教学灵活的组合起来,以最佳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整体的教学服务,培养合格的学生。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把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等等在教学中刻意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的能力都能有较大的提高。

3、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需要出发,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在观念上要进一步体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对不同学习要求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采用了学生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教育思想大讨论等形式转变现有的教学观念,对新的教学理念要深入学习和领会。

4、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对待个别学科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良好学风。对于那些逻辑性很强、前后知识关联性很大的课程,则采取系统讲授的方式。在课堂中努力实现互动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启发性、引导性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既可以随时进行。同时,进一步探索使用发现性教学、问题教学、研讨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学习方法。教师下大力气组织讨论课,讨论题可由师生共同确定,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针对“如何摆正友谊和爱情的关系”这一讨论问题,对学生具有现实深远的意义,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发言提纲,为学生的讨论营 造一个宽松、活跃的氛围,加强了对讨论的引导,实际效果很好。

政治教研室近年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踏实稳健,积极有效的开展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深知距离领导的期望仍有许多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大成绩!

第二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学院是*******学院一个比较年轻的分学院,自建院以来我们分院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加大感恩教育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学院感恩教育实施方案。同时我们分院各级领导和老师还十分注重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不断开创思路,做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组织学生开展好各项日常工作,如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学生综合素质拓练活动、学生日常课堂自习出勤、学生各项课外活动、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等,努力把“环境育人”的工作理念贯穿于每一项工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为学院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宽松、愉悦的成长氛围,使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成才。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很快,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学们上下届之间、差别也非常大,尤其当前大学生大都是90年代的学生,他们生长在相对较为复杂、多样化的环境中,思想开放,思维活跃,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面对当今社会激烈残酷的竞争,他们困惑很多,困难也很大,思想上增添了许多动荡因素,加之当代大学生上大学之前多数都被呵护在父母的身边,一切事情都由父母一手操办,自立能力较差,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而大学阶段远离父母,思想还不是很成熟,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因此,面对90年代新时期的大学生,如何做好他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育目的就是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多的体现学生个体的地位和价值,使学生得到尊重和重视。在平日的辅导员培训中,我们也着重强调了这一点,为了使这项工作更好的落到实处,我们非常重视及时与学生们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兴趣爱好,本着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通过召开班会,走访宿舍,找学生谈心以及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这些工作不但消除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而且使我们及时的了解了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部分思想上比较松懈,有问题的学生,我先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其兴趣爱好,想其所想,帮其所需,然后给予一定的引导,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学生已经端正了思想。同时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因受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而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我们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由点到面,力争为每一位同学创造一种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向。

重视“环境育人”,重视学生的学风、班风、舍风建设。企业讲究的是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而作为学校,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人才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而优良的学风、班风、舍风正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无形的重要因素。一个优良学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通过长期的培养慢慢形成。每次辅导员会议上,学风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必讲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这一重要思想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之中。上学期还明确规范了考勤制度,每堂课学习委员点名后必须由任课老师核实签名,这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力度,对个别不听话的学生,采取“说服教育与严惩不贷”相结合的方法,使他们重新回到教室。通过全体辅导员老师的努力,我院的正课出勤率在全院的排名中始终保持在全院第一名。此外我们还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凝聚学生的向心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班级是我家,宿舍是我家”的集体意识,都有与集体共荣辱的观念,学生的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立足现状,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90年代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只有最大程度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宗旨,才能赢得广大师生的认可,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可行。我们在工作中主要抓住了以下几点:

一、尽力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首先,尽可能地通过助学贷款和国家奖助学金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其次是将对大学生的经济助困与精神助困相结合,我们每年的贫困学生仅仅靠国家和学校的财力来解决他们上大学的费用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通过创立多种载体来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立志教育,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激励贫困大学生坦然面对困难、努力克服困难、在困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树立在逆境中成才的奋斗目标,努力使经济助困和精神助困同时取得良好的效应。

二、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中的迷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引导大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锻炼自己,建设国家;通过校园专场招聘会及校园就业网,将最新就业信息提供给广大毕业生;建立毕业生回访制度,通过定期回访,对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和调查,同时可以借助往届校友的创业经历来激励即将走上社会的毕业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互促互动关系;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时,推动大学生就业关口前移,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就业之前,在学校期间就进行就业实习,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指导。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各种压力下,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很大偏差,因此解决心理问题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存在心理危机倾向和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高危个体进行跟踪关注,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广泛地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人际交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全院师生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我分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09年全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排名中,我院名列第一。在2009年10月举行的“****学院学生大合唱比赛”中,我院获得第一名;同年11月份,我院的杨雪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12名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09年12月份举行的“校园文化活动月”,我院被评为“学生宿舍文化文明单位”;2010年3月,我院获得“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2010年 5月,我院08级旅游管理一班与08级酒店管理一班均获得“青岛市优秀团支部”称号;2010年5月,我院的魏菲、赵卫新、徐英杰同学获得“青岛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10年9月,新生军训期间我院获得“作风纪律优胜单位”和“内务卫生优胜单位”两个奖项;2010年10月,全院组织的 “****学院金秋合唱节”中,我院获得学生组冠军。

新时期,新特点,新形势,新发展,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会不断地探索,开辟新的工作途径,开设新的工作思路,开创新的工作方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努力为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附件: 大连高校2008-2009学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一、大连市大学生标兵(10人)

帅 于人卓 白

璐 姜

浩 石莎莎 邵烨鑫 房

干 任冠宇 孙

颖 张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民族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

二、大连市自励自强标兵(11人)

红 赖毅翔 宋冰霜 冯雅静 尚永艳 艾青南 许经可 于丙宝

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民族学院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

付延庆 大连大学 赵金严 大连工业大学 宋晓霞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三、大连市优秀辅导员(11人)

涛 大连海事大学 罗

莹 大连医科大学 曲建辉 辽宁师范大学 王喜春 大连民族学院 袁晓东 大连理工大学 纪庆晓 大连水产学院 修新路 东北财经大学 张

丹 大连工业大学 葛少鹏 大连交通大学 王兆东 大连大学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四、大连市三好学生(732人)

大连理工大学(89人)

张引璐 王云龙 石

杨 张博雅 崔晓晰李轩衡 曾利凯 曲殿阁 李泳江 夏博飞冉媛媛 弥斌斌 赖林海 任莹莹 王

珏李衍博 陆玉前 刘健松 赵兴乾 钱

程王

君 常

婷 朱雯瑞 张

晨 刘

超周北辰 郑鸿飞 翟晓鹏 刘

莹 黄宏韬朱雅楠 杨

雪 张

倩 江国龙 陈

骐 2

林海卓孙文章陈

卓王承帅于筱文彭厚文申

珅肖子扬杨跃彬牛丽丽李洲龙李雪娜金

程王子文

淼 马竞梅 李东琦 刘

欣 方园园 杨中卿 朴海音 王雪飞 曹志诚 董芳姝 陈志俊 杜立广 李

波 邢

勤 任小涛 张选龙 徐

哲 庄

欣 詹

骁 林

丹 韩

博 姚

爽 王

斌 罗

宁 大连海事大学(54人)

喜 董为之 单雄飞 高

峰 白

军 邱力强 温小春 阎晓如 崔

磊 陈张建 刘绪儒 王小龙 杨晓光 徐鸿儒 罗

松 张萌娇 晁

晨 邢志鹏 张

湛 管清云 屈莉莉 侯丽晓 王

光 郝章涛 单伊娜 马

骁 单德赛 刘

扬 庄文婷 樊

夫 赵

珺 张国柱 大连民族学院(35人)

杨秀萍 胡

婧 霍雨娇 王

涛 金彦超 刘

苑 李忠楠 曲晓敏 尚业华 孙利发 郑惠荞 张

灿 王晓婉 马健一 曹红光 张

巍 黄施泽 李

玲 曾

洁 范景爽 东北财经大学(48人)

李迎莹 李金泽 黄

岩 梁小龙 马忠明 杨

冬 张

莹 周子涵 3

飞 王晓东 李翠娜 丁文涛 刘

爽 雷

晁永恒 王卿权 林珊珊 熊

伟 朱雪媛 袁

跃 王彦斌 于清旋

跃 张丽丽 李妍琳 王丹丹 付

宇 王

志 刘

烨 杜雯菁 王法辉 司云飞 李晓燕 王海梁

黄占华 刘若阳 李金龙 王新影 宋旭晨 郝燕妮 刘

王鹏昊 张文荟 刘

赫 周济民 陈喜雷 杨

真 张彩霞 刘

健 方

艳 迟丽娜 王

滨 孔

龙 王宣辉 王洪微 海

燕 陈鉴钊 周正熙 张沙沙

杨德铭 高

欣 闫斯其 于

意 郭

晗 王慧中

丛春萍 宋文婷 裴英男 王紫薇 冮

毅 袁明睿 李新宇 郭晓旭 梁婷婷 于

野 孙少博 谢明彧 许

菲 王

晗 王永丰 门明旸 王

震 冷洪纬 金晓琳 候志德 辽宁师范大学(51人)

丛培鑫 毕九川 曲桂彬 陈

岑 梁汉光 唐志健 杨晓鑫 郝寅寅 王

一 郑

龙 尹颜丽 张凌俊 高晓静 孟宪萍 窦宏宇 徐一鑫 刘蘅瑶 李

林 辛

玲 耿艳玲 孙天娇 李明华 于跃跃 刘

艾 南

莹 赵曼彤 杨鹤群 董

婷 冯俊杰 姚苏静

大连医科大学(25人)

琳 裴作为 田云朋 孙海洋 程宝黎 荆伟龙 白

雪 吕正帅 赵苗苗 焦

悦 夏

楠 张婷婷 黄银鹤 田晓明 李歆羽 姜

大连交通大学(56人)

崔红红 蔡海珠 薛志远 吴波澜 杨传秀 赵茜博 李

薇 郝

薄 苏戎桂 张

皓 周晓松 姜妙雷 孙

铮 韩

胜 陈鸿涛 王鹏祥

赵紫龙 尚苗苗 陈荧荧 石娜娜 王

上 田

歌 赵

强 马野萍 刘

洋 吴

琼 徐羽杭 王恩辰

王可婧 望烨昕 张

徐佳星 张

磊 张樱子 李滨泉 郭

冰 宋昊泽 安祉璇 侯东强 边

刘皓楠 倪

铭 丁

玲 刘

兵 赵士龙 苗田田 王

谢雯丽 张立强 麦振鹏

高雪峰 崔丹丹 薛

鹏 闫俊材 王慧妍

宇 王博涵 胡铭珉

朱诗宇 宋

辰 刘丽亚 孙

雪 贾方圆 周瑞刚 刘

冯婷婷 孙忠伟 李

越 刘香楠 邓亚群 王何梅 刘赛月 孙

博 李晶晶 谭佳泉 李明高 马光远 栾莎莎 徐恩娜 王金亮 多婷瑶 金

路 张再晗 赵阳阳 庞

敏 张耀文 王辉辉 大连工业大学(48人)

婧 骆春媛 李万杰 张爽爽 娄秀平姚松坤 李冬娜 沈丽燕 韩成思 张毅博 张伊彤 刘艳琴 高文娟 于凯君 武雅雯 雷

宇 韩

冰 赵

娜 李心心 周文 郭

莹 王

欢 董思汎 孙

宏 郑继有 连

杰 李

蒙 王

东 大连外国语学院(41人)

璐 陈

硕 闫晓龙 李

娇 王

文 庞蔚琼 沈

彬 杨

瑶 张立军 李

楠 刘云龙 赵

健 张璇玑 马春生 张一茉 张金明 鞠家坤 杨最晨 葛文静 丁

杨 周歌 谭辰晨 贾璐维 王

淼 大连水产学院(35人)

杨丝雨 邱钰莹 曹

博 贺宝华 唐铭鸿 原慧智 孙保仓 华

彦 张

宝 夏亭亭 宁

宁 侯天乐 宋

雪 王圆圆 李

莹 王维韡 5

夏兴龙 江

川 陆小军 贺

强 姚丽娟 陆锦康 杨

娜 梁培培 宋

扬 庞国臣 刘文晶 邢

琳 孔

盈 李月容 王昱祺 蔡啸天 朱

李晓娜 贾岩峰 许芳涤 刘远平崔

伟 王

淼 陈

元 刘

雪 李云霞 王

楠 江

楠 刘凤丹 赵

宏 陈

昊 翟秋梅

于文婧 董文慧 王

毅 郭智媛 唐九如 才 元

梦 翟鹏淳 辛

星 荣

超 张

孟 闫昊鹏 李风明 王善帅

惠 孙红然 曹

灿 彭

月 杨抒澔 刘晓辉

瑞 薛

兵 贾

方 葛密斯 杜

李振宇 滕佩超 李

阳 孙景喆

战德发 韩家麟 杨

闯 徐福龙 张海礁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19人)

姚植严 黄奚珣 石冰玉 冯

雪 张玮玮 祝

祺 盛

硕 张明珠 安金姬 张

东 段娇娇 任讪司 金

秋 焦

姣 骆

大连大学(41人)

陈祖龙 韩永雷 王丽霞 邹新颖 尚方超 唐娟梅 周冰茹 李德望 朱春镇 南北彤 王金章 张明爽 曲洪宇 陈

宵 张

微 王文婷 孙纯玲 粟

雪 高红英 李

杰 金

丹 李

镜 李

霞 常彬彬 杨力拓 詹

飞 周和利 王

佩 吴晓庆 李

磊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30人)

凯 温浩铭 王启铎 张洪楠 吴黄天 李玉明 秦

霞 曹忠花 蒋加飞 王

娟 孟慧玲 车燕飞 凌

霜 韩伟伟 吴秋霞 李海阳 李

灿 彭洪媛 白

璐 李

新 林元章 金明兰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25人)

慧 赵

军 陈

龙 王嘉欣 龚宏亮 王迪爽 芮

璐 邵

琳 叶

静 周阳 聂

芸 李

倩 唐

雪 贾奇炜 吴

涛 陈小麟 曾

宇 冯晓然 杨娜娜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13人)

李欣泽 程

璐 周贺巍

嘉 汪新越 刘

莹 张海燕 魏秀参 胡

吴连第 唐晓艳 张

明 侯

蔡启煌 扈春莲 黄艳香

崔红英

卢奕彤 林晓宇

龚雪颖 衣正胤 戎卓娜 张加蕾 孔苗苗

孙宏斌 徐

嘉 朱晓宇 曹冠群

张南翔 刘美超 张鹤童

楠 刘宇倩 周超灵 刘 虓 魏欣桐 李君卿 金

玲 姚清泉 赵一诺 丁

上 吴

迪 崔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9人)

孙洁瑜 董婷婷 姜

龙 冯晓莹 关

晶 左

靓 陈秋时 宋采桥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11人)

杜文杰 李艳艳 李思瑶 王

妍 白

欣 田

淳 刁晓悦 吕

薇 陈蕾蕾 魏洪岩

大连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13人)

祎楠 冯思阳 李

喆 张立帅 田

婕 赵忠华 岳

彪 孙

荣 王

帅 丛爱迪 谭媛媛 郝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7人)

陈晓晨 辛梓铭 李婷婷 白

冰 李旭宸 张世丽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27人)

昕 赵

茜 王梦羽 高凡皓 吕诗俏 闫宁宁 吴汉文 何

君 吴溦薇 芦

硕 廖

锋 孙铭遥 孙

浩 鞠

晨 董洁昊 甘茂然 周忠海 王春妍 周亚东 宋郅鹏 南

磊 石

磊 唐莉雅 曹立俊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16人)

杨学森 于

洋 郭玥欣 梁

娇 张

欣 徐

欣 刘正浩 宋志微 刘迎鑫 白

瑶 张

驰 陈小娟 赵

迪 杨凯禄

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10人)

莉 朱亚丽 尹

锐 刘

冰 毕

磊 刘文卓 7

张婉婷

刘加红

孟玉静

岛 赵慧奇 侯

琳 马英奎

猛 王 李春霖 刘

佳 梁

大连商务职业学院(7人)

刘瑞鑫 梅麟平魏

蕊 韩

冰 杨云鹏 陈小磊 杜

大连艺术职业学院(6人)

王琳琳 王

俊 邸子冬 胡

刚 刘丽丽 徐

大连翻译职业学院(7人)

李朋跃 宋继龙 贾子龙 张

颖 丁

宁 肖

敏 张丽莉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8人)

娟 李

笛 梁

爽 刘

慧 马

驰 王程程 曾

娟 张

丽 徐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1人)

五、大连市先进班集体(248个)

大连理工大学(31个)机械工程学院硕0801班 数学科学学院硕0803班 化工学院硕0706班 管理学院07博士班 化工学院硕0711班 建设工程学部硕0803班 0707班

创新学院创电0801班 运载学部 0707班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硕0802班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硕0803班 软件学院08硕士班 建筑与艺术学院08硕士班 机械学院0713班 建艺学院建筑学0701班 班

化工学院化工与制药类0805班 环生学院生物技术0702班

材料学院金属材料(日语强化)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0702 8 管理学院信管0702班 经济系0701班 电气系0704班 数学科学学院 0605班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0705班 电信学院电子系0703班

大连海事大学(19个)

建设工程学部工程管理 0708班

能动学院0805班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 0729班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0602班 电信学院自动化0704班 人文学院公共事业管理0702班 软件工程(日语强化)0710班

航海学院航海技术专业08-3班 航海学院航海技术专业08-1

2班

轮机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学院轮机管理07-2班 07-1班

轮机工程学院轮机管理07-18轮机工程学院船机修造07-2班 班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信工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工程07-1班

07-2班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08-1中队交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测控技术与通运输(外运)1班

仪器07-2班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08-2中队工交通运输管理学院07-1中队航商管理1班

运管理6班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07-2中队财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土木工程 9 务管理1班 专业07-2班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科学法学院2007级海商法专业4班 专业06-1班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08-1班

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07-1班

人文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07-1班

大连民族学院(12个)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072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班

程专业071班 062班 063班

设计学院李尚婕工作2006级 文法学院法学专业061班

东北财经大学(17个)

财政税务学院税务专业0601班 法学院法学专业0701班 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0602班

贸易专业0604班 专业081班 程专业081班 071班 程专业074班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06级1班

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072班 机电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机电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生命科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英语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 10 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0701班 实验班

系统专业0701班 用数学专业0601班

新闻传播学院2007级文秘班 研究生院2008级16班

辽宁师范大学(17个)教育学院2007级2班 外国语学院2006级俄贸班

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0601班 专业0701班

2006级行为金融学实验班 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07级教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数学与应统计学院统计学专业0701班

研究生院2008级3班 研究生院2008级20班

投资工程管理学院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0601班

文学院2006级5班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006级2班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007级数学学院2007级6班 6班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2007级3化学化工学院2007级3班 班

化学化工学院2007级2班 生命科学学院2006级1班 政治与行政学院2007级3班 法学院2007级2班

大连医科大学(9个)

生命科学学院2007级1班 城市与环境学院2007级1班 政治与行政学院2006级3班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007级2班 管理学院2008级3班

七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院2006级临床医学62007级1班 班 班

口腔医学院2007级1班

影像艺术学院2008级艺术设计1班

高职学院2008级公共事业管理(医药贸易)

大连交通大学(20个)成型07-2班 R会计07-1班 R日语06-1班 R机械06-3班 铁道供电07-1班 艺术设计08-2班 08级茅以升班 社工07-1班 土木07-2班 物流管理08-1班

大连工业大学(16个)

化工与材料学院轻化工程071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082班

07级詹天佑班 R会计07-2班 R机械06-2班 会计学07-1班 应用化学06班 电子信息工程07-2班 机械07-1班 日语05-2班 计算06-1班 车辆工程08-7班 班 班 基础医学院2007级生物技术2基础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2检验医学院2007级医学检验1药学院2008级药学班

纺织轻工学院纺织工程系纺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电072班 071班

艺术设计学院雕塑071班

071班 班

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075班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083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084班 外国语学院日语082班 管理与社会科学学院工商073管理与社会科学学院人力083班

装设计方向)083班 0732班

大连外国语学院(14个)

日本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化)日本语学院日语(高级翻译)0703班 0807班 0702班

德语系德英复语专业0701班

0716班 班 班

法语系法语(语言文化)专业0701班

韩国语系朝鲜语(韩日复语)国际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城市0604班

装饰)0708班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日文化传播学院对外汉语0702班 日本语学院日语(国际贸易)英语学院英语(高级翻译)0705应用英语学院英语(国际贸易)俄语系俄语(国际贸易)080

3班

(视觉传达方向)0831班 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服研究生学院07级设计艺术学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 13 语)0602班

软件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生部07级英语1班(日英双语)0807班

大连水产学院(12个)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水产养殖专业2008-2班 专业2006-2班 2007-2班

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07-2班 班

专业2007班 07级侦查学一区队 07级网络安全三区队 08计算机应用3区队

大连大学(13个)

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07经济管理学院工业管理专业07级1班 班

级6班 级1班 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06级1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07

学专业2007-4班 2006-1班 专业06班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07-2班 化专业2008-1班 术本2008-2班 06级公安技术系二区队 06监所管理系刑事司法二班 08级管理系治安学一区队 机械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食品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文法律系行政管理专业07-1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职业技术学院机建筑工程技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6个)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07级2班

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07级2班

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06级1班 人文学部历史学专业06级2班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英语专业06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07级1级1班 级2班

信息工程学院电信专业07级2班

业07级5班 音乐学院音乐学非师范专业06日本语言文化学院同声传译专大连职业技术学院(10个)

机械工程技术系2008级数控技汽车工程技术系2007级汽车检术1班(三校)应用电子技术1班 艺与营养1班 方向)4班

测与维修技术中升班 技术1班(高中)理S班 语(双语)3班 班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8个)

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0703班 0801班

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计算机工程学院网络0601班 电气与电气工程技术系2008级信息技术系2007级计算机网络管理工程技术系2008级烹饪工管理工程技术系2008级物流管工商管理系2008级会计(涉外国际商务语言系2008级商务日社会事业系2008级法律事务班 艺术教育系2008级涉外旅游1 15 0702班

外国语学院英语0803班 程0701班

2007级会计学专业3班 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1班 海华学院2007级英语1班 海华学院2008级日语2班 临床医学专业2006级11班 临床医学专业2008级5班 06级物流茅以升班 07级机械茅以升2班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0704班 学0702班

2007级法学专业1班 2007级金融学专业3班 海华学院2007级日语1班

临床医学专业2007级1班 护理专业2007级5班 06级机械茅以升2班 物流管理075班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4个)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3个)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4个)

大连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4个)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2个)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数字媒体专业081班 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81班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9个)07本影视动画3班 集成08501班 商务J07502班

日语07511班 英语08503班 信息开发08501班

网络工程07501班 软件06509班

软件08501班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6个)

表演艺术系06级表演与播音主艺术设计系08级环境艺术设计持专业1班

专业6班

视觉传达艺术系07级视觉传达国际商务系08级会计专业 3班

美术系07级油画班 计日08102班 软件08101班

经贸管理学院08级报关1班

音乐系08本科民乐班 商务08104班

金融会计学院08级证券(理财方向)班

大连艺术职业学院(2个)音乐系07级声乐一班 07级应用韩语2班 电子商务082班

国际商务系08级英语班 08级日韩双语1班 软件技术083班 大连翻译职业学院(2个)大连软件职业学院(3个)商务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083班

六、大连市优秀学生处(部)(10个)

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处 大连海事大学学生处 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3个)

大连商务职业学院(2个)

大连民族学院学生处 东北财经大学学生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生处 大连交通大学学生处 大连医科大学学生处 大连工业大学学生处 大连水产学院学生处 大连外国语学院学生处

七、大连市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240人)

大连理工大学(30人)

杨雪岩 郭景晨 龙鹏举 杨宇航 王志伟 孙

壮王天舒 王

杨 孙

挺 李丽丽 黎晓明 徐胜君冷鸿涛 杨晓英 杨玉林 谢腾飞 张远航 郑

皓戴艳军 张

毅 张宏战 臧晓虹 张国峰 刘永霞于惟惟 郑洪波

大连海事大学(18人)

宁 于仁海 李

凯 王英杰 刘宝明 李德静刘守强 赵楠楠 刘文永 王雅辉 沈

琳 郁

健王慧敏 阎婧祎 赵

帅 彭纾闵

大连民族学院(11人)

晶 包海默 安晓雯 江

远 马国艳 王金萍邱志武 马

力 田

野 刘

东北财经大学(16人)

华 唐

飞 计艳平田文治 高奎明 陈

晓 18

哲于

昊魏晓文张

颖许瑞雪

秦丽红 孙

磊 李雪飞 于晓媛 申东镇 曹宝全

辽宁师范大学(17人)

耿树丰 杜艳梅 李芳菲 李

明 马

闯 苑朋栋 武玉鹏 李

群 崔宝华 张

爽 刘世利

大连医科大学(8人)

琳 高

珉 赵海艳 王

芳 丁

大连交通大学(19人)

林瑞华 牛

力 刘峰搏 尹国琦 赵春越 邓

晗 吴恺石 肖

伟 于润群 程冠杰 周伟 吴征健 大连工业大学(15人)

兰海龙 程

毅 齐

斌 马小娜 徐

丹 赵

静 肖

芃 朱

岩 郭

大连外国语学院(14人)

于克振 王欣悦 刘

志 潘启娇 王丽丹 王

仲 徐敬文 梁若冰 大连水产学院(11人)

耿子川 季

奎 左

晓 张

宏 于江波 赵乐天 吕

霞 刘翔宇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6人)19

李荣荣

佟金泽 张

丽 王

鹏 李

墨 丁

佳 方可佳 于盛达

赵烁菲

冬 杨智国

杨晓丽

洁 宋凯琦

刘丹丹 冯晓光

卓 王滨生 王太海

赵玫玉

飒 迟

常海波

羽 王飞宇

卓 徐润生

周丽军 李殿峰

田春艳

鑫 刘仁东 高

波 王

政 杨占峰 周德群

大连大学(14人)

阚莉薪 张志贞 关

浩 王晓来 刘丽波 刘英侠 张

晖 宫家寰 姜丽娟 杨

明 王兆东 孙亚飞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11人)

威 马

琼 刘晓燕 周宏波 李姝妮 时宝华 王和平赵寒梅 张善粉 窦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8人)

杨海亮 胡

淼 王

进 何美子 李婧崴 赵

宁 孙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4人)王小巍 刘

博 陈大为 代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2个)刘

云 李庚超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4人)张

勇 王

双 邢

丹 王

大连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4人)戴江维 崔忠政 张喜林 林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2人)陈

飒 薛赛男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11)

刘子锦 汤

潇 崔

柳 石

琳 刘裕斌 金

雪 张

雪 张

莉 王

强 孙德志

大连艺术学院(8人)

曲德峰 康

张元元

李金花

谭一酉

李立军 樊慧姣 张

秋 杜丹文 周铎 孔祥功 庄国华 张

大连商务职业学院(2人)李源洪 王

莹 杨岸昭 大连翻译职业学院(2人)大连软件职业学院(3人)杨兆宇 陈德毅 陈

大连理工大学(1人)孟秀丽 郑少南 袁传军 盛

云 丛茂国 靳

媛 刘玺明

大连海事大学(1人)大连民族学院(1人)东北财经大学(1人)辽宁师范大学(1人)大连医科大学(1人)大连交通大学(1人)大连工业大学(1人)

八、大连市优秀学生工作领导干部(25人)

李长吾 赵

勇 李述凯 李大庆 王一波 王

浩 杨

斌 卢喜辉 于开文 金

新 周毅 王胜军

大连外国语学院(1人)大连水产学院(1人)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1人)大连大学(1人)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1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1人)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1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1人)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1人)大连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1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1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1人)

王正君 于勇功 高 伟 郭

童 姜彦军 王增波

大连艺术学院(1人)大连商务职业学院(1人)大连翻译职业学院(1人)大连软件职业学院(1人)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1人)

第四篇:先进集体候选名单(6家)

先进集体候选名单(6家)

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

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自2004年改制以来,在体制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等诸多方面,勇于开拓,谋求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先后承办了“第三届全国残运会开幕式”、“全国十运会闭幕式晚会”、第八届中国山花奖颁奖晚会、亚洲艺术节等数十场重大演出活动。2007年出境参加了“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演出活动,“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艺术节”演出,在由欧洲人编剧、作曲、导演的歌剧《紫禁城的故事》中,剧院输出主要演员,组成合唱、舞蹈班底,在荷兰的首演得到了荷兰女王接见和好评。剧院创作剧目《好一朵茉莉花》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在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奖”评奖中荣获“文华新剧目奖”,获“2006—2007”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奖”、文化部“2007-2008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奖励。2004—2008年剧院累计演出近六百场,演出收入近二千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苏州昆剧院

苏州昆剧院充分发挥昆曲发源地的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昆曲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历史性、遗产性的特点,实施以外促内的发展战略。自2005年以来,成功打造了青春版《牡丹亭》、《长生殿》、《西施》、《烂柯山》、《玉簪记》、中日版《牡丹亭》六大品牌剧目,其中五个剧目被列入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重点扶持的优秀剧目。作为中国昆曲唯一代表随同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为“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开幕式演出压轴;参加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演出;剧目《长生殿》入选05—06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于两岸三地圆满演出五十八场,成功登上比利时舞台。新经典昆剧《西施》荣获第三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江苏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荣誉奖、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江苏省文化厅授予《西施》剧组集体二等功。在剧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将传承作为艺术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才、剧目和观众的全面传承。著名演员王芳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的殊荣,沈丰英、俞玖林荣获“梅花奖”。

剧院自2002年以来,连续三届获得江苏省级文明单位荣誉,2006年被苏州市政府荣记集体二等功一次。

常州市博物馆

常州市博物馆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展区面积近1万平方米,共有2大基本陈列、2个专题陈列和2个临展厅。自2007年4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各类观众50多万人次,提供讲解5000余场次,博物馆已成为展示城市历史和市民文化享受的重要窗口。2年多来举办了《常州文物精品展》、《常州市纪念唐荆川诞辰五百周年书画展》、《金色江南---江苏古代金器特展》、《清代皇室书画展》等大型特展,各类临展26个,充分发挥了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日益成为公众了解常州地方文化渊源的重要课堂,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修养的重要场所。2009年2月,常州市博物馆喜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常州市博物馆2007年被江苏省人事厅、江苏省文物局评为江苏文物系统先进集体,2005-2006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南京市杂技团

南京市杂技团成立于1957年,在五十多年的艺术历程中,一直是活跃在国际国内舞台上,一大批节目在各大国内国际杂技比赛中屡获殊荣。《手技》荣获法国第九届“明日”杂技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顶碗》《皮条》荣获“新苗杯”杂技比赛金奖;《转碟》荣获第四届吴桥国际杂技比赛“金狮奖”,第三届全国杂技比赛银狮奖;2004年《花坛》获“金狮奖”第六届全国杂技大赛银奖;2008年《花坛》节目获武汉国际杂技比赛铜奖,第七届全国杂技比赛银奖。《绳技》荣获第七届俄罗斯青少年马戏节金奖第一。

近年来,先后成功推出了大型杂技主题晚会《万紫千红》、《雏燕凌空》、《太空遐想》、《梦之旅》,先后到巴西、阿根廷、秘鲁、西班牙、委内瑞拉、新加坡等十余个国家巡回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一致好评。其中,《梦之旅》被文化部评为2007—2008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2008年,该团在国内演出60场,国外260场,实现演出收入国内67万人民币,国外243万人民币,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艺术发展的双丰收。

盐城市图书馆

盐城市图书馆以深化内部改革为动力,以开展社会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2005年6月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多年来,该馆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宗旨,为读者按时开放,免费办理借书证,及时分编新书。2008年全年累计接待读者78.04万人次,借阅书刊86.58万册次,新增文献17538种50240册,窗口服务人员服务优质,连续5年无读者投诉。

2004年起,连续5次被市文明委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事业发展工作奖”,被市人事局、文化局授予“全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8月,该馆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全民阅读”优秀组织奖;被省文化厅评为“省级文明图书馆”;在全省“七彩的夏日”评选活动中被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场馆奖”;该馆的“黄海讲坛”被省委宣传部评为“江苏优秀讲坛”。

扬州双博馆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简称“扬州双博馆”)自2005年10月9日建成并对外开放,2008年2月对全社会免费开放。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扬州地区规模最大,建制最高,软硬件设施最齐全的综合性博物馆,扬州双博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社会教育服务。自开馆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共举办临展47期,举办不同规模的社教活动60余次。接待参观观众250万人次。

扬州双博馆先后被江苏省人事厅、江苏省文化厅授予“江苏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

先进工作者候选名单(13名)

冯铃秀

南京市群艺馆馆长,女,1951年1月出生,1970年4月参加工作。自担任馆长以来,狠抓创作和服务,一大批作品在省部级评奖中获得殊荣,群众评价较高。歌曲《长江·黄河》及版画《江南四月》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2007年、2008年,南京市群众艺术馆有近300件作品在省级以上的各类评奖中获得金、银、铜奖,多次获优秀组织奖。在文化惠民工作中突出重点,抓好落实。2007年至2008年的两年中有近二十余场大型演出呈现给南京市民,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2002年被南京市妇女联合会授予“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07年被江苏省总工会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徐全心

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支部书记、院长,男,1958年1月出生,1974年8月参加工作,一级演员职称。自1996年任院长以来,发掘人才,创作新戏,呈现了人才辈出,新剧不断,经济效应提升的良好局面。《白蛇传》成为2005年江苏省委宣传部“四个一”工程优秀剧目;《西施归越》荣获“2007—2008年江苏省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奖,《飘逸的红纱巾》荣登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现代戏金奖榜首。2002—2008七年间赴农村最基层演出四百余场传统大戏。2002年—2008年带领院团共演出1059场,演出收入达908余万元,观众达250余万人次。2005年,京剧院被评为国家重点京剧院团,2008被江苏省省委宣传部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该同志2006被省人事厅、文化厅联合表彰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2006年当选为省十一届党代会代表。

沈军军

连云港市艺术学校常务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市歌舞剧院党支部书记、市淮海剧团党支部书记。女,1965年4月出生,1982年10月参加工作,二级艺术监督职称。

该同志坚持“治院(校)靠改革,立院(校)靠人才,兴院(校)靠品牌”的工作思路,为三个单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参与策划创建的市女子民乐团七次赴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欧亚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2009年2月,亲自率女子民乐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江苏省委、省政府和中央企业经济恳谈会作专场演出,为宣传江苏知名度、美誉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自2005年以来,该同志先后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市“五一劳动奖章”、“爱岗敬业标兵”、“优秀宣传思想工作者”、市文化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9年4月被连云港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劳动模范”。

裴安年

洪泽县洪泽湖博物馆馆长。男,1954年10月出生,1969年3月参加工作。1983年起从事文博工作,2005年12月至今在洪泽县洪泽湖博物馆工作。为摸清洪泽湖历史遗存,裴安年同志常常是带着馒头烧饼,背着标本袋,徒步在洪泽县的乡间田埂,跑遍了全县的旮旮旯旯,忠实记录洪泽湖大堤的每一块碑刻和石刻的位置和内容,并为这些碑刻和石刻建立了完整的记录档案。在2005年洪泽湖大堤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中,由裴安年一人制作完成的申报文本一次获得通过。2006年5月25日,洪泽湖大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制作的《洪泽湖大堤》记录档案被江苏省文物局评为优秀档案。

2006年,他被淮安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先进标兵”,2008年在《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编篆工作中,被江苏省文物局评为先进个人。

李国平

金坛市文化局副局长。男,1963年2月出生,1982年5月参加工作,二级美术师职称。2004年7月任金坛市文化局副局长(兼任金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金坛市博物馆馆长)。

自担任文管会主任,牵头金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李国平以发掘保护文化遗产为己任,努力工作。筹建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的金坛市博物馆,使1万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国家1级文物27件)得到了妥善保护;筹建了华罗庚纪念馆新馆,在其努力下整修了段玉裁纪念馆,建成了民族风情苑,建造了的戴叔伦纪念馆,重建了苏皖区一大会址纪念馆。他参与发掘的金坛三星村遗址考古成果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参与主持的宁常与镇溧“两高”大型考古发掘工作,200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7年被评为“国家文物田野考古奖”二等奖。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他主持和带领下,共走访1800多位民间艺人,调查整理了1100多条非遗线索和各类音像、图片及实物资料300多种,成果丰硕。

该同志2003年被江苏省人事厅、江苏省文物局评为全省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常州市政府荣记二等功一次,2008年被江苏省文物局评为中国文物地图集先进个人。

武爱苹

江苏省柳琴剧团团长、书记。男,1958月10年,1972年9月参加工作,主任舞台技师职称。1997年9月起,先后任江苏省柳琴剧团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团长、剧团艺术总监。先后组织策划创作和演出了大型剧目《解忧公主》、《法官轶事》、《一对连襟》、《春嫂》、《杏花雨》、《枣花》、《水远路长》等;大型仿汉音乐会《汉乐颂太平》;大型综艺晚会《汉代风情》;折子戏《马孤驴换妻》、《算卦》、《拾荒女跳井》、《四声娘》、《懒大嫂赶会》、《喝面叶》等数十个大小剧目,打造了一批江苏省柳琴剧团的“精品”保留剧目。多个剧(节)目在市、省和全国的专业艺术活动中获得大奖,并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演出。

许建荣

常州市文化馆馆长兼副书记。男,1955年11月出生,1971年5月参加工作,二级演员职称。自2005年06月起任常州市文化馆馆长、支部副书记(兼)。2006年导演小品《女儿买车了》,获第六届华东地区小戏小品大赛特等奖、第七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全国首届“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文艺汇演金奖、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银穗奖;2008年导演小品《串门》,获全国“四进社区”文艺汇演铜奖、第八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其论文《着眼需求营造公益文化新格局》获全国群文学会征文评选二等奖。2008年提出了文化惠民幸福广场周周演、社区(农村)流动演、阵地演出天天演、非物质文化展示演的设想,被常州市政府列入2009年50项惠民工程之一。许建荣发起创办的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于2008年6月隆重开馆,成为江苏省首家非遗展示馆;他利用历史文化题材元素,精心指导编排了“名点飘香”等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文艺节目,先后演出1800余场。2008年,节目“名点飘香”获省第八届五星工程奖金奖,“赛龙舟”获上海国际艺术节群众汇演金奖、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铜奖。

该同志先后在2002年、2003年两次被常州市人民政府荣记二等功,获常州市立功者称号,2005年评为常州市劳动模范,赵固平

泰兴图书馆(博物馆)馆长。男,1957年10月出生,1977年4月参加工作,研究馆员职称。历任在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工作人员、副馆长、泰兴市文化局文物管理科科长,2003年6月起,任泰兴图书馆(博物馆)馆长。该同志协助文化局筹建了泰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境内所有地面文物进行梳理,完善“四有”档案;对黄桥镇的历史文物遗址进行考证,上报为文物保护单位,促成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申报审批;认真进行考古勘探工作,丰富了博物馆馆藏;主持实施朱东润故居维修扩建工程。先后获得泰兴市优秀党员,“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先进个人”。

杨建民

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处长。男,1956年2月出生,1971年6月参加工作,副研究馆员职称。历任无锡市博物馆副馆长、馆长,2002年任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遗产处处长。

为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地域文化个性,杨建民同志负责组织协调对高城墩遗址、鸿山墓群、阖闾城遗址等9处遗址考古发掘、勘探,先后获2000、2004、2008“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同志积极组织主持申报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无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4处增加到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21处增加到5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176处增加到285处。无锡文保单位总量由原省内第9位上升为全省第3位。无锡历史街区由1处增加到5处,名镇名村2处,保护面积由18.78公顷增加到52.24公顷,名列全省第二。及时抢救了无锡商会旧址、徐梦影故居、张卓贤旧宅、丁明奎旧宅等一批历史建筑。科学制定博物馆建设规划、策划,指导筹备具有无锡历史特点的中国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等16座博物馆,初步形成无锡博物馆群体。

该同志2003年被省人事厅、省文物局评为全省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无锡市2003-2005“劳动模范”称号;获2007年无锡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先进个人,2005年起,连续四年考核优秀。

艾金梅

江苏省戏剧学校副校长。女,1957年9月出生,1970年参加工作,一级演员职称。历任江苏省京剧院演员、江苏省戏剧学校副校长。先后荣获文化部第三届“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第十九届“梅花奖”。2005年,艾金梅到省戏校任副校长,分管戏曲教学,主持“06小京班”的招生、培养工作。她注重普遍培养和因材施教,一般教学与重点教学,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基功培训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精心研究安排教学计划,探索出了一条既重传统又重创新的“以功促戏、以戏带功”的教学新路子。两年多来,在她带领的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06小京班”在江苏乃至全国已经小有名气,已有四名学生分别获得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十佳”、“金奖”(各两名),“06小京班”已经成了省戏剧学校的品牌。2009年6月,经过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选拔,将赴港澳参加澳门回归十周年、香港回归十二周年、国庆六十周年的盛大演出。

邱冠华

苏州图书馆图书馆馆长。男,1959年5月出生,1980年7月参加工作,图书馆员职称。自2002年12月担任馆长以来,狠抓管理,提升服务。在没有增加工作人员的前提下,通过对各部门、各岗位的重新定编定岗,充分挖潜,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从每天8小时延长到12小时。从2004年起花了5年的时间,组织力量开展对30万册馆藏古籍的计算机著录,完成了209部古籍方志、18种民国报纸的苏州古籍方志全文数据库,解决藏用矛盾。积极走访各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机构,沟通协调,努力争取,筹建市图分馆,从2005年10月至今,全市现已建成16个分馆,苏州市图书馆没有增加投入把服务延伸到了市民身边。苏州图书馆先后荣获“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第十四届群星服务奖”、连续2届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公共图书馆第四届优秀服务成果特等奖”等一系列荣誉。该同志也先后获得“苏州市双拥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知识型职工标兵”,“江苏省公共图书馆第二届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优秀成果一等奖”。

钱艺春

扬州市歌舞团任党支部书记、团长。男,1971年3月出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二级艺术监督职称。2003年9月起任扬州市歌舞团副团长,支部书记、团长。

他先后组织参加300多台剧(节)目的排练和演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2005年全国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歌舞《时代交响》、闭幕式歌舞《欢庆与祝福》;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文艺演出;2005年代表江苏省参加“扬州文化到澳门”文艺演出;2007年山东日照市中国水运会开、闭幕式文艺表演;2008年、2009年扬州鉴真国际马拉松半程赛开幕式文艺演出;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扬州站”大型庆典活动,并创作出《银剑出鞘》、《高举太阳之火》、《震不碎的中国心》等节目。

该同志先后被扬州市文化局评为“2004-2005全市文化工作先进个人”、被市委宣传部评为“2007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荣获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单兴强

徐州市文化局局长、书记。男,1956年6月出生,1978年3月参加工作,高级政工师职称,2004年1月任局长。该同志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使徐州文化工作取得显著进步。柳琴戏《水远路长》荣获2007-2008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奖,梆子戏《桃花庄》获第31届世界戏剧节“创新剧目”奖,并获2008年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非遗普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8个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徐州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文化发展明显加快,文化地位逐步提升,徐州文化产业园成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徐州图书馆新馆、徐州民俗博物馆、徐州汉画馆新馆、徐州少儿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文化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在《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徐州文化竞争力位居全国地市级城市第十位。

该同志2008获得全国扫黄打非工作有功个人。

第五篇:先进集体候选单位主要先进事迹

先进集体候选单位主要先进事迹

一、海洋经济部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经济部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大力推进海洋科技进步,团结协作,在海洋统计、海洋经济与政策研究、海洋管理技术支撑、海洋规划服务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

该部门现有员工20人,平均年龄仅30岁,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60%,中共党员占70%。专业涉及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海洋经济、海洋法律等多个领域。近两年来,围绕着科学研究、管理支撑、技术应用服务等领域,组织完成了1项国家项目、2项科技部公益项目、5项908专项、1项国家标准和5项海洋行业标准、58项省部级项目,每年编制并发布《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和《中国海洋统计年鉴》,通过4项海洋统计制度和6项管理规定的执行,形成海洋经济业务化工作技术支撑;同时,向国务院与国家发展改革部门提交了10余项政策建议报告,为国家海洋局和地方政府的海洋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该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自主创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1.《全国涉海就业情况调查》获2004全国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该部门承担的《全国涉海就业情况调查》项目,首创海洋部门调查与国家统计调查相结合的调查组织方式,首次采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和科学推算的调查方法,并创立了海洋相关剥离系数计算方法。该项研究成果不仅全面掌握了我国涉海就业的基本情况,而且拓宽了海洋统计工作领域,解决了海洋统计工作的基础性问题,填补了海洋统计领域的空白。

2.《全国海洋经济核算体系》获2006全国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该部门承担的《全国海洋经济核算体系》研究工作,科学创新地建立了一个以剥离法、扩展法为主,以外推法、专家评估法、抽样调查法为辅的海洋经济核算模型,解决了海洋经济统计与核算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中提出的海洋经济分类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编制并发布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国家标准。目前,该项成果已由国家海洋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文,在全国推广实施。

二、开展科学研究,为海洋经济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承担国家级项目,为编制全国人才战略提供重要依据

该部门承担了全国人才战略重点领域研究专题《全国海洋人才战略研究》,该项工作多次得到中组部的通报表扬,该项成果作为重点领域的基础资料,为全国人才战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依据。

2.主持科技部公益项目,为海洋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该部门近两年主持承担了两项科技部公益项目《海洋经济监测评估技术与典型区域示范研究》、《海洋主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型与滨海电厂示范区研究》,目前两项目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海洋经济监测与评估、海洋循环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广示范作用。

3.主持908重点研究项目,为海洋经济资源评估提供理论论据

该部门在908项目竞标中,作为主持单位承担了《沿海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研究》(908-02-07-02)、《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研究》(908-02-06-03)和《我国沿海社会经济基本状况调查研究》(908-ZC-I-12)等重大研究项目,编制了908调查技术规程《沿海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调查》,为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管理决策提供基础理论研究依据。

4.开展海洋经济规划评估,为海洋经济规划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该部门作为全国海洋规划办公室的技术支撑单位,编制了《省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评审细则》,先后完成了沿海11个省市的省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技术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综合评估工作,目前评估报告已以政府文件报至国务院,为国家全面了解海洋经济规划执行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5.组织开展海洋经济调查,为海岛规划编制提供基础依据

该部门为配合《全国海岛规划》的编制工作,承担了“全国海岛社会经济调查工作”,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制度调研、制度报批、软件编制、任务布臵、集中培训,到数据汇交、数据审核、数据汇总等全部工作,及时为海岛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数据基础,满足了海洋管理与决策的需要。

三、做好基础工作,为海洋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1、承担海洋统计工作,为海洋管理提供多种产品服务

该部门作为国家海洋统计工作的技术支撑单位,承担着全国海洋统计、国家海洋局综合统计等统计业务,每年为海洋管理部门编制发布《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和《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等统计产品,已编印出海洋经济统计、局综合统计等各类公报、年报、年鉴等40余本。海洋统计工作从2005-2008年已连续四年获得国务院统计部门的通报表扬,被树立为政府统计工作的典范。

2、编制标准规范,促进海洋标准化体系建设

该部门组织编制并发布了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海籍测量规范》等海洋行业标准,以及《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技术规程》、《海岛社会经济一次性调查制度》、《海洋统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促进了海洋标准化体系建设。

3.开展海洋经济基础性研究,为海洋经济宏观管理与决策服务

该部门近年承担的《海洋循环经济研究》、《海洋绿色GDP研究》、《海洋强国指标体系研究》、《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海洋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研究》等研究项目,为我国海洋经济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4、开展海洋政策与法规研究,为海洋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该部门按照管理部门的要求,开展了海洋政策、海洋法律法规的研究等一系列技术支撑工作。包括主持编制了《中国海洋事业发展报告》,参与编制《中国海洋事业发展规划》、《中国21世纪海洋政策研究》以及海洋基本法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同时依据我国的依法行政要求,编制了《海洋法制工作 “十一五”规划》,进行了海域关闭政策、海洋生态保护制度、海洋司法鉴定制度等方面的研究。

四、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成果转化与应用服务

该部门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国家海洋经济核算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地方海洋经济核算中,主持了广东省908项目《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海洋管理研究》、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项目,为地方海洋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服务和支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海底资源环境中心

一、推动海底科学的学科发展,初步建立了海底科学的理论体系

金翔龙院士提出了 “以任务带学科”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我国海底科学的学科发展,在刘光鼎、金翔龙、欧阳自 远和秦蕴珊院士的指导下,在传统的海洋地质和海洋地球物理学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关注海底过程的统一性、多样性与复杂性等系统科学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海底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目前,海底科学已经成为海洋科学的重要分支,成为大专院校海洋科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10余年来,海底中心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围绕“大陆边缘动力学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和“海底大规模资源成因与找矿”等重大科学问题,通过自主研发与集成应用,形成具有本实验室特色的相对完整的海底探测技术体系,自主获取了大量海底原始数据。在此基础上,扩展对海底的新发现和新认识,积极推动原始创新,科学目标明确,研究重点突出,具有较高的科研效率。5年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100余项。其中,主持973项目2项、863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行业公益性专项重点项目2项,是“大洋资源调查”业务负责单位、“外大陆架划界”国家重大专项技术负责单位、“西北太平洋环境调查与研究”国家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单位、“水合物资源调查与研究”国家重大专项03项目负责单位。目前在研项目包括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行业公益性项目3项、低敏感海洋领域国际合作项目3项,以及国家重大海洋专项课题项目30余项。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撰写重大研究报告50余部,申请专利和软件登记证书20余项,编制海洋调查规范(国家标准)和基础地质地球物理图集多部。经过10余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优势并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在推动海底科学的学科发展和满足国家需求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围绕国家需求,通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解决重大科学问题(1)对我国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建设的贡献

根据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海域划界和海洋国防安全等海底科学问题,海底中心推动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重大海洋专项。通过实施金翔龙院士和李家彪研究员分别牵头负责的“西北太平洋海洋环境调查专项(2001-2005)”和“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确定及申请准备工作专项(2002-2007)”和其它海洋重大专项,实验室组织完成了东海、南海和西北太平洋26.8万km的多波束、12.6万km的重磁、860个底质站位和6000多km的地震测线调查,积累了大量基础科学数据;主持编制了东海和南海最新的1:50万海底地形图、地貌图和海底水深图,以及东海和黄海及其邻近海域最新的1:50万重力与磁力图等基础图件和专项成果图件;开展了相应的海底地形地貌、沉积过程、地球物理场特征、地壳性质、构造演化和矿产资源分布等的专题研究。实验室主持完成的北部湾调查项目为中越北部湾划界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论证了东、黄海大陆架是中国大陆的自然延伸,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延伸的自然终止,为中日东海划界谈判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编写了我国的外大陆架划界方案,开展了其它国家提出的外大陆架划界方案研究审议工作。同时,实验室在长期开展海洋调查的基础上,主持编写了《海洋调查规范》,并于2007年发布实施,被其它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广泛引用。

(2)对国际海底资源勘探矿区申请的贡献

为在国际海底区域寻求我国后备战略资源,针对联合国海底管理局有关国际海底资源勘探矿区申请的有关科学问题,实验室持续20余年主持开展我国大洋资源调查研究工作。80-90年代,主持完成了国际海底7.5万km2多金属结核矿区申请。1998-2008年主持实施了9个航次的太平洋富钴结壳资源调查及多项资源评价研究课题,主持完成了富钴结壳矿区评价与圈定工作,并作为技术支撑单位编写了我国的矿区申请方案。这些工作不仅为我国向联合国海底管理局提出结壳矿区申请并最终成为首批申请者奠定了科学基础,而且所取得的有关找矿方向、成矿机理、矿块尺度、矿体连续性、评价指标和资源量计算方法等研究成果,为我国政府参与制定联合国海底管理局相关规则的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2003年在东太平洋海隆组织实施了热液硫化物试验性调查,2005-2009年主持完成了全球热液硫化物资源调查,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中脊海底热液活动区。迄今,在西南印度洋和东太平洋共发现12处海底热液区,初步圈定了热液硫化物资源远景区。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跃入世界上发现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少数国家行列,实现了中国人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3)在海底探测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方面的贡献

以中国大洋勘探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为依托,在国家863和大洋专项的支持下,开发、集成了包括长距离水下定位系统、综合地球物理、可视化取样、深海拖体、原位测试、快速环境参数探测和船载网络系统在内的相对完整的国际先进的大洋矿产资源立体探测体系海底探测系统,开展了海底探测系统集成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与信息提取技术的开发,与兄弟单位合作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深海调查设备20余套;同时技术主持完成了“大洋一号”船的调查设备现代化改装,使该船的综合调查能力与国际接轨,并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家863和大洋专项探测技术的海上试验航次,推动了我国深海勘查技术的整体发展和技术队伍的培养,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打造特色的科研平台建设,创建开放共享机制

5年来通过部门投入和自筹资金狠抓能力建设,目前拥有的勘测分析设备总值达10000余万元,其中室内数据处理、解译和样品分析测试设备3000余万元。形成了海底地形地貌、综合地球物理、综合地质、底质环境和深海资源的自主调查能力,形成了快速、原位和近底的外业调查特色。建有综合地球物理解译实验室、岩矿分析实验室、同位素分析实验室、沉积分析实验室、底质声学实验室和技术研发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逐步形成了岩矿精细分析、同位素分析、沉积学原位分析和技术研发等内业分析特色。制订了相应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人员配臵、考核制度、收费制度、共享制度)、专业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安全防护规定、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等制度建设。仪器设备统一管理,专人负责,明确了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与功能开发的职责,各项设备运行正常。大型仪器设备在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过程中,面向有关单位开放,工作量饱满,保持了高使用率,如多波束系统、海洋重力仪和海流剖面仪等设备年运行时间达180余天,时机率均超过100%。近年来,对多波束系统、海底成像系统、重力仪、磁力仪进行了后处理与成图技术的开发,对深拖系统、海底照相系统、重力仪(GSS-2)、海底成像系统、深海锚系等进行了升级改造,自主开发和研制了电视抓斗、岩芯浅钻、海底物理原位测试系统、海底原位土工化学测量系统和大洋固体矿产资源成矿环境及海底异常条件探测系统等仪器设备,并在大洋一号船上进行了系统化集成与共享。室内数据处理、解译和样品分析测试设备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全额资助、收取成本费和合作分担等多种形式对外开放。其中,稳定同位素实验室被评为“浙江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先进单位”。

四、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为海洋事业培养科技人才

海底中心目前固定人员65人,其中科研人员39人,技术人员23人,管理人员3人。其中,50岁以上人员15人,35岁-50岁人员23人,35岁以下人员27人,分别占23%、35%和42%;博士学位28人、硕士学位16人,分别占43%和25%。形成了一支中青年为主、规模适当、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研队伍,并在3个主要研究方向上形成了5个相对稳定、精干高效、分工协作,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的科研团队。

海底中心的队伍建设遵循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的原则,坚持“以任务带学科,以科研育人才,以文化聚团队,以目标促成果”的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一支院士领军,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学科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金翔龙院士是我国海底科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吕文正研究员担任联合国陆架界限委员会委员,13位中青年骨干具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培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级项目负责人26人,中国大洋科学考察首席科学家7人。中青年省部级以上课题负责人40人,占中青年科技人员比例80%。1人获得“第五届青年女科学家奖”,6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和国家海洋局“双百人才”,6人获得国家政府津贴。5人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11人在国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

目前拥有1个独立博士后工作站(海洋科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海洋地质、海底探测技术),与高校和中科院合作招收海底资源、海底探测技术、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和海洋地球物理博士研究生。5年来,出站博士后3人,博士毕业生10人,硕士毕业生45人。上述人员在站、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各类基金项目9项(国家基金3项、省部重点基金1项,省部基金1项,博士后基金4项),目前均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成为各单位科研技术骨干,培养质量得到公认。目前在站博士后7人,在读博士18人,硕士30人。

五、推动开放交流与合作,成为海底科学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

海底中心是国内海底科学领域的重要科研平台,在海底科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实验室具备宽松民主、潜心研究的学术环境,注重学风建设,积极开展高水平、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开放运行费年均50万元,其中开放课题约15万元,学术会议约15万元,对外交流约20万元。5年来,资助开放课题15项,其中对外资助14项,资助访问学者15人,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10人。

通过在大陆边缘演化和大洋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推动了中国与InterMargins和InterRidge等国际重大研究计划的合作,与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在洋中脊调查研究、热液硫化物成矿和大陆边缘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和实质性的合作。中国海洋学会海底科学分会设在海底中心,代表中国参加了“横须贺宣言—21世纪的海洋科学”的签署。2004年,中国海洋学会海底科学分会代表中国加入InterMargins国际研究计划,金翔龙院士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InterMargins办公室设在海底中心,成为海底科学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吕文正研究员担任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委员,李家彪研究员担任InterRidge专业委员会委员和InterMargins专家委员会候补委员,他们都在海底科学领域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海底中心曾在首次中美合作、中法合作、中德合作中均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与带头作用,近年来积极推动了中美在大洋资源调查研究领域的合作,推动了中德在南海的国际合作,推动了中印尼海洋观测站合作和南海低敏感领域的一系列海洋科技合作。

5年来,国外知名学者3人开展短期客座研究,其中德国Erwin Suess教授开展客座研究21天,日本铃木教授开展客座研究20天,日本石井辉秋副教授开展客座研究15天,分别就“二氧化碳海底埋藏的技术与评价方法”、“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影响”和“大洋底构造与海底岩石学”等开展系列学术讲座与合作研究。Chris German教授、E D Baker教授和玉木贤策教授等著名学者20余人次来访,就“海底热液硫化物的调查与研究”、“大洋底与深部地质构造”和“外大陆架划界的科学问题”等开展学术交流。目前与美国、德国、日本和俄罗斯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30余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曾主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及我国对策”第160次香山科学讨论会“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生物基因资源” 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海底科学论坛”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

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对外资助开放基金课题40余项。2003年3月以海底中心为依托组建了“中国大洋勘查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2004年7月成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三、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环境发展中心)始建于1991年,前身为海洋环境综合评价室(1991年)、环境与资源评价中心(2000年),2005年与原有的环境科学开放实验室、环境监测与海岸带管理技术中心、生物技术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为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开放实验室(对外保留环境与资源评价中心)。2007年8月,为适应我国海洋环境管理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所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组建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同时保留环境与资源评价中心的名义对外开展工作。

中心现有人员28人(在职职工21人,聘用及返聘人员7人),硕士研究生5人,其中研究员和学科带头人5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6人,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的科研人员占60%以上。本中心80%以上为4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他们长期工作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线,是一个充满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群体。中心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下,全体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中心成立18年来,在完成大量国家科研任务的同时,中心积极主动地承担了地方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大量的环境规划、评价和科研项目,为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表彰和肯定。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是我国较早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之一,是1989年国家环保局首批颁证的18家甲级评价单位之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一批推荐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之一。作为海洋三所环境影响评价的专职机构,中心全体科研人员坚持“科学、客观、公正”原则,把好环境影响评价这个重要的关口。中心成立18年来,先后完成了300多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中包括厦门大桥、厦门海沧大桥、东通道工程、嵩屿港区、厦门港航道扩建、宁德核电、环东海域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建设以及马銮湾、五缘湾片区规划、汀江流域规划、诏安东溪流域规划、泉州港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严格控制新增污染和生态破坏,保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同步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心长期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近年来,承担了“全国海岛生态系统评价”、“福建省重点港湾围填海规划数值模拟与生态影响评价”、“福建省生态省建设的海洋生态现状与生态功能区划”、“九龙江水葫芦综合治理”、“罗源湾、安海湾环境容量研究”、“厦门海域环境容量研究”、“东山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等国家和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并得到实际应用。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功能区划(本中心负责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和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成果被纳入《福建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并成为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的组成部分,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全省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2008年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明显的成效。在科研业务上,实现了以评价为主业的技术服务型向“支撑与服务相结合”模式转变。2008年新签订合同59个,总合同额3080.36,新增纵向合同11个,总经费1874.5万元。“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减排技术与示范”项目获海洋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经费重点资助,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中心承担的环保司“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编制与实施”海洋行业公益性重点项目“基于海岸带管理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908专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海洋功能区划评价与优化”专题以及其它各项科研工作均能按进度进行。“福建罗源湾环境容量与海洋生态保护规划研究”和“核电站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与实践—以宁德核电围填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为例”获国家海洋局2008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和所科技创新奖。环境发展在人员严重超负荷的情况下,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三所整体形象为大局,积极承担各项技术服务任务,受到地方政府和各业主单位的普遍好评。

总之,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是一个团结奋进、继往开来,充满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群体。我们必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十足的精神、高超的本领去迎接新挑战,谋求新发展,夺得新胜利!

四、极地海洋学研究室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海洋学研究室成立于2005年,成立4年多来,在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领导和关心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战略需求,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培养人才队伍,在现场考察业务、科学研究、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高,获得2006/08两个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先进集体”称号。其主要业绩如下:

一、科学研究重要进展:

1、通过对Dome A冰雷达探测揭示出南极冰盖的起源与演化

2009年6月4日出版的《Nature》杂志上发表了孙波研究员为第一作者的论文《甘布尔采夫山脉和南极冰盖的早期演化与起源》(《The Gamburtsev Mountains and the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the Antarctic ice sheet》)。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极地考察在南极冰盖起源地、演化与稳定性等国际前沿科学问题上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发现:南极冰下甘布尔采夫山脉曾经存在发育完善的河流水系,距今3400万年前开始出现冰川,伴随地球轨道周期变化气候变冷,冰川覆盖区域渐次扩张,是南极冰盖的一个关键起源地。

2、极地研究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通过对主持的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863)计划“极地科学考察的冰雪面移动和低空飞行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及其后继中俄科技合作项目863滚动项目“极地科学考察作业机器人装备研制” 的执行,为中国的南极科学考察引入了先进的雪面和飞行机器人系统。

通过对主持的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863)计划项目 “基于电磁感应的海冰厚度监测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 的执行,研发了一套综合电磁感应技术、船载海冰红外遥感测温技术和相关定点观测方法的海冰厚度探测系统和核心技术,展开了对东南极普里兹湾海冰厚度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和海冰表面温度的探测。

通过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冰洋海冰物理过程和冰-海洋耦合模式研究”项目,取得了多个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北太平洋海冰变化的两个主模态与西伯利亚和东北亚气候变化的关系;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北极海冰变化对阿留申低压、西伯利亚高压以及远东地区气温显著升高的影响;率先提出了包含海冰融池变化的海冰反射率参数化方案并应用于气候模式,提高了模拟精度。

二、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实施与研究成果

4年多以来,研究室团队承担、参与、获得资助的科学研究项目达到45项。其中:主持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项目4项,“中俄科技合作863滚动项目” 1项,参与4项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主持完成:重点1项,面上2项;参与完成:重点1项,面上1项;目前主持执行:重点1项,国际合作1项,面上1项,青年基金4项);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子课题3项(主持2项,参与1项);主持完成“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1项;中国极地战略研究基金7项(主持完成3项,现执行4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3项(主持完成1项,现执行重点1项);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青年创新基金4项(完成3项,现执行1项);主持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项目2项; IPY中国行动计划信息与数据共享计划项目专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HY-1B卫星海冰遥感预报业务应用系统项目极区海冰监测子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子课题1项。

其中,20081年,海洋室新立项并得到资金支持的课题为11项,到帐课题15项,经费达到917.1万(包括给合作单位的外拨经费)。

4年来,发表署名研究论文55篇。其中:SCI检索 18篇(1第一作者《Nature》,3篇JGR,1篇《Journal of Climate》),3篇EI检索,22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会议论文。

三、科学考察

8人次参加南极考察,其中3人次执行第22次、24次南极冰盖内陆Dome A考察,孙波为24次内陆队队长;1人次参加第3次北极考察;1人次参加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部(TEKES)资助的海冰监测项目(POL-ICE);4人次参加渤海908专项考察。考察涉及:冰穹A区域及其内陆断面进行冰雷达探测与冰盖演化研究;南大洋海冰物理特征走航综合观测;极地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及极地科学考察飞行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南极下坡风结构现场观测实验和中山站海-冰-气相互作用观测;南大洋物理海洋学综合调查;北冰洋海冰多学科综合考察;波罗的海海冰厚度探测;渤海海冰厚度探测。

四、人才队伍与能力建设

极地海洋学研究室是个青春有活力的团队。成立4年多来形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多梯次的研究队伍。目前,在编的人员(7人)中5人具有博士学位及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团队现有人员16人,包括实验员2人,硕士研究生3人,博士研究生1人,博士后3人。为了人才培养需要聘请了客座研究员6人。自研究室成立以来,培养并顺利毕业的研究生共9名,其中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5名。

在能力建设方面,加强了海冰-海洋物理过程观测研究、极区海冰卫星遥感应用研究、大气-海洋-冰冻圈数值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展开了关于构建南极两站气象站和卫星遥感系统的工作。负责各种与研究项目相关的实验仪器的系统集成和技术创新,如:冰雷达技术引入与集成;雪冰实验室仪器集成;EM31电磁感应探测技术;极地机器人技术和冰浮标应用技术等。发展海冰-海洋物理过程观测与研究;冰海耦合模式、冰盖数值模拟、大气-海洋-冰冻圈耦合模式和极地气候系统模式;卫星遥感应用研究等工作。

五、国际合作

研究室与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多个极地研究团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其成员已经成为国际南极科学计划“南极气候演化(ACE)”计划和“南极甘比尔采夫冰下山脉(AGAP)”项目专家组成员; “东南极冰穹断面探测计划(DOCO)”和 “北极浮标计划”(IABP)等国际计划的成员国代表。

下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候选材料(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候选材料(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表彰全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

    中共嘉祥县委嘉祥县人民政府 关于表彰全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 先进个人的决定 (2015年9月8日)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

    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 按照“不断规范、力致精细、推进深化、努力创新、创造和谐”的要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核心......

    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201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xx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促进该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

    浅谈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谈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王静芳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我国社会的经济成......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系团总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粉末冶金学院(工程技术系)团总支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粉末冶金学院(工程技术系)团总支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

    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22

    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事迹材料 潘集区实验小学 实验小学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事迹 潘集区实验小学 办好教育,是学校的大事。在我们实验小学,一直重视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和谋划学校未......

    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滑县老爷庙乡实验小学 我校把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当做学校的重要工作,重视与家长同步同向的合作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

    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家庭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摇篮 ——榆林实验小学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家庭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