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的“企业家精神”内涵辨析

时间:2019-05-12 00:3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双创背景下的“企业家精神”内涵辨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双创背景下的“企业家精神”内涵辨析》。

第一篇:双创背景下的“企业家精神”内涵辨析

双创背景下的“企业家精神”内涵辨析

摘 要: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自身要求和国家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创业、创新等的研究掀起热潮,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发表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而作者在广泛阅读有关的文献后发现,国内很多学者开展创业、创新研究时所使用的“企业家精神”及“公司企业家精神”等相关概念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和混乱,因此本文在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公司创业理论以及组织行为理论的相关研究对国内“企业家精神”的相关概念进行探究和梳理,以便于学术界和实践界准确认知“企业家精神”的实质。

关键词:公司创业;创新;企业家精神

一、引言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在国际上,企业家精神与创业行为的有关研究一直是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比如,战略管理领域最顶尖的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分别在1990年和2001年两次出版“Entrepreneurship”的研究专刊。近年,在我国政府“全民创新、万众创业”战略的鼓舞之下,创新、创业研究领域又一次成为各界人士探讨和研究的热点。在创新、创业的研究中,“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近期,作者在广泛阅读有关的文献后发现国内很多学者研究所使用的“企业家精神”及相关概念如“公司企业家精神”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和混乱,从而导致与“企业家精神”有关的相关研究也变得模糊起来。因此本文在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公司创业理论以及组织行为理论的相关研究,从“企业家”的概念入手,采取追根溯源的方式,对“企业家精神”的相关概念进行探究和梳理,以便学术界和实践界准确认知和把握“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二、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1.企业家

“企业家”一词译自法文词汇“Entrepreneur”,它的创造和推广者是法国经济学家Say。这个词源于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法文词汇“Entreprendre”,其原义是“敢于承担一切风险和责任而开创并领导一项事业的人”。以此为基础,Say定义企业家的功能是“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和产出较高的领域”。

后来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他认为企业家最重要的特征是创新。深受他影响的管理学宗师德鲁克继承和发扬了这一观点,他在1985年首次出版的《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Principles》一书中阐述了如何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手段展现企业家精神,进行有目的的创新。

2.企业家精神

从语言词汇演进的角度分析,“企业家精神”一词可能有两种来源。从英文字面来看,“Entrepreneurship”是“Entrepreneur”的衍生词汇,加了后缀“-ship”。根据牛津字典的解释,这个名词后缀表示素质、条件或地位、官衔、荣誉或官职任期或某种技术能力。我们认为加在这里表示“Entrepreneur”所具备的某种技术能力或素质、条件。

从中文字面来看,可能是把“Entrepreneur”译为“企业家”之后,加上“精神”二字来指代“企业家”作为一类独特的社会群体所具有的精神层面的特征。类似的比如源自日本的“武士”一词,中文里面根据构词法加上“精神”二字即可指代“武士”作为一种群体所具有的精神层面的特征。而后来,“企业家精神”又直接被用于“Entrepreneurship”的中译词汇。

管理学宗师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特质,不是人格特征,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行动模式。进一步地,他突破了Say定义“Entrepreneur”所给出的“经济的”范畴,鲜明提出企业家精神绝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范畴,而适用于人类的所有行为。因此,德鲁克给出了自己版本的关于“企业家”的定义:“总是寻找变化,并对变化做出反应,且将其视为机遇而加以利用的人。”他进一步解释说:“企业家从事创新,创新是展现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手段”。德鲁克的说法旗帜鲜明地指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另一位著名学者Morris通过总结发现,企业家精神共存在77种不同的定义,其中有10种定义最具代表性(见表1)。

我们认为,Morris总结的定义在最早的Schumpeter的基础上概括地更加确切与完善,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几乎所有定义都表达的最重要的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创新。

前面是国际上著名专家学者的观点,我们再来看国内的情况。国内有的学者把“Entrepreneurship”翻译为创业或创业精神,其概念的内涵与广义的“企业家精神”是一致的,都是“创新”。而按照前面我们从行为学角度的细分,“Entrepreneurship”又可以分解为创业精神和创业行为。

李志、曹跃群对114篇企业家精神研究论文中所提到的企业家精神进行统计、归纳、合并,对每篇论文所提到的企业家精神的频率进行统计,并合并为以下六类(表2),企业家精神主要内涵表现为创新、积极、进取、冒险、敬业奉献、合作等特征。

表1 部分定义

资料来源:《战略型企业家》P38(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本文作者在不影响原作本意的前提下略有改动

表2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资料来源:李志,曹跃群,“企业家精神”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而统计结果表明,在企业家的各种精神内涵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这充分表明创新对于企业家的重要意义,这一点和国外对企业家精神内涵的理解有相同之处。在实践层面,中国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还不强,不论是技术、产品还是管理模式、方法,与成熟的跨国企业相比显得非常薄弱。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精神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结前文所述,我们认为,“企业家精神”这个在中国当代富有魅力的词汇的实质就是:创新。这里的“企业家精神”广义上可以按照德鲁克的理解是创新行为的行动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把这一过程从行为学角度细分,把企业家精神的狭义定义描述为个人或机构在创新行为的行动过程中具备或者体现出来的精神层面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创新精神。所以,我们在中文语境中对“Entrepreneurship”的阐释可以分解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行为两个层面来进行。

3.企业家精神的研究范围

1999年,Dale Meyer在美国管理学会领导的企业家精神部门成立了“企业家精神领域博士生教育特别小组”,经过一番艰辛的工作,于1999年12月18日提出了“企业家精神研究的范围”的草稿。如下:

(1)企业家精神就是关于创新的行为。因此,企业家精神的研究领域应该包括:

①新企业和新组织的创建;

②关于产品和服务、生产方法、市场和供应来源的新组合的创建;

③对新出现的和已经存在的机会的识别和利用;

④利用新出现的和已经存在的机会的认知过程、行为和行为模式。

(2)企业家精神研究就是对下列要素进行考察:

①创新努力、参与创新的个人和团队、新企业和新组织的出现以及在这个创新过程中所采用的独特的战略;

②同时也对这些企业家精神努力所产生的宏观效果的考察,这种宏观效果可能包括工作机会和财富的创造。

(3)企业家精神研究根据考察的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不如对于新企业和新组织、已经存在的公司、家族企业、特许经营的企业以及新的国际企业来讲,企业家精神活动都是不同的。

三、企业家精神研究的三个支流

国外的学者对企业家精神领域的研究做了总结和梳理,按照不同的学科视角把已有的研究分成了三个支流:

1.经济学视角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Richard Cantillon、Jean Baptiste Say、Schumpeter。他们关注企业家行动时发生了什么,主要研究企业家精神的结果。这个领域回答的是“What”的问题。

2.心理学视角

主要是一些具有心理学背景的社会科学学者。他们关注企业家为什么会有创新行为,主要研究企业家精神的原因。这个领域回答的是“Why”的问题。

3.管理学视角

管理学家关注要注企业家如何行动,主要研究企业家创新、创业过程的管理,企业家的管理行为。Mintzberg等在1985年明确指出:公司创业战略形成过程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领域。这个领域回答的是“How”的问题。

四、公司企业家精神(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前面我们谈到,企业家精神可以体现在个人行为中,也可以体现在由个人组成的机构尤其是企业组织的行为中。而在企业层面,按照企业的生命周期以及企业家精神所发挥作用的不同,企业层面的企业家精神又可以区分为初创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和已存续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即通常所说的公司企业家精神(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公司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也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工作。他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来自于企业家引进新产品、新生产方式以及其他刺激经济活动的创新。他把企业家精神称为“创造性破坏”,在此过程中企业家持续地以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式来打乱或破坏已有的。他认为这个过程很有价值,因为创新代表了产品或流程应用方面的典型的进步,并且创造更大的顾客需求和总体经济活动。虽然他的著作基本上集中于个人企业家的活动,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在多数情形下把Entrepreneurship被作为公司层面的活动来看待。在公司企业家精神的实践层面,有些企业是非常杰出的代表。例如3M公司就是一个在公司创新行为方面具有长久历史的企业,而且在CEO和高管层之间代际传承地非常好。类似的,对英特尔的公司战略变革中企业家精神的作用的研究认为企业家型活动是公司内部多层级的个人及组织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研究的最终结果是企业家精神作为一个公司层面的现象被概念化。

诸多研究表明了公司企业家精神可以为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创新带来机会,从而提高竞争优势、推动组织变革以及拓展新市场。一般来讲,公司企业家精神是指在大的现有的公司内发展新事业和新机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公司新事业开发、内企业家精神、公司创业型改造、构建内部化市场。其中,公司组织结构变革会鼓励创业精神,大公司应该用市场机制来分配资源和管理人员体系,极力主张在公司内部采用市场手段。

五、小结

本文通过对于“企业家精神”相关研究的分析与讨论,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是“创新”,而且,体现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行为两个层面。最后,通过对“公司企业家精神”的探讨,阐明了“公司企业家精神”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美)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朱振伟.企业家精神与大学变革[J].中国研究生,2003年04期,54-55.[3]Morris,M.H.,1998,Entrepreneurial Intensity: Sustainable Advantage for Individuals,Organizations,and Societies,Westport,CT:Quorum.[4]米歇尔?A?赫特、R?杜安?爱尔兰、S?米歇尔?坎普、唐纳德?L?塞克斯顿/编,徐芬丽、佟博、李新东、陈涛/译.《战略型企业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5]李志,曹跃群.“企业家精神”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6]Howard H.Stevenson; J.Carlos Jarillo,1990,A Paradigm of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1,Special Issue: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Summer,1990),pp.17-27.[7]Mintzberg,H.and A.McHugh.'Strategy formulation in an adhocracy',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June 1985,pp.160-197.[8]Schumpeter,J.A.(1936).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U.K.[9]Schumpeter,J.A.(1950).Capitalism,Socialism,andDemocracy(3rd edn.).Harper & Row,New York.[10]Covin,J.G.and D.P.Slevin(1991a).'A conceptu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as firm behavior',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6,pp.7-25.[11]Covin,J.G.and D.P.Slevin(1991b).'Entrepreneurial versus conservative firms: A comparison of strategiesand performance',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8,pp.439-462.[12]Miller,D.and P.Friesen(1983).'Strategic-making and environment: The third link',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4(3),pp.221-235.[13]Stevenson,H.H.and J.C.Jarillo(1990).'A paradigm of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ummer Special Issue,11,pp.17-27.[14]Burgelman,R.A.(1991).'Intraorganizational ecology of strategy making and 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 Theory and field research',Organization Science,2,pp.239-262.[15]Burgelman,R.A.(1983).'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Insights from a process study',Management Science,29,pp.1349-1364.[16]Covln,J.G.and D.P.Slevin(1988).'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n the utility of an entrepreneurial top management style',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5,pp.217-234.[17]薛红志.管理科学文摘[J].2003年第6期.作者简介:朱振伟(1976-),男,汉族,山东莱芜人,上海市委党校第五分校讲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决策

第二篇:浅谈“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浅谈“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摘 要:实证结果表明: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双创”精神的培养密不可分,本文主要讲述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当如何实施,概括了通过“双创”背景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阐述了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所面对的巨大就业压力等问题。

关键词:创新创业 素质教育 大学生 创业

当今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更应与时代共同前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和创业,使解决就业难、人才结构不合理等困境得以摆脱,还可以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角色、发展健全人格。本文对此做出详细的说明。[1]

一、“双创”的提出背景

1.“双创”如何被提出

从15年起,教育部就开始下达“双创”教育的改革,更在16年10月18日创建了全国双创周,而“双创”的最早提出,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9月时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由此,大众开始逐渐关注“双创”,而“双创”也逐渐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中。[2]

2.“双创”提出后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创业”是近两年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国,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经济并不发达,许多大学生走出校园的同时,面临着失业的挑战,而且许多用人单位也不愿用新人,一些企业更不愿花费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去培养。所以,许多大学生就选择了创业。

在“双创”这个大背景下,努力抓住机遇去创新转型,是各行各业工作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我们,又要如何创造机会、把握时机呢?“双创”提出后,不少高校也同时开展了不少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活动,如成立“跑腿公司”、“家教公司”等,而且大学生创业的风险需要我们自己承担,这对大学生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3]

3.“双创”教育提出的原因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下岗职工近1000万人,社会失业人员高达570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更是高达800万人,而这三流合一,就汇聚成了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使我国的就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更是与日俱增,而这些都成为了大学生们所要面临的就业问题。因此,“双创”教育刻不容缓。

二、“双创”给大学生素质教育带来的影响

1.高校如何将“双创”落实

何为“双创”精神呢?“双创”精神不但包含“创新创业”这种行为层面,而且还包括“精神”这种思维层面。高校们更是举一反三,今年1月18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深化“双创”教改师范高校名单,这则说明了“双创”正在接近每一个大学生,逐渐的融入我们的生活。

高校应当注重校园与社会的关系,加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在这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中,高校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加开放,让企业家进入校园,从而使大学生创业更加面向社会乃至全国市场。

2.高校“双创”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

培养“双创”性人才,是每所高校必不可少的教育理念之一。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双创”精神的素质培养主要有三点:一是将大学生们对不良路径的依赖打破,使大学生完全的自主创新;二是利用高校的特长,建立由高校主导的大学生“双创”精神培育“大众支持网络”;三则是利用校园的优势,建立校园孵化中心让大学生们将创业先在校园进行实践,在校园内进行实践创业,然后再逐渐走出校门,面向大众。[4]

三、大学“双创”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兼容性

1.大学素质教育与“双创”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的教育与高中大不相同,因此,就需要从高三的阶梯上来的学子们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与自制力。其次,有些大学生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并不是单纯的不出校园,而是思想被校园牵制。并不可能每??大学生都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最后,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加强思想政治素质,而思想政治正是“双创”的基石。因此,素质教育是“双创”的垫脚石,而“双创”可以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让我们用自己的思想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

2.素质教育给“双创”带来的好处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素质,由实践可证: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双创”教育的建设,而这一思想正是需要素质教育的实践。[5]

3.二者相融之处

当前,大学生是“双创”活动的主力,而高校又是“双创”活动的主战场。高校对“双创”的教育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双创”精神的建设,而这一思想则需要素质教育实践。从教育上讲,素质教育与创业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重合处。如:培养创业者的创新精神,是创业教育中不容忽视之处。而创业者精神中勇于进取、不畏挫折等的良好品质,又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R]2014(9)

[2]于淑玲,张占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机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5)

[3]王鸣.创业教育视域下王鸣创业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

[4]刘蓓蓓.”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曲镇巧培育娇究[D].山东大学,2016.(5)

[5]张秀英-《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30

第三篇:“双创”背景下新福建建设研究

“双创”背景下新福建建设研究

摘要:面对“双创”这一全新的发展机遇,福建省积极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再到发展模式等各方面展开建设。在对福建省“双创”的基础和现状展开研究基础上,不难发现福建省的“双创”活动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困境。基于此,福建省展开了一系列有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路径探究。关键词:双创;福建省;发展

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福建省坚定不移地抓住”双创“战略的良好势头,凭借“爱拼才会赢”的创业创新热情和胆识,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各市区普遍绽放蓬勃生机,积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福建省展开“双创”的基础和现状

“双创”服务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并不是表面上涉及的积极发挥人民群众在创业创新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它实际上蕴含着对创新创业体制机制的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因此,在我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仅是一个鼓励和号召的问题,而是要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从发展方式到政策措施等方面解决一系列问题。当前,我省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创新创业的环境,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具体而言,我省继续开展“双创”的基础和现状如下:

1.创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福建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如率先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条措施的通知》,全面落实“双创”有关政策,多方面鼓励支持推动创业创新,全力营造有利于“双创”发展的良好环境。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优化财税政策,强化创业扶持等政策。成立规模达1.2亿元的福建省创业创新天使投资基金,投资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内的初创企业。同时,福建省积极建设和发展一批具有明确产业指向和区域特色的孵化器,并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和省级孵化器给予一次性50万、100万元的奖励。对一大批创业大本营(互联网创业园,孵化基地)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第二,福建省还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等各类人员创新创业。出台《关于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保留人事(劳动)关系离岗创业的实施意见》,支持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高级科研人员带领团队参与协同创新,鼓励闽籍在外工程技术人员回乡创业创新;第三,积极争取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如推荐三明市申报2015年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并成功获批。泉州海西电子信息产业育成基地和源和1916创意创业园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第四,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我省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鼓励有想法的初创企业不能的发展创新。同时,我省还积极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为创业创新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探索与国家顶层设计相一致的“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第五,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我省建立专利快速维权与维权援助机制。创新执法维权工作机制,设立福建省专利侵权判定专家咨询办公室,建立专利侵权判定咨询专家库,推动建立创业创新企业专利快速维权与维权援助机制;第六,积极推进创业创新教育培训。积极完善大学生创业课程教育——创业竞赛——项目孵化全过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鼓励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开设创业创新类课程,让创业创新融入专业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第七,培育示范平台。福建省级财政安排1140万,给予除厦门市外的38个示范平台单位每个一次性30万元补助。这些政策措施对于解除创业创新者的后顾之忧意义重大。

2、各市区已做好各自的战略定位。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中,福建福州新区是其中一个。福州新区依托闽台(福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加快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合作,大力推进夫走台商投资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闽侯青口投资区、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福清江阴经济开发区、长乐空港工业集中区等对台园区发展,构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重要集聚区。可见,福州新区不盲从于其他任何的双创示范基地,而是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建设对台金融合作示范区,培育两岸交流交往平台,以此打造福州新区外围的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生态型新城区。这一规划范围包括马尾区、仓山区、长乐市、福清市部分区域的双创示范基地。又如厦门的火炬高新区,就汇集了就美亚柏科、弘信电子、三维丝环保、科华恒盛、清源科技等一批创新型“小巨人”企业。概而言之,福建省各市区已做好各自的战略定位:如厦门市把重点在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稀土功能材料、生物医药、海洋装备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福州市在两岸深度融合发展、协调创新和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建设创新型城市;泉州市则继续汇集民间资本、调动民营企业活力、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推动新福建的建设。它们面对具有时代性的“双创”的机遇面前,不断地将各类创新资源进行集聚,进而集中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打造特色城市发展战略。

二、“双创”发展的困境与路径

尽管我省当前的创业创新条件不断优化,创业创新资源不断集聚,省各市区积极做好自己的战略定位,对“双创”具有极大的决心。但同样值得留意的是,“双创”并不是谋求让所有人都放下本职工作都去创业,而是要为有创新精神的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创业创新的平台,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和为我省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新引擎。就我省当前的“双创”条件和现状来看,我省的“双创”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困境。

第一,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发展不平衡。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创业人员等因素的影响,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发展得相对快一点,其他地区创业资源相对薄弱,需要结合当地创业人员和产业特点加强引导;第二,我省结合区域产业特点的创新创业企业(团队)数量还不够多、质量上还有待提升,特别是在行业细分领域上挖掘得还不够;第三,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内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还需要加强,源头技术创新有效供给还需增加;第四,创业孵化服务能力还有待加强;第五,创新力量还较薄弱,创客数量、创业项目还不够多,创业者聚集效应发挥得还不够明显。第六,利益驱动有待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涉及的种种利益分配问题,是调动研发人员和创业创新主体积极性的大事。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创新人才的驱动。

面对我省“双创”发展的困境,我们有必要积极探寻适合福建省发展的“双创”路径,激发全省群众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构建新福建。具体而言,我省的“双创”路径要留意一下几点:

第一,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省的“双创”举措应更加注重资源和效率的竞争。鼓励更多的民间投资的众创空间的发展,政府应积极为创客提供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一个积极宽松的环境,提升初创企业成功率,如鼓励电商创业等。福州的优空间就试图构筑一个“创客+、行业+、资本+,资源助推”创业生态圈。此外,我省还可以通过更多的举办互联网经济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来激励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如,2016年8月,三明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可见,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促进市场各个主体按照“互联网精神”联合在一起,协同构建创业创新生态圈,建立一个联合、共享的互动机制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创业创新成本,提高创业创新的成功率。使各个市区的“双创”发展不至于失衡太重。

第二,转变经济价值观,逐步从传统精英创业创新向大众创业创新过渡,为新福建创造一个理性繁荣的条件。以往创业办工厂,成本高,现在互联网创业门槛低,打破了垄断壁垒,低成本化,年轻人创业很快就能进入。当前,青年创业创新已经成为“双创”的拐点和主力军。并且,以往那种认为只有社会精英才可以创新的观点被我们所否决,在当前社会,社会是更加公平正义的,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动幸福。此外,转变经济价值观,要求我们要广泛传播创业创新文化,推介众创空间典型模式、创业创新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让众创空间成为创业创新的新选择,使百姓生活的有新方式、价值追求有新取,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构建新福建。

第三,培植众创,共筑创业创新摇篮。优化众创平台。支持建立创业创新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进一步开放相关部门信息库,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搭建沟通桥梁,让更多的投资人及早关注、发现成长中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让更多的创业者容易找到投资机构和融资渠道。

第四,我们要学习国内外的创新经验。如学习国内其他省市的“双创”经验。这一点厦门的火炬高新区就积极展开与北京的中关村展开项目合作,学习引进中关村的创新资源、围绕产业升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经验,试图进一步提升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创新能力。而在外国经验上,美国国会与政府十分关注初创企业的发展,不仅从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层面优化创新系统,还从金融创新、市场中介服务体系构建等市场机制方面多方着手,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对小企业创新成长的全方位支持。还有德国的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德国的经济之所以多次位居欧洲第一,并在制造业等领域具有世界竞争水平,与起注重创新的传统密切相关。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已成为德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些国家对待初创企业的态度和政策机制值得我省学习。

结语 “双创”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机遇和新动能,对新福建建设意义重大。首先,“双创”有利于提升了福建省的创新质量。2015年,全省专利授权6.16万件,同比增长62.8%,增幅居全国第4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730件,同比增长67.3%,增幅居全国第10位。全省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其次,“双创”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的自我实现。使创业创新从最初的精英创新到现在的大众创业创新,人人都有平等的创业机会,有平等获取幸福的权利。此外,“双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自我创业、自主发展、使他们在自主创业和创新过程中自我实现和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有助于福建省真正实现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四篇:“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新时期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又有了更高的标准,特别是在“双创”背景下,更加迫切需求创新型人才,所以这也为高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当前很多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不足,创新意识缺乏,很难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对此必须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突出专业特色,构建系统化的理论教学体系,丰富实践训练内容,完善教学考试方式,从而提高教育水平,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本文主要针对“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和建议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创” 市场营销专业 问题 教学改革 途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近年来,许多高校不断探索和尝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社会培养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很多学校依然存在着大量亟待改善的问题,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就包括在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弊端,对此仍需要不断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一、当前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专业特色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专业在很多高校都已开设,但各学校对其定位有所不同,培养目标也是各异,虽然有些学校能够结合实际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但很容易造成其他各院校的效仿和抄袭,导致专业定位存在同质化的问题,缺乏自身的实际特色,这样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很多高校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计上也缺乏针对性,课程覆盖面较广,表现出“大而空”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就感觉对于什么都要接触,但对什么都不精通,只是学到了皮毛而已。再者,还表现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专业实践课较少,理论知识过多,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不多。

(三)实践教学形式化

当前很多院校也更加关注实践教学,更多地开展案例教学、营销沙盘模拟等,但在实验室建设上存在很多不足,计算机比较陈旧,运行缓慢,软件系统简单,而且对于学生的实习也缺乏追踪监督,难以保证实践锻炼效果。在校企合作方面,一般也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没有真正的接触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相关实习资源,岗位从业能力没有提高。

(四)考核方式不科学

但前高校主要采取闭卷考试和论文答辩等考核形式,这样存在很多不可续的问题,很多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论文考查也不严格,不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实习报告也是根据指导教师的主观意识来评价,很容易出现有损公平公正、考查片面化等问题。

二、“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和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高校是培育未来人才的摇篮,所以学校领导者必须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领会“双创”的国家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加快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要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设施进行完善,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新型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比赛活动,当取得优异表现时可适当增加学分,营造一种创新创业的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二)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特色课程的学习,只有具备特色才能体现出差异化,才能在竞争中凸显优势。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应该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重点要突出地方特色,要培养出符合地方实际岗位需要,进而辐射全国的人才,促进毕业生实现当地就业创业。在理论基础上也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的、有侧重的进行课程学习,比如门店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现代推销技术等等,真正让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做到专而精,在实践课程上则要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三)构建系统化的理论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在理论教学方面,高校要注重构建更为系统化的理论教学体系,可以组织相关教师、专家及企业家进行教学内容的编写和设计,融入更多优秀企业家及优秀毕业生的事例,调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树立自信心。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面,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比如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这样更能让学生对知识深化认知,并培养创新意识。此外,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应该注重实训内容的丰富,要构建信息化实训平台,改善教学条件,创建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大学生科技园等,鼓励学生研发创新。对于校企合作的开展,可以采取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专业技能竞赛等方式,建立校企深度长效合作机制,促进研究成果的实际转化应用,从而线上线下、理实一体培养多技能和高素质营销人才。

(四)完善考核方式,关注创新意识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绝不是仅靠理论知识的笔试成绩,或者说是毕业论文设计就能决定的,学校应该不断完善考核方式,建立系统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市场营销专业一般需要灵活的、团队性的完成实践活动,所以还应该综合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模拟企业运营状况、校外实习效果等方面,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是否开展自主创业项目,而且评?r主体除了教师和同学外,还应该加入校外企业等方面。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双创”社会背景下,高校要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要深入教学改革,构建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涌流。

参考文献:

[1]王晓民,李妙然.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2]李坚雄“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08).[3]陈昱.“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师,2017,(05).

第五篇:“双创”背景下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双创”背景下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摘要:在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背景下,各高校都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总的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待完善。尤其是缺乏双创教育与专业匹配的适用性强、有实际效果的做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立了“一心双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高校二级学院开展双创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借鉴方向。

关键词:创新;创业;计算机;体系

基金项目: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

项目名称: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010171701

当前,我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用于创新驱动,这导致各个高校更加重视此项工作。特别是“互联网+”、“云大物移智”等新概念和新技术不断出现和发展,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与此同时,社会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一、双创体系

通过大量调研我们发现:创新创业教育仍在探索和检验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提高,实践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还不成熟,人们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足,存在着诸多误解。例如,有些人认为双创教育主要以创业为主,就是引导学生创业,还有人认为双创教育就是组织一些创业课程,或者直接将双创教育放到第二课堂。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立了“一心双环”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心”是以“创新能力教育为核心”,“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双环”是指以课程融合、竞赛、产教融合、实验班、创客空间五个平台为内环统领,以组织、制度、导师、资金、氛围五个保障为外环支撑的指导思想。

二、五个平台

1、将双创教育与第一课堂结合,促进双创教育融入培养方案

创新教育体系,将双创教育融合到教学过程中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专题研讨会,统筹做好培养方案设计。结合课程特点,树立典型,积极充分发掘双创元素,促进各类不同课程与双创教育的有机整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产学研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中学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知识和创新创业进行良性互动。加强课程组建设,结合实际应用,确定课程设计项目。搭建虚拟仿真体验和环境,加强动手实践环节。

2、竞赛平台

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用于贯彻落实学生的理论知识,给予其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和机会。这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课外活动项目体系,用于青少年进行实践扩展,其内容的设计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和衡量,并按照专业领域的区别进行多选择的设计,已提供学生更多的选择,充分满足其多样需求。另外,活动形式具有多样性,涵盖了多项学科以及不同专业的内容和要求,比如社会实践类活动,创新竞赛类活动以及一些开放的实验探究项目等等,还有可供学生进行教研参观、社团活动的项目。活动的内容强调重点,主张科学技术在学生中的普及,扩大学生参与面和见识,也要参与高水平比赛等科技活动,形成示范作用,发挥个体学生的优势,进行整体气氛的调动。以上实践活动的开发,可以进一步地满足学生课外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发其课外兴趣以及扩宽眼界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培养团队建设能力和协作能力,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3、产教融合平台

在学生创新实践水平提高的过程中,企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特质在于其敏感性强,善于捕捉社会日新月异的需求变化,并且常常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引导。通过企业的平台对学生实践水平的开发重要通过以下几个项目,比如以企业名义进行奖学金的设立,开展企业行业参观学习,以及设置与企业运作相关的定制班等。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另外,企业可以利用以上项目进行人才挑选,经过后期的培优建立自己的人才团队,从而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者的协同前进。

4、实验班平台

学校从在校学生中筛选学员,着力培养他们掌握工程的技能、拥有现代化的营销和管理实践的能力,最终成为一种专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团队精神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在创新创业实验班的教学中,着力安排和组织专业技能提升和培育创新思维的相关课程,这也是“创新能力是核心”的具体体现。另一部分内容来自校外导师,由这些老师传输品质精神以及与企业内部运作相关的知识。融合创新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相结合,充分利用规划,课程设计、项目实训,学术竞赛,案例研究,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和训练。

实验班的教学采用开放式,线上线下结合、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学、讨论、研究;专业导师和创业导师构成“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和个性化指导。

5、创客空间建设

高校学生创客空间是不能忽视的人才培养方式和跨学科共享的平台。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开放的环境和先进的设备,创客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们使用最新技术,通过交流思想拓展思维、进行实践创意等方式有效地推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和实施路径[1]。通过定期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成员加入,为会员搭建交流平台。对于非工程专业的学生群体,创客空间将通过活动减弱学生的专业差异,鼓励不同学科间学生的协作交流。

三、五个保障

1、组织保障

构建有效的管理体制,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要成立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统筹、规划、协调本单位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要设立办公室专职负责本单位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日常事务。

2、制度保障

制度建?O为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健全教师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制度,从“工作开展、评价、奖励”三个方面保证相关教育活动稳步推进。通过《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管理办法》,以明确双创活动的职责。对双创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价,以掌控学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师生奖励体系建设,对其参与的相关工作进行量化,彰显双创能力培养的地位,以提高师生的参与程度。采用多渠道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互,及时了解社会对双创教育的认知和建议,不断对培养体系进行调整完善。

3.导师保障

导师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指导可以提供学生有效的参考和借鉴。因此,加强导师制度的建立,形成以导师团队为主的长期指导模式,并结合组织教学和个别辅导的方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班级课程学习中主要由班级导师进行整体指导,其次学校再针对不同项目挑选该专业的优秀老师进行个别培训,同时还可以设置助教角色,以适当减轻导师压力,提高指导效率。长期的稳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有效地提高能力。

4.资金保障

以各种方式收集资金,并设立专项资金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保障。通过制定《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切实保障和扩大资金来源,明确资源配置的范围和方式,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经费的监督审核。

5.氛围保障

校园创业文化环境建设,一部分取决于各新闻传媒的宣传,还要加上学校教育手段的帮助,以下是具体方案的阐述:首先是加强舆论宣传,关注创业教育,借助校内外的新闻传媒进行舆论宣传,主要内容指向创业教育,其涵盖了与创业指导有关的概念性质以及目标任务。通过舆论的作用渲染良好的创业氛围。其次,加强有关基础设备的完善,包括实践活动的场地和周围文化背景的设置。通过外在的环境促进学生主观意识上的创造力和创业趋向。

参考文献

[1]高校创客空间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李蓓。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35卷第9期,2016年9月.

下载双创背景下的“企业家精神”内涵辨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双创背景下的“企业家精神”内涵辨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双创”背景下农村小微经济发展研究

    “双创”背景下农村小微经济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给农村小微企业创建和壮大农村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创业......

    “双减”背景下如何抓好教学质量

    “双减”背景下如何抓好教学质量没有质量的减负是有害的,“双减”不是减质量,更不能因此放弃抓质量,要做到的是减负提质。一、狠抓教学管理,落实目标责任。1.把关教学过程,将管理......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快乐作业“的思考与设计摘要:作业建设是开展小学生语文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语文作业不仅如此能够检验小学生对于其在语文课堂上接受知识的理解程度,......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辨析和培训策略初探

    徐丹阳 关键词:双师型;多元化;专业发展:培养策略作者简介:徐丹阳(1984-),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01-0064-03......

    论现代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1

    论现代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 摘要:企业家在当代社会的生产发展,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包括敏锐的洞察力与判断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终身学习,自我......

    “双创”背景下众创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双创”背景下众创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在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

    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研究

    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研究 摘 要:文章以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分析,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提出不足并进行对策研究。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创业教育......

    中国梦的背景、内涵与实质(下)

    中国梦的背景、内涵与实质(下) 韩庆祥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中国梦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它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赢得广泛认同。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