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研究
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研究
摘 要:文章以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分析,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提出不足并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2-0-01
一、现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
成功的创业者喜欢到处分享经验,失败的创业者往往躲得远远的不让世人所了解,久而久之容易让大家犯了“幸存者偏差”,可实际上失败的公司多如过江之鲫!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凭一腔热血贸然上了战场,拿着市面上的创业教材一头扎进创业堆中,殊不知创业是一条九死一生的荆棘路。中国每天诞生的新公司多达4千家,但从中国工商局2013报告显示,从2008到2012年内,退出市场的企业平均寿命为6.09年,寿命短语5年的接近60%,我国企业存活率十分低。
在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对创业关注极高,增幅也较快。在2016年创业报告调查涉及的来自一千多所高校的四十万余名大学生中显示,九成考虑过创业,超过十二万名大学生正在创业或有过创业经历,且主要目的是有创新的意愿即“机会型创业”,渴望靠自己的知识和努力成就一番事业。随着双创时代的持续推进,如何为高校大学生逐渐壮大提供更健康高校的保障将尤为重要。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分析
1.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中国知网查询显示被SCI和EI等国际权威检索引擎检索到的我国创业教育类文章屈指可数,说明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层次有待提高,在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设计、培训流程、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需有待深入。目前,国内高校虽陆续开设了创业基础(KAB、SYB等)类课程,但课程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创新,在教育方式、教育资源等方面有待完善,对毕业生离校创业缺乏跟踪指导。
高校教师授课大都还是讲授的方式,而创业教育需要学生不单单基本的课程理论知识,还需更多的课程实践中总结经验,实践教学在大部分高校中未能开启,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会逐渐遗忘,只有真正参与创新创业,才能发现实际情况与书本理论之间的差别,才能自如地运用理论知识,遇到?L险与困难时才不会自乱阵脚。
2.高校大学生创业资源不够完善
创业是一项系统性行为,创业需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经验指导,风险控制等等,要创业需从这几方面做好充分准备。而在高校中创业大学生往往不能获得资金、技术、经验上的支持,很多项目无法持续进行下去,最终失败告终,不成功的创业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影响他们正确认识创业。
3.师资力量不够完善
许多高校对创业创新教育不够引起重视,师资力量配备主要来源于行政单位及教育单位,结构比较单一,大部分教师本身没在企业工作、不具有创业实践经验,使得课堂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无法取得良好效果。从成效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周期性较长,一般高校倾向于选择能够给学校迅速带来效益项目,也使得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师资力量投入有待商榷。当然也有高校通过聘请在企业方面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以讲座形式完成授课,这种方式不固定、不系统、不完善,对学校的整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起不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三、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对策研究
1.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不仅包括具体的培训科目、课程设置和培训内容,还包括培训的目标设计(培训何人做何事)、培训过程和方法(谁用什么手段培训谁)、培训绩效评价(如何衡量培训结果)等。创业教育体系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开拓精神、满足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创业人才。因此,创业教育体系应由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多方参与建设。
实践教学力度加强。理论教学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创业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但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动手动脑,不断的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不断总结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创业人才。
奖励机制设立。为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等负责机构可设立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创业目的是为了他们毕业后有更好地生活,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如通过自己的模拟创业获得适当奖励予以激励,会点燃他们心中的创业热情,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以教育分院为例,学院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专业实习,如学生心理辅导、学生的集体建设等,并给予相应奖励。
2.成立高校创新创业学院,建立高校创业园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责无旁贷。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号召,各高校应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教学模式,配备专职行政、教师团队,给与大学生在校园期间更加专业的创业理论、实践教学,通过学院的力量整合资源,更好地促使高校创业教育协调发展。
3.引入政府资源,校企合作
师友计划进高校。师友计划是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坚持“引领、陪伴、成长、分享”的生本理念,借助政府、高校、企业、导师、学生五方联动的平台优势,搭建在校大学生对话社会需求的沟通桥梁,以社会精英与在校生结对联谊的方式,鼓励社会导师站在学生的身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深层次兴趣点和职业发展需求,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模式。学校方面,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领悟能力;企业方面,校企合作可以进行人才储备,在抢夺人才的市场上占得先机,可以促进企业改革。强化校企合作可以达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获利效果。
4.培养专业化创业导师
建立高校教师资源共享。将各高校的优秀师资有效整合,发挥其专业特点,各高校、创业教育培训机构间打通,建立师资库,并吸引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等社会力量加入到创业教育师资库。在创业教育培训时,针对培训内容和环节的特点,从师资库中择优选配师资,通过这种创业师资共享模式来快速提高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培训,高校教师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坚力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优秀的创业者是新形势下高校的新使命。高校教师与大学生联系紧密,培养一批优秀的高校创业导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将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浅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尼菲尔 陶丹.经贸实践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改革.姜莹,2012(1):75-80.[3]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创业扶持体系探析.段炼.2015(4):24-26.
第二篇:“双创”背景下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双创”背景下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摘要:在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背景下,各高校都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总的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待完善。尤其是缺乏双创教育与专业匹配的适用性强、有实际效果的做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立了“一心双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高校二级学院开展双创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借鉴方向。
关键词:创新;创业;计算机;体系
基金项目: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
项目名称: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010171701
当前,我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用于创新驱动,这导致各个高校更加重视此项工作。特别是“互联网+”、“云大物移智”等新概念和新技术不断出现和发展,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与此同时,社会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一、双创体系
通过大量调研我们发现:创新创业教育仍在探索和检验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提高,实践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还不成熟,人们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足,存在着诸多误解。例如,有些人认为双创教育主要以创业为主,就是引导学生创业,还有人认为双创教育就是组织一些创业课程,或者直接将双创教育放到第二课堂。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立了“一心双环”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心”是以“创新能力教育为核心”,“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双环”是指以课程融合、竞赛、产教融合、实验班、创客空间五个平台为内环统领,以组织、制度、导师、资金、氛围五个保障为外环支撑的指导思想。
二、五个平台
1、将双创教育与第一课堂结合,促进双创教育融入培养方案
创新教育体系,将双创教育融合到教学过程中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专题研讨会,统筹做好培养方案设计。结合课程特点,树立典型,积极充分发掘双创元素,促进各类不同课程与双创教育的有机整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产学研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中学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知识和创新创业进行良性互动。加强课程组建设,结合实际应用,确定课程设计项目。搭建虚拟仿真体验和环境,加强动手实践环节。
2、竞赛平台
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用于贯彻落实学生的理论知识,给予其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和机会。这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课外活动项目体系,用于青少年进行实践扩展,其内容的设计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和衡量,并按照专业领域的区别进行多选择的设计,已提供学生更多的选择,充分满足其多样需求。另外,活动形式具有多样性,涵盖了多项学科以及不同专业的内容和要求,比如社会实践类活动,创新竞赛类活动以及一些开放的实验探究项目等等,还有可供学生进行教研参观、社团活动的项目。活动的内容强调重点,主张科学技术在学生中的普及,扩大学生参与面和见识,也要参与高水平比赛等科技活动,形成示范作用,发挥个体学生的优势,进行整体气氛的调动。以上实践活动的开发,可以进一步地满足学生课外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发其课外兴趣以及扩宽眼界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培养团队建设能力和协作能力,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3、产教融合平台
在学生创新实践水平提高的过程中,企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特质在于其敏感性强,善于捕捉社会日新月异的需求变化,并且常常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引导。通过企业的平台对学生实践水平的开发重要通过以下几个项目,比如以企业名义进行奖学金的设立,开展企业行业参观学习,以及设置与企业运作相关的定制班等。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另外,企业可以利用以上项目进行人才挑选,经过后期的培优建立自己的人才团队,从而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者的协同前进。
4、实验班平台
学校从在校学生中筛选学员,着力培养他们掌握工程的技能、拥有现代化的营销和管理实践的能力,最终成为一种专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团队精神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在创新创业实验班的教学中,着力安排和组织专业技能提升和培育创新思维的相关课程,这也是“创新能力是核心”的具体体现。另一部分内容来自校外导师,由这些老师传输品质精神以及与企业内部运作相关的知识。融合创新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相结合,充分利用规划,课程设计、项目实训,学术竞赛,案例研究,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和训练。
实验班的教学采用开放式,线上线下结合、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学、讨论、研究;专业导师和创业导师构成“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和个性化指导。
5、创客空间建设
高校学生创客空间是不能忽视的人才培养方式和跨学科共享的平台。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开放的环境和先进的设备,创客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们使用最新技术,通过交流思想拓展思维、进行实践创意等方式有效地推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和实施路径[1]。通过定期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成员加入,为会员搭建交流平台。对于非工程专业的学生群体,创客空间将通过活动减弱学生的专业差异,鼓励不同学科间学生的协作交流。
三、五个保障
1、组织保障
构建有效的管理体制,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要成立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统筹、规划、协调本单位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要设立办公室专职负责本单位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日常事务。
2、制度保障
制度建?O为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健全教师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制度,从“工作开展、评价、奖励”三个方面保证相关教育活动稳步推进。通过《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管理办法》,以明确双创活动的职责。对双创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价,以掌控学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师生奖励体系建设,对其参与的相关工作进行量化,彰显双创能力培养的地位,以提高师生的参与程度。采用多渠道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互,及时了解社会对双创教育的认知和建议,不断对培养体系进行调整完善。
3.导师保障
导师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指导可以提供学生有效的参考和借鉴。因此,加强导师制度的建立,形成以导师团队为主的长期指导模式,并结合组织教学和个别辅导的方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班级课程学习中主要由班级导师进行整体指导,其次学校再针对不同项目挑选该专业的优秀老师进行个别培训,同时还可以设置助教角色,以适当减轻导师压力,提高指导效率。长期的稳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有效地提高能力。
4.资金保障
以各种方式收集资金,并设立专项资金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保障。通过制定《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切实保障和扩大资金来源,明确资源配置的范围和方式,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经费的监督审核。
5.氛围保障
校园创业文化环境建设,一部分取决于各新闻传媒的宣传,还要加上学校教育手段的帮助,以下是具体方案的阐述:首先是加强舆论宣传,关注创业教育,借助校内外的新闻传媒进行舆论宣传,主要内容指向创业教育,其涵盖了与创业指导有关的概念性质以及目标任务。通过舆论的作用渲染良好的创业氛围。其次,加强有关基础设备的完善,包括实践活动的场地和周围文化背景的设置。通过外在的环境促进学生主观意识上的创造力和创业趋向。
参考文献
[1]高校创客空间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李蓓。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35卷第9期,2016年9月.
第三篇:浅谈“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浅谈“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摘 要:实证结果表明: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双创”精神的培养密不可分,本文主要讲述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当如何实施,概括了通过“双创”背景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阐述了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所面对的巨大就业压力等问题。
关键词:创新创业 素质教育 大学生 创业
当今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更应与时代共同前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和创业,使解决就业难、人才结构不合理等困境得以摆脱,还可以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角色、发展健全人格。本文对此做出详细的说明。[1]
一、“双创”的提出背景
1.“双创”如何被提出
从15年起,教育部就开始下达“双创”教育的改革,更在16年10月18日创建了全国双创周,而“双创”的最早提出,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9月时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由此,大众开始逐渐关注“双创”,而“双创”也逐渐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中。[2]
2.“双创”提出后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创业”是近两年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国,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经济并不发达,许多大学生走出校园的同时,面临着失业的挑战,而且许多用人单位也不愿用新人,一些企业更不愿花费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去培养。所以,许多大学生就选择了创业。
在“双创”这个大背景下,努力抓住机遇去创新转型,是各行各业工作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我们,又要如何创造机会、把握时机呢?“双创”提出后,不少高校也同时开展了不少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活动,如成立“跑腿公司”、“家教公司”等,而且大学生创业的风险需要我们自己承担,这对大学生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3]
3.“双创”教育提出的原因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下岗职工近1000万人,社会失业人员高达570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更是高达800万人,而这三流合一,就汇聚成了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使我国的就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更是与日俱增,而这些都成为了大学生们所要面临的就业问题。因此,“双创”教育刻不容缓。
二、“双创”给大学生素质教育带来的影响
1.高校如何将“双创”落实
何为“双创”精神呢?“双创”精神不但包含“创新创业”这种行为层面,而且还包括“精神”这种思维层面。高校们更是举一反三,今年1月18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深化“双创”教改师范高校名单,这则说明了“双创”正在接近每一个大学生,逐渐的融入我们的生活。
高校应当注重校园与社会的关系,加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在这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中,高校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加开放,让企业家进入校园,从而使大学生创业更加面向社会乃至全国市场。
2.高校“双创”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
培养“双创”性人才,是每所高校必不可少的教育理念之一。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双创”精神的素质培养主要有三点:一是将大学生们对不良路径的依赖打破,使大学生完全的自主创新;二是利用高校的特长,建立由高校主导的大学生“双创”精神培育“大众支持网络”;三则是利用校园的优势,建立校园孵化中心让大学生们将创业先在校园进行实践,在校园内进行实践创业,然后再逐渐走出校门,面向大众。[4]
三、大学“双创”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兼容性
1.大学素质教育与“双创”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的教育与高中大不相同,因此,就需要从高三的阶梯上来的学子们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与自制力。其次,有些大学生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并不是单纯的不出校园,而是思想被校园牵制。并不可能每??大学生都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最后,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加强思想政治素质,而思想政治正是“双创”的基石。因此,素质教育是“双创”的垫脚石,而“双创”可以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让我们用自己的思想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
2.素质教育给“双创”带来的好处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素质,由实践可证: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双创”教育的建设,而这一思想正是需要素质教育的实践。[5]
3.二者相融之处
当前,大学生是“双创”活动的主力,而高校又是“双创”活动的主战场。高校对“双创”的教育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双创”精神的建设,而这一思想则需要素质教育实践。从教育上讲,素质教育与创业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重合处。如:培养创业者的创新精神,是创业教育中不容忽视之处。而创业者精神中勇于进取、不畏挫折等的良好品质,又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R]2014(9)
[2]于淑玲,张占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机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5)
[3]王鸣.创业教育视域下王鸣创业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
[4]刘蓓蓓.”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曲镇巧培育娇究[D].山东大学,2016.(5)
[5]张秀英-《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30
第四篇:0307双创背景下成人高校创业教育拓展思考
双创背景下成人高校创业教育拓展思考 ——以SYB培训为例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策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紧接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加大创业工作力度,以创业推动全社会的就业工作。目前,中国的创新创业浪潮正在引领并推动经济新常态向前发展。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上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普通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创业问题,这同样也是成人高校师生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双创背景下,成人高校注重培养成人学生的创业意识、素质,提高创业能力。以创业促就业,是推动成人高校职业化转型,建设创业型成人高校的一项战略性举措。
一、成人高校在发展创业教育中的机遇与挑战
成人高校站在新一轮创业创新的历史起点上,既有战略性机遇,也面临进一步发展的诸多挑战。
(一)机遇
1、国家创业教育的发展机遇
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谈创业13处,近几年,关于创业教育的红头文件有22份。早在党的17大之后,各地方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为大量失业者创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北京市政府在2016年12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 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出,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创业就业指导。创业培训被看作一项国家重要的就业政策,帮助学生掌握创业就业的素质与能力,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逐渐形成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发展机制。
2、成人院校自身创业教育的发展机遇
有部分成人院校,例如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申请了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SYB创业培训站点,以充分利用政府、企业等校内外资源来发展创业教育。另外,成人学生相对于大学生,有更多的创业优势。成人学生有足够的工作经验,部分学生甚至有创业经验,这会大大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更能办出特色,建成创业型成人高校。
(二)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成人院校的创业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1、创业教育市场挑战
国家对创业的大力扶持带来巨大的创业教育需求空间,政府、企业、高校不断加大创业教育力度,使创业培训成为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成人院校能否在创业教育市场中创建自己的品牌、占有相当非学历创业培训市场份额,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挑战。
2、创业教育观念挑战
功利观念目前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普遍存在,这使得许多成人学生与学校管理者的视野受到很大局限,特别是学生误以为参加创业教育就能立竿见影,马上带来经济效益,还有的管理者忽视创业教育对人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提升的本质作用。这些观念都是不可取的。
3、创业教育资源挑战
缺乏足够的高质量师资、缺乏配套资金和场地等条件,是成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的又一挑战。创新创业教育有其自身特性,和一般的学历教育不同,也和技能培训不同,不但要求开展教育的教师具备广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求拥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甚至有过一定的创业体验。这是教育的关键。当前在我国成人高校中普遍存在不但此类教师数量少,而且知识、技能、阅历结构不能满足教学实践要求的情况。而且,我国成人高校没有产业孵化基地,不能培育创新产业,没有配套资金,不能启动有创业价值的项目。这些情况都构成资源性的挑战。
4、制度挑战
制度制约是创业创新教育面临的另一挑战。在我国高校的大多数情况下,创业教育尚未被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大多和教学主业相脱离,境遇比较尴尬。有的全日制大学虽然开设了创业教育项目,但大多关注开展创业计划竞赛,以及指导学生就业等方面,而不是开设系统专业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创业教育,并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
二、当前SYB 创业培训在成人高校中的应用和推广情况 我国成人高校中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教育相对较晚,目前一般把SYB培训项目作为创业培训的主要模式,不但可以培养出具备创业知识、拥有创业本领的高素质全方位毕业生,还在他们此后的发展中持续提供知识支撑和拓展技能。这不仅是高校教育中实现更高质量职业 指导的好路子,还是促进学生职业化转型的重要途径。
(一)SYB 创业培训项目的由来
瑞典人最早创立了SIYB培训项目(Start and Improve Your Business即“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下设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Start Your Business即“创办你的企业”)、IYB(改善你的企业)以及 EYB(扩大你的企业)四大模块,四个模块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共同组成循序渐进的培训体系,目前已成为国际劳工组织为小微企业创办者量身定制的创业培训品牌项目。SYB就是SIYB项目中的一个模块,2000 年引进我国,并在2004年7月全面启动。SYB的培训课程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按照流程分为十个相互关联的环节。一个大部分是关于创业意识的培养,分为创业概念的教学和自我创业适合度的评估,目的是让创业者能够寻找、分析、筛选出最适合自身创业的企业概念。另一大部分是创业项目的实施,主要分为八个方面,包括市场评估、组建团队、选择企业法律形态、法律环境和自身责任、启动资金预测、利润计划制定、项目可行性分析、创业计划书编写、企业创办。SYB多采用高参与度和强互动性的小班教学模式,使用包括理论讲授开放讨论、头脑风暴、案例探析、角色扮演、模拟练习等寓教于乐的游戏教学方式,从实际出发,联系紧密结合培训内容与创业实务,同时通过在培训过程中模拟创业,争取有关培训机构的后续优惠政策等。
(二)SYB 创业培训项目在成人高校的发展
我国成人高校对SYB创业培训有着广泛的需求。按照教育部相关通知的要求,所有高校在2016年都要开展创业教育,以满足学生日 益高涨的创业。现在的大学生思维更加开阔、思想更加开放,创业意识和创业兴趣都很强,但在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上相对欠缺,眼高手低的现象广泛存在,他们对SYB创业培训的需求十分强烈,迫切希望通过接受SYB培训掌握必要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提升创业心理素质,增强创业本领。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成人高校也拥有开展SYB培训的有利条件。SYB创业培训需要前期的精心准备、系统实施,还要后续配套服务与扶持,短期培训达不到目的。成人高校配套措施完备,有基本的师资力量和管理力量,可以在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组织系列创业讲座,开展创业规划大赛,多手段、多方面、多途径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内创业园区和创业一条街等平台,给学生提供创业模拟的机会,帮助学生把学到的创业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此外,还可以给培训学生配备专门的创业指导老师,减免创业资金和店铺租金,鼓励试水创业。
当前SYB创业培训在一部分高校中已经投入应用,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是培训力度小,没有实现全覆盖。一些成人高校至今仍未开展SYB创业培训,即便是开展SYB创业培训的学校次数也不多。而且SYB创业培训实行小班化教学,限制了培训人数,一大部分学生不能参加培训。再加上高校创业培训教师缺乏等原因,导致现阶段培训力度不大,难以满足所有具备创业意向的学生。二是培训与社会和企业联系不紧密。创业培训不光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设计创业计划书,如何开办一个企业,而更当注重与社会和企业的联 系,协调运筹社会和企业的资源。当前有些成人高校的SYB创业培训中也进行案例分析和商业沙盘模拟等,但受到虚拟人物和模拟环境的局限,学生的直观感受不强。为此,要增加创业实例分析,寻找有代表性的真实企业,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对其进行创业的全流程分析,开展模拟实战演练。
三、创建融合成人教育和SYB培训的创业教育新模式
为解决成人高校SYB创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结合成人教育和SYB培训的特点和资源,创建符合学生社会需求,便于操作推广的创新教育新模式,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融合课程体系。在成人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要把SYS创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或是把创业培训课程模块融入专业课教学,或者直接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以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实施。目前,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已经将SYB创业培训中评估市场、组建创业团队、预测启动资金需求等模块融入工商管理的专业课程中;面对在校期间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的同学,采用SYB创业培训,在坚持SYB项目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其内在需求和特征设计适合其特点的培训内容。为了使成人学生通过SYB创业培训更好地受益,培训应符合其学习特点,贴近其对创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需求,内容要更加系统化、时代化,并增加源于成人大学生活的真实的创业故事、创业案例,给学生设身处地的启发。同时,应增加实践项目,例如带领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实地考察创业项目,完成创业计划书等,着重培养自主创业者,在校园 内树立自主创业的典范,形成浓厚的成人高校创业氛围。
第二,对接教学方法。SYB 创业培训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既有讲课法、练习法、案例法、讨论法等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又有结合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和游戏模拟法等非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和非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排列组合,可以促使学生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同时增强兴趣、激发灵感。比如,教师采用头脑风暴法就是启发激励学生在自发自由的状态下提出新观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采用角色扮演法就是要通过扮演现实情境中的角色,比如扮演商务谈判或企业招聘中的某一方等形式,让学生即兴处理现实中的突发问题,提高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采用游戏模拟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模拟创业游戏,让学生直接感受企业运营过程中决策形成、实施过程等环节。这些非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不同的专业学历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提高课堂效果,促进教学方式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第三,衔接实践平台。随着职业化转型的不断深化,成人高校逐步建设起完备的校内外实验、实习场所和基地,有的还建成网上学习的平台,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这些都可稍加改造后用于 SYB 培训的实践教学。比如,有的成人高校建有成人大学生实训室,供学生在高仿真的环境里了解企业运行流程,锻炼和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此外,还要统筹校内校外两块资源。可以发挥SYB培训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创业培训机构联系密切的优势,推动利用政府资源,在企业、高校内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同时完善自身创业培训服务体系,给有志向、有项目的学生提供针对性创业培训和创业支持。第四,交流师资队伍。创业教育是个新生事物,成人高校的老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但仍难满足创业教育的需求。为此,要交流学校内外的师资力量。可选派成人高校的专业教师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SYB师资培训班,鼓励创业培训教师到企业兼职或直接参与创业实践,以获得培训能力,取得第一手的实践经验。要建立引进“外脑”机制,聘请校外创业培训专家、创业成功人士等成立创业指导专家团,作为SYB培训顾问,给学历教育的老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指导水平,还能及时有效地为学生创业提供各种帮助,促成他们创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的发展难题与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3,(6).[2]张宝,胡杨,刘正宗.中美高校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2).[3] 胡超,苌庆辉.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新模式的构建设想——基于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组织的比较[J],高等教育管理,2016(1).作者介绍
李金霞(1974—),女,山东陵县人,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培训中心副教授,主要休闲理论研究。
金琰(1977—),女,浙江兰溪人,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经济管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规划管理和成人教育理论研究。
李金霞,电话:***,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北京市东城区潘家坡胡同1号,邮箱:aljx11@163.com
第五篇:高校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结合社会就业需求,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为重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创新创业;转型发展;人才培养
一、前言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创业教育要结合专业,强化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探索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根据国家文件精神,湖南文理学院制定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知识传授向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的总体目标。
二、高校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育
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课程教学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主渠道,在各专业的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促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专业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1、改革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项目管理职业价值观,形成创新性、整体性的思维风格,愿意克服障碍,愿意冒险,逐步培养学生创业的内在动机,在知识、技能和心理上提升学生在项目管理领域的竞争力、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2、整合教学内容。以职业应用型为导向,教学内容紧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讲解案例习题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报考各种资格证书。同时引入高校创新创业的成功项目作为案例素材,让学生对真实案例进行探索分析,潜移默化的介绍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3、创新教学方法。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行研究型、案例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教师把学术前沿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
4、更新教学工具。当与时俱进,引进与企业接轨的各种实战软件,教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操作学习,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5、改革实践指导。教师主要围绕实践主题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合作性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项目、自行成立团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践、实习基地,引进真实的企业项目,通过岗位实践、企业实训等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社会需求,增强创业应用技能。
6、变更考核方式。教学评价对于课程教学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考核时,应注重考查学习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促进考核方式由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单一考核方式向多种考核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考核结果与学生能力相匹配。
(二)深入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改革
根据社会需求,适量申办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交叉专业及社会急需的布点空白专业。通过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同时,鼓励各专业开展市场、行业调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及中外合作办学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时改造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新机制,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三)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有计划地分批遴选与创新创业工作相关骨干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学习,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培养学校教师的同时,多渠道聘请有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人员。
(四)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促进校地之间、校企之间的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大学生提供知识、能力、实践“三位一体”的真实环境,打造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支持平台。依托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和优质资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鼓励学生承担主持研创项目,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开阔眼界、拓宽思维。对在竞赛、立项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发新产品、举办创新创业报告会、指导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工作,列为教学计划的课程组成部分,计入教学工作量。同时鼓励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为专职、兼职教师队伍提供经费保障。
三、结束语
通过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的融合,知识传授向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