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走进生活经验总结.(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00:4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音乐走进生活经验总结.(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音乐走进生活经验总结.(范文模版)》。

第一篇:让音乐走进生活经验总结.(范文模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验总结

姓名:柏丽娜、杨林单位:召陵区实验中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验总结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于2012年,在这几年的课程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完善,在探索中前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一些认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会,研讨会,使我们深入的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正涵义。回顾这些年来的实践,既有付出,也有收获。现将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作一个汇报总结。

一、综合实践活动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音乐素养除了在课堂学习中逐步形成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和积极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有效地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音乐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实践,那么,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之一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新课程,它既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分科课程,又不同于结构化、知识化的综合课程,也不同于分科化的实践课程,它具有主体性、多元性、发展性、合作性、开放性、创新性、灵活性、生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学生不是为学科而存在,恰恰相反,学科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关心的问题或课题。帮助学生确定课题,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对世界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

结合《音乐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联系实际,提出了“让音乐走进生活”这个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共同的研究探讨中,收获了许多。

综合实践活动与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音乐学习的时空,丰富了学生的音乐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与创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本学期,我们组织公益活动,走进社区和孤独老人表演,和孩子玩耍,并与小区居民交流,通过此次活动,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收获与心得。

二、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丰富音乐体验

音乐体验,是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在的音乐感受。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拥有丰富的音乐体验,才能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满足,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1、让学生去探索音乐对生活的影响

有时我们走在大街上,音乐总会源源不断的进入我们的耳朵,当旋律欢快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跟着节奏走的冲动,那时候的状态充满着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还时,音乐也会让你想起已经经历过的痛苦与哀伤,本来平和的心情一下子又被低落所占据,这时候就会想音乐到底是一种什么神灵?它会时不时的牵动着我们的思绪,试想一下:假如生活中没有了音乐,那我们该有多么的空虚与无趣…….音乐对现代社会也有很大的影响,音乐,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艺术欣赏,而且是一种精神享受。我们通常讲音乐来源生活,学生们细心观察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会认识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提高自己对学习音乐的认识,用自己所学到的技能来带给别人快乐。

2、引导学生走出校园 观察生活中的音乐

我们不仅注重学校内的音乐实践活动,如每年开展的校内庆元旦国庆六一等一系列节日的文体活动,我们更注重利用校外丰富的资源,在“让音乐走进生活”这个课题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音乐带给我们的变化,首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音乐,假期里在河堤广场上观察一下跳广场舞的叔叔阿姨,欣赏一下练太极的老爷爷怎样在音乐中柔中带刚的舞蹈,看一看听着悠扬的音乐优雅舞剑的老奶奶,向他们询问音乐舞蹈对他们生活的影响。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很多退休的老爷爷老奶奶因为跳舞而有了新的生活目标,每天去跳广场舞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老人们在一起交流也认识了很多的朋友,退休生活非常的快乐。锻炼身体跳舞的队伍中也不乏年轻人的身影,通过交谈得知现在的年轻人工作节奏快,很多的办公族整天对着电脑对着文案,过早的得了职业病,腰椎疾病已经开始伴随他们,所以晚饭后的广场舞对他们的身心起了很大的帮助。

3、带领学生进行社区服务 用音乐带给大家快乐 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本次实践活动扩大了学习面,与社区的许多居民,包括老人、中年人以及小孩进行比较深入的交流。老人们给学生介绍了他过去的奋斗历史和几十年来社会所取得的进步;学生给小孩做义务家教,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我们又从与居民的谈话中得知赚钱的不易,生活的艰辛。学生在和社区老人孩子交流的同时也为他们送去了很多文艺表演,如柏丽娜老师带领的声乐组为社区表演了歌曲《爱在天地间》,这是歌颂的是一种“博爱”的精神,歌颂了人世间的大爱,温暖了每一个社区老人的心灵。如杨林老师带领的器乐组为大家表演了器乐曲《翻身的日子》,让老人们回忆起了年轻时奋斗的经历,学生舞蹈组也带了各种各样的民族及现代舞,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在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同时,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中也得到了锻炼。这次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也使我更加认识了自己,对生活、对社会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总之,通过此次走进社区,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受到深刻的教育,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和认知能力,增强了学生服务社会的素养和意识。

三、转变课程方式 发挥学生主动性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可以倾听,可以歌唱,可以演奏,可以写画.在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自己去找,去感受音乐,去创造音乐,这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音乐课,只是识谱,唱歌,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束缚了学生的能力.音乐课应该是孩子的世界,音乐课堂应该是孩子自主学习的课堂,学生应该成为一个主动参与者,而不能仅仅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应只关注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注重音乐的实践,关注音乐技能以外的实践。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有这样一节音乐活动课:”奔向2008”, 在这一课中,我课前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2008奥运的,学生通过上网,看报,看电视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课堂中,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五个小组同学分别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演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有的给大家带来了欣赏歌曲《巴赛罗那》《手拉手》,有的展示以”奔向2008”为主题的手抄报,课后,在老师的倡议下,同学们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向市民们主动宣传奥运知识、做奥运的传播者。这一堂音乐实践课异彩纷呈,同学们在自主参与中感受着快乐,并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四、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表演

《音乐课程标准》中叙述:表演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地演唱、演奏的能力及综合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五、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和老师的变化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舞台表演对学习音乐至关重要,有的学生热爱音乐却羞于表现,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给了学生一个很多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也能从实践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心理素质,实践活动即是参与的又是向社区观众展现自我的,舞台是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重要场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不仅为公众服务,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

音乐综合实践活动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并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就能在“这个活的课堂里锻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下也转变了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大胆的带领学生走出去,向社会来展示我们的教学成果。转变观念是切实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教师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即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教师角色不单是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评价者。根据学科特点(科学性、实验性),以及充分利用学校实验条件,社会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尝试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新教学模式。当然,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远不止这些。比如,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等等方面在活动中也逐渐地有了提高。

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贴近生活,实践成才,学生应发挥知识技能优势,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发展,并在活动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是学校培养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更直观的认识社会,同时,实践也是我们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形式。

以上是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点滴体会,很多地方还不够成熟,为了推动课程改革,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第二篇:让作文走进生活

让作文走进生活

作文是一项需要激情并创造激情的思维活动,一名教师,要想使学生充满激情地写作,就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信心和期望。

如果像以往那样,给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作文要求,让学生闭门造车,必将泯灭学生的作文信心和热情,使他们怕作文、烦作文。因此,使学生自主参与作文势在必行。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吧!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去体验父母的辛劳,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是与非、对与错。教师会发现,把孩子真正当作了课堂的主人,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长点,就等于给学生打开了通往世界的一扇门。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作文、用作文,从而使他们产生想写、想写好的内在动力,形成乐写、会写、善写的良性循环。

一、让学生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只要被一双充满兴趣的眼睛捕捉到,就可能成为美妙故事的开端。生活是无边无际的,学生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都能成为作文中鲜活的材料,教师要给他们一个充分自由的取材空间,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进行作文训练,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如我教五年级上学期《智谋》这一单元时,结合单元主线,我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让他们分成小组自己批来报纸,然后在街上叫卖,看谁的办法多、方法巧,能使自己的报纸在最短时间内卖完。学生们对这一活动感到特别新鲜有趣。因此,特别投入。有的学生卖了一上午的报纸,只卖了一张,赚了一角钱,而有的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孩子,一下就把报纸卖完了。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受益非浅,他们总结了许多经验,如:报纸要分门别类放好,标题要醒目,要善于吆喝,要找准目标„„他们的感受也非常多,有第一声吆喝的艰难,卖出第一份报的惊喜;也有赚钱的艰难,从而更加体会到父母的不易;还有的从卖报这次活动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再让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学生怎能不文思泉涌呢?

还有一次,在执教三年级的开放单元《集市和超市》时,我带学生到华联去参观采访,一方面让他们观察商品分类、了解专有名词、搜集最有趣的广告语,还让他们注意商品价格,试着用五元钱搭配几个色香味美的菜(包括主料与配料),用一元钱买一样最物美价廉的东西。在活动中,学生不知不觉学到了语文知识,同时积累了很多情感的体验:深切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学习语文的美好。有一个小组还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他们竟然查找华联与其他商场的不同之处,并现场采访一下营业员,找出它生意好的原因,有的看到顾客随意乱扔 商品的现象,给商场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他们深切感到自己是 在做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通过活动提高了学生对人对事的认 识,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次作文光题目就叫人眼花缭乱:《我是配菜师》《采访记》《有趣的语文》《我设计的广告语》„„

看来,只有把学生融入到社会 之中,融入到生活当中,让他们自己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他们 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富有感染力。

二、注意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 真理的追求”。作文教学就要从作文的情感交流功能人手,在课 堂上激发情感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与人交流的快乐。如在执教三年级上学期《成长的经历》这一单元时, 结合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作文训练我想引领学生回顾成长的历程,触发学生对父母的一份感激之情。“情为所动,文思泉涌”, 如何找准切人点呢?我首先开了主题为“成长的足迹”的班会, 每个学生都带来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照片, 向同学们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些平凡朴实

孩子未来无小事,点点也是一种坚持!的家庭故事讲述 出来,在幼小的心灵里攥起一圈圈涟滴。有的学生还把爸爸妈 妈珍藏着的小时候的纪念物也拿来了,有的拿-支胎毛笔,有 的拿来了父母记录的《成长日记》„„把这些珍贵的纪念物看 一看,读一读,心中怎会不激起对父母的无限感激之情呢?父母 关心自己的一幕幕场景就会像放电影似的一一重现。作文写完后,我鼓励学生依据作文内容给父母写一封充满 感情的信,并要他们的父母看了信后也写一两段自己的感想,孩 子的信虽然写得很幼稚,但却是用心写出,真诚热情,洋溢着对 父母深深的爱,父母从孩子的举动中也体味到了人生的乐趣,感 受到亲情的温暖。这是情与情的碰撞,这是心与心的交流,它使 学生认识到作文也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学生在运用作文进入 人际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作文带来的无限乐趣,从而产生积极 而持久的作文热情

三、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作文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能使学生处于 最佳的精神状态,让学生在做中学作文、玩中学作文,游戏中学 作文,在课堂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构建活动情境,激发观察动 机,引导自主观察,使学生入境入情入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 性的发展。如我在教三年级第六单元《鸟儿》时,让学生描写小鸟。我让学生从家中带来了一只鹦鹉,这只鹦鹉色彩斑斓,逗逗它,如果它开心,还会叫你一声“妈妈”呢!学生很感兴趣,认真观察鹦鹉的外形,千方百计逗鹦鹉说话。在活动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心 想、嘴要动、手要写”,为了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我要他们作现场 解说,由于活动组织了全班同学的全员参与,使现场的解说模拟活动充满了欢乐、真实的气氛。全班每个学生都十分投 人,调动了大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作文的训练效果呈现最 佳状态。

还有一次,天气晴朗,四年级第九单元的作文课时,我干脆把学生带到操场的草地上,学生席地而坐,柔和的阳光洒向大地,微微的风掠过脸庞,我打开录音机,让学生静听了一段音乐,这段音乐中有雨声、风声、刹车声、鸡鸣狗叫声„„我让每个孩子在心中想象这段音乐所描绘的意境。然后,我绘声绘色地说了一个文章开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 晚,张小明正坐在桌前写作业,突然窗前红光一闪„„”。学生 正侧耳倾听,我嘎然而止,然后要学生续编故事。由于环境的清 新,再加上身体无束缚,学生思想上的条条框框似乎都彻底解 除,他们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 氛围中,想象驰骋、感情激荡,思路纵横,学生想象非常奇特。有 的把红光想成是飞碟,有的想成是时光倒流器„„在教学过程 中,我尽量不打断他们,我和周围同学一样沉浸在孩子们自己 创设的故事情境中,有时听了他们故意设置的悬念,我也和其 他学生一样问:“后来呢?”听了学生的口头作文,让我大为惊 讶,惊讶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惊讶于他们内在潜能的巨大。看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应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与学生平等对话,把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让儿童“思维无禁区”, 使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这样,就能让学生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激发出创新的潜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真正的发展。

四、自主选择作文方式,放飞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自己选择作文方式,才能使他们常学常新,百写不厌。一次,我结合五年级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水》,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水中的微观世界,学生看到了平时难以发现的细菌,我让学生自主命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作。有的学生在观察基础上加以合理想象,写的童话妙趣横生;还有的学生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又通过查资料上网、向自然老师请教等多种途径了解了更多的细菌知识,写的科普小文章使人读了受益匪浅。

五年级第二单元要求同学们分成小组合编探险故事,我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自由。首先让他们自由讨论,撰写活动计划,计划中要写明活动内容、时间安排,特别要写清分工。然后根据计划各施其责,分工搜集资料,集体讨论撰写形式、故事情节,沿着情节脉络编写故事。孩子们的文章异彩纷呈,很有个性。有的采

孩子未来无小事,点点也是一种坚持!

用小剧本的形式,写成了多幕剧;有的用章回小说的形式,每一节都设置悬念,使人读来饶有趣味;还有的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整篇文章脉络清楚。读完他们的文章,我感到非常惊喜,看来,给了学生自主选择作文方式的权利,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儿童当做儿童看待,尊重他们特有的观察、思考的特殊性,学生们就能在作文的蓝天上自由飞翔,产生更多的好作品。

五、积极鼓励,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成功的乐趣,享受到成功所带来的愉悦。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呈现给孩子的常常是冷酷的一面,作文写得再好也不能得满分,评语是冷冰冰的:描写不具体,语句不生动,中心不明确„„如此一来,谁还敢“亲近”作文呢?我想,只有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用心灵对话,才能真正激起他们对作文的热爱。首先,我把评语情感化,呈现出评语“温情”的一面,如:“你观察得真仔细,老师都没发现这一点呢!”“好可爱,老师真想见见它!”“这次没考好,下次再努力,没必要这么难过!”“这一处写得不够好,能把外貌部分再修改一下吗?”„„学生很喜欢看我的评语,因为这是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对话,即使我指出了作文中的不足,他也能从评语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每次改作文,我都努力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用红波浪线画出来,看到学生欣赏自己作文的得意劲儿,我想:那渗入心田的甘泉不正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吗? 看来,只有改变过去那种闭门造车式作文教学方法,构建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模式,还给儿童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解放孩子的身、解放孩子的脑、解放孩子的心,才能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说,无拘无束地写,让作文教学真正“活”起来,让写作成为孩子们最快乐的事!

孩子未来无小事,点点也是一种坚持!

第三篇:让作文走进生活

让作文走进生活

燕中心小学 成丽

何谓作文?简单地说,作文就是将自己平日生活中的见闻真实地写下来,并将自己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过程。

事实上,我们的孩子对作文总是敬而远之,他们总以为,作文就像一尊佛像高高地占据在神坛之上;重视写作技巧的训练,强调作文格式、套路,使作文远离了孩子,远离了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所以,作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孩子们热爱生活、留心生活、感悟生活、在与生活接触中捕捉写作素材,为孩子们打开丰富多彩的生活天地,让作文变得新鲜有趣,使孩子想写、乐写、并渐渐成为他们精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热爱生活

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一草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春日的万紫千红,夏日的朝气蓬勃,秋日的硕果累累,冬日的银装素裹„„父母的呵护、老师的关爱、同学的互助„„生活是美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究根到底是因为缺少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教给孩子们健康的审美观念,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让其和生活融合,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成长,懂得我爱生活,生活才会更加爱我的道理,明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才变成美好的人间。只有这样我们孩子的作文中才会更加富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才会爱意流淌,才会表达出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也才会打动我们的心弦,进而爱上作文„„

二、体验生活

学会热爱生活还不够,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元素,我们还必须融入其中,走进生活。

我们的“生活”完整地说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社会与自然。谈起生活,我们的 孩子往往一脸茫然。因为,他们的“生活”实在不像是生活!——学习、还是学习,占据了他们的所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孩子们与生活完全脱节——不论是自然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即使有一些闲暇时间,也被电视、电脑“霸占”了,仿佛他们是天外飞仙,生活在他们的眼中,仅仅成为一个遥远的名词而已!乡下孩子不再“乡下”,这是我对当今孩子的感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孩子们带出课堂,到社会这个“大课堂”去观察、去触摸、去聆听、去感受。

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曾经带了几个孩子出去野营,可是孩子们对自然美景熟视无睹,只顾看着各种卡通漫画,于是三毛不禁惊叹:孩子们被商业美术俘虏,抛弃大自然了„„事实上,我们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芳草萋萋、鸟语花香,和风细雨、雪花纷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展现她那令人心醉的美。可是,我们的孩子却被老师、父母圈禁在教室里、题海里、看似“精彩”的卡通动画前,他们被俘虏了,对自然渐渐失去了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我们的写作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了。我们要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投身到广阔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去欣赏红花绿草,去领略湖光山色,去聆听流水潺潺„„

春天到了,我们可以开展“我与春天的约定”摄影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手中的相机拍下自己心中最美的春天;端午节到了,我们可以开展“端午知识知多少”活动,孩子们通过阅读、查找、寻访,搜集到许许多多的相关知识,既锻炼了自己又丰富了知识;为了感知童年的幸福,我们可以开展“我与爷爷奶奶比童年”的活动,通过对比,既了解了老人们辛酸的童年生活,又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

三、思考生活

对于生活,我们不仅仅是欣赏者,更是参与者。我们应积极动员我们的孩子参加到社会的各项活动中去,去感知去体验。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的见解各不相同,因为他们对生活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的孩子虽然留心观察了生活,却往往难以写出很精彩的文章,不在于观察不仔细,而在于缺少思考,缺少感悟生活,因而他们的作文往往空洞、流于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水账”。

一个善于思考生活的孩子,他往往能够从小草的执着中感受到坚强,能够从太阳的升起与落山中感受到时间的飞逝,能够从老师眼里的目光中读懂老师的关爱,能够从钓鱼岛事件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语文新课标》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解,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我们学习课文后、带领孩子观察自然之后,可以让孩子进行一番不同角度的思考。他们凭借自己的理解,再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进一步感受思考,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让生活在脑中得以升华,只有如此,才会写出灵动、个性张扬的佳作来。

总而言之,作文最重要的不是高超的技巧,而是真切的生活体验。如果我们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就难以积累写作的生活素材,也就无从谈起真情实感,写作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生活处处有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的沃土,才能够发芽开花结果,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带领孩子走进生活,让作文走进生活。

第四篇:让语文课堂走进生活

让语文课堂走进生活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第五篇:让科学走进生活

让科学走进生活

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生活就这样不断的在学与问中漫过。

当从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传来核电站发生事故的消息时,中国的众多国民诚惶诚恐,甚至引发“哄抢”事件。人们面对自己并不了解的灾难的第一姿态竟是惊慌失措。可当我们真正了解科学知识时却发现其实我们并不需要紧张,这次核事故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并不需我们国民做出这么强烈的反应。且退一步讲,就算这次事故对我们有所影响,那我们应该做的也不是这些毫无作用的惊慌。我们需要的是拥有保护自己的武器——科学知识。

正如罗蒙诺索夫所说的:“科学给青年人以营养,给老人以慰藉,她让幸福的生活锦上添花,她在你不幸的时候保护着你。”如果我们能够更深地了解科学文化知识,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学习科学知识,那么悲剧是不是会减少呢?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泄漏就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例子。如果人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更为深刻,没有做出错误的判断的话,相信后果会大不一样的。若不是操作人员没有发现核反应堆内缺水而停止了注水操作,1986年4月29日的切尔诺贝利4号石墨沸水反应堆发生爆炸的历史将不会存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从中学习、探索,完善我们的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让科学走进生活将会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要让科学像春风一样,吹进千家万户,给人们带去幸福,在灾难时助人们脱离险境。只有这样才不会湮没科学本身的价值。而当今高等学校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主力军,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更要义不容辞地担起这个重任。我们要以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与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建造出辉煌的科学宫殿。我们要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勤学多问,并将自身所学传授给他人,推广科学知识。因为科学能让人免于愚昧,免于不必要的灾难。

日本此次核泄漏再次引人深思两个问题:第一,预防不仅要根据以前的经验更要遥想到未来的局势。正是由于日本没有遥想到他们国家会发生9级的地震,致使他们核电站的紧急应急设备被海啸冲毁,是反应堆无法正常降温,才会造成这无法弥补的灾难。第二,增强国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是避免盲从的有效手段。如果国民能够了解科学知识,知道辐射原本无处不在、知道这次事故对我们没多大伤害的话,就不会对这次事故反应过于强烈了。

所以,请用我们的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让知识的源头永不枯萎;请用我们的钥匙去开启疑团的大门,让疑团不攻自破;请让我们走进科融入生活吧!

下载让音乐走进生活经验总结.(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音乐走进生活经验总结.(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读书走进生活

    让读书走进生活 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学生享受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

    让数学走进生活

    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

    让作文走进生活(范文大全)

    让作文走进生活 摘 要:诗人何其芳曾经说过:“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寻找生活化的写作内容,本应引起所有教师与学生的重视,但是观察当前高中生写作现状,效率低、内容干却......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 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

    让地理走进生活

    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2016 年秋季学期初2019级地理学科课时训练 ____班 姓名 学号 月 日第 周 前言 让地理走进生活 命题人:邓雪彬 【学习目标】 1、感受地理与自己现实生活......

    让游戏走进音乐课堂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落实,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阐述了运用游戏进行音乐教学的方法,并总结了在音乐课堂中运用游戏的注意......

    让课外阅读走进音乐学科

    让课外阅读走进音乐学科作者:陈凌秋(音乐)发表时间:2010/10/22 14:26:31访问次数:859现在的孩子们喜欢书,喜欢课外阅读,喜欢自己去探究知识的奥妙,这不,父母的礼物变成了书,双休日里的......

    让学生走进音乐天堂

    让学生走进音乐天堂 辉县市文昌高中付军华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和教育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可是在我们这些农村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