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社听课心得
校际交流品社听课心得体会
城南小学
李媛云
10月24日,我参加了校际交流小学品社听课活动,聆听了武彩霞,王建华等四位老师的课,收获良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四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在教学《我们的左邻右舍》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优美图片,一边听着优美的背景音乐,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的向往,平添几分优美的气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各位老师都通过她们那优美的声音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陶冶,唤醒了学生美的感受。
二、使用课件、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品社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各位老师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的老师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
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如运用“说”、“读”、“演”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最精彩的是学生用动作表现拱手的步骤。还有学生在音乐背景下边有感情的体会,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我想这些也就是我们追求的“高效”吧!一日听课老师们的独到之处岂止以上几点,但我想,光是这几点,是我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深刻领悟的。
第二篇:听课心得(品社)
听课心得
2013年10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角美中心小学2013年小学品德与社会同课异构观摩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卢溢红老师、陈正莲老师、卢小真老师和叶乃真老师这四个优秀的老师上的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江山多娇》这一课。这次活动让让我对品社品生课程的性质、基本结构、教学目标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真是受益匪浅。
四位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精美的课件制作,设计简练、巧妙的板书等,令人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学会看地图是学好这课的关键,四个老师都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上台在地图中指出高原、盆地、平原······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卢溢红老师和陈正莲老师在《江山多娇》这篇课文中捉住了“多娇”这根主线,通过图片、配乐和教师富有感情的讲解,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祖国河山的美丽。通过我是“小小地理家”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对多样的地形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卢小真老师注意挖掘身边的资源,让学生也认识到自己所在省份——福建的地形和漳州的母亲河,通过一组祖**亲河被破坏前和被破坏后精美图片的对比,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保护,使教学得到情感的升华,达到了品社课德育的目的。叶乃真老师教态自然,整节课条理清晰,较为系统的介绍了地形地势这一知识点。
总之,通过学习观摩,使我深知,想上好一堂课需要我们尽心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设计出学生乐学的教学形式,课后还要进行反思,只有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石门小学 郭香玉
第三篇:品生品社听课体会
品生品社听课体会
11月13日、15日,在建明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品生品社跟进式课堂教研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受益匪浅。聆听了李梅老师和赵岭老师的品社与品生课,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让我对品社品生课程的性质、基本结构、教学目标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一些课的处理方法。这是感到不虚此行。
这次听课,自己感触最深的有以几下点:
1、教师课前做了大量精心准备工作,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还要预想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再做好一定量的准备。
2、从导入到学习新课到板书设计都令我难忘。例如,李梅老师的歌曲导入,赵岭老师的视频故事导入。这些方式生动形象、直观,从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上教学阶段,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发展,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死板的按准备的教学程序走下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态生成。
4、李梅老师讲的品生课给我的启发很大。她在课堂上安排的一系列学生参与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学思路。我深刻认识到一定要从中挖掘出具有品德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思想教育渗透,或以具体生动的故事或以易懂而又鲜活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点给在座的所有品生品社教师指明了道路。
5、“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课程改革向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活用教材方面提出的要求。两位教师都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创造符合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起学生切身的感受;补充了更具有说服力的材料。
总之,细细琢磨每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应该努力、认真、踏实地去运用这些宝贵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处理细节问题的能力,让课堂更成熟、精彩。
第四篇:品生品社听课反思
“人人一节公开课”听课心得
今年三月份我校组织了“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受益匪浅,使我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许多本领,同时也懂得了一些课的重点与难点的处理方法。
在本次听课中,我听了马清芳老师和周亚平的课,现在我重点谈谈周亚平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同学之间》。
周老师执教的是《同学之间》一课,在教学中,周老师的教学思路简单清晰。
一、激趣导入
在此环节,周老师通过播放歌曲《朋友》,来导入了本节课,简洁明了。
二、讲授新课
在新授环节,讲授过程中,周老师很巧妙地课件和课本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之中地掌握了知识。
在本环节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气氛活跃,同时老师的指导也很到位。
三、总结
在本环节中,周老师首先对本节课的内容总结,经过老师的总结,学生们对本节的知识有了更清晰的掌握
最后,周老师很有心的给每个小组打印了一份《与人相处的24条黄金法则》,这个不起眼的环节恰恰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
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上好品生品社课,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教师课前要做好大量精心准备工作,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还要预想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再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上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发展,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死板的按准备的教学程序走下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态生成,3、教学时,一定要先让学生进行尝试,只有尝试了,才知学生会不会,懂不懂,基础程度如何,而不要越俎代庖或教师先规定下怎么样怎么样,这
样就会束缚住学生的发展和认知能力,也就不可塑了,这一点是品生品社教研员每次活动给我们所讲的一点。
4、在教学时,能够把课本中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5、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更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中,要相信学生,充分给学生提供自主讨论的环境和氛围。
总之,本次活动非常及时有效的解决了平时教学中的困惑,对品生品社以后的教育教学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2015.4.9
第五篇:品社外出听课学习体会
品社外出听课学习体会
临沂汤庄实验学校安洪秀
2014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区品社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现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首先,新课程理念方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
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绝大多数课题,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品德学习中来。像设置悬念,讲故事,谈话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教学游戏,情景资料等等。
其次,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此次评选活动中,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板书图文并茂,生动
有趣。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开驰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再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些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
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根据学生
实际,科学地创设情景,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行为。
最后,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用儿
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剪辑录像、制作幻灯片。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
半天的听课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留给我的远不止我上面所讲到的,它还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班级,走近科学,更要带领他们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近那些洗涤心灵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积极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我们每一位品德与社会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