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季羡林有感

时间:2019-05-12 00:4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季羡林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季羡林有感》。

第一篇:读季羡林有感

读季羡林有感

最近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对某些内容很感兴趣。我又看了一些有关季羡林自述、自传及报道之类的文字。综合起来,我感兴趣的有如下几个问题。

(一)季先生之学术成就

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读的是西洋系,专修方向是德文。他在德国留学时读的主系是梵文、巴利文等所谓印度学,两个副系分别是英国语言学与斯拉夫语言学。这个主系就是他毕生研究方向。他在自传里这样说道:“在哥廷根,我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指的是梵文的学习。这条道路,我已经走了将近六十年,今后还将走下去,直到不能走路的时候。”

他在这个研究领域的成就怎样呢?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张光璘说:“吐火罗文在中国,只有他一个人懂。”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梁志刚说:“对于一个一个的学术高峰,他都踩在脚下。”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王邦维说:“从国家的学术发展意义上,季先生在这方面是有很大贡献的。他也代表中国学术在某一个方面的一个高点。”就是说他是他研究的那个领域的“唯一”,可称之为印度学大师。

然而,《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却称道季先生“国学大师”。在它的片头有这样的话:“谨以此片缅怀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好像季先生是以“国学大师”而出名。

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看似是不同的领域,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走遍天下更知故土的情深,所谓越是精通外国文化的越能感受中国文化的价值。季羡林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有许多是从中外文化的比较中产生的。”所以季先生这两个“大师”是不矛盾的。

(二)管教之作用

对高小三年的学习,季羡林总结道:“谈到学习,我记得在三年之内,我曾考过两个甲等第三(只有三名甲等),两个乙等第一,总起来看,属于上等;但是并不拔尖。实际上,我当时并不用功,玩的时候多,念书的时候少。„„有一件事值得提出来谈一谈:我开始学英语。当时正规小学并没有英语课。我学英语是利用业余时间,上课是在晚上。”

他这样总结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在正谊中学学习期间,我也并不努力,成绩徘徊在甲等后几名、乙等前几名之间,属于上中水平。„„一下课,我就跑到校后湖畔去钓虾、钓蛤蟆,不知用功为何物。但是,叔父却对我期望极大,要求极严。他自己亲自给我讲课,选了一本《课侄选文》,大都是些理学的文章。„„根据他的要求,我在正谊下课以后,参加了一个古文学习班,读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当然对老师另给报酬。晚上,又要到尚实英文学社去学英文,一直到十点才回家。„„我在正谊中学读了两年半书就毕业了。在这一段时间内,我懵懵懂懂,模模糊糊,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主观上并不勤奋,客观上又非勤奋不可;从来不想争上游,实际上却从未沦为下游。最后离开了我的大虾和青蛙,我毕业了。”

“主观上并不勤奋,客观上又非勤奋不可;从来不想争上游,实际上却从未沦为下游。”这就是他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表现的真实写照。事实上到了高中,因为他对国文和英文都有点基础,别人无法同他比,他的总成绩就独占鳌头了。从中可以看到管教的作用。

(三)学校自然环境之影响

季羡林自述:“山大高中是文理科分校的,文科校址选在北园白鹤庄。此地遍布荷塘,春夏之时,风光秀丽旖旎,绿柳迎地,红荷映天,山影迷离,湖光潋滟,蛙鸣塘内,蝉噪树巅。我的叔父曾有一首诗,赞美北园:‘杨花落尽菜花香,嫩柳扶疏傍寒塘。蛙鼓声声向人语:此间即是避秦乡。’可见他对北园的感受。„„学校环境犹如仙境,荷塘四布,垂柳蔽天,是念书再好不过的地方,我有意识地用功念书,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应该说季羡林终其一生的文学事业是在济南孕育和起步的,正是在济南这座诗城初步形成了他浪漫而浓烈的艺术家气质,或者说学者兼艺术家气质。”

(四)师资力量之雄厚

季羡林自述:“这所新高中(山大高中)在大名之下,是能副其实的。首先是教员队伍可以说是极一时之选,所有的老师几乎都是山东中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国文教员王玉先生家学渊源,学有素养,文宗桐城派,著有文集,后为青岛大学教师。英文教员是北大毕业的刘老师,英文很好,是一中的教员。教数学的是王老师,也是一中的名教员。教史地的是祁蕴璞先生,一中教员,好学不倦,经常从日本购买新书,像他那样熟悉世界学术情况的人,恐怕他是惟一的一个。教伦理学的是上面提到的正谊的校长鞠思敏先生。教逻辑的是一中校长完颜祥卿先生。此外还有两位教经学的老师,一位是前清翰林或进士,由于年迈,有孙子伴住,姓名都记不清了。另一位姓名也记不清,因为他忠于清代,开口就说:‘我们大清国如何如何。’所以学生就管他叫‘大清国’。两位老师教《诗经》、《书经》等书,上课从来不带任何书,四书、五经,本文加注,都背得滚瓜烂熟。”

(五)教育意识之超前

2004年8月6日济南日报《文化周刊》:“在山大附中,高中生季羡林开始学习第二门外国语——德语。一所中学,除英语外,还把德语列为选修课,教育之超前,别说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中学,就是放在今天的中学,也是新闻。在季羡林同辈的学者中,小学时就接受英语辅导、中学学习两门外语的人,怕是不多见的。”

(六)教学之创造性

季羡林自述:“学期中间,接过胡先生教鞭的是董秋芳先生,他同他的前任迥乎不同,他认真讲课,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他出作文题目,非常奇特,他往往在黑板上写上四个大字:随便写来,意思就是让学生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我写了一篇相当长的作文,是写我父亲死于故乡,我回家奔丧的心情的。董老师显然很欣赏这一篇作文,在作文本每一页上面的空白处写了几个眉批:‘一处节奏’‘又一处节奏’„„我正是如拨云雾见晴天,这真是我写的作文吗?我为什么没有感到有什么节奏呢?我的苦心孤诣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却被董先生和盘托出。我之所以五六十年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弃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山东大学教授、季羡林助手蔡德贵:“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他(指董秋芳老师)在语文教师中属于另类,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他不合格的,不够高中语文教师的格,因为他布置作文从来不出作文题,在黑板上就写四个字‘随便写来’。在这样的一个老师面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而也被刺激起来。”

(七)蛇之变龙的奇遇

以下均是2004年8月6日济南日报《文化周刊》的报道。在山大附中,季羡林最大的“优胜纪略”,是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而受到“状元公”的奖赏。当时的山东大学校长是山东教育厅长王寿彭兼任的。王是前清的状元,著名的书法家。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这位“状元公”要表彰学生了。表彰的奖品是他手书的对联和扇面。表彰的标准是每一班的甲等第一名,平均分数达到或超过95分者,高中有6个班。可以出6个甲等第一。结果六个班平均分数超过95分的学生,只有季羡林一人,季羡林的平均分数是97分。“王寿彭的书法本来就极有名,再加上状元这一吓人的光环,因此他的墨宝就极具有经济价值和荣誉意义”。

这是季羡林一生中由蛇变龙的“奇遇”。

这次“奇遇”的意义,消除了他的自卑感;他要发愤学习,保住荣誉。从大明湖的南岸来到北岸,他渡过的不是一个大明湖,而是跨越了一个人生大台阶。他说:“我是一条小蛇,从来没有幻想成为一条大龙,这一次表彰却改变了我的想法,自己即使不是一条大龙,也决不是一条平庸的小蛇。”季先生说:“王状元表彰学生可能完全出于偶然性。他万万不会想到,一个被他称为‘老弟’(书法提识,笔者注)的15岁的大孩子,竟由于这个偶然事件而变成另一个人。我永远不会忘记王寿彭先生。”

(八)志向之确立

季先生的志向是研究印度学。这个志向是如何确立的呢?从以下两个片段可以窥见一点踪迹。

《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1924年,作为中印文化交流使者的泰戈尔来华访问,一个演讲在省议会,正谊中学离得很近,季羡林也挤进去,季羡林有缘在大明湖畔看到了这位银须飘拂的印度大诗人。这次会面让十三岁的季羡林对泰戈尔和他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时就能模仿他的体裁写一些小诗,并翻译他的诗歌。泰戈尔的诗中对自然、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季羡林内心强烈的共鸣,并为他将来从事东方文学的研究埋下伏笔。”

季羡林自传:“在所有的课程中(笔者注:指清华四年的学习),我受益最大的不是正课,而是一门选修课: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和一门旁听课: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这两门课对我以后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可以说是一直影响到现在。我搞一点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显然是受了朱先生的熏陶。而搞佛教史、佛教梵语和中亚古代语言,则同陈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九)季先生之勤奋

《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在北大工作期间,他很忙,只有利用每天早晨四点到七点这段时间做学问。他的那扇窗曾是北大每天最早亮灯的地方。他就靠着三个小时,六十年下来,写出一千多万字的学术著作。他每天四点起床工作,这种习惯他坚持了几十年。”

季羡林自传:“我体会,一些报刊之所以要我写自传的原因,是想让我写点什么治学经验之类的东西。那么,在长达六十年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中,我究竟有些什么经验可谈呢?粗粗一想,好像很多;仔细考虑,无影无踪。总之是卑之无甚高论。不管好坏,鸳鸯我总算绣了一些。至于金针则确乎没有,至多是铜针、铁针而己。

“我记得,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讲了一个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市集上大声吆喝,叫卖治臭虫的妙方。有人出钱买了一个纸卷,层层用纸严密裹住。打开一看,妙方只有两个字:勤捉。你说它不对吗?不行,它是完全对的。但是说了等于不说。我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再多说两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灵感这东西不能说没有,但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勤奋出灵感。”

(十)机遇之准备

《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卞毓方:“如果他没有学英文,他也考不上清华大学,也不会去德国留学,正因为小时候别人都没有学英文的时候,他叔父在业余让他去学习英文,所以他以后上了高中的时候他的英文成绩在班里一直是比较好的,最好的。”

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张光璘:“在当时来讲,这十年的济南的中小学的教育,对他来讲,对他一生的成长我想都是至关重要的。”

季羡林自述:“于是我转了学。转学手续比现在要简单得多,只经过一次口试就行了。而且口试也非常简单,只出了几个字叫我们认。我记得字中间有一个‘骡’字,我认出来了,于是定为高小一班。一个比我大两岁的亲戚没有认出来,于是定为初小三班。为了一个字,我沾了一年的便宜。这也算是轶事吧。”

季羡林自传:“当时山东中学的拿摩温是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我这个癞蛤蟆不敢吃天鹅肉,我连去报名的勇气都没有,我只报了一个‘破’正谊。可这个学校考试时居然考了英语。出的题目是汉译英:‘我新得了一本书,已经读了几页,可是有些字我不认得。’我翻出来了,„„结果我被录取,不是一年级,而是一年半级。”

所以讲机遇偏爱有准备之人。季羡林先生留给我们的思索太多太多。

第二篇:读季羡林传有感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们都有自己坚持的一份信念,无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或者是自然科学研究。这份信念让他们在研究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不为名利,只是为了追求真理,只是为了在自己的有生之所为人类多做一些贡献

-----题记

2011年,在学校买了一本书《季羡林传》,以前对季老的了解很少,只看过一些很少的报道,记得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季老去世的消息,心中却有种隐隐的伤感。那次和朋友逛书店,无意中看到了新出版的《季羡林传》,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后来由于忙于其它俗世,一直没有时间静静的去读。直到来了北京,重新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规定了自己每天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来读书。第一本就是它。

现在已经看到一多半了,还剩下一些没有看完。但是,每当想起看过的部分,总有点想写点什么的冲动。心中对他老人家的精神,品质充满了敬佩。而从他身上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他的正直,朴实,认真,专注,都对我的学习,为人,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让我明白人生的意义之所在----不是忙忙无为,而是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不懈的奋斗。

他不求虚名,一切务实,不说空话,用行动来影响别人。他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开始学习,做研究,对时间的利用更是争分夺秒,把生命中的每一刻都让其充满意义。与之相比,当我感叹自己没时间学习的时候,真的是感觉到了惭愧。我有时间不比他多十倍百倍,可是,这些时间流逝的过程中,却没有为我留下任何东西,或许说是我却没有向时间索取任何想要的东西,就那样看着它白白的流走。这在学习上,他给我立了一个榜样,当我看书看不下去的时候,当我想让自己放松的时候,我一想起季老来,就感觉自己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这也促使我用心的学下去,而不去计较学了多少。

他始终坚持着心中的信念,始终不忘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学术研究上,他刻苦认真,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他朴素的精神,又让他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他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朴素和崇高。当现代的人们都的追功求利的时候,都

在蔑视崇高的理想的时候,他却在坚持着。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崇高的理想,人生总会陷入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上究竟要干什么。想不通这个问题,做什么都没有动力,就会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最终被历史的长河淹没。了解了季老的一生贡献,我几个问题不得不让我深思:

(1)我现在能确定自己追求的人生吗?

(2)把每天的时间真正利用好了吗?

(3)自己的努力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

(4)我说的,都能做到吗?

(5)我能不能把自己理想坚持下去?

当这些问题放到眼前,你要不断的思考的时候,会想的越来越细,思考的东西的越来越多,而自己以后的路怎么走,也越来越清晰。

第三篇:读季羡林自传有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一位受人敬仰的国学大师,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

开卷有益,掩卷有味。从季羡林先生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他对待工作和学习的勤奋钻研、谦虚谨慎,身处逆境的泰然处之,面对学生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些都让我感触颇多。季老的一生,几度起伏,也正是人生坎坷而丰富的经历,成就了他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品格。不经历风雨,又怎么见彩虹。只有在风浪中不断磨砺自己,才能成为对单位、对社会有用的人。读季老的自传,不仅可以了解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更可以学以致用。

一、眼界宽广、追求远大,永不停止学习的脚步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身处一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工作,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季羡林先生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无论是在日本侵略,时局动荡不安的清华园,还是在被饥饿和战争阴云笼罩的德国小城哥廷根,无论是在幽静的朗润园,还是在破败的牛棚中,他都始终坚持学习、写作,几十年来笔耕不辍。这也使得他日后能够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2国语言,博学多才,在东亚语系与印度佛教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生都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更何况是我呢?自从去年来到市政府办公室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单位浓郁的学习氛围。办公室许多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领导、同事依然坚持学习,这种学习热情也无时无刻不在激励鼓舞着我。他们对业务的钻研精神,对知识的渴求和热情,都让我钦佩不已。

来到办公室近一年来,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习的益处。其实,学习是无处不在的:不仅源自书本,更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对工作的实践与感悟。以前,我觉得学习知识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更好的展示自己,但是,现在我认为:学习更是为了拓展眼界,丰富人生,让自己乐在其中,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外物的变化。《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总是寓于平凡之中,只有真正享受学习,每天积累一些,学习一些,才能聚沙成塔,成为一名业务精通的优秀干部。

二、勤奋进取、谦虚严谨,在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 在治学态度上,季羡林先生勤奋严谨,一丝不苟。在担任北大东语系主任和北大副校长期间,他时刻把学生的诉求放在首位,谦虚和蔼、平易近人。有一个故事曾在北大流传多年: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当时这位学子的心情如何,但是听完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大师的谦虚和蔼、可亲可敬。另外一个故事则让我看到了季羡林先生勤奋刻苦的工作态度:季老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工作,风雨无阻。他到北大工作后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他曾在自传中写道:“我也知道每天遛弯、下棋是舒服的,但是几十年来,每个清晨,我都不曾留恋朗润园秀美的景色,直奔图书馆。如果一日不做研究,一日没有收获,晚上躺在床上,我便会惴惴不安,觉得自己在荒废光阴”。已入耄耋之年的季老,却依然如此勤奋的工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所以我们更加不能虚度光阴,而在这几十年中,有多一半时间是在工作的,所以,勤奋进取、谦虚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是取得成绩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来办公室工作之前,我就听说这里工作忙。但来了之后才有更深的体会。这里大到市领导、秘书长,小到科长、科员,晚上加班、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饭。领导、同事对待工作的兢兢业业,勤奋进取,不计回报,深深感染了我。我想,正是有全市这么多领导干部的默默奉献,才成就了莆田今天的发展成就。

三、看淡得失、贵在当下,做一个坚毅的人 季老在书中写道:“经历过这么多困苦,回头再看,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季羡林先生曾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东语系,并于毕业后远赴德国著名学府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曾经以勤奋、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手创办了北大东语系,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梵文、吐火罗文、佛教等学科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曾经经历了十年浩劫,被抄家、批斗,在牛棚里一住就是几年;也曾经在平反后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大副校长等职,蜚声中外。季老的一生,几度起落,无论是无人问津、受人唾弃,还是备受推崇、万人瞩目。在大风大浪中,他始终不喜亦不惧,淡然面对得失。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为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的人却因为腐败堕落而倒下了,邱晓华、刘志军„„他们的人生轨迹让人不胜嘘唏,说到底还是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把个人荣辱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办公室的一名干部,我要时刻以这些反面典型警醒自己,沉下心来,踏实工作,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工作中不断锻炼能力,磨砺品格,完善自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季羡林先生之所以被世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是因为他宠辱不惊,始终如一的高尚品格。他在“文革”期间依然坚持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季老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和品格将会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间。

人生只有一次,能在办公室这个团结进取、富有凝聚力的团体工作,我倍感荣幸。领导的谆谆教诲,同事的殷殷帮助,都让我受益终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把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都当作是锻炼能力、磨砺品格的机会,不断超越自我,用勤奋和汗水书写人生的崭新篇章。

第四篇:读季羡林《二月兰》有感

读季羡林《二月兰》有感

我是一个没有识真慧眼的人,总是会以貌取人,以名取人,庆幸的是,在喜欢上季羡林三个字以致喜欢他的作品的时候,我的辨别是对的,他确是一个值得喜欢,值得景仰的人,“季”和“林”让我想到季节,树林,进而想到自然,“羡”让我想到“只羡鸳鸯不羡仙”,进而想到美好,连在一块就是“自然的美好”。我一向爱空想美好,空念自然,所以在第一次看到这三个字时,我的脑海不自觉地就舒服了起来。第一次看到季羡林,记不得是哪篇文章了,只记得里面有一个“朗润园”,这三个字也是我极喜欢的,后来又陆续读了几篇文章如《马缨花》、《清塘荷韵》,也是非常喜欢的,拿着那些文字反复读了好多遍,越读越觉得其中文字的迷人。

《二月兰》里的文章多是季羡林八十岁以后的作品,他以一个历尽人世沧桑的老人的视角,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回忆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一生思想的变化,同时也体察了这个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自然里,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是有生命的,都有它在世界上存在的位置,都有它生命的轮回。季老先生的眼睛,看到了每一棵花花草草的喜怒哀乐,即使这一个个小小的生命,他对它们也是关爱有佳,敬畏之至。他为春天里满地盛开的二月兰而倍受鼓舞;他为燕园幽径里一棵苍老的紫藤被砍掉而哀痛惋惜;他怀念十年浩劫时被砍伐的海棠;他赞美神奇的丝瓜。在他眼里,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是精灵,他喜爱它们,赞美它们。想起宗璞写过的一篇文章《紫藤萝瀑布》,蒙田写的《敬畏生命》,自然界赋予了我们生命,并赐予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对于此,我们除了感激,还能怎样呢?

我喜欢倾听别人的故事,看书也是倾听,从文字的美中,发现人生的奥秘。面容安详的季先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德国饱尝了饥饿的滋味,以至在回国后的三年自然灾害他觉得只是小巫见大巫,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被判为“不可接触者”,这些人生经历在他的生命轨道上刻下了深刻的印迹。往事不堪回首,但却不能不面对,无论好坏,在记忆中形成的定格都是不可磨灭的,我们唯有从中反省,从中成长。

人的一生不可能孜然一身的前行,不可避免的要与家人,朋友关系起来。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帮助,一个人才可以不断的向前。回想自己的一生,季羡林满怀感激,无论是自己的父母亲,还是结发妻子,还是自己的老师,他都充满了感恩之情。

生命的航船不断前进,眼前的世界瞬息万变,唯一不变的有自己心里生的信念,爱的情怀和对这个世界的感恩。

第五篇: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孩童,会因为浅读了一个奇妙的童话而幻想世界;老人,会因为浅读了一封亲人的书信而倍感温暖;你,会因为浅读了一篇睿智的哲理小品而心生感悟;我,会因为浅读了一本学者的感悟书籍而思绪翻腾。

为什么说是浅读?因为这样一位几乎可以说是跨越了两个世纪的国学大师,又拥有了90余年的生活感悟,凭我一位十几岁的中学生是不可能完全读懂的,至多也只能读懂一二。但就是在读懂这一二后,我发现自己对人生就已经有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大部分人是通过别人来表达自己的各种见解、看法,而季羡林则完全是提笔用文字表达。这位国学大师无论走到哪儿都忘不了写作,写作已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一点,单看他每篇文章后的落款便了然。他可以将一篇文章写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就像是在叙述一件事那么简单,仔细品读,却发现其中暗藏着许多的哲理,简单却又不失“风度”。但在文学方面有颇深造诣的他还在谦虚自己的文笔不好。一个成功者是永远不懂得满足的,这不是贪婪,只是不想安于现状的表现、想要更努力的表现。

就我看来,人生就是一场游戏,有输有赢,但重要的那个点绝对不能放在结果上,过程才是最快乐的,最能使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是好的,结果它坏不到哪里去;过程是不好的,结果它好不到哪里去。对于我们来说,体验了过程,就是抓住了结果。

在为人处事方面,季羡林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譬如: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季老将“糊涂”与“潇洒”分为真假两类,他认为“真糊涂不难得,真糊涂是愉快的,是幸福的;假糊涂才真难得,假糊涂是痛苦,是灾难。”季老在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的情况下,还能嬉皮笑脸大说其笑话,这就是真糊涂,极不难得,却极为愉快。

想必每个成功人士都有自己的座右铭,季老用的时间最长的座右铭是老老实实的、朴朴素素的四句陶诗:

纵观大浪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对于实现这个座右铭,季老采用的是顺其自然,随遇则安的方法,这位国学大师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态度。

论礼貌,一个无礼之人定不会夺得大家的喜爱,它是衡量一个人最基本的标准。“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这是季老评判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面带友善走向镜子时,你会发现,镜子中的那个人也正满怀善意地向你微笑;当你以粗暴的态度面对它时,你会发现,镜子中的那人也正向你挥舞拳头。人生在世,请拥有一颗友爱之心,保留一份友善之情吧!

读完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便是季老说的人身在世必须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社会不停在变,想要处理好这三个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贝多芬、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用了一生的时间都没有能处理好这三个关系。在书的《做人与处事》这一章中,国学大师季羡林给我们完完整整地解析了这三种关系。能将这三种关系分析得这么透彻的一定是一位成功的生活者。从他身上,你学到的绝不会是漂浮在表面上的东西,而是真正发人深省,能让人受用一辈子的心灵的感悟。

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季老一定是属于前者,他用他90余年的生活感悟,诠释了这世间最复杂的一个名词——人生。

下载读季羡林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季羡林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先生谈人生问题的短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有幸拜读之。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出的......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我读《季羡林谈人生》 最近我看了一本对我的人生非常有益的的书,那就是季羡林的《季羡林谈人生》这是一篇随笔共53篇,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在这本书中,季爷爷在书中......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五篇)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2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欢......

    【读《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有感】

    读《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有感前段时间读了《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这本书,感触颇深,受益匪浅。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虽然作者在书中分为第一部分写读书,第二部分写做人。其实读......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最终五篇)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和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季羡林人生,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

    读季羡林《八十述怀有感》[推荐阅读]

    读季羡林《八十述怀》有感 寒假闲来无事找了几本书来打发时光,偶然间读到了季羡林老先生的这篇《八十述怀》,只读了短短的两行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让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一口气......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1500字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1500字作者 | 常伟班级 | 清华大学中国卓越企业工商管理研修班第十二期《季羡林谈人生》全篇没有华丽的辞藻,朴素的语言朗朗上口、言简意赅又意味深长......

    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

    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原创: 陶丽君上个月末收到来自数豆子的美丽版主寄过来的好书,一直没时间打开,正是闷热阴郁的7月,打开书的包装,淡蓝素色封皮、季老沉思的照片和水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