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生政治总结
1、从严治党是我党的一贯立场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经验,是我们党成功的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实现了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把从严治党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不仅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而且将其作为“四个全面”之魂,重中之重,使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更加系统化。
2、为什么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现实依据)
全面从严治党,前提是对党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做出的战略判断。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艰巨,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依据
首先,是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要不辱使命,执政党必须对自身严格要求,全面从严治党。
其次,是党的历史任务决定的, 21世纪中华民族要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愿景,并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三,是当前严峻的形势和共产党的现状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并且具体指出了党内存在的严重的问题及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的性。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
一是执政考验。这一考验与党的执政地位相联系,主要表现为权力的诱惑。
二是改革开放考验。主要表现为利益的诱惑。
三是市场经济考验。这一考验是随着中国的经济转型而出现的,主要表现为金钱的诱惑。
四是外部环境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主要表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诱惑。
党的建设面临“四大危险”
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全面从严治党,前提是党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担当责任,不辱使命,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核心和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全面从严治党,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全面从严治党,一个重大课题是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全面从严治党,要把纪律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全面从严治党,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确保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创新
主要是使党建理论和举措,更加立体化、系统化、明确化、制度化。
第一,以 “全面”作为基础和布局。不仅使内容涵盖“五位一体”的党建总布局,而且注重把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总结自身经验和借鉴其他政党经验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布局,也使党的建设系统化;
第二,把“从严”作为要求和主线,强调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要求在严字上下功夫。第三,首次提出了“制度治党”,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具体说: 第四,从严治党举措系统化、明确化、制度化。
一是治标和治本相结合,二是集中教育活动和思想教育的常抓、细抓和实抓工作相结合。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遵守政治规矩相结合。四是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和落实追究领导责任相结合。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的灵魂,是战略军帐之帅,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根本所在。有利于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有利于赢得民心,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措施
第一,增强四种意识,将从严治党思想落到实处。
一是增强忧患意识。二是增强创新意识。三是增强宗旨意识。四是增强使命意识。
第二,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思想建党首先是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这样才能确保制度建设的方向; 第三,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建设一支执政骨干队伍,要健全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种具体制度; 第四,坚定不移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反腐机制体制创新,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第五.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一、当代中国国际战略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二、当代中国外交政策
努力构建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进公共外交,加强全球治理,承担国际责任。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提上日程: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性挑战增多。
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球治理的理念:共商、共建、共享
中国: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中国路径:创新完善现有的全球治理体制机制;坚定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这一阐述包含着三重含义:制度体系;体制机制;法治化的体系。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体系,包括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
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其一,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如家族政治就是非现代化的治理制度,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必定是公共政治。其二,国家治理权力的更替是平稳有序的。其三,国家治理组织架构是有效率的,是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面临的种种问题的。其四,国家治理的成本相对较低。
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至少有五个标准:首先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民主化;三是法治;四是效率;五是协调。其中,民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政治学家也将现代国家治理称为民主治理。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主要表现为治理的措施、方针、方法的科学正确和高效率。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1)形成四有状态:各个治理主体到位不越位,有为不乱为,市场主体竞争有序,调控主体主动有度,社会主体积极有位,个人主体创业有利;(2)存在一个局面:形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和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局面。现代世界的公共管理活动则逐渐以“治理”为主要特色。它以合法性、参与性、公开性、透明性、回应性、法制性和责任性等为基本特征。
从统治到管理,再到治理,充分反映了人类社会处理公共事务的一种历史发展趋势。
首先,行使权力的主体变得更加广泛。其次,权力运行的轨迹变得更加多样。再次,社会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平等。
总体状况评估 :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 2.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东西南北发展差距很大。3.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矛盾积聚期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着力点和突破口:
(一)鼓励地方探索,推动政府创新
(二)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改革: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三)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1.发挥党对国家治理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统领作用。2.要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3.系统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4.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
(四)加强体制创新,完善制度体系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权力清单制度,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
(五)树立全球眼光,借鉴外国经验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须处理好两大核心关系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十八大: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作用新定位
看不见的手”如何起决定性作用?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看得见的手”怎样更好发挥作用?
“定好位”:政府当好国民经济的“掌舵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防越位”、就是把该放的坚决放开
“补缺位”就是把该管而没管好的事坚决管好。
(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如何)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坚持源头治理,3.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4.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5.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
6.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7.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8.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9.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小结:社会治理创新就是要实现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实现政府对社会单向度的管控向政府与社会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合作治理转变。其实质就是一场政府改革和一次社会重建,主要表现为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的转变,从权力政府到责任政府的转变;而社会则从被管理对象到自我治理与合作共治主体的建构,以及从“弱社会”到“强社会”的建构。
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1.PM2.5引发关注,雾霾天气遍布全国(PM2.5:细颗粒物或可入肺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2.水污染问题突出3.土壤污染危及耕地红线 4.生态保护和农村环保亟待加强 5.环境风险不断凸显
二、经济发展、城镇化加大生态环境压力
1.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艰巨 2.产业重型化短时期难以根本改变 3.资源能源过渡消耗
4.消费模式不可持续(工业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弊病突出)5.城镇化面临的环境刚性约束难以回避
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环境压力
一、GDP唯上的政绩观
二、环境法制不健全
三、资源低价、环境廉价的现象长期存在
四、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畅
四、如何处理环境问题
一.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二.严格追究污染者的环境责任 三.强化环境执法 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环境要素的作用 五.实行谨慎原则,建立严格的环境风险评估制度
1.明确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3.经济社会发展要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4.首次明确“保护优先” 5.呵护公众健康 6.完善环境监测制度 7.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8.突出强调政府监管管理责任 9.没有进行环评的项目不得开工 10.重点污染物排放将总量控制 11.排污需取得许可证 12.划定生态红线保护环境敏感区
13.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农村治理 14.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15.“按日计罚”加大违法成本 16.情节严重者将被行政拘留
民生问题
(一)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突出表现
1.教育发展极为不平衡,家庭教育支出比重过大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较大 3.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
(二)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生产力水平不高
2、体制机制不完善
3、发展理念跟不上
4、历史欠账太多
(三)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五有社会”,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或措施)
(一)教育
第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第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第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二)就业
第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第二,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第三,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第四,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
(三)收入分配
第一,实现“两个同步”、提高“两个比重”,注重“两个公平”
第二,完善两个机制。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第三,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第四,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等途径,优化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四)社会保障
方针: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重点: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 1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 2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3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五)医疗卫生 1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2巩固基本药物制度 3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4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5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制度体系,以人的精神、品格为核心的国民素质,指可以产业化运营的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挑战
相对于物质硬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短板,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启示
文化帝国---美国
调整国家总体产业布局,加大文化、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含量,修订、完善法律制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扫除障碍,运用政策杠杆来鼓励各州、各企业集团以及全社会对文化艺术进行支持,文化产业布局比较合理,区域集聚非常明显,加大对文化管理学的研究和文化人才的培养 动漫王国---日本 后起之秀---韩国
制定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计划。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动员社会资金,完善相关文化经济政策等措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培养人才。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机械照搬,要适应时代及社会的发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要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不断学习借鉴,丰富完善自己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夯实文化软实力根基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其成为国民支柱性产业。建设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 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首要条件:三个自信
创造、表达、传播能力是中国话语建构能力的主要方面
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文化软实力占有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对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主要体现在对信息渠道、交流平台、文化主体的控制力。---商务部长陈德铭,传播中国价值观,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创新对外宣传方式。
结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国纷纷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青年学生是较多接受现代知识教育的一部分人,应增强责任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义不容辞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怎样看待文化软实力,我们应该怎么做)中国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及经济发展新常态
如何理解“新常态”
(1)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相对于旧常态、非常态而言的。(2)新常态是一种“时常态”。如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发展消化产能过剩任务繁重、内生动力不足困难。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时代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必然结果。
(3)新常态是一种“正常态”。中国潜在增长率7%~9%,这是一种正常状态。所谓中国潜在增长率,简单说,就是这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实现的最合理的经济增长率。(4)新常态是一种“优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型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结构深度调整优化升级;增长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必然实现质量高、效益好的发展。(5)新常态是一种“实常态”。新常态不一味追求高速度,忽视质量,也不是推崇不要速度的质量,而是稳中求进与转型升级的结合,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有转,速度与效益两统一、实干与实效两促进。(6)新常态是一种“活常态”。新常态要求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发展集约化、产业绿色化发展方向,从而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发展,这必然给发展注入活力要求。(7)新常态是一种“理常态”。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到今天的新常态,中国经济转入“另一个轨道”。这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做出的理性、理智的判断。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变化和新特征
1、经济发展新常态呈现新变化
新常态显现的新变化,可概括为以下三类新情况:
一类是基本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趋势性变化。需求结构主要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二是微观层面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微观层面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和市场竞争特点等几方面。三是宏观层面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宏观层面主要包括资源环境、经济风险、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方式几方面。细节:
一类是基本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趋势性变化。1需求结构主要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从消费需求看,我国过去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单一的、大规模的低级消费)阶段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2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3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全球总需求不足,我国低成本优势也发生了变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二是微观层面发生了趋势性变化。1微观层面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和市场竞争特点等几方面。2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3从生产要素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来实现;4从市场竞争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而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
三是宏观层面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宏观层面主要包括资源环境、经济风险、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方式几方面。1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扩展空间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以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2从经济风险看,伴随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虽然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3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的新变化,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结论:当前,中国的消费模式、产业形态、贸易结构、信息经济等新的经济转型正在发生,,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逻辑
2、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特征
习近平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主要特点及给中国带来新的四个机遇。:
一是从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在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简言之,新常态的新特征,即速度、结构、创新。习近平的三个概括,宏观、凝练、精确。具体看新常态的重要特征:
1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即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换挡”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这是新常态的基本特点。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最重要的特点。
3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新常态最根本的要求。创新驱动是指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已成为大势所趋。
四、中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的原因
1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济增长由快逐步变缓高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总量越来越大,要维持相等的经济增长率,每年经济增长的净值就会不断增加,因此很难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依靠大量资源投入的发展模式已经到极限,要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进步来推动。3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有着更大、更高、更全面的期待。这是我们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一个重要的推动力。4劳动力供应的变化。从劳动力供应的变化情况看,我国面临人口红利消失的局面。数据显示,长期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已经基本消失。必须依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科技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
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
第一,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金融危机改变了外部环境呈现“两变”、“两不变”。两
变:西方变弱,中方变强;两不变: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不变,发展趋势不变; 第二,全球转型给我国形成倒逼机制,由此带来制度红利; 第三,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势头不变,将带来广阔国际市场; 第四,世界范围的工业革命启动将带来巨大技术红利。从国内环境看
一是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二是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未变;三是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及基础条件没有变;四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的增长点正在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积蓄力量。具体看:
第一,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已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亮丽风景线。第二,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第三,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稳定。新常态孕育新机会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后新机会主要有:
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动力的切换,现代元素的增多,法制建设的保障,制度环境的改善。总之,机会依然很多很好。
1“一带一路”战略的机会。“一带一路”战略,打通了联接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对外开放系统,大大缩短时空距离,深化交通区位经济优势,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发展空间。
2信息技术变革的机会,一个大数据时代扑面而来,将给产业的发展带来一次根本性变革。为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带来无限潜力和动力。
3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机会。新型城镇化,乃是今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机会。5企业“走出去”的机会。
6社会事业发展的机会。社会事业,既是事业,又是产业,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既是为了公益事业发展,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涵。
7新兴业态加快推进的机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新的业态涌现出来,有的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国际方面:
一是国际金融经济乱象纷呈,所谓全球治理、国际规则、力量真空等均可能造成风险; 二是西方危机频发,转嫁危机意识上升,我国面临被危机风险;
三是国际地缘经济变迁,引发地缘政治安全,尤其是亚太地区安全风险飙升。国内方面 “三期叠加”的国内环境。我国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时期,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很难保持以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后发优势变弱; 内需支撑力相对下降;
外需提升力空间缩小。后危机时代欧、日、美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复苏之路艰难曲折,也成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部分;
五、适应新常态实现公平持续发展(如果适应新常态)
1、端正思想认识,破除两个极端。认识上到位了,观念上适应了,方法上才对路、工作上才得力。
2、把握总体要求和发展大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突出创新驱动、狠抓改革攻坚。总体要求是:
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 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
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从增长拉动看,要更好统筹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更加注重通过制度变革、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来打破供给瓶颈,多点发力,多向培育,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从产业结构看,要打破传统产业格局,向三产融合、高端高质、信息化引领和绿色低碳为主流发展。从发展方式看,要打破粗放型、外延式增长“天花板”,突出创新驱动,实现提质增效的集约型、内涵式发展。
从发展动力看,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
3、做到八个更加注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八个“更加注重”,即:
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 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主要是六大具体任务:
首先,是满足广大百姓对于消费的需求 ; 第二,最重要的是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第三,企业家的才能问题,人力资本问题 第四,知识产权的问题;
第五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方式转变重大任务;
第六,突出科技进步在整个创新驱动中重大作用。以上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任务,是实现公平可持续的目标具体行动的指导。
中国梦
2、对“民族复兴”含义的认识 “民族复兴”,是相对于历史的曲折而言的,是“使曾经衰落的民族再度兴盛起来”,民族复兴的标准和参照,一方面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另一方面是新的时代内涵。
两个重要参照系,一是两个百年的发展战目标。即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立 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兴盛状况。古代中国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 一为疆域版图特别辽阔;二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
首先,民族复兴是全面的复兴,包括在经济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国防实力、外交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其次,民族复兴根本上是文化和文明的复兴。中国的复兴是有根的复兴,有历史之根、文化之根、文明之根。我们要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一个能彰显五千年灿烂文化、能传承五千年悠久文明、能把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共享、能用自己的软实力促进世界共荣共进的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最后,民族复兴为人类贡献更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要使中华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中国梦打破了强国必霸的逻辑)
3、“ 中国梦”的特点 三个特点: 一是最广泛的民族共识。“中国梦”不属于某一个政党、不属于某一个阶层,它是深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一种集体记忆、集体意识、集体愿望,它不是某一个政党的梦,也不是某一个阶层的梦,而是全民族的梦;
二是最强烈的民族情怀。“中国梦”有全体中国人民最强烈的要求复兴、要求崛起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情怀;
三是最坚定的民族信念。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坚定不移、代代相传的信念。中国人民对于民族的复兴之梦,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中国梦”始终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4“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
价值理念不同。美国梦是强调一个人只要辛勤工作就能有体面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中国梦,崇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和谐,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
思想基础不同。“美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灵魂是个人主义,核心是实现个人的价值;“中国梦”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基础上的,核心是实现集体或整体的价值,是通过集体即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个人的梦想是共同理想的具体表现和组成部分,“中国梦”既是个体梦又是国家梦。
“中国梦”和“美国梦”应相互取长补短,不断优化
极端的个人主义让美国吃尽苦头后,不再完全排斥集体。实现“中国梦”也应借鉴“美国梦”中的一些积极因素
首先,借鉴“美国梦”对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尊重。积极寻求“中国梦”和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结合点。
其次,吸收“美国梦”激励开拓、进取、独立精神的做法。
第三,学习“美国梦”对美国历史的自豪感和国家的忠诚,客观公正评价历史和伟人。“美国梦” 教育人们对美国历史伟人尊重,这是实现“美国梦”的根基。
第四,塑造更多凸显“中国梦”的时代符号。要大力宣扬新时期优秀典范,各行业以及体现新时期时代特点的优秀人物,真正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自信和民族自信,使更多的人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5、“中国梦”与世界
中国梦是追求和平、推进和平之梦。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梦是奉献世界、造福世界之梦。实现 “中国梦”不是关起大门、而是与世界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因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要使国际合作可持续,就必须使其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三)中国梦的当代意义
1、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中国梦”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地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挑战”。中国梦的实现将使世界和平的力量得到巨大增长;实现“中国梦”,有利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梦”的实现将在世界范围发挥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它为落后民族争取民族自强找到了一条新路,在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提供了新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道路提供新的范例(促进和平,推动新秩序,提供经验)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世界话语意义
长期以来,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一直受西方话语主宰。中国梦是新形势下的话语创新,有着符合时代精神的双重内涵。
首先,它切合了时代主题,把准了时代发展脉搏,有着全球视野和世界话语意义。其次,它遵循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符合时代性质的要求。中国梦的实现依托于中国道路,依赖于中国精神,依靠于中国力量,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的内在统一。
2、“中国梦”的中国现实意义(1)中国梦可以坚定理想 中国梦提出,就像一道普照之光重新点燃了人们内在的迫切渴望,并以此迸发出更大的理想与愿望。在新中国历史上,理想主义曾激励过众多国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但之所以一度退却,不仅在于这种理想离现实比较遥远,也在于它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发展严重失衡。今日之中国梦是在物质条件比较富裕的情况下提出的,距离实现如此接近。它既跟国家、民族发展前途攸关,又跟个人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况且,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来说,中国梦的实现都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赢。所以,中国梦深得民心。(2)中国梦可以凝聚共识。首先,它把人们的视野引向了能被众多国人接受的共同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就可以统一思想,引领行动;其次,它用理想形式使人们把目光从现实投向未来,这就可能使人们在发展中看到更多希望,取得更大共识,有利于人们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中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与目标。
(3)中国梦可以增强力量中国梦虽然是自上而下提出的,但它反映的是党、国家与人民的共同心愿,深得人民的喜爱与追捧。因此,它一经被人们广为接受并自觉化为行动指南,就会汇成一股强大的物质洪流,有力推动我国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四)、“中国梦”的实现(如何实现中国梦)
1、“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这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各族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现实选择。“中国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向全党和全国人民传递了实现民族复兴梦坚定信心。
2、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国梦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目标一致的;“中国梦”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科学价值是相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行动指南和基本保障。实现中国梦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保障。
3、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第一是坚持求真务实。第二是勇于攻坚克难。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突破制约“中国梦”的藩篱和障碍”,为“中国梦”的实现清碍铺路。第三是善于开拓创新。在全新探索、全新实践中,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用创新实现新梦。
四个全面与中国梦的关系
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 ② “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 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
④“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保证
细节:
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 首先,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其次,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 ;(六大任务)
再次,突出宪法的治国理政的根基作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第四,强调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④“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保证习近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意: 第一,“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第二,首次提出制度治党,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第三,强调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明确治标就是既拍苍蝇又打老虎,治本就是巩固群众基础,也明确了治本的路线图和突破口。要求集中教育活动和思想教育的常抓、细抓和实抓工作相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遵守政治规矩相结合;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和落实追究领导责任相结合;
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内涵,决定其重要的特殊意义。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简单概括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4“全面小康”的新内涵
第一,实现了从“建设”到“建成”的跨越。从五大布局方面明确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中国梦注入更多实实在在、鼓舞人心的内容。如“两个翻番”。第二,指出“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一是强调“一个都不能少“。二是 “一项都不能少”。三是“一步都不能迟”。
第三,确立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坐标,将之放入民族复兴的大坐标中予以定位。
第四,提升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本质,坚持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习近平指出,建成小康社会,实质就是要解决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仍然是发展问题,只有不断发展,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
2、“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四个方面是一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其逻辑关系表现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在“四个全面”中具有统帅地位。
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必须解决现阶段的问题和矛盾,所以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方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的是政治保证。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离开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和法治将失去依托,小康社会目标必然落空。没有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就会迷失方向;没有方略,全面深化改革就会乱了阵脚;没有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就会半途而废甚至前功尽弃。因此必须是四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体。刘云山用列车妙解“四个全面”。把中国比作正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发的列车,改革是发动机,法治是稳压器,党的领导是火车头。也有人比喻,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鸟之两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鸟之主体,全面从严治党是鸟之头脑。它们的有机构成就是一个生命鲜活的鸟,飞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特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四个理论特征:
立场的人民性,精神的时代性,思维的辩证性,意义的实践性,精神的时代性。“四个全面”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精神
“四个全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是对当今时代新的阶段性特征的理论反映。当今时代新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因此,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内容,蕴含着时代精神的精华因子。
“四个全面”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 “四个全面”坚持全面而不是片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观点。“四个全面”坚持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观点。
“四个全面”坚持全局和重点辩证统一的观点。就“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所包含的要素看,既着眼全局又有重点。
“四个全面”,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是辩证思维的理论结晶。“四个全面” 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又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提供理论引领。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这就深刻阐明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基础和实践意义。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
1、构建了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重点领域、主攻方向。
2、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一是体现了顶层设计、整体谋划的新高度; 二是开辟了党执政兴国的新局面。三是开辟了我党治国理政的新方式。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相结合的新飞跃。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三、“四个全面”与中国梦的关系 第一,从战略目标言,“四个全面”能为实现中国梦增强国力、凝聚人心夯实坚固基础。
“四个全面”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基础。
“两个一百年”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国梦是对上述目标任务的凝炼概括、形象表达和生动表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的关系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动力、支撑和保障,从而夯实了实现中国梦的坚固基础。第二,从战略布局言,“四个全面”能为实现中国梦理顺关系、落实任务打好坚固基础。
从实现中国梦全局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三者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讲的就是发展、改革、稳定在现阶段的任务和要求。把握、处理好这三者关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所以,“四个全面”能为实现中国梦理顺关系。第三,从战略实施言,“四个全面”能为实现中国梦攻坚克难、找到抓手奠定坚固基础。党的十八大明确和强调 “一、二、三、五”四方面重要问题:
“一”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即习近平说的中国梦。
“二”就是“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吹响了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集结号。“三”就是“三个自信”,即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强调增强“三个自信”就是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
“五”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的总布局,是圆梦的途径
“一、二、三、五”,前三项是比较抽象的,第五项则比较具体。怎么将抽象的和具体的连接起来,需要有一个抓手。“四个全面”就是一个战略抓手。“一、二、三、四、五”的完整格局
“四个全面”的提出,使此前的“一、二、三、五”的缺环格局,形成“一、二、三、四、五”的完整格局。
“一”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二”就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三”就是“三个自信”,即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就是“五大布局”。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思想更加丰富并走向完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及科学内涵
科学内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1.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4.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5.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或者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基础设施、高科技、应急救灾、民生、应对风险和挑战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立足现实、着眼于未来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生机活力的高效能的制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
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对世界具有巨大的影响
第二篇:研究生政治期末考试总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正步入“马克思的问题领域”(如社会异化,人的物化,人的主权虚拟化,竞争状态下人与人的分立化,商品拜物教,经济暴政等),其具体的表现如何?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实适用性?(必考)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引导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随着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4.最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调整政策内容,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仍适合于当代资本主义弊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1.民生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取向:物价、教育、就业、住房、就医等问题剖析 2.环境污染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剖析
3.精神信仰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及其方向: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和互联网环境下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现状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剖析 4.制约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制约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必考)
1政治上,社会监督体制,我国的国家权力虽有立法、行政、司法的分工,但缺乏权力的制约,使少数领导者权力过于集中。专门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监督法制程度低,监督弹性大;人大监督不力,社会参与意识淡漠,社会监督体制的不健全导致的权利滥用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尤其是我国缺乏独立于体制外的第三方监督机构,而普通的民众只能通过一些非常规的、有时甚至是违法的方式来进行监督。社会监督机制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意见表达通道,这个通道的不畅通意味着人民的意见无法得到有效地表达,势必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
2经济上,经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请随便胡诌一下。)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要培育大量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既要降低市场门槛,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更要打破垄断,鼓励和保护竞争,除了少数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外,其他产业都应该允许和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通过公平竞争自由进入。二要构建全国统一的平等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特别是要培育生产要素市场。三要构建诚信机制,让诚实守信者得到消费者青睐,让失信者受到应有惩罚。
3社会结构上,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体制机制障碍,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分隔政策取向,导致了各种资源在城乡间分配不平等,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比如学校、医院等资源至今仍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小学校的人均公用经费数十倍于农村中小学校,农民生病亦无法得到与城里人一样优良的医疗服务,福利资源分配方面也是如此。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从总体上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了经济增长,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户籍藩篱,使得农村劳动力无法有效地从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真正融入到城市化过程中去,导致农业部门的生产效率无法根本提高,并扩大了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差距。同样,由于农村劳动力无法在城市永久居住,使得城乡间的人口比例一直无法迅速地提高,这样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这就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的产生,从而使得群众心生不满,阻碍社会的发展。
4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不是很大,未能有效的覆盖需要的人群;社会保障立法滞后,法制不健全;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较低,导致基金不能很好的调剂使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比如说,存在着许多项目空白,监管方面也很欠缺,而且政府主导之外层次的社会保障未能有效推进;责任模糊,包括,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分不清;政府责任边界不明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责任未能明确。
5社会分配体制,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收入差距明显偏大,城乡间、行业间、人群间收入差距扩大,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比较突出,也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中出现的较大的体制问题。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占比偏低,由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体不足,迫使居民用自身的收入来支付快速增长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支出,不仅挤压了居民的其他消费增长,而且强化了居民的谨慎预期,降低了居民消费倾向。从长远来讲,社会分配制度所出现的这些问题将影响到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论述题:社会发展中历史的进程走到哪思想的进程就走到哪。(必考)
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通向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理论的逻辑起点和进程应当与客观历史现实的发展进程一致的.思想意识总归是存在的反映.思维的任务在于对历史作出理论的概括和总结,是历史规律的理论形态。这种概括和总结的逻辑起点是和客观历史的发展一致、统一的.思想和历史的一致、统一,并不是亦步亦趋的一致、统一,而是在总的发展趋势上的统一.在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上的一致、统一。统一、一致中包含着差别.因为历史的发展常常包含着无数的细节和偶然的因素,甚至是通过迂回曲折的道路来展现其规律性的.作为反映客观现实历史的思想,则必须摈弃这些细节和偶然因素,否则使科学研究工作漫无边际,难于达到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
(胡诌一下)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孕育萌芽并最终被替代的阶段,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时代,资本主义垄断阶段,战后资本主义
(胡诌一下)思想的进程: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实践,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探索。
社会主义的思想发展是在资本主义思想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
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大飞跃
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理论 19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十月革命标志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次飞跃: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发展 开始于南斯拉夫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科学社会主义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共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通过改革,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形成的共识?)
1、必须彻底铲除封建主义的影响
2、在相当长时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市场经济
4、不能把公有制等同于国营经济
5、必须发展社会主义
6、在文化上要不断解放思想
7、在对外关系上要从封闭走向开放
《理想国》、《礼记》等描述的社会形态是不是就是社会主义思想?
不是,因为他们所属的阶级属性不一样,社会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时代由无产阶级提出的一种思想,而理想国是奴隶社会的奴隶主所提出的一种思想,礼记是由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一种思想。
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空想”理论”或受“空想”干扰的原因 1.社会根源:在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使人们有时又急功近利的思想,例如大跃进现象。
2.历史根源:各个民族传说中乌托邦文化的影响,例如古代时期的大同社会理念,这是一种不全面的和谐社会愿景。3.理论根源:教条主义对待前人的论断,没有与时俱进,没有灵活的将理论和实际情况进行结合。4.认识论根源:夸大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所以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重要)
这句话是不正确的,虽然空想主义是不成熟的理论,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具体表现在
1.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
2.空想社会主义吸收了早期轴心文明的核心思想,有历史之源。
3.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和许多精辟的思想及论证,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提供基础,实现质的飞跃。4.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5.揭示和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空想社会主义VS科学社会主义(重要)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既有继承关系,又有根本区别 联系:
1.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有科学因素,科学社会理论中含有空想主义的因素
2.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发展历程,空想因素越来越少,科学因素越来越多 3.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会有“返祖”现象,例如大跃进现象。区别:
1.空想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感性认识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理性认识的结晶。
2.空想社会主义凭个人天才的猜测来虚构未来社会的情境,科学社会主义依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未来的社会的原则
3.空想社会主义是潜科学,潜在包含科学因素,科学社会主义是显科学,是成体系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已经经历了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的发展达到了大机器工业阶级,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政治条件:西欧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最初经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最直接的理论渊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批判地吸收了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批判地吸收了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前提。
总之,19世纪40年代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德国古典哲学等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条件。
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个人崇拜现象发生的原因?
1.历史原因——小生产传统习惯势力是个人迷信深厚的社会基础和肥沃土壤,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经济基础落后、社会结构不合理的基础之上的,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不像与他人建立联系。他们无法形成自己有效地组织,但他们也想要稳定的生活,渴望外来的力量的保护,因此,小农生产是个人崇拜产生的思想基础。2.现实原因——高度集权体制是个人崇拜现象存在的现实基础。
3.个人因素——一方面是领导人的默许,欣赏甚至提倡,另一方面下级干部的需要、制造甚至推波助澜。4.闭关锁国、经济落后、文化教育发展缓慢导致民主意识不强。
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对的吗
片面的。当时内忧外患,面对外在封锁,优先发展重工业具有必然性,但若长期以往必定影响经济体系,导致经济结构的畸形,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日用品严重短缺。
苏联改革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启示:
1、加深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性认识
2、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3、认识到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性
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5、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
6、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先导
7、开展文化革命,发展文化事业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是否可以认为可以一劳永逸?(重要)
不可以,因为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发展,老百姓的选择也在变化。
1.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虽然不变,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国仍处于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但是在其他方面,国庆有了新的变化,包括社会结构日益多元、社会需求逐渐提升、社会状态更加开放以及发展方式开始转变。2.世情:我国将面临新科技革命的挑战、资本主义稳定发展的挑战以及复杂发展环境的挑战,复杂的发展环境包括传统的安全环境,诸如军事、战争安全,还包括非传统的安全环境,比如信息安全问题。
3.党情:我党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队伍规模、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面临的建设任务等都在发生变化。总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如果精神懈怠,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如果能力不足,脱离人民群众,消极腐败,那么其执政地位是岌岌可危的,必须要铭记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时代在发展,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继续。
举例说明,“思想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先导”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真理问题讨论
(“两个凡是”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1978 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
(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资本主义革命。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并给以沉重打击。)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为什么?
第一,《共产党宣言》比较完整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定理。首先,《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演变为理论基点,科学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阶段――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和斗争的历史过程。其次,《宣言》阐述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贯穿《宣言》始终,《宣言》正文开宗明义地指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到目前为止地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再次,《宣言》阐明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最后,《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无产阶级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待《共产党宣言》的唯物主义科学态度
首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贯穿于《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理论,因而“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正确的。
其次,指出《宣言》中的某些观点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有的已经过时,有的需要更新和发展,有的基本原理正确,但实际运用时要以历史条件为转移。
再次,《宣言》中的有些观点反映了他们当时的认识,这些认识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需要予以修正。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尊重历史本来面貌,坚持对原著不修改、不更名,认为《宣言》是一个历史性文件,我们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在哪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中国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经济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在政治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
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在社会体制上,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五个有利于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毛中特问答题总结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
(1)唯物论(2)辩证法(3)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
(1)系统地,具体地将社会历史领域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将哲学从对自然哲学领域,经院哲学领域拓展到历史-社会维度。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2)首次从哲学角度思考经济学,发现了历史发展与社会形态演进的客观规律。
(3)批判与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将其科学地运用在历史唯物论上,既发展了唯物主义思想,又与庸俗唯物划清了界限。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1)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B.无产阶级发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烈,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要求(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A.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
B.应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密斯、大卫·李嘉图 C.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列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辩证唯物主义:一肯定人的目的合理性为核心的唯物主义思想。5.社会问题被忽视的原因:
(1)自然力远超出人类的理解与驾驭能力,人类面临着生存危机
(2)在一种被决定恐惧中,人们渴望了解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并尽可能地加以利用 6.人类活动的首要任务:认识自然、并通过自然理解神的意志 7.启蒙运动的任务:(1)祛昧:打破神学对思想的禁锢(2)树立人类理性的合法地位
8.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积极作用:史无前例地将交换价值机制树立为社会价值观的核心,为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整合与统一提供了可观的、可依靠的标准。
消极作用:人的价值需要通过对象化的方式来实现。人的价值的显示表现商品不是直接用于满足生产者的需要,而是间接的满足(通过交换)。这样在价值与价值实现层面上出现了不同一的现象。交换环节成为了阻碍公平实现的障碍。人越要实现价值,就越要向这种对象化的机制妥协。9.启蒙运动的政治影响: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社会意识逐渐步入其“青春期”,人们的活动不在像以往那样过分依托于一种先验力量,而是力图基于人类理性的现实力量,构建出一种追求公正、自由的社会。之所以谓之“青春期”,在于人们从对神的恩赐的渴望转移到对人类理性的过分自信,社会意识尚没有系统地反思从神的崇拜到理性崇拜转变过程的本质。10.马克思的社会观: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1)社会不是一个静态的食物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每个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2)过程,顾名思义,社会科学绝不是以静态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的,而是以动态的时间作为研究对象 11.社会历史是由人创造的:
社会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存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维度,但是把三个维度联系起来的是当下的人的目的,人为了满足当下的目的收集过去的信息,并归纳总结出普遍的必然性,为将来提供规律性的根据。因为社会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更精确的说是由目的创造的。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3.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1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外延——要素及其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四大系统的综合性学科。内容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军事学、教育学、人类学和社会主义学等各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两大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 15.“唯有马克思”的状态:
(1)马克思的学说是唯一的真理体系(2)马克思学说的真理体系有无限开放性
(3)马克思的学说是全部人类知识的总纲领(4)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实践的唯一指南 16.假如没有马克思,会出现的问题:
(1)谁来替穷人说话?(2)谁来指证资本主义的恶性?(3)谁来鉴照我们物化的生活,开显我们本真的生命?(4)谁替我们计虑和守望此案的圆满?
17.马克思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通过消除社会的“经济暴政”,追求人类解放的价值取向。
18.马克思的思想主题:批判商业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消灭“经济暴政”,促使人类从摆脱“政治暴政”向摆脱“经济暴政”的飞跃。
19.马克思与我们同行:(1)“马克思与我们同行”是基于对马克思的思想与当今社会的契合性和针对性而言的。马克思的思想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由于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人获得了理解马克思的理论所需要的经验背景。
(2)我们应该善于从马克思的思想中吸取矫正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原则,拒绝马克思就等于在一个方面拒绝吸取矫正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资源。20.社会主义的三大内容:
(1)价值观:社会主义终极价值-公民的普遍幸福
(2)大思路: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进行制度设计(3)实践态: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实践 21.社会主义思想三次飞跃: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3)社会主模式的探索发展 22.资本主义阶段:(1)资本主义孕育萌芽并最终替代阶段(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3)资本主义垄断阶段(4)战后资本主义 23.社会主义阶段:(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形成(2)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产生(3)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实践(4)社会主义实践模式探索
24.资本主义的含义:资本主义最初的萌芽和发展由手工工场、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扩张三条线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25.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1)16-17世纪,资本原始积累和资产阶级开始形成时期
(2)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时期,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道理。
(3)1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政治统治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扩展。25.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程:
(1)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代表: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 主要特点:A.批判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B.借鉴古希腊柏拉图思想、早期基督教平等思想和正在兴起的人文思想 C.以虚幻游记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2)17-18世纪中期平均思想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代表:摩莱里《自然法典》、马布利《论公民的权利》、巴贝夫《平民宣言》
主要特点:A.用理性伦批判刚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 B.把社会主义建立在自然法学说基础上 C.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未来社会原则 D.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特征(3)19世纪晚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代表:圣西门《论实业体系》、傅立叶《四种运动论》、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 主要特点:A.对未来社会设想含有历史唯物主义萌芽因素 B.以机器大生产为基本前提
C.有自己的信徒,有实践活动 26.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分析:(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成熟的理论,但思想本身却是深刻的(3)空想社会主义者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 27.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资本长大机器工业的确立和发展,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政治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8.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既有继承关系又有根本区别:
(1)空想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感性认识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理性认识的结晶(2)空想社会主义凭个人天才的猜测来虚构未来社会的情景;科学社会主义依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未来社会的原则
(3)空想社会主义地潜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显科学
29.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空想”理论或受“空想”干扰的原因:
(1)社会根源: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历史根源:各个民族传统中乌托邦文化的影响(3)理论根源:教条主义对待前人论断(4)认识论根源:夸大主观能动作用
30.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1)经济条件: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现代工业(2)政治条件:300年的沙皇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条件:文盲占人口的75%(4)对外关系:长期对外扩张侵略,形成大国沙文主义(5)国际条件: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 31.苏联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与实践(2)苏联党内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争论(3)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2.“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1)加深了向社会主义过渡艰巨性的认识(2)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3)认识到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性
(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5)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
(6)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7)开展文化革命,发展文化事业
3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斯大林模式是伴随着高速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而形成的。(1)工业化:用行政手段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2)集体化:用行政手段在短时间内消灭富农
(3)大清洗:阶级斗争越来越激烈的指导思想/脱离党的领导撇开司法机关的运作过程/以高级干部和知识精英为主要打击对象
34.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经济:高度集中
A.所有制形式-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B.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 C.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管理生产(2)政治:过度集权
A.高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B.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C.国家机构,联盟中央拥有绝对权力 D.通过安全机关强化无产阶级专政(3)文化:高度集中
A.通过政治批判构造意识形态准则 B.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C.狂热的“个人崇拜”现象 35.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个人崇拜现象发生的原因:
(1)历史原因:小生产传统习惯势力是个人迷信深厚的社会基础和肥沃土壤(2)现实原因:高度集中体制是个人崇拜现象存在的现实基础
(3)个人因素:一方面领导者的默许、欣赏甚至提倡,另一方面下级干部的需要、制造甚至推泼助澜(4)闭关锁国、经济落后、文化教育发展缓慢导致民主意思不强 36.综合评价斯大林模式:
(1)制度属性: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实践形式(2)历史作用:苏联模式为人类社会塑造了新型现代化途径
A.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工业成就 B.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获得了较大提高 C.为落后国家树立了赶超战略的新型现代化途径(3)历史作用:苏联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战备模式
A.为备战创造了绝对必要的物质条件 B.形成了稳定的政治局势 C.能够有效地调动全国力量组织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
37.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
(1)经济弊端:A.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规模大,效益差
(2)政治弊端:A.权力集中,脱了群众 B.监督机制低效,民主法治破坏 C.缺乏有效的纠偏机制(3)文化弊端:A.文化严格控制 B.文化管理单一化 C.典论高度一律
(4)国际影响:A.战后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B.对资本主义制度及政治格局的影响 C.苏联模式在二战后作为规律推广
38.社会主义模式探索的共识:
(1)必须彻底铲除封建主义的影响
(2)在相当长时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市场经济(4)不能把公有制等同于国营经济(5)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6)在文化上要不断解放思想
(7)在对外关系上要从封闭走向开放 39.中国的时代课题:
(1)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等等三个依然不变
国情变化:社会结构日益多元;社会需求逐渐提升;社会状态更加开放;发展方式开始转变
(2)世情:新科技革命的挑战;资本主义稳定发展的挑战;复杂发展环境的挑战(3)党情:共产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 40.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1)国内背景:中国改革面临的挑战-当今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最关键的阶段
(2)国际背景: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挑战;自觉调整生产关系;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经济发展计划化;社会阶段关系新变化;内部政治趋向民主化
(3)发展困境: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即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低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倒是经济增长内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41.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
(1)无工作的增长:增长没有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2)无声的增长:经济快速增长,但人的权利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展(3)无情的增长:经济增长最终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4)无根的增长:由于受外国文化影响本民族传统文化日趋边缘化或正在消失
(5)无未来的增长:增长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与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对后代子孙的生存带来毁灭性损害 42.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
(2)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和社会主义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3)俄国在相对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实践
第三篇:2015-2016研究生期末考试政治题目总结及参考答案
一、改善民生的主体一定是政府,虽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社会方式,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政府。请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答案一:我认为,民生问题的解决,一靠发展,二靠党的政策。民生的改善、民生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靠发展、靠改革来促成。但是,这种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必须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通过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促进民生的不断改善。确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但又存在着发展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未能对民生予以高度重视,积淀下许多民生问题,有时甚至相当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与加快经济发展统一起来,真心实意从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出发,在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民生安定才有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当以民生为先才是,发展、改革都要有利于促进民生的改善和民生问题的解决,决不可以无视民生,更不可以以发展和改革为由而伤害民生。如此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是靠单个的人,也不是靠单个的区域来完成的,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推动,因此需要政府的推动,需要政府的主导来完成。当然改善民生还可以通过其他社会方式,比如: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但是这些方式的推进还是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才能够有效的实现。
答案二: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概念。解决好民生问题始终是政府的核心任务,政府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直接责任主体,政府掌握的是公共权利,控制的是公共资源,理所当然要以公共利益为施政目标,而解决民生问题显然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既然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政府的核心任务,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当然也应当成为评价与衡量政府政绩的核心指标。在现代民族国家,政府存在和维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是由国民赋予的。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首先,政府须扶持市场的健全发展。政府角色要放在市场之后。民生的内涵很丰富,但最基本的莫不过于就业与合理收入的保障和提高上。但恰恰在这两个方面,市场的作用比政府要大得多。从另一个角度看,政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有财力基础的支撑,而如果没有市场经济的有效发育和经济发展,政府就很难做无米之炊。
其次,政府权力应受到监督和制约。有限权力的民主政府才能更好地做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从逻辑上讲,在权力监督和制约缺失或不力的情况下,政府很难有连续的动力甚至是压力来改善民生。相反,作为一个利益团体,如果权力不能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政府就会通过资源的控制和垄断,无限扩张自身的利益,经常与民争利,或者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己,民生会因此受到侵蚀甚至剥夺。从经验中看,无限的政府权力与民生呈现一种负相关关系。在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情况下,政府不但不能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反而还时常成为破坏民生的源头。
第三,改善民生非常需要政府的制度设计、政策制定、措施执行以及巨大的财政预算投入,政府在改善民生中的作用是巨大且无法被替代的。就当今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论而言,公共管理的主体除了传统的政府对社会干预之外,还强调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无论是我国还是欧美发达国家,政府都拥有财政预算、行政组织和人员系统等庞大的行政资源。特别是在还没有构建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中国,改善民生非常需要政府的制度设计、政策制定、措施执行以及巨大的财政预算投入。中国政府也拥有大规模组织,在13亿人口的大国,只有政府才能够运用自己丰富和庞大的资源有效完成改善民生的工作。因此在目前,政府在改善民生中的作用是巨大且无法被替代的。这是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有的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关系到民生的大事如: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都需要政策来完成,题干中讲到的收入消费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温暖人心的量化指标,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生动写照,彰显了党和政府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坚定决心,给了人们很大的信心,因此,改善民生的主体还是应该是政府。
最后,党和政府是实现民生幸福的责任主体,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推动者。政府应该更新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社会和谐、社会公正等价值取向。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民生服务型政府,保障民众的生存和发展权益。各级政府应该加强落实,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生建设和发展之路。党和政府既要在治国方略、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职业道德建设等宏观层面做通盘考虑和整体推进,也需要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提高百姓工资和福利待遇等微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层面进行改善和提高。应该建立既符合国际社会发展趋势又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水平的民生幸福测量体系,为社会发展决策和党的科学执政提供科学依据。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时强调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由此可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围绕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收入、文化、社会稳定等领域下工夫。
在经历了一个满足人民低层次的温饱需求的阶段后,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之忧,而是包括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乃至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等,从而是全方位的、高层次的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把民生问题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联系起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视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视为“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因为,只有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二、现在,中国文化输出相对薄弱,中国文化对外国人的影响力还很有限。作为一个大国,在输出商品的同时,要输出文化,更高层次的是输出价值观,一个美国大片席卷大地,捞走了几亿美金,同时留下难以磨灭的价值观影响,这才是文化强国所要做的。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价值,二流国家输出技术和规则,三流国家输出产品和劳力。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大国,尤其是否属于强国,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影响力。如果自身的文化,尤其是价值观不能产生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认同,那么中国就永远是一个不入流的国家。即使中国变得强大了,也只不过是现代人类文明的“他者”和“异端”而已。外国人不认可中国的价值观,就只能戴着自身价值观的“有色眼镜”来观察与衡量中国的发展与崛起。唯有价值观才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才能给自己的国家发展和文明模式带来合法性和认同感。而价值观是否能够被输出,取决于这种价值观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
输出价值观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又是“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保证国际政治格局大变化背景下的国家统一;(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保证在西方价值观渗透过程中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鲜明特色;(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回应国际社会日益凸显的政治合法性,保持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与国际政治格局大变迁相呼应,许多国家内部掀起了政权更迭和政体变更的新高潮;(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五)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这就要求做到:(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导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既为文化建设提供合法性基础,也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可靠的保证。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积极探索用该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只有把该体系的基本要求体现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才能不断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才能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提高文化软实力。(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是硬道理,提高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当今世界,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弘扬文化创新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切实做到文化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推动文化形式创新,通过好的形式把优秀的文化推向市场,介绍给人民。我们的文化产品,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还要不断催生新的文化品种和艺术样式。(4)协力构建和谐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觉。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捍卫国家主体价值。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传统文化,捍卫国家主体价值。(5)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必须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审视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力推动文化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文化,这是人类文化中的一座高峰。而在此基础上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发展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更具有先进性和独特魅力。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才不会被各种形形色色的“文化风潮”所迷惑、所左右,产生诸如“邻居家的豆豉香些”之类的错觉;只有确立文化自信,我们才能聚精会神,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三、请简要谈谈对文化部新浪微博上线的认识。(还是关注下然后看看一些评论自己发挥吧)答:文化部开通了微博,个人感觉不得不说这是个好事,这开通了政府高级部门与普通大众沟通渠道。囊括社会总总问题,只有文化上的问题与每个阶层息息相关,以开通微博的方式与社会大众沟通可以了解社会各阶层的种种问题,从而使政府更加熟悉和应对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文化部微博上线也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自信的体现,一个开明政府的体现,俗话说的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正是政府的开明大度,才有了今天的网络沟通。
四、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高扬的光辉旗帜,请结合历史与现实简要谈谈你的真实理解或感受。
答: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并为之进行了长期奋斗,作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贡献。重温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的历程,对于深刻认识人民民主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的追求。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明确提出要依靠工人、农民实行社会革命。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把武装夺取政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中国实现人民民主的前提条件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从1927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并付诸实践。联合各革命阶级开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反动统治的政治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为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奠定了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持续广泛的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尝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在各解放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为建立人民政权、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积累了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坚定支持各阶层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促进了各阶层人民民主意识的大觉醒。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民主建国的政治主张。建党初期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抗战时期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全国解放前夕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政治基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社会动员,教育启发民众提高阶级觉悟和民主意识,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真诚拥护和坚定支持,为实现人民民主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而不懈努力。1954年,在全国各省、市、县普遍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广泛的民主选举产生了各级人民政府。同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制定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权运作模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共产党在动员人民创造性地建设社会主义方面提出了如提出扩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等许多重要思想,推动了人民民主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领导和发展人民民主的进程是艰难和曲折,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无论是党内民主还是人民民主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深入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从总体上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民民主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确立了以人民民主为原则的基本政治制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人民民主实践,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的历史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唯一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使人民民主意识在中国人民中空前广泛的普及和深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民主法治教育,使民主平等、公平正义以及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意识广泛普及,并成为群众手中真实的权利。中国共产党使人民民主得到了有力可靠的政治保障。在当代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使人民民主在中国社会具有了坚实巩固的经济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任何人都不能用金钱来左右、干涉人们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中国共产党使人民民主政治原则转变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使人民民主在实际生活和国家管理中得以充分实现。人民民主权利逐步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国家在制定法律和做出决策的过程中,广泛听取意见;国家一切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国家权力。从实践来看,无论是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还是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都充分体现了我国权力运行的高效协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五、“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总判断。但还有另一个判断,即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是一个清醒的判断。根据这两个判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这两个意识。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作出的重大判断,对于我们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机遇意识
1、党的十六大做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判断的大格局没有变,而且是大有作为的。从世界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已经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实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并且创造竞争新优势。从国内来说,我国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1世纪头20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2、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生的深刻变化,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政治层面来看,一是美国和北约调整了战略,把北约的触角延伸到了我国周边,深陷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二是欧洲通过《里斯本条约》,加快了一体化进程,与美国的关系也更加微妙;三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随之发生的欧洲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重创了世界经济,也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特别是削弱了美国控制世界的能力;四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二十国集团走上世界舞台,全球治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五是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从经济层面来看,一是世界经济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后恢复好于预期;二是发达国家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中东等国提供能源资源、中国等亚洲国家生产、美欧消费的世界经济循环和增长格局面临大调整;三是一些国家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持续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更大的动荡,对新兴经济体也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四是世界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五是全球博弈更趋复杂,我国面临的外部压力有所加大。总的特点是机遇大于挑战。
3、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是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明显优势。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日益显现,对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也是根本保障。二是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为当前和今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三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减轻“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的压力,对扩大内需产生很大的拉动作用。四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出现了许多新的增长点,区域经济正在形成新的功能性发展格局。五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建设加快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二)忧患意识
在增强机遇意识的同时,我们还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各类潜在风险,有效化解各种矛盾。主要面临的忧患主要有:
1、忧虑中国经济如何从粗放型、数量型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发展是硬道。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是关切忧虑的问题。
2、忧虑在社会矛盾凸显和多发期,如何尽量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震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社会目前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激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富、城乡、区域差距比较悬殊。二是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全国显性和隐性失业人数达几千万,无疑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三是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居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实现社会全覆盖,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比如上学难、看病难等比较突出。
3、忧虑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将破坏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丧失党的先进性,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少数党员干部经不起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袭,抵御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组织纪律松弛、革命意志衰退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背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
4、忧虑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动荡的国际环境对我国主权安全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的竞争,使我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信息金融安全等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炮制所谓“中国威胁论”,利用台湾、西藏和人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妄图通过“和平演变”的手段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周边的某些国家对我国领土、领海虎视眈眈,直接威胁我国安全。此外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也不时把触角伸到我国,破坏我国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建设。上述情况表明:不仅我国的主权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而且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长期处于复杂多变、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之中,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
六、如何认识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及局限。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后,资本家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最大限度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工人的工资,以至于使工人们生活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但是当时,工人们并不真正知道是什么给他们带来了灾难,他们把自己受到的贫穷和压迫归咎于机器,所以工人们常常以捣毁机器的方式来反抗资本家,然而捣毁机器的结果是更多机器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空想家们纷纷通过著书立说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看法。例如,傅里叶深刻地写道:“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天天害病;律师们希望天天发生杀人和盗窃案;建筑师企求大火把城市化为灰烬;玻璃匠祈祷来一场冰雹打碎城市里的所有玻璃„„„„。”空想家们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而且力图找到产生罪恶的根源。欧文则说出了“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全世界变成了地狱”的名言。他认为私有制是敌对、欺骗、舞弊、卖淫、贫困、犯罪和痛苦的根源。在当时空想家们的描述和学说启发了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资本主义的好坏,甚至是资本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思考。在某种程度上,这对世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有积极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某些合理因素。圣西门和傅里叶都提出了社会发展有规律的观点。圣西门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的,因此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只是一个“过渡时期”,而人类的“黄金时代”,即理想社会“还在将来”。圣西门的这段话明确地告诉工人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灭亡,更加美好的社会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圣西门的这段话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增强了工人阶级改造和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信心,因为圣西门已经告诉他们资本主义社会必将灭亡。同时,工人运动的领袖们会把它做为工人运动的理论指导,来发展更多的工人加入工人运动中来。傅里叶把生产的发展状况及其性质作为划分历史时期的标志。他把人们带回了现实,使人们对现实的生产方式、生产状况进行了思考,他也启发了工人阶级要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所以说,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某些合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人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愿、利益的表现和先声。资产阶级通过残忍的原始积累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比如英国的圈地运动使无数的人无家可归,失去了居所甚至牛奶和面包。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资本家为了获得最大限度地利润,他们残忍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降低工人的工资。资本主义使工人生活在受压迫、受剥削和无人身自由的悲惨环境下,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则主张消灭剥削、消灭压迫、人人自由而平等的生活。例如,在康帕内拉的笔下,太阳城里的人,在公有制度下,都是富人,但同时又都是穷人,因为大家公有一切,每个人都没有私有财产。太阳城里的人,彼此帮助,共同生活。在他们那里,房屋、宿舍、床铺和其他一切必需的东西都是公有的。他们在公共食堂用餐,餐桌摆成两排,一边是男人,一边是女人;一天吃肉,一天吃鱼,一天吃菜。所以说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愿、利益的表现和先声。同时,空想社会主义也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素材。在空想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空想色彩逐步减少,现实主义因素逐渐增加。在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其中已经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在19世纪初期,当无产阶级还没有开展独立的革命斗争以前,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代表着无产阶级。但是当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已经发展起来,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后,还要固守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那就不仅不能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和需求,而且实际上还阻碍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空想家的世界观总的来说是唯心主义的,他们不是把社会主义看作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而是看做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只要把它发现出来,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因为绝对真理是不依赖于时间、空间和人类的历史发展的。在他们看来,当时的社会制度之所以不合理,就是因为没有出现天才人物,只要有了天才人物,就能认识绝对真理和永恒正义,就能建立幸福的乐园。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那是因为他们还不完全了解资本主义社会,还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同时也是因为资本主义还没有到高度发展的地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还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承受能力之内,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还处在可以调和的阶段。他们所谓的天才也就是能最大限度地弱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的人,他们所谓的幸福乐园,也即是各种矛盾得到最大限度弱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这就决定了他们所设想出的埋葬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革方案,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空想家们不了解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因而也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合程度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更替,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适合时,生产力将促进社会的发展,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不适合时,将导致社会意识形态的更替。当时的空想家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的开明人物身上,幻想通过和平道路来改造社会。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完善的社会制度,而且通过宣传,说服教育,或者通过典型示范,把他从外面强加于社会。圣西门说;“社会所需求的改革,当用和平方式实现。”傅里叶拒绝采用革命手段,他认为革命是“最大的社会灾难”。圣西门和傅里叶没有认识到资产阶级的残暴,他们也没有想到资产阶级不会把自己埋葬的。同时,他们也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而革命就是工人阶级替资产阶级掘墓所用的工具,也即工人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把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埋葬掉。所以说,脱离群众和平的社会改革方案根本就是空想的。
总之,空想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还很不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这就决定了它只能是一个不能实现的幻想。正如列宁所说:“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能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创造者的社会里量。”
七、如何认识和应对“经济新常态”
一、认识
从整体上看.新常态经济包含着经济增长速度换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资源配置方式变化。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在内的丰富内涵和特征。(一)经济增长速度换挡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高速增长后正在步入新的运行轨道.即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换挡回落被普遍认为是经济新常态最基本的特征.与前30多年年均增长9.9%的高速度相比.年均增速放缓,但仍将保持在7%一8%的中高速.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一速度仍处于领跑状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14~2019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将为3.9%.其中发达国家为2.3%.新兴经济体为5%,而我国经济仍有望在一定时期内在7%~8%的“中高速挡”运行.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各个经济单元能接续接力。比如当服务业在东部地区崛起时,退出的制造业会转移到西部地区而不会消失。(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从产业结构看.正由低端迈向中高端。三次产业中的农业和制造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服务业将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这一比例继续上升。从需求结构看。投资率下降,消费率上升,消费将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201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5%。从城乡区域结构看.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连续5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三)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新常态最本质的特征是增长动力的新旧接续。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传统要素投入,是一种典型的要素驱动型。今天这三大要素均面临诸多瓶颈约束,要素价格发生了重大变化,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投资驱动、大量消耗资源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倒逼我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通过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如果不能及时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就极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长期陷入停滞。国际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有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线的国家,在这一阶段都重视教育,重 视研发,重视科技的自主创新,从而促进了增长动力的转换。(四)资源配置方式变化
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转变.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所有经济活动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最有效的配置资源.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配置效率,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就是 让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当前我国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条件逐步形成,但仍然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权力过大、审批复杂、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是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证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弥补市场失灵,促进共同富裕。二是加快完善市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要素市场初具规模,要进一步清除市场壁垒,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三是建立公开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在制定负而清单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法制化营商环境。(五)经济福祉包容共享
从城乡关系看,我国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态势开始显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农城乡关系正在加快形成。从区域发展看,区域增长格局与协调发展正发生重大的变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共同构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增长的中心不断向中西部拓展,一些重大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愈发增强,给经济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新常态下,经济福祉逐步走向包容共享型将是长期趋势。
二、应对
(一)更加注重培育新的增长点
新常态经济是换挡而不是失速。因为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必须着力发掘新增长点。产业增长点方面,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让“老树发新芽”,形成新的生产力;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培育壮大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生态环保、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养老健康、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需求增长点方面,投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公共公用设施配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必然有许多新增长点。消费:加速形成差异化、个性化、便利化、绿色化的消费热点,通过创新供给激活消费需求。出口:“一路一带”沿线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禾1:1 29%。合作空间巨大。民生增长点方面,加快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创新创业增长点方面,大力推进全民创新创业,形成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浪潮。(二)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新常态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体现在空间上的要求,就是要培育更多的增长极,形成区域经济“多轮驱动”的新格局。近些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新的区域增长极不断涌现,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产力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主体功能定位逐渐清晰:区域合作与一体进程深入展开,区域协调性明显增强。但是区域差距仍然较大,欠发达地区特 别是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发达地区转型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另外,无序开发、恶性竞争仍然存在.因此继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更加注重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联动发展,包括构建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来推动各区域经济社会的交融发展,推动产业的有序转移和承接。二是更加注重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的引领发展、积极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和增长极。三是更加注重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协同发展,突破行政区的限制,在更大范围、更大空间推动资源要素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各个地区经济的优势互补。四是更加注重国内与国际的合作发展,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要把国内的开放同国外的开放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来拓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潜力。“一带一路”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构想。五是更加注重区域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科学性,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推动发展,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三)更加注重收入公平分配
要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首先要在初次分配中兼顾效率和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劳动者和企业的初次分配中,从就业质量、最低工资、社会保险、职业福利、工资谈判等方面人手,扭转劳动者报酬 偏低、初次分配比重失衡的格局。其次解决收入分配不公是再分配环节,加大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减轻中低收入者和中小企业税收负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福利支出增幅快于财政收入增长,财政支出向民生、农村、老少边穷地区、低收入群体倾斜。确保教育、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房屋、社会救助、公共服务等重点民生领域持续发展。第三,实现分配公平还应破除垄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与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结合起来,引入竞争,避免因垄断导致差距迸一步扩大。(四)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全面节约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 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丈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风尚。(五)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
应对新常态必须向体制改革要红利。当前还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新常态的形成。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不搞强刺激,以区间调控的思路,着重定向调控,大力简政放权。强化市场的作用,释放市场的活力,减少“政策依赖症”。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产业迈向中高端新常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向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万众创新,全面创业的新局面;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土地、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增进人民福祉,保障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即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成员。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了,市场好了,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其他改革打好基础。
八、从产业创新的角度谈谈“互联网+农业”的未来可能性方向。
互联网已经从工具、渠道、基础设施,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互联网正在改变各个行业、政府乃至社会,尤其是一些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之力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变革成为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农业互联网化商机无限!因为农业一方面离互联网比较远,容易爆发革命性增长;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链长,提升空间大,变革环节多。
互联网和具有庞大体系的农业结合,必将出现很多新思路,新玩法 第一,物联网技术下的工业化种养殖
第二,扁平化物流交易集散模式,一方面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物流配送系统的大型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这种集散中心将集储运、批发、交易、拍卖等多种功能,依托互联网数据,实现实时行情交易。另一方面是,以大宗交易为主的批发销售电商交易平台。第三,加速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模式 第四,多形式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第五,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市场预测分析及产品开发.基于大数据支持的市场分析将大大提高市场预判的准确性,降低种养殖企业风险和生产型企业原料成本。第六,给农业更多可能的农业众筹模式
九、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与我国东北亚外交之间的关系。答:对于美国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其一,用合作共赢化解美国的军事同盟及其遏制中国的图谋。其二,用开放包容和共商、共建、共享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化解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其三,用发展重心的“西移”应对美国的“战略东移”。
虽然“一带一路”建设是在东北亚合作难以获得实质性进展背景下问世的,“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很少涉及东北亚,但“一带一路”建设的精神与原则无一不适用于东北亚。“一带一路”提倡的合作方式、内容也都能够在东北亚合作的实践中得以运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一带一路”建设所坚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深受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困扰的 东北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东北亚的发展应该立足于和平而非战争,立足于合作而非对抗,立足于开放而非封闭,立足于包容而非排斥。在面临复杂深刻的问题和挑战时,东北亚各国应该一方面保持
足够的理性与克制,管控分歧;另一方面,则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楷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开展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灵活多样的、点对点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充分考虑到沿线国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坚持开放性与包容性,主张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
同理,东北亚合作亦应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合作应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使各方优势和潜力在最大限度上获得发挥。
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我们应该通过坦诚深入沟通、增信释疑,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发展,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洲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十、判断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性和科学性有哪些标准?
一、坚持创新是成果评价的最高标准原则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和灵魂, 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创新程度。科研工作不是搞论证, 而是用已有的知识作为方法和手段去探究未知的知识。一个研究人员如果缺乏基本的创新精神, 是不可能做出优秀科研成果的, 也就不可能真正承担起社会科学发现真理、阐明真理、传播真理、捍卫真理的神圣使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是由多方面的标准、规则和内容组成的, 其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认可、奖励的依据和标准等, 对于引导科研人员如何做学问, 对于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 是至关重要的。其所倡导的科学精神和蕴含的深层次内在价值, 对学术和科研具有极大的引导、激励和规范作用。
长期以来, 数量祟拜成为科学评价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 走出经济领域的“G D P ” 崇拜, 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在学术领域, 同样存在着对论文、成果等硬性指标大肆追求“ G D P ” 式崇拜的倾向。二者在表现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其负面效应也如出一辙。其共性之一就是量化考核导致学术研究的浮躁虚假, 八九成论文没有真正价值, 致使科研水平低下。因此, 必须把创新作为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最高理念, 将鼓励创新和重视原创性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贯穿于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之中, 体现在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方面。这样才能有利地促进整个学术研究沿着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正确方向前进, 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意义。
二、坚持社会效益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是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 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尽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 但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决不能置社会效益于不顾。一般说来,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是通过直接评价体现出来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则是通过间接评价体现出来的。因而,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必须坚持直接评价标准与间接评价标准相结合。
长期以来,社会科学研究过分重视出文字成果, 于是研究人员也就陷人写文章、发文章、计成果、评职称,甚至是自我欣赏的状态之中。面对社会和大众的社会科学研究, 迫使我们尽快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科学管理模式、改革成果评价方法, 是社会科学管理转型的关键步骤之一。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化, 让社会科学研究立足社会实践, 而不是远离社会实践;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具有社会效益, 而不是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无效劳动;社会科学成果应当为社会所接受、所需,而不是为社会所排斥、所不屑。
三、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定性评价方法是以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一种评价方法,强调的是基于理解的“直接认识”, 评价者依据个体的经验与学识水平对评价对象的学术价值、水平给出直接的判断。定性评价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的学识和经验,对信息资料的数据需求程度比较小, 从而避免了因信息数据不全或不准确而造成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评价中的随机因素影响较多, 由于评价者的价值观和主观意识的影响以及专家知识经验的局限性, 往往是评价带有个人偏见和片面性, 因此评价结果有时可能不是完全客观准确的。
而定量方法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衡量差别的可操作性定量指标,然后再以该指标的量值来客观表征原来难于量化的“量的差别”日前常用的定量分析指标包括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论文收录转载情况、获奖情况、成果被引证情况等, 体现为“ 间接测量”。定量指标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它是根据成果发表刊物的权威程度和成果系列反响来作为评价标准,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不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和其他非科学因素的影响, 有助于规范评价行为其不足之处有三点: 一是由于成果统计上有时间的滞后效应,论文发表或著作出版后通常要等若千年才能验证其真正价值,因此不可能吐成果进行即时的评价;二是定量指标只能评价以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科研成果, 而对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 但已经被有关部门采纳, 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却不能充分评价;三是由于我国社会科学情报系统还很不完善,无法使成果的引证情况被及时、准确地检索出来。
直接认识与间接测量的差别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在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中所必须关注的。直接认识, 可视为思想与思想的对话,直接深人评价对象的意义世界、价值世界, 是对评价对象的直接感悟、理解与解释。但任何基于评价者个体的定性判断都受限于评价者个体及所处文化环境的各种因素, 因而一切定性判断又都难免其个体的局限性。间接测量的长处在于其客观性, 可以基本排除评价者主观性的影响, 更客观、清晰地描述出量的差别, 其短处在于, 间接性指标与评价目标的相关性难于完全确定。同时,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单纯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都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社科成果。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一定要把定性和定量标准相结合, 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
四、坚持基础理论研究标准与应用研究标准相区别原则
基础研究是为了认识现象, 获取关于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的知识,总体上是以主攻学科前沿的重大难题、探索创新知识、创建新理论的理性追求为其目标, 这也是学科主体性的根基所在。评价基础性研究的主要标准往往是学术性和创新性。而应用研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应用目的。应用研究虽然也是为了获得科学技术知识, 但是, 这种新知识是在开辟新的应用途径的基础上获得的, 是对现有知识的扩展, 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对应用具有直接影响。基础研究获取的知识必须经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为实际运用的形式评价应用性研究成果的主要标准是研究成果能否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要把能否进人党委、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和实际效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基础研究常常耗时巨大, 其价值也是潜在的;应用研究则常常是当下的, 效益是显在的。对这两种性质迥然不同的研究, 评价标准显然是不同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 对中国社科院、高等院校和地方社科院的功能进行了明确定位, 地方社科院更重要的任务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加强对策应用性研究也就越来越重要。地方社科院作为各地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长期以来是依靠地方财政而生存的,要想成为省委、省政府及全社会用得上、离不开的“ 思想库”、“ 智囊团” , 就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并重。因此, 地方社科院的成果评价要有别于中国社科院和各高等院校, 同时也要有别于党政机关的研究部门。地方社科院的研究定位是在两者之间, 既要强调其学术性, 又要重视其社会性;既要考虑政府决策的需要, 还要有它学术的价值。所以, 对成果评价也不能仅局限于学者们之间圈内评价, 同样要面向社会, 来提高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价值。基础理论研究,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 基础”;应用决策研究,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 核心”;咨询服务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 新增长点”。如何客观、准确地确定三大类研究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
五、坚持科研管理部门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
同行专家用定性指标进行的主观评价, 需要由一定数量的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 牵涉人数多, 过程复杂, 适用于对重大成果的评价;而使用定量指标所进行的客观评价, 只牵涉到成果作者和科研管理部门两方, 仅仅依靠计算机就可以完成评价工作, 适用于对大量的一般成果的评价。因此, 在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中,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评价不同的成果。对一些重大研究成果, 如各级重点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可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重点评价;而对大量的一般性成果, 只根据间接指标, 如引证率、获奖层次、课题来源、发表刊物或出版层次、选题水平、规模大小等进行一般客观评价。使评价体系不仅适用于重点成果的评价, 也适用于大量的一般性成果的评价。评价专家的主观评价, 评价对象广泛, 评价角度可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评价结论也可有多个层次, 但易受评委个人学术水平和感情因素干扰。而科研管理部门使用间接标准进行的客观评价, 评价标准是确定的, 因而适用于运用计算机对大量的一般性成果进行评价。主观评价运用直接标准, 客观评价运用间接标准, 评价不易受人为因素干扰, 但也存在评价指标少、评价依据材料不易全面收集等困难。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完成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
无论是专家评价还是科研管理部门评价, 要达到评价的预期目的, 前提就是要保证评议的公正性。专家评价一般来说都是同行评议, 由于同行评议活动涉及研究资源、荣誉等利益的分配, 因此它必然存在着利益冲突的问题和由此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近年来对同行评议有效性的疑虑和由此引起的对同行评议活动的行政干预, 对同行评议的公正性造成负面影响。评价活动中评议人的自身利益、评议人与被评议人及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复杂关系, 都容易影响评议人对评议内容做出公正的判断。要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建立对评价专家和评价管理者的公示监督制度, 维护评价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十一、社会科学研究中如何处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
价值与事实的关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从历史的角度看,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人们试图彻底解决这个难题是不可能的,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用什么样的态度、规则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事实与价值关系才是关键的问题。在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在坚持价值与事实二分法的基础上,有人强调价值无涉,有人主张要遵循主观性原则,有人则坚持把事实与价值统一起来。但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应该坚持事实与价值综合的辩证关系论。
(一)事实与价值之间关系的辩论
在西方哲学中,最早具体讨论价值与事实关系的是英国哲学家休谟。他认为,不能从“是”推出“应当”,没有客观的事实判断,就无从谈起从事实判断推出价值判断的问题。从此,坚持价值与事实分离,事实与价值二元论成为西方实践哲学尤其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传统。
实证主义:价值中立。坚持事实与价值的二元论,价值不能由事实推论得出。科学真理是独立于道德和个人主观因素的。科学研究对研究对象不作价值评价,是独立于社会和道德价值的中立活动。
人文主义:要追求客观性,做到价值无涉和价值中立。马克斯·韦伯严格区分了价值和事实,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主张价值和事实的二分法。他说社会科学的研究要体现客观性原则,要拒绝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与中立性。
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强调价值是来自于实践,价值依存于事实,价值判断就是根据规定来指导活动,另一方面强调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 ,又是有联系的。不能把价值和事实、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截然分开,把这它们割裂开来或者把它们混为一谈都是错误的,不符合事物的辩证法。把事实和价值割裂开来就导致唯心主义的先验原则,而把它们混为一谈则往往导致实用主义。
(二)研究中如何处理事实与价值问题?
一方面,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提出研究设想、研究计划、研究选题时,无论是其使用的概念、假设、理论,还是那些看来十分中立的实证方法,其实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某些不能证明的价值或文化假设。那种绝对的“价值中立观”,即认为在观察、描述、分析等经验研究的所有过程中都应该也能够排除一切价值因素之左右的看法是不现实的,在实际的社会科学研究中也是行不通的。韦伯自己也未能完全保证或难以保证在资料解释时的价值中立性。因为资料本身并不会说话,它们必须由社会学家来解释。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恪守价值中立原则:其一,一旦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而遵循他所发现的资料的引导。其二,既然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是两回事,你就不能从“实然的判断”推导出“应然的判断”。超越自己的本分去处理价值评判问题,就会使科学丧失客观性,丧失最起码的尊严。就是说,研究问题的选择虽然受个人价值倾向的影响,但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保持客观性,即研究者在研究中应做到价值中立,不应让个人的价值或利益左右其研究。
将“价值中立”视为一种研究者应持的立场,强调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自主性,并非意味着否认社会科学研究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但是我们必须视这些价值意义为客观的、给定的或某种既成的东西,而不能将我们的主观意图和价值偏好强加于研究对象。科学有着自身的方法论和逻辑的要求,所以在科学研究中不能用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而应该尽可能地减少个人的主观好恶性和价值倾向可能导致的对事实的歪曲。
(三)总结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在研究中,既要研究事实也要研究价值;要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把价值判断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要把价值还原为事实,事实的研究也可以把价值作为研究对象;用价值统帅事实;以研究者或者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交往理性来把握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实现价值与事实的融合。
十二、如何评价与借鉴实证主义方法论或人文主义方法论?
一、评价
实证主义法学贡献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流派,一种理论形式,更重要的是其作为一种法学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法律现象的一个视角,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法律本身的认识,综观整个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发展历程,其在法学研究方法方面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方法论上的纯粹性。保持方法论上的纯粹性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目标之一,在他们看来,其他的西方法学理论的研究都是一种极不纯粹的研究,法学与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因素混杂在一起,因而法学方法论首先要界定法学与其它学科所不同的研究对象,并将一切非法学的因素从法学研究中驱逐出去。比如凯尔森在他的成名著作《纯粹法学》一书中,就开宗明义的提到“如果它被称为是一个法律的纯粹理论,那是因为它只探讨一个以法律为取向的认识,也因为它基于此一认识,排除了所有不被确认为法律的事物,也就是说,它想要使法学自所有与其无关的元素中解放出来”。将法律的分析方法与心理学的,政治学的等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分别开来,保持方法上的纯粹性。
2.事实与价值的区分。这一问题源于哲学史上的“休谟问题”,在英国哲学家休谟看来,面对善恶(价值)等问题,以理性为特征,以客观事实为对象的科学是无能为力的,科学所研究的是“是”与“不是”的问题,而道德(价值)关心的是“应该”或“不应该”的问题,科学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能告诉我们“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带来哲学上的思考,由此也影响到了法学的研究。在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看来,法学只与事实有关,而与道德(价值)没有必然的联系,一种客观的研究只能以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或法律制度形式上的结构为对象,而非其内容,因为法律内容无法经由科学上的认识所能理解。比如对于法律中的正义问题,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正
义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是一个反映个人或群体的主观倾向的价值偏爱的“非理性的理想”。凯尔森指出“人们通常认为,确实存在着象正义这样的东西,只是不能明确的予其以定义;显而易见这种主张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对人们的意志和行动而言,无论正义多么必要,它都是无从认识的,从理性认识的观点看,所存在的只是利益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利益冲突”。这种主张法学研究中价值和事实的区分,增强了法律的客观性,自主性。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只讨论“是什么”而绝不讨论“应该是什么”,从而使法学从不确定的,无形的“自然法”阶段进入到明确实在的实证分析阶段。.善于运用语义分析方法。语义分析亦称语言分析,是指通过分析语言的要素,结构,语源,语境而澄清语义混乱,求得真知的一种实证研究方法。以哈特为代表的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把语义分析方法引入法学研究中,他指出,法学家不应该在定义的脊背上建立法学理论,而应致力于分析法律语言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被使用的,他在《法律的概念》这部著作中指出,法律的词语,概念没有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意义,而是依其被使用的语境,条件和方式有着多种的意义,只有弄清这些词语,概念被使用的环境和条件,方能确定他们的意义。所以,当我们在阅读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者的著作时可以领略到一种语言分析的清晰美。
二、借鉴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方法论对于中国当前的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无不具有借鉴意义,其主张事实与价值的区分,保持方法论上的纯粹性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法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在实践中可以树立法律的权威,其关注法律内部规则体系之间逻辑一致性的理论对于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其对法律语言的精确分析,可以促使我们注意使用法律语言时的准确性,尽量避免语言使用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1.力求法学研究的科学化。一直以来,我国的法学研究深受传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缺乏科学精神,从古代的“礼法合一”,“法律的儒家化”到建国后的“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工具”,都使得对法律本身的研究偏离了科学的轨道。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法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比如凯尔森认为,法学研究仅仅注意描述法,并把严格说来不是法的任何东西从这种描述的对象中排除出去,以免法律科学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又如哈特认为法律和道德并无必然的联系。他们的理论对于在法学研究中习惯了价值判断的人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分析法律现象和法律规则时,应以超然的中立态度来观察和研究它们,尽量少使用主观价值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进行的法学研究的科学性,尤其是对于当下的中国,价值呼唤自然并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要对法律本身进行实证的分析研究,这是我们不可逾越的阶段,正如陈金钊教授所说“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关于法律独立性的理论,对法治能否在理论上成立做了最好的论证,要想使法学推动法治,倡导和宣传实证法学是我们不可逾越的阶段,特别是当一个民族刚刚踏上法治之路的时候”。2.维护法律的权威。法治已经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呼唤,法治指的是良法之治,但是由谁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来决定什么样的法律规则是良法呢?一般认为符合正义观念,道德原则的法律就是良法,但大家的正义观念,道德标准有可能不同,某些人认为法律规则符合他们的认可的正义观念,道德标准而服从,而另一些人则有可能认为不符合他们的正义观念和道德标准,而提出“恶法非法”,从而否定法律规则,进而反对它,这就会导致无政府,无秩序的局面。“尽管事实上,许多人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批评并非毫无道理,但有一点必须明确,法律不应该是被批评,嘲笑的对象,而应该是裁判的准则”,因此,在我们走向法治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是法律权威难以建立,我们不能对法律本身进行责怪,否则将会把刚刚建立的一点权威摧毁。法律和道德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恶法”在得到修正之前仍然有法律效力,社会成员应该尊重和遵守“恶法”,这是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保证。
3.保持法律内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关于法律规范的合法性的 论述值得我们借鉴,法律规范要具备合法性,就必须要符合法律秩序的法律渊源,一个法律规范的效力来自更高一级的规范的授权(凯尔森是基本规范,哈特是承认规则),如果低一级的规范和高一级的规范冲突,则低一级的规范是没有效力的,所以在立法中必须要保持法律规范内部的一致性和逻辑性,避免矛盾和冲突。运用分析实证主义的方法有助于我们从立法思想和技术上纠正现今法律粗疏宽泛,不够严密的缺点,为实践提供可资应用的根据,减少法律虚无主义的可乘之机。
4.准确使用法律语言。哈特对法律语言的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法律语言必须准确,简明,易懂,否则在法律实践中难免出现误解,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部好的法律不仅应正确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须使用准确的法律语言,一份司法文书必须有规范的法律语言,重视法律语言的分析研究是提高立法技术,改善司法实践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要在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中准确使用法律语言,确定法律概念和范畴的确切含义,如果有语义混乱,往往会引起争论,“在法学概念,范畴研究以至重大的学术讨论中,在很多意见对立的场合,争论的焦点和原因往往是由于概念,范畴的歧义引起的”,如果大家善于运用语义分析方法,准确确定法律概念的含义,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分歧和争论。
十三、结合自己学科的研究倾向和趋势,谈谈你对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理解?当前学界流行的倾向分析
1、纯学术研究(学院派):离开实践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其研究范式过分注重纯学理的研究,局限于狭窄的学科领域,沉溺于小格局、经院式的文本解读,热衷于“返本”忽略“开新”,习惯于从自身的学术框架中提出问题,依据自身的学科背景,自说自话。也许可以赢得圈内人的捧场,却无法赢得大众的喝彩。
优点:可以纠正浮光掠影的学风,摆脱应景的执着,扼杀浅尝辄止的浮躁,提升社会科学的学术品味。
缺点:理论的目光对现实视而不见,学术的能量对现实无能为力,思想的话语对现实沉默寡言。在急剧变动的现实生活面前,这些所谓分量很重的社科成果基本上“不在场”,思想与现实相敬如“冰”,现实性与学术性构成了紧张的二元对立关系。
2、晦涩的文风。表述是问题的展开方式和思想的实现方式。①注重学术包装,热衷“创造”新词汇、新概念以体现学术的深度和思想的深邃;②热衷于抽象和思辨,用大家看不懂的话语表达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其实理论文章要尽可能生动,概念和术语要有公共性、可理解性,要善于用朴实的文字,清新的文风表达深刻的思想,要避免纯粹的思辨和使用连自己都不懂的术语。平易的语言并非苍白,如能直指要害,则可显出深邃的内涵。
几种类型:
①深入深出假学问,表达出来深奥,满足于思想的拷贝,理论的留声机;
②浅入深出装学问,钻研的浅,表达的深奥,装深沉装高雅,徒有其名并无实学。③浅入浅出没学问,浅尝辄止,知其一不知其二,识其表不入其里。④未入即出非学问。
⑤深入浅出真学问,钻研深刻,表达通俗,融会贯通,娓娓道来。学问深处意气平。
3、体系情结浓重。德国古典哲学体系蔚为壮观,甚至“最不起眼的哲学博士,甚至大学生,动辄就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体系’”。恩格斯认为,这不过是“放肆的伪科学”,一种“高超的胡说”,一种“幼稚病”。当今,不少初入茅庐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在试图构建宏大而完备的理论体系,而缺少对现实生活的观照。
4、与之相关的结果是:理论成果爆炸式增长的同时是对现实生活的淡漠。学术繁荣的背后是学术贫困的现实。众多的社科研究成果并没有解答当下的问题、未必提供了现世的智慧、未必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试图处处发言,又难逃失语的命运。尽管也发现了一些现实问题,但往往局限于宏大的领域,对于中观和微观领域,则很少纳入理论研究的视野,做出充分的理论回答。
5、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为了“凸显学术”潮流,也走向片面学术化道路。以概念消解问题,以文本抗拒时代,以思辨绕过生活,以逻辑代替经验,以经典代替流变,以深刻拒斥通俗,对现实生活乃至整个外部世界采取一种规避的态度,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看做不关心现实的纯学术活动。结果是,在活生生的现实面前,马克思主义失语了。
必须指出:①强调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性丝毫不意味着放弃甚至排斥学术性,真正具有现实性的思想必然具有学术性。② 不意味着否定基础研究,真正的基础研究都指向现实。③不意味着粉饰现实。学术研究不能整齐划一为应景式的研究,尤其不能逾越学术底线,昧着学术良知去为丑陋的现实充当辩护士。
(一)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1、实践的需要决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决定理论研究的走向和理论研究的价值。
2、立足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一贯之的研究方法。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热衷于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仅仅是一些“关于意识的空话”,“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3、马克思从当时的实践出发,主要研究作为矛盾聚焦点的三种事实:
(1)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事实,此类事实能够反映某一社会的基本属性和根本矛盾。《资本论》之所以能够从商品分析开始,成功地展开对于资本主义的逻辑和历史再现,就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由商品堆积起来的社会,商品构成了该社会的基本特征即细胞。
(2)最反常、最病态、最不尽情理和最不可理喻的事实,此类事实反映了某一社会的矛盾尖锐化和对抗程度,是其病根所在、问题所在。一般说来,劳动者和劳动产品之间有着某种天然的亲近感,因为劳动产品是对劳动者的主体性地位的确证。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3)大量出现、且不断增长并具有普遍化趋势的事实,此类事实预示着社会矛盾的发展趋势,是旧社会中孕育着的新社会的萌芽。这就是现代无产阶级的产生。
(二)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1、善于提出问题。恩格斯说:马克思“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
2、围绕问题而发展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马恩对资本主义合理性的追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全人类解放道路的追问;列宁对落后国家能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追问;毛泽东对什么是、怎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追问;邓小平等对什么是、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追问,就是以问题带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强调,“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列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列主义的方法。”
3、直面“中国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要求。比如:技术异化、现代性危机与后现代挑战问题、公共治理、政治建构、公民社会培育、价值伦理、大众文化批判与理性精神建设、女权性别、消费异化、资本逻辑、生态环保、发展代价与全球风险问题等。
4、不能背离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苏联学者反思苏东剧变时指出:问题是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始终没有处理好,哲学成了政治的婢女,学者成了政治的工具,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全丧失了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反思功能,马克思主义学者放弃了学术责任和学术良心。社会科学研究者要担负起创造中华民族“思想自我”的学术使命。
(三)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1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就是从经验中发现规律,从现象把握本质,从个别中寻求一般,从材料引出观点的过程。
2社会科学研究既要总结经验,也要总结失败的教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是宝贵财富。“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3既要总结别人的经验、过去的经验,更要重视总结自己的经验、现实的经验,在不同时空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毛泽东“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
4社会科学研究重视经验,但不停留于经验。既要超越经验主义,也要超越理性主义。认识的基础既不是纯粹的感性直观,也不是抽象的理性思维,而是现实的实践活动。
经验主义:重视感觉经验,易走向不可知论。
理性主义:重视理性思维,易走向先验论或独断论。
马克思:历史既不是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四)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1没有调查,就无法研究。调查就是在实践中搜集丰富的感性材料,获得真实的感性认识。研究就是从丰富的感性材料中找出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上升为理性认识。
2调查研究:向实际做调查;向群众做调查;向文献做调查。可以是全面调查、整体调查,也可以是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可以是抽样调查、个案调查,也可以是会议调查、访谈调查、蹲点调查。可以是书面调查、问卷调查、网络调查,也可以是田野调查、实地调查、试验调查。注意量与质。既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又要善于正确地综合。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开创者:“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3调查研究要客观、周密和系统,要掌握全部材料的总和,而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调查持续2月(1956年2月24——4月24)听取中央主管经济的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还有200-300个重要工厂、建设基地的书面汇报。他回忆说:“那个十大关系怎么出来的呢?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三十四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渐形成了那个十条。如果没有那些人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
调查研究要注意从整体、联系中把握事实。列宁强调,“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五)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1、①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解决。
②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从最终本源的意义上具有确定性。但是,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实践检验认识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个过程,尚未被证实或证伪的东西,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
③实践本身需要反思。自觉的与盲目的实践;正确的与错误的;积极的与消极的;健康的与颓废的;完整的与残缺的;成功的与失败的。有的从正面直接证实真理,有的从反面间接证实;有的从侧面迂回证实。比如“城市暴动”还是“农村包围城市”?
2、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践检验滞后于理论本身,如何在实践检验之前初步判定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价值?有如下标准:
①逻辑证明。运用已知,通过逻辑演绎推理,从理论上确立另一种判断正确性的方法。作用:将特殊的实践结论提升到一般;在实践检验之前初步预判理论的正确性;在某种新的理论尚待发现时,起到由已知推论未知的探索真理的作用;在理论形成和发展期,阐述理论真理性,使理论由知其然提升到知其所以然;理论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时,可以提供线索避免走弯路;在数学、逻辑学和哲学领域可以直接检验某些理论真理性。
逻辑证明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标准,不能代替实践标准。卡尔纳普区分:逻辑上有效与物理上有效。逻辑只能证明前提蕴含结论的推理形式正确。
②文本检验。以文本作为衡量理论真理性的标准。并非泛指一切文本,而是专指各个学科领域内公认的经典,即“历经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库切语),本学科的经典文本不能绕过。是判定理论合理性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但是文本有其历史局限性。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③经验证实。以经验作为衡量真理性的标准。经验来自于实践。此标准有一定的合理性,经验证伪了的理论很难说是科学的。
但是,客观实际与经验事实不同。“摹写绝不会和原型完全相同”。经验标准不完全可靠。过去的经验对于今天或明天而言,只具有或然性。有经验证实不了认识,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
④时间标准。以时间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主要表现为“现代”意味着科学有用,“传统”意味着不科学、过时。比如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不能以理论产生的时间先后来判断理论的真理性。古老的思想可能至今依然是真理,新出的理论可能一开始就是谬误。
⑤有用标准。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社会科学。⑥权力标准。真理性与权力大小成正比。皇帝“金口玉牙,说啥算啥”。至今中国仍有市场。权力从来就不是、不应该也不能够成为判断理论是非的标准。社会科学研究者应保持独立性、自主性、独立思考的问学品格。不迷信、不盲从、不屈从、不畏惧、不依附权力权威。敢于直言、说真话、独立思考。
(六)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1、世界上不存在已经完成了的理论。“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永远不会出现。
2、解放思想。①解放思想不是套话,其前提是有思想。对于没有思想妄言理论过时的的人来说,首要的是丰富思想,阅读学术经典。②解放思想是敢思敢想,不是胡思乱想,要尊重经典、尊重别人和自己的经验、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③很多理论创新首先表现为奇思妙想,以不同于正统观点的形式表现出来,被冠之以‘异端’④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但又底线:人民利益的底线;伦理道德的底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边界。
第四篇:政治作业 研究生 科学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和及其发展历史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至今没有认识清楚的世界难题。社会主义有多种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和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有近五百年的历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它的出现不到二百年;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只有一个半世纪;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制度只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不同时期人们的认识和回答不一样,而且人们认识它的出发点也不一样。对它的回答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受主观条件特别是目标选择、价值选择的限制。对社会主义能否有正确认识,在以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发展目标选择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认识和思想认识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这一时期,他们对社会主义从特征层面认识社会主义。
以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为首要前提和本质特征。
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劳动将成为人们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 未来社会没有商品、货币、市场和竞争。 按计划进行社会生产。
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将实行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即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不可避免地保留着它脱胎而来的旧社会在经济、、道德、精神方面的一些痕迹。
在上述特征中,马克思恩格斯比较突出强调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认为这是同现存制度具有决定意义的区别。列宁在20世纪初叶,在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从特征层次作出新的概括。列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两种提法:
一是列宁提出的著名公式,共产主义等于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二是公有制加按劳分配。
斯大林后来发展了第二种提法,把社会主义归结为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是科学性与局限性并存。这种科学性使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者对社会主义坚信不移。但其局限性却被后来人演变成为理论误区:
一是以为社会主义的实质只能从生产关系上把握,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中去概括。以为社会主义可以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围绕生产关系不断搞所有制的升级,就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
二是以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三是以为贫穷是社会主义。认为“穷则思变、富则变修”是铁的定律。主张“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
这些理论误区,相互交织、渗透,构成封闭的思维模式和僵化的思维定势,使人们长期处在一方面在搞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困境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理论探索
以政治革命为中心来构建其理论框架,没有跳出革命党领袖的思维方式,他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思想总体上是不成熟、不系统和不一以贯之的。“斗争哲学”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甚至于体现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提升:
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作出了突出贡献,从世界范围来看,可以把它看作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转折点。从理想主义者转变为现实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成熟。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在拨乱反正和改革的起步阶段开始对社会主义再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开始萌芽。
改革开放一开始在我国就遇到姓资姓社的困扰。这样一些关系改革开放能否起步的关键问题,促使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
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标志.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与反思
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100年发生了“四件大事”和影响很大的“不小的事”。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在理论上和思想认识上教训深刻,在五个方面出现失误。需要我们认真总结。
1、低估了资本主义,造成在实践上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简单化;
2、高估了社会主义,导致不自觉地陷入新的乌托邦;
3、看近了共产主义,造成社会主义建设中超越发展阶段;
4、忽视了封建主义,使社会主义发生了严重扭曲;
5、僵化了马克思主义,妨碍了民族的创造性思维,共产党的优势成为劣势。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结构分化和利益矛盾加剧,迫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进行新的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得到新提升的标志性成果。把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准确,必将对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产生深刻影响。
二、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 世纪初以来空想社会主义者和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种种社会主义模式都未能实现。苏联模式是第一个实现了的社会主义模式。实际上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低标准、歪标准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既取得很大成就,又有严重弊病,因长期延误改革终遭失败。要吸取苏联模式的失败经验,在21 世纪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五个扬弃、五个创新,还要排除五种误读。
1991年苏联悄然自尽,不能不令人们痛切深思苏联兴亡之道和奥秘所在。以往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受苏联的影响很深。五十年代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这也就是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以苏联为样本,以苏联为标准。
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特点和失败的原因
社会主义是在16世纪初欧洲发展资本主义的时候,一些社会先进人士提出来的一种新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个名称,都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是欧洲人发明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定义有很多。我倾向于:资本主义是以私人资本为基础,由资本家阶级统治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以社会化劳动为基础,由劳动人民掌权的社会形态。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欧洲人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顾名思义应该是推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推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的。
历史上最先提出社会主义模式的是一些先进的思想家。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是英国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1516年提出来的。他的代表作是《乌托邦》。后来人们把这种思想叫乌托邦社会主义或空想社会主义。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三百多年当中,欧洲有上百位思想家提出了很多社会主义模式的构想,但都没有实现。到19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并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但是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论证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没有实现。
20世纪初,列宁审时度势,勇于在落后的俄国由共产党领导工农大众夺取政权,带头探索通往社会主义之路。俄国终于首先实现了社会主义。1936年,苏联共产党宣布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同年,苏联修改宪法,把社会主义的成果用宪法的形式巩固下来。当时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很自豪,他们自以为已经在世界上实现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确实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的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理应比资本主义更高级,但苏联为什么在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之后,过了55年,在1991年的时候又突然垮台了呢?这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为个别领导人背叛造成的,而是有更深层的原因。现在我们回头来看可以发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是低标准的、歪标准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模式有很多严重的弊病。这种模式并不是不可以改,但苏联长期延误了改革,最后被苏联人民抛弃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失败,在于它长期超不过资本主义,最后被西方和平演变过去了。
在经济模式方面,苏联有很大成就。它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电气化,消灭了各种私有制,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就是苏联经济模式中的社会主义的本体。同时,苏联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保存了生活资料和消费品的市场。在按劳分配方面,工人阶级实行8级工资制,农民则是按劳动日记工分,干部实行等级工资制。但是这个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有很多弊病。按照苏联1936年宪法的规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苏联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并不明确归工农所有,公有制被严重地空泛化了。公有制在颇大程度上是官有制。无论是国营工厂还是集体农庄都是由国家权力和官员掌控,所以1991年苏联剧变时没有工农大众奋起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此外,苏联共产党还培养了一个高薪官僚特权集团。官僚特权集团的高工资和低工资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936年,高低工资的差距是30多倍;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差距是50多倍;到80年代勃列日涅夫时期是100多倍。这个高薪官僚特权集团是阻碍苏联改革的特殊利益集团,他们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掘墓人。普通干部实行的是有严重平均主义倾向的按劳分配,而高级干部实行的是特权主义,这很不公平。苏联并没有吸收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化的积极成果。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实际上远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种计划经济,而是政府统制经济。苏联领导人只看到商品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没有认识到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基础上是难以建成社会主义的。
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病是非常严重的。本文用十句话、五十个字来概括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病。
个人集权制。国家的党政军三大权由一个领袖掌握。斯大林是第一个苏共中央总书记兼政府总理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职务终身制。国家的党政军三大权的领导人是终身制。斯大林带头搞终身制,他从1922年开始担任党的总书记到1953去世,一共任职31年。
指定接班制。接班人也是斯大林指定的。斯大林原来选中曾经担任过他的秘书的马林可夫接班,后来他对马林可夫不太满意,嫌他太软弱,想换接班人。但还没来得及换,他就去世了。
控制选举制。苏联有民主选举,但是由苏共严密控制选举。苏联的选举并不是尊重选民意见的、自下而上的差额选举,而是等额选举。候选人大多是各级党委精心挑选的意中人。
消灭异己制。斯大林之所以能掌握大权,是由于他从1925年至1929年清除了党内三个反对派,大部分都被当作敌特处决或长期坐牢。到斯大林晚年,党内还有一些人不同意他的意见,他又准备清洗。但他还没有来得及清洗,就中风去世了。
监控干群制。苏联的情报部门不归国家机关领导,而是由总书记斯大林一个人掌控。这个机关可以监控全国所有人,包括高级干部。
此外还有:***制、以党代政制、等级授职制、官员特权制。斯大林还严重地破坏了党内民主。在列宁时期,苏联还有党内民主。列宁在世的时候,托洛茨基就敢于提出与列宁不同的观点。列宁虽然不同意,但还是同托洛茨基共事,并给托洛茨基很高的职位。到斯大林时期,党内民主没有了,斯大林一人掌握了党政军所有的大权。
在文化体制方面,苏联没有吸收资本主义文化自由的成果,缺少文化自由。表现为各种文艺作品盛行对领袖的个人崇拜,扼杀了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的自由,极力要求对党和领袖歌功颂德,对人民和对国外进行虚假的、夸张的宣传。苏联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强调舆论一律,掩盖了社会深层的矛盾和阴暗面。这不利于社会改革和进步。
总之,苏联失败有多方面原因,是各种合力的结果。简单地说,苏联模式的失败是以内因为主的。内因方面也有近因和远因。当然,改革是在戈尔巴乔夫手里失败的。但苏联失败的病根病源是远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决定党的总书记不能再兼任政府总理,要实行党政分开。这种想法很好,但没有做到。苏联的法律从列宁时期起就非常重视立法,但是缺少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的不是法治,而是人治。苏联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越早改革越有可能改革成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确立
世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都深受苏联模式影响,都认为苏联模式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都在本国不同程度地照搬苏联模式。1956年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个人专断后,社会主义国家才开始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病并开始探索本国的社会主义新模式。毛泽东在1956年也写了著名的文章《论十大关系》,文中指出要吸取苏联的教训,要引以为戒。苏联模式最大的弊病就是极权主义,权力极度集中在党的领袖一个人的手里。要吸取苏联失败的教训,最重要的是要改革政治体制。只有改革政治体制,才能探索成功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点,邓小平在1980年8月18日的讲话中讲得很明确了,要对权力过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根本改革。邓小平指出,改革政治体制,关键在于实行党政分开。
从苏联的失败中我们学到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是,社会主义一定要与时代变化和本国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搬历史和外国的模式,要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模式。21世纪资本主义处于最高阶段,即社会资本主义阶段。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21世纪要探索社会主义,不能再搞苏联模式,不能再搞暴力革命、不断革命、世界革命。21世纪要探索社会主义,应该是和平改良、不断改良、世界改良,逐步形成本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逐步渐进,难以狂飙突进。邓小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全面突破。对这些重大突破,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对斯大林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模式论的突破;
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吸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创造,对苏联社会主义“超阶段论”的突破;
三、改革开放的方针,是对封闭禁锢、因循教条,不事改革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
四、实事求是,从提高人民生活和民生需要出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对苏联国民经济重工业化和重工业军事化发展模式的突破,也是对苏联工业化“大跃进”和赶超发展战略的突破;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斯大林否定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突破;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体制模式层次上对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的全面突破。
近些年,分别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我们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理论。这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更加充实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把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整体上推向了新的阶段。
改革的道路不是平坦的。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所有了解邓小平理论的产生过程,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程的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都应当坚定地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而一切任意美化、颂扬早已失败了的苏联模式、以苏联模式的观点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言行,都是极其错误的。
四、社会主义对我们的影响
1、社会主义对我们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他说,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富人和穷人的收入差距、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省份之间的差距。他还指出,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是中国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小的时候受教育的影响,开始认识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是憧憬而又热爱。高中和大学后,开始了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增加了对历史的了解,感到社会主义是虚无的不可实现的,因为人性的趋利,传统的社会主义抹杀了社会进步的动力。但是我的祖国还一直进行着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和探讨。
尽管《政治经济学》课本上对罪恶资本主义制度的抨击,以及对阶级斗争的赞美等内容作为社会主义的表达形式都已经不在民心,上到官员下到学生都已对此失去信仰,但国家主流还是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以此为导向。
当社会主义标杆苏联的解体,和认识到经济、资本才是一个国家国力的基本体现,不知道社会主义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有没有也出现过像民众一样的迷茫期?当面对“发展才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有企业纷纷倒闭私有企业给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代替大锅饭反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等等一系列因理论和现实的转变而带来的社会蓬勃发展,人民不仅要问,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原来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到底在哪里?现在这一套不全是资本主义了吗?我也一样迷茫,并且对社会主义嗤之以鼻,也失去了对他讨论的兴趣,有时间还是多赚点钱来的实际。但国家依然坚持。
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了,国家在不断的改革,发展。现在突然有一天,再来审视这个国家的时候,你会惊人的发现,一个社会主义的雏形正在形成?!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其实就是:社会是个大家庭,人人都能得到照顾,人人都能获得社会资源,在社会中享受美好生活;具体表现形式其实就是:高社会福利;但实现方法却可以多种多样。
那么如果社会主义是这样的:
社会主义国家不像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完全私有化,而是国家控制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性企业作为国企,比如石油、煤炭、通信、金融、军工、矿藏、铁路、电力、盐、医药等,将这些企业科学的管理,并将国企的巨额利润纳入国家财政。其他领域则开放、支持、鼓励、推动私有企业蓬勃发展,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要求的同时,为国家创造税收。这样一来,社会主义国家就比资本主义国家在正常税收之外多了一个巨大而又雄厚的财政来源——垄断性国企。这个优势对外可以是扩张的资本实力,对内则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最吸引人的地方——高社会福利!
美国的经济发达,但财政税收不可能实现社会的高福利。财富集中到了少数的私人手中。挪威等部分欧洲国家实现了社会高福利,但那是以绝对高赋税为基础的,收入的50%甚至60%要交给国家,赚的越多交的也越多,这就导致了社会虽然安定祥和,但没有人愿意去努力拼搏,没有了奋斗,社会发展就十分缓慢。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为人民谋福祉,需要实现高福利,但美国式的纯资本主义国家做不到,挪威式的高福利又是以牺牲发展为代价的。这都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而如上面所述:社会主义,由国家控制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并以此获得巨额收入实现高社会福利,国企就是为人民创造利润的企业,在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能在高社会保障中自由平等的享受美好生活。并且这种高福利不是以高赋税为代价,各行各业在竞争合作中蓬勃发展,甚至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
我们追求中的社会主义不就是这样吗!这样的社会主义不能实现吗?我想是可以的!看看中国一直以来的改革,原来满地都是国企撤销合并为161家国企,剩下的都是控制国之命脉的的赢利企业。国力的增长,让中国已经实现了取消农业税,和正在实现全民医保等福利。如果社会主义可以是上面描述的那样,那是否惊人的发现中国经济结构的改革和提高国民福利的举措,是否已经构成,或正在构建上述实现社会主义的雏形?
老一辈无产阶级做出的实践是他们那一代人对社会主义理想的阐述,即使有错误之处,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必然经历的过程。就像资本主义初期的圈地运动、奴隶交易、毫无人性的剥削和压榨工人,更是多么的黑暗和残酷!但这一切都是人类探索中必然经历的弯路,都不是人类真正想要的,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发展已日趋完善,成为人类文明的代表。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官僚腐败、应该共有的社会财富配置不透明等一系列问题。但至少我已开始相信,抛去意识形态,把握社会主义的根髓——已国家为主导的优势社会资源全民性共享。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不完全主观的依赖塑造人性的光辉来实现,而是客观的通过科学可行的资本运作和资源配置方法,实现社会主义不是不可能的。
五、社会主义的辩证思考及其与资本主义的较量
苏联搞社会主义搞了几十年,中国也搞了几十年,算上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真正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的先辈们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发展上,我们又是否做得正确呢?
从书本理论上来看,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生产力发展,而且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贫穷、发展太慢,都不能够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打破封闭和僵化、照搬照抄别国经验的局面,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走自己的路,符合本国实际;社会主义就是要富有,达到人民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就是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社会主义就是要发扬民主、健全的法制;社会主义也以用市场的方法发展经济,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的确立是由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在我看来,真正的社会主义并不是一味地去研究这个理论怎样,那个理论怎样的,的确是要在实践中去发掘的,我不否认共产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但社会主义是不是就比资本主义优越呢,从目前看来,资本主义在很多人眼中是比社会主义优秀的,我们只能说我们的理论比别人优越,但生活条件,教育,福利等都没法跟人相比。共产党现在的步伐是什么? 利用市场经济,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走"小政府,大社会'的路子.西方国家已经在这条路上已经走的差不多了。我们只是踏着别人的旧路子,其实还比人家层次很多,我总觉得市场经济是在模仿西方的经济体制。本来,对于苏联东欧事变,应当进行充分的研究、讨论和探索,以弄清其过程、性质、内外原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但是,没有这么做,没有进行公开的充分讨论、研究和探索,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没有吸取必要的经验教训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至现在仍然认识不到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重大缺陷。正是这种体制上的重大缺陷,造成了严重威胁其自身生存的种种顽疾和弊端。诸如,“个人崇拜”,浮夸风,形式主义,报喜不报忧,舆论一律,这些恶劣学风至今时隐时现,成为社会主义顽疾。
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也许应该多多加以关注。
一.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多元化,导致现在社会上盛行的多元化价值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难度,经济欠发达。
二.存在贫富差距,存在区域间经济社会水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包括区域间资源、收入分配的问题,各阶层的分配 三.社会主义发展缺乏短期可预期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研究欠缺或宣传欠缺 四.宣传发展社会主义前进的舆论导向欠缺
五.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体现完全,甚至有些方面倒是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优越性,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隐患 六.社会主义发展的主力军,共产党员队伍的革命性、无私性、先进性、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坚定性建设不足,总之,就是队伍建设不力 七.官僚主义严重
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完全体现
1、当时代不具备照搬马恩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的起码条件,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生产力不发达,二是“人性”不具备(用思想觉悟来表述可能更直观一些,这里之所以用“人性”,是想表达更多的含义,在相关文章中我已有过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历史必然性”。
2、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者偏重于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却忽略了落后的社会存在对上层建筑的持续制约,忽略了由此决定的现实人性的存在及其顽固性,忽略了历史设定的且被经典作家所揭示的那个“必然性”,反而试图人为地超越这个“必然性”。其结局:社会机制条件过度超前社会基础条件。由此带来了他们必然的挫折。
3、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有着相应的现实性和合理性,根本的表现是:扎实地立足于社会基础条件(生产力和人性),它的一些特征(诸如私有制、资本雇佣、市场经济等)是不可超越、不可强行消灭的。但是,市场经济的“自发”发展也带来了足够的弊端(不止经济方面)。
面对这种现实,怎样才算是真正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呢?
照搬经典社会主义肯定会碰壁:由于列宁和毛泽东等已有先例在那里,所以对此的分歧好像不大;固守传统社会主义(包括毛泽东晚年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也不行:由于没有权威做榜样,此点往往有大分歧;
照搬资本主义更是愚蠢:那是重复它们的曲折。此点照样有分歧。
我以为正确的选择是:新社会主义。她首先要立足现实,其次要体现“拉动”(适度超前于社会存在,改造市场经济、建立制衡政治、构造新社会主义的文化)
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妥善处理好同资本主义的关系 要准确定位好现实的社会主义
要正确处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关系 要努力肃清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
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更要发展
我们不能因为失误而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的贡献和价值。对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准确的定位
1、从时代高度看,社会主义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局面;
2、从世界格局看,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3、从社会进步看,社会主义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4、从世界发展现状看,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世界今天的繁荣。
社会主义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荆棘,我们已经走在这路子上了,已经不能回头了。胡锦涛提出和谐的理念很是让人欣慰。这一理念正确理解了社会主义对于人的关怀,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中国历史和实际。如果我们能多提出遵循两个原则的理念和制度,相信我们就会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把我们的民族壮大,把我们的中国发展好!
第五篇:研究生政治之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自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以来,已经30年了。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譬如,执政党地位的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加强和完善,“人民公社”体制的彻底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基本终止,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一国两制”的成功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等等。正是通过这些改革,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提供了政治和法律保障。因此,那种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并没有什么进展的说法和认识是站不住脚的。
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比,现行政治体制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甚至有的方面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政治体制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相适应。”因此,我们要在科学总结3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而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就必须对政治体制改革性质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以前围绕着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争论和分歧,不同程度上都与对政治体制改革性质认识上的偏差有关、一、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邓小平在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任务之后,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三大至十七大的历次代表大会也都指明了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2]
之所以要反复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因为如果不能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准确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这一性质,就会产生或“左”或右的错误认识,影响乃至放弃政治体制改革。
从本质上讲,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形式上讲,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创新和优化。因此,要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就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根据政治体制改革性质的要求,我们大致可以将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概括为以下五个“有利于”:第一,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必须有利于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第三,必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第四,必须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第五,必须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五个“有利于”的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缺少哪个方面都会出现问题。只有严格遵循这些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既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又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政治体制。
总之,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政治体制改革是较之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更困难、更艰巨的改革。同时,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不是要改变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采取全方位推进的、剧烈的方式,而只能采取渐进式的、逐步推进的方式。
要充分认识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就有必要澄清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争论和分歧。综合3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人们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争论和分歧的核心,还是邓小平所说的“姓资姓社”的问题。18年前,邓小平在视察我国南方的讲话中尖锐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P372)在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重要进展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必须破除长期以来存在的“姓资姓社”的思想禁锢,明确政治体制改革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央领导集体在强调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同时,曾经反复阐明了三个方面的要求:其一,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其二,必须大胆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其三,必须通过改革创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这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本身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正是通过不断改革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体制而彰显其优越性的。
本来,政治体制改革是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但是有的人片面地看待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政治改革的教训,认为搞政治体制改革就会像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一样亡党亡国。这种思想认识既是对政治体制改革性质的误解,也是高看了前苏联的政治体制改革。
我们知道,政治体制改革不同于政治革命,它是在坚持基本政治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体制改革,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这样的改革,无论怎么改,都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性质,而是给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增添生机和活力,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强身健体的工程。
二、政治体制改革是制度、人事与文化的协同变革
以往人们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性质的理解,似乎都只是注意到制度和体制本身的层面,没有或较少关注到与其相关的其他层面。其实,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制度、人事和文化协同变革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欲改难行、步履蹒跚,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实现制度、人事、文化三者的协同变迁,在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人事和文化拖了制度的后腿。换句话说,是改革的理论设计和实践没有“为自己创造革命所必需的出发点,创造唯一能使现代革命成为真正革命的形势、关系和条件。”[5]
毫无疑问,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制度和体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对于制度和体制的重要性,可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非制度化劫难的邓小平的认识最具有权威性。他在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之初,就明确地提出要从制度和体制上解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问题。他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6](P333)
制度固然重要,但是人事和文化也不可或缺。从三者关系来说,制度是人事和文化结合的产物,人事是制度之父,文化是制度之母。因此,要有效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廓清制度与人事、文化的关系,促进三者的协同变革。
关于制度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归纳。钱穆认为,要把握制度的精神,必须注意如下要点:第一,要讲一代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离开人事单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似乎干燥乏味,而且制度已是明日黄花,也不必讲。第二,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互相配合,形成一个体系,否则制度个个分裂,既不能存在,也不能推行。第三,制度虽已勒定成文,其实还是跟着人事随时有变动。某一制度的创立,决不是凭空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然后渐渐地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第四,任何一项制度之创立,必有其外在的需要,也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否则它不会存在。但任何一项制度,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时过境迁而忽视其当时的实际需要和真正的用意。第五,任何一项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以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判定。第六,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要重视其地域性和国别性。在这一国家、这一地区,某一制度是可行的,但并非在其他国家、其他地区也是可行的。因为制度是一种随时地而适应的,不能推之四海而皆准[7](P4-7)。
制度的生命力是深藏于社会环境之中的,正如拉斯基在《美国总统制》中所说:“制度是有生命力的。其奥秘并不是简单地在书本上所能阐明的。这并不是说,制度本身神秘,而是因为产生制度的环境如果发生变化,则制度本身也就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制度也可以根据运用制度的人物如何经常发生变化”,“重要的制度并非单凭一纸法律就能形成,它其实是传统、成规和惯例的结晶。这些传统、成规和惯例,虽不见于法律,却具有不亚于法律的影响力。”[8]对此,我们在研究政治体制改革性质时不仅要充分注意到,而且要把它具体运用到制度和体制生成条件的分析之中。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与现代化所需的人文素质和人格品性,尚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我们的政治精英队伍,既缺乏系统的政治知识和政治专业训练,又缺乏献身国家和民族的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致使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步履维艰。对于人的因素对改革的阻碍,邓小平也是深有感触。他说:“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3](P164)任何一个国家的制度都是该国文化的固有组成部分,体现并反映了该国文化的总体特征与演化趋势,在中国这种具有古老文明的国度里尤其如此。
三、政治体制改革是扬优、借鉴、创新结合的变革过程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生变化以后更是如此,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搬的模式。因此,需要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大胆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推进政治体制创新,增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而论,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发展的永恒课题,因为任何政治制度都需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由于政治体制改革不同于政治革命的性质,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通常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其一是“扬优”,即充分发挥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因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维护现存的基本政治制度,因而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和长处充分展示出来,基本政治制度才能得到巩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和科技的因素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优势,只有当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具有了比较优势,才能保证政治局面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曾经多次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邓小平曾经提出:“我们判断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江泽民明确提出了我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六个原则:一是,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二是,改革的目标是要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基层民主,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三是,坚持不懈地加强和完善党内民主,以不断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四是,改革是否成功,关键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看能否增进各族人民的团结,改善广大人民的生活,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五是,不能丢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谓民主,要根据我国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六是,政治体制改革很复杂,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15]。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1]
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所说的这些原则和要求,集中起来有一个核心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而不是放弃这些优势去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模式。
其二是“借鉴”,即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因为之所以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由于原有政治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因而不能只在原有体制中打转,而需要借鉴其他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人类政治发展史反复证明了一条真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要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同时,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总是离不开借鉴别国的经验和教训,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借鉴是政治制度发展和优化的必经之路。而且,政治制度的优势和活力就在于其借鉴和吸纳其他政治文明的能力。因此,要推进中国政治发展就必须大胆借鉴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
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列宁曾经主张苏维埃政权和管理组织要同资本主义最新的东西相结合,他指出:“我们不能设想,除了以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以外,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16]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指出过:“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17]周恩来甚至说过:“西方议会的某些形式和方法还是可以学的,这能够使我们从不同方面来发现问题。”[18]邓小平也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3](P373)
其三是“创新”,即通过更新原有政治体制使之充满生机与活力。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政治体制的更新,只有创新政治体制,才能从体制和机制上巩固基本政治制度。
政治发展是政治生活的文明化过程。衡量政治生活文明化的标准可能有许多层面,但其中最重要无疑是政治体制的文明化。所谓政治体制的文明化,其实就是政治体制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也就是说,政治体制创新的过程其实就是政治发展的过程。因此,任何国家的政治发展都是以政治体制的创新为基本标志的。不仅如此,政治体制创新还是政治体制活力的源泉,能否及时地实现政治体制创新是政治体制是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体现。政治体制创新能力是政治体制的生命力之所在。
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调整各方面的政治关系,但其直接的目标则是政治体制的更新,也就是新的制度安排。通过新的制度安排,才能改革旧的制度建构,推进政治发展。因此,如果没有政治体制的创新,政治体制改革就失去了其初始意义。表面上看,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对原有政治体制的调整,而在深层次上看,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现有基本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与其说是“破坏”不如说是“建设”,即对现有政治制度的维护和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只能采取“立字当头,破在其中”的改革策略——即通过政治体制创新来带动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发展。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政治体制性障碍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同以往的30年相比,我国现阶段政治体制创新的现实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得多。譬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在于通过政治体制创新,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主导向由市场主导的转变,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体制保障;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重要的是通过政治体制创新,确立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解决腐败问题,重要的在于通过政治体制创新,从制度上制约权力与资本的结合,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的腐败问题,以使权力正确行使;统筹中央地方关系,其实质是通过政治体制创新形成一个合理的中央地方权力和利益格局,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财政税收体制和官员考核机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取决于能否通过政治体制创新,形成一个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由此奠定公共治理结构的制度基础和制度保障。不仅如此,政治观念的变革更新也要求政治体制创新。观念是体制的先导,体制是观念的体现。没有体制创新,观念更新就是空话。近些年来,在思想解放的旗帜下,中国的政治观念变革有很大进展。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三大政治理念: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又如温家宝多次讲到要使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等等。明确提出这三大政治理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重大突破。然而,如何才能使这三大政治理念落到实处呢?关键就在于通过政治体制创新,使现有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如何蕴涵这三大政治理念的基本精神,也就是温家宝所说的,要使这三大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
就扬优、借鉴、创新三者关系而言,“扬优”是前提,因为基本政治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巩固,政治体制改革就失去了其初始意义;“借鉴”是途径,因为新的政治体制不会从空中掉下来,也不可能是原有制度中所固有的,只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其他政治文明中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过来;“创新”是目的,因为“扬优”也罢,“借鉴”也罢,都是为了实现原有政治体制的更新,使之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扬优”不是固守原有政治体制不变,“借鉴”不是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模式,“创新”不是放弃现存的基本政治制度。只有通过“扬优”和“借鉴”,找准本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实现政治体制的自我更新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巩固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我们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2]这应该成为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也是对政治体制改革性质再认识所得出的基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