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书体会

时间:2019-05-12 01:1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了书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了书体会》。

第一篇:读了书体会

读书体会——

读《一份特别教案》心得体会

肥城市安驾庄镇马埠初级中学

电 话

***

读《一份特别教案》心得体会

这是献给我们教育者的一份特别的教案,使许多优秀教师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本书收集了近百了真实的教学案例,从鼓励的艺术、关爱的艺术、呵护的艺术、宽容的艺术等十三各方面,运用案例分析的手法,指导老师如何面对那些“问题学生”,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这是为人师者的必读之书。

本书的体例编排借鉴了MBA的教学模式,把每个故事都作为一个小型案例来处理。每个案例分成四个部分,“背景材料”主要介绍故事梗概,提供案例分析的背景,引出进一步思考的线索;“案例思考题”则是背景材料故事情节发展出现的转折来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读者对故事先进行积极的思考,也为下面的案例分析奠定基础。“案例分析”是本书的重点,在这一部分,作者结合故事情节,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哲学等方面对故事中教师的教育方法和结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分析使读者理解素质教育是怎样具体体现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的。“案例的启示”部分主要在于画龙点睛,对整个案例进行总结并启发进一步思考。这样的体例编排有助于读者思考的积极性。书里选择了近百个真实的教育教学案例,每个案例又分“背景材料”“案例思考题”“案例分析”“案例的启示”四个部分,由案例故事的梗概,到提出让读者思考的问题,再到对故事中教师的教育方式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画龙点睛,对整个案例进行总结并启发读者进一步思考。读着一个个的小故事,带给我的是感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思考,常常把自己的一些教育实践联系起来,有时惭愧,有时欣慰,有时怅然,从中我明白了很多。阅读了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教育案例,虽不能说就是掌握了教育的艺术,但是或多或少学到了一点东西,在自己以后的教育实践中,若能够借鉴别人的经验处理自己会遇到的事件,对我来说,那将是最幸福的事。

这是写给所有“教育者”的“一份特别教案”。读了《一份特别教案》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师爱最为公众期待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教师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段老师接任了六(2)班的班主任工作,该班有一位自称“齐天大圣”的学生:他的名字叫孙小波,年仅14岁,父亲在外打工,管不着他;母亲是文盲又管不了他。平时在班上调皮捣蛋,爱泡网吧,作业马虎,常常拖拉不做或抄袭,但他的智力好,头脑反映快,特别爱好文学、美术。面对这样的一位学生段老师的做法是发挥他的特长,使他恢复自信心、自尊心。首先老师根据他爱画画的的特长叫他任黑板报编委会的组长,他满面通红地说:“老师,我干不好。”“你画画不错,文才又好,我相信你能行。”老师用鼓励、信任的语气对他说。他接受任务后,积极找资料,设计版面,常常为编好黑板报很迟才回家。黑板报设计的很好,大家都表扬他,这时,老师又对他说:“你很聪明,黑板报编的不错吗。有没有信心该掉缺点,把其他功课的成绩也搞上去?”他立即说:“老师,请放心,我会努力把成绩搞好的。”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抬起头走路》‘教师对所有的学生要一样的关怀,一样的爱护,应该永远怀有积极良好的期待,这是教师正确对待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原则。后进生是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受客观环境和主观心理的影响,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怀、期待、鼓励和帮助。案例中段老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深刻理解后进生,对后进生寄于殷切期望,并善于从他的身上找到闪光点,想方设法发扬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耐心引导,真诚的帮助他们克服身上的缺点和错误。根据小孙爱画画的特点,委以重任,并对他充满期待和信任,也终于获得回报,该生从此各方面多有明显的进步。

张庆春是孙老师班里一个比较淘气的学生,平时不按时完成作业,还爱欺负小同学。有一天他来找班主任:“孙老师,我能当‘一日班长’吗?”他红着脸半天终于到出了自己的想法。看者面前的张庆春,孙老师陷入沉思:他能行吗?以他平时的表现,当“一日班长”后同学们能配合吗?但根据“值日班长”制度的规定,他有这个权利呀!孙老师看见了他包含恳切的目光,想到应该给他一 个机会,于是孙老师深深的点一下头,说:“当然可以。”“太好了!”他高兴的做出胜利的姿势,“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孙老师接着说:“我想让你再征求一下同学们的意见。”这时,他眼中失去了喜悦的光芒,又低下头,孙老师和蔼的拍拍肩膀说:“没关系,只要你有诚意,同学们会答应的。”第二天,班会课上当张庆春提出想当“一日班长”的想法时,同学们一阵哄笑,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激烈的讨论,大家数落了他一堆缺点,这时,张庆春同学眼泪差点要掉下来了,这时孙老师上台为他解围。老师说:“同学们,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公正,客观,公平。张庆春同学还是有很多优点的。说一说张庆春同学的优点。”全部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他热爱劳动,关心集体,有责任感„„,同意他当“值日班长”。第二天,他信心十足,认真负责,圆满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和表扬。从那以后,张庆春同学好象变了一个人一样,再也不是那个淘气的学生了,他更加热爱集体,而且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后来他被评为市级突出进步生。那天他手捧证书对孙老师说:“这荣誉应该属于你和同学们,是你和同学们给了我那么多的信任和机会,让我自信,我才有今天的成功。谢谢您和同学们,我还会努力的。” 张庆春同学的话道出了自己进步的原因,同时也道出了孙老师教育成功的秘密:这就是把信任无私地交给学生。谁不想得到别人的信任呢?信任是最高的荣誉,信任是最巨大的力量。获得了信任也就获得了进步的动力。本案例给我的启示是:如果我们教育者都能像孙老师那样把信任物色地交到孩子们的手中,真诚地对他们说:“你能行!”就等于将一流智慧的阳光洒向他们的心田,他们就一定会对自己说:“我能行!”有这么强的自信,在加上老师的正确适时地引导,他们能不进步吗?

联系我的教育生涯的实际经验我认为:

(1)给学生信任就是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在本次期末考试前,有不少同学受到了流感的侵袭,生病了,发高烧,但是我校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复习应考中,他们中大部分同学都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挂针,常常是刚挂好针就往学校跑。通过这件事情我感觉到每一位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都希望得到一个好的评价。

(2)相信学生就是通过你的教学手段让每一位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过度自信的学生不骄傲,帮自卑的学生恢复自信心。在我所教的班中有这样两位学生很有特点:一位男生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一位女生总是过低地估计自我(相对比较自卑)对于这样的两位学生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给与教育:对于男生我总是叫他与班中优秀的学生作比较,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学习也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于那位女生,我总是要求她与自己以前取得的成绩相比较,让她看到自己的进步,帮她正确自己的定位,避免学习上的患得患失,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学习也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她的自信心也更强了。

(3)相信学生就是对犯错误的学生我们也可以用他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的力量来改正学生的错误。在这个学期我班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有一个寝室在这个学期常常发生偷窃事件,通过分析王老师认为某生有重大嫌疑,但是无凭无据的怎样帮助这位学生改正错误呢?王老师想到了这样的一个方法:在某一个晚自修下课前,她偷偷地在寝室最显眼的地面上放了十元钱(并用铅笔在上面写了一个姓)。在下课时故意把寝室中的其他同学留下让某生先走,老师比他晚一点到寝室时该生正从地上拾起人民币,看见老师那充满期待的目光,该生通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自觉地把钱交到老师手中,说:“老师,这是我拾到的钱,请帮忙交还给失主。”老师看了看钱后说:“这是我掉的,谢谢你!”同时老师在寝室中表扬了该生的这种行为。在这件事情中老师没有批评过这位学生,相反而是给与一次小测验,让学生依靠自己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战胜错误,一就改掉坏习惯。

总之,读了这本书自己感触很多,收获很大,教师要经常自省,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第二篇:暑假我读了一些书

暑假我读了一些书,是《森林报·夏》、《森林报·秋》、《森林报·冬》……我最感兴趣的是《森林报·冬》,作者是维·比安基,说的冬天森林里动物还有植物的事情,里面主要讲的栏目有:“太阳组诗——十二月、冬天是一本书、林中轶事、农事、都市奇观、域外新闻、维利卡若夫讲的故事、猎事、呼叫各地。内容非常精彩,让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主要围绕森林,《森林报》以新闻的形式和诗歌的语言描绘森林中动植物冬季的变化,显现出大千世界的生态,表现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含着诗情画意和童心童趣。

读完这本书,森林是大自然的京都,我们是大自然的儿女,我们要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要爱护森林,爱护大自然。在生态濒临危机的今天,我们要知道森林的重要性,同那些破坏森林的人作斗争。这本书是一份少年报,一本自然教科书,读完让我受益匪浅。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城市新闻这一集,讲的是:许多鸟都聚集在埃及所以埃及人民有造了一个三角形的牌子上面画了一只鸽子。这个牌子的意思是:前方鸽子请小心慢行。埃及也是国家禁猎处,因为那里是鸟过冬的乐园,冬天你可以看见一群群的红鹤和鹈鹕,其中混杂著众多的野鸭、大雁、鸥和猛兽。那里一年四季的鸟都应有尽有。我想那里一年四季都是小鸟热闹的乐园。

我还喜欢打猎一集,告诉我们怎么做捕小动物的陷阱,如果想捕黑豹这种警惕性高的野兽,要把捕兽器先煮一下,放上一铲雪,然后会很容易把猎物捕着。我想猎人要是知道了这个妙办法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读了《森林报》----冬我的感想是:要想捕到猎物就要细心的观察他的脚印,分清动物在那边,不要南辕北辙。要按照正的方向去捕猎。

读完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森林的新奇故事有很多一直等着我们去了解,去发现。也告诉我们要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森林已经并不是很葱郁茂密了,所以我们要与那些破坏树木的人作战,也要与杀害小动物的人作战,让森林变得更和谐,更美丽。

第三篇:毛泽东一生中究竟读了哪些书

毛泽东一生中究竟读了哪些书

在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中,毛泽东可谓是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典范,他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无人能出其右。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认识和了解他一生的读书情况,对于我们创建学习型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营造全民热爱读书的社会风气,必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提示

●毛泽东最早读马列著作的时间是1920年,读的第一本著作是《共产党宣言》。

●延安时期,毛泽东读列宁的著作最多,下功夫也最深。他说过:“列宁说理透彻,把心交给人,讲真话,不吞吞吐吐,即使同敌人斗争也是如此”。

●毛泽东在延安时号召干部学习时说过:“年老的同志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零359天”。他以自己的读书实践实现了这个诺言。

●毛泽东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的许多思想理论既源于他读过的书本,又高于他读过的书本;他不仅能广泛汲纳书本知识,而且能融会贯通实践经验,因而能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毛泽东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平时喜欢读的《容斋随笔》;最后一次读书的时间是1976年的9月8日5时50分,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还读了7分钟。

■在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中,毛泽东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无人能出其右

毛泽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从读书的角度讲也可以说是读书的一生。现在不是提倡创建学习型社会,号召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吗?毛泽东可谓是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典范。在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中,若论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无人能出其右。毛泽东早在少年读私塾时,就读了《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普及读物和“四书”、“五经”等儒学著作。从此,他一生读书未断,甚至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乃至极其艰苦的长征岁月里,都没有间断过读书。在长征路上,张闻天夫人刘英作为中共中央秘书随中央领导人长征。据刘英讲:那时“毛泽东身体较弱,有时躺在担架上看书。红军到了毛儿盖,没有东西吃,肚子饿,但他读马列书仍不间断,所读的有《反杜林论》、《两个策略》、《‘左派’幼稚病》、《国家与革命》等。有一次,他叫我:刘英,实在饿,炒点麦粒吃吧!他就一边躺着看书,一边从口袋里抓麦粒吃”。

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毛泽东一生集中读书比较多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读书的条件越来越好了。到“文革”前,他个人的藏书已有几万册,形成了一个能基本满足他读书需要的藏书室。他读的书摆的到处都是,有的同志可能参观过,影视里也有表现,连他睡的床上堆的都是书。他外出视察也带着书。在外地还要借一些书。在杭州、上海、武汉、成都、庐山、包括广州的图书馆,都有他借书的记载。在《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中,编者还附了一个他在1959年10月外出带的书的书目,总计有80多种达几百本之多,相当于一个小图书馆。

晚年毛泽东,身体不好,视力减退,不能看书了,就请人帮他念读,或用放大镜看着读。据当年的图书管理员讲,毛泽东在临终时还手不释卷。他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平时喜欢读的《容斋随笔》。

这是南宋文学家洪迈,历时数十年博览群书,随笔所记录的读书心得。最后一次读书的时间是1976年的9月8日5时50分,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还读了7分钟。这就是说,他几乎是在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其一生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他在延安时号召干部学习时说过:“年老的同志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零359天”。他以自己的读书实践实现了这个诺言。一九六一年毛泽东在庐山查阅图书。

毛泽东一生中读的书太多了,要精确地说明很困难,这里只能做一个大致的分类。我将他读的书初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马列著作。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冲击下,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毛泽东就开始读马列著作。他最早读马列著作的时间是1920年,读的第一本著作是《共产党宣言》。在大革命时期,他读了《国家与革命》。在中央苏区时期,他已读了前面说的在长征路上读的那几本著作。此后,他对这些书反复读。所以,他在1964年3月接见外宾时说,他是“在马背上学的马列主义”。他对马列的书读的最多的时候是在延安。在这个时期,他还读了《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哲学笔记》节译本、苏联出的《列宁选集》中文版多卷本、《论列宁主义基础》、《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艺术》等。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最喜欢读列宁著作。其原因主要有:一是那时翻译的列宁著作比马恩著作要多;二是列宁著作中有直接论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民主革命和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对中国革命更具直接的指导性;三是列宁著作比较生动,好读。毛泽东说过:“列宁说理透彻,把心交给人,讲真话,不吞吞吐吐,即使同敌人斗争也是如此”。因此,他对列宁的书读得最多,下功夫也最深。他也说过:投入革命洪流以后,他是先学列宁的著作,后读马恩的书的。在列宁的著作中,他读的遍数最多的是《两个策略》、《“左派”幼稚病》、《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哲学笔记》等。特别是《两个策略》和《“左派”幼稚病》,他个人不仅读过多遍,还推荐给别的同志读。彭德怀说过,这两本书,毛泽东寄给他读过,并写道:“此书(指第一本《两个策略》)要在大革命时读着,就不会犯错误”。在寄《“左派”幼稚病》时还写道:“你看了以前送的那一本书,叫做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你看了《‘左派’幼稚病》才会知道‘左’与右同样有危害性”。这也说明毛泽东之所以特别喜欢列宁的上述两本书,就是因为他对中国革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是哲学、经济学著作。这主要是在延安时期和上世纪五十年代读的。在延安,为了批判王明教条主义,总结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毛泽东自感“我的工具不够”,要“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列宁主义,而以哲学为主”。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工具学”。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毛泽东除读前面讲的马列哲学原著外,还读了苏联哲学教科书和一些普及性哲学通俗读物。这方面有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的《辩证唯物论教程》,米丁等著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和米丁的《新哲学大纲》,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思想方法论》和《哲学与生活》;还有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和西方近代哲学家的著作。这些哲学著作对他写作《实践论》和《矛盾论》起了很大作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部分章节,他也读了,认为“十分精彩”。新中国成立后,他还读过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著作,如《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艺术论》,还有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著作,李达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唯物辩证法》,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和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等。

关于经济学著作,毛泽东在延安读过一些,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河上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他再次读了《资本论》,以后又多次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列宁有关政治经济学论文十三篇》等书。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后,他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读了许多遍;还认真研读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他组织了一个读书小组,集中整整两个月时间,采取边读边议方法,对该书逐章逐节地深入研讨,其成果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批注与谈话。此外,他还读过从古典经济学家到庸俗经济学家的一些著作,以及中国经济学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论文选集等。

三是中国历史和近代时政著作。毛泽东涉猎很广,但中国历史和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书则是他最喜欢阅读的。关于中国历史,他从小就有浓厚兴趣。在省立一中,他学了古代史后,写了篇论商鞅变法的作文,获得老师好评,老师认为他“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随后,他又读了《御批历代通鉴辑览》116卷,更增加了对历史的兴趣。在一师,他读了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思想家的著作,包括《二十四史》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他在给好友的信中还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称“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的而不可缺”。他对曾国藩的书也很欣赏,细读过《曾文正公家书》和《曾文正公日记》。近代时政著作,他十分爱读,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康梁的维新变法著作,特别是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他爱不释手,一些好文章读了又读,几乎能背出来。《新青年》创刊后,他成了其追随者,按照时髦语言说,成了《新青年》的“粉丝”。他回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一时成了我的楷模”。中国古代和近代的许多著作,往往是文史哲融为一体的。这些书籍给毛泽东以深刻影响。他的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用时尚说法即“国学”的底子,主要是在那时建立的。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著作他还不时地阅读。《二十四史》约有4000万字,他硬是通读完了,有些部分还不止读过一遍。在1959年出巡时所带的书中,有标点本《史记》、《资治通鉴》和大字本《二十四史》全部,还有关于《老子》的书等十几种,以及《荀子》、《韩非子》、王充的《论衡》、张载的《张氏全书》、明清之际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等,清人赵翼的《二十四史札记》,郭沫若的《青铜时代》、《十批判书》,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等。他还有一个习惯,到了外地,要看省志和县志等地方性史书。毛泽东谙熟中国历史,讲起历史典籍和细节,如数家珍。四是中国文学著作。毛泽东小时候就对《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书很着迷。他对中国文学书籍读的比较多的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古代诗词。自《诗经》始,我国历代的诗词曲赋,他几乎广泛地阅读过,最喜欢的是《楚辞》、唐诗、宋词和元曲。第二类为古文和古典小说。对古文,他最爱读六朝的骈文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在唐宋八大家中,他最喜欢柳宗元的散文,认为柳文同他的诗一样,清新、精细,寓意含蓄,富有哲理。在古典小说方面,他几乎将所有名著都浏览过,并对一些名著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他认为《东周列国志》讲的许多颠覆敌对国家的故事,是当时社会剧烈变化在上层建筑上的反映,其缺点是没有写当时社会经济的剧烈变化。他认为《金瓶梅》在揭露封建社会经济生活和统治者与被压迫者的矛盾方面写得很细腻,但不尊重女性,只暴露黑暗,讲淫秽,就很难传开。他对《西游记》颇为称赞,这在“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的诗中充分反映出来。第三类为现代文学,主要爱读鲁迅的著作。在延安,当时鲁迅纪念委员会编辑的20卷本《鲁迅全集》“纪念本”,通过党的地下组织,从上海辗转送到延安就给了毛泽东一套。他放在办公桌上经常阅读。他在书上圈圈划划,还作批注,认为鲁迅跟他的心是相通的。因此,直到逝世前夕,他卧室的床上、床边的桌上、书架上,还摆放着新出版的大字本《鲁迅全集》,有的折页,有的夹条,有的打开着,说明还在阅读。鲁迅著作伴随着毛泽东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历程。第四类为笔记小说和其他杂书。在延安时期,范文澜送给他一套《笔记小说大观》。所谓杂书,也是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书籍,包括一些小说,如《智囊》、《笑林广记》、《官场现形记》、《聊斋志异》之类。他认为,《聊斋志异》的一些篇章带有民主性,反映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读起来很有兴致。

五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著作。毛泽东早年对自然科学不大感兴趣,读过的书有限,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给他以深刻印象,直到晚年还多次谈到达尔文,以及阐发达尔文学说的赫胥黎及其《天演论》。到延安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著作在其涉猎范围之内。一些有影响的著作,如商务印书馆出的汤姆生《科学大纲》,辛垦书店出的普朗克《科学到何处去》,秦斯的《环绕我们的宇宙》,爱丁顿的《物理世界的本质》等成为他的藏书。他对人讲过:《科学大纲》使他获得很多知识。到北京后,这方面的书他读的更多一些。他对各门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史和某些技术书籍广泛涉猎,对生命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土壤学兴趣较大。他还爱读《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动物学》杂志、《考古学报》、《化石》杂志等这样的刊物,关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晚年,他接见杨振宁、李政道时还同他们讨论粒子的可分不可分和宇宙守衡不守衡问题;直到1976年,他还索要英国学者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毛泽东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容斋随笔》

此外,毛泽东还读了一些宗教、逻辑学方面书籍以及工具书。宗教方面的著作如《金刚经》、《六祖坛经》,逻辑学方面的著作如《穆勒名学》,工具书如《辞海》、《辞源》等。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第四篇:读了书作文二年级

读了书作文二年级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了书作文二年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了书作文二年级1

但这一切都没有让他退缩。他仍然充满热情,渴望成功。

事实上,李嘉的心并不坏。他是一个有能力又调皮的男孩,有一点幽默;他在大人眼里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当然也不是一个落后的学生;他聪明、热情、机智、爱幻想、爱开玩笑;他每天都梦想成为伟人,渴望一下子成为英雄,却想不到会撞上对方,弄巧成拙。他经常变成一个鲁莽的顽童,好心做坏事,甚至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但这一切都没有让他退缩。他仍然充满热情,渴望成功。

当然,李嘉也做了一些让别人耳目一新的事情,这真的让他的好朋友卢植生很羡慕。

这个看似普通的初中男生,干劲十足,精力旺盛。随着他的出现,平淡的生活变得充满了味道,汹涌的思绪也显得生动。

读了书作文二年级2

内容:一个老人出海84天,一条鱼也没钓到。还有人说他被厄运困扰,但他没有放弃。一个孩子支持他,给他源源不断的动力。第85天,他把船划到离海岸很远的地方。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终于抓到了一条比他的船还大的鱼。老人勇敢地与鱼搏斗。两天后,老人赢了,但他仍然有源源不断的鲨鱼闻到血的味道。他用力划回去,回到岸边。他不知道他杀了多少条鲨鱼,但他知道他的鱼只有一个头和一副巨大的骨架。

美丽的话:“但是人们没有为失败做好准备,”他说。“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

经历和感受:要有老人坚强的意志和精神,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读了书作文二年级3

《童年》讲述了孤独的孩子“我”(阿丽莎)的故事。这部小说以一个孩子独特的视角审视了整个社会和生活。“我”居住的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的家庭,笼罩着一种普通公民的强烈习惯,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还展示了整个社会的腐败、衰落和消亡的过程。

小说通过描述我童年的痛苦生活,实际上反映了作家童年的艰难生活和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也展示了19世纪末俄罗斯的广阔图景。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铭记和珍惜的美丽光芒。对我来说,童年将是我最珍贵的收藏,也就是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童年应该是一段悲惨的经历,是对他的深刻记忆。

读了书作文二年级4

周六早上,我在家看《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里面包含了很多人生知识,比如:馒头为什么会有洞?为什么多吃胡萝卜好?原来做馒头的时候里面有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热膨胀的时候会形成小孔。熟了,气就跑了。馒头上还留有洞,使它变得松软。多吃胡萝卜是好的,因为胡萝卜含有胡萝卜素,可以帮助我们长大,提高视力,所以我们应该多吃胡萝卜。

看完之后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可以帮助我过上更科学的生活。

读了书作文二年级5

《三国演义》讲的是东汉末年英雄与三国的斗争故事。这本书反映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独特洞察和维护皇室正统的思想局限。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复杂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各有特点。他们的故事发人深省。他们的命运影响了我的心情。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作者刻画人物的独创性。我忘不了赵云不顾自己安危,七次出入长坂坡救少爷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我至今无法忘记关羽在和韩的忠诚,所以我需要在这一点上努力学习。

虽然最后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但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好书。

读了书作文二年级6

我有一本最珍爱的书,—— 《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百科》,上面什么都有,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今天,我将和你分享一些关于太阳的知识。

太阳是一颗可以自行发光的恒星,是地球上生命和能量的源泉。太阳表面有日珥、日冕、色球、耀斑、黑子。里面看不到,但是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它的中心有一个核心,中心的温度最高。一月份离我们最近,七月份离我们最远。

这个太阳有许多奇迹。今天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关于它有许多童话,其中最著名的是“夸父一天比一天”和“后羿射日”。太阳可以用放大镜集中点燃,奥运圣火由聚集在希腊的阳光点燃。

我放不下这本书。

读了书作文二年级7

前几天从县图书馆借了一本《三国演义》儿童版。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开始看这本书,不到两天就看完了。

这部小说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战争。魏主是曹操,蜀主是刘备,吴主是孙权。除了这些人,还有诸葛亮,勇猛鲁莽的张飞,百战百胜的赵云将军,英勇无畏的关羽,其中,我最喜欢的角色就是赵云。

我觉得这部小说很好。

读了书作文二年级8

暑假期间,我看了《一千零一夜》这本书。书中的故事很吸引我,其中最后一部《国王和他的一千零一夜》是我的最爱。

故事中的桑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孩,她非常擅长讲故事。她用自己的1011个精彩故事感动了狠心的国王,国王命人记录故事,这个《一千零一夜》就诞生了。

我非常钦佩桑。她用自己的聪明拯救了自己,拯救了整个城市的姑娘们。她想象力丰富,讲了那么多精彩的故事。我也想向她学习,多动脑,积累好词汇,以后讲好故事,写好文章。

读了书作文二年级9

小说通过对“我”童年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上反映了作家童年的艰难生活和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也展示了19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的广阔社会图景。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铭记和珍惜的美好时光。对我来说,童年将是我最珍贵的收藏。就高尔基的书《童年》而言,童年应该是一段悲惨的经历,一段深刻的记忆!

读了书作文二年级10

这几天看了故事《xx和小木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xx平时上学从来不迟到,但这次不同了。

前一天晚上,他明明让闹钟响到了七点,可是直到七点半才响。xx今天上学迟到了。xx决定看看,手表为什么七点半响?

xx今晚没睡。他一直盯着手表。突然,他看到一个影子跑到他的床边。xx打开灯,看到了慕猴子。

小木猴子决定不为xx制造麻烦,但他要求xx带他去学校,xx同意了。

第二天,xx一坐到座位上,小木猴子就从书包里跳出来,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没有骂xx,但也同意让小木猴子去上学。小木猴子太高兴了!

读了书作文二年级11

前两天,我妈妈带我去苏果超市买东西,来到书柜前,看到了《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我很好奇。五斗豆是小女孩、小男孩、娃娃还是小动物?于是我让妈妈给我买了这本书。一回到家,我就拿起书看了起来。看第二章的时候才知道,ududu本来就是一个小布人,由一只脚和一个缝在被子上的小布人组成。当我读到第十章的时候,我发现五嘟嘟可以和蛇说话。一群蘑菇人在找心脏。他们真的是在五嘟嘟的帮助下找到了一颗心。最后,五嘟嘟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死。奇妙的是,当人们把砖头切开时,五嘟嘟的一只脚跑了出来。晚上,五嘟嘟的脚和简的断脚融合在一起。简的腿不再瘸了。吴丢丢的勇敢善良和爱心值得学习。

第五篇:读了八哥和蝉的体会

读了八哥和蝉的体会

“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至少我们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要相信只要有理想,就有光明和希望;只要有追求,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台。

人生就是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小草虽然永远都长不成参天大树,却可以做无数棵中最青绿的一棵;一滴水虽然永远都没有大海的壮阔,却可以做其中最闪亮的一滴。

不要像八哥一样,一味去模仿人类的语言,连自己的语言都丢弃了,却还自以为是,孰不知它在嘲笑别人的同时,连同自己的尊严、自己的人格一并失去了。

小溪追求大海,幼芽追求阳光。人是万物之灵,更得有所追求。然而就像中华民族有了民族自尊心,才会求得发展,一个人要想追求美好,要想追求高尚,就必须要有人格和尊严,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做人要能屈能伸,饥饿时对着面包,你还能抬起高贵的头吗?然而鱼和熊掌注定不可兼得,于是,是要“生”还是“义”,困扰了无数人,生命固然难能可贵,但义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舍生取义”成了一种高尚的追求。

没有追求的人生是可悲的,没有追求的人也形同行尸走肉。就像八哥学人说话一样,也许它的生命里,只有一种追求,那就是一味模仿所学来的话吧!正像苍蝇追求腐臭,庸俗的追求,会使生命变得黯淡无光。

所以人生必有所追求。然而追求中必会有失败和挫折,但是不要灰心,不要气馁。阳光总在风雨后,困难和挫折是送给人们的最好的礼物。人活着就要犯点错误,犯错误就能长见识。

蝉的叫声也许不是很悦耳,也许不为大多数人所喜爱,但它却也组成了大自然的独有的韵律。所以不要管别人的闲言碎语。“发明大王”爱迪生,从小不就被叫做是“低能儿”吗?他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却凭着自己的耐心和毅力,凭着自己的吃苦耐劳,一举成名世界著名的“发明大王”。

追求中总会有苦涩,但是不被困难和挫折苦恼折磨,又怎会体会成功的喜悦?人们常说沧桑是一种美,只有历经沧桑才能体味真正的人生。吃苦也是一种资本。

我们要用强健的体魄去创造一切,去证明一切。青春是我们的特权。把握自己的青春,走自己该走的路,唱属于自己的歌。

追求崇高的理想,追求属于自己的舞台,让生命在追求中延续,让青春在舞台上焕发,唱响自己的歌,唱努力之歌,唱奋进之歌,人生价值之歌。

追求高尚,追求美好,走向`属于自己的舞台,奏响未来的乐章。

下载读了书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了书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作文写不好?

    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作文写不好? 魏智渊 我们会有一种自然的印象,那些写作水平高的孩子,都是喜欢阅读的孩子。反过来,喜欢阅读的孩子,写作水平一般也差不了。但是,确实有些家长非常......

    我读了

    向抗日救亡英雄致敬 ——《读光辉的旗帜》感想 何家坳学校3·8班黄劲豪 读《读光辉的旗帜》书中的《向抗日救亡英雄致敬》这一课后。 我知道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里有许多像王......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作文写不好?》文字整理稿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作文写不好?》 文字整理稿 主讲嘉宾:张祖庆 主持人:唐艳华 文字整理:朱敏 讲座时间:2017年9月6日 【内容摘要】 基本观点:作文写得好的人,不一定就是书读得多......

    读了《论语》有感[合集]

    读了《论语》有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了《论语》有感,欢迎大家借鉴......

    今天我读了

    今天我读了《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这本书。我是含着泪和感动把它看完的,因为雷锋是个平凡普通的人,却做出了许多不普通的事,让我在感动的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以后的所作行为有所......

    今天我读了

    《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读后感寒假里我读了《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这本书。我是含着泪和感动把它看完的,因为雷锋是个平凡普通的人,却做出了那么多不寻的事,让我在感动的同时也......

    暑假读了五篇

    暑假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觉得当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很有毅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于战斗、敢于战斗。然而我们正是要学习这种精神! 在学习中保尔是个小捣蛋!但是在困难......

    读了《路标》有感

    读了《路标》有感 读了《路标》这篇短文,文中的朝鲜小朋友的行为令我感动。 这篇短文主要讲的是: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中国人民志愿军接到去另一个地方执行任务。在执行任务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