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大研究生的复习方法总结加要背的政治

时间:2019-05-12 01:2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北大研究生的复习方法总结加要背的政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北大研究生的复习方法总结加要背的政治》。

第一篇:一北大研究生的复习方法总结加要背的政治

一北大研究生的复习方法总结

一 高效

管理学里有一句著名的话,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强调的就是目标和方法。

首先要确立一个目标,考试唯一目标就是拿高分,一切和拿分无关的不干,以要考的内容为中心,无关的一切都不看,要把考试范围缩到最小。跨学校跨专业考,就我文科的复习情况来看,起初有大海捞针的感觉,看什么书,放弃什么书,要果断。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学习一直是高效的。钢都用在刀刃上。

确立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按照目标去做,完不成进度就要找原因,调整。方法、内容、进度,这三个是在不断调整中的。

有的东西很枯燥,比如背单词,但是为了效率也要一遍一遍的看,因为这个最快提高阅读水平。

二 反复

反复的意思是隔一段时间就复习你学过的东西。这点非常重要。这个方法适合用在英语政治和专业课任何一种考试,是一种非常聪明高效的学习方法,具体的意思可以参考《十七天搞定GRE 单词》,这本书网上应该有下载,一个小册子。要记住你以前从不知道的东西,反复是最好的办法,尤其是有大量需要记忆的专业课时。三 吸取经验

要注意吸取别人的经验,打仗要搜集情报,这也是搜集情报的一种。时间紧,最怕走弯路错路。各学科在学习方法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复习的时候我看了很多考研成功者的复习经验,各学校各专业都有,金融的,法律的,从中纠正自己的思路。无论是网上看帖子还是向同学请教的时候,要有自己的主见,判断他的方法适不适合自己,毕竟最了解自己的只有自己。四 要全身心投入,昼思夜想。

我每天从一睁眼,到吃饭睡觉,想的都是考试的事。分心的事情想得越少越好。如果上学对你是一件大事,应该正心诚意的去做,集中所有精力。

五 自己出一些题,作模拟题。

要反复揣摩出题人的思路,我把专业课的题打印下来天天带在身边,有时间就拿出来看。考试就是揣摸出题人的思路,猜测他希望你怎么答,英语想他为什么要出这道题,把自己的思路换成出题人的思路,可以培养一种感觉,做题就顺了,分数也高了。最后再说一点关于心态:

信心

首先要有信心,不要把考试想的太难,因为考试确实不难。考研就是考人的理解能力,不考创造能力。这种理解能力又是很狭义的,只针对书本知识,都是死的。象英语政治这些科目,没有前沿的东西,都有一定的程式化,有套路可寻,要充分利用别人已经总结好的方法。专业课就北大来说也并不难,需要看书,都是一些现成的说法,看到了自然就知道了,一般人的理解力已经足够了。考研主要靠自学,从复习的第一天我就有一个想法,这些书都是中国字写的,怎么可能理解不了?我觉得这种态度对待所有考试都有效。

再从考试的性质来说,考研虽然是选拔性考试,但是全国每年有100多万人报名,录取超过30万了,30万是个很大的群体,里面样本很丰富,有大学时就一直成绩优秀的,也有起点很低后来发奋的。这也许可以回答一些同学经常问的本科成绩不好,可不可以考研的问题。在我眼里,考研跟学车差不多,只要你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通过,而这个标准并不是很高,全国每年有30万人通过。另外,比头脑更重要的是信念。我觉得信心一个最重要的来源,是不管你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想追求知识,想过更好的生活,或者是圆名校梦,总之你都确定自己要上这个学,这是最简单的信心来源,也是能支撑你走的最远的。

坚持

这点太重要了,我看到所有的考研成功者的帖子里都写了这一条。很多时候复习不下去了,或者有别的什么原因不想考了,一定要用这两个字鼓励自己。不要怕复习开始晚,不要因为时间短而泄气、放弃。我的一门专业课开始的很晚,我十月份才开始看,这部分分值很多,如果当时有放弃的思想就完了,实际上到考试前我也看了好几遍。复习英语作文也是,最后阶段记忆力下降,背的范文经常忘,也许要背的东西太多了,但是没有放弃,到考试之前还在背,我记得下午考英语,中午还在背例句。甚至在考每门的前天晚上和当天还在看,到出门前的一分钟还在看,就是不放弃的信念在支持我。这么做对考试来说确实有不错的效果。要知道我以前考试前是从来不看书的。坐不住

复习的过程中有时候实在坐不住,可以想象有一个竞争对手。想象其在刻苦认真的学习,自己也就坐的住了。实际上我确实有一个竞争对手,是在旁听的时候遇到的,他是本专业考研,每次坐不住的时候我都想他基础比我好,他在学习。最后一天我从考场出来,还和他打了个招呼。后来知道他没考上,除了遗憾以外,我妈问我是不是暗爽,我说,我是明爽。压力

要顶住压力。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从选择考研开始就有压力,怕失败,怕父母不理解不支持,怕丢了工作,或者还有其他考虑,这时候要顶住压力。选择的时候要果断,决定好的事就不要患得患失,没有好事都沾到的事。考研和高考不一样,没有老师教,没有同学,没有指定的教材或者复习资料,一切都靠自学,一切都要自己打听请教,这对自己也是个锻炼。学习如何跟人打交道,如何获得别人的帮助,如何自学。

心情

考研要保持一个好心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有时候没有什么事,学习时间长了也会莫名其妙的烦躁,或者郁闷,这时候可以歇一会,听听音乐、看个电影,或者出去逛逛考研书店、吃吃饭,但是不要太放松,要时刻绷着有考试这根弦。考研是一个挺漫长的复习过程,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情,不要让其他事来干扰自己,影响情绪,一心一意想考试就可以了。我记得当时郁闷了就上网看考研论坛,看到其他人也有着和我一样的郁闷,心情就放轻松了。考研本来就是个孤独的过程,要耐得住这个孤独。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背诵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含义

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依据。

3、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包括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②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只有少数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辩证法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③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极其理论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的物质概念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在于:

①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坚持把物质当作客观实在性,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①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意识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的形成,并产生了语言。

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运动,运动和静止

①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的根本的方式。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第二,物质是在时间(一维性)和空间(三维性)中运动的。

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第一,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具有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的特点。空间指运动物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特点。

第二,物质运动是客观的,所以时空也是客观的。第三,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第四,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时空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4、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物质的活动。③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物质性。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由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证明的。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

1、实践的本质含义

①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基本的特征是: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第三,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①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是人的生命之根、立命之本。

②实践是人类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③实践是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总和的基础。

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4、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他们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必须面对永恒的主题。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5、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010年研究生政治理论五门课考试背诵版(连载五)

——北京海天 任汝芬教授编写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背诵版

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1、真理

①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是一元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③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的具体性

①绝对真理的含义: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的相对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辩证转化的。

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正确的认识,谬论是错误的认识,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②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结起来,从而检验人们的主观是否同客观相符合。

5、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①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绝对性即指: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②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二、真理与价值

1、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哲学上的价值由两反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2、价值的及其特点

①价值具有客观性。②价值具有主体性。③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④价值具有多维性。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这表现在:①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自觉反映,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③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3、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①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②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③正确的价值观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6、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关系。

①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②真理原则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原则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海天--政治思修、法基热点难点问题

一、市场经济强调个人利益,为人民服务还有意义吗?集体主义还行得通吗?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党一直强调,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有人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大家都忙着挣钱,在这个时候再来讲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还有实际意义吗?市场经济强调个人利益,与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不能并存吗?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作为对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可以,向广大公民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否有些脱离实际?对这些困惑,需要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给予说明。

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产生上述疑惑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正确认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没有科学把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呢?

首先,我们应从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来认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生产关系的主流和本质,同时也代表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和压迫,每个劳动者都在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是为自己而劳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利与义务不再分属于两个对立阶级而是统一于人民自己身上。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是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道德,也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道德。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人人都是权利的主体,人人又都是义务的客体。全体人民通过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幸福。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客观上要求为人民服务,要求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应当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中,服务多种多样。服务包含着市场行为,也包含着道德追求。作为市场行为,服务者通过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服务获得合理报酬;作为道德追求,服务者通过无偿服务,感受助人之乐,提升精神境界。这就是说,不是所有的服务都是有偿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规定的有偿服务及所取得的合理报酬是应当的、正当的。作为工资发放的人民币是这种合理报酬的体现。但是,在这里,服务的实质仍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互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民币的关系。所以,那种把为人民服务说成是“为人民币服务”的说法是不对的。在我们国家,除了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个体户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自己的劳动所得,外资企业、私营企业里的劳动者是通过给老板“服务”而获得自己收入的。那么,怎样理解他们的劳动也是为人民服务,怎样理解他们的为人民服务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呢?说清楚这个问题,需要从整个国家的性质来分析。尽管我国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非公有制经济,但它们并不占主体地位,我们国家仍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因此,只要它们符合“三个有利于”,从根本上说,就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也在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所以他们既是为老板工作,也是为人民服务。

其次,我们应从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来认识。一般而言,市场经济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同比较发达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相联系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市场经营主体必须通过向社会、他人提供有一定质量的产品,建立满足社会和他人需求的良好信誉,即通过为社会、他人服务并为社会、他人所接受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不但不可能排斥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且恰恰需要通过优质服务才能实现市场经营主体自己的利益。但是必须指出,我们不能把市场经济的利他性同为人民服务混为一谈。因为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如果把利他性归结为为人民服务,不仅理论上是荒谬的,而且会在实践中造成极大的混乱。须知,我们讲的不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性,又具有其个性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而且是同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而,我们所实行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而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离开中国市场经济的这个特性,笼统地讲市场经济要求为人民服务,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是不仅在于它要求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更在于它要求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引导、制约下,每个市场经营主体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自觉、更积极、更规范地在自主的基础上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要求市场经营主体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当然对正当个人利益的强调和重视与为人民服务并不矛盾。由此可见,为人民服务绝不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毫不相干甚至根本对立的,相反地,它正是植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本性之中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在道德上的反映。那种认为倡导为人民服务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悖的观点是片面的。

至于说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对党员、对党和国家干部的要求,将它放大到全社会,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似乎脱离实际,这是由于对为人民服务的内涵理解不全面所致。从一般意义上讲,为人民服务的实质和基本内涵,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这样的要求,对于一般群众来说,似乎它高不可攀、远不可及。须知,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不可能完全一样,为人民服务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在今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是为人民服务;同志间、同事间、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帮困、扶残助残也是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同样也是为人民服务。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存在于、洋溢于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之中。那种认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道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没有根据的;那种认为为人民服务只适用于党员干部而不能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的看法是一种误解。当然,对于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实证明,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

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首先,我们来分析为什么说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每一个社会和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相应的道德建设原则。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就是适合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原则。这不是主观的设定,而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是集体主义的经济基础,它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直接的经济前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直接的政治组织前提;以拥护四项基本原则为思想基础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直接的思想前提。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利益的根本一致,就使得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施行。多年来,集体主义实际上已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也不可能改变集体主义原则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因为,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并不是要改变我国基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也不是要改变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二更不是要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

其次,我们来分析为什么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如上所述,我们所实行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作为一种机制、手段,不仅必须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而且必须服务于这一基本制度。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集体主义。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切实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紧密结合创设了条件,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道德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然而,为什么还有一些人会觉得今天强调集体主义是行不通的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集体主义的内涵不甚清楚甚至有某种误解。

从总的指导思想来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集体主义原则,是提倡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集体利益基础上的辩证统一。我们可从以下三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来理解和把握集体主义的内涵。

其一,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集体利益体现着全体人民的意愿,体现着所有成员的共同利益,从本质上和总体上讲,它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幻的或虚构的。在这样的前提下,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无疑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集体主义并非提倡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而是要求尽可能地做到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社会主义社会各个成员的特殊利益即个人利益的实现,总的说,要依赖于集体利益的维系和发展,集体利益的实现为每个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前提和条件,同时集体利益的实现本身也意味着个人利益的实现。因此,离开了集体,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不可能的。相反地,集体利益一旦遭到严重损害,个人特殊的需要和发展即使有充分的正当理由,也难免受阻、扭曲甚至化为泡影。

其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人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它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是根本不同的概念,但个人利益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在社会主义社会,从社会整体利益的尺度来看,凡是与社会整体利益在价值目标上能够保持一致的能够增进社会整体利益的个人利益,都是正当的个人利益。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既不束缚和压制个人,也不扼杀个人利益,而是要尽量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保障和满足正当的个人利益,它们约束和限制的是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强调重视正当的个人利益与强调集体主义原则二者并不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注意保障个人正当利益;实现个人的尊严、价值、权利,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造成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的局面。

其三,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强调促进集体和个人的不断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代表全国人民并为全国人民所承认的真实的集体。但在不同层次的集体中,也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而不能或不完全能体现集体所有成员的利益。这既不是社会主义集体的本质,也不是社会主义集体的主流。强调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本身就包括要努力克服各种不能真正体现集体成员根本利益的弊端,从而使集体的成员自觉地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不断促进集体完善的同时,还应当不断促进个人的完善。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说,在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更多地从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方面考虑,严格要求自己,以求这种矛盾能够更好地得到解决。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道德建设上一直强调的。但在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对集体主义的理解和阐述有时不够全面,在实际贯彻中也有某些简单化的做法,使人们对集体主义产生了一些误解。今天,我们所要做的是剔除附加在集体主义之上的不实成分,纠正贯彻集体主义原则实践中的失误,根据新的情况和实践,丰富、发展和完善集体主义原则。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层次。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层次。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做到的要求。三是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的层次。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集体主义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存在于、体现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人人都可以而且应当践行集体主义原则,沿着道德层次的阶梯循序渐进地向上攀登。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拥有金钱的多少能否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拥有金钱的多少是不能作为衡量人生价值标准的。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二是为什么金钱不能作为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为了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人生价值及其评价标准人生价值是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人生价值评价是对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评价,是对人生实践活动及其是非功过所作的结论。它反映不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客观关系。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就个人而言,自我价值是指自我对自己本身的肯定关系,基本内容是自我生命生存的价值和自我发展的价值;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即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一般情况下,完满的个人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来说,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同时存在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才能表现出来。一个人只有把自己与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才能在追求自我满足的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一致起来。

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庆典上,20世纪60年代毕业的校友朱凤蓉的发言引起了人们巨大的情感震撼。她介绍了近40年来100多名清华学子奔赴新疆核实验基地工作的情况。他们不畏艰苦,无私奉献,在献身祖国的事业中,成长为技术骨干、学术带头人、领导干部,其中出了1名院士,2名司令员,4名所长,7名将军。她最后深情地说:“我和我的丈夫都是清华学子,长期以来我们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多次获国家科技奖励。现在,我们双双被授予少将军衔。说实话,我们是从清华毕业的极普通的学生,仅仅因为我们投身到了一个伟大的事业中,仅仅因为我们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体现了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转引自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教师用书),第134~135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朱凤蓉同志的讲话引起全体师生和在场的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江泽民同志在这次大会上讲话时强调说:“实践证明,牢固树立为祖国和人民而奋斗的理想,并坚韧不拔地为实现这种理想而奋斗,不仅不会限制优秀人才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而且恰恰相反,只有在这种火热的奋斗中,优秀人才的聪明才智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他们的生命价值才能更加完美地展现出来。一切有志的青年,只有走这条道路,才能对祖国和人民大有作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420~421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这就是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

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这是新时期党对青年的人生价值观的一贯要求。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大会上对青年大学生提出的四点希望之一就是:“希望你们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青年人富有遐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的特点,也是优点。但需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5日。

人生价值评价是人生的价值关系在意识中的反映,是把人生价值当作客体所进行的反思,是主体对人生意义的主观判断、情感体验和意志决断的综合反映,是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同一种人生内容,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评价。甚至对于同一种人生内容,出现截然不同的评价这是由于:第一,人们的价值观要受利益立场的制约,在阶级社会中,还要受阶级立场的制约,不同的阶级因其利益和需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立场,对人生价值的评价原则和标准也就不同。第二,人们生活的环境、受教育程度、人生阅历和文化水平不同,从而对人生意义的领略和评价的标准也不一样。这就是说,人生价值的评价还要受到人们认识水平的制约。但在存在着阶级的社会里,不同阶级的评价差异就必然成为价值评价主要的差异。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在奴隶制社会,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是占有奴隶数目的多少。占有奴隶多的大奴隶主就是最有价值的;占有较少奴隶的人人生价值相对较小;本身就为奴隶的人是谈不上有什么人生价值的。在封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它把等级和特权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在封建社会中,只有金钱和财富是不够的,等级和特权才是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这种崇尚特权的情况,山东曲阜的“衍圣公”就是一个。孔子的后裔早在汉代的元始元年就开始了封侯加爵的历程,直到宋仁宗时期才被封为“世袭衍圣公”。有了封号的封建地主,其特权自然无人敢侵犯,其自我价值自然就高了。因此,许多大地主兼商人,虽然家财万贯,俨然地方的土皇帝,但由于没有等级特权的“封号”,始终惴惴然,一定要花钱买个带有特权意义的名号,才能安心。封建社会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等级的分别就更大。在封建贵族内部都要划分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法国大革命前夕召开的三级议会,资产富足的资产阶级代表还是不得不列为与穷人为伍的“第三等级”,而同时已经破落穷困的贵族和僧侣,却根据自己的高门第地位,依然享受着“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待遇。在封建社会,人生价值的评价与这个等级系列是一致的。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的等级和特权崩溃了,人生价值的标准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把一切宗法的和特权的标准都否定了,转而用金钱作为评价标准,当然人生的价值也改换为以金钱为标准。在资产阶级看来,只有金钱或资本,才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资产阶级以金钱、资本为标准,把社会的一切价值都浸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的一切关系都商品化了,金钱成了资产阶级人生活动的惟一杠杆。有钱就有一切,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信条,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被视为“真理”,获得肯定性评价。当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也有不少进步人士对此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他们看到拜金主义造成了人性扭曲,社会丑恶现象丛生,贫富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动荡,因而呼吁社会公平、正义、良心、互爱等等。这对扼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染虽然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没有触及产生这些丑恶现象的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依然是资本主义的主导价值观。

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赋予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崇高地位,劳动光荣的人生价值观念,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得到认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正因为这样,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也出现了本质的变化。在社会主义社会,确立了劳动和奉献的人生价值的标准。

二、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原则人生价值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自身的是非功过所作的评价,是从自我的角度,审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自己的行为及创造成果、自己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从而确认自我人生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然而,要做到客观而正确地评价自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我评价一方面受着人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境界、自我意识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还受到人的自我情感、现实中的利害关系的困扰,自尊心、虚荣心往往使人过高估计自己,夸大自我价值。

社会评价是社会方面对一个人的是非功过所作的评价。它以一定的社会利益与社会需要为标准,考察个人的行为及其创造成果对社会的作用,作出善恶、美丑、功过及其程度的评价,确认某个人或某群体对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社会评价的主体是社会,不论评价者是以社会代表机构、公众还是个人的面貌出现,都必然站在一定的社会整体的立场上说话,以社会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以及该社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为价值评价的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用来调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进行人生导向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要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关系中作出选择。如果人们的行为效果是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就会受到肯定和赞扬;如果人们的行为效果有害于他人或社会,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就会受到否定与谴责。所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评价是社会进步的杠杆,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判别人生实践的是非成败的标准和根据,对于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无论自我评价还是社会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对那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生价值,进行肯定性评价,而对那些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生价值,进行否定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才具有真理性。为了正确评价人生价值,应该坚持正确的评价原则。一般说来,在进行人生价值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一些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坚持客观性原则,就是在人生评价中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事实就是人生的实际活动及其效果,包括成绩与错误各个方面。坚持从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评价人生的是非功过,能够防止主观随意性,排除感情因素的干扰,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得出公正结论。

第二,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就是对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和各个发展阶段的表现作全面考察,对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作全面考察,防止以偏概全。

第三,动机与效果统一的原则。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目的、意志支配下达到一定社会效果的过程,包含着动机与效果两个方面。动机是人们追求预期的人生价值目标的自觉意识,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因而对于评价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效果是指人们的实践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实际后果,是工作的实绩、实效等价值事实,是人生价值的客观体现。在进行人生价值评价时,在总的原则上应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论,既看动机,又看效果。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查动机。当动机与效果的善恶不一致时,更注重对效果的考察,但也决不能简单地以效果推断动机。但真正善良的动机是一定要顾及效果的。

第四,历史分析的原则。进行人生评价,要联系评价对象所处的时代、社会关系来考察,以事实为依据,以对社会发展有益或有害为标准,作出相应的评价。既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前人,贬低历史人物的功绩;也不能夸大历史人物的功绩,人为地拔高前人的人生价值。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来研究,是这一原则的实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方法与阶级分析方法是统一的。在私有制和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对人的价值评价必须考察有关人物所处的社会关系,考察他所代表的阶级利益,考察各个阶级的关系,以便判断有关人物的人生是否具有正面价值。当我们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时候,这既是指人生价值的本质,又是指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可是,人们往往以一个人所获得的荣誉、地位和物质财富来评价他的人生价值。其实,这些只是社会对个人的贡献的承认,是对人的价值的外在反映。需要指出的是,个人头上的名衔和贵冠,并不一定能够客观真实地体现人的价值。人们的贡献与所获的报酬不一致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有的人贡献很大,却自奉甚薄;有的人做出了重大成绩却不被承认,不但没有荣誉和财富,反而受到非难和打击;有的人平平庸庸却身居高位;还有的搞歪门邪道却名利双收。这些现象说明,评价人生价值不能以一时的社会是否承认为标准,不能以权力、地位、金钱、荣誉为标准。当人们的劳动、贡献和他获取的报酬不一致时,他得到的名利地位并不能体现他的真实价值,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现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一个人的德才与劳动、创造、贡献。一个人的品德越高,知识才能越强,创造越多,贡献越大,价值也就越大。生活中往往是成就最大的人,对物质生活和名利地位很少计较,他们沉浸于创造的事业中,置名利于身外。而正是这样的人,对社会的贡献最大,最终受到的尊重与赞誉最多。因此说到底,评价人生价值要以人对社会的贡献为标准。

当我们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时候,这既是指人生价值的本质,又是指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可是,人们往往以一个人所获得的荣誉、地位和物质财富来评价他的人生价值。其实,这些只是社会对个人的贡献的承认,是对人的价值的外在反映。需要指出的是,个人头上的名衔和贵冠,并不一定能够客观真实地体现人的价值。人们的贡献与所获的报酬不一致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有的人贡献很大,却自奉甚薄;有的人做出了重大成绩却不被承认,不但没有荣誉和财富,反而受到非难和打击;有的人平平庸庸却身居高位;还有的搞歪门邪道却名利双收。这些现象说明,评价人生价值不能以一时的社会是否承认为标准,不能以权力、地位、金钱、荣誉为标准。当人们的劳动、贡献和他获取的报酬不一致时,他得到的名利地位并不能体现他的真实价值,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现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一个人的德才与劳动、创造、贡献。一个人的品德越高,知识才能越强,创造越多,贡献越大,价值也就越大。生活中往往是成就最大的人,对物质生活和名利地位很少计较,他们沉浸于创造的事业中,置名利于身外。而正是这样的人,对社会的贡献最大,最终受到的尊重与赞誉最多。因此说到底,评价人生价值要以人对社会的贡献为标准。

人生价值与对人生的评价发生分离的现象,说明掌握这一评价标准的确不容易。生活是复杂的,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也是一个困难与复杂的问题。除了应当不断完善评价机制、提高评价者的认识水平以外,归根结底要靠实践与时间检验。大浪淘沙,实践和时间会使一切虚假的东西显露原形;实践和时间也会擦亮人们的眼睛,提高评价的水平;实践和时间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创造成功的机会。一句话,持续发展着的人生实践是检验人生价值的最终标准,也是检验人生价值评价标准的标准。

三、怎样对待金钱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社会把劳动和奉献作为评价认识价值的标准,认为它体现了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许多人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实际上把重点放在拥有金钱的重要性上面。还有的人说,有钱的人最风光,没钱的人没价值,挣钱越多就说明贡献越大,为什么不能用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呢?诸如此类的说法,说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了;同时也说明,更加需要对人们看待金钱的态度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都努力挣钱攒钱,合理地花钱消费。没有钱的日子是困难的、不好过的。但是,这与把金钱当成人生价值的标准并不是一回事。只有正确地对待金钱的作用,才能在人生价值方面把握正确的方向。

金钱的作用其实并不神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金钱也是一种商品,只不过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因此,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本质上是一种金钱拜物教,而金钱拜物教,不过是商品拜物教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因而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的尺度。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也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用恩格斯当年的话说,就是:“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卷,第564页。金钱高于一切,金钱万能,金钱能使恶行变成美德,卑贱变成尊贵,老年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如此一来,不择手段地谋取金钱,无休止地发财赚钱,就成为支配资产阶级全部活动的最高目的;为了金钱,不惜采取一切最可耻的卑污行径,甚至人格、良心也可以出卖。金钱的魔力渗透到一切交换与非交换的领域,把一切价值变为商品的价值。在这种货币拜物教--拜金主义的支配下,一切罪恶和腐朽行为都可以产生,拜金主义是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价值观,它把金钱看得比人的价值与尊严更重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计划经济时期,金钱的作用也大大增强了,这是经济运行机制产生的一种客观现象。但是一些利欲熏心之徒却在拜金主义思想的腐蚀下,为了追求金钱而不惜伤天害理:制假售假,走私贩毒,偷税骗税,权钱交易,甚至杀人越货。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决不容忍这些丑恶现象,这些道德败坏的不法之徒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唾弃。

在社会主义社会,获得金钱的多少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人贡献的大小,不能把金钱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贡献与报酬不匹配的现象,社会分工又造成人们的贡献大小与能力、态度不完全一致。总要有人从事赚钱少、但社会确实需要的工作。俗称“大款”的那些人并不都是对社会贡献大的人,其中有人靠的就是非法致富。如果以“一切向钱看”作为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将会造成一系列严重恶果:有的人为了获得更多金钱,就把非商品当作商品贩卖,婚姻、爱情、身体、器官、良心、尊严都成了交换的商品;为了更多地赚钱,不惜铤而走险。人间的友爱、真诚、互助将被金钱驱散,信任危机的阴影将笼罩心头,法制与秩序将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将面临严重的灾难。

在我们国家的现实条件下,由于种种原因,并非是贡献越大的人挣钱越多。我们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的功臣们,上海的劳动模范徐虎,北京的劳动模范李素丽,并不是获得金钱最多或很多的人,但在我们的社会里却受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尊敬,成为受人们崇敬的楷模。山东某农村企业集团的总裁,带领村民集体致富,比一般村民不知多付出多少辛苦和劳动。十年巨变,建成了每年上交国家利税6亿多的大企业,村民的生活也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总裁本人只拿普通工人最高档的工资。村民对他十分敬佩,每天都自愿祝福他健康长寿、安全幸福。他认为,花多少钱也难以买到村民的这份心情,而少索取报酬就得到了这样的心情,何乐而不为呢!这些创造了突出成就的人们,都没有多挣到钱,但却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原因就是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的幸福,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人们是从付出劳动和贡献的尺度给予他们崇高的评价的。

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不应该奉行拜金主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金钱仅仅是达到人生目的的手段,而不是人生的目的。获取金钱,也要靠正当手段,即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环境中,由于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冲击和侵蚀,从而助长滋生拜金主义。权钱交易与“官商”、“官倒”,是“权力拜物教”与“金钱拜物教”相结合的怪胎,是全国人民深恶痛绝的丑恶现象。铲除这些丑恶现象,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还需要进行艰苦的努力甚至长期的斗争。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还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吗?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的联系不断增强,世界日益变成一个“地球村”;跨国组织很多,许多原来被视作为国家界限的东西也被打破了。于是有些学生认为,在今天还要大讲爱国主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不是与时代不大合拍?一个国家的人也可以到另一个国家去工作和寻求发展,这是很正当的,我们很多同学也在考托福,准备出国留学。对于他们来说,是应该做一个爱国者,还是做一个“世界公民”?

历史表明,现代化的过程本身就包括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深刻矛盾。如何使这两者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张力,始终是各民族和国家所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仍然要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必须把它放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中去思考。

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弘扬内在统一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说,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现代化都离不开本土资源和内在动力,那么就可以说,爱国主义是各个民族或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本土资源和最核心的内在动力,它是实现现代性和传统、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辩证统一的思想基础。之所以这样讲,是由爱国主义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优良传统、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决定的。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爱国主义在实质上表现为个人与国家或民族间的一种价值关系,表现为一定民族在对待个人利益同国家或民族整体利益之间关系上所持有的根本观念和态度。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它才获得了全新的性质,成为一种新型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作为处理个人同国家或民族利益关系的价值准则所提出的价值导向是确定的,这就是把国家或民族利益摆在首要地位,并认定个人的价值只能在为国家或民族利益而奋斗奉献的过程之中实现,只有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才能获得关于个人素质、个人能力、个人品格、个人发展完善标准等诸多涉及人的内在需求问题的合理解答和实现途径,而这一个过程也就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优良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得以形成和涵育护持的历史过程。

民族精神,一般地说,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优良传统所蕴涵的、通过其民族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而显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或精神状态。具体而言,通常指的是一个民族群体在其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而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具有维护民族群体生存与和睦团结、推动民族群体奋进作用的价值系统。民族精神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其基本核心则是对待民族或国家利益的态度,所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之间本质上是相互感通的。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爱国主义始终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中共中央宣传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第124页,北京,学习出版社1998年版。正是爱国主义使得维护国家的利益更容易获得人们自觉的认同,在民族或国家同个人之间更容易形成较为亲和的关系。民族或国家利益的这种价值定位对于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的定向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以国家或民族整体利益为基础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套完整且持久的文化价值选择与整合机制。民族精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才能够获得定型,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通过整合不同气质的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从历史上看,儒、墨、道、法、释等都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儒家所提倡的人际贵和精神、家族凝聚精神、公忠体国的政治伦理、由己及人的宽容襟怀;道家所强调的豁达大度的人格风范、怡情养性的生活准则、先予后取的处世态度;法家所主张的厉行法治以烛私矫奸、显现纲纪以俯查国情的治国理念;墨家的以笃行实干为生活态度、以利他均平为理想追求;以及中国佛教的佛性自有、明心见性、祛烦归静、息意去欲的思想特质等等,都共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性因子。而这些具有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文化分支之所以能够聚合为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正是文化价值系统自觉选择的结果。这种价值选择不是将相互矛盾的文化元素硬性地捏合在一起,而是在一定的利益基础上深层挖掘各种文化现象背后的基本精神。历史表明,在中国文化融合定型的过程中,往往正是在关于国家或民族的整体利益的价值认识上,各种文化分支表现出了共同的视野和价值评价标准,并且人们也只有在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的基础上才能够切实地理解它们构成弥合互补的态势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其次,对国家或民族利益的维护构成了中华民族发育、生长、壮大的动力机制。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屡遭磨难的民族,可谓天灾频仍、人祸不断。但是中华民族却在艰难困苦中表现出了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气质,每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总是能够空前地团结在一起,同仇敌忾,共度难关,化险为夷,走向新的发展。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历史斗争中,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获得了不断超越和提升的巨大内在动力,以至于总是习惯以欧洲中心主义的立场来品评事物的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也不能不对此惊叹不已!

再次,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正确把握和理解又使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备了独特的自我审视的参照系统,即能够冲破狭隘的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藩篱,表现出天下一家、协和万邦、与人为善的人文情怀。被称为20世纪的“世纪智者”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谈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独特性时,曾经这样说过:“到现在为止,我只找到一个答案。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耐心的民族,他用几个世纪的时间来思考别的国家花几十年思考的问题。它在本质上是不可摧毁的,而且能等得起。……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将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转引自《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第448~456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20世纪初日本学者渡边秀方也指出,世界诸民族中大概再没有中国人那样渴望和平的了,他们几千年的历史,毕竟是渴望和平的历史。他们很少对别的民族从事侵略的战争,他们的战争往往是出于对自己文明的维护。

由上可见,爱国主义及其所涵育护持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乃是推动我们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的大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也正是爱国主义及其所涵育护持的民族精神才不断地激发我国各族人民努力去探寻如何把现代性和传统、全球化和本土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独特的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证明,一个泯灭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民族或国家,就会失去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现代化,更不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使自己的民族或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能将爱国主义与现代化、全球化对立起来跨入新的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阶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关于实现现代化的话题中又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而爱国主义精神与现代化的关系就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显示出了更加重要的意义。首先,中国和世界上许多民族国家都共同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即如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寻找到最适合本民族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其次,中国现代化的后发性使得它在当今世界的经济结构中往往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而如何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争取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也是对中华民族的一次严峻考验。再次,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现代化乃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是创新之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是崭新的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必将引发社会深层的变革,而在这种社会大转折的关头,能否发掘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将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但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一些受到西化论影响的人们却陷入了一个误区,他们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当放弃过去的以国家和民族为本位的固有观念和文化取向,理由是今天中国现代化所面临的时代背景是经济全球化,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加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合唱中来,而民族主义情结是妨碍中国被世界所接纳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对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所宣扬的“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民族国家的传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已经过时”、“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已经成为过时的观念等,表现出盲目的亲附态度,这实际上也就是对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不要弘扬我们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问题所产生的一种认识上的困惑。应当从这种困惑中解脱出来。

如前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新的时代条件下将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立起来,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从理论上看,世界经济的发展的确生产出了许多超越国家界限的经济因素和经济理念,如商品已经成为一种超越国界的力量,资本的流动也呈现出超越国界的态势,以及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大众文化的普及等,这些都使得人们产生了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平等交往的客观要求。但是应该看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产生决不是在抛弃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是世界各国对于各民族、国家之间利益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的共识,这并没有抹杀国家和民族利益之间的界限,相反地,它恰恰是出于对本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高度关注。问题的关键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各民族国家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促进民族传统的代代相传,实现本国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所以,那种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已经成为一把解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剃刀”的说法,是十分荒唐的。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并存的客观事实表明,所谓经济全球化将使民族国家的时代结束的观念的提出,不过是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狭隘利益,向全球扩张其经济势力所制造出来的一种舆论。

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来看,将爱国主义与现代化、全球化对立起来的做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中国是一个现代化的后发性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受到过多种敌对势力的反对、孤立和遏止,但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靠的就是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靠的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放弃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就等于放弃了民族的希望。特别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情况下,西方敌对势力散布的所谓“中国威胁论”、“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又甚嚣尘上,甚至对我国的内政进行野蛮干涉,妄图阻碍我国祖国统一的进程。这就充分表明,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仍然有许多艰难险阻,有许多需要应对的复杂问题。如果对这种情况怀着天真的幻想,以为现代化可以通过别人“恩赐”的方式来实现,以为可以以放弃自己民族的尊严来换得“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到头来只能把中华民族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中国将会重新沦为列强的附庸,任霸权主义者宰割。这是已经站了起来的中华民族所不能接受的!

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并不等于说我们只能在国内工作才算爱国。当今,一个国家的人也可以到另一个国家去工作和寻求发展,这是很正常的,这和爱国主义并不矛盾。爱国主义是一种伦理情怀和精神境界,而不是一个狭隘空间或地域分割的概念。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由于各种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不少同胞远走他乡、侨居国外,以求生存和发展,他们很快地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和人民之中,为侨居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但这并不妨害他们始终胸怀祖国、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以各种形式支持和帮助祖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在祖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他们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祖国人民也并没有因为他们侨居国外而视其为异己,相反地,祖国人民和广大爱国侨胞始终是休戚与共、心心相印,共同体验到血浓于水的亲情。马克思主义从来就强调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既然经济全球化并不抹杀国家或民族的差异和区别,那么它所昭示就只是今天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自觉地置于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来作出符合自己民族或国家的国情和根本利益的思考和抉择;每一个当代人在保持自己民族意识的同时,也必须具有全球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和做一个明智的世界公民是完全可以统一的。试想,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并存的今天,离开了民族和国家的本根,失去了爱国主义精神支柱,那么所谓全球意识或世界公民也就只能成为一种无本无源的幽灵,它只会把人引向西化论者所预设的陷阱之中而不能自拔。

总之,中华民族在追求自己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过程中,决不能淡化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谱写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新篇章。

四、如何深入认识法治和德治的辩证关系?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概括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之一。十六大通过的新修改的党章,也郑重加入了以德治国的内容,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就从理论和实践的新高度,再一次昭示全党和全社会必须充分认识以德治国的重要地位。在当前的形势下,深入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是全面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特别是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点内容之一。

正确把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互关系,重要的是正确把握法治和德治的相互关系。自从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1月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以来,一些同志在思想上的疑惑,主要是在如何看待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并由此引申出如何看待德治和人治的关系等问题上面。一些观点认为法治排斥人治,而德治注重人治,因而提倡德治就会导致削弱甚至否定法治,最终会退回到人治的老路上去。对于这样一些疑惑问题,应当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力求释疑解惑。不然的话,就会妨碍真正理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一、如何正确把握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据统计,在20多年的时间内,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各部委、地方人大等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已达9 000余件,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7个法律部门的主干法都已制定出台。可以说,“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正是在我国法制建设的这些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庄严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和基本目标。这一思想随后还写入了神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的十六大再一次重申了依法治国的思想,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照宪法治国的思想,已深入党心、民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建设同样也取得了重要的进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克服物质文明建设这一手比较硬、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比较软的现象方面成绩显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在全社会得到强有力地弘扬,思想道德建设成为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内容,经济社会的协调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充分反映了党在总结精神文明建设、包括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在此基础上绘制的战略发展的总体蓝图。

然而,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相对而言,道德建设的成就仍然未尽如人意,尚未达到党和人民所期望的发展目标。正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指出的,“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执法部门也屡屡发生震惊全国的大案要案,如汕头海关重大走私案、厦门海关重大走私案等,涉案人员中有不少人是海关、公安部门的中、高级领导干部。这些人违法犯罪的一个共同原因,不是由于无法可依或不懂法、不知法,而是由于在道德上被首先打开了缺口,产生了道德防线上的“管涌”,导致思想道德大堤的崩溃,最终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他们是明知故犯,执法犯法。前厦门海关关长杨前线在案发受审的过程中曾自述,他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地认识到他正在走上一条违法犯罪的不归之路,但由于自己在道德防线上抵挡不住金钱美色的诱惑,最终一步步地被拉进了泥潭而不能自拔。类似的“自述”,在不少违法犯罪的中、高级干部的所谓“悔过书”中,几乎都可以见到。

从这些问题中,特别是从执法人员知法犯法、执法犯法大案要案的教训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为什么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以及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为什么一定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法律和道德始终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道德作为基础,法律的威严终究会受到挑战。因此,加强法治,必须同时加强德治,没有德治的支持,法治的效用也会受到极大的削弱。

第一,德治不但不是对法治的否定和削弱,而且是对法治的进一步肯定和强有力的支持。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规范也可以说是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发挥的都是行为规范的功能,但各自起作用的手段不同。法律规范主要依靠国家强力机器作后盾而发挥强制的作用,道德规范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人的良心而发挥劝导和教化的作用。由于法律规范主要是通过强制手段来发挥效用的,同时,法律的一个重大优越性,在于它可以不顾及人们对它是否赞成的主观因素,只要人们违犯法律,都可以靠强制手段来照样发挥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但由此也同时显露了法律规范的局限性,即法律一般而言主要是禁于行为的“已然”,也就是对行为后果的一种惩戒,而且,任何法律都不可能没有漏洞或“盲区”,正是因为这样,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不可能是万能的。要克服法律的这种局限性,必须充分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道德的作用主要针对行为的“将然”,即靠人们的道德自律性,靠道德良心,防止越轨行为的发生。而且,道德规范的覆盖面是无所不包的,道德没有“盲区”。只要人们真心服膺道德规范,就会成为一个守德守法的合格的社会成员。一般来说,违犯法律规范,同时就意味着违反道德规范;而违反道德规范,则不一定同时违犯法律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规范可以理解为道德规范的最后防线。社会通常是把一些最基础、最重要的行为规定,用国家强力机器作后盾的法律形式加以规范化,以防止社会成员超越这道最后的防线,破坏社会的基本秩序,损害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正是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这种特殊的共性与个性兼而有之的关系,使道德成为法律的伦理基础。因而加强道德建设,同时就意味着加强法律建设,强化德治的同时就意味着强化法治。在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中,在正常的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相辅相成的环境下,没有道德建设加强了而法制建设反而削弱了的现象,也没有德治强化了而法治反而弱化了的现象。

第二,德治不是超越法治,而是与法治相辅相成的德治。

从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各自的特性来看,法律规范是比较确定的,具有严格的内涵,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完全可以用刚性的尺度来衡量人们是守法还是违法。因而,依法治国、法治,正是根据法律规范的确定性来治国,用法律规范严格的尺度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而道德规范则具有较宽泛的伸缩空间,人们对同一道德规范的认识程度会有层次上的差异。因此,很难像法律规范那样,由一个专业的部门(如法院)和专业人员(如法官)来对道德规范的涵义作权威性的准确定义,并用刚性的尺度来衡量人们是否遵守了道德规范。因此,以德治国,德治,更主要的是强调道德对人们的教育和感化作用,强调通过道德建设,加强社会的主流道德价值的导向,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成员能够正确地看待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自觉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也包括自觉地守法,做一个守德守法的好公民。德治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在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的进程中,不会也不可能超越法治,而只会成为法治的最有效的辅佐手段,成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可以断言,如果没有德治的辅佐,没有德治作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第三,德治不是针对法治提出的另一个新的治国方略,而是对依法治国方略在道德上的重要补充,以使人们更加重视道德的作用,更加重视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关系。

可以说,提出德治和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对法治和依法治国方略的更加深刻的理解,是治国理论的前进。从中外历史上的治国经验来看,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在百废待兴、社会秩序的整顿治理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往往首先采用的是刚性的法治手段,以求令行禁止、稳定大局,使重整社会秩序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的时期,一般尚来不及对社会复杂的利益关系的各个方面作出细致周到的协调安排。但是,一旦社会走上了正轨,要求有大的发展和长期繁荣时,长治久安的问题便会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要矛盾突出出来。德治常常正是在这样的时期受到政治家和社会大多数成员普遍关注的。只有德法并用,发挥道德和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各自的特殊优势,才能够使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的利益关系得到有效调整,为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已经50多年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在面对21世纪的战略机遇和严峻挑战的新形势下,社会主义中国长治久安的问题必然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面前。当前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正是应对我国长治久安问题的一种战略思考和战略举措。因此,如果认为谈法治,谈依法治国,就必须排斥德治,排斥以德治国,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对治国方略浅层次甚至是片面的认识,是不足取的。法治、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只有包括德治和以德治国的内涵,才是成熟的、完整的和可行的。

二、如何正确看待法治、德治和人治的关系?

认为法治排斥人治,而德治注重人治的观点,实际上是简单地将历史上的德治与人治相提并论,尤其是将儒家的德治简单地等同于人治。这样的立论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上的情况,甚至不完全符合儒家德治思想的情况,更不符合今天的实际。

第一,儒家的德治思想,主要是孔子和孟子的德治思想,确有轻视法治的一面,但这并不等于孔子、孟子绝对排斥法治,更不等于所有的儒家思想家都排斥法治。

孔子比较轻视法治,认为任用刑罚,只能达到“民免而无耻”的结果。但即便如此,孔子也并未完全排斥刑的作用,如他讲“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表明了他对“猛”即刑的绝非一概排斥的认可态度。孟子在讲“王霸之辩”时,既推崇“王道”、德治,也认识到了“霸道”、刑罚的作用。在儒家思想家中,荀子对法治的看法更加积极。他所持的基本上是“德主刑辅”的态度,主张“明德慎罚”,强调“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富国》)荀子的“德主刑辅”思想对后世儒者的影响很大,所谓儒家的治国方略是“阳儒阴法”,基本上讲的就是荀子这样的思路。汉武帝时代的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得到认可,从而使儒家的德治思想和治国方略正统化和官方化。而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也主要是“德主刑辅”的思想。

第二,儒家的德治理想,是把治国安邦的希望寄托在圣人贤人身上,这既是儒家的德治归结为人治的主要表现,也是儒家意欲从道德上约束帝王国君的一种道德理想的反映。

儒家德治理想的核心是圣人之治。孔子时代,儒家的圣人榜中有尧、舜、禹、文武、周公等,后世又加入孔子,并把孟子列为“亚圣”。魏晋以后,明确提出了“内圣外王”的主张,儒家圣人之治的主张更加学理化。

把天下治理的希望不是寄托在制度上,而是寄托在少数几个杰出人物身上,这确实是典型的人治模式。但是,对这样的模式,需要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而不能简单地由此推导出德治必然等于人治的结论。

儒家德治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剥削阶级的专制制度。在这种专制制度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主皇帝是至高至尊、超越一切之上的,政从君出,法由君命,皇帝就是天下根本大法的象征,天下的安危祸福也由此而系于一姓王朝的总代理人身上。孔子和其他儒家思想家看到了这种制度的治理特征,也从历史王朝的兴衰更替中,看到了君主皇帝个人的道德品质对于天下兴亡的直接关系:仁君、明君治国,如文武、周公,则兴邦;暴君、昏君治国,如夏桀、商纣,则丧邦。一人以兴邦,一人以丧邦,这种历史规律折射出来的表面现象,给予儒家极大的警示。儒家提出德治方略,列出尧、舜、禹、文武、周公作为仁君、明君的楷模,列出夏桀、商纣、秦始皇作为暴君、昏君的典型,其目的确实包含着对当政者的明喻和劝戒的用意,希望当政者以仁君、明君为榜样,为政以德,厚仁亲民,率先垂范,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理想。

说到底,儒家的德治之所以成为人治,首先是由于它赖以施行的政治制度是剥削阶级的专制制度,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人治,是君主皇帝的一人之治。虽然中国古代有世界史上最完备最系统的刑律体系,但皇帝是绝对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绝对不受任何一条刑律的约束。正是人治的社会政治制度,决定了为统治阶级所采纳的儒家的德治,必然归结为人治的德治。孔子和其他儒家思想家不可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提出民主政治的治国方略;不可能从政治制度上认识到专制制度的危害;他们在思想感情上,仍然是统治阶级的代言人。因此,他们也只能在人治的专制制度的框架内提出自己的德治方略和道德理想。儒家的德治走向人治或者归结为人治,最根本的是社会制度的原因。

第三,在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背景下,不仅儒家的德治归结为人治,就是法家的法治也必然成为人治。一般意义上会认为法治是排斥人治而注重制度性约束的,但中国古代法家的法治方略,却仍然是与人治相结合的,而且是与暴烈的人治相结合的。法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是帮助弱小的秦国变法图强,并最终由泰始皇统一中国,创立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时期。秦始皇最欣赏的思想家是韩非,最重要的辅佐之臣是李斯,韩非和李斯均是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因而,秦始皇的治国方略正是法家的法治。可是,秦始皇施行的也是最严酷的人治,他本人是历史上最具铁腕的“暴君”,秦朝因此也被后人称为“暴秦”。秦朝制定的《秦律》在当时是空前完备的,它奠定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刑律体系的基础。然而,秦始皇也是绝对凌驾于《秦律》之上的,“朕即天下”,对秦始皇而言决非虚妄。秦王朝在速强之后而速灭,即所谓“二世而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没有及时地调整治国,而是一味沿用法家的严刑峻法,导致民怨沸腾,民不聊生,阶级矛盾严重激化,最后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弹指间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灰飞烟灭。西汉之后儒家的德治思想能够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与统治阶级反思秦朝速强速灭的历史教训有紧密关联。

法家的法治思想在秦朝与人治相融合,根本的原因也是制度性的。在专制制度下,任何一种治国方略,都必然会深深地打上人治的烙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相对而言,法家是暴烈的人治,儒家是怀柔的人治。法家的人治由于过于残酷,从而被历史所摒弃;儒家的人治由于对统治阶级多少还有一点约束和警示作用,因而成为能够适应历史发展需要的治国方略,从而被历史所接纳。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对于儒家德治与人治的关系,就应当从历史条件出发进行实事求是地辩证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将德治与人治相提并论,也不宜对儒家的德治采取一棍子打死的彻底否定的态度。

三、如何认识古今法治和德治的根本区别?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的性质和内涵作了精辟的阐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一基本思想已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我们党和国家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这些表述来看,今天所强调和施行的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框架内的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中国古代法家所倡导的法治,是有法“治”而无法“制”,即不是在法制社会的框架内来施行法治,不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事,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是存在着特殊的超越法律之上的人-----君王或皇帝,存在着特殊的超越法律之上的群体------统治阶级,既有“朕即天下”,也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样的“法治”,当然要走向暴政,也当然要排斥强调获取民心的“德治”。同时,古代专制制度下的“法治”,其立法和执法,更不可能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而是以维护一姓家天下的私利为基本立场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下的法治,其出发点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民主政治形式,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今天施行的德治,与古代儒家的德治的重大区别,不仅表现在今天的德治是与法治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德治,而不是重德轻法、排斥法治的德治;不仅表现在今天的德治是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框架内施行的德治,而不是圣人之治、从而导致人治的德治。更重要的,今天的德治如同法治一样,都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是真正厚仁亲善、政通人和的“民治”。中国古代儒家的德治,哲学理论基础是所谓的“民本”思想,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观点,反映的正是这样的思想。但是,这种民为邦本思想的立足点,不是为人民谋利益,而是一种“治道”之术,即一种统治权术。荀子所说的“水亦载舟,水亦覆舟”的思想,代表了儒家对统治者与老百姓关系的一种基本看法。因此,建立在民本思想基础上的儒家的德治,在很大程度上是笼络民心的具体举措,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统治百姓。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将儒家的德治方略树为官方正统的治道之术,正是看中了儒家这一套学说对于维护统治的独特作用。攻心为上,是儒家德治的特点。因此,儒家德治的治道之术,也可以说是“心治”,是治心之术。在剥削阶级社会中,这套学说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同时也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起到麻痹人心的作用,使人们盲目顺从统治阶级的压迫。一旦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的时候,统治阶级就撕下假仁假义的面具,对百姓施以残酷的压迫。因此,儒家的德治在中国古代社会从来没有真正施行过。而今天的德治,不但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而且是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人的一种具体形式,是能够真正施行的仁政。因此,今天的德治不是治道之术,不是心治,不是为了笼络民心和归顺人心,而是调整社会关系所必须的手段,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具体体现。

注:此文稿为海天名师集体智慧的成果,为海天独家支撑的内部资料,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加载“海天”字样,如造成侵权事件,海天法律维权中心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分析命题特点 结合答题技巧 做好考研政治分析题

考研政治分析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具体情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题型可实现对考生多层次能力的考察,因此如何答好这个主观题也就成为很多考生倍加关注的问题。今天,海天老师就和大家讲讲主观分析题的特点及如何有效解答。

分析题命题特点:准确性,全面性,条理性。

分析题共5题,分数是每题10分,共50分。分析题今后将逐步加大材料在题目中的应用,主旨在于要求考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又要有根据具体题目情景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该题型选取的材料既可以是围绕某一主题设置的一组材料,也可以是蕴涵深刻含义的某一句、某一段话。针对设置一组材料的题目,考生需要读懂材料回答问题;而对于一段或一句材料的题目,则需要考生以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底蕴,结合材料作适当引申,分析其中要旨作答。与问题设置的相对开放性相适应,今后分析题答案要点的设置也将逐步探讨它的开放性问题。

分析题答题技巧:两环节:四点注意,四个要求。

第一环节:审题。这是解决分析题最关键的环节。审题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头脑中找准找全该道考题所涉及到的考点。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要特别注意四点:命题者提供材料的目的主要是掩盖和提示作用,所以材料分析提的答案要点都不会是在材料之中;重视审题,找准考点;审题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态,不得意不失意保持冷静;综合运用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两种思维方法。

第二环节:答题。答题的过程要注意四个要求,避免两种倾向。注意的四个要求是:审完题后,可以边想边答,注意每写一个考点,标出一个序号;考点要与问题和材料中的信息有机结合,但展开论述的话不要太多;与问题设置的相对开放性相适应,分析题答案要点有的可以进行适度的引申和发挥;每道题的字数是由答案内容决定的,每道题在400字上下灵活掌握。避免的两种倾向是:只写考点内容,不结合材料,这样做的后果是不会得高分;只分析材料,不写考点内容,这样做的后果是不得分。

第二篇:研究生政治总结

1、从严治党是我党的一贯立场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经验,是我们党成功的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实现了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把从严治党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不仅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而且将其作为“四个全面”之魂,重中之重,使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更加系统化。

2、为什么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现实依据)

全面从严治党,前提是对党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做出的战略判断。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艰巨,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依据

首先,是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要不辱使命,执政党必须对自身严格要求,全面从严治党。

其次,是党的历史任务决定的, 21世纪中华民族要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愿景,并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三,是当前严峻的形势和共产党的现状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并且具体指出了党内存在的严重的问题及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的性。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

一是执政考验。这一考验与党的执政地位相联系,主要表现为权力的诱惑。

二是改革开放考验。主要表现为利益的诱惑。

三是市场经济考验。这一考验是随着中国的经济转型而出现的,主要表现为金钱的诱惑。

四是外部环境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主要表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诱惑。

党的建设面临“四大危险”

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全面从严治党,前提是党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担当责任,不辱使命,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核心和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全面从严治党,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全面从严治党,一个重大课题是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全面从严治党,要把纪律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全面从严治党,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确保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创新

主要是使党建理论和举措,更加立体化、系统化、明确化、制度化。

第一,以 “全面”作为基础和布局。不仅使内容涵盖“五位一体”的党建总布局,而且注重把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总结自身经验和借鉴其他政党经验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布局,也使党的建设系统化;

第二,把“从严”作为要求和主线,强调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要求在严字上下功夫。第三,首次提出了“制度治党”,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具体说: 第四,从严治党举措系统化、明确化、制度化。

一是治标和治本相结合,二是集中教育活动和思想教育的常抓、细抓和实抓工作相结合。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遵守政治规矩相结合。四是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和落实追究领导责任相结合。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的灵魂,是战略军帐之帅,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根本所在。有利于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有利于赢得民心,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措施

第一,增强四种意识,将从严治党思想落到实处。

一是增强忧患意识。二是增强创新意识。三是增强宗旨意识。四是增强使命意识。

第二,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思想建党首先是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这样才能确保制度建设的方向; 第三,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建设一支执政骨干队伍,要健全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种具体制度; 第四,坚定不移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反腐机制体制创新,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第五.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一、当代中国国际战略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二、当代中国外交政策

努力构建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进公共外交,加强全球治理,承担国际责任。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提上日程: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性挑战增多。

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球治理的理念:共商、共建、共享

中国: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中国路径:创新完善现有的全球治理体制机制;坚定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这一阐述包含着三重含义:制度体系;体制机制;法治化的体系。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体系,包括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

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其一,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如家族政治就是非现代化的治理制度,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必定是公共政治。其二,国家治理权力的更替是平稳有序的。其三,国家治理组织架构是有效率的,是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面临的种种问题的。其四,国家治理的成本相对较低。

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至少有五个标准:首先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民主化;三是法治;四是效率;五是协调。其中,民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政治学家也将现代国家治理称为民主治理。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主要表现为治理的措施、方针、方法的科学正确和高效率。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1)形成四有状态:各个治理主体到位不越位,有为不乱为,市场主体竞争有序,调控主体主动有度,社会主体积极有位,个人主体创业有利;(2)存在一个局面:形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和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局面。现代世界的公共管理活动则逐渐以“治理”为主要特色。它以合法性、参与性、公开性、透明性、回应性、法制性和责任性等为基本特征。

从统治到管理,再到治理,充分反映了人类社会处理公共事务的一种历史发展趋势。

首先,行使权力的主体变得更加广泛。其次,权力运行的轨迹变得更加多样。再次,社会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平等。

总体状况评估 :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 2.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东西南北发展差距很大。3.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矛盾积聚期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着力点和突破口:

(一)鼓励地方探索,推动政府创新

(二)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改革: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三)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1.发挥党对国家治理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统领作用。2.要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3.系统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4.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

(四)加强体制创新,完善制度体系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权力清单制度,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

(五)树立全球眼光,借鉴外国经验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须处理好两大核心关系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十八大: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作用新定位

看不见的手”如何起决定性作用?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看得见的手”怎样更好发挥作用?

“定好位”:政府当好国民经济的“掌舵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防越位”、就是把该放的坚决放开

“补缺位”就是把该管而没管好的事坚决管好。

(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如何)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坚持源头治理,3.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4.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5.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

6.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7.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8.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9.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小结:社会治理创新就是要实现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实现政府对社会单向度的管控向政府与社会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合作治理转变。其实质就是一场政府改革和一次社会重建,主要表现为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的转变,从权力政府到责任政府的转变;而社会则从被管理对象到自我治理与合作共治主体的建构,以及从“弱社会”到“强社会”的建构。

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1.PM2.5引发关注,雾霾天气遍布全国(PM2.5:细颗粒物或可入肺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2.水污染问题突出3.土壤污染危及耕地红线 4.生态保护和农村环保亟待加强 5.环境风险不断凸显

二、经济发展、城镇化加大生态环境压力

1.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艰巨 2.产业重型化短时期难以根本改变 3.资源能源过渡消耗

4.消费模式不可持续(工业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弊病突出)5.城镇化面临的环境刚性约束难以回避

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环境压力

一、GDP唯上的政绩观

二、环境法制不健全

三、资源低价、环境廉价的现象长期存在

四、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畅

四、如何处理环境问题

一.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二.严格追究污染者的环境责任 三.强化环境执法 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环境要素的作用 五.实行谨慎原则,建立严格的环境风险评估制度

1.明确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3.经济社会发展要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4.首次明确“保护优先” 5.呵护公众健康 6.完善环境监测制度 7.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8.突出强调政府监管管理责任 9.没有进行环评的项目不得开工 10.重点污染物排放将总量控制 11.排污需取得许可证 12.划定生态红线保护环境敏感区

13.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农村治理 14.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15.“按日计罚”加大违法成本 16.情节严重者将被行政拘留

民生问题

(一)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突出表现

1.教育发展极为不平衡,家庭教育支出比重过大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较大 3.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

(二)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生产力水平不高

2、体制机制不完善

3、发展理念跟不上

4、历史欠账太多

(三)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五有社会”,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或措施)

(一)教育

第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第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第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二)就业

第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第二,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第三,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第四,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

(三)收入分配

第一,实现“两个同步”、提高“两个比重”,注重“两个公平”

第二,完善两个机制。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第三,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第四,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等途径,优化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四)社会保障

方针: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重点: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 1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 2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3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五)医疗卫生 1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2巩固基本药物制度 3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4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5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制度体系,以人的精神、品格为核心的国民素质,指可以产业化运营的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挑战

相对于物质硬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短板,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启示

文化帝国---美国

调整国家总体产业布局,加大文化、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含量,修订、完善法律制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扫除障碍,运用政策杠杆来鼓励各州、各企业集团以及全社会对文化艺术进行支持,文化产业布局比较合理,区域集聚非常明显,加大对文化管理学的研究和文化人才的培养 动漫王国---日本 后起之秀---韩国

制定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计划。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动员社会资金,完善相关文化经济政策等措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培养人才。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机械照搬,要适应时代及社会的发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要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不断学习借鉴,丰富完善自己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夯实文化软实力根基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其成为国民支柱性产业。建设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 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首要条件:三个自信

创造、表达、传播能力是中国话语建构能力的主要方面

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文化软实力占有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对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主要体现在对信息渠道、交流平台、文化主体的控制力。---商务部长陈德铭,传播中国价值观,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创新对外宣传方式。

结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国纷纷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青年学生是较多接受现代知识教育的一部分人,应增强责任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义不容辞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怎样看待文化软实力,我们应该怎么做)中国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及经济发展新常态

如何理解“新常态”

(1)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相对于旧常态、非常态而言的。(2)新常态是一种“时常态”。如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发展消化产能过剩任务繁重、内生动力不足困难。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时代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必然结果。

(3)新常态是一种“正常态”。中国潜在增长率7%~9%,这是一种正常状态。所谓中国潜在增长率,简单说,就是这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实现的最合理的经济增长率。(4)新常态是一种“优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型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结构深度调整优化升级;增长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必然实现质量高、效益好的发展。(5)新常态是一种“实常态”。新常态不一味追求高速度,忽视质量,也不是推崇不要速度的质量,而是稳中求进与转型升级的结合,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有转,速度与效益两统一、实干与实效两促进。(6)新常态是一种“活常态”。新常态要求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发展集约化、产业绿色化发展方向,从而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发展,这必然给发展注入活力要求。(7)新常态是一种“理常态”。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到今天的新常态,中国经济转入“另一个轨道”。这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做出的理性、理智的判断。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变化和新特征

1、经济发展新常态呈现新变化

新常态显现的新变化,可概括为以下三类新情况:

一类是基本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趋势性变化。需求结构主要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二是微观层面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微观层面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和市场竞争特点等几方面。三是宏观层面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宏观层面主要包括资源环境、经济风险、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方式几方面。细节:

一类是基本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趋势性变化。1需求结构主要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从消费需求看,我国过去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单一的、大规模的低级消费)阶段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2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3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全球总需求不足,我国低成本优势也发生了变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二是微观层面发生了趋势性变化。1微观层面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和市场竞争特点等几方面。2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3从生产要素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来实现;4从市场竞争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而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

三是宏观层面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宏观层面主要包括资源环境、经济风险、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方式几方面。1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扩展空间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以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2从经济风险看,伴随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虽然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3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的新变化,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结论:当前,中国的消费模式、产业形态、贸易结构、信息经济等新的经济转型正在发生,,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逻辑

2、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特征

习近平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主要特点及给中国带来新的四个机遇。:

一是从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在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简言之,新常态的新特征,即速度、结构、创新。习近平的三个概括,宏观、凝练、精确。具体看新常态的重要特征:

1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即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换挡”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这是新常态的基本特点。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最重要的特点。

3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新常态最根本的要求。创新驱动是指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已成为大势所趋。

四、中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的原因

1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济增长由快逐步变缓高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总量越来越大,要维持相等的经济增长率,每年经济增长的净值就会不断增加,因此很难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依靠大量资源投入的发展模式已经到极限,要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进步来推动。3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有着更大、更高、更全面的期待。这是我们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一个重要的推动力。4劳动力供应的变化。从劳动力供应的变化情况看,我国面临人口红利消失的局面。数据显示,长期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已经基本消失。必须依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科技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

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

第一,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金融危机改变了外部环境呈现“两变”、“两不变”。两

变:西方变弱,中方变强;两不变: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不变,发展趋势不变; 第二,全球转型给我国形成倒逼机制,由此带来制度红利; 第三,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势头不变,将带来广阔国际市场; 第四,世界范围的工业革命启动将带来巨大技术红利。从国内环境看

一是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二是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未变;三是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及基础条件没有变;四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的增长点正在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积蓄力量。具体看:

第一,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已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亮丽风景线。第二,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第三,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稳定。新常态孕育新机会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后新机会主要有:

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动力的切换,现代元素的增多,法制建设的保障,制度环境的改善。总之,机会依然很多很好。

1“一带一路”战略的机会。“一带一路”战略,打通了联接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对外开放系统,大大缩短时空距离,深化交通区位经济优势,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发展空间。

2信息技术变革的机会,一个大数据时代扑面而来,将给产业的发展带来一次根本性变革。为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带来无限潜力和动力。

3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机会。新型城镇化,乃是今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机会。5企业“走出去”的机会。

6社会事业发展的机会。社会事业,既是事业,又是产业,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既是为了公益事业发展,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涵。

7新兴业态加快推进的机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新的业态涌现出来,有的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国际方面:

一是国际金融经济乱象纷呈,所谓全球治理、国际规则、力量真空等均可能造成风险; 二是西方危机频发,转嫁危机意识上升,我国面临被危机风险;

三是国际地缘经济变迁,引发地缘政治安全,尤其是亚太地区安全风险飙升。国内方面 “三期叠加”的国内环境。我国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时期,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很难保持以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后发优势变弱; 内需支撑力相对下降;

外需提升力空间缩小。后危机时代欧、日、美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复苏之路艰难曲折,也成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部分;

五、适应新常态实现公平持续发展(如果适应新常态)

1、端正思想认识,破除两个极端。认识上到位了,观念上适应了,方法上才对路、工作上才得力。

2、把握总体要求和发展大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突出创新驱动、狠抓改革攻坚。总体要求是:

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 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

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从增长拉动看,要更好统筹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更加注重通过制度变革、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来打破供给瓶颈,多点发力,多向培育,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从产业结构看,要打破传统产业格局,向三产融合、高端高质、信息化引领和绿色低碳为主流发展。从发展方式看,要打破粗放型、外延式增长“天花板”,突出创新驱动,实现提质增效的集约型、内涵式发展。

从发展动力看,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

3、做到八个更加注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八个“更加注重”,即:

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 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主要是六大具体任务:

首先,是满足广大百姓对于消费的需求 ; 第二,最重要的是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第三,企业家的才能问题,人力资本问题 第四,知识产权的问题;

第五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方式转变重大任务;

第六,突出科技进步在整个创新驱动中重大作用。以上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任务,是实现公平可持续的目标具体行动的指导。

中国梦

2、对“民族复兴”含义的认识 “民族复兴”,是相对于历史的曲折而言的,是“使曾经衰落的民族再度兴盛起来”,民族复兴的标准和参照,一方面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另一方面是新的时代内涵。

两个重要参照系,一是两个百年的发展战目标。即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立 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兴盛状况。古代中国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 一为疆域版图特别辽阔;二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

首先,民族复兴是全面的复兴,包括在经济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国防实力、外交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其次,民族复兴根本上是文化和文明的复兴。中国的复兴是有根的复兴,有历史之根、文化之根、文明之根。我们要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一个能彰显五千年灿烂文化、能传承五千年悠久文明、能把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共享、能用自己的软实力促进世界共荣共进的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最后,民族复兴为人类贡献更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要使中华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中国梦打破了强国必霸的逻辑)

3、“ 中国梦”的特点 三个特点: 一是最广泛的民族共识。“中国梦”不属于某一个政党、不属于某一个阶层,它是深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一种集体记忆、集体意识、集体愿望,它不是某一个政党的梦,也不是某一个阶层的梦,而是全民族的梦;

二是最强烈的民族情怀。“中国梦”有全体中国人民最强烈的要求复兴、要求崛起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情怀;

三是最坚定的民族信念。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坚定不移、代代相传的信念。中国人民对于民族的复兴之梦,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中国梦”始终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4“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

价值理念不同。美国梦是强调一个人只要辛勤工作就能有体面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中国梦,崇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和谐,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

思想基础不同。“美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灵魂是个人主义,核心是实现个人的价值;“中国梦”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基础上的,核心是实现集体或整体的价值,是通过集体即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个人的梦想是共同理想的具体表现和组成部分,“中国梦”既是个体梦又是国家梦。

“中国梦”和“美国梦”应相互取长补短,不断优化

极端的个人主义让美国吃尽苦头后,不再完全排斥集体。实现“中国梦”也应借鉴“美国梦”中的一些积极因素

首先,借鉴“美国梦”对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尊重。积极寻求“中国梦”和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结合点。

其次,吸收“美国梦”激励开拓、进取、独立精神的做法。

第三,学习“美国梦”对美国历史的自豪感和国家的忠诚,客观公正评价历史和伟人。“美国梦” 教育人们对美国历史伟人尊重,这是实现“美国梦”的根基。

第四,塑造更多凸显“中国梦”的时代符号。要大力宣扬新时期优秀典范,各行业以及体现新时期时代特点的优秀人物,真正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自信和民族自信,使更多的人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5、“中国梦”与世界

中国梦是追求和平、推进和平之梦。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梦是奉献世界、造福世界之梦。实现 “中国梦”不是关起大门、而是与世界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因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要使国际合作可持续,就必须使其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三)中国梦的当代意义

1、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中国梦”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地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挑战”。中国梦的实现将使世界和平的力量得到巨大增长;实现“中国梦”,有利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梦”的实现将在世界范围发挥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它为落后民族争取民族自强找到了一条新路,在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提供了新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道路提供新的范例(促进和平,推动新秩序,提供经验)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世界话语意义

长期以来,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一直受西方话语主宰。中国梦是新形势下的话语创新,有着符合时代精神的双重内涵。

首先,它切合了时代主题,把准了时代发展脉搏,有着全球视野和世界话语意义。其次,它遵循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符合时代性质的要求。中国梦的实现依托于中国道路,依赖于中国精神,依靠于中国力量,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的内在统一。

2、“中国梦”的中国现实意义(1)中国梦可以坚定理想 中国梦提出,就像一道普照之光重新点燃了人们内在的迫切渴望,并以此迸发出更大的理想与愿望。在新中国历史上,理想主义曾激励过众多国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但之所以一度退却,不仅在于这种理想离现实比较遥远,也在于它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发展严重失衡。今日之中国梦是在物质条件比较富裕的情况下提出的,距离实现如此接近。它既跟国家、民族发展前途攸关,又跟个人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况且,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来说,中国梦的实现都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赢。所以,中国梦深得民心。(2)中国梦可以凝聚共识。首先,它把人们的视野引向了能被众多国人接受的共同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就可以统一思想,引领行动;其次,它用理想形式使人们把目光从现实投向未来,这就可能使人们在发展中看到更多希望,取得更大共识,有利于人们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中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与目标。

(3)中国梦可以增强力量中国梦虽然是自上而下提出的,但它反映的是党、国家与人民的共同心愿,深得人民的喜爱与追捧。因此,它一经被人们广为接受并自觉化为行动指南,就会汇成一股强大的物质洪流,有力推动我国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四)、“中国梦”的实现(如何实现中国梦)

1、“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这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各族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现实选择。“中国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向全党和全国人民传递了实现民族复兴梦坚定信心。

2、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国梦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目标一致的;“中国梦”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科学价值是相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行动指南和基本保障。实现中国梦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保障。

3、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第一是坚持求真务实。第二是勇于攻坚克难。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突破制约“中国梦”的藩篱和障碍”,为“中国梦”的实现清碍铺路。第三是善于开拓创新。在全新探索、全新实践中,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用创新实现新梦。

四个全面与中国梦的关系

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 ② “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 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

④“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保证

细节:

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 首先,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其次,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 ;(六大任务)

再次,突出宪法的治国理政的根基作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第四,强调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④“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保证习近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意: 第一,“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第二,首次提出制度治党,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第三,强调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明确治标就是既拍苍蝇又打老虎,治本就是巩固群众基础,也明确了治本的路线图和突破口。要求集中教育活动和思想教育的常抓、细抓和实抓工作相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遵守政治规矩相结合;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和落实追究领导责任相结合;

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内涵,决定其重要的特殊意义。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简单概括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4“全面小康”的新内涵

第一,实现了从“建设”到“建成”的跨越。从五大布局方面明确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中国梦注入更多实实在在、鼓舞人心的内容。如“两个翻番”。第二,指出“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一是强调“一个都不能少“。二是 “一项都不能少”。三是“一步都不能迟”。

第三,确立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坐标,将之放入民族复兴的大坐标中予以定位。

第四,提升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本质,坚持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习近平指出,建成小康社会,实质就是要解决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仍然是发展问题,只有不断发展,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

2、“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四个方面是一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其逻辑关系表现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在“四个全面”中具有统帅地位。

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必须解决现阶段的问题和矛盾,所以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方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的是政治保证。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离开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和法治将失去依托,小康社会目标必然落空。没有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就会迷失方向;没有方略,全面深化改革就会乱了阵脚;没有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就会半途而废甚至前功尽弃。因此必须是四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体。刘云山用列车妙解“四个全面”。把中国比作正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发的列车,改革是发动机,法治是稳压器,党的领导是火车头。也有人比喻,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鸟之两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鸟之主体,全面从严治党是鸟之头脑。它们的有机构成就是一个生命鲜活的鸟,飞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特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四个理论特征:

立场的人民性,精神的时代性,思维的辩证性,意义的实践性,精神的时代性。“四个全面”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精神

“四个全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是对当今时代新的阶段性特征的理论反映。当今时代新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因此,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内容,蕴含着时代精神的精华因子。

“四个全面”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 “四个全面”坚持全面而不是片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观点。“四个全面”坚持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观点。

“四个全面”坚持全局和重点辩证统一的观点。就“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所包含的要素看,既着眼全局又有重点。

“四个全面”,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是辩证思维的理论结晶。“四个全面” 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又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提供理论引领。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这就深刻阐明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基础和实践意义。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

1、构建了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重点领域、主攻方向。

2、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一是体现了顶层设计、整体谋划的新高度; 二是开辟了党执政兴国的新局面。三是开辟了我党治国理政的新方式。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相结合的新飞跃。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三、“四个全面”与中国梦的关系 第一,从战略目标言,“四个全面”能为实现中国梦增强国力、凝聚人心夯实坚固基础。

“四个全面”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基础。

“两个一百年”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国梦是对上述目标任务的凝炼概括、形象表达和生动表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的关系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动力、支撑和保障,从而夯实了实现中国梦的坚固基础。第二,从战略布局言,“四个全面”能为实现中国梦理顺关系、落实任务打好坚固基础。

从实现中国梦全局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三者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讲的就是发展、改革、稳定在现阶段的任务和要求。把握、处理好这三者关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所以,“四个全面”能为实现中国梦理顺关系。第三,从战略实施言,“四个全面”能为实现中国梦攻坚克难、找到抓手奠定坚固基础。党的十八大明确和强调 “一、二、三、五”四方面重要问题:

“一”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即习近平说的中国梦。

“二”就是“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吹响了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集结号。“三”就是“三个自信”,即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强调增强“三个自信”就是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

“五”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的总布局,是圆梦的途径

“一、二、三、五”,前三项是比较抽象的,第五项则比较具体。怎么将抽象的和具体的连接起来,需要有一个抓手。“四个全面”就是一个战略抓手。“一、二、三、四、五”的完整格局

“四个全面”的提出,使此前的“一、二、三、五”的缺环格局,形成“一、二、三、四、五”的完整格局。

“一”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二”就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三”就是“三个自信”,即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就是“五大布局”。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思想更加丰富并走向完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及科学内涵

科学内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1.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4.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5.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或者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基础设施、高科技、应急救灾、民生、应对风险和挑战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立足现实、着眼于未来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生机活力的高效能的制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

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对世界具有巨大的影响

第三篇: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二要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

5.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

6.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准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有序参与:①遵循法律、规则、程序。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③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为什么要有序的政治参与?①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②这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8.我们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③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9.中学生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①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②学习政治知识。③贵在实践。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直接选举: 优点①它更能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②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③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局限性: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选举的成本也比较高。

间接选举 优点:选举的成本比较低,便于组织。局限性: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等额选举 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差额选举:正式后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局限性:如果竞争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

2.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3.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①积极参加选举,增强公民参与感、责任感,增强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②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4.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间接方式:民主选举

(2)直接方式(各自意义:书P20):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地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6.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①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村民自治的基础:自己选举当家人)

②居委会性质: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7.民主监督的方式(各自意义:书P27.28):①信访举报制度(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7.为什么实行民主监督?

(1)原因:国家性质决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2)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某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8.如何行使民主监督权

一方面,公民要敢于和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另一方面,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如何负责地行使监督权:要求我们在依法行使申诉、控告或检举权利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还要求我们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检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为什么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①国家性质。②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怎样对人民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要求: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依法行政:P43-44

5.对政府权力为什么要监督?

(1)必要性: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重要性: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如何监督?

①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 二靠法制 二者缺一不可)②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

政府接受监督有什么意义?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①更好地作出正确决策。②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③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清正廉洁。④权为民所用,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们自觉的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有权威和无权威的政府的标志。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性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审议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质询权)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4.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b.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的奋斗成果和历史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C.意义:①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他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1)党的性质: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意义:(1)我国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2)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4)执政方式: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5)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后三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6.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①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②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法律平等、组织独立)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7.民族团结

为什么?

(1)原因: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②民主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2)意义:结合材料。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怎么做?

(1)国家:①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公民:①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②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③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④与片面强调民族特点,忽视国家整体利益,甚至制造民族纠纷的言行作斗争。

*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为什么?

原因:P77历史特点、现实情况、社会会和政治基础

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8.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基本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公民有信不信、有信哪种、信哪派、什么时候信的自由。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

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最重要)

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内涵:P89-90)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2.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组织。类型:政府与非政府间;世界性与区域性、一般性的与专门性的。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积极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的积极的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为什么?(1)重要性: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表现: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3)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

(4)坚定的维护我国的利益的原因

①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际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4.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1)全球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2)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解决有效途径:①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5.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因素: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国际斗争的焦点:单极与多级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6.我国外交政策(我国的多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

内容:①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四篇:一建高效复习方法总结

201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高效复习方法总结

(1)复习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应考者在遵循突出重点和全面兼顾复习原则的前提下,还应进行大量模拟试题的练习,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对考点的理解和掌握,检验复习效果,提高应考者对考题及考试的适应性。同时,在练习时应注意对正确和错误答案的原因分析,而不是只选出正确答案就可以了,而应弄清楚正确和错误的原因,因为练习是模拟试题,实际考试中可能恰巧是用另一种提问方式,这样反复练习,对全面和熟练掌握知识点是非常有益的。

(2)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相结合的复习方法

应考者对大纲和考试用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还应深刻理解和特别注意区别“目”中相关“条”知识点的概念、特点和具体方法的灵活应用,在考试时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点。

(3)以系统性知识了解为基础,以知识考点为重点的复习方法

考试大纲是国家对一级建造师综合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命题的依据,是应考者复习范围和复习内容的依据,也是考试用书编写的依据。考试用书是对考试大纲中知识点的解释,是对问题的回答,不涉及“为什么”和过程推导。考试用书的编写方式其章、节、目、条的编码与相应考试大纲完全保持一致,内容完全是针对考试大纲的知识点编写的,它不同于一般系统阐述一门学科的教材,所以应该注意到,这种编写方式一方面非常有利于应考者查阅、复习,要求和答案也非常清晰明了;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点之间的系统性、逻辑性、推理性、关联性相对薄弱,对于应考者来讲理解、记忆和弄清知识点的内在含义和相互关系较困难。因此,建议应考者可以查阅有关教材和参考资料,对于真正掌握、熟悉和了解有关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来讲是非常有益的。

在基本弄清教材或参考资料内容的基础上,再来针对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逐条复习和理解,以系统性学科知识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中知识点掌握为重点复习,这样对于全面弄清大纲和考试用书涉及的知识点的内容就容易得多,而且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4)重点和全面兼顾相结合的复习方法

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为纲目式结构。综合考试大纲与专业考试大纲均按章、节、目、条的层次编写。考试大纲中,“章”反映的是“学科群”、“节”反映的是“学科”、“目”反映的是“知识能力结构”、“条”反映的是“知识点”。其中“目”按掌握70%、熟悉20%、了解10%的比例和顺序来表述。

要求“掌握”的是重点内容,也是命题的重要考点,要求应考者能灵活应用,复习时应考者对这部分内容要理解得详细、深入;要求“熟悉”的内容是重要内容,应考者除弄清楚各个知识点的原理、内容、依据、程序及方法外,还要注意与其他易混淆的知识点做对比,加强记忆;要求“了解”的是相关内容,考试深度较浅,考题更直观,易得分。根据以往执

业资格考试的经验,重点与非重点知识点均会出题,因此,应考者应遵循突出重点和全面兼顾的复习原则,考试前全面复习甚至通读多遍考试用书是很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抓住重点及重要内容等要点进行重点复习。(一建名师课程+精准押题联系Q/微信:1460511230)。

应试经验分享

一、建造师考试是文科考试。文科考试的特征是什么?相信大家都清楚,以背为主。所以即使是项目管理和工程经济,对计算的要求也是很浅。100道题目,大多数都是考你书上某一句要紧的话背到了没有,看懂了没有?背书谁都会,因此,千万不要慌,不要在特别难的东西上纠缠。比如网络计划,怎么都听不懂怎么办,别急,先去查查往年卷子看看每年考几分。要是不超过10分,15分,你就拉倒不学又怎么样?与其花半个月还搞不懂,还不如把这半个月花在其他知识点上,确保有把握的地方多得点分。

二、每道题一定都是在考书上某个角落里的某句话。一般来说,只要是一线的老师,对真题有过研究的老师,让你划的重点肯定是八九不离十。但题目很活,书上的一句话,通常会换一个出人意料的角度来出。例如:“监理公司不得与被监理项目的施工单位和供应单位有利害关系或隶属关系”。人人都去背“利害关系或隶属关系”,他偏偏考你“施工单位”和“供应单位”,再难一点,问你:哪个单位不能与本项目的施工单位和供应单位有利害关系或隶属关系。看过历年真题后,相信大家都会发现这种性质的题目到处都是。明明这句话背到了,甚至老师都提醒过是年年都要考的点,仍然会丢分,实在可惜。

三、时间不够的话,如何最省事的通过考试? 做好三件事,希望大家看在我20年的考试经验份上,而且从小到大一般都是第一名,务必认真考虑我的建议:

1)第一轮复习,跟大家随大流去听课,课后第一时间尽快完成复习,做点题调剂调剂,保证老师讲的都消化了;真能做到这一点,就足以令你超过大多数人,因为他们都是不复习的;(不怕打击信心的话,马上就开始做真题,而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所谓模拟题上更好)

2)第二轮复习工作非常简单,但比听课还重要。一门课听完后,立即开始做一到两遍历年真题,不要求闭卷,开卷做就很好。但是务必要强迫自己把每一道题考的是哪一页里的哪一句话搞清楚,在这句话边上做记号,例如:一级06单37,二级05多65。这个工作务必做好。我这些年偶尔混混的执业资格考试之所以花两三天看一两遍书就能过,全靠这个秘密武器。大家要明白,我说的执业资格考试可不是考法律。是跟大家一样,考的我自己也不懂的那些东西。我比大家强的地方,是自己命题经验丰富,对能用来出题的考点非常敏感,随

便看到一句话我自己编给自己做的题目不见得比真题差(一建名师课程+精准押题联系Q/微信:1460511230)。

3)第二项工作做的越早,你走的弯路就越短,否则时间全消耗在瞎猫抓死老鼠上。大家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在第一时间围绕着考题来复习,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完全自主的学习,有没有老师,老师好不好,已经不重要。比如实务,三年下来已经有六套卷子了,30道案例题看下来,你还不知道考试重点在哪里吗?做完真题,你对题型就熟悉了,再看模拟题,你就会发现99%的题目根本不值得去做。因为命题水平的差距摆在那里。(好多辅导书,我是看见就想吐的)。再去听名师课程:精讲+面授+冲刺,呵呵。这时一般的老师已经没资格教你了。

4)考前个把月,精力集中没干扰的话只需要一周多点时间。第三轮复习开始,这时候你会对我让你做的第二步工作感激涕零,因为背书太省事了,重点全标在书上,一目了然:每一章,每年考几分;这几分都出在哪一节,而其他几节从来都不考;重点章节里,有哪句话是每年都考,哪几句话跳着考,命题的趋势是什么。80%的题目一定都是考以前考过的话,只不过出题的角度和方式不同而已。

5)最后的这轮复习,就是背书上的重点,同时务必把每一个真题搞通吃透。但你还是不放心,不是说考过的地方只有80%吗?还有20%怎么办。因为毕竟只考了3年,不是考了10年题目都出光了,书上还有很多重要的话没有出过题目。例如法规,一年只考一两个题,可以出题的至少有10几个地方,所以命题的人根本没有任何必要重复考,以前考过哪些地方对你一点帮助都没有;更糟的是,因为大纲修改,还有些新增加的,怎么办?好在这种新增的地方,虽然必考,但分数实在有限,考试过不过跟这些章节实在关联不大,所以你把宝押一半在老师身上吧。老师划过的地方你重点留意,另一半宝押考前3页和超压1页纸。不要浪费在别的乱七八糟的书上,你要没把握分辨书的好坏,拿来问我。

6)注意:法规大纲里今年新加的《施工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是绝对的重点,估计不会少于5分。希望大家认真听,有条理,好背。写书的人把这节写的乱七八糟。

7)对大多数同学,我的建议是集中复习,不要一天看一点。集中两天看完一本书,比零零碎碎看一个月才看完一遍书要强无数倍。当然对自控能力非常强,学习很有规律的人来说也许我的这个建议不重要。我自己是个懒散的、从来学不会同时应付两件事的人。从来都是集中复习,集中几天,手机关机,什么事都不做。

真心祝大家少走弯路,考试顺利通过。

第五篇:初三上政治要背知识点(xiexiebang推荐)

初三上10月月考复习第一、二课基础知识

1、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 不应该做某些事情。P52、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它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P63、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有: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约定守时,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4、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5、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6、关爱集体表现为 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关爱集体,表现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关爱集体,还表现为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第三课基础知识

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

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7.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活力源泉。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新中国成立后,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的重要内容。

11.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党和政府制定了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基本方针。坚持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

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第四课基础知识

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本质上都是 发展 问题。2.我国实施的基本国策有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发展战略有 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3.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依据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我国环境从总体上看,恶化的趋势 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6.我国自然资源 总量大,种类多,但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 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 浪费、损失 十分严重。同时,资源储备紧缺,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

7.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

教育的竞争和 人才的竞争。

9、要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 国家,就必须加强 科技创新 和教育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10、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 可持续发展 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促进人与 自然、人与 社会 关系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初三上期末复习第五课基础知识填空

1、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 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中华文化的特点,3、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时,中华传统美德也具有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的特性。

4、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5、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时期形成如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

神、延安精神 等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集中体现为 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等精神。

6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 是民族的魂。

初三上期末复习第六、七课基础知识填空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职权有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5、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 ;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 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 违法必究。

6、“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的规定。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宪法对我们

7、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 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 根本大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

8、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建议权、监督权等。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的确立是由我国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决定的。

10、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基础。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 国有经济 和集体经济,还包括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1、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 全体人民 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 主导力量。

12、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 一部分劳动者 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 鼓励、支持 和 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4、我国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5、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下载一北大研究生的复习方法总结加要背的政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北大研究生的复习方法总结加要背的政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生政治期末考试总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正步入“马克思的问题领域”(如社会异化,人的物化,人的主权虚拟化,竞争状态下人与人的分立化,商品拜物教,经济暴政等),其具体的表现如何?关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

    考研英语一翻译复习方法大总结

    考研英语一翻译复习方法大总结 一、复习篇 必须要重申一次,要想做好翻译题,词汇和语法很重要! 用真题记单词效率会比较高,尤其是单词注释详细的那种真题,比如说我之前用的《考研......

    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模版]

    我相信,人类发现的知识只会流向需要它的人,从某种方面说,人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是一种既能生产,又能消费的特殊能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

    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范文大全]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一政......

    一加一帮教活动总结[精选合集]

    一加一帮教活动总结 赵海波 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要靠教育者的教学行为和道德行为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因为教师的理想信念、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

    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加一至六年级必背古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 1【年代】:汉【作者】:两汉乐府【作品】:江南江南可采莲, 莲......

    2012政治马原必背重点总结(含大题重点)

    2012政治马原必背重点总结(含大题点) (部分) 1、科学的是实践观的确立是实现哲学变革的关键:唯心主义从精神出发去理解世界,旧唯物主义从自然出发去理解世界,他们都不了解人类实践......

    研究生研一学年总结(共五则)

    研究生学年总结登记表 时光转瞬即逝,研究生的第一年时间已经度过。在导师、专业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助下,我自己的努力下,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此将自己过去一年的思想、学习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