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让品德与生活课散发实效魅力
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让品德与生活课散发实效魅力
[摘要]在《品德与生活》课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取一定的道德认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道德情感能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要完全实现这一切,就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中亲身去感受、体验和深入思考。
为了能在课堂中使学生产生真实、深刻地道德情感,能深入地思考自己的道德行为,就应当坚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撷取儿童日常生活的片断和生活场景来考虑教学。以培养儿童学会做人为核心目标,力求将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及自然、社会生活知识的获得有机地融合。
[关键词]学生、主体参与、实效魅力。
一、确定适度目标,激发参与兴趣。
教学必须首先确定目标,正如布鲁姆所说的:“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合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品德与生活》课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诚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与责任感。”因此,教学目标应符合:
1、学生的年龄特征。如果《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不符合学生的年龄实际,过高或过难,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脱离他们原有的道德基础,学生就会感到迷惑不解,不知所措。但如果教学的目标过低,达不到他们的认知能力,则会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了。
2、学生的生活实际。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结构还不够完善,社会阅历也不丰富,再加上认识上的局限,使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许多现象都不了解、不明白,心存困惑,急盼能在课堂中得到解释与证实。例如在教学第一册第三单元《亲亲热热一家人》一课时,因有些孩子的父母在平时生活中只顾自己打麻将、赌博,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家庭不和睦,父母常争吵,甚至有的时候迁怒到孩子身上,孩子对家庭有一种恐惧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这时教师如只是简单地要求孩子接受:要热爱家人,尊敬和关心父母及家里的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呆板的教学目标,无疑只会是有些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解不开学生心中的困惑,也只能培养学生说假话,讲套话、违心话的恶习。此时教师如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提出心中的困惑,讲出生活中的实情,再组织大家开展讨论,讲出各自真实的想法与解决方法。大家通过分析、集思广益,才能消除心中疑虑,提高学生对“热爱家人”这道德常识认知的深度与广度,激起孩子心中对家人的依恋之情。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提出难度适中的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使之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全身心地投入整个教学活动。
二、参与趣味活动,激发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由人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真实深刻的道德情感能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而游戏与表演正好能提供一种模拟地实践环境。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运用已有的道德认识去发现,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得到了真切的情绪体验,从而强化道德情感。
1、游戏。例如学习了《让我自己来吧》这一课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个“系鞋带,扣扣子比赛”的游戏,可以先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每个组先决出穿得最好最快的两位同学,作为小组代表再参加大组的比赛。然后,其他同学可以各自作为自已组参赛同学的啦啦队,并允许拉拉队员们为他们出谋献策,提醒错误,为他们加油。竞赛后,各组同学共同分析胜败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游戏使自己的日常生活动手能力得到加强,还可以让学生从游戏中初步真切地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表演。例如在教学《我愿和你交朋友》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边唱《找朋友》这首歌,边合着节奏跳,慢慢地走向自己的好朋友,或自己想交的朋友面前,互相介绍自己,互相交换自己制作的精美的名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去听、去说、去看、去思考,认识到生活中有了朋友,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呀!
3、书画创编。教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方便。如《我来画棵家庭树》就可以通过用足用好画“家庭树”的绘制,其本身就是一个无痕的爱的教育。尽管课堂交流中我们看不到“家庭树”完成的过程,但学生在介绍设计意图时,让我们很容易想象到一家人和乐融融地坐在一起讨论、起草、涂色的情景,课堂充满了温馨的感觉。其次,学生在具体介绍“家庭树”中,教师应当抓住它的作品的特点,揭示孩子内心世界,如有的学生将家庭成员的照片贴在一个挂满各种果子的大树上,原因是一家人对水果的喜好各有不同;有的学生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组队挨得紧紧的,理由是“他们很恩爱”;还有的学生把爸爸的名字写在树干上,说“因为爸爸是我们家的主心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这样的专栏,就成了学生课余都爱去谈谈、转转的温暖的“家庭乐园”。
游戏、表演、书画创编等这些活动是一种外界的强烈刺激,它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并为学生所觉察、感知与认同。在短时间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绪体验,强烈地刺激了学生内在的道德认知结构,使其升华,从而促进道德内化,提高课堂实效。
三、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促进知行合一。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观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判断与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审视的行为。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不仅是对知识的再现与强化,也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完教材后,让学生独立思考,静一静,想一想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与思想境界,找一找差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养成自主检验,自我调控的意识,促进知行合一。例如学习《让我自己来吧》一文后,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日常行为与学习态度。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与今后的打算,怎样改正自己过去生活中与学习中的一些不良习惯。这样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既是对知识的重现,同时又是对自己行为、思想的全面反思,更易形成新的道德认识,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2、引导学生集体评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相互补充,可使学生获得更纯的道德认识。例如:在学习《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一文后,教师可以结合每周一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谈谈在这一刻你是怎么样的心情,你是怎样对待的,学生会结合平时自己的表现,加以讨论,这时教师不加以评判,而是放手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价他人的的行为和说法。结果学生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懂得热爱自己的祖国,升旗仪式上以庄严、肃穆的态度来对待,是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国的尊重的一种表现。这样,通过讨论,实际上已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澄清了学生的模糊认识。这样通过他人的评价与自己的反思,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
总之,《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与思想实际为基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全面、生动、和谐、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班主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三期,14—15页。2.《思品教学,呼唤对生活的回归》,芜湖小学陈静著。3.《品德课当中的游戏教学》,山东枣庄小学闻学鸣著。4.《浙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简介》,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让品德与生活同行
让品德与生活同行
长沙县榔梨镇金托小学:王晓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行教学的热门话题,也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呢?就是必须让品德与生活同行。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必须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让美好的道德理智指导学生的生活,让美好的道德情感滋润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教材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整套教材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儿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儿童与祖国、儿童与世界等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从单元主题到活动主题以及每一个话题,都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提升,非常有利于教学。教材的这一特点,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本校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用教材,用活教材。一是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二是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如在教学《和诚实交朋友》一课时,老师以“豆豆的故事”为切入点,通过故事大王讲故事的活动环节,把平时生活、学习中说谎话的故事讲出来,让学生在讲、听、议中,体验到说谎话确实害处大。这样,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形式“活动化”
活动是儿童认识的源泉,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儿童天性爱玩、生性好动,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活动化”。
《品德与生活》教材的活动性特点很突出,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材呈现形式,都非常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注重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获得体验,提高道德自觉性。教材的这一特点,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说教式、语文式的教学方式,组织开展儿童直接参与的感受体验活动、游戏娱乐活动、模拟操作活动、动手制作活动、表演欣赏活动、讨论交流活动、作品展示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做,玩中思”,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冒出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创出新的情感。如在教学《我喜欢美好的环境》时,在设计其中的一个环节“变废为宝”时,教师不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己去通过观察现有废品的特点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相似,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创造出新的物品。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通过让学生课前准备、课中教师示范、自由创作、学生展示、学生评价、学生表达、教师引导等过程,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活动时间和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去设计与创造,达到预期效果。从中知道废品不是废,而是宝;我们从小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污染环境,用心创造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三、教学时空“开放化”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所谓教学时空开放化,即是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做到开放化,至少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由课堂向社会的延伸,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二是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实效性。
2013、6
第三篇:让品德与生活同行
让品德与生活同行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行教学的热门话题,也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呢?就是必须让品德与生活同行。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必须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让美好的道德理智指导学生的生活,让美好的道德情感滋润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教材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整套教材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儿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儿童与祖国、儿童与世界等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从单元主题到活动主题以及每一个话题,都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提升,非常有利于教学。教材的这一特点,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本校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如在教学《诚实的我》一课时,我以讲故事为切入点,通过故事的活动环节,把平时生活、学习中说谎话的故事讲出来,让学生在讲、听、议中,体验到说谎话确实害处大。这样,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形式“活动化”
活动是儿童认识的源泉,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儿童天性爱玩、生性好动,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活动化”。
《品德与生活》教材的活动性特点很突出,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材呈现形式,都非常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注重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获得体验,提高道德自觉性。教材的这一特点,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说教式、语文式的教学方式,组织开展儿童直接参与的感受体验活动、游戏娱乐活动、模拟操作活动、动手制作活动、表演欣赏活动、讨论交流活动、作品展示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做,玩中思”,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冒出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创出新的情感。如在教学《社区里的生活》时,在设计其中的一个环节“变废为宝”时,教师不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己去通过观察现有废品的特点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相似,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创造出新的物品。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通过让学生课前准备、课中教师示范、自由创作、学生展示、学生评价、学生表达、教师引导等过程,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活动时间和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去设计与创造,达到预期效果。从中知道废品不是废,而是宝;我们从小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污染环境,用心创造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又如在设计用七彩颜色画出你心中最美的生活环境环节时,让学生将自己在大自然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美,用自己喜欢的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结果,有的学生用彩色笔画出了美丽的图画,然后,进行作品展览,给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时空“开放化”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所谓教学时空开放化,即是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做到开放化,至少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由课堂向社会的延伸,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二是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
如在教学《社区里的生活》时,在设计其中的一个“让垃圾回家”的环节时,让教师引路,先做一个示范,并主动让学生边看边猜,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引起学生思考。在活动中,老师不规定学生几人一组,让学生自己根据准备的和构想的,自由组合小组,自由分工,教师也适时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当好学生的好帮手,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随时调整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地开展活动。既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又让课堂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实
第四篇:《品德与生活》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说课模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xxxx》本主题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将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理解。
一、说教材
《xxxx》选自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x)单元,第()个主题。这个主题主要是想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活动去获得知识。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说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知觉发展不够充分,思维想象非常具体的阶段。他们的注意力范围狭窄,善于机械记忆。因此,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让孩子们体验到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
2.培养孩子们在班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使孩子们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通过自主的活动获得相
关的知识和经验。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互动让孩子们感知xxxx。
难点: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孩子们对xx的喜爱之情,培养孩子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了完成以上目标,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五、说教法和学法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体验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创
造性。
3.在课堂上容讨论法、情景再现法等形式为一体,逐步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和
创新意识。
六、说教学过程
本次教学过程,我主要采用四个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2.实践体验
3.谈话交流
4.提升认识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线索,为使学生明白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我设计了言简意赅的板书,这样的板书线索清晰,一目了然,便于一年级学生理解。
(以上内容,请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
第五篇:走近生活让品德课堂营造生命的魅力
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走近生活 让品德课堂营造生命的魅力
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小学 罗瑞娟
{摘要}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其全新的标准,崭新的教材与生活化视野,成为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载体。品德课堂不足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能力,养成习惯,通过课前扩展,在课堂上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或体现,并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在家庭、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践行,有助于实现儿童品德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让品德课堂教学营造生命的魅力。
[关键词 ] 关注生活 唤醒生活 贴近生活
《课程标准》中指出:“道德存在于生活中”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运用实物、图片、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努力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让他们在情景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生活情景中体验,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
善用生活资源 关注学生的生活
“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从中挖掘,提炼课程资源。
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怎样看电视》这一课时,在课前,我请同学们走访,调查了生活在人们周围的人喜欢看的电视节目都是什么?在上课时,通过汇报交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看来,由于年龄不同,兴趣不同,人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也是不同的?然后质疑,在看电视的时候,你们与父母常常因为什么问题闹别扭?当你与父母因看电视而产生矛盾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办法吗?通过全班交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尽可能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为了进一步深化明理,我用电脑出示课本上的连环画的形式,直观演示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会上,乐乐提出了“应该怎样看电视,看电视对学习有没有影响”的问题,小组同学对乐乐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理。教师对看电视进行了指导,教育学生对电视节目要有所选择,时间要合理安排。由此可见,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获得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感性知识,体验有关道德问题,促使学生把社会道德要求、道德规范,由“他律”到“自律”向转化即将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强化自我教育。所以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生活是儿童品德形成之源,源于儿童实践生活的道德教育才有实效。这样,课程资源来自学生的生活,问题的解决也回归学生生活,有助于其道德品德的发展。
实践证明,品德教学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以真实的事例,真挚的情感去拨动孩子的心弦。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去体现生活,将课堂上的教学生活与课堂外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才更精彩,品德教学才真正起到提高实效的作用。
再现情景 唤醒生活经验
道德存在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学生的真实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脱离了生活的道德教育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小学品德课教学需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道德体验。如果教师能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定能让学生通俗易懂,更好地达成目标,受到良好的实效。
例如:执教《走进残疾人》是北师大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友爱残疾人》的第一课时, 教学一开始我便打开电脑,邀请孩子们和我一起去欣赏一个优美的舞蹈,随即播放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千手观音”,一曲优美的舞蹈完毕后,我适时发问:“你们知道这个舞蹈的名字吗?你们觉得这个舞蹈怎么样?你们对表演者了解多少?”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之后,我便揭开谜底,告诉他们这个优美的舞蹈是由二十一位聋哑姑娘演绎的,她们虽然听不到美妙的音乐,却能舞出最动人的舞姿。我接着又问:“那么你们想知道,表演如此优美舞蹈的人她们在舞台之下又是怎样生活的吗?” 孩子们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我便抓住时机板书课题:“走近残疾人”。接着,我让学生说说在自己的周围见过哪些残疾人,对于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全面的地方,我适时补充并用课件将残疾人的种类展示出来,在讲述“尊重残疾人”这一部分,我利用课件出示了日本孩子乙武洋匡的照片并讲述他的故事,紧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学习课前收集的有关残疾人(程杰、桑兰、张海迪)以及残奥运动员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并适当进行点拨、提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验结果。可见,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快乐参与课堂活动,实现道德成长。
贴近生活 使课堂生成更具魅力
品德课程更强调对儿童生活的指导和提升,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品德教学唯一的源头活水,是最真实的教科书。教学中,教师唯有及时捕捉生活中的“源头活水”,才能让品德教学焕发生活的气息,展现生命的活力。
【案例】执教《生活中的安全》是北师大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生活中的安全》的第一课时,我在导入新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了广州近年来家庭生活出现的安全事故带来的伤害的录像。师问:看到此情此景,悲惨的一幕,你又有何感想呢?生:我们一定要注意家居安全。其次,通过自由讨论。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家庭生活中,有哪些方面容易对安全和健康造成伤害?同学们是否遇到过或者听说过在家庭中发生的安全方面的事故?”通过讨论明确:在日常生活中,用电,燃气,火,水(俗话说:水火无情)等都容易造成对我们的伤害,每位同学都应该具有防范意识。最后,我让学生模拟体验,生活是复杂的,在社会上还有很多坏人。这些坏人对小学生来说特别危险,会做出伤害小学生安全甚至生命的事情。同学们通过模拟活动自己体验一下,好好想想,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思考】光说而不去实践,教学就会成为一张空文,毫无意义可言。品德教学要善于链接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使课堂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把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是真实品德课堂的意义所在,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或体现,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触动了他们的情感。通过品德教育去改善,促进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才能使他们的道德认识不断内化、升华,才能让品德教学焕发生活的气息,才能让品德课堂营造生命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 2010 十月下总第400期 真实:打造高效品德常态课的捷径 作者 叶永清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主办2007年10月上19期《小学德育》 包红心《捕捉生成资源 演绎课堂精彩》
附:
作者姓名:罗瑞娟
学校名称: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小学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小学
联系电话:***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