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上
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者,参与者,因此,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自终地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创造情境、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我们的教学只有深入到学生的情感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才能不断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初中学生一般都有好奇、好问的探索的心理,创造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思,才有所得。
首先,老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如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性的提问,富有感染力的深情并茂的导语等创设情境,努力缩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形成最佳情绪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其次,根据教学活动进展的需要,让学生在设定的特定情景担当角色。这种角色转换,顺应了儿童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从而全面地投入学习。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
事业的成功,需要交往、需要合作。交往与合作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人的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们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的火花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合作学习,能够密切师生、生生间的相互关系,使教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化”,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化,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氛围。开展合作学习还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从而促进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三.创设良好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采用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内在教育需求,教师就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及时捕捉和创设各种有利时机,帮助学生一次次获得成功,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生中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能否获得成功体验,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整体特点和个别差异,创设不同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滋味,尤其是那些屡屡失败,几乎丧失学习信心的学生,比如:课堂提问时,老师可有意识地减少问题难度,提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必须重视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优化练习设计,做到前有铺垫,中有突破,后有发展,体现趣味性、层次性、多样性、实践性等特点,使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用途,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师还要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通过练习都有所提高。作业要根据学生不同水平的实际,布置基本题和思考题,这样分层次做作业,使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做练习成功的乐趣,体验到“我正在进步”的这种情感,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更加在学习中、思考、创新和发明。四.走进生活,激活学生动参与学习
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教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语文在孩子的眼里变成能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文本中解脱出来。语文是源于生活的,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学习内容就显得空洞而乏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尽量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设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五.积极评价,树立自信
如果是肯定的、鼓励性的、赞赏性的评价,会使学生心情愉悦,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或乐于改正缺点,接受批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成绩,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应及时给予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学习信念,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教学效果会得到明显的提高。例如:对活泼好动的学生,教师在肯定他们积极向上,思维敏捷的同时,还要提醒他们尽量克服疏忽,散漫等不良行为习惯;而对性格孤僻、忧郁的学生,则要肯定他们细心,坚强的好品质,又要提醒他们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向这些学生多提问、多交谈。同时,教师好比一个钢琴家,而学生则是琴键,教师要让每一个琴键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使他们成为健康活泼,积极主动的好学生。
要用一颗真心来珍视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这是教师运用教学艺术进行教学的方式之一,然而,教师总是见惯不怪,这类随堂鼓励的“奖品”发的次数多了,似乎也就不把“奖品”当回事了。可对学生而言,这种“奖品”的分量在他们心里是很重的,所以,教师要用一颗真心来对待“奖品”在教学环节上,很好地把握发放“奖品”,使学生能珍视自己得之不易的劳动成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让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愿学、活学、好学。
第二篇: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班级管理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文/张丽霞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协调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他是距离学生最近、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老师。他的管理、他的教育影响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育细节的把握。
一、民主
放手,充分地相信学生是做好班主任的前提,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正是自主意识逐步形成和巩固的阶段。当代中小学生见多识广,绝大部分学生有独立安排自己班级的强烈愿望,有展示个人才华的积极心态。班主任如果方方面面安排妥当,学生当家做主的愿望不能实现,则必然会使他们的热情降低、信心大减,内心形成强烈的冲突,并以沉默、消极对待、故意违抗等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最终导致班级管理秩序混乱。有位教育家说过:“记住你管教的同学应该是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班主任只有在班级管理中少一些包办,多给学生一些自主选择的机会,这样班级管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学期伊始,我们班都制订班规。我班的班规是由班委、组长、寝室长、学生代表经过讨论决定的。具体过程是:先让大家列出班内好现象和不良现象,然后由大家商量奖惩。这样的过程首先对参与者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他们切身体会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再一个,可以提醒他们身边的朋友。这样,班规提出后得到大部分同学的认可,班内正气树起来,个别表现较差的同学也就争着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
张永佳、李全奇和潘武举是好朋友,一个住室的。三人形影不离,吃住都在一起。当然,班内自主找座位他们也坐在了一块儿。他们成绩落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习课说话、做小动作。定班规时,张永佳是寝室长,参与了此事。我又让潘武举作为学生代表也参与了进来。这样三人小组有了对班规的深入理解。当有同学触犯班规时,我有意问他们中的某一个:“其该当何罪?”他们争着说出大家的处理意见。教育别人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洗礼。这个三人小组现在在班内不但很少违纪,还经常帮大家抬水、值日。潘武举也在上次班干部选举中以自己出色的表现和对班级高度的责任心被大家选为值日班长。
二、法制
班规制定出来后,关键是执行。执行靠的就是法制。在班规的执行中,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班规执行一定要公平、公正。
我班班规的执行者是值日生,全班同学轮流当值日生,开始是一人一天,后来大家发现个别同学当值日生期间不负责任,形同虚设。于是改成两个男生或女生值日一天,遇到问题可以共同商量解决办法。试行几天后大家又发现其问题,就是男生容易包庇男生,女生容易包庇女生。于是有了现在的模式:每天的值日生是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遇到问题两个意见一致尚罢,如果不一致交值日班长共同商议。
班委会由9个同学组成,4个同学负责卫生、学习、文娱、生活,5个同学是值日班长,每周每人值日一天,其职责就是督促值日生负责当天的班内事务。我还让他们值日期间一定要有一双雪亮的眼睛,每天给我找个表现异常的学生谈话或告诉我班内有哪些突发问题。
班委会由班长领导,这个职位由全班同学选举中票数最多的同学担任,他负责全面工作,督促各个职位上的同学切实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这个同学一定要细心、用心地培养,教他各种处理问题的办法,然后放手,班内他能处理的问题,我只是关注,绝不参与。
三、用卫生、纪律带动学风。
有了民主,有了法制,班内同学便有了自觉性,即便个别同学稍有闪失,在这么多人的监督和全班正确的舆论下,他们也努力改正自身的一些小毛病,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所以,卫生、纪律受到了学生会、领导及老师的好评,在众多的夸奖中,学生上课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同学们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为了鼓励后进生把目光转向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我们不断充实班规:凡是上课因学习主动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等受到老师表扬的,可抵过一次。这样,自习课上自觉性较差常犯错误不但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在老师的表扬中抵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
对于中等生,我采取轮番谈话的方法。谈学习中的困惑,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父母及弟妹的爱好,谈他们在校的开心事和怎样与同学相处。总之,谈话无所不及。谈话中,他们感觉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关心、温暖,也用自己的行为或努力学习或为班级出谋划策而积极为班级服务。
女生孟田很不幸,去年冬天,正值壮年的父亲酗酒身亡,孟田陷入极度悲痛之中,上课经常走神。成绩飞速下滑。每次找她谈话,孟田未语泪先流,懂事的她心疼母亲的以泪度日,可怜弟弟幼年丧父,牵挂家里家外的事务。她还是个孩子啊!她柔软的肩膀承担不起如此重负。我把目光转向了她的母亲,打电话安慰,发短信劝勉,“失去了丈夫,你还拥有一双可爱的儿女,你的消沉只能使孩子们更加地难过。你现在是孩子的一方天,他们已经失去了半边天了,你不能再让他们仅有的天空布满乌云……”后来,孟母找到我,当着孟田的面,她以自己坚定的迎接困难、微笑面对生活的态度感染女儿,让女儿走出悲哀走出阴霾走向阳光。见到母亲这样,孟田久违的笑容又回到了脸上。期末考试,她一举冲入班内前十名。
班级的管理虽小,却能投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关注细节、善于利用细节去感染、教育和帮助学生的人。
第三篇: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倾听
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倾听
让孩子们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抑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学生不会倾听,不善于倾听,细细想来,与日常教学的偏向不无关系。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许多教师比较关注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更不大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听,如何想。我们常常表扬回答精彩的学生,而很少郑重其事地表扬那些认真倾听的学生。长此下去,学生就会因忽略倾听的作用导致学习态度浮躁,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倾听、想和说一样重要。会倾听,就获得了一把学习的金钥匙。
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呢?
一、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我们知道一个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各方面的影响,而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因而教师的职业赋予我们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使命,给了我们这个培养的机会,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地去帮助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需要方法,需要耐心,更需要勇气,不是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
要想让孩子们在良好的交往中学会学习倾听,就必须养成与他人合作学习的积极情感状态,逐步从受教育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注意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表扬那些认真倾听的学生,树立榜样,并予以适当奖励。遇到个
别学生不认真倾听的,给予纠正,并及时找其谈心,了解原因,对症状下药。其次,合作学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常常采用两人合作的方法,效果也比较理想,一人讲一人听,分工更加明确,也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建议,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自己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当然,教师也应及时表扬那些在合作学习中认真倾听的学生。最后,要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不仅是学生的问题,也是老师的任务。同样,老师在与学生对话时,也要认真倾听,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还可以利用游戏形式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总之,要如何利用课堂学习时机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需要我们教师正确地把握课堂契机,有效地组织,就一定能达到培养学生倾听素质的目的。
二、老师应组织好课堂
1、学生回答问题,能让全体学生参与评价的尽量让全体参与 不要只听一个的回答,要让听若与说者产生互动。我经常用的方法:比如(不是思维过程特别复杂的题目)判断、选择等,都可以让全班学生同时打手势的方法来判断对错或是否同意别人的观点。拇指、食指的八字型表示赞同,两个食指交叉就表示反对。这样既避免了部分学生容易去神,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动口的机会。学生只有认真听他人的回答才能做出判断,大家思考的结果也一目了然。当然方法也要不断翻新,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到教学的关键处。
对于教学的重、难点、关键处,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强化,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停留,这样坚持时间长了,学生们就会知道该如何倾听老师说话。
三、采用激励办法,使学生愿意倾听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容易分心,因此要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倾听。
1、言语激励。正确适当的语言激励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认真倾听”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可经常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就会逐渐愿意倾听。
2.荣誉激励。做惯了学生,如有机会转换一下角色,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如让学生充当“小小评论家”、“小医生”、“小博士”等。我在上“爱吃的水果”的口语交际时,先提出:“谁愿意把你最爱吃的水果的形、色、味介绍给同学们?其他同学当评论家,听后评评谁说得好,会评的小朋友我们称他为美食评论家。”结果学生们听得特别仔细,等同学讲完后,他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表意见。有时我还会增
加一定难度,让他们把稍长的话再完整复述一遍,当“小播音员”、“金话筒”等。这些荣誉称号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当然,更多时候,激励是在无声中即时进行的,它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的一些细微改变,他们都能感受到。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种种从教师内心流露出的理解和欣赏,对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有时我“无意”间坐到“听众”席,真诚地和他们一起聆听,让听者更感兴趣说者倍添兴奋。
四、方法指导,使学生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指导:
1、明确听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要求。比如,倾听时要认真专心,不能一边听一边想其他事情;别人的讲话要听完整,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或随意插话;倾听时,要边听边想,要学会判别和选择,不能只听不想。
2、让学生当小老师。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在教学中,我时常让学生换位当小老师,如教学生字时,我让学得好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说一说自己的识记方法,下面的学生听得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这么一名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认真倾听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会是学生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学会了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当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给学生的快乐时,我们的课堂上就不公有活跃,热烈的讨论,争论的场面,也会有静静地倾听和思考的情形。
学会倾听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精彩。
第四篇:怎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怎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孩子的眼中,数学是一些符号与文字的结合,是抽象的、枯燥的。而生活却是丰富多采、充满情趣的,是学生天天经历的。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及旧知出发,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知识的内容引入课堂,并与课堂所教知识相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同时,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一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
在教学《角的分类》时,我先用学生熟悉的扇子引入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新知识,在巩固练习时,我根据学生们已有的钟表的认识,首先让学生看钟说出在几时整,时针和分针成90度的角?在几时整,时针和分针成180度的角?学生很快得出3时或9时成90度,6时整成180度。然后我让学生说出2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多少度角?当时有少数几个同学说出来了,并且说出了不同的想法。有个同学说3点整,时针和分针成90度,而3点时,分针走了3格,即3格是90度,那么1格就是30度,因此2时整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60度的角;还有个同学说时针从12点再走到12点,走了360度,而钟面上有12格,因此每一格就是30度,所以2时整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60度角。接下来我又问9∶30时成多少度角?结果好多同学上当了,都以为是形成了直角,最后全班只有一个同学答对了,他的小结让许多同学顿悟,原来,时针与分针都是在运动的,只是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而已。
这节课,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进行转活动角、量角、分类、找角等活动,去发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如:在转活动角的活动中让学生感悟角的不同类型,在动手分类的操作中让学生发现角的分类方法等。这节课体现新课程理念,利用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等学具,让学生充分进行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全身心的主动参与到了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感悟各类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了学数学的快乐。
现代教育思想提倡轻结论,重过程,要让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自己主宰学习的认识过程,通过自己亲自实践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去发现和归纳、总结出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实践、比较、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课堂上创造竞争的环境,激励学生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激情,将会调动学生身心的巨大潜能去克服困难,去积极思维,去大胆实践。如在计算教学中经常设计“争当速算标兵”、“夺红旗”、“开火车”、“数学接力赛”等游戏活动,学生对这些游戏特别感兴趣,并且在竞争中把个人与集体融合起来,形成了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道德品质。在应用题教学中设计一些“解题能手”、“争当智慧星”、“评选火箭组”等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锲 2
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更鼓励了那些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勇于攀登的奋斗精神。
在学习上不仅赛知识、技能,还要赛习惯、意志力,赛学习方法,赛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独创性,赛语言的表达是否流利、简洁、完整、准确。不把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如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经历了艰苦努力,取得了进步,与考试分数第一名的同学同样得到肯定和赞扬。对取得同样高的分数的同学,还要评比谁的方法更优越、谁的解题思路更简捷。从而让学生朝着更高的标准努力。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堂教学中,常选择时机给同学们讲述优秀少先队员的故事;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讲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奋斗事迹;有了竞争意识,同学们在学习上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学习效率也就会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第五篇:数学课堂上,如何做到让学生更多的展示所学知识
月研讨交流------
数学课堂上,如何做到让学生更多的展示所学知识
华亭三中周宏伟
我们施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近两年,而在现实的课堂中,不可否认,大多数的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或者不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更不愿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我们刚开始施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在成果展示阶段进行指导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而要根据上课内容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表现能力以及在活动中的生成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分析之后,选择出最恰当的展示方式,展示方式可以是板演、谈话、动作、表述、分析、归纳、图表、媒介等等,而不是只关注展示的结果,忽略了学生展示的过程,因为在整个学习活动活动中,学习展示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此以前我们的老师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学生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课堂,对于于初中的学生,在学生的知识水平上应该不是展示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学生情感水平、胆量、心理、表达能力等等非常有限,因此在进行展示时,我们不能把学生和老师的水平来要求他们,而应以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表达,不管是何种表达方式,只要是将学生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真实的感悟告诉大家,那么这种方式就是适宜的。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示呢?
一、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可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班级里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原意或者不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指导的学习活动往往演绎成优生或部分中等生的“专场演出”,久而久之,导致差生面过大,厌学的学生日益增多,造成恶性循环。这种后果与新课改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相悖,不利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认真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的基础偏差,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大胆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方式来激发他
们的参与意识。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在课堂上,我们要特别关注这些问题学生,总是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先锻炼他们的胆量,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帮助他们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他们每次回答完问题后,我应该积极鼓励。有时他们回答错了,我们不能批评,反而,大加赞赏他们积极参与、勇敢发言的精神。这样,这些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会逐渐克服自卑心理,从而树立自信。
其次,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组织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使他们能够大胆说话,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再次,在课堂上,我们要针对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启发诱导的方法固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如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后,可讲一些激励性的话:“这个问题比上个问题更有难度,哪个勇敢的人敢于挑战?”这样就可以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回答结束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客观的、中肯的评价。比如“你的想法很新颖”、“你的表达很清晰”、“你的见解与众不同”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能使学生感到自我价值得到肯定,进而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促使其积极上进。
最后,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作为老师尽量把课堂的内容讲得生动一点,可以适当的讲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内容,让大家都尽量融于课堂,活跃课堂的气氛,可以多提问让大家回答,还可以让学生在讲台上当一回老师,学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讲课,这样的效果应该是可以的。
二、营造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展示。
情感教学是师生之间真诚的情感交流,它可以创造一种轻松自如、气氛活跃、心情愉悦的教学氛围。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情感交流有意识地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各抒己见,切实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允许学生标新立
异,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的场所。这样,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尽情讨论,学生的意见得以展现,学生的思想得以交流,学生的潜力得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课堂效果也就好起来。学生在课堂中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收获知识,收获成功,收获自信,收获快乐,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不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1、精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激励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探究。这些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应有的发挥。
2、点拨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参与。
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进行点拨,要“点”在学生不懂或者似懂非懂之处,“拨”在学生容易忽视又与教材重点、难点密切相关之处。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要耐心疏导,集中大家的智慧进行释疑。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寻找资料加以研究;对范围过大的问题,可以把它分成若干个小问题,以便让学生逐步把握问题的实质。
3、引入争议问题,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在教学中,有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有争议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进行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要真正让课堂高效,教学过程必然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知识让学生去探究,方法让学生去寻找,问题让学生去解决,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自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