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工作我们是内行还是外行心得体会2
安全工作我们是“内行”还是“外行”心得体会
我矿采煤工区开展了“我们是安全工作的内行还是外行”进行了分组讨论。各个讨论组结合各自的工作,将大讨论与我矿开展的“保安全、促增长”相结合,与“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相结合,与职工手指口述和互动式安全教育相结合,与后果警示教育相结合,围绕安全行为、安全养成、现场操作以及培训学习的针对性进行讨论,使每名职工都来参与大讨论。
我们是安全工作的内行,还是外行?一字之差,但意义非同。我们的管理人员,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是内行,但内行就不能办外行的事,就应遵循内行原则,按章办事、按章指挥。我们对安全生产也就说了多少年、抓了多少年、探索了多少年,创新了多少年。
不论我们有多长的安全生产史,不论我们有多少安全生产经验,永远不能说自己是安全的”内行“,也没有谁会是永远的安全“内行”。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难以预知的各种隐患无时无处不在身边,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威胁着职工的生命安全,是典型的高危职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资源整合工作的不断推进和煤炭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许多我们不熟悉的未知地质因素、承压开采、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给搞好煤矿安全工作提出新的课题。这说明,我们永远有学不完的安全知识,永远有需要研究的安全技术。
所以,谁都不能说自己是完全的安全“内行”,也没有谁会是永远的安全“内行”
但我们必须坚定要做个“内行”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做个真“内行”、好“内行”。
当前从安全角度上讲,无论是从安全的形式还是内容上,都需要我们孜孜不倦、认真探索、悉心研究、全力实践,根据社会进步、企业转型的需求,从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适应新时代职工核心价值观的变化,真正以人为本,以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以安全价值为核心,以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安全绩效为导向,创新安全教育、安全宣传、安全理念,队安全文化进行发展、完善、提升。这是我们致力于做“内行”的唯一途径。
现在,我们必须努力做到并需要日臻完善的是:
第一、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德“金字塔”式安全管理体制。这是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德组织保证
第二、管“目标”与管“过程”同步,“激励”与“约束”并重。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
第三、不断结合我队实际,结合行业特点,创新安全管理。这样才能使安全管理跟得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实现有效衔接。
总之,安全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工程,没有谁会是永远的“内行”,但如果不去高度重视、细致探索、认真落实,就永远做不了“内行”。
在这里我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人的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警钟应当长鸣。我们唯有日日躬行践履,扑下身子,沉到现场,去抓安全、管安全,促安全,保安全,才能让我矿成为千万吨矿产的目标早日实现,顺利实现!
第二篇:我们是安全工作的内行还是外行讨论心得
“我们是安全工作的内行还是外行”讨论心得
近日,根据集团公司的文件精神和公司的要求,我项目部召开了“我们是安全工作的内行还是外行”的大讨论活动。大家根据自己所在岗位的不同,职责的不同,围绕项目部今年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查找自身不足的同时提出更好的合理化建议,从而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责任心,真正促进安全工作的稳步发展。
在这次讨论会上,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也探讨总结了很多可行性办法。在我看来,要做好安全工作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详细的工作计划,尤其是对工程项目的前期计划要全面。有计划
才能有目的的工作,才能避免乱干、蛮干,计划对工作具有指导性,要切实发挥工作人员对施工过程的指导和控制能力,增强个人工作的预见性,对可能发生的环节和问题做出指导性建议,要切实做到提前、全面。
2、各项工作要做细、做全。项目部制度要做细,将各个工作环节都纳入
考核范畴;对工人的入场教育要做全,个人信息、照片、身份证复印件要齐全,真正了解工人的个人情况,使教育和考核能够对号入座、切实执行。
3、加强责任心和执行力度。任何工作不流于形式,班前班后会不仅要提
出问题,更要解决问题,既要有今日工作的总结,也要有明日工作的计划。对工作中的难点要共同探讨,直至解决,坚决做到对每个问题四不放过:问题未提出解决办法不放过,提出办法后不实施不放过,未落实整改责任人不放过,整改未落实不考核不放过。
安全工作涉及很广,不仅要提高每个人的安全意识,还要提高每个人的专业知识,只有懂才能做得好。我们的项目部正处于发展阶段,如何提高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不仅在于平时的学习、培训,更在于在现场管理中经验的积累和运用。都说,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领导,我作为技术负责人,欠缺的还很多,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以期尽快成长,以求为项目部其他人员做好指引。
第三篇:是青春玩弄了我们还是我们玩弄了青春情感美文(范文模版)
依旧无法明白我们是跟着时间过日子还是随着命运安排一天天的走过!
习惯过去和兄弟们玩世不恭,忽视一切的放纵,因为那时的放松和不羁的逍遥,青春亦如经受夏日狂风一扫而尽了。沉默是无言的背后,冷漠是颓废的开始,寂寞是伤心的时候~~~
灿烂和舒坦的日子是不可能太漫长,残酷是必须的,经受历练也是不得不的。历练后,我们知道的成长不是老者说的长见识,也不是故人所谓的拓宽视野,我们所明白的是我们有无数不情愿的接受,不得不接受我们来不及去面对的现实的世界,不得不接受我们毫无底气去承受的心理负担,不得不接受胡子长了粗糙的脸来源于太多的闲愁~~~
我们慢慢学会了语言,却渐渐不会说话,最后我们学会了“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太多时间如流水的比喻,在我看来,时间似风吧,抓不着摸不透,太刻意的想知道时间为何物时,它就太过于平息,它也就转身化为了命运,正是我们所不愿听从的。
我们还没有一辈子的生活,似乎我们已然感受了一生的情感。本想人生的漫长不经意间某些愿望想法,不知不觉就会顺道来到自己的手上,只需自己轻轻地抓住。才发现人生其实就是几年的时间,多出来的时间也就是时间不定时的自我安排。
也许有时候应该庆幸,感受了更多,只羡浮华的日子曾经走过,泛荡不羁的体验过。发现挥霍青春所换来的那每每的心情,其实都很美好。只是没机会再去体验,由于那青春所拥有的幻想和冲动渐渐消沉。
如今不在故里远在他乡,那时的想法,现在也跟随着陌生的环境慢慢的陌生!曾经有过的欢笑也只能是偶尔的回味了。当然纵然这样情感的深处的点滴依旧会贯穿着每时每刻,只是些许都陌生,所有的感情寄托都变了。
浸身浮华被称作挥霍光阴,但也许这就是些许人的生活,只是没办法去继续。无法改变已然发生的事实,学会默默接受,多么熟悉的一句话。现在还能继续的是继续冷漠吗?冷眸无法在合适的时候变个温纯吗?多么可悲~~~
如果一切都无法顺心,我们至少懂得接受,如果一切都无法改变,至少我们学会平淡的面对了!因为人生也许就这样了!
第四篇:教育是艺术,还是哲学.doc心得体会
教育是艺术,还是哲学
读《教育哲学》心得体会
健全小学:费群
中国教育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孔子“因材施教”的高超教育技巧开始,人们就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当然,古代的哲人也就开始认为教育是一门哲学,明代的理学大师朱熹应当是一位杰出代表。对于教育到底是艺术还是哲学的分歧,历来人们众说纷芸,莫衷一是。这里,本人不避粗陋,试作一些解析。
一、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艺术的具体表现
教育是一门艺术。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他们认为教育是一门语言的,行为的,教学方法的艺术。
具体表现:
教育语言的艺术。教育语言要想得到学生个体的充分理解与吸收,教师讲话必须兼顾高雅与通俗,含蓄与直白,幽默与严肃,经典与流行等等学生能否接受的问题,此为知识的传授方面。另外,语言的表达与修辞技巧,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等,无不体现出教育的语言艺术与技巧。
教育行为的艺术。教育绝不能是单纯的苍白的说教,更多的是榜样示范与行为引导,故教师行为与教育行为本身都带有一定的表演性,应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
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艺术。教育与教学的行为必须以适时的,适量的,适当的方式传递出来,这就是说教育教学必须讲究方法。
教育应当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教育是艺术的反思
教授什么内容,有什么教育目的?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传递何种价值观念?
教育是艺术会不会存在阶级局限性?
教育是一门艺术的批判
过分强调教育的艺术,会令教学内容的设置狭隘化,并脱离社会生活。过分强调教育的艺术,会导致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甚至无法生存。
过分强调教育的艺术,会培养出一群具有小资情调,长于审美但无法胜任工作的“多余人”。
教育是一门艺术,但不能只是一门艺术,更不能是一门单纯的艺术。
二教育是一门哲学 教育是哲学的具体表现
哲学是人在陷入危机与困境时对生活中种种价值假设与描述假设的合理性进行的合乎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的反思与批判。哲学的作用在于观念的澄清、批判与引导,以及启迪智慧。
教育是哲学,是反思与批判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所持的描述假设与价值假设的合理性。
教育的哲学=教育问题+哲学思考。
教育和教师都能自觉和不自觉地使用教学反思和批判这个哲学基础。
无数次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有深沉的哲学背景与基础。
教育是哲学的反思
教育应以什么样的形式传递教育内容最佳? 教育的实施不能没有针对性。
教育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实际。
教育是一门哲学的批判
教育的内容必须得有利于学生的生存与发展。
教育教学内容还得要能为学生所接受,不能过于高深与抽象
形而上的内容,儿童不具备正确与顺利地进行抽象的哲学思考的能力。再说,不是所有问题都有必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进行思考。教育绝不能仅仅是一门哲学。
教育到底是什么
教育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育本身。教育与其它任何事物一样,具有其自身独有内在特征和运行规律。它不可能是艺术,是哲学,或是其它的任何东西。在教育产生----实施----演变的过程中,它曾与许多东西联姻,但谁也不能取代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而存在。
教育是哲学的艺术,艺术的哲学
艺术是形而下的,是感性的;哲学是形而上的,理性的。艺术和哲学的相似之处:没有功利的效用。有思想的艺术才是好的艺术。艺术要摆脱工具与娱乐,就必须走向哲学。良好的教育必定是教育、艺术与哲学三家的联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要做到这五点一定是五种感官与大脑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育艺术与教育哲学在实践中的运用
“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出路!”中国现代 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如此说,看来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对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做出深入的哲学思考了。
教育需要哲学背景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啥?是“文化的传递”?是“提高素质”?是“生活”?是“活动”?是“爱”?是“善”?抑或是别的什么?
教育以哲学为背景,以哲学作为方法论,同时又引导教育走向成熟与科学化,并进而形成独特民族文化背景中的具有共性与个性兼容的教育。国人喜欢造热,多少次教育的浪潮,冲击着缺少哲学关怀的人们的教育意识,每看到一个新的东西就好似发现了一个新大陆。这些都说明中国的教育存在极大的亟需修补的空间。而以什么来修补,又甚是茫然。中国当代的教育,我个人认为那景观是非常混乱的。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新思想新思维一浪一浪的,没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原因显然是由于哲学背景的缺失。
基于这种认识,我觉得既然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中国存在着与世界的融通与接轨,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与这种知识社会相合。而如果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一问题,我们会发现,凡是压抑了人的发展与知识的扩展的教育都是不可取的教育。现在的教育没有能注意到知识的教育学意义。我觉得,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从自身的哲学与文化背景出发,寻求到自己的教育模式。
在中国现代史上,像陶行知、叶圣陶等著名教育家,其实作过不懈的努力,但是,人们轻而易举地抛弃了省略了先辈们的探求之路。我个人认为,现在既然是一种知识转型时期,那就应该让知识充当起哲学与教育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中国教育是否可以从这个地方出发,向前,寻求与世界接轨的可能;向后,则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与中国哲学中的精粹部分作为当代教育的理论支撑。
当今教育缺少真正的教育理论背景与哲学背景。中国不缺少哲学。从孔子时代到李泽厚时代,中国有着自己的真正的哲学家。但我们缺少将哲学与教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努力与实践。现在,也许到了这种时候了。
教育艺术(哲学化)的运用
教育艺术来源于教育实践,服务于教育实践。中国教育需要教育艺术,呼唤教育艺术。这样教育才能创新,才能与时俱进。
我们如果只是凭着一股热爱教育工作的热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逐渐领悟教育艺术的真谛,掌握教育艺术,那么我们的工作只是简单地把昨天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而不是通过传授昨天知识的同时,诱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用今天的知识去探索、发现和创新明天,我们的教育就不可能做到与时俱进。在知识迅速更新、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个人如果不懂继续学习,若干年后他就会成为新时代的文盲。“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教育艺术不只是讲教育方法,而是基于大教育论,大文化论、大艺术论。研究解决如何增强对青少年教育的磁性魅力与吸引力。教师应该用以下四条来要求自己: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懂得爱就没有资格当教师。
二,教育必须上升为艺术,教育如果没有艺术化,教师的教育就没有魅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教育艺术不单是研究教育方法,要研究如何增强教育的磁性魅力和吸引力,改变青少年在德育方面的叛逆心理,智育方面的厌学情绪,美育方面的消极心态。
三,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应该是智慧的启迪。四,变教育为美的享受。
教育艺术是一种伟大的艺术。音乐、美术、电影、雕塑等都是艺术,它是创造出来让人们去鉴赏的艺术;而教育艺术是构建一个新人。铸造人的灵魂的艺术,它是教人怎样去欣赏音乐、美术、电影、雕塑等这些艺术的艺术。
教师是人灵魂的塑造者,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家。教师作为教育艺术的实践者就必须每天都在创新。人创造了伟大的艺术,伟大的艺术又创造了全新意义的人;人创造了伟大的教育艺术,伟大的教育艺术必将增进人的智慧,并塑造人美好的灵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丰富教育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学习和掌握教育艺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但传递给学生知识,而且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身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第五篇:群众路线是我们工作的生命线心得体会
群众路线是我们工作的生命线心得体会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用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大举措。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积极投身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学习,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部署要求上来;通过剖析,认清“四风”问题带来的危害,明确密切群众关系、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性;通过反思,不断坚定党的信念、党的宗旨和党员标准。
体会之一,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经验总结和政治优势1943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中就指出:共产党员生根于人民之中,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又是人民的教师,他们每时每刻地总是警戒着不要脱离群众,他们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因此,他们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必然获得胜利的根据。时隔两年的1945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深刻总结了我党二十四年来的建设经验,明确提出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三大优良传统之一。纵观我们党的历史,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
平时期,无论是党的成长史还是胜利史,都是一部部人民群众路线的历史。因而,建党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一以贯之地告诫全党: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是被我们党长期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根本工作路线;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党才能无往而不胜。
体会之二,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着力解决三个问题我们党的建立和发展经历过多个不同时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也经历过不同的阶段,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党的群众路线的侧重点不同,所需解决的问题也不同。面对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社会繁荣发展30年的今天,我们党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用整风精神促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想,我们应当抓住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决好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是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问题。首先,从思想上有没有确立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政治地位,从而在灵魂深处认识到为人民服务是我们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其次,在工作作风上,是不是当“三拍”干部(1、“拍脑袋”决策;
2、“拍胸脯”保证;
3、出了事“拍屁股”走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是不是做了一些脱离实际、劳民
伤财的工作,不但没有给群众谋利,反而让百姓受损。再者,在工作成效上,有没有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感受实实在在的温暖。如果这三点我们都做好了,为民、富民、利民的群众路线也就有了基础,人民群众就会爱戴我们的党,拥护我们的政府,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血肉关系就会更加密切。二是要解决好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不是求真务实的问题。当今社会,有两个字大家很认同,也很流行,就是“浮躁”二字。如果我们把“浮躁”两个字引伸到我们的工作当中,就会对应出当下几种不良现象。如,作风飘浮,华而不实,只做讨好领导的事情,不做群众受益的工作,又如,急功近利,贪慕虚名,形式主义一套接一套,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没有着落。再者,就是工作懒散,不思进取,常常是夸夸其谈,毫无担当。这些不求真、不务实、不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实情的做法,最终只会导致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我们必须在求真务实上下真功夫,这是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要求。三是要解决好我们党员干部队伍是不是为政清廉的问题。清廉,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也是共产党人最可贵的品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聚焦的“四风”现象中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这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应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我们要从思想源头上对照核查,实现自我反省、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同时,从自身做起,进一步筑牢反腐倡廉的防堤。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我们的党员干部才有可能在人民群众中有地位、有威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体会之三,群众路线是农村工作的生命线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既要体现在作风转变上,又要体现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更要体现在推动工作落实上。农村工作,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它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为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提供服务。社会文化工作一旦离开了人民群众,就是无本之末,无水之舟。因此,只有把群众路线作为工作的生命线,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风向标,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我们工作的起始点,我们的工作才能有声有色,才能起到为人民服务的作用。我们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俯下身子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在群众中创造,在群众中作为,以群众对我们的服务是否满意作为工作的唯一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努力把农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总之,在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面前,我们永远年轻,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