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学习总结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学习总结
在2007年8月10日这天,我国高中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顺利开展。这次改革将实现我国高中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此次课改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这次学习,我有如下心得和体会:
一、课程新
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当务之急是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变化,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教师的角色将发生了改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意识转变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思想意识:
1、“视教育为艺术”的思想。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更是一门艺术。今天的教育不再是接受和继承,而是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能拥有一个充满自信、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同时,施教者也能在对事业的奉献中使自身的生命和才智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懂得了教育这门艺术特有的魅力,我们才能展现和擦亮教师的个人价值,也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2、“开放”的思想。国家改革必须开放、教育改革也得开放,教育一线的教师更要具有“开放”的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环境和内容、学习的方式等学习的全过程中进行开放,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方法及广阔的知识面。
3、“创新”的思想。教育要发展、要前进必须走创新之路,它要求教师要富有更高的灵性与悟性,因此“创新”在教育中就显的格外重要。教师具备创新思想,这种创新不仅影响着教育的对象学生,也发展了教育者本人,甚至推动社会的发展。
4、“发展”的思想。“发展”的含义,一是教师要树立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二是树立教师自身发展、学习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的提高,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观念,以适应新的教育。
三、学习方式好
研究性学习正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研究统一。因此,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更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
四、教材观要新
我国现有的学校教材体系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为使教材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也为使教材更加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就需要广大教师建立新的教材观。
1、教材改革的知识观:走向主客观的统一
新一轮教材改革,按照新的知识观,教材内容的选择就要坚持双重来源,一是文化传统,一是生活实践。以先进的学科观念审视教材的知识体系,重视结构化知识的意义和功能,对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加以清晰地展示,建立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和网络,促进知识的灵活运用,这些都是教材设计要坚持的方向。坚持关注生活实践,则意味着教材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实践,提供机会让学生去动手、去操作、去体验等,从而使学生获得其中存有的属于个人的默会知识。
2、教材改革的学生观:改善学习的教材设计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活动主要媒介,要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并体现这种已有经验和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学科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建构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教材改革的教师观:改进教学策略的教材设计
教学过程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和教师都是主体,因此,教材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专业创造,满足教师的教学创新。对教学策略进行开放性的设计和建议,是教材设计的重要任务。现代教学论的研究为教材设计带来了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如主体性教学、探究发现教学、合作性教学、反思性教学,等等,这些新的策略和方法在教材的设计中应得到充分的体现。
4、教材改革的技术观: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教材改革的一股新的动力。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工具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进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引起了教学方式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负载在教育工具上的科学因素以理论或思想观念的形态进入课程与教学,影响到我们关于课程、教材、教学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影响到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等。
5、教材改革的整体观:走向统整的境界
教材的统整,要求树立学科教材改革的整体观。学科教材设计需要更多地研究学科规律和适应各学科的普遍规律的相互关系;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研究和把握知识的局部和知识的整体之间的关系,切实增强教材整体性,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需要防止学科分化过细、彼此孤立隔离、内容重复和脱节。随着学校和教师对教科书的选择性的增加,将使教科书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形成能够反映课程改革理念的多样而有特色的教材体系。
五、课程评价的改变
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学评价必须改变以单一的学习结果作为衡量教学好坏的唯一标准,突出学习的过程和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意志、信念、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带来了评价标准、方法、主体诸方面的发展性科学评价。在评价时,由于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评价达到真正促使人的发展的根本目的。又由于新课程强调性质评价,将定性的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所以,新课程正在深情地呼唤教学的新评价理念。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了解了物理教师与《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为物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确立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它阐述了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要学习的内容及其水平,以及如何评价等等。《课程标准》制定以后,物理教师的教学就有了起码的规范和衡量的标尺。通过学习我也清楚认识到《课程标准》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因此,我们要在《课程标准》的范围内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在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内涵的基础上学会使用它,并将把它的要求内化于日常教学行为中,所以我们物理教师也需要提高课程意识,培养课程开发的能力,不断提高所开发出来的课程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促进教学水平的持续发展,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新课程,为实施新课程奠定基础。
第二篇: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付成维
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以及这几个月的深入实践新课程改革,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对新新课程改革的领会:
1.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老问题,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要求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反映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应用。
2.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学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3.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且对不同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4.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反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
5.高中物理课程新课改最大的困难是:第一,教师的观念要改变;第二,现有的教学资源要改变;第三,教学制度要改变;第四,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要跟随课改的变化。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就是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还需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为了尽快适应角色变化,更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致力于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专题研究,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第三篇: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
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灵台一中
姚彦
通过这些天的培训,使我获得了很多新知识和新理念,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与想法:
一、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
1.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学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2.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且对不同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3.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反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4.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二.在教学工作中应做好一下几点:
1、应深入研究教材
为适应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习题改成了探索性的“问题”.这些探索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往往还联系广泛的现实背景,这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应花大气力钻研教材,对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对教材涉及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相关资料.要弄清所给的问题可向哪些方面探索,能较恰当地预测有关探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精神等达到怎样的效果.总之,只有教师对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探索. 2、要为学生的探索创设有利的情境
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这些情境包括时间、器材、组织、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好学具、教具、音像、课件等各方面的准备;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机会;要为探索留有较宽裕的时间,新教材大大减少了练习和习题的数量,这正是给学生留出探索的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要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一方面,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应努力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增强探索内容的趣味性。
3、做课堂上的促进者。
课堂上的促进者应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与鼓励。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最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师生之间由于这种和睦、温暖的关系,一种富有生气的学习氛围便形成了。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应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引导和帮助
所谓自主探索,含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动性,表明学生是主动地学习,即“我要学”;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独立性,表明学生是独立地学习,即“我能学”.但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探索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的,要经历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独立的逐步转化的过程.而这种转化,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积极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
首先,对学生的探索要进行正确地导向.探索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也有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分.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引向有意义的探索,减少或避免无意义的探索.不宜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对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教师应适当提示探索的方向,并当在不宜继续探索时相机予以提醒.
其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科学合理地予以评价.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光要评结果,还要评过程;不光要评显性指标,还要评情感与精神等隐性指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继续探索的信心;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把引导探索和教师讲授适当结合.当前,由于大力倡导“引导式”教学和相应的“探索性”学习,“讲授式”教学及相应的“接受性”学习似乎成了“祸水”,人们避之不及.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的本质不是教学和学习形式上的改变,而是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学习.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都属于“意义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即学生具有把新学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的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意义,即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够跟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只要能对上述两个条件起促成作用,即能够促成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就是适宜的,值得肯定的.讲授式教学、接受性学习可能造成“意义学习”,引导式教学、探索性学习也可能造成“机械学习”.总之,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并无定式,应由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情况而决定.新课程教学重视探索,但并不排斥讲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学生的探索与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对那些约定性的、常规性的、公理性的知识,更应以讲授为主.
通过专家老师对探究性教学的讲解,使我对上好新教材充满了信心;通过专家老师对新教材的分析,使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下学期上好新课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因此
这几天的培训我的收获还是挺大的,它使我对下面的进行的新课程教学作好了必要的准备工作。
这次课程改革是一场根本性的、全方位的变革,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等各方面有众多的问题亟待研究.本文仅为我个人一孔之见,试为引玉之砖,以期和老师们进一步探讨.
第四篇:2013新课程改革培训学习总结
2013新课程改革培训学习总结
钟道才
这次我们生物科新课改的培训从7月19日到7月21日在南宁三美学校举行,参加的生物教师有来自南宁和崇左的高中生物教师。这次培训由广西高中新课程改革生物学科首席专家李志丹等专家学者授课,内容有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生物概念教学的案例分析、如何评价一节课等。
在广西2012级是实行新课改以后的第一届学生,现在已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惑,这次培训帮我明白了很多。
第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这套教材的编写注重科学知识的探究发现过程,重视科学史的教育,不再像旧教材一样只呈现科学知识。新教材中还有丰富的栏目,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判断思维和质疑能力,新教材还体现出了科学是不断地继承、发展和完善的。教材把生命看成是一个系统来研究,教材的编写也是一个各种内容有机结合的系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处理,制定从高一到高三的教学整体规划。
第二,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每个老师都应该是一个教育家。课题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间的比例并不是绝对的,可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灵活安排。课堂教学要发生转变,有单一的讲授式转变为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式、探究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接受式、自主式和探究式。
第三,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工作的主渠道,因此,加强集体备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并且要在每次集备时多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上课时发现什么方法对学生学习更有好处,要及时在组内互通经验。互相听课评课,要对教材内容和课堂教法进行调整,打破授课的固定形式,根据各位教师的不同特点、各部分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安排,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第四,生物学知识可分为程序性知识、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比如实验步骤、科学发现过程等;事实性知识是指客观存在不需要人为概括的事实如豌豆有高茎和矮茎、人有红绿色盲、人有46条染色体等;概念性知识是根据事实进行归纳整合得出的如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相对性状、基因等。教学过程中这三者的呈现顺序是:程序性知识→事实性知识 →概念性知识,特别要注重重要概念的教学,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先分析出这几部分知识再加以处理,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教学。
第五,评价是经常存在的,可以在课内也可能在课外尤其是在课堂上,恰如 1
其分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评价可以是自我评价、学生间评价、小组间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不只针对学生,评价还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第六,导学案编写要有效,应该要有依据考纲设定的本节教学目标、本节的学习价值与联系、本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习顺序、学法指导、课后练习等板块组成。
总之,这次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与同事和指导老师们一起探索新课改之路,希望能够真正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看到学生的素质真正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第五篇:高中部新课程改革学习总结
高中部新课程改革学习总结
锦州市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的时间,各项课程改革的措施正在逐步深入,各高中的师生对课程改革由最初的迷惘和不解,已经逐渐的开始有所认识和接受了,当然也正是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入,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也伴随而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也将成为课程改革改进一步深入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学院组织海口市高中研训部的各科教研员前往海南省考察学习,此行我们主要听取了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陈夫义副院长做的题为《我省新课程推进的主要举措及其成效》和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龚雄飞副院长做的题为《回眸与瞭望》的报告。下面将两位专家的报告中总结如下:
一、海南省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情况介绍
2003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开始进入新课程实验准备阶段。2004年秋季,作为全国首批四个国家级实验省区(还有广东、山东和宁夏)之一,海南省所有普通高中学校起始年级进入新课程实验。
2005年1月,在海南省200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海南省教育厅领导针对课改过程中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在系统总结几年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主张,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至今,高中新课程实验后的首次高考已顺利结束。
二、重视制度重建,以制度推进新课程实施,坚持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 高中新课程以来,海南已研制和下发制度、政策性文件20多个,这些制度和政策的制定有力地推进了新课程的实施。针对启动阶段发现的学校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标高控制、选课指导和学业负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海南省提出了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策略主张和推进要求。在依法规范方面,海南省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并就这些要求的执行情况开展了课改专项督导检查,及时通报了督导检查情况,对于不规范行为,及时予以纠正,使新课程的实施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
海南省在出台这些政策、制度和法规的过程中,以下做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海南省凡是涉及课改的重大事项,都坚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开展先行研究和科学论证,并面向学校和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后,作出最后决策。这是海南省高中课改平稳推进的基本保障机制。高考方案的研制是最突出的表现。
2.重视舆论宣传作用
在新课程准备阶段和推进过程中,海南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各种宣传形式进行充分动员,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同、理解和支持,努力为课改的平稳推进营造了一个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3.以点带面充分发挥校本校的作用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海南省以学校自愿申报为基础,确定了20所学校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样本校机制在实验准备和推进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实验、示范和辐射作用,很多学校都在探索和实践中创造了自身的特色,成为海南省对外展示高中课改的窗口学校。
4.坚持全面进入、分类指导
海南省实验工作坚持全面进入、分类指导的原则,比如,对全面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学校,在选修课开设、选课走班条件、教师培训和任课要求、课程资源开发建设、校本教研、学生评价、校园环境等方面分三类提出不同要求。如在选课方面,对三类学校分别要求开设出选修模块的80%、60%、40%。实践证明,这是符合海南省实际的。
6.加强对课改工作的全过程管理
海南省为促进对课改的总结反思,及时分享相关经验,指导课改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并保持足够的改革动力,海南省十分重视对新课程实验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每年都要通过调研指导、阶段评估或专项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每年都要召开校本校工作会议和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举办新课程开放周和优质课展示等活动,既为各校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促进学校自我反思、改进提高。
这里特别强调,在形成合力推进新课程方面,海南省教育厅相互处、室(院)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同时,海南省还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校学生司、考试中心等上级机构形成了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关系,这对平稳推进新课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抓服务,变革研训模式,力推网络研训
2004年秋季以来,海南省依托“新思考”(CERSP.COM)平台,初步建立了全省教研网络,并大力推广网络研训。目前由海南教育研究培训院负责的新课程教研网站有:“海南教研”(有25个学科或专业网络群组)、“高中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智慧人生”、“成长博客”、“目标教学”等网站。省教研网与市县的区域群组、学校和师生群组相连接(或镶嵌),形成一个具有树状结构且各具特色的群组网络,网络的“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优势,使专家、教研员和一线的骨干教师能全天候面向全省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琼岛上的每一位教师也能全天候地与专家、教研员对话,与同行开展跨时空交流,获得所需的专业支持;专家答疑、评课、在线研讨和各项指导活动从双向互动变成多向交流。网络教研推动教研真正走向校本,改变了教师的学习、工作状态,优化了学校人际关系,为教师充分展示自我、骨干脱颖而出创造了公平的机会,促进形成了“自主、平等、对话、协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校园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研与教学分离的状态和教研供给不足的局面,实现了“研”、“教”同步,缩小了城乡教育资源差异,边远乡村学校教师能通过网络与城市教师共享同样的教学资源。上博客做教研、反思教学、交流体会在海南省中小学教师中已蔚然成风。
目前,海南省教研部门负责的网站一周的总访问量达到1200多万次,平均每天约180万次。注册“海南籍”的会员占“成长博客”网站会员总数的14%以上,“海南籍”会员的文章、评论、访问量均占该网站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在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海南省创造的网络教研经验及运用博客开展远程研修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都得到教育部大面积推广,截止今年秋季,海南省参加过远程研修的中小学教师达到近5000人(全国70000余人)。新型研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促使一批本土专家迅速成长起来,不仅缓解了自身专业支持力量不足的压力,还为全国其他区域的课改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训模式和专业支持力量。去年全国万名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就聘请了海南省38名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占全国指导教师总数的40%。网络教研和远程研修极大地扩大了海南省的影响力。
海南利用网络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在我国基础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陈小娅副部长2006年1月考察海南时说:“用成长博客的形式,支持课改的推进,使教师在一个共同的载体下成长,这是海南的一个创新。”她还说:“海南的成长博客正在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涯。让教师共同介入网络,相互促进,课改与网络相互推进,这对教师的职业非常重要。”
教育专家张民生(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在2006年底全国网络教研工作会议上评论说:05年在海南初识网站,了解到海南和其它地区的网络教研,认为这是里程碑式的工作,在今天这已无容置疑了。网络服务课改,网络发展教师,网络改变生活。
在这里,海口市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平等交流,研讨分享,专业引领,团队合作„„得以实现。
在这里,改革的热情被点燃,理论被广泛地传播和普及,实践的积累和提升为改革奠定着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教师既是推进改革的力量,而更重要的也是发展的对象。
从中深刻地体会到:教师中蕴藏着巨大的改革热情,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
促进教师教育生活方式的转变,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改革应当达到的目标,这才能通过教育造福人类,造福社会。(改变教师才能改变教育。)
学者型领导周稽裘同志(江苏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教科院院长)在考察海南课改时曾说:海南创造性地探索出教师成长之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用网络技术抓住了制高点,大面积地推动了教师成长,与课改同步,经验可贵。你们的教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海口市知道你们的秘密武器。信息化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四、抓导向,改革考评制度
几年来,经过不断地研究探索,海南省积极推行发展性评价制度,已初步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考试评价制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通过“成长记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小学生学业评价全面推行等级制,小学升初中取消升学统一考试,实行就近入学制度;从2004年开始,我省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全面引入等级制和综合素质评价,并尝试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招生制度,改革总体平稳。在中考改革探索中,海南省寻求六结合实现六突破,即:升学考试与毕业考试相结合,实现了一考多用的突破;必考题(“规定动作”)与选考题(“自选动作”)相结合,实现了试题呈现形式多样化的突破;等级评定与星级记录相结合,实现了成绩表达方式的突破;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实现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运用的突破;统一招生与自主招生相结合,实现了多渠道择优录取的突破;总成绩等级和科目等级相结合,实现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同等关注的突破。此外,还根据考生人数、区域办学水平、海南实验中学初三学生户籍分布和往年指标分配情况,将海南中学、师院附中、海南侨中等校(面向全省招生的普通高中学校)的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各市县方面,海南省也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一)、海南省普通高中阶段的考试评价改革主要内容
1.推行校本评价
海南省将学分认定权和综合素质评价权赋予学校,引导学校实施全过程管理和调控,推动“三维目标”的实现和八大领域课程的全面实施,迄今已在普通高中学校初步建立学分管理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2.改革会考制度
海南省将实施10多年的高中毕业会考改为“基础会考”,基础会考的性质仍然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高二学年末实施,但考试科目减少6科(拟高考的6科),即拟报考文科的考生不考语、数、外、政、史、地,只考理、化、生、技,拟报考理科的考生不考语、数、外、理、化、生,只考政、史、地、技。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考试负担,又确保了课程的全面开设和学生的均衡发展。
3.改革高校招生考试模式
本着稳步推进、有所作为的原则,海南省高考改革探索集中致力于使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实行“3+3”高考科目设置,各科高考分必考题和选考题,选考题采取“超量命题,限量做题”的办法,以推动选课制度的实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是强化会考结果的利用,将“基础会考”成绩(总分400分)以10%计入高考总成绩,这有利于引导学校确保学术性科目必修模块的开设质量,保障学生的共同基础和知识学习的结构完整。
第三是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档案作为高考报名的必备材料和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以引导学校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4、综合素质作高考重要参考
海南省高考改革的重大变化是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的重要参考,告别了高考分数的惟一评判性。但考虑到平稳过渡,暂未将综合素质评价计入升学标准,只是作为高招的必备材料。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则认为,用考试来代替评价这是不完全的,一定要建立一套全面的评价制度,而考试只是一种手段,因此要改造我们的考试。一个好的考试,一定是要考出人家的长处和优点,要用考试来促进评价,加强评价体系。
(二)、普通高中阶段的考试评价改革在海南省初步影响和作用
海南省的高考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得到了省政府、教育部领导和有关司局的大力支持。海南省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方案和学科考试说明得到了教育部的支持和认可,高考调研测试工作也得到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大力支持与指导,2007年海南省高考试卷的结构、试题的题型、考查知识点的分布、题量的设计以及试卷的难度,都和海南省组织的高考调研测试保持了较高度的一致,自高考至今,全社会反映异常平稳。当然,在高考试题命制方面,有意见认为是平稳有余,改革力度不够,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首次高考和高招工作平稳顺利实施,表明海南省的改革是稳健的。
海南省近年来在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今年秋季海南省已推荐海口市首次参加基础教育司组织的教学质量监测,这对海南省积累教学质量监测的经验将发挥重要作用。
几年来依法科学推进新课程的实践,加快了海南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伴随课改的推进,部分学校在办学思想、办学模式、管理机制、德育工作、教学模式、学校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一部分改革案例被教育部相关部门选作培训案例。今年部分名牌高校的自主招生表明,新课程后的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仅北大和清华今年就在海南省自主招生14名(其中北大8名,清华6名),是历年最多的,海南省学生参加北大面试的录取率达到100%,录取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今年名牌大学对海南省追加的招生指标明显增加,本科共追加716名,达到计划指标的约4%,仅北大就追加5名(如果加上北大自主招生的8名录取指标则达到13名),追加指标达到计划指标(18个)的28%(若含自主招生指标则为72%),北师大投放海南省的免费生指标原本为6个,后又追加4个,追加指标达到计划指标的67%,陕西师大追加的指标(28个)是计划指标(17个)的165%。
考试结果显示,课改力度比较大的学校,这次高考取得的成绩相对也比较好,如海口长流中学今年二本以上入围率达到62%,取得历史性突破。
五、海口市在校本研训上下功夫有效促进课程改革
2001年秋季,海口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整体进入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2004年秋季,又启动了普通高中课改实验。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推进,教师的热情和新奇感在逐渐衰减,面临的问题和困惑越来越多,一些矛盾也越来越突显。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师遇到的问题,回应他们的困惑?拿什么做为课改实验的后续动力,促进课改实验健康、持续发展?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认为校本研训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海南省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海口市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各级培训,确保校本研训工作顺利开展。
要使校本研训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让学校领导和教师们认识它、理解它、掌握它。为此,海口狠抓培训这一环。首先抓学校管理者的培训。一是通过“校长论坛”的形式对全市中小学校长进行课改和校本研训的理论培训,先后选送三批中小学校长赴上海、北京学习,还举办“教导主任、教研室主任校本研训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问题研讨等形式,对全市300多名教导主任和教研室主任进行培训,解决课改实验和校本研训的领导力量问题;二是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先后选派了25所校本研训基地校的骨干教师参加全国首届“校本研训制度建设国家级研修班”,还注重发现、推出、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使其在实验中迅速成长起来,2004年海口又启动了千名农村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实施千名农村骨干教师提高培训,努力为农村学校培养校本化的专业引领力量,解决课改和校本研训的专业引领力量问题;三是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解决校本研训的技术支持问题。
(二)、加强校本研训制度建设,保障校本研训工作规范开展。
加强校本研训制度建设是确保学校本研训工作规范开展的前提。所谓的校本研训制度建设,实质上就是要求中小学校建立一套以校本教学研究为特征的教师研究制度,构建一套以学习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制度,建立一套能启动每一位教师潜在科研动力为目标的激励机制。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为了给全市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平台,海口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校本研训工作,于2003年8月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建立校本研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研训;2005年5月,海口市教育局又下发了《海口市校本研训规范管理要求》,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规范校本研训制度建设,以规范的研训制度确保研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海南市已建立起下列若干制度,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1、落实校本研训领导责任制度。明确校长是校本研训的第一责任人,教研组长是校本研训的第一带头人。海口市要求各校校长要认真把握课改实验发展方向,明确校本研训要求,并将学校的课改实验和校本研训工作与校长考核挂钩,从而增强了校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海口市要求教研组长要在校本研训中带头科研,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专题,组织集体研讨,开展专题研究,把本科组的研训工作抓好抓实。
2、落实教研员定点包片制度。海口市制定了《市、区教研员定点包片教研帮扶实施方案》,将市、区两级教研员分配到全市四个区的24个乡镇,建立市、区教研员定点包片(一个镇为一个片区)制度,形成市、区、中心小学“三位一体”的研训协作体,开展区域教研,进行助研、助训、助教活动,增强农村教师的教研意识,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3、落实“联片”教研活动制度。海口市以乡镇中心校为基地,充分发挥区域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即将辖区内相同学科教师组织起来,定期举行集体备课,开展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专题研讨活动,使农村优质资源跨乡镇、跨校区扩张,形成”一校启动—区域协作—整体推进”的开放的研训格局。
4.落实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制度。针对农村学校课改实验和校本研训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海口市整合城区优质学校力量,启动了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子”的“百强扶百弱”工程,将100所城区学校与100所农村学校结成帮扶对子,采取领导蹲点、校校对口、教师交流、骨干联动、学生拉手等措施,从“硬件”和“软件”建设上给予农村学校大力帮扶,提高了农村学校的“造血功能”,并选派优秀教师组成“讲师团”,开展“送教下乡”和“送训下乡”活动。有力推动了农村课改实验和校本研训工作。
5、落实“七个一”教师管理制度。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教师的反思和专业成长,海口市对教师提出了“七个一”要求,即每周写一篇教学后记、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参加一次小组业务学习或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究课、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记录袋、参加一次区域性教学研究活动。海口市以“七个一”活动促进教师学习和研究,培养教师勤钻研勤思考的良好习惯。
6、落实校本研训评价激励制度。激励是一种导向,更是一种力量。为了激励广大农村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开展课改实验工作,海口市制订了《海口市农村中小学课改实验工作奖励办法》,设立农村课改专项奖励基金,实施“以奖代拨”计划。今年11月,海口市召开了“农村课改与校本研训工作经验交流会”,表彰了109所课改实验和校本研训工作成绩突出的农村中小学,并拿出100万元给予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农村中小学参与课改、开展校本研训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建立校本研训基地校,发挥基地校的典型示范辐射作用。
为使校本研训真正做到在教中研、在学中训,海口结合实际,认真规划安排,确立了25所市级校本研训基地校,让基地校率先探索校本研训新思路,总结新做法,形成新经验,进而辐射到全市所有学校。例如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成立了中心校教研室、镇中心教研组、各学校教研组,形成三级教研网络,实行联动研训,并总结出自主式、互动式、分享式、开放式、论坛式等8种有效的研训模式;荣山中学狠抓教师研训过程管理,建立教师个人研训档案,严格研训考勤制度,规范校本研训学时、学分登记,实行校本研训“三挂钩”,即校本研训考评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与年终考核挂钩,与职称评聘挂钩;长流中心小学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要求教师制定研训计划,同时将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教学随笔、学习收获、总结反思等材料收入记录袋,作为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三门坡中心小学建立课改和校本研训激励机制,把课改成果作为考核、职称评聘的重要条件,对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对这些成功经验,海口市都积极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基地学校的典型示范辐射作用。
(四)、创新校本研训活动模式,提高新课程背景下校本研训的实效性。
1、开展“同伴互助”,促使教师人人参与校本研训活动。
(1)、重视发挥教研组作用,坚持每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坚持“五有五环节”制度。“五有”即集体备课有专人负责、有固定时间、有明确内容、有中心发言人、有详实记录;“五环节”指全组教师参与备课、说课、公开教学、议课、总结反思。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在“同伴互助”的过程中提高了把握课标的能力和教学的预见能力。如长流墟小学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要求同年级老师每人主讲一部分内容,然后大家共同讨论设计教学,探讨教学方法,形成教学初步方案;三江中心小学要求每位教师每次集体备课,都要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来、带着收获去。如今集体备课活动已成为各区、学校的常规教研活动,形成了制度,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重视课堂教学交流,举行基于课例的教学研讨活动。海口市中小学各学科都以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作为探索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凭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切磋交流活动,促进了教师对课标的自觉学习,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在互助对话中提高。例如海口市长德中学长期坚持抓“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专题研究课”三课常规教研活动,并邀请教研员和同片区的教师一起参与听课评课,通过“互听—互评—互促”活动,在“同伴互助”中带动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化。目前海口市大多数学校都开展了“三课”教研活动,有的学校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教学节”,通过赛课、会课、研课等形式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总结成功的经验,研讨存在的问题,促进共同成长。为使听课、评课活动常规化,并不断推向深入,海口还开展了任务驱动型的多角度观课评课活动。基本流程为:预定关注点—多角度观课—分项评析—多项交流—共同提高。即在组织教师听课前,首先给听课老师确定具体任务,指定其关注某项教学技能或某些理念的渗透情况,评课时不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蜻蜓点水”,而是各人就其关注点进行“挖井”式的纵深评析。有了任务的驱动,听课教师都“有备”而来,认真听,详细记,仔细想。评析时均有的放矢,能理论联系实际,彼此观点碰撞,从而以思引思,以石击石,以智引智,同生共长。这样分项评析,多向交流,形成链式交流走向,达到共同提高的研训效果。通过说课作课评比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3)、开展课改观摩交流活动,形成资源和经验共享机制。
一是开展课改开放周活动。四年来,海口市每学期都举办面向全省或全市的课改开放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专题讲座、问题研讨、经验介绍等形式,为学校之间、教师之间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二是召开课改专题研讨会。四年来,海口市每学年都召开课改实验与校本研训工作经验交流会或现场观摩研讨会,及时总结交流课改实验和校本研训工作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实验和校本研训工作向纵深发展。
2、注重“专业引领”,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专业引领是校本研训走出低水平反复的决定性力量。只有注重专业引领,才能为校本研提供方向指导和学术支持,使校本研训得到实质性进步和持续性发展,使课程改革实验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避免偏离方向和陷入盲目性。为此,海口做了以下工作:
(1)、聘请专家作专题报告。课改四年来,海口与部分高校课程研究中心、出版社和海南教育研研究培训院等单位都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不定期地聘请有关专家到海口作课改和校本研训专题讲座。不少专家还到学校 “临床会诊,现场诊断”,为教师解答疑难,找出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原因,帮助制订对策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2)、发挥教研室的专业引领作用。一是为海口市教研室配齐了所有学科的教研员;二是重视教研员的进修培训,海口市教研员每年至少有1至2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省内培训学习不在计算之列)。通过进修培训,教研员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专业引领水平,增强了业务指导能力;三是有效调动市、区、乡镇中心小学三级教研员协同作战的积极性,鼓励教研员定期深入中小学进行教学指导,作专题培训;四是出台了《海口市教研室、教研组和教研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对工作突出的教研室、教研组和教研员进和奖励。
(4)、开展数字化研训探索。近年来,海口充分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开展信息化教研的实践和探索。不少中小学教师充分利用师生成长博克网站,在教师、学生、专家之间搭建起一个跨时空的沟通平台,使研训中的问题与困惑能及时获得更大范围且更快捷的回应,提高研训引领的质量,使校本研训尽快走出“近亲繁殖”和“低水平重复”的封闭圈子,形成了更为开放的“高位”发展态势。
3、抓好“个人反思”,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个人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只有自我反思,才能主动研究,才能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因此,在校本研训活动中,海口在注重专业引领的同时,也十分注意抓好教师的个人反思,以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1)、开展“教学案例反思”研讨活动。为了树立教师的问题意识,不少学校明确规定每位教师每周要撰写1—2篇教学反思,按照“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过程开展研究,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丰南中学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写教学反思次数不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并列入常规教学检查内容;不少学校都要求教师写“教学反思”,并形成制度,反思的形式也多样化,有教学后记、课改日记、反思记录卡、教学随笔等等。有的学校还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开展“录像课反思”研讨活动,即各学科选出一节课后,在全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然后将其录像并刻录成光盘,供教师们观看、学习、评析,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这种录像课反思研讨活动,不但使上课教师本人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也让其他教师能更细地分析教学过程。加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反思,让教师在案例分析与反思中接受与时俱进的课改观念,在反思中逐渐形成在研究状态下进行教学的职业生活方式。
(2)、开展“案例与反思”评比活动。海口市、区教研室每年都开展“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评比活动,并择优汇编成“教学反思集”。引导教师关注教学行为,激励教师勤写反思笔记,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
六、考察学习之后的的一点思考
一项改革经历初期的迷惘、中期的“高原反应”最后才走向“一马平川”,这几乎已是规律。但是,面对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涌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很多校长和老师并不是深刻反思并积极跟进,而是把这种不适应症过多地归因于新理程的问题。由于多年应试教育的强力塑造和锤炼,很多人几乎成了一个定型化的工具,他们试图站在旧课程的阵线上与新课程对话,于是诸多问题相继而来,并且错的总是新课程。这种对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正确的反思正阻碍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这里就引申出一个问题:教师与课程,究竟谁该适应谁?
当前来看,校长、教师与新课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不适应:
第一 教育观念上的不适应。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保障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但不少校长和老师追求的依然是“精英教育”的价值观,关注的不是“人”的和谐发展而只是考试分数,满足于只是把一部分优等生送进大学校门。为此,学校的教学工作全面围绕“重点班”、“重点生”进行,且不惜采用题海战术全面占领学生的时空,致使大多数学生退居边缘而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大众主义”教育理想,他们的本能是迷惘、徘徊甚至抵抗。
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有积极者和保守者,保守并不都可怕,关键是能否是真正的“觉醒者”。可以把保守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奈的保守”,一类是“无知的保守”。“无奈的保守者”其实是“心中明白”,只是基于世俗的困厄而不得已为之,一旦改革的时机成熟这类人马上就会成为改革的中坚与骨干;“无知的保守者”则是因为坚守旧式的理念而不思变通,最终沦落为旧式教育的“卫道者”。因此,观念的更新还是一个首要的问题,多渠道、多层次、多反复地来为广大校长和教师“洗脑充电”,让理念在大气候的熏陶下复苏于大脑,在心灵中生根,用理念来支撑信念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第二、对以模块为系统的教材编排不适应
不少教师长期习惯于按线性逻辑编排的传统教材的教学,乍一接触到独立为模块的、且模块知识之间缺乏紧密关联的新教材,一时间就变得不会教学了;他们由此开始产生焦虑甚至埋怨情绪,表现出对新教材的不满,并试图去否定它。这是当前发生在高中实验教师身上的一种普遍现象,与此相对应,困惑于广大教师最直接的问题是教材容量大、任务重、课时少,不足以完成教材所给定的任务。出现这种困惑甚至焦虑,很大程度上是许多教师对教材的模块特点把握不准导致的。他们依然采取传统的一讲到底的作法,不敢放手去实现对教材的整合与取舍,不懂得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不少教师缺少时效观念,备课把握不准重点难点,设计过满,未能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教学任务一律以教来呈现,出现了节奏拖沓、容量过小、甚至奢侈地浪费时间的现象。他们习惯于站在传统教材的思路上与新教材对话,多年来习惯当工具,资源意识缺失形成对教参的过分依赖;而且这类教师尤以重点中学为最,他们抱着“老大”的心态,自以为是,唯我独尊,固步自封。因此努力适应并尽快地适应新教材,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或许新教材还存在着编写粗糙、不尽完善的暇疵,但它体现了课程标准所给定的要求,亦更深层地表现了国家于教育方面的某些意志,从根本上讲,它是经过学术机构权威人士审核的,基本上是无有大碍的。对于广大实验教师来说,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不是让国家教材来适应你,而是要求你去尽快适应新教材,努力实现“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学习课标,研读教材,找准教的切人口,把握教材要求完成的目标与任务,是每一个实验教师的“必修课”。
第三、教学方法上的不适应。
一是教学中三维目标不能有机整合的问题。现在,课堂教学中较为严重地存在着不能有机整合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的问题。常见有两极现象:一类是一味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形式化地开展交流互动,而忽略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巩固;另一类则是仍然十分看重于知识的传授,不怎么关注生成必要的情感体验,学生学习的过程并个中需要建立的方法也往往被忽略不计。
二是灌输式教学问题。不少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法施教于课堂,依然采用单纯授受知识的“满堂灌”教学, 不追求互动对话,不重视生成与体验。不少教师面对大班额群体,认为讨论、互动、情景生成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是“理想模式”,不适应现实的教学环境,有效果的还是“老一套”。不少教师仍用单纯重视知识传授的老教法来施教,知识学习串讲到底,古文学习中仅追究字词的训诂达意,而不从思想与审美层面做适度拓展;政史地学科的教学中,常见不少教师边学边号知识点,对应备考的“教辅资料”一一圈点,张口闭口这也重点那也重点,目的直奔高考;有些学校于课表上安排的“研究性学习” 课,实质上就是必修课的附加----课时不够的延伸,诸如此类,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无从落实。这些都是教学方法上的不适应症。
从目前来看,教师于教学中的最大障碍有五条:一是课时偏紧与教材内容偏多的矛盾难以统一;二是三维目标于课堂教学中整合失衡;三是以模块为特征的教材体系于施教中的不适应,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整合与“二次开发”能力;四是基于大班额教学环境中的师生互动难以有效展开;五是课堂教学中如何整合教师、学生、教科书三者互为主体的关系。这是现阶段所呈现的问题。以后,随着选修课的开设、校本课程的开发、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还会产生许多新的困惑。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改革的实际意义,课程改革的本质所在,就是攻克基于高目标下所遇到的阻力与问题;课程改革的艰难,也正在于问题重重,需要像跨栏一样一一逾越。换言之,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没有遭遇挑战难度的问题,也就不叫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