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值得一去的名人故居
湖北值得一去的名人故居
湖北人杰地灵,无论古代还是近代、现代,湖北名人都是人才辈出。随着时间的流逝,多少名人成了一段历史的回忆。但是他们的故居有的却依旧屹立于生活之中。那么如今在湖北到底有多少著名的名人故居呢?本文据各大相关网络平台数据,为大家盘点了湖北所有著名的名人故居,现在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湖北著名的名人故居目录吧!看完相信你会对湖北的名人故居有一定的了解。湖北值得一去的名人故居 屈原故里
屈原故里景区位于秭归县新县城,占地面积约500亩,以屈原祠、江渎庙为代表的24处峡江地面文物集中搬迁于此,保护区主要内容包括以屈原祠为主的屈原纪念景区,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峡江古桥等为重点的三峡古民居区,以及屈原文化艺术中心、滨水景观带等景点。
李先念故居
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以南20公里的高桥镇,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的建筑是一个狭长的的院落结构形式,整个建筑群和周围的池塘,青山融为一体,朴实无华;保持了原有故居的原貌,充分利用了周围的景色,自然而和谐。
詹天佑故居
詹天佑故居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51号,建于1912年,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由他本人亲自设计监造。故居是一栋砖木结构的西式二层楼房。
陈潭秋故居
陈潭秋故居位于湖北黄冈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66),一进二重,面阔五间,面积约280平方米,硬山顶,砖木结构。故居前,陈潭秋全身铜像一座,水塘一囗6亩,周围坪地80亩,连接106国道的故居大道(水泥路面)一条。
李四光故居
李四光故居位于回龙镇正街南侧,是一进三重的瓦房,中间有小天井。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60平方米。(故居是后来翻修的,同时作为纪念馆)故居里的家具很少,有几件非常古朴,四周墙上是介绍李四光生平的文字和照片。
李时珍纪念馆
李时珍纪念馆,位于蕲州城东南面风景秀丽的雨湖之滨,占地80亩,为仿古(明代)建筑群,气势恢弘,错落有致。馆内陈列大量珍贵的医学资料、药物标本和郭沫若、邓颖超、方毅等同志的题词。并珍藏古今中外介绍李时珍的医药书籍、文献资料和报刊杂志等等。湖北著名名人故居名单景点名称 景点地址
陈潭秋故居
湖北黄冈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
毛泽东同志故居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都府堤41号
木兰故里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胜景大道53
宋庆龄汉口旧居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沿江大道162号
詹天佑故居
湖北省江岸区洞庭街51号
屈原故里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程克绳故居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程克绳故居
汉徐庶故里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徐庶路10-1
邓玉麟将军故里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
陈锡联故居 湖北省红安高桥镇
董必武故居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民主街董必武故居 耿锡祥故居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杏花乡耿锡祥故居
江波将军故居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
李四光故里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106国道东50米
李先念故居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
程世才将军故居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
黎元洪故居纪念馆
湖北省大悟县彭店乡黎河村黎家河
刘华清故居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刘家院
鲁兹故居 湖北省汉口城内鄱阳街32号院内
郭沫若故居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路珞珈山一区20号
钱基博故居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74号
刘少奇故居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汉口友益街尚德里4号
石瑛故居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三义村22号
冯玉祥故居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千家街8号大院
周恩来故居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一区19栋27号
项英故居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粮道街273号
李书城公馆
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51号
张居正故居
湖北省荆州市古城东大门内
曹履贞故居
湖北省荆州市得胜街26号
余上沅故居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太岳北路35号
闻一多故居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
李时珍纪念馆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大道11号
周苍柏公馆
湖北省武汉江岸区黄陂村4、5、6号 彭楚藩故里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楚藩大道242号附近
彭德怀故居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317省道
大汉陈友谅故居 湖北省仙桃市纪门路64
第二篇:青岛名人故居简介
青岛名人故居简介
青岛——一个美丽的城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多少年来已经成为了游客心中的旅游天堂。“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形容之。”康有为的话成为青岛标志性的评语。青岛别有韵致的人文景观与美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是浑为一体的。康有为、沈从文、闻一多、老舍、洪深、梁实秋、王统照、萧军、萧红、舒群等这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拥有一定声誉的文化名人都在青岛留下了他们的故居,这些名人故居见证了青岛人文发展中引以为荣的一段历史。
老舍故居:黄县路12号,为二层楼房,座北朝南。30年代中期老舍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期间曾在此居住,并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文博士》等一批优秀作品。住在二楼的是作家黄宗江、黄宗洛、黄宗英三兄妹。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有为故居:始建于1899年,三层德式砖木结构建筑,为德占时期总督府要员官邸。1924年康有为先生购买此房作为寓所,直至1927年3月病逝于此,现为山东省 文物保护单位。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先生长期流亡海外,辛亥革命后方得以回国。1917年他第二次来青岛时,市政当局安排他在此下塌,先生对此处十分满意,于次年购买并进行改进装修。嗣后先生在此会见文化要员,潜心研讨书艺,因此故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青岛市对故居的维修十分重视,1986年曾作过维修并对外开放,其时86岁高龄的康有为弟子刘海栗来青时,亲笔为康有为故居题词,并为康有为墓撰写了碑文。2000年初青岛市政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议案精神,拨出专款,由市文物局全面维修,并于同年国庆期间正式对外开放。康有为来青时,当时居住青岛的清朝第二代恭亲王溥伟欲举家北迁大连,二人私交甚笃,溥伟便将其家具赠送先生。现故居内起居室、会客室、书房等室内家具,均为当时亲王所赠。康有为故居虽不豪华,却十分高雅,足以反映康先生的审美康有为故居陈列馆重新修复开放后,增加了《康有为生平图片展》和《康有为藏品珍品展》二个展览。图片展以详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图片,介绍了先生坎坷奋斗、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一生。藏品珍品展出了康有为书法原作、使用过的器物以及先生流亡海内外时收藏的艺术珍品,康先生后裔捐赠的不少珍品也同时与观众见面,这两个展览的不少文物资料均为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研究价值。
孔祥熙故居:郧阳路33号。孔祥熙早年留学美国,是基督教徒,与同学王正廷同属基督教一个兄弟会,王正廷还担任兄弟会会长。他们回国后都成为基督教中国青年会理事。当时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与世界基督教青年会有着密切关系。五四运动后,中国与日本谈判收回青岛及山东的权益,王正廷是中国首席委员,在国际外交界中成了知名人士。还在中国参加奥委会之前,1922年王正廷就已成为国际奥委会第一位中国委员。这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称胶澳商埠,原拟由王正廷任督办,后改任他为外交总长,由熊炳琦任胶澳督办。王正廷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中国收回青岛仪式。在王正廷推荐下,孔祥熙任胶澳商埠电讯局长、实业处长,这是孔祥熙迈入政坛的第一步。孔祥熙认为青岛是中国城市中最适宜居住的,在太平山南麓修建郧阳路时,他在山坡上购地建了别墅。也是在王正廷推荐下,孔祥熙成为国际奥委会的第二位中国委员。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后,孔祥熙屡任高官,掌握财政大权,很少到青岛来。他的女儿孔四小姐曾住在这里。孔祥熙别墅在太平山南麓,面瞰大海,位置绝佳,且造型美观,曾作为植物园办公楼。
郭沫若寓址:太平角一路23号。郭沫若,字鼎堂,四川乐山人。一代学者、诗人、文学家、史学家。1956年郭沫若第一次来到青岛,住在太平角一路23号,这里曾是一处美国人的别墅,位于一处岩崖之上,推开窗扉便是汇泉角与太平角环抱的太平湾,郭沫若说这里像日本的博多湾。郭沫若久慕崂山之名,去游山、考察,由青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张铮夫同志陪同。他们乘车经王哥庄先游了太平宫,又经东海路去华严寺。一路上的景致令他十分兴奋。到华严寺内外游览之后,他说崂山景色这里最好,“负山函海”,可以久居。他还仔细听取了关于于七事迹的介绍。寺僧献茶之后,陪他欣赏了寺中珍藏的书法绘画、文物图书,他都认真鉴赏。他对寺中收藏的两部《册府元龟》很感兴趣,尤其是其中的一部抄本。《册府元龟》是宋代编写的一部大型类书。类书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大型工具书,大体上相当于外国的百科全书。《册府元龟》编纂严谨,很有价值。但从清代中期,宋朝刻本已经遗失,建国后出版的《册府元龟》是根据明代刻本重印的。郭沫若看了良久,认为这部抄本与明本不同,有可能早一些,经与寺僧协商借了几册带回去。经他校勘,鉴定为元代抄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个版本,十分珍贵。“文革”期间破“四旧”的时候,市文化局派人去华严寺“抢”出了这部《册府元龟》。1980年全国古籍善本普查的时候,专家组来到青岛,一致鉴定它确为元代抄本。这部《册府元龟》成为国宝级的海内孤本,幸赖当年郭老的鉴定。在青岛,郭沫若流连于山海之间,尤其是见到一些日式建筑,常常回忆起在日本的读书和流亡生活。四川、北京均保留有郭沫若故居,他在青岛生活过的太平角一路23号寓址也保存完好。
梁实秋故居:鱼山路33号。30年代初,梁实秋在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期间曾在此居住,并创作出版了《文艺批评集》,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院内留有梁实秋当年栽植的树木。故居巷口有青岛市文物局立的铭牌。梁实秋认为在青岛的四年是他一生中家庭最幸福的时期,还认为在中国从北疆到南粤,以青岛为最好。
沈从文、巴金故居:福山路3号。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早年便从湘西小城到了上海、北平等大城市,以其智慧、灵性和勤奋,20年代末已是知名作家。沈从文的许多作品发表于《新月》刊物,与徐志摩等有深厚友谊。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建校,文科教师中几乎全是“新月派”人物,包括梁实秋、闻一多、方令孺、孙大雨、陈梦家等,正如鲁迅所说,是“新月派”的天下。沈从文觉得只靠写作的稿酬还难以维持生活,在徐志摩介绍下,青岛大学聘沈从文为中文系讲师,沈1931年来到青岛。这时青岛大学为教师在福山路(今3号)新建的一座宿舍楼刚刚建成,建筑瓦砾尚未清除完。沈从文在回忆那段生活时谈到:“房屋刚粉刷过,楼前花园里花木尚未载好,只在甬道旁有三四丛珍珠梅,剪成蘑菇形树顶,开放出一缕缕细碎的花朵,增加了院中清韵风光。”《新月》杂志的主编叶公超来青岛,曾为他在楼前拍摄了一张照片。青岛福山路住所位于八关山麓,前瞰大海,既不“窄”又不“霉”,因而心情很好,他的业余时间全用来写作。他说:“我的住处已由干燥的北京移到明朗华丽的海边。海天那么宽阔,无涯无际,我对人生远景凝眸的机会便较多了些。”又说:“大约因为先天性供血不足,一到海边,就觉得身心舒适,每天只睡三小时,精神特别旺盛。„„在青岛期间,正是我一生中工作能力最旺盛、文字也比较成熟的时期。” 沈从文在青岛期间写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三部人物传记:《从文自传》、《记丁玲》、《记胡也频》和《月下小景》等二十多篇中、短篇小说,还有《论徐志摩的诗》等十几篇。短篇小说《风子》是以青岛为背景,也以岳萌为影子。沈从文喜欢崂山,先后六次去游崂山,有一次在山中住了许多天,他见到崂山九水的清纯少女联想到家乡湘西少女,便构思酝酿了一篇小说,1933年离青去北平后才写成,这就是他的代表作《边城》。《边城》在香港拍为电影时,导演恰也是钟情崂山的青岛人严俊(原青岛“铁中”的学生)。在北平,沈从文还创作了以青岛大学教授为原型的小说《八骏图》。
沈从文早年卖文为生,生活清贫,1932年他到上海将一部分作品送给了巴金,巴金为他出版了小说集《虎雏》。他邀巴金到青岛做客,巴金迟迟未能成行。巴金在《写作生活的回顾》一文中说:“夏天来了。我的房间里热得跟蒸笼里差不多。我的心像炭一样燃烧起来,„„在这时候我却忘掉一切地把头俯在那张破旧的书桌上。”在他终于写完长篇小说《雨》以后“才开始我渴望了许久的北方的旅行。住在青岛一个朋友的山中宿舍里”。这个朋友便是沈从文,“山中宿舍”是青岛大学为单身教师在八关山麓建的宿舍。这里地势很高,推开窗扉,面前便展现出葱郁的汇泉和碧波荡漾的汇泉湾。巴金说,沈从文没读过什么书,他的写作全是自学的成果,徐志摩介绍他到青岛大学任教,他十分珍惜,但仍利用晚上来写作。他十分疼爱自己的妹妹,为了使她有文化,接妹妹来青岛大学读书。沈从文兄妹陪巴金游览青岛,从汇泉炮台经俄国公爵别墅(今花石楼)到太平角。在江苏路基督教堂的台阶上谈天说地。巴金羡慕沈从文兄妹生活在这样一个好的环境。
建国后,全国文联组织生活在原“国统区”的文艺名人到老解放区参观。上海的作家、艺术家组成一个团到山东解放区参观、学习。参观完之后一部分人来到青岛,这是1950年,其中有作家巴金、李健吾,音乐家周小燕等人。巴金在青岛访问了朋友,周小燕去在青岛的华东大学艺术系参加座谈会。巴金说:经过18年,青岛海天依旧,但已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青岛了。巴金是四川人,但在上海生活了70年之久,他在成都的旧居已不存,上海还有4处旧居,青岛福山路3号巴金写作《爱》时的寓址尚存。
一多楼:位于八关山和青岛三交界处的青岛海洋大学东北角。闻一多先生于1930年夏来青岛,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先后住在大学路、文登路。1931年迁至该楼内。解放后,闻一多故居定为此处,命名为“一多楼”。1978年海洋大学将一多楼辟为“闻一多故居展室”,并在楼前建造花坛,正中竖立闻一多半身大理石塑像,座上刻着他的学生、著名诗人臧克家撰写的碑文。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从文故居位于八关山麓福山路3号。1931年至1933年沈从文在青岛大学中国文学系执教期间在此居住。1932年巴金来青岛时亦住沈从文寓所。沈从文在此先后创作了《从文自传》、《记丁玲》、《月下小景》、《八骏图》等名著名,《边城》也是在这期间酝酿而成的。沈从文故居斜对面曾是著名作家吴伯箫的故居,后因城市建设被拆除。
汪静之故居:位于驻青某海军部队内的“山海楼” ,新文学运动早期,汪静之和冯雪峰、应修人组织了一个“湖畔诗社”,出版了诗集,被称为“湖畔诗人”。汪静之写了中国第一首“情诗”——《过伊家门外》,受到广大青年欢迎,但却受到封建卫道者的进攻。他的诗集有《蕙的风》等。1933年,青岛市立中学聘汪静之和翻译家章铁民来校任教。章铁民先来青岛看了看,他给汪静之写信说:“南窗外是海一般的绿林,绿林一般的海,望一望窗外的绿林,立刻忘了疲劳。校的西邻是一个其大无比的公园„„”。于是汪静之也来到青岛,二人共任教于市立中学,共同住在一座宿舍楼里,北依太平山、前瞰大海,他们称它为“山海楼”,他写道:“晚上听着雨声,市上的电灯在眼底闪耀,潺潺的雨,在冲洗山林。”大概是在市立中学任教的还有王统照、陈翔鹤、张友松等,均是作家、翻译家,因而学校里文艺气氛很浓,学生们组织有涛社、青岛文艺社、黄金时代社等文学社团,在几家报纸上出刊文学周刊,汪静之的山海楼上集中了许多文学青年,充满了青春和文学的气息。这一时期的市立中学涌现了于黑丁、周世超、李白凤、李普、黄宗江等一批以后成名的作家。汪静之十分喜欢青岛,他说:我一生最喜欢的两个地方,一是西湖,一是青岛,他说:“欲把青岛比西湖,秀美柔美各五分。”
由此可见,名人故居记载着城市历史,传承着岛城文化。研究、保护和开发现存的名人故居,对保护岛城历史风貌及促进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还需使现有的名人故居不断修缮,使其开发利用,从而使其成为岛城城市文化真正的一张名片。
第三篇:观看名人故居有感
名人故居,就是经过多方考证,证实在历史上文人墨客、政治家等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曾经居住的地方。小编整理的观后感,供参考!
观看名人故居有感
1昨天有机会冒雨参观了晚清“学霸”——云南红河石屏人袁嘉谷的故居,一幢精巧的老式四合院。
虽然平时对其有所耳闻,知道那么一点点的信息,但真正到了他的故居并听了介绍以后,才明白了今天的“学霸”与过去的“学霸”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点的。
首先,袁考取的是当年的特科状元。这个特科状元比普通状元“牛逼”,因为它每隔五、六十年才考一次,整个清朝只考了三次,袁是第三次参加的考生;
其次,参加特科考试报名的条件比较严苛,考生必须是举人,并且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推荐。等于是一群已经很牛逼的人又在同一个考场、同一份试卷中激烈竞争。
经过三天封闭式大考,袁脱颖而出成为了第一名。
其父是茶商,家庭条件中上水平。看他的样貌,属于天资聪慧的一类。
看过的名人故居有那么几个。总体上感觉,名人能够成其为名人天份不可少,还有就是他们所处大时代能够提供的机会也不可少。
参观名人故居,还有一个让我感兴趣的话题是他们的后人现如今生活、工作得怎么样了?
几乎所有名人的后代所取得的成就都没有他们的名人前辈取得的成就大。大多数后辈都沦为了平凡之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时代背景变了,这也是他们的前辈努力奋斗的结果。另外,名人都有一份非凡的执着。也许一开始是因为一件很普通的小事引起的行动,但后来的执着才成就了大事。昭通的罗炳辉将军就是因为无法忍受当地恶霸对他家人的欺负,一怒之下,徒步一个月走到昆明,又遇上陆军讲武堂召录年轻学员才偶然地成为一名军人,后又成为一名能文能武的将军。
既然名人的后人们都没有再取得光辉的成就,那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前辈的成就只能是前辈的,最多也只是多一些钱财而已。作为一个前辈,没有必要太多地为后人担心,后人有后人的命运。你再辉煌,再怎么为后人处心积虑,到了他们手上,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你完全无法掌控。
过好自己的一生,少些不必要的担忧,这才是王道!
观看名人故居有感
2纵观历史,吸之以精髓。读史通今,我们收获的是汗水,是沧桑,是辛劳,更是一种精神。
周六的海风划过面颊,风吹与海水上演着滑稽的一幕。涨潮,退潮,都离不开微风的轻抚,似乎他们是天作之合,两种无止息的生命已相融于一体。风对海有情,海对风有意,在生命的长河中他们是最美好,最幸福的伴侣。
——栈桥观海
古老的小巷狭窄,幽静。巷中的台阶记载着沉封悠久的历史、残损破旧的身躯展现出岁月的沧桑、历史的悠久。讲述着不同岁月中不平凡的历史。即使被踩踏、被埋没、被歧视、被忽略,但它仍然寸步不离的守护着那一寸属于它的土地,在浩瀚的宇宙中发出它最耀眼的光,就像无边黑暗中的小小星辰,净化着被世俗沾染的土地。
——小巷石阶
陡立的道路旁是两排威严耸立的银杏树,高大、茂盛、繁荫的它们尽情地展示着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这些树已达百年之久,穿过树荫,走进老舍故居,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拉车夫——祥子。老舍正是通过祥子批判了那个无情的社会。从祥子的雕像中可以看出他热情、憨厚、坚忍,如同骆驼一般,在我看老祥子的眼神中流露的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无奈,就像是那古老的银杏树一样历经着百年风吹,百年日晒,百年雨打。祥子最后成为了穷愁潦倒、吃喝嫖赌的无赖,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正堂中洋溢着书香墨气摆满了老舍呕心沥血的作品,老舍的精神,老舍的作品世世代代影响着人们,成为青岛独具特色的风景。
——老舍故居
栈桥,海,石阶,古老的小巷,古树,故居展现出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历史,它们饱经沧桑,似繁星般点缀着青岛。
第四篇:绍兴名人故居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题目是“绍兴名人故居”,绍兴名人故居读后感。在这本书中最让我敬佩的人是:周恩来。来周恩为我们中华人名做了很多事比如:说地震救灾旱灾······从小爱读书,在他小的时候还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绍兴名人故居读后感》。立下了这样的话,周恩来勤愤学习,终于当上了国家主席。因为周总理为了国家一直工作着,直到有一天他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但他仍然坚持工作。最后病重不治,与世长辞。周总理真是我学习的榜样。
第五篇:游名人故居有感
游名人故居有感
一、钱钟书纪念馆
一个城市总是有它特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基础。初来无锡的我对无锡的历史文化并不熟悉,后来在课堂上思修老师很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无锡著名的文化历史的承载物,这让我对无锡历史的探访有了很大的兴趣。钱钟书故居是我的第一站,也是我最有兴趣的一站。
一个无事的周六,我和宿舍的小伙伴们便一起去参观充满幽明清爽的书香气息的钱钟书故居。这次参观不仅是为了完成思修老师的任务,更是为了欣赏无锡的文化,领略钱钟书先生的文化精神与素养。
以前对钱钟书先生的了解仅局限于他的作品,也正是因为他的作品让我对这位恬淡,宁静的文学大师充满了好奇。先生曾说过:“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一个对人心如此看透的人想必对自己也是如此。如此淡泊的人所居住的地方想必也是优雅的。带着些许的 揣测,我们来到了先生的故居。
很快,在与喧闹的大街格格不入的巷落深处,一扇古朴的大门跃入了我们的眼帘,带着些许兴奋我们快步走入了先生故居的大门。一缕书香扑面而来,仿佛在向我们叙述着先生的过去。整个故居的景致典雅而朴素,很是符合先生的气质。幽静的江南小院里散发出一股豪情大气,飘荡着令人驻足的清幽书香,让人浮想联翩,对先生的钦佩不由得又加深了许多。
整个小院都极其的安静,我们脚步轻轻的浏览着故居,生怕自己打搅这份在现实生活中难得的静谧。院中只有一位管理员,静静的阅览者图书,仿佛已经融入了这静谧的小院中。院中绿茵葱葱,路砖上爬满了青苔,无声的叙述着这所故居的清幽淡雅。院落一脚有一方褐釉老缸,几条鲤鱼在里面摆着尾畅快的游戏,尽情的享受这书香的熏陶。这是属于清末时代的建筑,古色古香,正堂是高悬着“绳武堂”匾额的大厅,镂空的窗板,正中间挂着一幅山水图,中规中矩的古时布置暗示着故居保存的完好性。故居的院落很多,共有平房二十八间,二层楼房四间,大小庭院十一个,备弄两条,古井三口,东有厨房,后有花园,其中主体建筑绳武堂面阔七间。我们安静地一一浏览着这些古朴建筑,其中一间房间里布满了钱钟书先生的墨笔,有书法,有绘画,大气而不张扬。虽然我并不懂艺术,但这些作品扔给我以自然舒畅之感,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创作这些作品的作者内心的平和大气。都说字如其人,果真如此。还有一间屋中陈列的是先生的生平事迹。国家也特地为先生打造了一尊头像以供世人瞻仰。当然房间里还有先生的生活照以及他与妻子杨绛女士的合照。照片上的他随和亲切,丝毫没有身为文学大家的骄傲自满。我们按着顺序一一游览着这些庭院,一切的一切,好像进入了某部电影的现场,一位身穿青蓝长袍的男士端坐于绳武堂,正在埋首写作,一位身着旗袍的美丽女士则为他添茶送水,场面极尽家庭的温馨。那是只属于先生时代的怀旧色,令人向往。
据说先生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在抓周时抓了一本书,或许正是这无意识的选择造就了他今后的文学路。这让我想起了同样名字来源的沈从文先生。虽然他们在文学路上前者选择直面黑暗的世界,后者则极力歌颂真善美,却又是殊途同归,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这也是我们的憧憬。
钱钟书先生的故居游览完毕后,我们便轻轻的离开了,生怕打扰了先生。故居的游客并不多,但我却很自私的希望不要有太多的游客以免打搅了先生,毁了这难得的宁静。这份冷清或许也是先生想要的吧,伴着缕缕书香,我和小伙伴们静静的离开了。
二、顾毓秀纪念馆
离开钱先生的纪念馆后,我和舍友们又坐地铁来到了繁华的学前街上,去拜访那位与我们江大有着极大渊源的顾毓秀先生的故居。“清风,明月,劲松;学者,诗人,教授”是世人对他的评价。既表现了他的气节,又赞扬了他的学识渊博,涉猎广泛。面对这位曾是江泽民老师的集科学家,诗人,教育家于一身的伟人,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怀揣着忐忑与激动,踏进了那与繁华大街并不相称的深深庭院的门槛,同时也向顾毓秀先生的灿烂人生走近了一步。这故居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原称“燕誉堂”,是顾氏祖居。故居原五进五开间,计740多平方米,2000年,学前街拓宽时拆除了第五进。2004年,顾毓琇故居正式启动修复保护工程。改建后的纪念馆占地面积968平方米,建筑面积848平方米,保留了典型江南民居建筑风格,现存五开间四进。纪念馆着重从顾毓琇先生的生平简介、科教泰斗、文坛大家、成才之路、爱国情深五个部分详细记述了这位学术大师的动人传奇故事,生动展现了他在物理学术、文化艺术、教书育人等方面的高深造诣和杰出成就,充分体现了无锡钟灵毓秀的文化特质和尚文重教的人文精神。顾先生的故居并不像钱先生的故居那样静谧,安详,却也透露着大家之气,豪迈却也低调。为顾毓秀先生所铸造的人像也是栩栩如生。“一门五博士,毓秀称翘楚”,这段佳传无疑表达了人们对先生的敬仰之情。
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中等科。1923年毕业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获电机工程学士、硕士、科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先后任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工学院院长。1928年起,历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中央大学校长、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在此期间,曾兼任国立音乐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教授,交通大学教授。1950年旅居美国,先后任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正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荣誉教授。看着这位德艺双馨的科学巨擘的辉煌历史,让我不禁为自己能身处他曾所在的大学而感到自豪。即使再多的荣耀,再多的丰碑,他还是选择了回国,用自己的热血为莘莘学子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执着的乡土情结,让他毅然放弃国外的荣耀,选择回国安安静静的做学问,这从他故居的摆设便可知晓,淡然清新。在自己的空间里找到自己的快乐,如此不追名利的人现在又有多少。
社会在发展,时代的潮流不断更替,但顾先生那颗淡泊宁静却又对文学,教育,科学执着的心却在一直燃烧,他的精神亦会永久的回荡在人们的脑海中。
带着尊敬与钦佩,我们缓缓地走出了先生的故居,生怕扰了他的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