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活动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01:5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好书推荐活动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好书推荐活动工作总结》。

第一篇:好书推荐活动工作总结

“好书推荐”活动总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走向未来的基石。为促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大家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我校特举行此次好书推荐活动。

一、活动过程

1、前期工作

2月22日教师工作例会上,语文教研组长向各年级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布署了此次活动的具体要求,安排各班主任及语文教师向本班同学宣传此次活动,并鼓励同学们踊跃参加。

2、活动过程

(1)从二月底三月中旬起,陆续收到各个班级同学的投稿,推荐的好书分布各个领域,包括《平凡的世界》、《傲慢与偏见》、《鲁滨孙漂流记》等书目。

(2)三月底截稿,共收到稿件40篇,稿件总体水平较高,但仍有部分同学稿件全部或部分从网络上摘抄。

(3)工作人员将稿件层层筛选,共选出优秀获奖作品8篇。

3、后期工作

将部分获奖作品通过展板形式在图书馆展出,并对获奖名单进行了公示。向大家推荐了优秀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著)、《海底两万里》(儒尔凡尔纳台著)、《教育是没有用的》(林格著)。

二、活动意义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的优秀书目,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能让更多的同学走进图书馆,沐浴书香。同时也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对在校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三、意见和建议

1、此次活动中,有些班级参加学习的人数较少,精神面貌不是很好,征文活动不够积极参与,希望以后进行类似活动时同学们能更加积极踊跃参加。

2、活动中依然存在着抄袭现象,希望在以后的征文活动中此类现象能得以缓解。

东小店中心小学

2016年3月

第二篇:好书推荐活动工作总结

砖桥中学好书推荐工作总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走向未来的基石。为促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大家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砖桥中学特举行此次好书推荐活动。

一、活动过程

1、前期工作

5月5日教师工作例会上,语文教研组长向各年级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布署了此次活动的具体要求,安排各班主任及语文教师向本班同学宣传此次活动,并鼓励同学们踊跃参加。

2、活动过程

(1)5月12日起,陆续收到91班、92班、93班、94班各个班级同学的投稿,推荐的好书分布各个领域,包括《平凡的世界》、《傲慢与偏见》、《鲁滨孙漂流记》等书目。

(2)5月30日截稿,共收到稿件40篇,稿件总体水平较高,但仍有部分同学稿件全部或部分从网络上摘抄。

(3)工作人员将稿件层层筛选,共选出优秀获奖作品8篇。

3、后期工作

将部分获奖作品通过展板形式在图书馆展出,并对获奖名单进行了公示。向大家推荐了优秀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著)、《海底两万里》(儒尔凡尔纳台著)、《教育是没有用的》(林格著)。

二、活动意义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的优秀书目,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能让更多的同学走进图书馆,沐浴书香。同时也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对在校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三、意见和建议

1、此次活动中,有些班级参加学习的人数较少,精神面貌不是很好,征文活动不够积极参与,希望以后进行类似活动时同学们能更加积极踊跃参加。

2、活动中依然存在着抄袭现象,希望在以后的征文活动中此类现象能得以缓解。

砖桥中学

2014年5月30日

第三篇:好书推荐活动

研会文化部【好书推荐】第一期——苏菲的世界

2013.09.22

《苏菲的世界》作者: 乔斯坦·贾德,1952年生于挪威,担任高中哲学教师多年,以 《苏菲的世界》一书,奠定全球知名畅销作家的地位;执著于人的本质与人生终极意义的 探索与思考;设立挪威环境与发展奖项——“苏菲奖”。

你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这是《苏菲的世界》里的哲学家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在很多人眼里,《苏菲的世 界》恐怕是一部很具有魔幻色彩的小说。故事发生在挪威,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苏菲的小女 孩,在一个陌生的哲学家的引导下,学习欧洲哲学,并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被某个作家创 造出来的过程。这不是一本high书,没有大起大落的转折,它按照有关欧洲哲学的历史与 文化而展开,平淡,虽悬念重生却波澜不惊。

《苏菲的世界》里的故事主体,不同于柏拉图理想国中那些望着岩壁上投影的洞穴人,而是一个三层嵌套世界里的苏菲与“上帝”的互动关系。作为“创作者”的上校创造了

主人公苏菲的世界,而这本书的作者乔斯坦又创造了上校和他的女儿席德的世界。当苏菲 得到真相的时候,她没有感觉一切变得虚无和意义丧失,而是希望摆脱这位造物主的干预 ——小说的最后触及了存在主义的精神核心。从上校的书中逃离,这是主人公苏菲最后的 选择。对于这个结局,通常有两种理解,有人说这是在隐喻二十世纪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 逃避,也有人说这是苏菲要努力逃脱束缚,并勇敢的完全“自我”。对于作者的立意,我 倾向于后一种理解。人,作为一种拥有开放意识的独立主体,我们应该对所有未知的世界 充满无畏和反抗,不管我们从哪里来,不管我们本身多么弱小。

智慧是哲学的本质,而人生才是哲学的外在意义。《苏菲的世界》里显然更多的注重 于人生观的建立。萨特曾说,因为存在高于本质,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构建 自己的人生。二十年前那个在山海关自杀的青年说他看到了人类的末日,他死的时候身旁 摆着《圣经》和《瓦尔登湖》。他把人的存在构架于理想主义的层面是对幸福的绝对忠诚,但破灭之后却也是对生命本身了无意义的反证。正是因为人生的无望和迷茫,所以很多 人便去探求于一种“超越理性”的关怀。维特根斯坦说宗教是人对痛苦的一种“解脱的渴 望”,尼采说“上帝已死”,后来又有无神论和唯物主义者“人说,要有上帝,于是便有 了上帝”的调侃。其实对上帝的怀疑,也就是人类对于“自我”的迷茫。

“上帝”嗒嗒的敲击着键盘:“人,作为一种拥有开放意识的独立主体,我们应该对 所有未知的世界充满无畏和反抗,不管我们从哪里来,不管我们本身多么弱小。”夜里,男孩从笔记本电脑里抬起头。

“上帝”这么写道,TA微微的笑了笑。

海滨城市无边际的黑夜里,海鸟银色的羽翼划破天空,窗外微风习习,月朗星稀。

男孩在想,在这个浩大的世界,他将与谁同行。

研会文化部【好书推荐】第二期——平凡的世界

2013.10.06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陕西省清涧县人,1949年出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 民家庭。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 艺编辑。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 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也相继获奖。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引起巨大的轰动。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它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 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主人公孙少平等人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 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 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 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

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 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从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 者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书中多次提到对人生的赣台,这可能是这本书的深邃所在,也是这本书的精华。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 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 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 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 《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 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 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生活没有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决定着自 己的命运,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我们更幸福。有远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这 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

研会文化部【好书推荐】第三期——追风筝的人

2013.10.25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 迁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 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著有小说《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2003)、《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2007)、《群山回唱》(And the Mountains Echoed,2013)。作品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2006年,因其作品巨 大的国际影响力,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我时常幻想自己是来自未来的,这样,有一天我面对未来某一时刻的突然变化,就会 更从容,面对陈年往事也会更慷慨。但,我更适合平庸,如寻常人一样琐碎繁杂的生活,对时间的细枝末节斤斤计较。

既然无法预知未来,那么人更多的开始依赖回忆,甚至靠那些零星琐碎的回忆支撑往 后的日子,有些回忆很美好,有些回忆很心酸,有些回忆让人长大,有些回忆让人显得很 无知,有些回忆慢慢泛黄,有些回忆仿佛就在昨天。有些故事也总是从儿时的回忆展开。

我对阿富汗以及周边连年征战的国家和他们的历史毫无兴趣,对我而言,那里的人民 是可怜的,那里的政府是可悲的,所以当《追风筝的人》这个故事一点一点展现在我面前 的时候,我并没准备好接受一个平静的,也曾春暖花开,羊肉串香飘整条街的画面,更没 想到那里的孩子也可以无忧无虑的追逐风筝。

所以当身为少爷的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的画面一出现,所有读者不禁感叹,少年时的友谊是那么充满力量,干净而持久的。他们总是并肩而行,每当阿米尔被人欺 负的时候,哈桑总是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保护,很多人说这是哈桑天生的奴性,这种观点我 不赞同,我看见他们之间分明有一道友谊的光芒在闪耀。

当阿米尔问哈桑为什么确定自己一定会知道被切断绳线的风筝的掉落地的时候,哈桑 肯定的对阿米尔说,我就是知道,然后反问,我什么时候骗过你。阿米尔轻声说,我怎么 知道有没有骗过我。哈桑发誓,为了你,我宁可啃烂泥。阿米尔进一步确定,你真的会为 我啃烂泥?哈桑坚定的说,我肯定,然后又说,但是你又怎么能忍心让我啃烂泥。所以读 者心中所向往的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个潮湿的童年印象,总是和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席地而坐,互相盟誓,发誓为对方,甘愿上刀山下火海。就如同哈桑洋溢着笑脸对阿米尔 说的那样:为你,千千万万遍。

然而事实上却是这样的:他是主人,他是仆人;他是普什图,他是哈扎拉;他是逊尼 派,他是什叶派,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被这些他们所不能理解的标签所 分隔开来,尽管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尽管他们事实上拥有同一位父亲。无论是平凡的 阿米尔和哈桑,还是高高在上的查希尔国王或者卡尔扎伊,都不得不接受社会为他们预定 的座位——阿米尔不再是阿米尔,哈桑也不再是哈桑,他们必须戴上社会分给他们的面具。

哈桑总是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而生性懦弱的阿米尔却选择沉默冷酷的逃避,这 样的悲剧性结果并不单单是个性差异所造成的,在这些年少无知的孩子的潜意识里早已被 灌输了相应于自身社会地位的“应该”与“不应该”,一个哈扎拉仆人理应为主人尽忠,而高贵的普什图少爷不值得为一个卑贱的哈扎拉仆人冒任何风险。

“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统治者”,这样的誓言只能是石榴树下的童话,“王子与 贫儿”不可能成为兄弟,因为他们命中注定不平等。包括二十年后,阿米尔重返阿富汗的 自我救赎行为,也只不过是在获知自己与哈桑的同父异母兄弟关系之后对身世的无奈认可,也就是说,他仍然没有证明自己已经找到了“重新成为好人的路”。

我们少年的时候,总是意气风发,三五结伴,促膝长谈。那是在我们其乐融融的环境 中构建的虚拟场景,属于物理学讲究的理想状态,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在微弱的友谊 遇到挑战的时刻,只要有一方露出破绽,友谊的桥梁必然坍塌。

于是当阿米尔在看到哈桑被大一些的孩子欺负甚至猥亵的时候,他选择沉默和逃避; 与此同时,哈桑却为了阿米尔的风筝坚定不动摇的和对手较量,对手残忍的揭示阿米尔和 哈桑之间的主仆关系,哈桑大声反驳说两个人是朋友。躲在角落里不敢出现的阿米尔听到 这句话不但没有一点激励也没有丝毫感动,他心底里的怯懦终于将他的灵魂吞噬,于是悲 剧发生。

这就是我们对友谊最大的误解,认为它是万能的。

即使是存在这样的问题,《追风筝的人》也还是一本出色的小说。主和仆、贵族和贱 民、朋友和兄弟,历史和现实,种种转变都被刻画得生动而细腻。放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更洞见人生和人性的复杂。

友谊和爱。

是在困难之中由弱变强的柔韧派还是在权衡利弊之中土崩瓦解的懦弱派。

谁敢真的站出来举起右手发誓,我从来没有辜负过任何一段纯粹的友谊,谁敢真的抬 头挺胸说自己对朋友忠心不二。

我们总是太自信,对友谊误解,对自己的爱误解,对不可能的事信以为真。

研会文化部【好书推荐】第四期——霍乱时期的爱情

2013.11.19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 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 《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出版《霍乱时期的爱情》。

“我们可以老了再相爱”,我忘了最初是从那听到的这句话了,只记得当时我正反复回 味阿飞姑娘念叨的”再不相爱就老了”,总觉得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然后在那个当 口,我听到有人说:我们可以老了再相爱。那感觉忽然很棒,对时间的焦灼感好像如释重负。

差不多读到《霍乱时期的爱情》最后几页的时候脑子里忽然又一次冒出这句话。事实 上一直读到大概最后一百页的时候,我都没觉得弗洛伦蒂诺一方面和不同的女人做爱一方 面宣称自己对菲尔明娜的纯洁狂恋有多么的让人动容,当然性关系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坚贞 与否,但我还是很怀疑男人这种不委屈自己的痴情方式。反而是菲尔明娜和丈夫乌尔比诺 医生那虽然充满许多鸡毛蒜皮但大抵还算平稳克制的一生让我觉得心生安慰,思念一个人 一生一世和陪伴一个人生活一生一世到底哪一个更加不容易呢?在我想来是后者,我相信 理智的情感已多过疯狂的激情。

理智的情感多过疯狂的激情,弗洛伦蒂诺与菲尔明娜的爱情转折点大概也是从这里出 现的。年青时代两个人的断交点出现在菲尔明娜去“代笔人门廊”这个名声不怎么好的地 方去购物闲逛:弗洛伦蒂诺此时严肃的对她说,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此时的菲尔明娜感 受到的不是爱情的震撼,而是坠入失望的深渊,明白他们之间不过是一场虚幻,然后决然 将他从自己的生活中抹掉。记得小的时候看《将爱情进行到底》,家伟暗恋袁鸣饰演的女 老师,多年后偶然看到她在地摊上买衣服,就愤恨的躲到酒吧边哭边说,她怎么能变得这 么庸俗?当时觉得很心有戚戚,现在想想只觉矫情:和那些总试图把你拉向庸俗生活的人 相比,完全否认你的生活感的人也并不可爱。

大概就是那时弗洛伦蒂诺这位具有诗人性格的年青人以及他的情诗和甜言蜜语让菲尔 明娜厌倦了,这份厌倦甚至一直持续到老年期:弗洛伦蒂诺在乌尔比诺去世后写给菲尔明 娜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没有打动她反而被视为一种冒犯。直到后来:弗洛伦蒂诺不再只是 单纯表达热情和爱意,而是开始把自己在生活中对很多问题的想法和观点慢慢的写信同菲 尔明娜交流,他视她不再只是爱恋的对象还是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这种不再那么激进的 方式给这份长年的爱情带来转机:“她(菲尔明娜)在想弗洛伦蒂诺,但不是福音花园中 那个忧郁的哨兵,那个人已无法在她心中激起丝毫思念的涟漪,她想的是此时的他,老态 龙钟,步履蹒跚,却如此真实:这人一直就在她触手可及的地方,她却从未认出他真实的 样子”,年青时代她没能最终接受他,老了之后她却重新感受到他的真实。

所以我其实并不认为弗洛伦蒂诺和菲尔明娜的爱情受到了过多外界的阻力,因为最终 那个决定终止爱情的质的决定是菲尔明娜自己做出的,后来决定重新开始这份爱情也是菲 尔明娜重新启动那个按钮。我只是觉得,爱情就是这么无理,这么要求天时地利人和,要 坚守了几十年甚至几乎是一辈子才终于水到渠成。老年的弗洛伦蒂诺虽然不再有青春,但 是他一贯的诗人情怀注入了更多的阅历,他拥有的不再只是空洞的让人没有安全感的生活 激情,还有平时祥和的生活智慧,所以老诗人比年轻诗人更迷人,更能征服他爱的那个女 人。

于是在这份长达半世纪的爱情里,让人感受到的更多的竟然是时间的仁慈:就像时间 终究让菲尔明娜自己承认了她和丈夫乌尔比诺医生究竟度过了怎样平和幸福的一生,它也 让菲尔明娜和弗洛伦蒂诺那份看似虚幻的爱情变得真实而触手可及:无论是弗洛伦蒂诺还 是菲尔明娜都没有注意到他们彼此间是多么情投意合:她帮他灌肠,在他之前起床为他刷 净他睡觉前放在水中的假牙;她总找不着眼镜的问题也解决了,因为她看书和缝补时可以 戴上他的眼镜。而这一切都是时间赐予她们的,是时间让他们仿佛一举越过了漫长艰辛的 夫妻生活,义无反顾的直达爱情的核心,是时间让他们注定老了才能相爱,是他们在信中 写的那一句:让时间流逝吧,我们会看到它究竟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什么呢?带了一份一生一世的爱情。到最后,这份住在船上的爱情决定将一直 在海中往下走,一直走到一生一世,归于夫妻间平淡的爱情就像这份爱情最初极致浪漫的 开始一样,又有了一个极致浪漫的结尾,而这份浪漫不会让人再轻易怀疑它是否足够诚恳,年老时的承诺比年青时的承诺会更加庄重,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时间和爱情双重的尊重 :因为原来真的可以老了再相爱。研会文化部【好书推荐】第五期——穆斯林的葬礼

2014.3.18 作者:霍达,1945年生,回族,北京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补天裂》《未穿的红嫁衣》,中篇小说《红尘》,报告文学《万家忧乐》《国殇》、《小巷匹夫》《民以食为天》,及影视剧本《鹊桥仙》《我不是猎人》《龙驹》等。

本书推荐来自 Kratos

图书馆馆藏状态请点击:http://t.cn/8sUKbdr

人生是一场梦吗?不,梦醒之后还可以忘却,人生可以忘却吗?

人生是一部书吗?不,书成之后还可以删改,人生可以删改吗? 人生从没有蓝图,度过了人生,才完成了人生。

历史,是人的足迹。但并不是所有留下足迹的人都敢于正视自己的历史。

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留下了。----摘自《穆斯林的葬礼》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

玉,象征着财富,身份和地位;月,象征着纯洁,善良和明净。小说巧妙地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分单数和偶数章节分别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最初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合上书本,久久不能平复,小说中的情节,故事中的人物,活生生的浮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一个家族的兴衰沉浮,几代人的情感纠葛。有执着的追求,有真挚的爱情,有世俗的烦恼,有宗教的信仰,有战争的苦难,有时代的变迁。最终不过是尘埃落定,这人生谁又能真正把握的住,只是清风明月依旧,璞玉珍宝辗转,离别的只有人罢了。

研会文化部【好书推荐】第六期——《Paulo Coelho》—— A Warrior's Life LP: The Authorized Biography 2014.4.15 《Paulo Coelho》—— A Warrior's Life LP: The Authorized Biography 本书推荐来自 pearal

上期图书推荐者Kratos请联系本id讨论关于图书赠送事宜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非本人撰写的自传,主人公是Paulo Coelho。

Paulo Coelho(中文音译为保罗·科埃略)是一名巴西作家,生于1947年。在从事文学创作之前,曾担任过编剧、剧场导演和记者,为巴西最著名的摇滚乐歌星创作过《减生于一万年之前》等六十余首歌词。后沉迷于研究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作为嬉皮士周游世界,与一些秘密团体和东方宗教社会有过接触。曾出版《朝圣》、《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等著作。曾荣获法国政府授予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巴西政府授予里约布兰科骑士勋章、国际安徒生大奖、书业白金奖(澳大利亚)、畅销书金奖等诸多奖项。

他是唯一一位荣任联合国和平大使的作家。在巴西,他按知名度与上帝、足球并列;在美国,他是唯一的二十年畅销外国作家”;在德国,他的作品销量与《圣经》比肩;在英国,唯有《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单本销量超过《哈利·波特》;在丹麦,他是唯一的第二个“安徒生”;在韩国,他是唯一“新作品必登上畅销榜首”的拉美作家;在文坛,他与马尔克斯齐名;在全球,他的作品超过1亿册。

——百度百科

保罗科埃略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而此时,在他的书即将畅销全球1亿册的时候,他的粉丝们将会兴奋于能够在圣保罗的首次官方传记中,深入了解他的生活和工作。是什么让他称为今天这个备受宠爱的作家。保罗的第一个官方传记作者,Fernando Morais(费尔南多·莫赖斯),提供了一个详尽看看保罗迷人而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机会。Fernando Morais几年来专注于研究Paulo并采访了多名熟识Paulo的人。他重新组织了Paulo的生命线索,向人们揭示了那个世界著名作家身份背后的男人。Paulo Coelho出生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在他成为国际知名的畅销作家之前,他曾克服许多障碍。作为一个少年,他遭受了曾三次在精神病医院电休克治疗的残酷,并且他的父母曾他的叛逆当做是是疯狂的标志。作为一名地下组织成员,他曾因涉嫌参加颠覆巴西独裁活动而被投入监狱,还遭受了身体上的折磨。后来,Paulo与摇滚巨星劳尔塞沙斯联手一起创作了彻底改变了巴西摇滚音乐的摇滚歌曲。嬉皮士,记者,摇滚明星,演员,剧作家,戏剧导演和电视节目制片人,这旋风般的生活一直到1982年的欧洲旅行期间才停止。在达豪以及后来在阿姆斯特丹,Paulo曾与他的新导师“J”秘密会见,“J”说服他走上了前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道路,这是中世纪法国和西班牙之间朝圣的路线。1986年保罗走完了圣地亚哥之路,在那里,他重新转换为基督教教徒并且再次找到了学校里教父留给他的信仰。在他后来的第一本书中,他以朝圣来形容这一次的经历。次年,《炼金术士》(又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为他建立了世界性的声誉。这本小说已经取得了举世推崇的现代经典的地位。现在,第一次地,让我们来阅读那个撰写了世界上最受喜爱书籍的人的真实故事。

----我翻译的原书作者的卷首语 我的感想:

罗永浩曾说过:拥有激情的人往往缺乏理智,而大多富有理智的人却又丧失激情。我深谙此意,却也不知如何驾驭,所以往往羡慕那些能够二者兼得的人。Paulo Coelho就是这么个时常让我佩服得万体投地的大智慧之人,他的片言片语常能供我咀嚼良久而仍觉余音绕梁。作为他的忠实读者,我读过他的大多著作,却没读过他的自传。谈不上惋惜,但心中确实好奇的紧。希望能够满足我的愿望呀!相信没看过Paulo书的人经由他的自传后会爱上这个留着大胡子的巴西老头的!谢谢你们!

第四篇:好书推荐活动方案

好书推荐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营造书香校园,让师生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师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

二、活动内容:

1、宣传形式:

(1)在室内布置展板,定期更换展板内容;

(2)在图书角设置专栏,定期广播推荐书籍;

2、学生每人准备一本书,读完这本书。

3、举行“四年级好书推荐会”。

(1)时间:周五下午第二节课

(2)地点:四年级教师

(3)在推荐好书时不仅可以阐述本书的故事梗概,还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4、评委

各组小组长

第五篇:好书推荐活动方案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好书推荐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背景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的传播永远离不开书,每本书都有精华,每本书都有我们值得汲取的部分,如何让那些陌生的书籍成为学生喜爱,并产生共鸣的读物,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

二、活动目的

引导读者找到喜爱的好书好读物,让更多的同学走进图书室,读更多的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三、活动主题

好书共享,你我共阅

四、活动时间 10月初至11月底

五、活动方式

1.4至6年级每班推荐2名同学,每人负责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写成300—400字的演讲稿,每周星期三的班务处理时间在广播站发表1—2分钟演说。从下周广播时间开始,按照4、5、6年级的顺序,每周4人发表演讲。

2.高年级各班的班长在收听广播时,要把所有同学推荐的书名写在黑板上。低年级的板书请班主任老师代劳。

3.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可以自行去书店购买,推荐的书目也将成为学校采购图书的参考。

六、评奖方式

1.奖项设置:一、二、三等奖各评12名。

2.评奖办法:各班采取投票的方式选出四本最喜欢的书,综合大家的投票情况评出一二三奖。

2014年10月8日

教务处

下载好书推荐活动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好书推荐活动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好书推荐活动方案

    “好书推荐”活动方案 阅读是人类的一种需要,阅读是成长的需要,阅读更是心灵的需要。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是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的首要任务。为孩子挑选一本喜欢、合适的读本是......

    好书推荐活动策划

    “与书相约,共享书韵”好书推荐活动为了紧密结合学习型部门,学习型个人的争创工作,站宫特举办一场“与书相约,共享书韵”好书推荐活动。 一、 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目的旨在培养教......

    《好书推荐_》活动方案

    《好书推荐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以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生遨游书海,增强文化底蕴。塑造内涵丰富、特色......

    好书推荐卡活动方案

    好书推荐卡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以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生遨游书海,增强文化底蕴。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

    读一本好书活动

    读一本好书活动 一本好书给自己的启迪 ——读《高效课堂22条》有感 开远市东城小学肖媛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应终身与书为伴。俗话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

    好书推荐活动策划方案

    好东西总要与朋友分享,让我们以书会友。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好书推荐和分享,让大家在了解更多的优秀图书的同时,发现更多的共同话题,也为进一步的交流打下基础。活动内容:1、分享妙......

    读好书”活动计划(范文大全)

    霍城四中学生“读好书”活动计划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以便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

    “好书伴我行”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活动目标1.营造“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