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感受的利玛窦

时间:2019-05-12 01:2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所感受的利玛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所感受的利玛窦》。

第一篇:我所感受的利玛窦

我所感受的利玛窦

摘要:明朝时期,利玛窦在传播天主教的动力下,来到了中国传教。在认识到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后,利玛窦修正了原来的传教路线,使之适应在中国传教的情况,他在传教的同时,把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及进步文化带给了我们中国人,也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到西方。他在中国传教的一生也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生。关键词:利玛窦 传教 文化交流

1582年8月7日,一艘外轮抵靠澳门码头,30岁的利玛窦登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他是为天主教在中国开扩传教事业而来的,他在远东巡察使范里安的影响下,他被我们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深深吸引住了,而澳门将成为他了解中国的窗口。

1583年,利玛窦来到并定居肇庆,他在肇庆穿着僧侣的装束,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和儒家典籍等,他还在肇庆建立了“仙花寺”,开始了他的传教工作。起初,他的传教十分低调谨慎,主要精力是在学习中国的汉语和礼节习俗,以博得中国人,尤其是官员们的信任。这时,中国人对天主教还没有多少实质的认识。

1589年(万历十七年),利玛窦移居韶关,在著名的禅宗寺庙——南华寺附近定居。在这里利玛窦攻读了《四书》,并首次译为拉丁文。通过与中国上层人士接触后,利玛窦知道僧侣装束显得地位低而且不受尊重,于是为了方便与中国官员的交往,在征得范里安的同意后,利玛窦改穿了儒士的服装。

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利玛窦以为一位北上任职的官员的儿子治病为借口得到了北上的机会。他在南昌住了三年,在1596年9月22日,利玛窦成功地预测了一次日食,使他很快地成为有名的人物,期后他曾多次到九江白鹿书院讲学。他还在陪都南京住了一年,并在这结识了徐光启。并后来与其一起出了《几何》

1601年(万历二十八年),利玛窦带着庞迪我神父和准备好献给皇帝的礼物来到了北京,并把他的礼物呈给了明神宗,得到了明神宗的信任和下诏利玛窦等人长居北京。但朝廷没有意识到利玛窦居住在北京的目的是传播天主教。之后,利玛窦以丰富的东西学识结识了中国的士大夫,得到了不少中国知识分子的尊重。也是不少中国人信奉了天主教,如徐光启。

1610年5月11日(万历三十八年)利玛窦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

利玛窦作为第一个深入中国内地的西方传教士,作为一个把西方文化真正带到中国的“洋鬼子”,他开始时较多感受的是中国人敌视外人、愚昧落后的一面。因为经过了明代200多年的自我封锁,中国人完全不知道外面世界的变化有多大,他们还怀着唯我独尊的自我主义的心态。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中国人:他们不知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他们认为所有的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水平而论,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作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中国人害怕而不相信一切的外国人。尤其是官员们特别害怕他们利用教派煽动民变,使是他们对外国传教士的反感越来越强烈。

面对中国人排外加深的的情况,利玛窦承认那是因为和少数几个传教士一起到来的大批西方商人,他们和腐败的中国官员勾结,从而在贸易中损害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面对这样的情况,利玛窦如何与中国人和睦地相处及向他们传播天主教呢?按照当时十分忠实于天主教的耶稣会的初衷,他们派遣利玛窦等人到中国传教的任务和目的是十分明确而又单纯的,那就是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要用基督教完全取代中国人原来的信仰。而利玛窦到中国后认识到中国人的排外的情况及中国文化是和西方文化有差异的伟大文化后,他大胆地对原来的传教路线作了修正。这个修正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为了向中国这个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传播西方基督教,为了不使中国人会把西方人看成是“未开化的野蛮人”,必须首先和同时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不然西方传教士就不可能在中国获得尊敬和取得合

法的地位。为了向中国传播西方文化,传教士们必须首先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言谈举止和中国人完全一样,入乡随俗,以消除中国人对西方人及西方文化的隔阂和敌视心理;第二,不能原封不动地将西方的基督教文化移植到中国来,更加不可能期望用它完全取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用儒家的一些观点来解释基督教《圣经》,在一定程度上把《圣经》儒家化,尽可能找到他们的共通之处,“联儒反佛”,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才有可能在中国站稳脚跟,逐步求得发展。这也是我们说的科学传教方略。

为了贯彻利玛窦的这种价值取向,耶稣会派往来华的传教士都是有很高的宗教素养,而且有很高的文化和科学素养。这使得利玛窦等人在北京的传教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利玛窦的传教模式并没有因此而被西方教会的所有教士所接受。来自西方教会内部的批判声浪指责利玛窦的传教方式完全背离了基督教,说他“赋予了中国人迷信以正统的意义”,“向中

1国的孔子卑躬屈膝”,“消灭了属于西方文明的一切,以便仅仅采纳地道中国的东西”他们认为上帝的光芒无所不在,无坚不摧,所以中国人不应有所例外,中国皇帝接受西方传教士是由于上帝的感召,而不是利玛窦的曲意逢迎、谨小慎微的行动。面对西方教会内部的反对,利玛窦依然按照这种科学的传教方略在中国传教,直到逝世。

从上述利玛窦在中国的历程中,我感受到了利玛窦在中国的艰辛,他从一个对汉语完全不知的人到精通汉语并用它结识了许多中国上层人士的传教士,我们可以知道他在向中国人学习语言、汉字等的艰辛性。一直以来,我以为利玛窦仅是一个来中国传播天主教的教士,经过这次的讲座后,我认识到利玛窦更是一位学者,他的经历让西方人开始真正地了解了中国,同时也为中国打开了面向和认识世界之窗。因为他的到来,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如机械表。他把西方的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来,同时也把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带回西方。他的到来,为中西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他就是这座桥梁的建筑师。

他不再是我心中的那位仅仅是传播天主教的教士,而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鲜元素的中西文化中介者,他向中国介绍的西方科学知识涵盖许多方面。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了包括五大洲四大洋的世界地图,是他告诉中国人地球是圆的等等。在天文学方面,他多次准确地预报了日食和月食,他制作了若干件新式日晷、天球仪、星盘等仪器,他最早提出修改中国历法的动议的建议,他还撰写了介绍欧洲文学的著作。

除此外,利玛窦还向中国人介绍了数学、机械学、哲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利玛窦的传教行为在当时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在今天,我们正确地认识了他在传教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科技文化,或许他没有意识到他在中国的一生,是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生,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描述他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生并不为过。参考文献:

《西学东渐研究》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 主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 20008年4月

《中外文化交流记趣》 徐振宝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9月

《西学东渐研究》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 主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

20008年4月

第二篇:我所感受的大学

我所感受的大学

我曾经一直都在想象着自己读大学的时候,想象着我将要进入的大学是怎样的,想象着大学中会遇到的人,想象着大学中会发生的事。大学也就成为了我心中的一片圣土。

当我真正步入大学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大学是这样的:大学校园融入了天南地北与社会方圆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还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活动。无论是社会上常见的琐事俗事,还是学校独有的趣闻逸事,都会呈现在我的面前,关键在于怎样去感悟和理解。

在这里,我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真正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我离开家庭,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在这里,我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在这里,我发现我更自由了,更有主宰权了,完全掌控着自己的生活。这是我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容易迷茫,更容易失去方向,有时候甚至忘了自己到底追求什么。

我想,这也许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环境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在这个阶段里,我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我也应当好好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

我认为自学能力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不合理。我觉得“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会讲解几十页课本,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同时,我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你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除了资深的教授以外,大学里的青年教师、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大学,除了学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部分——生活。以前,在家不会有太多生活的烦事来操心,而如今,“独在异乡为异客”,任何事只能靠自己,洗衣服,吃饭,买东西,与同寝室同学相处,这些都得自己操心。现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生活,我已渐渐习惯了这样的规律,而这样规律的生活却丝毫不显得单调,反而是缤纷多彩的。

大学其实是一个大舞台,一个属于我自己的舞台。在这里我既是导演又是主角,只要我敢于尝试,所有的聚光灯都会向我打来。而我要做的就是努力去演好我的角色,无论发生什么,都要相信自己,永不放弃!

花絮:

如今,我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早期,占座,上课,自习,锻炼,已经形成了规律、习性。你不会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单调的,因为有欢笑,也会有苦闷,每天单调的路线上总会发生不同的事情,这些事情是缤纷多彩的。让人无数联想的„„。

我喜欢一句话“Life is not if,only the consequences and results.”生活不会是如果的,因为每一分,每一秒不会重来,你成功或不成功都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正如善与恶,也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把八年珍贵的时光做出一个规划。因此,只有把自己的时间牢牢掌握在手中,这个人生才是自己的!大

一、大二是基础知识的时间,然而或许这会是我八年时光最轻松的时光,因此,我会将自己各方面做出完善,去做一些自己还未接触过的事,去多多旅游,扩展自己在别的院系的朋友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

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地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生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论或方法的来龙去脉,大家就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就是说,在中学时代,我们大多习惯于问老师该怎么做;但在大学,老师不会给你明确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就像当你同时面临观摩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和世界着名交响乐团的演奏时,你如何选择呢?对于我来说,我会选择去听演讲,因为我认为观摩演讲比赛带给我的收益更多。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的问题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其实,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在两难中取舍也应被视作大学课程之一,更是对自我的一种锻炼。

第三篇:我所感受的安全(最终版)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

《我所感受的安全》。

我是一名法务工作者,与官司打交道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在我四年的法务工作生涯中,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庭审。那是一个触电案件,事情的经过很简单,横跨道路的低压线路被警车挂断了,断落的线头竟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第二天,上小学的小孩经过时触电身亡。在庭审的最后陈述中,已过而立之年、面对丧子之痛的堂堂七尺男儿竟然情不自禁,潸然泪下。所有的人都在静静地听着他那时断时续的陈述,在话语停顿之片刻,法庭安静地仿佛连根针掉落在地,都能清脆响亮………。类似的案件,我接触渐多,有父送子亡,有中年丧偶,也有兄弟共赴黄泉,接触此类案件越多,思想也渐渐地麻木了起来,面对年老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绝望,年轻的未婚妻撕心裂肺的哀痛,年幼的孩子未谙人事的目光,我已不再心动,只是在法庭上,我总会以这样的话语作为我辩护的开端:我作为个人,不以代理人,对被害人的死亡及对家属带来的痛苦深表同情,无论怎样,这是一个不幸的事件……。

“不幸的事件”,一个鲜活生命的逝去又怎能用一个“不幸的事件”可以代替的呢?我们不禁问是什么导致了一次次悲剧的发生,是什么导致骨肉离散、家庭破灭呢?

答案其实不难找到。记得有一个故事。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是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的。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的发生了。

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却又有多少人缺乏最起码的安全意识,又有多少人忘却了曾经时常挂于嘴边的安全规程,忘却了眼前的危险呢?

“不可能!”侥幸的心态导致了多少悲剧的发生。翻开广电事故通报,多少事故何尝不是在“不可能”中合乎情理地发生了呢?一提到事故原因分析,大都是些“麻痹大意”、“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工作规程”的“陈词滥调”,而在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却是一个个带血的事件。

我很赞成一句话,安全工作只有满分,没有及格。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一点小小的疏忽对于我们电力从业人员来说都是致命的,对群众来说则可能是要命的。一撇一捺的“人”字,其实代表了支撑天地的脊梁,寓意着做一个人就必须担负起使他人幸福,使自己也幸福的事业。我想,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职工群众,在安全问题上,都应该负有相同的责任,承担共同的义务。生命只有一次,安全要靠大家。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共同努力,减少事故发生;让慈祥白发的老母亲,不再没了儿子;让善良贤惠的妻子,不再失去了丈夫;让天真可爱的孩子,不再见不到了自己的父亲!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我所感受的东南大学校园文化

我所感受的东南大学校园文化

当我踏进九龙湖校区的时,就感受到东南大学的人文气息,与一般的理工特色的大学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尤其在我听了东南大学校歌,参观了四牌楼本部校区,我就深深的被东大的深厚的文化氛围所深深震撼。经过与东大的四年相处,我对东大校园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入,也更加全面。

《礼记•大学》中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作为一所以工科闻名的大学,东大从来都不缺乏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一个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要想到达“至善”的境界,只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人的成长应该是全面的,人文和科学相互促进提高。人文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人才培养创新思想需要文化环境的创新,其科学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最直接动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形成,除与自身的科学素质有关外,文化素质也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个民族的落后,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更深层的还有民族精神的落后。我们有人认为,中华民族只是“技”不如人,在伦理道德观念意识方面要先进得多,甚至由此导出要赶上发达国家,主要在科技教育方面用力就够了。其实,一个具有深刻人文传统的民族,并非不能成为“科学”的民族,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科学技术实力当然必不可少,但同样不可忽视的就是其人文实力,它体现了该民族的精神风貌,反映了该民族精神成熟的程度,这种人文实力不可能期望完全从科技教育得到。它必须依赖于人文教育。

所以东大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开展人文讲座、人文课程以及包括“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名人进校园”、“高层次学生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活动。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来到位于九龙湖本科生教学楼西南角的人文大讲堂,聆听人文大师的教导。而且,学校经常举办各类名人讲座,把那些平时只能在电视看到的名人请进东大的讲堂,给同学们送上一场文化盛宴。虽然这不会对自己目前的绩点成绩有什么提高,但当一种东西已经进入血液、成为信仰的时候,生命中的一切也就必将时时与它相伴。在东大,我们就得到了这样的人文精神,一种恒久的信仰,这将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年的大学生活里,大学的老师教会了我如何看待专业问题,如何科学的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是,东大人文大讲堂教会了我如何看待人生。武汉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的《中庸的智慧》,教育我们做人要低调,“诚于中,信于外”不要过于张扬,古语所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大学我还选修了武汉大学赵林教授的《西方文化概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对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我国很有借鉴意义。大学四年我印象最深的是前中国青年报社长陈小川先生的两场讲座分别是《我们》和《成功就是快乐》前一场讲座教会我如何看待社会和国家,以及大国之间的博弈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谦虚是需要资本的”。后一场讲座教会我如何看待人生,“用出世的心情,做入世的事情”。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讲座走进大学校园。四年之中,我领略了昆曲、京剧,见识了木偶戏、黄梅戏,感受了交响乐。艺术的熏陶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洗涤。

东大,只是我们人生的中转站,但她用自己的人文气息,让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不再只是拥有技术,更让我们全面发展。让我们可以大步的踏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一次次响起的校歌声中,我们在东大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也是在这样的歌声中,我们不得不与母校挥挥手道别,但是,我们永远是东大人,我们永远不说再见。

第五篇:我所感受的东南大学校园文化

我所感受的东南大学校园文化

19108116

邓金全

到东大之初就感受到东南大学的人文气息,与一般的理工特色的大学是有很大的差异的,特别是当我上了几次人文可以后。这些年我听了昆剧,京剧,见识了木偶戏,还有扬剧,锡剧,感受到了闻名遐迩的江南文化博大精深。中的来说我还是很喜欢艺术,文学的,但总是缺少那么几个艺术细胞,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对于艺术的追求。随着校园日子的推进,随每一次人文讲堂课前的排队,我感觉到东大学子追求艺术与文化的孜孜不倦,我倒是觉得这是一所以理工为特色的学校吗,不经意间为我的母校感到骄傲与自豪,因为我们也有我们东大人自己的文化。

悠悠历史,煌煌百年。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现代大学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组建为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其后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等重要发展时期。1988年5月,学校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东南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南京地质学校并入东南大学。今日的东南大学,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理、工、医、文、法、哲、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战略目标的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风雨沧桑,鸡鸣不已。110年来,东南大学积淀了丰厚久远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诚朴求实,止于至善”的精神传统与稳健务实、自强不息的办学风格,同时也孕育了东南大学集成创新、海纳百川的追求和梦想。百余年来,东南大学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历经沧桑,不忘教育之本;百折不挠,秉持育人初衷,为祖国培养了20余万名优秀人才,其中有200余人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20余万东大校友灿若星河,为祖国建设和人类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承前启后,争创一流。进入新世纪以来,东南大学秉承百年优良传统,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树立了面向未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坚定不移地走以创新为主导的研究型大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建设道路,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办学的强校道路”的发展战略,坚持“快速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的发展方式,力争到2035年前后,学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国家强盛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建校110周年是东南大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校庆期间,学校将举办一系列学术及庆祝、纪念活动。我们诚挚地欢迎所有关心、支持东南大学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莅临指导,同时热切期盼东南大学的历届校友聚首母校,同襄盛举,共谋学校发展大计。

名师荟萃

查尔斯·哈罗德·麦克乐Charls Harold McCloy(1886-1959)美国著名人体生理学,实用解剖及统计学专家。美国20世纪中期最著名的体育领袖人物之一,东南大学体育系主任,他极力倡导发展体育师范教育,对中国的体育师资的培养起点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有郝更生、吴宓、袁敦礼、董守义、吴澄、吴蕴瑞、张汇兰、程登科、金兆均、许民辉、章辑

五、周伯平、陶德悦、周鹤鸣、袁浚等人。

学术成就

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建立的南京工学院为单一的工科大学。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校领导意识到单一学科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教育的制约,决意向综合性的大学发展,于1988年由工学院更名大学。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各学科综合发展的大学,以建筑、土木、交通、通信、电子、生物医学、自动控制、机械、艺术学为学术特色。

东南大学的工科学术传统由茅以升在出任国立东南大学首任工科主任时奠定,其在工学领域的历史和贡献著于中国。其中,由中国建筑学先驱刘敦桢等人创建的建筑系是中国高等建筑学的摇篮。土木学科由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茅以升创建。钱钟韩院士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热工自动化专业。无线电系培养了中国第一位女电子学博士韦钰。交通学院培养了中国第一位交通学科博士王炜。在工学之外,东南大学还创建当代中国第一个艺术学系,设立中国国内第一个的艺术学博士点和第一个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

东南大学坚持发扬“科学与人文平衡”的办学传统,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设置高格调课程、开设高水平讲座、举办高品位活动,开拓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增强人文和科学素养。为了丰富活跃校园生活,我校师生还成立了上百个社团,涵盖了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展机器人、数学建模、软件设计、结构设计和创业计划大赛等学术科技活动,在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中战绩彪炳,先后两次捧得“挑战杯”。我校还举办体育、文艺等各种竞赛,为大学生一展才华创造了大量机会,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锻炼舞台;同时我校大学生艺术团定期举办各类校园艺术活动以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2006年该团赴香港高校交流演出,精湛、投入的表演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受到香港师生的一致好评。学校先后多次邀请包括李岚清、冯骥才、王立群、李少红、王小帅等在内的知名文学家、艺术家来校讲学,并举办了李岚清篆刻艺术展;邀请了包括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集团总裁柯慈雷先生、美国波音公司全球副总裁Don Winter先生等在内的知名企业家来校讲座;并邀请包括法国里昂交响乐团、加拿大Lache Cercel Roma swing乐队、韩国中央大学国乐大学院“风流”民族乐团等在内的以及包括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范宇文、著名小提琴家松野迅在内的多个国家以及地区的乐团和音乐家来校举办音乐会,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深受师生好评。此外我校学生在多项国际、国内赛事中屡获骄人佳绩。曾获得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一等奖、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在此,我非常感谢我的母校--东南大学不仅带领我进入科学的殿堂而且一次次提供了我走进艺术的机会,让我感到除了物理,化学,生物以外同样有美好的世界。

下载我所感受的利玛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所感受的利玛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所感受的改革开放三十年

    我所感受的改革开放三十年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它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历史证明,......

    我所感受的美国中小学教育(汇编)

    摘要 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等理念指引下,美国教育创造了不简单的成绩。美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有:自主办学机制、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学校设施的教学适应性以及以评价问......

    我所感受的东南大学校园文化(精选五篇)

    我所感受的东南大学校园文化 刘钊材-21008207 已经是5月份了,再过一个多月就要毕业了,时光飞逝,四年的大学生活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分别的季节。 母校今年已经建校110年......

    有机所夏令营感受

    几天的有机所观光之旅结束了,以下是这几天的经历以及个人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够给有志于参加有机所推免生复试以及报考有机所的同学一些借鉴作用。 第一天晚上的摸底考试还是至......

    我所感受的背包客文化 背包客李冲冲

    背包客不仅仅是种简单的行走者的代名词了,我想谈谈那些开始萌芽的背包客文化了,从高中结束后,开始走向旅行的道路,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那些之前没有提及的背包客文化了,特别是暑......

    员工感受:谈谈我所知道的中金

    员工感受:谈谈我所知道的中金(转发) 先说说我自己吧,离开南大两年了,最近刚刚进入中金工作,担任分析员的职务。在中金工作一个月了,说说我的一些体会,希望对大家应聘中金有些帮助......

    我所感受的德拉克洛瓦(精选)

    我所感受的德拉克洛瓦 当法国社会充满了**的时刻,一个新的强大的生命展现在世界面前。这个人集合了许多伟人身上不 同的气质——维尼的沉默的傲气,雨果的不可战胜的悲情,波德......

    我的感受

    我的感受 看了《我们都是小绿人》这一本书,我能感受到读书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欢乐。 这本书写了小叶子、爷爷和小晓等人一起去探秘。这本书的作者是金波爷爷写的。里面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