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民生工程先进材料情系民生 服务社会努力推动民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时间:2019-05-12 01:1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民生工程先进材料情系民生 服务社会努力推动民政工作迈上新台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民生工程先进材料情系民生 服务社会努力推动民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第一篇:2011年民生工程先进材料情系民生 服务社会努力推动民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情系民生

服务社会

努力推动民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余江县民政局

今年以来,我县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紧紧围绕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这一主题,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努力推动各项民政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我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位于赣东北部,全县土地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万人,辖11个乡镇,7个农垦场,115个村委会,19个社区居委会,2所福利院,15所社会敬老院,1所光荣院。

全县目前共有各类民政保障对象64276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农村低保户4851户12209人,城市低保户3760户7266人,享受城乡医疗救助的有30501人,各类优抚对象13876人,五保供养对象1820人,其中集中供养1460人。

一、情系民生,深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社会救助体系是建设和谐余江的“稳压器”和重要基石,一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把 1 维护好、发展好民生工程作为救助体系的核心内容来抓,大力推动社会救助各项工作的开展。

1、城乡低保制度日趋完善。目前,全县城市低保对象3579户,7042人,人均补差155.82元;农村低保对象4032户,10870人,人均补差65.1元。在实现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以后,我们进一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科学管理、规范化建设上来。一是配套资金到位及时,按民生工程要求列支低保金。2009年共列支配套资金246.2万元,其中城市低保139万,农村低保107.2万元。二是不断完善五项管理制度,在低收入家庭认定、资格审批、保障金发放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统一、健全、完善的工作程序;三是动态管理。坚持对常补对象每年审核一次,非常补对象每半年审核一次,形成了应进即进、应退即退、应调即调的动态规范化运作机制,并建立健全了“70后”退保机制,受到上级肯定。四是对审批对象实行“回头看”等倒查机制,及时反馈相关信访信息,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快速妥善处理。同时,提高了城镇“三无”特困群众供养标准,达350元每人。加强了档案管理,完善低保网络建设,按时保持完成数据导入、上传工作,使低保工作进一步走上信息化管理轨道。

2、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不断深化。积极探索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的解决办法,落实配套资金94.1万元,其中城市医疗救助36万元,农村医疗救助58.1万元。今年我们配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部门,进行了农村低保对象的调查核实,并从医疗救助资金中拿出14.178万元为6218户14178名 2 农村低保对象、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新型合作医疗。出台《余江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将救助病种由原来的7种增加到14种,取消了起付线,使城乡医疗救助对象真正得到了实惠。在实施大病医疗救助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出台了《余江县城乡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步结算实施方案》,符合条件的对象,经申请、审批、医疗救助可在定点医疗机构同步结算。由于方法得当,措施得力,今年全县城乡共有1537人得到了医疗救助,共计发放救助资金607万元。

3、提高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救济标准。城市每人每月达245元,农村每人每月达205元。

4、农村住房救助扎实推进。成立了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改造领导小组,制定了五年规划,明确了困难群众住房改造的各项优惠措施,今年为83户困难群众住房实行了救助,发放救助资金42.45万元。

5、加强敬老院建设力度,大力推动五保供养工作。我县共有五保对象1987人,其中集中供养1631人,着力提高标准,集中供养达1860元/年;分散供养356人,供养标准达1260元。全县五保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兑现,2009年达346万元。同时着力提高敬老院工作人员补贴标准,院长每人每月240元,工作用人员每人每月180元。今年以来,我们着力强化了敬老院、福利院的管理建设。一是落实规章制度。出台了《农村敬老院管理服务规程》,明确管理程序,做到民主管理,阳光操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配齐 3 配备了敬老院工作人员,落实了院长及工作人员的待遇,为敬老院、福利院建设提供了力量保证。三是实行安全管理,制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把安全管理作为管理服务的重要一环来抓,营造了敬老院福利院的和谐、温馨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大敬老院、福利院的建设力度。今年我局多方筹措资金70万元,对锦江社会福利院进行新建、改建;投资30万元为农村敬老院新建了6个沼气池;五是积极支持福利院、敬老院发展院办经济,形成了一种、二养、三加工、四办店的院办经济模式,目前院办经济年纯收入超过2万元的有8个,福利院、敬老院建设走上了和谐、健康的发展轨道。

二、以民为本,开展救灾救济及社会捐赠

一方面,我们始终把救灾救济作为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严格执行自然灾害财政列支的要求,全年列支47万元,为上年度本级财政收入的3%。同时建立健全各部门通力协作、统筹安排的灾害应急机制,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救灾应急预案机制。2009年,我县遭受旱灾、风雹灾袭击,受灾人口17.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22公顷,成灾面积2.98公顷,绝收面积1.8公顷。倒塌房屋26间,其中居民住房4间,损房1260间,造成我县工农业等损失2730万元。为做好灾民生活救助工作,我局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共计下拨100万元资金用于灾区灾民群众的救济,倒房重建率达100%,确保了全县灾民无一人伤亡,保证了灾民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病能医治。同时加强了救灾款物的管理,实行群众监督,阳光操作,无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另一方面,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社会捐赠工作,增强救灾工作力度。在做好“慈善一日捐”,为受灾群众筹集善款的同时,我们按照上级要求,锐意进取,大力开展了福利彩票的销售工作。全年销售彩票341.4682万元,全市排第2名。其中电脑彩票246.9382万元,即开型彩票94.53万元。

三、强化服务,确保优抚安置政策落到实处

1、积极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推行抚恤补助对象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使各项优抚政策落到实处。提高了参虎参试人员抚恤标准。为积极帮助优抚对象解决生活、医疗、住房难,我们还在全县广泛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为优抚对象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为他们选项目、制定发展计划,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目前,全县共结对帮扶860户,占重点优抚对象83%以上。通过这项活动,进一步落实了各项优抚政策,改善了优抚对象的生活和住房条件。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动员各行各业拥军优属,使各项社会优待政策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双拥工作职责》等文件,将有关优抚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单位,形成了优抚工作全县一盘棋。在社会优待方面,我们出台了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乘坐效能工具、参观公园、博物馆、名胜古迹的优待办法。在“解医疗难”方面,我们在全县十三所定点医院,悬挂了“三减”、“四免”公示牌,使优抚对象了解自己的权益,医院明确了自己的义务。在做好“三减”、5 “四免”工作的同时,我们还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重点优抚对象缴纳所有参保资金,把患大病的重点优抚对象列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多渠道解决了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三是规范评残工作,在热情为优抚对象服务的同时,做到严格把关,阳光操作,确保评残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

2、大幅提升城乡义务兵优待金标准。为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文件精神,我们及时制定了《余江县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全面按时足额完成了全县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统筹兑现工作,其中城镇义务兵优待金发放标准达1200元,农村发放标准达2400元。另外,还对部队立功授奖士兵予以奖励,坚定了现役军人安心服役、报效祖国的决心。

3、妥善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及军休干部工作。2011年,全县共接收各类退伍军人102人,其中按政策需政府安置的36人,需回农村安置的66人。我们继续采取根据退伍军人在部队表现及功绩评分择优安置的办法,和县人武部、县监察局一起对退伍军人进行评分并张榜公布。目前,国家安置14人,自谋职业12人,5名转业士官安置正在研究之中。县财政安排退伍安置预算经费30多万元,用于转、复、退军人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和城镇退伍军人待安置期间的生活补助金。同时,扎实推进退伍军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与鹰潭市应用工程学校一起,组织培训退伍军人40多人。

3、双拥共建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八一”建军节期间,县委、县政府组成了双拥走访慰问团,积极开展了走访驻军 部队、军队离退伍老干部、残疾军人和部分优抚对象代表,共发放慰问金2.4万元,走访慰问驻军部队9次,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到驻县各部队宣传《鹰潭市促进随家属子女就业就学工作实施办法》和新颁布的《江西省军人抚恤优待办法》等有关的政策法规,在宣传政策法规的同时也加强与部队的联系,方便了双拥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了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

四、夯实基础,推进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1、认真实施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10月份全县召开部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启动了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我们精心组织,出台了换届选举实施方案,举办了由全县各乡镇人大主席、组宣员、分管民政领导参加的业务培训班,下发了《换届选举指南》720册,目前,选举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

2、推进难点村治理和社区建设。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全县4个难点村的专项治理工作,并全面转化。其中杨溪乡被评为全省“难点村”治理先进单位。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申报了创建精品农村社区工作,并在平定乡蓝田村进行试点。2011年,提高了居委会工作人员补助标准,书记主任每人每年1400元,委员每人每年1200元,共为全县城镇社区工作人员109人发放补助13.66万元,完成了2011年新增农村离任“两老”人员的调查、审核、审批时,新增“两老”人员34人,全年发放离任“两老”金34.80万元。

五、统筹兼顾,加强社会事务的综合管理。

1、社会专项事业稳步推进。一是对所有社会福利机构进行换发新证和年检工作。加强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2户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审核、审批。进一步做好社会孤儿的身份和系统录入工作,对全县418名孤儿按城市570元/月、农村400元/月的标准发放生活费共192万元。二是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是救助管理。受理各类救助人员500余人,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救助30余人,接回外省收容的我县智障人员6人。急难情况下救助8人,开展2次大型救助活动,救助金额达3万多元。三是婚姻登记管理迈上新台阶。今年以来,全县共办理结婚登记3222对,办理离婚登记439对,出具未婚证明65件,电脑录入历史档案2000多件,登记合格率、归档率数达100%。同时,我们积极开展申报创建全国3A级婚姻登记工作,对婚姻登记试点进行改、扩建,配备专职人员,婚姻登记窗口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受到上级部门好评。四是强化了殡葬改革。扩大免费火化政策范围,在对五保户、低保户、无名尸体免费火化的基础上增加复员军人免费火化,今年共免费火化各类对象90余人。同时,我们深入细致地开展殡葬改革,加大对殡仪馆基础设施的投入。今年添置一台50千瓦的发电机,用于停电或其他情况殡仪馆正常运转。加大了殡葬执法力度,今年共查处火化区棺葬事件5起,二次棺葬2起,批评教育3起。加强对公墓建设的督查力度。严禁违规建造豪华墓、塔墓等。继续开展了 农村公益性墓地试点建设,今年在杨溪乡的潢源和夏梓两个村委会开展试点工作。

2、民间组织和区划地名管理有序。今年以来,共依法登记成立社会团体7个,开展民间组织年检工作。加强了县城城市街道路牌普查及修补工作,共维修路牌3块。扎实开展了乡镇边界勘定试点工作,在平定乡开展勘界试点,共埋设界桩7个。

3、福利彩票销售圆满完成任务。全年新增销售站点6 个,举办培训班5 期,销售福利彩票520万元,其中电脑彩票416万元,即开票彩票104万元。

4、挂村帮扶工作顺利进行。今年,我局把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延伸,为挂点的锦江镇乐泉小源村制定村级经济发展规划,下拨5万元扶助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小源村村容村貌。

六、与时俱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及自身建设

1、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岗位风险廉能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对重点岗位建立廉政风险评析预警机制,明确不同时期防控重点。领导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落实。

2、开展“发展提升年”、“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教 育及活动。严格按照各项活动要求,召开动员大会,拟定相关方案,突出狠抓学习宣传工作,有效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升了机关工作效能。

2011年12月10日

第二篇:服务民生促进发展 努力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服务民生促进发展 努力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卢彦在2013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13年2月27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商务工作会议,总结2012年商务工作,部署2013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2012年商务工作回顾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商务系统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惠民生、稳增长、调结构,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创新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任务。

(一)服务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更加坚实。

城乡便民商业体系不断完善。在城市社区,积极推进 “六条线”进社区,便民商业服务网络覆盖1500多个社区,基本实现城市较大规模社区全覆盖。在郊区乡镇,大力实施惠农工程,“家电下乡”商品累计销售109.1万台,3100多家连锁超市和便利店深入郊区所有乡镇和千人以上大村,累计改造的189家农村集贸市场覆盖了郊区县所有乡镇。

农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创新。进一步确立农产品流通公益性,回收、回租、补建社区蔬菜零售网点104个,推动国资参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市抓批发、区抓零售”新体制。10家开展“农超对接”超市果蔬农产品销售量15.6万吨,增长15%;蔬菜直营直供店累计达122家;车载蔬菜直销车服务范围覆盖107个社区,蔬菜零售新模式菜价低于全市均价20%以上,模式创新更好地实现了惠民利农。

市场供应保障调控体系不断健全。继续巩固货源市场“日常供给”、商业库存“安全供给”、政府储备“应急供给”三道防线,市场调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圆满完成十八大服务保障任务。“7.21”特大自然灾害期间,商务部门及房山、门头沟等区,紧急调运1000多万元的生活必需品,及时保障了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和市场供应稳定。

(二)推动和促进发展的成效更加显著。

聚集发展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两家国家级和六个市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梯次结构;海淀、昌平等6个服务外包示范区离岸外包执行额30.7亿美元,增长53.6%;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出口额增长13%,高于全市增幅8.3个百分点;首批命名16座商务服务业示范楼宇;通州商务园和大兴区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电子商务聚集区获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称号;四大物流基地实现营业收入727亿元,增长21%。

内涵发展实现新提升。“双自主”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达到10%;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出口增长30.6%,占比达75%,提高14.4个百分点,外贸出口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85.9%,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全市64.4%,提高9.4个百分点;全市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7家,设立投资性公司208家,吸引跨国公司总部企业和研发机构663家,继续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业境外直接投资增长64.3%,占全市境外直接投资的比重达88.5%;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从传统的土木工程向矿产资源开发、新型能源利用等中高端业务转移,全年营业额增长16%,“走出去”能级不断提高。“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中国燃料油现货交易平台”成功开市交易并实现平稳运行;首家千亿元规模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在房山诞生;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占全国的六成以上,高端交易实现新突破。首届京交会取得圆满成功,实现国际服务贸易交易额112亿美元,超过第84届广交会交易规模,呈现出高规格、高起点和高水平的特点,在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有力带动了我市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

融合发展创出新佳绩。开展中关村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9个试点项目带动投资近8亿元;推动新能源汽车应用,70辆纯电动车陆续投入绿色物流运行;积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实现网上零售额596.8亿元,增长99.8%,商务与科技融合成效显著。重点培育酷车小镇、鲜鱼口等26条市级特色商业街区,鼓励“老字号”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全市旅游收入中的餐饮、购物占比达52.2%;支持文化“走出去”,全市广告宣传、电影音像等核心文化服务出口额增长13.2%,商务与文化旅游融合收效良好。

规范发展迈上新台阶。引导商业零售企业诚信促销,纠正不规范促销行为155项;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活动,协助捣毁窝点221个;认真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退还或解决违规收费4000余万元;开展商业服务业技能大赛,行业服务更加规范。扩大北京市“放心肉”工程推广建设试点范围,可追溯的“放心肉”达全市年生猪屠宰量的80%;提高酒类溯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广泛推广使用低钠盐,有力保障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加强检查、严格执法,整改商业安全隐患和问题5000多个,确保了全行业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三)统筹和协调推进的商务发展机制不断健全。

消费增长促进机制作用继续显现。一是合力推动。调动区县、行业协会和商业企业促消费积极性,全市共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100多场次,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迈上新台阶;西城、延庆、密云等区县促消费活动主题鲜明,效果突出,东城、石景山、顺义和怀柔等15个区县完成或超额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任务。二是政策促进。开展家具以旧换新试点月活动,拉动当月全市家具类商品销售额增长11.9%,高于2012年增幅7.2个百分点;结合老旧机动车更新换代,拉动新车销售36万辆;继续实施刷卡促销政策,全年刷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超过75%。

外贸增长协调机制效果明显。为企业实际办理出口退免税278亿元,增长10.1%;简化银行办理贸易收付汇业务流程,所需时间减少70%左右;加快通关速度,普通企业通关时间平均缩短至进口23.5小时、出口1.8小时左右;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受益企业覆盖率超过80%。支持“双自主”企业扩大出口,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出口汽车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汽车成为“双自主”出口的第一大产品;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上本市参展的“双自主”企业占70%以上。

联动发展促进机制成效显著。首都国际机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功能和部分国家旅客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获批。各类外贸政策咨询会、宣讲会、培训会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与朝阳、丰台、平谷等区县开展战略合作,引导726个外资项目落地相关区域。为相关外资企业办理土地款入境约16亿美元,破解了多年积累的难题。支持8家担保企业对275家中小商贸企业融资,带动直接投资150亿元,税收19亿元,就业增长15%。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帮助“双自主”企业首次成功应对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

区域商务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农产品货源供应区域商务合作由最初的7个省区市扩大到9个,与30个蔬菜产地签署长期合作协议,蔬菜供应量增长12.5%,在服务首都市民的同时,服务产区菜农。举办 “各省市商品大集”,为全国“名特优”商品和品牌进入首都市场搭建平台,累计吸引918个国内品牌落户,销售额超过3亿元,大集已成为各地品牌商品走向全国市场的“孵化器”。

回顾过去的五年,尤其是经过成功服务2008年奥运会、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市商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机制不断创新,政策不断突破,法制不断健全,服务不断提升,指标不断刷新,贡献不断增加——与世界城市要求相适应的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已经迈出坚实步伐。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接连跨上新台阶,五年内消费规模迈上四个千亿元台阶,自2008年起连续位居全国城市之首,2012年达7702.8亿元,比2007年翻一番。货物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12年实现4079.2亿美元,是2007年的2.1倍。服务贸易保持全国领先地位,2012年首破千亿美元大关,增速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是2007年的2.1倍。利用外资连创新高,接连跨过60、70亿美元台阶,2012年达80.4亿美元,增长14%,在全国吸收外资下降的背景下,实现了规模与质量同步增长。境外投资成十数倍增长,2012年突破10亿美元,达11.9亿美元,是2007年的12.6倍。口岸运营持续向好,2012年进出口货物监管量、征收关税及代征税分别是2007年的1.3倍和1.5倍;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排名从世界第九跃居为第二。

经过多年发展,商务领域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增长十分重要的推动力量。

最终消费率自2006年起连续六年超过投资率,2011年达58.4%,超过投资率17.3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形成消费投资协调拉动型经济增长格局。2012年,商务领域涉及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运输仓储和商务服务五大行业国地税收入占全市的30%、就业占全市的36.6%;外资企业缴纳的国地税占到全市20.4%。市外和境外购销额占全市商品购销额的73.4%,为外省市进出口货物占全市的71%,分别比2007年提高了8.4和7.7个百分点,北京作为全国流通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2011年,全市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额分别占全球的1.07%和1.12%,比2007年各提高了0.31和0.35个百分点,实现了国际商贸中心战略确定的到“十二五”末在全球占比突破1%的发展目标。

上述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各区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更有赖于商务战线广大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全体干部职工的拼搏奉献和创新开拓。在此,我谨代表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向各级领导、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2013年商务工作思路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准确把握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利用推动商务发展的良好机遇,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全力做好服务和保障民生工作,稳中求进,扎实开局。以抓目标为指引,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开展;以健机制为保障,强化部门合作和资源统筹;以储后劲为着力点,更加注重首创精神和政策突破,全力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主要预期目标是: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左右;货物贸易超过4000亿美元;服务贸易增幅高于12%;实际利用外资80亿美元以上;境外投资增长超过10%。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做好惠民生促消费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把扩大消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落实《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流通产业发展意见的实施方案》,在继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全力做好服务和保障民生工作。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丰富城乡便民商业服务体系。探索生活性服务业改革试点,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商业服务水平。继续实施“老人一元理发”项目,支持开展其他公益性惠民服务。启动百名大师、千人“民星”和万人培训工程,推动行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引导早餐经营网点合理布局,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建设和改造固定早餐门店100家。以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空白社区和千人大村为重点,继续推进规范化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优化共同配送,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和需求,新增便民共同配送网点100个。进一步完善郊区现代流通网络,提高商品配送能力和水平,郊区连锁网络联合采购规模达到5亿元。

着力推进公益性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巩固惠农利民成果。出台并组织实施《蔬菜零售网络体系建设管理办法》,探索国资参股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主要蔬菜零售企业模式,加快推进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建设,鼓励区县回收、回租、补建社区蔬菜零售网点,支持区县制定实施“菜篮子”网点建设区域发展规划,继续推进蔬菜流通新模式网点建设,新增蔬菜直营直供店60家,蔬菜流通新模式网点100个。

全力做好市场供应和政府储备,提高调控和保障能力。继续开展保障冬季首都市场蔬菜供应联合行动,提高冬季蔬菜保供能力。做好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梳理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完善制度,优化结构,扩大规模,不断提升市场调控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

2.千方百计拉动消费增长。

强化政策引导,稳定消费增长。巩固多方联动促消费机制,安排促消费鼓励资金,支持批发、零售(餐饮)企业为保增长做贡献。配合老旧机动车淘汰,推动汽车消费。继续实施家具以旧换新、信用消费和刷卡消费鼓励政策,扩大惠民消费。开展以保障房、餐饮、国际精品销售等为主题的系列促消费活动,营造消费氛围。引导餐饮业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厉行节约,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

依托市场优势,发展品牌消费。推动实施品牌战略,发展自主品牌,汇聚国内品牌,吸引国外品牌。整合全市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信息,推进区县商业地产项目和知名品牌企业有效对接。稳步推进零售外资店铺发展工作,更好地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创新商业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出台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完善电子商务发展支撑环境,力争实现网上零售额7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突破8%。不断创新电子商务模式,带动传统产业升级,重点培育1-2个电子商务聚集区。研究电子商务企业开展跨境交易业务,扩大国际流通规模。推动网络(电子)发票试点工作,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延续拓展电子产品、家居、百货、装修和耐用品市场的信用消费需求;推动建立政府、金融机构、零售企业之间的信用消费合作平台,促进信用消费健康发展。

优化服务环境,扩大外来消费。抓住实施部分国家旅客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机遇,配合相关部门积极争取离境退税政策尽快出台,深度开发国际消费;继续做好“老字号”创新发展工作,提升特色商业文化内涵,增加特色消费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不断扩大消费增量。

(二)加快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更好地服务首都与世界的经贸往来。

推动政策突破和机制创新,努力保持两类贸易和双向投资稳定发展,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着力稳定货物贸易增长。一是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推动各类外贸特色商品交易功能区建设和特色商品展示交易功能拓展;利用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示范基地转型升级。二是着力扩大出口。全面推进出口汽车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提升“北京创造”影响力;利用各类展会组织本市“双自主”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13年,“双自主”企业出口占比达到12%左右;探索二手车出口试点工作,带动新车消费;加大出口退(免)税支持力度,吸引进出口总部型企业在京发展,扩大外贸出口增量。三是积极增加进口。重点支持企业进口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北京“进口商品购物节”活动品牌,吸引国际品牌商品进入北京消费市场;发挥网络零售优势,探索进口商品零售新途径。四是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服务。鼓励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引导和支持企业在东盟、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建设营销网络;加强产业损害预警,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本市产业安全。

努力保持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发挥服务贸易跨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充分利用京交会等高端交易平台,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出口品牌,推动服务贸易规模再上新台阶。着力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发展,保持新兴服务贸易出口快速增长态势;稳步扩大文化服务出口,提升“北京服务”影响力;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创新机制破解制约生物医药等外包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巩固我市服务外包全国领军城市地位,2013年离岸外包执行额增幅超过15%。

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研究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意见的措施;推动研究我市外商投资企业高管人员奖励政策以及出入境、居留等便利措施。积极推进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雁栖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抓住中关村扩区、CBD打造国际金融城、通州新城和新机场建设等机遇,发掘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抓住国家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契机,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服务业领域,进一步促进外资结构优化。

继续提升“走出去”层级。重点支持骨干科技企业、文化企业以集合化方式“走出去”;支持对外投资带动承包工程、设计咨询业、中国工程技术标准“走出去”、企业联合“走出去”。引导有实力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增长超过10%。

进一步完善首都口岸经济体系。一是深入实施口岸发展规划。继续推进北京西站铁路口岸正式开放,加快通州口岸建设步伐,筹划新机场口岸规划相关工作,恢复丰台货运口岸铁路专用线运行,推动与边境城市口岸铁路直通。二是加快完善口岸功能区。鼓励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扩大外贸规模的同时促进内贸销售。推进首都国际机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功能落地后续工作,尽早实现汽车整车进口功能。着力扩大保税业务规模,天竺综保区进出口额增长25%以上;亦庄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量实现翻番。支持平谷国际陆港争取启运港退税政策,力争全年外贸吞吐量突破3.5万标箱。

推动第二届京交会取得更大成效。秉承“务实、合作、诚信、俭朴”的办会理念,以服务客商为本,以交易洽谈为核心,全力办好第二届京交会,提升京交会品牌国际影响力、国别覆盖率、省区市参与率和签约执行率。借助京交会平台,在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同时,吸引一批服务贸易领域国际知名企业落户北京,为建设国家服务业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三)深入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更好地助力首都世界城市建设。

进一步完善发展促进机制,着力培育对首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增长领域。

1.服务大局,不断开拓商务领域发展空间。

全面推进总部经济发展。出台总部经济政策,将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政策扩展至各类内外资总部企业。鼓励和支持总部企业在京发展实体业务,推进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提高总部企业对全市经济贡献度。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认定累计达150家以上。

完善批发业增长促进机制。建立批发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工作联系制度、会商制度和监测体系。出台鼓励批发业发展政策,完善促进机制,加大促进力度,提高批发业对首都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

提升商务服务业发展水平。引导商务楼宇差别化定位,打造一批总部管理、投资咨询、会议展览等特色鲜明的主题示范楼宇,突出特色发展。继续支持商务楼宇的软硬件环境改造和服务品质的提升,重点培育15座主题商务示范楼宇,命名首批2-3个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努力打造更多的税收过亿、知名度高的商务楼宇,引导商务楼宇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实现商务服务业的集聚发展。

推进国际会展之都建设。以统筹会展资源、健全会展业发展机制为抓手,提高承接大型会展的能力。落实会展业鼓励政策,支持引进和培育一批国际国内品牌展会,支持大型展馆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启动会展业国际化宣传推广活动,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助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

继续加快高端市场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燃料油现货交易平台”、“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示范作用,拓展大宗商品交易规模和品种,逐步确立在全国商品交易市场中的主导地位。鼓励本市拍卖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积极引进国外拍卖企业,促进拍卖业国际化发展,推进北京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心建设。

2.提升品质,全力服务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

推进商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依托中关村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推动电子商务、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及服务在流通领域的推广应用。搭建中关村信息服务类、科技服务类等高新技术企业与商贸流通、物流、商务服务等企业需求对接平台,为科技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搭建桥梁和渠道。

创新商务与文化的互动发展。继续加强特色商业街等现代商业文化品牌塑造,重点推进五道营等特色商业街建设,积极探索推动南新仓“北延南扩”等特色商业街二次提升工作,扩大文化消费规模。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重点加快文化出口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优秀文化产品扩大出口,不断提升“北京服务”的国际影响力。

3.加强监管,大力规范流通市场秩序。

大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统筹力度。协调推进商标、进出口商品侵权和药品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相关工作制度和机制,推动“双打”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建立“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有机结合,增强打击违法犯罪的合力。

进一步完善流通市场监管机制。重点推进“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全部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和销售猪肉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大中型连锁超市全覆盖。加强对酒类、药品等特殊商品流通管理。继续开展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和单用途预付卡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机电产品国际招投标监管。进一步提升行业安全监管和商务综合执法水平。推动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有序回归现货市场。完善商务诚信建设网络平台,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和评级记录,推动诚信经营,营造首都和谐有序的消费环境。

同志们,商务发展任重道远,做好首都商务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努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依法行政;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一岗三责”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以务实开拓的进取精神,为首都商务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013年是我国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首都商务一定会更加奋发有为,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为形成与世界城市要求相适应的国际商贸中心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各地检验检疫部门努力推动检验检疫事业迈上新台阶.

各地检验检疫部门努力推动检验检疫事业迈上新台阶

为全面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各检验检疫局还结合工作实际,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上海局推出了落实大质量工作机制、大质检文化建设的举措,要在服务世博、服务“四个中心”建设、服务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服务广大企业、服务全国上下工夫。山西局提出,2010年重点在抓质量和安全上下工夫、在服务外贸便利化上下工夫、在“科技兴检”上下工夫、在内部管理上下工夫、在加强文化建设上下工夫,努力推动检验检疫事业迈上新台阶。福建局拟于近期召开福建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在进一步集中传达和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将2010年工作瞄准“单项争第一、综合创一流,争创口岸强局和服务海西示范局”的大目标上。安徽局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该局将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做好检验检疫把关与服务工作。河北局提出,要认真把握国家质检总局的各项工作部署,围绕“品牌、标准、服务、效益”四个重点工作,以提升技术、强化管理为着力点,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山东局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了全面部署,在长效机制建设、提高执法把关有效性、促进外贸方式转变、提升检测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珠海局结合落实国家质检总局新工作部署,制定实施好今年该局工作计划,“抓大事、统全局、讲实效、谋创新”,着力持续抓学习型组织、持续抓队伍建设、持续抓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持续抓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努力打造珠海检验检疫精品。江苏局在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就2010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全面贯彻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质检总局的各项部署,更加注重构建大质量机制,更加注重服务经济转型,更加注重有效监管,更加注重统筹谋划,更加注重协调发展,着力推动江苏创新型经济发展,努力开创检验检疫工作新局面。重庆局要求在认真组织学习、深刻理解把握会议精神实质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强化服务意识,履行监管服务职能,将“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监管”的要求落到实处,努力提高检验检疫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青海局提出,要突出抓好王勇局长在报告中部署的各项工作要求,以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为抓手,以服务促转变为目标,以强化管理固本强基为手段,努力提高质量管理和监督把关能力。

第四篇:创新流动人口管理 情系民生服务社会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 情系民生服务社会

------五一路街道积极探索提升新鹰城人均等化服务水平新路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比重上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已成为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五一路街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流动人口计生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新思路,确立河西社区为我办事处流动人口规范管理试点,依托新鹰城人温馨家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建立健全组织,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促进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制度化、正规化。

为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办事处成立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工委书记冯国胜担任,副组长由副主任朱艳和工商所所长张保健担任,办事处其他班子成员各自分包社区,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目标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加强与公安、工商等部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登记和管理工作。同时,以社区为单位,将各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进行细化、量化,任务分解到每个计生专干身上,并与经济挂钩,实行奖惩兑现,从而提高每个计生专干的工作积极性。

二、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实现流动人口的高效管理。

1、依靠各种形式,深入广泛宣传,扩大流动人口对办证管理和懂法守法的知晓度。一是对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口,向他们发放明白卡,宣传流动人口管理的有关规定。使外出前能自觉办理婚育证明。与流出育龄妇女签订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确保按时寄回合格的孕检证明。二是对流入到本地的流动人口发放宣传折页、管理服务卡,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的服务,增强流动人口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达到流入人口能自觉的在流入三十日内向居住地社区主动提交婚育证明的效果。

2、落实管理责任。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街道、社区、单位二级流动人口管理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同时,要求各社区要与辖区内的出租房主、用工单位、流动人口雇主签定《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目标责任》,并告知其相关责任人要严格落实管理责任。

3、对流动人口进行分类型管理。将流动人口分为未婚男性、未婚女性、已婚男性和已婚女性四类分别管理。即:已婚女性为重点控制对象、未婚女性为注意调查对象、已婚男性和未婚男性为一般了解对象,不需要办理婚育证明,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4、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将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全部录入电脑,积极通过区域协作,开展跨地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

息交换工作。逐步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适时变动、异地查询、跟踪管理和服务,不断提高流动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准确率。

5、办事处建立了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大厅。为流动人口及时提供职业招聘、爱心帮扶等服务,切实体现了高效、快捷、便民及人性化的特点。

6、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健康服务。为辖区流动人口免费开展传染病防治、卫生防疫、心理咨询、妇幼保健等服务,积极开展B超、乳透等健康检查和生殖保健培训等。

7、与劳动就业部门联合开展中介服务,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培训、法律法规培训,定期公布用工工种、供需状况、用工信息定期发布,同时与劳动监察部门配合,及时查处拖欠工资、随意延长劳动时间、不按规定要求落实劳动保护和安全防护要求等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行为。

8、定期召开流动人口座谈会,发放流动人口问卷调查,积极听取流动人口的建议,摸清流动人口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尽最大力量为流动人口提供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

三、卸去心防,提高流动人员的认同感。

流动人口不只是我们城市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也应成为我们城市发展成果的分享者和参与者,我们办事处积极为其

提供相应的服务。积极满足流动人员的利益和权利。使其克服自卑感,让流动人口融入“五一”。

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一样,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享有法定的公民权利。他们勤劳、能吃苦、遵纪守法,不远千里来到我们这片热土,为卫东区的经济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们必有强化服务意识和引导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协调统一,充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真正使流动人口享受到“同一蓝天,共享阳光”的温暖。

第五篇:与时俱进 扎实工作 努力推动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迈上新台阶文库

与时俱进 扎实工作 努力推动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迈上新台阶 中文繁體 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发展规划人事信息领导讲话精神文明廉政建设财务审计

行业标准运输管理政风行风工程建设公告公示突发预案科技教育交通工会

交通概况交通成就路况信息电子地图客运班线客运场站安全生产交通旅游

最新新闻

·与时俱进 扎实工作...首页 >> 专题 >> 节能减排 >> 最新新闻

与时俱进 扎实工作 努力推动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 2009-06-10浏览次数: 461字体:大 中 小

(征求意见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近几年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情况,表彰节能减排工作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部署安排今年的节能减排工作。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副省长张大卫同志亲临会议,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贯彻。下面,我就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近年来我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展情况 2005年底,省政府将省直机关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工作赋予我局后,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制度、强化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管理,坚持从能耗统计工作抓起,以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为抓手,以推广使用新产品、新技术为突破口,在建设节约型机关工作中进行有效实践和积极探索,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08年,重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后,我们以学习贯彻《条例》为契机,加强节能宣传和培训,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改进方式方法,提升节能工作质量和水平,通过建立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机制,积极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制定规章制度和节能规划,有计划地开展节能改造等项工作,推动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展开。去年,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直机关大规模节能宣传月活动;率先组织了节能减排厅(局)长签约活动;率先召开了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对《条例》的贯彻实施进行安排部署。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打开互联网众多搜索引擎,输入“省直机关节能减排”或“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关键词进行搜索,河南信息量居全国省级单位信息量前列)。

(一)不断完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系。2007年,我们首先成立了省直机关节能工作协作组,初步建立了节能工作体系。2008年3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了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2008年12月,我们又组织召开了全省公共机构节能联络员会议,建立节能联络员制度,各省辖市、省直各单位也相继建立了本地、本部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负责部门和责任人,省工商局、质监局、地税局等垂直管理单位也都建立了本系统节能减排管理体系,保障了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的协调推进。

(二)深入开展节能宣传教育。为了更好地宣传节能政策、树立节约理念,我们建立了集中宣传和平时宣传相结合的节能宣传教育模式。一方面,在集中宣传中注重强化氛围,去年我们成功举办了节能减排宣传月,包括厅(局)长节能签约、能源短缺体验、节能监督员、节能征文、节能知识竞答、图片巡回展、节能培训、评选节能先进典型等8项活动,提出了绿色出行、3层以下停用电梯、按规定设置空调温度等多项倡议。有力地调动和激发了公共机构人员的节能热情,推动了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在平时宣传中注重创新载体,各级公共机构通过条幅、宣传栏、内部刊物、网络等多种方式广泛进行节能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节能工作氛围:省广电局利用媒体优势积极宣传报道节能减排工作典型;省粮食局不仅制作了20多块展板宣传节能常识,而且还制作了节能宣传手册,干部职工人手一册;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地质博物馆,面向社会和干部职工开展生动的节能教育。此外,为提高各单位节能工作积极性,我们还下发4次通报和8期简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广节能经验做法,促进了各级公共机构由“要我节能”向“我要节能”的转变。

(三)认真开展能耗调查统计。2006年以来,我们先后进行了8次能耗调查统计,基本摸清了2005年至2007年省直行政机关的能耗底数。《条例》颁布实施以后,我们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公共机构2005年至2008年能耗调查统计的通知精神,努力克服范围广、任务重、追溯时间跨度较大等困难,认真组织全省公共机构能耗调查,截至目前,统计汇总工作已基本完成。在开展能耗统计工作中做得比较好的单位是省总工会、省审计厅、省司法厅、省劳动厅、省统计局、省粮食局、省药监局、省直教育系统、全省工商系统、郑州市、开封市、安阳市、平顶山市等。

(四)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全省公共机构能耗降低25%的约束性目标,去年3月份,我们组织省直机关厅(局)长签订了节能减排公约,各省辖市、省直各部门也都相继建立了本地、本部门的节能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机关办公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方案》、《省直机关办公楼节能改造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省直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和《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给我局的4项节能减排工作责任目标。此外,我们进一步制定完善了《河南省公共机构2008节能减排达标考评细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表》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档案的通知》等关于能耗管理、节能改造、节能档案管理以及节电、节水、节油、节约办公经费等相关制度文件28个,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节能管理制度体系。各省辖市、省直各单位节能减排制度建设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省地矿局每月都将水、电、油等能源消耗情况用曲线图标示出来进行分析、公示;省公安厅、省商务厅建立了节能监督员制度,每天检查用能情况,防止长明灯长流水现象的发生;省委统战部、省地矿局每天晚上都拉闸限电,杜绝了无人办公的电能空耗现象;省国资委加强办公电话管理,严肃处理公话私用者,有效降低了电话费用;省信访局加强公务车辆管理,公务用车百公里油耗基本控制在10升以内;省人事厅、省建设厅和省畜牧局等单位都坚持做到了上下楼在3层以内的不乘电梯;漯河市把强化督导作为推动节能管理制度落实的重要手段,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及相关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采取电视录相、集中检查、平时抽查、暗中查访等方式检查公共机构能耗情况,并将结果进行公示,取得了良好的督导效果,其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通过不断加强节能管理制度建设,目前,全省公共机构已普遍树立了依法节能的思想观念,形成了以《条例》规范节能、靠制度促进节能的工作机制。

(五)积极实施节能改造。近两年,我们围绕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摸清了省直机关93栋办公建筑的基本情况,并对其中5栋进行了能源审计。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省直机关节能改造规划,稳步推进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多数单位节能改造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08年,省直机关把更换节能灯具作为硬性指标进行落实,基本完成了19万支节能灯更换任务,更换节能洁具、水龙头27745套(件),新建办公建筑中节能材料及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省交通厅根据不同光照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节能改造,会议室和地下停车库采用了天井式采光,充分利用自然光源照明,为全省公共机构办公区照明节能改造树立了样板。省事管局机关将照明灯具全部更换为LED节能灯,节电率达50%以上。省煤炭局建立雨水回收设施,利用收集的雨水浇灌花草。省委党校着力打造“智能、绿色、和谐”的校园,对楼房进行了“平改坡”改造。郑州市投资90万元建设中水循环利用工程,每年可节约绿化用水4万余吨;出资780万元购置20万套节能灯,计划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市直机关照明灯具的更换工作;此外,还投资30万元建成了市政府南院综合楼能耗监测体系示范工程,实现水、电、气、暖等设施能耗情况的实时监测、自动控制和数据自动传输,成为全省能耗监测体系的试点示范项目。洛阳市投入780万元,完成5个办公区与非办公区水电分户计量,更换节能灯近13万支、节能水龙头3600套、改造电热水炉44个、建立节能监测点1个、加装电梯势能回馈装置12部。安阳市广厦新苑小区2007年12月被国家财政部和建设部确定为“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集中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地下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新型节能技术,每年可节约能源经费174万元;节约用煤2800余吨,节能率为58%。鹤壁市政府办公楼通过外墙保温、浅层地下水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等一系列改造,仅制冷和供暖每年就可以节约用电104.7万度,整体节能效益明显。以上这些单位的好做法,为节能管理和改造工作开辟了新路子,也为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树立了榜样。

同志们,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于新时期如何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必须营造浓厚的节约氛围。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教育工作,对各级公共机构工作人员认清节能形势,提高节能意识,推动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道路,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我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展以来,省领导不仅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而且带头贯彻落实有关节能政策规定。史济春、张大卫两名副省长还亲自担任全省节能减排形象大使,积极宣讲节能减排知识,倡导绿色出行,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去年我们组织了两次知识竞赛和两次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培训,显著提高了公共机构工作人员的节能知识水平和节能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节约能源法》和《条例》颁布后,我们先后召开了多次会议进行学习贯彻,并邀请省电视台、省电台、河南日报等十多家主流媒体全程进行了宣传报道。媒体的积极参与和各单位的深入宣传,不仅及时报道了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动态,而且也宣传了公共机构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常识,营造了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的浓厚氛围,促进了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二)必须加强能耗统计这一基础工作。能耗底数是分析能耗情况、评定能耗指标、制定节能目标的重要依据,也是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减排的基础性工作。为全面掌握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实际情况,我们多次组织了能耗统计、既有办公建筑基本情况、节能灯具更换进度等调查统计活动,抽查了部分单位节能改造情况,及时了解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广泛征求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此外,还组织有关人员,到国管局和兄弟省市考察学习节能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和经验,为加强节能管理、开展能源审计、挖掘节能潜力、搞好节能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必须把握统筹推进的科学方法。公共机构节能减排是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必须要注重把握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科学方法:一是统筹公共机构节能的不同方面和不同领域,实现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全面发展。二是统筹公共机构节能的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公共机构节能的协调发展。三是统筹公共机构节能的现实要求和远期规划,实现公共机构节能的可持续发展。

(四)必须注重改革创新。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是我们的一项新任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特别是《节约能源法》和《条例》颁布实施以后,由于工作涉及面不断拓宽,各种新问题不断涌现,我们必须用改革创新的眼光谋划工作,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通过坚持学用结合,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节能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节能工作手段,才能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各系统节能工作深入开展,使节能工作迈上新台阶。

同志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地方、个别系统和个别单位的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少数单位还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推不动,甚至推也不动的现象。2008节能考核中还有15个单位不达标,其中省直机关13个,省辖市2个,因为是第一次考核,我们在通报中就没有点名批评。二是节能专项经费缺乏,制约了基本工作的开展、节能改造的进行和新技术、新能源、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三是节能减排工作专职机构和人员缺编。各单位做节能减排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兼任的,存在工作不专,精力不够的问题。希望各地、各部门,尤其是不达标的单位在下一步工作中,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分析查找不足,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确保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2009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主要安排

2009年是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第二年,中办、国办前不久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今年节油、节电、节水指标要在2008年基础上降低5%;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还将于今年6、7月份对全国各省公共机构落实《条例》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我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以高度的责任感,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加快推进和开创我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新局面。

(一)进一步理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体制。根据《条例》有关规定和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法制办联合下发的《关于贯彻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通知》精神,结合全省实际,省直机关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要在全国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和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领导和管理省直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监督和指导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各地区、各部门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县以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系统的主管部门要在同级公共机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指导下,负责本级系统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等垂直管理系统的主管部门在省直机关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指导下,负责全省垂直系统内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各级公共机构都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为本单位节能减排的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专门部门、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各地区、各部门、各系统要进一步完善联络员制度,广泛开展联络和交流。各协作组长单位要充分发挥好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组织协调,开展好各项活动。

(二)进一步完善公共机构依法节能的管理机制。为推动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序开展,我们正在拟定《河南省<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实施办法》,该办法是我省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法规性文件,一经颁布施行,全省各级公共机构都要认真组织贯彻落实。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本地、本部门节能减排工作管理制度体系,以节油、节电、节水、节材为重点,以能耗统计公示、考评奖惩、能源审计、消耗定额等制度为抓手,全面加强制度建设,靠制度促管理,积极依法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低成本和无成本管理。2009年,省直节能办将不定期对各地市、各部门、各系统的节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和督查。2010年2月底前,将对全省公共机构2009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评比。

(三)进一步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为营造贯彻实施《条例》的良好社会环境,提高公共机构工作人员节能意识,培养节能习惯,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条例》宣传进入每一个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级公共机构要将学习宣传《节约能源法》和《条例》等节能政策法规作为本单位节能宣传的重点,通过开展知识竞赛、节能体验、图版巡展、争当节能标兵等活动,在节能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作人员中广泛宣传《条例》的内容和要求,做到人人皆知,正确理解,准确执行。按照我省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全省公共机构将在今年6月份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月活动。此外,我们将在年内分两批组织各地、各部门的节能管理工作骨干进行业务培训或参观考察,还将联合省委党校,把公共机构节能政策法规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培训之中,开辟节能培训的新路子,切实提高公共机构节能相关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实现监督管理和自觉执行的良性互动,为开展节能工作打好基础。

(四)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各级公共机构要按照节能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改造计划,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能源和新产品。根据全省公共机构既有办公建筑在“十一五”结束时要全部达到节能要求的计划安排,今年省直机关要完成24台燃煤锅炉和75台中央空调的节能减排改造任务;各省辖市要完成市直机关低效照明产品的淘汰任务,全部更换为节能灯具。全省各公共机构也要充分把握国家财政补贴推广高效照明灯具政策,抓紧淘汰低效照明产品,积极开展节水设备改造,2010年底前,全省公共机构办公区的节能灯具和洁具要全部更换完毕。积极开展分户分类计量,办公区要做到与经营区、住宅区、出租房等非办公区的水、电、气表分设。其中在办公区内电表、水表还要做到分类计量和管理,为能耗定额管理奠定基础。购置用能办公设备时,要认真执行国家用能设备采购目录,购置能效标识2级以下节能产品。新建办公建筑要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把节能要求落实在建筑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

(五)努力提升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基础工作水平。从今年起,全省公共机构采取季报的形式汇总能耗数据,各省辖市、省直各部门要于每个季度结束的次月月底前将本地本部门所属公共机构的能耗情况汇总上报给省直节能办,省直节能办要积极创新统计方式,力争年内开发出高效快捷的统计软件。有计划地安排能源审计,全省各公共机构要结合本单位建筑、设备、用能管理情况主动进行能源审计,不断挖掘自身的节能潜力。省直节能办将在全省公共机构内选择20个办公区进行审计和监测,根据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分析等情况,不定期对全省公共机构能耗情况进行公示。尽快落实能耗定额制度,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要积极研究所属公共机构的能耗情况,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性质、不同系统公共机构分类实行能耗定额。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的新路子,解决节能管理和节能改造的资金瓶颈,实现公共机构、节能服务机构、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制定各级公共机构能耗监测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年内先抓好试点建设,力争三年内建成全省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的能耗监测体系,并实现与全国公共机构能耗监测体系的联网,提升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同志们,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大家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把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以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以科学务实、锲而不舍的精神,开拓创新,奋发工作,迎难而上,完成好公共机构节能的各项任务,力争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为实现我省“十一五”规划节能目标,为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群众性宣传和专业性交流相结合。利用标语、板报、挂图、宣传画、公益广告以及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邀请老干部和群众代表,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工作意见和建议,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社会参与度。组织广大基层综治干部开展征文、报告会、宣讲团、培训班等活动,着力提升基层综治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确定3月27日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北关建设集中宣传日,各单位要以繁华商业街、重要交通要道、集市、村庄为重点,组织人员上街宣传,张贴标语,设立展板,现场咨询。

---------+厅直属单位+-----------河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河南省交通厅高速公路管理局河南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河南省交通厅航务局河南交通基本建设质量检测监督站河南省交通工程定额站京珠高速新乡至郑州管理处河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交通技工学校河南省交通厅机关服务中心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中原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交通征稽网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公路港务局

----++省辖市交通局++----郑州市交通局安阳市交通局新乡市交通局焦作市交通局濮阳市交通局许昌市交通局商丘市交通局济源市交通局驻马店市交通局开封市交通局三门峡市交通局平顶山市交通局

-----++政府网站++-----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郑州外交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国资委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民委公安部民政部人事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农业部水利部外经贸部中国人民银行卫生部国家计生委文化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交通系统++-----交通部北京交通委员会天津交通委员会河北省交通厅山西省交通厅内蒙古交通厅辽宁省交通厅吉林省交通厅黑龙江省交通厅上海交通管理局江苏省交通厅浙江省交通厅安徽省交通厅福建省交通厅江西省交通厅山东省交通厅湖北省交通厅湖南省交通厅广东省交通厅广西省交通厅海南省交通厅重庆交通委员会四川省交通厅贵州省交通厅云南省交通厅西藏省交通厅陕西省交通厅甘肃省交通厅青海省交通厅宁夏省交通厅新疆省交通厅香港运输署澳门土工运输局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09/12/01 13:50:17

下载2011年民生工程先进材料情系民生 服务社会努力推动民政工作迈上新台阶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民生工程先进材料情系民生 服务社会努力推动民政工作迈上新台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