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转化能力,,强化素质提升,,全力推动“三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提高转化能力强化素质提升
全力推动“三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0年x月x日至x日,我参加了浙江大学·县党政办公室系统“强担当、抓落实、争一流”能力提升培训班,此次学习,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感到收获颇丰、震撼很大、受益匪浅。除了学到了很多课堂知识外,最关键的是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深刻感受到,浙江发展之所以走在前列、领跑全国,靠的就是坚定不移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融入到骨子里、贯穿到工作中。下步工作中,我将努力把取回的“真经”转化为提升“三服务”工作能力的新动力、新举措。
一、感受
1、思想理念新。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和介绍,特别是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深切感受到浙江地区的成功经验是多方面的,“浙江经验”归根结底是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创新让浙江驶入了快车道,迈进了现代化,成为了领跑者,其发展所体现的经验就是先进理念的先行先试,始终保持发展高境界、高标准、高水平。通过学习,更新了思想观念、打开了宏观视野、开拓了广阔眼界。
2、现场教学实。这次现场教学选取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和桐庐荻浦村和环溪村,都是浙江省各自领域的典型样板。通过学习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无论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还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都让我们为之一振,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也从回溯“红船精神”的初心中汲取了奋斗的力量。通过学习荻浦村和环溪村发展的经验,从中既了解了先进做法,也知晓了不少教训,对什么是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怎样规避乡村振兴中的困难和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3、教学知识足。此次学习不仅涵盖了办公室所有的业务工作,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前沿知识,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本领恐慌”,填补了部分业务空白,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办公室各项工作、提升“三服务”能力有了全方位的认知与考量。通过现场教学,对如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的信心。
二、启示
1、“新”。浙江发展之所以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根本就在于思想的解放、思维的创新,敢于先行先试、敢于革故鼎新、敢于勇立潮头。无论是新发展理念,还是最多跑一次改革,都是源于浙江、成于浙江。新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效制度的供给,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敢于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
2、“实”。浙江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脱离实际,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注重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情做起,落细落小,把原则性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比如,我们考察的桐庐两村,在环溪村跟我们介绍情况是一个老同志,他对村情的掌握情况,包括发展思路、具体举措、经验教训都如数家珍,对我们的提问更是对答如流,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
3、“干”。浙江人的“四千精神”和“两板”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苦干实干的精神。没有“干”,就没有浙江经验,没有“干”就没有今天浙江的领跑全国。当前,我们正全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大力弘扬“干”的精神,真干实干埋头苦干。唯有“干”字,才是最能触动党员干部思想的时代强音,也是推进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
三、收获
1、补足了知识短板。此次学习内容十分广泛,不仅涵盖办公室所有业务工作,而且增加了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东西。通过教授的讲解,办文办会办事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特别是通过听讲机关文稿写作的理念、思路与方法,进一步提升了文稿撰写的理论水平。除此之外,通过公务形象与政务礼仪,基本掌握了在公务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通过学习政府公共危机处理与网络舆情应对,对面对突发情况时应采取的各种应对方法有了基本了解,等等。
2、颠覆了一些理念。专家教授的讲课,无不折射出浙江发展的经验,浙江经验的产生,最根本的在于创新,在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比如,我们现在所指的服务业并不是简单的旅游业、物流业,而是高科技服务产业,如创意、设计、研发等,能够从源头上影响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如果仅仅只是做加工、做物流,不能算高端服务业,就不能产生很大的税收。再如,对人才定义和招才引智的政策,我们对人才的定义很广泛,浙江大学科技园宁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敏对人才的定义为能够创造税收的人是人才,在招才引智方面,不能只想着把人引进来、留得住,只要能创造税收在哪里都可以。
3、强化了责任担当。通过浙江的发展,对比我省、我市我县正处的位置,感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压力感,巨大的发展差距,让人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们的差距不仅差在经济总量、经济规模和发展方式上,更是差在思想上、理念上和制度上。面对这样的差距,刺激了“落后就穷”的神经、激发了“迎头上赶”的斗志,更振奋了“迎着困难上、坚决打胜仗”的信念,特别是更加增加了对发挥好自身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迫切,时间不等人,差距不等人,别人在加速,我们必须超速才能赶上。
四、建议
1、激发斗志,要打破铁饭碗。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宁波分园管委会下设的承担招商任务的部门,除一把手外,全部都是合同工作人员,靠本事吃饭拿高收入,干就有高收入,不干就没有,鲜明的导向使大家千方百计、使劲浑身解数招商引资,我们正好相反。
2、了解情况,要勤调研进基层。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为验证真实效果,浙江一市委书记“微服私访”,只身一人深入办事大厅亲自体验,结果发现很多问题,电视报社一律公开曝光,全部责令整改。建议,就单项工作,领导多“微服私访”。
五、打算
一是强化学习,解放思想。此次学习内容广泛、知识前卫,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持续学习中消化吸收。下步,我将继续深挖学习内容的精髓,加大消化吸收再转化力度。同时,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重要理论书籍进行研读细学,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实践学习,虚心向领导、同事、群众学习实践经验,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认识新事物,积极对待新情况,努力解决新问题,提高思想认识,促进思想不断解放。
二是创新思路,提升效能。积极改变思维方式,着力解决主动性、时效性差的问题。对于一些可以预测性的工作,主动思考、超前谋划,不等领导安排、不靠领导吩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掌握工作主动权。学习浙大教授严谨守时、一心教学的工作精神,尽可能减少和压缩工作期间处理其他事务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效果
三是夯实责任,强化担当。当前,我县正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刻,需要全县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特别是通过学习,看到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还有很大,更需要党员干部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委办公室党员干部,承担着服“三服务”的重任,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坚持稳字当头、干字当先、实字托底、快字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往深处、实处、细处落实。
第二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
科学规划 精心组织
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
宝钛集团
宝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材料生产科研基地,中国钛工业的领军企业,世界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五年来连续以每年10亿元销售收入递增,今年有望突破一百三十亿。
2002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宝钛集团定点扶贫从宜君县转移到陇县李家河乡高家河村,2006年又开始帮扶陇县温水镇田家河村。2010年,省“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启动后,又确定宝钛集团帮扶陇县固关镇苟家沟村和穆家庄村,并赋予了宝钛集团新的任务和责任。宝钛集团在参与扶贫开发中,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领导参与,广泛发动,在全公司上下全面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扶贫攻坚战。公司先后参与兴办了宜君酒厂、陇县八村同富奶畜养殖公司,帮助180名农家子弟就业,参与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网改造、甘露工程、通信工程、村级道路建设、救助失学儿童、改善山区教学设施等,同时还组织医疗专家下乡义诊,丰富帮扶内涵。通过数年的努力,有效地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民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给贫困山村带来了根本性变化,高家河村、田家河村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845元,增加到2010年的2298元,先后有65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全村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11年公司累计投入帮困和公益资金1839.589万元,其中扶贫资金905.753万元,捐赠其它物品价值933.836万元,为改善山区的贫穷落后面貌,弘扬扶贫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建立和谐社会做出了一定贡献。
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高度重视全力扶贫,在“责”字上做担当,在“扶”字上写文章。多年来,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提高思想认识,始终把帮扶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直接、最现实、最具体的行动,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目标任务不变,措施资金落实到位,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思路展开工作,成立了公司级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设立扶贫专职干部,负责扶贫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多措并举合力扶贫,在“情”字上不懈怠,在“干”字上不松劲。多年来,捐建“宝钛希望小学”3所,资助贫困生68名学生。组织职工医院“送医送药问病下乡”义诊2800多人次,赠送药物价值39万多元。为包扶村2409人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7.447万元。争取、出资配套修路资金260万元。实施“帮扶村新农村建设工程”,捐赠帮扶村价值123万元的路灯器材176套。
(三)“输血造血”扭住关键,在“贫”字上找根源,在“帮”字上下功夫。在扶贫开发实践十年中,公司根据国家扶贫政策,积极帮助帮扶村实施“人人技能工程”,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先后举办培训会42场次,培训农民1500人次,向长三角、珠三角、新疆、宁夏等地,组织劳务输出75名;实施“村企联办产业扶贫工程”,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帮助村民发展核桃、烤烟、花椒、苹果等经济作物500亩,创办宜君酒厂、陇县“八村同富奶畜养殖有限公司”,固关木材加工厂(筹办中)、发展畜牧业108头。中省扶贫开发会议后,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开创国有企业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一是统筹谋划,制订周密科学的扶贫规划,做到有布置、有计划、有措施,加大从资金、人力、物力上给予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根据扶贫规划和计划,积极履行包扶职责,落实帮扶举措,真正作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
二是建立长效扶贫机制,真正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决心不变,热情不减,工作不松。针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畜牧养殖,经济结构单一,效益低而不稳,进一步突出帮扶重点,重点开展职业教育、捐资助学、就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贫困村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村群众稳定就业、转移就业、自主创业。
三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项目选树,选择有特点、有成效、有利于快速致富的项目展开扶贫工作。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贫与开发”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人口帮扶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相结合,从两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人才、资金优势,有力促进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
四是积极履行职责,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找准扶贫工作的切入点,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市场,切实解决贫困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五是继续采取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医疗扶贫等多种方式,带动和促进帮扶村经济持续发展,把造福贫困村人民作为公司社会扶贫开发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把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帮扶村人民幸福指数作为公司应尽的社会责任。
第三篇:提高服务能力全力做好政务信息工作
提高服务能力 全力做好政务信息工作
2009-11-12【访问次数
: 593】
市环保局办公室
今年以来,市环保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全运”中心工作任务,始终把加强政务信息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强化领导、创新机制、畅通网络、严格奖惩,不断提高信息采编的数量和质量,努力为推进各项工作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自上而下地抓好政务信息工作
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已经成为全市环保系统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一项共识。市环保局党组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工作,把做好政务信息工作作为干好环保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切实抓好,从人员调配、硬件支持等多个层面予以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利同志多次就如何做好政务信息工作进行专门批示,并在其亲自主持下,我局新创刊了《环境信息特刊》这一信息服务新载体,主要刊登国家、省、市领导关于环保工作的批示、要求、讲话、署名文章;全市环保系统工作人员加强环境保护政策研究类文章;全市各级各部门在环保工作中创造出的新经验、新做法,发现普遍存在的新问题、新建议以及对各种典型事例、情况的系统分析等信息,并报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市环保局领导同志。同时,分管局长坚持具体抓,每篇信息都要亲自审核后才能上报,严把质量审核关,有效地保障了政务信息工作的高效运转。今年以来,我局已经编发环保工作简报21期,环境信息特刊17期,编发各类环保工作专报近700期,并及时上网发布,在国家、省、市信息考核中名列前茅,上报的《济南市突出抓好环保工作确保十一届全运会环境空气质量》先后受到姜大明省长、张建国市长批示。进一步发挥了政务信息工作为服务领导、服务工作的“左右手”作用。
二、大力开展政务信息制度建设,推动政务信息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市环保局在开展政务信息工作中,积极进行各项制度建设,为做好政务信息工作创建制度平台。一是建立起信息工作月通报制度,修订了《济南市环保局政务信息工作办法》,每月对全市环保系统政务信息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二是建立起约稿制度,就省、市领导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在全市环保系统内进行约稿;三是建立政务信息报送要点提前告知制度,每月将本月的信息报送要点进行下发,指导全市环保系统有重点的报送政务信息;四是建立起科学的考核奖惩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信息工作会议,对全市环保系统政务信息工作进行公开考评奖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通过不断完善此四项工作制度,促进了全市环保系统报送信息工作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共上报信息1600余篇,所报送信息的质量也大大提高。
三、建立健全政务信息报送网络,强化信息工作队伍建设
本着“环保工作延伸到哪里,政务信息工作就跟进服务到哪里”的原则,要求各县(市)区环保局、各处室及直属单位固定一名信息员,逐步完善政务信息报送网络系统。目前在全市环保系统已形成以局办公室为核心,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网络,全市环保系统报送政务信息的主动性不断加强,每天可提炼上报3-4条信息,避免了政务信息工作忽冷忽热、时紧时松现象的发生。
同时,狠抓环保系统政务信息队伍建设,确保人员培训到位。先后对天桥区、槐荫区等单位的政务信息工作人员进行点对点培训,对全市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察系统进行了专题业务信息培训,并举办了全市环保系统文秘暨政务信息培训班,对全系统所有信息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培训,共同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和能力。
四、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上报信息的采用效率
服务领导科学决策、服务全局中心工作任务是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基本目的。我局从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上报政务信息的质量,提高上报信息的采用效率,充分发挥政务信息的服务效应。
一是强化发现意识。随时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处处思环保,时时想信息,结合当前全市工作的重点,深入开展调研,及时洞察各方面情况。针对我市迎全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环境保护行动开展的情况,在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处的帮助指导下,我们积极进行归纳整理,多次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济南市突出抓好环保工作确保十一届全运会环境空气质量》的信息,被省政府以山东政务信息特刊的形式报送省委书记、副书记、常委,省长、副省长和各市市长。
二是强化精品意识。坚持信息工作紧密结合当前全市工作的中心任务,实现对信息的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挖掘其深层次价值。针对我市污染减排工作的严峻形势,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多角度思考,努力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跳出济南看济南,跳出环保看环保,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了怎样才能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平衡点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强化时效意识。在发现好的信息源之后,把握时机,迅速编写、报送,以最巧妙的方式对素材进行“包装”,真正做到及时有效。尤其是动态信息都在第一时间上报,方便领导及早了解情况。在各级会议召开以后,及时上报本部门的贯彻落实情况,真正做到了“紧跟上头,摸清下头,握紧拳头,快打快收”。
第四篇:张少农:推动贵州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张少农:推动贵州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中广网04月11日 10:00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张少农
今年1月30日,曾庆红同志在贵州党政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贵州省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贵州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上的成绩,是全省广大专家和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借“高级专家座谈会”这个机会,对大家的努力和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会上各位专家作了很好的发言,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人才处的同志对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要进行认真梳理,在制定政策措施和工作中吸收进去,努力推动贵州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一、近几年来贵州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回顾
(一)近年来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确立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这一重大战略举措。2004年初,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提出,成为我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新的起点和重大转折,为我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政策和战略基础。
2、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后,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及时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人才工作的新格局,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3、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四个”尊重的方针,科学人才观进一步深入人心,人才成长环境不断改善。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设人才工作专栏,大力宣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宣传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的事迹。编辑出版《黔中英才》、《开拓者的足迹》等大型宣传画册。坚持把盘活用好现有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努力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使一流人才得到一流待遇,一流贡献得到一流报酬。全省基本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重视人才、宣传人才、研究人才、培养
人才、用好人才的人才工作环境。
4、以“一纵一横”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和选拔管理机制为重点,建立完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出台了《贵州省“四个一”人才工程实施办法》,构建我省纵向人才政策体系及选拔管理机制,形成了专业技术人才的竞争机制和人才队伍梯队,激励、调动和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我省重点产业、重点学科人才基地建设的意见》,初步构建了我省横向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
5、坚持加大投入,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条件不断改善。一是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建立“优秀科技人才省长资金”、“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资金”等人才培养资金,改善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和工作条件。二是累计投入2700多万元,协调资金2000多万元,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先后在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自有土地修建博士楼300套,有效改善了高层次人才的住房条件。三是实行“专家津贴”制度,“十五”期间累计投入900多万元,对1800多人(次)发放了专家津贴,进一步改善了高层次人才的生活条件。
(二)近年来贵州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绩
经过大家的努力,贵州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在五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1、全省人才队伍总量有新的增长。到2005年底,全省人才总量157万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16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484名。共引进各类人才9791人,而同期流出省外的各类人才3173人,引进人才与流出人才之比为3比1,出现了进大于出的可喜局面。到2006年,我省已培养和引进博士500多名,引进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6批共79人。高技能人才1万人左右,农村实用人才35万人左右。
2、全省人才队伍建设有新的突破。据统计,“十五”期间,评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53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34名;选拔核心专家建议人选27名,重点专家(省管专家)四批445名,市(州、地)管专家721人,县(市、区)管理拔尖人才17825人;选拔培养省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102名。
3、全省人才队伍素质有新的提高。到2005年底,全省党政、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人才中,研究生、本科、大专以上学历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3446人、7.82万人和16.25万人,高、中、初级职称分别增加了8866人、3.37万人和30.73万人。全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比重由2000年的39%提高到2005年的57%;专业技术职称高、中、初能级比由2000年的1:7:24调整为2005年的1:6:15;年龄结构中45岁以下的占78%以上。
4、全省人才开发培养出现新的局面。基础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到2006年底,“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加强,全省有博士授予点10个,每年可培养博士50名,硕士授予点257个,每年可培养6000名硕士;建立博士后工作站8个、项目博士后3个;全省各级各单位组织专业和知识更新培训94万多人次,组织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培训4100多万人次,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开发取得长足进步,每年有8万人获得“绿
色证书”(职业资格认证)。
5、全省人才结构调整有新的进展。组织开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三支一扶”计划共选聘500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选派1000名大学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见习。全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1500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选派50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村挂职工作,招收2000名农村优秀青年提升学历。
(三)人才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省人才工作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主要表现为:观念还比较落后,思想还不够解放;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短缺,能够驾驭市场经济、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企业家十分紧缺;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高,人才的区域、产业和行业分布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够强,人才利用率不高;人才开发投入不足,政府、单位、社会、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等。
二、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央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精神上来,扎实推进全省人才工作,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庆红同志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高层建瓴,内容丰富,全面深刻,为我省全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扎实推进全省人才工作,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的要求上来。
1、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把盘活用好现有人才作为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把打造事业平台作为留住人才的关键举措”的重要指示上来。要把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作为首要任务,根据现实的需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和科学的人才观,把打造事业平台作为盘活用好人才的关键,努力为广大人才成长和事业发展搭建事业平台,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2、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着力提高现有人才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的重要指示上来。要把培训教育作为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本着立足需要、着眼发展、重在实用的原则,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加大培养力度,改进培养方法,提高培养效果,切实促进人才队伍的素质提高。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充分释放人才队伍的活力。
3、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突出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应用开发型人才、中小学师资人才、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上来。要在整体推进人才资源开发的同时,突出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医疗卫生人才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需要的应用开发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着力于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贵州。
4、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适应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启动并加强社会工
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上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抓紧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加紧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加强社会管理,改进社会服务,为构建和谐贵州提供人才支持。
5、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柔性流动的观念,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实践”的重要指示上来。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开放观念,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人才原则。要树立科学人才观,鼓励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把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好、引导好、保护好,聚集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上来。
三、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贯彻庆红同志讲话精神和中央西部人才会议精神,推动贵州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庆红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央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精神为契机,抢抓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盘活用好现有人才的总体要求,我省人才队伍建设要把握以下重点:
1、认真学习贯彻庆红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央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精神,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四个”尊重的方针和科学的人才观。筹备召开我省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做好宏观指导工作。在媒体上开设专栏,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进行大力宣传,在适当的时机大张旗鼓地做好首批核心专家、第四批省管专家的命名表彰工作和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2、继续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开发高层次人才资源。着力打造“一纵一横”人才政策体系及优秀人才选拔管理机制。以深入实施“四个一”人才工程为载体,努力形成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竞争机制和人才梯队。以实施“人才基地”建设工程为载体,努力形成人才的相对优势和创新团队。
3、大力加强农村基层人才开发。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突出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应用开发型人才、中小学师资人才、医疗卫生人才四支队伍建设。加强调研,整合资源,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4、努力改善人才结构和分布情况,深入开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努力扩大“三支一扶”计划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好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村挂职工作;大力做好农村优秀青年提升学历工作,组织好生源,安排好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课程,努力培养留得住、用得着的本土人才。
5、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开发。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后备人才。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开展优秀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提高他
们的地位,调动和发挥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前,贵州正处于大发展的良好时机,蓬蓬勃勃的事业呼唤一支热爱贵州、建设贵州、振兴贵州的专业人才,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广大专家和全省专业技术人才的共同努力下,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把认真贯彻落实庆红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西部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精神相结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我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成绩、新面貌迎接党的十七大和我省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
(作者系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来源:SRC-504030530责编:罗胜
第五篇:城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强化街道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城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强化街道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城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强化街道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xx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街道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筑牢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
一、联动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功能
充分发挥街道党组织的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有效统筹各类主体,整合资源。一是把驻区单位党组织融合起来。街道联合驻区单位成立“大工委”,在社区成立了“大党委”。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街道、社区层面各项工作。二是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统筹起来。街道党工委大力支持非公企业党支部开展相关活动,帮助驻区单位内蒙古邮电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党支部,积极在公司内发展职工党员,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三是把网格化治理体系健全起来。逐步完善街道、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架构,现有60个网格,22名网格员,对网格内居民进行8小时入户巡查,将居民反映的问题通过移动终端实时上报智慧玉泉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在基层各类治安、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志愿者行动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
二、固本强基,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基础
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街道着力在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上下功夫,出实效。一是提升基本能力。把强化政治功能摆在首位,引导街道、社区党组织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街道还探索推行了智慧党建,建成“旗帜飘扬”A,面向广大党员干部、居民推广使用,软件包括今日关注、支部活动、三会一课、先锋模范、警示教育、党员课堂、靓丽社区、志愿活动等内容,方便党员干部、居民随时学习最新的党的理论知识,有力地提升了街道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二是建强基本队伍。通过换届,9个社区党支部共选举新一届党支部委员27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名,大学本科12名,大学专科9名,平均年龄46岁,社区党支部班子成员趋于年轻化,学历程度大辐提升。三是夯实基本阵地。按照“六室一阵地两统一”的标准,xx街道建立了全市第一家乡镇、街道一级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突出服务区域化党建功能的需要,有助于党员、群众开展各类活动,凝心聚力,献言献策,提高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程度。
三、管理服务下沉,提升治理和服务水平
通过发挥街道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力推进了城市基层工作的开展。一是引领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街道党员干部进入社区与居民群众、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力量一起服务邻里,清理楼道内的杂物,清除社区卫生死角的垃圾,共同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赢得了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在充分完成大量入户沟通工作的基础上,xx街道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土地所、城管、交管等部门出动工作人员200余人,对辖区内2个社区的5个老旧小区的凉房进行拆除,共计凉房819间,约6000平米;对辖区内15栋旧楼进行了地下管道改造、楼房保温以及窗户的更换、院面硬化、天然气入户、自来水改造;对兴旺社区的3栋居民楼进行了窗户更换及楼房保温改造,共有800余户居民享受到了改造成果;对辖区内的云中路、规划路、小学路、盛世东源南北路进行修复整治,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更换供水管道,解决西霞园社区居民多年来吃水难的问题;新建便民公厕及旱厕改水冲厕13座,极大地方便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二是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通过经常性、覆盖广、深入性的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做到事有人管、诉有人问、忙有人帮,彻底贯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步”。街道机关党支部与社会企业联合为辖区居民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街道人大代表在春节期间走访慰问辖区困难家庭和特困人员,为他们送去米面粮油。街道领导深入社区结对帮扶,建立起街道、社区两级帮扶体系,将困难家庭具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吸收到街道成立的社区准物业公司,解决其就业问题,全面助力其脱离贫困人群。街道将盛世东源北小区改造成为绿色园林小区,增加绿化植被,整修道路、道牙儿,放置分类垃圾箱,新建小游园、小广场、喷泉,配备健身器材,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xx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紧密结合,互促共进,党建工作激发出的活力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力,引领街道党员干部更好地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