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量化软件方法与SPSS软件应用培训心得体会
量化研究方法和SPSS软件应用培训心得体会
本次量化研究方法与SPSS软件应用的培训教学,虽然学时比较短,只有13节课,但是都是干货,收货满满。通过本次的教学培训,使我们对教学和课题的研究工作,以及统计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深入理解了统计软件在统计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和方便性,理解了如何收集和获取信息,如何提取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如何呈现结果这个研究和分析的过程,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一、通过本次培训为以后的教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量化研究方法对应到我们教学中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里面大量的研究方法,比如收集数据的问卷法,在本次培训中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知道了问卷设计的全部流程,掌握了问卷设计的结构和问卷设计的注意点事项,为以后再教学课程中更好的讲解课程和相关案例奠定了基础;SPSS软件应用对应我们教学中的统计学,是我们统计学教学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工具,通过本次培训使我了解了整个收集数据的设计过程,数据转录过程、数据分析过程、数据整理和呈现过程,为我们扎实讲解统计学奠定了基础,并将统计学简单化;量化研究方法和SPSS软件应用的掌握又方便了我们对学生毕业论文和设计的指导,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研究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我们获得业务和思想双丰收。
二、通过本次培训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统计学研究包括描述性统计、参数估计和统计推断这三大部分,它们都是科学研究特别是定量和实证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知识和工具,但是由于统计学的计算复杂,所以在理解上面有很大的困难。本次培训让我们学会了通过SPSS轻松去处理数据,可以说对于科学研究如虎添翼。因此,本次培训必将对今后的科研工作大有裨益。
三、通过本次培训对指导学生相关学科竞赛受益匪浅
现在学院和学院之间的比拼,更多的倾向于学生之间的相互竞赛,而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科研和教学水平的竞争。而社会科学的相关竞赛指导,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通过本次教学掌握了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为今后指导学生的学科竞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学生的指导必将游刃有余。
四、通过本次培训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
本次培训2位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可以说面面俱到,我对照培训,发现以前掌握的知识有碎片化和零碎化,本次培训后对相关知识做了整理,使自己在量化分析和统计方面的知识更加全面了,应用上更加得心应手。
五、通过本次培训也增强了我的职业意识、劳动观点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本次培训使我获得了思想和课题分析处理上的双丰收。在SPSS学习中,我对它的认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能逐个攻克。SPSS 有具体的使用者要求的分析深度,同时是一个可视化的工具,使我们非常容易使用,这样我们可以自己对结果进行检查。学习软件其实只是学习软件的操作流程,而要真正掌握整个软件,就得自己摸索探究,真真正正弄懂它,还要下一定的功夫的。在这个科技高速发达和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争取做一名国家所需要的优秀的统计者。
第二篇:软件培训心得体会
软件培训心得
通过培训中心老师的课堂讲解与企业化标准的培训,使我加深了对自己专业的认识。从而确定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要想在短暂的实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到东西,就需要我们跟老师或同学进行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只有我们跟老师多沟通,让老师更了解我们,才能跟真切的对我们进行培训工作。由此,班级的文化“共享”就在生活中慢慢形成了。
而老师在专业认识周中所讲的,都是课本上没有而对我们在公司工作中又非常实用的东西,这又给我们的培训增加了浓墨淡采的光辉。我懂得了实际生活中,专业知识是怎样应用与实践的。在这些过程中,我不仅知道了职业生涯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而且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团队中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要善于团队合作,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这才是大智慧。靠单一的力量是很难完成一个大项目的,在进行团队合作的时候,还要耐心听取每个成员的意见,使我们的组合达到更加完美。
这次实训带给我太多的感触,它让我知道工作上的辛苦,事业途中的艰辛。让我知道了实际的工作并不像在学校学习那样轻松。
人非生而知之,虽然我现在的知识结构还很差,但是我知道要学的知识,一靠努力学习,二靠潜心实践。没有实践,学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次实训让我们不可能永远呆在象牙塔中。
实训中除了学到不少专业知识,也了解一些社会的现实性,包括人际交往,沟通方式及相关礼节方面的内容,对于团队开发来说,团结一致使我深有体会。团队的合作注重沟通和信任,不能不屑于做小事,永远都要保持亲和诚信,把专业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不仅加深我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还让我拥有了一次又一次难忘的开发经理,这是也是实训最大的收获。
现在我对“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他的人生经历和关系网络”这句话非常的有感情,因为它确实帮了我们不少。除此课本上的知识毕竟有限。通过培训,我班同学都有这样一个感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很大差距,只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专业技能急需提高。
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同时也锻炼了大家踏实、稳重的能力,每个人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
将会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努力,不断激励经验,不断磨砺自己。
王建国
2013年8月13日
第三篇:软件专利申请方法与保护策略
软件专利申请方法与保护策略
(2012-10-31 16:55:24)本文来自2011年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举办的讲座活动。时间:2011年4月15日14:30—18:35 地点: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一楼多功能厅
内 容:
主持人: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软件专利申请方法与保护策略的讲座活动现场。
可以说深圳市南山区一直处于创新和创业的前沿阵地,在深圳南山区有很多掷地有声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涉及到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研究,对于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研究可以说很多企业一直处在探索和摸索的阶段。但是其中也有很多已经在行业颇有建树,大家很多都是来自知识产权界的专业人士,上阶段中央电视台连续做了有关全国知识产权申请的系列节目,包括新闻联播还有焦点访谈都做了专题报告,全国知识产权申请量以广东居首,而广东省又是以深圳居首,而深圳市主要是中兴、华为、腾讯这三家企业名列前三甲。说了这些,还要看到事物的另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在专利申报和知识产权方面还处于空白和弱势阶段,希望借着更多讲座和培训可以给大家提供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也希望大家意识到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大家在创新领域注入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也希望在创新城市的建设上步子迈的更扎实和稳健。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嘉宾和领导,他们分别是:来自通讯审查部副部长、国家一级审查员李超老师;南山科技局调研员刘石明先生;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王红卫主任;深圳知识产权研究会鄞汉藩会长;南山区知识产权科何贤佳。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李超老师,他1984年进入中国专利局,国家一级审查员,研究员。曾任电学发明部元气器件处处长、电路处处长、计算机处处长、电学发明审查部副部长,专利审查质检组组长,现任通讯审查部副部长。除审查工作外,多年来一直担任局内新审查员的讲座和专利代理人考试的讲座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审查与实务工作经验。在这里,请主办方以及全体到会工作人员向远道而来的李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接下来有请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王红卫主任上台致辞。
王红卫:李部长、鄞会长,大家下午好!说实在的,我没有资格致辞,因为在专利方面,第一不是专业,第二也没有多少工作参与,我是管理孵化器机构的人,代表这个地方欢迎大家!刚才主持人介绍李超老师,始终没讲他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通信发明审查部的部长,这个角色和地位对我们异常重要。今天下午来的很多都是跟这个产业相关的,不相关的,我想李部长也能给大家指导。
我顺便把创业中心跟专利有关的沙龙做一个1分钟的介绍,今天这个活动一直是我们推动和支持、参与的科技企业核心价值培养工程,我们希望对科技创业企业在创业服务方面对企业的价值培养做深度的挖掘,从09年开始开拓了自品牌活动,这是在深圳“接触”创业沙龙下面的,沙龙活动已经有6年,这个品牌活动也已经有2年,卓有成效,今天看到这么多参与者,足以见得群众基础非常深厚。4月22日将举行“接触”创业沙龙六周年纪念活动,同时会推介“创业之星”大赛的事情,我鼓励和邀请大家参加今年的“创业之星”大赛,另外也把创业中心的业务介绍一下,我们从去年开始,针对5000万销售额以下的企业贷款,从100万到300万,我们还有投资,最多可以投500万,可以联合很多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欢迎你们参与到我们的投融资服务工作中。另外我们有10个孵化基地,38万平方米,包括了大学城周边、茶光路沿线、蛇口工业区的2个孵化器以及这周边的孵化器,正在建的还有电子商务产业园、新能源创新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等,相信各位在座都会跟我们有接触,我们的面积最多可以1、2000,最少可以1、200。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希望大家关注南山创业服务中心的网站,关注我们的信息,多到这里参与活动。
下周沙龙六周年会充分展示创业中心的服务内容,欢迎你们关注,欢迎你们参加,欢迎大家,谢谢!
主持人:谢谢王主任!
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南山区科技局刘石明局长上台讲话,请大家掌声欢迎!
刘石明:其实我的讲话可能有点多余,前面的重要性主持人讲了,刚才红卫主任代表中心对活动讲了主题和内容,我无非是对李部长的到来再一次表示感谢和欢迎,同时感谢在座各位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的活动。
我补充讲一点,这个活动最初的起因,我们经常到企业,特别是到很多软件企业,我们问大家的问题,你们公司有没有知识产权?很多企业都很自豪的回答“有”,我们有很多版权登记,但是再问一句话,有没有专利?大家基本上都摇头,除了像腾讯这些大企业之外,很多企业都是摇头,我们的《专利法》没有保护软件的,还能申请专利?没听说,不知道怎么申请。我们去年就想了这个事情,虽然南山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已经有专利授权,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刚刚成立的起步企业真的不知道怎么申请软件的专利,所以我们局跟世纪恒程代理公司一起筹划这个活动,非常荣幸的把李部长从北京请到这里给我们做讲座,通过李部长的精彩讲座,下次我们去企业调研的时候,他们会很自豪的告诉我们,我们已经申请了或者已经授权了多少发明专利,下次再请李部长来讲座,会有更多企业和更多的发明专利,把他们的软件产品还有一些idea结合的电子商务模式变成我们国家的发明专利,他们靠这些发明去打遍天下,让南山的软件企业、互联网产业有更大的发展,这也是南山重点扶持的重点产业之一。
再次代表局里感谢李部长来南山做精彩讲座,谢谢!
主持人:刚才两位领导多次提到非常幸运请到李部长,请领导来,一是在专业领域上给予某些问题的指点和点拨,同时希望各级领导给予中小企业在发展服务的进程上提供帮助和指南。接下来言归正题,有请李超部长就“软件专利申请方法与保护策略”进行讲座。
李 超:大家好!我接到这个任务,今天主要针对的是中小企业,可能个别事务所没有针对代理方面的讲座,特别是保护范围更好,一通怎么答等这些方面我没有准备,我主要把软件保护的情况通过案例让大家有所了解,所以没有准备针对事务所的内容。
一、软件保护 我讲的有几个方面,今天主要讲的是软件保护,软件保护的重要性,刚才两位领导已经讲了,现在软件的发展,在座可能比我更清楚,软件应用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怎么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有几个方面,电子领域包括很大,通信、计算机等等,只要有工业、涉及电子的,软件都存在,软件在以前是不保护的,尤其在我们《专利法》刚刚实施的时候是不保护的,由于软件的发展导致了有大的需求,尤其是我们国内,后来我们的《专利法》也在修改,原来开始的时候在专利方面不保护软件,后来是软件+硬件,后来经过发展,我们的法和指南也在修改,把设计纯软件的,没有硬件关系的程序发明也给予保护,由于软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我们的法在修改,重要意义就不讲了。
接下来讲一下计算机程序的定义,有很多涉及软件的公司只申请了版权,版权保护里面有一个《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计算机软件有一个定义,计算机软件(以下简称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相关文档。这个定义是在《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里面的。什么是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计算机程序包括源程序和目标程序。这是在《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里的定义,也就是说保护的是这样的内容。计算机软件包括程序和文档,文档是什么?是指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规格、开发情况、测试结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资料和图表等,如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册等。
二、软件保护的方式
看一下软件保护的方式,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有两种途径,一个是著作权保护,一个是专利保护,现在尤其是小的软件企业刚开始的时候只是著作权保护,不知道怎么专利保护,其实专利可以授予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给予保护。两种保护的方式是什么?版权是把软件和源代码作为文字作品给予保护,给予许可。专利是将软件转变为专利产品给予保护。这两个是不一样的,版权保护的仅仅是文字,专利保护的是专利产品,一个专利产品可以做许可、销售、转让,这是两种保护的方式。怎么样更好的保护软件?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这里想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概念,就是保护的分类,软件的两分性或两重性,软件本身有功能和表达,什么意思?大家设计一个软件或者想解决一个问题,设计软件的时候能起到什么功能、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它的功能性。更重要的,软件还有表达,软件是用什么形式表达的?不像一个产品,做出来我们就看到,一个软件分为两种,功能性和表达方式。两分性很难有确切的分类,同时具备功能和表达的两分性,怎么分类?目前我们认为软件不是单一的作品,多元素的情况可以落入不同类型的保护,用什么方式保护,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就版权的保护来说,源代码是以文字形式来描述的,文字归属于著作权保护,写一个小说是以文字的形式,谱个曲子是固定的格式,前一段时间炒的比较火的是春节的时候旭日阳刚唱的歌,版权人不让他们唱了。保护是文字的形式,源代码是通过文字形式来保护的,很自然的就归入到版权的保护里面。目前当今世界上通过软件保护,我国的《著作权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贸易组织TRIPS协定》。
软件的功能版权保护不了,不同的表达可能实现相同的功能,功能性通过版权是保护不了的,一串编码有固定的节奏,一个计算机程序的源代码可以和另外一种程序的代码完全不同,产生相同的功能,但是表达形式不同,所以功能性来讲,版权保护是保护不了的。
软件的专利保护需求,刚才我们讲了,从版权的保护来讲仅仅是表达形式,而保护不了功能。功能怎么保护?通过专利保护能够把软件的功能性给予保护,这是现在的一种潮流,很多国家都对软件功能性方面给予保护。
软件专利保护最早是1981年美国法院判了一个案例,计算机软件协助完成人工合成橡胶程序的权利要求给予专利权授权,大家知道美国是判例制,由于给了这样的判例,结果就导致在美国的软件许可申请专利授权的形式的大门开启了,这时候全世界很多软件公司就到美国申请并得到授权。95年的时候美国软件占授权总量的9%,03年已经接近3万,占了总授权量的15%,现在这个比例就更大了,为什么?因为授予专利的涉及软件保护的量在中国也很大,大家知道南山的腾讯基本都是软件,还有中兴、华为,很多申请都涉及软件,由于美国开启了以后,很多就跟着来了,美国的授权量大了,我们国内的指南修改以后,涉及纯计算机程序的发明,指南修改以后我们的申请量也很大了。我在电学部也待过,电学部有一个计算机处,现在已经有四个处了,这四个处将近200万,全涉及计算机程序。我们通信部多数申请的是计算机程序应用在通信领域,这样的申请也相当多。
欧洲专利局跟着美国有条件的开始了提供专利保护,虽然软件的源代码或文字部分是不可以专利保护的,但是只要发明主题具有技术效果,产生技术贡献或进步,就可以获得专利保护。欧洲也在开启给予专利授予计算机软件的门。
欧洲委员会在美国开启了以后提出一个软件专利指令,05年被否决了,由于欧洲内部对软件的专利保护存在很大的分歧,欧洲的发展也不平衡,有的国家在软件方面的发展比较迅速,要求就更高,但更多的国家可能滞后,要在整个欧洲实行,肯定要得到大多数国家的同意,因为很多国家在软件方面还不够发达,所以当时就没有通过软件专利指令这个规定。后来在软件涉及技术性方面的授权量慢慢增加。
澳大利亚、巴西、印度、日本等都以各种形式对计算机执行程序的发明授予专利,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启软件专利授权的大门。
目前我们国家有两种方式保护,一个是著作权,2010年2月26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这是最近修改的日期,还有02年1月1日实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软件保护的手段当中,《著作权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字、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误导、杂技艺术作品等。主要看第八项,计算机软件,作为著作权里的一种作品给予保护。还有一个是我今天讲的,专利涉及计算机软件的保护,《专利审查指南》第九章是关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
接下来给大家讲这两个保护的比较有什么不同,两种方式的保护客体不同,表达形式不同,权利内容不同,保护效果不同,保护时间不同。
保护客体,著作权保护和专利保护的客体是什么?两者是不同的。固定在有形载体上的计算机软件本身,是指计算机程序及文档,程序包括源程序和目标程序。表达形式,以程序语言表现的可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这是第二个不同。通过版权保护以后有什么法定权利?由软件本身产生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复制权、发明权等。保护效果,登记程序简单,这是与专利保护相对比的,载体上记录的都是源程序,格式都固定的。保护直接,刚才演示了源程序、目标程序,那很简单。侵权判断直观、容易,那段程序不一样就不侵权,跟你一样的马上就判断出侵权,格式很清楚,写的什么就是什么,著作权来讲,简单,判侵权的时候非常容易,但保护内容单一,格式稍微变了就不是你的了。另外,仅限于软件本身的表现形式,他人容易回避,只要借鉴一些,但改一点,就不是你的东西了,从效果来讲,有它的好的,简单、直接、判侵权容易,但是单一,缺点是容易回避。保护时间,获准周期较短,保护时限相对较长。
接下来看看专利保护,专利保护的客体是什么?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是指为解决发明提出的(技术问题)问题,全部或部分以计算机程序处理流程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执行按上述流程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计算机外部对象或内部对象进行控制或处理的(利用技术手段并能产生技术效果的)解决方案。
专利保护的是一个技术方案,而版权保护的是一个程序本身,这个方案要涉及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什么技术问题提出这样的程序,通过这个程序解决了技术问题,最终要产生技术效果,保护的是一个技术方案,不是程序本身。(PPT)这是流程图。外部对象指什么?包括对某种外部运算过程、运算装置进行控制,对外部数据进行处理或者交换等。内部对象,包括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性能的改进,对系统内部资源的管理,对数据传输的改进等。表达形式,以自然语言表述发明的内容,即通过方法的一系列步骤或者产品的各部分结构体现的技术方案,而不是以机器语言表达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法定权利,由权利要求记载的发明内容确定的排他权,凡是落入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内的方法或者产品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均不得制造、使用或销售。涉及发明的计算机程序一旦授予了,保护范围就确定了,这个范围之内的权利全是你的,如果别人要用,那他就侵权,什么意思呢?版权是文字,因为写的很固定、单一,就那一种形式。
通过专利保护,要写出一个技术方案,这个技术方案表示的范围就很大,我们讲的计算机软件是通过一个程序做的,要解决一个功能,方法保护一个大范围以后,不管通过哪种程序,不同程序都可能实现相同功能,专利保护就是保护那个功能,如果功能保护了,不管程序通过哪种写,都落入它的保护范围之内。保护效果,保护充分,概括性强,曾经多,不受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方案的限制,他人不易回避。只要我有这个功能,这端程序解决了这个问题,不管怎么写那段程序,虽然跟我不一样,但都在我的保护范围之内。而版权呢?程序是固定的,只有这一种方式,就这种格式,源代码是不能变的,按照这种格式写的才侵权。专利保护的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里的内容,不管别人用什么样的程序,只要实现了你保护范围保护的功能,他都是侵权的。另外,概括性强,什么叫概括性强?在说明书当中可能有两个或三个多种不同的实施例,但写的保护范围不能落实到一个实施例上,要通过一种概括性的语言把多个可能的、单独实现的例子概括成一个大的上位概念,那么保护范围就非常大。还有层次多,专利要写权利要求,可以有很多个权利要求,可以多层次保护,一旦大的保护范围没了,可以限定成具体的,不知道在座对保护范围有没有概念,代理人肯定没问题,涉及软件公司的开发人员不知道权利要求的概念有没有,这是专利保护的一大特点,首先要知道保护的是一个方案,保护的方案可能要保护很大的范围,这个范围取决于说明书写的实施例情况,如果写好了,就可以得到很大的保护范围。因为这个课是对中小企业,记住版权保护仅仅保护的是那段程序,写的具体的码,顺序一颠倒就不是你的了。写小说,文字一调整就不是你的了。专利保护是保护大的功能。软件有两重性,功能性和表达形式,版权保护的是具体的表达,不可变,而专利保护的是功能,功能只要在那儿,不管怎么表达,都是我的。
申请程序相对繁琐,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只能申请发明,因为程序基于流程图,要以流程图写出的具体步骤来体现,涉及的是方法,如果程序通过硬件形式实现的时候要有硬件,多数都是基于方法,《专利法》当中的方法不授予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实用新型只是产品,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基本是方法,通过发明的形式给予保护。发明申请以后要有公开的阶段,还有公开期,公开期以后到了实审,审查员需要检索,要做三性的判断,在世界范围内检索有没有跟你相同的方法,三性过去以后,如果不存在其他问题,具备授权条件的才能授权,周期和审查相对比较长。侵权判断也比较复杂,因为你写的是一种方法,对方侵权的时候很难判断,如果用的是版权就相对简单一点,他的123跟你的123一样就侵权了,他是不是落在你的保护范围之内,跟版权相比,判断起来比较复杂。保护时间,申请的时候获得的时间长一点,保护时间是从申请日开始20年。
三、软件专利保护
刚才简单给大家介绍了版权保护和专利保护有共性和区别,版权保护从客体、形式、效果和时间跟专利保护有什么不同,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专利保护是怎么保护的,有什么要求。
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什么样的才能够得到专利保护,我这里讲的都是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必须构成技术方案。专利保护的是技术方案,而版权保护的是文字作品,这是区别。《专利法》第二条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也就是说这个东西必须是技术方案。什么样构成技术方案?如果在座的已经申请了一些专利,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多数拿到的通知书经常是缺了三要素当中的一个,技术方案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解决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手段和获得技术效果,这三个缺一不可。就三要素来讲,在指南当中规定就是涉及计算机程序的。什么是技术性的?这是从德国来的,德国专利一直在强调遵循自然的法则为前提,不是人为的规定。除此之外,还要满足其它授权条件,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必须是技术的,技术三要素满足了,客体过去了,再满足其他条件,比如三性,排除以后要看是不是有三性,其他人有没有在你之前公开使用过,那个是其他条件。
专利保护客体的排除,这也是审查员审查当中最关注的,你写了一个程序,想申请发明,满足不满足我们排除的对象?《专利法》里面有规定,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多数写不好的时候计算机程序就落入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落入了就不能获得专利权。
不取决于自然法则,是指导人们对信息进行思维、识别、判断和记忆的规则和方法,不以解决技术问题为目的,获得的效果是非技术性的。
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智力活动的规则不授予专利权。为什么要讲这个?这很重要。实际上很多涉及软件的程序被驳回,没有获得专利,更重要的是没写好,多数情况还是跟技术相关,只不过写的时候没有写好,没有按照规定撰写。我想提醒大家,中小企业的软件,我认为只要你们写好,多数情况可以申请专利,而且可能能够授权,但是必须要排除,从撰写上要排除,让人一看就是一个规则,那就麻烦了。
审查员审查的时候注重哪些重要特点?这是第九章当中审查员特别关注的,我们要作为审查基准。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包括哪些?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指导人们进行思维、表述、判断和记忆的规则和方法)。为什么会被拒绝?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最终要落实到保护什么,著作权讲的是表达形式,表达形式就是在软件载体上写出的源程序,而发明要写一个权利要求,要求保护范围,保护范围有两种,一个是涉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属于保护客体,第一种情况是全部为智力活动的规则,也就是说权利要求只写了一个规则,要求保护,这肯定是不允许的;第二个,除了名称之外,一种计算机产品或者一种器件,下面限定为程序,这也是不给保护的。如果一项权利要求仅仅涉及计算机程序本身或者是仅仅记录在载体(例如磁带、磁盘、光盘、磁光盘、ROM、PROM、VCD、DVD或者其它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则该权利要求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提示大家要注意,权利要求的名称上来就写程序,这肯定不行,或者写一种记录介质,这个介质当中记载的程序也不行,这是不能保护的。审查指南中还有相关的规定,专利审查申请的方法,第一步先要阅读说明书,第二步看权利要求。组织、生产、商业实施和经济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及制度;交通行车规则、时间调度表、比赛规则;演绎、推理和运筹的方法等。仪器和设备的操作说明,各种语言的语法、汉字的编码方法;计算机的语言及计算规则;计算机程序本身。如果权利要求里面有智力活动的规则+技术特征,有装置了,要输出、输入、检测,我们认为这是技术性的,有技术内容的时候就不允许用二十五条排除,就属于保护的客体,权利要求撰写的时候如果有技术性内容,审查员不能把主题的客体排除,权利要求里面有规则和方法,但是也有相应的技术特征,审查员审查的时候不能说不是保护客体给驳回,这就是撰写的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涉及计算机软件要特别注意,你的软件在撰写的时候怎么能够跟技术性的东西结合起来,首先把客体克服了。
技术方案的确定,发明应当是新的技术方案,然后是三要素,刚才已经讲了。什么是技术?受自然规律的约束。举例,如果这个程序为了使工业的产品、设备等等提高效果、增加准确性、速度提高、增加安全性、提高图像效果、更远距离传输、提高控制的准确性等等,我们认为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受自然规律约束的,计算机程序写的最后能跟技术连接起来,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认为是受自然规律约束的,有技术性。相反,仅仅是一种规则方便顾客、增加美感、鼓励消费、增加积分等等,这些我们认为是不受自然规律约束的,是非技术性的。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审查当中是怎么做的,审查的时候,这个属不属于二十五条的规定,是不是智力活动的规则,如果没写好,可能就落入到是不是信息表述方法,看看这个信息表述方法、计算规则、组织形式等等,不是智力活动规则以后,审查员再判断是不是技术性的,是不是要解决技术问题,采取的是不是技术手段,是不是通过这个能达到技术效果。首先判断是不是保护的客体,客体就是是不是落入到专利法二十五条规定的智力活动。因为今天是涉及中小企业软件的公司,你申请的发明多数要经过这两个,一般正常的申请不会说这是智力活动,基本都是计算机软件,我们审查的时候也经常是这样,肯定要先看是不是智力活动,智力活动规则过了马上要判断是不是技术性的,刚才一再强调,撰写的时候要把软件和真正用的领域结合,就会走过第二关,有技术领域,肯定写起来就容易,但有的时候总写大,权利要求不结合领域,结果就落入到客体上,如果把软件程序在写发明的时候结合出具体的领域,这个一般能够避开客体的判断。
将发明分为技术方案和非技术方案。技术性的包括对内部对象、外部对象的控制、数据传输等等。这里面还有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程序本身又和技术性相关,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矛盾的?非技术性的有语法,语法里面包括计算机语言的转换,也就是把英文转换成德文,现在申请还挺多,仅仅是转换的格式不是技术性的。游戏方法,有问答式的,我们认为属于非技术性的。什么叫问答成长?过一关得了几分,获得几条命,就往下面走。还有教学方法,自定学习内容,现在有很多学法,比如我要做一些选词练习,做完之后给你结果,想练习单词就出来好多题,然后再选,如果练习同义词,马上出来很多同义词,这作为教学方法,自定义学习方法都属于非技术性的。还有算法,求圆周率等等。
(PPT)举个例子,图像去噪,图像A是噪声,中间图像是过度的,最后一张是去噪的,我相信在座肯定有做图像处理的,就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把一个不清楚的图像经过处理弄清楚了,这是不是技术性的?显然是,它在解决技术问题,一个那样的图像,最后变成那么清晰的图像,这就是对数据处理,如果仅仅写程序,不结合图像处理来讲,客体就逃不过,但是如果用在图像处理去噪,显然就是技术性的,可能应该得到保护。如果权利要求写成一种进行图像去噪的计算机程序或软件,可以不可以?显然主题就不对了,不是我们保护的主题。主题怎么写就可以?一种什么什么的方法,这就可以了。首先写成计算机程序或者软件,这个主题就是不允许的,我一再强调,在座很多企业做软件开发,多数是为了解决一些问题,关键在于怎么写能够得到保护,这很重要。本身这个过程是技术问题,这个程序是在解决技术问题,恰恰是一个在解决技术问题的程序,但是如果写成下面这种方式,不是保护对象,马上就给驳回了,如果写成一种用来图像去噪的方法,马上就上了。从这儿是想提示大家想把软件程序申请保护发明,撰写是非常重要的。
(PPT)再给大家举个例子,这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粘度测量的方法。大家看看权利要求是什么,利用计算机程序测量液体粘度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嵌置参数信号处理程序,根据液体种类确定合适的传感探头转速;通过传感探头控制程序启动传感探头。这是用软件控制测量粘度的方法,怎么把粘度测量的更准确,这跟实际技术领域已经相关了,这就是计算机纯程序控制的。申请提出一种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方法,通过执行计算机并对于液体粘度测量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显示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在生产现场对液体粘度进行实时检测。
(PPT)算法,利用计算机程序求解圆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好多个小正方形,然后再计算正方形内切圆点的数目,然后根据公式求出圆周率。仅仅是由计算机运行的纯的数学运算方法和规则,我们认为是智力活动规则。这样的权利要求由于属于纯的计算,就不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客体,因此这样的申请是被拒绝的。
有技术性的、非技术性的,都给大家举例了,看看矛盾,都是计算机程序,怎么又分了技术性的,是不是跟计算机程序有什么矛盾?刚才那三个图我给大家解释了,最后一个图非常清楚,那是图像去噪处理,那段程序和技术相结合,得到的技术方案是技术性的,可以获得。如果是按照一种程序,那肯定是不允许保护的。如果是计算机程序本身,主题写成一种程序、指令、介质、存储介质、可读介质、程序产品、补丁,这样的主题不管内容是什么,都是不允许的,只要把主题这么一写,马上落到不是保护的客体上。这里举例,一种产品,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例2,一种中间服务器,包括存储有程序的介质,所述程序包括:读取步骤,用于„„。例3,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与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所述指令包括„„。我在这里一再强调,千万不要把非常好的内容落实到这样的主题上,关键在于怎么把你的程序写的与技术相结合。我们保护的客体是什么?以自然语言写的步骤,跟技术领域相结合的发明。
休息10分钟,下面讲撰写的时候怎么写。
(休息)
胡海国:今天非常抱歉,我们准备了200多份资料,没想到李老师魅力这么大,把资料全抢光了,很多后来的朋友没有拿到资料,再次表示歉意,同时我们会把速记资料放在网上供大家下载,如果还有其他方面需要的可以跟我联系。今天来了很多老朋友,也有很多新朋友,我不能一一跟大家打招呼,谢谢!
李 超:我先提一下,刚才休息的时候有几个同志问我一些问题,可能有共性。第一个问题,计算机程序是审查、撰写当中最难的一块,按正常应该有撰写的知识,有一些不太了解,我说权利要求的时候不太了解,今天给我的任务是给大家介绍软件保护的两种方式,在座可能都是一些企业,撰写的时候写不了可能要找代理机构,但应当明白反应可以得到保护,怎么得到保护,保护的是什么,我的目的就是这样,不仅仅是版权保护,专利也是可以保护的,但是专利保护的客体是什么要了解一些,至于权利要求很详细的细节可能有些人不懂,没有这个知识,计算机真正的撰写不是今天讲的,我不可能再给大家铺垫一些基础知识,我的目的是应当了解著作权、版权之间的区别,保护客体、形式要了解,另外专利保护的基本要求有所了解就可以了,这是第一。第二,刚才还有一个问题,专利保护是保护功能,功能写出来怎么不允许?《专利法》保护的是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发明是通过技术方案表现的,如果权利要求写成功能是什么,显然就不行了,因为指南当中不允许功能。功能怎么办?还是撰写的问题,把功能转化为流程和步骤,不要体现出是实现这样的功能,这是撰写的技巧,主题写成程序、补丁、介质这不行,如果改为方法,按照步骤,结合技术领域,就可以了,所以更多的是撰写的形式和要求。还有一个人问个人行不行?虽然今天面对的是中小企业,都是软件开发的,我想介绍知识,申请专利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获得。
四、专利保护—说明书
如果涉及计算机程序的软件想申请发明得到保护,发明有要求,看一看基本的要求。发明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说明书,说明发明的是什么内容,要求的是权利要求。版权保护,有一个程序,还有相应的文档,文档对程序有一些说明,这个相当于文档说明。专利保护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说明书,应当清楚、完整地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主要技术特征,说明书附图应当给出计算机程序的主要流程图。不要求是计算机程序,而是要求对应的流程图,整个内容应当围绕流程图撰写步骤、实施例还有每个步骤的功能。很少见到设计一个程序的发明没有图,都是围绕流程图。刚才有一个同志给我提的问题,他有一个芯片,芯片整体完成一个功能,芯片里面有不同的程序支持这个芯片,从技术性来讲,芯片肯定要解决技术问题,保护起来怎么保护?因为整个芯片要解决一个完整技术问题,应当保护完整的程序,照着总的流程要解决技术问题,写一个总的,每段程序解决不同的任务,这段小的程序也单独写,应当也得到保护,因为这个程序不仅仅在主程序里面配合,这段程序拿出来,如果有技术性,同样解决其他类似问题的时候,应当把其他每个程序单独写,这样保护范围可能更大,因为程序在主程序当中是一段,为了配合总的任务,仅仅是解决这个任务的一段程序,单独拿出来,解决其他问题也能用的时候,把这段子程序单独申请,保护范围可能更大。有一个主的流程图,每个子程序都在流程图中当做分支,每个小的程序单独写一个完整的程序,照着小的完整程序再写一个权利要求,保护可能就会更好。
说明书应当以所给出的计算机程序流程为基础,按照流程时间顺序,以自然语言对计算机程序的各步骤进行描述。这是撰写说明书最基本的要求。涉及电学领域里的发明,方法就两种,一种是方法撰写的时候按照时间顺序,第二个就是空间顺序,半导体制造的时候比较特殊,是空间一个一个叠加起来。涉及计算机程序的,描述的说明书也好,权利要求也好,基本是按时间顺序来的,描述流程图的时候一定要按时间顺序对流程当中的每个步骤加以描述。
说明书的文字描述应当和附图中的流程对应一致,不能说明书说的顺序和流程图说的顺序不一致,这是不行的。附图要有流程图,以流程图为基础,按照时间顺序描述流程的每个步骤。说明书的文字描述应当和附图中的流程对应。对计算机硬件结构做出改变的,说明书附图应给出该计算机装置的硬件结构图,说明书应根据硬件结构图描述各硬件组成部分和连接关系。保护范围比较大的是框图、方块图。其次,如果方块图中有一个具体是特殊的,要给特殊的具体结构,正常的专利申请涉及电学领域的,必须给出这样的结构。有一段程序,完成一项功能,通过我的软件就能实现,如果涉及计算机程序,同样能够用硬件实现,这个硬件也想保护,写说明书的时候应当首先在附图上给出硬件结构的电路图的具体连接、组成,然后在说明书中也应当对电路图的组成、连接关系、工作原理、实现的功能在说明书里描述。
方法,刚才讲了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在要求得到专利保护的时候,受到基于的是方法,什么方法?基于流程图对应的,按照流程步骤写出来的一种方法的步骤,主题是方法,构成方法的内容特征就是以步骤的形式来实现的,每个步骤对应流程图当中的每个方块执行的步骤。应当按照方法流程的步骤详细描述该计算机程序所执行的各个功能以及完成这些功能的步骤。千万别在权利要求里写这个步骤方法完成下列功能,“功能”这个词写到权利要求里面是通过一个步骤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这个功能是什么,出现什么语言?完成这个功能的自然语言步骤,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最后得到什么。
装置权利要求,如果装置权利要求是实现方法的硬件结构,就应当把装置的组成写出来,讲的是实体的装置,用什么模块,它们之间的关系写清楚,要想保护模块的功能,不是说这个模块有什么功能,比如一个放大器用于将什么信号放大,这句话就是功能,但不能说这个放大器的功能是干什么。如果有一个硬件能实现,描述硬件的时候应当写出它的组成和功能。
如果没有硬件,就是软件,能不能写?2006年的指南做了修改,允许以流程图的形式对应方法,写出一组虚拟的装置,这个装置不是实体的,美国早就给了,中国原来没有,06年修改的审查指南当中增加了一段内容,如果全部以计算机流程为基础,要想写一组相当于装置的权利要求,怎么办?就应当与该流程的各个步骤完全对应一致的方式,或者按照与反映该计算机程序流程方法的权利要求完全对应一致的方式,撰写一组对应的装置权利要求。大家注意,这个权利要求我们叫虚拟装置,不是真正的实体装置,但是可以写这样一个装置。则这种装置权利要求的各个组成部分应当理解为实现该程序流程各步骤或该方法各步骤所建立的功能模块。之前外国向中国申请专利的时候,虽然我们不给,但是申请的时候美国专利总带有一组方法,带有类似虚拟的装置,但是我们在06年之前这个方法给,模块就不给,这个装置是不清楚的,也不支持,你描述的装置,但是在说明书和附图里面又没有这样的结构,就不支持,我们就给驳回了。但是后来国内的申请人有很多企业在慢慢学着向外国申请的时候外国给,后来慢慢国内申请人也有需求要写这样的装置,06年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申请不允许,后来由于我们的申请人也会这样撰写,而且有这样的需求,所以我们的法肯定是保护本国利益,这时候允许了,可能有的企业写的时候已经有了这样一种跟流程方式对应或者跟方法权利要求步骤一样的对应模块。由这样一组功能模块限定的装置权利要求应当理解为主要通过说明书记载的计算机程序实现该解决方案的功能模块架构不应当理解为装置结构。装置权利要求和方法权利要求对应一致。说明书、说明书文字、装置权利要求、方法权利要求,基于的是附图,说明书附图、流程图出来以后,说明书文字、方法权利要求、装置权利要求都应当根据流程图描述的步骤、时间顺序一致。产品权利要求和方法权利要求的应当对应,什么意思?如果写一个方法权利要求的名称,然后对应写一组虚拟的装置权利要求,除了方法和装置这两个词由方法改为装置之外,其他内容应该是完全一致的,这样才能理解为是流程框架下的一组功能模块。
(PPT)举个例子,这是撰写的一种形式,首先要有一个流程图,权利要求仅需要写和流程图对应一致的形式就可以了,方法可以,装置也可以。涉及计算机程序的首先有方法,然后可以写一组与方法对应的装置权利要求。第一步,输入信息,下面是步骤,把这个写成一个方法,根据流程图写的方法,第一步输入信息,是一个显示屏幕的游标控制方法,如果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写的方法应当是以流程图为基础,按时间顺序写出每一个步骤,第一步就是用于输入信息的输入步骤,第二步是用于将游标水平和垂直移动起点位置地址存储到存储装置中的步骤,第三步是把用于将什么什么的终点存储到存储装置中的步骤。其特征在于这个方法还包括,该特征所述的游标控制方法还包括1、2、3个步骤,下面这个步骤是什么?大家有没有概念?撰写权利要求的格式是这样的,其特征在于前面是已经有的,现有技术已经有的,其特征部分是发明人在人家的基础上由增加了这些步骤,我的发明点都在后面的步骤上。第一个问题是讲撰写格式,包括两个部分,前面几个步骤是现有技术这么做的,但是其特征在于,我的方法还包括,就是你创新的那部分在后面。另外一个讲的是发明是按照这种步骤、形式出现的,通过这些步骤最后完成,解决计算机程序要解决的问题是干什么,用来显示屏幕的游标控制,最重要解决怎么控制,是通过这些步骤来的,这些步骤基于流程图。计算机程序的发明,首先要有流程图,然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都围绕流程图的步骤,每个顺序、起到的功能来描述。先有附图,然后说明书和附图对应描述,这是基本的要求。完全依赖于程序写的流程图,按照流程图,现在要求保护,写出一组方法,方法是按照步骤,步骤是按照顺序来的,写完了以后再写一个装置,06年以后允许写一组相应的装置,看看装置怎么写,跟刚才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什么?主题名称不一样,就是控制器,刚才是控制方法,叫游标控制器也好,改成游标控制装置,没问题,主题改为器或者控制装置,方法改成装置,把用于什么什么的步骤改成用于什么什么的输入装置,把它存储到什么什么的步骤改成用于干什么的装置,把最后的步骤改成装置,加上一个用于就行了,这是与方法每个步骤一一对应的,里面的内容和装置数应该一样,步骤有5个,这儿就应该有5个虚拟装置,之间的内容是方法的内容,只不过换了词。可以不可以换成另外一种方式,也是允许的呢?完全可以这么写,主题名称不变,还是控制器,改成包括一个输入装置,用于输入信息,第二步也是,包括一个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什么什么,先把装置定义出来也行,最后用一个定语放在后面,或者用一个长的定义最后定义到装置,都没问题,从数量是一一对应的,描述内容是一样的。这种撰写格式外国很多,06年申请的时候就带着这组权利要求来了,但是我们审查员说装置不行,不能允许,为什么?说明书里没有装置,这是流程图,没有具体装置,不支持,即使授权了,把装置删了。现在就允许了,指南修订以后认为这种虚拟的是支持的,因为是基于流程图写的装置,这种基于流程图写的装置和方法的步骤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一模一样的,有5个方法就写5个装置,内容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必须得满足这个条件。在座的以后申请计算机程序申请发明的时候,写了方法以后,再写一组完全对应的装置,这是可以的,只要是方法权利要求授权了,有三性,这组装置就不会再审创造性,就给你了,这是一个撰写的方式。
第二个例子,这是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使得经由网络与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端的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文档存储步骤、复制处理步骤、粘贴处理步骤。这是不是技术性的?问题在哪儿?问题在于主题,介质、数据结构、程序、补丁是不给的,主题这么写是不允许的,如果审查员一看到介质,不管下面是什么,马上就不允许,不是我们保护的客体。怎么办呢?改写成一种复制和粘贴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用于经由网络连接到服务器的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复制和粘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文档存储步骤、复制处理步骤、粘贴处理步骤。这完全基于申请当中的流程图。这样一个申请能不能写一个装置?完全可以。一种复制和粘贴处理装置,下面的内容都一样,用于干什么,其特征在于装置具有文档存储单元、复制处理单元、粘贴处理单元。写一个文档存储装置行不行?可以。虽然你的内容是技术性的,但是主题是排除的,刚才讲的介质、补丁、程序就不允许写,要改变方法,与技术内容相关的写出来。我相信大家通过我讲到这儿应当有一个体会,撰写很重要,刚才我说了好几遍,中小企业开发的时候肯定要想解决什么实际东西,想把软件保护起来,要纯功能的时候恰恰得不到保护,这时候实际是能够保护的,而且不光给方法,对应的虚拟装置也给了。
第三个例子,要解决获取模拟用户在网站内的浏览过程。浏览器,有一个目标网络服务器,还有一个中间服务器,解决的以后方案是什么?通过中间服务器重放网页的路径,即记录用户的访问过程,并在需要的时候重现。(PPT)这是一个流程图,根据流程图要写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时候,通过什么结果?通过一个方法,依据流程图,方法就是这样的步骤,通过这样的步骤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用于一种重放预先确定的通过一组网页的路径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这是根据流程图写的方法,这是权利要求1,是不是一个技术方案?这没问题。想要写一个系统,刚才讲的是依照流程图,有一个方法,可以依照流程图跟方法一一对应的写一个对应装置,大家看看这是怎么写的,把刚才的方法改为系统,该系统执行下列步骤,这样撰写行不行?保护的主题是什么?是系统。刚才说了,想保护一种虚拟的装置,组成应当跟方法一一对应,这个主题是执行了步骤,跟那个是对应的吗?不是对应的。我们在审查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会说第二个权利要求实际上限定概括了能够实现该方法所有的方式,因为是一个系统,通过这样的步骤来限定,而不是功能模块的撰写方式,让你写一个对应方法的装置,必须一一对应,没有写对应,概括的方式范围就大了,说明书仅仅介绍了流程图,流程图的一步一步撰写按照时间顺序来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能从说明书未公开的信息等同的方式实现,也就是保护的范围太大了,保护一个系统,审查员认为保护太大了,不支持。申请人在方法基础上又写了一个系统,包括数据库、重放装置、处理装置,然后处理器又执行刚才写的方法步骤,实际这块内容跟刚才依据流程图写的方法权利要求是对应的,上面又多了其他内容,这样允许不允许?符合我们所讲的指南规定吗?如果想写一组与指南对应的虚拟装置,条件是什么?必须与方法步骤一一对应,这个一一对应吗?不对应。同样,系统里面包括重放装置、处理装置,有硬件结构,更重要强调的是执行步骤,这跟刚才的一样,用方法概括了一个大的保护范围,也是得不到支持的。又写了一个,一个系统包括数据库、重放装置,处理器包括第一装置、第二装置、第三装置跟方法是完全对应的,这么写可以不可以?仅仅是在系统当中的处理器组成部分跟完整的方法是对应的,这种形成也是不允许的,也不符合一一对应的关系。
刚才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涉及计算机程序发明的撰写最基本的要求,要有基于程序对应写出流程图,有流程图以后,说明书的内容应当对流程图的每一个流程的实现步骤进行描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述,然后方法权利要求要对应流程图的每个步骤,文字描述应当一致,如果还想申请一个装置,也应当写一个一一对应的虚拟装置权利要求,这个权利要求的每个组成与方法权利要求的每个步骤完全对应,唯一的区别是把方法改为装置,把步骤改为器件、单元就可以了。
五、专利保护—信息表述
下面给大家介绍信息表述,在软件里面经常出现的案例简单介绍一下。信息表述有声音信号、语言信号、可视显示信号、交通指示信号等等。信息表述还包括数据结构、汉字编码、条形码、存储格式、图像格式、帧结构、报表。比如一种用于定义数据库中使用的因素或单词网格的数据,显然就不是我们报的客体。一组多种图像数据结构,这都不是保护的客体。下面讲一下汉字编码,原来计算机不能输汉字,五笔字型出来之后就能输入汉字了,现在各种编码很多,汉字编码本身对应的怎么编是不给的,但是如果把汉字编码结合于把汉字怎么输入,这种输入方法是给的,现在已经申请并授权了很多,汉字编码的本身不是保护的对象,但是输入的方法,比如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确定编码码元等等,保护输入方法是可以的。二维码本身不保护,条形码属于二维码,属于信息表述方式,它不是客体,对简单条形码的解码,往往审查员通过公知的步骤,虽然客体克服了,可以通过新颖性、创造性驳回。如果将条形码的改进和解码过程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有一种码,跟别人的不同,把条形码的改进和解码过程有机结合,这时候从客体上是可以过去的,如果确实是有新颖性、创造性,那么是可以授权的。(PPT)举个例子,这是一个条形码,撰写的时候给实施例怎么写?右边有一个图,下面这些图就是它的变形,A部分是搜索图案,B部分是同步图案,C部分是数据图案,格式上给了不同,给出了条形码不同的组合,给出了多个实施例。接下来给的是什么?同步图案的形状,是对条形码结构的本身作出了改进,给出了几种实施例。现在又给出了条形码尺寸的结构,目的是对条形码本身的结构做改进,条形码本身的结构是不授予的,要想把条形码保护,必须跟解码相关。优点1,容易上位,表述结构的时候有多种形式;优点2,侵权的时候“实施例+等同”,保护范围更大。优点3,楚国的情况下,更容易通用于各国法律的相关要求。看看解码,计算机程序当中有一个流程图,解码的过程,撰写的时候写的权利要求是一种用于解码二维码的方法,这个客体是不是排除了?包括扫描代码图,通过扫描图搜索图案,最后提取码进行解码。对数据区、搜索图案区以及同步图案区就是简单的设计,这时候符不符合客体?客体没问题,但是创造性过不去了。我们认为保护的是非常公知的方式,因为设计的仅仅是简单的二维码,这属于客体还是不属于客体?有解码搜索的步骤,扫描的步骤、搜索的步骤,属不属于保护客体?判断的时候,审查员如果认为是公知的方法,就认为不是保护客体。有的人就认为是技术方案,从新颖性、创造性考虑。在座的如果有类似申请,有的审查员通过检索对比文件说这个没有新颖性,怎么办?刚才那个是简单的结构,可能一个客体就排除了或者没有创造性。怎么写呢?一种解码二维码的方法,包括搜索图案区,包括用于„„。后面的包括是什么?是对二维码改进的部分。同步图案区,每个区对结构也进行了改进,要想保护,要把对码结构的改进结合起来。其特征在于用于解码的方法包括物理扫描或电扫描代码图像的步骤。在刚才说简单公知的步骤中加入了自己的步骤,通过所述检索的搜索图案对于整个代码图像的斜率进行类推译码的步骤;提取数据中的方格坐标以使用由每个所述检索的同步图案形成的坐标的步骤,这加入了本身的一种解码技术特征。要想获得保护,需要把码的改进结构写上,然后再结合你的发明点,这样一个解码的方法是可以给予保护的。仅仅是二维码保护是不给的,但是对二维码结构进行了改进,这时候要通过把结构改进的内容再结合解码的过程写成一个解码的方法,这时候是可以得到保护的。
第二组权利要求,用于编码二维码的方法,刚才是解码,现在限定是编码,这样的能不能获得?输入信息,根据所述确定每种字码的步骤,产生码的步骤,是很简单的。这时候审查员很容易找出一个对比文件,权利要求不是这四个步骤吗?右边是你的流程图,左边是找到的对比文件,流程顺序跟这个是一样的,所以就认为没有新颖性,就给驳了。怎么办?把你对码结构的改进部分写到你的权利要求中,然后再把你编码特征的部分写进去,这样才能得到保护。
六、专利保护—非专利保护客体
接下来简单说一下数据存储格式不属于专利保护客体,仅使用按格式存储的数据进行限定的存储器也不属于专利保护客体。这里要注意,对于存储器的读/写方法属于专利保护客体。这个结构本身的数据格式是不保护的,对于存储器读写的方法是可以保护的。对于存储器的擦除(写入的特例)方法属于专利保护客体。对于存储器的管理(读/写/节省空间等)方法也属于专利保护客体。注意,对于存储格式的改进要和读/写过程有机结合的发明。跟我刚才说的一样,要把码的改进和解码、编码的改进结合起来。仅指出度曲的数据具有某种格式,就说不过去了。
接下来讲编码领域,矩阵的结构本身不保护,码的传输怎么传这是方法。撰写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权利要求中涉及码和矩阵的生成方法、构造方法,这个时候由于构造码的方法并没有体现其具体应用的领域,仅获得一种码和矩阵本身,就是运算,是一种纯的运算,不属于保护客体。怎么办?计算机程序撰写的时候,经常体现编码、数据结构、矩阵的时候,应当把编码写为一种用于什么的,还是跟领域相关。特征部分进一步限定算法应用的技术领域、增加必要的编码/解码辅助手段,其中包括怎么输入、输出的步骤。
给一个例子,一种构造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校验矩阵的方法,这个行不行?是不是保护的客体?从审查的客体讲这个是不予保护的。怎么修改呢?一定要跟编码/解码结合起来,改成利用矩阵进行编码的方法,然后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构造矩阵,本身矩阵是不能保护的,实际上矩阵是他自己发明的,但是我们说矩阵不能给予保护,如果按照这种形式,首先要把构造矩阵的矩阵写出来,然后是编码,第三步是输出,编码输出的步骤对于我们来讲,审查的时候就有技术性。还有一种方法,步骤包括接收输入的系统码序列,然后利用这个码来干什么。权利要求如果仅仅把矩阵的结构写上,按现在是不允许的,如果把它跟技术性的输入、输出、编码和利用到相应的领域结合起来,这样的权利要求是可以的,从客体上是没有问题的,满足课题要求。
下面简单说什么,目前的商业方法,现在是不给的。什么是商业方法?利用各种商业活动和事务的方法,是人对社会和经济活动规则和方法的广义解释。涉及商业方法的发明包括单纯商业方法和商业方法相关发明。现在申请商业方法特别多,但获得不了保护,商业方法利用现有网络和计算机,这也是不能保护的,对计算机和现有网络没有任何改进的事情,虽然可以申请发明,但是得不到保护。如果说商业方法使用的时候结合了你对计算机和网络硬件的结构作出改进,这种结合是可以的。单纯的商业方法不给保护,商业方法+公知的计算机和网络也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这个方法保护的时候结合硬件网络和计算机等设备有改进的,这样是属于保护客体的。单纯的商业方法,一种股票配股缴款方法,这种现在申请的特别多,但不给保护。利用计算机网络申请的发明,是否是纯的,然后结合现有技术,是不是有新颖性、创造性,通过客体来保护。审查的时候就按这种方法,根据背景描述和有技术,看看你的技术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如果是就不属于客体。当检索到影响新颖性、创造性时,可以直接判断没有创造性,这也是不予保护的。我说的这是现在审查的,只要属于商业方法,可以用这种方法拒绝。
算法,单纯的算法是不行的,如果算法结合相应的领域,可以保护。这是一个例子,一种基于语言的方法,这就是一种纯的算法,是不行的。第二个例子,一种大型钢锭尺寸优化切割的方法,这种方法结合了技术领域,根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最后得到一个技术效果,这种算法与领域相关,解决的是钢锭在切割的时候什么更合理、更优化,算完之后给出怎么切,这种算法是有领域的,中间的部分是怎么算,仅仅算不行,最后有结果,是用来切割的,希望大家有这个概念,纯算法不行,但是跟领域结合,解决问题是可以的。纯算法得不到保护,钢锭的切割是优化的,是可以的,这是一个结论。
七、专利保护—审查方式
简单介绍一下审查的方式,这讲的是涉及计算机程序的,拿来以后先看符不符合专利法,违反社会功德,现在计算机程序有一个违反国家法律的,方法设计的是游戏赌博的,就不符合国家法律。还有智力活动规则,是否是技术方案。如果以法律判定,不是赌博工具,是一个纯的程序,我们就看是不是全部为智力活动的规则,如果是智力活动的规则,就往下走,就不是客体。如果智力活动规则过去了,再往下走,是不是除主题外其他全是智力活动规则?如果是,同样属于智力活动规则,就给拒绝。如果不是智力活动规则,就看三要素。如果不是就往下,非必要技术特征,如果是的话,同样不被保护。
这是我今天讲的基本概念,在座有可能对专利不太了解,但是我想讲,软件保护两种方式怎么保护,申请发明当中有各种要求,怎么撰写。更重要想给大家的信息,要写申请发明的时候,不要落入到我今天讲的那些排除的东西里面,要跟领域结合,把相应的技术内容写进去。看看第一个案例,这是一个复审委员会依据二十五条和细则二十条一款(现在这条规定已经上升到法)驳回的,今天讲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写发明的时候不要写成智力活动的规则,智力活动规则没有过去以后要判断是不是技术性的。前审的时候驳回决定,权利要求书是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里面有缓冲器、计数器、滤波器等等。看理由那部分,审查员在审查当中用的是二十五,1至4属于二十五条规定的智力活动,5至7是细则二十一款的。申请人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不服,权利要求1采用了如下技术手段:循环计数器的技术J置0等等,其特征a体现了对物理器件的实际操作。大家注意,申请人强调的是我这个权利要求体现了物理器件,物理器件是什么意思?监测器不是智力活动,都有器件了怎么能是智力活动?这个案子,审查员说是智力活动,但是申请人强调了这些特征是物理器件,b特征体现了存储操作、存储器件和存储位置。e特征体现了物理信号的处理。因此,a、b、c、d、e都采用了物理手段,利用自然规律的技术特征,因此整体而言不是一个智力活动的规则。这个是复审的判例,审查员认为是智力活动,给驳了,这是申请人申诉的语言,把特征进行了强调,由于这些内容,不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他又说本领域涉及利用滤波器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际上在于数字信号处理方法,这里又强调优化了滤波处理过程作为手段,也是为了提供滤波的速率和效率,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算法本身,因此他说处理技术解决的是一个技术问题,是技术的改进,最后得到了技术效果。大家注意,他在陈述的时候始终围绕着技术性在论述,这是今天讲的非常重要,判断是不是智力活动,然后是这个方案是不是技术性的,申请人在这里提了技术性,从解决技术问题到技术效果到技术改进。总之,申请人从这几个方面申述,他说这是遵循自然规律的。
八、专利保护—复审决定
再看看复审委员会最后的决定,决定的理由,决定的文本,告诉你审查驳回用的是哪个文本,陈述了一下申请人的意见,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把每个权利要求都说了,最后结果是权利要求1至4最后的结论不属于智力活动,是保护的客体,5至7符合规定,又是技术的。这个案子说明什么?前审的审查员错了,把涉及技术性的东西,里面有很多物理概念,存储器这些硬件的东西他认为是智力活动了。至于申请是否能够授权,取决于后面有没有新颖性、创造性,能不能找到相应的对比文件,就客体而言,前审错了,所以被复审给纠正过来了。这个案例想给大家介绍的是什么?申请人在答辩的时候始终围绕关键的内容,技术性器件的存在,通过技术手段达到技术效果,申诉他的申请具有这样的内容,应当得到保护,而且申诉的是比较有道理的。
第二个案例,复审委员会作出一个决定,申请人被驳回以后,驳回的是什么?涉及到细则二条一款(目前的专利法二条),首先是复审委员会的决定,看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操作一个物资运送系统的方法,实际上是一个物流的,涉及这样的方法,前审给驳回了,怎么驳回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审查员用什么理由?缺少必要技术特征,要写一个独立权利要求,写的内容记载要足以与解决要解决问题的内容写完了,没写完就认为缺少必要技术特征。审查员审的时候用了缺少必要技术特征这个条款给驳回了,也就是说前审的审查员认为它是保护的客体。看看复审的决定,认为是一个人为的规定,不是技术方案。细则二条用的是技术方案,也就是说前审承认了是客体,到复审认为权利要求保护的不是一个技术方案。
再看看法院这个,申请人最开始的描述的时候说有技术效果,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是错误的,他说他采用了技术手段,得到技术效果,强调的是用了一个体积,一个物理量,还有计量。权利要求是什么?一种用于操作一个物资运送系统的方法,强调的是有质量单位,还有计量单位,认为这是技术性的。刚才那个案例陈述的是确实存在存储器等一些物理结构,申辩成功了。这个仅仅用的是量。最后看看法院的裁决,本申请属于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这种解决方案不是受自然规律约束的效果,不属于细则规定的技术方案,这里具体指出本说明书明确指出其解决的问题在于批传送处理过程中物资数量的最大化,使得装载和运送该物资的成本最小化,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是管理上的问题,且权利要求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在公知的硬件结构构成的现有运送系统的基础上,执行用于管理物资运送数量和成本的特定算法的计算机程序,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技术问题,页次产生的效果亦不存在技术性,不属于保护的客体。大家尤其要注意法院最后的判定是什么,最终认定是一个管理的方法,虽然用了设备,但是设备都是公知的方法,管理的方法是不保护的。
这两个案例,第一个是通过申诉,怎么申诉,怎么强调技术性,最后得到复审的认可。第二个案例前审,审查员审完驳回了,复审委员会审,他又不服,到法院去审,三审的过程完全涉及是否是技术方案,包括技术问题、技术手段和达到技术效果,希望大家把这个概念弄清楚。智力活动比较好克服,撰写的时候怎么把技术问题落实到你的权利要求当中,要有领域问题和技术用语的问题。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带大家读整个权利要求和每个词,总的思想都是围绕三要素来的。
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主题形式,一个计算机程序写的时候要跟技术结合的时候,主题很重要,保护与计算机程序相结合的系统/装置,保护与程序相关的系统/装置。保护介质,刚才说了介质我们不保护,美国、日本是可以给的。直接保护计算机程序,日本是给的。美国和日本,主题写介质,这两个国家都给。如果主题直接写程序,日本给,美国不给。
申请当中要注意的问题:符合一般的规定;清楚描述计算机程序的设计构思,发明思想最重要落实到流程图上,把主要的思想写出来;能够实现,写云山雾罩,写了实现不了,如果是不可实现的,本领域读不懂的,申请了也得不到保护;尽量申请方法和产品,如果纯软件,写了方法以后要结合起来,写一个虚拟的产品;尽可能使用上位,那是撰写的技巧,今天没时间,不讲这个;申请发明的时候不必要提供源程序,只要有流程图就可以了;如果有必要,可以描述一段关键的程序,如果你认为必要可以写;总体流程和关键流程都要兼顾;不必描述公知硬件的具体内容,如果这个程序用在公知的结构上,没有必要把公知的硬件都描述了,如果涉及到硬件的改进,可以描述;特别要注意“公开不充分”,必须要把流程公开充分,步骤很清楚,能够实现才行,这很重要,写的很好,但是没有公开,人家读不懂,不能实现,也不行。
九、专利保护—总结
世界范围内涉及计算机程序的专利保护,美国是这样的,只要满足条件,有用的、具体支持。欧洲的发展落后于日本,所以保护的比较迟,但也在慢慢放开。欧洲主要讲技术性和创造性,如果向欧洲撰写,应该针对欧洲的要求。保护标准逐步开放,他们没有像我们开放的很大。日本的软件现在比较发达,日本保护介质,还保护程序,为什么?日本软件发达,保护了对他们有利。我们为什么不开放?我们现在不发达,保护就保护了他们,所以不开放。一个国家的立法必须建立在本国的利益基础上。电子商务实际还是和硬件结合,我98年到日本,专门跟他们讨论电子商务,他们没有放开,也是要硬件,要有创造性。
企业的专利相关策略:企业自身的定位,中小企业怎么发展,软件怎么保护的问题,这很重要;对专利的态度,专利有没有用,有没有发展,简单的说,前天的新闻,华为和摩托罗拉和解了,这是非常大的案子,利益非常大,为什么和解?因为华为有足够数量在美国获得的专利,有资本能跟大的公司打,如果没有足够的授权专利,肯定不会像前天报纸登的那样,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在知识产权方面敢跟摩托罗拉打官司,而且和解了,他们要付一定的费用。今天我面对中小企业,根据你们的发展,想慢慢发展成像华为、中兴、腾讯这样的起来,一开始就要对专利的保护高度重视。企业要有自身内部的知识产权机构,要有人负责起来,这是发展壮大的根基,知识产权现在越来越重要,通过华为的大案子就可以体会到。另外就是要培养知识产权人才,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然后是预警机制,你的发展和你要做的内容心里有没有数,软件上市以后申请专利或者产品上市以后有没有对未来的发展、现有的保护情况有所了解,这样企业发展的可能更稳重、更平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小的、一点一滴积累。积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这点很重要,现在中兴、华为都参加通信协议,把专利和协议相关,有了这样的专利之后就可以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协议一定批了,你有专利了,协议一通过,大家都用协议的时候,自然就用到你的权利,他就要付费了。中兴、华为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都参与到规则里面,在座的企业也要参与到行业的规则里面,你的专利才能保护,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我今天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涉及软件保护的问题,特别是给大家介绍了专利保护,版权保护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也作了比较,我认为两个保护都不可少,版权注册一下,有它的表现形式。软件功能的部分应当像我今天介绍的申请发明专利的保护,尽可能在撰写上与技术领域结合,这是最关键的,排除那些一看就是客体的问题,撰写的要求,形式上的东西要克服,要针对你的软件给出流程图。发明专利的基础是对应程序的流程图,基于流程图描述说明书,然后写权利要求,最重要的是流程图的问题。软件保护越来越重要,全世界也可能在软件保护上像日本这样,欧洲比较谨慎,我认为保护的形式慢慢给软件设计人员更多可能性。我介绍一些外国的情况,在中国申请的文件要符合中国法律的规定。在日本申请,介质、程序都保护,就充分利用他们的规则。现在有一种情况,在中国申请完了到外国申请,在中国申请的时候没有介质,到外国的时候就没有优先权,到外国申请的时候把介质提上。我跟大家讲要求虚拟装置的时候,美国是允许的,到中国来也要求,但到中国来的时候中国不给,就删了。各个国家保护的方式不同,所以大家特别注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专利保护—提问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部长给我们带来详细而切合主题并花心思的讲解,虽然这些专业知识我看不懂,但我内感觉到他在选题和教材方面花了很多心思,相信大家都是有所收获的。大家的收获大不大?
回 答:大。
主持人:看来晚饭的时间到了,都有点饿了。如果下次有活动,大家会不会热情参与?
回 答:会。
主持人:是不是应该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李部长?虽然李部长不辞辛苦远道而来,虽然不辞辛苦站在这里跟大家进行了三个小时的讲解,大家有什么讲解过程或工作中的问题?
提 问:今天主要讲的是软件流程方法的权利要求,跟它完全对应一致的虚拟装置权利要求,我想请问,如果这个案子跟实体装置是有关联申请。
李 超:我知道你的意思,有实体了是不是?可以再写一个实体的权利要求。
提 问:纯粹实体的创造性可能很低,而且有一个风险,实体装置的权利要求可能跟软件方法的权利要求缺少单一性。
李 超:实体解决的问题是一样的。
提 问:本身独体出来,如果离开软件之后也没有什么本身的价值,等于是一种常规的改进。
李 超:撰写一种方法和虚拟装置的时候,如果方法有新颖性、创造性,装置自然有,如果写实体的,那是单独的判断,方法有,不一定装置有,单独找对比文件。如果有实体的,可以写方法权利要求,对应一个装置权利要求,然后写一个实在的实体权利要求,实体权利要求应当写的是组成1、2、3,三个之间的连接关系,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像步骤一样。实体有方块图,方块图中的连接关系要写清楚。
提 问:我想问一下,有方法和装置,但是有个别客户想申请实用新型。
李 超:不行,刚才我讲了,让你写一个方法的,是依赖于有方法,买一个才送一个,没有那个是不能得到的。
提 问:我有两个问题,申请一个专利以后,你刚才说推荐申请一个虚拟装置,这样有什么好处?
李 超:这个装置是虚拟的装置,因为现在没有司法的判例,我也说不好,我有一次讲课讲防抖的方法,谁侵权了?防抖方法生产商不用,存储在相机里面,没有做商业的目的,仅仅是搁在里面。销售商也没有用这个方法,最后谁用这个方法?照相的时候照的瞬间防抖了,又不是商业的目的,怎么侵权呢?我买的是产品,这里有防抖方法,我用了方法,实际是客户在用。把它用在一个虚拟模块中,计算机生产了一个装置,单独把它作为一个块销售了,方法是使用的,不使用不侵权。
提 问: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装置是方法额外的东西,虚拟装置申不申请不是特别重要。
李 超:因为外国申请大量的要,他们一直要求给,后来国内有申请人也这么写了,有这样的需求,我们才开了这个口,06年之前是不给的,美国早就给了。
提 问:比如国外有一个装置或者方法已经在销售,但国内没有这样的装置或者方法,能不能申请专利?
李 超:这没有新颖性,人家有了,国内没有,只要申请东西,就要检索全世界的公开信息。
提 问:我是深圳防伪协会的,我们协会有很多印刷企业,涉及到图案的印刷,印刷机还是传统的印刷机,只是在图案这块通过计算机设计,我想问一下,这种情况下想对图案的制备方法进行保护,从哪些方面着手?
李 超:我不知道你讲的是图案的结果还是过程。
提 问:过程。
李 超:按照刚才讲的,解决的是技术问题,为什么产生这样的图案,在中间对数据进行了哪些处理,就是可以的。我没看你的内容,是不是结合了技术性的东西。
提 问:那个软件是现有的,图案是通过软件设计结构。
李 超:你想保护什么?
提 问:想保护那种图案的印刷方法。
李 超:那不是计算机了,那是印刷方法了。
提 问:涉及计算机图案的设计。
李 超:你要保护的是计算机程序还是保护图案?
提 问:图案。
李 超:图案不是我今天讲的内容,跟计算机没关,图案有外观设计,或者版权也可以。一个摄影家照的照片,申请版权保护以后一般人不得转用。
主持人:涉及到偏僻领域的问题会后再讨论。
提 问:刚才讲软件申请专利既可以写成什么什么方法,也可以写成什么什么装置。
李 超:澄清一下,写装置的基础必须有方法。
提 问:写装置和写方法,申请专利的写法有什么区别没有?
李 超:必须一一对应,主要是有流程图,依照流程图写方法,装置必须跟方法对应,没有什么特殊的。先写方法,对应方法把步骤改为装置。
提 问:同时写装置,装置是虚拟装置,同时也要写方法?
李 超:不是,先方法,然后再写装置,不能先写装置,然后写方法。
提 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做虚拟装置的时候,您一直强调先写方法再写装置,在实施例的时候可以不写装置是吧?
李 超:实施例是依赖流程图的。
提 问:一种重放的系统,加入数据库和重放的单元,实际操作的时候经常会„„
李 超:那不一一对应,今天不讨论这个,方法就写方法,装置跟它一步一步对。
提 问:有时候会不承认一定是虚拟装置。
李 超:你别跟现行的法规较劲,法规不允许写。
提 问:实际方法是有改进的,但是有可以对应的虚拟装置,这个方法应用的产品本身是有改变的,可以写三个对吧?虚拟装置和实体装置在侵权判定的时候有哪些区别?
李 超:两个方面,虚拟依赖的是方法,实体装置依据的是实体的连接结构。
提 问:在虚拟装置的时候,装置的名称本身不构成对虚拟装置侵权判定的特定限定对吧?
李 超:是一个组成。
提 问:组成的划分本身不构成限定是吧?
李 超:是不是有这么一个模块,A、B、C,有三个步骤才能对应出A模块、B模块。
提 问:比如在判定的时候实际的装置里面通过外界的数据分析,可能是对某两个步骤的装置是一个单元。
李 超:那不行,我们做过研究,不允许的。不要与现行法规做任何抵触,没有这个规定。可能一个模块有三个步骤,现在不允许这么写,从撰写来讲就不允许。
主持人:可以看得出来,做计算机软件保护的工程师在这些问题上比较认真,李部长非常可爱,有问必答,非常亲切。让我们再次掌声感谢李部长!留到最后的都是好学生,希望下次活动的时候再次见到你们。今天人数确实超出了预期,材料不是很够,大家可以到报到的地方把你们的邮箱地址留下来,工作人员会把电子档发给你们。
(结束)
第四篇:软件测试培训心得体会
软件测试培训心得体会
软件测试培训心得体会1在支付宝测试分析的角色和系统分析的角色是对应的,只不过一个是测试类的另外一个是开发类的。系分下面会有相应开发,测分下面会有相应的测试用例编写和执行人员。也就是说测试分析文档是对测试执行人员的一个指导(在我原来的理解方式上,觉得测试分析人员应该是用例编写人员;而在这里测试分析人员是从业务上去分析的,用例是用例执行人员来写并且执行的)。
而通过这次的这次分析觉得自己的测分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1、太关注开发的内部实现逻辑。建议:将开发内部实现逻辑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分析要从这个黑盒子的输入和输出上去看开发内部实现逻辑是不是有问题,而不应该先去了解开发的实现逻辑然后按照他们的思路去分析。
2、分析文档写的过于详细,甚至将用例的步骤都写了出来。建议:测试分析要从全局上去看问题,细节的东西即便是知道的,也要留给之后的用例编写人员去了解(就像系分之后的开发需要去写详细设计的道理一样),这样后面的人才会自己主动去想问题。
3、分析文档要考虑维护性问题,不要出现类似比如还款中状态为“R”这种具体的数据内容。因为我的分析是对后续用例编写人员的一个指导性的文档,所以如果侧分这么写很有可能导致用例也照着这么写,其实不管侧分和用例都不应该具体写到R这么细节,否则的话开发稍作变动我们就要相应变动我们的用例
4、没有明确测试目的。review用例的时候,没有提出每个用例需要明确一个测试目的,让别人来看这个用例的时候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总结:
1、以后写测试分析文档,依据仅仅是prd文档,必须抛开开发实现逻辑部分(即不去看系分文档),待测分出来之后,再去看系分文档,互相看看彼此考虑的是否存在遗漏的地方。等到在写用例的时候再让写用例的人和相应的开发去互相明确更细节的东西。
2、写用例我们目前都是仅仅做到对流程上的每个节点去单独分析,细到看输出的时候会关注到数据库表的一个变化。但是除了以上部分,其实还少了对整体流程的关注,需要增加业务流程的各条路径的一个覆盖,在针对路径的用例中不需要关注到数据库表级那么细。
3、在做流程路径覆盖之前应该画一个路径图,这个图的画法考虑各个入口的不同分开画流程图,分别进行路径覆盖。
软件测试培训心得体会2软件测试在整个软件周期中的重要性,它存在于整个项目周期,在项目开始之初需求调研的时候就开始了,在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时候就需要针对文档进行测试。这个环节在后续整个项目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能主导整个项目的走向,成败与否全在于开始阶段的决策。
再严密的测试也不能完全发现软件当中所有的错误,但是测试还是能发现大部分的错误,能确保软件基本是可用的,所以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快速响应的环节。结合软件测试的理论,故障暴露在最终客户端之前及时主动的去发现并解决。这一点就需要加强研发队伍的建设。
经过这次培训中多个案例的讲解,让我了解到系统在上线之后会有很多不能预知的性能问题,需要在上线之前实现进行模拟,以规避风险,包括大数据量访问,高并发数等等。
当然也有很多应对手段,没有哪种手段可称为最完美,只有最合适的,需要灵活掌握,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优程度,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领域。
目前我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性能压力测试的重视程度还不太高,厂家也很少有雇佣第三方的测试机构。而是在现网进行试用,遇到问题再解决,可能会产生滞后问题,影响客户使用。希望以后能在性能测试方面提高重视程度,加大人力投入,以保证系统上线后能够稳定运行。
对于快速响应这块,我们不能一味依赖厂家,而希望自己就能快速响应,及时将问题解决。这也是一个比较长远的问题,需要加强研发力量的投入。
我个人是做开发出身,有此类经验,当时是在客户现场,因为了解系统内部结构,能够在第一时间排查解决客户所反馈问题。
现在系统完全由厂家开发,很难了解内部结构,或许会造成后期维护困难。所以,是否应该针对某些项目介入厂家研发工作,比如请厂家提供源代码等相关要素,以增进维护人员对系统的了解。
最后再次感谢公司提供的平台,感谢领导的信任,让我有机会得到更深层次的学习以及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我也会尽我所能来完善工作的系统,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为南方电网的发展建设提供更坚实,优秀的支撑服务平台。
软件测试培训心得体会3接触计算机程序设计已经快7年了,从事专门的软件测试也快四年了,强子也是在阴差阳错中踏入软件测试领域,一开始只想做一个特牛的程序设计师,可是毕业后找工作却找了个软件测试的工作,在一些彷徨与犹豫中接受了这个职业并且到现在也做得挺开心,也是由于那时我们这个业务刚成立不久,由于表现还不错所以一个阴差阳错的机会被升为team leader,到现在也还在同一家公司做着测试的工作。
先讲讲做manager的一些体会,其实具体做什么事真的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做事的方法,做人的章法,特别是对一个manager来说,方法比技术更重要,真的是这样,当然我也很喜欢研究技术,技术能让我找到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但是面对着手下一帮兄弟姐妹,一个人的技术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这个时候得把你的知识share给大家,当然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写一份文档,做一个正式的training,给大家营造一种不耻下问的环境或者大家一起讨论一些难题等等。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一定不能说“我不知道”,作为一个头,如果你真的不知道,那你得想办法通过一些手段与员工一起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坚决不能说“我不知道,你自己看着做吧“等,本来员工是很尊重你的,这些话将直接导致其鄙视你。
另外就是做头的,特别像咱这种中低层的头,不像中高层的领导,咱们考虑事情的角度不一样,当这种小头儿的最重要的两件事:把事情做对做好,与员工打成一片。首先得确保把事情做对咯,然后带领大家朝着这一个对的方向前进进而把事情做好,在99%的时间里,你是和你的兄弟姐妹们呆在一起而不是和老板,所以这个过程中的与员工的关系一定要融洽且单纯,不能让员工对你有隔阂感,经常一起吃饭,摆摆龙门阵,唠唠家常,开开玩笑,不要摆架子,在一个公司里最不能摆架子的就是这种小头儿(或称之为leader或者manager一类),这就像个村官一样,小样的,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呢?
做开发还是做测试?很多人讨论甚至争吵,强子认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中国还没有把软件行业普及好,大家还停留在江民时代,求伯君时代,认为做开发的才是牛人,才有前途。而事实上,现在的软件是一个系统工程,缺开发,缺测试,缺文档都不行,都可能直接导致失败,谁最牛?强子认为写文档的人最牛,那咱们都去写文档?不过从强子面试的很多人当中来看,还是有更多的人愿意做开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强子无能,也只能聊以文字来表达自己对测试的热爱。测试犹如开发一样,也是一门深不见底的大学问,咱以后慢慢讨论。
关于项目管理,这又是一门大学问,强子在这几年当中也经历过无数次的版本更新,版本发布或者一些内部的项目,对项目管理略知一二,有空时强子自会附上一些体会。我想项目管理最本质的一点:保护项目团队,保护项目经理,去除杂音。项目经理这活,不好干,要职位没职位,要资金没资金,做好了皆大欢喜,做不好就卷铺盖走人,挺难,不过咱有咱的方式方法,怕啥?
软件测试培训心得体会4《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这门课程,还是由张建东老师教我们的。在张老师的讲解下,我深刻的体会到软件测试是很有必要的。一个软件,从最开始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写代码。这一系列的开发之下。千辛万苦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金钱时间,终于把软件给做出来了。你试着想一下,要是送到客户的手上,客户突然发现,软件用不了,或者是软件存在很大的缺陷。导致软件不好用、甚至比原先没有这个软件,还麻烦了。客户是很愤怒的。客户一愤怒,就导致客户不会付钱。这最终,项目失败,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说软件测试还是很有必要的。再者就是,软件测试可以发现软件的缺陷,从而通知编程人员不断改进软件。在这样不断测试,不断改进的情况下。将软件性能不断提高,软件变得越来越好用。
软件测试,旨在发现软件的缺陷。可以这样说,软件测试就是以发现软件缺陷,为最终目的的测试活动。它通过软件测试方法,白盒的、黑盒的、静态的或是动态的。借助软件测试工具,来找到缺陷。然后在缺陷评审和确认之后将缺陷记录下来,并用缺陷管理工具管理,详细描述,关注软件缺陷的发生周期。对它的严重性、和优先级下一个定义。书写软件缺陷报告,具名缺陷的重现步骤、测试的期望结果与实际结果、还有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提交给软件编程人员,来完成软件缺陷的修复。
软件测试的方法,包括: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其中,白盒测试之中,有含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等方法。黑盒测试方法中,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判定表法、因果图法等。软件测试方法,按照是否运行代码来看,可以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其中静态测试有,对代码的走查和评审。动态测试,则是要通过运行代码来执行。白盒测试多用于软件的单元测试上,黑盒测试多用于功能性测试上。代码的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则是每一个软件项目都必须的。
单元测试,多构造桩函数或是驱动程序来测试。一般借助与各种软件测试工具。软件测试,或者说程序测试。一般先是进行单元测试。单元测试,修改完单元之中的缺陷、错误之后,就是集成测试。集成测试多针对程序功能进行测试,看程序的各项功能是否达到要求,是否齐全。集成测试之后就是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针对整个软件系统的。看软件系统是否达到性能的要求。从而改进代码,以求达到系统的严格要求。最后就是验收测试,这个测试,一般都分成两半来做。一半是,程序员模拟客户环境,进行测试。而,另一半则是,真正的客户参与的测试。最大程度的体现客户的真实环境。客户在试运行的情况下,看是否会发现,平时发现并且以前的环境发现不了的问题。
验收测试,包含对界面的测试和软件可用性的测试,运用尼尔森十大原则,来测试软件是否好用。软件是否达到用户的`对软件界面的需求。
无论是软件编写,还是软件测试,都需要相应的文档管理。还有针对软件测试制定的测试计划,软件测试执行等。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感受到软件测试是一门非常需要学习的课程。即使作为考察课程,它也是软件行业人士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它对软件工程项目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现在,作为学生的我所做的项目虽然都是一些小的项目,但是在小组共同开发的时候还是需要用到
项目的测试。如今这门课程我学的还不是很好,但我相信在今后的实训及工作当中,能够更好的体验和感受到项目测试的精髓,对软件项目测试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也希望,学校的老师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当中重视软件项目测试课程,多让学生了解实例,去感受、体会软件项目测试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理解软件项目测试的精髓。
软件测试培训心得体会5将近一个月的假期实习生活结束了,告别了这一次短暂的实习生活,这段时间也让我感概万分,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实习生活所必须经历的吧。似乎尝到了校园中所不能经历的辛酸苦累,所以,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也都成为了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也迈向了社会中重要的一步,是非常值得珍惜的。
这次实践主要就是学会使用公司软件部门所开发的应用软件和各种产品设备,熟悉和了解一贯的操作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问题向老员工请教方法。教我的是一位年纪稍大的老员工,先与我说了一下要点,然后让我自已看,遇到不懂的就问。初次接触,发现它并不像书本那样的有条有序,许多信息夹杂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而有不同的种类,要做到随便一看就知是什么单是不行的,因为看过一点有关软件测试的书籍,所有有点了解,但是这些根本不够,于是接来的几天我就踏踏实实的坐在哪里认真的看产品介绍和说明书,熟悉它的大致结构。
熟悉了相关软件和硬件的操作和基本故障诊断之后,我也成为工作之中的一员,开始尝试解决客户应用产品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这一段时间里,主要任务有巩固之前所学的,对常见的错误要一看便知,并养成认真仔细的工作习惯。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但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也一起解决了。经过了这些之后我也感觉到光靠培训听讲是不那么管用的,有时候也要自己试着去解决问题去亲自动手测试一些东西,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任何事都是一样要实事求是。
结合之前的培训,了解我现在的任务就是熟悉各种软件的操作和数据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尽一切可能的去模拟、去思考现实使用环境中的应用可能性和预测可能出现的状况再对比一出现故障的概率等等,在这样的一个环节之后我要做的更细致的活儿就是做好各种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然后对这些报告做一个准确和客观的评估然后将我所获得的结果反馈给软件或者硬件开发人员。
经过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学习,了解到自己还有许多的不足,首先是缺乏工作经验,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很多问题而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些培训或学习不能找到重点,然后工作态度仍然不够积极,在工作中仅仅能够完成布置的工作是不够的,若没有工作做时可能就会松懈,不能做到主动学习。在工作中,不允许丝毫的马虎,严谨认真是时刻要牢记的。同时,学术上不够钻研,这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也是我自己选择的,因为在我看来,只有被市场认可的技术才有价值,但我毕竟是大三在校生,对科研技术进展方面都不了解,所以还需要更多的锻炼机会。
经过这一次的实践与学习,我才慢慢开始真正了解了软件测试工作,实习是一个开端,一个让自己学会成长的地方,不管是从工作技能上还是为人处事上,我都感觉到了自己有很大的提高。
首先,应对软件测试感兴趣和对自己有自信,如果具备了这两点,那么在开发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作为软件测试工作者要善于怀疑,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总有错误的地方,具有叛逆心理,别人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我却认为可能发生,别人认为是对的,我却认为不是对的。有时候,往往某些质疑才是关键。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否则很可能无法把测试作好,一定不能把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在工作技能上,因为从事的是测试工作,自己又没有经验,所以一切需要我从头开始,而且更需要自己的努力、耐心和细心。这些都是自己欠缺的,但是在工作了这几个月后,真的发现自己有了很大的改善。其次,让自己成熟了许多。虽然不能用语言来描述,但是确实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得到。经历使人成长,只有经历过,才可以让自己真的成熟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认为软件测试工作简单,只需要动动鼠标就行,之后才明白当初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虽然自是功能测试,手工测试的工作,但是那鼠标也不是那么乱点的!所以其实做任何一件事都要付出自己自己的真心,努力去做,勇敢去做,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
软件测试培训心得体会6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的实训,增加了我学习软件技术的兴趣,虽然还不明确软件技术包含的具体内容,但从C++语言这门课程开始,已发现程序设计的乐趣,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对计算机的机体也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犯的一些错误还会有意外的收获,感觉实训很有意思。在具体操作中对这学期所学的C++语言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达到实训的基本目的,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出,在以后的上机中应更加注意,同时体会到C++语言具有的语句简洁,使用灵活,执行效率高等特点。发现上机实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数组和循环有了深刻的理解。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C++语言程序编程的基本步骤、基本方法,开发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刻体会到“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团结就是力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耻下问”的寓意。
在此希望以后应多进行这样的实训,加长设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通过本次项目实训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次机会,让我们自己有出去体会生活,自己做项目的深刻体会。这次实训让我明白我自己之前的学习还是差很多,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学好。还要感谢达内公司对我的指导,我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达内的优秀教师给我做的培训,讲的理论都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软件有了一个新的概念新的理解。
软件测试培训心得体会7在大庆浦东软件平台有限公司经过一周的软件测试实训,从对软件测试没有什么经验的我初步掌握了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能,收获颇多。
我在大学期间的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原本打算从事
通过此次学习,对整个软件测试行业的了解大大的加深。以前认为软件测试只是枯燥的反复的使用被测试软件来发现异常的问题,以为软件测试并不重要,低开发一等。现在认识到了软件测试的重要性,软件测试是软件产业向软件工业化生产时代迈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软件质量达到客户需求不可缺少的环节。软件测试在国内是一个新的职业,发展得比较晚,但它的重要性正在为行业所重视。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测试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与技能。其中个人素质在测试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包括你的信心、耐心、细心和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它将贯穿你工作生涯的整个过程。在测试理论上,我们系统学习了软件测试的流程,各种测试阶段和测试方法,以及测试工具的使用。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对软件工程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以后的测试工作作了很好的理论储备和技能的提升。
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越来越成为软件开发商和用户关注的焦点。完善的测试是软件质量的保证,因此软件测试就成了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当然也绝非易事,我在做软件测试工作中
1.功能点的细化
在进行测试前,先将所要测试的功能细分,填写《测试用例表》,有针对性的运行功能测试案例,逐个对每个功能细分点进行测试。在每次运行测试案例之前,明确此次运行的目的和预期的输出结果,并要做好记录。
2.注意测试中的错误集中发生的现象
有一些错误是和程序开发人员的编程水平和习惯有很大关系的。例如程序中的拼写错误,习惯用法等。注意收集并记录这些现象,有助于更快、更多地发现类似的错误。
3.尽可能多的使用非常规的测试
充分考虑到各种合法的输入和不合法的输入以及各种边界条件。边界值往往是最容易出现异常的情况,特殊的情况下甚至要制造极端的状态和意外状态,比如
4.对测试错误结果一定要有一个确认的过程
一般有A测试出来的错误,一定要有一个B来确认。
5.制定严格的测试计划
测试时间安排的尽量宽松,不要希望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高水平的测试。
6.回归测试的关联性一定要引起充分的注意
在开发人员刚修复Bug之后的地方,再找一找,往往开发人员只修复报告出来的缺陷而不去考虑别的功能在修改时可能会重新造成错误。修改一个错误而引起更多的错误出现的现象并不少见。
7.测试文档要尽可能详细
《测试用例表》中的功能点可尽量的详细,如实、详细地记录每次运行测试案例的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出错提示,进行测试的时间,完成测试的时间等,便于以后对测试工作的回溯。
8.重视交流和沟通
包括和程序开发人员的交流,同是测试人员之间的交流,
9.善于
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问题,异常情况,发现程序开发人员易犯,常犯的错误,各种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使用系统和操作数据库时发现或者学到的技巧,使用测试工具时的
10.妥善保存一切测试过程文档。
这次软件测试实训为我们以后从事软件测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为我们的进一步学习提高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对测试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开发、测试执行、测试评估、测试报告贯穿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证测试每个阶段都应以用户需求为依据。这些基本的概念虽然比较抽象,但对以后的实践是大有益处的。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效果不错,对自己有一定的提升,这完全不同与学校的学习,因为它更加贴近工作,针对以后工作的内容作了很多实例的练习与工具的使用,为我们更快的加入工作
20xx年x月x日。我怀着对提高并实现自我价值的心态,走进深圳走秀
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刚进走秀,带我的老大是哈尔滨人,我跟她很投缘。开始的一个星期,我只是熟悉公司的一些业务和我们前端的测试范围,在熟悉业务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页面上的东西看上去挺简单的,但是要深入了解还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期间老大叫一个老员工带着我去测试一些之前xiu2.0所遗留的简单的bug。走秀
在走秀期间,我们测试部总监还会对我们不定时的培训。教会我们测试的工作流程和每个阶段应该展开的工作范畴。作为测试,必要会使用的缺陷管理工具bugzilla和测试用例管理工具testlink,还给我们培训了,如何使用自动化工具ruby+watir来对一些测试点进行自动化脚本的编写。慢慢的,在对公司的业务了解的比较透的时候,老大就开始让我们自己对一些小需求进行测试,测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页面和表面功能进行测试,还要根据需求文档和页面的显示对数据库表进行查询操作,查看页面的显示和功能是否和数据表里面的一致,还要在后台日志中查看是否有报错。所以,测试并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是在页面上点来点去就可以测的好的。
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毕业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以进入公司实习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好。
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第五篇:高效课堂途径与方法培训心得体会
领略课改新思路
提高课堂高效率
------高效课堂途径与方法培训心得体会
本次寒假,我有幸参加了安定区教体局组织的“高效课堂途径与方法专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是教体局特请中国资深教育家高万祥、张四保、李炳亭来我区进行专题讲座。三位学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座。让每位教师享受了一次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上的饕餮盛宴,使我们明白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无比幸福的;也使我们明白了教育改革的推进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更使我们明白了自身的不足和教育方法的落后状况。重要的是,在我们推行打造高效课堂的潮流下,几位专家的专题培训从不同程度的解除了我们行动中的困惑,将我们彷徨的心理唤醒,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在本次培训中,我感触很多,得到很多,以下是本人对本次培训的一些感触。
一、教师应是幸福的群体,怎样让我们幸福。
“从现在起,让我们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高万祥先生在报告开始就给我们道明了如何寻找幸福,如何做一个幸福的优秀教师的方法,那就是学习和读书。高万祥教师正是博览群书的缘故,于2004年获得《中国教育报》全国首届十大读书人物。
“阅读给我们带来爱心、良心和好心。”读书能使我们变得优秀,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高万祥身上体现的是多么真实。作为一名教师,终身学习是开拓视野和夯实头脑的唯一途径。但是,该怎样学习,读什么样的书才是有效的途径呢?高万祥提出一是读教育类的书籍,他经常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学家的书,因为教育类的书让教师能读懂教学规律,从中找到适合于学生的教育学方法;二是读人物传记,高万祥先生对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魏书生的故事和著作如数家珍,从中受益匪浅;三是读文学作品,文学作品能给我们带来创作情怀,提高创作和写作能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来讲,读书学习不仅可以陶冶自我,努力完善自我,更重要的是熏陶一批批学生,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学生的学习环境就会提高到另一个层面。正如高万祥说“教育就是一个正在完善的人带领一群渴望完善的人奔跑”。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再优秀的教师,他永远处于自我完善的状态之中,这就需要处于学习和读书中去提升自我,将良好的自我形象去影响学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在教改科研中获得幸福和优秀,也就是高万祥对幸福的教师的一个积极的解读。课改进行了十多年,有的教师和学生更显得疲惫不堪,不知其可。这都是对教育科研的一种消极心理。在报告中,高万祥指出,“90%的当代中小学教师不会写文章,没有发表过文章”、“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差异就是有没有教改科研的能力和成果。”而李炳亭先生也明确地抨击了传统教师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危害,让我们不得不认识到不进行教改对教育发展的危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在改革中实现自我价值。
如何教改科研,高万祥为我们也指明了方向,他主张“三个一”:“人人有一个个性研究的课题,人人有一个好导师,人人能写一篇好文章”,“三个一”从方法和结果上点明了科研的途径与效果。首先,我们要针对自身的工作需求,寻找适合于自身、适合于学生的科研方向,哪怕是在小小的方面上只要认真钻研,就一定会有所成就的;其次,“三人行,必有我师”,多交流学习,多和自己的模范交流,才能快速地取得进步;再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多读书,多写文章,因为“能不能写作是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分水岭”。
“做一个有使命感的教师”是高万祥先生对我们每个教师的期望,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师德体现,高万祥告诉我们,在教育中,要用生活去感染学生,用生活的力量去改造学生。他指出“优秀教师应该是拥有大爱的贤人”。学会爱别人、爱自己,对学生视如己出,在生活中懂得真爱,高万祥的确能身体力行,展现了一名优秀教师的大爱无疆。
二、转变观念,寻找症结,创建高效课堂。
如果说高万祥老师让我们懂得了教师是如何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幸福的教师的话,山西省太谷县教研室主任张四保老师的讲座则让我们具体懂得了如何课改,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与途径。在讲座中,张四保主任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山西省太谷县的改革历程,具体介绍了太谷县在改革中的创新发展,给我们阐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1、明白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危害。
张主任明确指出“差生是讲出来的,讲得越多,差生越多”,“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晚成才五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干扰好学生制造差等生。”就从本人自身的教学方式来说,唯恐学生学得少,唯恐学生听得少,时常满堂灌。课堂效果自认为良好,可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率总是不行,老师强调多次的内容仍然不明白。最后正如张主任说的“教师如牛负重般工作,学生成绩却平平”。听了讲座后,我找到自身的不足与危害。
2、从学生入手,变讲堂为学堂,改进课堂教学。
张主任告诉我们,要将讲堂变学堂,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注重分组。张主任细致地指出了分组的办法和技巧,比如说他主张学校先提出分组意见,以班主任为中心分组的的大的分组方法,两人一个小组,四人为一个大组,大组长坐在后排的小的分组方法。既对分组有了提纲挈领的方法,又从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得以周全考虑。比如说大组长坐在后排这一小技巧,就避免了差等生干扰坐在后排组长的混乱场面;两人一组则进行小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四人一大组进行大问题的交流,既节约了时间,有提高了课堂效率。二是注重学生的评价方式。张主任采用“捆绑式”评价,引导学生资源互补,实现超越自己,明白集体的理念,又使小组的荣誉融为一体,推进了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3、从教师入手,变教案为学案,创建教学新模式。
在教学模式方面,张主任为我们介绍了太谷县“二十四字教学模式”,并对其中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二十四字教学模式”为“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拓展延伸”。在该模式中,仍然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如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做的六件事是“静悄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课中备课、确定在哪儿去讲、让谁来讲”。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展示,注重学生的训练。所以,学生学得很轻松,教师教得更轻松,真正体现了在课改中为师生减负的要求。
在上课中,张主任详细地介绍了“新学课”、“练习课”、“试卷讲评课”、“复习课”四种课型的不同上法。其中,每个课型都有都有不同的措施与技巧,而总体而言,四种课型仍然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老师负责指导和帮扶。
“知识是学会的,不是讲会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听出来的”。张主任教诲我们要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转变理念,在教育事业中有所成。
三、不要被课改吓倒,“课改其实很简单”。
作为一名教育记者,李炳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严厉的抨击。将传统教学方法和观念视为课改的敌人,唤醒教师们从角色转变入手进行课改。而一直在教师的心目中,课改是漫长的,课改只会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将课改当做不易做到的事。而在李炳亭眼中,课改是那么简单,只不过采用的方法独到而已。
1、最好的教学资源是学生。
在讲座中,李炳亭利用更加形象的比喻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在他的眼中,老师是“纵火犯”、“大忽悠”、“哑巴”、“懒人”,主要说明了教师要将课堂和时间还给自主的学生,不要占用和侵犯学生的认知构建。相比教师是“蜡烛”、是“火柴”,教师从事的工作是多么的轻松,给学生的空间是多么的大啊!
“课改其实很简单,一分钟学会”。李炳亭指出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不是不相信学生,而是没有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从而也没有时间让老师相信他。时间长了,学生变成了老师的宠儿,不会学习,不会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听,课余后便是大量的练习,效果不佳,导致学生和老师的身心都处于疲惫状态之中。李炳亭利用“老太太打麻将”的形象比喻,讽刺了传统的的教学模式的繁琐与危害。一个老太太,目不识丁,怎样让她学会打麻将,就得从小学拼音学起,先学简体字再学繁体字,让数学老师给她讲解数学,让麻将专家给老太太开展专题讲座。老太太一天麻将没有打变学死了。这就是传统教学方法在环节中的不足和危害。怎样让老太太学会呢?其实很简单,让三个老头带领这个老太太打一下午,变学会了。这个比喻告诉我们的就是将课改还给学生,不解放学生的课堂不会是高效课堂。
2、激发学生,合理操作。
在李炳亭眼中,我们教学的资源不是教材,不是参考书,而是学生。合理的教学资源就是要“利用学生”。他让我们向发动自学的境界迈进,提出“为李大娘报仇”的方式激发学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学—展示—反馈”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学会“不会的内容”。老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和课堂的流程,在课堂中充当“哑巴”。在讲座中,李炳亭举例了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把“湿柴弄干”,利用“忽悠的方式”激发学生,让学生给学生讲,让学生自我反馈。
3、对课堂操作的认知。
在课堂操作方面,李炳亭提出了几种模式,包括“高效课堂中的五个一”、“五步三查模式”。如“高效课堂中的五个一”中包括“编来一个学习方案、构建一个学习组织、提供一个学习方法、组织一个学习过程、明确一个学习任务”。“五步三查模式”具体为“独学—找出不会的问题、对学群学—尝试解决问题、组长带领—小展示、教师围绕问题大展示、学生整理学案—自我反馈”,每个环节都有其解决问题的比例。
在以上两种模式中,老师从事的工作是十分少的,大部分时间为“自学”、“独学”、“展示”和“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围绕“问题”学习,在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学,找出问题,通过小组交流,解决部分问题,再通过展示和交流,学生在解决问题。在自学和课堂交流展示中,学生解决90%的问题,而只有10%的问题是教师围绕学生展示的内容向学生反馈,引导学生再次认知解决。教师向学生提供的只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方案,真正地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这和张四保主任的“二十四字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
短短两天的培训,我却在三位专家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从高万祥的人格魅力,从张四保的新颖教学模式,从李炳亭犀利的抨击和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使教师们迎来新的挑战,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