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老太爷进城教案
吴老太爷进城
时间2010-4-15
班级:高二(1)
执教人:刘孝同
课型:公开课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分析文章结构,理清小说线索,2、剖析吴老太爷感受的变化,概括小说主题。
3、领悟艺术技巧:①用“陌生化”的手法描写景物和人物,②心理描写
4、通过人物形象对比分析,培养比较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理清结构,分析人物感受,概括主题,鉴赏技巧;点拨、探讨、合作、练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道理
2、与时俱进,有辨别地接纳新事物。教学重难点
1、重点:如何欣赏吴老太爷的感受
2、难点:剖析吴老太爷感受变化,并概括其形象特征。教学时数
一
教
时 教学过程
一、题目解说
1、介绍作者: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餔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抗战爆发后,散文代表作《白杨礼赞》《风景谈》。1981年临终前,茅盾捐献25元稿费设立“茅盾文学奖”。(课件展示茅盾像)
2、《子夜》梗概:
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生凋敝、战乱不止,但在上海却纸醉金迷,民族工业艰难地运转着。开办丝厂的吴荪甫接父亲吴老太爷到上海,吴老太爷却因不适应都市生活,深受刺激而与子夜死去。吴府办丧事,上海上流人物都来吊唁。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乘机拉拢吴荪甫和杜竹斋投机公债,贱买贵卖,初战告捷。后吴荪甫野心勃勃,敢于冒险,吞并其他的民族企业,并成立了益中兴托公司。但是、工人运动,农民暴动,使得交易所的斗争也日渐激烈。原先吴荪甫与赵伯韬的联合,现已转为对垒和厮拼的局面。益中信托公司,作为与赵相抗衡的力量,形成以赵伯韬为“多头”和益中公司为“空头”之间的角斗。吴决心拼一把,他甚至把自己的丝厂和公馆都抵押出去作公债,以背水一战。几近绝望的吴荪甫把仅存的希望放在杜竹斋身上。千钧一发之际,杜竹斋倒戈转向赵一边,吴荪甫彻底破产了。
《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瞿秋白赞誉为“反映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扛鼎制作”。小说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奋斗、挣扎直至破产的命运为中心,通过一些列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事件,揭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下,中华民族工业得不到发展更无力改变中国命运的道理。(课件展示《子夜》封面、吴荪甫、赵伯韬和吴老太爷像)
二、课文解读
1、分清层次,概括大意。(小组合作探讨、提问、明确)第一部分:汽车在奔驰,吴老太爷怪眼看景。第二部分:姐妹谈装束,吴老太爷神经迷惘。第三部分:姐弟说太平,吴老太爷出现幻觉。
2、分析第一部分
面对繁华的都市,吴老太爷的感受如何?这种感受是通过什么方法写出来的?反映了吴老太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个别提问、学生订正、教师明确)
①胆战心惊„„
②丰富、细腻的心理描写:动作暗示,如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扑到”“打来”“冲将”“准对”„„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如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
③闭塞、保守、落后的性格特点。
3、分析第二部分
分角色朗读二小姐和四小姐的对话,她们的对话,侧面反映了什么问题?听了二、四小姐的对话,看到了女人的服饰等,吴老太爷的感受又有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如何刻画的?(个别提问、集体订正、教师明确)
①侧面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正在深入发展,工人和民族资本家之间矛盾尖锐;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奋不顾身。
②神经迷惘„„
③动作暗示人物心理:“万恶淫为首”!这句话像鼓槌一般打得吴老太爷全身发抖。吴老太爷的心卜地一下狂跳,就像爆裂了似的再也不动„„
四个短语组成的排比句,有何表达效果?
从听觉、嗅觉和视觉等不同角度表现现代化大都市生活的基本特征。三个“直到”组合的排比句式有何表达效果?
表现了现代化大都市生活与吴老太爷顽固、腐朽的封建思想之间的距离,只能使吴老太爷走向死亡。
4、分析第三部分
①开头一句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与全文首句照应。
②二小姐、四小姐和七弟的对话,反映了什么问题?时局动荡不安。③阅读“但是汽车上的喇叭„„汽车停下。该段写什么,有何作用? 吴府豪华奢侈,戒备森严。烘托了吴荪甫的处境和性格特征。
④阅读“从晕眩的突击中„„的声浪。吴老太爷的感受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如何刻画这种感受的?
精神恍惚,幻觉迭现。用幻觉刻画,如抓住了这位老太爷的觉醒意识的第一刹那却不是别的,而是刚才停车在“抛球场”时七少爷阿萱贪婪地看着那位半裸体似的的妖艳少妇的那种邪魔的眼光„„
5、通过吴老太爷的感受,概括他的性格特征。
愚昧、顽固、闭塞、保守、满脑子封建思想、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封建社会的“残渣和僵尸”。
6、根据文章内容和吴老太爷的性格特征,请概括文章主题。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主题的深浅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理解它的主题。怎样从不同角度分析归纳小说的主题呢?
①应该到题材中(当然包括环境)去寻找。题材蕴涵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②分析小说的主题,必须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
③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也是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方法。
④还要多注意抒情议论式的句子,作者的观点往往隐于其中。
再者,主旨的卷面表达也要注意其规范性,一般的模式为“通过____事,表达了_____。封建遗老难以适应现代文明的主题。
7、“陌生化”手法的运用
按照人们第一次见到某物的眼光和感受来描写它。
通过第一次到上海的老太爷的眼光,都市景观就显得光怪陆离、摄人心魄:亮着的窗洞竟成了“怪眼睛”;汽车成了“小箱子”“长蛇阵似的”怪物;在红绿灯指挥下,突然“怪物们”“静静地一动也不动”,男男女女仿佛被鬼追着似的飞跑。第一次到上海的老太爷的眼光,都市男女就显得格外败坏风俗:二小姐仅仅露出“半只臂膊”,老太爷就有说不出的厌恶;时装少妇“翘起赤裸裸的一只白腿”,老太爷就联想到了“万恶淫为先”;儿子阿萱痴迷欣赏时装少妇,老太爷内心狂跳,简直气急败坏。
课文小结:
结构线索:所见所闻
吴老太爷
感受变化:胆战心惊
神经迷惘
幻觉迭出 进
城
描写方法:心理描写
陌生化手法
主题思想:封建遗老难以适应现代文明(课件展示课文小结)
三、比较探究
吴老太爷与鲁四老爷性格有何异同?描写方法有何异同? 一问(略)
陌生化的手法,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侧面衬托
四、拓展延伸(见资料)
第二篇:乡下老鼠进城教案
社会活动:乡下老鼠进城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于交通标记是比较陌生的,在小班时幼儿接触的是红绿灯,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而已。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乡下老鼠进城的故事要求幼儿知道各种交通标志,加强幼儿的交通意识,以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的特征和作用
2、知道在马路上的开车、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活动准备:
交通标志图片,PPT课件,乡下老鼠进城地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幼儿跟随音乐《火车开了》进入活动室。
2、出示老鼠图片,激发兴趣。
引入:小朋友刚才我接到了乡下老鼠贝特的电话(打电话手势),它说碰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吗?(愿意),那我们来听一听贝特到底遇到了什么难题。
3、播放动画视频。提问:贝特遇到了什么难题?(贝特遇到了许多不认识的交通标志,它进不了城。)
二、认识交通标志
1、播放PPT 瞧!小老鼠贝特吧这些交通标志都给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吧!
2、根据幼儿回答,详细讲解每个交通标志的名称及意义
3、幼儿设想: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这些交通标志,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教师小结:
这些交通标志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有了他们我们在马路上行走变得安全多了。
过渡:刚才我们帮老鼠贝特解决了他的难题,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想跟你们玩一个游戏“我指你说”
三、游戏:我指你说
看看你们是不是都认识这些交通标志了。(教师随机出示某一种交通标志,请幼儿说说该标志代表的含义,加深幼儿对标志的理解)
过渡:我们的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交通标志,现在我想请一位小朋友来扮演贝特,让他开车进城。
四、游戏“我们一起去兜风”
教师出示乡下老鼠进城的地图,将老鼠进城时所遇到的标记贴在地图上,让幼儿找出正确的路线,帮助乡下老鼠进城。
五、升化主题: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标志,老师希望我们的小朋友走在路上都能注意这些交通标志,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标兵。
六、结束活动:今天的活动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请小朋友拿着手里的交通标志,跟随老师一起到外面看看这些交通标志适合贴在我们幼儿园的哪些位置。
第三篇:小老鼠进城优质课教案
活动名称:小老鼠进城 执教人: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的特征和作用。
2、知道马路上开车、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
重点: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的特征和作用。难点:说出幼儿园生活中需要的交通标志。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在家长的带领下,认识了一些交通标志。
2、物质材料准备:一个老鼠头饰;各种交通标记;乡下老鼠进城的地图;一辆玩具汽车。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导入主题
1、演示手偶,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老鼠手偶:今天早上,我接到乡下老鼠贝特的电话,说碰到了一个难题,想请我们帮个忙。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引起幼儿认识交通标志的兴趣。
二、认识交通标志
1、出示挂图。
瞧!小老鼠贝特把这些交通标志都给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吧!
2、根据幼儿的回答,详细讲解每个交通标志的名称和意义。
3、幼儿设想: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这些交通标志,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三、游戏“你指我说”
教师点一个交通标志,幼儿说出它的意思,或者教师说出交通标志,幼儿点出来。
四、游戏“乡下老鼠进城”
教师出示乡下老鼠进城的地图,将老鼠进城时所遇到的标记贴在地图上,让幼儿找出正确的路线,帮助乡下老鼠进城。
五、交流讨论
1、认识其他交通标志。
还有哪些交通标志呢?
2、将交通标记贴在幼儿园需要的地方。
今天,我们学到了那么多的交通标记,你觉得有哪一些可以贴在幼儿园里呢?
六、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仔细观察幼儿园,并把相应的标记贴在幼儿园醒目的地方、活动评析:
1、优点:活动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引起幼儿强烈的情趣,并且注意动静结合。教师教态活泼生动,富有童趣。
2、不足:活动教授的内容太多,不利于幼儿记忆,在重难点把握上再进步一进行分析。
第四篇:吴门桥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写景的特色
2.理解记叙文中说明成分的运用
教学方法:让学生思考、体会,发表意见,避免“一统”地灌输内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步骤:
检查预习,订正生词
拖拽(yè)隋炀帝(yáng)绚丽(xuàn)柑橘(jú)
澹台湖(tán)漕运(cáo)鲁冀(jì)田畴(chóu)
玳玳河(dài)幽燕(yān)
文学常识:碧野,现代作家,著有长篇《风砂之恋》和散文集《在哈萨克牧场》等。
分析课文
1节在开头,作者写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桥,并通过和这些桥的比较,突出了吴门桥的与众不同,是什么?(气势非凡)
文章起笔写吴门桥的气势。气势是抽象的,画出足以表现非凡气势的词语,并思考一下作者是从哪一点着手写出气势来的?
(1)以壮阔的背景衬托〈2节〉
(2)从“停步吴门桥顶”写气势〈3节〉)
课文通过和其他桥的比较,在第一节写出了吴门桥的气势非凡,2节又以壮阔的背景衬托它的气势,3、4节作者登上大桥,放目回望,奇景顿时映入眼帘。仅仅是壮阔似乎还未写尽作者的感受,5节作者又设想“如果你是一个姑娘”,突出了吴门桥景色的又一特点——飘逸。
6了、这里笔锋一转,写到了吴门桥的桥洞,又借桥洞写船,借船写江南的“丰饶”和“富足”,由江南的奇景过渡到江南的丰饶,而江南奇景和它的丰饶不是衬托吴门桥的背景,吴门桥非凡的气势也就由它而托出。
7节、课文旁的练习。
大运河横贯南北,流经的地域广阔,纵经千年,有悠久的历史,望着滚滚的河水,作者联想到一千多年前隋炀帝的时代,联想到由白居易到李秀成的众多历史人物,正如文中所说“历史的长河有如大运河”这历史长河在文中一直推移到今天,大运河又有非凡的价值,那么这两节8、9节回忆历史用了什么手法?(插叙)
写这两节的目的是什么?(写吴门桥历史的悠久)
吴门桥是本文描写的中心,但课文却撇开它用了10、11、12三节文字来写宝带桥,为什么呢?(13节)
14节、在品味了吴门桥端庄、秀丽的姿态之后,作者由横贯南北的大运河联想到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从而引出大运河和万里长城比较,那么产生这一联想的“桥梁”是什么呢?
(它们的共同点——“并称于世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15节、“今天,吴门桥……绿树”精妙的点明了吴门桥与大运河的关系,把吴门桥托举到江南秀丽丰绕田园的背景之上(读P27划线处)
第五篇:吴文化教案
[吴文化教案]
吴文化教案
课题:第5课 江畔峰峦 第6课 湖光山色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以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类目标)
1、了解宁镇山脉的走向、物产与矿藏,吴文化教案。
2、知道宁镇山脉南部的茅山、东部的“京口三山”的景观特色。
3、知道由于人类活动,“京口三山”只有焦山仍立于江中。
4、知道苏州太湖洞庭东山丰富的物产。
5、知道苏州太湖西山“七胜”并入选国家地质公园。
6、知道宜溧山区著名的溶洞;知道我们家乡宜兴是“陶的古都”、“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洞的世界”,是“全国生态城市”和“全国山水城市”,进一步增强自豪感,为建设美丽的家乡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茅山、“京口三山”各不相同的景观特色。
2、了解金山、北固山如今已和陆地连接的原因。
3、太湖“洞庭”的位置和特有物产丰富的原因。
4、联系课文,交流对家乡溶洞、陶瓷、毛竹等的认识。
5、溶洞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
1、“京口三山”的小故事。
2、歌颂宜兴山水的诗歌。
四、教学过程
(一)、板题,导入课文:第5课 江畔峰峦 第六课 湖光山色
同学们经过了预习,你们知道这两课的重点是介绍江南的什么?(山)
(二)、欣赏同学们对第5课前言的朗读,一起理解前言的主要内容,教案《吴文化教案》。(朗朗青山)
(三)师生一起阅读课文,理清重点,记住有关知识。
1、学习“江畔起峰峦” a、“宁镇山脉”的位置和物产、矿藏 b、“考考你”:认识丘陵和山地的高度、坡度;知道家乡有“张渚山区丘陵”和“铜官山区丘陵”等。
2、学习“第一福地数茅山” a、茅山的位置
b、道教圣地;有道教祖圣老子的铜像
3、学习“三山美名扬” a、知道“京口”——镇江;“三山”——北固山、金山、焦山 b、知道“北固山、金山”为什么已和陆地连接 c、交流“水漫金山”和“刘备招亲”(北固山上的甘露寺内)
(四)、师生一起阅读第6课,理清重点,记住有关知识。
1、欣赏同学们对第6课前言的朗读,一起理解前言的主要内容。(山水画卷)
2、学习“洞庭仙境美”
a、知道洞庭东山的位置和丰富的物产 b、考考你:
太湖的位置:北至无锡,南至浙江;东至苏州,西至宜兴 东山岛三面环水,是半岛 太湖中最大的岛是西洞庭山 c、欣赏西山“七胜”;西山入选国家地质公园
3、学习“宜溧山地雄”
a、课文里是怎样介绍宜兴的?有谁知道我们家乡宜兴是“陶的古都”、“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洞的世界”?
b、详细交流对善卷洞的了解(三层;神奇在水洞)c、考考你:石笋;石钟乳;石柱
(五)总结课文:
吴文化地区的哪些山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怎样概括家乡宜兴突出的优美风景?(洞的„„陶的„„茶的„„竹的„„)
吴文化地区山水优美,景色秀丽„„
五、布置作业:预习第7、第8两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