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感想与体会

时间:2019-05-12 11:5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的感想与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建设的感想与体会》。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的感想与体会

新农村建设的感想与体会

铁岭县文家沟村大学生村官

今天我阅读了《大学生村官报》上的一篇文章,名为《天下第一村掌门人的睿智心得》。作者搜集整理体现吴协恩书记个性特点的创新妙语,从中感悟他在实践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发展中创新,在思辨中进取的心路历程。看过之后我颇有感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在农村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工作中的实践和锤炼。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让我对大学生村官这个岗位和自己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让我知道了差距、明确了方向,必将成为我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

一、以村官角色为契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我们应该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抓住工作岗位的特点,虚怀若谷地学习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之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统领农村改革发展,从而树立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面对工作中的难题,要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学会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了解问题本质,经常总结反思,开阔思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时提醒自己,要从眼高手低的现状中解放出来,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加大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虚心向老前辈和同事学习,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要积极、主动、负责地工作,为村领导当好参谋,为村农村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二、以精细化管理为支撑,提升工作效益

结合我村实际,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决议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梳理村级管理流程,细化农村条线工作的管理要项,不断地建立和健全村级管理制度,使其形成一套管理体系,狠抓重抓三个方面工作:

1.组织管理。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而我作为组织条线的负责人,一定要全力贯彻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效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致富,形成组织牵头,干部带头,群众响应的良好氛围。有计划的培养一批青年党员骨干,以发展致富创业型和知识型党员为主,充分调动党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旗帜高举在时代的最前列。

2.行政管理。从日常工作抓起,从重点项目抓起,有重点有目标推进各项行政行工作。以有效、可行的制度来管理人、规范人;用实用、简单的办法来引导人、指导人。运用行政管理的手段,先从身边的人管起,从身边的事抓起,坦然处理各种问题,做到让群众满意,让百姓放心。

3.财务管理。充分发挥我们大学生村官懂电脑,懂管理,懂法律的特点,抓实推进财务制度建设。第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从实践来,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并从我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如“报账制度”、“列支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独立核算、民主理财、规范管理。第二,搞好村级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关文件要求,以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

三、以创业创新模式为起点,探求村集体经济大发展之路 文家沟村地处熊官屯镇中心位置,为全力搞好搞活文家沟村经济,摆脱多年来的贫困村的局面,我村将以创业创新模式为契机,准确定位,寻求真正适合本村的创业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创业创新的建设平台,挖掘符合我村发展的创业创新农村文化,引领广大群众创家业,带领多数百姓创新致富,大力发展我村集体经济,全力推进我村的社会公益事业建应当正确处理国家扶持和农民自强的关系,既要保证国家扶持资金的到点到位,又要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为我建设”、“要我建设”变为“我要建设”。同时,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深入持久的共同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为各项事业建设目标打下扎实基础。

四、以乡风文明建设为着力点,建设新农村和谐社会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乡风文明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乡风文明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内容密切相关,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愿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指农村社区的物质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指精神文明建设,村容整洁是指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建设。几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乡风文明建设成为构建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的精神支撑。

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动力。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绝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弱化,乡村建设合力弱化,部分优良传统被逐渐弱化,削弱了农村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乡风文明重在建设,要继承并发扬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传统文化美德,提倡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以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行为,以文明乡风来加强村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民主参与意识,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

目前我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问题和建议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普遍缺乏,各种文化娱乐方式都在抢占农村市场。随着农村传统生活模式的逐步改变,不同类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方式都在农村不断尝试,健康和不健康、高雅和低级的活动都在抢占农村文娱市场。麻将馆作为许多地方主要的农村文娱活动开始在一些集镇和乡村出现。在正常的文娱之外,打牌赌博现象盛行,既伤了民财,也毒害了农村的风气。

2.邪教和非法传教是值得关注和大力整治的。在正常的宗教活动以外的各种邪教势力也乘机通过蒙蔽群众,达到聚敛财物的目的。一些地下非法传教活动也在与合法的宗教组织争夺信徒和宗教活动阵地,为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隐患。

3.村民集体意识弱化。目前,绝大多数乡村以分散经营替代集体经营,以及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集体经济的弱化使得村民之间交流的动因、交流渠道和交流平台减少,交流时间缩短,农民集体参与意识弱化,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缺乏使农村人际关系存在不和谐的隐患。4.农村社会治安和稳定问题值得关注。目前,随着村人口的流动性增强,社会治安和稳定成为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农民法律意识有所增强,维权意识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如果农民的诉求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调解,成为引发刑事案件的隐患。

二 乡风文明建设中我的一点个人经验建议

以生态环境与精神文明建设来建设我村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文化三个方面。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搞单一模式,不搞统一标准。通过创建一个整洁卫生、文体设施完善的新家园,让农民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过上丰裕的物质生活和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基本要求是:村级班子模范作用好,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基础设施建设较好,村容村貌整洁,村庄绿化美化,生态环境良好,环境卫生清洁,管理机制健全。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我想最主要职责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大学生村官,我深切的体会到自己在农村是有重要价值的,希望用自己的所学和满腔的热情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也更坚定了我扎根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完善了我的想法,必将指引我以后更好的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前进。所以,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解放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把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真实地展现在基层,展现在老百姓的心中。

2014年8月10日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的感想与体会

新农村建设的感想与体会

翁堵村大学生村官鲁雪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在农村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工作中的实践和锤炼。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的学习和观摩,让我对大学生村官这个岗位和自己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简而言之,以下几点是我感触最深的,让我知道了差距、明确了方向,必将成为我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

一、以村官角色为契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我们应该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抓住工作岗位的特点,虚怀若谷地学习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之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统领农村改革发展,从而树立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面对工作中的难题,要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学会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了解问题本质,经常总结反思,开阔思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时提醒自己,要从眼高手低的现状中解放出来,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加大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虚心向老前辈和同事学习,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要积极、主动、负责地工作,为村领导当好参谋,为村农村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二、以精细化管理为支撑,提升工作效益

结合我村实际,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决议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梳理村级管理流程,细化农村条线工作的管理要项,不断地建立和健全村级管理制度,使其形成一套管理体系,狠抓重抓三个方面工作:

1.组织管理。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而我作为组织条线的负责人,一定要全力贯彻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效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致富,形成组织牵头,干部带头,群众响应的良好氛围。有计划的培养一批青年党员骨干,以发展致富创业型和知识型党员为主,充分调动党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旗帜高举在时代的最前列。

2.行政管理。从日常工作抓起,从重点项目抓起,有重点有目标推进各项行政行工作。以有效、可行的制度来管理人、规范人;用实用、简单的办法来引导人、指导人。运用行政管理的手段,先从身边的人管起,从身边的事抓起,坦然处理各种问题,做到让群众满意,让百姓放心。

3.财务管理。充分发挥我们大学生村官懂电脑,懂管理,懂法律的特点,抓实推进财务制度建设:①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从实践来,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并从我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

度,如“报账制度”、“列支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独立核算、民主理财、规范管理。②搞好村级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关文件要求,以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

三、以创业创新模式为契机,探求村集体经济大发展之路

翁堵村地处翁堵乡中心位置,为全力搞好搞活翁堵村经济,摆脱多年来的贫困村的局面,我村将以创业创新模式为契机,准确定位,寻求真正适合本村的创业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创业创新的建设平台,挖掘符合我村发展的创业创新农村文化,引领广大群众创家业,带领多数百姓创新致富,大力发展我村集体经济,全力推进我村的社会公益事业建应当正确处理国家扶持和农民自强的关系,既要保证国家扶持资金的到点到位,又要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为我建设”、“要我建设”变为“我要建设”。同时,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深入持久的共同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为各项事业建设目标打下扎实基础。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我想最主要职责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尽管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等问题,但是在这次交流学习中我深切的体会到自己在农村是有重要价值的,希望用自己的所学和满腔的热情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这次学习,也更坚定了

我扎根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完善了我的想法,必将指引我以后更好的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前进。所以,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解放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把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真实地展现在基层,展现在老百姓的心中。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工作体会

XX年2月28日,我被xxx集团抽派到xx县xx镇xx村担任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支持下,务实工作,积极创新。经过参与xx 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对指导做好农村基层工作,抓好新农村建设的体会颇多,其中最为深刻的主要有五点:

一、xx 村是xx 镇贫困村之一,条件十分艰苦,吃的、住的、用的等各方面十分简陋,与县直部门比、存在的差距很大。能不能吃苦,能否吃得了苦,适应农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指导员能否指导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员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xx 镇条件虽不比我想象的那么差,但在工作中我却敢于吃苦,乐于吃苦。一是要经得起基层工作的考验。基层工作表现为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工作一开展就要到老百姓那里去,到田间地块中去,不但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还要忍饥挨饿。离开了村镇,吃饭问题就没有固定地方,就要根据行程和工作完成情况确定在老百姓家里,至于能否吃饱吃好,不存在选择和挑剔,老百姓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无条件和待遇可讲。并且,不管吃的怎样,始终要记住老百姓的一片真情。自己虽然觉得条件差,但看到百姓都把最好的拿出来吃,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二是要不怕脏不怕累。在田间地块指导核桃苗栽植,需要边指导边干活,不怕脏不怕累,舍得身段干脏活,与群众一道劳动,向他们学习,向实践学习,使自己得到锻炼和进步。多与农民群众接触增加同农民群众的感情,进一步了解农民群众的心声;在百姓家里,不必过于讲究,需要随遇而安。发现板凳有灰尘能坐下,发现有不卫生等情况,不要当面处理,老百姓发给我们的烟,不分贵贱,把它用了。总之要使百姓觉得我们与他们打得拢堆,可以信赖,才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利用开展工作。二、一个xx 镇只有二名指导员,每当到周末,镇上领导职工都回家去了,留下我们俩个指导员在镇上,没有什么去的地方只能在宿舍看看书、看看电视,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离开了繁华的城镇,离开了家里人和同事朋友到了偏僻的镇上、村子,这就需要指导员能耐得住寂寞,会过寂寞的生活。在那里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会受到约束和条件制约,但能否正确选择度过寂寞的夜晚,是指导员面临的又一考验。有时我会躺在床上思考安排明天日程,有时则躺在床上思考农村发展路子,有时就躺在床上睡觉等等。久而久之,反而感到不寂寞了。先前本属寂寞的夜晚却变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了。可想而知,如果玩心大的指导员,就住不下来安心工作。

三、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情况复杂,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多,需要处理许许多多的具体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不是文件政策中原原本本有的,而是需要基层干部研究决定的。这就要求指导员必须吃透政策,懂得法律,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掌握具体情况,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提出有效的更好的解决办法。每处理一件事都要弄清楚原因和根源是什么,针对实际做群众疏导工作,直到做通为止;在调解村民纠纷过程中,要抓住引发纠纷双方的

主要矛盾。从有利用化解矛盾,增强双方团结的方面去帮助村干部出主义,想办法。

四、重在抓落实。以项目为载体,煤化集团及公司XX年在xx 镇2个村委会投入资金42万元,其次我挂xx 村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13万元,决绝了xx 村新建村组公路7公里,惠及6个村民小组769人;从每年煤化集团投入资金中协调XX元为xx 村委会办公楼安装了大门;东源镇雄有限公司投入资金4200元,各xx 村解决办公电脑一台,使他们能够查找信息帮助群众发展致富,指导员协调资金6050元发展新农村核桃样板地70亩,五年的新农村建设每批指导员下派70亩核桃样板任务,根据四年来的发展情况看,也看明显看到村子有了很大的变化,四年的时间带动了农民群众对生活的积极性,使农民群众认识到脱贫致富的方向。xx 村委会太阳坝忖民小组居住在一个山大海拔高的地方、由于海拔高种庄稼长不出来导致农民没有吃的,经过向镇上、xx 村委会了解情况属实,指导员积极向县民政局反应xx 村太阳坝忖民小组贫困情况,获得50袋大米,解决了太阳坝忖民小组17户苗族群众的生活困难。项目资金投入,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把握公司投资方向,结合当地实践,反复论证。对于确定的发展项目,要积极帮助村上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总之,指导员要通过参与实实在在的工作,了解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发挥好指导员的作用,行之有效地指导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五、存在的不足和下步工作

存在的不足:一是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发挥,林产业未做大做强。二是农民增收致富途径还不是很多。三是自己新农村工作经验不足。

下步工作:一是继续认真学习,不断用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强调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推动各项工作发展。努力开创企业新局面。三是不管是新农村工作还是自己专业技术,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会不断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更优的效益。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培训体会

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注意什么

今年一季度,我有幸参加县委组织部组织的“清华扶贫三下乡城乡规划与建设研修班”的学习,虽然短短的几天时间,在清华大学老师的讲课中感觉意犹未尽,更是受益匪浅。这些专家、教授们针对具体的概念及相关实例认真讲解和分析。增长了我们的知识,丰富了我们的思想,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起到了很

大的作用,下面我对这几天的学习简单的做下总结。

这次培训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教授讲课风趣幽默,内容前沿,事例生动。五天的培训涉及到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文化保护、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城乡规划管理、新农村规划设计案例分析、领导变革与领导创新等内容。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给我们上了精彩又丰富的一课。展现了清华教授的风采,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增强了我们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如何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在建设中应该注意什么,特别的引起我们的深思,我认为有几点特别的注意。

一、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血脉与延续基因,是根和源。离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滋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没有根基,就没有生命力,就会迷失方向。

在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日益遭到破坏。问题的出现有三个原因:一是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的改变,二是急功近利的有目的的开发利用,三是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保护盒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努力建设既能体现各地历史文化传统特色,又能体现现代文化风格的新农村。

二、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向成功

1、结合本村实际,让农民参与搞规划。整个规划要体现民主商议,农民参与,杜绝命令,不搞形式的原则。要理解农民最想要发展什么产业,最需要那些方面的服务,把农民的意愿整理归类,最后形成规划蓝图。

2、实事求是抓生产。按照规划发展项目,把生产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生活富裕作为首要目标,发掘致富产业。把农、林、牧列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发挥自己的特长,走自己的成功之路。

3、坚持不懈的保生态。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成果,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做到“村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影在水中”做到“白天不见房,晚上不见灯”。

4、量力而行建设家园。不能违背农民的自身意愿搞政绩工程,不能顾经济发展水平搞超前形象工程,不能违背规模经济规律搞难维护高标准基础设施。

这次学习,虽然时间短,但是课程安排丰富、合理,他为我们充了“电”加了“油”,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是我们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思维角度有了新的转变,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第五篇:谷城县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谷城县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李传寨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培训班的安排,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谷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基本作法。首先,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们谷城的基本情况。

谷城县位于襄樊西部,版图面积2553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谷城生态环境良好,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大薤山、南河“小三峡”等多处旅游胜地,森林覆盖率超过67.5%,被生态学家誉为“绿色生态之乡、避暑度假天堂”。谷城历史悠久,自西周封谷国以来,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境内世俗文化三元(荆楚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交汇、宗教文化五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承恩寺是全国百座佛教重点寺庙之一,沈垭教堂是鄂西北天主教中心堂。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历史演变,形成了谷城古今一脉、中西合璧的多元包容地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谷城经济社会获得长足发展,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9.72亿元,全地域财政收入3.0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17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县经济继续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GDP同比增长13.1%,居全市县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57.18%,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4%、22.98%、12.48%,居各县市前列。谷城经济社会发展有两大特点: 一是经济特色鲜明。全县形成了汽车配件、纺织服装、水力发电、化工建材、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六大经济板块,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80%以上。今年,我们还将大力发展以金洋公司为龙头、以再生铅产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使循环经济产值达到100亿元,把谷城建成“湖北省循环经济第一县”。经济效益名列全市县市前列,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超过120.8%,国税收入超过1.3亿元,连续三年名列襄樊市第一、湖北省山区县市前列。全县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2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8家,过5亿的2家,今年将有3家企业过10亿元,到“十一五”末,将有6家企业过10亿元,其中过20亿元的3家。一批企业在全国小有名气,三环车桥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前轴生产企业,金洋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合金铅生产和出口企业,骆蓄公司和锻造公司的产销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二,银纺公司连续10年名列全国纺织行业经济效益50强,并保持了20年无亏损的记录。

二是城乡社会和谐安康。在农村,农民生活比较殷实,超过一半的农户住上了小洋楼,100%的农户、93.5%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五山模式”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全省百镇千村建设现场会、全省生态文明新村创建现场会先后在谷城召开;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卓有成效,石花镇、五山镇双双荣获全国文明乡镇称号,五山镇堰河村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在城镇,超过60%的居民参加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城镇登记人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祥和安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卫生县城、全省县域技术创新示范县、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和全省平安县,谷城正成为一方和谐、安宁、舒适的乐土。

我们谷城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首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同时也得益于历届县委、政府始终坚持用先进的理念改变谷城,以务实的态度发展谷城。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确立了打造“生态、诚信、和谐谷城”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关爱群众生活、加速经济发展”的执政理念。县委根据这些理念,确定了“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谷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四抓六集中”的工作措施,“四抓”即集中精力抓经济,全力以赴抓项目,全民动员抓环境,求真务实抓作风;“六集中”即集中领导精力、突出中心意识,集中干部精力、突出作风建设,集中群众精力、突出发展氛围,集中企业家精力、突出扩张意识,集中优势资源、突出形成产业集群,集中有限财力、突出提升资源禀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谷城”为主线,以改进作风、改善环境、改革体制为动力,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以更高的质量发展经济,以更实的措施促进和谐。到“十一五”末,全县主要经济指标要在“十五”的基础上实现翻番,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省前30位,力争进入20强,主要社会指标在全省山区县市处于领先位次,努力把谷城建成鄂西北最佳宜居城市。

我们县的新农村建设开始于2004年,至今我们已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试点摸索阶段。时间是2004年到2005年,当时的提法是“深化三级联创,共建小康新村”。起初我们的出发点是探索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完成后,如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如何发挥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在新的形势下的主导作用。围绕这一主题,我们以“三级联创”为载体,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抓住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小康新村试点建设为突破口,按照“科学规划先行,发展经济支撑,村庄整治切入,创新机制推进”的思路,探索新形势下破解“三农”问题的新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努力,全县确定的36个试点村基本实现主导产业规模化,居民生活小康化,村庄建设生态化,道路建设网络化,水、电、沼气普及化和村务管理民主化,农民素质明显提高,民风村貌大幅改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处充满勃勃生机。试点村中,70%以上的农户建起了沼气池,安装了电话;80%的农户已经完成或正在开展庭院改造;90%的农户开通了闭路电视;95%的农户吃上了自来水;95%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0%的村通上了水泥路,用上了网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一个村——堰河村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两个镇——石花镇、五山镇双双荣获全国文明乡镇称号,三个村被授予全省文明新村,14个村被列为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规范完善试点经验,结合实际分层推广阶段。2006年,在规范完善36个试点村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全县全面铺开了新农村建设。但在推广经验中,我们没搞“一刀切”,而是根据各地不同的发展水平,对不同的村分层提出了各个阶段要完成的目标。有的村经济发展不够,就把重点放在发展上;有的发展不错,但环境和基础设施差,就把整治环境放在首位。全县是全面启动,但各村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第三阶段是城乡一体,整体推进阶段。我们目前正在这个阶段。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所谓“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经济建设一体化、基础建设一体化、生活保障一体化、教育一体化、文化信息建设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一体化,初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新农村建设“四句话”是一个总目标,在具体实施中必须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如果说起步阶段还有侧重的话,那么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整体推进。要把发展经济与整治环境统一起来,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提高人的素质统一起来。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将在下面作详尽的说明。

下面,我向大家报告一下谷城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机制、主要作法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一、适应农村新形势,确立“深化三级联创、共建小康新村”的新思路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小康。我县农村发展很快,但离全面小康还有差距,建设小康农村仍是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2004年,我们县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已基本到位,整个农村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农村工作怎么抓?从哪里突破?是县委、县政府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结合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及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我县党建工作实际,我们感到“三级联创”是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工作的一个很好载体,可以利用党的组织优势来有机整合农村的各种优势资源,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联共建的小康建设格局。为此,我们提出了“深化三级联创,共建小康新村”的新思路,先后选择了36个发展比较均衡、势头比较强劲的村举办试点,通过短期的努力,这些村的村容村貌、村风民风发生了很大变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我们感到,小康新村建设实际上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有益探索,更加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结合前期的探索和实践,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形成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具有谷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探索工作新机制,构建联合共建的新格局 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协调的新机制,保证方向不偏、步子不乱、效果明显。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三级联创”这个好抓手,最大限度地整合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联合共建新农村的工作格局,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我们主要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委领导。党委领导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县委较好地发挥了把方向、定战略、谋全局的关键作用,敏锐地把握了“三农”工作的趋势和中央政策走向,确立了“深化三级联创、共建小康新村”的总抓手。同时,坚持用统筹的理念、整合的办法,整合群众力量、整合社会力量,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运用县、乡、村“三级联创”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联责、联评、联考,形成“三级联创”的大合唱。为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县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了发展规划和工作措施。各级乡镇委和村级党组织也把这项工作作为主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亲自抓,负总责,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各级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执行者,必须担起建设责任。我县县乡各级政府在党委的领导下,按照新的职能要求,坚持主导而不包办。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完成机构调整与人员分流、党政干部交叉任职、事业单位整体转制、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农村新型服务体系构建等改革任务为破解“三农”问题扫除体制障碍。另一方面,用活用好用足政策,对小康新村建设实行领导力量倾斜、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并从农民最希望、最迫切、最需要的现实问题入手,扎实抓好农村路、水、电、医、教等关系民生的问题,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有力地推动了小康新村的建设。三是坚持农民主体。新农村建设是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农民既是受益者,更是建设者,是新农村建设的当然主体。实践中,我们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较好地处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部门帮扶与农民主动”两大关系。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只有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才有生命力;也只有农民积极参与,才会珍惜新农村建设成果。为此,在全县大力开展参与式活动,围绕提高农民科技致富本领,组织和带领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在参与中成为致富能手;围绕增强农民集体荣誉感,引导和组织农民广泛参与修路、建桥等公益事业,教育农民珍惜劳动成果,共建美好家园,三年来农民在文明新村建设中共投入劳力超过40万个,投资过亿元,占全县总投入的70%以上;围绕提高农民的文明素养,开展“环保小卫士”、“十佳生态文明户”评选活动,以及“文明单位”、“文明路街”、“文明村庄”创建活动。广大农民在参与中学习文明常识,培养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养,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四是坚持部门帮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广泛参与。有关部门、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参与新农村建设,能够更好地贴近基层、贴近农民、贴近生活,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我们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力所能及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三年来,全县先后有67个县直单位与62个村结成帮扶对子,3080名党员干部与贫困农户实行“一帮

一、手拉手”活动。他们在参与中既深受教育,又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

五是坚持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外援。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广阔的农村市场已经深深吸引了大批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企业家们的注意力。很多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的有识之士常思衣锦还乡回报故土,他们的思乡之情、爱乡之心将是新农村建设不可低估的新生力量。同时,小康新村的建设,提升了谷城形象,增强了家乡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我们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回乡经济”,全县已有近万人回乡创业,累计投资3亿多元,兴办各类经济实体3000多家,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回乡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点。五山镇堰河村围绕茶叶做文章,以拍摄电影《茶色生香》为载体,与石酒集团、品牌摩托专卖店等企业达成共识,村出资源、企业出钱、农民参与,在农村演绎了一个合作、共赢的成功典范。

三、抓住建设新任务,打造生态良好富裕和谐的新农村

第一,突出生态特色,确定新农村建设方向。

注重生态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是农村的“底色”。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是新农村。因此,我们无论在规划中,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把注重生态、保护生态放在优先位置。

一是制定符合实际的建设规划。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用规划来规范建设行为,用规划来克服短期行为,用规划来促使干部有所作为。我们把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定位为生态文明新村,规划中始终把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做到打基础、管长远,不搞短期行为,不搞一任政绩,而是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搞千村一面,不搞大拆大建;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急于求成,不搞“花瓶”工程。按照上述原则,我们请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逐村勘测,综合评审。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人员到四川、河北、安徽、江西等地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分类制定了各试点村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中长期规划。二是确定符合实际的建设内容。从解决农民最现实、最直接、最需要的问题入手,制定了“八有五通三无”的建设内容,“八有”即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集体,有一个符合各村实际的规划,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有一个标准的村级卫生室,有完善配套的住房和庭院,家家都有稳定的收入,有完善配套的文化阵地和购物场所,有科学致富的明白人;“五通”即文明新村要达到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电话;“三无”即无适龄儿童辍学、无计划外生育、无治安刑事案件。实践证明,这些工作内容农民群众一听就懂,个个需要,人人拥护,政府投资又不大,各部门也能承受,深受农民群众和各级政府组织的欢迎,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基础作用。

三是探索符合实际的建设路子。我们对国家、省、市、县扶持农村建设的各类项目和资金,以及县直部门的帮扶和社会捐赠的资金、物资进行整合,集中安排,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集聚效应。三年来,全县共争取落实各类政策外支农建设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都采取以奖代扶的方式,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今年县级财政新农村建设投入超过400万元。同时,100多个县直部门分别包一个村民小组,开展“帮资金、帮项目、帮技术”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第二,突出产业特色,打牢新农村建设基础。

一是要创新发展理念。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了发展特色经济、生态经济的方向,工业上突出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就业高的产业,坚决摒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坚决摒弃“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发展模式,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向经济开发区集中;农业上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以生态化、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为取向,不断创新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基础设施、生产手段、技术标准、经营组织、投入机制、人才队伍和保障制度,加快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服务业上以生态旅游为龙头,高度重视并切实保护好山水资源,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谷城建成鄂西北最佳宜居城市。这些发展理念的确立,既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又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是要选准发展模式。我们结合资源条件、经济现状,逐村论证,确立了符合本村发展的项目和产业,全县主要探索出工业主导、粮油生产、畜禽养殖、商贸服务、生态旅游、城郊开发等六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五山镇堰河村依托优美的山水资源,聘请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专家教授实地勘察设计规划,按照生态旅游型发展思路,建起了天艺茶庄和凤凰山寨,开发了“农家乐”系列旅游项目,前往休闲娱乐的游客络绎不绝,生态旅游已成为堰河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农家乐”旅游收入由三年前的“零”猛增到去年的100万元,全村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石花镇平川村依托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坚持走工业强村的路子,目前全村企业已发展到18家,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过百万元,大部分村民也变成职工,年收入超过7000元,成为全县工业化兴村的一面旗帜。

三是要壮大特色产业。我们坚持以特兴农、以特增效、以特富民,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茶叶、蔬菜、花椒、制种、养殖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建成各类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公司64家,网络农户7.8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8%,大大拓宽了农民群众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五山镇已成为鄂西北著名的“茶叶之乡”,拥有茶叶面积2.5万亩,全镇农民增收的70%、村级积累增长的80%、乡镇财政收入增长的90%,均来自于茶叶产业。石花镇小坦山村80%的耕地用于发展苗木花卉,80%的群众从事苗木花卉产业,农民收入的80%来源于苗木花卉,全村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就有20多家,该村正在向着“鄂西北苗木花卉第一村”迈进。同时,把发展“打工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县在外务工人员10万人,去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13元,占纯收入的45.5%。

第三,突出环境整治,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

重点是建设生态家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以“一建四改”(建沼气、改灶、改水、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工程,将沼气池建设作为切入点,把改灶、改水、改厕、改圈与之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环境面貌,自然地杜绝了乱砍滥伐现象,极大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节约了农民燃料支出,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目前已形成了猪——沼——茶、猪——沼——菜、猪——沼——鱼等多种生态经济模式,大多数家庭做到了室内清洁整齐、厕所干净卫生,并实现了柴草归院、垃圾归点、禽畜归圈。五山镇堰河村率先开展了连许多城市都难以做到的垃圾分类、集中处理,他们将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三类,由农户初级分类,再由村竞标确定的保洁员进行分类收集,干垃圾回收销售;湿垃圾或进入沼气池发酵处理,或利用蚯蚓处理变成有机肥回归土地;有害垃圾集中存放,集中处理。垃圾分类取得成功,昭示着群众观念的变化,带来生态环境的极大改观。今年,他们又开始尝试运用无动力地埋式中水处理方式,利用活性菌自然繁殖处理污水,解决了“污水不入河”的问题。以往的农村,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破旧屋,垃圾漫天飞,鸡猪到处跑;通过这些年的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村外干干净净、亮亮堂堂、清清爽爽。用当地农民的话说:沼气建设,解放了男人,漂亮了女人。

第四,突出以人为本,抓住新农村建设根本。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诺提出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即人的需求分五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一般来说,人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我们谷城农村整体还处于温饱阶段,绝大多数群众需求还只是停留在较低层次。我们建设新农村,强调以人为本,牢牢把握了这一点,时刻关注大多数农民的现实需要,从农民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如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关系民生的基础性问题,既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又有效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今年重点在农村开展事关民生的十六项工作,即“十个全覆盖”和“六个一百”工程。“十个全覆盖”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农村道路全部实现通达、通畅;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全面启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部有办公场所;农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养老保险全部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学杂费全免;农村寄宿制学校全部解决“三难”,实现“五有”;新农村建设在全县全面推开;农村全面开展垃圾清运、保洁。“六个一百”即培训百名新型村官、培养百名优秀乡村医生、培养百名农村土专家、培养百名农村学科带头教师、培养百名返乡创业明星、建立百所“留守孩子”家园,促进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在群众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等基本需要逐步得到满足后,我们又引导他们向较高的层次迈进,重点是提高农民素质和发展农村文化。县财政已累计净投入培训资金120万元,采取高校深造、办班培训、出国研修、打工锻炼等多种形式,培养乡土专业人才560多人,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一大批新型农民正在涌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今年我们把干部工作的重点转到注重人才培养上,加快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培养造就100名较高层次的专家型人才、1000名中等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10000名初等层次的农村乡土人才和技工人才,形成“金字塔”式的人才队伍结构。为了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我们按照每村2-3个文化中心户的标准,投入100多万元,建立农村文化中心户270个,采取文明单位、县直部门、驻村单位帮扶等形式,为文化中心户配备了充足的报刊图书、音像资料和文体器材,为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可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需要经过几十年,有些地方甚至需要上百年的艰苦努力。韩国的“新村运动”从1970年开始,已干了36年;山东南张楼村和德国合作进行了“巴伐利亚试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已干了15年,也没有宣布试验结束。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看,新农村建设都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吹糠见米,一蹴而就。我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心比较热,头比较冷”,坚决摒弃“运动式”、“跃进式”的心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要充满激情,积极推动,又不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要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的落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脱离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把新农村建设仅仅理解为拆旧房、盖新房等等,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一方面在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会加重农民负担,甚至可能增加新的债务;同时,没有经济实力作支撑,即使一时帮助建设起来,也会成为昙花一现的“盆景”,不会持续多久,农民也会丧失积极性。我县的堰河、田河、小坦山、平川等村新农村建设有些雏形,无不得益于有较为厚实的经济基础。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让农民“住着新房愁生计”绝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只有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宽裕的基础上,才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才能把文明习惯融入到百姓生活,才能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最终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三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农民既是受益者,更是建设者,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韩国“新村运动”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我们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党委和政府可以撒手不管,要切实负起领导、主导、引导的责任。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教育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同时,还要注重运用统筹的理念、整合的办法,整合资金投入,整合群众力量,整合社会力量,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

四是新农村建设必须选准一个好的切入点,做到单项突破,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但由于农村的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农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想在短期内毕其功于一役是很不现实的,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从农民最希望、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选准一个好的切入点,做到单项突破,整体推进。要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愿意参与、最容易见效的具体问题入手,像村庄整治,一建四改,像解决农村水、电、路、医、教等基础设施,在短期内让农民看到实际效果。应该看到,新农村建设是所有农村的共同任务,贫困村不改变面貌,就谈不上建设新农村。我们不要把新农村建设误解为少数样板单位的事情,它是整个农村的一个纲,整个农村工作的一个方向,一定要注重整体推进。

五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循序渐进。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只有规划好,才可能建设好,实现既定目标。规划要统筹制定,县、乡、村通盘考虑,相互衔接,相得益彰,既有条件好的新村规划,又有贫困村的“脱贫”计划,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就一个点而言,既要有经济发展、生活宽裕的规划,还有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规划,有水、电、路、医、教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规划要由领导干部组织,但必须有专家的指导,特别是要有群众的广泛参与。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农民群众明白道路修在哪里,中心文化户在哪里,村卫生室在哪里,村民休闲娱乐的中心区域在哪里,哪里搞供排水,哪里搞绿化,哪里搞垃圾处理,哪里盖房子,哪里建猪圈,哪里建沼气池。落实规划要循序渐进,今年农民愿意做几件事就做几件事,今年村里有能力干几件就干几件,不能强迫命令,更不能举债建设。

六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乡镇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抽出主要精力抓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把关定向、示范带动和督促指导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农村党支部、村委会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要实干在前,吃苦在前,以实际行动引导群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农村面貌,共建美好家园。

四、“十一五”时期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打算

“十一五”时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期。我们将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牢固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坚持“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具有谷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今年开始,全县所有的村都从不同内容上开展新农村建设,到“十一五”末,全县农村生产要有新发展,生活要有新提高,文明要有新进步,村容村貌要有新气象,民主管理要有新机制,所有的农民都能享受到部分建设成果,三分之一的村初步具备新农村雏形,整个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中西部前列。围绕这些目标任务,我们将突出抓好五项工作重点:

一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十一五”时期,我们将按照“种植业建板块、畜牧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段”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发展茶叶、蔬菜、花椒、制种、养殖五大产业,走以粮稳农、以特兴农、科技增效、产业富民的路子,到“十一五”末,全县生态农业产值超过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超过5000元。同时,转变劳务经济发展思路,把工作重点由劳务输出转到发展“回乡经济”上来。

二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交通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通达、通畅工程”,构建县、乡、村三级循环网络,到“十一五”末,全县90%以上的通村公路建成水泥(油)路,彻底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以生态家园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水利、电力和能源建设,每年推进1万农户实施“一建四改”整治工程,到“十一五”末,全县70%左右的农户完成庭院改造,解决所有居民安全饮水问题,使农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大大改善。以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到“十一五”末,完成全部自然村的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

三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建立保障有力的社会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科教创新,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省县市前列。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让山区、农村学生尽可能多地享受与城市学生相同的教育待遇。围绕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科学配置卫生资源,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竞争有序、服务高效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创新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围绕建立健全新型农村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深化乡镇综合改革成果,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从制度上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确保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建设全省文化产业大县。

五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先进性。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以“三级联创”为载体,以乡镇党委和村支部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意识,坚持党管人才与市场调节人才相结合,重点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企业家队伍、科技和乡土人才队伍,建立人才为我所用、人才储备丰厚、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农村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民自治。

总之,我们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还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别是如何打造一个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如何有效繁荣农村文化,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在基层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等等一系列问题,等着我们去面对,去实践,去探索。我讲的就是这些,不到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多多指正。作者系湖北省谷城县委书记李传寨

下载新农村建设的感想与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建设的感想与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与体会(市委书记)

    文章标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与体会(市委书记)__是湘__一个传统农业市,有着6000多年的农耕文明史。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

    标准化建设体会感想

    推行标准化建设 促谷竹高速公路先行跨越 首先我们要区分清楚两个概念,即“标准工程体系”和“标准工程”。“标准工程”是指工程施工管理的标准化,它仅局限对工程本身的管理,没......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体会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体会2010年2月28日,我被云南省煤化集团抽派到大关县悦乐镇大坪村担任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支持下,务实工作,积极创新,新农村指......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体会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体会地方师专黄国兵我是一名地方学校普通教师,被学校下派到边境县新和村担当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克服了当地语言交流有障碍,饮食习惯难适应,交通信息不畅......

    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及经验体会

    常宁市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西南端,湘江中游南岸。1996年1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全市现辖23个乡镇,其中建制镇16个,706个行政村,73个居委会,塔山瑶族乡是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

    参观新农村建设之感想

    参观新农村建设之感想 宋楚桥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主义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它是一个很理想的境界,没有......

    听课感想与体会

    听课感想与体会陈秋婷本周四上午我听了杨新梅和吴英老师在中学阶梯室上的两节新世纪学校小学数学对外公开课,真的让我感受颇深,收益匪浅。现就这两节课谈一谈我的感想与体会。......

    实习感想与体会

    我来设计院已经快一个月了,从报到的那天起,我所感觉到的是设计院人性化的管理和每位员工的敬业精神。报到那天,我们来到设计院正好是中午休息时间,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的茫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