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洱海湿地建设与运营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对高原湖泊湿地实施合理建设与运营管理,有利于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和功能的恢复以及污染的治理,进而改善高原湖泊水质,有助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价值的结合。目前高原湖泊湿地的建设与运营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如何因地制宜的保护高原湖泊及湿地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开发等的热点问题。
本文结合了位于云贵高原洱海流域三万亩湿地的生态研究,对洱海湿地情况做过多次考察,以此为依据,从洱海流域湿地建设及运营管理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丰富高原湖泊湿地保护的方法和途径,为实现湖泊治理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且能够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洱海湿地建设与运营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
3.1 洱海流域概况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洱海因形似人耳得名,南北长,东西窄,最高水位海拔1974m(海防高程),最大水深21.50米,湖面面积252.91平方千米,蓄水量达27.43×108m3。洱海流域地跨大理市和洱源县,地处99°32´~100°27´E、25°25´~26°16´N,面积2565km2。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入湖大小河溪共117条,北面主要为弥苴河、罗时江、永安江,西部汇有苍山十八溪水,南纳波罗江,东有海潮河、凤尾箐、玉龙河等小溪水汇入,出湖河流仅有西洱河,后新建“引洱入宾”工程,通过隧道将洱海水引入宾川,形成新的出湖通道。详见图3.1所示。
作为我国重要的高原淡水湖泊,洱海流域近年来面源污染不断加剧。从水质情况来看,在2010年前的近二十年中,洱海水质在Ⅱ类与Ⅲ类水质之间呈波动性变化,2009年后水质处于Ⅲ类,部分沿湖水域水质处于Ⅳ类,局部水域甚至为Ⅴ类水质。从富营养情况来看,洱海富营养化评价指数TLI呈波动性上涨趋势,已处于富营养初级阶段,伴随洱海水体富营养化而来的是藻类水华的频繁发生。1996年洱海爆发了全湖性的“蓝藻”危机,2003年洱海出现了球形鱼腥藻的水华灾变。水华灾害使得水体透明度急剧下降,得不到阳光照射的深水区水草大量死亡,洱海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结构良性循环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弱。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削减污染负荷入湖量,遏制水质恶化趋势及污染水域面积扩大是当前紧迫的任务。为此,大理通过实施“三退三还”政策,建设“三万亩湿地建设”工程。3.2 洱海湿地建设与运营管理现状
“三万亩湿地建设”工程是指通过退耕还林、退塘还湖、退房还湿地,实施洱海流域3万亩连片湿地生态恢复建设项目,其中洱源县洱海源头生态湿地1万亩,大理市上关片区生态湿地1万亩,大理市环洱海生态湿地1万亩。
3.2.1 建设过程
大理市政府通过向农民租用土地,实施“三退三还”工程,建设湖泊湿地。截至2012年,大理州政府实施退耕还林共7274.5亩、退塘还湖共4444.5亩、退房还湿地共616.8亩。第一年租地资金标准定为每年每亩租金1600元,约定以后每年根据通货膨胀等情况协商更改,并保证不低于农民同期土地耕作收益,2014年租金标准已经达到2000元/亩。
截至2014年7月,洱源县共花费一亿三千万余元,建成了7108亩湿地。并规划建设面积分别为5166亩、659.86亩和160.27亩的东湖湿地、鹅墩湿地以及大佛村梨园湿地。上关片区万亩湿地建设工程的规划总面积为11702亩,包括5341亩河流湿地、2244亩农田湿地、2072亩湖滨湿地、1695亩人工湿地和350亩库塘湿地。其中正在实施的有江前和江尾湿地及九条洱海入湖沟渠整治工程、大理市北三江入湖河口湿地建设工程以及罗时江生态湿地改扩建工程。
洱海湿地的建设主要采用近自然生态复合湿地的建设方案,让污水流经布置的各类湿地达到去除污染物的效果,所采用的湿地类型主要包括库塘系统和表流湿地。库塘系统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容纳大量的污水,并能使污水在其中停留较长时间,从而拥有足够的污水处理时间与空间,而后通过厌氧处理和沉淀处理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和颗粒态氮、磷污染物。表流湿地与自然湿地极为相似,污水在地表形成一层水流,并缓慢流动。若表流湿地水深不超过0.4m,则其水体由于光照、氧气条件好,微生物繁殖快,利于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有机污染物。若表流湿地水深超过0.4m,则一方面可以通过湿地中种植的大量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另一方面可通过湿地基质的吸附沉淀和化学反应去除一部分污染物。
3.2.2 运营机制
湿地的运营管理采用政府主导的运营管理模式。首先,建立政府主导的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项目的规划方案,组织协调项目的前期准备过程和具体实施时产生的问题,以及进行资金筹措和预算审批等。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大理市环境监测站等相关部门领导组成。其次,聘请中科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环保专家和学者,组成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专家组,负责审定项目实施方案中的技术工艺,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并进行可行性分析,以及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提供技术咨询等。最后,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后,由政府委托企业进行湿地的建设与运营维护。政府付给企业报酬,让企业具体负责湿地的生态系统恢复、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即湿地的建设与维护成本仍由政府承担,企业从政府而非市场获利。
3.3 洱海湿地建设与运营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3.3.1 运行结果与问题
洱海实施的政府主导的高原湖泊湿地建设与维护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效。2006年以来,洱海的水质状况基本维持在Ⅲ类以上,其中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的时间累计超过4年。部分所建湿地的污染物削减效果非常显著,例如永安江某荷花湿地,对比分析其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样后发现,其总氮削减量和总磷削减量分别达到40.4%和45.5%,同样对银桥镇建设的某水芹菜实验基地采样分析后发现,其总氮削减量和总磷削减量分别达到36.7%和60%。
但在政府主导的湿地治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大大阻碍了洱海湿地治理的进一步推进。
一是湿地生态功能和整体效果受限制。在湿地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地区由于周边农户多,致使拆迁难度大、拆迁成本高,政府对这些本属于湿地规划范围的地方进行湿地建设的意愿不强,而更愿意选择容易看到减排成效的地方进行湿地建设,造成湿地布局分散,影响了湿地的整体生态治理效果。另外,政府在湿地建设过程中,并未根据污染源的地形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布局所建湿地。部分河流或沟渠由于地势原因,水流湍急,即使流经了所建湿地,由于流速过快也没有达到污染物吸附沉淀的效果。比如弥苴河污染严重,占洱海污染源四分之一左右,但由于河道过深、丰水期水流湍急以及各河段减排协调机制的缺失,使得污水直接流入洱海,入湖口污染严重,水质糟糕。由于政府所选取的作物多为吸附能力强或仅有观赏性的植物,不具备在农户中广泛推广的特质,无法实现污染治理的诱导型变迁。总之,政府主导的湿地治理导致的湿地布局分散、没有因地制宜布局湿地以及未实现诱导型变迁造成了洱海流域湿地治理的整体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总体污染削减并未达到预期,入湖水质改善有限,所建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也并不能得到完全发挥。
二是政府财政压力大、项目经济效益不佳。其一,由于湿地治理由政府主导,政府承担湿地的建设与运营维护的所有费用。湿地建设采取“三退三还”的政策,因此要以租赁的方式向农民征收大量耕地、鱼塘和房屋,仅耕地一项政府就须向农民支付每年每亩1800元至2000元的租金,而湿地的运营是每年每亩600元的维护标准,加上通货膨胀以及当地农民对收入持续增加的要求,政府的开支还存在着持续上涨的巨大压力。大理市经济并不发达,虽然有中央政府的经费支持,三万亩湿地的建设与维护费用对于大理市政府来说仍然是一笔无法承担的巨额开销,更何况一旦中央政府取消或减少转移支付,湿地建设与维护必将无以为继。即使在存在中央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大理市政府的湿地建设运营也是捉襟见肘,一些本属于规划范围的湿地由于财政问题迟迟无法推进。其二,产业结构调整难以实现。政府主导的湿地治理由于缺乏市场力量的参与,一方面忽视了湿地中水生植物的经济价值,所选取的作物多为吸附能力强或仅有观赏性的植物,不具备在农户中广泛推广的特质,无法实现第一产业内的种植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政府在湿地运营管理阶段止步于对湿地的维护,仅仅意在保持湿地建设成果,对其后续的诸如农产品加工链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没有推进,使得第一产业无法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其三,居民收入来源问题无法解决。政府主导的三万亩湿地建设使大量农民失去耕地,又无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就业,即使农民有租金收入,也无法完全解决生活问题,更遑论收入水平提高了。其四,水资源经济效益无法释放。湿地整体治理效果不理想致使湖泊水污染问题无法完全解决,水资源经济效益也就无法得到释放。
三是社会效益不明显。高原湖泊湿地建设会使大量农民失去原有的房屋、耕地、鱼塘以及依附于土地的工作,在政府主导的湿地治理工程中,可以通过工程建设和维护提供一些工作岗位,但这些岗位数量少、不可持续而且报酬低下,远远不能真正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由于就业结构调整与城乡结构调整均取决于产业结构调整,无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政府主导治理模式也就无法促进就业与城乡结构调整了。另一方面,大理以“苍山洱海”的美景著称于世,洱海的污染对于大理的城市形象造成了较大影响,而湿地治理无法深入推进意味着洱海污染的问题无法彻底解决,不利于城市形象的恢复。
3.3.2 主要原因
由政府主导的高原湖泊湿地建设与运营模式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固有属性及部分外在因素导致其决策制定具有局限性、决策执行效率低下、湿地治理诱导型变迁无法完成,以及政府主导湿地治理牵制了政府过多精力。
(1)政府在湿地治理决策制定上具有局限性,决策制定不尽科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的存在[33]。政府对于洱海周边众多的企业、居民污染排放的具体情况以及责任主体的减排能力不能完全掌握,在信息不完全的状况下无法做出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政府中的管理人员也是普通人,他们在湿地治理相关知识、经验上肯定有所欠缺,比如未能根据污染源的地形等自然条件因素因地制宜地布局所建湿地。另一方面,政府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使得上下级政府之间、同级政府之间信息不能得到有效顺畅的传导[34-35],造成各级政府的决策制定产生偏误。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污染治理具体精神的领会容易出现偏差,同级政府之间的湿地治理行为也很难进行有效协调。
(2)政府在湿地治理决策执行上易产生低效问题。一是政府没有企业的硬预算约束,在湿地建设中经常不计成本,造成资金浪费、财政赤字,使得湿地后续建设运营乏力;二是当湿地治理在政府主导下进行,此项公共服务由政府这个唯一主体提供,在缺乏竞争压力的情况下,政府会追求少犯错,而不敢对难度大但拥有治理价值的问题大胆尝试,不敢“啃硬骨头”。比如政府对本属于湿地规划范围但拆迁难度大、拆迁成本高的地方进行湿地建设的意愿不强,而更愿意选择容易看到减排成效的地方进行湿地建设,造成湿地布局分散;三是政府在湖泊湿地的建设中,容易在生态补贴经费和政府采购上产生寻租问题[33],导致政府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选择并不符合要求的利益团体负责湿地实际建设运营,造成湿地治理效果不理想。
(3)政府缺乏追逐市场利润的原生动力,导致诱导型变迁无法完成。政府属于行政机构,而不是纯粹的经济组织,出于自身的固有属性,政府在洱海湿地治理的过程中追求的主要是生态目标,再加上政府始终独立于市场之外,并没有直接参与到经济运行之中,因而忽视了湿地治理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比如对水生植物的选取只注重其污染吸附能力和观赏性,而未考虑其经济实用性,再比如因自身动力缺乏或市场敏锐度不够,没能把握湖泊湿地建设所带来的农产品深加工及旅游业发展机会。而往往经济效益是环境治理由强制型变迁向诱导型变迁转化的关键所在,对经济效益的忽视使得湿地治理的诱导型变迁无法完成,造成湿地治理效果难以得到长期维持。
(4)政府将过多精力放在高原湖泊湿地治理上,对于湿地治理造成的外部性影响难免忽视或者力不从心。高原湖泊湿地治理工程浩大,会牵制住政府的过多精力,并且政府除了环境污染治理的任务还有许多其他事务需要处理,对于湿地建设造成的农民失地、失房以及因失地带来的失业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使得民生问题得不到保障,影响政府公信力,也让民众对湿地治理产生抵触情绪。并且高原湖泊湿地治理对于政府精力的过多占用也可能影响政府其他公共服务的质量。高原湖泊湿地建设方案
4.1 建设目标
以全面保护和治理高原湖泊及湖泊湿地为终极目标,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对湿地及水生植物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湿地对入湖污染物的截留作用,改善湖泊水质,发挥水生植物的经济价值,实现污染治理的诱导型变迁。从而起到保护高原湖泊湿地的生态环境,保证高原湖泊休养生息的作用。
4.2 建设原则
(1)充分考虑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湿地建设工程布局,避免因水流湍急导致的湿地截污作用失效,保证湿地污染物吸附沉淀作用得到发挥。
(2)重视湿地工程的经济价值。尤其要重视水生植物选取的经济性,使湿地建设者和参与者能从中合法取得经济收益,以利于诱导型变迁的形成,从而保证湿地工程的可持续与可推广。
(3)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注重湿地污染净化的功效以及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恢复与维持,使湿地利用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4)强调水质净化功能。以系统的工程、先进的技术、有效的运行,优化人工湿地系统的水质净化功能。(5)坚持美学原则。使所建湿地与周边景观环境相协调,打造良好的景观效果,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4.3建设方案
4.3.1 总体思路和工艺流程
由于洱海流域所采用的湿地建设方案技术较为成熟,达到了较好的污染削减效果,因此,本文提出的建设方案仍然沿用其近自然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的思路模式,并对其进行一些完善,即通过布置库塘湿地、污水预处理系统、多级表流湿地、湖滨湿地等湿地类型,配合引水工程、人工岛建设,综合利用各种污水处理技术,对入湖污水进行处理。
首先,一方面利用湿地引水工程将入湖江河水尤其是水流湍急地区的江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库塘湿地,减缓水流速度,初步拦截泥沙及漂浮物。并且为了让污水在库塘中停留更长的时间,还可在库塘湿地中堆砌人工岛,人工岛不仅能够增加污水的停留时间,在库塘内形成水上通道,还能造就更好的景观效果。另一方面对村落生活污水及农田废水进行收集和预处理。其次,将这些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多级表流湿地,使污水形成推流式水流依次进入各级表流湿地,通过物理过滤、拦截、自然沉降,化学反应沉淀,微生物好氧氧化,湿地植物生长营养吸收等作用实现对水体中氮、磷、有机物的净化。最后,污水在经过表流湿地处理后,流入湖滨湿地,再次通过水生植物净化作用对水体进行深度处理。污水经过一系列的净化流程,达到入湖水质标准后,最终出水流入高原湖泊。具体流程见图4.1。
图4.1 湿地建设工艺流程
4.3.2 湿地构成及植物布局
在上述总体思路和工艺流程的框架内,对湿地构成及水生植物采取整体布局的建设模式。
一是对湿地构成实施整体布局。首先对属于规划范围内的湿地建设地域要严格按规划进行执行,不能因为畏难情绪而放弃部分湿地的建设,否则会导致入湖污水仍有大量“漏网之鱼”,从而不能保证湖泊污染治理效果。政府可通过在与负责高原湖泊湿地建设与运营具体实施的企业签订的合同中以条款形式明确,同时对于征地、拆迁等问题提供帮助,保证湿地建设按预期进行。其次,要因地制宜地布局湿地,避免湿地效果无法发挥的情况出现。结合引水工程,在上游地域分层布局库塘湿地、人工湿地、农田湿地、河流湿地及湖滨湿地。对于库塘湿地和人工湿地选择兼有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进行栽培,将其根据水深差异分别布置成表流湿地和浮萍湿地,以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带动周边农户将原有耕地和鱼塘变更为农田湿地和河流湿地,进而形成覆盖全流域的湿地体系。对于湖滨湿地可结合湖滨风光建设成旅游景区,达到污染治理和结构调整的效果。
二是对湿地水生植物实施整体布局。根据地理位置、高程情况、水位变化情况以及上游被污染水源污染物含量的差异情况,结合各类水生植物自身的吸附能力、吸附污染物类型以及经济价值、美学价值对各种水生植物进行合理布局,形成生态效果好、经济价值高、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布局,使各种水生植物协调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湿地治理的效果。从水生植物类型来讲,库塘湿地一般布置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河流湿地选择挺水植物,湿地外侧的陆地区域布置灌丛与乔木。通过聘请植物学家、水利学家、农产品营销专家等组成顾问团队,对水生植物选取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湿地的治理效果。
具体来说,对于水生植物的选取和配置应遵守如下原则:
(1)注重植物污染净化的功能。选择植物时,要首先考虑其对富营养物质吸收能力、所吸收污染物的类别、对水体携带泥沙的过滤功能等,以保证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重视水生植物的经济价值。在保证植物净化水质功能的同时,选择经济价值高的水生植物,从而保障种植企业或农户的经济利益,并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3)关注水生植物的美学价值。尽量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物种,并综合考虑湿地不同植物的协调搭配以及与湖泊周边休闲景观的协调。
(4)湿地植物尽量以乡土品种为主,如需引入外来物种,须经过严格论证,以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破坏区域生态系统。
4.3.3 设计及施工组织
湿地建设工程由政府结合高原湖泊运营管理,进行初步规划后实施整体招投标,确定最终承办企业。政府可以通过在招标条件中要求承办企业选择对工程建设具有丰富设计经验并具有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工程设计,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单位承担土建施工。另外,政府还可以要求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有国际一流的水生植物专家的参与,以掌握水生植物的生长生活习性、氮磷吸附能力与经济价值,或者给予企业一定的科研示范基地进行品种的培育,寻求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结合,同时在湿地具体建设过程中,要结合美学和生态学,合理搭配、分层配置各类水生植物。
高原湖泊湿地运营管理模式
5.1 运营管理目标
高原湖泊湿地的运营管理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要保证政府、企业、当地居民各方都能从中获益。政府在财政负担大幅减轻的同时能够实现生态目标;企业通过湿地建设与管理获取经济利润;当地居民通过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调整提高收入水平,增进福利。具体目标如下:
(1)生态效益方面,干扰规划范围内湿地所在地实际建设的因素被消除,为湿地生态恢复腾出空间;湿地及植物布局合理,湿地截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经济价值得到体现,实现污染治理的诱导型变迁;入湖污染物得到明显削减,高原湖泊水质得到显著改善;在水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恢复水生植物面积和种类,形成湿地稳定的水生生态群落,丰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2)经济效益方面,政府财政压力大大缓解,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调整,污染严重的农作物被吸附能力强、经济价值高的作物替代,生态农业得到推行;形成比较完善的农产品加工链,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以湿地风光、当地人文景观风俗和生态农业为依托发展旅游业,并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上升;水资源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3)社会效益方面,居民就业率得到显著提升,就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城镇化率逐渐提高;社会福利增加;城市形象得到恢复与提升。
5.2 运营管理原则
高原湖泊湿地的运营管理既包含社会公益目标,又属于市场化的经济行为,因此,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保证湿地运营管理的良好持续运作,应遵循如下原则:
(1)政府与市场应各司其职。在湿地的运营管理中划定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后,政府与市场应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能,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如此才能保证机制的良好运转。
(2)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政府在招投标以及入湖水质监测等过程中应保证程序与结果的公开透明,让公众享有知情权的同时,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3)坚持全面统筹的原则。一方面要对湿地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保证湿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要兼顾湿地运营管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考虑湿地建设过程中涉及公众尤其是农户的各类权益,妥善解决所引起的纠纷与问题,保证公众权益不受侵害。
(5)坚持合法性的原则。一方面政府与企业的活动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另一方面政府与企业签订合同以后要认真履行合同中各自的义务。
5.3 运营管理模式
5.3.1 模式构架
一直以来,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其治理通常由政府主导并负责具体执行,但实践证明,政府在主导环境治理过程中由于其固有属性及部分外部因素,会出现种种问题,并不适合作为环境治理的主导者,高原湖泊湿地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因此,为了避免政府主导高原湖泊湿地治理所产生的弊端,尝试建立新的高原湖泊湿地运营管理模式,即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高原湖泊湿地运营管理模式。政府不再承担高原湖泊污染治理的具体实施,而以公开透明的投招标形式将高原湖泊建设与运营整体打包交给企业,并以激励性的合约要求企业满足政府制定的入湖水质改善目标;企业不再仅仅作为高原湖泊湿地建设工程的承建者与维护者,仅通过工程建设与维护取得报酬,而是将高原湖泊湿地作为开发项目整体,通过发展吸附能力强、经济价值高的水生植物深加工产业链以及依托湿地资源的旅游业来获取经济利润。这样,政府可以将自己从不擅长的高原湖泊湿地具体建设运营这一领域中解放出来,而以生态目标监督者的角色重新出现,通过引入市场力量,还能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
图5.1 湿地运营管理模式
5.3.2 具体职能划分
在以市场为主导的高原湖泊湿地运营管理模式中,政府主要负责湿地治理工程投招标、环境指标监管、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等职能,市场承担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收入提高等职能,通过湿地种植生物结构调整和品种优化、产业链延长与完善,以经济效益带动生态效益。具体职能划分如下。(1)政府职能 ①湿地治理工程招投标
政府成立高原湖泊湿地治理专项办公室,根据当地生态状况、湿地构成、地形地貌、产业结构等实际情况,制定高原湖泊湿地建设与管理的初步规划,在保证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目标的同时,确保企业拥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在此基础上,将高原湖泊湿地的建设与运营整体打包,进行公开透明的招标,对投标企业进行综合考量,最终确定高原湖泊湿地治理的企业主体。
②实施环境监测
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因此要通过市场手段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政府在给企业提供盈利空间的同时,必须制定严格的治理标准,与中标企业签订严密的合同,并对合同的履约状况进行严密的监督,以评价其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效果。环境监测内容主要为水质监测和生态监测。通过对湿地进水口和出水口进行布点监测,掌握污染削减效果及水质变化趋势;通过观测生物多样性、生物分布面积及生物量的变化,考察湿地工程实施后的生态系统变化状况。将监测情况与合同中所约定的达标条款对照,如有违约情况,立即启动惩罚纠错机制,引导高原湖泊湿地建设与管理向预定方向发展。
③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一方面是为承担高原湖泊湿地建设运营任务的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减少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保证湿地建设与运营管理的顺利进行。一是帮助企业解决好湿地建设开发过程中的资源整合问题。如土地流转问题,通过建立村级土地流转协调小组,采用土地入股的方式,将农民承包及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折算成一定股份入股企业,农民按入股股份获得土地分红。同时,协调小组要充分调动农户参与湿地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协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矛盾,切实保障双方利益;二是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等具体措施,并将湿地建设开发政策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以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三是与企业共担湿地建设管理风险。湿地建设管理工程浩大,企业在承建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政府应承诺对客观因素和不可抗力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作出相应补偿,减少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
另一方面是重视湿地建设过程中居民的就业结构调整与福利保障问题。政府将湿地治理的主要任务交给市场后,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因湿地建设导致住房、耕地减少的农民生产生活问题。一是做好就业相关信息的收集传达工作,如企业在湿地建设管理过程中发布的招聘信息、发展的第二三产业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创业机会与优惠政策等;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及农民自身条件,为失业农民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三是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工作。
(2)企业职能 ①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
企业在确定湿地建设管理工程可行性之后进行投标,中标之后按照政府制定的初步规划,结合市场需求与企业自身的市场经验,对高原湖泊湿地建设与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并严格按照与政府签订的合同执行,在通过湿地水生植物的深加工以及发展湿地旅游业获取利润的同时,保证湖泊与湿地的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效果。
②进行结构调整
企业在对高原湖泊湿地进行整体建设开发的过程中,通过经济利润目标的引导,能够自发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及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优化升级。
进行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企业为追求经济利润,会选择经济价值高的水生植物进行种植,并通过技术团队克服栽培障碍,周边农户受到企业经济效应示范,以及对这些水生植物适销对路的认知(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可能直接收购农户种植的水生植物),将效仿企业替换原来经济价值低、销路不畅、污染严重的农作物,从而实现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优化。另一方面,通过生态价值高、可观赏性强的水生植物的推广种植,以及企业对于湿地水生植物的规模化经营,能够推进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实行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调整升级。企业依托所建湿地的水生植物,通过对水生植物进行深加工,并且充分挖掘水生植物的经济价值,延长第一产业产业链,获取巨大的经济利润。如荷花价值的开发中,莲子可做成莲蓉,进而加工成相关糕点;荷花的花蕊、叶、梗、蒂、藕节、果实等皆可入药,可加工成相关药材,生产中成药;荷花可制作香水和精油;荷叶可制作荷叶茶。通过对水生植物经济价值的深度挖掘,开拓水生植物食药市场甚至是奢侈品市场,建设产品加工基地,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调整升级。
实行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调整升级。通过湿地建设与运营,大大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并且所种植的水生植物具有极高观赏价值,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当地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田园风光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修建度假村,推动休闲、疗养旅游产业,并带动酒店、餐饮、零售等相关服务业发展。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由于增加了大量二三产业的就业岗位,就业结构也得到了调整升级,当二三产业从业者大量增加时,城镇化水平也得到提升,城乡结构也随之调整。
③实现诱导型变迁
一是实现生态环境的诱导型变迁。企业通过种植高吸附能力、高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获取经济利润,产生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农民以经济价值高、吸附能力好的水生植物替换高污染、低经济价值农作物的种植,以农田湿地替换原有耕地,减少面源污染,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诱导型变迁。二是实现经济社会结构的诱导型变迁。通过追逐经济利润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和旅游业,使得产业结构得到自然调整,一二三产业的调整升级使得就业结构也随之调整,就业结构调整带动城乡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结构的诱导型变迁。
5.3.3 运作流程
高原湖泊湿地建设与运营模式的运作流程包括高原湖泊湿地治理项目发起、高原湖泊湿地治理项目准备、高原湖泊湿地治理项目招投标、高原湖泊湿地建设、高原湖泊湿地运营管理五个部分,如图5.2。
图5.2 高原湖泊湿地建设与运营模式运作流程
① 高原湖泊湿地治理项目发起
首先要组建一个高原湖泊湿地治理专项办公室,作为高原湖泊湿地治理项目的发起者和推动人。由当地政府牵头,环保、国土资源、发改委、规划、建设、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负责高原湖泊湿地治理项目的领导协调工作;其次,要进行整体工作安排。由组建的高原湖泊湿地治理专项办公室对各部门工作进行协调分工,明确各自任务和具体实施计划;最后,开展前期调研,初步了解项目相关情况。对高原湖泊湿地的面积、数量、污染状况、生境情况、已建成的污染治理设施设备及其运营情况等进行初步考察。
② 高原湖泊湿地治理项目准备
由高原湖泊湿地治理专项办公室负责湿地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的研究和编制。由专项办公室组织编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具体应包含高原湖泊湿地治理项目实施内容、运营期限、需达到的环保质量和标准、投融资结构、财务测算与风险分析、技术及经济可行性论证、政府与投资人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权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政府支持方式、配套措施等。方案编制完成后,由高原湖泊湿地治理专项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与专家进行方案再论证,并举行听证会,根据各方提出的合理意见及时进行修正。当方案彻底完成后由专项办公室组织公示和报批。
③ 高原湖泊湿地治理项目招投标
高原湖泊湿地治理专项办公室委托具备甲级代理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根据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文件规定具体负责招标文件、评标办法等文件的编制和具体招标工作的组织,由高原湖泊湿地治理专项办公室进行行政监督。整个招标工作严格按照招标及项目建设管理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高原湖泊湿地治理项目的特征和实际情况,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高原湖泊湿地的建设与运营管理进行打包招标。
根据高原湖泊湿地治理项目特征编制招标公告,并且通过网络等媒体发布,符合条件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根据公告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测算投资、运营成本与收益,确定项目可行后通过报名参加投标。招标代理人严格按照规定及招标公告要求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由此确定投标人。在完成上述所列工作的同时,可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包括高原湖泊湿地治理项目概况、招标范围、投标人资格、招标流程、评标办法、合同,并组织招标答疑。企业根据招标要求以及自身情况撰写投标书,同时高原湖泊湿地治理专项办公室协同招标代理单位组建评标委员会。一切就绪后,由招标代理公司主持、在高原湖泊湿地治理专项办公室监督下,公开开标并组织评标,根据高原湖泊湿地治理项目生态性与经济性并存的特点,确立最终的中标企业并签订合同,对其余候选人作出澄清。
④高原湖泊湿地建设
中标企业依照合同以及对于高原湖泊湿地的整体规划,可自行或采用招标办法委托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近自然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的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引水工程、植物工程、多级表流湿地、湖滨湿地等工程,一是将库塘湿地、人工湿地、农田湿地、河流湿地及湖滨湿地进行整体布局,根据水深差异分别布置表流湿地和浮萍湿地;二是聘请植物专家、水利专家、农产品营销专家等组成水生植物选取与种植顾问团队,根据地理位置、高程情况、水位变化情况以及上游被污染水源氮磷含量的差异情况,形成兼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的植物布局;三是其他辅助设施的建设,通过修设观景亭台、景观木质栈道,人行便道、石桌凳等,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宗旨的休闲观赏场所,为后续发展旅游业服务。
在此期间,高原湖泊湿地治理专项办公室要帮助企业解决好湿地建设开发过程中的资源整合问题,如采用土地入股的方式协调湿地建设过程中的征地问题,充分调动农户参与湿地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协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矛盾,确保双方利益得到维护。同时,高原湖泊湿地治理专项办公室要对建设工程做好工程质量、水质净化效果等方面的监督。
⑤高原湖泊湿地运营管理
中标企业依托湿地水生植物,大力发展蔬菜、苗圃产业和水生植物深加工产业;以湿地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田园风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实现经济利润和生态效益的同时,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三大产业的融合,并且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在此期间,高原湖泊湿地治理专项办公室应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协助企业进行大力宣传,扩大企业及湿地的知名度,推动湿地产业市场拓展。同时,还要对企业进行持续监督,定期实施环境监测,保证湿地建设生态目标的实现。
6.1.3 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通过对高原湖泊湿地的治理与重建,增强了其水源涵养能力,使其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发挥。建设后的高原湖泊湿地通过吞吐调节,在时空上可分配原本不均的降水,避免水旱灾害。并且通过其储水优势带来的蒸发作用和湿地植物的蒸腾作用,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促进了水循环,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了区域降水。
6.1.4改善湖滨生态景观环境
高原湖泊湿地建设主要以人工湿地技术为核心,通过表流湿地、库塘湿地等工程,结合水利工程技术和园林景观技术,构建植物群落形成以水生生物、陆地及河岸自然生态景观为体系的生态景观环境,能较好地恢复湖滨带的自然条件和植物类型,形成以湿地为主的滨水景观。
第二篇:盘锦湿地文明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盘锦湿地文明建设现状》
调研报告
——以盘锦地区为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电气技术12-2班
2013年7月
盘锦湿地的维护与建设盘锦市是一座新兴石油化工城市,位于辽河下游,地处渤海之滨,区域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128万。1984年建市,下辖盘山、大洼两县和双台子、兴隆台两区。盘锦缘油而建,因油而兴。辽河油田的开发建设,带动了盘锦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
盘锦湿地面积30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70%,其湿地面积之大、生态类型结构之完整,动植物资源之丰富,均居我国沿海岸带湿地的首位。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是我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保护区内有天下奇观红海滩、植被类型保持完好的最大芦苇沼泽地,丹顶鹤、黑嘴鸥等260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繁殖,被称为“黑嘴鸥之乡”。盘锦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稻米主产区和中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人工孵化养殖基地,盘锦大米和中华绒螯蟹享誉国内外。尤其是芦苇湿地面积达到700平方公里,在全球范围内湿地生态系统中极具代表性。
盘锦市湿地科学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轻工业部芦苇造纸局芦苇研究所,成立于1954年。1980年隶属辽宁省轻工业厅领导,为辽宁省芦苇科学研究所。2001年划归盘锦市领导,为盘锦市芦苇科学研究所,是以芦苇、土壤、植物与湿地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芦苇科学研究所。2004年盘锦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盘锦市湿地科学研究所。
半个多世纪以来,盘锦市湿地科学研究所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国家芦苇产业的发展、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共获得科技进步奖36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600多篇,授权专利2项。盘锦市湿地科学研究所设有科技管理办公室、芦苇湿地研究室、湿地盐生植物研究室、湿地生态研究室、湿地生物保护研究室、芦苇收割机械化研究室、湿地经济研究室、实验室、实验基地、综合办公室。现有职工62人,其中研究
员、副研究员18人、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7人,获国务院政府津贴的5人。先后被评为国家轻工业部先进单位,辽宁省十佳科研单位。
多年来,盘锦市湿地科学研究所与朝鲜、德国、罗马尼亚、荷兰、芬兰、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以及江苏、湖南、湖北、山东、河南、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宁夏、新疆等地区的湿地管理部门与芦苇生产企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技术服务与学术交流活动,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盐城工学院、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
盘锦市湿地科学研究所的组建,进一步凝炼了学科发展内容。开展对湿地“生命、生存、生态、生机”的科学研究,为“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紧紧围绕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湿地生态环境的发展需要,通过基础研究,对湿地类型、功能、特征、价值、动态变化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奠定科学基础。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包括湿地的保护技术研究,湿地恢复与重建模型,湿地持续利用技术及管理技术研究,湿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湿地与水旱灾害关系等的研究。加强人为管理和开发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湿地环境调节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价值和湿地对全球变化的影响研究等。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改善生态环境,制定区域保护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开展湿地研究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措施。
调查背景
1.1盘锦市简介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东、东北邻鞍山市,东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西北邻锦州市,南临渤海辽东湾是辽东湾区域的重要城市。盘锦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裕。
盘锦市境内有大、中、小河流21条,总流域面积3 570平方公里。其中,大型河流4条: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中国八大水系之一的辽河便是从这里奔流入海。盘锦河海交汇,环境优美,这里有世界最大的苇海湿地,孕育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国际国内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盘锦湿地被联合国评为“国际重要湿地”,被旅游组织评为“中国最美湿地”。盘锦是一座因油而兴、以米著称的生态新城,全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就位于盘锦,而盘锦大米闻名全国,是国宴用米,奥运用米。盘锦还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产地,这里稻香蟹肥,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中国河蟹第一市”称号。盘锦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是候鸟的天堂,被誉为“丹顶鹤的故乡”,“黑嘴鸥之都”,“湿地之都”,“石油之城”,“北国江南”。
盘锦交通发达,沟海铁路,盘营高铁,秦沈客专,盘海营高速,京沈高速,阜盘高速都在这里经过。盘锦经济发达,GDP位列辽宁省第五位,人均收入等多项经济数据位列辽宁省第一名。盘锦是辽东湾以及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城市,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节点城市。在2010年中国大陆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中,盘锦市位列全国第61位,辽宁省第四位。2013年3月,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盘锦市位列全国第41位,辽宁省第三位。盘锦,一座景观独特,宜居、宜游、宜商,充盈活力和希望的年轻城市!
1.2红海滩湿地简介
红海滩风景区坐落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王家镇和赵圈河乡境内,总面积20余万亩。这里以举世罕见、闻名遐迩的红海滩为特色,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背景,再加上碧波浩渺的苇海,数以万计的水鸟和一望无际的浅海滩涂,成为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系统。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原因、对策
根据银监会的安排,农村信用社分期分批派遣高管人员到各商业银行挂职学习,主要学习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管理理念,通过学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和对形成信贷风险的责任追究使我们深受启发,很值得农村信用社借鉴。
近些年来,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发展较快,贷款高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盈利能力,提高了农信社的社会知名度。但是,随着农信社改革的不断深入,信贷风险也日渐显现,不良信贷资产额和不良资产比率也直线上升。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防范风险,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现状
一、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部分农村信用社信贷发放未严格执行信贷发放操作程序,贷款发放把关不严。一般借款自上而下,先取得上级贷款意向,再向下逐级办理,致使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错误认为既然上级已经有贷款意向,我们遵照办理。这种与商业银行自下而上实行贷款营销的逆程序操作使相当一部分信贷管理人员淡薄了风险意识,甚至会出现第一手调查材料就存在虚假、谎报、瞒报等不真实反映的瑕疵行为。
二、担保抵押流于形式。当前农村信用社除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外,一般为防范信贷风险,采用担抵押保形式贷款。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抵押物的价值评估偏高或对有权部门评估的权利价值认可比例过高。在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不够处置抵押物时,其变现价值不足抵偿贷款本息,有的甚至还要付出昂贵的资产保全和执行费用;二是对有抵押、担保人的能力调查不实,出现一人多保、交叉互保等情况,平时对担保抵押物监管不严,潜在风险大;三是签订抵押担保合同范本不
一、要素不全、主体不符,诉讼时致使担保抵押合同无效,形成无效抵押。
三、信贷资产质量反映不够真实。一是未及时调整贷款占用形态,即使已经形成不良贷款却仍旧在正常贷款科目反映,如个别农村信用社按贷款五级分类反映不良贷款余额占比例高达70%以上,按照建设银行损失贷款对利润影响的公式测算:增加1000万元的信贷资金损失相当于发放12.9亿元贷款或增加14.96亿元存款或相当于1058万元中间业务所创造的效益,依此看来,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隐患较为突出;二是贷款到期转据较多,贷款到期后,只要能收回贷款利息,诸多信用社都采取办理转据方式,有的大额贷款多次转贷,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掩盖了潜在的信贷风险;三是放贷收息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信用社为片面完成收息任务、盈余指标,一味追求虚假利润,不惜成本放贷收息,用新的违规行为掩盖了已经暴露的信贷风险。
四、贷款管理不严、内控制度乏力。一是贷前调查不够深入,对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分析不准,重视不够,只片面注重第二还款来源(即借款抵押物的变现处理)二是贷时审查与贷款审批有待加强,部分信用社、县联社信贷岗位人员既是贷款审查岗,又是贷款审批岗,而参与贷审会人员对借款人的基本情况所知甚少,难免会造成决策失误,存在未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的现象。三是疏于贷后管理,重放轻收轻管理思想严重。农村信用社由于贷款笔数多,金额少,信贷员未实行客户经理制,有些大额贷款发放后根本无人问津,对借款人的经营、资金使用情况不了解,一旦贷款形成风险,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预防。四是信用社各岗位之间,县联社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会计、稽核人员在行使监督职权上缺乏独立性、权威性。
五、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准确。一户多借贷、交叉借款、跨区域借款等违规借款的调查信息不能通过信贷咨询系统及时了解,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信息得不到及时发现,致使多头借款、一户多社交叉借款现象普遍。
六、企业改制破产影响严重。由于企业认识和动机的偏离,加之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的影响,企业改制和破产给信用社信贷资金造成了巨大风险,逃债,废债现象时有发生,大量信贷资金被吞食、流失。
七、不良资产的处置滞后,贷款责任追究不力。对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由于平时预警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全面,待处理时比较棘手,收贷费用成本过高,尽管资产保全部门通过多渠道努力盘活清收,结果多是本息难以清偿。由于对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未进行责任划分和认定,致使对违规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未严格执行处罚处理,有的只是简单的经济处罚,未采取行政或法律手段进行治理,有的根本没有实行责任追究,致使责任不清,加之信贷管理人员调动频繁,接任者不理旧帐,责任追究形同虚设。
(二)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一、强化信贷风险管理理念。信贷风险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信贷人员在贷款业务操作过程中必须坚持贷款“三性”的安全第一、防范风险、执行政策的原则,像商业银行一样每个季度定期组织各种信贷培训提高信贷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自上而下全员树立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是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在整个信用社系统营造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
二、坚持市场定位、立足服务“三农”。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投向上要始终坚持以“三农”为主,以小额贷款为主,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支农服务水平,占领和巩固农村阵地。基层信用社、分社除发放小额农户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外,严格控制大额贷款的投放,防止垒大户形成贷款风险;城镇信用社在贷款投放上可适当放宽条件,采取实行贷款营销足额担保抵押的形式进行资金运用。
三、加强信贷管理、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一是除小额农户贷款外全面实行信贷项目责任制办法,分信贷经营主责任人和信贷经营岗位责任人对每笔贷款的发放及收回整个环节进行责任划分,该责任不受本人调离岗位的影响,为终身责任制,如果形成信贷风险按此责任划分后实行责任追究。二是全省农村信用社统一规范借款合同文本。从信贷业务的受理、调查评价、审查、审批、发放及贷后管理、档案管理整个操作流程制订统一的标准样本,依法做好贷款风险的防范工作,确保全省信用社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和规范信贷发放用纸。三是强化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工作,真正建立审贷分离的约束机构,实行“审、贷、查”三岗分设,定岗定责、权责统一、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有条件的县联社还可成立风险管理部严格实行审贷分离,把信贷风险从事后认定改为预警式管理。四是严格担保抵押手续,担保抵押的意义在于当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风险时,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而建立的一种补偿机制,使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得到化解和转移。因此,在办理保证担保贷款时,必须加强对保证人担保资格和能力的审查,在办理抵押担保贷款时,不仅要看抵押物的原值,更要看抵押物的可变现净值,一般不得超过变现值的70%,在办理质押担保贷款时,除与出质人签订相关质押合同外,一般借款期限在一年内不得超过质押现值的90%。
四、真实反映贷款占用形态、建立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在贷款按四级分类管理下,大多数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九十年代的管理模式一样,对贷款占用形态和信贷风险管理主要是依靠行政命令来执行。管理层在管理中难免有点缺乏章法和条理,经常顾此失彼,导致信贷资产低效率,随着业务发展需要信贷风险管理越来越讲究动态化、系统化和数量化。原先那种简单、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竞争需要,农村信用社应尽快建立以信贷业务操作流程系统、信贷风险预警系统、贷后监测系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等共同组成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一是要认真做好信贷数据的基础管理工作,及时录入客户数据确保准确、及时、完整、按信贷风险五级分类真实反映。二是加强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查询的信息反馈,农村信用
社要及时加入人民银行个人征信咨询系统,通过查询,能够及时掌握客户的基本信息资料和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或在其他行、社借款情况。三是及时搞好贷后检查,主要包括客户检查,信贷风险检查和担保检查。由贷款经营主责任人或岗位责任人负责实施。并对检查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及时性负责。对未按合同使用资金和还款结息的等违约客户进行重点检查,提出整改和处理意见呈报风险管理部门存档。四是对出现以下预警信号的客户进行风险调查评价。由经营主责任人或岗位责任人跟踪了解情况,及时提出纠正或处置方案,报有权人审批实施,预防和减少信贷风险。(1)按贷款风险分类结果,贷款形态由正常转为不良贷款;
(2)贷款连续两个结息日欠息;(3)不合规贷款,存在风险隐患的贷款及到期不能履行还款约定的贷款;(4)借款人从事有风险很大的行业,虽然暂时未出现风险,但容易因市场波动出现负面大幅度变动;(5)借款人采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不正当手段而取得贷款;
(6)借款人在本合同履行期间失踪、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其继承人、监护人、财产代保管人拒绝继续履行借款合同;(7)借款人卷入或即将卷入重大的诉讼及其他法律纠纷,足以影响其偿债能力;(8)内、外部审计及上级相关部门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客户。
五、加大对不良信贷资产的处置和责任追究力度。对已经出现预警信号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风险管理部门或信贷部门将不良资产基本情况移交资产保全部门,由资产保全部门牵头,稽核、纪检监督部门,人力资源部门派员配合成立小组对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调查,按责任进行认定。资产保全部门按借款合同要及时进行资产保全或法律诉讼程序依法收贷,小组其他成员要按照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中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分清责任,对属于市场风险或违规操作进行定性,确定信贷主经营责任人与信贷岗位管理责任人的责任划分,再按照相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责任赔偿和行政处理,直至该笔不良资产执行终结完毕。同时对已经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进行新老划断,采取责任清收和行政、法律手段出台相关清收措施进行考核,逐步化解和盘活不良信贷资产,提高资产质量。
第四篇: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与运营管理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与运营综述 Comments on Setting and operation of
Service District of Expressway
提要:高速公路服务区建选址既要相关规范文件要求,同时也要考虑自然环境及运营条件,如交通、水电等因素。本文对服务区设置形式和功能区划作了详细分析,同时总结了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的两种模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可对以后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运营
Abstract : Site selection of service district of expressway should satisfy related codes and other obligations, and als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ater operation condi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Setting modes and functionclassification of service district is detaily analised.Then two kinds of operaion mode of service district are summerized and compared.It can make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similar constructions.Key words : expressway ,service district,setting ,operation1、服务区的选址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应提供停车场、公共厕所、加油站、车辆修理所、餐饮与小卖部等设施,平均间距为50km。服务区的建设规模及征地的确定主要考虑要适应未来交通量的增长。
服务区选址时必须考虑间距、主线上的互通立交、通道、桥涵等因素的影响,还需考虑高速公路的路段长度、车流量等因素。选址是服务区建设基础环节,除了要遵循公路的有关规范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考察场址周边的自然生态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后期的运营条件。选址宜在风景优美或具有某些地方特色的位置,地势要平坦,与主线的落差不应太大;视线要宽阔,邻近最好要有交通要道;同时还要考虑水源充足、供电方便及排污通畅等因素,避开高压线密集、山洪汇水等不利地区。
2、服务区的设置
2.1 高速公路服务区布局形式
1分离式服务区。服务区分布于高速公路两侧,对外服务布置形式一般可分为三种:○
2集中式单侧服务。这种服务(区主要购物、休息、餐饮设施基本上对称于高速公路两侧。○
3上跨式服务区。这种服等设施集中布置于高速公路一侧,加油设施分布于高速公路两侧。○
务区部分服务设施置于高速公路上方,其余设施分别布置于高速公路两侧。利用了主线上方的空间,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地,适用于设在城郊或陡坡地形等处,特别适用于主线挖方的地段。
2.2服务区内的布置及功能区划
进人服务区的服务流分为人流和车流。车流有不停留只加油的和要停留的。人流分为等车、休息、如厕、购物、用餐、住宿、使用电子设备等。所以服务区要有以下建筑或功能区。
1综合服务楼:用于给司机、旅客提供休息、放松、修养和娱乐的场所,尽量远离公路○
设置,给长途施行者提供安静、舒适、幽雅的休息环境。私家车蓬勃发展起来后,旅游业发展也势必会对社会服务区住宿有一定要求。在服务区 中适当考虑住宿,提供钟点房服务来满足驾乘人员的短时间休息和调整体力的需要。
2卫生间:宜靠近综合综合服务楼,便于服务设施的集中使用,减少旅客和司机在场○
中的穿梭,提高安全因素。卫生间设计主要考虑厕位数和男女厕位比例,保证两辆大客车同时到达时司乘人员如厕不必排队等候。
3停车场:服务区的停车场是服务区占地面积较大的区域,约占整个服务区占地面积○的35-40%,为车辆提供停放的停车场,一般采用混凝土路面,停车场的人行道与广场要由有良好的隔离,减少人员行走造成交通的干扰。
4加油站:加油站为车辆提供加油、水的服务。加油站在服务区位置分为出口和入口型○
两种,入口型主要考虑在休息之前加油,其优点是车辆进入服务区,很容易看到加油设置,符合一般驾驶员的需求,缺点是当加油车辆增多时,在入口车辆排队,会防碍匝道上车辆的行驶。出口型的加油站布设在出口处,先停车,后加油,对司机来讲可有较大的自由度,能够有充分的时间选择时机为车辆加油。加油区的行车道布置中,转弯半径应放大,保证超长车、超宽车等特种车辆加油前后的安全行驶。
5维修间:维修间可给车辆提供维护行车安全的小修业务,其设置位置应靠近停车场,○
以便汽车维修、保养、减少行驶路径。
6污水处理间,服务区的排污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生活污水,二是地面和车辆冲○
洗形成的污水。通常服务区单侧设置一个污水处理间,将两侧服务区产生的污水集中之后,通过专门的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对外进行排放。
3、服务区建设、运营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运营一般有两种模式:
1、BOT模式,2、租赁承包模式。已建服务区大多采用租赁承包模式,但是BOT模式有其特殊的优势,开始使用并逐渐普及。
3.1、BOT模式
采用BOT模式,高速公路业主只负责服务区前期,比如三通一平和服务区的设计等工作,服务区的建设及费用由中标单位负责。中标单位通过经营服务区,取得经营的利润,回收建设成本;另外每年每年需向高速公路业主交纳一定费用。采用此种模式见设业主投入费用较少,但是业主较难控制建设工期。
3.2、租赁承包模式
租赁承包的模式下,高速公路业主负责服务区的建设工作,之后通过招商确定服务区的运营单位。中标单位承包经营服务区,每年向高速公路业主交纳一定费用。采用此种模式业主建设投入费用较大,相对建设容易控制工期。根据将服务区的餐厅、停车场、小卖部、公共厕所、车辆维修站等与加油站捆绑还是分开招商,又可分为整体招商或分拆招商。不管哪种方式招商,只有有油品经营权的企业才能经营加油站。
4、结论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专门为乘客和司机停留休息的场所。服务区在规划选址上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运营条件,另外服务区功能设置要齐全、合理,体现人性化,方便顾客使用。服务区运营特别是加油站的运营管理,不仅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提升高速公路的整体形象的窗口,需要特别的重视和选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浩.沪宁高速公路苏州阳澄湖服务区综合楼述评[J],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9, 12(4):1-4.[2] 刘伟.河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J], 山西建筑,2005, 31(19):35-36.[3] 孟祥茹.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 葛林.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优化[J], 中外公路,2005, 3(28):132-133.[5] 毕荣珍.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探讨[J], 交通企业管理,2006, 21(9):61-62.[6] 张月鹏.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配置的思考[J], 华东公路,2006, 2(9):48-50.
第五篇:商业银行运营管理问题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问题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涉及对部门管理边界重新界定、操作系统进行适应性优化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采取的路径大致可归纳为:业务的后台工厂化和集约化处理、流程的优化和再造以及风险的专业化和集中化管控。
运营管理因适应工业企业大规模生产的需要而产生。运营管理是企业三大主要职能(财务、运营、营销)之一,企业通过运营管理把投入转换成产出,出色的运营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同工业企业运营管理一脉相承,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涵盖了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为股东创造财富、为自身稳健经营防范风险的全部过程。银行通过运营管理来完成各种经营要素、经营项目的排列组合,以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在充分借鉴工业生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基础之上,率先在银行业兴起一轮业务转型浪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运营管理体系建设。他们普遍采取前后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后台集中运作和管理的方式,通过后台完成主要的业务处理。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实现条件。全球主要银行普遍在运
营管理领域引入工业化作业方式,采取全球或区域共享的后台中心集中作业的模式,实行前后台分离、业务分段集中处理和端对端贯通操作的方式,在总行或区域后台中心完成主要的业务处理,形成“中心化作业,工业化管理”的集约运营模式。
目前,国内银行运营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运营体系不能适应银行总体战略的要求。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总体战略目标都期望在未来跻身国际知名或世界一流的现代商业银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仅要能有效消除一切内部不增值或负价值的活动环节,改善运营效率,还要能主动为银行创造竞争优势。
其次,运营模式无法有效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在产品日趋同质化的金融市场上,差异化的客户服务成为各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议题,各大商业银行更加珍视客户关系,提升客户满意度,但传统的“网点全流程、柜员全功能”营运模式,与“以客户为中心”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再次,运营能力难以适应日益丰富的金融产品服务需要。目前,金融市场新产品增长迅猛,其交易规模、交易渠道和处理方式等都大大增加了银行运营的复杂度。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也从基本的流动性、安全性向信息化、便利化、时效性和高效性等进行全方位转化。这些都需要银行具备高效、快捷、安全的运营能力。
最后,运营作业不能有效释放营业网点的价值。网点作为最昂贵的渠道,应成为银行的产品销售中心。但当前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受传统业务流程制约,营业网点仍把精力主要放在低附加值业务及低价值业务处理环节上。因此,要想使最昂贵的渠道转化为最有价值的渠道,只有通过运营改革,精简网点业务流程,有效消除或减少低价值活动,网点才能真正实现转型。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涉及对部门管理边界重新界定、操作系统进行适应性优化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要从总行到分、支行逐级建立运营管理部门,搭建起运营管理工作的组织架构,借助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全行业务流程、作业模式和相关业务处理系统进行全面整合与再造,建立若干强大的后台支持中心,逐步实现业务集中处理。创新运营操作风险管理模式,建立技术先进、内控严密、运作高效、响应及时的运营操作体系、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现代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中心化、工业化的运营支持格局,通过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来提高核心竞争力。采取的路径大致可归纳为:业务的后台工厂化和集约化处理、流程的优化和再造以及风险的专业化和集中化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