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各国公司治理模式比较
各国公司治理模式比较
陈芳
【专题名称】商界导刊 【专 题 号】F511
【复印期号】2009年09期 【内容提要】 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能上看,仿效了英美国家的模式,从监事会的设立来看,又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德日的二元体制,这种综合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适应我国自身的经济体制,但应用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探索之路上,我国一直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引入其基本模式,并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现状。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这一改造和学习过程中,治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着股权结构失衡、内部人控制及内部监管缺位、外部监管无力等治理机制上的问题。因此,本文拟对世界几大主要治理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对中国企业的治理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公司治理基本理论
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和公司治理法律环境三个方面内容。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或者叫做内部控制系统,与外部治理机制(外部控制系统)截然不同。内部治理机制主要研究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外部治理机制研究影响公司权力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外部市场因素,特别是公司控制权市场(接管)资本市场与经理人市场。公司治理法律环境包含各国制定的信息披露与财务审计等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它们发生在企业内部,但是也影响到外部市场的正常运行。
二、治理模式差异的原因
对于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而言,其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文化和法律制度环境、企业资本结构、资本市场有效性以及监督、激励约束机制等。这几大因素对各国公司的治理模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反映了在一定的内外部条件作用下,各国在公司治理模式选择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其中,由文化背景和相关法律制度环境所带来的经济现象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差异对公司治理文化形成的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决定着对于公司决策谁有及有多大话语权,因而对公司内部治理的形态产生主要影响;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反映的是外部公开市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是各国外部治理体制差异性的体现。正是由于这些内外部条件和影响因素的不同,导致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产生。
三、几大治理模式比较 1.美国模式
美国人追求自由,崇尚带有平民英雄情结的个人奋斗。就美国公司治理模式而言,它们所秉承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其核心就是个人主义价值观。它对经济的解释,就是集中对单个人行为、偏好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将许多不同意识的个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这种个人主义的文化特征相信个体在创造秩序中的作用,企业中通过正式制度进行协调,员工间的关系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基础,企业的领导体制往往实行较大分权。这种个人主义特征也是造成美国企业股权高度分散的原因之一。
在美国模式中,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行使经营决策权。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投资委员会,均以独立董事为主。
美国的资本市场非常发达,由于股权高度分散化,股权流动十分频繁,证券市场上的并购活动比较活跃。一旦公司经营不善不能使股价上升,投资者采用“以脚投票”的方式抛售公司股票,股价持续下跌,则可能导致公司被并购。正因为外部治理非常有效,美国企业基本不提及内部治理机制,也不单独设置监事会,监督职能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行使。企业的经营价值导向以关注企业利润为主,注重股东的利益,因此美国的治理模式也被叫做“股东治理”。2.德国模式
德国人秉承引以为豪的“日尔曼文化”,其典型特征是集体本位主义价值观,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企业存在的价值不是个体,而是团队,强调工人对企业的参与和管理,企业应该为利益共同体而不仅仅是股东创造价值。因此与美国的股东治理模式不同,德国公司实行工人参与治理的共同治理模式。这种模式更为关注利益相关者,包括雇员、债权人、客户和供应商等的权益,因而又被叫做“利益相关者”治理。
德国的资本市场不够发达,企业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因此银行往往是大股东,另外企业之间交叉持股也比较普遍。因此德国企业实行“以手投票”的内部治理机制。德国企业实行管理董事会和监管董事会共同治理的“双层董事会”制度,也即理事职能与监事职能分离。从权力行使上看,体现权力分立和制衡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外部治理较弱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
“工人参与决策制”是德国企业治理的一大特点。雇员可以选派代表进入监事会和董事会,因而职工可以参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维护自身权益,也可以持有公司股票,分享公司利润。3.日本模式
日本和德国都划归于大陆法系的共同治理模式,但彼此之间也存在差异。
日本人称自己的民族为“大和民族”,这是一个非常注重精神修炼的民族,信奉武士道精神。日德文化在集体本位主义上有共通之处,都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程度上存在差异,日本人对所在企业甚至整个民族的使命感和敬业程度常常令人惊讶。
日本企业融资以债务融资为主,银行既作为公司的债权人又是公司的股东,实质性参与公司治理。法人持股率较高,企业法人之间常常交叉持股,公司经营者阶层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也造成公司的股权缺乏流动性。
日本企业设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察会,监察会也即监事会。董事会几乎全部由内部董事构成,而且大多数董事是从公司内部提拔上来的。外部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很低,敌意并购很少发生,有限的兼并也都是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日本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非常突出,经营者居主导地位,对公司经营者的控制机制主要来源于主银行和交叉持股的关系企业。
表 美国、德国和日本治理模式比较
四、对我国公司治理研究的启示
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能上看,仿效了英美的模式,从监事会的设立来看,又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德日的二元体制,这种综合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适应我国自身的经济体制,但应用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一种治理模式的产生一定是适应了本国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甚至于国民性,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企业特点来看,还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1.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改变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现状,实现全流通。这样才能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为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基础。但要注意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避免在全流通过程中损害流通股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独立董事流于形式、监事会不独立难以发挥监督职能等问题还需要借鉴上文介绍的几种模式,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努力摸索解决途径。
3.完善资本市场。我国金融市场缺乏衍生金融工具,资本市场的风险对冲机制不健全。但衍生金融工具运用的风险较大,我国市场监管体系薄弱,因此要逐步推出,并严格控制风险,以免对我国金融体系造成冲击。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使资本市场能够很好地发挥其融资和对企业实行外部监督的功能。^
第二篇:罗罗公司的治理模式
案例:罗罗公司的治理模式
题目:
英国罗罗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经营飞机发动机和电力设备为主的特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其产品70%以上出口,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之一。作为一家现代化的企业集团,其治理模式有以下特点:
1、股权高度分散大股东也不进入董事会。罗罗公司曾是一家国有企业,缺乏必要的经营自主权,发展受到限制。l987年,英国政府在实施国有企业民营化过程中,通过股票上市的办法,向社会公众出售了罗罗公司的全部股份,仅仅保留了一股,即“特别股”或称“金股”,价值仅一英镑。但英政府据此可以否决企业作出的任何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的决策。这就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创造了条件。迄今为止,罗罗公司共发行了13亿股,股东超过50万,其中绝大部分为小股东,少数为大股东。在大股东里,有15家公共基金拥有罗罗公司总股份的40%以上,最大一家持有总股份的l 5%。由于股权相当分散,大股东又都是不会直接介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基金机构,所以公司董事会里没有大股东代表,也没有任何个别股东对董事会有控制权。
2、外聘5位独立董事内定8位执行董事。罗罗公司的最高经营管理机构是董事会,由13人组成;其中8位执行董事和5位独立董事。执行董事是在罗罗公司专职领薪的经营管理者,包括董事长、总裁、航空工业集团总监、工业动力集团总监、集团市场经营总监、工程技术总监、罗罗美国公司总监。董事长是公司的最高首脑,主要负责公司的战略性决策和代表公司处理对外的重大事务,如协调对政府、大股东和主要客户的关系。总裁主要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和实施董事会的决议。在英国,公司的董事长和总裁一般分别由两个人担任,这与美国公司常由一人身兼二职的作法不同,主要是避免过于专权。5位独立董事均为外聘的兼职人员,不属于公司正式职工,也不拿工资,只领取少量津贴。非常务董事多为其他企业的高层经营管理者、专家教授、退休的政治家、高级律师和会计师等兼任。他们被股东会选聘为非常务董事,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公司的股份,而是因为他们有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以及他们的社会关系和影响。非常务董事一般仅在开董事会时才来出席会议,从旁观者的角度向董事会提出比较客观的意见和建议。此外,他们还负责监督考评董事长、总裁和其他常务董事的工作,并决定其报酬和向股东会提出每年董事改选的候选人名单。根据罗罗公司章程规定,董事任期为三年,每届更换三分之一,可连选连任。
3、英国公司一般不设监事会,独立董事实际上行使了监事会的职能。董事会下设5个委员会:公司常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 报酬委员会 捐赠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常委会由执行董事与3位非董事主管组成。公司常务委员会由所有执行董事和三位非董事的高级主管人员构成,总裁任该委员会的主席,每月开会一次,讨论并决定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检查公司在财务、资金、销售、利润、投资等方面的情况。其他四个委员会都不是常设机构,主要由非常务董事组成,每年开会1-4次。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审查公司的财务状况;报酬委员会负责决定常务董事的报酬,包括董事长和总裁的报酬;提名委员会负责向股东会提交每年改选的董事名单和候选人名单;捐赠委员会负责决定公司的社会公益性捐助活动。以上这种格局保证了股东的所有权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完全掌握在专职的经营管理专家组成的董事会手中。但是,股东可以通过非常务董事的监督和在股东会上行使投票权来约束董事会。在一年一度的股东会上,任何股东都可出席,听取董事会的工作报告,并投票通过董事会提交的重大决议和改选l/3的董事会成员。
问题:
1、英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机制与我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哪些差异?
2、英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机制下董事会的地位与职责是什么?
3、英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机制的优势与缺点?
第三篇: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摘要:公司治理起因于产权的分离,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公司治理的思想源流,分别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比较分析这两种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现代银行业竞争的关键是银行制度的竞争,而公司治理模式则是银行制度的核心,其优劣直接决定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历史与实践都已证明,只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和重塑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商业银行现存的一系列问题,提高其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
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但作为契约企业是一种不完备的契约,于是就产生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治理结构层次上,剩余索取权主要表现为在收益分配优先序列上“最后的索取权”;控制权主要表现为“投票权”,即契约中没有说明的事情的决策权(张维迎,1995)。说得更具体一点,企业控制权可以理解为排他性利用企业资产,特别是利用企业资产从事投资和市场运营的决策权。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有关各方(合约当事人,包括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工人、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依据法律和合约规定,对公司高层经营活动行使权力。从静态上看,公司治理表现为一种结构和关系。从动态上看,则表现为一个过程和机制(刘汉民、刘锦,2001)。大多数学者认为,公司治理起因于产权的分离,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称分布。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一整套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在狭义上,是指在银行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条件下,股东与银行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是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利分配及相互制衡关系;在广义上,我们可以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理解为,关于银行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的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目标、行为,以及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客户等当中,由谁来实施控制,如何控制以及风险与收益如何在不同主体之间分配等。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两种代表模式
“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思想源流,前者以股东利益为主安排各项制度,后者认为公司发展是诸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结果,这两种思想源流导致了两种迥异的治理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一)股东单边治理模式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大多遵循“股东至上主义”逻辑,认为企业的“所有者”就是那些投资于企业专用性资产并享有“剩余索取权”的人。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非人力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本更具有专用性,并且股东获得剩余收入,承担着企业经营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出资者应该成为企业所有者,享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导致的是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在该治理模式下,公司治理的目标是出资者价值的最大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则表现为银行股东的收益最大化。[!--empirenews.page--]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传统的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在现实中不断受到挑战和修正,公司治理模式正在突破“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开始越来越重视除股东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公司治理模式。该理论认为,企业作为一种契约性组织,是由各个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契约联结体”,其所有权不同于财产的所有权,不能简单地用物权的方式来定义企业所有权的归属。企业作为一种契约是关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所有权,通过长期的交易合作利用各自的资源获得更大收益的一种约定。因此,要素所有者都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即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并且对每个利益相关者来说,相应的两种权利都是对应的(杨瑞龙、周业安,1997)。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银行的雇员、债权人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与股东一样都拥有对银行的所有权,因而都应参与到银行的公司治理中去。董事会和管理者也不应该只是单方面地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而是应当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兼顾各相关者的利益。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
“股东至上主义”逻辑无疑是一种用特权界定财产所有权的法学理论和思维的反映,物权主要是从物质形态的归属角度界定财产所有权。由于该种理念只承认股东是企业的主人,而过分强调股东利益,往往会将企业置于高风险之中(股东相对于债权人总是倾向于冒险行为),从而可能会带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损。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股东至上主义”逻辑下的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容易使经理人员始终处于严重的短期目标的压力之中,无暇顾及公司的长远发展,最终弄巧成拙,反而使股东的利益得不到维护。而且,这一模式过于简化,扭曲了现代公司的制度特征。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以来的认为只有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才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传统观点,确定了企业公司治理的主体由股东转变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相应地公司治理的原则也由股东单边治理转向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作为一种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其本身是对传统企业理论中“股东至上主义”逻辑的反叛。它塑造了一种新的“所有权观”。在这里,“所有权”是可以不断分解和重组的“权利束”。任何有利于公司财富增长的投资者,包括物质资产投入者和人力资本投入者都可以确认为公司的所有者。公司生存与发展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即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而应该是多元的,是各利益相关者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平衡。应该说,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更贴近现实。当然,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并非是一种完美的治理模式。有学者认为,让高级经理们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负责任相当于让他们对谁都不负责任。事实上,这是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种误解。共同治理模式要求每个产权主体都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但这是机会的均等,而不是权力的平均化(杨瑞龙、周业安,1997)。
三、我国商业银行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原因分析[!--empirenews.page--] 任何一个企业,选择公司治理模式都不能随意而为,它要受到股权结构、市场发育程度、制度环境、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股权过于集中,且市场发育程度远低于英、美两国,因此更适合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选择共同治理模式可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利益,而且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利益。
(一)股东并不必然是银行的所有者
传统上所说的“股东是企业所有者”,并不是一种准确的说法。事实上,企业所有权只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state-contingent ownership),股东不过是“正常状态下的企业所有者”。对一个企业而言,如果其收入在支付员工工资和债权人本息后尚有余额,此时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如果其收入只能用于支付员工工资,但不足于对债权人还本付息,此时债权人是企业的所有者;如果连员工的工资也不能支付,则此时员工是企业的所有者。
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和一般企业有着较大的区别。除非发生大规模的银行挤兑或者监管机构对其关闭,通常情况下它们都能够支付员工工资和债务。但上述分析对其仍然适用,即股东并不必然就是银行的所有者。
(二)外部性的存在,要求银行重视利益相关者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现代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许多企业都已经认识到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只是一种短期行为,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在承担经济责任之外,还需承担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社会责任,并试图在这些责任之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均衡点。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在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其所处的环境(企业利益相关者)发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如满足了客户的需要,增加社会就业,向政府上缴更多的税收。也可能是负面的,如解雇员工导致失业增加危害社会稳定等。迫于外部的压力(如工会、政府的法律)或提高企业经济绩效的需要,银行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且由于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它比一般企业有着更大的外部性。一个银行的倒闭可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因而银行要承担比一般企业更多的社会责任。外部性的存在,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利益相关者管理”。
(三)商业银行是高负债企业,债权人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
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银行是高负债运营的企业。因此银行运作的杠杆率很高,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结构不匹配。高负债运营的特点使银行对债权人的责任与对股东责任相比较而言更为重要。
由于商业银行的债权人是由众多不具有信息优势且不具备监督控制积极性的存款者构成,因此商业银行的债权人集团缺乏一般企业债权人所具有的对企业的监督与控制能力。不可否认,商业银行的债权人和股东利益有一致的一面,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债权人的利益会与股东的利益产生冲突。例如,在银行正常业务往来过程中不能支付到期债务时,董事会却可能决定对股东进行分红。这种现象在一般企业中是不常见的,因为一般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而商业银行通常可以通过吸收新的存款来获得流动性,即便在其流动性正常的情况之下,仍有隐藏潜亏的可能性。而且如果银行倒闭,较低的自有资本充足率使得债权人利益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股东利益的损失。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些分散的债权人在银行业绩较差时往往会选择“用脚投票”,即通过挤兑来试图减少自身损失,其结果只能是加速银行的倒闭甚至会引发金融体系的动荡,最终债权人和股东都会蒙受更大的损失。鉴于此,让商业银行的债权人在事前和事中参与公司治理比让其“用脚投票”对股东和债权人都更为有利。[!--empirenews.page--]
(四)员工参与治理可提高银行绩效
斯蒂格利茨认为,雇员比企业的外部股东更具有信息优势。威廉姆森认为,雇员的信息优势和参与机制能够提高企业决策质量和监督效率。雇员的信息优势是指雇员比企业出资者掌握更多的企业内部信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青木昌彦的分析表明,股东和员工双向控制下的企业的成长率高于股东单边治理的情况。银行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和协调中形成的基于专门的信息交流方式和交易网络的长期稳定关系构成了银行专用性资源的源泉,员工通过这种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承担了一定的经营风险,从而使员工的利益与银行息息相关。因此,允许员工参与银行的公司治理,不仅可以维护员工自身的合法权益,客观上也维护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权益,节省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监督成本,从而使得银行治理更富于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杨瑞龙、周业安。论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战略的选择闭。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6)。
[3]杨瑞龙、周业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1998,(1)。
[4]刘汉民,刘锦。资本结构、公司治理与国企改革——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研讨会综述[J].经济研究,2001,(10)。
[5]李扬。稳步推进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J].中国城市金.2003,(1)。
[6]宋玮。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及政策含义[J]金融论坛。
第四篇:探索建立中国特色银行公司治理模式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银行公司治理模式
公司治理有效性是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法人监管的重点。近日,银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这是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大背景下,根据我国银行业的自身特点,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科学的决策、执行、监督、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水平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步骤。
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公司治理的反思与改革
公司治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国际比较来看,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第一种是英美法系的“单层制”模式,其特点是只设立单层的董事会,不实行监事或监事会制度,通过引进外部独立董事强化对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的监督与约束。这种模式下,股权结构一般较为分散,以市场为主导,强调投资者利益与信息披露,代表国家有美国、英国。第二种是大陆法系的“双层制”模式,其特点是股权结构相对较为集中,同时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并通过银行和工业集团交叉持股形成较为稳固的股权结构,代表国家有德国、日本。第三种是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家族模式,其特点是公司被家族及其关系人控制,董事会成员的任命基本被控股股东家族掌握,可能出现侵犯小股东利益现象。从实际运行效果看,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各有利弊,并不能决定公司治理的优与劣。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虽然以英美为代表的“单层制”模式的金融机构受冲击较大,但同样采取“单层制”模式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金融机构却受冲击较小;而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家族模式的金融机构暴露出了严重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各国根据本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和文化价值准则借鉴国际良好实践,在实践中相互借鉴和吸收,创建具有本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从而实现科学决策和有效制衡。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主要发达经济体造成了严重冲击,全球金融业遭受重大损失。危机发生后,一些国际性组织和各国监管部门在分析本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时都意识到,公司治理有效性不足是造成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董事会未能有效履行全面风险管理职责、薪酬机制短期化且未与风险紧密挂钩、对外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导致金融市场和相关交易方无法及时掌握和准确评判金融机构潜在的风险隐患;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子公司之间缺乏严密有效的防火墙导致内部风险传染和积聚等。事实说明,作为金融机构稳健发展基础的公司治理若出现问题,则金融机构无论创新有多么高深、报表有多漂亮都可能在顷刻之间发生严重风险。
危机发生后,国际社会及各国监管部门迅速采取措施,积极推动包括公司治理在内的监管要求提升与改革,并先后发布或修订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10年重新修订了《加强银行公司治理准则》,增加了对良好银行公司治理的要求;金融稳定 论坛也先后发布了《稳健薪酬实践原则》和《稳健薪酬实践原则执行标准》,力求提升金融机构激励机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等。国际社会将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强化公司治理监管作为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
银行业金融机构良好公司治理的主要要素
根据近年来对我国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实践的总结和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自身的探索实践,我们认为,良好银行公司治理应包括以下要素:
第一,健全的组织架构。健全的组织架构是公司治理发挥作用的保障。组织架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简称“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结构及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层以及下设的各职能部门。国际上就各类机构包括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架构没有统一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既要借鉴国际通行规则,更要考虑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特殊性,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模式。
第二,清晰的职责边界。清晰的职责边界是确保金融机构各治理主体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基础,具体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职责明确。金融机构应当在法律的框架内,以章程或议事规则的形式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作出明确的规定,职责相互之间应当不重叠或交叉。二是履职要求明确。金融机构应根据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履职要求和履职 评价办法,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作出清晰、严格的界定。三是问责明确。对于违反法律、法规或不尽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规定明确的处罚措施和程序,这样才能促使其按规章履职。
第三,科学的发展战略、价值准则与良好的社会责任。金融机构是服务于公众的企业,既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也是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并以科学的发展战略和较高的道德标准塑造和规范自身的行为。银行的行为准则、经营活动应有助于为银行和社会创造长期价值。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也有利于银行提升公众形象、声誉和影响力,从而为银行带来间接的回报。
第四,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治理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风险管理水平上,同时要通过良好的风险管理来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因此,银行应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建立起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第五,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是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确保激励机制的科学合理有效,同时兼顾社会公平。约束机制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应当具备足够数量、独立且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内审应当向董事会负责;同时需要进一步增强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第六,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包括内部的信息沟通和对外信息披露,在对内信息披露机制方面,关键是要确保重要信息的上传下达与双向沟通,即一方面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及时、全面地获得各类重要信息便于科学决策和监督;另一方面,董事会和高管层的决策信息能够有效地向下传导和贯彻。在对外披露方面,银行应逐步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的原则,加强对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以及重大事项等信息的及时、规范的披露。总之,强有力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有利于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约束,督促金融机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在不断推动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深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体制机制变革和强化监管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持续引领银行加强公司治理建设,主要表现在:
在监管核心方面,紧紧围绕强化法人监管为核心,促进银行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以实践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三管一提高”的监管理念;在组织架构建设方面,着重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起了科学的分权和制衡治理结构;在各治理主体的履职能力方面,强调对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并对履职表现有明确要求和监督;在风险管控方面,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流程银行建设,继续加强合规建设,完善自我约束、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监督问责,突出董事 会和高管层在风险管控中的核心作用。在透明度建设方面,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和加强市场约束。要求商业银行按照有关法规,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的原则,及时规范地披露信息,加强信息披露的可读性,丰富披露渠道和方式,并接受市场监督和监管部门监管。
在制度引领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2002年以来,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先后颁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信托公司治理指引》和《加强外资转制法人银行公司治理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针对公司治理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法律文件,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逐步构建公司治理框架、完善治理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监管部门的推动和银行自身的努力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初步建立了符合行业特点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制度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逐步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司治理理念和意识已深入人心。银监会牢牢把握公司治理监管在整个银行业监管中的核心地位,持续通过制度建设和国际国内最佳做法的推广引领,使得银行业机构从上到下充分认识到公司治理的重要意义并付诸实践。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搭建了较为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组织架构,普遍建立了“三会一层”为主体的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基本明确了职责边界和议事规则,“三会一层”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作的公司治理结构基本形成。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形成了多元 化的股权结构。通过股改、上市等方式形成了由国家、境外战略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共同持股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四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初步建立了独立运作、有效制衡、协调发展的公司治理运作机制,通过设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优化董事会构成、提高董事独立性和专业性等措施,不断强化董事会的核心地位和决策职能;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的履职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和内审职能垂直独立等内控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开始显现。五是逐步形成了市场约束机制。目前绝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了向社会公众披露经营管理信息,特别是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显著提高,市场约束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六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倡导和推行绿色信贷,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其表现形式和焦点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搭建“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架构时期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早期的银行业治理重点是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三会一层”架构和推进股份制改革,而现阶段则需进一步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运行机制,着重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制衡的有效性。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我国银行业公司治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共性缺陷,而另一方面,中国银行业自身特色的治理难题也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公司治理建设的方向
今后对银行业公司治理建设应继续本着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思路,即既要规范公司治理架构和各治理主体职责边界的制衡机制,又要创新性地将公司治理的重要元素纳入其中,如发展战略和价值准则及社会责任、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等公司治理运行机制的内容,从总体上和核心内容上加以逐项规范。
具体来看,在制衡机制方面,要进一步明确规范公司治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边界。主要通过明确公司治理各主体及其成员即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来规范公司治理组织架构、明晰职责边界和人员资质与履职要求。在运行机制方面,要强化公司治理中决策、执行、监督、激励和约束等机制运行的有效性。特别要强调公司治理运行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包括发展战略和价值准则、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
今后重点应加强探索与创新的方面主要包括:
一是加强董事会运作及董事履职的内容。包括加强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作用并要求其切实履职、强化董事的资质、董事遴选、增强独立董事独立性和专业性,同时应明确对董事、监事进行科学的履职评价以及进一步明确董事会对银行经营管理负最终责任等。
二是强化监事会职责以扭转监事会作用虚化的情况。监事会在监督董事会确立稳健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监督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定期与监管部门进行沟通汇报、对董事履职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情况等方面加强职责的履行。三是强化商业银行的战略规划和资本管理。包括明确董事会在制定战略规划和监督执行方面的主要责任、指明应关注人才战略和信息技术战略等配套战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制定战略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应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准则等。
四是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建设。重点改变考核指标过于追求规模和短期利益的情况,而应体现与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利益相联系的长期利益,同时应加强激励政策对风险的覆盖,从而对银行的发展方向和资源配臵发挥导向性作用,如可利用经济资本约束银行的规模冲动,引导银行资源的合理配臵。在约束方面,应加强对公司治理各主体特别是成员的问责。
五是借鉴国际对公司治理新要求并坚持本国创新。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探索实践既来自于国际实践,也有很多是自身的创新,这些创新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如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修订《银行公司治理准则》过程中我们提出的增加对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具体规定,增加对企业价值准则和社会责任的要求,加强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评估、指导与干预等建议均得到采纳。同时,我们还借鉴了一些国际上通行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如借鉴OECD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公司治理新的定义,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更加突出银行的公司治理应履行对存款人、商业银行雇员等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保护责任。
古人云:“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公司治理本身没有一个终级标准,而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相信随着 《指引》的正式发布和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建设的目标将更为明确,主要改进措施将更有可操作性,行动将更加统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建设将迈上新的台阶。
第五篇:公司治理
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2010报告摘要 [原创 2011-07-26 16:01:22]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1、总体经营情况概述
2010 年是公司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一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成功,使公司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公司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职工工资福利、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同行业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文化建设、思想教育、员工培训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进展,干部职工信心百倍,为未来的“十二五”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认真履行《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严格执行股东大会决议,积极推进董事会决议的实施,不断规范公司治理,全体董事认真负责、勤勉尽职,为公司董事会的科学决策和规范运作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2010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828.46万元,较上年增长30.1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9.27万元,较上年增长1.57%。
2010公司董事会重点工作
(1)高效、规范的完成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工作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0]238号文核准,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1,35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并于2010年3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10年4月,完成了公司注册资本及公司类型的工商变更登记。
(2)进一步规范关联交易
中国证监会2010年年初召开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明确将“推动部分改制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从根本上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作为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
作之一,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2010]5号《关于进一步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的监管通函》的要求,对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公司内控制度》等内部规章制度,董事会组织公司相关部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了自查,报告期内,公司发生的关联交易均按照控制程序执行,决策程序合法,交易价格公允,没有损害公司及其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3)强化内控建设,规范公司经营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司运作水平,发挥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专业职能作用,强化公司战略决策和风险控制能力。2010年,公司董事会先后审议制定了《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外担保管理制度》、《防范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制度》等内控制度。
(4)董事会完成换届工作,人员结构更趋合理,更利于发挥各专门委员会和独立董事的作用。
2010年董事会完成换届工作,新一届董事会充分发挥了各专门委员会及独立董事在公司发展中的履职作用。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胜任能力进行了审核,进一步加强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为公司人才储备提供了保障;薪酬和考核委员会通过考核,兑现了公司2009的高管薪酬,并科学的制定了公司2010高管薪酬方案,达到了对公司管理层激励和约束的统一;审计委员会监督了公司2009的审计工作、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以及内部审计制度的实施情况,进一步规范了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了公司经营风险;独立董事审议了董事会的全部议案,并对部分议案发表了独立意见,程序合法合规,为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有效保障。
(5)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得到加强
2010年公司共召开六次董事会、五次监事会、四次股东大会,公司“三会”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规范运作。积极推进董事、监事培训工作,组织董事、监事参加山东省证监局举办的董事、监事培训班,学习涉及上市公司的相关政策法规,取得良好的效果。
(6)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
2010年,公司董事会对照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信息披露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加强对公司重大信息的搜集、反馈、整理、审核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及时披露,确保所披露信息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2010年共计公开披露各类信息81件次,圆满完成信息披露工作。董事会委派专人通过电话咨询、股东大会现场交流、券商机构实地调研等方式,与各类投资者进行沟通和交流。2010年共接待了10家券商基金等投资机构,在严格遵守信息披露制度的前提条件下,与公众投资者保持良性互动。董事会积极处理来自监管部门和广大股东对于公司的关注和质询,客观、及时地回复来自资本市场的问询,妥善处理公共关系,维护公司良好的市场形象。
(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
(1)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的包装行业是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并用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近40年来的发展路程,形成了一个以纸、塑料、金属、玻璃、印刷、机械为主要构成,拥有一定现代化技术与装备,门类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彻底扭转了过去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被动局面。多年来,国家多次出台鼓励发展和规范包装行业的政策,体现出我国政府对包装行业的高度重视。
包装工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全国包装工业总产值从1991年的不足百亿元增长到现在的2000多亿元,每年为几万亿元的工农业产品和食品提供包装,在国民经
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我国食品包装机械直接服务于食品工业的比例高达80%以上。
中国包装工业总体规模已跻身于世界包装大国之列。2007年包装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美元,在国民经济三十多个主要行业中排列到第十四位,包装产品品种已成体系,门类齐全,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出口贸易和多层次国内市场需求。包装科技、教育和文化都有长足的发展和特色。
金属包装是中国包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约占中国包装工业总产值的10%,主要为食品、罐头、饮料、油脂、化工、药品及化妆品等行业提供包装服务。金属包装容器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品包装、日用品包装、仪器仪表包装,工业品包装、军火包装等方面,其中用于食品包装的数量最大。我国金属包装的最大用户是食品工业,其次是化工产品,此外,化妆品和药品也占一定的比例。
金属包装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内需型为主、出口为辅、产品替代性高、市场季节性变化大、市场集中度高等产业特点,主要为食品、罐头、酒类、饮料、油脂、化工、药品及化妆品等行业提供包装配套服务,其主要产品可细分为:印铁制品(听、盒)、易拉罐(包括铝制二片罐、钢制二片罐、马口铁三片罐)、气雾罐(马口铁制成精美的药用罐、杀虫剂罐、化妆品罐、工业和家居护理等)、食品罐(各种罐藏液体和固体的饮料、糖果、奶粉、烟酒食品罐等)和各类瓶盖(皇冠盖、旋开盖、铝防伪瓶盖、指压保险盖)。另有1~18L马口铁制成的化工桶及冷轧板、锌板制成的20~200L的钢桶。金属包装产品线丰富,应用领域十分广阔。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金属包装技术发展日益成熟而得到增长。2006年,我国饮料产量达4,100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饮料生产国;同时,我国的石油化工产品、精细化工、日用化工产品的深化发展,既扩大了内需,又增加了出口,都为金属包装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2)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酿酒行业包装用防伪瓶盖主要包括铝防伪瓶盖和组合式防伪瓶盖,从使用数量情况来看,其中约有50%的酒瓶使用铝防伪瓶盖,近年来,我国铝防伪瓶盖每年均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组合式防伪瓶盖可分为铝塑组合式防伪瓶盖和塑料组合式防伪瓶盖,是一种由铝板涂覆品与塑料件组合或各种塑料件组合,经开启使用后,不能再复原的瓶盖,组合式防伪瓶盖的特点是具有防倒灌功能。
我国目前从事铝防伪瓶盖的生产企业200家左右,部分企业也同时生产组合式防伪瓶盖。经过多年的发展,铝防伪瓶盖市场的供需格局已从初期的供不应求转为基本平衡,但在企业技术水平、规模生产能力、产品档次方面存在结构性差异。由于铝防伪瓶盖生产环节中防伪印刷设备的引进所需资金量大及生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我国从事铝防伪瓶盖的企业中,拥有铝板防伪印刷装备、掌握防伪印刷关键技术的仅为少数企业,其余大多数企业则外购涂印铝板从事冲压成型业务。根据中国包装联合会行业工作部《铝防伪瓶盖板涂料印刷的现状和发展》,目前我国铝板涂印生产线约有30余条,涂印生产能力的80%集中在山东省烟台市,其中本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
公司自设立以来,产销规模已连续十年占据同行业第一的位置,经中国包装联合会及所属金属容器委员会认定,本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铝板复合型防伪印刷和铝防伪瓶盖生产企业,公司先后被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包装企业家联合会评为“中国包装龙头企业”、“中国200强先进包装企业”、“中国包装优秀企业”,并于2007年10月被中国企业发展监督委员会和中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心评比为“中国瓶盖十强企业”。
2、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
(1)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初步确定了公司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在进一步提高现有产品市场占有率、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巩固公司行业中龙头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公司在创新、研发、生产、完整业务链方面的整体优势,打造具有丽鹏特色、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开拓防伪瓶盖在啤酒、葡萄酒、医药、饮料、食用等包装领域潜在的巨大市场,力争把防伪瓶盖这个“大市场”中的“小商品”做精做细、做大做强;全面提升企业的增长速度、运行质量、效益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争做“中国第一、亚洲领先、世界一流”企业。
为保障未来发展战略的逐步实现,公司制定战略措施如下:
1)调整结构,优化企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公司以战略目标为核心,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适时、适合地进行策划,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调整好产品结构。坚持由低成本竞争向高质量产品转向,由物美价廉、薄利多销向优质优价、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发展,充分发挥公司研发、创新的特点,开发创新一批附加值高、能引领行业发展、满足市场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加大对葡萄酒、啤酒、保健酒、橄榄油盖的开发力度,使企业进入更高端的产品领域,以高端、高质、高效、不断的增强整体市场竞争力。
2)转方式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