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美的能力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这让人震撼。
小桥、流水,炊烟、人家,是透着清新气息的风光,远离俗世的喧嚣,生长出来的人民是勤劳、朴实且热情好客的。很小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题目已记不太清,隐约写得是山里的人家,孩子和大人都是极为热情好客的,至今我回味起来,都是潺潺的溪水,山涧的清音,竹林,背着竹篓采药的孩子,青石板,人去后留下的清凉和舒爽。欢跳的山雀,百灵鸟的歌声,孩子们嬉闹的笑声,浣纱女子们的谈话声,在溪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清亮。山里的房子多数是草房,竹楼,砖瓦房,用篱笆围住,有菜畦,花圃,若是挂个木牌,书上个什么阁什么人家什么居,倒还平添了几分高人隐居的神秘感。
不知道那是不是一种感受美的能力,还是作者娴熟的文字技巧,传达情感的本领已然高超,才让我这般愚钝的读者感同身受。
南方,山是不多的,原始风貌的山更是少见,少了份自然的素雅,多了份人文的气息,打上名胜的旗号,谁是为了感受美而去的呢?更何况,美,又何须刻意去感受?
我比较羡慕安妮宝贝《春宴》里那个被领养的孩子,在价值观、人生观还未成型时遇到这个贞谅这个特别的女子,用生命最平凡却自由的方式一天天成长,一种漂泊游荡的生活状态,看尽繁华绚烂,又能自然归于平淡。
这种生活,一万人中难有一人。这种人,一万个中难遇得一个。而贞谅感受美的能力已经完整地融入了对生命最真实的态度里,换而言之,这也许是我也看安妮宝贝文字的一个很大原因。
时下的青年人,在自以为时尚和潮流的追逐过程中,内心填充的却是空虚和寂寞,应对生活的能力很大一部分在安于现状,从事一份稳定的工作,拿一份微薄的收入里,渐渐忽视了精神的愉悦,继而麻木和习惯。又或者是无节制的愉悦,烈酒,狂欢,第二天不知道白天深夜,很少去思考自己在做什么,自己需要什么。在我看来,即便只是需要一种物质上的优越生活,这么赤裸裸的金钱观念和关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往前走。最可怕莫过于:没有一点信念的支撑。
我很害怕一种无助感,来自于自身精神的匮乏,内心的不够强大,会被原本现实的事实折腾得千疮百孔,而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这种无助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容颜的老去,习惯的养成,演化为一种听之任之的本能。然后,看着年轻的孩子感叹:这样的活力,真好。时间,就像是一位雕刻家,把我们的棱角一天天剔除,留下的只是一种生存的模式。连问候都成了一种编码,您好!植入大脑,而没有想过,我是否可以用嗨!天气真好!诸如此类的活力短语来打招呼。
这是一种能力的丧失,关于美。甚至不愿意去思考,不愿意去感受,也不愿意去表达,有个老师跟我说,有人这样鄙视写作的人,实在是没事找事,有那么多的时间,牺牲那么多的脑细胞,还不如去打工赚钱呢!但当人反问他赚钱是为了什么时,他便沉默了。无非是为了享受,肉体和灵魂的消费,他也许才意识到:那些写作的人,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已经提前在消费了,而自己还傻傻地要等钱到手后,实际上,很多写作的人到最后拿的钱比他多。我是举了一个多么赤裸裸的例子!但,想说的实则很简单。
这里,职业的局限性,体现得比较透彻。但社会运行的规则是:我们必须工作,换而言之就是我们都得有职业领域,而且力求在这一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因为生活的艺术家,除了小说里的贞谅,还没出现,而艺术家本身又是何其功利的一词。
我希望自己的学生,以后的孩子能天真烂漫,发现美,感受美,能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这比他考上大学,成为博士,更让我欢欣。
第二篇:感受数学美
论文编号
枯燥数学课堂反思之感受数学美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应用的普遍性和逻辑上的严密性。这三个特性使学生对数学的印象是单调、枯燥、冷漠的,难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审美教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从让学生学会“识图”、“鉴赏”、“游戏”、“发言”、“创新”、“质疑”六个方面简单地探索了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的审美能力。关键词: 学生 数学 审美 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应用的普遍性和逻辑上的严密性。这三个特性使学生对数学的印象是单调、枯燥、冷漠的,难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数学审美教育。注意挖掘数学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数学美感,当学生发现数学确是一个美的世界时,便会改变对它的成见,极大地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加强对中学生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让学生学会识图,在识图中感受数学的“形状美”。
英国数理学家罗素曾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对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美。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之美。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看一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让学生去发现数学的影子,找到许许多多的图形。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相似”后,我布置给学生一份特别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放学后观察乡镇一角的街景,从中去发现一些熟悉的数学图形,并让学生归纳,有哪些图形是相似的?如:在教《轴对称变换》的教学中,可让我们的学生自由发言,讲讲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哪些叶子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教师里有哪些也是对称的图形呢?让我们的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在学习《圆的基本知识》时,我把圆同描写太阳和月亮的优美诗句、声音与色彩以及数学史上对圆的美学认知的发展历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还利用网络搜集将生活中的圆展示出来,如当小雨滴落在湖面上荡起的涟漪,那种震撼的美,学生屏息凝神,看呆了,深深地感受到了数学的美,此时的内心体验要比老师的说教好上千百倍,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感兴趣?新课程提出的情感目标也就落实在此时无声胜有声中。细节无处不可美,一句动听的表扬,一个感人的眼神,一份漂亮的板书,一次有趣的数学活动„„就在这不经意中,数学之美便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还可适当地延伸知识,介绍奥运五环,带给人们美感享受的同时,又昭示出人类体育运动之美。学习“集合”时,可把它与罗素的“理发师悖论”,特别是集合论的创立者康托尔的故事,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课余的时间,我们还可带领学生漫游在数学“王国”,如:在数学的园地里,完全正方形作为一朵沁人心脾的奇花,曾陶醉过多少观赏者!五种正多面体以其形式美带来的神秘感,使古代人曾把它们分别作为火、风、水、土、空气的象征,而这五种图形总名之为宇宙的图形。由宇宙美神得到的黄金矩形是最令人心醉的优美图形之一。它在形式比例上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因而,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诸如像柜、图书、杂志、火柴盒及至国旗都采用了这一优美的图形,以带给人们更多的美感的享受。
通过以上的体验与学习,学生能感觉到数学是美丽而神奇的,数学美不胜收。在识图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审美的能力。
二、让学生学会鉴赏,在鉴赏中感叹数学的“和谐美”。
美是艺术的一种追求,美也是数学中一种公认的评价标准。教师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在鉴赏中发现数学是美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鉴赏能力,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用美学的眼光审视所学生的数学知道,研究数学发现的过程,向学生渗透科学美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的观念,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芬奇说:“黄金分割是美的原则,一切符合黄金分割值的图形都是最美的图形”。所以我在讲授“黄金分割”的知识点时,先跟同学们讲:“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体形是否标准?那么,你们回家用尺量一下自己上下身的值,并计算出它们的比值,到明天我们学习黄金分割了之后,你们便可以得到答案的。”同学们立刻被这一“黄金分割”所吸引,兴趣十足主动积极地去预习这一节课,真正达到了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目的。
在学习应用题时,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使学生从感受到数学中这富有秩序的设置和乘法的美等。因此,我们应该挖掘教材深层次的多元教育因素,有意识地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使美的情感得到升华,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和发展。数学之美很难定义,但只要我们细心鉴赏,就能在学习数学时感受到美的愉悦。
三、让学生学会游戏,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美”。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们越来越关注的是: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学生将会学得最好。数学游戏就是其中最受教师和学生喜欢的形式之一。游戏与教学相互包含,使学生们在愉快游戏的同时自主探索知识,发展能力,张扬个性,实现教学方式的大开放。数学游戏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
如教学《对称、平移与旋转》时,若能把“跳棋”搬进课堂,学习小组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对称的基本特征,不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又初步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四、让学生学会表达,在表达中体会数学的“抽象美”。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
教学如果不经过学生兴味盎然的尝试,不经过理智的挑战与思维的碰撞,不经过多次质疑、自主选择,不经过比较反思、独立判断,没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自内心的真切体验,很难说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获得了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让学生学会实践,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抽象美”。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五、让学生学会创新,在创新中感悟数学的“变幻美”。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
例如学习了点关于直线对称点求法后,就要引导学生从联系实际的角度去分析,对原题进行加工、改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题目可以是这样的:一条小河l的同旁有两个村庄A、B,在河边修一个抽水站,问该站应修在什么地方,才能使它到两个村庄A、B的距离之和最短?
学生继续讨论,将得到另外不同的几个题目:
延伸:(1)小河两岸(设两岸是平行的)有两个村庄A、B,要在河上修一座与河岸垂直的小桥,使两村庄间的距离为最短,小桥应修在什么地方?
延伸(2),在圆柱形铁皮桶的外侧A 处有一只小虫,请为它设计一条最短的路线,使它沿桶外侧爬到桶内壁B处。
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能在不断的自主创新中,享受数学之乐趣,感悟数学的“变幻美”。
六、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优化数学的“无穷美”。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教给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乐于质疑,从中能享受到质疑的乐趣,而不是把它看作是苦差事。也就是说“乐在其中,才会有吸引力和产生内趋力。”让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质疑,在知识的作用上质疑,在知识结构上质疑,在知识的模糊处质疑,在概念内涵,外延的拓展上质疑等等。在质疑中优化数学的“无穷美”。
如:教学“轴对称”时,我先是进行操作演示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再让他们阅读课本材料,然后问学生:“当你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你的同学?”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了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有不少学生提出了比较好的问题。如:“圆的对称轴是什么?”“为什么要说所在的直线?”等。但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题的热情。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与恰当的评价,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热情,对学生新奇怪异的想法我们要加以保护,决不能随便予以否定,遏制及嘲笑。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起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久而久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一个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那么,对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一定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以自己对数学最真诚的热爱、最睿智的领悟、最诗意的诠释引领学生走进美丽的数学,培养学生数学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美好的情感,让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一双认识、欣赏并发现“数学美”的慧眼!参考文献:
1、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朱永新、杨树兵 《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1999.8.3、华建宝《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中国教育学刊》1999.1.4、牟洪宇《问题解决中的审美教育》《中小学数学》2002.9
5、王振华《将游戏带进数学课堂后》 《中学教研》
第三篇:我们有感受美与苦难的能力吗
2002年第1 期 《东方文化》
我们有感受美与苦难的能力吗?
谢劲松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忙碌的我们是否还有闲去观赏门前鲜花绿叶之美?是否还有心去新闻记者一首古诗或新诗?是否还动情于街头无助者的呻吟与乞求?是否曾扪心自问:我还有感受美与苦难的能力吗?
技术社会的特征是人的行为的功利性。竞争、成功、理性的算计成为人们通晓和默许的准则,强烈的欲望通过技术化的活动得以满足,“对技术的狂热追求基于人类的欲望现象,我这里所说的欲望是指黑格尔用语Begierde——急切的欲望,不可抑止的渴求和热望:肉
[1]欲、色情、性欲、贪婪”。技术社会中的人是技术化的人,技术化的人是欲望的附庸,与此相反,对美的欣赏、对诗意的领悟、对苦难的感受却是无功利、无目的的。伽达默尔说:“美本身充满了一种自我规定的特性,它没有任何目的关系,没有任何预期的功利,而是洋
[2]溢着对自我描述的喜悦与欢乐。”而苦难不仅是一种经历、遭遇,更是一种意识,是对自身处境的意识,它同样不涉及到同他人的利益关系,要有感受美与苦难的能力,首先就应该清算技术社会的价值观念对自身人性的遮蔽,也就是要克制自身的欲望。
一个克制了欲望,或者说不得个无欲的人,也是老子所说的“为无为”的人,虽“无为”却又能“无不为”,是一个天真的人、单纯的人、复归于婴的人,基督文化认为人具有罪性,随时都可能堕落、可能犯罪,认清这种可能性使我们不至于对人生的苦难找不到一点原因,也不至于把自身的苦难完全归结于他人之所为。
一朵花中可见美,一首诗中可见美,一个人眼中美的东西为什么另一个人视而不见?这是气质、天性的差异,还是能力的差异、审美力的差异?我们都曾是孩子,我们都回忆得起对一草一木甚至一只蚂蚁的惊讶与赞叹,那时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美,但我们却有对美的感受经验,我们的天性中并不缺少审美情趣。一个人长大的过程也是受文化传统陶冶、受生存需要制约的过程,也就是能力增强与消弱的过程。
孩子见到花会情不自禁地生出爱意;植物学家见到花可能想到的是这朵花为什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每个人所见到的,都是他所能见到的,见到也是感到,是回到事物本身的直观,能,既是能力也是限度,我们爱美,首先要具备感受美的能力,限度是我们跨不过去的界限,也正是这一跨不过去的界限赋予了我们对自身有限性的体认,对自身有限性的体认,使一个人不至于目家一切,自以为无所不能、无往不至、无所不知,界限的背后是虚无,有如正是黑夜才使光明显现。虚无是意义的存在之源,对虚无的意识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显示。美,是当我们感觉到它美时才是美的,这是在现象学意义上的理解,也只有作为这种现象学的理解,我们才不至于把争论和探讨指向一个客观的美的对象的存在,而遗忘了最直接和最真实的感受。
孩子对自然美的欣赏是天性;长大后美感能力的削弱和消失、对诗与艺术作品的美感迟钝,说明仅靠天性、仅靠无欲,是挽留不住审美力的,尤其是对现代艺术的领悟,是不能靠创作与鉴赏理论的指导而获得的,现代艺术所构造的,不是形同自然物的图象;它本身的不确定性就是要唤醒欣赏者的美感能力与再创造的能力;它不是用艺术语言来倾诉某种确定的意义,而是要在另一半的参与中来完成其意义,正如柏拉图所讲述的爱的美丽的故事一样:“每一个人仿佛都只是一个残缺的部分,爱是一种渴望,一种要求复原为整体的残缺部分在[3]与另一半的遇合中得到满足。”这个渴望遇合的比喻只有助于理解审美经验;事实上多少遇合的整体也并未止住内心的渴望。
感受到美,也就是感受到诗意、感受到激情。黑格尔或谢林说过,理性的最高方式是审美的方式,它涵盖所有的理念,只有在美中,真与善才会亲如姐妹;哲学家必须象诗人那样具有更多的审美力量,没有审美感,人根本无法成为一个富有精神的人,如此,诗便获得了
[4]更高的尊严,即使历史、哲学都不复存在,诗也会独与所有余下的科学和艺术存在下去。如果我们同意这种说法,要作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我们就必须获得这种感受美的力量和能力,必然使自己多一点诗意。
人的诗意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现象,是摆脱了无情和冷漠的微笑,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是,美感的诗意是属于人的超越能力和超越理性,我们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觉得自己沉浸在诗意之中,诗意的感受只是偶而的,也正因如此才弥足珍贵,不在美感的诗意中,我们的精神状态就会在世俗中沉沦。沉沦是无激情地也他人共在,如同烦恼或无聊时,我们需要找人闲谈,让他人来分担属于个人的痛苦,个人的痛苦在向他人的倾诉中缓解、消失,这是常人处世的方式,然而痛苦消失了,个人的独立性也消失了,痛苦不再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也不再他作艺术创作的原动力,艺术作品可能是在诗意的美感下所作,也可能是在痛苦中所作,作品总有一天会成为公共精神文化物品,虽然可能传递出他的痛苦,这种痛苦也可能具有普遍性与启示性,但总不会与他的个人痛苦等价。这也是我们还无力回答的“苦难向文字转换[5]为何失重?”
如果美是喜悦与欢乐,那美与苦难可是对立的二极?我们可曾感到悲壮的美?苦难也能有诗意?悲剧中有永恒的诗意和美,它把人带向崇高、带向精神的超越,而不是肉体与感官的快感,悲剧是对苦难的表达,如果悲剧成为获得“美学”教益的材料,就失去了悲剧的感性力量,诗作为一种最真的表达得出原初的语言,是苦难和美最有力量的呐喊,但这一呐喊再有力量,仍不锡失重,无论是歌德还是屈原,他们的诗行中未必表达尽了他们心中的爱与悲愤。从他们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他们的爱与悲愤的力度、深度与独特性。对他们来说,诗是使心灵感受自然流露的最恰当、最合适的方法;对贝多芬来说这种方法是作曲,对梵高来说是作画,作诗、作曲、作画的冲动都是源于对苦难、对美、对命运的强烈的感受力,他们没有把这种感受力当作常人都有的而淡化,他们不是为创作而表达,而是只有作这种表达才能生活下去,他们不可能通过交流与闲谈让他人来分享和分担自己对美与苦难的感受。
一个人对美与苦难的感受越灵敏、超强烈,他对人生与人性的领悟也就越丰富越深刻。这种感受力体现了一个人的天分和天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悟性与灵性,意识到苦难,就会去寻找苦难的根源,就会去摆脱苦难,自己与他人的苦难经历都可能会唤醒苦难意识,如果说年青人更易具备对美与爱的感受力,那饱经风霜的老者也就更易具备苦难意识了。实际上,年龄、阅历、遭遇并不一定是导致对美与苦难的感受力的直接原因,这种感受力是要靠引导、教育、提醒、启示、阅读等多种方式来培养的,这种培养是一种唤醒,是将任何一个人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唤醒过来,唤醒即是去蔽。
我们既不可因人生中美与诗意的欢乐体验而看不到个人与人类的苦难,也不能因苦难而否定人生中有美与诗意的享受,这看似辩证之言,只有在真正超越这两个方面而走向无苦无乐的澄明之途,才会具有真正的辩证法的特征。澄明之途可在人间? 无苦无乐可是想象?
不管怎样,对美与苦难的感受力将是叩门的第一声„„
注释:
[美]D·维雷恩:《现代社会中的人》,张世英、朱正琳编:《哲学与人》,商务印书馆,年月版,第70页。[德]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张志扬译,北京三联,91年版,第21页。[德]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郑涌译《外国美学》,第11期,第69页。我引用了两个不同译本,选用了我认为较恰当的译文。
[德]黑格尔或谢林:《德国唯心主义的最初的体系纲领》,刘小枫译,《德国哲学》第1期,第189页。这本书的作者不确定。
张志扬:《缺席的权力》上海人民出版社,96年4月版第9页,第260页。
第四篇:感受文字之美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书香浸润心灵,阅读伴我成长
与书香为伴,与智慧同行
阅读,与书同行;悦读,与书为友
走进书香乐园,品味多彩生活
畅游书香林,读书伴我行
读书的孩子最美丽
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
读书每一天,快乐无极限
遨游书海,润泽心灵
人人结书缘,书香满校园
沐浴书香,放飞心灵
品味书香,陶冶心灵
阅读经典,书香罗外
多读好书,丰富人生
博览群书,开拓视野
开卷有益,读书快乐
小小书籍,大大世界
书海泛舟,其乐融融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让书香伴随我们成长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人类无声的老师
第五篇:感受英语之美
感受英语之美
走进春天的原野,你感受到了叶的嫩绿,花的鲜艳,鸟的呢喃,你甚至会在自然之美中沉醉。走进英语,你可曾感受到英语之美?那和谐的声韵,那亮丽的音色,那饱满的情感,男声之浑厚如大提琴的和弦,女声之甜润如曼陀铃的轻颤。
你听过《午间半小时》吗?你看过《话说长江》吗?虹云的语音,那种让灵魂振颤的美,英语也有。20年前,读大学的时候,我的宿舍与英语系的学生是邻居,一天夜里,隔壁的收音机正在播放“美国之音”的“英语九百句”,那是一种让人心动的语音之美。哦,英语竟是如此之美!
学英语的中国人对英语的误解,正如“文革”期间长大的孩子对音乐的误解。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文革”开始,上高中的时候“文革”结束,整个学生时代,高音喇叭里唱的是“样板戏”,音乐课上教的是“语录歌”,在我的意识里,音乐就是噪音的一种。1977年早春的一天,在影剧院里看一部刚刚开禁的老电影《阿娜尔罕》,影片中有段男女声对唱,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在音乐之美中陶醉。哦,音乐竟是如此之美!
近日,从音文秀的语音资料库里选了一段“IBM总裁演讲”,再一次为英语的语音之美而感动。由此而感慨,如果英语老师的语音不美,就不要继续在讲台上制造噪音了,不要继续把学英语的孩子们导入误区。信息技术已经如此先进,我们完全可以让学英语的孩子自始至终聆听世界上最美的英语语音!
走进英语,阅读原著,你会感受到英语的历史、文化之美,你会感受到象罗素那样的伟大作家的思想之美。英语是美的,只要你用心去感悟。学英语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一个欣赏的过程。当你沉醉于英语之美的时候,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会成为学习英语的激情,而激情是英语学习的巨大动力。
前几天,去电视台做了一期谈话节目。一个刚开英语课的小学生说:“英语太难了„„老师先写在黑板上,再领我们读。”一个法律系的大学生说:“我把一多半的精力都用在英语上了,压力很大,很累,很沉重。”在升学压力下,从小学到大学,英语的教与学普遍成为应付考试的短期行为。短视、急功近利只会造成生命的浪费。不能感受到英语之美,是中国人学英语效率太低的症结所在。
学英语要从审美开始,从欣赏开始。音文秀为你准备了优美的语音资料,为你准备了丰富的美文、名著。独有的屏幕抓词翻译功能,遇到生词不用翻词典,一点即可知道。你再也不用枯燥地背单词,在不同的情景中遇到这个单词,一回生两回熟,成了老朋友。你在轻松地阅读大量原著的同时,收获的不仅仅是10000个词汇量,你的文学修养,你的情操,你的个性,你的人生,都会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