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课文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
浅论课文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独特的体验
双峰县永丰中心学校贺中元
内容摘要:在当前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味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而对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有所忽视。正确处理它们的关系,要注意两个要点。一是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二是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扮演好“首席发言人”——“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关键词:新课改、阅读、价值取向、独特体验、平等中的首席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一、教学实践中的理解偏差
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但是有些做法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徒有形式。很有可能矫枉过正,一味的鼓励和肯定不负责任的“创新”,让语文的文字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头脑中的不负责任的“胡编乱造”、“胡说八道”。我想很有必要就价值取向与独特的体验的关系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曾有一位教师在《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样看待那两个骗子的?”经过一番讨论后,学生开始了发言,有的说骗子狡猾;有的说骗子“聪明”,他们能洞悉皇帝的心理,善于察言观色;也有的说他们“勇敢”,敢在皇帝面前玩弄骗术,要知道弄不好,就会人头落地的呀!更有的说他们是在替天行道,不骗这些贪官污吏还骗谁呀!气氛非常热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叹服这位老师设计之巧妙。尤其会认为后面的回答与众不同,很有创意,应该得到鼓励。不错,学生这种勇于独立地思考和表达,而不人云亦云的做法,确实是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的。然而如果我们仅到此为止,那就有些不妥了。我们应该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就骗子是“狡猾”还是“聪明”展开争论,说出各自的理由。争论结果,统一了认识,认为骗子是“狡猾”的,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谋取私利,是不道德的。骗子是“聪明”还是“狡猾”就要看他们所作所为的目的和手段。如何看待骗子,反映了学生对骗子所作所为的态度,反映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很显然,如果不提这一问,学生不能畅所欲言,不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体验,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正确引导,展开争论,就既注意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正确引导价值取向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一对矛盾。我们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当前阅读教学有一种倾向是:在培养创新精 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等思想指导下,有的教师一味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而对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有所忽视,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正确的引导。重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发挥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正如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所指出的,“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又在“教学建议”中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见,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是课程标准所反对的。
三、尊重独特体验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有权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选择、评价、重组和整合,进而把知识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能力。《新课标》由此指出,语文教育特别需要 3 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四、正确处理价值取向与情感体验的关系
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关系,笔者认为特别要注意的是这样两个要点。一是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教材的价值取向是教材的核心和灵魂,教师怎样理解和把握,关系到教学过程中能否正确引导,关系到学生在阅读中吸取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如《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教师本该引导学生去体会怎样面对人生困难等方面的启示。如“只要坚持不懈奋斗,就最终能克服困难”,“诚之所至,金石为开”等等,这些精神决不因时代发展而失去它的意义。课文总是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体会作者思想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学生认为不如搬家或搞山区旅游开发,这并没有错。但问题是这不是文章的主旨。如果教师没有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往往会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二是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面对同一作品。相同问题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评价,面对课堂中的百花齐放,教师固然不能一棒子横扫千军,但是否就意味着不用对其加以修整,任其自由开放,独树一帜呢?答案是否定的。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知识点仍有其确定统一的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仍有其主流取向。否则学生思想杂乱纷陈,人际 交流无法进行。就学生个体而言,囿于其本身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情感体验所限,不能保证他们的想法个个都正确全面,无法保证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达到教学所要求的高度。这就要求教师像园丁一样,除去杂草,剪掉败枝,确保花卉枝繁叶茂、鲜花怒放。但让我们极不愿意看到的是,有些教师在注重学生学习多样的体验和发散的思维的同时,他们自己却成了学生思想的应声筒。他们不敢对学生任何“标新立异”的发言给予过激或否定的评价,甚至在一些关于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问题也不置可否。
五、扮演“首席发言人”的角色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扮演好“首席发言人”的角色,也就是“平等中的首席”。首先,要把握好角色的定位。教师作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中介,他的思想,文化,人生经验,审美水准都要高于学生。另外,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中也承担着“传道”的义务。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立还是教学活动的设计,都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取向。没有价值取向的纯客观的教学是永远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首席”地位是客观存在的。其次,我们强调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们不能因为客观的首席地位,而对课堂教学进行垄断和专制,取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引导时所起的作用在于:创设和谐情境,增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在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再次,面对富有争议的话题,教师不要以权威者自居。而只能充分行使自己与学生同样具有的发言权,为学生开拓新的思路,开阔更广的视野,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当然,教师的发言应有较强的指向性,而不是泛泛空谈,他的发言应该像夜幕里的一盏明灯,能拨开由争论而引发的笼罩于学生心头的迷雾,让学生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语文材料的多样性,学生学习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样学生就有了不同的体验。作为教师,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又必须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书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修改稿)(写写帮整理)
如何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教研实施方案
----------中宁三小语文组
一、教研目的:
为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次教研活动方案。
二、指导思想:
以提升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狠抓教学管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施以研促教,以研兴教,为广大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
三、活动原则: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教研活动的宗旨,充分体现全体性、导向性、操作性、发展性、激励性。
教研活动立足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并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文化氛围,使教研组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
四、教研主题:如何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 五|、主持人:汪凤兰
参与人员:我校高年级语文组教师
六、活动流程:
主持人:大家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这两方面的关系该如何处理,教师应该怎样把握,都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是让学生八仙过海,还是让他们墨守清规戒律呢?或者是教师点化后的普渡众生呢?
今天的教研活动,我们结合我校进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调研活动,谈谈关于在阅读教学中文本价值取向与学生独特体验如何把握的粗浅看法,与各位从事语文教育的同行 1
商榷。
常玮:教材中所蕴涵的价值取向是教材的核心和灵魂,关系到给学生提供怎样的精神食粮。作者写成一篇文章,总是要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从中无不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取向,这当然是毫无疑义的。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随之发生激剧的变化。阅读前人的作品,对于作者的价值取向,既有认同、接受、赞赏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异义和碰撞。这就不能使学生仅仅局限于对文本作者的价值取向的认识。教材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应奉为“圣经”,学生不仅可以接受、赏析,也可以质疑、批判。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作品的主体意识和独特体验,启发学生尽可能多维、多向、多层面地去揣摩感受作品的内涵,去发现作品中新的意义,才能使教材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黄占红:《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情感体验、享受审美乐趣的重要途径,应当让学生初步学会阅读,注重情感体验,使学生在阅读践中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正确的价值轨道,这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处理好这一门艺术的关键就在于,我们不但要看到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文本价值取向的千差万别,我们更要看到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的价值取向,又要引导学生能够走出文本,感悟新的价值。走得进,出得来,个性与共性,文本与生活,也就相得益彰。
任改花: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堂是开放的,学生对文本的反应自然是多元的,只要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违背真善美的基本原则,都是应该得到理解与尊重的。语文教学要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小学生还处在心理不成熟的时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分辨力较差,有时甚至出现混淆;他们对事物的感悟体验是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这种经验可能是积极、健康,也可能是消极、不健康的。
主持人:感情的体验有可能折射出非主流的价值观,出现偏差乃至错误。当学生的独特体验可能对大家引发一些错误的信号时,教师应该顺着学生合理的信息,引导学生看清那些隐含着的不合理的错误信息。建立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上,激励学生大胆独特体验,还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有悖于文本的价值取向给予引导,从而实现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统一。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PPT课件
教学案例一)
就这样,这堂课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思维撞击,实现思维互补,学生对
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学生也会从对作品主流价值的准确感悟中进入作品“精神的家园”,使学生“旧我不断失落,新我不断再生”。我们也为老师的机智处理而称赞。
王 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握价值取向中真善美的原则。《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提倡学生对语文的多元理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不能置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于不顾,尤其小学生还处在不成熟期,他们对课文的感情、体验是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这种经验可能是积极的、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不健康的。感悟和体验有时可能折射出非主流的社会价值。这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会削弱教学内容对学生精神境界、文化品位的提高。因此,教师既要对儿童早期智慧的敏感、惊奇给予支持,又要对他们做好“价值取向”上的引导,引领学生攀登人格的高山、思维的高山、知识的高山。
(聂玲芳:对于王娟老师的这个观点,我们来看看案例二)ppt 此时,怎么办?薛老师由此谈到了学校、社会的一些规定并语重心长地说:“规定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小时侯违反规定,犯小错误;长大后就会违法犯罪。”
虽然学生的表情还存疑惑,人文熏陶的目标还没达到,但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深化认识,回归课文潜在的价值理念,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一层面上来,却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薛老师在后来与学生同场扮演父与子的角色扮演中,巧创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刚才认识的错误之处,一笑之间顿悟并接受文本的价值取向。
朱 云:结合聂老师的案例,我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如今的社会呈现出全面开放的格局,多元的价值观念深深地影响着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学生对文本的一些独特体验,其实就是多元价值观念在学生身上的反映。当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文本的价值取向,真的发生向背的时候,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的否定和强行的灌输,更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应该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学生领悟文中的道理,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走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误区,让他们真正理解文本的价值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这样,语文教学才能更好的落实人文素养。
朱海霞:就人文素养来说,阅读教学不是一味地调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文本的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确切地说,就是以一定价值取向的文本,积极地影响学生的个人情感,同时又以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来促进价值取向的发展与丰富。
任改花:学生解读文本后的独特体验,教师要按照文本所反映的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有效地指导。语文教材具有感染熏陶的作用,它往往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由于学生的经验阅历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教学中,要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首先要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作交流,没有师道尊严,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在文章中所感悟到的,是他以自己的生活和经验参与解读才能感悟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王娟:还有,教师要能适度容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种种差错,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对话,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常玮: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建立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上的。作为教师,必须从内容、语言文字两方面去认认真真地探究文体,挖掘文本的价值,以防止对文本价值出现偏、错、空或者是其它枉自拔高的消极现象。
在文本价值取向与学生独特体验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要转变对教师作用的认识。教师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解释者和指导者,更重要的是掌舵者。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文本解读过程,才是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完成重新构造自身的过程,即学生能获得认知、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聂玲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价值取向”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在对话过程中得到的共识,具有共性。“多元理解”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独到感受和体验,展示个性。教学中即要追求共性,又要张扬个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做好组织者,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得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而且作好引导者,要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向文本所呈现的价值取向。
朱海霞:所以,在阅读教学中,第一关就是要让学生诵读,开口读,逐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语气和语调,进而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在循序渐进的诵读过程中,学生除了能不知不觉感受到语言的美,体味到课文所创设的优美深邃的意境,潜移默化中更能体味到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或慷慨激昂,或低回婉转,或悲壮,或欢快,或尖酸刻薄,或诙谐幽默,或郑重严肃„„的感情,朱 云: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文中关键语句的思想感情。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课文的思想感情深藏在文本中,但于此同时,它又是向接
受者——学生和教师开放的。文本中的语句是联系作者,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世界的“中介”和“桥梁”,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结构较复杂、内涵丰富语句,表现文章或段落主旨的句子,表达有特色的句子都是我们应该予以关注的关键语句。
王娟:教师还要驾驭教材,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了解文章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驾驭教材的目的是把教材变为学材,把教本变为学本。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学生通向教材的桥梁,使学生感到亲近、亲切。
主持人:以上所谈及的这些方法贯穿着阅读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整个过程,它从课堂延伸到课后,大大拓展了阅读教学的空间,丰富了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渠道。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训练和操作,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意识会有明显增强,情感体验的能力也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黄占红:我们在教学每一篇文章时都要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这是处理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独特体验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没读懂文本就盲目地让学生发挥想象大谈个人感受,就会造成既完不成教学任务又误导学生的后果。
(PPT
看教学案例三)
由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同学们既准确理解了“温暖而舒适”的真正含义,又在细读感悟中陈述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老师的“苦心”化成学生智慧的点点火花,更可贵的是老师并没有喜形于色,而是如此小心翼翼地呵护这些“火花”,在一次次读书、交流中使之有了燎原的可能!常玮: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对文字的表面理解上,而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及时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通过生活加强体验,并结合品读文中有关语句,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只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情感的体验是不完全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每一篇课文,找准切入点,设计出能提高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认识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小女孩再擦一次火柴,她还可能会看见什么?请大家展开合理的想象,给课文添加一段内容,看看谁能成为未来的安徒生。
(同学们有五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交流。看PPT)
这些合情合理的想象,既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又深化了学生的个性体验,我觉得很好地处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之间关系。
主持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应充分发挥文本潜在的价值。因为,课本是编者潜心编制的,是众人智慧的结晶,它负载的是人类几千年文化遗产的精髓。让学生学习这样一个个文本就是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一个个支撑点。文以载道,语文教师要追求的,应当是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同在互存。
希望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给我们的阅读教学带来一阵扑面的新风,给我们的阅读教学一个崭新的亮点,更给我们的阅读教学带来一个经久的、永固的支点!
第三篇:“体验作文”的价值取向
作文教学现状的悲哀在于本来应当以“生命的表达和交流”为原点的作文,已被异化成了与儿童生命状态完全剥离的“技术活”。传统的作文教学,有许多不合理因素制约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诸如片面强调书本学习、课内学习,让学生远离自然和社会,致使学生缺乏感性经验;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不注重与其他学科沟通,封闭了学生的知识视界;过于注重写作知识和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将听、说、读、写四项语文基本能力割裂开来,违背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特点和人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的需要,致使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假话套话连篇,缺少真情实感。
所谓“体验作文”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写作为重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它要求学生要综合利用学习要素,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因此,体验作文教学是对传统作文教学观的一种颠覆,其价值取向具有四个鲜明的特征,即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生本、关注生长。
1.关注生命
目前作文教学受到功利性的应试影响,作文训练的目的直接指向考试。作文不再是心灵诉说的载体,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教师迎合考试,学生迎合教师。教师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因素,注重作文技巧、结构模式的指导,忽视对学生体验的激活及情感的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在作文中弄虚作假,空话大话连篇,作文结构程式化,作文内容雷同化,语言表达成人化,缺少了个体的真情实感,缺失了自我的独特个性。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把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摆在了首位。体验作文教学倡导的正是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强调独特的个性体验,鼓励独到的个性思考与表达。
2.关注生活
体验作文教学更多地从“学习作文,也是学习一种生活态度”的角度,给作文以新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也有“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以及“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表述。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使作文教学呈现一种开放式特征。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拘泥于教材,命题空间狭小,要求僵化,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作文的手脚。“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作文“真实而鲜活”,就必须把学生从狭窄的课堂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中释放出来,跳出课本小书,跳出课堂小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跨出校园,让他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真正的体验中积淀写作素材,在充实的生活中积蓄情感体验。
在关注生活这一点上,体验作文教学最大的突破是在指导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上所做的实践探索。在认识水平、思维能力、表达形式三个写作要义中,认识水平是学生最弱的环节,而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又恰恰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但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缺乏感受和感悟的能力,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体验作文教学努力给学生以生活情境的体验,又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与感陪,培养学生思考生活的习惯,探索深化感悟的途径,开浚思维能力的通道。以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切入,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丰富感情,深刻思想,锤炼思维和语言,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3.关注生本
体验作文教学更多从“学生是作文的主人”角度,给作文以新的活力。作文内容假大空,形式千篇一律,其背后是教师强大控制力和学生个性被扼杀导致的悲哀,是教学中教师“独大”、目中无“生”产生的后果。以体验作文教学观之,是忽略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因此,体验作文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写作主体的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和写作需求,重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表达欲望,努力让写作进入一种自愿的、快乐的、水到渠成的状态。
一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作文的写作题材源于生活,采用游戏、合作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真实情境,或是生活场景再现,或是媒体引导激活,或是经历唤醒等等。在作文命题上,重视学生心理需求,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从写他们所熟悉的、理解的,特别是对他们有触动的、为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和实物实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是尊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陛,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毫无意义。作文的主体理所当然是写作者,是学生。然而,作文教学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师授模式”依旧是目前的现状。作文指导课,教师不厌其烦地运行着一套固定的模式,怎样审题、怎样选材,甚至细化到如何开头、如何结尾。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写什么,而且怎样写也是遵循教师传授的所谓写作模式。于是学生的作文一样的开头、一样的过程、一样的结尾。原本关于话题所产生的写作冲动在固定的程式中僵化了,个性化的语言也湮没了。教师成为学生作文的主宰者,客观上也成了学生个性的屠宰者。体验作文的教学正好相反,它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表达最真切、最自我的情感和思想,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担当的是一个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的服务者。
4.关注生长
语言表达技能决定作文的形式,情感思想决定作文的内容。作文水平提升的过程,正是学生写作技能与情感思想同步提升的过程。体验作文教学不仅引导学生积累体验、深入生活,也重视指导学生表达生活体验。教师创设条件,营造情境,诱发学生的体验;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情感化、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独特的体验。
体验作文教学依托于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的生活实践,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写作材料筛选和写作方法等方面指导,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是解决学生写作“假”“空”的有效途径。“生活一体验一感悟一作文”的体验作文教学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接受。任何一种教学法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针对性,其发展的过程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它自身的局限性。体验作文教学要更好地达成语文课标的教学要求,也需要不断寻求完善与突破。
第四篇: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的价值取向
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的价值取向 ——从“王二小该不该喊救命”说开去
“王二小该不该喊救命?”课间,几位语文教师热烈地讨论着在《王二小》课堂上出现的情景——在讲读到王二小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时,老师发问:“王二小此时会喊什么?”有生答曰:“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来救我!”对此,有老师觉得王二小喊救命是怕死的表现,极大地损害了人物勇敢、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对于这样的发言,教师要及时纠正;也有老师认为不能断然否定孩子的想法,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学生认为王二小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喊救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生硬地纠正,难免会有“穿靴戴帽”之嫌;还有老师认为之所以出现了这种“不协调”的声音,原因在于学生对文本的体悟不到位,缺少必要的情感和认知铺垫……
是啊,“英雄主义”是时代的需要,“珍爱生命”不也反映着时代的进步么?语文课本中类似于《王二小》的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所讲述的故事,所表达的主题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过于遥远,过于陌生。学生表现冷淡,认识上出现偏差也是常见的事。如何正确解读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的主题?如何引导学生与此类文本所诠释的人文内涵产生情感共鸣?当文本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发生冲突和矛盾时,我们教师又该如何正确合理地对待呢?这是我们在执教该类课文时不得不面对的三道难题。对此,笔者认为:
一、尊重历史,尊重文本,不随意改变课文的价值取向 我们生活在当今这个时代,需要与这个时代同步,与这个时代积极的思潮和主流思想融合,同时又需要弥补我们精神世界的缺失——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和革命传统的光辉。在历经“《王二小》该不该删除”“《狼牙山五壮士》该不该退出小学课本”等多次大讨论之后,如今的人教版小语课本还是保留着相当数量的此类课文,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些课文所承载的集体记忆和时代精神不应该被忘却、被否定。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是时代的回音壁,是作者人生的记录,其中的人物自然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文章中的主人公必须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解读,才能准确把触摸到他的脉搏。新的时代,我们注重从人性化的角度去解读教材,建构人文、民主、个性化课堂。然而,对于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课文的价值取向,是不能随意改变的。王二小的事迹流传了多年,已经不只是一个故事这么简单了,他代表着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我们不应该用现在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看待那个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年代。有人认为让一个孩子去为八路军放哨最后被日军杀死有些不人道,但是在抗日战争中,又有多少未成年人走上战场,承担起本不该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责任!这是一种悲壮的现实——一个民族不愿被奴役而被迫起来反抗的战争。王二小只是他们中的一员,一个典型的代表。在当时严峻的抗敌形势下,王二小顾全大局、舍己为人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斗争需要,更是一种源自人物内心爱憎情感的英雄壮举。因此,我们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去观照文本,去审视人物的灵魂。
正如陈先云先生指出:“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课文有着较明确的价值取向,最好不要做多元的解读,不能因为时代感的要求,随意改变其编排意图。”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机智勇敢,不怕牺牲”才是王二小英雄品质的真正内核。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王二小是不会喊救命的!
二、搭梯架桥,披文入情,在平等对话中实现精神建构 如前所述,阅读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只有依据作者和文章中主人公的时代背景定向文本的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允许的范围内解读文本,才能体现这类文本的真正价值。由于年代久远、价值观念的变迁,学生一般对这类课文表现冷淡,经常产生认知偏差。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就在于引领学生无限接近文本的人文内涵,将文本的精神内核植入到学生的生命中,涵养学生的精神,实现发现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本质意义。教学此类课文,笔者认为可以应用以下策略来实现情感共振和精神引领之目标。
1、立体阅读,补充历史背景资料
革命题材课文所述故事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比较大的距离,学生阅读课文实际上是一种横向单一的平面性阅读,它给予学生的阅读信息比较少。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各类足量的相关背景资料,实现学生纵向多纬度的立体性感知,提高阅读革命题材类课文的质量。比如教学《王二小》,老师可以简单地补充介绍什么是抗日战争、王二小是为掩护几千村民和干部而牺牲;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你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儿童团员如何帮助八路军打鬼子等知识;还可以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等。这些背景知识的补充能够帮助和延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判断。
2、创设情境,适时介入媒体资源
当遇到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超乎学生想象的问题时,当课文关键性的疑难词句使学生难于理解和把握时,我们应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适时地引入视频、图片等媒体资源,化抽象为具体,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穿越时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例如《王二小》一课,“敌人来扫荡”中的“扫荡”一词,学生难于理解。教师可以适时播放一段反映日寇实行“三光”政策、无恶不作的录像,学生立马能够知道“扫荡”一词的内涵,同时立即产生同仇敌忾之感,为理解王二小恨鬼子、爱人民做了很好的铺垫,可谓一举多得。一位老师教学《飞夺泸定桥》时,剪切了影片《大渡河》中“雨夜急行军”“冒着枪林弹雨攀铁链”的两个片段,在课堂上适时播放,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红军战士“抢时间”“攻天险”的英勇与悲壮,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3、切己体察,揣摩感悟关键词句
革命传统题材课文都离不开鲜活的人物形象,往往通过细节化的言行、神态、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有的甚至写出了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像《狼牙山五壮士》中一个“走!”字便写出了班长马宝玉大义凛然、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桥》中先“揪”后“推”的动作描写既体现了老汉作为党支部书记不徇私情的大爱,又表现了他舐犊情深的父爱……“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叶圣陶语)老师必须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抓住这些对理解内容、感悟形象起关键作用的“桥梁”与“渡口”,设计一些填空补白、角色体验之类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探究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巧妙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从而加深阅读的深度和效果。
比如《王二小》一文中,“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就是一处很重要的语言读悟点。有老师在“装着顺从”四个字上大做文章,让学生想象说话:“王二小此时心里是怎样想的?”通过切己体察,读悟表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王二小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形象已然在学生心头鲜活、丰满起来。王崧舟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就是牢牢抓住“纹丝不动”这一文眼引导学生从原因、后果等不同角度来品读全篇,以情促读,领悟主旨的,由一词见形象,由一词见精神,收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奇效。
4、尊重学生,辩证看待“独特体验”
“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来救我!”一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替王二小“喊”出这样的话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哪怕老师在前面的教学环节中做了足够的铺垫。老师虚晃一枪,不置可否显然是不行的。窦桂梅老师在执教该课时也遇到过类似的回答,她一句“哦,王二小希望八路军叔叔来救他,说明王二小担心自己,那同学们想一想,王二小是不是这样想的?”就巧妙地实现了对学生认知偏差的引领。对于偏离文本价值取向的课堂生成,我们要加以引导纠正;对于学生认知中的合理成分,我们也要予以肯定。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新的时代,我们小学生学习王二小,不能鲁莽地“见义勇为”,而更应该提倡“见义智为”。
总之,教学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要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感染上下足功夫,感其情、动其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识其道、明其理。“难学能学,难行能行。”(赵朴初语)只要我们准确解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动应对课堂生成,无论课文的时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多远,都能把课文上好、上活,上出高效,让课堂真正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第五篇: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七年级上册《爸爸的花儿落了》感悟 滦南县司各庄镇初级中学 宁玉红
(激情导入课文之后,学生自由放声有滋有味地朗读全文,也手捧课本,入情入境地诵读全文,营造师生同诵的读书氛围……)
师: 我们大家有感情地诵读了全文。读书要善于‚读到自己‛,‚读出问题‛。读到‚自己‛,就是我们常说的‚把自己摆进去‛;读出‚问题‛就是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钻研问题。下面请同学忙畅所欲言,回答:
一、读了全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可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谈出切实的感受和体会。
二、读了全文,你还有哪些疑点要解开?
(学生静思,圈点勾画5分钟)
徐鹊:当我读到‚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这一片段时,我深有感触,才别离小学半年多,就学到这篇文章,无疑勾起我的回忆,想起了小学毕业时的情景——天,下着小雨,灰蒙蒙的,似乎老天也为我们哭泣,到了班里,静悄悄的,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与杂乱,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默默地对视着,希望能把自己最后一丝美丽留给这已同窗六年的同学,大家期待着老师说些什么——没有。临别时,所有人深情地望了一眼教室,带着一丝留恋离去,一阵酸楚涌上心头,恐怕以后只能靠照片回忆……我的眼睛莫名的湿润了……
王雪艳:“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文中的情形在我身上也曾发生过,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眼看一定会迟到,干脆赖在床上,明知是逃学,但不去上学的念头却无法打消。记得犯错时父亲对我的责罚,当时心中甚至有一丝恨。回想起来,父亲对我的严厉,都是希望我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父爱和母爱一样伟大,它深沉、含蓄,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
王逍:文中父亲对作者教育的几番话给我的感受最深——‚闯练,闯练‛。记得我第一次去取钱,那时感受至今难忘,去的时候,感到非常害怕,连字都写错了,但当我取到钱后,那种喜悦是无法形容的,人生处处都有第一次,只要把握第一次,就在自己的人生画卷上画出了美丽的一笔。闯练,闯练,事事都要有第一次的闯练,用自己的本事与勇气来取得成功!
马文鹏:文中有一句话让我读了以后与作者产生了共鸣——‚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这句话一点不错。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的确是有这种矛盾心理。我们多么渴望长大,因为长大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受家长、老师管束;长大了可以接触社会,接触许多新鲜事物;长大了可以把家长那没完没了的唠叨抛在脑后,也可以扔下沉重的书包。长大是多么美妙的事啊!可我们也怕长大。长大以后要承担各方面的责任义务,要赡养老人,抚养子女,为工作劳累,为生计奔波。哎!真是的,人毕竟要长大嘛!
姚艳钊:开学之初,浏览课本时我不经意间注意到这个文章。起初是它的名字吸引了我——‚爸爸的花儿落了‛。这是一个很含蓄,很有内涵的题目,我知道文章一定如题目一般精彩、一样美好。我看了起来,那一个个像音符般美妙的文字,无不敲动我的心弦,那一串串故事是那样亲切。那首骊歌的每一个字眼深刻在我的心头,想着和英子一样,于是毕业时的情景再现,像一缕阳光射进森林,红烛、老师、同学、我┅┅哦,一切都在四周环绕,这是我永远记住的时间,不变不忘。
王雪瑶:初读这篇课文后,回荡在心间的是那浓浓的父爱和那美丽的夹竹桃。父亲爱花,更爱自己的女儿——‚我‛。生活中的处处琐事,父亲都教育‚我‛要独立的去完成——毕业典礼致词,爸爸要‚我‛硬着头皮去做;去银行将钱交给小日本,爸爸要‚我‛闯练闯练┅┅父亲就像是大楼那坚固的地基,支撑起我坚强的意志;父亲就像是那高大的树,为‚我‛支起一片蓝天;父亲就像‚我‛人生的加油站,让我鼓足了劲,早早地走向成熟,撑起了这个家。整篇课文似乎都能使人触摸到父亲那颗火热的对生活充满热爱,情义浓浓的心。夹竹桃等花儿穿插其中,更使人感到美而温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是啊,我们都会长大,都会支撑起自己的一片蓝天。…………
师:伴随着你们感情的流淌和思绪的飞扬,我也深深感动。大家通过阅读课文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而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这种生命体验是最宝贵的。意犹未尽的同学可将心得、感悟写在练笔本上。除了切实的感受外,请同学们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你们还有哪些疑点?提问可从文章重点部分入手,品析妙词佳句是难点,那些语言美、含义深、感情浓的语句往往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学生仔细默读课文,思考质疑,在文中作标记)
项子轩:为什课文结尾把‚爸爸的花儿落了‛和‚我已不 是小孩子‛分作两段来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郭旭洁:文章的题目为何叫‚爸爸的花儿落了‛? 陈可心:本文插叙居多,为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王欣然:文中伏笔很多,几乎都有照应,为什么?为什么多次重复‚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贾芮宁: 文章37段为什么说‚我们既喜欢长大又害怕长大‛?喜欢什么?害怕什么? …………
师:大家读书很认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将这些问题梳理归类,展开讨论。文章内容方面,根据孙璐等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思考: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人?用‚一个_____的父亲‛句式说话,从文中找出依据。写作技巧方面,大家的问题最多,有人说,林海音的小说‚技巧完美‛,你能针对本文作一点美点欣赏与探究吗?可从题目、线索、结构、语言等角度探究。…………
教后感悟:新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学中要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从而达到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问题也应该由学生自己提出,课堂设计关注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需要,力争达到‚文章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由学生自己概括掌握‛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