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启发式教学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随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呈现在了众多教育工作者面前,细细阅读,不难发现,在《标准》中明确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中不仅从知识技能的角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更强调了“过程性目标,”在这个目标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可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堂,更应该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把学生作为学生的主人,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获得真知,培养能力。
在充分学习《标准》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力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三个一”,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活动、探索的乐园,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阶梯。
一、经历一个过程——培养人
所谓经历,广义上是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具体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指我们的学生要切实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并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参与,成为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主人,而并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一个只有被动的输入没有再创造的输出,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录入头脑中的“录音机”。古今中外,大量的心理学家、科学家都证实了“做”在人们认识中的作用。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而华盛顿图书馆曾有过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亲身去看、去做、去经历,在人的认识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课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数学活动中自己感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能力。
如在一年级讲“可爱的校园”一课时,除了设计让学生在图上进行观察,找出可以用数来表示的物体,还设计了让学生在同伴身上找出可以用数来表示的部位、物体,如:人身体上有一个头,一双眼睛(两只眼睛),两只脚,十个手指,衣服上的一条拉链,5个扣子„„通过活动,学生们真正体会到数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学习“比较轻重”一课时,我们为每个小组准备出许多种大小不同的水果,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自动手掂一掂,称一称„„这些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已不再是简单的学数学,背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实在在的经历了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活动中他们学习了怎样进行比较,学习了如何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尝试了怎样把自己的想法向同伴表达清楚,甚至是学会了如何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在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也就达到了我们真正的教学目标——培养人。
二、体验一种感受——锻炼人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潜在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 究者、探索者,在生活中的成年人也会常常为自己的发现而陶醉,儿童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创设情景,给学生适当的实践与空间让他们去体验,去感悟,体会发现的快乐,体会失败的无奈,使学生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探索的欲望,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是可摸、可及、可感的。如在教学“比较轻重”一课时,我们设计了三个活动层次:
1、在小组中利用学具(水果实物)掂一掂,感受物体有轻重之分。
2、观察、猜测物体的轻重,并用手去掂一掂验证自己的猜测。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并初步感知同质的物体大的重小的轻。
3、选择两个大小差别不大的物体,判断物体的轻重。
在这些活动中,有的活动学生能很快发现出结论,但有的却不能及时、准确的进行判断,此时学生就会遇到已有知识经验与新事物的一次思维上的碰撞,也体会到了已有知识的不足,于是就调动小组成员利用手中材料想办法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二者的轻重关系。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有的方法成功了,有的方法却因为一些原因未能成功。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有了不同的情感体验与感受——成功、失败。在这种感受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乐趣,体会到的是同伴合作学习的重要,体会到的是失败后的经验教训,体会到的是挫折之后的奋起。可见,正是有了这种体验,才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以至于触及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也只有经过这样反反复复的体验与锻炼,才能够使我们的学生能够面对各种环境,各种问题,客观的认识自我,学会取长补短,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的社会人。
三、谈出一个收获——塑造人 文章开始已经提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性目标的一 些内容,而在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造成了不同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的感受、收获也是不同的。如在一节课中,有的学生会对某个知识点、某个结论印象最为深刻;有的会对某个同学对自己发言的评价记忆犹新,并从中受到鼓励、启发;有的会对自己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铭记在心;有的会对小组中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念念不忘„„可以看出,每一节课留给学生的思考不尽相同,而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感受谈一谈,不仅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在倾听同学谈收获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客观的评价别人,反思自我。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一定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善于学习、更善于交往、更善于反思,因此,也就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综上所述,一节数学课从时间上来说仅仅40分钟,一个星期也不过300分钟,但它却是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新的课程标准赋予了数学课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那就是教师应该珍惜这每一个40分钟,使学生在小课堂中去充分的“经历”“体验”“探索”,使学生在课上不仅要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在思想品德、意志品质、情感态度等等各方面得到锻炼,让我们的数学课真正成为学生活动探索的乐园,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阶梯,从而培养、锻炼、塑造出一代高素质的人。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以实际问题导入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学习圆时.以“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人,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例子.把它与圆联系起来.得到一些圆的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实践一理论一实践。再如: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草坪四个角并提出怎样在两个角之间走出一条最近的路,这就无形之中引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用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注重课堂交流,师生体验合作快乐
新课程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嗣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肯定在合作中学习是好的方式。经过讨论后,教师一定要给出结论,否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合数学学科特点,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新教材要求教学活动中注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枯燥的繁琐运算与论证,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是有益的。
但是对计算器的使用应恰当,否则会造成学生对计算器依赖而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后果其实.数学的美是“冷而严肃的美”.它不可能像看小品或做游戏一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而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然而,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比如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与形的统一等内容中挖掘数学的“统一美”,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和联系实际问题时挖掘数学的“抽象美”,在逻辑推理、运算、“多一毫则长,少一毫则短”的数学讨论中挖掘数学的“严谨美”。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中挖掘数学的“奇异美”。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数学美就无处不在;只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与日俱增。
四、注重开放性,激发求异思维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和想象空间。
五、强调创新,重在探究
新教材提倡探究性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讨、探究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围成什么图形?什么情况下中点四边形会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可给学生提供探索空间。教学中插入了“镶嵌”活动,要求学生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在镶嵌中所起的作用,并运用多种平面图形进行镶嵌设计,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些探究性活动的添设,充分说明了教材的潜在功能和拓展性,也体现了教材内容上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总之,只有正视中学数学教学的客观实际.以扬弃的态度进行中学数学改革,真正做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双基训练与能力培养同行,增强数学素养与发展创新精神同步.课堂小环境与政策大环境协调,新课程的实施才能富有成效.数学才有望成为中学生最喜爱的学科。
第二篇: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小编推荐]
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更具体来说,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了几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标准,主要有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一下我从两点进行分析:
一、对于班级管理,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有绪,集体就会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也渴望介入生活,更渴望自己的才干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因此,我们在工作中特别注意这一点,那就是在班级中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
1、竞选演讲,明确班委职责。
在班委成员的组建上,可以采取了同学自愿报名,鼓励全班参与的竞选演讲形式。在竞选演讲中,选手必须要阐明履行职责、工作方法、特长优势、具体目标,以便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同时也能加深老师同学对他的了解,以便分配适宜的工作。
2、值日班长,开展创新工作。
3、成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助。
在化学教学上,对于创设情境。这里我简单的介绍
一、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都说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学习课题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瓶生烟”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二、设置化学问题,创设学习物景,培养探究能力。
将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从该问题中,学习到“科学兴趣小组”的科学调查问题的方法,可以说对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提高。
第三篇:培智学校新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
培智学校新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
1.问题的提出
课程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及实施课程计划时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同不仅会影响人们对课程的整体认识,而且对课程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如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公布,确定现阶段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以《方案》为基本依据,研究培智学校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及对正在进行的各科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及新课程的实施及课程评价以致对各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制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方案》为主要依据,结合《方案》公布以来的实践困惑对培智学校的新课程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思考与建议,旨在为培智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2.培智学校新课程的特点及基本价值取向
《方案》要求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体现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并要求遵循六条基本原则,以达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的培养目的。
《方案》充分考虑智力残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构建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两部分组成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一般性课程体现对学生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着眼于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约占课程比例的70%~80%;选择性课程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体现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约占课程比例的30%~20%。一般性课程包含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动技能、游唱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选择性课程包含信息技术、康复训练、第二语言、艺术休闲、校本课程。
从课程的价值取向看,《方案》融合了课程的知识本位价值取向、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和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现代课程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作为指向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充分体现了人的存在价值中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确认。因此,强调人文精神的课程价值取向突显了人的存在价值的价值追求”。《方案》从现阶段培智学校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出发而设置的课程,“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价值取向得以充分体现。据此分析培智学校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可以归结为:回归生活、适应社会和促进发展。
3.培智学校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分析
3.1知识回归生活。
《方案》确定的课程设置与传统课程相比,面貌大变,直接以生活语文、生活数学替代语文、数学。生活适应课程贯穿全过程,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放眼其未来生活,使教材有发展空间。
3.2学生适应社会。
生活每天再继续,社会每天在发展。对于智障学生,最大限度地支持其发展,使其无限适应社会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重点。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贯穿于一般性课程。第二外语这样支持学生适应更广泛社会的课程安排在选择性课程里,为有发展潜能的学生提供最大的课程支持。
3.3训练促进发展。
运动与保健、康复训练分别在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里出现,并贯穿全课程设置,教育训练多元化的展开为学生身体的发育、生长、康复、训练提供基本的时间、场地、教师、训练师及相关支持和保障。
4.思考与建议
4.1建立新型知识观,认识生活与知识。
新型的知识观要求课程既把握现在又面向未来。课程中知识的学习既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经历又要为孩子将来的生活考虑。这里我们把生活理解为三个层面:昨天的生活于培智学生是一种空缺,今天的生活于培智学生是学习的挑战,将来的生活是智障学生无限接近主流生活的可能。因此,新课程的知识内容设置需要从孩子们将来的生活出发,而不是局限于当今的困难与现实。
4.2明确教育的中心,把握学生与社会。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将来很好地融入社会。智障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可以无限接近于正常的生活并和正常的社会进行交流,因而新课程的教育的中心应该将学生与今天的社会及社会的发展相联系,不能因为今天障碍造成的学习能力的低下而忽视社会发展的需要。克服障碍带来的困难,使特殊教育成为智障学生与未来社会的桥梁与纽带。
4.3掌握发展规律,以发展引领训练。
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独特规律,研究和运用其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教育训练是课程设置的重点。训练的目标是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基于目前成绩的一个结果。这就要求训练过程的科学性和发展性,过程重于结果,过程与结果同时关注,及时修正发展的需求是课程设置必须注意的问题。
本文系2015年江苏高校品牌专业(特殊教育专业)建设项目成果。项目编号:ppzy2015b199
第四篇: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
丰城中学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
——做科研型优秀教师
一、丰中青年教师是丰中文化的继承者,也是开拓者,应有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价值承担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也是新知识新文化的创生者、开发者,还是开启智慧灵魂的播种者。
有人说,教育就是“一本教材,一只粉笔,教师教,学生学”,更何况现在又兴起了多媒体教学,只要鼠标点点就是一节课,不就这么简单吗?我们不否认这种情况的存在,但也不承认这就是教育。也许有两种人会说这样的话:一是没有从事过教育、不了解教育的那些人;二是从事者教育事业,却没有把教育当成事业去做的教师,在他们的眼中教育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陷入了所谓功利的境地。身为新教师,我们必须了解:教育真的不简单!教育是一门培育人的伟大的艺术,而教师是培育人,甚至影响人一生的伟大职业。自古及今,教师是最值得永远尊敬之职业。教师受人尊敬源于教师之贤,贤者贤能,贤者贤明,贤者贤品。孔子、苏格拉底、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受世人尊敬,是因为他们作为师者,集智慧、美德、勇气于一身,为真理而奋斗一生。
身为新教师,我们必须知道:教育,真的不简单!教育是充满智慧和高尚的事业,而作为教师,就需要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和高尚的品格,不只是“传道授业”,更多的是“启智、陶情、冶性”,要“坐而论道,起而躬行”。那么,今天如何做教师?如何成为智慧的、高品格的教师?我认为,必须做好三修:修身、修心、修研。
(一)教师修身,在于学养和教养。
学养,是指人之学识、人格精神和气质风范,是生命个体自然流露出的道德境界和书卷气息。有学养则自成高格,无气度则难为大家。教养,即教师的教学素养。一名有良好“教养”的优秀教师,须是一个对教育教学有着较为透彻的理解和领悟、懂得教学规律、深知学生学习心理、巧于驾驭教学过程、善于创造性的组织教学活动的人。教师修身,在于自身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的精神生活也有此日臻完善。
(二)教师修心,在于修教育之心灵。
法国著名哲学家帕斯卡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三种伟大,第一种是成就功业的伟大,第二种是思想的伟大,然而不管是第一种伟大还是第二种伟大,都比不上第三种伟大,那就是心灵的伟大。心灵是一个人力量的源泉,也是一个人幸福快乐的源泉,它从根本上改变并影响着人一生的行为。因此,教师修心,就是要修认识教育、顿悟教育的能力,修提升自我、创造自我的教育境界,修积淀幸福自我、快乐自我的教育情怀,砥砺我们的心灵。
(三)教师修研,在于修研究之功力。教师教学就是一门研究的艺术:备课是一种策略研究,上课是一种临床研究,听课是一种比较研究,评课是一种诊断式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成功也是研究的过程,谁研究得好,谁的教育就有特色;谁研究得好,谁的教育就出成效;谁研究得好,谁的教育就成功。教师修研,是教师工作之必需,也是教师成长、成功必然之选,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二、新教师教育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当下我们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教育思想不正确,无法体现其工作的全面性。
1、在指导思想上,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为分数而分数,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提高学生的智能是教育的一个目标,而不是全部。片面的教育带给学生不均衡的发展,最终也影响了成绩。
2、在培养目标上,重知识型,轻创造型;重智轻德,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普遍存在把表现“听话”、“老实”当做学生思想好的片面看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安于现状、因循守旧、视野狭窄,不能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二)教育方法不恰当,无法体现其工作的创造性。
1、对学生进行单纯的书本知识的灌输,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缺乏社会责任感,无生存意识、竞争意识,缺少感恩之心,造成学生思想狭隘,自已为是,性格孤僻。
2、对学生进行被动的管制,把学生完全定位成一个被管理者的角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工作完全由班主任做主,学生只是无条件地服从和执行,压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从而产生群体的离心作用,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3、对学生只注重个体的学习,学生的合作学习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在多数情况下使合作仅仅流于形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4、对学生不够公正,尤其在使用激励策略时,“看人下菜”“激优贬劣”,造成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失衡,进而产生抵触情绪。长此以往,在班级中形成“小帮派”、“小集团”,使班级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5、对学生学习忽视个体差异性,学生变成了单纯的“知识记忆储存器”,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阻碍。
6、对学生不能利用各种隐性媒介从心理上管理学生,缺少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7、面对新世纪对人才高标准的要求,不能利用网络资源为班级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使管理工作偏“堵”少“引”。
(三)教育理论不能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会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分析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也不会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使得教育实践没有明确的方向。
(四)教育观念亟待更新。
新教师在履行职责时存在诸多错误观念:
1、传统师生关系。错把家庭关系中的父子关系迁移过来,即所谓的“师徒如父子”,这种关系是一种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二者不是平等关系。
2、传统的师道尊严。维护师道尊严,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要求学生绝对服从,硬管硬,是搞不好教学工作的。
3、“精英教育”不能正确对待发展存在差异的学生。
4、教育工作是“良心活”。把教育看成是给予学生的一种恩赐,教育教学工作混日子。这种观念影响广泛,危害极大。
(五)教育工作的计划性不强。
教育工作必须要有计划,预设好计划,教育工作才不会盲目。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人,他们的特点就是在不断犯错误中成长。学生在什么阶段犯什么错误,作为教师应该有先见之明。在制订教育工作计划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在这一阶段会出现问题。无论班主任工作,还是教学工作,计划性强了,才不会盲目,工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智慧的主阵地。
当前,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尤其是这两年推出了翻转课堂、慕课、个性化小班课堂、电子书包课堂,但我们的条件还不能实现这些尝试,不过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大有可为之处。在构建主义学习观下,教师要创设学习环境,即教师要能够设计有助于学生探究的一系列任务情景或活动。
一、关注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要认识到,“最重要的并不是学生是否完成了指定的任务,而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任务完成所需的认识、理解、分析、综合、思维判断等思想方法的反省及在这种反省或讨论过程中的再认识和再综合。
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需要学会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和解决问题,观察和模拟现象,开展实验或探究,对结果进行种种猜测、解释或论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生成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意义,又体验和学会了学科独特的思维模式和探究方式,还发展了因自由的探索、失败的沮丧、意外发现的惊喜等而激发的强烈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通过在“真实”问题情境中的构建式学习,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有机结合。
更重要的是,建构式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将学科知识视为确定性真理和结论的窠3 臼,让学生在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收集和解释证据、论证和交流解释的过程体验中,理解学科知识形成、论证和发展的过程。不仅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知识观,而且使他们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到主动的知识建构者,成为能够自我反省,具有学会学习能力的个体。
按照这种理解,建构主义的课堂评价的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要重新思考课堂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能够深刻理解在特定问题或任务情境下,学生建构式学习的表现特征,可能存在的各种障碍或疑惑以及不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等,能够随时发现或甄别,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解释。
二、关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和质量。建构主义学习通常以开放性的现实问题或任务情境为依托。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讨论就变得非常重要。小组学习的方式不仅让个体学会如何和他人开展有效的合作,还可以通过与他人观点的互动、讨论或辩论,扩展自己相对狭隘的经验,产生新的认知。在建构主义课堂评价中,对小组合作或讨论质量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小组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合理的分工。教师在课堂任务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不同小组成员构成及任务分配的可能性,要确保每个成员独有参与的可能性和参与的能力。从评价的角度来看,需要关注不同小组是否根据成员的特征进行了合理分工,每个成员能否切实参与到小组建构学习的进程中并承担相应的任务。
考查小组讨论质量,需要关注小组是否形成一种安全、宽松和鼓励性的氛围。,每个成员都表现积极参与的意愿和行为,小组讨论是否民主和公平,是否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察、思考、发现的证据和形成的解释,自由表达个人在建构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小组成员之间是否关注讨论的焦点,围绕当前的议题贡献观点,观察或质疑,共同开展对各种观点或论据的辨析、讨论、反思和论证,促进新的论据、解释和主张的不断生成。
三、采取各种方式收集学生的表现证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协商式对话、启发式提问、小组讨论、结果展示和比较等方式,引导不同学生或小组开展真实意义上的建构学习。
四、充分运用我校“348高效课堂”平台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
一、课题名称: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人员:
顾问:邬春芹
组长:陈凡凡
组员:蒋静敏郭 丹戴玥张洪 韩 梅凌芝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1.价值取向: 指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的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意向或倾向,它以一种外在行为的形式体现着人们的价值意识、价值理想、价值追求等。
2.就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
四、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就大学生就业意向和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就研究工具的开发和应用作了很多的尝试。如方俐洛和凌文辁等就中国职业兴趣量表的建构作了很大的贡献。梁龙娟和佘贤君对当代大学生就业标准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就业标准主要涉及工作发展前景、工资收入、个人潜能的发挥、住房、工作单位所在地、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工作量以及个体兴趣等。在郑伦仁和窦继平所作的研究中,将职业价值观概括为进取心、自主性、经济价值、声望和工作安定性等5 种尺度,其中,进取心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显然,在对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研究中,虽然国内研究者较多采用了量表测量的方法,但在研究工具上并不统一,不同的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工具。同时,在对价值观区分的标准方面也不尽相同,而在不同价值观理论指导下所编制的问卷也会不同。例如,Holland 首次从个体特质维度
提出“职业选择理论”,并在此理论基础上编制了职业兴趣调查问卷,而Lofquist 和Dawis 则提出了工作调整理论,开发了满意度问卷和职业需求满意量表等研究工具。上述问题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综合考察高等教育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得出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引导的若干思路。
五、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就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模式从“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以及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调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把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可以为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政策的实施及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数,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择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择业过程中对择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它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与追求。
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取向:第一,个人取向,着重从个体的角度来探讨职业行为,重视个人的需要、能力、兴趣和人格等内在因素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特性2因素论(t rait2factor theory)、需要论(need theory)和职业选择发展理论等均从个体角度出发,探讨职业决策者的价值取向;第二,社会取向,倾向于研究作用于个人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强调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在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社会经济学
理。在参照有关问卷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设计了《江苏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并于2005~2008年连续3年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
六、研究方法和手段: 1.调查法
通过观察、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测量题目的确定及量表结构、因素分析、二阶探索性因素分析、项目分析、信度分析、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分析。
2.文献研究法
著作中可供我们参考的有价值的东西很多,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可让我们的研究工作少走弯路,早出成果。
七、研究的具体步骤及安排:
1.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 制定研究方案,建立
课题组。
2.实施阶段 :2009年10月—2009年11月 研究实施,分步骤
有重点地推进研究工作,进行问卷调查。
2009年11月—2009年12月 分析问卷,总结课题。
3.总结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1月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完成结题工作。
八、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对我校届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显著的多元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既注重个人事业的发展,又兼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既能正视就业压力,又存在消极心态;既偏重个人兴趣,又追求理想化的薪酬待遇;既看重经济因素,又存在急功近利心态;就业意向城市化趋向加重,社会奉献意识淡化。注重个体价值,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物质利益,过于追求经济价值的实现;择业观念较为传统,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与创业精神、竞争意识。尽管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存在不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消极的就业意识以及盲目的择业行为,应引起
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国家、高校和家庭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加强就业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国家、社会、高校等各个层面既要转变观念,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控,完善与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制定出引导毕业生创业和面向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要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加强毕业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奉献意识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与创业意识教育,要积极营造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舆论氛围,转变家庭的传统就业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与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大学生的合理择业和顺利就业,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组织人员保证,成立课题组。
顾问:邬春芹
组长:陈凡凡
组员:蒋静敏郭 丹戴玥张洪 韩 梅凌芝
2.制度保证:学校建立可以研究责任制;建立课题组活动研讨制度。
3.经费保证:学校每年投入课题研究经费千元左右。
4.资料设备: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订阅相关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