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活动:好朋友(歌唱)
中班艺术活动:好朋友(歌唱)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掌握歌曲的大致内容,感受歌曲欢快、喜悦的风格。2.能用自然的歌声愉快歌唱。3.体验与同伴一起歌唱的快乐。【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图谱《好朋友》。【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说说每天上幼儿园时看到了哪些美丽的风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二、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欣赏,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提问:
1.歌曲唱了些什么? 2.歌曲听起来是欢快的还是优美舒缓的?
三、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一)引导幼儿观察数字资源《《好朋友)图谱》的内容,进一步理解和熟悉歌词的内容。
(二)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四、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适时撤下图谱,通过空指和参与式范唱,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内容。
五、教师伴奏;幼儿齐唱,感受和同伴歌唱的乐趣。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大胆地表现歌曲的内容。
第二篇:艺术活动:《什么乐器在歌唱》
艺术活动:《什么乐器在歌唱》
活动目标:
(1)认识打击乐器:手铃、碰钟、响板,探索并学会正确的打击方法。
(2)喜欢演奏认识的打击乐器,体验用打击乐器表达情感的乐趣。活动准备:
(1)小型打击乐器:手铃、碰钟、响板。(人手一个)(2)事前在表演区投放有关节奏乐器,供幼儿自由探索、摆弄。(3)一块幕布、歌曲磁带《什么乐器在歌唱》及其他节奏感较强的磁带。
(4)生活中经常播放歌曲《什么乐器在歌唱》,使幼儿逐步熟悉歌曲旋律,跟唱。活动过程:
(1)教师在幕布后打击乐器,请幼儿听辨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2)教师边敲手中的乐器,边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什么乐器在歌唱》。
(3)根据幼儿的意愿,请他们轮流在幕布后打击乐器,由教师和其他幼儿听辨、大家一起演唱歌曲《什么乐器在歌唱》。
(4)每名幼儿都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看一看、敲一敲,自由探索,感受他们音色的不同并熟悉其名称。鼓励伙伴之间交换乐器,进一步听辨乐器的音色,并尝试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
教师提问:①手铃、碰钟、响板的声音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模仿,可引导幼儿学说一些象声词)②你是怎样敲的?(鼓励幼儿演示自己的敲击方法,可引导幼儿比较使用不同的敲击方法乐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说说自己更喜欢听什么声音)(5)乐器演奏会:播放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随音乐敲击乐器,表达情感。
第三篇:艺术活动:《hello,大家好》(歌唱)
艺术活动:《hello,大家好》(歌唱)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用歌声表达对同伴的问候,愿意大胆介绍自己。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随音乐演唱,体验同伴间的友好与礼貌。活动准备:
一个可爱的布娃娃;布置场地。活动过程:
1、练声:(1)师生问好。(2)《可爱的小动物》
2、教师以亲切的口吻与幼儿问好,并引导幼儿问好与介绍自己。
教师:刚才老师向小朋友问好,那么你可以怎样与老师、同伴问好或打招呼,怎样让老师与小朋友认识你呢?
3、教师范唱,引导幼儿感受歌曲。
(1)教师边唱边有节奏地与幼儿打招呼问好,边介绍自己。提问:刚才老师是怎样与小朋友问好的?(挥手,说“hello”。)(2)教师再次用歌声向幼儿问好。
教师提问:老师跟小朋友问好,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在间奏处一起挥手说“hello”,与教师互动。
(3)教师再次用歌声向幼儿问好,并在结束处有节奏地与幼儿问好:hello,大家好!我叫林老师。指导幼儿与老师互动:hello,林老师。
4、指导幼儿学唱歌曲。
(1)依次请个别幼儿上来,教师抱着他(她)边唱边与大家问好,并在结束时指导该幼儿有节奏地说:“Hello,大家好!我叫XXX。”同时带领其他幼儿与其互动:“Hello,XXX。”教师提示幼儿,问号是眼睛要看着对方。
(2)教师弹琴,幼儿演唱。教师提示幼儿尽量倾听教师的琴声,用自然地声音一句一句地演唱。
5、引导幼儿创编其他问好的动作,如除了挥手说“hello”,还可以拍手说“hello”,拍膝说“hello”。
6、教师评价幼儿结束活动。
第四篇:艺术活动:粉刷匠(歌唱)
中班艺术活动:粉刷匠(歌唱)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会边唱边表演。2.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对粉刷匠的工作有所了解。
(二)材料准备:刷子,围裙,报纸折的帽子,白、红色等贴纸,积木或纸箱搭成的房子,排笔,颜料,音乐《粉刷匠》。【活动过程】
一、教师戴上帽子,围上围裙,手拿刷子,激发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你们看,我是谁?我要做什么?
二、清唱歌曲《粉刷匠》,引导幼儿欣赏。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三、教师和一个幼儿一同模拟刷房子(纸箱搭成的房子),其他幼儿边看边听歌曲。
(一)引导该幼儿有节奏地刷,先刷房顶再刷墙,帮助其他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内容。
(二)在唱到最后一句时,将贴纸贴到该幼儿的鼻子上,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四、播放歌曲,鼓励幼儿跟随歌曲演唱。
五、鼓励幼儿边唱边即兴创编一些动作进行表演,并在表演到最后一句时,自由拿取贴纸,贴在鼻子上。【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在手工区引导幼儿用废报纸来折帽子,将自己打扮成粉刷匠。
第五篇:艺术活动《小熊过桥》(歌唱)
艺术活动《小熊过桥》(歌唱)
2014年5月4日
星期五 下午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初步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2.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与他人交往。3.能大胆地和同伴合作表演,体验在歌表演中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与歌词内容相同的儿歌《小熊过桥》。2.物质准备:音乐《小熊过桥》、播放器。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复习儿歌《小熊过桥》
(1)幼儿集体念儿歌。
(2)分角色念儿歌。
幼儿扮演小熊,教师扮演小熊妈妈,分角色复习儿歌。2.幼儿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小熊过桥》。
(1)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引导幼儿拍出每小节的强拍,重点启发幼儿体 验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奏感觉。
(2)引导幼儿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用心中墨念歌词的方法,尝试进行词曲的匹配。
师:现在我们一边仔细地听着音乐,一边在心理跟着音乐节奏把歌曲念出来。
(3)幼儿跟随音乐旋律,尝试小声演唱整首歌曲。3.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两个简单动作,分别表示小熊害怕时的样子和小熊勇敢的样子。
师:想想小熊开始过桥很害怕,脸部表情怎样,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小熊经过妈妈的鼓励勇敢地过了桥,又可以用什么动作和表情来表现?
4.幼儿加入刚刚创编的两个动作演唱歌曲,教师同时做这两个动作,以不断地提示幼儿用与歌词相匹配的情绪来演唱歌曲。5.幼儿学习歌表演《小熊过桥》
(1)幼儿在座位上和教师合作进行歌表演,教师引导幼儿用面部表情更好地配合表演动作。
(2)教师注意及时观察和反馈幼儿创编的动作,不对动作进行整理,让幼儿相互学习。
(3)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两个角色
师:你们愿意扮演熊妈妈还是熊宝宝?
教师创设表演情景,用平衡木表示小桥,“小熊”从直线的一端开始,表示正在过桥,“熊妈妈”站在两条线的另一端进行表演。歌曲表演完,教师弹奏舞曲,“小熊”和“熊妈妈”在一起跳舞。
(4)全班幼儿按意愿自选伴舞,两两组合分别扮演小熊和熊妈妈,协商分配角色进行歌表演,第二次则交换角色表演。
(5)请个别幼儿表演,并组织幼儿进行评价,说出他们表演中的优缺点。
(6)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让幼儿主动认识到表情和动作在歌表演中的重要性。
师:你觉得自己今天表演的好吗?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表演更出色? 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引导幼儿泥塑小熊、熊妈妈、小木桥和绘画《小熊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