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范文]
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消毒供应室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对10名工作人员进行细节管理,然后观察细节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细节管理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均优于细节管理实施之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细节管理用在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中可以明显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差错率和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科室对灭菌消毒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304-02
细节管理是指围绕管理战略的实施,对细节进行分析、完善、控制、超越的过程。医院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医院各个部门全部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和灭菌工作,并为他们提供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任务。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作者通过对所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拟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1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9~47岁之间,平均年龄(35.7±4.0)岁。学历:高中1人,中专2人,大专3人,本科4人。职称:主管2人,护师1人,护士4人,工人3人。
1.2 方法:
细节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要求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特别注意细节的处理。相关部门要做好协调沟通工作。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措施 :第一,首先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进行分析,找出工作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关对策。第二,细化工作流程,成立专门组织。首先,成立细节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并设置监督员,对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另外还要设置收送组、洗涤组、器械、敷料包装组、高压灭菌组工作小组。其次,制定各个小组的工作流程。管理组主要是进行宏观管理。收送组应该根据临床需求,随时收送无菌设备等。洗涤组要设置一个监督员,以保障证洗涤的质量。器械、敷料包装组专门负责各种器械的包装和检查。第三,建立完善的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前面的安排落到实处,必须有严格管理制度。第四,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素质,强化质量意识。培训内容主要是消毒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也包括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以及消毒人员的个人防护;第五,加强沟通协调,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疏导。设置意见箱,收集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回应[1]。
1.3 评价方法:
观察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1.5 建立数据库,通过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职业暴露情况的比较采用x2检验,各项调查内容得分的比较采用成组t 检验,P[2]。结果
细节管理实施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无菌包标识规范,配置器械功能完好,收送符合要求,能及时送达,临床需求得到满足,总体服务水平提高等。细节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讨论
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医疗物品和器械的消毒质量和患者使用的安全性。使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操作过程规范化,从而提高了消毒的质量。
3.1 实施细节管理有利于保障无菌物品的质量控制。实施细节管理后,各项操作更加规范细致,再加上成立了质量管理组织,员工的责任心得到了增强,工作更加细致认真,从而有力保障了无菌物品的质量。
3.2 细节管理有利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大量接触病菌,而且工作环境潮湿,这些严重威胁者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员工安全问题也是供应室细节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实施细节管理之后,由于实施了严格的防护对策,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加强,技术水平提高,操作更加规范,最大程度避免了因操作失误造成的人身伤害。
3.3 细节管理有利于加强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配合。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的配合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细节管理实施前,由于操作不规范,常常出现医疗器械消毒不合格的现象,引起临床科室的不满。细节管理实施之后,工作质量提高,消毒质量得到保证,满足了临床要求,同时,也加强了与临床的沟通,及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
3.4 细节管理有利于促进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知识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学习热情增加,加之不断强化培训,工作人员较快地掌握了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及其效果监测方法等各项技术,通过研究我们得知实施细节管理,有利于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改进工作流程,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配合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得消毒供应室工作更加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 刘丽芳,郑其进,乡志忠,等.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0,10(4):127-129.[2] 石晓萍.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05-106.
第二篇: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
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细节护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总结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及护士长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有效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工作人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细节护理;医院;消毒供应室
【中途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14-01
消毒供应室为医院重要组成部门之一,其承担着整个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对避免医院交叉感染据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完全护理工作,提升护理质量,对保证患者安危至关重要[1]。我院自2012年1月起实施消毒供应室细节护理,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1月起~2013年12月期间实施细节护理,将其设为观察组。此阶段护理人员共32名,男13名,女19名;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3.45±2.54)岁;工作时间1年~20年,平均工作时间(10.23±3.15)年。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实施的一般护理设为对照组。此阶段护理人员共30名,男12名,女18名;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3.45±2.55)岁;工作时间1年~20年,平均工作时间(10.23±3.14)年。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护理人员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为一般护理,观察组为细节护理。护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1)物品回收与处理。对于特殊物品应由专人放置在固定容器中进行处理。对于特殊物品应进行标注,并实施高压消毒。浸泡用的消毒液应由专人进行合理配置,并在使用后及时更换。(2)物品清洗。严格按照清洗流程,将预处理、去污、洗涤等处理流程落实,最后将其pH值采用蒸馏水冲洗为中性。(3)物品包装。包装室应配置有空气净化器,并将需要包装的物品放置在专属操作间实施包装。工作人员应在包转实施前,将工作台进行彻底清洁,在紫外线持续照射一个小时后再开始包装。包装前应要求工作人员衣帽、口罩、手套等进行严格检查,并对所要包装的物品进行清点,避免出现遗漏。在包装金属物品是应涂抹一定的防锈油,在包装玻璃制品时应避免出现磕碰。包装标识应正确、清晰、完整。(4)物品灭菌。物品灭菌时应保证灭菌时间、温度、压力等符合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对其进行明确记录。同时保证物品包装完整,符合相关规范。灭菌后应对其消毒是否合格进行记录和标注。(5)物品发放。物品发放时应严格控制消毒供应室人员出入。保证物品处理后未出现污染现象,并及时将其送至各个科室的无菌消毒柜中。并在发放过程中与各个科室相关人员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避免相同问题再次出现。
1.2.2 评价方法
(1)护理工作满意度。针对细节护理相关内容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其内容主要包括回收、发放及时性、包装质量以及服务态度。分值为0~10。0分为不满意,10分为非常满意。由各个科室相关人员进行评定[2]。(2)护理工作质量。由我院各个科室护士长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每月一次,分值为100分[3]。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表示,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及护士长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医院内重点科室的消毒供应室所从事的消毒灭菌工作是控制医院内感染、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感染控制中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消毒供应室承担着整个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并向各个科室提供无菌器材、敷料、物品等,是避免临床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提高临床应用物品的安全性,可有效杜绝患者因感染严重影响自身健康的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促使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护理手段不断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4]。
医院中各个科室性质不同,有普通科室,也有传染性科室,所有物品在经过处理后会继续应用到日常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处理不合格现象,便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细节护理主要以保证患者安全为前提,将消毒供应室中的各个环节规范化、统一化,通过严格落实有关规章制度,将护理工作充分落实,保证物品在回收到发放的整个过程中安全、无污染[5]。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细节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相同性,唯一不同的便是护理对象的不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积极落相关管理、检测制度,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保证医院处于安全环境中。
通过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实施细节护理,不仅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物品回收与方法、包装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还获得了各个科室护士长的高度认可,护理质量有了全面提高。总之,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柳琴.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6):130-131.[2] 李梅.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2013,11(12):180-181.[3] 肖文艳.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2):1585-1586.[4] 海和平.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275-276.[5] 张玮,郑秀惠.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133-135.
第三篇: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的理管理中细节管理参考
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
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
表1 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
由表1知在对外科护理分配后两组护理人员100个工作日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对照组满意占98%,基本满意占2%,没有不满意工作日。对比可以看出护理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
201X年~201X年共发生医院感染病例205例,所有病例均被临床和病原学确诊。同期共收治患者2 650例,医院感染率为
7.7%。201X年~201X年共发生医院感染16例,同期收治患者2 940例,医院感染率为0.6%。3 讨论
护理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护理过程中要共同组织全院的护理工作人员,医院卫生清洁工作人员,医院患者与患者家属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普及,对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监督和指导,严格进行无菌化操作,对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隔离,加强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有效途径。要减少医院患者的感染率,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需要时刻抓紧。
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得不到满意的原因:
①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资历尚浅,缺乏护理经验,在不同程度上欠缺陌生专业疾病消毒防控知识,缺乏耐心消毒与防控必要的技能,从而造成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
②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在进行消毒注射及其他物品无菌化技术性操作错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③缺乏准确的医学消毒思想判断,判断错误导致的照顾患者的消毒措施纰漏;④年轻的护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缺乏工作意识,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认真执行消毒检查制度。
科学合理的日常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需要进行严格消毒检查与工作分配。建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和护理观念,以满足患者的需要和医院的发展,预防发生患者的各种投诉。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应注意消毒的知识培训与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各级护理工作人员应检查所管辖的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与技术熟练度。在管理上注重科学化的管理,支持进行现代化的管理研究和护理系统的完善,利用护理管理来提高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水平。
利用各种途径、各种措施进行护理培训与提高,加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与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的重要性认识。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与岗位职责。将医院的感染数量控制在最低,将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作为护理人员的必修科目进行培训。强化其本职工作的技术操作与无菌化的技术应用。加强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岗位再教育培训,增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稳定其工作态度,从患者的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与观察,及时的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的排除感染的几率。与此同时,对处于恢复期的住院患者进行经常性的护理和卫生教育与生活指导,注意患者的各方面的平衡与指标。加强患者的抗病能力与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论文一般比较麻烦,连格式都得做好,写论文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也不是很难只要你知道了格式,找到了材料,就方便多了。以下是由为大家整理的研究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
员工敬业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人行为和企业绩效,进而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首先探讨了学术界对员工敬业度的内涵界定,然后基于相关理论模型,分析员工敬业度的决定机制和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企业提升员工敬业度的具体措施。
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提升措施
如何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员工敬业度属于员工的积极心理状态,可用来衡量员工在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对组织和工作的投入程度,体现着人本管理思想。员工敬业度对企业绩效、顾客满意度、员工幸福感等都有积极的预测作用。根据企业领导力委员会通过多年的实证研究认为,员工敬业度和组织绩效之间存在着联系,它首先影响个人层面的结果,与个体的态度、意图和行为有关;然后再通过个体层面影响组织层面的结果。Harter等采用盖洛普问卷中的12个核心问句对业务单元层面的员工敬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敬业度与顾客满意度、员工工作安全感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与员工离职倾向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对组织利润和生产力有积极的预测作用。翰威特经过多年的实证研究认为,员工敬业度的提高对于组织和个人的目标的实现是双赢的,而且员工敬业度的提高能使组织和个人的目标处于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过程中。
可见,员工敬业度是推动企业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它对企业所关注的业绩指标有重大影响,包括工作效率、顾客满意、组织公民行为、利润等。员工敬业可以带来个人和企业的高绩效。与此同时,员工敬业还可以帮助个人充分发挥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并获得幸福感的体验。在员工敬业度高的企业,员工发自内心地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观,认同企业为实现其价值观所设定的目标、流程、架构和管理,并将自己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自觉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获得心理的满足,并充分享受工作生活的乐趣,这种员工与企业 双赢 的完美结果无疑是所有企业和员工都最为向往的。
二、员工敬业度的形成机制及相关理论
自员工敬业度的概念提出以来,不断有学者探讨其内涵,并尝试运用相关理论解释员工敬业度的形成机制。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有以下4种理论模型。
1.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主张依据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获得的收益和付出的代价来解释人们的个体行为,相互依存的个体或者团体之间遵循某些交换原则。比如当个体从组织获得经济和社会情感性资源后,他们心理上感觉有义务去反馈和回报组织。回报组织的一种途径就是改变他们的工作敬业水平。在个体回报组织的过程中,员工将自我更多地带入工作角色中去,为组织和工作贡献更多的情感和生理资源。在相互依赖的互惠行为中,双方都有付出的义务也有收获的权利。敬业是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双向作用,员工对组织和工作持有积极的态度,并愿意为组织实现目标而提高自我效能,而组织有义务从资源上保障和促进员工的这种行为。社会交换理论为解释员工的敬业度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工作的经济因素和社会情感因素是组织提供的资源,员工根据感知和接受的组织所提供资源的多少,来决定对于组织和工作的敬业程度。
工作要求 资源模型
Shaufeli的工作要求 资源模型源于工作要求 控制模型和资源保存理论,它强调工作中的两类特性 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工作要求是指工作的个体、社会和组织方面的要求,需要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付出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本。虽然工作要求本身并非完全属于负面因素,但当工作要求过高时,员工往往会产生沮丧、焦虑和倦怠等心理。工作资源指来自于工作、组织、社会等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有益于实现工作目标,减轻工作要求,或者激励个人学习和成长。该模型的核心在于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分别包括两种心理过程:
压力过程和激励过程。工作需求主要预测压力反应,比如倦怠、身心疲惫等;工作资源起着内在和外在激励作用,使员工感到工作有意义,主要预测积极性结果,比如员工满意和员工敬业等。所以,员工敬业是员工可利用资源导致的结果。
3.工作 个人匹配模型
匹配是指组织和工作所要求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性格、心理、知识、能力与员工所具备的这些特征相一致的程度。学术界用匹配理论来研究组织环境,预测个体结果。研究者发现,价值观、目标、人格特征等个体水平变量和相应的组织水平变量之间的匹配程度都会影响个体的结果变量。Maslah等人基于工作 个人匹配理论对员工敬业倦怠过程中的个体与情境因素加以整合,用以解释员工敬业的形成机制。个体与工作组织匹配程度决定了员工工作时的情绪和态度,个体与工作情境的匹配程度就形成了相对的两极:
敬业与倦怠。个体与工作组织的匹配度可以从工作负荷、自主决策、报酬、团队、公平和价值观等6个方面进行评定。个体与环境在这6个方面越匹配,员工敬业度也就越高;越不匹配,工作倦怠的可能性越高。此外,敬业度在人职匹配与结果变量之间起中介作用。
4.自我决定理论模型 自我决定理论模型是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中的先天心理需要理论而构建的。该模型认为人类具有对自主权、胜任力和归属感等基本心理需要。个体在工作内外的行为和态度受个体需要的显著影响。当工作环境满足这3种先天基本需要时,个体便在内动机的驱动下工作,能够发挥最大潜力,创造积极的工作产出。同时,个体也能够享受工作带来的各种乐趣和满足。Broek等人从3种心理需要的视角解释了员工敬业度的决定机制。
工作要求降低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工作资源提高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员工则根据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决定将认知、情感和精力投入工作的程度。
三、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
由以上敬业度决定机制可知,员工敬业度取决于个体与组织工作的相互交换过程。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首先影响个体的心理需要,当个体的需要能在与组织进行交换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时,员工就会选择敬业。而这一互动过程受到个体特征、工作特征、组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1.个体特征方面
由于敬业度是员工个体对待组织和工作的态度,因而很大程度受到自身特征的影响。员工个体对工作意义、工作安全、工作满足需要程度的认识影响着其敬业度的高低。员工敬业度与员工的职业发展阶段、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类型等人口统计学变量都有很大的关系。此外员工自身的工作态度是否端正,工作动机是否成熟,是否具有责任感、自律性都对员工敬业度有很大的影响。Christian指出心理安全感、自我知觉和效能感与敬业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工作特征方面 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员工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他们希望从组织或者工作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个体与工作之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取决于个体在与工作角色结合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在工作中,员工首先对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工作资源等因素进行感知,然后产生心理上的意义感、安全感以及可用感,进而调整自身的敬业程度。所以工作本身能够满足员工内心需要的程度是影响其敬业度的一个重要因素。Hakman提出,工作特征由工作内容的丰富性、工作的重要性、任务的完整性、工作的自主性和工作的反馈性5个核心方面构成。工作特征通过影响员工对工作以及工作场所的认知,来影响员工的心理感受。当员工认为其工作既很重要又很有挑战性的时候,就会认同这份工作,从而对工作投入更多的情感和精力,并能在工作的时候体会到幸福感,在完成任务以后体会到成就感。
3.组织环境方面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员工的一些需要只有通过组织才能得到满足,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受到组织行为的制约和影响。员工在工作中可以得到组织提供的工作资源,因而组织的相关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敬业度。当组织能够制定出满足员工需要、促进员工成长、体现人本理念、公平公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员工则会以高度敬业来回报组织。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显示,组织的规模、发展前景、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工作环境以及组织和上司对员工的支持等都影响着员工敬业度。在影响员工敬业度的组织因素中,与员工生存和发展需要密切相关的因素起着首要的作用。首先,薪酬对员工敬业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员工的能力及所产生的绩效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时,员工敬业度低则难以避免。其次,企业能否为员工制定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能否在企业中得到成长与员工敬业度的高低密切相关。第 三,组织支持程度,包括工作资源中的上级支持、同事间的鼓励、组织对其能力的认可程度等,对员工敬业度也有显著影响。
四、员工敬业度提升措施
1. 从员工招聘入手提升员工敬业度
员工敬业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个人的价值取向、个性倾向、能力、责任心都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敬业水平。企业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就要把好入门关,选拔那些具有敬业潜力的的员工。可以使用各种测评技术从员工的个性倾向、品德、求职动机、价值观和责任心,以及过去的工作经历等方面对他们的工作敬业度进行初步考察。其次,选拔和安置时要做到人岗匹配。员工的个体特征要与工作要求要相一致。一旦出现员工的素质或者能力与岗位的要求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员工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员工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或员工的资源不能达到工作的要求。这两种情况都会降低员工敬业度。
从员工培训入手提升员工敬业度
翰威特公司在对企业培训与员工敬业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那些在培训方面投入较多的企业,其员工敬业度也高。在招聘环节企业可以选择有敬业潜力的员工,而培训可以直接改善员工对组织和工作认知和感情,从而提升员工敬业度。培训的内容总体上可以分为3类:
一是知识、技能培训;二是工作态度培训;三是企业文化培训。知识技能的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的胜任力,从而增加员工的工作资源,进而提升工作敬业度。工作态度培训能够改善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加员工的工作工作热情,培养员工对工作的意义感和满足感。企业文化培训可以使员工更加了解企业、了解工作的环境;促进员工价值观与企业所提倡的价值观相一致,这样员工才能从根本上喜欢上这个企业,喜欢上这份工作,才愿意为工作付出额外的精力和情感。在培训中要重点围绕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专注品质进行相应的培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提高员工敬业度的最佳途径。
3.从工作设计入手提升员工敬业度
员工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先天心理需求理论认为员工希望从组织和工作中得到归属感、成就感以及自主决策权力。那么,企业在进行工作设计的时候就要按照Hakman的工作特征模型对岗位进行改进,增加每个工作对员工的内在吸引力。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工作对企业或者对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样员工在从事这样工作时才会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② 工作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完成工作才会有一种满足感;③ 工作内容要具有完整性,这样员工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④ 提高员工工作的自主性,并让员工参与决策过程从满足员工对自主和权力的需要;
⑤ 工作过程要提供准确及时的反馈信息,就是上级对员工的工作要及时作出评价。只有按照这5个方面的要求来设计工作,员工内心的需要才会得到满足。
4.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结合员工的能力、性格、价值观、爱好等来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职业生涯目标。从员工进入企业开始,企业就应该为每一个员工规划职业生涯,为员工提供一个持续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帮助员工在企业里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能有明确的追求和奋斗目标,让他们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长方向和空间。通过职业培训来提高员工的职业安全感和工作能力。制订员工职业规划时要给予员工一定的参与权和自主权,按照员工的兴趣爱好,来实现他们的职业理想。企业要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帮助员工了解自我,信任自我,发展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是提升员工敬业度的有效途径。
5.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培养员工敬业度的温床。员工在企业中工作,希望能够得到来自组织的、上级的、同事的认可和支持,这不但有助于员工顺利地完成工作,更能促进员工认同这个企业和工作,使员工有一种归属感。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要从人本理念出发,提倡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营造团结互助工作氛围,构建完善的、多向的沟通渠道,确立为员工所认可并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企业内外营造上下平等、尊重员工、重视绩效的氛围,减少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障碍和压力。这样员工才能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工作,提升员工的敬业度。
主要参考文献
李永鑫,张阔.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趋势.心理科学,201X,30.刘小平,邓靖松. 员工敬业度理论研究综述.软科学,201X,2 3.W B Shaufeli,I M Martinez,et al.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Universit Students A Cross-National Stud.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holog, 200 2, 3 3. 迈克 贝纳特,安德鲁 贝尔.驱动力:
杰出企业如何激发员工的非凡绩效. 张义,译.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X.J K Harter,F LShmidt,T L Haes. Business-unit-level Relationship beteen Emploee Satisfation,Emploee Engagement,and Business Outes: A Meta-analsis.Journal of Applied Psholog,200 2,8 7.W B Shaufeli and A B Bakker.Job Demands,Job Resoure,and Their Relationship ith Burnout and Engagement:
A Multi-Sample Stud.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X,2 5.
刘勇.员工敬业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X: 98-10 杨红明,廖建桥.员工敬业度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X,31:
45-5 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安全隐患突出。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安全隐患突出。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关键词】
高校周边 安全隐患 创新 治理路径高校周边环境是指以高校校园为中心,受到高校辐射带动,并与高校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高校周边环境是因高校而存在,反过来对高校的改革发展又产生影响。高校周边良好的环境,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反之,则直接影响高校的安全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就当前高校周边安全隐患和治理路径创新做一粗浅探析。
一、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主要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逐步进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剧增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最直接的一个表征。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高校成为了一个“商机无限”的地方,因此,高校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吸引了各式各样人群的到来。大量人口的聚集和相对滞后的社会治理,使得高校周边的安全隐患比较突出。高校师生人身安全存在隐患。高校的聚集功能十分明显,一方面,高校把各类优秀人才和学生招进校园,另一方面各类捕捉“商机”的人员也聚集到校园周围。聚集在高校周围的人员十分复杂,有当地居民,也有外来人员;有经商的、打工的,也有社会闲散人员,还有一些流窜人员、复杂人群的聚集,使得校园周边环境十分复杂。这些人员中,由于目的不同,或是为了经济利益的争夺,或是为了土地权属的争议,或是为了个人权益的争纷,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矛盾激化引发的冲突,对高校和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隐患。在校园周边,林立的各种网吧、酒吧、歌舞厅、小旅馆、出租房等存在着无证经营的情况,经营者与高校学生之间由些细小矛盾引起的打架斗殴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一些经营者为降低成本,没有按要求安装和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特别是消防设施,这给在这些场所消费的学生人身和财产上的安全带来了隐患。更有甚者,如社会闲散人员、流窜人员,在高校周边游荡,时刻都威胁到高校师生的安全,尤其是位于城乡接合部的高校,师生遭到勒索、敲诈、抢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存在隐患。饮食消费是高校学生最主要消费,高校学生消费的特点是希望得到“物美价廉”的食品。由于高校学生人数众多,需要各异,对食品的要求是花样多、变化快,这对于首先要保证不同收入家庭的学生均能有饭吃、不能随意涨价的学校食堂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无论是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等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时刻变化的需求,这为校园周边的餐饮业带来了“无限商机”。校园周边的小餐馆、大排档,甚至流动摊点以其花样多、口味好、价格低吸引了学生的到来,但是这样的就餐环境条件卫生差,有的摊点就是几块木板搭起来的,许多摊点是无证经营、无卫生许可,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有些商贩为谋取私利,购买变质大米、过期鱼肉、地沟油等原料,存在着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隐患,且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责任也无从追究,即便追查到相关责任人,他们也无力赔偿。交通安全存在隐患。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新校区,新校区大多位于公共交通不便的城郊接合部。这些地方,交通运输条件简陋,道路设施不完善,有的校园周边人流量大的地方没有人行道、没有路灯、没有隔离栏,有些交通标示也不清晰,加之过往车辆车速快,使得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此外,由于学校提供给学生往返学校与市区的交通工具有限,这就为“黑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些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均投入了运送学生的行列,由于这些车辆不具备客运资质,一些司机又属无证驾驶,且这些车辆安全性差,极易出现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员也无赔偿能力,学生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精神文化产品存在隐患。在高校新校区校园周边,由于远离城区,大学生需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网络文化等精神文化产品明显不够,不少商贩也窥见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所带来的利益,于是,网吧、卡拉OK厅、棋牌室、桌球室、书店等在高校校园周边建成落地,这些场所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为了降低成本,谋取更多利益,一些商贩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对精神文化产品经营管理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反而用一些黄、赌、毒的文化产品来吸引正处于成长期学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由于这些场所和产品主要流通于城郊接合部的高校校园周边,相关的部门监管力量不足,难以做到实时监控,更多的是收到举报后进行一两次清理,但这些场所和产品的成本低,即便进行了清理,又很快“死灰复燃”,这些对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也存在隐患。
二、高校周边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高校周边环境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有十分着重要的影响,虽然有关各方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也给予了重视,但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
高校周边环境十分复杂。高校周边的复杂环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复杂,高校校园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交叉渗透,空气、水源、地质环境一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高校与周边共用的水电网、通信网、公共交通及公共卫生环境等,使高校不可能脱离周边环境而成为独立的象牙塔。二是社会环境复杂,高校周边有居民区、商业区,有的高校周边还有工业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等,不同的区域,功能不同,也就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环境;由于市区用地紧张,还有些高校或新校区不得不建在远离市区的小城镇或城郊接合部,这些区域社会治安管理力量和措施相对不足,校园周边环境比较复杂。三是人员情况复杂,校园周边人员各式各样,有当地居民,有固定场所的经商者,也有流动的小商小贩;有有证经营者,也有无证经营者;还有流动人口、社会闲杂人员,甚至流窜人员,复杂的人员情况给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带来诸多难题。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不顺。这一方面来自政府思想上的认识,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自身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建设上,而对高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甚至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学校周边环境是学校自己的事情,与地方政府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在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真正把学校周边环境的事情当大事来抓;另一方面是措施不力,有些地方政府认为,高校周边环境整治,主要是治安问题,由公安机关一家处理就行了,但涉及交通、卫生、工商、税务、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时,公安机关又无能为力。而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往往“口头上很重视,实际上不重视”、“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重要”,这使得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很难落到实处,长期以来,高校保卫部门安全防范的管理权限仅限于校园内部,在整治周边环境时,由于没有执法地位和执法权限而显得有心无力。
三、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有关各方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主动探索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创新机制体制,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大格局。以机制建设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大格局。在具体操作层面上,首先建立由地方党委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研究、推进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其次,把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纳入目标管理体制中,进行目标考核与评估,把考核评估的结果作为评价部门和个人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表现优秀、成效显著的部门或个人给予表彰,对于工作推进不力的部门或个人给予批评通报,督促其整改,对给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部门或个人的责任。再次,加强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检查督查,突出问题导向,通过现场办公会、现场推进会的形式,发现问题当场研究、当场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创新内容与方法,强化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要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增强教育的效果。高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和思想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多用身边的案例来教育学生,多教学生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安全防范知识,力求在教育内容上吸引学生;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案例分析、讨论,情景表演,多媒体技术展示和实践演练等,力求在教育方法上吸引学生;在教育的时间节点上,要注意一些特定的时间,如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每学期开学和放假前,以及节假日前后,要重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创新硬件与软件,提高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实效性。要加强高校校园周边的硬件、软件建设,进一步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维护高校周边的安全稳定。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要抓好校园保卫人员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特别是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益;要加强管理,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增强主人翁意识。二是要建立一支由当地执法部门、社区干部、高校保卫人员等组成联合工作队伍,定期或不定期沟通信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地方党委政府要在公共安全、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下大力气,从硬件方面提高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地方党委政府和高校各司其职,加大技防建设力度,加强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实现校内外信息一体化建设,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到一个新台阶,强化信息技术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中的功能。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各方面的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参考文献】童金元.高校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对策.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X林生.高校周边环境现状问题与治理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X
分析现代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持续改进
关键词:
财务管理,医院,论文
所谓细节,就是组成事物的细微片段。生动的细节,可以感染人心,产生共鸣,引起联想。然而一篇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真正经过时间的筛选、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存下来,除了题材因素外,能够给人留下记忆的,往往就
关键词:
成败,细节,教师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经说过:
“没有
关键词:
中教,课堂,语文
欣赏细节、把握细节,可以让学生成功,可以让教师成名,可以让课堂魅力无穷。翻阅大量有影响的特级教师们的教学书籍,从他们的教学故事中可以发现一个彼此相似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善于用特有的教学机智去捕捉课 关键词:
小节,成效,能力
第四篇:人流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制度
人流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进入人流室内须穿工作衣,换鞋,戴口罩帽子。操作前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2、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定时通风换气,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每季度做一次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
3、手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人流器械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包、无菌盐水一经打开只能在24小时内使用。
5、人流术毕的各种器械、用具使用后应先进行初洗,再送至供应室高压蒸气灭菌备用。
6、灭菌物品应专柜贮存,按消毒日期顺序排放,标记清楚,按先消毒先使用原则,灭菌物品每月细菌培养一次。
人流室消毒隔离制度
1.凡进入人流室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 的隔离制度。
2.工作人员铺台、刷手、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手术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3.凡患上呼吸道感染和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的工作人员禁止进入手术室。每个手术间参观人数不得超过5人。
4.清洁手术和污染手术严格分室进行,感染手术应在隔离手术间进行。5.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认真执行隔离预防原则,所用器械、敷料等用物要严格消毒处理,不得与其他器械、敷料混合,并有标识。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严格消毒。
6.各种无菌敷料包、器械包,含一次性物品存放无菌物品间,标识清楚可辨,不可有过期物品。
7.人流室应定期清洁卫生,每日、每周、每月;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每次术毕立即清理及擦洗,按手术室管理规范要求进行。
8.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的卫生用具要严格分开使用,并有 标识。
9.接送病人车及转换车每日进行清洗、消毒,接送感染手术病人应分 车处理。医疗废弃物按分类分装。
10.每季度定期对人流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培养,不合格项目严格查找原因,重新检测至合格,并做好记录。
第五篇: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
【摘 要】加强供应室医院感染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供应室医院感染;探讨基层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采取全员参与和全方位的科学管理;使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基层医院;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424-01
消毒供应室是承担医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包括手术器械和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并实行下收下送等工作的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安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为此,我院于2011年重建了消毒供应室,使消毒供应室进入了规范化发展轨道,并于2013年12月顺利通过了等级医院评审。现就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浅谈如下:制度管理
1.1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供应室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应建立一套系统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每年对相关制度、流程等进行修订和整改。使人人掌握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1.2科室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护士长、质检员、区域组长等组成。质控组每月两次不定期抽查,并在科内设一兼职院感监督员和科护士长一起加强消毒隔离的管理,采取专人负责,定期消毒,定期检查,定期检测,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人员管理
2.1科室成立了继续教育培训小组,由护士长、区域组长、A级护士等组成。对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培训计划,每月进行两次科内消毒灭菌等专科知识和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每月进行一次理论、操作技能测试,建立业务档案,记学分制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与层级晋升挂钩,激发工作人员的进取心,拓宽知识面,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2消毒供应室应有一套完整的医院保洁运行方法和严格的操作规程,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定期对保洁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掌握基础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同时对保洁员进行考核,提高工作质量,严格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环境管理
3.1建筑布局合理,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工作区域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含独立的敷料制备或包装间)和无菌物品存放区,各区域之间设实际屏障,进出各区有缓冲间。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各区域人员相对固定,不得来回穿越。
3.2坚持执行清洁卫生制度,工作区每周一次大扫除,专人负责擦拭,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并记录在案,每月做好各项监测。物品管理
4.1耗材管理:首先严把质量关,设专人负责入库前检查其卫生许可证及有效期,妥善存放,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保证安全使用。了解各区耗材使用情况,掌握库存状态,保证及时供应。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2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统一由设备管理部门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设专人监管,入库前检查、产品名称、规格、质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期等,妥善存放,定期检查,保证安全使用。建立无菌物品质量追踪登记本,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时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及时上报并采样送检,不得自行作退货、换货处理。
4.3医疗器械及物品管理:
医疗器械由医院器械科统一采购、管理和维修。供应室设专人负责医疗器械请领和保管,严格使用管理。控制医疗器材的流向和实行分区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严格区分三类器材,即污染器材、清洁器材和无菌器材,从临床科室收回的所有器械,不论使用与否,均视为污染器械,只能进入消毒供应室去污区,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后的器械只能在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包装,灭菌后经确认合格的物品在无菌物品存放区储存和发放。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经高水平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例如湿化瓶、螺纹管、呼吸面罩、压脉带等,干燥后及时包装,存放在专柜或专架上,在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定位放置,不得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发放时从清洁物品传递窗发出。质量管理
5.1拟定工作程序及质量标准:健全岗位责任制,各区人员相对固定,对每个工作人员各岗位轮岗3个月,定人定岗,各岗位皆有明确分工,以熟悉各岗位的工作程序,便于督促和检查。同时制定出质量标准,增强质量意识,把质量第一的思想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使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质控组每月、护士长每周随机以环境、质量、流程、安全、文件记录、执行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督导。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形势分析会,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服务缺陷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要求进行改进,同时进行效果评价并及时考评改进效果,达到质量保证与持续质量改进。
5.2严把质量监测关:为保证供应室质量有序运转,应有专人负责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同时应对清洗、消毒、干燥、包装和灭菌的设备及耗材进行检测与验证,并进行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追踪。建立灭菌物品召回制度,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及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标。
总之,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感染管理是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