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持续改善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2 03:2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持续改善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持续改善中的应用》。

第一篇: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持续改善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持续改善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根据供应室工作特色,更新管理模式,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护士深度意识,提高满意度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财产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方法 首先拟定一个确实可行的计划和目标,针对全科护士知识结构的现状进行品管圈认知的培训,每周一、三、五学习90 min,先由主管护师组织学习,然后讨论,达成共识后结束当天的学习,1个月后进行随机抽问,以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然后进行品管圈管理模式的相关知识培训,同样定为每周一、三、五学习90 min后进行讨论,每位护士充分理解后结束当天的学习,在每天的工作中随时复习、讨论学习内容,达到融会贯通。1个月后品管圈工作模式在供应室正式展开。将供应室工作人员分为三个品管圈,两个联络员,一个圈长,进行有序工作;本文通过实施满意度调查和润滑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得出不同结果。结果 将品管圈管理模式运用于供应室护理管理,供应室提供的物品更加完善,落实了临床科室与供应室的互动与沟通,临床科室对供应室的满意度提高了,患者到医院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结论 全员参与、质量持续改善,使圈员们自动自发做事、更主动更积极,真正体现出科室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的主人公责任感。

关键词:品管圈;供应室;质量持续改善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负责提供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核心科室,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质量和生命安全[1],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不可避免。为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缩短住院病患住院日程,减少患者住院费用,2009年卫生部就消毒供应中心制定了相应的三个操作规范,对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外来器械公司对器械和人员的管理以节约成本为原则,忽视人员素质和器械质量管理,极易造成手术患者的感染隐患[2]。器械包装出现质量缺陷,造成包内容物灭菌不彻底或包内物品欠缺,导致医院感染,引发医患纠纷[3]。

品管圈遵从PDCA循环管理,即计划、实施、确认与处置的程序,强调持续性、主动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在注重终末质量的同时更重视过程管理和环节控制[4]。我科的品管圈组成,见图1。

图1

1资料与方法

在科室工作人员固定,鲁沃夫多酶清洗液浸泡、鲁沃夫润滑剂润滑保养、除锈剂都不变时发放的调查表。

1.1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室每月定时到各病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2013年1~10月共发放调查表800份,收回800份。

1.2方法

1.2.1制定计划(P)根据临床满意度调查表及科室反馈建议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出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①查对制度落实不严格,表现在包内物品与既定数目不符。②服务态度欠缺,解释不到位,表现在临床科室使用物品与既定物品不符和再生物品在供应室清点发现数目不符时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协调不到位。③包装质量不合格,表现在手术室器械包的包装材料是棉布,应该是2层包布分2次包装[5],而出现了1次包装。④标识书写不规范,表现在纸塑包装和棉布包装的灭菌有效日期混淆。⑤使用中的润滑剂出现黄色生物膜。

1.2.2组织实施(D)①组织全体员工进行礼仪培训,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意识。②组织《消毒供应中心三个规范》的学习,利用晨会的时间进行抽问,答题,强化规范操作,标准流程清洗。③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随时抽查。④根据供应室的人员结构进行定岗定员专项培训,根据供应室工作区域划分为四个工作组:回收组、清洗组、检查包装组、灭菌组,各组设立相应的组长,由组长进行培训,护士长和质控人员不定期检查、抽问并进行登记。⑤每个月定期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质控人员定期到临床科室征求意见和建议,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

1.2.3效果确认和标准制定(C)护士长和质控人员做到每天巡视检查、利用晨会时间总结,每周的科务会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记录月总结,制定行为规范、操作标准,制定相应的表格,记录规范和标准的可行性。

1.2.4处置(A)每月开展一次总结、讨论会,科室全员参加,对当月的成绩和不足进行汇总,提出整改措施并以表格的形式张贴在工作栏内,同时听取员工意见,对工作岗位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善操作规程。

2结果

2.1临床满意度调查表显示 实施品管圈管理,遵循PDCA循环模式后,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有明显上升,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前为A组,品管圈管理模式后为B组,差异明显,有实践统计意义,见表1。

2.2两组操作后使用中的润滑剂的检查结果,差异明显,有实践统计意义,实施品管圈管模式管理前为A组,实施品管圈后为B组,见表2。

3讨论

消毒供应室实行品管圈管理,遵循PDCA管理模式,提高基层员工的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提高员工对工作的喜悦与成就感,增加员工的向心力及士气,从而提升工作效率,达到全员参与质量持续改善的目的,使圈员们自动自发,做事更主动更积极,真正体现了护士的主人公责任感,提高了护士的慎独意识。

参考文献:

[1]程春玲,吴婕.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3):3227-3228.[2]高建萍,孙建荷,付婷婷.租借器械全过程管理在医院手术室的实施与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0):1444-1445.[3]董春莲,陈茹.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6):255-256.[4]陈洁,李淑君,李燕妮,等.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6(23):4030-4031.[5]《消毒供应室中心三个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第二部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3.编辑/张燕

第二篇:品管圈活动在病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病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QCC是采取发动员工自愿主动组合的方法开展质量促进活动的一种质量管理方式。攀钢集团总医院泌外科在护理部督导下率先引进QCC管理方式,对科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背对背投票,并根据各个问题对科室管理质量的影响和急待解决的重要性、迫切性筛选出课题作为QCC活动主题,近1年试行下来,效果较好,科室管理质量明显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科室床位36张,执业护士12人,护工1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3人;本科学历3人,大专7人,中专2人。

1.2方法

1.2.1 QCC理论知识培训 首先组织全体人员学习QCC活动相关知识,使全体人员对QCC活动及工作方法有充分的认识。

1.2.2成立品管小组 将科室5个护理质控小组重新编成5个QCC小组,组织构架及各小组分管内容,见图1。

1.2.3分析现状,选定主题QCC小组针对科室质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动全体成员集体投票,收集到约20个问题,然后由5个QCC组长根据投票结果选出各自相关的问题进行整理,再根据各个问题对科室管理质量的影响和急待解决的重要性、迫切性进行背对背投票筛选出课题“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除”作为此次QCC活动主题。

1.2.4实践

1.2.4.1收集留置针非计划拔除的原因.1.2.4.2根据二、八原则,找出主要问题是护理人员留置针封管技巧和患者保护不当两问题。

1.2.4.3设定目标为留置针非正常拔管率下降70%~80%。

1.2.4.4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

1.2.4.4.1首先解决主要问题-留置针封管技巧和患者保护不当两问题

1.2.4.4.1.1改变原来常规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0.25%稀释性肝素液3~5 ml封管(即1.25 U肝素稀释于500 ml生理盐水中)为10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0.5%稀释性肝素液(即1.25 U肝素稀释于250 ml生理盐水中)6~10 ml封管[1],连接输液针先缓慢推入3~5 ml,然后一边推注剩余封管液一边旋转拔针[2]。拔除针头后,同时用左手迅速卡住小夹子,夹闭延长管的近端。当夹闭延长管远端时,因液体空间相对较大,延长管的弹性面积相对加大,使血管内压力大于延长管内压力,从而使回血率增加,相应堵管率增加,导致留置时间降低[3]。注意正压封管,可以有效降低堵管率。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高龄、肥胖、卧床或伴发高血压、心脑血管基础病、糖尿病、先天性凝血酶缺乏症等患者,均可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封管液的量应增加到10 ml以上。

1.2.4.4.1.2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以免留置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致静脉炎及血流不畅而致套管尖血液凝固,缩短留置时间;避免穿刺部位被水沾湿,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卧位时避免压迫穿刺侧肢体,输液期间入厕、取物、吃饭等活动时请护士帮忙等。

1.2.4.4.2改进穿刺、固定技巧,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确保质量。穿刺消毒范围8 cm以上,待干后进行穿刺,以免消毒液造成穿刺部位刺激,同时要将导管部分全部送入血管内以防脱出或针眼处出血。用无菌透明保护膜紧贴皮肤固定好。如穿刺处出现渗液、渗血、出汗较多、保护膜与皮肤间有气泡时应及时更换。伴发高血压、心血管、糖尿病疾病的患者,最好选用比较粗而直的血管并加强固定以减少套管针来回移动而对血管内壁的机械损伤,有效降低渗漏的发生。

1.2.4.4.3加强血管保护措施,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输入沙星类药物、营养液、脂肪乳、氨基酸、能量合剂及缩血管药物等对血管刺激性大,易引起静脉炎而缩短留置时间。在输入这些药物时应减慢输液速度同时与其他液体交替输入,并在输液过程中,持续湿热敷穿刺侧肢体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增加患者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增强患者局部的抗炎能力,避免因静脉炎而缩短留置时间[4]。

1.2.4.4.4加强护士技能培训,加强病房巡视,加强留置针床头交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有效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

1.2.4.5总结 留置针非计划拔除比例58%降到26%,重新制定留置针管理流程。

2讨论

病房质控小组明确分工,每小组的圈长又互为圈员,每月定时随同护士长进行各项质控检查,把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应用品管圈方法查出原因并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及发生比率进行个别指导或是组织全面学习讨论提出下一个主题而循环往复,以此不断提高病房管理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积极参与各项管理的主动性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梁艳芳,黄石群,胡敏芝.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3B):722.[2]曲瑶,白岩.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推注速度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40.[3]李冬梅,何艳,景水丽.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对封管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5):20.[4]王江滨,李丽华,付薇.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9C):2453-2455.编辑/肖慧

第三篇:品管圈在提高输液室满意度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输液室满意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分析输液室患者满意度低的原因,设立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结果 实施活动后患者对健康宣教、护士主动巡视、穿刺技术、输液等候时间、护士语气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科内护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品管圈;输液室;满意度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品管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活动的小组[1]。

品管圈作为全面品质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TOM)的一环,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手法,全员参与,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2]。护士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和患者的满意度。我科的患者满意度一直不太理想,为了提高患者满意度,我科于今年2月~8月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运用到提高患者满意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方法

1.1成立品管圈小组 2013年护理部组织学习品管圈知识,2014年1月,我科请手术室老师来科内讲课,再次学习,2月成立品管圈小组,设圈长1名,圈员7名,经过召开??会,召集圈名、圈徽设计方案3例,经投票最终将圈名定为“温心圈”,并设有圈徽,意喻点滴关怀,温馨大家庭,护患心连心。

1.2主题选定 召开品管圈活动会议,采取头脑风暴针对护理质量反馈结果提出多个切实可行的主题,通过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维度进行评价筛选,最终选定“提高输液室患者满意度”作为活动主题。

1.3拟定活动计划 品管圈活动时间共24w,第1w:主题选定,第2w:拟定计划,第3~6w,现状把握与设定目标,第7~10w:解析与对策拟定,第11~14w:实施与检讨,第15~16w:确认效果,第17~21w:标准化与检讨改进,第22~24w:成果发表。

1.4现况把握 制作与患者满意度有关的流程图,分析哪些环节影响满意度。收集了2014年2月1日~2月14日的查检数据,总查检输液患者50人,发放50份满意度调查表,回收率100%,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为84.2%。

1.5目标设定 经过QCC小组决定,依据目标设定原则,将目标设定为在2014年8月15日前患者满意度有84.2%上升为94.2%。

1.6原因分析 通过对患者不满意因素的查检,分别针对穿刺技术,健康宣教,主动巡视等主要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列出大要因、中要因、小要因,绘制鱼骨图(图1-2)对中、小要因每一个评价项目进行打分,重要为3分,一般为2分,不重要为1分,7个圈员参与打分,每一个分值范围是7~21之间,根据80/20原则,总分在17分以上的选为要因。结果显示,造成健康宣教不到位的原因有:护士自身知识掌握不全,患者的文化层次较低、叫号屏故障秩序乱、流程制定不完善。穿刺技术不满意的原因有:患者血管条件差、反复穿刺、领导培训考核不力、护士自我调适欠缺、技术不到位、护士人员不足。巡视不到位的原因有:流程不完善、为责任到人、呼叫器的无效呼叫、护士主动意识差、往返终末处置浪费时间和精力。

1.7对策拟定 品管圈成员针对要因,再次通过头脑风暴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下:健康宣教不到位①规范输液室关键环节流程,将宣教内容贯穿其中;②规范不同疾病的宣教内容,组织学习考核;③在药袋背面打印输液注意事项;④每2w组织1次学习常见疾病药物知识;⑤规范周提问内容,以点带面定时考核;⑥组织全科学习“有效沟通”人文讲课一次,针对不同患者予以恰当的宣教;⑦专人负责信息系统,保持显示屏正常运作,专人维持好输液等候患者的秩序;⑧尽量减少实习生宣教儿童输液区。巡视不及时:①规范输液巡视制度及内容,并列入实习生、轮转生入科带教里,及时考核评价;②专人巡视,分区域管理,责任到人,与绩效奖金挂钩;③做好患者的呼叫器使用宣教;④增设应急调配制度,做好协调工作,保证输液高峰人力配备,保证巡视工作不脱节;⑤创建和谐科室氛围,提升职业幸福感,增强主动服务意识;⑥合理排班,以老带小,缩短穿刺时间。;⑦上午9:30~11:00增设儿科医生巡视。静脉穿刺不成功:①合理排班,入科前期增加轮转生儿童输液区班次,增加实践机会,以老带小,增加高年资护士带教;②轮转生1次/月沟通会,及时解答工作生活中的困惑;③增加输液室留置针的使用,制定相关制度与流程;④总结分析静脉穿刺不成功原因,制定对策,科内学习讨论;⑤量化静脉穿刺带教目标,组织技能培训,提高穿刺技术;⑥维持输液秩序,有效沟通,勇敢宝宝奖励贴纸,取得合作,减少干扰。

1.8对策实施与检讨 根据对策分派给能够胜任的圈员,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实施前召开会议,对相关内容进行说明,让相关人员了解做法,实施负责人实时监督,保证方法的正确,密切关注时事情况,如有效果不佳,及时反馈。结果

2.1有形效果 再次使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对策实施后的效果确认,方法同前,计算出患者满意度为98%。

2.1.2无形成果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全体成员进行自评打分,每项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结果显示圈员在个方面能力均有提高。

2.2标准化与研讨改进 将本次活动实施对策标准化,重新制定静脉输液宣教流程,静脉输液巡视流程,带教流程。分析此次品管圈活动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今后改进的方向。讨论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利用集体智慧来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也是一种进步的管理体制[3]。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忽视的整体素养,在开展活动前,护士的角色只是单纯的遵守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护士能够针对科室出现的问题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参与到科室的质量管理中来。培养了护士积极地工作态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的满足[4],充分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5]。

开展品管圈活动,培养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巡视班护士主动巡视并在各个环节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供人性化服务,融洽了护患关系,得到了患者的信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我科鼓励患者提出不满意的原因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及时整改,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蔡学联,郑芝芬,唐晓英,等.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和管理,2011,11(12):59-61.[2]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6.[3]卢红梅,刘桂秀.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J].长江大学学报,2013:97-99.[4]杨艳,张莉国.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中的运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10-111.[5]王莉香,李旺君.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8,16(1):255-256.编辑/哈涛

第四篇:在6S活动中持续改善

在6S活动中持续改善

——公司洗澡运动与6S模拟稽查跟踪报道

6S是公司顺利推行精实生产的基础。为推动全厂性的6S活动,在精实生产小组的倡导下,公司于5月20日下午进行了一次全厂6S“洗澡”运动,并将运动过程中发现的种种问题予以分析,交由相关部门整改。继“洗澡”运动后,5月27日上午,6S推行委员会结合各单位现场,进行了一次6S摸拟稽查。

6S暖身 洗澡运动

5月20日下午4:30分,在6S推行委员会为总指挥,各区域负责人及相关干部为现场指挥的带领、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参与下,全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6S“洗澡”运动。本次“洗澡”运动,在安全第一,干部亲自参与,以身作则的原则下进行。主要范围包括对工厂各部门的地面、墙壁、窗台、玻璃、机器,以及柜子、凳子、料架、栏框等现场和仓库的物品,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整理、整顿、清洁以及安全防护。各现场单位均发挥了团队互助、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积极主动将车间地面的油污、死胶水,机身的油渍、灰尘,墙角的污垢,风扇等细微处一一整理、清浩干净。全厂人员都在“洗澡”热身运动中,变得活跃起来。

清洁即检查。这场前所未有的全厂性的洗澡运动,使现场各部门工作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成绩值得肯定。但许多隐藏的新问题点也随之呈现了出来,比如,个别单位沟通指挥不到位,6S做的不彻底,仅做了些表面功夫。机器下面或机身里仍然堆置藏有各种垃圾脏物,橡胶圈,刀片等,有些机器、窗户、工作区域的桌及办公地带等仍是厚厚的一层灰;此外个别部门在清洁时,没有按规定而有操作错误的地方:安全意识缺乏(如关灯作业、高空清洁);浪费(用清洁水擦试机台,用大量各种泡棉、布条清洁卫生等);机械实行6S,但并未真正理解6S(各单位整顿之后的,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未有效区分及堆放。且清洁后的大量脏物未倒在指定的位置,而造成新的环境污染)等。以上这些问题点,将深入各单位各主管,作为第一次改善追踪的依据。

为避免并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点,真正发挥6S的作用,公司6S推行委员会,及时调整后续执行重点方案。检查前,将会事先集合全体检查小组人员,宣告检查项目、标准和其它注意事项,提前准备好相关工具(稽查表、红牌、相机等),并提前四小时以上通知被检查部门的负责人员。

定期稽查 持续改善 继6S“洗澡”运动后,为了6S运动在公司的深入展开,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6S推行委员会于5月27日预先进行了一次现场单位模拟稽查。由A、B、C、D四个分组组长带领其成员分区行动,由现场各单位负责人陪同进行。本次稽查范围全面,围绕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以及安全六项进行,依照“6S稽查表”对各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机器清洁与保养、环境卫生、安全设备、员工有无佩戴防护用品、佩带工牌等,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对于稽查到的问题点,予以详细记录、拍照、打分。被检察的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劝导后,对“6S稽查表”的评分结果与整改要求予以确认签字。

许特助参与了本次模拟稽查。这次稽查以劝导为主,于会议上公布评比结果,但不做处罚动作(暂不实施红牌作战)。主要排查现场存在的问题点,予以不断改善,为公司精实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并在下月正式的6S稽查评比中,将公平公正公开,评选出优秀现场单位、待改善单位和最差单位,并以锦旗与相关奖惩作为往后评比结果的有效措施,以此激励各部门单位争取将6S做的更好。6S推行活动中,多数员工表示,将会全力支持与配合。公司有必要将6S运动执行下去。“洗澡”与“稽查”的双管齐下,能真正激发公司整体的士气与内部活力,有效消除一些依赖与懒惰的思想和不良风气,打造整洁有活力的工厂,增强信心迈向卓越。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6S一周摸拟稽查评比结果已公布,6S推行委员会将各部门存在的异常,与需改善的问题点都予以明确标示。本次评比结果未作任何处罚,推行委员会希各部门再接再厉,有问题则改之,无则继续保持,以争取将部门6S做得更好。

公司全面引进精实生产,6S是作为精实生产改善之首,全力做好6S成了公司当前改善工作的重中之重。当然,要做好6S并不是几天、短期就能做好的,它需要一个长期改善、持续维护,不断完善的过程,务请各部门人员予以重视,积极参与。在往后每周或每月的6S正式稽查中,每位主管和员工都能取得“优秀现场单位”的好成绩,为公司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五篇: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

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细节护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总结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及护士长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有效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工作人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细节护理;医院;消毒供应室

【中途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14-01

消毒供应室为医院重要组成部门之一,其承担着整个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对避免医院交叉感染据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完全护理工作,提升护理质量,对保证患者安危至关重要[1]。我院自2012年1月起实施消毒供应室细节护理,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1月起~2013年12月期间实施细节护理,将其设为观察组。此阶段护理人员共32名,男13名,女19名;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3.45±2.54)岁;工作时间1年~20年,平均工作时间(10.23±3.15)年。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实施的一般护理设为对照组。此阶段护理人员共30名,男12名,女18名;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3.45±2.55)岁;工作时间1年~20年,平均工作时间(10.23±3.14)年。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护理人员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为一般护理,观察组为细节护理。护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1)物品回收与处理。对于特殊物品应由专人放置在固定容器中进行处理。对于特殊物品应进行标注,并实施高压消毒。浸泡用的消毒液应由专人进行合理配置,并在使用后及时更换。(2)物品清洗。严格按照清洗流程,将预处理、去污、洗涤等处理流程落实,最后将其pH值采用蒸馏水冲洗为中性。(3)物品包装。包装室应配置有空气净化器,并将需要包装的物品放置在专属操作间实施包装。工作人员应在包转实施前,将工作台进行彻底清洁,在紫外线持续照射一个小时后再开始包装。包装前应要求工作人员衣帽、口罩、手套等进行严格检查,并对所要包装的物品进行清点,避免出现遗漏。在包装金属物品是应涂抹一定的防锈油,在包装玻璃制品时应避免出现磕碰。包装标识应正确、清晰、完整。(4)物品灭菌。物品灭菌时应保证灭菌时间、温度、压力等符合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对其进行明确记录。同时保证物品包装完整,符合相关规范。灭菌后应对其消毒是否合格进行记录和标注。(5)物品发放。物品发放时应严格控制消毒供应室人员出入。保证物品处理后未出现污染现象,并及时将其送至各个科室的无菌消毒柜中。并在发放过程中与各个科室相关人员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避免相同问题再次出现。

1.2.2 评价方法

(1)护理工作满意度。针对细节护理相关内容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其内容主要包括回收、发放及时性、包装质量以及服务态度。分值为0~10。0分为不满意,10分为非常满意。由各个科室相关人员进行评定[2]。(2)护理工作质量。由我院各个科室护士长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每月一次,分值为100分[3]。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表示,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及护士长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医院内重点科室的消毒供应室所从事的消毒灭菌工作是控制医院内感染、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感染控制中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消毒供应室承担着整个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并向各个科室提供无菌器材、敷料、物品等,是避免临床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提高临床应用物品的安全性,可有效杜绝患者因感染严重影响自身健康的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促使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护理手段不断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4]。

医院中各个科室性质不同,有普通科室,也有传染性科室,所有物品在经过处理后会继续应用到日常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处理不合格现象,便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细节护理主要以保证患者安全为前提,将消毒供应室中的各个环节规范化、统一化,通过严格落实有关规章制度,将护理工作充分落实,保证物品在回收到发放的整个过程中安全、无污染[5]。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细节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相同性,唯一不同的便是护理对象的不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积极落相关管理、检测制度,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保证医院处于安全环境中。

通过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实施细节护理,不仅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物品回收与方法、包装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还获得了各个科室护士长的高度认可,护理质量有了全面提高。总之,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柳琴.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6):130-131.[2] 李梅.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2013,11(12):180-181.[3] 肖文艳.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2):1585-1586.[4] 海和平.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275-276.[5] 张玮,郑秀惠.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133-135.

下载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持续改善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持续改善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主要探讨品管圈的活动在我们医院门诊输液科室进行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方式与实际效果。方法 建立相关品管圈管理的组织,明......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品管圈是现代护理质量持续发展的动力,本文从品管圈的概述、品管圈在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及实施方法方面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护理管理......

    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范文]

    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消毒供应室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对10名工作人员进行细节管理,然后观......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治疗室管理中的应用(精选5篇)

    【摘要】 目的 加强 治疗 室的管理是 医院 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关键,也是病房护理质量的保证。方法 介绍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治疗室管理中的应用。结果 经过改进,治疗室管理质量......

    1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工作中的作用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工作中的作用 确定持续质量改进 的战略思路 传统或狭义的概念认为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就是“ 保无菌物品的供应” ,这种管理是以保证临床科室的使......

    品管圈活动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黑簪 口吕。 圈活动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 控制中的应用 周丽萌徐建萍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降低检验标本分析前......

    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追踪方法学的定义 追踪方法学(Tracer Methodology, TM)是一种过程管理的方法学,利用真实患者就医经历来分析评价医疗服务系统质量......

    优化工作流程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r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301 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大量医疗器械、敷料及其它物品的回收和发放任务,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热原反应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