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手术患者体位摆放中的应用和体会

时间:2019-05-12 08:3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管圈”在手术患者体位摆放中的应用和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管圈”在手术患者体位摆放中的应用和体会》。

第一篇:“品管圈”在手术患者体位摆放中的应用和体会

“品管圈”在手术患者体位摆放中的应用和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查找手术室体位摆放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制定改进措施,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由于“护士年轻化以及培训不到位”等原因而产生手术室体位摆放满意度由原来的73%下降到4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体位摆放中的应用,规范了标准,提高了操作技能,充分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提高了科室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1]。

【关键词】品管圈;手术体位;应用

品管圈即质量管理小组,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组织团体,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达到患者满意,员工及社会受益,解决质量管理的问题。近年来,医疗领域的学者和专家越来越多的应用品管圈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和患者安全管理。

手术室体位摆放是手术护理配合中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困难的问题。有些手术时间长,视野暴露不清,巡回护士在术中不断的调节体位,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护士的精力,也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增加病人的痛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运用“品管圈”相关知识,通过组圈、选题,最终针对“加强手术室体位摆放管理”开展了管理活动,并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实施对策,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方法

1.1培训

我科自2013年2月对护理人员进行了QCC知识培训,主要是针对年资较长的护理骨干,通过召开会议及观看视频使大家理解、掌握了品管圈活动的意义。

成立QCC小组,小组由六人自发组成,民主选取圈长一名。我们的圈名为“守护圈”,寓意:安全、高效、协作、温暖,安全是手术室工作的基础,高效是手术室工作的特点,协作代表手术室护理是一个统一协调的过程,温暖代表给患者的感受[2]。我们的圈徽由绿色代表生命的希望,红色代表我们的爱心,将两心相连的是我们的手,寓意着用我们的巧手,用我们的爱心,为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1.2主题选定

召开圈会,运用脑力激荡法,鼓励圈员根据2009年至2013年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内的十项内容进行分析发现,从2011年开始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直线下降,由2010年的73%下降至45%,下降幅度十分明显。圈员通过举手表决方法进行主题选定,最后确定为“加强手术体位摆放’作为首要解决问题”。

1.3分析现况,确定改善目标

圈员经过讨论制定了关于手术体位摆放不满意的相关具体问题的调查表,再次调查发现:1外科医生最不满意的几种体位包括俯卧位、侧卧位、截石位、垂头仰卧位。2外科医生对年轻护士摆放的体位满意度低。3 对体位垫不满意。4体位摆放随意性较强,缺乏统一标准。圈员通过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发现:1护理人员对体位摆放重要性认识不足。2 在体位摆放过程中主动性不强。3对体位摆放的细节掌握不够,(低年资护士尤其突出)。基于以上结果圈员总结出,“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低”由四个因素造成:1标准不统一,2体位摆放所需物品缺乏,3人员年轻化,4管理不到位。

1.4对策与实施

针对问题因素,全体“守护圈”成员通过“头脑风暴”讨论作出相应对策计划”,分析、总结最终选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1.4.1规范、统一手术体位的摆放标准

针对“手术室体位摆放满意度低”采取的措施是:圈员们积极组织:1.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2.请外科手术医生参与、组织全员讨论、借鉴外院进修经验制定手术体位摆放标准 3.圈员们模拟摆放标准体位,确定摆放细节。

1.4.2体位摆放所需物品缺乏

结合实际,1.圈员们充分考虑患者年龄、胖瘦,高矮等个体差异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体位垫,棉垫,肩垫等,2.购置了摆放体位所需标准体位垫,3.圈长组织圈员对各种体位垫的正确使用进行模拟练习。

1.4.3人员年轻化,经验不足。

我科2011新建外科手术室后同时进入新护士11人,均无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加强人员培训:1.圈员对所有新护理士按照制定的体位摆放标准进行培训,2.护理人员分组进行练习,圈员随时指导。3.圈员负责跟台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再次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1.4.4加强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

1成立由护士长―品管圈成员―责任护士组成的体位摆放三级管理体系。负责手术病人体位摆放标准的执行和督导检查工作。2严格执行,落实摆放标准;3教育各级护理人员“标准摆放”体位的必要性、规范性;4通过案例教育、分析、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5各种体位垫的使用方法、标准手术体位摆放照片、注意事项、特殊细节、制订成册,悬挂于专科手术间,由圈长负责管理。

2效果评价及分析

2.1效果评价

2014年6--8月圈员们再次发放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显示:满意度由原来的45%提升至85%。效果明显。而且手术室工作人员在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沟通能力、品管手法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3讨论

3.1此次品管圈活动采用科学的方法找出了手术体位摆放不满意的最根本原因,并制定、实施对策,制定标准,达到了预期效果,杜绝了以往管理当中“屡犯屡纠,过后再犯”的管理漏洞,减少了手术体位摆放并发症的发生,解决了手术体位不易管理的问题,工作效率和手术安全有所提升[3]。

3.2.QCC活动有利于科室团队建设,增加了团队凝聚力。手术室人数较多、工作量大、工作独立且交流的机会较少,管理者通常是通过制度或惩罚警戒、硬性制度等形式促使某项任务的完成,因此护理人员被动工作,没有空间发挥其他才能。“品管圈”活动使每位圈员都能主动参与到管理当中,鼓励全员出席会议、全员发言、全员协力解决问题,通过随时开会等形式调动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参考文献:

[1]柴春英.品管圈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M)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7)

[2]朱丹 周力 手术室护理学[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2(16)

[3]毛晓萍 常后婵 张秦华 品质圈活动在手术室的应用[J].护进修杂志,2001,16(2):104--105.

第二篇:常见手术体位的摆放及其注意事项

内容:常见手术体位的摆放及其注意事项

时间: 地点: 实习生:

手术体位是指术中患者的位式,由患者的卧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纵3部分组成。正确摆放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结合本人十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安置原则

1、患者安全舒适、骨隆起处衬软垫或防压疮垫;在摩擦较大的部位,衬以棉垫、油纱以减小剪切力。

2、充分显露手术部位,保持手术体位固定。

3、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运动不受限。

4、大血管、神经不能受压,保持静脉血液回流良好,肢体固定时要加衬垫,不可过紧。

5、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度;保护下肢腓总神经,不可受压;俯卧位时小腿垫高,使足尖自然下垂。

6、安置体位,告知麻醉医生做好相应准备;移位时应动作轻缓,用力协调一致。

二、安置方法

1、仰卧位 如水平仰卧位:患者仰卧,头下垫头圈,双上肢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中单固定双手;双下肢伸直,膝下放一软垫,约束带固定膝部,松紧度适宜。液体一般建立在下肢。上肢外展不超过90度。器械托盘架的高度调整适度。

2、俯卧位 将四个水袋分别用无菌包布平整包裹,呈菱形摆放于手术床上,配合医生将病人从手术床上翻至手术床俯卧于睡袋上,根据病人体型调整水袋位置使腹部悬空,将患者头转向一侧,头下垫软垫或用俯卧位专用头托、头架,双上肢自然放于头两侧用术臂带固定,或平放、置于身体两侧,中单固定;双膝下垫软枕使双髋双膝关节屈曲20度,双足部垫软枕,使踝关节自然下垂,约束带固定下肢小腿部。上麻醉头架,上臂外侧铺盖敷料,使上肢与金属头架隔开。骶尾部及痔手术时摇低床尾约60度,分开两腿以便充分暴露术野。

3、侧卧位 如泌尿外科侧卧位:将患者向患侧移动,肾对准手术台腰桥并垫腰枕,将患者翻向健侧,身体与床成90度;用约束带固定大腿上1/3处,铺无菌巾后升高腰桥,将四个支架分别固定于两乳之间、两肩胛之间、耻骨联合、腰骶尾部,并用棉垫保护受压皮肤,将手术床设定为肾体位,上侧下肢伸直,下侧下肢屈曲90度,两腿之间放软枕,双手用包布包裹好放于自然适位置,约束带固定于病人大腿处。

4、截石位 铺中单于手术床中央,患者平卧;将建有静脉通路的上肢妥善固定于托手板上;另一上肢用包布包裹好并用中单固定于患者身旁;为患者穿上棉脚套,两腿抬高放置于脚架上,腘窝处垫棉垫保护;取下手术床尾板将臀部移至手术床缘,臀下垫护垫;将手术床调至头低脚高约15度;器械托盘置于右小腿上方。

三、注意事项

1、摆体位前与麻醉师、手术医师一起认真查对手术通知单及病历记载的手术部位,体位固定牢靠舒适,身下铺的中单平整、干燥、柔软。应注意患者身体各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各部位所能承受的压力,应按人体力学要求,摆放安全有效,既暴露切口,又减少各部位压力。大血管、神经无挤压,骨突处受压部位垫海棉垫。上臂外展不超过90度,以上肢与身体成70°~80°为宜,将病人各部位妥善固定。下肢约束带不过紧。四肢如无必要不可过分牵引,病人体表不可接触金属。

2、摆放截石位时,支腿架外侧要垫软垫,支腿架不宜过高,大腿与躯干纵轴呈90°~100°,腿托应托小腿肌肉丰满部位,与小腿平行,膝关节弯曲90°~100°,双下肢分开约80°~90°;腘窝部衬垫应选择质地柔软的海绵;双上肢尽量不要外展,应妥善固定在身体两侧。

3、垂头仰卧位,手术开始,将手术床设置于头高脚低位,倾斜度为30°;头板下调15°使颈部保持过伸位。手术时局麻病人,应嘱其睑裂闭合。全麻病人,注意眼角膜的保护。术前双眼均匀地涂上一层金霉素眼膏,并用透气的3M透明敷贴固定。

4、摆放小儿体位时,四肢要用纱布绷带固定,松紧适度;特别注意保护小儿的呼吸和循环功能,注意保暖。

四、总结

病人的体位由手术的性质来决定,体位不仅应便于医生的手术操作,还须顾及到病人的呼吸和循环功能,此外,取某一体位时,应保护病人,不使其神经和血管受伤,手术体位的正确摆放,不仅使医生能得到最佳的手术部位暴露,也便于麻醉师观察病人,病人在被充分支持和暴露后也能在手术全过程中保持尽可能舒适安全的体位。

五、讨论

术后检查有无压伤,发现皮肤发红者,应用乙醇按摩,送回病房后,认真与值班人员详细交班,并记录在清点单上,签名,随时复查。发现神经麻痹者应第一时间采取综合治疗,糖皮质激素可使水肿消散。甲钴胺可营养神经,促进神经轴索再生,促进修复。及时针灸理疗利于神经水肿吸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合理主动功能锻炼,患者得以快速恢复。

第三篇: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我院精神科基础护理质量,减少精神病患者的出走率、医院感染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特建立品管圈(QCC),探究其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名护理人员,组成一个品管圈小组并从护理管理知识上入手,加强该品管小组对精神病患者护理管理,同时要更进一步的学习卫生护理知识。通过观察这30人组成的品管圈对患者的护理后精神病患者的出走率、精神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感染率,探讨出品管圈活动对精神住院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成立品管圈小组后,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出走率、感染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品管圈管理之前。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的降低了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出走率、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优化并提高了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精神科护理工作;不良事件;出走率;感染率

品管圈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品管圈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而随着诊疗水平的改善与提高,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医院精神科面临的精神病患者出走率问题,医院精神病患者感染率问题以及频繁发生精神病患者袭击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问题。面对这些都需要护理工作者采取有效的办法解决。本文就是将品管圈活动运用于精神病患者管理过程中,探讨其有效性。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之初对我院2015年2月-7月期间精神科基础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从精神科患者出走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感染率方面对这个时间段的护理质量结果进行分析。然后组织品管圈管理活动,在2015年11月-7月期间品管圈小组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最后对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其效果。

1.2 建立品管圈

选取12名志愿者护士,每人分管4张精神科患者开放床位,共48张。年龄在23~38岁之间。其中专业护师4名,普通护师2名,护士6名。

1.3 定期开展讨论,制定改善措施

开展品管圈活动期间定期安排小组开展讨论会,每次开会时长在两个小时以上。讨论出医院精神科护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对品管圈小组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1.4 统计学原理

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统计结果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统计结果见表1-3。

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医院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以全面改善护理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精神科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知晓率、精神科常规操作合格率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而医院精神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明显有所下降。医院应该从全局出发,不忽视医院任何细节之处的管理。根据以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相关因素的比较,表格显示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品管圈活动可以很有效的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第四篇: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血液透析室内部6名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圈”,确立“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4.0%)较活动前(9.7%)明显降低,超出了预期目标。每一位圈员在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脑力开发6个方面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关键词】品管圈;血液透析;低血压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程中的低血压(l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5%-50%【”。其表现为血压值与透析前相比,平均动脉压下降30 mmHg(lmmHg=0.133 kPa)以上,或收缩压下降至90 mmHg以下。典型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眼花、打哈欠、出汗、胸闷,继而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肌肉痉挛、脉搏细数。严重者可出现晕厥、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等。

IDH直接影响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增加透析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全称品质管理圈,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3】。这个小团体,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手法、全员参加,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称为品管圈浯动【4】。我院血液透析室2011年4月成立品管圈,确立了“降低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方法

1.1成立品管圈 品管圈由血液透析室6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2名,由1名本科学历的护师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在第2次圈会上投票确定“救生圈”为圈名,其寓意是护士以净化血液为天职,用爱及关怀守护在每一位血液透析患者身边,使每个生命因爱而延续,并制作了圈徽。

1.2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 由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列出所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将其相似性分类成亲和图,再采用评价法对亲和图所总结出的问题就其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分别打分,6人平均分为该方面实得分,4项实得分之和为该问题总分(见表1),最终确定“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并绘制甘特图拟定了活动计划。

1.3现况把握 圈员详尽列出了IDH原因,收集2011年4月25日-5月24日IDH的发生情况,当时血液透析患者58例,共计透析598次,发生IDH58次,发生率为9.7%,具体原因见表2。

根据查检数据表明超滤过多过快、透析中进食、透析前口服降压药,患者心功能不全、使用高温低钠透析是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80/20原则【4](即80%的结果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得出最主要的原因是前两者,故本圈改善的重点是超滤过多过快、透析中进食。

1.4 目标设定通过品管方法的目标值设定公式,对每月低血压发生率进行了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一改善值=现况值一(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在主题选定时根据得分,该案例的圈能力应为100%,但由于本圈是第1圈,考虑实际情况,将圈能力下降为66%。改善重点即超滤过多过快(60.3%)与透析中进食(20.7%)的累计百分比(81%)。故本次活动的目标值即将每月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降至9.7%一(9.7%x81%x66%)=4.5%。

1.5解析明确目标后,圈员对改善重点项目进行展开,对超滤过多过快采用鱼骨图手法从体质量增加过多、干体质量设置过低、透析治疗时间缩短、护士设置错误4个方面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将所有原因进行评分,按80/20原则选定要因,得出主要原因是体质量增加过多方面:患者饮水过多、护士具体指导不到位:干体质量设置过低方面:患者衣物更换、称重时护士不在场、称重后末及时记录。对于透析中进食引起低血压分析有护理人员未认识到进食的影响、对患者的宣教不到位、进食的时间选择不正确、食物选择不合理4个要因。2011年6月1-15日对血液透析患者IDH发生次数及原因再次进行调查,做真因验证,经认真查检后得出5个IDH的真因:缺乏相关的宣教资料;健康教育不到位;称重流程不合理及执行不到位;透析中不合理进食;护患、医护沟通不到位。

1.6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 针对要因,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寻求改善对策,并对每一对策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分,按80/20原则共拟定6个对策进行改善实施。1.6.1 制作血液透析并发症——低血压患者防治手册手册采用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折页方式,从IDH危害、发生率、临床表现、引起原因、如何防治等方面进行指导,重点突出饮食指导,将饮食的原则、3餐的安排及食物的替换、如何计算及控制水、钠的摄入、饮食的禁忌等作详细的描述。

1.6.2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IDH的相关知识,在发放防治手册的同时,做好口头宣教。特别对老年、理解力较差的患者不厌其烦、不断强化,使他们真正理解。在下一次血液透析时作评估,掌握患者的实际饮食、饮水情况,及时更正一些误区,必要时做好家属的沟通和宣教,在家属的协助下改变饮食习惯。对遵医嘱行为差者,可由医生协助指导,并请其他遵医嘱行为好的患者作言传身教,同病相怜患者之间的沟通更有效。1.6.3落实责任制护理将患者分为7组,每组8~10例,每位护士负责1组患者,同1组患者相对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透析,护士每天分管的患者数3~4例,3个月轮换1次。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每次血液透析前都需运用护理程序对其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护理诊断,据此制定当次护理计划,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

1.6.4修改称重流程,严格执行将称重流程重新修改,更细化、更合理。所有血液透析患者的称重必须有护士在场,护士长合理排班,专人负责称重。称重前询问并检查衣物更换情况,对衣服不一致的需称量衣物重量,所带食物也需称重,有需要者先如厕,以减少称重误差的发生。设计专用记录本,称重后及时记录,保证称重的正确性。

1.6.5避免透析中进食指导患者血液透析前就餐时增加就餐用量,避免透析中进食。如因时间安排问题,透析过程中需进食者,可指导患者进食面包、馒头等于食小点心(进食量约50 mg),等透析结束后再给予正常饮食。血液透析过程中进食,时间选在血液透析开始后3h内,血压不高的患者尽量避免在血液透析3h后进餐,以避免低血压的发生;当患者血压低于110/60 mmHg时,需劝导患者不要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进餐。

1.6.6加强护患、医护沟通,合理设置干体质量 每次血液透析前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的体质量、饮食、饮水、血压、睡眠、大小便等作全面的评估,特别对体质量增长过多或过少的患者和血压一直较平稳而近期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患者仔细询问其原因,并与医生及时沟通,重新正确评估干体质量,确定超滤量。2结果

2.1 有形成果 收集2011年10月1-31日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次数,当月血液透析患者67例,血液透析共计679次,发生IDH共计27次,发生率为4.0%,超过预期目标值4.5%。2.2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对每一位圈员就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脑力开发6个方面进行调查,并计算平均分,活动前上述项目的分值分别为1.O、3.3、3.7、3.5、3.7、3.0分,活动后分别提高到5.0、4.3、4.0、4.8、4.8、4.8分。所有指标均有提高,尤其是在品管圈方法运用和脑力开发方面。3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问题,一直是肾脏病医生密切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和死亡率之间存在一种U形曲线的关系,即血压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6]。IDH的发生严重影响透析的超滤,导致透析不充分甚至不能正常进行透析,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病死率都有较大影响,是预后不良的有力预测指标[7]。我院血液透析室通过品管圈活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每一位圈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学习使用品管圈常用手法分析原因,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降低了IDH的发生,从而提高透析的质量和效果,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品管圈活动强调的是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其优势是每人都有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本研究中应用品管圈活动不仅提升了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整个团队合作精神、自信心,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质量持续改进成为自发行为。当然,作为刚组建的新圈,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在圈能力的评估方面,由开始的满分到后来降至66%.显示出圈员信心的不足。另外,对于各种QC手法的掌握、过程的量化评价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探讨。4体会

4.1 强化培训提高护士有效记录的能力 护理记录书写质量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临床专业能力。护理部将护理文书书写及相关政策作为岗前培训内容,并鼓励护士参与文书的选择、实施与评价。各科室在日常工作中还针对临床责任护士专业能力的不同,加强对护士临床各项专业能力培训,提高护士有效记录文书的能力。

4.2促进医护合作准确记录内容护理活动与医疗活动是一个相互协作的统一体,护理文书的记录内容必须与医疗活动相一致,需要医护间多沟通。此外,涉及相关学科的记录内容,医护协作有助于记录的准确性。例如:为确保输血安全,护理部与输血科协作,在规范输血相关检验血标本采集与送检流程的同时,规范了输血相关护理记录。

4.3加强监管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部分。严格落实三级质量控制体系,责任护士对自己记录的内容负责;护士长对出入院病历每份审签、危重症患者病历每日审签,并抽查在科患者病历;质量管理科对提交后病历最后检查。质量管理科及护理部负责医院护理质量全面督导和管理,并将病历书写质星列入每月护理质量督导内容之一,严格监督检查。定期在护理质量分析会上讲评,不断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伟菊,彭刚艺,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M].广州:广东

科技出版社.2009: 1-6.[2] Wang N,Hailey D,Yu P.Quality of Nursing Documentation and Approaches to Its Evaluation:a Mixed-method Systematic Review[J】.J Adv Nurs, 2011,67(9):1858-1875.[3]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J/0 1].[2011—12-22].http://www.moh.gov.c 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 s/mohyzsjs358 5/201 002 /4587l.htm [4]陈伟菊,彭刚艺,冯秀兰,等.以法律责任和病人安全为底线

第五篇:体位调节控制在剖宫产手术中的疗效

体位调节控制在剖宫产手术中的疗效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剖宫手术中体位调节对纠正术中低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行剖宫产手术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人),全部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A组)麻醉用药后取仰卧左倾20o~30°,对照组(B组)取常规仰卧位,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麻醉用药后2、5、8min血压、患者自觉症状的变化。结果

麻醉用药后,患者取左倾20o~30°后2、5、10min发生低血压综合征的患者明显低于传统仰卧患者(p值<0.05),产妇麻醉后血压变化也较传统仰卧患者平稳(p值<0.05)。讨论

剖宫产手术中麻醉后取左倾20o~30°能有效降低麻醉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

腰—硬联合麻醉(CSEA)由于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醉效果确切,镇痛肌松作用完全[Ⅰ],已被本院剖宫产手术广泛应用,CSEA麻醉起效后引起节段性交感神经组滞,外周血管扩张,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减少,引起血压下降,病员诉头昏,恶心、心慌等低血压综合征,本次讨论CSEA麻醉后体位调节控制低血压综合征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10/2010-05在CSEA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共80例,排除子癫前期、糖尿病、心脏病及与血压相关的其它妊娠合并症。随机分为观察组(A)40例,对照组(B)40例,2组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左上肢穿刺20#留置针输入复方氯化钠(60-80滴/min)10-20min后取右侧卧位麻醉(CSEA),麻醉用药后均输入聚明胶肽500ml(60-80滴/min),A组麻醉用药后取仰卧左倾20°-30°,常规消毒铺巾手术,待婴儿取出后取平卧仰卧位,B组麻醉用药后取平卧仰卧位,观察麻醉用药后2、5、8min患者血压、自觉症状的变化情况。2结果

观察A组患者麻醉用药后2min发生低血压4人,诉头昏、恶心者2人,呕吐者1人用药5min后发生低血压2人,诉头昏、恶心者1人,用药8min后无低血压综合征发生。

B组病人麻醉用药后2min,发生低血压17人,诉头昏、恶心者13人,用药后5min发生低血压14人,诉头昏、恶心者10人,用药后8min发生低血压1人,均无头昏、恶心等症状(表

2、表3)。3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抢救产妇、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2],近年来,我国剖宫产手术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手术中低血压发生如果未经及时治疗处理,将会产生严重并发症,不同程度影响产妇意识,缺氧、头昏、恶心、呕吐甚至猝死。对胎儿而言,低血压可能导致胎盘灌注不足、胎儿酸中毒、缺氧、甚至新生儿神经行为的损害[3]。而针对低血压的发生所采取的措施也各有利弊。缩血管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引起产妇高血压、心律失常、外周血管阻力升高从而影响胎盘关注。快速补充容量可能导致肺水肿,胶体液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可能导致过敏。

为降低术中低血压的发生,麻醉后至胎儿婉出前,左侧倾斜体位使子宫左推为临床所公认。通过这一措施,可以解除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从而减少低血压的发生。但左侧倾斜的角度对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文献报道也不一。Mendonca[4]研究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左侧卧位左侧倾斜12°加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前者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后者。也有报道鞘内注射药后首先让产妇左倾15°15min,然后该仰卧位可以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5]。但Rucklidge等研究认为腰麻后左侧卧位和左倾位15°15min,二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我们推测,左倾15°不足以完全解除子宫对下腔静脉或髂动脉、腹主动脉的压迫。针对以上情况,本院采取麻醉用药后产妇取仰卧位左倾20°30°有效控制体位,与传统的仰卧位手术体位相比能有效减少麻醉后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下载“品管圈”在手术患者体位摆放中的应用和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管圈”在手术患者体位摆放中的应用和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