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时间:2019-05-13 07:5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整体护理干预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第一篇: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摘 要】目的:总结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行颅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在9-12min,平均(10.54±2.31)min。在麻醉苏醒期,有5例出现低氧血症、恶心呕吐2例、躁动3例、寒颤12例、苏醒延迟3例、高血压16例,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护理人员及医生积极处理,均安全送返病房,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针对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予以严密的、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预防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麻醉苏醒期;颅脑手术;护理干预;并发症

对于行颅脑外科手术的患者来说,手术时间长以及手术入路、肿瘤部位的不同等原因,使其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术后,受残留肌松药物、麻醉药物的影响,患者在苏醒期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针对颅脑术后麻醉苏醒期患者,临床护理人员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严密观察,加强护理,从而让患者顺利地度过苏醒期。现将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总结如下。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行颅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实施手术,其中男性51例,女性35例。年龄在13~81岁,平均(40.5±3.2)岁。其中颅内动脉瘤8例,椎管内占位19例,动静脉血管畸形5例,鞍区占位3例,基底节占位4例,脑积水19例,桥小脑占位7例,小脑占位4例,脑室占位15例,其他7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复合麻醉(吸入+静脉)下,行颅脑手术,手术结束后,患者均带气管导管送入脑外复苏室。在复苏室中,均予以麻醉机支持呼吸,并进行心电监护,准确记录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对于实施了穿刺的动脉,要对其波动情况进行监测。监护期间,必须由专职护士和麻醉医生进行护理、监测操作。在病人呼吸、意识逐渐开始恢复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同时麻醉医生。当病人有拔管指征后,先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彻底清理,再进行拔管,拔管后还要予以面罩吸氧(3~5L/min)。患者的麻醉苏醒期,最易发生如恶心呕吐、躁动、寒颤、苏醒延迟、高血压、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因此,有必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2.1 恶心呕吐

因残留麻药作用、颅内高压、手术刺激等因素影响,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容易出现呕吐、恶心症状。对于有恶心呕吐症状者,护理人员要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回流至气管,呕吐后,要及时对患者气道、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确保呼吸道畅通,以免因分泌物返流而发生误吸。

1.2.2 躁动

避免患者在苏醒期因躁动而发生坠床等意外,同时还要随时查看管路,保证管路通畅。

1.2.3 寒颤

为避免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出现寒颤,术后要立即应用暖风机为患者保暖,适当调高复苏室温度。若患者发生寒颤,护理人员要立刻报告麻醉医师,遵医嘱应用曲马多等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寒颤症状。

1.2.4 苏醒延迟

在将患者送入复苏室后,要使用暖风机保暖,认真记录病人的尿液量,在必要情况下还需进行血糖监测。复苏期间,要对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观察。

1.2.5 高血压

若患者呼吸功能恢复良好,符合拔管指征,应尽早拔管,对于主诉伤口疼痛者,适当予以止痛药。对于高血压患者,可适当应用降压药,以免血压波动过大导致再次出血。

1.2.6 低氧血症

对于发生了低氧血症的患者,护理患者可托住患者下颌,开放气道,若面罩加压给氧的效果不好,可插入喉罩进行辅助通气,以快速恢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当患者恢复呼吸功能、神志清楚后,彻底抽取气道分泌物,然后拔出喉罩。脱氧观察15min,若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可由手术医生与麻醉医师共同送至病房。结果

本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在9~12min,平均(10.54±2.31)min。86例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有5例出现低氧血症、恶心呕吐2例、躁动3例、寒颤12例、苏醒延迟3例、高血压16例,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护理人员及医生积极处理,均安全送返病房,本组患者未发生死亡病例。脑外复苏室观察时间在 30~58min,平均(31.55±10.24)min。讨论

颅脑外科手术对象多为病情危急的患者,术后由于残留肌松药物、麻醉药物作用,再加上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创伤性刺激、损伤性操作,会改变病人的生理状态,从而发生多种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会对病人的预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术后麻醉苏醒期是发生并发症的一个高峰时期,所以必须有专业的、经验丰富的护士和麻醉医师在脑外复苏室陪护患者,以确保手术病人顺利度过麻醉苏醒期[3-4]。

在本次研究中,86例行颅脑手术的病人,在送至复苏室后立即应用呼吸机,并与麻醉医生做好交接班,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积极配合麻醉医师做好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本组患者中,有5例出现低氧血症、恶心呕吐2例、躁动3例、寒颤12例、苏醒延迟3例、高血压16例,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护理人员及医生积极处理,均安全送返病房,未发生死亡病例。总之,针对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予以严密的、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预防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娟,廖天治,伍林飞,殷小容.1462例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观察及并发症护理[J].四川医学,2013,05:765-767.[2]余光容,郑红.术前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09,13:136-137.[3]李梓.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24:41-42.[4]刘亚丽,杨惠娟.颅脑手术麻醉苏醒护理注意事项[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8:631.

第二篇: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抽选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2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整体护理干预)两组,每组各3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恢复时间,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34例(94.4%),并发症发生2例(5.6%);对照组护理满意27例(75.0%),并发症发生8例(22.2%)。试验组患者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确切,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手术; 整体护理;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4-0101-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4.053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手术具有微创、痛苦小、安全性高的特点,表现出独特的治疗优势,临床应用广泛[1]。实践表明,护理措施的应用会关系到患者的恢复情况,不同的护理方案会带来不同的预后效果。对此,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2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20例(55.6%),女16例(44.4%);年龄21~75岁,平均(46.8±1.6)岁。试验组中,男18例(50.0%),女18例(50.0%);年龄22~73岁,平均(45.6±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积极配合医师工作。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依据《外科学》[2],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CT检查显示胆囊增厚,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水平增高,满足腹腔镜手术指征。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心肝肾功能病变患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是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生活和饮食情况,完善各项检查;术后帮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做好基础护理操作,观察体征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

1.3.2 试验组 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2.1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对手术认识不足,患者在术前容易形成恐惧、烦躁等心理。对此,要求护理人员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了解其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满足护理需求。使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和优势,或者邀请治愈患者讲解治疗感受,以此拉近患者之间的距离,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治疗积极性。还要获得家属支持,多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术前准备。遵医嘱辅助患者完成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监测血压、血糖水平,以确保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根据患者的器官功能对健康状况做出准确评估,以确定麻醉方式、手术方案、耐受程度。(3)合并症处理。合并慢阻肺、哮喘患者,要测定肺功能,依据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情况给予抗炎、平喘、吸氧治疗,开展呼吸功能锻炼。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测,评估患者的心功能,以满足手术适应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合理选用降压、降糖药物,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

1.3.2.2 术后护理(1)体征监测。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疾病的患者送至监护病房,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准确记录异常反应。患者未清醒时,选择去枕平卧位,将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以避免发生吸入性肺炎。清醒后可以选择半卧位,帮助患者拍背促进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提高氧分压,确保患者有充足的氧气吸入。(2)引流护理。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及时更换敷料,注意是否出现渗血、渗液、红肿现象,保持伤口清洁干燥。(3)饮食护理。患者恢复排气后可以进行流质饮食,选择高纤维素食物和高碳水化合物,加快肠胃蠕动,有效缓解腹胀;禁食高脂肪、高热量、刺激性的食物,体质较弱患者可以实施营养支持。(4)并发症护理。第一,呕吐。患者术后呕吐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多巴胺、乙酰胆碱等对外周感受器、呕吐中枢造成的刺激,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对此,可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呕吐物,严重患者适当服用止吐药物。第二,疼痛。在二氧化碳残留、手术操作的影响下,患者肩部、上臂、腹部容易出现疼痛现象。一般1周左右即可自愈,护理人员可适当对患者的疼痛部位进行按摩,同时选择舒适体位,能够促进症状缓解。第三,出血。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现象,或者引流管内存在血性液体,可能是发生出血。要求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实施超声检查,及时通知医师对症处理,避免耽误病情。第四,胆漏。引流过程中发现存在胆汁样液体,可能发生胆汁漏,及时向医师汇报并查明原因。还要留意患者是否出现黄疸,术后复查肝功能以明确胆管损伤、胆管结石等。第五,肺部感染。患者表现为咳嗽、发热、肺部??音,要求加强呼吸道护理,帮助患者排出分泌物,选用药物进行平喘、抗炎治疗,必要时采集痰液样本进行药敏试验[3-4]。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以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为代表。(2)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从健康教育、医患沟通、技能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定,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总满意=满意+基本满意。(3)观察患术后并发症情况,做好准确记录。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 治疗恢复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排气恢复用时(16.4±2.7)h,住院时间为(7.2±1.1)d;对照组患者排气恢复用时(18.6±3.5)h,住院时间为(9.0±1.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86、5.806,P<0.01)。

2.2 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34例(94.4%),对照组护理总满意27例(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满意

(例)基本满意(例)不满意

(例)总满意

例(%)

试验组(n=36)20 14 2 34(94.4)

对照组(n=36)15 12 9 27(75.0)

字2值 5.257

P值 0.021

2.3 并发症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 呕吐

(例)出血

(例)胆漏

(例)合计

例(%)

试验组(n=36)1 1 0 2(5.6)

对照组(n=36)3 3 2 8(22.2)

字2值 4.181

P值 0.041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因为胆囊管阻塞、细菌侵袭引起的胆囊炎症,患者临床症状特点是右上腹部出现阵发性绞痛,同时伴随触痛、肌肉强直。研究表明,发病原因主要是机械性炎症,患者胆囊腔压力过高导致胆囊壁、黏膜组织受压缺血。除此之外,还和细菌性炎症、化学性炎症有密切关联[5]。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理念成为外科手术发展的一大方向。腹腔镜胆囊手术的优点为:手术切口小,有利于术后愈合,缩短恢复时间;患者的痛苦轻,可以有效提高依从性;操作精细,能够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器官,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因此,近年来腹腔镜手术的应用逐渐代替了传统开腹手术。考虑到患者病情不同,护理措施的应用也要具有针对性[7]。

文中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将护理工作分为术前、术后两个方面,旨在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工作,促使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为预后恢复提供有利条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6例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达到94.4%,高于对照组的75.0%,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周敏[8]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确切,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香玲,金秀琴,程光文,等.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民族民间医药,2013,22(9):166.[2]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87-1388.[3]邵天松,伍冀湘,梁杰雄,等.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体会(附212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9):821-823.[4]贺海燕.高龄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113-114.[5]陈建荣,顾?b.急性胆囊炎382例腹腔镜手术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1600-1601.[6]王菲.腹腔镜手术和舒适护理综合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83-84.[7]徐念奴.手术前后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效果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75-76.[8]周敏.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护理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10):238-239.

第三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武汉工业学院 张小芹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

1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重性颅脑损伤患者经有效护理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家属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降低病死率。【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颅脑外伤后昏迷12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伴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变化。它具有病情急、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复杂,病程长,死亡率高的特点。如何做好其护理工作是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以来一直深思而且关注的问题,现就本科2009年 12月—2010年7月期间共收治的1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龄25~78岁;入院GCS评分3~8分。其中车祸致颅脑损伤4例,坠落伤3例,原发性脑干损伤4例。本组患者中8例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6例行气管切开术。结果2例仍行气管切开呈昏迷状,2例痊愈,其余7例均病情稳定行后期康复治疗。

常规护理

2.1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意识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及脑功能状态的可靠指标之一[1]。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不仅要了解有无意识障碍,还应注意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瞳孔是判断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的灵敏度及两侧是否对称、边缘是否整齐。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合称为生命体征,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也是最重要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护士应谨遵医嘱随时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过程中发现异常,如:出现瞳孔进行性散大,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提示脑疝的可能,血压下降,呼吸深慢,脉搏缓慢常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2.2 呼吸道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丧失,不能自行排除口咽及气道分泌物。护士应该:(1)对没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使其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配合翻身扣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以利于痰液、呕吐物、口咽分泌物排出以防误吸;(2)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定时湿化气道,及时吸痰,痰液粘稠者可配合雾化吸入及翻身扣背,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严格无菌技术及吸痰操作技术规程,保证患者舒适。

2.3 卧位

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4 饮食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严格执行鼻饲护理技术,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2.5 口腔及眼部护理

口腔护理每日两次,观察患者口腔情况正确选择口腔护理溶液,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患者舒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眼部护理,眼睑无法闭合或闭合不全的患者遵医嘱给予眼药水滴眼和眼药膏涂擦保护或凡士林纱布覆盖。

2.6 泌尿系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出现尿潴留和尿失禁,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易发生泌尿系感染,每日会阴护理两次,每日更换尿袋,定时膀胱冲洗,定期更换导尿管,定时夹闭导尿管,定时放尿,以训练患者的膀胱贮尿功能。

2.7 便秘

根据病情遵医嘱应用缓泻剂,如:白色合剂、液体石蜡、开塞露等,必要时行灌肠。切忌患者用力排便、屏气,以免引起颅内压增高。

2.8 引流管护理

护士应明确引流管的名称、目的及放置方法,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告知患者家属相关注意事项,保持引流管通畅,患者如需外出检查治疗,当班护士应为患者夹闭引流管,陪同患者前往,以免引起逆行感染。引流管拔除后注意观察有无伤口渗血渗液以防脑脊液漏发生,以免引起颅内感染。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各班认真做好交接班。

2.9 输液治疗护理

由于患者病情重,常需要进行抗炎、止血、脱水、营养脑神经、补液等治疗,护士应合理安排输液的顺序,脱水药严格遵医嘱时间输入,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脱水药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颜色、尿量,防止药物外渗。

并发症的护理

3.1 压疮

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护士每1~2h为患者翻身1次,尤其注意压疮好发部位,可以让患者卧气垫床或在骶尾部和骨隆突处放置气圈,经常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及床单位的清洁平整,避免尿液、汗液的刺激。

3.2 高热

重型颅脑损伤常表现为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引起的中枢性高热,体温>39.5℃且持续不退。常采用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两种方法,多以物理降温为主:减少盖被,调节室内温度,以利于散热;头部冰袋或冰帽,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灌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如:安痛定、柴胡、度冷丁及皮质激

素和抗生素治疗,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并做好记录,平稳后每4h测量1次逐渐减次,直至正常。

3.3 肺部感染

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定时翻身扣背,防止坠积性肺炎,严格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3.4 消化道出血

患者常出现腹痛、呕吐、黑便、咖啡色胃液或胃内容物,护士应实施以下护理措施:(1)告知患者禁食,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为患者进行胃肠减压;(2)遵医嘱使用止血药治疗,常用静脉止血如:止血芳酸、止血敏、氨甲环酸、维生素K1等及胃管注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等以及输血补充失血治疗;(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血量及颜色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3.5 废用综合征

[2]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因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和肢体功能障碍,常发生关节挛缩和肌萎缩,应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加强肢体被动训练,每日按摩患肢,以利于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情稳定者配合康复理疗,防止肢体挛缩和畸形。对于言语及听力障碍的患者加强语言功能训练,如:家属不断与患者讲话,听音乐、广播等。

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家属是患者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病治病过程中十分重要且不可缺少的角色[3]。由于患者的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治疗护理困难,医疗费用高,家属往往很难接受事实,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护士了解家属的心理反应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实施相应对策让家属融入治病中来,护士应认真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范,认真履行告知制度,用实际工作让家属满意。

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长远而且艰辛的护理工作,它不仅需要每一位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更需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及业务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护患沟通能力与技巧。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才能防范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只有不断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做好护患沟通工作,才能使患者家属接受现实,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使患者顺利康复。【参考文献】

黄鹏芬.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9,4(10):598-599.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3.袁俊香,屠春香.颅脑损伤病人家属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4):433.

第四篇: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高血压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的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者持续上升。为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预 防与治疗高血压中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干预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高血压患者143例,1.2方法

首先,护理人员要对干预的每位患者都建立一份健康栏案,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高、体重、血压、有无过敏史、有无吸烟、饮食习惯、服药情况(包括自觉服药、被动服药、经常未服药)等信息,是否每天都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否了解自己的病情,电话联络方式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专案管理,定期随访并跟踪记录,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以便根据现状和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标准、症状、危害和预后等基础知识;其次讲述饮食、烟酒、运动、情绪等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将这些基础知识与生活常识印制成册,并用图画加文字的形式印刷贴墙,使患者更易理解和接受;最后强调检查血压的必要性,尤其是早期无症状及服药后症状改善的高血压患者。通过这些措施从而提高患者遵医性等综合手段。测量血压:由专人负责监测,测量前休息15~20分钟以上,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期间,每两周给患者测量血压一次。2.护理干预

2.1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宣贯

在社区进行高血压知识专题,发放宣传小册,建立高血压防治网络,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生吃药治疗的必要性。指导患者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诱发血压升高。家属应对患者充分理解、宽容和安慰。护理人员主要采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模式为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的用药知识以及吸烟、饮酒、限盐、蔬菜水果的摄入、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和情绪调节等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内容。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并采用分发健康知识小册子、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以及其他多种患者较为喜爱的方式来满足其需求。

以《高血压防治手册》为素材,编写系列宣传材料5套,共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宣传材料约500份。每月编写一期《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宣传海报,在高血压病患者中普及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每月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一次,采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并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有关疾病用药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组织观看洪昭光的健康讲座录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测量血压的技能培训。通过免费测量血压、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指导、用药管理和指导以满足患者在这些方面的需求,促进社区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2.1饮食护理干预

治疗高血压这一终身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外,健康饮食对治疗高血压至关重要。减少钠盐、脂肪的摄入,食用低盐、低脂、低糖类食物,适量摄入植物蛋白质,如鱼类,蛋类。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吃蔬菜、水果、豆类食物和饮脱脂牛奶等食物含钙量较高。增加粗纤维的摄入,防止便秘。限制盐的摄入,遵从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要求患者每天食盐6g左右。

不良生活方式、行为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戒烟,节制饮酒,限制钠盐摄入(饮食中钠盐的摄入与血压的升高与高血压患病率密切相关),减少脂肪摄入,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减轻体重以及控制糖尿病等。它是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措施,但是对所有高血压病患者都必不可少。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结合小剂量使用降压药就可以使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不仅如此,非药物治疗还可以减少药物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接受药物治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能是高血压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的一个生活方式改进措施。所有吸烟的高血压患者都应接受戒烟的劝阻。有研究报告,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对于饮酒的高血压患者而言,控制饮酒量是非药物治疗的一个有效措施。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争取家人和环境的支持,取得行为转变的成果并加以巩固。2.3心理护理干预

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用关怀、启发、鼓励、说服等方式对不同的心理症状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支持。用放松疗法,如听音乐、读书看报、深呼吸等以缓解压力。通过医生-患者-家人的共同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轻松愉快的环境,使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增强适应能力,从而避免易怒、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出现。另一方面,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重视和认识,了解高血压的危害,使患者积极坚持和配合治疗。应用护理学、老年保健医学和社会心理学等知识做好患者的心理减负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配合治疗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社区护理人员因其职责要求,应当有心理准备去成为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中的一员,以“促进者”或“协调者”的身份出现,并且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种在服务对象寻求帮助时,愿意为其提供帮助的氛围。这需要社区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与患者及其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有效、稳定的关系。心理情绪的调控在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因为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心理因素和生理功能相互影响,并与环境因素、社会因素明显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仍未能采取积极的措施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因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给予其心理层面上的支持与援助,进行有关心理调试技巧的传授,将有助于患者情绪状态的改善。2.4运动治疗

根据自身的年龄、体质状况、血压高低等,掌握好运动量,以自我感到全身舒适为度,切莫盲目加大运动量。经常坚持体力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但需要坚持不懈。目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已有部分人已经开始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但由于这方面知识的相对欠缺,大多数患者未能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巧,误认为只要散散步就算是锻炼了。建议多慢跑、做健身操、打太极拳、练瑜伽、气功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应因人而异,可根据患者运动时的心率来判断,但注意劳逸结合,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2.5用药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注意用药原则,端正服药意识,坚持服药。同时,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常用降压药物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坚持遵医嘱合理长期服药,不能随意减服或停药,以免发生停药综合征。护理人员应注意自我检测:如血压波动较大,应及时随诊,遵照医嘱调整用药。不应无症状就不予治疗,延误病情。最后,护理人员应告诫患者养成每天晨备好1天的药放在小药杯中于餐前服用的习惯。提醒患者服药期间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晕倒或跌倒等意外伤害的发生。2.6组织加强交流

护理人员积极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家庭访视,了解患者及其家庭情况,鼓励其重要家庭成员参与到患者的治疗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家庭对患者提供社会支持的潜力。采用个人咨询、电话随访等方式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后,每个月由护士以电话的形式进行咨询,了解病情、治疗情况、以及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护士不能解决的汇报医生,由医生协助解决。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成立高血压病患者活动团体,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防治疾病的活动。3.讨论

高血压病的治疗主要是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血压,并且改 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患者能否坚持治疗,除了个人的信念、意志外,还与家人朋友及护理人员的支持和帮助密不可分。护理人员应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强化,帮组高血压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胥之梓;范秀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理论著,2012(19)

[2]向婷.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03)[3]张璇.高血压病患者社会支持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D].福建:福建医科大学,2006

第五篇:护理干预措施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

护理干预措施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

适度的影响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腹部手术并且需要留置导尿管的10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各5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将两组的舒适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舒适度为97.00%,对照组为53.00%,明显是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更高(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腹部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的舒适程度。

【关键词】护理;腹部手术;导尿管;舒适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

对于腹部手术患者而言,多数需要留置导尿管,但导尿管的留置会对患者尿道造成刺激,引发疼痛等不适症状,降低其他操作的依从性[1],因此尽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十分必要。本文写作目的在于: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选取患者共200例作为对象展开分析,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本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当中选出100例,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将存在泌尿系统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患者分成每组50例。观察组(共50例),性别: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9例、21例;年龄:23-70岁,平均(40.15±10.36)岁;手术类型:20例阑尾切除术,10例胆囊切除术,9例肝叶切除术,11例其他腹部手术。对照组(共50例),性别: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56例、44例;年龄:24-72岁,平均(40.28±10.17)岁;手术类型:20例阑尾切除术,10例胆囊切除术,10例肝叶切除术,10例其他腹部手术。组间对比腹部手术患者各项资料数据有差异,但差异不大(p值>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将留置导尿管的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密切关注尿道情况,预防意外事件发生。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1)知识普及。插管之前,将导尿管留置的必要性及作用详细说明,将具体操作进行介绍,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提前告知留置导尿管后可能会出现何种不适反应,使其做好心理准备;2)心理疏导。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及时解答疑问,通过注意力转移法等手段来转移其注意力;3)严格执行插管操作。合适的插管时间为麻醉后且自主呼吸停止时,结合病人的性别、年龄等因素选择导尿管型号及材料,先用无菌石蜡油润滑尿道再插管,准确把握男女性患者的插管深度,男性控制在3厘米到25厘米,女性控制在3厘米到13厘米,导尿管成功置入后,连接引流袋,注意不得使导管扭曲、受压等。在气囊中注入10到12ml左右的生理盐水,导尿之后,牵拉尿管三分钟左右,固定在大腿的内侧位置;4)术后护理。手术之后,协助患者翻身,一小时一次,术后六小时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帮助其按摩,合理控制病房的温湿度及光线,询问患者的相关需求并尽量满足。

1.3 观察指标与评估标准

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 method,VAS)[2]评估每位患者的舒适度,最高分=10分,8-10分表示舒适,4-7分表示中度舒适,4分以下表示不舒适,统计每组的舒适度(舒适概率与中度舒适概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的形式表示舒适度(计数资料),并用卡方值检验。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若对比指标数据有差别,则用P0.05。结果

观察组的舒适度为97.00%,对照组为53.00%,明显是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更高(p<0.05)。讨论

人体尿道具有数目较多的神经,以交感、副交感神经为主[3],交感神经纤维负责温觉、?|觉及痛觉的传递,因此大脑对尿道的敏感度较高。腹部手术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手术方案,需要留置导尿管,以便术后排尿,但受耐受力、心理素质、自我效能、插管深度、导管型号等众多因素的影响[4],患者会产生强烈的不舒适感,影响术后恢复,故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使患者插管后的舒适度提高。

常规护理内容无针对性,针对性护理结合留置导尿管后不舒适反应产生的原因予以护理服务,首先从相关知识角度出发,将留置导尿管的意义及操作流程等信息详细告知患者,可消除其盲目感和恐惧感[5],再对患者的心理进行针对性疏导,能够使其积极配合操作,以提高舒适度为前提来实施插管操作,在保证插管有效的同时,还能减轻对尿道的刺激,预防疼痛、尿潴留等不良症状,选择型号、材料适宜的优质导尿管,能够预防漏尿,应用无菌石蜡油润滑尿道,可减轻因摩擦力而产生的损伤[6],此外,注入生理盐水、取合适体位都能够避免漏尿。结果部分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和对照组相比显然更高,p值小于0.05。由此可知,对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使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的舒适度提高,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王改珍.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和疼痛刺激度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2):118-119.李惠琴.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7):186-187.葛永霞.预防性护理对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时尿道舒适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2089-2090.何秀兴.预防性护理对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舒适度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0):2847-2848.王利玲.预防性护理对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时尿道舒适度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382-383.董剑云,夏兰.预防性护理对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时尿道舒适度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3,34(7):1025-1027.

下载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整体护理干预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整体护理干预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