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伴高血糖的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

时间:2019-05-13 03:4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整体护理对伴高血糖的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整体护理对伴高血糖的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

第一篇:整体护理对伴高血糖的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

整体护理对伴高血糖的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

【摘要】 目的 为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1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进行试验。对照组在采用小剂量普通胰岛素过程中对血糖进行了动态的监测直至疗程末清晨空腹静脉血糖连续2次正常;研究组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措施和早期功能锻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ADL、意识、吞咽障碍的恢复情况,并对意识恢复者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 研究发现研究组中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各项ADL评分明显改善(P<0.05);ADL总评分为(58.4±18.5)分,(P<0.01)。结论 综上所述,重症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高血糖; 护理干预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hyperglycemia after craniocerebral injury DI Cheng-xiang,GE Shan-ying.Shanting District Health Bureau Health Supervision,Zaozhuang 277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hyperglycemia after craniocerebral injury.Methods 110 cases patients suffered severe hyperglycemia after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n=55)and the control group(n=55).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dynamically inspect the twig blood sugar during insulin treatment until the morning blood sugar turn normal continually for twice.and the study group,at the same time,receiving tube feeding and earlie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beside the control group care.Results The disturbances of consciousness and swallow function were observed obviously in fewer patients of the study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In the study group,the scores of ADL were obviously improved(P<0.05 or P<0.01),the total score of ADL was(58.4±18.5).Conclusion To ad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s early as we can in hyperglycemia after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death rate.【Key words】 Skull and brain trauma; Hyperglycemia; Nursing intervention

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是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结果。颅脑损伤者在24 h内血糖升高达14.13%[1,2],而重型颅脑损伤者高达55.17%~77.63%[3],病死率可达48.53%;Rovlias A all et研究发现伤后早期出现高血糖者,伤情越重,血糖升高越明显,预后越差。近年研究表明,对伴高血糖的颅脑损伤患者加强整体护理对血糖进行及时跟踪观察、有效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4]。本研究对110例颅脑损伤后患者血糖升高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及时应用胰岛素降低血糖治疗,同时配合营养支持和适当的单元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脑损伤后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是现代研究的重点、热点[5],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13年5月于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住院的颅脑损伤伴高血糖患者110例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诊断要点[6]:①患者有明确头部外伤史,经颅脑CT或MRI 证实,②入院后随机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7.8 mmol/L。③入院前一周未用过影响血糖的药物,伤后及人院时未用过含糖液体及糖皮质激素。排除标准:既往有营养障碍或吞咽困难病史,有其他重要脏器损伤。110例病患中男60例,女50例,年龄最(小19.12±1.17)岁、最大(72.84±1.31)岁、平均(52.31±1.09)岁。将11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和一般治疗组。研究组和一般治疗组各55例,研究组年龄最小(19.12±1.87)岁、最大(71.44±1.13)岁、平均(51.98±1.49)岁;对照组最小(21.01±0.12)岁、最大(72.84±0.15)岁、平均(53.11±1.77)岁。研究组血糖水平平均(14.51±5.21)mmol/L、对照组血糖水平平均(14.74±4.89)mmol/L。两组的年龄、性别、血糖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急性期头颅CT显示幕上血肿≥30 ml,幕下血肿≥15 ml 的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血糖浓度>14.00 mmol/L的患者给小量短次糖皮质激素;共同一般治疗临床常规应用脱水降颅压、预防或控制感染、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等药物治疗。

1.2.2 恢复期临床常用高压氧治疗及辅助锻炼。

1.2.3 为了便于病情评估,统一标准,治疗组胰岛素的使用方法采用王艺东的治疗方案[7]:对周围血糖浓度>14.00 mmol/L的患者,采用小剂量普通胰岛素(RI)缓慢静脉滴注,如普通RI 50 IU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以1 ml/min持续静脉滴注,每2小时测周围血糖1次;对血糖浓度≤ 14 mmol/L的患者,可用5%GS 3.00~4.00 g加普通RI 1IU的比例,以1~2 IU/h的速度滴注,将降糖速度控制在每小时下降3.30~5.60 mmol/L为宜。

1.2.4 营养支持:通过鼻胃管饲喂,给予安素益力佳(Glucerna),能量密度4.18 kJ/mL,6次/d,200~300 mL/次,观察周期为3周,肠内营养制剂组成成分为每1L含热量4180 kJ、蛋白质42.00 g、脂肪54.40 g、碳水化合物95.60 g、膳食纤维14.30g。血糖监测及整体护理

2.1 血糖监测 每4~6 h监测1次末梢血糖,先监测后用药,边用药边监测。病情及血糖值变化快且不稳定者每30~60 min监测末梢血糖1次,待病情好转、血糖值稳定后改为每8~12 h监测血糖1次,直至停用胰岛素且清晨空腹静脉血糖连续2次正常,转为常规监测。

2.2 整体护理设计

2.2.1 自拟早期功能锻炼:①严密监测及维持血压、心率、呼吸平稳,在心电监护仪监测下,由主管护士协助完成口腔、尿道口等部位的基础护理。②同时维持肢体功能位,采取健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的方法,每1~2 h翻身1次。③生命体征稳定,颅内压在270 mmH2O以下时。在保持肢体功能位基础上,可对肢体进行被动和主动运动。

2.2.2 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及ADL评分治疗后两组观察可控制便、可控制尿、除修饰、进餐、用厕、上下楼梯、洗澡、穿衣、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洗澡梯之外各项ADL评分。

2.2.3 时间及样本流失 ①意识恢复观测时间及样本流失周期为3周,临床观察结果比较在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7例,研究组脱落6例。对照组有4例出现严重腹泻,3例因合并肺内感染死亡;研究组有3例出现严重腹泻,2例在治疗1周时再次发生脑出血,1例死亡。②病情恢复随访、观测项目及ADL评分为1年。研究组流失7例〔1例观测者死亡,占比1/55(1.82?)〕,对照组流失13例〔6例死亡,占比13/55(23.64%)〕。

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呈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自然对数转换,使之正态后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1 体质及意识恢复状态比较 结果见表1。表1可见,研究组中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人数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

3.2 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及ADL评分比较 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及ADL评分比较见表2。

分析数据发现,治疗后研究组除治修饰、上下楼梯、洗澡之外各项ADL评分较研究组改善明显[P<0.05或P<0.01(总分)],研究组ADL总评分为(58.4±18.5)分。讨论

当血糖≥11.1 mmol/L时,患者的病死率为64.30%,血糖上升≥15.00 mmol/L时,患者的病死率升为86.73%,针对以上特点,护理上不仅要对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进行细致的动态观察记录,而且要做好呼吸道、消化道、外伤性癫痫等各种并发症的护理,其重点和关键点在于血糖的动态监测。一旦发现血糖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制定相应的整体护理措施。根据所监测血糖值的变化和病情变化及时协助医生调整用药剂量和时间,首选胰岛素小剂量静脉滴注,必要时应用胰岛泵调整胰岛素以调配药物浓度及进入体内的速率。

颅脑损伤后的患者机体处在高血糖状态,其葡萄糖的代谢能力下降,合理的肠内特殊营养支持已成为患者各脏器基本生理功能支持和神志促醒的一个重要环节。Glucerna(安素益力佳)营养液中脂肪酸产热量占总热量的49%,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含量约占脂肪总量的80% 以上,有文献报道,高MUFA膳食具有改善患者血糖、血脂的作用,以MUFA部分地替代葡萄糖,改善和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且改善脑细胞的代谢[11]。同时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护肠道正常的生物、免疫屏障功能,刺激消化液和胃肠激素分泌,促进胆囊收缩和胃肠运动及增加内脏血流,防止细菌易位,减少感染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作者应用Glucerna 营养液3周/疗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整体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恢复中至关重要,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是整体护理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内容之一。根据资料证实,早期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再行功能锻炼。早期成功的康复护理,可大大减少肌肉萎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或内翻等,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本组资料患者康复情况也进一步证实Sherrill H[12]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漆建.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3,2(1):25-26.[2] 王振宇.颅脑外伤合并高血糖症及其临床意义.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1999,4(1):12-13.[3] 向军.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血糖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湖南医学,2000,17(3):202-204.[4] Rovlias A,Komou S.The influence of hyperglycemia on neurolog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Neurosurgery,2000,46(2):335-343.[5] 顾倩,郑爱茗,龚孝淑.对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期间伤残评估与护理工作相关性的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673-675.[6]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29(6):379

[7] 王艺东.脑卒中急性期的血糖调控.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6(27):124.[8] Rovlias A,Komou S.The influence of hyperglycemia on neurologica-l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Neurosurgery,2000,46(2): 335-342; 342-343.[9]胡卫星,顾陪元,吴幼章,等.实验性脑损伤超急性期脑糖代谢的变化.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15(6):553-554.[10] Young B,Ott L,Dempsey R.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admission hyperglycemia and neurologic outcome of severely brain injuried patients.Ann Surg,1989,210(4):466-472.[11] Craig LD,Nicholson S,Silverstone FA,et al.Use of a reduced-carbohydrate.Modified-fat enteral formula for improving metabolic control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long―term care resid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Results of a pilot trial.Nutrition,1998,14(6):529-34

[12] Sherrill H.Early intervention care in the acute atroke Patient.Arch phys Med Rehobfl,1998,67:319.

第二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武汉工业学院 张小芹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

1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重性颅脑损伤患者经有效护理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家属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降低病死率。【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颅脑外伤后昏迷12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伴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变化。它具有病情急、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复杂,病程长,死亡率高的特点。如何做好其护理工作是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以来一直深思而且关注的问题,现就本科2009年 12月—2010年7月期间共收治的1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龄25~78岁;入院GCS评分3~8分。其中车祸致颅脑损伤4例,坠落伤3例,原发性脑干损伤4例。本组患者中8例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6例行气管切开术。结果2例仍行气管切开呈昏迷状,2例痊愈,其余7例均病情稳定行后期康复治疗。

常规护理

2.1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意识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及脑功能状态的可靠指标之一[1]。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不仅要了解有无意识障碍,还应注意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瞳孔是判断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的灵敏度及两侧是否对称、边缘是否整齐。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合称为生命体征,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也是最重要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护士应谨遵医嘱随时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过程中发现异常,如:出现瞳孔进行性散大,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提示脑疝的可能,血压下降,呼吸深慢,脉搏缓慢常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2.2 呼吸道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丧失,不能自行排除口咽及气道分泌物。护士应该:(1)对没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使其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配合翻身扣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以利于痰液、呕吐物、口咽分泌物排出以防误吸;(2)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定时湿化气道,及时吸痰,痰液粘稠者可配合雾化吸入及翻身扣背,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严格无菌技术及吸痰操作技术规程,保证患者舒适。

2.3 卧位

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4 饮食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严格执行鼻饲护理技术,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2.5 口腔及眼部护理

口腔护理每日两次,观察患者口腔情况正确选择口腔护理溶液,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患者舒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眼部护理,眼睑无法闭合或闭合不全的患者遵医嘱给予眼药水滴眼和眼药膏涂擦保护或凡士林纱布覆盖。

2.6 泌尿系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出现尿潴留和尿失禁,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易发生泌尿系感染,每日会阴护理两次,每日更换尿袋,定时膀胱冲洗,定期更换导尿管,定时夹闭导尿管,定时放尿,以训练患者的膀胱贮尿功能。

2.7 便秘

根据病情遵医嘱应用缓泻剂,如:白色合剂、液体石蜡、开塞露等,必要时行灌肠。切忌患者用力排便、屏气,以免引起颅内压增高。

2.8 引流管护理

护士应明确引流管的名称、目的及放置方法,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告知患者家属相关注意事项,保持引流管通畅,患者如需外出检查治疗,当班护士应为患者夹闭引流管,陪同患者前往,以免引起逆行感染。引流管拔除后注意观察有无伤口渗血渗液以防脑脊液漏发生,以免引起颅内感染。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各班认真做好交接班。

2.9 输液治疗护理

由于患者病情重,常需要进行抗炎、止血、脱水、营养脑神经、补液等治疗,护士应合理安排输液的顺序,脱水药严格遵医嘱时间输入,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脱水药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颜色、尿量,防止药物外渗。

并发症的护理

3.1 压疮

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护士每1~2h为患者翻身1次,尤其注意压疮好发部位,可以让患者卧气垫床或在骶尾部和骨隆突处放置气圈,经常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及床单位的清洁平整,避免尿液、汗液的刺激。

3.2 高热

重型颅脑损伤常表现为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引起的中枢性高热,体温>39.5℃且持续不退。常采用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两种方法,多以物理降温为主:减少盖被,调节室内温度,以利于散热;头部冰袋或冰帽,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灌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如:安痛定、柴胡、度冷丁及皮质激

素和抗生素治疗,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并做好记录,平稳后每4h测量1次逐渐减次,直至正常。

3.3 肺部感染

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定时翻身扣背,防止坠积性肺炎,严格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3.4 消化道出血

患者常出现腹痛、呕吐、黑便、咖啡色胃液或胃内容物,护士应实施以下护理措施:(1)告知患者禁食,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为患者进行胃肠减压;(2)遵医嘱使用止血药治疗,常用静脉止血如:止血芳酸、止血敏、氨甲环酸、维生素K1等及胃管注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等以及输血补充失血治疗;(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血量及颜色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3.5 废用综合征

[2]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因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和肢体功能障碍,常发生关节挛缩和肌萎缩,应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加强肢体被动训练,每日按摩患肢,以利于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情稳定者配合康复理疗,防止肢体挛缩和畸形。对于言语及听力障碍的患者加强语言功能训练,如:家属不断与患者讲话,听音乐、广播等。

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家属是患者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病治病过程中十分重要且不可缺少的角色[3]。由于患者的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治疗护理困难,医疗费用高,家属往往很难接受事实,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护士了解家属的心理反应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实施相应对策让家属融入治病中来,护士应认真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范,认真履行告知制度,用实际工作让家属满意。

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长远而且艰辛的护理工作,它不仅需要每一位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更需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及业务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护患沟通能力与技巧。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才能防范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只有不断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做好护患沟通工作,才能使患者家属接受现实,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使患者顺利康复。【参考文献】

黄鹏芬.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9,4(10):598-599.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3.袁俊香,屠春香.颅脑损伤病人家属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4):433.

第三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关键词 】 颅脑损伤、临床观察、护理、脑外科护理论文

脑外伤是年轻人死亡和重残的主要原因,其最重要的并发症为颅内血肿。颅内血肿的发病率在重型脑外伤中为25~45%,在中型脑外伤中为3~13%。如不给予有效的外科治疗,颅内血肿很可能使可以恢复的良性临床过程演变成死亡和持续植物生存状态,对颅内血肿的诊断和治疗的延误也会产生相似结果【1】。因此,对于急性重症脑外伤的临床护理十分重要,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及时发现细微的病情变化是关键。我院2005—2009年共收治重症脑外伤患者2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5例子,女5例;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 35岁,其中开颅手术2例。临床观察

2.1 生命体征的检测:心率的变化是较敏感的指标,它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最早发生变化的指标。在动态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血压下降、SP02降低、呼吸絮乱的早期常有心率增快。当患者的心率在短时间内增快15次/min以上时,我们需要注意有无呼吸道分泌物多、呼吸紊乱、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如及时给予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抽取胃液观察其性状,必要是送检,了解有无消化道出血等,这样可以在早期遏制病情的发展,利于患者的康复。

2.2 意识障碍的观察: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反映病情轻重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其观察与判断方法,一般是观察病人的表情与姿势,并通过语言刺激,即定时唤醒病人作简单对话,如无反应则进一步用疼痛刺激,即压迫眶上神经或用针刺与手捏胸大肌外侧缘等方法,观察病人的反映,同时可观察病人的肢体活动,检查有无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有无大小便失禁及其他神经系统改变等。

2.3 瞳孔的观察:瞳孔改变是神经外科病人的重要体征,尤其对于意识障碍患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患者已有意识障碍,此时除非患者的意识状态有明显的改善或恶化能够容易观察,而对于仅有细微变化的病人不易观察;且它有时会受到医护人员主观判断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瞳孔的变化对意识障碍患者来说是较客观的指标,不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本组病人中,我们将瞳孔的变化分为两方面,一是瞳孔形状的改变,二是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形状的改变常见的是:瞳孔散大、缩小、大小多变及形状不规则等。瞳孔对光反射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对光反射迟钝及对光反射消失。在瞳孔改变病例中有70%出现单侧瞳孔中度散大、对光反射减弱并逐渐发展到单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同时伴有上睑下垂和眼球运动障碍,这在临床上是一侧颞叶沟回疝逐渐形成,压迫同侧动眼神经而导致的症状,在临床上需要作紧急降颅压处理或手术治疗。本组有8%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昏迷程度加深,这是在临床上多系急性高颅压脑疝晚期,病人已进入濒危状态,救治十分困难。如同时伴有自主呼吸停止,可认为已进入脑死亡阶段。本组有1例出现双侧瞳孔大小多变,反复无常,这多见于脑干周围的出血、挫伤、水肿等,常见术后及外伤后的原发或继发脑干损伤。有12%出现单眼或双眼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减弱,这在临床上多由于脑疝早期,一侧或双侧动眼神经受刺激的一种兴奋性的反射,发现这种改变对预防脑疝发生有重要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双侧瞳孔的对比及动态观察较一次单侧的观察更有意义。但在病人服用镇定药物以后或全麻术后未醒是可表现为双眼瞳孔缩小,应加以鉴别。【2】

2.4 消化道出血的观察:由于患者均处于应激状态,神经内分泌功能絮乱,导致消化道出血;同时,病人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这些均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2.5 鼻出血的观察:颅底骨折合并鼻出血的病人,血液可以经后鼻孔流入口腔后呕出,此时应观察血液的颜色,有无胃内容物等迅速判断、排除脑外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可能。护 理

3.1术前护理

(1)根据病情如无手术指征者,予以吸氧,根据医嘱用脱水剂、留置导尿管,密切观察病情,每1~2h巡视1次,交待年轻有文化的家属留下陪伴病人,做好必要的看护工作和一些日常生活照料,安慰家属,做好心里准备。介绍本院脑外科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水平,化解他们心中的忧虑,做好沟通,告知床位医生,责任护士,让家属在必要时能及时与他们联系,解决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

(2)做好卧位和翻身指导,介绍常用药物的作用,特殊药物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交代清楚。指导并协助家属1~2h为病人翻身1次,观察病人是否合并有颅中窝损伤,是否有脑脊液鼻漏,耳漏或耳鼻出血。如有上述情况,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平卧位头偏向脑脊液耳漏侧的卧位或抬高头部30°卧位,便于引流,维持此体位至停止漏液3~5d,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至颅底硬脑膜裂缝处,促使局部黏连而封闭漏口。②密切观察引流量及颜色。③保持局部清洁,每周2次,清洁、消毒外耳道、鼻腔、口腔,注意棉球不可过湿,以免液体逆流入颅。反复强调定要让液体自然流出,避免添、堵、掏等动作,以免引起颅内感染。④避免颅内压骤然升高而导致气颅或脑脊液逆流。⑤对于脑脊液鼻漏者,不可经鼻腔进行护理操作,严禁从鼻腔吸痰或置胃管,禁止耳、鼻滴药、冲洗和堵塞,禁忌作腰穿。⑥注意有无颅内感染迹象,如头痛、发热等。⑦遵医嘱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霉素。

(3)急性重症脑外伤的患者其意识反映了病情的轻重,瞳孔变化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是病情观察的重要内容。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上述指标的细微变化尤为重要,如意识障碍逐渐加深是继发性脑组织受压的表现;如清醒患者突然躁动,意识改变,瞳孔不等大,呼吸深快,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应警惕脑疝的发生,需要紧急抢救。一旦患者有颅内血肿指征:突然意识变化,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应立即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如配血、导尿。剃头时尽量少搬动头部,防止增加颅内出血,忌损伤头皮,减少感染机会。

3.2 术后护理

①整理氧气装置,心电监护仪,更换床上用物,铺麻醉床;②病人术毕回房接病人时,观察神志是否清醒,如清醒,取平卧位头侧向一侧,末带气管插管,立即吸氧,心电监护;③观察头部有无引流管,有引流管,保证正确引流,使引流袋的上端位置低于头部,应及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是否被牵引,折叠,并定时记量,如在短时间内引流量>100 ml ,应告知医生及时处理;④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医嘱15~30 min 1次,直至平稳后改至一小时1次;⑤应保证头部抬高15°~ 30°,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交代家属注意应有专人负责带好病人的双手,以防麻醉清醒后或神志逐渐清醒后把引流管抓脱或烦躁导致头部乱动,导致引流管拽脱。

3.3 呼吸道的护理: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患者多有舌后坠、咽反射迟钝、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等致呼吸道梗阻的情况,而呼吸道梗阻可加重脑缺氧、脑水肿、诱发癫痫发作等,使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求我们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随时观察监护仪所示SP02是否正常,同时定期抽血查血气分析。早期积极的气管切开是呼吸道通畅的重要保证,不仅利于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而且可以在病人需要呼吸机治疗时,不至于延误时间。气管切开的病人口腔和鼻咽部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为重要感染源。据报道:0.01ml 咽部分泌物中含有106 ~ 108 个细菌,故先用一根无菌吸痰管吸净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后,再用另一根无菌吸痰管经气管切开处抽吸气管深部痰液很重要。先抽吸口鼻腔分泌物后吸气管切开处的吸痰方法,具有以下优点:①减少感染机会:因为先抽吸口鼻分泌物,防止了先抽吸气管切开处至局部压力低,口鼻腔分泌物流入气管;②吸痰彻底:由于口鼻吸痰后刺激了咳嗽反射,引起咳嗽,先是短促或深吸气,接着声门紧闭,呼气肌强烈收缩,肺内压和胸内压急速上升,然后声门突然打开,由于气压差极大,肺内气体便以极高的速度冲出,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排出。这样,既能使吸痰彻底,又能防止口鼻腔分泌物流入气管;③由于吸痰彻底,从而延长了吸痰间隔时间;④不需要吸引,吸痰时间相对缩短,吸痰所致低氧血症的程度减轻,且持续时间缩短,也减少了对气管粘膜的损伤。

3.4 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昏迷及吞咽困难者24h 可留置鼻饲管,鼻饲高蛋白、高热量流质饮食。当发现消化道出血者,应立即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的变化,预防出血性休克。同时应禁食,仅有少量柏油样便者,可进流质食物,并查血型及备血。必要时口服去假肾上腺素,并及时补充血容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配合医生做相应治疗。

3.5 鼻出血的护理:前后鼻孔填塞碘伏纱条,填塞是控制出血的手段,可以达到治愈或延缓出血的效果,但会给病人带来很多痛苦,要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耐心解释纱条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理解,防止患者困难以忍受自行拉出。同时还要观察填塞是否紧密、有效。有人采取双腔双囊管治疗严重鼻出血患者,操作简便,而且患者的痛苦明显减少。无论颈总动脉结扎或介入治疗,患者仍然有再出血的可能,术后4d可以试行拔除纱条,观察有无再次出血。大量鼻出血可能经鼻喉进入气管引起窒息,此时可按照咯血病人来处理,置患者于头低位,亲拍背部,使血块从气管内流出,也可采取较粗的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予以吸除,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刺激气管促使咳嗽有使患者出血加重的危险。如以上措施均难以解除窒息时,应立即准备气管切开用物,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手术。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3.6 眼睛的护理:本组病人有7例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有不同程度的球结膜充血、水肿。注意用红霉素眼膏涂敷,并以无菌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保护角膜,防止角膜溃疡。术后患者的眼睑在恢复正常以前应继续精心护理,直至可以自由闭合。

3.7 皮肤的护理:意识不清,躁动的病人应避免坠床,可适当的约束,避免皮肤损伤。我们用自行设计的液体褥疮垫,对病人进行皮肤护理。每2 ~ 3 h 更换一次,收取良好的预防、治疗褥疮的效果。

3.8发热的护理:病程中病人如有中枢性高热,及时使用冰毯及冰帽,并注意根据医嘱或病人的体温调节、设定温度,及时更换冰帽中的冰,确保冰帽、冰毯的使用效果,确保病人腋下体温<38°C。观察病人是否有对冷敏感至腹泻,腹胀等不适,如有,应注意调节温度。如用冬眠合剂应注意血压的观察。如体温逐渐下降,应逐渐撤冰毯,冰帽,以免体温反复【】。

参考文献:[ 1 ]江基饶,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 M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447 [ 2 ]纪玉桂,刘红英,陈宇乐,等.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瞳孔观察[ J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 180-181.[ 3 ]苏鸿熙,主编.重症加强监护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45.[ 4 ]徐俊冕.脑外科护理学[ 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40 九江医学 2009年第24卷第4期Jiujiang Medical Journal 2009,24(4)

第四篇: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文章来源:中国护士网 发表时间:2005-03-10 11:39:00 关键字: 颅脑损伤 低温 护理

摘要 为了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于1997年11月至1999年4月,采用低温疗法(34~36℃)治疗30例。低温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颅内压的变化及上消化道出血征象,发现异常及时处置;加强基础护理和气管切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褥疮及感染。结果,痊愈11例,轻残6例,中、重残4例,死亡9例,较1997年11月以前同类病人的病死率下降了16%。低温治疗可使病人保持自主呼吸,生命体征变化幅度减小,病死率降低。

Key words craniocerebral injury low temperature nursing care

据报道,亚低温(28~35℃)能显著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控制颅内压,促进脑损伤病情的恢复[1]。但进行亚低温治疗常须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条件要求高,观察难度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1997年11月至1999年4月采用一般低温(34~36℃)治疗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同样取得了满意疗效。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7~50岁。交通事故伤26例,高空坠落伤2例,机器压伤2例。入院时体温36.8~39.4℃;深昏迷14例,中昏迷7例,浅昏迷9例;双侧瞳孔散大9例,双侧瞳孔缩小5例,一侧瞳孔散大16例。GCS评分3~5分14例,6~8分16例。头颅CT检查:硬膜下血肿11例,硬膜外血肿10例,多发血肿6例,后颅窝血肿3例。入院后行手术治疗25例,保守治疗5例。

降温方法

5例保守治疗病人在入院后6 h内施行降温;25例术毕即予降温。30例均用RC-2000 Ⅱ型降温毯(简称冰毯机),同时给予冬眠治疗,根据降温效果决定是否加用冰袋。本组25例肛温<38.5℃者应用冰毯机,同时1次/8h肌注复方冬眠灵50 mg,24 h后15例肛温降至36℃以下;10例肛温36~37.3℃,经加用冰袋冰敷2 d后肛温控制在35.2~36℃。5例中枢性高热病人应用冰毯机,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加冬眠Ⅰ号半量,1次/12 h,并加用冰袋冰敷,48 h肛温仍在37℃以上,经胃内注入冰盐水60 ml,1次/4 h,2 d后肛温控制在36~36.8 ℃。

病人颅内压正常达24 h,生命体征平稳(P 60~120次/min,R 14~24次/min,BP 12~17/6~13 kPa)3 d后,停止低温治疗。先撤除冬眠药物和冰袋,将冰毯机温度调至36~37℃,使用2~3 d,让其自然复温,再撤除冰毯机。3 结果

30例病人用一般低温治疗2~3 d后,其中25例肛温达到目标温度(34~36℃),5例肛温维持在36~36.8℃。停止低温治疗1 d后,14例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12例体温有所上升(37.4~38.8℃),持续使用冰袋冰敷3~8 d后8例体温正常,4例仍高热;4例体温不升。复查头颅CT:21例病人颅内血肿较前吸收好转,9例较前增大。30例病人住院7~603 d,痊愈(恢复劳动力)11例,轻残(活动有障碍)6例,中、重残(生活部分自理,不能自理或植物人)4例,死亡9例。低温治疗后病人病死率30%,较1997年11月以前同类病人的病死率(46%)下降了16%。

临床观察与护理

4.1 温度的观察 min巡视病人1次,了解冰毯机的运转情况及肛温变化,慎防冰毯机温度过冷过热。病人体温<34℃时可引起反射性冠脉收缩而导致房室传导阻滞[2],应及时调高冰毯机温度,并予热水袋保暖。如病人体温>36℃,需加用冰袋。

4.2 意识的观察

颅脑损伤病人的意识变化往往早于瞳孔和其它生命体征的变化。因此,当病人由嗜睡转为浅昏迷或四肢原来能屈动,现在四肢伸直内翻或无反应,表示病情加重,应立即通知医生;当病人由浅昏迷转为昏睡,四肢有屈动,说明病人在恢复之中,预后较好。本组中16例病人发生意识障碍加重现象,由于及时发现,均得到相应的救治。

4.3 瞳孔的观察 min观察瞳孔1次,如双侧或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另一侧瞳孔缩小,均表明脑疝已经形成,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如一侧或双侧瞳孔回缩,则表示病人正在恢复之中。

4.4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本组30例均采用美国惠普多参数监护仪进行监护,每30 min自动测血压1次,做好详细记录。当颅内压增高时,可表现为“两慢一高”的规律,即脉搏慢而洪大,呼吸深慢,血压升高[3]。因杜冷丁与冬眠灵均有降压及抑制呼吸的作用,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和呼吸抑制,如有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或停止使用该药。

4.5 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正常值为0.67~2 kPa,超过此值即属颅内压增高。25例手术病人术后均置颅内压探头进行颅内压监护。如颅内压超过2 kPa,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当颅内压波动明显时,应检查纤维探头固定是否牢固,是否因病人体位变动牵拉探头等;如颅内压持续升高,提示脑肿胀、脑水肿严重。本组9例颅内压持续升高,经脱水降脑压等处理无效死亡。

4.6 呼吸道护理

冬眠后病人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减弱,痰液不易排出,口、鼻、咽腔的分泌物、血液、呕吐物易进入下呼吸道,极易造成肺部感染。因此,进行气管切开护理时,严格无菌操作,采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气管内套管60 min,每周更换消毒液及做细菌培养1次,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每次吸痰前从气管内滴入庆大霉素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加庆大霉素注射液24万U)5~10 ml,吸痰后再滴入10~15滴。常规做超声雾化吸入。本组26例气管切开中5例发生肺部感染,经用庆大霉素溶液连续灌洗3 d后感染被控制。灌洗方法:用注射器从气管内快速注入庆大霉素溶液30~40 ml后,立即翻身拍背,1~2 min后吸出液体及痰,2~3次/d,至肺部感染控制为止。如病人呛咳,即吸出液体,以免引起窒息。

4.7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常并发神经源性、应激性胃肠道出血,大出血可导致休克与衰竭。因此,30例病人均于入院后第1天置胃管,每2 h 1次观察胃液性质及量,常规应用制酸药。当吸出浅咖啡色液体时,提示少量胃出血,须做好止血准备;如吸出深咖啡色或红色液体,示出血量较大,立即从胃管内注入冰生理盐水60 ml加凝血酶2 000 U或加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4~8 mg及吉胃乐凝胶40 g,1次/3 h交替注入,出血控制后停药。重病人胃出血往往反复发生,须密切观察。出血之前病人多有呼吸异常、缺氧、呃逆等现象,如发现以上变化应查明原因。本组10例吸出浅咖啡色液体,4例吸出深咖啡色液体,2例吸出鲜红色液体,经以上治疗后出血均得到控制。

低温能有效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组织耗氧量。近年来,低温治疗已成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法,并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行之有效的低温治疗是病人早期恢复健康的关键,只有做到严密的观察,细致的护理,才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期疗效。张小燕(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脑外科,深圳 518102)赵欣(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脑外科,深圳 518102)

第五篇: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神经外科(518104)黄银晓

[摘 要]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期间的监测与护理要点。方法: 严密观察32例实施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颅内压变化;加强对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亚低温脑保护的护理,给予营养支持,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 按GOS恢复评级:良好15例,中残7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亚低温治疗期间结合正确的护理, 能有效降低颅内压,维持正常的脑灌注压及低脑细胞代谢,减轻脑缺血缺氧损害,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 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颅脑损伤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生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亚低温(32~35 ℃)治疗能显著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控制颅内压[ 1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亚低温疗法,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科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7月护理此类患者32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1岁。32例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值均≤8分, 均经颅脑CT检查证实有脑挫裂伤,有手术指征者则先行手术,术后再行亚低温治疗。结果:按GOS恢复评级:良好15例,中残7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2 亚低温治疗方法

降温方法及时程:所有病人均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冰毯冰袋全身降温,静脉注射复方冬眠合剂(生理盐水50ml+异丙嗪100mg+氯丙嗪100mg用微量注射泵24 h持续泵入),肌松药用万可松(首次静注6-8mg,维持剂量每次给药2mg或用静脉微量输液泵持续静注), 冬眠肌松药物用量及速度依据患者体温、心率、血压、肌张力等调节,将患者肛温降至32-350C,维持1-7天,颅内压正常后停止降温。复温:采用缓慢自然复温,先撤去物理降温,让体温自然恢复,并逐渐减少肌松药及冬眠镇静剂用量至停用,恢复自主呼吸。3 护理要点 3.1 病室环境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因冬眠药抑制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其自身调节体温功

能减弱,病室温度应尽量减少波动,一般室温控制在20~24 ℃左右,室温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病人体温的稳定。保持病室安静、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限制探视,定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净化室内空气,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有条件的能在层流病房进行亚低温治疗最好,这样可以减少感染。遵医嘱按时使用抗生素,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3.2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颅内压变化,每班定时行GCS值评分,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定期查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率、心律、血压、肢端循环等变化, 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肢端发绀、心律不齐,说明微循环障碍,冬眠过深或体温过低,应立即停用冬眠药物并给予保暖,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可用多巴胺、阿拉明等),改善微循环,以维持血压在相对正常水平;颅内压维持在20mmHg以下,当颅内压持续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当颅内压无明确原因(如寒战、抽搐等)突然升高应排除迟发颅内血肿。3.3 体温控制

严密观察降温毯显示屏肛温变化,必要时测量腋温进行对照,准确了解患者的体温状况。合理使用冬眠肌松药物结合冰毯全身降温,一般6~8小时可将患者肛温降至35℃以下。一般情况下,应保持患者的肛温在32~35℃,此时降颅压效果最佳。若体温超过36℃,则效果较差,若低于32℃,易引起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对于体温过低者,应适当减少冬眠合剂的量,必要时暂停使用,并予加盖被子、热水袋等保暖措施。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寒战,寒战时耗氧量可增加100% ~300%,并产生热量,对降温不利[ 2 ],并且会使颅内压升高,因此要及时控制。当患者出现寒战时,要及时调整肌松药、冬眠合剂用量。3.4 呼吸检测及人工气道护理

亚低温治疗由于镇静药的应用可抑制咳嗽吞咽反射,分泌物易潴留,易引起肺部感染及呼吸道不通畅,导致患者缺氧,不能满足人体正常代谢的需要,可直接或间接地加重脑水肿,从而进一步引起颅内压升高,加重继发性脑损害。因此,应做好以下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工作:(1)保持气管切开周围皮肤干燥、清洁,随时更换纱布,加强翻身拍背及胸部电按摩促使痰液排出,及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痰前后给予纯氧,防止脑缺氧。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吸痰后听诊肺部评价吸痰效果。痰液粘稠不易吸出者,吸痰前抽5~10 ml

生理盐水冲洗气道,进行灌洗后吸痰,以便于将痰彻底吸出。(2)加强呼吸道的湿化, 给予雾化吸入Q6 h /次, 雾化吸入器加排痰药(如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糜蛋白酶等),防止痰痂形成。定时更换及添加呼吸机湿化瓶的蒸馏水和倾倒呼吸机管道集化瓶的液体,调整好湿化温度(32~35℃)并保持机械通气通畅,防止阻塞、脱管等,每三天更换呼吸机管道一次。若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吸气“三凹征”,呼吸机频繁气道阻力报警,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提示呼吸道梗阻。此时应及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5 循环系统的观察

严密观察循环系统的功能,其中主要有中心静脉压、血压、脉搏、肢端循环及面色等等。氯丙嗪有扩张血管作用,冬眠过深可出现心率快、血压下降等表现,此时应减慢冬眠合剂的输注速度,加快补液。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维持正常的脑血液灌注,有赖于正常的平均动脉压与脑血流的自动调节, 因此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成人收缩压应稳定120mmHg左右,不低于90mmHg,保持平均动脉压在80mmHg以上,才能维持有效的脑灌注压[3],维持脑血流灌注,减少脑缺血缺氧的发生。3.6 加强营养支持

研究表明重型颅脑损伤和亚低温治疗均可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加强亚低温治疗患者的营养支持尤为重要。营支持途径包括胃肠内营养及胃肠外营养。由于实施肠内营养有利于维护肠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全身感染,有利于免疫功能的调控[4],伤后48~72小时后即给肠内营养。为了让肠道逐渐适应,初始肠内营养仅给总能量的1/3,肠道适应后逐渐增量;为减少不良反应肠内营养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输入,输液恒温器加温.肠内营养供能不足时采用胃肠外营养补充,胃肠外静脉给予脂肪乳、复方氨基酸及复合维生素制剂等;重型颅脑损伤机体的应激反应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所以鼻饲前应回抽胃内容物判断是否有胃潴留或胃出血,胃潴留> 60 ml应减少鼻饲量延长鼻饲间隔时间,消化道大出血时应鼻饲止血药、冰盐水等,同时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做好配血输血的准备,以防发生出血性休克。3.7 加强基础护理

由于冬眠镇静药的应用,病人对外界刺激反应差,应做好病人的皮肤、口腔、泌尿道护理。留置导尿管者每天两次行会阴抹洗、用碘伏消毒尿道口,观察尿道口有无红、肿、热、痛,保持会阴部清洁,观察尿的颜色、性质、量,每月定时

更换一次尿管,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每天行口腔护理2次,防止口腔溃疡感染。降温毯不能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应1~2 h翻身拍背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常规使用气垫床,防止冻伤和压疮的发生;采用头高15~300以维持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同时注意妥善管理各种管道,保持各管道通畅,以防牵拉、扭曲、受压等造成引流不通畅而引起颅内压增高,加重脑组织继发性害。特别是降温毯肛温传感器,要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或滑出,影响测温效果。保持大便通畅,2天未解大便予使用缓泻剂,必要时进行保留灌肠。3.8 复温护理

一般颅内压正常后开始复温,目前多采用缓慢自然复温法。方法是:停用肌松药,将降温毯设置温度升高,采用每1~2日恢复1℃的缓慢升温方式,复温速度每小时不超过0.1℃。温度在35~36℃时,一般需稳定2~3日,让体温自然恢复,逐渐减慢至停用冬眠药物。复温过程注意观察颅内压变化,若颅内压反跳升高明显应停止复温;若体温不能自然恢复,可加盖被子、温水袋等方法协助恢复体温。4 讨论

亚低温可以降低脑细胞代谢,降低脑组织耗氧量,提高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从而减轻脑水肿,使患者安全平稳的度过脑水肿高峰期,减轻由脑水肿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本组患者在亚低温治疗过程可以观察到亚低温治疗有明显的降颅压作用,说明亚低温治疗可以减轻脑水肿。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与一般不采用亚低温治疗比较要复杂些,但从本组资料看若结合正确的护理措施是安全的,其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俞兰观,周 祥,何贤妹.重型脑外伤病人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J ].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6): 437-439.[2] 徐秀群,朱兴敏.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呼吸道管理[ 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22): 4470-4471.[3] 江基尧,朱诚,罗其中.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16-18.[4] 李宁,于健春.临床肠内营养及置管新进展[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9:04.

下载整体护理对伴高血糖的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整体护理对伴高血糖的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徐宏-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徐宏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226200 [摘要]目的:探究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两组在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临......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

    高压氧治疗一般指在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吸入高浓度的氧来治疗疾病的过程。(以地方大气压为准)高压氧治疗能促进细胞有氧代谢的作用;可抗厌氧菌,也可以抗需氧菌;可以......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及对策[5篇]

    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夏冬灵2315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的要求和就......

    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摘 要】目的:总结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行颅脑手术的患......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误吸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进展 误吸是指异物经喉头进入呼吸道而言。这些物质包括唾液、鼻咽分泌物、细菌、液体、有害物质、食物、胃内容物等。误吸的发生分为......

    综合性护理对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的影响

    综合性护理对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综合性护理对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59......

    浅谈手术室对急性颅脑损伤手术病人的护理[共5篇]

    浅谈手术室对急性颅脑损伤手术病人的护理 江西省峡江县人民医院(331409)【摘要】 目的 总结手术室护理在急性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的作用,提高手术室护士应急及配合能力,缩短手术......

    护理干预对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方法 将76例颅脑术后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