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王东莉
陈玮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通过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6例病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同时给予药物治疗,而护理干预组给予进行有效的指导咳嗽、排痰,配合呼吸功能训练,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入出院时血气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PaO2和PaCO2在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出院时PaO2高于入院时(P<0.01),而PaCO2低于入院时(P<0.01),同时,在出院时,护理干预组患者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t=4.82, P<0.01),而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t=5.24, P<0.01)。结论:积极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配合氧疗能纠正COPD患者低氧血症,减轻症状及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1]。是目前世界第四大死亡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将上升成为世界第三大死亡原因,不同国家低死亡率不同,目前在中国、欧洲中东部、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发病率较高[2]。氧疗是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的基础性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是近20年来广泛被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式[3]。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进行有效的指导咳嗽排痰配合呼吸功能训练,健康宣教使患者主动参与治疗,从而起到更好的稳定病情恢复肺功能的作用。2011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指导并协助有效咳嗽排痰配合缩唇腹式呼吸和呼吸功能锻炼,心理疏导,观察其症状改善和低氧血症改善情况,效果明显,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6例COPD患者,男98例,王东莉
主管护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750004
女68例,年龄47~75岁,平均61.2岁。均符合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4]。临床症状符合中华医学会诊治指南中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即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基础COPD的常规用药者,通常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5]。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72例,对照组9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氧疗及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等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及家属宣教COPD基础知识及预防、控制知识,心理疏导,指导患者配合治疗及氧疗、吸入制剂装置正确使用等知识。2.呼吸道护理 包括气道湿化,拍背排痰,鼓励患者深咳排痰等。3.呼吸功能锻炼 包括正确缩唇腹式呼吸锻炼,训练频率8~10 次/min,每次练习10~15 min,每天3~4 次[6]。1.3疗效判断标准
依照卫生部COPD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10-21天为观察时间;显效: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有明显减轻,活动耐量明显增加;有效: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有所好转,活动耐量有所增加;无效: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护理干预后动脉血气PO2、PCO2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均以(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采用采用检验,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分析
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护理干预组(表中简称“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7.34,王东莉
主管护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750004
P= 0.006)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干预组 对照组 合计 N 72 94 166
显效 45 43 88
有效 23 32 55
无效 4 19 23
总有效 68(94.4%)75(79.8%)143(86.1%)2.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比较(x ±s)
表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比较(x ±s)
组别 干预组 对照组 N 72 94
PaO2(mmHg)入院
出院
PaCO2(mmHg)入院
出院 49.73±13.23*# 53.13±8.77 57.12±9.23 75.54±13.77*# 61.35±10.12 59.13±11.25
66.37±10.76
63.17±12.34 注:与入院前比较,* P<0.01;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对照组患者出院时PaO2和PaCO2与入院时比较有差异,治疗有效。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PaO2和PaCO2在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出院时PaO2明显高于入院时(t=9.43, P=0.00),而PaCO2明显低于入院时(t=5.91, P=0.00),同时,在出院时,护理干预组患者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t=4.82, P=0.00),而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t=1.99, P=0.04)。3.讨论
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随之增长,死亡率增高,社会经济负担加重,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患者反复急性发作会导致不可逆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伴有进行性肺功能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COPD急性加重期影响患者呼吸功能的因素很多,在诸多治疗中而护理干预的效果一直没有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护理干预结合氧疗等基础治疗分析护理干预在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效果。
通过上述分析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在症状缓解及血气化验方面均有明显统统计学意义;表明护理干预在COPD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其主要措施包括指导并协助患者有效咳嗽排痰配合缩唇腹式呼吸,提高血氧含量,增强病人活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由于COPD 患者其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王东莉
主管护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750004
应呈反复发作,气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功能降低,导致其对气道分泌物的清理作用减弱,粘膜糜烂修复,纤维化及气道失去弹性等导致痰液排出不畅阻塞呼吸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对于COPD患者能及时排除痰液通畅气道将有效帮助患者通气功能改善。COPD 患者由于无效腔通气增大,肺泡通气量较正常人明显降低,病人通过缩唇腹式呼吸,减慢呼吸频率延缓呼气,可提高气管内压[3],便于肺泡内气体的排空,减少残气量,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从而改善气体交换。缩唇腹式呼吸和人工阻力呼吸训练,还可协调膈肌和腹肌在呼吸运动中的活动,增强膈肌收缩能力,增大呼吸时膈肌的运动幅度,加大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改善缺氧状态,改善COPD 病人的通气功能,从而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延缓病情进展。COPD长期、反复的发作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8],有效的心理疏导及疾病知识普及能有效改善患者依从性,了解疾病预防、控制及注意事项,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使其能够正确的面对疾病,勇于接受治疗[9]。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并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加有助于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GOLD Executive Committee.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vised 2011).[2] Efraimsson EO, Hillervik C,Ehrenberg A.Effects of COPD self-care management education at a nurse-led primary health care clinic[J].Scand J Caring ci, 2008, 22(2): 178—185.[3] 赵红梅,孟申,张焱.运动中吸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71—7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J].国际呼吸杂志, 2011, 31(1).王东莉
主管护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750004 4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01): 8-17.[6] 尤黎明,吴英.内科护理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8-49.[7] 李利明,刘健德,赵蕴伟,等.呼吸训练并中药外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1,5(6):129.
[8]张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969-4970.[9] 孙自芬,杜乐燕,毛丽洁,等.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8):53-54.王东莉
主管护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750004 5
第二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其特点是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急性加重期有喘息、胸闷,静息状态下也感到气促。常并发肺源性心脏病,自发性气胸和呼吸衰竭,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据统计,世界范围内,(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4位【1】。除了合理用药治疗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科于2011年8月成功救治1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历资料
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20年,伴活动后喘息10年,加重伴发热4天”就诊。患者自20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咳嗽、咳痰,以白色黏痰为主,晨起明显,未行检查及治疗。10年前患者咳嗽、咳痰加重,并逐渐出现活动后喘息,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以冬春季节明显,曾以“COPD 急性加重”住院治疗,院外经常应用舒喘灵气雾剂吸入、口服氨茶碱及抗感染药物治疗。4天前因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加重,咳黄白痰,痰不易咳出,喘憋明显,伴发热,体 温37.6 ℃左右。口服阿莫西林及氨茶碱、甘草片治疗效果差,来院就诊,为行系统治疗以“慢阻肺急性加重”收治入院。既往吸烟史40年,约10支/日。查体:轻度喘憋貌。咽部充血。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未闻及湿啰音。辅 助 检 查 :血 常 规 :WBC 9.23 × 109/L,NEU0.87,RBC 4.61 × 1012/L。动脉血气分析(未吸氧):pH7.40,PaCO242 mm Hg,PaO252 mm Hg。胸部X线片:胸廓对称,肋间隙增宽,气管、纵隔居中,双肺纹理增加。心膈正常。心电图:大致正常。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期)。入院后给予立即吸氧、抗感染、抗炎、解痉平喘、祛痰等治疗。2护理
2.1合理氧疗COPD患者由于肺通气功能障碍,膨胀的肺泡挤压其周围的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大量退化而减少,肺泡间的血流量减少,导致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采取鼻塞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每日吸氧时间不低于15h。因高浓度给氧可使动脉血氧迅速提高,从而解除了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导致呼吸抑制【2】。用氧过程要加强巡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氧疗知识,禁止随意调节氧气装置,防止吸氧不当,加重缺氧症状。每日更换湿化瓶水和氧气管。
2.2促进有效咳痰
教会病人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①患者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有助于膈肌上升。②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屏气,然后缩唇,缓慢的通过口腔尽可能呼气。③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腹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因部分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除鼓励患者多饮水,用超声雾化吸入法。用生理盐水、加氨溴索,加地塞米松每日超声雾化1次,既可使气道湿化,解除局部炎症;又可使痰液稀释、使痰液易于咳出,改善了患者的气道阻塞症状。作雾化时每次10-20min,温度35-37℃,雾滴要小而均匀,嘱患者做深吸气、呼气,使水分和药物能慢而深地吸入,以达到远端终末支气管;还应注意防止窒息、干结的分泌物湿化后膨胀阻塞支气管。
鼓励患者自行咳嗽,促进排痰。协助患者翻身、拍背,翻身可促进患者痰液排出,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有益于肺部炎症吸收好转【2】。
2.3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咳嗽、咳痰的性质、痰量;有无缺氧及缺氧程度;呼吸的频率、节律及呼吸困难的程度;用药疗效和有无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神志恍惚,谵语、嗜睡等肺性脑病表现;密切注意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温、呼吸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动态.根据患者的呼吸方式、皮肤颜色、脉搏、血压、神志及精神状态等有无改善来以判断氧疗效果,及时调整氧浓度。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记录尿量及其性质提示肾功能变化和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2.4用药护理 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肺源性心脏病,按医嘱给予用抗生素,止咳、祛痰药强心利尿药时,应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在20-30滴/min之间。掌握药物不良反应,按医嘱予西地兰缓慢静推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心率的变化,并倾听患者主诉。使用利尿药严密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弹性、电解质、痰液黏稠度以及心律情况,并注意记录24尿量。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
2.5心理护理 患者因病史长,长期呼吸困难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体质虚弱、病情反复发作、常住院等情况,家庭关心、照顾也因久病而减少;因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不适感更明显,故出现焦虑、抑郁、消极、悲观等心理障碍。经及时耐心疏导、讲解有关知识,介绍本病治疗的成功的例子;并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和性格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使患者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感受到重视和关怀,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又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给予其心理、经济支持等,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2.5生活护理 患者喘息严重、呼吸困难,予卧床休息。宜采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使膈肌下降,肺活量增加,从而改善呼吸困难。患者经常大汗,要及时更换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禁止吸烟,室温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65-75%。
2.6饮食护理 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少,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淤血,患者食欲缺乏,严重感染和发热,呼吸做功增加可使热量和蛋白质消耗增多,导致营养不良;又因呼吸困难、缺氧及药物不良反应等使进食减少,很容易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这可使肺功能和呼吸肌功能减弱,机体免疫力降低。因此,应增加营养摄入,改善机体营养状态,进食低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食物要易嚼、易咽、并少量多餐,为促进食欲,提供患者喜爱的食物。餐前餐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餐后避免平卧。避免食用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物、干果、坚果等,避免食用产气的食物如豆类,马铃薯、胡萝卜等。为减少呼吸困难,保存能量,患者饭前至少休息30分钟。患者活动少,食欲差,易发生便秘,要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7做好出院指导:加强COPD缓解期的健康指导是避免和预防肺心病急性加重和延缓肺心病进展的关键。因此,做好出院健康十分重要。(1)坚持戒烟和避免被动吸烟,预防感冒,注意避免受凉,过度疲劳等诱因,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如果出现咳嗽、鼻塞、咽痒等上感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感染加重。(2)加强体育锻炼及肺功能锻炼,如早晚散步,练气功等,教会患者做呼吸操及缩唇式呼吸;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观察病情变化的方法,出现痰液性状的改变、体温增高、咳嗽、憋气加重、夜间端坐呼吸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3 讨论
COPD患者病情复杂,病程长,特别是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异常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护理难度较大。因此科学系统、有针对性、合理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该患者是一名有多种慢性病的患者,病情复杂,抵抗力差,需从心理、生活、药物、病情观察等多方面有针对性地护理干预,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韩中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563-1564 [2] 郭得兰.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护理的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9):90-91 [3] 耿霞,周钦玲.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2,340-341
(16):14
第三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体会
【摘要】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缓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虽然是气道的疾病,但对全身的系统影响也不容忽视。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是慢性肺疾病的常见并发症,随着大气污染及吸烟人数的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居当前全世界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根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报道,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估计全国有2500万人患此病,45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死亡率也在逐渐的增加,应用中医护理康复方案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病人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康复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饮食护理
1.1 肺脾气虚证:宜食健脾补肺的食品,如山药、百合、薏苡仁、核桃、胡萝卜、鸡肉等。
1.2 肺肾气虚证:宜食补益肺气、肾气的食品,如枸杞子、黑芝麻、核桃、木耳、山药、杏仁、桂圆、牛肉、猪心、羊肉等。
1.3 肺肾气阴两虚证:宜食益气养阴的食品,如莲子、牛乳、蛋类、百合、荸荠、鲜藕、雪梨、银耳、老鸭等。
1.4 汗出较多者,可多饮淡盐水,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等;腹胀纳呆者可用山楂、炒麦芽少许代茶饮。
1.5 饮食宜少量多餐,每餐不宜过饱,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烹调方式以炖、蒸、煮为宜,忌食辛辣、煎炸或过甜、过咸之品。
情志护理
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及时予心理疏导。采取说理开导、顺情解郁、移情易性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并注意充分发挥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五音疗法
宜选用商调、羽调音乐,于7时~11时欣赏《梅花三弄》、《船歌》、《梁祝》等曲目,可促使肾气隆盛。于15时~19时欣赏《阳春白雪》、《黄河》、《金蛇狂舞》等曲目可助长肺气; 呼吸功能锻炼
4.1 呼吸训练
4.1.1 重建腹式呼吸模式
放松训练:用以放松紧张的辅助呼吸肌群,减少呼吸机耗氧量,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具体方法为:前倾依靠位,患者坐于桌前或床前,桌上或床上置两床叠好的棉被或四个枕头,患者两臂置于棉被或枕下以固定肩带并放松肩带肌群,头靠于被上或枕上放松颈肌,前倾位还可以降低腹肌张力,使腹肌在吸气时容易隆起,增加胃压,使膈肌更好收缩,从而有助于腹式呼吸模式的建立。
缩唇呼吸法:用鼻腔吸气,嘴呼气,呼气时将嘴缩紧,如吹口哨样,在4-6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这种方法可增加呼吸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向内传导至支气管,使支气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为增加高的胸内压过早压瘪,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
暗示呼吸法:通过触觉诱导腹式呼吸法,如:双手置上腹部法,方法为: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双手置于上腹部(剑突下、脐上方),吸气时腹部缓缓隆起,双手加压做对抗练习,呼气时腹部下陷,两手随之下沉,在呼气末,稍用力加压,以增加腹内压,使横膈进一步抬高,如此反复练习,可增加膈肌活动。
4.1.2 胸廓活动训练:活动上胸及牵张胸大肌,吸气时挺胸,呼气时两肩向前、低头缩胸。
4.2 全身呼吸操练习:以缩唇呼气配合肢体动作为主,吸气用鼻,呼气用嘴。第一节:双手上举吸气,放下呼气,10~20次;第二节:双手放于身体侧面,交替沿体侧上移下滑,10~20次;第三节:双肘屈曲握拳,交替向斜前方击拳,出拳吸气,还原呼气,10~20次;第四节:双腿交替抬起,屈曲90°,抬起吸气,放下呼气;第五节:吹悬挂的小纸球训练。
4.3 防感按摩操,自我按摩印堂、迎香、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进行耐寒训练,如入秋后开始用凉水洗脸等。
康复指导
病情较轻者鼓励下床活动,可每日散步20~30分钟或打太极拳等。病情较重者指导其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主动运动,或予四肢被动运动。向患者讲解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肺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提供病友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分享锻炼体会,提高患者锻炼的信心。定期随访,鼓励坚持锻炼。
出院指导
生活起居规律,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室内勿摆放鲜花。顺应四时,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勿汗出当风。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防止感受外邪诱发或加重病情。
小结
通过应用中医康复护理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进行护理,认为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汤小泉、崔三生等临床运动疗法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中医护理方案卫生部
作者单位:康瑾女大专(本科在读)青海省大通县人民医院主管护理师
第四篇:社区健康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实施体会
社区健康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实施体会
【摘要】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的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社区收治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80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社区健康管理的模式护理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问卷(SGRQ)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5 d,采用常规社区护理方法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试验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对社区的护理服务不够满意,经过协商和有效沟通均得到解决,满意度达9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问卷评价得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肺部功能,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社区健康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体会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0115-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5.01.05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具有不完全可行性气流受限特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COPD呈进行性特征,可能与有害颗粒或其他的异常反应有关[1-2]。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多数人认为可能与炎症感染有关。这种病多见于老年人,并且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COPD的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3-4]。本研究以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问卷(SGRQ)评价等方面分别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COPD疾病患者诊治的标准[5],选择2012年6月-2013年
6月在笔者所在社区收治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女35例,男45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70.4±2.7)岁。患病时间5~24年,平均病程(13.2±2.3)年。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组成、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意识清楚,沟通护理无障碍,可基本阅读,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服务,试验组对患者采用家庭氧疗、定期心理辅导、运动训练、健康教育等社区康复管理,观察期限为1年[6]。期间以电话回访、上门随访、定期复诊等方式进行随访,并及时、详细的记录患者的心理状态、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恢复状况。
1.2.1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患有COPD的多数为老年人,均有焦虑、抑郁、悲观的负面心理存在,因此,护理开展之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有效地沟通。讲解疾病的知识、治疗方法时,语言应简单易懂,另外,疾病的知识讲解可通过视频、漫画、现场演示等方法,让患者充分理解家庭氧疗的使用方法,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
1.2.2 创造积极的护理氛围 加强患者之间、医患之间的互动,建立病友俱乐部,定期组织社区文艺演出,并邀请COPD患者参与其中。让患者之间彼此交流沟通,相互关心,有利于患者走出焦虑的心理。
1.2.3 电话回访及家庭访视 社区医护人员每周一次电话回访,每个月一次家庭访视。回访时要热情有耐心,并要求家属参与,积极询问患者情况,为其家属讲解有关COPD的疾病的知识,让患者家属掌握该病的治疗及护理知识,并监督患者。
1.2.4 加强社会关怀与支持 为慢性非阻塞患者积极寻找社会的关怀与支持,包括医疗费用包销方式、参与社会组织的慈善活动等[7]。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
1.3 评价指标
(1)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社区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分,总分为100分,>60分(包括60分)为合格。(2)肺功能监测:在患者出院时,检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其中包括:PaO2、PaCO2、FEV1、FEV1/FVC。(3)生活质量情况问卷(SGRQ):SGRQ的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身体健康程度越好,分值为0~100分。(4)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SGRQ得分和肺功能指标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试验组的患者对采取社区管理模式护理方法的满意度为100%,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满意度为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肺功能监测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FVC和FEV1占预计值比较,其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1。
2.3 两组SGRQ得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接受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治疗前后,其SGRQ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SGRQ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采用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5 d,与采用常规社区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初期难以诊断,不被患者关注与重视等特点,起病缓慢,病程长,容易反复,此慢性疾病护理也存在较大难题[8-9]。除临床常规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寻求更有利于COPD患者的治愈方法[10]。
试验组的患者在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占预计值为(1.70±0.09)L、(53.90±6.79)%,通过社区健康管理,经常接受运动训练、参加社区活动、参加心理辅导和健康宣教、家庭氧疗等护理后,以上指标分别达(1.83±0.10)L、(63.21±6.19)%,治疗前后对比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SGRQ得分上,试验组患者通过对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和呼吸情况的调查,总分值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指标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社区健康管理治疗COPD,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的治疗。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社区健康管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同时,采取社区健康管理护理的试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这对COPD患者来说既减轻了生活压力又为其带来了生活的自信。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肺部功能,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程芳.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8-35.[2]彭锐,廖容.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9):21.[3]陆再英,钟南山,谢毅,等.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63.[4] Katsura H,Yamada K,Wakabayshi R,et al.The impact of dyspnoea and leg fatigue during esercise on health-ra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PD[J].Respirology,2005,10(4):485-490.[5]胡永善,戴红.社区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6]韩慧.持续质量改进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疗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1,10(5):421-422.[7]邝敏毅,罗银带,吴晓雯,等.社区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长期家庭氧疗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4,5(7):27-28.[8]尹平辉,陈欣.BODE指数评估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康复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2009,5(8):1021-1022.[9]闫颖.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4(26):115-116.[10]张鑫,王志燕.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综合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4):393-394.(收稿日期:2014-09-18)(编辑:金燕)
第五篇:张玉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评价分析
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评价分析
张玉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6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通过环境、氧疗、心电监护、健康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的各项治疗与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组26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2±2.6d、症状平均消失时间4.1±1.8h、护理质量平均分95.8、患者满意度92.31%。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阻肺急性发作期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简单、易行、有效。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护理干预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icacy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Zhang Yu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COPD acute exacerbation period patient outcomes.Methods: 26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through the environment, oxygen therapy, ECG monitoring, health guidance, observation of the patient's treatment and care indicators.Results: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26 patients 8.2 ± 2.6d, symptoms average lost time 4.1 ± 1.8h, the quality of care average 95.8, 92.31% of patient satisfaction.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COPD acute exacerb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simple, easy and effective.Worth to promote the use of clinical work.[Keywords]: COPD;acute stage;nursing intervention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又简称慢阻肺,是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慢性肺部疾病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并发心功能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发病率0.6-4.3%,尤以中老年人多发。具有“咳、痰、炎、喘”等症状,急性发作期临床症状更加严重,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其急救与护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我院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52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均来自于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其中男性19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1.3±1.8岁,平均病程15±1.3年,伴有心功能不全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其中男性17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2.1±2.2岁,平均病程15±1.6年,伴有心功能不全1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两组入院后均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抗炎、平喘、止咳、化痰等治疗措施,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为:
1.2.1环境护理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定期消毒。特别注意要减[1]
少人员的流动,杜绝患者及其家属在室内吸烟,在急性期一人一室。
1.2.2氧疗护理给予患者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口唇、四肢末梢的颜色、意识形态以及血压、心率等变化情况。如果由于病情的变化需要增加吸氧的浓度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使用呼吸兴奋剂的滴速或密切注意呼吸机的通气压力
[2]。
1.2.3心电监护26例患者入院后全部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和心律的变化,动态了解患者的缺氧改善状况和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并做详实的护理记录,及时与医师沟通,把异常信息第一时间内告诉医师,积极配合医师采取一系列的诊疗措施。
1.2.4健康指导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主要有两点,一是指导患者采用缩唇加压腹式呼吸法进行呼吸,患者取端坐位或半卧位,护理人员站于患者右侧,左手放于患者胸部,右手放于患者腹部,患者缩唇、收腹,用口慢慢呼气,尽量呼出肺部气体,后用鼻尽力吸气,挺腹,要保持胸部不动。呼、吸所用时间比例为2:1[3]。二是指导患者在非睡眠时间要间隔0.5-1小时翻1次身,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协助。体位改变后,护理人员要用右空心掌以适当的力度,从患者的背部自下而上、由外及内拍打,频率为100-120次/分,每次3-5分钟,并指导患者轻咳[4]。对于痰液粘稠的患者可以采取氨溴索雾化剂进行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对于痰多而患者又无力咳嗽的患者,可运用小儿吸痰管帮助患者排痰。
1.2.5 心理护理慢阻肺患者往往病程长,精神负担大,特别是在急性发作期,许多患者均存在眼睛一闭,一了百了的想法,所以,对治疗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也有部分患者求生的欲望特强,所以,一旦自己病情加重就更加紧张,自己很想配合医生、护理人员的诊疗,但自己的想法与实际不符。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护理人员采取积极的正面宣教,向患者讲解病情的成因,治疗措施的目的、作用。例举病区内治疗成功的实例,让患者放心、安心配合治疗,定能战胜病魔。
1.3护理效果评价方法显效:患者入院后经积极针对性治疗与护理,在12h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情稳定;有效:患者入院后经积极针对性治疗与护理,24h临床症状好转,病情基本稳定,无需考虑更改治疗和护理方案;好转:患者入院后经积极针对性治疗与护理,72h患者病情有所减轻,但需要进一步治疗,并考虑适当调整治疗方案;无效:患者入院后经积极针对性治疗与护理,72h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甚至加重,并出现相关的并发症,需要及时更改治疗与护理方案。同时,对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症状改善平均时间、患者护理评价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于对照组在平均住院日、症状改善平均时间、护理部对患者护理平均得分和院部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统计,都有显著差异,而患者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见表一)。
表一两组各项护理效果评价结果
组别
观察组 例数 26平均住院日 8.2±2.6d平均症状改善时间 9.1±1.8h 护理评价 95.8 满意度 92.31% 好转率 88.4% —
对照组 26 13.7±3.5d 16.3±2.1h 82.5 80.76% 76.9% 备注:两组患者各临床治疗护理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护理体会
慢阻肺的病理基础是由于炎性的刺激,引起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使气管、支气管的管壁粘液腺及杯状细胞增生、肥大,纤毛上皮受损,导致气管内的痰液不易排出,从而引发“咳、痰、炎、喘”的症状,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因此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减少呼吸道的刺激、纠正缺氧状况、迅速排出肺部的痰液、严密观察心肺功能变化。我们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体会到:①舒适的环境护理能减少对患者呼吸道不良因素的刺激。由于患者处于急性期,呼吸道粘膜处于炎性水肿状态,一旦受到不良原因的刺激,容易引起呼吸道的炎性分泌物的增多,严重情况下产生气管、支气管痉挛,从而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对于慢阻肺急性期住院的患者,不良因素的刺激主要为病室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中小分子物质的浓度。我们一是要保持病室内温度在24-260C,湿度保持在80-90%,在这样的病室环境下,患者的呼吸会更加的舒服,有助于提高疗效;其次避免患者过冷或过热而引起继发性感染;二是禁止在病室内吸烟并定期通风和消毒,以减少空气中的小分子物质的浓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处于慢阻肺急性期,此时患者不吸烟,但不排除家属及其他人吸烟,因此,我们禁止任何人在室内吸烟,减少对患者的呼吸道的刺激,另外,患者一人一室,减少人员的走动,以避免引起患者的院内感染 ;②迅速纠正缺氧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在氧疗的方式上,我们不能拘拟于书本上的知识,仅仅是低流量低浓度,一旦缺氧症状未得到有效的纠正,我们应在严密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通过24小时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仍达不到92%的患者,我们可以适当增加给氧流量和给氧浓度,必要时可以进行机械通气,但此时,我们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患者的神志的变化,并控制呼吸兴奋剂的滴速,防止由于氧浓度的增高而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③慢阻肺的患者由于机体的缺氧,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因此心电监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不仅仅要密切观察各种参数的变化,同时要认真记录,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有效的处理。观察组发现15例心律失常的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转危为安。④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尤为重要。我们主要通过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和排痰方式使患者,无论在急性期还是在缓解期都能使患者终生受益,特别是在急性期,帮助患者及时排出痰液,减轻感染和纠正缺氧,有助于患者的康复[5]。
护理中,我们体会到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8例患者,开始精神和情绪非常紧张,我们指导的一些护理方法均不能很好的配合,患者说自己也想配合,但就是很害怕、紧张。后经过我们再三的健康宣教,患者能心情平稳,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出现较好的临床指标。
总之,我们体会到慢阻肺的患者通过环境护理、氧疗护理、心电监护和健康指导,在平均住院日、症状消失时间、护理评价和患者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简单、易行、有效,故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龙霖,护理学基础[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137.2、霍小平.张玉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
(6):140.3、冀颜秋.牛艳霞,护理干预对慢支患者效果评定[J],中国健康月刊,2010,29(2):46.4、李海茹,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慢阻肺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2,28(15):63.5、黄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及康复治疗[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8):138.作者单位:盐城市射阳县千秋镇卫生院护理部(江苏 盐城)22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