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上系统化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疗效,为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提供康复参考依据。方法:回顾与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老年患者158例,对照组老年患者8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实验组老年患者78例,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统计分析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跌倒情况,比较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较护理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发生跌倒的情况均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故值得推广。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20-01
1前言
临床上,内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并不鲜见,跌倒形式有行走时跌倒,在座位旁或床旁摔倒,甚至坠床,易导致骨折、跌打损伤、脑损伤,有时可导致死亡,严重威胁到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引起了广泛重视[1]。为防止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本研究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疗效,旨于为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提供康复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老年患者158例,对照组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5.2±2.4岁;对照组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3.2±2.7岁。脑动脉硬化45例,脑梗死37例,帕金森病24例,脑出血42例。对照组和实验组老年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2.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护理方法
2.3.1 对照组老年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
每日查房,记录大小便、体温等基本信息,进行日常的病房清洁、消毒,协助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日常护理、检查等。
2.3.2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护理
(1)进行病区安全管理
病区的地面使用防滑材料,减少病区的障碍物,合理布局空间,防止病区地面打滑潮湿,在厕所、浴室等容易摔倒或打滑场所放置防滑垫且设置防滑警告,在病房的床边和两侧走廊安置扶手,卫生间内安置抓杆;定期检查老年患者病区的安全设施,如有损坏的设施应立即修理或更换;在老年患者床边设置安全护栏,并安上供扶持的工具,站立时可使用。
(2)进行安全教育
在进行系统化护理时,给老年患者灌输安全的观念和注意事项,提高老年患者的安全意识,并指导其如何预防跌倒。除此之外,定期给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全教育,教育病人家属积极配合进行安全的护理。
(3)估计跌倒风险
估计不同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对于听力或视力严重下降的患者,随时有可能晕厥的患者,较经常发生跌倒的患者,年龄超过70岁的患者,运动、意识障碍较为严重的患者,如厕频繁的患者应给予特别的关注,估计其发生跌倒的可能,记录并提醒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患者可能发生跌倒的场合,且极力避免。
3结果
3.1 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效果比较
结果表明:护理后较护理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发生跌倒的情况均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病例数 跌倒次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80 23(28.75%)14(17.5%)
实验组 78 22(28.2%)7(8.97%)
2.2 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2.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病例数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80 45 20 15 81.25%
实验组 78 60 14 4 94.87%
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4讨论
4.1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分析
(1)年龄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严重退化,反应能力和活动能力较慢,且大多数老年患者听力、视力下降,对外界环境的判断较易出错,故而导致跌倒。(2)环境 卫生间、浴室等场所地面湿滑,卫生间、浴室、楼道等场所的障碍物较多,故容易导致跌倒,其次空间狭小、光线昏暗也易导致跌倒。(3)病情 具有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神经功能、脑功能受损,患者平衡能力下降。患者的突然站立容易导致脑缺氧,继而导致站立不稳、眩晕,以致跌倒[2]。
4.2系统化护理干预的优势分析
(1)提高老年患者及其病人家属的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防止跌倒损伤带来加重病情,给老年患者自身和家庭带来负担。(2)对病区进行更加合理的安全管理,在危险区设置安全警告,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安全护理,使护理更加具有执行性和针对性。(3)能够迅速、及时地处理老年患者的跌倒事故,将伤害降低到最小。(4)明显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加强了对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3]。
本研究表明,护理后较护理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发生跌倒的情况均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了系统化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干预防范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效果显著,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林,董宁,叶虹,等.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跌倒高危因素评估现状的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6):1-4.
[2]张丽红,卓娜,张红菊,等.住院病人跌倒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0,24(5 1): 61.[3]陆燕弟;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J];护理研究;2007年12期.
第二篇: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
护理干预
跌倒在我国人群意外伤害死因中顺位排在第4位,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位居首位,并且随年龄增大跌倒死亡率急剧上升,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达到最高。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户籍人口中因跌倒致死的有1983例,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87.1%,死亡率达77.9/10万,相当于每天有4.7个老年人因跌倒而死亡。此外,在老年人因伤就诊病例中,有一半以上为跌倒病例;因伤住院病例中,超过80%为跌倒。意外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第一死因。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住院老年患者也不断增多,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事件,不但影响医院的信誉,增加患者家庭负担,也给老人带来心理创伤、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的丧失以及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保证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日趋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老年患者进行相关跌倒因素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防止和减少跌倒意外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跌倒原因分析
(一)自身原因
1、生理因素
由于老年人本体觉、深度觉、视觉及触觉均有有降,反应迟缓、下肢肌力减退、躯体摇摆较大,夜尿增多(每晚多于2次)均易引发跌倒。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女性跌倒的几 率为男性的2倍。
2、病理因素
一些老年疾病,如精神状况缺失(包括定向不良或痴呆)、丧失意识(昏厥或癫痫发作)、搞的老年抑郁数值、帕金森病、心血管疾病(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冠心病)、骨关节疾病(下肢关节病变和足畸形、胼胝、拇指囊肿胀)等使老年患者步态不稳易发生跌倒,患病种类越多跌倒危险性越高。
3、药物因素
镇定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和麻醉镇静药被公认识发生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扩血管药、利尿类药、缓泻剂等会影响患者神经、视觉、平衡、血压及代谢等,加之老年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及敏感性受机体退化影响,易发生迟缓和认知能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导致跌倒概率的增加。
4、心里因素
个别老年患者个性要强,常有不服老和不愿麻烦别人的心里,对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也要尝试去做。觉得患病拖累了叫家属,特别是长期患病后,在夜间当其有排便需求的时,因内疚感使其不忍心唤醒家属,亦不愿麻烦护士,从而独自下床后因出现体力不支而跌倒。也有由于害怕跌倒发生,限制和减少活动后,导致功能缺陷及活动能力进一步降低,跌倒危险性进一步增加。
(二)外在因素
1、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51%与环境因素有关。由于对医院环境不熟、病室内外有障碍物、照明不足、地面潮湿、防护设施不到位、病床过高无护栏等会导致跌倒发生。
2、衣着及其他因素
穿着过长过大不合身衣裤,鞋不跟脚,鞋底不防滑,夜间上厕所时睡意朦胧,无人陪护或陪护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也易发生跌倒。进餐洗漱等时间段因拥挤也易发生跌倒。老年患者胃肠生理功能退化,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加之躯体疾病常发生拒食、少食、不知饥饱、挑食等致进食不足,易导致低血钾和肌无力,从而增加跌倒的概率。
二、护理干预
1、增加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跌倒属于突发意外事件,状况各式各样,并无固定模式和地点,但只要加强防范意识,就可预先预防。加强医护人员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分析跌倒意外发生存在隐患和原因,找到相应的护理对策,不断细化及改进服务。
2、详细的入院评估
我院建立了跌倒评估、监控登记表,入院时即对老年患者从年龄、活动能力,意识状态、自理能力、有无眩晕史跌倒既往史、有无肢体及视觉功能障碍、使用药物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跌倒评估。如评分≧10分即为高危人群,即向家属告知并予以签名,并在病历和床头做醒目警示标记。对老年体虚但尚能活动,以往有跌倒晕厥史、定向障碍、自主活动受限、视力下降,排尿排便频繁等患者重点关注,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加强巡视。
3、切实有效的健康宣传及预防措施
重视环境、安全、药物等放面入院宣教,宣教语速缓慢并可能多次反复,是老年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嘱行走时需有人搀扶,适时使用拐杖、扶手;起身、起床时动作宜缓慢,保持稳妥坐姿、卧姿;坐厕旁加置扶手;24h有人陪护,勿单独外出活动,外出检查时有人陪同; 使用护栏床,并告知当护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应将护栏放下,切勿翻越;指导正确用药,给予预见性的指导帮助,告知用药注意事项及用药后的反应,使其知晓自身有哪些易发生跌倒的因素,减少跌到发生。
4、预防组织灌注不足所致的跌倒
对高血压、心律失常、血糖不稳定、体位性低血压所致的眩晕,帮助老年患者分析可能导致的危险因素和发病的前驱症状,掌握发病规律。积极防止可能诱发跌倒的疾病,如有效控制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指导改变体位及上下床的方法,告知老年患者变换体位时缓慢并休息1~2min,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近坐下或上床休息。
5、预防平衡功能及肌肉力量减退所致的跌倒
助步器能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借助合适的助步器能部分降低跌倒的危险。为平衡功能差的老年患者必要时病房提供助步器。鼓励老年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等,增加肌力、柔韧性、协调性及平衡能力。
6、预防药物及心理因素引起的跌倒
由于年龄、家庭、社会经历、经济状况等不同,老年患者对防跌倒的认知及认同感也不同。临床护理中要熟悉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关心和尊重患者,在取得信任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能力。对服用增加跌倒危险物的老年患者,告知如夜间有事请叫醒陪护人员或打铃呼叫护士。
7、完善家属告知制度
当确定为跌倒高危患者后,根据情况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加强患者家属防范意识,讲解跌倒不良后 果及预防措施,使其明白患者目前状况及需配合内容,进行防范教育和技能训练。对活动不便易跌倒的老年患者应建议家属陪护,无法陪护着应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为证,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8、营造适宜的医疗环境
保持病房光线充足,避免闪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保持病室地面清洁干燥,及时擦干积水和油物,拖地时应避开患者活动高峰期,地面湿滑时出示“小心地滑”警示牌。告知患者及家属若发现地面有水渍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避免在水渍处行走。浴室增设防滑垫,病床高度适宜并配有护栏,床头设有床头灯和呼叫铃,呼唤器放置在易取位置。厕所、浴室安装竖向抓杠,便于入厕后站起时借力。衣裤大小合适,裤腿利索,鞋子防滑合脚。
三、小结
我国已进入了老年化社会,随着高龄人口比例的增加,跌倒将成为增加社会医疗支出的重要因素,对老年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进行及时评估,并做好预防跌倒的措施已成为护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第三篇: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安全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安全护理体会
作者:文良平
【摘要】神经内科一直是安全隐患较高的科室,在其收治的患者中,通常老年患者为主要群体,由于老年患者经常伴有精神异常、感知障碍、意识障碍及运动障碍等情况,治疗期间极易出现不安全因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患者的基数也在不断加大,对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技术提高成为了必然要求。
【关键词】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安全护理;隐患
一.引言
一般来说的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求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病人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对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来说,要求更加仔细,为防止治疗期间患者病情恶化或发生意外,应按照专业特点进行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
二.安全护理隐患
1.跌倒:老年患者普遍衣着肥大,住院区经常进行清理,地面较湿滑,极易跌倒。且老年患者病情常伴有神经萎缩、血压异常、视力下降、语言表达能力下降、抽搐晕厥等情况使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甚至消失,无人护理或防护措不到位时时易跌倒。
2.坠床:伴有抽搐晕厥、神经异常、脑萎缩的患者在无床栏保护或突然你刚发 情况下均有坠床危险;部分患者家属或陪护应患者要求擅自解开患者身上的约束带也是导致患者坠床的诱因之一。
3.烫伤、冻伤:由于老年患者皮肤敏感度下降,对温度反应较迟钝,在使用热水袋及生活饮用热水时极易产生烫伤;部分患者需要冰袋进行见闻,长时间在同一部位使用冰袋而患者本身反应迟缓的情况下产生冻伤的几率加大。
4.压疮: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且老年患者皮肤较薄、新陈代谢缓慢皮肤较敏感。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差,部分患者伴有大小便失禁、运动障碍等情况。,一旦护理不到位,就会产生压疮。
5.非计划性拔管:一些为进行约束带约束的老年患者本人,或陪护家属在患者不适时经常发生在拔管指征未达标的情况下拔出治疗性或诊断性导管,如:尿管、胃管、术后引流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气管导管等。6.急性心力衰竭、静脉炎:患者擅自调节输液速度,忽略自身心肺功能问题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急性心肌炎;在神经内科进行的输液治疗中多使用高渗透类药物,对血管刺激较大,一旦药液外渗有很大几率导致静脉炎症的出现。7.窒息:老年患者会厌部位知觉下降,吞咽反射降低,且部分患者患有食道疾病。通常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的状况,伴有食物误吸的危险。一些患者需要进行鼻饲,患者家属或陪护擅自进行鼻饲的操做不当也会引发窒息。
8.走失:老年痴呆症患者走失居多,部分患者记忆力减退、意识下降、方向感消失,陪护或湖人人员的看护不到位容易使患者走失。
三.常见隐患的对策
1.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剔除安全隐患。针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多发危险进行风险研究与预防提案研究。例如:室内线充足;保洁员拖地时挂起警示牌,坐具与病床随时检查稳定性,病床刹车检查是否锁住;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卫生间全部使用座便器,安装竖向扶手及,便于患者站起时借力并安装报警器;湿滑房间整体增设防滑垫;病人服装合体,鞋子防滑合脚;护送患者外出进行必要检查,轮椅和平车要扣好安全带;危重患者外出时要由护士护送;呼叫器放在病人可触及的地方,并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2.综合评估,设立具体预案。评估患者,筛查高危人群要贯穿病人住院始终。老年病人入院时,要认真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情志、自理能力、饮食吞咽、皮肤及排、职业及家庭状况等。确定为高危对象后,护士和家属双方签署“老年危重患者护理注意事项告知书”,佩戴特殊识别带,并在患者活动范围使用安全警示卡。
3.具体宣教,责任到人。老年患者自我意识较强,且认知能力下降,这种情况下不服老不远求人帮助的心理极易导致其安全出现隐患,护理期间应不断进行沟通与宣传,提高老年患者自我安全意识。在针对患者的护理期间尽量对患者责任傲人,患者由基本固定的护理人员ie手,不轻易更换,尽量做到身边不离人。4.提高护士本身护理技术。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使护士不断学习先进的护理检验,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术、沉稳的心态以及良好的判断力与应急处理能力。对于老年患者的护士来说,职业道德和安全护理教育同样重要,提高护士的法律与规范意识,自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士长加强意外事件多发时段的监督安排,对护士执勤做到合理安排。
四.总结
护理安全管理在整个医疗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士作为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直接服务人员,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都负有很大责任。老年患者作为神经内科收治患者的主体,他们的安全护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科室的每个人员。在整个收治期间,护士全程陪护,为他们提供安全可靠,优质温馨,人性化的服务是每个护士应尽到的基本责任。
第四篇: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跌倒;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对102例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发生过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跌倒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4.7%(15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跌倒(20.0%),跌倒原因自身和环境因素(33.3%),其次为药物不良反应(46.7%)。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精神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患者在医院住院时间,少则数月,多则几年,甚至数十年。很多长期住院患者由于与外界环境接触少,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机体功能状态明显衰退,另外,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所致副作用,特别是老年病人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反应慢,更加容易发生跌倒,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和自信心受挫。因此,探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及护男理干预措施,对避免纠纷,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住我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102例。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 3)老年精神病诊断标准。(2)年龄≥60a.共入组102例,其中15例发生过跌倒,发生率为14.7%.1.2方法
对发生过跌倒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跌倒原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
2.1跌倒患者资料
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60a~76a,平均68a;疾病种类:阿尔茨海默3例(20.0%),精神分裂症6例(40.0%),器质性精神障碍1例(6.7%),心境障碍躁狂发作2例(13.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2例(13.3%),癫痫性精神病1例(6.7%);服用药物:氯丙嗪、氯硝西泮、喹硫平、利培酮。
2.2跌倒后损伤情况
左股骨颈镶嵌性骨折2例,右手桡骨骨折1例,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或皮下血肿。上述骨折病例男性骨折1例,女性骨折2例。除1.例愈合不良需要轮椅外,其余无明显不良后果。
3跌倒危险因素分析
3.1病区环境因素
病室陈旧环境布局不合理,病室内无厕所,卫生间置于走廊的一角,走廊内扶手,地面较光滑,浴室内无扶手,在集中洗澡时工作人员配备不足,这些因素都极易引起跌倒的发生。
3.2生理因素
老年人由于下肢髋、膝、踝的退行性关节炎,导致步态和肌肉关节僵硬,腰背脊柱的劳损退变使脊柱对下肢的重新调整代偿能力下降,老年过程导致的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女性患者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
3.3药物因素
老年患者服用镇静剂、精神类药品、降血压药,影响平衡功能,容易跌倒。如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常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抗癫痫药易发生共济失调,扩血管降压药导致血管扩张,心排出量减少,脑供血及供氧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跌倒。老年人由于下肢髋、膝、踝的退行性关节炎,导致步态和肌肉关节
3.4疾病因素
精神症状不稳定,兴奋、冲动、行为紊乱及木僵均易导致患者跌倒。
3.5其它因素
住院患者每日进餐、洗澡、洗脚等集体活动时间段,较易因拥挤而致跌倒现象增加。有些患者夜间上厕所,往往没睡醒,时睁时闭着眼睛走路,容易跌倒;智力受损亦为跌倒的重要因素。
4护理干预措施
4.1评估危险因素
确立高危人群对高龄体虚能活动,以往有跌倒史,定向障碍,自主活动受限,视力下降,排尿排便频繁,经常卧床及有晕厥可能的患者均应特别予以关注。在患者入院时即填写跌倒高危评估表来确立高危人群,并在患者一览表、床头做醒目的警示标记,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避免意外受伤。
4.2创造安全的病室环境
降低跌倒的发生率病室的光线要充足,夜间病房开小夜灯。地面材料应防滑、平整、干燥,病床的高度以患者坐在床沿脚能够到地为合适,病区做清洁工作时及时提醒患者注意行走安全,厕所、洗漱间、浴室需增设防滑垫,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厕所、浴室安装竖向抓杆,便于站立时借力。
4.3安全管理
4.3.1对护理人员进行防范跌倒的教育,树立防跌倒意识,并通过真实事例敲响每个人的警钟,增加主动护理意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范,提高判断力和预先性,不定时巡视病房,及时观察每个患者的动态变化。
4.3.2发现患者步态不稳、地面滑,应及时给予扶助病负责交班,特别是对高危病人,应给予特别关注,及时检查病人衣着,如鞋子能否防滑,裤子是否过长,夜间使用护栏。
4.3.3做好就餐管理,组织病人有序就坐,由工作人员分配食物,禁止病人四处走动,防止病人拥挤抢食,防范出现跌倒、噎食。
4.3.4洗漱管理,病人洗澡时,为病人调节好水温,协助擦洗,防止病人烫伤、跌倒,晨5晚洗漱时,安排专人守护,及时托干地面。
4.3.5就寝前提醒病人先排便,减少因夜间如厕未完全清醒时可能发生的跌倒,易尿床的病人由夜班护士定时叫醒,协助如厕。对于夜间行走不稳或躯体情况差的患者,可安置在靠近厕所的房间,必要时配备便椅或给予搀扶。
4.4用药护理
服用氯丙嗪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嘱咐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对服用降压、降血糖及镇静催眠类药物时做好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对于遵医嘱使用有跌倒危险的药物及意识模糊的患者,需要有人陪伴左右,并放置护栏,调低床的高度。
4.5健康教育
向高危人群讲授跌倒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并将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张贴在每个病区的醒目位置,指导病人行走时抓好扶手,穿合适的鞋子,变换体位要慢,生活起居要做到3个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后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研究表明,预防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倒意识越强,则预防跌倒的行为越好,指导病员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做操、晒太阳,增强体质。
5小结
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不仅要遵循一般护理原则,而且更需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加强生活护理,密切观察早期用药反应,正确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积极为其创造一个安静、舒适、优雅、安全的疗养环境,同时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防护及相关健康教育,可有效地减少住院期间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率。1 2 下页
第五篇: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分析
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分析
摘要: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对病患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首先从住院病人的特点入手,分析其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旨在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关键词:神经内科病患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388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241-02
在接受护理的整个过程中,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是护理安全管理的目的之一。重点是要学会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神经内科的病人逐渐增多,这是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而产生的。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为老年人,由于经常伴有意识、精神等方面的障碍,所以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很大。针对病患特点,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减少事故发生。
1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1.1意外受伤。
(1)跌倒。老年人体弱不说,加上感官功能退化,运动等障碍常常导致行走不便。一些活动受限的患者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不愿求助他人,常突发抽搐与晕厥;鞋底光滑,地面有积水、有障碍物或是灯光较昏暗等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跌倒。
(2)坠床。疾病可能会导致神经内科病患出现癫痫发作、神志不清等情况,加上不愿意配合医生的治疗,特别容易发生坠床事件。另外护士的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也是促使坠床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陪护病人时,护士没有认识到使用床栏、约束带的重要性,对病人病情评估不足,没有及时给予使用床栏,以上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坠床。
(3)烫伤。受疾病的影响,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存在一些感觉上的障碍,对痛觉、温觉不敏感,病人极容易发生烫伤。
1.2走失。走失通常发生在有精神病状的患者身上,还有可能伤害别人。这时护士应该为患者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是最直接的方式。患者敞开心胸,愿意主动配合治疗才能康复得更快。不要将患者安排在单人房间,限制其活动空间。应尽量满足患者的兴趣爱好和合理要求,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适当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让患者外出。
1.3窒息、吸入性肺炎。神经系统可能带来多种负面反应。比如进食时容易发生呛咳还有咳嗽反射减弱等容易造成窒息,甚至造成死亡,其后果相当严重。有些患者由于食物没有嚼碎留置胃管的时间太长,从而引发吸入性肺炎。
1.4其他。还有一些其他安全隐患,比如压疮。由于偏瘫,自行翻身困难,导致患者长时间一个卧位一个方向,加上感觉营养障碍,皮肤软组织新陈代谢率低,很容易发生压疮。其次还有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下肢抬高,早期被动活动患侧下肢;使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裤,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在患侧下肢输液,引起静脉血栓。化学性损伤也要注意。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具体表现为剂量过大或是次数过多等甚至用错药物都能引起化学性损伤。另外药物配伍不当也是引起化学性损伤的原因之一。最后是心理性损伤,这一点也是不可忽略的。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情绪不稳定、精神受到打击而引起。如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患者与周围人群的情感交流、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行为和态度等均可影响患者的心理,甚至会导致患者心理损伤的发生。
2防范措施
2.1法律应该处于首要地位。通过组织护士学习法律知识来增强其法律意识。确立护理安全理念,将护理常规作为首要原则,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要有防范意识,发现之后要及时处理。要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不能事故发生之后再来解决,防患于未然更加重要。
2.2应急处理预案和完善的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是必备的。针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做好准备并积极应对是可以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的。
2.3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是解决患者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良好途径。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只有了解患者及家属的需求,耐心地向他们解除疑惑,才能做好改进工作,使护患关系和谐。
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是护理的关键所在。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减少探视。保持地面整洁干燥,增设防滑垫,以免病人不留神踩到水以致摔倒。仪器摆放整齐;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呼叫器,同时加强护理查房和日常巡逻。
床栏、约束带的使用。床边加床栏、约束带并且约束带松紧应适宜。交接班时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约束处的皮肤情况。要让患者家属知道使用床栏、约束带的重要性并加对其正确使用加以指导。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问题是社会关心的热点。提高依法行医的自律意识是首要的。将医院和自身形象联系在一起,营造以敬业奉献为荣的良好工作氛围。护理人员应该抵制行业不正之风,使行业风貌焕然一新。
2.4正确评估危险因素。对于高危病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注意警示标记的使用,做好预见性防护措施。
3总结
总之,护理安全与病患的生命密切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弥补护理质量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护理水平。时刻提高护士安全意识,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必须加以重视。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才能减少病患的痛苦,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董爱珠.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4
[2]常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策略.护理研究,2007,21(2):450-451
[3]刘红.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当代护士,2006;(3):83~84
[4]张金花.神经内科若干安全护理隐患与防范对策.天津护理,2004(12)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