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七里山塘,感受千年沧桑
七里山塘:姑苏繁华图绵延千年
山塘街绵延七里,东端“最是红尘中一二等风流富贵之地”,西端连通“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姑苏繁华图》给予浓墨重彩的描绘,政府2002年实施保护工程。
穿越千年,这条古街为什么能够留住这么多名胜古迹,为什么能历经兴衰生生不息?报道组第一站就来到了这里,开始了我们行走街区的历程。请您跟着我们,边走边看边聊吧。
水阁生活,枕河人家沿袭水街的传统
“坐船吧!”街因河得名,这一次,我们走水路。
游船就停在街边,船工听说我们是来采访的,笑称我们的选择很有眼光。“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曾是苏州古城街区的最大特色,山塘街沿岸原住民达85%以上,仍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俗。
船逶迤平行,我们眼前,掠过水陆并行的街景,民居临水构筑,木桩上支撑着一间又一间的水阁。风吹雨淋,水阁外观是暗红色的,木板房上面是一排古朴的花窗。屋内,铺有通长的地板,木质建材减轻木桩的承重。水阁朝外有一扇门,石阶依次一级一级通往河埠,取水、洗物非常便利。呵,这才是真正的枕河人家。
“沈家水阁”是山塘河沿岸保存时间最长的一个水阁,已近百年,有“山塘第一水阁”的美称。74岁的沈松涛回忆,该水阁是由其岳父年轻时建造,如今一家四口住在屋内。到屋内,你可以看到磨损严重的地板和褪色的窗台。闲暇时,沈松涛坐在窗前,听听广播里的评弹,看看开过的游船。
一个居民向我们介绍:“说实话,住在河边人家,也有烦恼,一是家里湿气太重,到了夏天,蚊虫成群,二是临近水边,最担心房基不牢啊!”在古代,枕河而居的只是平民百姓。富人家也欣赏“红栏水阁,绿波涟漪”,但身处高门大院。
为了防止水患,政府对山塘河水位进行了总体控制,不再或涨或浅。今年2月至5月,山塘历史街区对沿河建筑进行修缮。如今,众多游船经过时,中外游客都会对着水阁争相拍照,记录苏州的水城生活。枕河人家没有了吐槽,而是充满了自豪。
从闹市到清净城郊,我们走到山塘另一端
水浪拍打着我们船头,通贵桥、星桥、半塘桥、普济桥,逐渐地,河面更加宽阔。青山绿水桥畔,修复一新的“葫芦庙”普福禅寺古朴庄严,与义风园、青山桥浜巷门相连呼应。这里都市与水乡田园完美交融,是一片相对“文静”的街区。
在南社纪念馆码头,我们上岸,登上陆路,探访山塘的另一端。休闲地走在老街上,你会发现山塘街到了这里,已经褪去闹市繁华。沿街两侧大多数是上世纪末城郊建筑,至今仍居住着大量原住民,洗衣用井水,夏天摇蒲扇,冬天晒太阳,过着“低碳”生活,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今年7月8日,山塘景区推出“探访山塘另一端——传奇名贤文化游”,将山塘西段的独具苏州风情的旅游资源、传奇名贤的传说典故,与山塘东段成熟旅游景区进行了有机串联,游客与山塘的贤士、名人进行一次相隔时空的对话,感悟岁月沧桑,品味苏州文化。
对于东端山塘街,我们报道组每一名成员都很熟悉了。但走进幽静的南社纪念馆,立刻沉浸在浓郁的历史感之中。1909年11月13日陈去病、柳亚子等17人雅集山塘街张国维祠,成立南社,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现在,南社纪念馆将成为全国南社文化研究的中心。在这里,你可以对话历史、怀古思今。
目前,山塘的另一端已纳入了虎丘综合改造工程,展现苏州街区的多元化,谁说街区只有单一的脸谱呢?你还需要逃离喧嚣都市吗?
人文传承,山塘老居民激活古街韵味
64岁的徐文高是个老山塘,被誉为山塘“活地图”。多年来,他只要有时间,就走街串户去收集人文资料、流传的故事,手稿笔记越积越厚,他先后出版了《山塘钩沉录》,《山塘古诗词》。曾经眼看着山塘一度残破,水是脏的,驳岸是破的,房子也成了危房,他非常揪心。
2002年6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实施山塘保护性修复工程。这一消息至今仍然让徐文高激动不已。苏报行走街区报道组来到山塘,他握着我们的手回忆:“苏州日报派了记者张俊启来采访,我一直陪同。当时,在破落的山塘老街,一脚踩得不巧,道板间就会溅起污水来。张记者写的那篇《走进七里山塘,感受千年沧桑》见报了,我读了好几遍,开心得不得了!”
从那时起,一批熟悉山塘历史的居民主动请缨,不断挖掘古街的文化内涵。为了保护修复成果,居民们还自发成立志愿者队伍,轮流守护在山塘河沿线。邱雍起年过八旬,每天吃过早饭,必定在街上走一圈,对山塘的一桥一石、一景一物都如数家珍。在守护的同时,老人家还用相机拍摄下历史街区的点滴变化。
一些居民办起“山塘故事会”,讲述山塘历史人文。在老居民的指点下,手艺人“复活”了消失了几十年的玩具“摇老虎”,一面市,就受到游客喜爱。徐文高认为,“山塘是一条活着的千年古街,最重要的元素是住在这里的老居民们,我们每天活跃在街区,古街的历史文化才能神形兼备、代代相传。”
【街区名片】
千年古山塘
唐宝历元年(825年),苏州刺史白居易主持开凿山塘河,并沿河筑堤,人称白公堤,即山塘街。山塘河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七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
山塘街久负盛名。一是它的水街格局最能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二是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今年,山塘旅游开发部门专门推出“传奇名贤文化游”,整合了山塘历史街区的诸多历史文化遗存,带领游客们去追寻《红楼梦》里的故事、探访语文教科书中《五人墓碑记》的历史痕迹、寻找苏州才子唐伯虎点秋香的秘闻、循着南社文人首次雅集的足迹去领会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的百年史话。
【行走微日记】
游客居民共享山塘美
@多多爸1978:这是我第二次去山塘街区采访。上次采访大致是在4年前。因为老式游船噪声大,影响沿河居民的正常生活。那时,山塘街区居民对纷至沓来的游客很不感冒,甚至双方还发生过一系列不愉快事件,引发社会热议。
这次再上山塘,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听说我是来玩的,山塘河中段的一户沿河居民徐老伯很热情地邀请,“上家里坐坐吧”。他说,山塘沿河大整治,周边环境弄好了,游客看到了美景,我们享受了美好的生活环境。
文化古迹如何更好开发利用?历史街区如何保持吸引力?我想,只要当地老百姓满意了,居民乐意配合了,这些都不是问题。
第二篇:水韵山塘七里诗
水韵山塘七里诗
我初来无锡的时候,是报着苏州人的名头往前走的。那时,有人便问我:“苏州有意思的地方挺多的,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是哪一个地方?一个,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问题,那时可是遇到好多次了,我常常随口便吐出:七里山塘。
这次已是我离开苏州后,第二次和妈妈重回山塘了,上次是应邀参观展会,这次则是去修一个妈妈钟爱已久的玉镯。
驱车向前,长约七里的山塘街的起点是阊门渡僧桥,这个头开的真好:
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欲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塘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瞧,鼎鼎大名的白居易的《登阊门闲望》便把阊门描写的淋漓尽致。对于稍有些了解苏州的人,便可得知阊门是个好地方。
清晨的薄雾仍未散开,为了安全着想,车就暂时停在了石路步行街的地下停车场里。妈妈去老玉匠那里修手镯,把我一个人搁在门槛上,她知道我是闲不住的人,便说定了时间与地点,到时见面。随即,放逐我自由漫步。
不知不觉,我拐进了一条小巷,如果不是我与这条石板路相识,恐怕一般人是走不进来的。记得,小时候我与一位老爷爷在这条石板路上学过九连环,还同他的孙女在这条路上玩过空竹,她银铃般的笑声至今回荡在耳边。所以这条石板路与我有很深的渊源,我凝视着这条路,有一种莫名的伤感从心头猛然跃起。不知它经历了多少岁月的考验,经历了多少风雨的侵蚀,经历了多少脚步的匆匆踏过„„瞧,我又说到哪去了,突然想起一首诗:
阊门西转历山塘 寻胜云岩春紫阳
崔嵬峰容真虎踞 荒唐剑气幻鱼肠
司徒文学应称独 洗马风流不可当
高处纵眸喜有在近遥绿麦一方方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季节,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心境,瞧,诗中所写,无不流出缕缕喜气。
毕竟我不是骨子里带有悲伤气息的人,是时候去享受享受了。
我租了一条小小的乌篷船,来往于河道间。真有书中那幽静的感觉了。我本打算环一圈山塘,便回去了,可偏偏这片水作弄人,将我带去了得月楼。
吃惯了家里的饭菜,到了得月楼却别有一番风味,松鼠鳜鱼、得月童鸡、西施玩月、蜜汁火方、虫草甫里鸭、碧螺虾仁„„一看名字便知绝对是佳肴。我也不点什么小菜了,毕竟一人也尝不了太多山珍海味,便随手点了两盘点心。点心上桌时,才发现自己无意中成全了一种美,枣泥拉糕、海棠糕与麦芽糖的绝妙搭配,好客的老板还配送了一壶竹茶,“过三过”的饮茶方式便是这位老板所授。
“石有族,聚太湖为甲”一看这名头,气势便把人吓了一跳,这便是山塘名店——石艺斋。这里的石头大多年纪过百了,其实也不算很稀奇,但对于久居苏州城的苏州人来说,值得他们格外珍惜。在这里有鸟瞰历史的感觉,可以将心头的皱褶抚慰的平平展展。“华彩苏绣何处是,纤手依然山塘街”山塘的苏绣也可算是远近闻名。慢工细活,造就了这一山塘传说。一针针,一线线,很难让人不把苏绣与秀女结合到一起。光是看到细如发丝的绣花针,就已经让我赞叹不已了,看到令人惊叹的花草屏风,和标出的六位数价钱同样令我叹为观止。不管怎么说,至少他们都凝聚了苏州文化,山塘艺术。
看看旁边上了年纪的老式挂钟,时候也不早了,是该回去了。
我又纵身拐回了那条石板路,渐渐消失在路的尽头„„
第三篇:江苏景点七里山塘导游词
山塘街位于江苏省苏州古城西北,东至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江苏景点七里山塘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江苏景点七里山塘导游词1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七里山塘 唐宝历二年(820_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开发的新景点。
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总算恢复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江苏景点七里山塘导游词2
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这里的山塘就是七里山塘古街,既有江南水乡的柔美,也有传统古镇的质朴。漫步在七里山塘街,大红灯笼高高挂,小桥流水人家,感觉穿越到了古代的小集镇。
到了山塘街游览,西洋镜可绝对不能错过。西洋镜是一种民间游戏器具,匣子里装着画片儿,匣子上装有放大镜,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放大的画片儿,因为最初画片多是西洋画,所以称西洋镜。几个人一溜烟地坐在看筒前,当匣子里的灯光倏地打开,伴着一旁放映人的念念有词,眼前俨然是另一副风光-----有水浒里的梁山好汉,有精忠报国的岳武穆,有遗臭万年的陈世美......那诙谐幽默的语音语调更是会让你忍俊不禁,看了一遍还想再来一遍哦!
走累了,在寒冷的冬天,手捧热气腾腾的海棠糕,轻轻咬上一口,让那香甜的味道溢满口腔,应该是最美的享受吧!海棠糕可是苏州有名的小吃呢!
江南风景无限好,七里山塘难忘怀!如果你也想感受江南的历史文化,那就来苏州七里塘看看吧!
江苏景点七里山塘导游词3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风景名胜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
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
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较为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适宜旅游时间山塘街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四季皆适宜旅游。历史文化山塘街始建于公元820_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唐朝宝历元年(825)大诗人白居易来苏州担任刺史。他组织民工疏通山塘河并顺势拓展了河提,供车马往来驱驰。自此,兼具交通旅游双重功能的山塘街就横亘在市区和虎丘之间了。苏州人民为了感谢这位为民造福的大诗人,将山塘街称为“白公堤”
山塘街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商贸重地。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苏州逐渐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台湾“中研院”刘石吉)。而山塘作为沟通苏州城与京杭运河的要道,也一跃成为苏州比较繁盛的商贸重地。乾隆年间画家徐扬的《盛世滋生图》生动再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市面。此图重点描绘了一城、一村、一镇、一街。其中的一街就是山塘街。随着岁月的流逝,山塘街逐渐被历史湮没,不复历史的繁盛。20_年,苏州市政府为保护山塘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山塘繁荣景象,由市长挂帅,组织专家小组进行专题研讨,恢复了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将山塘建成一个集中展现吴文化精髓的旅游景区。
江苏景点七里山塘导游词4
苏州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说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古城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错,街衢纵横,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地位仅次于观前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一是因其历史有1100多年;二是格局最具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以半塘桥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以市井胜。从起点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商铺鳞次栉比;北段以风景胜,从半塘桥至虎丘山门,水面渐宽,河边村舍简屋,绿树成阴,颇有野趣。
目前的山塘老街从渡僧桥到广济桥段共360米长,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堪称“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有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街区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苏州老字号采芝斋、黄天源、五芳斋、绿杨馄饨店,也有艺术家的工作室,还有刺绣、紫檀木雕、石雕、玉雕、蓝印花布等传统工艺品前店后坊式的店铺,尽展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殊魅力。
江苏景点七里山塘导游词5
唐宝历二年(820_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近年开发的新景点。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总算恢复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第四篇: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山塘街位于江苏省苏州古城西北,东至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1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七里山塘 唐宝历二年(820_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开发的新景点。
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总算恢复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2
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这里的山塘就是七里山塘古街,既有江南水乡的柔美,也有传统古镇的质朴。漫步在七里山塘街,大红灯笼高高挂,小桥流水人家,感觉穿越到了古代的小集镇。
到了山塘街游览,西洋镜可绝对不能错过。西洋镜是一种民间游戏器具,匣子里装着画片儿,匣子上装有放大镜,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放大的画片儿,因为最初画片多是西洋画,所以称西洋镜。几个人一溜烟地坐在看筒前,当匣子里的灯光倏地打开,伴着一旁放映人的念念有词,眼前俨然是另一副风光-----有水浒里的梁山好汉,有精忠报国的岳武穆,有遗臭万年的陈世美......那诙谐幽默的语音语调更是会让你忍俊不禁,看了一遍还想再来一遍哦!
走累了,在寒冷的冬天,手捧热气腾腾的海棠糕,轻轻咬上一口,让那香甜的味道溢满口腔,应该是最美的享受吧!海棠糕可是苏州有名的小吃呢!
江南风景无限好,七里山塘难忘怀!如果你也想感受江南的历史文化,那就来苏州七里塘看看吧!
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3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风景名胜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
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
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较为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适宜旅游时间山塘街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四季皆适宜旅游。历史文化山塘街始建于公元820_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唐朝宝历元年(825)大诗人白居易来苏州担任刺史。他组织民工疏通山塘河并顺势拓展了河提,供车马往来驱驰。自此,兼具交通旅游双重功能的山塘街就横亘在市区和虎丘之间了。苏州人民为了感谢这位为民造福的大诗人,将山塘街称为“白公堤”
山塘街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商贸重地。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苏州逐渐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台湾“中研院”刘石吉)。而山塘作为沟通苏州城与京杭运河的要道,也一跃成为苏州比较繁盛的商贸重地。乾隆年间画家徐扬的《盛世滋生图》生动再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市面。此图重点描绘了一城、一村、一镇、一街。其中的一街就是山塘街。随着岁月的流逝,山塘街逐渐被历史湮没,不复历史的繁盛。20_年,苏州市政府为保护山塘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山塘繁荣景象,由市长挂帅,组织专家小组进行专题研讨,恢复了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将山塘建成一个集中展现吴文化精髓的旅游景区。
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4
苏州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说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古城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错,街衢纵横,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地位仅次于观前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一是因其历史有1100多年;二是格局最具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以半塘桥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以市井胜。从起点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商铺鳞次栉比;北段以风景胜,从半塘桥至虎丘山门,水面渐宽,河边村舍简屋,绿树成阴,颇有野趣。
目前的山塘老街从渡僧桥到广济桥段共360米长,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堪称“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有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街区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苏州老字号采芝斋、黄天源、五芳斋、绿杨馄饨店,也有艺术家的工作室,还有刺绣、紫檀木雕、石雕、玉雕、蓝印花布等传统工艺品前店后坊式的店铺,尽展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殊魅力。
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5
唐宝历二年(820_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近年开发的新景点。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总算恢复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第五篇:苏州七里山塘街导游词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了轿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来有关官吏商量,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州七里山塘街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苏州七里山塘街导游词1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了轿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来有关官吏商量,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开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这一带成了热闹繁华的市井。苏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他离任后,百姓即把山塘街称之为白公堤,还修建了白公祠,以作纪念。
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的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所以,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清乾隆年间,著名画家徐扬创作的《盛世滋生图》长卷(也称《姑苏繁华图卷》),画了当时苏州的一村、一镇、一城、一街,其中一街画的就是山塘街,展现出“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市井景象。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也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是个水乡,河道多,桥多,而山塘街是最具苏州街巷特征的典型。它中间是山塘河,山塘街则紧傍河的北侧,通过一座座石桥与另一侧的街道连接。山塘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这里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有的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真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山塘街又是一条典型的水巷,河上装载着茉莉花、白兰花及其它货物的船只来来往往,游船画舫款款而过。这里的房屋沿河有石级,妇女们就在河边洗衣洗菜。那时有些商贩还摇着小船在河中做生意,卖米、卖柴不说,还有卖点心、小吃、油盐酱醋的。住在楼上的也不须下楼,只要用绳子把盛东西的篮子吊下去,就可以买到你需要的东西。
苏州七里山塘街导游词2
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一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各种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东段又以星桥一带最为热闹繁华。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这一段渐近郊外,河面比东段要开阔,河边或绿树成阴、芳草依依,或蒹葭苍苍、村舍野艇。这里有普济桥、野芳浜等胜景,还有“五人墓”、“葛贤墓”等古迹。“五人墓”安葬着明末颜佩韦等五位义士,他们为了抗议魏忠贤阉党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率众市民暴动,最后慷慨就义。再向西行,就到了有“吴中第一胜景”之称的虎丘山,峰峦塔影,山林气象更使人神往。
山塘街一向为历代文人墨客和朝野名士所钟爱,曾留下了许多吟咏之作。而清乾隆帝对山塘街则是分外青睐,他写的诗中,直接提到山塘的就有9首。1761年乾隆在太后七十大寿时,特意在北京万寿寺紫竹院旁沿玉河仿建了一条苏州街,而这条苏州街就是以山塘街为蓝本的。1792年,乾隆帝又在御苑清漪园(即后来的颐和园)万寿山北建造了一条苏州街,也还是山塘街的翻版。这两条苏州街后来在战火中被毁,1986年在颐和园又重建了苏州街,使七里山塘的风貌再次重现于京华。
山塘街历来还是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的地方,什么龙舟赛会以及各种庙会、节会、花会往往都在此间进行。山塘街还被写进不少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之中,苏州弹词《玉蜻蜓》、《三笑》、《白蛇传》就都写到它。《玉蜻蜓》中金贵升与青年女尼志贞就是在山塘的法华庵里结识的;《三笑》中唐伯虎得遇秋香,所谓“三笑留情”发生在虎丘,而秋香下山归舟,唐寅雇小船追踪至无锡卖身为奴,那“追舟”一回书的地点,也就在山塘河里。
山塘街已经经历了1100余年的风雨沧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多次整修。特别是1985年,苏州市政府在尽可能保持原来风貌的原则下,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现在我们去苏州虎丘游览,可以乘汽车前往,而若能沿着山塘街缓步而行,将可尽情领略到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殊魅力,同时也是一次现实与历史的对话,这必然是别有一番风味!
苏州七里山塘街导游词3
山塘街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苏州名胜虎丘山的望山桥,长约七里,所以苏州俗语说“七里山塘到虎丘”。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说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山塘街一直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苏州玄妙观
简介
玄妙观,位于苏州市中心的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吴郡图经续记》谓“唐置,为开元宫”,明卢熊《苏州府志》谓“晋时号真庆道院”,宋称天庆观,元至正元年(公元1335,一说元贞元年即1295)始名玄妙观,明代称正一丛林,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之讳,一度改“玄”为“元”或“圆”,称“圆妙观”,后历遭毁坏,历经整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恢复“玄妙观”旧称。正中及西厢有大小殿宇26座,连绵不绝。
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 余座,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观。现有山门、主殿(三清殿)、副 殿(弥罗宝阁)及21座配殿。山门雄伟高耸,上悬康熙帝御笔赐额“圆妙观”。南宋淳熙 六年(1179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阔9间,进深6间,高约30米,建筑面积1125平方米,重檐歇山,巍峨壮丽,是江南一带现存最 大的宋代木构建筑。殿中须弥座上供高17米泥塑贴金的3尊神像,正中是元始天尊,两旁是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俗称三清。神像 高大庄严,是宋代道教塑像中的上品。三清中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传为老子李耳。其像座有老君像石刻,为唐吴道子绘像,唐玄宗题赞,颜真卿书,由宋代刻石高手张允迪摹刻,可称“四 绝”碑,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两块老子像碑之一。三清殿西山墙有60根大青石六面柱,每面刻有一天尊像,共 刻360天尊像,合周年数。玄妙观前一条街名观前街,为苏州的主要商业街之一。
苏州香火最盛的地方并非佛教寺庙,而是道教的玄妙观。
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观内建于南宋的三清殿是江南最大的木构古建筑。殿内供奉的高达17米的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塑像,堪称宋代雕塑的上佳之作。玄妙观中现存有唐吴道子画老君像、玄宗赞、颜真卿书法等碑刻,弥足珍贵.除三清殿和正山门外,玄妙观还有历代建成的副殿和二十四座配殿,从东脚门依次为:神州殿(元)、太阳宫(清)、天医药王殿(宋)、真官殿(元)、天后殿(清)、文昌殿(清)、祖师殿(元)、斗姆阁(清)、火神殿(清)、三茅殿(宋)、机房殿(明)、关帝殿(元)、东岳殿(宋)、痘司殿(宋)等十四处,西脚门配殿依次为:雷尊殿(元)、寿星殿(宋)、水府殿(清)等七处。三清殿后为弥罗宝阁,再后面是蓑衣真人殿(宋)、肝胃殿(清)、萨祖方丈殿。各殿所供神像大都出自神话传说,如太阳神、雷神、火神、关帝、文曲星、灶神、土地、八仙、寿星、观音等,体现了苏州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信仰的色彩,曾是城乡老百姓精神寄托和休闲娱乐的去所。从康熙十三年(公元674年)玄妙观建筑群图上可以看出东至洙泗巷,西临大成坊,北至旧学前河,南面有黄色照墙横亘正山门两侧,整个建筑群十分壮观。弹丸之地集中了宋元明清历代殿宇,真可谓是一座古典建筑的博物馆。
苏州七里山塘街导游词4
据道光《元妙观志》图载,清代玄妙观盛时占地5.5万平方米,共有30多座殿阁。中轴线上
自南而北依次为正山门、三清殿、弥罗宝阁,其他殿阁分布在25处自成院落的“子院”内,如众星拱月般从东、西、北三面围绕着中轴线上的主要殿阁,形成一片巍峨壮丽的建筑群。但自咸丰、同治之际遭受战火后,即渐趋衰落,未能恢复旧观,宏伟的弥罗宝阁也于民国元年(1912)8月28日失火焚毁。1956年,整修三清殿、正山门及东、西诸殿门墙,清理广庭。同年,玄妙观三清殿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后遭受损坏,1981年再修三清殿及正山门。1982年,玄妙观三清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苏州市政府又连续拨巨款重修玄妙观正山门和三清殿,殿内佛神重塑金身,已于1999年元月开光庆典。
玄妙观多数殿宇各有山门、照墙,观内广场商贩与百戏杂陈。观内方丈殿为穹窿山上真观下院,直至民国初,该殿振法堂内高悬戒规,内容主要有不准娶家室、不准目无师长等。违反戒规者,轻则重责、重则开除(俗称“贴革条”)。方丈为一观之主。民国元年8月28日,大厦三层、飞甍隆栋的弥罗宝阁失火焚毁,内仅金身神像就有380余尊,阊门外十房庄淘沙户曾拟出资1万元承包清除火场垃圾。方丈倪仰云因失火被提出公诉并辞职,自此方丈威信大降,戒规松弛。方丈管2房、6殿。至北伐时,方丈殿还有五六处山房,近百间屋。各房轮流执管殿事,有帐房、文书及香工10余人,厨师2人。其余12房分掌一至二、三座殿,实各为一独立道院。22年太阳宫住持许鹤梅曾去上海合伙开设玄妙观分院,一年后因生意不好而收歇。20年代至抗日战争中,祖师、灶君、八仙、寿星、水府、关帝诸殿相继圮废、改建或被日机轰炸震坍。三清殿内摆满字画摊,屋面被敌伪人员捉鸽子践踏得严重漏雨。机房殿曾开设赌场,长期出租和被典卖的有神州殿和痘司殿。民国6、32、33和35年曾先后修葺东岳、真官、雷尊和观音殿,但其余诸殿日趋破败。近解放时正山门沦为银元市场。至1949年存正山门及殿17座(即三清、方丈、真人、肝胃、药王、东岳、火神、三茅、天后、真官、文昌、机房、三官、雷尊、观音诸殿及斗姆阁、太阳宫)。1952年有道士33人,家属83人,香工6人;有屋523.5间,内自用200间,余多出租。1956年统计,占地51.72亩,神像519尊,同年将广场周围600余户店摊居民迁出,斗姆阁改建为书画店。1957年全观收入:房地租454元,香火94元,法事29元,其他343元。1958年11月道教学习会直接掌管三清、星宿(原属观音殿,1956年将在清殿花甲星宿塑像迁入,故名)两殿及雷尊、火神的大殿部分,余殿除留少量道士自住外,都交给房管局管理,13道房至此消失。1959年东岳殿焚毁。该殿内的五岳楼,构建工巧,四面殿宇,中峙一楼,“大跃进”中全殿拆去。1964年市政府又拨款整修,三清殿与正山门油漆一新,广场中遍植绿树草茵。
其间失去的殿宇分别为弥罗宝阁,1912年失火焚毁,原地改建中山堂;灶君殿,1917年出借给同仁救火会,1930年被会擅自拆除改建,后为劳保用品商店;太阳宫,1914年为吴县黄天源糕团店门市部;东岳殿,1922年出租给昆剧业余剧团,1959年东岳殿失火烧毁,1961年该殿山门及殿址由影剧公司使用;斗姆阁,解放前为摊贩公会使用,抗战胜利后被典卖给居民,现为民居;祖师殿,1937年苏州沦陷时毁,现为轻工门市部;八仙殿,1931年坍毁,现为菜场;三官殿,1931年借给春苑茶馆,现为茶场;水府殿,1931年造国货公司时,将北局观前菜场迁移至此,殿被拆掉;关帝殿,1937年日机轰炸被震坍,现为花木盆景公司;痘司殿,30年代被典押后成为民居。目前仍属道教使用的除正山门、三清殿外,尚有火神殿、财神殿、星宿殿、雷尊殿,其余的则后
来又被有关单位占用或拆除。
玄妙观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传说动人,旧有十八景之说,分别为元赵孟頫所书玄妙观重修山门碑、麒麟照墙、朝北玄帝铜殿、六角亭、钉钉石栏杆、一步三条桥、无字碑、海星坛、一人弄、杨芝画、运木古井、妙一统元匾额、靠天吃饭图碑,如今十八景中还保存九处。玄妙观文物中著名的还有历代碑刻,有老子像碑、永禁机匠叫歇碑等等计有八十一块。除部分收藏在文庙外,还余下不少成为碑廊,现藏在轻工门市部夹弄内,历劫不灭,弥足珍贵。
玄妙观值得一提的还有正山门八字照墙,当年为此还掀起过一场轩然大波。照墙前原有一排平屋,有七、八家商铺,1930年观前街拓宽,影响这些商铺,德记地产公司出面向玄妙观方丈颜品笙协商拆除照墙,租用两侧地基,搭屋经商,条件是订约十五年,付给押金一万元。此举一出,引起地方人士反对,形成“保古派”与“保商派”之争,后经江苏省建设厅批准,正山门两端建起了与玄妙观极不协调的三层楼房,道观古朴肃穆的风貌从此不复再现。
苏州七里山塘街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