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曼古埃尔阅读史一书有感
曼古埃尔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作家、翻译家,其代表作有《天堂之门》等。《阅读史》一书,是他在考察西方国家文明演变历史的基础上写就的一本著作,对西方阅读的起源、对阅读的研究等做了充分的综述,是一本拓展视野的书。虽然我已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在读了此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阅读的认识还是很肤浅的。“阅读是为了活着。”这是福楼拜在《致尚特皮小姐》中的一句话。当我们深入了解阅读的产生、阅读发展的历史之后,会对这句话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的。一、一个伟大的发明
在人类历史的整个长河中,人类社会一直都在设法克服地理的阻隔、死亡的大限、遗忘的侵蚀。人类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史前文明的许多遗迹都留下了这些努力的痕迹,但看上去并不乐观。一直到了公元前4世纪,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一个看上去小小的发明,却让人类千万年来不懈努力的事情变成了可能。这个发明就是文字。
我们至今无法确切地知道当时的人们是出于种种商业的理由,来记载属于某个家庭或正在运往某地的牛只的数目,还是出于其他方面的需求。但就在公元前4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当地的居民发展了一种永远改变了人类沟通本质的艺术——文字,以及书写的艺术。
人们非常聪明,找到了一种记载这些文字的载体——泥板。将泥巴制成薄板,趁着潮湿的时候在上面进行书写,等到泥巴晾干了,文字也就保留下来了。我们将这样的泥巴薄板称之为刻写板。
刻写板的最初发明者可能已经了解到这些泥片的优势胜于头脑记忆,第一,可储存在刻写板上的资讯,其数量无穷尽;第二,刻写板不需要记忆持有人亲自在场来将记忆内容说出。这真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一下子突破了地理的阻隔,让人们不再担心遗忘,也不再担心有智慧的人死亡之后将其知识和智慧带走。曼古埃尔说:“单凭注视这些刻写板,我们就可以从我们的时代的肇端将记忆延长,在那位思想家停止思考之后许久仍能保存其思想,并让我们自己参与一种创造活动;只要这些刻绘的意象为人所看见、辨识、阅读,这种创造活动就不会终止。” 文字和书写的发明,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系列的副产品: ——记载文字和书写文字的书籍诞生了。
——“作者”这个群体开始出现了。他们是讯息的制造者、符号的创造者。——阅读这一活动同时产生了,并创造了“读者”。——“学校”也随之诞生了。“作者”创造的符号和讯息需要一个“法术家”来破解它们,辨认出它们的意义,赋予它们声音。这就是学校教师的职责。而最初的学生,就是“抄写员”,在理解了这些符号的意义的前提下,将其在刻写板上抄写出来,让文字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
二、书籍的演变历程
如上所述,书籍的史前史就是从苏美尔人开始的。那个时候的“书籍”,其实就是一块块的泥板。教师教学生学习的时候,先在泥板的一面写上字,让学生在另一面模仿着写。当然,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和作品,也是通过这样的泥板保存下来的。
刻写板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所占的空间比较大,需要很大的场地和空间来保存这些“书籍”,需要移动的时候更加不方便。人们又发明在莎草纸、羊皮纸上写字,将“书籍”做成卷轴的方式,需要的时候摊开来看,不需要的时候就卷起来,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书籍存放的空间。莎草纸的发明,也是书籍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以至于当时埃及的托勒密国王希望将莎草纸的制造方法列为国家机密,以利于自己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一份公元前258年至257年的单据显示,财务部长阿波罗尼乌斯的办公室在33天收下了434卷的莎草纸。这显示了当时人们在经济领域,已经非常重视来往函件、票据等的使用和保存。对书写文字的熟悉无疑让亚历山大的公民习惯于阅读活动。从公元4世纪到800年后纸出现于意大利时为止,羊皮纸一直是欧洲普收喜好的书籍材料。到了公元400年,古典的卷轴几乎被扬弃,大部分书籍都以集合页片于一个长方形的开本制成。折叠一次,变成对开的纸页;两次折叠,四开本;再一次折叠,八开纸。到了16世纪,折叠纸片的格式已变成正式。1527年法国弗朗索瓦一世颁布法令,规定了他的王国内的标准纸张尺寸,任何违反此规定者皆要身陷囹圄。
即使到了十五世纪,书仍然是以手抄的方式来传递和保存的。一本书常常只能由一个人来拥有。书本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单单拥有书本这一回事便有社会地位及拥有某种知识财富之意蕴。在他人的眼中,书本在场与否便等同于智性力量的具备与否。
十五世纪的中期,在德国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美因兹主教管辖的区域内有一位名叫古登堡的年轻雕刻师兼宝石切割师,1450年与1455年之间,成功设计出了活字印刷机以及一种油墨,并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本由铅字制成的书——《圣经》,每页42行。突然间,自从文字和书写发明以来第一次,迅速而大量地生产阅读材料成为可能。
这也是历史上第一遭,数百个读者可以拥有相同的一本书,而且不同地域的人们所读的是一样的书。这些书比手抄书——特别是经过特别装饰的手抄书——便宜,而且如果遗失或者损坏,可以再购买一本来替代,书籍的功能从知识财富的象征开始向基本的研究工具转化。此后的书籍变化,已经越来越靠近我们今天所读的书籍的样貌了。
三、阅读的运作机制
阅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复杂性比起思考本身绝对不逊色。阅读活动从眼睛开始。西塞罗认为:“我们的感官最敏锐的部位是视觉。”他说,用眼睛看文章会比用耳朵听更能记住其内容。
但阅读绝不仅仅是视觉和认知的事情。阅读的过程至少需要两个阶段:“看到”文字,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考量”它。从我们看到一个字母、一段文字开始,到我们理解其含义,这中间有视觉,更涉及到推论、判断、记忆、认知、知识、经验、练习等多种过程,而且这些过程都是在瞬间同步进行的。执行阅读动作的要素让阅读增添了惊人的复杂性,若要成功执行,则非有上百种不同技巧的配合不可。
我们用眼睛扫描书页的主要动作也不是一个连续、系统的过程。一个世纪以前,法国的眼科医生埃米尔·雅瓦尔就发现,我们的眼睛实际上是在书页上四处跳动。这种跳跃或称飞快跳阅,每秒发生3到4次,只有在运动之间的短暂停歇时刻,才是我们真正在“阅读”的时候。可是,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这种跳阅,而是一种阅读的连续性呢?这是一个科学家迄今尚未能够解答的问题。
由此看来,阅读不是一种捕获文本的自动过程,而是一种令人眼花缭乱、迷宫般、平常,但又是具有个人色彩的重新构建过程。为了从书本上提取信息,我们首先必须用一种跳跃式的、不规则的方法来获得书本上提供的文字或者图像符号;接着,透过头脑中的一连串接续的神经细胞来重建符号的符码;然后,将文本与某种东西——情感、身体感知能力、直觉、知识、灵魂等浸染在一起,给出自己对文本的解释。绝大多数的人在出生之后,其大脑左半球最后将变成大脑编纂和译解语言的主要部位。当然,那些左撇子的人正好相反。
四、阅读方式的变革
找一段恬静的时光,给自己泡上一杯茶,手捧一本书默默地阅读,让自己和作者进行思想的对话和交锋,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也是很多人最常见的阅读与方式。但文字诞生之初,阅读并非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
从苏美尔人最初的刻写板开始,书写文字的目的就是用来大声念出,高声朗读是从文字发轫时就出现的规范。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书籍创作和抄写的困难,拥有书籍的只是少数人,他们通过朗读的方式将文字传递给听众。二是作者创作的这些文字符号隐含有一种特殊的声音,这种声音仿佛就是他们的灵魂。他们要亲身朗读给听众,才能将其作品的韵味表达出来。
在当时,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也是一种时髦的社交仪式,还有一套为听众和作者而制定的规矩。听众要提供批判性的回应,作者再根据听众的反应来修改自己的文章。在10世纪以后,作者朗读不再盛行,但14-15世纪再次流行。在整个欧洲世界里,19世纪是作者朗读的黄金时代。
作者公开朗读,为的不只是将作品带给公众,而且也带回给作者自己。狄更斯的很多作品就是通过自己的朗读被大家所熟知的。他花费了很长时间去练习演讲风格和姿态,并将自己的作品编辑成“朗读书”,在页边做上记号,提醒自己朗读时要使用的语气和姿态,并将听众的现场效果记录下来,作为文章修改的依据。每次朗读结束,他都大汗淋漓。从公元前4世纪一直到公元10世纪,西方人阅读的方式都是大声朗读。因此文字的创作者一直都假定其读者会“听到”而非单单“看到”其作品,就像他们在写作时也将文字大声念出一样。到了
默读这种阅读方式在西方文学中的第一次明确的记载,是在公元5世纪奥古斯丁在书中描写的安布罗斯读书的情景:“他的眼睛扫描这书写,而他的心则忙着找出意义,但他不发出声音,他的舌头静止不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接近他,访客通常不须通报,所以,我们来拜访他时,常常发现他就这般默默地阅读着,因为他从来不出声朗读。”
或许是因为“默读”这种阅读方式在当时太另类,让奥古斯丁印象深刻,所以才留下了这段文字,让我们能够藉此想象1500年前安布罗斯默读的景象。默读让书本与读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未有他人在场的沟通,并让读者单独得到“心灵的振作”。从公元10 世纪之后,默读的方式逐渐在西方普及。当然,因为书籍数量的限制,能够默读的只是社会上的一小部分人。如何去阅读一本书,奥古斯丁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既不利用书本当作思想的支柱,也不像相信贤人的权威般相信它,而是从它攫取一个观念、一句警语、一个意象,将它与保存于记忆中的反思扣连起来——如此便产生了一篇由读者作出的新文本。我们今天很多人的阅读,采用的不正是这样的方法吗? 如果不注意保护,长时间的阅读会造成对人眼睛的伤害。统计表明,人类有1/6的近视比率,在读书人之间,这项比率又高出许多,接近24%。亚里士多德、路德、叔本华、歌德、席勒、济慈、丁尼生、亚历山大·蒲柏、吉卜林、叶芝、乌纳穆诺、泰戈尔、詹姆斯·乔伊斯„„,他们的视力都不佳。
所以很多阅读者都非常感谢眼镜的发明。笛卡尔曾这样称赞这一发明:“我们的生命所有的运作皆依赖感官,而视觉是其中最包罗广泛也是最高贵的,因此,能扩大其能力的发明,无疑是最有帮助的。”我在阅读的时候,也离不开眼镜的帮助。
五、阅读是为了活着 土耳其小说家欧汉·帕姆克在《白色城堡》里有这样一段话:“人生犹如单趟车旅,一旦结束,你就不能重新再来一次了。但是假如你有一卷在握,不管那本书是多么复杂和艰涩,假如你愿意的话,当你读完它时,你可以回到开头处,再读一遍,如此一来就可以对艰涩之处有进一步了解,也会对生命有进一步的领悟。”
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我们的人生之旅自然会更加充实和丰富。
第二篇:读戈尔曼《情商》有感
读戈尔曼《情商》有感
许多人都对情商的理解存在误区,他们以为情商是指在职场、官场上对上级的溜须拍马、圆滑世故;对下级的冷漠麻木;对同事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等。而戈尔曼的《情商》,讲的则是我们对于自身情绪的管理——情绪智商。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成为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一种识别自我和他人感受、自我激励并管理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情绪表现的能力。其包括: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自我控制(能控制破坏性情感与冲动)、自我激励(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移情能力(即换位思考,能觉察他人情感,关注他人利益)、社交技能(友善、包容)。前三项是有关自我管理情绪的技能,后两项则是有关一个人如何处理与别人关系的能力。这五要素都与工作直接相关,且可成就领导魅力,在这五方面具备卓越的能力,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一头绵羊带领一群狮子,敌不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说的是领导者的领导力如何对组织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管理科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领导者的唯一定义是其后面有追随者。要有追随者,那么领导者就不得不时刻保持自己最佳的人格魅力,而情商的高低正是对一个领导者来说至关重要,它对领导者能力的展现、领导艺术的培养、工作效率的提高,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领导者理应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情商,并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关注企业员工的情绪管理,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否则就无法带动一支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团队。拥有高情商,可以让领导者具有更好的亲和力、影响力和人格魅力,以把握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要领:恰当的赞美和微笑、真诚的关心他人、巧妙的指出错误、保持自己积极快乐的心态。
对团队而言,情商对管理层的重要性随着其级别的提高而呈递增趋势,一个人担负的职务越高,其情商能力在绩效中所起作用就越大。高情商的人最适合管理团队,因为他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善于体察别人的感受,富于同情心,对人体贴、关怀。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让心里的恶魔伤害到别人。而在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仅不会长久的沉浸在沮丧的情绪中,还会义无反顾的率领大家走出困境。不管在哪个环境中,他们都能脱颖而出成为对别人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综上所述,领导者要提高自身带领团队的人格魅力,首先应该开放思想、更新观念,用现代的情商理论武装自己,在此基础上要时不时监控自己的情感导向,调整自己情绪状态并进一步达到一种内部的和谐,培养良好的稳定的情感。
第三篇:读《管理学》一书有感
读《管理学》心得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读了《管理学》这本书之后,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管理的职能相信大家都比较知悉。计划、组织、领导、协调与控制。但是怎么样将这几个方面发挥到极致,确实对领导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些人在技术水平上无人能及,但是真正让他去管理一家公司,结果可能是不堪入目。相反,一个在技术上不占有优势的人,可能会将一家公司管理的很出色。
书中提到了很多的管理学派,虽然各个学派各执己见,但是又都有自己的道理。像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当时就得到了很大范围的应用。泰勒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精细化,都数字化,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为公司创造了更大的利益。由此泰勒还被称为“管理科学之父”。但是也有一些人持不同的观点,认为这样会将人的行为僵化,让员工一直处在一种高压下。在现代这种注重员工幸福感的情况下,会激起员工的强烈的不满,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与稳定。所以,书中就提到了非常著名的西蒙的梅奥实验。这个实验主要目的就是找出影响员工效率的主客观因素,旨在可以在实践中提高员工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一种很好的工作心态,让员工有归属感,这样也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其中一些因素就包括灯的照明强度和时间,职工的福利与工作时间长短,领导的关心程度等。
由此可知,管理学家为管理实践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可能有人会认为书中讲的都是纯粹的理论,与现实的世界有很大的出入,其实不然。
管理中的领导者有很多的角色,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领导者一般会充当不同的角色。如果你是一个擅长社交的人,与人沟通的能力很强,那么你就适合做一个概念性的领导者。此时你就充当着一个纽带的作用,将企业与外界联系起来,将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员工联系起来,让沟通无处不在,让企业充满着活力。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概念性的领导者。有人适合做决策性领导者,有人适合做执行性领导者。找准自己的定位才会事半功倍。向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的领导者,没有几个人干的来,而且结果也是让人不敢恭维。这就又涉及到书中提到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到底是集权好还是分权好,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这取决于公司的规模,公司的管理体制,公司领导者个人的性格特征。合理把握那
个度才是管理成功的关键。太过于集权,员工的发展空间很受限,这样容易导致优秀的人才流失;但是太过于分权,又会威胁到自身的领导地位,会面临很大的管理风险。这就体现管理的艺术性。
除了领导者之外,公司的管理模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行业,同行业中不同企业,同企业不同的地区,这些差异就要求企业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组织具体的管理体制。有的适合于直线制,有的适合于事业部制,有的适合于矩阵制。作为领导者,不能简单的照搬别人的管理方式,需要再借鉴别人的成功的管理方式上有自己独到的地方。沃尔玛,作为零售业的巨头,其管理方式肯定是成功的,但是其管理方式不一定就适合于家乐福。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如果乔布斯把管理苹果的理念用来管理一个房地产企业,其管理业绩就不能肯定是成功的。这就更加体现出管理的灵活性。这本书就充分说明了这样一点。
由此,管理确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渗透在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又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很好的把握它。在借鉴这本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起来,让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同时,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必须对很多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如果不要求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有很深入的认识,但是起码要对这个领域有所懂。一个公司的CEO需要处理公司各方面的问题,如果掌握的知识有限的话,那么他所做出的决策也会很有限。但是如果这个CEO自己不懂,他聘请别人帮他完成这样的一项工作,这首先就要求他聘请的这个人确实是个人才,能够处理这个问题,其次就要求这个人才对公司是非常忠实的,能够足够的加以信任,能够充分的放手。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
第四篇:读《经济学是什么》一书有感(范文模版)
读《经济学是什么》一书有感
什么是经济学?许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而又有几个人可以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呢?究其原因,固然有学习与考试两张皮的问题,这个暂且不提。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有一本通俗易懂的、与社会实际乃至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经济学基础性读本,这一点,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重要。
经济学这个名词我们早已耳熟能详,许多在市场经济中拼搏的人都意识到掌握一些市场经济规律、了解一些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许多并非直接从事经济工作的人也都深深感到,经济学知识的匮乏会带来许多的不利。然而现实的问题是,不是我们不想学习经济学,而是无学习经济学之门。况且,如今的经济学已经不是谁想学就可以学的了的,它那些陌生而又生硬的术语、极为复杂而深奥的数学模型,让即使受过一般高等教育的读者也敬而远之,退避三舍。经济学因此成了少数经济学家课堂上和书斋里的阳春白雪式的欣赏品,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皇冠”。
在经济类的书里漫无目的搜着,《经济学是什么》吸引了我,所以有幸拜读了梁小民教授所著的《经济学是什么》一书,就好像交了一位好朋友,相信任何一个阅读了《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的读者,都会佩服作者在书中表现出来的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功夫。这本书,就好像有人用一个个日常生活的例子与你拉家常,双方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中,你就了解并熟悉了那些经常在经济学家口中蹦出来的术语。
比如,作者在书中谈到一个人中彩票后的变化,谈到及时行乐的观念,谈到吃第三个面包和第一个面包的不同感受,谈到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些例子说完了,家庭决策方面的问题就解释清楚了。从这里,我们不仅知
道了什么是效用;也明白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为何物;还懂得了实现消费者均衡意味着什么。
又比如,作者在书中剖析企业家的收入,以及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是几千万人尚未脱贫,另一方面是少数人开着宝马车去高尔夫俱乐部等现象,强调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就是解决效率与平等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把这一问题比喻成蛋糕,“既包括如何把蛋糕做大,又包括如何使蛋糕分得更平等一些。”例子讲完了,平等与效率得选择问题也就清楚了。从这里,使我们明白了企业家赚的是正常利润这一道理;知晓了如何用劳伦斯曲线、基尼系数等来衡量收入分配状况;懂得了用结果公平论和过程公平论来正确理解分配制度上的公平。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经济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从经济学家口中蹦出来的各种术语和概念,让其他行业的人和普通百姓敬佩之余,又多少有些不明所以。《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把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专业人士、甚至普通百姓的距离拉近了。也许在这之前,我们会觉得经济学术语和概念晦涩难懂,但是看完这本书,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术语和概念,原来很简单,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国正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市场经济的大潮不可避免地使国人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我们也许达不到像犹太人那样,参观一家企业的时候,他一边听解说员讲解,他的大脑同时会像计算机一样高速运转,参观结束的时候,不仅这家企业经营的数据被他计算出来了,并且,如果他有意与对方合作,一整套的谈判策略已经成竹在胸。但是我们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正如《经济学是什么》第一章的题目所说: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只要我们坚持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去对待每一事物,我们才能从真正的意义上做到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毕竟经济学教会了我们又一种思维方式。
第五篇:读《干法》一书有感
读《干法》一书有感
《干法》是我这个月要读的一本书,刚拿上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日本的作品会有多好,可是看完以后发现稻盛和夫的这本书真的很好,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工作观让我深有感触。谁来拯救我们的工作?本书前言中所提到的幸福工作法,稻盛和夫是把工作当成一件幸福的事情,工作中的思考和体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收获。
首先,《干法》不是教你怎么干,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要“干”和“干”对于生命的意义。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改变着现在影响着未来。而现在的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讨厌劳动,讨厌工作,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工作呢?这个问题在稻盛和夫看来,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辞辛苦的工作不只是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要,更是为了磨砺个人心志,完善自己的内心,进而提升个人境界。也许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选择逃避或另辟新径,但稻盛和夫却并不那么消极。在一家连年亏损的公司,在同伴都陆续选择离开公司的这种情况下,在被分配到一个冷门部门后,他并没有抱怨,而是选择了主动面对,于是他抓住了机会,通过勤奋的工作发明了一种新型绝缘体,这个制造电视机显像管必不可少的部件,从而获得松下公司的大订单使所在企业起死回生。正是因为如此,他自己的命运也同时被改变了。
如何才能让工作做出成绩?在稻盛和夫看来,首先就是运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喜欢我们的工作,热爱我们的工作,把工作当成我们的爱人一样去呵护。正如我们不能轻易地抛弃我们的爱人一样,我们也不能轻易对我们现有的工作说“不”,所以我们就能长期坚持艰苦的工作。做到像上述的那样,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遇到一些我们不能控制的外力的影响下,我们很难用我们自身的力量去完成。
因此当我们工作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放弃;当工
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工作中体验到的快乐;当工作成果受到别人的褒奖时,就要诚挚地表示感谢。继而将这种快乐和感动当做精神食粮,然后继续投入艰苦的工作中去。把工作当成是有生命的小东西,倾听来自工作的声音,和工作谈心,对工作进行仔细的审视和思考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问题的所在,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合书关上,自省吾身。自认为“干”的意义领悟到了,这么
多年确实不自觉在这样做。但“努力地干”还得加强,这方面只能打个70分,“拼命地干”就不用说了,需要反省,需要更加努力。“持续地努力地工作”是我们应有的素养,不管你在哪干?都应该自觉地自然地“持续努力地工作”。当看到我们的公司一天天壮大,一天天越发辉煌,那是因有我们自己的一份汗水,我们也会觉得骄傲!
所谓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每一瞄准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陈伟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也就是说,“我想要这样”、“我想要这种状态”---描述你心中梦想的目标,然后乘上喷气式飞机,顷刻之间飞跃千里,马上到达目的地---世上没有这样高超的方法。不管多么伟大的理想,都要靠一步一个脚印,孜孜不倦、持续地努力才能实现。
正如托马斯.爱迪生所验,成功中“天分”所占的比例不过只
有1%,剩下的99%都是勤奋和汗水。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持有明确的目标,因为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你的能量永远来自于你自己本身。
把整本书读完,给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一件事情心态很重要,事业不分大小,能够用心把每一件事做好,这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