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道经感悟
读《德道经》有感
读《德道经》已经快一学期了,它如一位与我形影不离的朋友,每天与我相见,每天与我嬉戏。每天的电工或者电子课是我和《德道经》亲密接触的时候。
读了《德道经》让我明白,做人要厚道,诚实。这样才是一个道德的人。《德道经》一本让人心灵洁净的书,让人知道什么是小人,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做。
《德道经》的德篇第一章是《论德》。“上德不德,是以无德。”一语道破了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还有对一个人的行为思想的重要性。正所谓,“是以大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纷争的尘世,多少人在为功名利禄而斤斤计较,而他们却忽视了在其后面人性的真谛。以德立身,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想这种传统应当就源自于老子李耳的《德道经》。我曾经在读沈从文的《边城》有这样一种感受,小说里面的人物跟情节真实的反映了湘西那种“真、善、美”的淳朴民风,这好像源自于一种没有的经过世俗污染的文化,这文化的渊源便是《德道经》。
第五章《中和》中有一句话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形象生动的阐明了万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的道理,这句话道明了矛盾是相互转化的。在品读《德道经》时,我被里面为人处事的道理深深吸引,道理让我一生受益。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会在不经意中想到《德道经》里的话,原来是这个意思,里面的话切合着实际。慢慢的,我发现《德道经》竟是那么的平易,有点融入的感觉。
刘建丽老师和我们交流的时候说:“老师不要求你们刻意去背《德道经》,你们用心读就好。”渐渐地,与《德道经》接触多了。刘老师每天带领我们诵读《德道经》,日复一日的读,我也能将许多篇章熟悉、流利的背下来了,我一瞬间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只要我们多读、用心去读,那些篇章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虽然我只是在读,开始并不知道其中的话的意思,后来在生活中,慢慢明白了。为何谓之?老子在《德道经》中明确指出:“上善治水,水利万物而有静”,我觉得人的本性里就应当有一种水的性质。那便是和。和是柔软的,和的力量却是无穷的。水亦如此,我亦如此。这当中,要经过无数的历练才能达到如此的境界,我是望尘莫及的。我也不敢奢求,因为这种境界的最高水平是天人合一。而我,也就只能在梦中为自己植一树菩提,在梦中才敢把自己化作一只美丽的蝴蝶。
我想,我以后要继续诵读《德道经》,沐浴在道德世界,做一个道德人。
我爱道德能,打开头顶门,让《德道经》伴随我一生,为我的人生指引道路。
第二篇:《德道经》诵读总结
《德道经》诵读总结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
我们学校就在倡导的特色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了阅读经典书籍的课外阅读活动,现将活动开展经验总结如下:
1、营造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古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德道经》的活动成果,包括《德道经》读后感、手抄报等等。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
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朗朗上口的《德道经》才能吸引学生。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常用的方法有: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小老师”指黑板,学生全体齐读。也可以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3、晨韵对歌。
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就让他们手不释卷,接受《德道经》经典著作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 常吟清词愈馨香”的无穷乐趣。教师在检查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诵读的有效性。
4、成立年级读书小组。我校以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为主要出发点,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本学期结合学校教导处的计划方案,教师读《德道经》,写一篇读书心得。学生诵读《德道经》,学校广播室在早晨课前播放《德道经》5分钟,学生还利用晨读,自习和在家时间,安排每天“快乐一刻钟”诵读和《德道经》。“六一”活动中,在“经典诵读”文艺展示活动中,邀请老子学会,电视台等媒体参加。在全校师生中掀起了重视传统文化,读好书,学美德的热潮。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本学期,通过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家庭图书架三位一体方式,加强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要
求由学生自由组队,力求兴趣相近,取长互补,并选出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背诵,组长起带头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实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德道经》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德道经》诵读让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在活动期间,我发现学生身上发生着变化:
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这段时间的背诵,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诵,这给了他们学语文的自信心。同时,在诵读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师领读、生领读、组长检查、师签名),这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通过反复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道德修养得到完善。
《德道经》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德道经》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记得孩子在诵读“朝起早,晚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时,学生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借此,我引导学生要珍惜时间,那段日子,上课学生精力特别集中,我为此也高兴了好长时间;当孩子读了“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时,明白了读书需要眼、脑、口并用,这样能提高学习效率,再读书时,学生用心多了,发言也积极多了;“衣贵洁,不贵华。”等则教育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要养成节俭的习惯;诵读“对饮食,勿拣择”时,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挑食偏食的很多,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孩子认识到挑食偏食的危害,纠正这一不良习惯。
3、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
首先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对《德道经》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诵读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机会进行阅读,可以走进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特别是《德道经》诵读涉及到文学、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艺术等知识。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再次是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学生们在《德道经》中获益,我们欣慰!《德道经》诵读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
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校园,我们深深地相信,今天读经《德道经》的稚子孩童,便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榆林市第十小学
2010.12
《德道经》诵读总结
榆
林
市
第十
小
学
2010.12
第三篇:德道经诵读总结
经典诵读总结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洗涤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我们校开展了《德道经》课外阅读活动,现将活动开展经验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德道经》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 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朗朗上口的《德道经》才能吸引学生。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常用的方法有: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小老师”指黑板,学生全体齐读。也可以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3、晨韵对歌。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就让他们手不释卷,接受《德道经》经典著作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 常吟清词愈馨香”的无穷乐趣。教师在检查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诵读的有效性。
本学期,通过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家庭图书架三位一体方式,加强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由学生自由组队,力求兴趣相近,取长互补,并选出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背诵,组长起带头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实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德道经》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德道经》诵读让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在活动期间,我发现学生身上发生着变化:
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这段时间的背诵,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诵,这给了他们学语文的自信心。同时,在诵读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师领读、生领读、组长检查、师签名),这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通过反复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道德修养得到完善。《德道经》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德道经》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总之,通过开展诵读《德道经》活动,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了,诵读经典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诵读《德道经》活动推向深入。
第四篇:六班德道经教学总结
六(1)班国学经典《德道经》教学总结
杨燕
我们诵读经典,是为了表达我们对国学的敬畏和热爱。国学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中华文化的瑰宝,千古传承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是民族先哲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承载着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我们带着孩子们日日诵读浸润,带给他们人生的启迪,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逐渐养成,生命才能淘洗出不一样的广度、深度和高度,这一切,正是厚德载物的基础。因为,所有的聪明智慧唯有建立在这个平台上才能尽其用。带着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浸润智慧童年,就如同幼苗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才可以茁壮成长。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国学才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经典诵读才广泛地被推广和普及,我们也不例外。
这一学期,我带着孩子们晨诵午读,清晰的节奏、绵长的韵味,在校园中融合为书声琅琅,一种传统文化的气息在校园里洋溢。《德道经》,简单的语句,朴实的内容,我们的孩子通过每天的诵读,耳濡目染着文化的韵味,陶冶着高尚的情操,逐步走向全面发展。孩子们在诵读中认识了更多的字词,激发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诵读和记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懂得了为人之礼,践行着传统美德。当我们的孩子学会了照顾自己、关爱他人,当我们的孩子做到了尊敬师长、睦邻友好,当我们的孩子懂得了志存高远、自尊自强,我们一定会在心里感谢经典诵读,因为它帮我们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随着国学经典诵读的进一步开展,我有理由相信,我们会培养出文学素养优良、道德品质高尚的新时代小学生。
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是深远的,与经典同行,创智慧人生,是我们的初衷和目标。为此,我将继续努力奋进。
第五篇:感悟德与行
感悟德与行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所以古人很早有“厚德载物”的说法,也在不断的告诫人们,只有按照自认规律去做事情,才能获得应有的回报。《易经》里也有一句智慧名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所有这些,无不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就是,一个人的行为,需要自己的品德修养来驾驭,否则就会出问题。就像一个人行走,需要按道路行走一样,而且你的速度也快,要求道路越宽阔,越平坦。否则就会生出祸端。
今天,让我们走进德与行的感悟。
德,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感受得到。什么是德,度娘说:为顺应自然,就要按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就是德。彳,象人胫三属相连也,小步也,表示与行走有关。十,指代直线,正确的标的方向。目,十下是一双眼睛,表示目光瞄准、直射之意。一,惟初太始,不忘初心。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心,一下面是心,遵循本性、本心的意思。
荀子《劝学》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志明而行无过也!”这就要求我们每天做事,要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做的对不对,每天有什么心得和收获,每天是不是进步一点点”。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的让自己在德之道上不断前进。
自然界、社会中。充满着诱惑与迷茫,充满着利益与威胁;一不小心,就会从德之半道上坠落,万劫不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预先乱其所为”。有多少人,能做到洁身自好;有多少人,能不为利益诱惑;有多少人,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在没有遇到这些威逼利诱时,都会说自己一定会如何如何,但是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却大都沦陷。在我们这个以物质为主要载体的社会,我们如何做的以德修身,如何发展我们的精神文明,如何在各个组织,团体及社会及国家间,传播德之道,让德与法在国家中并轨前行,才能建立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句话的意思: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了义却不去做,对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时间永是急驶,街市永是太平。天道如此,世间万物也是如此。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需要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观,需要以德修正我们的言行,《论语?为政》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的是:用道德来教导人民,“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规矩,要人民的思想行动,都合乎规矩。老百姓会“有耻且格”,既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又知道正确的做法是循规蹈矩,那就可以知过必改,口服心服。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这是儒家的一种观点,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关于德与法的问题,法家与儒家强调的正好相反,强调法高于德,没有法,德就是空谈。但是不管怎样,儒家和法家也都没有忽视德与法的存在。
就今天的社会来说,德与法是相辅相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都讲德法相依、德治礼序,家规族规、乡规民约传承着中华文化的DNA。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中的“规矩”和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是这个社会得以正道直行的保证。道德和法律对于治理国家、建设社会都是很重要的手段,只偏执一方的思维方式肯定是不对的。“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回到德与行的主题,一个人的言行,直接影响他人,或者这个社会,所以一个人做人是否符合伦理,做事是否符合常理,是否对他人或者社会有危害,就直接决定了这个社会是否有序,尤其是主管这个社会或者国家的高位人士。他们的言行关乎这个社会人民的生存和这个社会的正义。中国传统典籍还有许多官德官箴,告诫为官者,官职越高、权力越大,越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告诫所有中国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就是这个道理。
让崇德重礼和遵纪守法相辅而行。治理国家不可能只靠法律。法律法规再健全、再完备,最终还是要靠人来执行。如果领导干部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结合、道德教化和法制手段兼施,让道德和法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如果有人说社会治理只靠道德而不要法律,这显然是错误的;
但如果说只靠法律而不要道德,这显然也是错误的,“德治”和“法治”对于社会治理显然不是二者选一、二元对立的关系。
但是,如果有人说“道德”和“法律”对于社会治理同等重要,是一半对一半的对等关系,这也是错误的,因为道德与法律本身不是并立对等的关系,而是本末关系,道德是本,法律是末。
“德治”和“法治”在社会治理中是治本与治标的辩证关系,虽缺一不可,但有主次轻重之分。社会治理效果要想有更高层次的提升,需要在法律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道德。因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道德的产生是与人类社会同步的,而法律则是随着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最后再说一句《周易》里的话: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你看着人家发财,你看着人家出名,你看人家当教授,当领导„„你心里不平,但你有没有想过人家的祖上有多大的德行。人家为此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你有没有?
如果没有,去努力;不要投机取巧。因为一份汗水,一份收获。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